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8 08:18: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傳統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的中醫藥學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飄搖之后,其獨特的整體協調、辨證施治等思維方式和治則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種理論形態、思維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會有其生成的土壤、陽光和水分。中醫藥學的科學研究傳統是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東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東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中醫藥學的發展見證了中國特定時代人類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的變遷。隨著科學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西方科學進入后現代時代,映射出向東方回歸的痕跡,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想與中醫藥學哲學思想有著深深的默契,后現代醫學也與中醫藥學存在明顯的暗合。可以說,后現代科學的腳步正是使中醫藥學感受到強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預示著中醫藥學將在21世紀與后現代化邂逅。這些都說明,中醫藥學傳統文化中蘊涵著大量的科學合理性和現實啟發性,其優勢必須保持。
1中醫藥傳統科學文化中蘊涵著大量現代科學思想
1.1系統論思想盡管近代的系統方法是從20世紀40年展起來的,但一些樸素的系統思想卻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東方出現了。中國古代存在著典型的有機整體觀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樸素的整體系統觀。如在我國最早的著作《易經》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風、澤、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說。八卦說把世界看作為一個由基本要素組成的系統整體,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從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間萬事萬物的世界體系。而且《易經》還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關系所規定的層次系統整體,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演化的系統整體。同樣五行說也是將世界看作是由五種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組成的系統整體,這五種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層次的系統結構,從而構成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所以這些理論基本上都是將最基本的物質元素看作是組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而整個世界無非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整體系統,它們之間相生相克,使得整個世界不斷循環演化,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系統整體。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對系統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經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無”“陰陽”學說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疇,如有與無、一與二、始與終、陰與陽等對立統一的關系來表達自然界的統一性。它們認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則。天、地、人都是道的產物,它們具有統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體,也是天地人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律和行動法則,認為世界的起源于“無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
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國古代醫學思想同樣包含有豐富的系統觀念。《黃帝內經》中人體被看作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并進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養生規律是與外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故有“天人相應”的醫療原則,主張把生理現象與自然現象相聯系,提倡整體辨證施治的觀點。
中醫藥學的這種觀點受到國際上系統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當代著名系統科學家,耗散結構理論的創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說:“我們正是站在一個新的綜合、新的自然觀的起點上。也許我們最終有可能把強調定量描述的西方傳統和著限于自發組織世界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1]。
中醫的診斷方法中依然蘊涵著大量的系統論思想,中醫的診斷包括四診和辨證,四診除通過望、聞、問、切外,還包括參考病人的社會心理狀況、體質狀況以及自然環境狀況等信息,對病因、病位和病機做出明確判斷。辨證是以一定的經驗(包括理論)為基礎的信息加工、分析和處理的過程,辨證既是對四診資料的處理,又反作用于四診技術的運用,同時還受治療結果的反饋,并不斷完善和更新。中醫藥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藥物治療的方法是針對證候組方遣藥,非藥物治療也同時針對證候或病因,選擇針灸、推拿或心理、音樂等來治療。其治療思路整理如圖1。
1.2演化論思想中國古代演化觀主要表現在陰陽學說、五行說、太極圖等學說之中。大多都是將萬物的演化描述成為一個相生相克、連鎖輪回的變化鏈條,其變化在一個閉合的回圈中進行,而始點最后又變成了終點。中醫藥學思維活動是動態的過程,通過人的機體在自然狀態下的動態描述,去反映出癥狀或生理現象的表現,如臨床中獲得的脈象、病人的面色、舌體形狀。中醫藥理論認為人的復雜性在于它自身和環境的相互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動態變化,元氣學說闡明了“形”與“氣”相互轉化的發展觀,強調“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動統一過程狀態演化,如中醫理論中健康概念實質上體現的是陰陽之間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狀態,醫療的任務就是調整這種狀態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狀態。中醫學對生理過程的認識角度是從氣化的結構和氣化的活動這一“耗散”系統出發的。
2中醫藥學傳統方法論對現代科學研究的啟發
2.1中醫藥整體認知論的科學思想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天人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主張人與自然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相互影響,相至制約,因而人應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天人觀在古代曾表現為“天命論”“天人感應論”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學的內容。但在西方工業化進程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和能源浪費等社會問題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諧的中國古老天人觀有助于在現代科學基礎上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保持與自然的和諧持續發展。
從實踐角度看,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影響。日本哲學家和農學家福岡正信先生依據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農法”取代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科學農法”,并親身實踐,取得了顯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賴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響,主張“有機建筑”的理論,充分注意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體現了人與自然有機協調的特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還影響到現代技術的發展,這就是強調技術程序應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悅和健康,強調技術的功能是解放人,現代的人體工程學、人-機系統工程學和技術美學研究,正是適應這種需求的體現[3]。
2.2中醫藥直覺、體驗的方法論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在他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某種不同于西方的藝術特性——既有原則,又能進行靈活調整;不僅有科學思想,而且有駕馭科學的智慧。他說:“中國人和日本人所擅長的并以他們的擅長而自豪的,就是直覺的領域——日語叫做‘勘’(がん),這就是一種敏感或機伶。”[4]老莊的思想在湯川秀樹的物理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受莊子的倏和忽為渾沌鑿七竅的故事的啟發,聯想到萬物中最基本的東西并沒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們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對應。它雖未分化,卻有著分化為一切種類基本粒子的可能性,這就是“渾沌”。湯川秀樹還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這句話的啟發,提出了時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醫藥學思維中的直覺和理性總是互補存在,這種直覺賦予了科學家以新的頓悟使其有所創造。正如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所說:“量子力學迫使我們認識到,宇宙并不是物體的集合,而是統一體中各部分相互關系的復雜網絡。但這正是東方神秘主義體驗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當重視“體驗”的作用,他通過中醫和《易經》來體驗事物的對立統一和動態平衡,通過《華嚴經》來體驗事物的相互依賴和時空的相互滲透,通過中國哲學中道與氣的學說體驗“空”與“形”的關系,并將這些體驗同現代物理學研究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獲得了對基本粒子結構和關系、量子場論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維模式的嚴密邏輯性決定了其強調“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這限制了創造力的有效發揮,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體驗的模式認識成果恰恰能夠啟發和激勵科學家的創造和想象力的發揮。
3中醫藥學協調思想為現代科學關于有機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啟示
李約瑟將中國傳統科學思想成為“有機自然主義”[6],因為中國傳統科學思想主要是針對存在有機聯系的事物加以整體的認識和體驗,其典型的科學成果應該就是中醫藥學。這是傳統科技體系中至今仍有現代價值的為數不多的成果之一。中醫藥學在不破壞生命有機體的內外聯系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體驗和辨證施治,調節人體內在機能,達到內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療特點,以其舉世公認的療效說明了中國傳統思想在認識生命有機體方面獨有的方法論意義。
管理科學是現代科學體系中體現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相互滲透的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具備社會有機體特點的組織或群體。早期的管理科學理論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羅制”實際上把工人看作從屬于機器生產工具,用機械論觀點看待生產活動中的人與人、人與機器的關系。現代管理科學中的Z型理論改變了這種傾向,開始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人際的有機協調。提出Z型理論的美籍日本管理學家威廉。大內主張經濟組織中每個人和每個團體正好象人體中的器官,管理的機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協調,這種觀點顯然帶有東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學家伊藤肇進一步指出,日本企業家能夠使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復興,中國經典的影響應居首功[7]。
從分子到細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針對功能的遺傳學早有定論:基因產物必須在細胞內環境中發揮功能,細胞必須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機體必須在多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達及作為結果產生的表型常是通過個體基因型與內外環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飾和改變[8]。最新文獻也認為,很多人類常見病代表著我們的基因組與環境畢生相互作用的一種積累,預測基因在復雜疾病過程中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種令人氣餒的任務[9]。由上可見,基因型與表型不總是一一對應。因此單純以基因表達譜作為“證”的實質或作為“證”“病”的連結點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僅是基因并不能解開生命之謎,生命是宏觀的”[10]。美國《科學》雜志19990402出版復雜系統專刊,其編輯部導言“超越還原論(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當指出現代基因組學還原論方法的不足,指出:“還原論的缺點越來越明顯,主要是信息過載和過分簡單化,從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議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補充占支配地位的還原論方法”[11]。
中醫藥學中蘊涵著現代系統科學的基因,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和發展為中醫藥學特色和優勢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發展呼喚中國傳統科學觀啟迪的今天,中醫藥現代化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其科學內涵將會得到充分揭示和發展,中醫藥學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中醫藥學對生命活動的認識,提供了人類認識和把握人體復雜體系的有效途徑;中醫藥學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知方法及其個體化診療體系反映了整體醫學的特征;中醫藥豐富的治療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符合人體生理病理多樣性的特點;中醫藥浩瀚的古典醫籍,是人類生物信息的巨大寶庫;中醫藥學充分體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展示了現代科學一體化的新趨勢。從以上的優勢和特色可以看到中醫藥學不但具有極強的科學性,而且在許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現代人體科學、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以至現代科學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學進入后現代時代,正在從分析的科學嬗變為整合科學,中醫藥學中所蘊涵的文化優勢、思維優勢將對現代科學文化的發展發揮重要的啟發作用。
【參考文獻】
[1]伊·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2.
[2]葛榮晉.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張相輪,凌繼堯.科學技術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湯川秀樹.創造力和直覺——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東西方的考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5]灌耕.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科學思想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張相輪.東方的智慧[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
論文摘要:目的:探尋中醫藥發展中的阻力與隱患,說明中醫藥的繼承是創新的基礎。方法:以在中醫藥大學的學術講座和與學生的座談與臨床調查反應出來的現象看其本質。結果:很大一部分學生入學后對中醫沒有興趣,部分畢業生臨床實習不懂診脈、識證、立法、用藥,只會看西醫的診斷指標辮病施藥。結論:中醫教育從招生弊病到教學課程順序沒有按階段性設笠,一味追求現代化的創新,應激發畢業生在臨證過程中靈活運用中醫與現代醫學辮病相結合的方式治療單純西醫藥治不了的疑難病癥。
1問題
1.1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人學后對中醫沒有興趣
中醫藥大學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當中醫課程開課后對中醫藥沒有興趣,不愿學習中醫,認為難懂不好理解。
1.2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學習中對中醫藥課程產生厭煩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對中醫沒有興趣,產生消極厭煩情緒,成績普遍較差。
1.3中醫藥大學的學生畢業后對中醫產生懷疑
一部分畢業生進人實習時,遇到病人時不知如何診脈、識證、立法、用藥,即使勉強處方,都要根據西醫的診斷指標辨病用藥,療效極差,因此對中醫產生懷疑。
2原因
2.1中醫院校招生的誤區
中醫教育從歷史上都是以家傳,師傳形式為主,20世紀50年代隨著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創辦了中醫學院,隨后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也創辦了中醫學院,但是,由于近代一直是以西方現代醫學占主導地位,招生的質量和要求模糊,時至今日,中醫藥院校的招生仍然采用西醫藥大學的招生標準,從理科學生中招生,這就給中醫藥的發展和前進埋下隱患。中醫藥來源于傳統的中華文化、人文科學,沒有中華文化底蘊,就無法理解經典中的哲學理念和人文自然,要學好中醫也很不容易。
2.2中醫院校的教學課程設置順序有誤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中醫藥教育要以中醫藥為專業,理科學生本來就對中醫藥很難發生興趣,而中醫藥教育的教學課程設置順序不合理,學生一人學首先灌輸的是西醫藥學基礎知識和外語,由于理科學生對現代醫學接受能力快而強,一開始就把思路和觀念引向現代醫學,當以后進人中醫藥課程時,文科知識差,觀念轉不過來,對傳統經典文化沒有興趣,逐漸產生厭倦心理,隨即失去信心,甚至誤解中醫學術。
2.3對中醫學基礎理論教學進行客觀化教學模式改造
中醫學基礎理論首先是繼承,功底扎實后才可創新,一味追求現代化而把中醫基礎理論看作是滯后的,缺乏細胞、分子以及基因等微觀水平和現代科學試驗,從而進行客觀化教學模式的改造,完全割斷中華傳統文化與中醫藥學的聯系,使學生思維西化,對中醫產生厭倦和懷疑。
2,4臨床實踐課程少,紙上談兵多
中醫畢業生要注意臨床實踐,跟導師臨證治療,讓學生樹立起信心,不要讓西醫的診斷指標牽著鼻子走。畢業論文追求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把西醫現代化的東西全部搬到中醫中來搞中醫藥現代化,失去主次,造成畢業生不懂用望、聞、問、切的四診,來辨證施治,結合西醫的診斷、生理、病理等知識取長補短,或中西結合提高臨床療效,追求紙上談兵,結合不到臨床實踐,失去了中醫學的生命力。
3改革
目前中醫藥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尤其近幾年,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政策極好,中醫藥院校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1中醫藥院校招生改革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學術體系,所以招生方式也一定要有區別,一定要從文科生中招生。
3.2中醫藥院校要以中醫教育為主
中醫藥院校要從教育內容、課程體系和順序教學安排等方面保持中醫藥特色的的前提下,先安排一些傳統文化、人文科學、哲學、中醫基礎理論及中醫各科,經典著作。然后,再注人現代自然科學、西醫基礎、生理、病理、分子、基因等現代科學知識。在完全繼承了中醫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接收現代科學技術,才能達到培養出創新發展的中醫人才。
3.3加強臨床帶培
中醫是實踐醫學,要選擇純正的名中醫帶培畢業生,使學生掌握四診要點,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要點,能夠在臨床中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治療單純西醫治不了的怪病、奇病、疑難病,培養出真正的名醫大師,中醫藥才能發展。
【摘要】在對中醫院校大學生培養過程中,高等中醫院校與其他醫學類院校不同之處在于,高等中醫院校還秉承我國傳統的中醫文化精神。當前,高等中醫院校的中醫文化教育工作面臨著危機與挑戰,高等中醫院校應加強對中醫院校大學生的中醫文化教育工作。
【關鍵詞】高等中醫院校;大學生;中醫文化教育
一、中醫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培養一名真正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醫術精湛、醫德優秀的醫學人才,是高等中醫院校工作的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高等中醫院校與其他醫學類院校不同之處在于,高等中醫院校還秉承我國傳統的中醫文化精神,是中醫院校大學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對象的一個顯著特征,在中醫院校大學生中開展中醫文化教育是高等中醫院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從專業教育和行業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醫學專業不同于其它專業,其產生根源和學習過程與中醫文化密不可分。中醫文化也就是指有關中醫的思維方式、傳統習俗、行為規范、生活方式、文學藝術,甚至一些影響深遠的事件等。[1]對中醫院校大學生來說,中醫文化對中醫院校大學生來說,是伴隨著他們學習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礎。中醫文化蘊涵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人文精神影響了中醫院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中醫院校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基礎。中醫學的和諧觀體現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各個環節中。[2]中醫文化中蘊含著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樸素的辯證思維方式,注意調整陰陽的平衡觀;動靜結合的恒動觀有助于培養中醫院校大學生的辯證思維,也將影響中醫院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
(二)從學生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醫文化教育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1.從對人的教育角度分析,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醫道不僅僅是治病之道,它關涉到每個人的精神內涵和人格確立,關涉到我們對宇宙萬物整體的認識。于是,一個獨特的,不同與其他醫學的一種新型醫學就是在這樣的人文背景下產生了。
2.中醫文化倡導“懸壺濟世、大醫精誠、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救死扶傷精神是中醫醫德觀的體現。對此,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醫人之膏育也”,作為一名醫生必須“無欲無求”、“志存救濟”。張仲景的醫德[3]觀完全體現了中華民族以“仁愛”為核心的傳統美德,形成以“仁”為核心的職業道德。中國醫學史上著名的“醫乃仁術”的命題,充分體現了醫療實踐的倫理價值。
可見,中醫文化的內涵與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達到的目標在許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當前高等中醫院校中醫文化教育工作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從目前中醫院校大學生對待中醫學和中醫文化的態度看,有的學生不熱愛中醫專業,不相信中醫、學習不認真、缺乏職業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學習中醫文化,有的學生畢業后不愿意從事中醫藥事業,而已經走上中醫業崗位的人員,他們的中醫文化知識和底蘊不能讓人滿意,這樣就難以培養出合格的中醫從業人員。形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給中醫文化教育帶來了挑戰
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復雜的國際形勢變化和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滲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給中醫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帶來了挑戰,也給高等中醫院校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現代中醫大學生,進大學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現代科技文化為主的教育,再加上他們從小就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一旦接觸到精氣、陰陽五行這些傳統理論,自然就會與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發生沖突,容易導致認識上的困惑、理解上的偏離,甚至對所學專業失去信心。
2.此外,近代以來一直沒有消除的中醫廢存之爭給中醫文化帶來了危機。近代百年曾有過三次關于中醫廢存的論爭。在中醫文化發展過程中,近代以來的中醫廢存之爭給中醫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危機和困境,同時,也給中醫院校大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個新的課題。
(二)現代高等中醫教育模式中中醫文化教育的淡化
現代高等中醫教育模式的偏差也是導致中醫文化教育淡化的主要原因。面對強勢西醫的沖擊,現代高等中醫教育應該遵循繼承與創新并舉的原則,在堅持中醫傳統理念、保留中醫精髓的基礎上,學習借鑒西醫學的先進技術和方法,以培養具備傳統醫學知識和技能的高等中醫人才為目標。然而,目前高等中醫教育強調掌握中西醫兩套本領,即“兩條腿走路”,這種教育模式使得高等中醫教育正在喪失中醫特色。同時,因有限的教育時間變得更加有限,也就決定了學校的目標定位和質量標準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中醫文化教育的淡化。
1.中西醫課程同時開設的教育模式,沖淡了中醫傳統理念的確立和中醫特色思維方式的養成。由于就業壓力和中醫創新發展的需要,現代中醫院校普遍開設西醫課程,中西醫課程開設比例普遍達到了6:4,有的甚至達到了5:5。[4]這種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中醫思維模式養成的滯后性。
2.傳統人文課程開設不足。從中醫院校目前開設的課程結構來看,人文素質類除必須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的以選修課形式開設了一些醫學人文課程,諸如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但作為中醫學文化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史》、《中國古代哲學史》等課程則普遍沒有開設,或者也僅僅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很難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中醫學術研究“西醫”化。近年來中醫學術研究嚴重偏離中醫傳統,走上了西醫化的研究道路,中醫科研在中醫現代化的光環下,被“異化”為采用西醫的實驗方法對中醫的印證性研究,卻放棄了經典著作的研讀,忽視了中醫臨床能力的培養。
三、建議與對策
面對中醫文化教育工作面臨的危機與挑戰,高等中醫院校工作者不僅要從意識和理論上重視中醫文化教育工作,也應在實踐中加強中醫文化教育工作:
(一)課堂教育:課堂教育是對中醫院校大學生進行中醫文化教育的主陣地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體現中醫文化教育,提高中醫文化育人效果課程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要加大傳統文化課程比重,形成對中醫大學生進行多學科的中醫文化教育的課程體系;將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醫文化教育相結合,在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加入中醫文化相關知識教育課及在其它學科中滲透中醫文化思想。
(二)在校園文化活動突出中醫文化主線
大力發展中醫文化,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必須構筑濃厚的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學習中醫文化相關社團建設,定期組織中醫文化等傳統文化講座;在校報、網站等媒體開設專欄;開展征文比賽等方式,讓學生潛移默化接受中醫文化的精髓,在繼承祖國醫學的同時,也得到品性的培養和鍛煉;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側重進行醫學人文與中醫文化教育。
(三)在科研活動中重視中醫文化研究
中醫院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突出中醫文化研究的地位與作用。中醫院校應注意培育中醫文化科研隊伍;在各類各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申報中,加大中醫文化相關課題的申報力度;撰寫和發表高質量的中醫文化研究論文;培育和建設中醫文化研究與教育基地;指導大學生學習和研究中醫文化。
(四)在中醫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傳播中醫文化
鼓勵中醫院校大學生走出校園宣揚中醫文化,引導中醫院校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中醫院校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教育中融入中醫文化內容。
進一步發掘中醫文化,結合時代特征,對中醫文化進行揚棄,找出時代背景下中醫文化的合理內核,將中醫文化與中醫院校大學生的培養工作有機聯系起來,進一步探討中醫文化與中醫大學生的教育工作的聯系,探索將中醫文化中的合理內核內化到中醫院校大學生培養工作中的手段、方式,對中醫院校大學生開展中醫文化教育,培養具有中醫文化精神的中醫藥從業人員,顯得尤為重要。轉貼于
參考文獻
[1][3]曲黎敏.中醫與傳統文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15.
【論文摘要】 目的中國文化經歷四五千年的濃縮,成為世界文化的精髓。而經是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閱讀經典不僅能夠提高文學素養,提升境界,而且能夠增強文學品味和民族自豪感。在當今英語盛行的時代,更加深入的研究經典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我國著名教育家說過:大學是囊括經典,網絡眾學說之學府也。因為經典是智慧的結晶,是知識的精華,是一個民族文化濃縮。閱讀經典不但使你視野開闊,獲得啟發,而且使你思想進步。
什么是經了?談到經,大家可能只會想起《金剛經》,《六祖壇經》,《波羅密心經》等大量的佛教經文。這是對經的狹義理解,經是某一領域的濃縮,是對某一領域的概括,是由這一領域的杰出人物總結出來的。不是任何人寫出來的東西都可以叫經,經是某一領域的鼻祖或始祖的著作。后人對他作品的論述,解說或補充只能稱為論,他們也只能叫亞圣。
我們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學派紛紛成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他的著作叫《道德經》;墨家始祖墨子的著作是《墨經》;大家會反問道儒家始祖孔子的著作《論語》和兵家始祖孫武的作品《孫子兵法》怎么都不稱經啊?這可能與他們謙遜有關,但是后人還是將他們的著作并入經。四書五經不是有論語嗎?《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鬼谷子》《李衛公答唐太宗》《尉廖子兵法》等不是合稱為武經七書嗎?還是經啊!
再看,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它開創我國詩歌先河。第一部神話是《山海經》;第一部中醫著作是《黃帝內經》;此外中醫研究者將《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辯》《金匱要略》合稱中醫四大經典。首部中藥著作是《神農本草經》;中國的首部八卦算命著作是《周易》,也叫《易經》;《三字經》是我國的啟蒙教育著作;我國第一部數學著作叫《周髀算經》。此外我國還有《孝經》,《十三經》,《太玄經》等,他們有的雖然不是始祖寫的,但是他們將這一思想領域濃縮概括,集這一領域之大成。因此,世界上的科學家、專家都一致認為,世人要在21世紀活的更輕松,就必須回到孔子時代。
看看世界幾大宗教,每個宗教都有它的經文。被基督教教徒奉為金科玉律的是《圣經》,而伊斯蘭教濃縮在《古蘭經》里面,此外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唐代皇帝為讀真經,特派使者去印度取真經。中國人將這些書翻譯過來用“經”是很恰當的。
李白的《俠客行》有:縱使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而我這個社會恰好相反,應該更多的人去鉆研經,這些經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1】劉力紅
思考中醫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2】黃海宸.
對話經典 (J)科學與文化 2009 (02)
【3】張曉震
侯如玉結緣中醫是源自于家庭影響。他的祖母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接生婆,為當地許多家庭帶來一個又一個新希望,受到人們許多贊許。侯如玉自幼就非常崇拜祖母能為人民服務,便立下了長大后從醫的誓言。但是,在他踏入社會后卻未能如愿,被組織安排到教育一線,成了一名人民教師。在從教20多年間,侯如玉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鉆研中醫,退休后更是如此。他熟讀中醫典籍,記心得、選驗方,很多時候還因此廢寢忘食。經過長期努力,在中醫學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退休后他毅然決定去實現幼時的中醫夢。
侯如玉是個完美主義者,在醫學上更是精益求精,在傳承中醫傳統文化的同時,自己不斷創新。“三效合一法”是他醫學上最高成就,是血化淤三方理療效果合一,共同除疾祛病的簡稱,運用電摩、推拿、膏藥同時治療。電感通絡就是對患者病灶部位和相關穴位用電感刺激,疏通經絡氣血;推拿采用滾法、拿法、拍法等全身推拿結合治療;最后用膏藥敷貼,幫助患者達到痊愈的目的。
侯如玉看到市場上的膏藥,種類繁多而療效理想的卻不是很多。他經過精心研究和多年臨床經驗,于2007年用五十多種名貴中草藥,混合制成一種膏藥,命名為“侯如玉牌立舒可貼”,并得到國家專利(專利號2007,1006.32209)。此膏藥對頸肩腰腿等各種疼痛療效明顯,特別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療效更為突出,解決了西醫醫治此類疾病打針、吃藥、開刀具有副作用、風險大的問題。他的膏藥具有費用低,療效好,不復發的優勢,開創令人用中醫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疼痛難題的新方法。
近年來,他的這一療法得到了業界專家的肯定和患者們一致好評。英勇犧牲的國際和平衛士、防化工程指揮學院教授郁建興,是我國唯一派往聯合國監核會的化武專家,這位烈士的母親患腰椎間盤突出,2007年已經83歲高齡,又患中風,而且癱瘓在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治療。侯如玉知道后,將這位烈士媽媽視為己母,他懷著對烈士的崇敬之情,將她接到家中,利用“三效合一法”精心治療一個月,如今這位烈士媽媽已完全康復。市人民醫院醫生張顯一,患有嚴重的頸椎病,右臂疼痛難忍,晝夜難眠,生活不能自理,在本院花去數萬元醫治數日,毫無效果,后慕名到侯如玉醫生處,經過九次治療后完全痊愈,至今已六年了,沒有復發。
中醫研究生沒有利用有限的時間精研中醫理論、四大經典,也沒有潛心跟師臨床實踐,而是把有限的時間耗在實驗室里。原因是目前中醫研究生教育的指導思想,要把研究生培養成掌握現代西醫技術的高級中西醫結合專門人才,盡早與西醫接軌、與國際接軌,有名老中醫戲稱這種重視實驗科研,忽視文獻及臨床經驗積累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現在的中醫研究生培養不是造就名醫,而是培養獸醫”。
除了參加科研時能用上苦練幾年的實驗技能外,在課堂上、診室里,就很難有機會把辛苦訓練的實驗技能及動物實驗方法搬進教室和診室里去發揮作用。可見,目前的中醫研究生教育實際上成了快速西化的一種培訓,更有甚者為了迎合西醫,連正宗的中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也必考西醫綜合或西醫課程。試想,如果連四大經典都不熟悉、畢業后又不能運用中醫理論去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的中醫研究生,又怎能去繼承中醫、發展中醫呢?與此同時,如果讓只知道如何使中醫西化,而不是借助西醫及現代科技來發展中醫的研究生來管理中醫,豈不是自己培養自己的掘墓人?因此,在這樣的培養思路指導下,中醫研究生教育盲目擴招、導師魚目混珠、培養過程重西輕中及重實驗輕臨床的觀念一日不改,中醫研究生教育將處于更加被動的境地。
正確理解中醫研究生教育現代化的真正涵義
中醫現代化,這是時代的要求,科技發展的必然。中醫現代化,絕不等于中西醫結合、中醫西醫化。追溯中醫發展的歷史,張仲景的六經辨證、陳無擇的三因學說、金元四大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的三焦辨證等等,這些就是當時的中醫現代化。今天探討中醫現代化,應該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中醫自身發展規律,運用現代科技包括西醫在內的所有自然社會科學取得的一切先進成果來研究中醫、發展中醫,洋為中用、西為中用、它為中用。眾所周知,X光、CT、核磁共振、光纖、分子生物、基因工程、蛋白質組、代謝組學等先進科技成果都不是西醫發明的,為什么卻成了西醫必不可少的檢測及治療手段,而中醫為什么不及時借助這些現代自然社會科技成果,通過儀器把四診即望、聞、問、切應用到未知的領域,甚至是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然后再用中醫理論對微觀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從而發展和創新中醫理論、豐富中醫治療手段。可見,中醫現代化研究是多角度、多領域的全方位研究,現代中醫學便是這些研究成果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重新整合,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與中醫現代化息息相關的中醫研究生教育現代化,既不是在教育時注重中西醫結合,也不是使中醫研究生教育西醫化,應該是把現代一切科技成果運用到中醫研究生教育過程中來,促進中醫研究生教育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中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對策及建議
中醫研究生的創新教育,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培養目標就是要把研究生培養成為掌握堅實的中醫專業基礎知識、現代化醫學知識和與中醫學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并具有創造思維和科研攻關能力的高素質中醫專門人才[3]。為此,筆者特對中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目前,中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并且專業方向不斷增多,但研究生培養課程所體現的系統性、前沿性與應用性不強,培養目標也很不明確[4]。眾所周知,中醫研究生教育關系到中醫事業的興衰成敗,萬萬不可小視!而中醫要自強,教育需先行。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要把握好中醫特色,首先必須合理分配中西醫課程比例,并嚴格按國家政策和中醫自身規律開展中醫研究生教育。如果偏離了教育方向,中醫研究生教育將會名存實亡。
中醫研究生導師中醫研究生教育離不開導師,而導師的帶教能力則是嚴重影響研究生培養水平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5]。要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導師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程。因為僅懂中醫的研究生導師,若不了解中醫形成、發展的歷史背景,即使把教材背得滾瓜亂熟,口才不錯,也未必能講好中醫課程,培養出合格的研究生。中醫是中國古代哲學、數學、地理、天文、心理等多學科與醫學緊密結合的一門實踐科學。因此,不僅臨床中醫師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中醫研究生導師也應如此。由于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生長的沃土[6],中醫研究生導師也應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理解。可見,只有通曉中國傳統文化、又善于精研教學內容和藝術、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研究生導師,才可能成為學生喜愛的優秀專業導師。因此,加強中醫研究生導師人文素質的培養及臨床經驗的積累,加緊名老中醫教學臨床經驗的整理及繼承、開辦名副其實的全國中醫研究生導師高級培訓班等已迫在眉睫!
中醫研究生教育,應特別重視中醫經典的教育。因此,筆者認為,中醫經典不宜合并,而應納入必修課程并且還要增加教學學時,條件許可時應安排研究生去“經典”病房實習,研究生畢業后應加強繼續教育,可以在評定副高職稱前回到高等中醫藥院校進修四大經典,溫故而知新,理論進修后還應去能運用中醫經典理論為指導的門診或病房進修,以便切實掌握中醫臨床精髓,增強臨床處理疾病的后勁和應變能力。
中醫研究生教育,除中藥專業外,僅有少部分人能專門從事中醫科研工作,絕大部分研究生都充實到了中醫教學和臨床單位,因此中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著重于培養一批切實能夠運用中醫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高明中醫醫生,當然也應適當了解一些現代醫學技術,但絕不能喧賓奪主。否則就難以塑造21世紀的“扁鵲”“張仲景”和“華佗”。
關鍵詞: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現狀;策略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現代化衛生保健領域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也是傳統醫學體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醫藥教育走向世界是中醫藥全球化的重要基礎,必須引起各方重視,但在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中仍然存在難以擺脫不合理管理體制機制束縛的問題,中醫藥人才嚴重匱乏。除此以外當前中醫藥院校教育中仍然無法擺脫“中醫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問題,影響本專業人才的綜合質量。在這一背景下,為面向中醫藥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與人才支持,就必須積極探索將中醫藥引入醫學全球化系統中的方法與路徑。因此,在中醫藥全球化發展的浪潮影響下,高等教育如何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并走向全球化的發展道路,這一問題備受各方人員的關注與重視。
一、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機遇
近年來,國家政府以及相關機構逐步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進而使得中醫藥領域逐步走入全球化發展的嶄新層面,與西方醫學理論的交流、協作也更加密切,這一點通過中醫藥受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中可見一斑。有調查數據顯示[3]:國際社會近年來針對中醫藥專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中醫藥在國際醫療衛生舞臺上的覆蓋面不斷擴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有大量的中醫藥專項合作協議,并將中醫藥技術快速推廣至疾病預防與治療的各個領域中。除此以外,隨著中醫藥國際影響的不斷擴大,中醫藥教育的社會需求也日益增加。有關報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來,國際上的中醫院校和培訓機構逐步成立,不同規模的中醫藥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繼開展,國際主流教育學界也開始高度重視中醫藥教育的全球化目標實現,大量國家與地區的正規大學中已經創辦了各種類型的中醫藥本科教育專業,中醫藥對外教育也逐步自傳統模式下的散、亂、小狀態向著主流化、規范化、學歷化、本土化的方向繁榮發展。正是由于中醫藥專業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因此對中醫藥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中醫藥高等院校作為面向社會培養并輸送專業性、復合型中醫藥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做好對全球化趨勢的應對工作,將中醫藥專業的發展作為生命科學領域一個全新的增長點,從而為中醫藥專業的快速發展贏取更加廣闊的前景與市場。
二、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挑戰
現階段全球化的發展多局限于經濟層面,東西方文化領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較有限,各個國家與地區缺乏學術專業的交流溝通[4-5]。具體到中醫藥專業發展的角度上來說,當前中醫藥專業所涉及到的國際性科研合作項目較少,所開設課程覆蓋不夠全面,從事中醫藥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加之本專業現代化科學技術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進而導致國際舞臺上對中醫藥重要醫學價值的認識還不夠充分與全面,進而也對中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趨勢下的培養與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除此以外,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在外語水平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們的外語實力尚無法適應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導致中醫藥教育難以以多種形式、多種類型的渠道深入開展。特別是中醫藥教育事業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異常密切,在中醫藥領域中大量的中醫專業術語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哲理,對這些詞匯的理解存在比較大的難度,因此在展開全球一體化教育的過程中難以將這些關鍵詞匯的淵源傳播推廣出去,由于難以秉其全意,從而導致中醫藥關鍵理念的傳播與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更為關鍵的一點問題在于:在推進實現高等中醫藥教育國際化進程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中醫藥教育全球化發展的需求,就必須重視解決中醫藥標準化方面的問題。但中醫藥理論客觀上來說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因此即便近年來在中醫標準化進程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進速度仍然比較遲緩,嚴重滯后于教育事業一體化的發展。中醫藥高等教育在理論以及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的標準化建設均存在一定的難度,從而對中醫藥教育國際化以及本土化進程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策略
1.重視對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養。在積極應對教育教學體制全球化發展趨勢的背景下,中醫藥高等教育必須面向國際市場培養一批具有市場性發展眼光且科學技術水平高的專業性、復合型人才[6]。為滿足這一目標,從專業設置的角度上來說,中醫藥高等院校應當瞄準多元化的發展訴求,促進專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使專業設置與配置更好的為教學、研究、醫學、社會服務。同時,教育教學的整體體制應當自應試模式逐步過渡至素質模式,以此為中醫藥高等院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動力,使其能夠在國際化發展市場中贏得競爭實力。從這一角度上來說,中醫藥高等院校必須著眼于對師資力量的提升,穩定教師隊伍水平,將外語語言、傳統文化等內容納入教育體系中,使學生對外語語言的應用能力以及對傳統文化內涵的領域得到更深入的發展[7]。
2.在中醫藥高等教育標準制定中體現主動權。在將中醫藥推向全球的過程中,為了實現中醫藥中傳統文化理念與全球醫學領域發展標準的結合,必須著眼于標準化機制的建設。統一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標準機制,才能夠使本專業領域相關的人才流動更加通暢[8]。作為我國醫學領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醫藥教育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為積極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中醫藥高等教育中必須主動制定標準,規范市場,以促進教學質量以及辦學水平的提升。同時,還應當重視對中醫藥專業相關理論的創新發展,將原本生僻枯燥的中醫藥理論應用現代化的語言進行闡釋與融合,從而方便學生對中醫藥知識點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還應當結合全球化背景下中醫藥理論發展需求,展開標準化的教材編寫工作,嚴格落實已制定標準,從而確保中醫藥高等教育以一種健康且規范的方式積極發展。
3.促進辦學體制的開放化發展。在高校辦學體制開放化發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同時接受東方、西方文化的感染與熏陶,在校園中實現東西方不同科技、學術的交流與溝通。那么,如何促進中醫藥高等教育中辦學體制的開放化發展呢?筆者認為應當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其一,將外資與外智引入教育教學體系中,形成多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達到所謂的不出國門留學的理想狀態;其二,鼓勵有條件與資質的中醫藥高等院校積極探索“走出去”的方法,與國際舞臺上的知名醫學院校強強協作,展開科研、教學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國際化進程。
4.根據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在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的改革發展中,必須積極順應全球化發展的趨勢與特點,對辦學觀念進行優化,拓展教育教學事業,以“三個面向”為基本原則,力求能夠在辦學思路、辦學模式、發展定位等方面實現進步。在學科專業結構的優化方面,應當嘗試對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相關專業設置范圍進行拓展,以“大中醫藥”為基本范圍,納入包括藥品、化妝品、保健用品、康復保健、臨床醫療、預防醫學、種植加工等在內的相關產業,著眼于培養可適宜于不同專業需求的中醫藥高等人才,更好地與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場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5.從醫療體制改革入手培養所需人才。從近年來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實施方案上來看,中醫與西醫并重發展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針與基本指導思想之一,同時在有關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確指出并肯定了中醫藥專業在重大疾病防治、衛生服務、以及公共衛生領域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背景下,國家政策針對中醫藥專業的發展形勢是非常光明的。在這一背景下,為深化對人才的培養,可關注如下幾點措施:其一,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對“治未病”理論的認識,培養預防專業與中醫藥技術相結合的專業人才[9];其二,深化對中醫藥領域專科型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凸顯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意義與優勢;其三,加強對專業交流型人才的培養,使中醫藥與西方醫療理念的進一步融合與協作[10]。
6.正確處理中醫藥教育全球化中現代與傳統的對應關系。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千百年發展中所蘊含并積累起來的寶貴的醫學財富,吸取了中華民族文化體系中的眾多精華與精髓。中醫藥成果以及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都深刻地體現了民族特色。但在將中醫藥教育與全球化發展趨勢相結合的背景下,全球化、現代化的技術內容勢必會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產生一定的沖擊與影響,尤其是對其成果與教育教學經驗、內容所產生的震動及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中醫藥教育事業為了謀求長期的發展,就必須在教育教學體系方面積極面向世界,應對全球一體化的挑戰。但如何才能夠在全新的社會環境以及教育背景中充分發揮中醫文化科學技術的特長與優勢,避免這些特長與優勢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這一點必須引起中醫藥教育人員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中醫藥教育繼承傳統并傳播文明的過程中,必須以前人的成果為基礎,創造全新的知識與文化,以創造并形成極富民族特色且有鮮活生命力的全新中醫藥科技文化,以實現對自身發展實力與競爭力的提升價值。本文系統分析了全球化發展視閾下中醫藥高等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同時也客觀闡述了在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挑戰,進而結合全球化影響,對促進中醫藥高等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策略進行論述,包括重視對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養;在中醫藥高等教育標準制定中體現主動權;促進辦學體制的開放化發展;根據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從醫療體制改革入手培養所需人才這幾個方面,望能夠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
作者:李欣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文庠,薛洪匯,吳勉華,等.全球化視域下的中醫藥院校教育[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2):99-102.
[2]劉殿剛,顧赤.全球化視野下中醫藥院校的英語教學[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2):119-120.
[3]官翠玲.中醫藥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醫學與哲學,2013,34(21):75-77.
[4]李明月,陳波,王衛,等.中醫國際教育改革的意義探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7):647-649.
[5]劉殿剛,顧赤.全球化視野下中醫藥院校的英語教學[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2):119-120.
[8]李春燕.論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醫文化認同的構建[J].環球中醫藥,2012,5(11):8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