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4 11:06: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職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而每個職稱都需要我們付出相應的努力,職稱論文是在晉升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我們應該怎么寫作呢?
1、論文應結合具體項目,有一定的創新性、理論性和前瞻性。理論上有獨到見解,技術上有新觀點,應用上有新體會,指明技術發展方向,對解決重大關鍵技術問題或對促進指揮部科技進步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論文內容立題明確、技術性強,資料可靠,論據充分,結論正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文理通順,圖表清晰,計量標準,參閱文獻詳盡,文本格式規范。
3、論文寫作的評審,按總體技術水平、指導作用、應用價值,社會、經濟效益,以及撰寫質量水平等方面綜合評價。
4、總體技術水平具有獨到見解,創新觀點,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有前瞻性,對本行業技術有積極促進作用。達到指揮部先進水平,有一定的新意、新觀點,解決了生產實際中的較重大問題。
5、論文字數要求在3000~6000字以內,一律按要求的文本格式打印,并提供論文寫作的電子版。論文可以由1人撰寫,也可幾人合著,但不超過3人,第一撰寫人必須是指揮部內部員工。
6、文章的邏輯性。很多作者在寫作文章時,常常犯一些邏輯上的錯誤,這是論文寫作的大忌,其具體表現為:
(1)文不對題,前文提出了論點,后文進行闡述時,卻發現闡述的和論點不能一致,講的是兩回事。整體上看,文章題目和正文發生了錯位;
(2)文章的論點不足以進行大篇幅論述。作者前文提出了一個論點,下文進行了論述。然而,這個論點卻只是一個現象,作者并沒有把這種現象提煉成一種論點,因此作者就會把文章變成一種現象的羅列,而這種羅列卻只是表層的,不足以作為一個論點。
在寫作醫學職稱論文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晉升論文撰寫結構的要求:
1、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2、署名:醫學論文署名要用真名,并寫明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論文第一作者必須對全文負責。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
4、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
5、論文正文
高級職稱論文的字數
每個刊物的字數都是不一樣的,要是發省級刊物的話一般字數在2000字到3000字之間不等,一般多數在2500字左右
關于教師的職稱論文
反思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師素養
摘 要:據化學教學論介紹,化學教師素質是指在化學教育教學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化學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
關鍵詞:新課程;化學教師;素養
探討現代化學教師素質結構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素質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化學教師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1、現代化學教師教師素養構建的依據
構建現代化學教師素質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代教師職業本身的獨特性。教師是獨特的專業人才,要有全面教育學生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的操作還必須嫻熟,規范,具有示范性和創造性。二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教師應前瞻性地看到未來教育具有重視素質教育、通才教育、終身教育、創造教育和主體性教育的特點。三是新世紀教育教學理論的創新和化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2、現代化學教師素養結構
(1)具備健全的身心素質:
健全的身心素質是其它素質的保障,教師只有具備健全的身心,才能勝任教師的工作。健全的身心素質包括健康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只有具備健康的生理素質,化學教師才能具備做實驗的要求:嫻熟的操作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正常的交流能力。心理素質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和非智力因素(指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只有具備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師才能順利而持久地開展工作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些名人名言也說明了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如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說過:“一切智慧根源都在記憶,記憶是整個心理生活的基本條件。”
(2)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整個現代化學教師素質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形成化學教師具體素質的先導。要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具備先進的教師觀和先進的學生觀:教師已經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變為集多角色于一身的促進者、引導者、研究者、學習者、建設者、開發者等,學生也不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動性、主體性、創造性、發展性的人。因此,針對新課程必修模塊的基礎性的特點,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要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決不能就知識而教知識。比如模塊三《金屬及其化合物》中代表金屬Na、Al、Fe、Cu的學習,學習完以后,學生可能覺得金屬之間關系不大,感到知識凌亂難記。但是此時教師若趁熱引導學生意識到Na代表了活潑金屬;Al代表了兩性金屬;Fe代表了變價金屬;Cu代表了不活潑金屬,同時通過Na,Al,Fe分別與O2,H2O的反應的差異,總結出不同金屬跟O2,H2O反應的情況與金屬活動性的關系,用金屬活動性來統攝Na、Al、Fe、Cu的性質,就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遷移能力,歸納能力和教材中的重要思想――分類思想。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不僅能正確使用新教材,還要研究建設新教材。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評鑒各種教材,分析各種情況,改變評價方式,即以一種研究者、學習者、建設者、開發者的身份參與到新課改中去,為完善新課改添磚加瓦.。
另外,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要樹立先進的教學過程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批判過分突出教師的師道尊嚴觀和過分突出學生的無師自通觀。先進的教學過程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探究性實驗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那如何才能真正達到這種效果呢?這就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師生的共同研討。
(3)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
我們知道:“無知便無能”,“空口袋是立不起來的”。這些話說明了知識對形成能力起了基礎性的作用。現代教師具備的合理知識結構包括三大系統:一是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二是精深的化學學科專業知識;三是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
現代化學教師具備精深的化學學科專業知識是合理知識結構中的核心。是化學教師勝任化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性知識,是化學教師其職責的專業要求。一個在知識上漏洞百出的化學教師決不會是個好老師。化學教師也只有在學好本體性知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按知識的科學性和科學規律,教材意圖設計教學。比如,同樣涉及膠體的制備和丁達爾現象知識,在新課程必修模塊和過渡必修教材中,其功能有明顯不同。在新課程必修模塊中本課題是在學習純凈物的分類之后,學習混合物的分類方法的,引入膠體的制備和丁達爾現象的目的是為了說明膠體的性質確實與溶液有所不同。因此,本課題的目標并非膠體的制備,而應理解為以分散質粒子的大小為分類標準,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當然,僅僅具備精深的化學學科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左膀右臂――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前者涉及當代科學和人文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扎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等科學素養。后者是指教師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課程論、學習論、教育測量學、教育評價學、教育倫理學、教育藝術論、教育技術學等課程,這些理論的學習有助于教師理解教育政策,課程目標,完善教學和教育,提升科研水平等。像新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進行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由此可見像以前“唯分數論英雄”的評價觀是極其狹隘的,相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4)具備完整的能力結構:
現代化學教師的能力結構素質指化學教師成功地完成化學教育教學活動所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化學教育教學中體現的,又是在化學教育教學中發展的。它在現代化學教師的素質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
化學教師的中心工作是化學教學,首當其沖要具備教學工作能力,它是現代化學教師的能力結構素質中的核心部分。要順利而完美地完成一節課,化學教師要有強大的教學設計能力,出色的組織調控能力,良好的多訊道表達能力以及合理的教學測量評價能力。另外,教師具備良好的教育能力為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和順利地完成教學工作奠定基礎,它是現代教師應有的一種通用能力,是整個教師能力素質結構的基礎。還有,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特點對現代教師提出了一個極大的挑戰――現代教師必須具備自我發展能力,吃“老本”的教師終將被時代所淘汰。現代教師要有計劃地爭取參與脫產式或不脫產式的學習,以使自己能夠更新知識結構,補充學術養料,提高技能技巧;還要有強烈的科研意識,在化學教學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以教推研,以研促教;不僅如此,還要不斷創新,不斷作出個性化的成果,這一點非常重要。比如,新課改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面向學生的生活,即課程設計上要面向學生周圍的日常生活環境,已有生活經驗和未來生活發展趨勢。但是中國地區如此之大,學生如此之多,面向學生生活的教材是每個地區具有各自的一套教材嗎?顯然這是不實際的。但是實際教學中又存在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不同的個性,怎么辦呢?所以筆者認為就需要教師的二次創作能力,把書本上涉及的生活材料能結合當地實際轉化為當地的生活材料,使教材真正地面向學生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化學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學室.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化學第一冊,化學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常汝吉.全國統一(聯合)考試大綱及指導(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閻立澤,韓慶奎,于清江等主編.化學教學論.科學出版社,2012.
看了“高級職稱論文的字數”的人還看:
1.副高級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2.高級教師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3.北京高級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并不是一句聳人聽聞之言,在多年的化學教學工作中,化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論文要從現在做起,積極進行課堂改革:
一、營造和諧氛圍,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創新的前提和關鍵。有了創新意識,才能抓住創新機會,啟動創新思維,獲得創新成果。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創新的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師首先要營造一種 、平等、相互尊重、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標新立異、打破陳規。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實施主體性教育,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主體性教育是關鍵。“主體性教育”旨在弘楊人的主體性,讓受教育者自覺、主動、積極地參加學習和實踐活動,從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動主體發展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互相合作、質疑、分享,平時要注重一題多變的有意識的訓練。例如,當老師講“燃燒與緩慢氧化”時,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對燃燒現象有那些認識和了解嗎?”同學們發言后,對“燃燒”現象了解了很多。對燃燒能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但同時也會造成災害。
那么,同學們想探討“燃燒”的實質嗎?你們想解決燃燒造成的有關理由嗎?接下來老師就讓學生按著自己想要解決的理由,自我選擇學習方式,30分鐘后老師聽同學匯報學習過程和結果。有的同學看書理解燃燒;有的回憶氧氣性質學習時,說明燃燒的條件;有的通過討論合作的形式,研究設計“燃燒的條件”實驗方案;有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了“自燃”是緩慢氧化產生熱量聚集引發的燃燒;有的同學通過組內的討論及老師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學習策略,獨立、地解決學習中的理由,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教師要多設計一些過程開放或結論開放的習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鼓勵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這樣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潛能,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鼓勵學生聯想,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聯想是思維的橋梁,歷史上有不少創造和科學思維難題的解決都得益于聯想。例如,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在長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結構的過程中,根據人類當時已掌握的有機化學知識很難對苯分子的結構作出合理的假設。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時,在夢中眼前又出現了旋轉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長鏈像蛇一樣盤繞卷曲,忽然一條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轉不停。當他從夢中驚醒時由剛才的夢境產生聯想提出了苯環結構的假說,并通過了實驗證明了這一假設的正確性。
這一化學史上的趣聞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聯想,學會創新。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學生豐富多彩的想像力,培養學生敢于提出理由、闡述自己的觀點,大膽想、不盲從教師、不盲從書本,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多啟迪少壓抑,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 ,在研究、探索中不斷創新。
四、通過趣味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化學是中學化學剛入門的學科,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向創新學習的轉變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發現理由,意識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學趣味實驗可以以其獨有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獲得新知。如尋找簡捷的實驗室制O2策略。有的學生首先在KClO3加熱分解的基礎上選擇Fe2O3、CuO等作催化劑制取O2,但此法與原法差別不大,談不上簡捷,也算不上創新。有的學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應劇烈,不易制約。
有的學生則想到氫氣可用啟普發生器制取,氧氣若也可,豈不是簡捷嗎?于是同學們選擇了反應物H2O2,并開始尋找合適催化劑的探索。學生試驗了沙粒、銅片、鐵片、鋅片、鉛片、錳片、土豆片、豬肝片、銀的粉末等,他們發現鉛片、錳片、土豆片、豬肝片、銀的粉末對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過有趣的探索性實驗,學生知道了動物中有過氧化氫酶可能性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設計出了實驗室制O2的簡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用啟普發生器制取氧氣)。這類趣味實驗可使學生對某一化學知識及原理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識往往超越了學生現有的知識,從而達到培養成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創新
化學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應重視“雙基”的教學,我們教學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要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深思、解決現實生活及社會中存在的理由,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創新 。
例如,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廣州為什么要大力發展地鐵”,“為什么湛江的公交車改為天然氣公交車?”。這樣既有利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理由的能力,同時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只有學以致用,才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校;職稱評審;論文
高等學校實施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即職稱評審)是對教師教學、科研等綜合素質能力進行評價的方式之一。評審需要以高校教師已獲得的各方面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教師的德、能、勤、績等因素,對教師能否晉升高一級職務任職資格做出判定。而學術論文無疑是評價教師已獲成果優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個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學術論文的評定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資格評審中論文要求的現狀
目前,在我省高校職稱評審工作中對學術論文一般劃分為以下3個級別:(1)權威期刊。在國家部委、全國學會(不含下屬研究院、所和分會)、科學院所屬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或相當上述級別的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科學論文;(2)學報級期刊。在部委及所屬研究院(所)、全國專業學會及分會(不含省級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大學學報上發表或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的科學論文普通期刊。學術刊物(須有國家或省有關部門批準的刊號或準印證)或在全國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的科學論文。期刊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權威期刊、學報級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個系列職稱評審中對論文的級別、數量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在晉升高一級職務任職資格時論文的級別和數量是否達到要求是教師能否晉升的必要條件,教師為了能夠晉升高一級職務也必定會為此努力發表相應級別的學術論文這在很大范圍內對教師起到激勵的作用,激發了教師投身研究的熱情,提高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的積極性。因此,以學術論文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量化條件之一是教師資格評審中十分必要的一環。
二、評審中論文規定存在的問題
學術論文雖然能夠較好體現教師的綜合素質但以學術論文作為衡量教師能否晉升職稱的一項標準卻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術論文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以刊物級別衡量論文學術水平高低的評價體系還有待完善。(1)刊物級別劃分過于籠統。如不管是國際上公認的影響力極高的刊物或是國內影響力不高但主辦單位級別較高的期刊都算權威刊物,在職稱評審的論文規定中幾乎沒有加以區分。
僅以主辦單位來認定期刊級別的方法不夠科學。盡管一般認為期刊的主辦單位等級越高其主辦的刊物中論文的學術水平也越高,但是隨著辦刊方式越來越市場化,往往存在期刊掛靠主辦單位、一個主辦單位辦多種期刊等現象。目前,我省一般認定全國性學會主辦的權威期刊只能有一種,而現在這種掛靠和一單位多刊的現象就造成了刊物級別認定的困難,究竟認定哪一種期刊為權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門指定,其公開性、科學性有待商榷。(3)對期刊單位主辦的增刊、專刊、專輯等與其正刊在論文級別認定中沒有完全區分。(4)刊物級別高低與論文學術水平不能完全劃等號:級別高的刊物所收錄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級別低的刊物所收錄的文章不一定就差,僅以期刊級別認定論文學術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論文規定中僅以第一作者或獨立完成的文章作為職稱晉升條件,對第二作者以后屬名發表的文章缺乏評價機制。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有許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個甚至多個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將論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貢獻排除,則有失公平。另外,通訊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職稱評審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與國際上衡量作者對論文貢獻的原則不相符。在當前高校中,教師在攻讀高一級學位時完成的科學研究論文通常在文章發表時會將指導老師作為通訊作者加以署名指導老師也往往對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那么通訊作者對文章的貢獻就不應被忽視;相對的,作為被指導者的教師雖然其文章發表署名為第一作者,但是其對文章的實際貢獻力則應相應有所減弱。只有考慮每一位作者對文章的貢獻情況,才能將論文的學術水平充分反映為教師的實際能力。
(二)高校教師各系列職稱學術論文規定單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師、科研、實驗3個系列在職稱評審中均依據閩教職改[1997]010號文件執行對科研和實驗系列教師的論文要求也是參照教師系列同級別的論文要求,沒有考慮這3個系列在職責要求、工作內容等方面的區別,混淆了高校教師不同系列職務之間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設崗和激發不同系列教師從事本職工作的積極性。
論文規定沒有考慮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門類學科間的區別。對于高校的體育、藝術、美術等學科教師在職稱評審中與其他學科教師采取無差別的論文評審規定不符合這些學科通常的評價標準。體育、藝術、美術類教師更應以其實踐能力、技術水平、成果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條件,采取“一刀切”的職稱評審方式抹殺了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區別,不利于高校各個學科的發展。
(三)時間要求的規定不夠合理
在每年度的職稱評審中均對論文的發表時間有所要求,即時間需在任現職后至申報當年的12月31號之間。但時間與拿到期刊的時間往往并不相同,這樣盡管論文確定發表時間是申報的當年,申報教師取得期刊原件卻有可能在次年職稱評審會議開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規定中,若評審會議開始時無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論文不得作為當年的評審條件。這看似符合程序,卻缺少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最終造成部分符合申報條件的教師因為期刊無法及時取得而錯過了當年的職稱評審。
當前的資格評審一般耗時較長,從資格申報到評審結束往往要花費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而若申報者在這一段時間發表了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則該論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報,也不能在申報者本次晉升職稱后用于下一次職稱晉升申報。這種對時間上的規定不利于激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發表學術論文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改革論文評審要求的思考與對策
任職資格評審條件的量化是當前職稱評審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師所發表的學術論文作為評審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認為是最為容易量化的標準之一。但從目前資格評審中論文規定所存在的問題來看,任職資格量化評審在建立合理的論文量化前提下還須進一步加強資格評審的相關體制建設。
(一)建立科學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徹底改變僅以期刊級別判定論文質量的現行標準,建立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學術論文質量認定評價體系。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必須能夠真實、準確反映論文的學術水平。對期刊級別的認定必須將期刊的主辦單位、刊物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刊物是否被較權威的檢索、索引所收錄一并加以考慮。判斷文章作者對論文的貢獻力還必須充分考慮論文作者人數以及是否有通訊作者等情況。對論文學術水平的判斷還可以參照論文的被引用率、論文是否被權威檢索數據庫收錄、論文獲獎情況等方面。
當然,我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還可以引入論文的量化賦分方法,即將論文劃分若干個級別后分別賦以論文基準分,論文實際得分=(論文基準分+論文影響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數。這種論文量化賦分的方法可以作為資格評審中論文評價的一個模式,不過量化賦分應以科學的期刊級別劃分方法為基礎,分值計算還必須考慮論文引用率及通訊作者的貢獻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勵專業技術人員的論文量化賦分評價體系。
(二)細分不同學科、不同系列教師評審條件
對教師(包括教學型教師與科研型教師)、科研、實驗等不同系列資格評審的論文規定應有所區別。評審教學型教師職稱應相對弱化對科學研究型論文的數量要求,轉而可以對教學、教改方面的論文提出一定數量和級別的要求,同時在資格評審中對教學效果及其他教學實踐環節側重評價,如可以對獲得教學貢獻獎勵的教師在評審教學型教師時給予適當加分。對評審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師職稱的論文要求可以適當提高,以突出顯示研究人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同時應對其承擔各級別的科研項目立項及完成情況加以綜合考慮,對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條件突出者相應降低學術論文要求。對實驗系列也應相對弱化論文要求,轉而側重對實驗技能、實驗方法、創新水平的評價。
另外,對于不同學科的教師應區分各自學科的特點,制定不同的論文規定細則。對于體育、美術、藝術等專業技術要求很強的學科應弱化職稱評審的論文要求,轉而側重考察申報者專業技術掌握情況。
(三)建立以人為本的學術論文激勵機制
職稱晉升是當前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激勵的重要手段,而作為職稱評審重要內容的學術論文評價也同樣要以鼓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投身本學科研究、多發高質量論文為目的。
在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評審中,若申報者當前職稱為確定而非評審晉升獲得,則將時間要求定義為任現職以來是合理的。但若申報者當前職稱為評審晉升獲得,那么則會造成申報者在半年評審過程中發表的論文不能用于當前及更高一級職稱評審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應將任現職當年的1月1日作為符合評審條件論文的起算時間。
只有將二者加以區別才能夠較好銜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這一規定,才有利于全面評價申報者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論文條件,有利于調動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積極性。
建立論文評價的事后補救機制。針對符合評審條件的申報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問題致使刊物不能及時取得的情況,應同意該申報者參加當年的職稱評審,并在評審會議中由學校人事部門對該申報者的論文情況向評委會做出說明。在評審會議結束之后,由學校人事部門負責審核該申報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況。對于在日后確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報者應對當年的評審結果給予確認,對無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報者應取消其本次職稱晉升資格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職稱論文評價機制的改革歸根到底僅僅是職稱制度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崗位設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變當前評聘結合的職稱評審模式。
職稱的評聘作為高校一種自身的社會行為,不應受政府行為過多的干預。因此,改革我省職稱評審制度必須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對具備自主評審條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職稱評審權。(2)對不具備自主評審條件的新辦本科和大專層次院校加強評審指導。(3)對研究型、研究專業型、專業技能型種類型職稱,采用不同的評審模式:以評為主、以考代評、以辯代評、辯評結合等。(4)高校要盡快出臺自主評審以及崗位聘任的相關規定。(5)完善崗位管理與考核程序,制定職稱評審晉升及崗位競聘的約束機制。
無論是高校自主評審或是政府、社會組織評審,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論文規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都是關系職稱評審順利進行的重要內容。職稱評審中的論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勵高校教師投身研究、提高學術水平為導向,按照分類管理、細化評價要素、量化評價指標的原則,最終建立一個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委員會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福建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一九九六學年高等學校教師
[2]左惠凱,李曉燕.完善高校職稱評定中學術論文量化標準[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隱性輟學是相對顯性輟學而言的, 指的是在學校教育場景中現存的, 學生雖保留學籍, 甚至正常交納教育費用、正常參加考試, 但整日游離于課堂和教室之外, 靜待畢業的一種非常態教育現象。隱性輟學在現實學校教育情境中又表現為強迫型隱性輟學和主動型隱性輟學兩種類型。
【關鍵詞】隱性輟學 校教育場景中現存的 學生雖保留學籍 正常交納教育費用
【本頁關鍵詞】學術期刊征稿 職稱論文投稿 職稱
【正文】
目前我國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現象形勢依然嚴峻。盡管各地采取措施加大控輟保學力度, 顯性輟學問題得到了暫時控制, 但農村初中生輟學率隨時會出現反彈, 更為嚴重的是, 農村學校教育中還存在著大量的令人堪憂的適齡學生隱性輟學問題。本文僅就農村初中隱性輟學的現實危害及其成因進行探討, 以期引起社會各界對此問題的重視和解決。
一、隱性輟學及其危害隱性輟學是相對顯性輟學而言的, 指的是在學校教育場景中現存的, 學生雖保留學籍, 甚至正常交納教育費用、正常參加考試, 但整日游離于課堂和教室之外, 靜待畢業的一種非常態教育現象。隱性輟學在現實學校教育情境中又表現為強迫型隱性輟學和主動型隱性輟學兩種類型。強迫型隱性輟學是學校和教師為提高升學率而采取過激的做法, 強迫學生提前“分流”, 進入升學無望的非重點班級或編入職業技能培訓性質的單獨班級學習, 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而主動型隱性輟學則是學生由于厭學等因素的影響而主動放棄學業的追求, 在上學的幌子下而混學、逃學。隱性輟學現象目前已成為農村學校教育中見怪不怪的教育“常態”問題, 其危害是現實且嚴重的。1、隱性輟學給學生個體發展留下許多成長隱患。初中階段是兒童期向成年過渡時期, 這一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和危險期。由于隱性輟學的學生長期處于學校和家庭監控的“真空狀態”, 無人監管, 無人監護, 整日游蕩在游戲廳、網吧、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極易接觸、沾染一些社會不良習氣, 或在一些不法分子教唆下, 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成為真正的“問題少年”。近年來青少年違法案件增多, 其中許多都是中學生過早輟學所引發。2、隱性輟學對農村學校教育造成諸多負面影響。隱性輟學現象藏匿了許多農村學校教育中的深層次管理與制度建設問題, 使農村中學辦學指導思想和方向長期得不到匡正, 同時也削弱降低了學校教育育人功能作用的發揮。隱性輟學學生在學校中的不良表現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 對于整個學校的校風、學風建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此外, 隱性輟學現實的長期存在也降低了教師的自我效能感, 不利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3、隱性輟學有礙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持久發展。隱性輟學現象被隱藏于當前“普九”工作控輟率的“冰山”之下, 農村中學隱性輟學現象掩蓋了“普九”鞏固工作存在的現實問題, 這對農村基礎教育質量和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留下諸多隱患。我國當前正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關鍵時期,“三農”問題的解決更需完善農村教育這塊“基石”, 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出現的隱性輟學問題將直接影響到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雙基”鞏固以及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 阻礙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文章來源】/article/66/3201.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財政按實際支付數反映支出, 人頭經費和專項經費均采取直接支付, 高校不能隨便改變項目和用途, 這就促使預算單位必須如實申報用款計劃, 提高編制預算的準確性,從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關鍵詞】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財政按實際支付數反映支出 人頭經費和專項經費均采取直接支付
【本頁關鍵詞】職稱論文 職稱期刊 MBA論文寫作 碩士畢業論文寫作
【正文】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實行的國庫管理制度, 是被西方發達國家長期公共財政管理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在我國, 它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依托, 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的, 由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在指定銀行開設國庫集中支付專戶, 將所有財政資金存入國庫集中支付專戶, 單位在支付款項時提出申請, 經國庫集中支付機構審核后, 將資金直接從集中支付專戶支付給收款人的國庫資金管理制度。實行這種制度, 能從根本上避免我國現行財政資金繳撥制度的種種弊端, 對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和監督,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管理體制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校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意義
1. 能從根本上解決過去財政資金支付層層撥付, 財政收入層層匯繳, 流經環節過多, 資金沉淀在預算單位的問題, 也能從制度上解決以往資金管理中存在的截留、擠占和挪用等問題, 從而起到預防和遏制腐敗的作用。
2. 能降低財政資金運行成本,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 預算支出所需資金由財政賬戶直接撥付, 減少了中間環節, 使預算資金到位及時, 從而有效地降低資金劃撥支付成本, 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改變了資金由預算單位層層轉撥, 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既有利于財政對資金加強統一調度和管理, 增強財政宏觀調控能力, 又能有效降低資金劃撥支付成本, 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3. 有利于提高預算執行的透明度, 加大財政監管的力度。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 預算單位支付每一筆資金的付款金額、用途、交易時間、賬戶余額等信息, 都可以在財政國庫管理信息網絡系統中進行全過程實時監控。由此, 對財政資金運轉的透明度大大提高, 監管的力度也明顯加強。
4. 有利于促進預算單位提高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水平。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財政按實際支付數反映支出, 人頭經費和專項經費均采取直接支付, 高校不能隨便改變項目和用途, 這就促使預算單位必須如實申報用款計劃, 提高編制預算的準確性,從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同時,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 專項經費必須事先提出詳盡的論證報告和預期效益, 預算的執行與財政資金的實際支出在時間上一致, 這樣就促使單位加強財務管理水平, 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
【文章來源】/article/87/5845.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
中國期刊投稿熱線,歡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論文我們會在2個工作日之內給予辦理審稿,并通過電子信箱通知您具體的論文審稿及發表情況,來信咨詢者當天回信,敬請查收。本站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論文寫作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快速發表。
【摘要】目前, 我國高職教育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高職教育指納入全國統一招生的普通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 主要有普通本科高校和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廣義的高職教育指所有類型專科層次高等教育, 除狹義的高職教育外, 還包括成人高等專科教育、專科層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
【關鍵詞】狹義的高職教育、普通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
【本頁關鍵詞】學術期刊征稿、職稱論文投稿
【正文】
目前, 我國高職教育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高職教育指納入全國統一招生的普通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 主要有普通本科高校和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廣義的高職教育指所有類型專科層次高等教育, 除狹義的高職教育外, 還包括成人高等專科教育、專科層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
一、高等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2004年4 月,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 2004 ]1 號),以文件的形式明確指出了高職應以就業為導向。在高職的發展過程中,以就業為導向正在成為熱點,高等職業教育是面向特定職業崗位的專門教育,因畢業生的去向不同而與普通高等教育相區分。普通高等教育是培養精英的“就職”教育,高職對應的社會階層則相對低些,盡管在職業教育領域應處于就業的較高位置。因而說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特色應該表現在按照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確定自身的教育目標和指導思想,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從勞動力市場分析和職業崗位分析入手, 合理進行專業設置, 開發綜合性課程, 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生產實際, 采用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手段, 充分實現畢業生的零距離上崗。比如湖南涉外經濟職業學院首創的“外語+ 專業+ 技能+ 創業素質” 的教學模式, 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該校實行的“外語等級證+ 計算機等級證+ 技能等級證+ 職業資格證” 的多證書就業制度, 提升了畢業生就業的適應性, 該校目前已建設成為“全國十大萬人民辦高等職業學院”之一。
二、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興起于20 世紀80 年代初, 崛起于90 年代,發展于90 年代末和21 世紀初。就整個教育體系而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類新興教育, 歷史相對較短, 體系不夠完備( 目前只有專科層次) , 理論探索不夠成熟, 對高職的認識不一致。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屬于高等教育范疇, 其類型特征是職業技術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指的是如何依據現實條件來確定教學目標, 彰顯辦學特色。它包括目標定位,方向定位, 層次定位, 職業定位和能力定位等。定位問題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格局, 關系到高等職業院校發展什么和怎樣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區間和發展空間, 才能發揮自身優勢。
【文章來源】/article/66/3218.Html
【本站說明】中國期刊投稿熱線:專業致力于期刊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提供畢業論文、學術論文的寫作發表服務;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以及寫作輔導。 “以信譽求生存 以效率求發展”。愿本站真誠、快捷、優質的服務,為您的學習、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自05年建立以來已經為上千客戶提供了、論文寫作方面的服務,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網絡信譽體系,我們將會繼續把信譽、效率、發展放在首位,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聯系電話: 13081601539
客服編輯QQ:860280178
論文投稿電子郵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郵件標題格式:投稿刊物名 論文題目
如:《現代商業》 論我國金融改革及其未來發展
聲明:
本站期刊絕對正規合法
并帶雙刊號(CN,ISSN),保證讓您輕松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