一、SCI論文投稿攻略
SCI的難度主要體現在期刊的數量上,SCI期刊官網上有460多本。全球那么多博士論文、研究論文都往這上發表,真的不容易。不過,這些期刊有些是月刊、半月刊、周刊,所以期刊總論文數量并不小。看SCI期刊的含金量主要看影響因子,世界公認的標準是期刊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數量越高,說明其影響力越大,也就說明期刊越好。影響因子可以同學科之間比較,不能跨學科比較。這一比較,就很清楚哪本SCI期刊的含金量高啦。接下來是SCI論文投稿過程。首先寫文章,所有SCI期刊都是英文,所有必須用英文寫論文,對不少朋友是個挑戰。有些英文水平不高的人,可以先寫成中文論文,再翻譯成英文。如果英文水平足夠,最好直接用英文寫,可以少一道工序。論文寫好后,再確定投到哪本期刊。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博導給文章地位,建議投稿的SCI期刊。接著上期刊的官網找投稿指南,了解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是哪些類型的。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文章要求投稿的格式或模板。通常包括三種:綜述、通訊、全文。綜述通常是期刊邀請經驗豐富的研究者寫,咱們不考慮。通訊很短,要受期刊篇幅限制,一般報道特別新穎、熱門的話題,類似新聞。全文對篇幅限制不大,通常5~20頁A4紙篇幅,文章是學術論文。投稿一般由導師來做,他負責聯系期刊的編輯,大部分期刊都有網上投稿系統,投稿還需要自薦信。主要寫這篇文章的想法是什么,做了哪些工作,得到什么成果等。期刊還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這個導師會推薦的,咱們可以不操心。
二、投稿經驗總結
1.正確選擇對口的SCI期刊。原則上是先投遞高影響因子的雜志,然后不斷降低IF,但是大家都知道沒改投一種雜志,我們可能光改變格式可能很長時間,除非你采用了文獻管理軟件。我認為也不能盲目投遞雜志,應該要結合專業知識、2008或2007年度影響因子表和他人經驗來綜合選擇要投遞的期刊,然后再進入該期刊文章查詢系統查詢近年來的文章走向,包括專業內容、種屬等。
2.不能進行一稿兩投。這種投機取巧之事最好不要做,因為許多雜志之間的編委是相同的,一旦同一篇文章兩次發到同一個編委或審稿人手中,那后果就不堪設想,尤其那些投遞手稿時就需要轉移協議的,切記主要版權問題。
3.如何正確選擇必需推薦的審稿人?一般編輯不會選擇你推薦的審稿人,但你還是盡量選擇同行中的小專家。但這也與你的投稿目的有關,若十分自信文章的創新性和中肯意見,你可以從參考文獻中挑選大專家。
4.如何禮貌地向編輯咨詢稿件狀態?我曾經在ToxicologicalScience上投一篇文章,2個月時我“很不禮貌”地向編輯咨詢稿件狀態,其實不是有意的,只是寫英文信的口氣完全按照中文語氣,不委婉。后來次日編輯就回信說rejectthepaper,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帶著性格。但與人相處時,是存在感情因素的,尤其是可以accept或者也可以reject時,很有用。
5.如何提高一次投稿的成功率?文章本身的創新性是第一位因素,對口期刊選擇、文章格式完美、語句通順(尤其符合英文習慣)等也很重要。
6.版權協議和利益沖突表格要謹慎填寫。簽名時盡量不要代簽,以免被編輯發現時的尷尬。
7.盡可能參照投稿說明,認真修改手稿格式。這一點是衡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嚴謹程度,建議大家認真閱讀Introductionforsubmission,逐條地改正,以防延誤同行評審時間。
8.修回后投稿一定要核對初稿中改正的地方:標題、摘要、coverletter等。
9.要了解此刊是否需要審稿費和版面費?大家都知道版面費一般都是用美元衡量的,建議最好選擇不需要版面費的(不用彩圖也收版面費的)。但是有些雜志,如Endocrinology等雜志就需要版面費,多數雜志若有彩圖印刷都要版面費的,大家謹慎選擇。
10.一般外文SCI雜志的審稿周期是1-3月。大家一方面耐心等待,若2月左右沒有消息,可以通過e-mail咨詢一下稿件狀態。我的感覺是好一點雜志審稿周期短一點,而往往是差一點的雜志卻老是拖,曾經遇到一個IF2.5的雜志3個多月后咨詢:原因是找不到審稿人,多少審稿人推脫最近很忙。
更多期刊知識內容,歡迎咨詢本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