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雜志的起源
1931年著名文獻學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獻集中與分散規律,發現某時期某學科1/3的論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了二次文獻在期刊上的分布,發現75%的文獻出現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創始人加菲爾德統計了參考文獻在期刊上的分布情況,發現24%的引文出現在1.25%的期刊上,等等,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應”,從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據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學期刊按其所刊載某一學科論文的數量多少,依遞減順序排列并劃分出一個與該學科密切相關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區期刊區以及另外幾個區,使每個區中的期刊載文數量相當,則核心區期刊數量與相繼區的期刊數量成1:n∧2:n∧3:n∧4……即刊登與某一學科或專業有關的論文較多的那些期刊。
二、核心雜志的要目總覽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印刷版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響因子、獲國家獎或被國內外重要檢索工具收錄等7個評價指標,評選出1800種核心期刊,分屬七大編75個學科類目。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
第二編 經濟
第三編 文化、教育、歷史
第四編 自然科學
第五編 醫藥衛生
第六編 農業科學
第七編 工業技術
所有核心期刊(含擴展)
專業英文論文修改服務
三、核心雜志投稿注意事項
1.首先需要確定好要投的期刊,一定要找到期刊的官方網站,謹防上當受騙。尋找方法可以通過中國知網來查找要投的期刊及它的官方網站。
2.登錄期刊的官方網站,仔細閱讀期刊投稿要求,一定要盡量按照期刊投稿要求去寫文章。值得注意的是,因為中文雜志頁數有限制,不希望單篇文章太長,所以在寫文章時要盡量精簡語言。
3.寫作前要大量閱讀經典文獻和相關的最新研究,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的數據庫去下載閱讀大量文獻,一定要注意學術積累。多看些比較好的英文文獻。
4.一定要有創新點,同時觀點要突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題目要要能概括全文,并且要醒目,否則缺乏對審稿人的吸引力。
5.在實驗現象的描述中一定要有不同條件下不同實驗現象的強烈對比。同時在現象解釋中圖形一定要清晰美觀,而且要突出自己的獨特看法,不要過多引用他人觀點。
6.參考文獻要引用恰當,多引用權威雜志的文獻(最好是權威的英文文獻)或自己要投的核心期刊上出版過的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