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國藝術鑒賞論文

中國藝術鑒賞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25 20:55: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藝術鑒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藝術鑒賞論文

篇(1)

2 《五更調》的淵源及其流傳《齊魯樂苑》1983.2

3 對《中國民歌集成》分類體系的建議《人民音樂》1983.7

4 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與苗晶合著)《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1~2

5 “花兒”曲令的民族屬性及其他《中國音樂》1986.2

6 試論巴托克對音樂民族學的貢獻《音樂學叢刊》1986文化藝術出版社

7 漢族山歌研究《碩士論文集?音樂卷》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8 甘肅、青海“花兒會”采訪報告《中國音樂學》1987.3

9 中國民族音樂十年《人民音樂》1989

10 音地關系探微――從民間音樂的分布作音樂地理學的一般探討《民族音樂》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0

11 曲牌論《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12 雅俗新辯《中國音樂年鑒》1991卷

13 中國新音樂的偉大先行者――蕭友梅史學論文讀后《中國音樂學》1992.4

14 《下四川》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3.2

15 漢族傳統音樂研究四十年《當代中國?音樂卷》1993

16 甘肅、青海“花兒會”歷史成因《音樂研究學報》臺灣師范大學1993.3

17 “劍閣聞鈴”腔詞關系初探《樂府新聲》1993.3

18 甘于寂寞 無聲奉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建所四十年獻辭《中國音樂學》1994.1

19 和而不同多樣統一――四種北方鼓吹樂的比較分析《音樂研究》1995.3

20 試論中國音樂文化分區的背景依據《中國音樂學》1997.2

21 四十年來小型民族器樂作品的創作《當代中國?音樂卷》1997.1

22 時序體民歌與月令文化傳統《音樂人文敘事》創刊號1997

23 中國民族樂隊創作四十年《人民音樂》1997

24 論中國傳統音樂的地理特征及中國音樂地理學的建設《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3

25 山東民歌論《中國民歌集成?山東卷:“山東民歌概述”》中國ISBN中心2000

26 20世紀中國音樂學的一個里程碑――對楊蔭瀏先生“實踐一采集”學術思想的新解《中國音樂》2000.1

27 一件樂器和一個世紀《音樂研究》2000.1

28 現代琴學論綱《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0.3

29 中國音樂學文化區系類型研究芻議《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研討會文集》2001人民音樂出版社

30 落潮也有好景觀1990~2000的民族音樂創作簡論《人民音樂》2001.8

31 陜西榆林喪儀活動瑣憶《儀式音樂研究?西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2 許常惠――兩岸音樂學術交流之橋的搭建者《音樂研究》2002.1

33 一寸千思――紀念黃翔鵬先生逝世五周年《人民音樂》2002.10

34 兩句體旋律類型簡論《音樂研究》2003.3

35 20世紀中國專業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音樂資源《音樂研究》2003.1

36 現代民族管弦樂隊與中國傳統音樂《探討中國音樂在現代的生存環境及其發展座談會文集》2003香港

37 20世紀中國傳統音樂研究論綱《音樂與表演》2004.1

38 花兒研究第一書――張亞雄和他的《花兒集》《音樂研究》2004.3

39 中國的鼓[日本]《自然與文化》第75期2004.3

40 自強不息再創未來――中國音樂學院建院四十周年獻辭《人民音樂》2004.11

41 傳統能給我們什么?――新世紀音樂教育改革再議《中國音樂》2004.4

42 一生謙謙百年安和――曹安和先生一個世紀的音樂生涯《人民音樂》2005.3

43 南王四日――臺東南王卑南族獵祭紀略(營地部分)《國樂今說》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44 站在民眾的立場理解民眾――《陜北民歌大全?序》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

專著、文集

《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與苗晶合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土地與歌――傳統音樂文化及其地理歷史背景研究》山東文藝出版社1998

《嘆詠百年》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

《中國藝術音樂篇――全國干部學習讀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國民歌經典鑒賞指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國樂今說》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主編

《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香港民族音樂研究會1 990

《中國音樂年鑒》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1991~1992

《典藏國樂大系》臺灣風潮唱片公司1995~1999(民歌、說唱、戲曲、器樂、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楊蔭瀏百年誕辰專輯等,共六集)

《中國音樂》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民間鼓吹樂研究――首屆中國鼓吹樂研討會論文集》 山東友誼出版社1999

《音樂文化》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首屆全國旋律學會論文集》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

《中國鑼鼓》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音樂文化》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國樂典藏》 中華書局2004

《中國藝術百科辭典?音樂卷》商務印書館2004

篇(2)

關鍵詞:創新型人才;藝術金融管理;課程體系;實踐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6-0106-03

當前,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對收藏文化價值認識的深入,眾多高端投資者開始將投資視角從傳統的證券、地產向新興的文化和藝術品收藏領域轉移,使得藝術品市場炙手可熱、快速發展,藝術品投資已成為續房地產投資和金融證卷投資之后國際上公認的、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資項目之一。期間,藝術品金融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諸如文交所、藝術基金、藝術抵押擔保、藝術銀行、藝術保險等藝術品金融化形式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在這樣一個市場繁榮、資金巨大、人才匱乏的大背景下,要控制藝術品市場的投資風險,必須擁有一批具有投資理論和實踐經驗兩方面知識與能力的人,也就是從藝術品投資專業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去從事經紀人和專家的角色,幫助投資控制風險,實現資本增值。然而,由于受到傳統經濟發展和藝術研究的局限,以及學術交叉性特點的影響,在中國既懂藝術又懂金融的人才少之又少,具有藝術管理專業知識、藝術文化鑒賞學術研究的人才更是匱乏。時至今日,藝術金融管理專業在中國依然還是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而誕生的新興學術領域。近年來,雖然國內各大學術院校和研究機構紛紛在這一領域作了多形式的大膽探索和嘗試,培養了一批實用型的專業人才,但囿于缺乏系統的學科研究和教學,相關教學質量亦參差不齊,這一領域的專業人才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依然存在較大缺口,面對當今藝術品金融大潮,顯得十分乏力。因此,抓緊培養出大批既深諳金融市場規則、擁有國際化視野,又擁有扎實文化藝術修養,懂得藝術品投資、鑒賞、收藏知識,與中國藝術金融市場發展規模及需求相適應的大批高素質專業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一、中國藝術金融管理人才培養簡況

目前,中國開辦藝術與金融結合專業的高等院校和機構并不多,在全日制大學中,以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分院、上海大學、山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專業、上海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等院校為代表;同時,還有一些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班,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金融高級研修班、上海交大藝術品投資與收藏高級研修課程和浙江大學藝術品鑒賞與投資高級研修班,等等。從人才培養定位方面,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

1.培養碩士研究型人才。如上海大學與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有關單位共同發起的教學與研究機構——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其“藝術金融產業與投融資管理方向”研究生班主要著眼培養藝術產業高層人才與急需人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聯手法國魯昂商學院,推出MICAIM國際文化藝術品市場管理碩士課程,旨在培養中國文化藝術品領域專業碩士學位國際化管理精英。

2.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如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分院即是培養以金融為主、兼顧藝術品投資方向的本科類學生,在課程設置上主要傾向于金融類相關課程。又如,山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專業是培養藝術品投資與鑒定方面的本科學生,主要以書畫藝術品投資鑒定為主。

3.旨在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金融高級研修班為代表,包括上海交大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和浙江大學藝術品鑒賞與投資等等各地的高級研修班。這些培訓班采取非脫產分段短期集中面授的教學方式,以培養藝術品與金融投資這一高端專業人才為目標,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迅速提高中國從業人員專業鑒賞能力和金融投資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目前中國藝術金融管理專業主要問題

縱觀中國藝術金融管理人才培養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有待明確。藝術金融管理的面非常廣,包括古董與藝術品投資,國際拍賣與典當行業風險管理,銀行、藝術基金會或大型企業資產儲備的投資,國際性展覽會、跨國藝術畫廊、博覽會管理,國際大型論壇策劃與管理,藝術品保險管理,跨國文化沙龍策劃與啟動等等。目前,部分國內高等院校或機構開設的藝術金融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定位過高,片面追求全能型人才;有的定位過低,過于追求技能訓練;有的定位不夠清晰,尚未有效形成自身的專業教學特點。

2.理論研究落后于實踐發展。藝術金融是在商品經濟環境下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近幾年才進入大眾視野。隨著藝術品一、二級市場的繁榮發展,尤其是拍賣市場的異常火爆,藝術金融產品也層出不窮。面對這樣的新興市場,相關學術理論研究也剛剛起步,較傳統學科還遠未形成成熟體系,即使是在這一領域較早作出探索的部分院校機構,相關科研課題、論文也為數不多,這些都遠遠落后于藝術品金融化的市場發展步伐。

3.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不足。藝術金融專業是新興的專業方向,具有藝術、金融、管理三方面學術特點,學科跨度較大,對師資隊伍建設要求較高。目前,在一些已經開設藝術金融專業的院校中,那種既懂藝術又懂金融的管理型教師十分受歡迎,對于加強教師梯隊建設具有積極意義。例如有的院校是通過整合原有教學資源開設該專業,可能在初期還存在教師力量分散,特別是個別主干課教師分散于相關院系的情況,如要在短期內切實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還需作出持續努力。

4.教學模式比較單調。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大一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即在教學活動中堅持教師、教材、課堂三中心,用統一的計劃、統一的大綱、統一的教材、統一的考試方法和統一的標準來培養同樣規格的學生。這種“大一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勢必造成“統一、模塊式”的“機器人”,顯然不能適應知識經濟社會對創新和創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5.學校與企業、經濟和社會領域的聯系不夠密切。傳統的高等教育往往被視為游離在經濟社會之外的“象牙塔”,過于注重教授理論知識,對市場需求反應不夠靈敏,導致實踐環節相對滯后。尤其是隨著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的迅猛發展,該行業深度、廣度被大大深化和拓寬,相關崗位需求越來越多,專業要求越來越高。無論是拍賣行、畫廊、美術館、媒體等機構,還是策展人、經紀人、收藏家等角色,都在朝更加職業化的方向演變。在這種形勢下,院校人才培養與實際市場需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三、創新型藝術金融管理人才培養對策

1.樹立創新型教學理念,準確定位符合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馬丁·特羅在其《從精英向大眾高等教育轉變中的問題》論述中,揭示了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其辦學類型、人才培養等必然逐漸分化。只有通過這種分化,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才能應對社會多元的人才需求。要培養真正的創新人才,首先必須在理念上有所突破,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這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筆者認為,目前國內高等院校、機構藝術金融管理教育要將創新型人才培養作為戰略目標,依托校內校外特別是自身原有教學特長,有效整合學科、師資等資源,結合未來藝術金融市場的需求,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合理定位,并與其他不同類型大學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相區別,培養出適合自身特色的、應用型、創新型的藝術金融管理人才。一方面,創新型人才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有厚實的人文底蘊與科學素養,有較寬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要有應用知識的能力,即較強的實踐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與理性的創新思維能力。

2.探索多元化、多樣化的創新性教學模式。美國著名教育家卡伯利(Cubberley)認為,優良教學最重要的條件是培養一些有效的學習習慣及獨立的思考,而創新能力正是源自于這樣的獨立思考。改變傳統的單純知識傳授型教育向創新教育的轉變。需要在教育觀念、教育制度及管理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學管理體制方面,可以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管理機制。認清學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客觀差異,在教學活動中可遵循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原則,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提高學習的興趣,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發現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力與潛能。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由上課教師指定一本教材,學生只要牢記這本教材的內容,就能成功應考,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創造力,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學,是富有創造力的教師在開放的教學環境與資源中,以活動化的課程與教材為依據,采取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中國相關院校可以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的教育體制,盡量選擇直觀、形象、情景等教學方法,如德國職業教育所實行的“雙元制”——學校和企業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培養人才全過程的一種職業教育辦學模式。這種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可以取長補短,既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縮短學生步入社會后的適應期,提高了就業率,又為拍賣公司輸送了人才,解決其人才緊張問題,實現了雙贏。目前,上海金融學院藝術金融管理專業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智能特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進行啟發式、實踐式教學探索,著力使學生從實踐教學中學習消化理論知識。例如,通過到藝術品拍賣公司、大中型畫廊、博物館、美術館等觀摩、實踐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啟發學生多角度、全方位觀察、分析問題,以增進學生的直觀感知和形象理解,進而拓展創新思維。

3.積極推進教師隊伍的結構優化與素質提高。藝術金融管理專業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教師隊伍的建設,新的專業教學對教師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相關院校和機構要通過參加高水平研修學習、加強人才交流等多種途徑,不斷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使教師隊伍實現多層、交叉、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同時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既要懂得藝術的鑒賞和投資,掌握相關的金融、信托、保險、物流、管理等知識,又要了解藝術市場的規律,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國際藝術品貿易知識,擁有較強的實踐經驗,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改變傳統的“因襲式”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既是學生學習的導師,又是學生優秀品質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者,還是學生創造思維的啟發者。

4.推進課程的實踐實訓改革與創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落實到具體的課程改革和課程創新上。打破傳統的填鴨式、封閉式課堂教學,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校門廣泛開展實踐教學,通過實踐領會課堂講述的理論知識。根據教學的內容,對專業課程采取彈性化課時、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其相關課程設置應當立足于市場,立足于行業,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了解和掌握國內外藝術金融投資管理新發展、新趨勢和新特點。例如,可以采用“1+1+1”的教學模式,即把課程分為三部分,先在學校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布置課題;接著,由老師帶領學生去相關的實訓地實地調研、考察、跟蹤,收集第一手資料,了解實際的操作程序。最后再回到教室進行理論學習,總結經驗,補充相關不足,完成最終作業。這樣不僅打破了原有的被動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體驗性、參與性,學生消化并加深理論知識,同時強調相關知識的有機聯系,注重課程的連續性與完整性,使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進一步走向市場打下基礎,有助于而且使學生盡早地接觸社會,實現了由課堂向職場的轉化。又如,部分院校的專業主干課程——藝術品拍賣,在保證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帶領學生去拍賣行,實地了解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機構構成及整個運作機制。體驗、跟蹤藝術品拍賣的整個工作流程,從中得到鍛煉,真正地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

5.建立健全多層次過程性的教學評價體系。培養效果的評價不應該僅僅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應該重視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創新人格的培養以及創新品格的養成。要著力改變傳統的期末“一站式”評價模式,采用加強學生知識、學習能力、學習過程、學生素質的多元化的綜合評價,包括課堂評估、具體技能評估、量化評估和質化評估相結合的綜合性評估方式。以創新能力的高低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建立師生融合的教學共同體,從多方面、多層次進行全面系統評價,促使學生提高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學科基礎理論課程上,可以采取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采用作業、提問、課堂筆記、小論文、創意性作品、寒暑假調查報告、期中考試等方式,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考核,明確平時考核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比例,從而構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全程性評價體系。在專業必修課上,可以采取過程式的評價方式,即與教學過程并行、全過程跟蹤、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進行全面考察。根據課程內容設置多個層次、多個課題,每一個課題反映一個教學點,通過多個點的評價完成對教學全過程評價,最后形成該課程的累計分數。

四、結語

當下,在中國的文化產業中,藝術品市場方興未艾,藝術金融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金融創新正在迅速成長,藝術金融管理專業已成為中國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適應時展而設立的一個綜合性、交叉性新學科,相信隨著這一市場的迅猛發展,有關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亦將隨之不斷完善,也必將為中國相關文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更為強大的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 劉小強.人才培養分化與大學生就業關系的實證分析——從8校法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看中國高校專業制度改革[J].教育研究,2010,(12).

[2] 谷彥彬.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裝飾,2005,(10).

[3] 郭有適.創造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 谷彥彬.過程評價是創新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9).

[5] 周霞.基于勝任力的研究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研究[Z].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2012-04-26.

篇(3)

[論文摘要]本文梳理了傳統美學超功利精神的發展和藝術家日常生活的超功利態度,并探討了功利的社會生活與超功利的藝術追求的矛盾與統一,以及這種超功利性對當下藝術活動的一些啟示。

一、超功利性的由來 

“超功利性”是一個開始于18世紀,后來又被許多理論家將之發展而形成的一個關于審美態度的西方美學范疇。超功利性作為藝術的一個特性最早被清晰、系統地提出來是在康德的《判斷力批判》里。康德把審美無利害性作為審美的第一個契機:“美是無一切利害關系的愉快的對象”。他認為,審美活動是超越一切利害關系之上的純粹的精神活動。鑒賞是憑借完全無利害觀念的或不對藝術對象和其表現方法的一種判斷力;一個美的判斷只要夾雜少許的利害感在里而,就會發生偏愛而不是純粹的鑒賞判斷。后來的學者把康德的這種審美主張稱為“surutili-tarianism”,即超功利主義。

康德的超功利理論使美學的研究由對對象的研究轉向了對審美主體的研究。這正好與中國傳統藝術一貫注重主體精神的表達相應相合。從老子美學思想開始。中國文藝不論是從審美創作還是審美態度上就踏上了要以虛靜空明的心境觀照萬事萬物、觀照混沌之道的超功利進程。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脈絡:老子“滌除玄鑒”,莊子“心齋”、“坐懷”,宗炳“澄懷昧象”,禪宗思想的“破執”、“悟”,宋元山水之“無我之境”,明代三袁之“性靈”、李贄之“童心”、清代劉熙載、葉燮關于“人品與畫品”論述,到近代王國維“美可愛玩而不可利用”以及朱光潛的“心理距離”、宗白華的“靜照”。中國傳統審美精神中的這種超功利性已經成了進入中國傳統藝術審美世界的第一道門檻。若要帶著功利、世俗的心態去欣賞傳統繪畫、書法,去閱讀詩歌,定將背道而馳。

二、從老子“滌除玄鑒”到宗白華“靜照”:傳統美學超功利精神的發展

中國傳統美學并沒有“美學”之名而是附于哲學思想和文論、畫論之中。最早、也是對后世藝術最有影響力的美學思想就在老子的哲學思想里。老子哲學的中心在于“道”。道是在天地產生之前就有的混沌狀態,道沒有意志沒有目的,包含著產生萬物的無限可能性。道的這種無目的性和無規定性就是中國傳統美學超功利思想的發源地。這一點特別體現在老子關于的“滌除玄鑒”論述中。“滌除玄鑒”的第一層含義是要把“道”的觀照作為認識世界的最高目的。第二層含義是要求人們排除主觀欲念和成見,保持虛靜的內心。可以說后來的傳統文藝的各種關于審美心胸、審美態度以及藝術創作的理論和實踐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源頭。

莊子的思想把老子的“道”賦予了更多更新的意義,這些觀點都對藝術發展起了重要的影響。莊子認為,作為宇宙本體的“道”是最高的、絕對的美:認為主體必須超脫利害得失的考慮才能實現對“道”的觀照,從而獲得“至美至樂”。莊子在《大宗師》中寫了南伯子葵和女的對話,借女之口莊子說明了一個人要想游心于最高的美——道,必須要經歷一個修養的過程,第一步是“外天下”即排除對世事的思慮;第二步是“外物”,即拋棄貧富得失等各種計較,第三步是“外生”,即把生死置之度外。莊子把這種“無己”、“無功”、“無名”、“外天下”、“外物”、“外生”的精神狀態稱為“心齋”、“坐忘”。“心齋”就是空虛的心境,“坐忘”就是要排除一切利害關系,只有這樣以空虛的心境徹底擺脫利害觀念才能實現對“道”的觀照才能達到人生的自由。

禪宗思想是老莊美學發展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最高階段。它發展了老莊思想,并且比之走得更遠。禪宗也追求至高的“道”,要得到禪宗之“道”,不能強求外在的力量,必須破除如語言、邏輯、辯論的執著。可見在禪宗思想里任何功利的思想都無法生存,所有目的性的東西都得排斥掉。禪宗強調“悟”強調心靈的感受。“悟”的狀態是和老子“滌除玄鑒”莊子“心齋”、“坐忘”宗炳“澄懷味象”一脈相承的。只有通過這樣超功利狀態下的“悟”才能體驗到“道”,才能得到“一種瞬間體驗的永恒存在”。

老莊玄學禪宗思想融為一體,為以后的文人藝術甚至更廣的藝術類型擬定了審美的態度和應有的創作狀態。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可以說也是同出于老子的“滌除玄鑒”和莊子的“心齋’、“坐忘”。宋元山水所推崇的“意境”其本質上也是要求審甍意向表現作為宇宙本題和生命的“道”。并且要體驗到“意境”又必須以虛靜空明的審美心境為前提。在明代中后期受資本主義萌芽思想的影響,在文藝理論界掀起對教條主義和復古主義美學的批判。雖然他們的側重點在于文藝不能脫離社會實際,但其出發點仍是希望追求自由獨創的精神和表達人的自然本真狀態。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三袁之“性靈”、李贄之“童心”、湯顯祖之“情”中可以看出。

到近代西方美學思想被介紹到中國,對中國文藝產生了重要影響。王國維就受到康德“審美無利害關系”學說的啟發,他結合傳統美學提出了“美可愛玩而不可利用”的美學態度,可以說實現了關于審美“超功利性”問題的東西方對接。梁啟超的美學態度也由“功利的”轉向了“超功利的”,并提出了“趣味教育”的辦學理念。朱光潛先生早期的美學理論里甚至把“超脫現實”作為衡量藝術價值的標準。魯迅先生也認為審美是超功利的,是“無用之用”。宗白華先生關于“意境”的觀點與王國維、朱光潛也同屬一派。在《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中,他引王羲之詩:“爭先非吾事,靜照在忘求”,認為中國藝術的美感正來自空靈靜照的忘我剎那,“靜照的起點,在于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務暫時絕緣”,使心靈處于一種空靈的狀態,在人生忘我的那一剎那,靜觀萬象才能體驗到中國藝術的“意境”。這里我們仍然很明顯地可以看到老莊、玄學、禪宗、宗炳等思想的延續。可見,這種以虛靜空明的心態觀照宇宙體悟自然的超功利審美精神在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斷裂過。而且在水墨藝術尋找民族性、現代性的當下,雖然對于傳統審美精神有過很多的批判和反思,受到大眾文化、政治文化的消解和挑戰,但這種植根于很多藝術家心底的超功利思想也一直沒有斷裂。

篇(4)

論文摘要:百年的中國現代美學史,建構了一個以西方話語為支配地位的美學“大廈”,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美學話語幾近凋零。本文從中國現代美學建立的基拙以及中國傳統美學自身弱點,分析了中國美學話語失落的基本原因,希望以此探索重建中國美學話語的道路。

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中國現代美學從梁啟超、王國維到朱光潛、蔡儀,再到李澤厚,建立了中國現代美學的基本架構,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美學原理》或《美學概論》。然而,這些論著從命題、范疇到體系,基本都是“泊來品”,總是帶有模仿、照搬西方美學的痕跡,缺少自己的民族風格。正如聶振斌先生所說:"20世紀初開始傳播西方美學,至20年代開始在高等學校講美學課,并且出版《美學原理》或《美學概論》,發表各種各樣的美學文章,經過近百年,講了多少,出版了多少,在數量上實在無法作出精確的統計,但在質上我們敢說都是照搬西方(包括前蘇聯)模式,范疇、命題、體系都是西方的或是摹仿西方的。”川中國現代美學已變成西方各流派美學思想的“傳聲筒”,而在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中國傳統美學的傳播,卻成了“啞炮”。成復旺先生所言中國現代美學與中國傳統美學已成了“兩股道上跑的車,理論思路迥然不同。當然,我們并不是就此完全否定百年以來的中國現代美學,也不主張用中國傳統美學代替中國現代美學,而是想在二者之間找到切人點,用西方美學的方法建構適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經驗以及話語習慣的真正的中國美學。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在這項工程中中國美學話語體系的建立是其中關鍵的課題。話語在理論體系建構中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是理論外在的表達方式,而且是理論體系的思維方式。話語體系不能民族化,其所承載的理論體系便永遠無法民族化。這就給21世紀的中國美學研究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如何建構以漢語言的言說方式為思維基礎,以中國民族的審美經驗與審美活動為研究對象,以探索中國民族審美共同性為最高目的的中國美學話語。

一、中國傳統美學沒有買到“人場”的“門票”

中國現代美學從建立之日起,就以西方美學為參照系,無論是王國維、蔡儀、朱光潛還是李澤厚,都以西方某一流派哲學及美學思想作為建構自己美學體系的基礎,而且命題、范疇、體系也都是“搬來的”。

應該說,無論是王國維、朱光潛、蔡儀還是李澤厚,他們的理論建樹,對中國現代美學的發展是起了巨大促進作用的,它使中國美學走上了科學化、系統化的道路,有了比較穩定的邏輯體系和言說方式。然而,中國現代美學同時也走進了誤區,那就是在以西方美學為基礎建構中國現代美學時,不得不把話語權一并交出。語言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它不僅是人際間交流的,一個民族的言說方式更是這個民族的思維基礎。當我們把中國現代美學的話語權交給西方美學后,就意味著當我們再次面對美學問題時,將要用西方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用西方的話語來言說。因此,形成以下兩種現象:

(一)用西方美學原理來俯視中國美學的實際,因此,只能掛一漏萬、牽強附會。例如有人撰寫孔孟老莊的美學思想,也要大談他們對美的本質的認識。其實孔孟老莊乃至整個中國美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對十分抽象的美的本質理論并不感興趣,很少直接談論這種問題。他們所感興趣的是美的境界,美的精神。同時他們追求這種境界和精神,不像柏拉圖那樣進行抽象的思辯和邏輯推導,也不像亞里斯多德那樣進行演繹和歸納,而是鑒賞、體驗、感悟、洞察、靜觀,因此,在形式上不見邏輯體系。所以,大談孔孟老莊如何論述美的本質,無疑是牽強附會。中國藝術中的時空意識和觀念,是中國藝術對意境的獨特創造,它體現了中國藝術不同于西方的獨特的意蘊、內涵和精神,它不僅是中西藝術方法論的差別,更是中西哲學和宇宙觀的巨大差異。像這種在中國藝術實踐中普遍出現的情形,在我們的美學原理或美學概論中卻極少談及,甚至避而不談。究其原因,就是以西方美學體系建構起來的中國現代美學,無法解決中國的美學實際。

(二)以西方美學話語來解釋中國的美學范疇、現象及中國人的審美心理,經常造成“張冠李戴”或辭不達意。“當‘睜開眼睛’的中國美學家們幾近一致地把對中國美學的現代建構努力和希望,鎖定在近代西方美學為理論模式的方向上”時,中國現代美學便越來越深地陷人了西方話語的支配性體系之中,中國美學與中國現代美學的對話變得相當困難。在這種情形下,對中國傳統美學話語及中國人審美心理的解釋,只能是生拉硬套,甚至“張冠李戴”。例如,中國藝術史上并沒有西方那種刻意的祟高,也無恐懼與憐憫的悲劇,因而也沒有將之形成美學上的范疇,但有人硬把中國的陽剛之美、陰柔之美與西方的崇高、優美相等同,把哀、怨列人西方美學中的悲劇范圍,這無疑是一種“張冠李戴”的做法。中國美學中許多有獨特見解的美學范疇,而因西方美學中沒有,就被擱置不理了。

二、中國傳統美學缺乏科學的統籌與邏輯上的整合,難以形成嚴謹的學科體系

從目前對中國傳統美學的研究成果看,對專人的美學思想,如孔子、莊子的美學思想;對某一階段的美學思想,如唐代美學思想、魏晉美學思想;對某一藝術類的美學研究,如漢代書法美學的研究較多。然而,卻很少有人把中國傳統美學的這些寶貴財富做以整合,以現代的科學的研究方法,建構起以中國民族為生命本體,以漢語言的言說方式為思維基礎的中國美學話語體系。這確實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因為,我們歷來缺乏對中國美學史的縱向研究,缺乏對中國美學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的深人研究和理性歸納。例如,對中國傳統美學范疇的研究,有人說,中國美學是范疇學,這種說法雖然簡單,但不無道理,范疇確實是支撐中國傳統美學的框架。但至今我們對其研究不夠,沒有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科學嚴謹的定論。像“境”、“悟”這些能在中國人心里引起萬千聯想的范疇,是中國民族心理、民族審美范式的代表,它歸屬于中國美學鏈條中的哪一環以及它在中國美學中的地位,都應該給予明確的回答。當然,我們承認中國傳統美學是繁雜無序的,中國古代缺乏像西方人那種審慎的求證和邏輯的思維。但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們掌握了世界先進的文化和科學的方法論,不能僅僅當西方美學的“搬運工”和中國傳統美學的“傳聲筒”,應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完成中國美學由古代的向現代的轉換。

三、中國古代美學話語不夠成熟,缺乏對事物本質特征及內涵外延的概括和說明,也成為中國美學話語失落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美學話語多采用“描述性”語言和“比喻性”解釋,缺乏對命題、范疇的嚴格定義,內涵與外延模糊不清,往往形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形。比如,陸機在《文賦》中對藝術創作的想象問題做了精彩的描寫:“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鶩極,心游萬初。其致也,情瞳隴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擺下泉而潛浸。于是沈辭佛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云之峻。收百世之胭文,采千載之遣韻;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描寫之精彩確實讓人浮想聯翩,然而作為一個概念,陸機并未能對于想象的特點給予確切而簡要的說明。再如《文心雕龍》對“神思”的定義,“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胭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在這里劉舞也只是借用了《莊子·讓王》中的一個典故和形象的描寫來解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可以說,中國傳統美學的這種表達方式對中國美學話語體系的建立,起到嚴重的阻滯作用。

篇(5)

【論文摘要】中國繪畫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且經數千年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它獨特的藝術精神和表現手法已成為東方藝術之代表,其藝術特征除了有“視覺藝術”的共性外,還濃縮了中國文化的許多特征,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精神。

中國繪畫的傳統淵源流長,歷數千年而不變,蔚為中外畫史之奇觀。而且,這種傳統的深刻與持久,隨著時間之推移,其內容和形式經過不斷的融匯、錘煉、積淀、愈益形成一種傳統的偉力,愈益鮮明、精純而獨到。以至許多方面均難乎為繼,而令創新者久久束手徘徊。透過這些表象,我們可準確無誤的識別出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中國繪畫已形成的獨特審美符號,領略到中國繪畫所體現的文化內涵。

在中國繪畫的研究中,一些學者都不約而同地從中國的經典哲學里,找到了繪畫美學的起點,看出了中國繪畫所包容的哲學深度。

南朝劉宋時期的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指出:“圣人含道應物……山水似形媚道。“以形媚道”即是說明了繪畫是以物象的“形”來反映這種哲學思考的。“道”字在老莊哲學中是一個自至關重要的詞,它作為老莊則學觀念中最核心的概念,表述著極其復雜和抽象的哲學范疇。客體的實在不是藝術表現的目的,而只是一個中介物,力圖表現的是冥冥之中的“道”或“天”。客體(山水、人物等等)只是一個載體,一種符號,關鍵在于它所表征的“道”。而繪畫則能表現一種“非方非默”的狀態,能把它描繪出來。因此,中國繪畫被看作是表現“道”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它能在有限的空間里跡化出“道”所闡譯的哲理。

因此,真實地再現客觀對象便從來也與中國傳統藝術無緣。PF杰拉德直截了當地說,中國藝術雖擅長于山水畫,但并不著眼于描畫任何現實的風景,而是根據源于現實而又包含著象征和哲理的靈感,進行富于想象力的創造。

老子哲學中所具有的某些樸素辨證法思想,如“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即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萬物交感運動的觀念,都曾滲透在中國繪畫的表現技巧中,并被廣泛的應用。在中國繪畫的創作過程,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下筆運作時,提出“存心要恭。落筆要松”:在處理客觀物象與主觀理性關系方面,強調“似與不試之間”,得“不拭之拭”:在畫面布局技巧上,要求具備賓主、開合、聚散、疏密……等關系:在筆墨技巧上應體現運筆的輕重、起伏、疾徐,用墨的濃淡枯潤等等。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繪畫語匯都直接起源于談論哲學和宇宙觀的用語,虛實、氣理、向背、心意等。能體現這些辨證關系的經典之作是《石濤畫語錄》。

中國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中國傳統藝術的實質是道家精神,道的特征與天地之美的契合,這莊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正不折不扣地是魏晉南北朝問中國藝術史上山水題材的勃興的思想淵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莊那里,充滿了對天地之美的熱情贊頌,和對與天地之美相牟的獨立、自由的理想人格的傾心向往。從藝術審美意義上看,它集中體現為以人情觀物態、使自然人化的思維方式,并把與自然精神的契合作為審美的理想追求。追求主客相融的審美境界,注重表現主客體的生命精神,輕視對物象外在表象的摹仿。在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下,中國傳統繪畫追求天地之大美,著力表現天地萬物的生機活力,表現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生命情調,表現這種大化生命的宇宙精神。因此中國傳統繪畫注重體現生命、生機,追求氣韻生動。“氣韻生動”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范疇,對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繪畫從南齊謝赫的“隨類賦彩”到劑浩提出的“水暈墨章”,很明顯是一個由重視色彩表現到重視水墨表現的繪畫觀念轉變,這就是陰與陽的哲學思維主導下的特殊色彩意識。“運墨而五色具”的思想是中國畫的一個傳統,“墨分五色”——這一色彩魔方吸引了無數歷代畫手。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中國哲學的玄想思維的作用。應該說,水墨世界從真實感上言是無色的、虛幻的,但它卻因此而具備了一種獨特的“無色之色”,是十分哲理化的表現,具有特殊的“理趣美”。用相對單純的黑白(紙地)色來表達天地萬物、正體現出中國文化的概括力。

中國繪畫中的儒學因素,過去人們往往只用“成教化”、“存乎鑒戒”來解釋儒學的藝術功能說,是很片面的。其實,孔子是把藝術更多地視為白反自修、成就人格、求仁得仁的內省功夫的一部分。于是,我們看到,孔子儒學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影響是循著一條這樣的原則的:關注人倫事物,但不曲意媚合強調個體獨立價值和個人內心情感表現,但不宣揚“個人主義”:提倡推以及人的方式對憂患有自覺的認識和敏感的體驗,但不渲染,不夸張,不憤激,而保持達觀、平和的態度和勇于犧牲的現身精神,這里面閃耀著人文理想的光輝。作為一種傳統,它對憂患意識的偏愛和對敦厚之風的執著,把藝術表現意識導向了沉郁、豁達、寧靜、超脫的內在境界……這或許是孔學儒家對中國藝術傳統的形成的最大影響。因此,在中國繪畫的表現中,有時既強調變化,也注重和諧,繪畫語言雖有起伏,但不張狂,有催人淚下的藝術打動力,但格調平和,合乎法度,顯然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繪畫表現中的具體體現。

中國繪畫所表現出的空靈曠遠的意境,富有哲學的思索,最終使人感到自然天成、不可言狀的生動氣韻,禪宗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從南北朝的宗炳到清代的山人,其中畫史上重要的畫家大都將禪宗封為圭臬。宗禪要求“不立文字”、“以物觀物”,靠的是直覺的領悟,無需理智的分析和那種相互對立、比較的感受。這把中國土夫文人對自然、對人生的審美觀推進到更奇異、更神秘、更空澈晶瑩的世界。更沉迷于對寧靜、淡泊的審美境界的探求,和對瞬間即是永恒的壯闊幽深的宇宙情感的體驗。它在對中國繪畫的影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靜默觀照”為特征的思維方式,借助于自然、簡練、含蓄的表現手法,使畫面的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以疏簡、草略風格獨立于中國繪畫之林的“減筆”畫風,其形成可以說直接源于禪宗思想。最能體現禪宗精神的是宋代的“減筆人物畫。其筆勢粗闊、減練豪放,墨色濃淡多變,不拘于形。但由此而表現出的視覺形象卻流露出一種“筆情墨趣之外”的豐富內涵這些作品如同禪家解經,并不關注客觀現實是什么,而旨在通過疏逸的“戲墨”追求禪的境界,追求自我的解脫。所以,“畫貴有禪趣”,一方面,說明了中國繪畫于禪宗的關系另一方面作為對中國繪畫品評的一種標準大大地擴展了中國繪畫的表現深度。

中國文化的民族心理是“形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終歸“道器不二”、“心物不二”、“物我相忘”、“天人合一”。故而中國畫的傳統也是不離此道。在客體與主體真實與虛幻、自然與人生、物質與心靈之間找尋一種平衡和整體性的和諧。

中國文化宏深而博大,在眾多豐厚的文化質點中,無論是哲學,還是書法、詩文、戲曲等等,中國繪畫都與他們息息相關、輝映交融。法國華裔漢學家弗朗索瓦一陳曾經說過:要想看懂一幅中國畫,必須具備高深的文化素養。它不僅道出了中國繪畫在中國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而且,看出了中國繪畫很大程度上濃縮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征。

中國繪畫是一個白成體系的藝術領域。它的觀察方法、表現方法和畫面的視覺效果,都迥異于西洋繪畫。“筆墨”作為構成中國繪畫獨特美學品格的外在符號,有著相對完整的審美價值。中國畫畫家作畫時,有時僅用一只“單純”的毛筆,蘸上看似黑團團的墨色,在具有一定滲透感的紙、絹上,或疾或徐地有節奏地揮動,即可跡化出一幅變幻多端、形神兼備的視覺形象。作為交流思想情感的繪畫語言——“筆墨”,隨著中國繪畫藝術的日臻成熟,已從材料工具意義上逐漸脫離出來,具有了獨立的審美意義。而且“筆墨”的內涵已遠遠超出了繪畫“形式”本身它的形成反映了中國繪畫高度概括、凝練的藝術思維能力。在表述媒介方面,“筆墨”從一開始就烙印上了中國文化“以簡馭繁”的特征。

中國畫注重“傳神”,無論是人物、山水花烏,“傳神”是對中國畫藝術提出的總體準則,“以形寫神”其實就是“以形媚道”,把對象表現生動有神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與道契合才是最高終旨。中國繪畫所注重的“表現”,又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中國繪畫藝術的思維特征。中國畫畫家對自然物象時,注重的不是如實的“再現”對象,而“擷取的是物象與情感因素交融之后在腦海中再度被喚起的、‘主觀化’的、改變了的表現”。所以作畫時它要求“沉思冥想,”把人引入一種物我交融的境界,強調的是主觀意興的抒展自我情感的表達。所以“韻外之致,象外之意”,即是對中國繪畫藝術思維方式的概括。

中國繪畫與書法都以中國文化為生長背景,書法是以有限表現無限的“寫意”的美學思想為指導的藝術,其審美價值不是對具體字形的刻意的描摹和再現,而是對其改造過了的概括的形象,文作者的抒情、寫意和對作者與觀眾的誘導,啟發和暗示一種意象聯想而創造的線的空間結構的形象,是一種表情達意和象征的藝術,這一點對中國繪畫影響至深,由于書法藝術在歷史上成熟較早,南北朝時期即已五體俱各、法度完善,書家輩出,而繪畫則晚于書法而成熟。很明顯書法藝術豐富的表現技巧和原則,必然會滲透到繪畫中去,而成為中國繪畫藝術成熟的重要營養。“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八筆為例,講書法用筆法則,即側、勒、努、磔、策、掠、啄、超八法。歷代畫家也無不注重以“書”八畫。中國繪畫能如此地消化這些養料,主要取決于書畫相同的材料工具媒介和近似的點、線構成元素上。

對中國繪畫“詩意”的提倡,是中國繪畫的另~審美意向。中國繪畫對“意境”的追求,特別是畫中“詩意”表達,在唐代前后一直未被提及,雖然當時的文人畫家們詩文修養極高,像王維等人的繪畫作品,就已經“畫中有詩”了。但是,它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然而,到了以“郁郁乎文哉”而著稱的宋代,把詩的“意境”引入繪畫之中,追求畫面的“詩意”,即已成為當時繪畫的主流。像坡、黃山谷、米芾等人,都是極力倡導“以詩為法”的文人畫家。這就大大提高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品味”,也大大豐富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底蘊。

中國詩極重視“意境”的表達,素以能引起讀者想象、觸發讀者聯想為上乘。許多優秀詩作各具特色,風彩迥異,情味相殊。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壯闊:有“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杜甫)的寒涼:更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放。這些詩句,的確構成了引人人勝的“意境”。得之于“心”的詩句的“意境”和畫的“境界”,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詩與畫在表現中,并不都局限于狀物寫形,往往超越視覺范圍,重視視覺以外內容的傳達,即所謂“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要求畫家作畫時“如騷人賦詩,吟詩性情”,將畫家的詩情容入繪畫“意境”之中。這種使繪畫“詩化”的趨向,為中國繪畫的表現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逐步成為占領統治地位的繪畫審美標準。

中國繪畫流派紛呈,從所掌握的階層中,有宮廷繪畫、文人繪畫和民間繪畫。然而,代表著中國繪畫主流的文人繪畫,為我們展示的則是“修身養性”的思想境界。文人畫家大都釋道老莊、陸王心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是由中國傳統文化滋養哺育出來的群體。他們對詩意、書意、畫意之間意、韻、美的共同性具有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獨有的一套審美品評標準。所謂雄渾、飄逸、清麗、閑適、幽澹、礦遠、冷僻……這些概念的確切含義幾乎都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沒有相當深厚的詩文的熏陶與感染,很難領略得透徹。他們不象民間畫家那樣多半為生計而畫,也不象宮廷畫家那樣奉旨行事。作為一種精神解脫的“清玩”,主旨是把繪畫看做排遣情懷的一種方式,它即重視藝術本身的價值,更重視創造藝術的人格,無疑是中國高層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在繪畫上的沉淀。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繪畫濃縮了中國文化的許多特征,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說:整個中國文化的燦爛歷史都與繪畫藝術息息相關。不了解中國繪畫,就不可能真正領略中國文化的悠久和輝煌。

參考文獻

[1]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2]南齊謝赫古畫品錄[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3]賀西林中國美術史簡編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中圖分類號]:J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8--02

世界園林有東方、西亞、歐洲三大系統,中國古典園林為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最,東方系園林以我國園林為代表。中國古典園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極具藝術魅力,它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與發展的瑰麗事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類的生存環境逐漸受到破壞,生態文化建設隨之日益受到關注。從維護城市生態系統平衡,改善生態環境這一角度出發,我國的古典園林藝術對當代具有很大的啟示性作用。本文以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理念為基礎,結合當下的生態文化建設,探討古典園林藝術中所體現的人與自然關系對當下的生態文化功能。

一、何謂“生態文化”

在探討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于當代的生態文化功能之前,有必要對“生態文化”這一概念加以界定:生態文化就是從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這是人的價值觀念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解決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取向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取向。生態文化重要的特點在于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去觀察現實事物,解釋現實社會,處理現實問題,運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態學的研究途徑和基本觀點,建立科學的生態思維理論。生態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中多樣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強調由具體生態環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個性特征。從人與自然關系這一角度來講,中國的古典園林藝術中從多個方面體現了生態文化思想,對當今城市文化特別是城市園林文化建設具有很好的傳承與借鑒功用。

二、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于當代生態文化功能的具體體現

從某種意義上講,古典園林和現代城市景觀具有相同的出發點:即設計出更加適宜人類生存的理想環境。由此可見,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無疑具有重大的文化借鑒意義。本文從生態美學的角度對古典園林進行解讀,對古典園林的生態美學意韻進行探究,從中探尋出可供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借鑒的合理因素。本文認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于當代生態文化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空間布局上的生態文化功能

園林通常是由實體和空間這兩部分組成的。實體是指建筑、山石、植物等造園要素,是產生視覺形象的主體;而空間是指包圍實體的空場,是人們休憩游賞所必需的。實體構成空間,空間圍繞實體。所謂“曲徑通幽”、“豁然開朗”等園林藝術效果,都不是一個單一的空間所能展現的,而是需要把若干空間按照一定的序列組織起來,創造出“引人入勝”的動態感受。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在空間布局上充分體現了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模仿自然的生態文化特質,這主要體現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一個造園手法――借景。計成在《園冶》中強調:“借者,園雖別內外,得景則無拘遠近。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是指在造園時要借助于園外的自然山水景色于園內,這就避免了園內景色與外界的純自然景色相脫離的弊端。園林作為人工空間的營造藝術,必然關注人工空間與自然空間的和諧統一。造園側重于因地制宜布置一系列院落,需要在園外的人工環境與園內的“自然山水”之間營造一系列從人工到“自然”的過渡性空間。以文人畫家為主體的中國造園家更加注重“自然美”,突出“自然”在園林中的統帥地位,因此努力使建筑的人工性弱化,反映在空間的通透性、材料的自然化和布局的自由化方面,有助于將人工性建筑融于“自然山水”。

(二)詩文題詞上的生態文化功能

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特質最為明顯的體現就在于匾額、楹聯、摩崖題刻以及“詩條石”等形式上。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談及大觀園時便論道:“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聲色”。詩文題詠,與某些景象相結合,被組織到景象之中,點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闡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華到精神的高度,從而成為園林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古典園林都是由官宦之家所營建,他們都具備很高的文化修養,所以往往會把自身的審美情趣體現在園林中的牌匾、楹聯上,從這些詩文題詞的具體內容上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文人思想中親近自然、寄情山水、與外在的生存環境和諧相處的文化旨趣。這里以皇家園林清漪園為例,清漪園位于北京城西北,圓明園之西,玉泉山之東,是一座山水結合、以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園。“清漪園的總體立意為:靜觀萬物,俯察庶山;崇樸鑒奢,以素藥艷;博余名景,集錦一園;外曠內幽,求寂避喧。”[1]關于清漪園中的匾額楹聯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描寫園林景物的,有助于人們對景象的更深一層的領會。如寶云閣石牌坊上的“山色因心遠,泉聲入目涼”,便是以情景交融而點出意境之所在。二是詮釋景象原型的,有助于人們對造景淵源的認識。如十七孔橋側的“煙景學瀟湘細雨輕航暮嶼,晴光總明圣軟風新柳春堤”。這些詩文題詞中無不體現著園林建造者對自然山水的尊重與喜愛。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詩文題詞中所體現的生態文化理念給當代社會最為深切的啟示就在于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保護自然,尋求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

(三)意境營造上的生態文化功能

意境是中國藝術的創作和鑒賞方面的一個極重要的美學范疇,是中國傳統審美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即主觀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觀的生活、景物。“意境產生于藝術創作中此兩者的結合,即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鑄于客觀生活、景物之中,從而引發鑒賞者之類似的情感激動和理念聯想。”[2]中國的古典園林主要是在摹仿自然山水的基礎上加以人工改造,這種改造不單單只局限于布局安排的外在形式方面,更體現于建造主體將自身的審美情趣移入園中,從而營造特定的意境。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在意境營造上所體現的生態文化功能就在于園林意境是以“實境”為基礎的,對于“實境”營造而言,無論是天然山水園亦或是人工山水園首先要符合自然的規律,反映自然的原型,在古人看來就是遵循自然界山水、植物、動物的外在結構關系,使園林在形象上與自然風景有共同的特征。在這一點上,天然山水園無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園址的自然山水本身就給人以非常直觀的自然感受。相反,人工山水園在營造實境時受到更大的制約。若要在相對局促的庭園空間中創造震撼人心的自然山水體驗,就必須借鑒山水畫的表現手法,從自然山水中提取典型要素,將自然山水的典型片斷濃縮于咫尺庭園之中。以拙政園為例,拙政園是以江南水鄉為原型,通過提煉和藝術加工來營造園中山水的,全園以植物之景為主,以水石之景取勝,充滿濃郁的天然野趣。

結語

中國古典園林在人類社會漫長的歷史中,基本上沿著“自然―模仿自然―由人工表現自然或改造自然―回歸自然”的軌跡發展的。當然,這個回歸不是單純的重復,而是更高境界的追求。而今,園林以其綠色空間的內涵,突現了其生態效益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在日益發展完善的城市設計方面,在城市景觀的塑造中,生態美會給人提供直觀的環境體驗和對生活境界的啟迪。在城市建設中,越來越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自然,充分認識并合理地開發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乃至將整個地球作為人類生態環境的整體來關注。人類本能的對自然的回歸意識變得越來越強烈。

通過以上幾個特點的描述,可以看出在中國園林設計史上一直都從生態文化的角度去考慮植被、景觀、道路、亭、廊等的布置和安排。盡量將景致置換為天降之景致,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植被互融,有的利用天然地形的構造來塑造整個園林的景致,或以天然水體為主體,或以山地為主體。中國園林藝術的發展是曲折變化的,但在這條道路上始終保存著自己的那種“天人合一”的生態文化思想。造園不僅反映出人們委婉含蓄、豐富細膩的情感表達方式,而且寄托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環境的追求,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具體體現。中國傳統園林以樸實無華的自然特征和內斂含蓄的情感表現,對當代的生態文化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注釋:

篇(7)

[論文摘要]當前中國高校美術教育既面臨諸多挑戰,也有著諸多的發展機遇。如何在社會發展的大潮中抓住機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每一所高校都面臨的問題。文章總結了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出路,并根據現實背景提出了幾點建議。

[論文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美感教育情操教育回歸本題

一、目前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會的發展帶動經濟的繁榮,也帶動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繁榮,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轉變為經濟價值,近乎天價的作品成交價,使人們對繪畫本體的審美感知能力被沖亂了,價值觀的混亂和文化標準的缺失,導致了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審美價值觀的混亂,無數青年人開始夢想自己的成功,一邊是金錢的誘惑,一邊是藝術表現真實的自我,真誠表現生活的要求,因而陷入了迷茫。來源于/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美術教學,仍然采用俄羅斯19世紀的教育方法與教育思想,從基礎教育到專業美院都如出一轍,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在美術教學中存在著較嚴重的重“技術”輕“理論”現象,即片面地重視美術繪畫技能的培訓,而忽視對學生理論修養和整體素質的提升,特別是對美學理論的忽視。雖然藝術從其產生的那一天起,就以記錄和認識客觀事物為己任:巖畫是為了記錄狩獵過程、結果或祈禱狩獵成功,古埃及藝術是對生活的記錄或對來世生活的祈禱……幾千年科學的發展,藝術的進步都是在努力使人類的手上技巧,能夠滿足人類認識再現客觀事物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美術教育,形成了以技法教育為主的模式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藝術發展到今天,技術問題已經不是主要的問題,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個性和創新精神,增強其藝術判斷力,應成為現代高校美術教育的重中之重。檢驗藝術人才創新能力的尺度,已經不再是技術上的翻新,而是對藝術精神敏銳而深刻的把握,并有將一種新銳的思想、對社會的批評、對生活的感受轉化為形式的能力。由重技術的訓練向重觀念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轉換,已經是當代藝術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所以,無論是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從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的美術教育模式都亟須變革。注重理念與系統的建構,回歸教育本體,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新時期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

正如前面所說的,無論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從藝術發展的角度看,高校美術課程變革迫在眉睫。那么,究竟應如何改?筆者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應該認清美術教育的責任。作為以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主要功能的審美教育,已成為發展現代生產力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高校的藝術教育專業,在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要通過專業實踐教學,達到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更要通過大量的先進文化理論、審美理論、教育理論和藝術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實踐,達到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具有審美和創新能力的藝術人才。因此,高校作為高素質藝術創新人才的培養重地,要研究和健全美術教育的教學體系,加強美與美育的教育教學,盡快使下一代具備較強的審美鑒別和批判能力,不再陷入誤區,真正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使之轉化為有效的先進生產力,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意味著,我們再不能只重視技法,應力求在教學中滲入相當的美學理論,提高學生的綜合美術素質,并可以與其他人文知識的滲透,構建跨學科的新型課程體系,將藝術性與人文性相融合。

其次,高校美術教育應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先生早就提出美的教育不同于知識的計較,而在于感情的陶冶和養成,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審美形態的教育,主要培養人對客觀物體(藝術作品的心態、風格、形式)美的形態和結構的鑒賞、識別和把握能力;二是美感教育,主要培養人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三是情操教育,培養人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并使發展的個性與其所屬的社會團體有機協調。高校美術教育應通過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把三個層面整合起來,構建自己的教學模式。具體做法如下:(1)優化組合課程。首先,將現行的美術學科類課程優化組合,關注學科之間的關聯,采用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和核心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類型,以增加高等美術教學的效率。其次,著眼全球化多元文化與市場經濟的大環境,關注本學科專業的發展與社會不斷變化的實際需求,提供給學生個體多樣化的選擇。(2)加強教育性。首先,學校應該培養、選拔青年一代學科帶頭人,發揮中年教師思路開闊、精力旺盛的中堅作用,發揮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強、后勁足的特點,充分發揮其擔當創作、科研重任的作用。其次,注重教學的互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主體之間,保持有效的互動,才能在美術教學中,超越個體建構的局限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在美術教學中增加現代主義美術教育內容。現代藝術流派,與其說它們創造了某種藝術風格或技術,還不如說,它們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觀念,或拓展了一種新的藝術視野,它們用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傳達它們對社會、人生和自然的看法。現代美術中,許多作品重在主觀意識的表達,晦澀難懂的作品也常有。對這些作品做透徹的分析和講解,有助于幫助學生認清現代藝術的本質。我們不必去完全認同一切現當代藝術流派的價值取向,但是現代主義美術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及現代藝術作品中的創新精神,正是現在我們的學生所缺乏的東西。我們必須承認,藝術發展到今天,其“畫地為牢”的疆界已被打破,并且與其他學科有了一種更為深入的融合,或者說藝術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質更為凸顯。通過對現代美術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畫家表現的情緒,運用和鍛煉發散性思維,以多角度去理解現代主義美術的核心思想。通過現代藝術形式和其他藝術形式相比較、相溝通,可以使學生明白,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是相輔相成的。使學生認識到大學本科學習的必要性,一定要掌握對于藝術家在大學本科這個成長時段必須獲得的東西,特別是基礎方面的、眼前未必馬上用得上、從長遠看卻不能缺的那些東西。要成為一個藝術家,一定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文化基礎,東方和西方、傳統和現代的有關知識都要有較系統的了解,而本科教育正是為學生將來自身藝術的發展,在基礎方面做準備。

三、新時期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措施

簡而言之,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因歷史原因,在今天的院校教育中,仍然以精英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以技能訓練為主,力求達到以技能求審美這一培養目標。然而,在物質文明不斷提高的當今社會里,其培養目標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概念開始顯得混淆,而普及公民的美育教育呼聲卻越來越清晰,但是大多數高校美術教育,在實踐上仍然很大程度地停留或側重于第一個層面,而在教學中直接表現為“技術至上”,所以很難具備審美文化教育特征。

綜上,筆者認為高校美術教育可以做以下幾點嘗試:第一,更廣泛、更深入地引入競爭機制,打破現在許多高校美術院系僵死的辦學內容與方法,引進更多的新生力量,為高校注入新鮮血液,從而拓寬教學思路,擴大對現有藝術觀點、形式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對種種藝術觀念、藝術現象的認識,幫他們走出認識上的誤區。第二,多元化培養社會所需的美術人才,無論是藝術院校辦的美術教育專業,或者是綜合大學辦的美術教育專業,甚至是民辦高校辦的美術教育專業,因其背景、優勢的不同而會各有特色,所以,教育者應在不同的辦學模式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美感和情操教育,最終落實為提高學生敏銳的審美知覺和美的創造力。第三,針對不同的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及方法,對于某些以藝術創作為主的專業,要讓他們經常走入社會,感受社會上藝術環境的變化,及時了解藝術的最新動態,并在創作上給他們足夠寬松的創作環境,為其藝術創新提供外部條件的保障。為此,各高校美術教育專業,一定要加強自身的學科建設,按教學的規律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尤其是要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為學生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潘公凱.探索中國特色的現代美術教育之路[J].美術研究,2003(1).

[2]顧平.美術教育學導論[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3]李思薈,馬凱旋.試析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文教資料,2007(11).

[4]吳越濱.高校美術教育發展研究[J].藝術教育,200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蜜芽|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丰满少妇a级毛片|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无套|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午夜一区欧美二区高清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国语国产精精品国产国语清晰对话 |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熟女chachacha性少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日本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亚洲av首页在线|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宝贝小嫩嫩好紧好爽h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