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5 02:51: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幼兒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
如何有效地提升幼兒教育的質量是目前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尤其是目前幼兒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學化傾向問題,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健康發展以及幼兒教育的正確發展。為此,研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并根據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避免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優化措施是非常關鍵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健康;教學目的
一、前言
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在我國幼兒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數家長都存在望子成龍的心態,攀比心理嚴重,覺得在幼兒園開始就應該開始學習很多的知識,如認字、算數等,目的是為了不讓上小學的時候落下。而很多的幼兒園也在課程設置上重視了這塊,幼兒園學習中很多都已經是一年級的知識。同時,很多的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這些問題就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嚴重體現。這樣的環境和要求下,讓孩子的童年不再那么無拘無束,缺乏了自由發揮,對身心的心理教育上也顯得欠缺。因此,有效的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非常關鍵的。幼兒教育機構,幼兒教育老師連同家長必須共同努力來讓孩子的童年獲得更多的樂趣,培養孩子的各種應用技能,而不是純粹地學習知識。因此,本文研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并探討糾正這種現象的優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從研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在次基礎上重點的探討了避免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優化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幼兒教育中,幼兒教育機構和幼兒教育老師以及幼兒家長要共同努力,不斷的改善自身的思維,摒棄那種一味地讓孩子學知識的思想,培養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孩子的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分析
分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可以從目前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三方面進行。首先,教學內容上,很多的幼兒教育機構將小學的教學內容提前在幼兒教學中進行,讓孩子增加負擔。其次,教學模式上,游戲環節過少,開設課程傳授小學知識占一部分,這就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孩子的天性,對于孩子的成長不利。另外,教學管理上,對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方面的活動較少,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知識的教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避免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優化措施
基于以上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作者通過多年的幼兒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如下避免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優化措施:有效的加強和培養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改善家長的理念,讓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將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做法引入;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提升政府對于幼兒教育的監督水平。
1.有效地加強和培養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
幼兒教師是幼兒直接面對的對象,其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以及幼兒教育的方向。如果幼兒教師水平不高,同時對于孩子理論知識的掌握非常看重,那么就會出現老師帶有將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因此,提升幼兒教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在幼兒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中,必須加強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讓幼兒教師能夠科學的進行安排教育活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理論知識,如認識多少字,能計算多少加減法,等等。而是多給孩子傳授有利于孩子身心發展方面的知識。同時培訓教師從科學角度來安排教育教學活動,主動在教學中多進行游戲互動,讓游戲和教學相輔相成,讓課程真正適合幼兒的發展。讓幼兒教師成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幼兒教育機構要多給幼兒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教師能夠接觸到外面先進的教學理念,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師資隊伍水平提升了,幼兒教育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才能有效的改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問題。
2.改善家長的理念,讓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中國的大多數家長大都是望子成龍,渴望孩子越早掌握理論知識越好,其實這種思想是非常錯誤的。比如,很多中國家庭中,四五歲的孩子已經認識很多的漢字,能算20以內的加減法,能夠背誦很多的古詩,等等。而家長也為孩子有了這方面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但另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四五歲的孩子連自己吃飯都完成不了,還是父母去喂,也不懂得去做一些基本的家務,腦子中根本沒這個意思。更大的問題是父母并不覺得這是什么問題,總覺得這些我們可以提孩子做,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這恰恰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理念。要想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必須改善家長這種錯誤的理念,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培養孩子的個性和自身興趣,在幼兒教育中遠遠的重于這些知識的傳授。所以,改善家長的理念,才能讓孩子更加快樂的成長,幼兒教育才能更加讓孩子健康成長。
3.引入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做法
國外的幼兒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國內的幼兒教育的,他們的孩子可能語文知識,數學知識遠遠落后于我們的孩子,但他們對于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興趣的培養方面卻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們應該將國外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實踐有效的引入。首先,在幼兒教育中要讓孩子“玩好”,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玩得開心,從而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同齡人建立伙伴關系。幼兒通過游戲和寓教于樂的方式來認知這個世界。其次,在幼兒教育中多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更多的參與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培養孩子們健康的身心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另外,多練習孩子的動手能力,多在幼兒教育中讓孩子參加手工和戶外活動,培養孩子的生存技能。
4.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在幼兒教育中必須遵循孩子自身的特殊性,按照孩子身心發展進行針對性教育,讓孩子的幼兒教育健康和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再做好孩子進入小學前的銜接工作,比如多參與活動培養孩子的興趣,通過游戲活動來培養孩子的主體意識,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喜歡,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生存技巧等等。
5.提升政府對于幼兒教育的監督水平
在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工作中,政府部門必須做好監督工作,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出臺有效的細則來加強管理和控制,比如對幼兒教育的教學方式,教育方法,作息時間等等可以提出具體的要求,杜絕各種以成績來論成敗的教學方式,保證孩子的休息時間和游戲時間,同時堅決杜絕強制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等等。
四、總結
總之,避免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意義重大,對于幫助孩子健康發展,培養孩子的愛好,提升孩子的正確思考和思維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后的幼兒教育中,幼兒教育機構和幼兒教育老師以及幼兒家長要共同努力,不斷的改善自身的思維,擯棄那種一味的讓孩子學知識的思想,培養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孩子的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田紅艷.幼兒保育的理論地位難以落實的原因和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在不少幼兒園聽課,以及在與幼兒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并不是所有的老師對有效教學都有準確到位的認識。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更多的往往是老師們對有效教學這一概念的直覺理解。他們認為有效教學就是“有效果的教學”,也就是說一節課多多少少總是有些效果的,因此可以說每節課都是有效教學。顯然,這一結論與有效教學提出的初衷似乎又是不一致的。于是,另外又尋找到了一個概念“高效教學”,以“高效果”區別于“有效果”。筆者以為,這樣的理解不具備應有的深刻性,是將新的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思想膚淺化的一種行為。在筆者看來,有效教學包括了高效的本義,有效教學既包括直觀意義上的有效果和高效果,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這種有效性體現在我們的教學設計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這種有效性體現在我們的教學實施能夠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做出必要的調整。也就是說,有效應當是符合幼兒教學規律的有效。做出這一判斷,正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進一步闡釋。筆者反思自己的這段理解,感覺其實并非什么真知灼見。那為什么又要借拙作重作說明與重申呢?是因為多次的幼兒園教學調研結果表明,這一說明與重申具有必要性。是因為我們很多幼兒園的教師,甚至包括一些管理層的園長們對此認識都不盡到位,對有效教學的實施也只滿足于表面的熱鬧和結果的所謂有效。
二、實施幼兒有效教學的途徑探尋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很容易進一步提出新的問題:即在領略到了有效教學的本質理念之后,具體的實施有效的途徑應當是怎樣的?也就是說必須走什么樣的路,才能達到幼兒教學的真正有效?結合理論與一線幼兒教師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有效的幼兒教學途徑有以下一些。一是教學設計要有明確的指向性。即針對幼兒的教學活動設計在內容確定、策略選擇等問題上,教師心里要有明確的活動目的(保證自己明確知道通過教學活動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與活動程序(保證自己明確知道什么時候該做哪些事情)。一般說來教師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需要關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針對這個教學活動,幼兒有什么樣的生活經驗;二是教師可以設計怎樣的活動來提升幼兒的生活體驗;三是在一節課或者一個教學內容(分幾課時完成)中的重點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四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以什么樣的方式介入到幼兒的活動中等。根據筆者這些年教研工作的經驗,我們有時發現不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經常出現程序混亂,以及遇到特殊的生成無法發揮即時智慧將幼兒的思維引向教學目標的情形,本質上講都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明確指向性的原因。二是在教學實施中要有適當的融合性。幼兒教學面對的對象比較特殊,概括地說就是面對的是缺少具體的生活經驗,但有著豐富的思想世界的兒童。在這個世界中有著兒童自身的認知規律,有著一個成人難以完全理解的生活世界。在對筆者所在地區的不同幼兒園進行調研并總結之后,在外出對一些優秀幼兒園考察并比較反思之后,我們發現一種有規律的現象,即有豐富經驗的幼兒教師總能巧妙地把握幼兒的認知特點,而且根據她們的把握也總能在課堂上恰當地引導幼兒進行學習活動;而像剛剛走上工作崗位這樣缺乏經驗的年輕幼兒教師,雖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教師,但他們在幼兒心理把握上總有所欠缺或把握時機有所滯后。通過對大量教師的口頭調查和比較分析,筆者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經驗的老師能夠掌握幼兒的心理規律,能夠與幼兒的活動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而教學新手缺少的正是這一點,那些優秀的年輕教師雖然也能夠對幼兒的即時表現有所反應,但她們多是利用間接經驗進行判斷,因而必然地出現反應滯后的情形。因此在我們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或者在對各幼兒園的校本培訓進行指導時,總是特別強調幼兒教師要注意一手資料的積累,注意自己與幼兒活動的融合性。我們認為,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幼兒教學才能真正地走在有效的道路上。三是在課后要進行必要的反思。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有效的幼兒教學的保障力量。事實上,在上面提到的有經驗的老師更多的是基于經驗的反思,而不僅僅是經驗的積累。因為在與各幼兒園長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聽說不少具有相當教齡的幼兒教師教學水平有停滯不前的情形。因此,在區域推進幼兒有效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把教學反思作為一個重要的抓手,通過搭建一些平臺,如通過教學反思設計比賽、教學觀摩后的即時反思比賽等,來促進面上的幼兒教師的成長,從而為有效的幼兒教學提供師資保證。
三、對推進有效教學的反思
在幼兒教育內容的選擇上,老師必須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恰當地選擇教育內容。這樣一來,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獲得了新知識,知識面得到了拓展;同時,其生活經驗也不斷地豐富。例如,某天某個幼兒帶了一盒牛奶到學校來,老師就可以以此為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首先,老師指著牛奶,并問孩子們這是什么東西。當然,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然后老師繼續發問,請問大家知道牛奶是怎么來的嗎?對于這個問題,孩子們可能會表示不解。這時候,老師就要給他們仔細講解,在講解過程中老師必須注意語言的使用,盡量使用簡單、活潑的話語,以便幼兒理解。總之,在生活中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拿來當做幼兒教育的內容。
2.教學活動主題的選擇要實現生活化
幼兒階段的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三類: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所謂教學活動,就是指老師們對幼兒實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必須慎重選擇教學活動的主題,使其盡可能貼近幼兒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在生活中有無數的教學活動素材,老師們必須抓住生活中的微小細節,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在上課之前A小朋友將自己帶來的零食分給其他小朋友,共同來分享“美味”。老師就可以以這件事情為線索,開展以“學會分享“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深刻地了解到分享的深刻意義,塑成樂于分享、善于分享的認知觀念。所以,老師在開展對幼兒的教學活動時,必須使教學活動的主題盡可能地接近生活化。
3.注重課堂導入的生活化
課堂的導入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老師課堂導入工作做的好壞將會對整個課堂教學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具有趣味性的、啟發性的導入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因此,老師們在正式上課之前必須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合理的課程導入,促進幼兒更加積極地學習。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歌曲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但老師必須注意課堂導入的設計,從幼兒的能力出發,保證被幼兒所理解。例如,在進行序數字“第一、第二、第三……”的學習時,老師可以準備一些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卡通玩具。孩子們看到喜歡的玩具,學習積極性必然提高。老師可以先和孩子們共同回憶一下動畫片的某個情節,提問幼兒“一共有多少只羊”。然后,教師再提問學生,“請問哪只小羊跑的最快呢?哪只小羊跑得最慢呢?”。學生踴躍回答。最后,老師引入本課學習的內容“用序數詞表示事物的順序”。這樣一來,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很容易融入老師營造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習效果自然有所增益。
4.實現家園聯系的生活化
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場所,兩者只有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實現家園聯系的生活化就是指在幼兒園中,老師必須從幼兒的學習生活出發,促進幼兒的發展;而父母必須從幼兒的家庭生活出發,幫助孩子成長。對于幼兒在家庭或幼兒園生活學習中的問題,老師和父母必須加強溝通和聯系,共同面對并合力解決問題。例如,有的孩子在上課過程中經常左右擺動,坐姿不正確,這時候老師可以把情況告訴其家長,讓家長在幼兒的家庭生活中幫助孩子矯正坐姿。
5.結語
關鍵詞:語言投影多媒體
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電教媒體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幼兒園教育教學領域。在語言教學中,靈活運用電教手段,充分發揮電教手段的優勢,已成為提高語言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結合自己從事的電化教學實踐,談談電教手段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
一、運用投影、音樂等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動力。”在語言教學中,運用投影、音樂創設情境,用于組織教學,可以調動幼兒的學習情緒,激發求知欲,促使幼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如小班語言游戲《誰來了》,主要目的是要求幼兒學習并運用游、跑、跳等動詞,小班幼兒由于年齡特征的限制,抽象思維發展緩慢,老師直接告訴幼兒小魚是游來的、小兔是跳來的等。讓幼兒記住相應的動詞,在游戲中幼兒練習運用,這樣不能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趣味性一次次減弱,而采用在教學時放上有關小動物走路、模仿叫聲的音樂,設計提問:“是誰來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很高,能很快說出動物名稱,情不自禁地模仿小動物的叫聲,跟著音樂節拍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活動起來。抓住時機,適時地啟發幼兒:“小動物是怎么來的?”引導幼兒正確學說并運用游、跑、跳等動詞,幼兒在良好的心理氛圍中,思維活躍,樂于表現,玩中學,學中玩,很快達到了預期教學目的。
幼兒的注意帶有很濃厚的主觀色彩。一方面,幼兒的注意力隨事物的性質而變化,凡新穎、形象生動、趣味性強的事物,往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另一方面,幼兒的注意力隨著主觀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穩定性差,很難把注意力長時間穩定在一個目標上。幼兒園故事教學一般采用依教學掛圖進行講述教學,掛圖畫面單一,缺乏變化,想真正達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組織教學很費勁,如大班故事《狐貍和兔子》,故事長有1200字,情節曲折,幼兒對故事無新鮮感時,注意力開始轉移。老師依據故事內容,精心設計,利用錄像或將投影的靜片與動片配套組合,層層銜接,巧妙過渡,可形態逼真,聲情并茂地突出狐貍的狡猾、專橫,而不畏正義的本性。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看到狐貍被勇敢的帶鐮刀的公雞嚇得發抖,最后被公雞砍死而感到由衷地高興,并積極大膽地描述故事情節,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既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滲透了思想教育。
二、運用電視錄像創設情境,突破時空限制,開闊幼兒視野,發揮語言教學的美育功能。
詩歌、散文以其思想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在語言教學中具有美育功能,如何使幼兒在“視”中感受形象美,在“聽”中感受音韻美,在浮想聯翩中感受意境美,單靠掛圖是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而錄像、錄音、投影等電教媒體,則以其直觀、形象、聲音、色彩、動態性等特點,成為實現語言教學的美育功能的最佳教育過程和手段,也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如大班欣賞詩《春天的秘密》,詩歌意境優美,朗朗上口,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在教學時,老師播放有關春天景色的錄像片,以其多彩絢麗的畫面,配有詩歌錄音,融聲、色、圖為一體,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把幼兒引入了一個洋溢著春天氣息的優美情境中: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歡快地流著,柔軟的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搖蕩,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捉害蟲……幼兒仿佛置入大自然的懷抱,真切地感受到——春天來了陶醉在美的氛圍之中,產生了美的愉悅感,激發了幼兒喜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取得了其他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
三、靈活運用電教手段,再現情境,突破教學難點,鞏固幼兒的學習興趣。
語言教學其中的主要目的是豐富幼兒語匯。從幼兒的認知過程來看,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的,詞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對幼兒來說,詞匯的理解和運用是個難點,而運用電教媒體,以其明顯的直觀性、再現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對于幫助幼兒理解詞義,加深記憶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豐富詞匯“模糊”、“清晰”,練習說反義詞,為使幼兒更容易感知、理解,老師靈活運用投影將畫面慢慢地演示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反之再讓幼兒觀察。通過直觀的感知、比較,幼兒印象比較深刻,達到了豐富幼兒語匯的目的。
1.1打牢舞蹈基礎,傳授中國民族舞
民族舞的風格也多種多樣,要從民族舞的實用性等多種角度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舞蹈。在對民族舞的講解之前,需要對這個民族的地理特征、人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做一個詳細的講解,在學生對這個民族充分了解之后,對舞蹈的動作進行分解,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學習,學到其中所展現的民族特色。比如“東北秧歌”,“手巾花組合”是練習踢腿功,“跳踢步”可以彰顯活力。所以這種舞蹈對幼兒教學很有幫助。還有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都非常有實用性,通過掌握這些練習,可以對幼兒的靈活性、協調性訓練有幫助,提高幼兒教學質量。
1.2結合幼兒特點,激發創造力
根據幼師教學特點,要先弄清楚幼兒教育與舞蹈之間的關系,了解教學內容。學習少兒舞蹈,可將舞蹈的教學進度與內容相結合并了解專業術語加以記錄,學習舞蹈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學方式等,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創編的過程中,還應以學生為主體,不論編得好壞,都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適當地給予鼓勵,激發學生創造力,讓學生有信心去創編舞蹈。創編出優秀的舞蹈對于幼師專業極為重要,所以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底,學好民族舞蹈與少兒舞蹈。
2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
2.1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身體差異及其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要求,可以集體授課,也可以一對一的輔導,教學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將舞蹈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貫穿其中,使形體、動作快慢、協調性等逐步提升。根據學生自己的意愿制定適宜的方法。比如一些文化課成績好,但舞蹈功底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其對舞蹈動作要領的提升,對舞蹈的欣賞力和教學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加強對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對于那些文化課成績較差,但有舞蹈學習天分的學生,應注重培養他們對舞蹈產生興趣,對于舞蹈的規范性要嚴格要求,認真地上每一節課,也要培養一顆愛心,對于幼兒的教育更為重要。.
2.2提高幼兒舞蹈教學技巧
教師應堅持將舞蹈的知識技能與舞蹈創編能力融為一體的理念。首先,鼓勵模仿動作。以參與課堂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觀看舞蹈表演從而進行模仿,再根據自己的想法以及身體對動作的感知和協調性來體會動作的要領。其次,進行聯想,多次練習。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對以前的舞蹈動作及其舞蹈的精髓進行聯想,通過聯想動作及其方法,可以鞏固動作,也能培養出積極思考的習慣。最后,進行想象,創新舞蹈。舞蹈創編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還能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創作樂趣,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創作中,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2.3肢體語言的美育功能培養
舞蹈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感的方式,從而展現美的語言。舞蹈的美體現在兩個方面:舞蹈本身的動作連貫性、協調性等;舞蹈老師的形體美。舞蹈本身的動作示范,首先要把動作全面地示范出來,讓學生對舞蹈大致有個了解,同時學生也會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使老師在學生之間樹立較高的威信,有助于以后管理學生。然后是動作的規范性和協調性的統一。舞蹈老師的形體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力,教師的言行都會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教師的藝術涵養也對學生美的追求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師用肢體語言傳遞著美的內涵,在教學的過程中闡述觀點及內容,親近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更有助于提高幼兒師范學生的舞蹈教學質量。
2.4運用多種語言,提高舞蹈教學質量
舞蹈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和學生交流至關重要。教師具備的三項語言能力:專業語言、感覺語言、形象語言。專業語言指在舞蹈教學中,能對所教的舞蹈按專業要求準確地表達出來。感覺語言指教師能以正確的思維感覺來引導動作的規范性。形象語言是在專業語言和感覺語言的基礎上的升華,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賦予舞蹈的活力。這三者之間互相作用,共同提升。教師在對舞蹈專業知識講解的同時,要注意語言的精煉性,要做到言簡意賅,使學生容易理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語
由于幼兒識字不多甚至不識字,不能獨立閱讀文本書籍,圖畫書正好彌補這一缺憾。圖畫書可以在沒有成人引導下自己閱讀,如果教師再加以合理的引導,幼兒的閱讀興趣就能得到很好的培養。如講《月亮的味道》時,我以孩子們最熟悉的食物導入“:蘋果的味道、杏的味道是什么樣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月亮的味道是什么樣的嗎?”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閃著困惑的眼睛“咦!月亮還有味道?“”大家想不想嘗嘗月亮的味道?“”想!”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個個小動物的出現,直到小老鼠撕下一片月亮,孩子們一陣歡呼,仿佛自己也和小老鼠一樣嘗到了月亮的味道。月亮是什么樣的味道到此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這樣的故事中培養起了對圖畫書濃濃的閱讀興趣。
二、好的圖畫書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說的形象點圖畫書實質上就是一本故事書,幼兒通過圖畫書中所描繪的故事認識一些數字、文字,積累一些詞匯。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看圖編故事、表演故事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三只小豬》為例。豬媽媽讓三只小豬蓋房子時遇到了野狼,野狼想盡辦法想吃掉三只小豬,最終沒吃成狼狽而逃的故事。我先給孩子們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講了三只小豬的故事,然后帶領孩子們一起看圖講故事,比一比,看誰的故事講的最精彩,最后組織孩子們進行表演。孩子們把豬媽媽、三只小豬、野狼演的惟妙惟肖。在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久而久之,表達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三、好的圖畫書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圖畫書是牽引幼兒進入閱讀世界的最佳橋梁。一本本色彩亮麗、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畫書就如一道道藝術長廊,讓幼兒暢游于這美的長廊之中,發現美,感受美。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畫面角色所傳達的美的信息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以《母雞蘿絲去散步》為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畫面中母雞蘿絲的優美形象,可以讓幼兒說說母雞蘿絲像什么,讓幼兒感受到美的同時去創造美;之后再觀察分析狐貍的形象,通過眼神、動作感受狐貍的狡猾與貪婪,從而形成初步的審美能力。
四、好的圖畫書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藝術創造力
1.培養音樂創造力。一本圖畫書就是一個小的劇本,其中所表現的人物(動物、植物)形象也就各不相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各個形象,引導幼兒用心體會不同的角色所表達的心理活動,不同的圖畫書所表達的感情基調。告訴幼兒不同的音樂可以表達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歡快、輕松的音樂能表現人物歡樂的心情,低沉、舒緩的音樂能表現人物傷心、郁悶的心情。還以《三只小豬》為例,讓幼兒思考,那一階段用什么樣的音樂表現最為合適,如三只小豬忙忙碌碌建房子時用什么樣的音樂表現?野狼追著吃小豬的時候用什么樣的音樂表現?最后野狼夾著尾巴逃跑了該用什么樣的音樂表現?根據幼兒所選的音樂,可以邊表演邊播放音樂,讓幼兒體會到圖畫和音樂相結合的魅力。此方法可以循序漸進,最后可要求對樂器感興趣的幼兒用樂器演奏來表現圖畫中人物(動物、植物等)的心情,逐漸達到培養幼兒音樂創造力的目的。
2.培養繪畫創造能力。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圖畫書培養學生的繪畫創造能力。首先從模仿繪畫入手,課堂上教師先引導幼兒對圖畫書進行欣賞,欣賞之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形象進行模仿,這樣能夠激發出幼兒創作的欲望。還以三只小豬為例,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形象進行模仿,有的選豬媽媽,有的選野狼,還有幾個細心的幼兒發現豬老大、豬老二、豬小弟畫的也各有不同,模仿的時候把三只小豬畫的各有特色。對于幼兒的這一發現教師要及時表揚,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畫出自己心目中的豬媽媽和野狼的形象,有幾個幼兒把狼的眼睛畫的特別夸張,問他們“:為什么這樣畫呀?“”能看出狼的狡猾啊。”在模仿繪畫、創作繪畫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制圖畫書,以《晚飯后》為名,讓幼兒以自己的一家人晚飯后做什么進行繪畫,制成圖畫書。
幼兒在學會某一個節奏類別之后,教師需叮囑學生在家抽時間復習剛學到的節奏。但是縱使有家長的協助,幼兒學生仍然難以對復雜的節奏知識進行記憶。所以老師需要分析幼兒的興趣特點,從創造快樂的方向出發,設置有趣的節奏訓練方法。比如,鋼琴教師要輔導兒童對前8后16這類的節奏進行認識學習時,可以針對節奏引導學生進行節拍游戲。把節拍轉化為動作,讓兒童用身體把節拍表現出來,如通過拍手、跺腳來體現節拍的轉變。在幼兒對此類節拍形成認識之后,再在鋼琴上進行彈奏練習。使用身體來記住鋼琴的節拍不僅比直接開始聯系更有趣,同時還可以使幼兒經歷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實際教授鋼琴時,不少幼兒即使能記住節奏,但是只要疏于復習就會在短時內把所有的節奏忘記,或者出現節奏記憶混亂的情況。要想使兒童能牢記節奏,老師需要通過創造方式把對節奏類型進行分析,并利用這些節奏編寫一段簡單的旋律。讓學生通過感知和記憶旋律的方式來學習節奏,不僅能使節奏的記憶環節簡單化,同時兒童在對某個節奏進行回憶時,就會想起對應的旋律,并通過旋律來判斷節奏。
二、分析現有教材中“快樂與創造”鋼琴教學理念的運用
利用“快樂和創造”這種培育理念對兒童鋼琴課本進行選擇和整編,可以凸出學習材料的趣味性以及獨特的創意。在按照教材進行授課之后,教師可以選擇與教材曲目有關的課外曲目為兒童進行彈奏練習拓展。比如,老師可以譜寫簡單的動畫片歌曲或兒歌的鋼琴樂譜,并將這些課外的曲譜和教材中的練習曲結合起來,讓學生使用教師編寫的樂譜進行彈奏練習。
三、基于“快樂與創造”鋼琴教學理念實施方案與教學實例分析
為闡述怎樣在真實的鋼琴授課活動中,貫徹快樂和創造的兒童培育思路,筆者再次借助例子進行分析:在教導兒童對《火車》這首樂曲進行學習時,需要先對授課目標進行設定,并幫助兒童學生點出彈奏技巧方面的重點,最后采取富有趣味性授課策略。(1)設定鋼琴授課的目標。為引起兒童學習這首樂曲的興趣,老師可以通過激發兒童的思維以及活躍的創造力,引導兒童判斷四分與二分兩種音符的區別,并針對音符的識別來設計游戲。(2)對樂曲彈奏的重點進行講解。鋼琴授課學習的重點部分在于對樂曲旋律的節奏進行判斷,為了讓兒童可以掌握樂曲的節奏,教師必須進行彈奏示范,并對速率進行控制,先以標準速率彈奏,再把節奏放慢,讓兒童通過通過聆聽的方式對樂曲的節奏進行感知。(3)設計有趣的彈奏教學方法。為幫助兒童嘗試對旋律的強弱進行判斷以及控制,教師可以針對兒童的興趣設計練習游戲。比如,老師可以對《火車》這首樂曲進行拆分,并與兒童進行合作練習。比如,老師先彈一段然后讓學生接著彈走一段。如果同時教導多名學生,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動配合,增添訓練過程的樂趣。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