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8 05:11: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貿易融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國際貿易融資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企業方面
1.經營規模小,整體實力較差。滄州轄區新設企業多、微小企業多。截至2011年底,現存外貿業務活動企業1092家,自2008年新辦進出口備案企業909家,占83%。這些企業大部分處于起步階段,出口主要以管材、廢料加工及輕工業產品為主,生產形式以耗能高、技術含量低和產品附加值低的制造業及來料加工、進料加工居多,普遍規模小,經營穩定性較差,抗風險能力弱,信用評級低,這都成為其申辦貿易融資業務的障礙。
2.人員素質低,外貿知識欠缺。雖然隨著改革開放各項政策的深化,外貿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不斷探索實踐,在經營管理和業務操作方面已有較大提升,但在諸如滄州這種經濟欠發達地區,企業管理人員及業務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普遍處于較低位置。很多企業都是由內銷轉做外貿業務,不管老板還是業務人員,對貿易融資工具都了解甚少,有的根本不知道可利用國際貿易進行融資,對國際市場風險也無具體概念,缺乏利用貿易融資工具避險意識,更不用說主動與銀行溝通,靈活運用各種融資手段進行交易,以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開拓能力,來吸引更多的國外客戶。這成為制約貿易融資開展的重要因素。
3.管理不規范,誠信意識淡薄。有些企業先天不足,買上幾畝地、幾臺電腦,雇上幾個懂點英語、會上網的人員,就開始做外貿業務,財務人員是兼職的,銷售人員是臨時的,根本談不上規范的管理、科學的經營,有的甚至沒有廠房,租幾間辦公室就開業。這樣的情況讓銀行望而卻步,更談不上對企業進行財務技術分析及授信。有的企業缺乏長遠發展意識,存有投機鉆營思想,想方設法套取、利用銀行短期融資,而由于對國際市場風險估計不足,資金不能及時收回,融資到期不能償付,意圖把資金風險轉嫁給銀行,所以,銀行對此類企業選擇的策略是堅決退出。
(二)銀行方面
1.準入門檻高。從準入條件看,滄州轄區目前國際貿易業務仍以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為主,滄州銀行及農村合作銀行尚未開展對外結售匯業務,近幾年進入滄州的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還都處于對傳統業務站位、拓展階段,顧不上開展對外貿易融資。而各銀行的融資體系設計、具體產品開發及整體授信標準的制定一般以國有企業或大型企業為對象,以目前滄州眾多微小企業的經營實力和管理現狀,其信用等級基本達不到準入標準,更不容易尋求到合適的融資產品,即使那些處于成長期及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也一并被拒之門外,導致出現一種企業融資無路、銀行融資指標大量閑置的非良性發展局面。從行業投向看,貿易融資投向行業傾向于傳統的制造業、鋼鐵行業等,這些企業相對實力較為雄厚,抗風險能力較強,國際業務發展長期穩定,客戶基礎及市場需求穩固,但對其融資的條件依然偏為嚴格,除符合低風險條件的融資產品外,其他均需以信用等級及授信額度評定為基礎。其他行業諸如輕工業企業、電子產品和文化體育類企業等,達不到評級授信標準,業務申請則困難得多。
2.擔保落實難。各銀行在受理企業對外貿易融資申請時,除將貿易對應產品應收款作為第一還款來源外,還通常要求企業提供擔保或者質押物。一般情況下,已具備一定實力且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雖擁有一定的授信額度,但在申請對外貿易融資前,其可擔保或抵押、質押的廠房、設備及其他固定資產等,早已因本幣貸款全部抵押給了銀行,尋求第三方企業擔保也有難度,一方面有擔保能力企業本就不多,一方面對方是否愿意提供擔保也是未知,因此,最終不得不放棄對外貿易融資。而對于那些剛剛起步的企業以及貿易公司,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可質押的固定資產,難以落實有效擔保,其他有擔保能力的企業由于害怕承擔風險也不愿意為其擔保,因此,銀行無法為該類企業授信,使其完全被擋在對外貿易融資的大門外。
3.適應產品少。近幾年,各銀行開發的融資產品相對較豐富,除了傳統的品種外,像中國銀行的出口匯利達、進口融信通,工商銀行的“財智國際”“、出口訂單融資”等,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企業融資及避險需求。但滄州目前做融資業務主要還是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如出口押匯、進口押匯、海外代付、信托收據等,不僅品種少,功能也較單一。一方面微小企業由于實力有限,簽約客戶多是小規模企業,很難獲得境外銀行信用支持;另一方面本身風險意識差,缺乏對信用證及出口制單方面知識的了解,認為信用證方式費用高、手續復雜,而寧愿相信國外客戶,選擇風險更高的TT結算方式。也正是由于此種方式,出口方承擔了較大的收款風險,銀行當然不愿替企業承擔風險,因此,針對TT結算方式融資產品相對較少。
4.高端人才缺。當前銀行業真正熟悉和精通國際貿易融資的高端人才很少,國際業務部門人員大部分是從原來信貸部門分流過來的,無論從理念還是工作方式上,很大程度上還是延續人民幣信貸業務管理模式,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一知半解,對其利弊和風險判斷把握不準,對實現融資產品的綜合利用,幫助企業在解決融資困難的同時有效地防范風險更是無從談起。與沿海發達地區及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人才匱乏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緩慢的重要制約因素。
促進國際貿易融資發展建議
(一)政府協調支持
政府部門積極協調各種關系,創造條件,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銀行、企業、商務、外匯部門積極參與的對外貿易風險防范體系,搭建國際貿易信息交流平臺,定期銀行融資產品和企業投融資業務需求信息,組織融資產品推介會,并及時公布國際市場上貿易風險國家及不良商家信息,讓銀行和企業通力合作,以便及時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收付匯風險。同時,逐步完善政府支持中小企業優惠政策及補貼措施等,消除外貿企業后顧之憂。
(二)銀行通力保障
1.關注需求,選優組合。根據市場需求拓展開發新產品,關注客戶整個貿易周期資金需求,將融資產品設計與貿易活動有機結合。根據企業實際對外貿易業務支付方式、期限,為客戶量身定做最優融資產品或產品套餐組合。關注微小企業需求,加大適應性產品開發,諸如近幾年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興起的訂單融資、倉單質押等,有效地幫助微小企業解決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過程中的資金困難,實現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服務真正增值。
2.分類評估,合理授信。一是對成熟類企業增加貿易融資授信。加大成熟類目標需求客戶的國際貿易融資授信力度。二是針對微小企業起步晚、規模小、融資需求額度小、頻度高等特點,實施分類評估,重點審查其管理者誠信狀況、經營潛質、市場潛力及貿易結算方式等,從財務和非財務因素對其綜合評估,實現擔保形式及抵押物品多樣化,降低貿易融資準入門檻。
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在大力開展國際市場新知識、新業務培訓的同時,不斷引進國際業務高端人才,逐步形成一支懂政策、懂產品、懂國際市場規則的國際貿易融資隊伍,以便及時根據國際市場動態,掌握行情變化,通過風險信息的分析、利用,把好審查關口,降低風險系數,幫助企業有效融資、合理避險。
(三)企業提高能力
1.提高經營實力。要努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將盈利轉化為內源融資的能力。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強化對企業主體的跨境資金動態監測,堅持逐月統計涉外主體資金流出入規模、融資余額與結構,建立了宏觀形勢與微觀主體的聯接橋梁,并架構起政策傳導的有效渠道。同時,我們還在銀行層面較早建立了貿易融資信息監測點,從市場環境變化、資金價格波動、參與主體動向等角度了解貿易融資市場變化,把握管理重心,確定管理方向。建立機制,及時應對跨境資金異常流動。近年來,與全國形勢一致,寧波市貿易跨境資金呈大幅流入格局,2013年結售匯順差和順收順差規模同比分別增長18.9%、22.7%,并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列入流入重點地區。為了平抑區域跨境資金流動失衡風險,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及時構建了跨境資金流動指標體系,確立了三級風險管理機制,并做好應急措施儲備。2013年初,基于轄區轉口融資套利交易問題突出,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機制,比全國提早兩個月開展打擊虛假轉口貿易專項行動,為抑制跨境資金流入爭得主動。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初,基于跨境資金流入形勢需要,綜合運用窗口指導、分類管理等手段,積極促進區域跨境資金均衡流動。
二、引導銀行資金流入實體經濟
堅持共生共榮理念,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當前,流通型企業借助貿易融資大量融資套利和生產型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并存,貿易融資有“脫實向虛”、自我循環的傾向。對此,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連續多年實施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從“惠企”與“惠民”兩個層面出發,鼓勵銀行在貿易融資資金投向、利率、費率等方面向實體經濟企業和中小企業傾斜,得到了廣大企業和當地政府的歡迎。強調風險底線思維,擠壓貿易融資泡沫。為了控制貿易融資中存在的金融風險,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探索出一套貫穿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流程式管理模式:事前向金融機構動態通報區域經濟金融和外匯收支形勢,適時進行風險提示,在凈流入形勢嚴峻情況下督促銀行加強真實性審核力度,控制全額質押方式的套利交易;事中及時約談結售匯順差過大、融資套利問題嚴重的相關銀行負責人,對貿易融資規模增長過快的銀行召開政策通報會,要求它們樹立合規意識,積極維護區域良好金融環境;事后通過對銀行現場檢查來評估、審視銀行履職情況,選擇了部分外匯指定銀行開展轉口貿易專項檢查,嚴肅查處真實性審核不到位、縱容甚至協助企業利用虛假貨權憑證融資等違規行為。
三、分層次引導企業糾偏
對企業主體建立分層次監管梯隊。實施貿易融資管理既不能對其自由放任,也不宜實施“一刀切”管理,影響實體經濟發展。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根據問題的輕重緩急,建立了分層次梯隊監管機制。在融資主體選擇上,確立了“先轉口、后進口、再出口”的管理順序,起到了既能抓住重點,又不影響實體經濟的效果。在行為管理上根據情節輕重進行區別管理,重點打擊重復使用或偽造貨權憑證的虛假貿易融資行為,2013年以來已累計查實企業7家,實施行政處罰232萬元人民幣;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加強對貿易融資合理性審查,對構造貿易進行過度融資套利、且情節較重的企業進行分類管理;繼續鼓勵正常企業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手段合理開展貿易融資,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規避匯率風險。采取剛柔并濟、以柔為主的管理手段。貿易融資管理的核心目標是遏制跨境資金異常流動,平抑國際收支波動,而非限制企業經營行為,把企業管死。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更加強調以窗口指導等柔性手段,在風險提示后允許企業主動調節融資結構、抑制不合理融資行為。對于存在違規、融資套利情況嚴重的企業列入B、C類企業,發揮分類監管的政策威懾力。在2013年“控流入”和貿易融資管理過程中,寧波市中心支行對321家企業制發了《風險提示函》,最終將54家企業列入B類,在貿易企業中占比僅為0.27%,但取得的效果卻十分明顯,貿易項下跨境資金連續呈現凈流出格局,緩解了集中流入的監管壓力。
四、推進政策改革和工作創新
堅持市場需求為導向,實施政策創新突破。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膽實施資本項目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自2007年以來,先后推動11項試點政策落地寧波。特別是近年啟動的非關聯擔保、對外債權登記、境外放款三項政策創新是全國唯一試點,中資企業“外保內貸”、外匯質押人民幣貸款、中資企業借外債等多項政策是全國首批試點。一系列創新性政策的落地生根為涉外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如中資企業“外保內貸”試點幫助寧波春和鉀資源有限公司成功獲得1.4億美元海外并購貸款;跨境貸款試點以來支持了100多家企業開展進出口貿易及海外項目建設、運營,為走出去企業實體運營提供支持,得到了銀行和企業的歡迎。探索工作方法創新,提升管理效率。針對貿易融資市場發展迅速及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加深,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通過方法創新、手段創新來提升管理效率。比如,通過對融資資金來源、流向的跟蹤管理,探索形成了財務現場核查方法;通過對套利交易的主體信息、交易標的、融資手法和資金使用的分析,總結了“四步評估法”精準識別融資套利交易。上述創新均被國家外匯總局在全國層面推廣應用。此外,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還根據貿易融資的業務發展趨勢,積極探索了本外幣、跨部門的聯動監管機制、資本項目與貨物貿易的主體監管體系,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在落實貿易融資管理措施后短短三個月內,當地貿易資金凈流出14.46億美元,緩解了資金流入壓力;融資結構更趨合理,2014年4月末,90天以內短期融資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8.32個百分點;轉口融資套利明顯收斂,貿易融資“脫實向虛”傾向得到糾偏。
五、對貿易融資外匯管理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國際貿易融資;商業銀行
國際貿易融資是商業銀行最為常見的傳統信貸品種之一,它與國際貿易、國際結算緊密相連。國際貿易融資是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貸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潤豐厚,具有綜合性效益,是現代銀行有效運用資金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活動所面臨的資金短缺,增強了在談判中的優勢,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上發展國際貿易;同時,它也是國家貿易政策的組成部分,是鼓勵出口的積極手段之一,不僅可以調節進出口結構,而且對一國參與國際經濟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尤其在這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國際貿易融資的合理發展運用,將對企業對銀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普遍開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繁榮和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而得到很大發展。據統計,200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經穩居世界第三位。據海關總署統計,2001至2006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了179%,2007年增長23.8%,其中出口增長27.2%,進口增長20%,全年實現貿易規模1.76億美元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使得企業對銀行融資需求增加,為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從整體上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仍然較慢,從國際貿易融資額僅占銀行貸款余額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對應地貿易融資的收入在銀行的總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國外的一些銀行該項業務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體分析,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
1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授信規模核定隨意性強,標準不一
各家銀行在核定國際貿易融資授信規模標準上有較大區別,有的銀行將國際貿易融資視同流動資金貸款處理,有的銀行則根據融資品種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數,融資政策的制訂多是根據自身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學的研究。在對國際貿易融資的認識和風險控制上,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有明顯區別,如對打包貸款這一傳統業務,外資銀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續上要簡化得多,他們更①本文作者:趙陽,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07級碩士研究生注重通過控制貿易全程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而不是過分關注企業本身的規模和實力。相對而言,國內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流程設計相對不夠科學,手續煩瑣,可操作性不強。
2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擔保難問題
一方面企業在找第三方擔保時,會顧慮對方將來會要求自己提供擔保,進而產生其難以控制的風險;另一方面部分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企業為貿易公司,缺乏銀行認可的固定資產,如廠房、土地等,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機器設備雖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費用高、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不符合國際貿易融資方便快捷的特點;第三,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產品不熟悉,對各種金融工具不能合理運用。在銀行產品不斷更新、新的國際貿易融資名詞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不能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的業務產品,對各類融資產品無法靈活運用。3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有客戶風險、國家風險、國外行風險、國際市場風險和內部操作風險。這些風險的管理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將銀行相關部門之間、分支行之間高效有機地聯系起來。而目前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在開展國際業務特別是國際結算業務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經營模式,外匯業務處理系統較為落后,國際結算與外匯信貸、外匯信貸與會計獨自運行,缺乏網絡資源的共享和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共享資源、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目的。
4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方式簡單,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基本仍維持傳統融資方式,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而較為復雜的業務如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則開展有限。隨著銀行業務國際化和我國加入WTO,國內銀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務及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日益顯現,據統計外資銀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已經占有中國市場份額的40%左右。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要,各家銀行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融資產品,但因對業務理解的差異,在業務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對各種融資形式嚴格統一的標準,更缺少對各項業務相對比較規范、明細的統計資料。
5國際貿易融資的對象過于集中
受傳統授信業務理念影響,國內銀行融資業務對象集中于優質大中型企業。目前,各大銀行對優質大企業客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已經逐漸趨向飽和。而近些年來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我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對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對策建議:
(1)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
國際貿易融資的客戶評價標準應有別于對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價標準。評價時更多地根據客戶以前在海關、銀行、外匯局、工商、稅務等辦理業務的記錄,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客戶的財務報表反映的經營業績和整體實力。銀行應著手開發建立國際貿易融資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為客戶建立詳盡的業務檔案,通過業務了解客戶及客戶的交易對手,分析其實際履約能力,為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提供依據。根據不同的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建立不同的判別標準。不同種類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及該業務所能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質押要求都有區別,銀行所承擔的業務風險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銀行應根據不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產品標準及對客戶的授信標準。
(2)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豐富業務內涵。
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強的擔保方案。可由企業聯保或提供個人擔保,或開展與社會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對有條件提供抵質押的企業,可采取動產等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擔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第四,加強對企業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了解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和實質,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
(3)建立科學的貿易融資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
建立風險防范體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風險,是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前提條件之一。如確定融資條件和標準,建立風險指標監督體系,使用外匯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風險;完善分層授權設置、加強密碼管理;嚴格審查真實貿易背景、認真按照操作規程和審批程序處理;定期與客戶進行溝通,追蹤業務狀況;成立信用審批中心和貿易融資業務部門,集中商業銀行內部有限的信貸業務專家,成立獨立的信用審批中心,以評估客戶的信用;集中目標結算和貿易融資人才資源,成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部門以專業處理貿易融資業務及其可能形成的業務風險,利用人才優勢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種業務風險。
(4)更新觀念,積極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
首先,應在傳統的國際結算業務,如L/C、托收、信用證等業務的基礎上,根據對國際市場的分析,不斷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如保理、福費廷等新業務在我國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前應適當引導客戶對貿易融資的產品需求,逐步推出國內保理、福費廷、票據貼現等有市場前景的業務品種。其次,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設計要與貿易鏈有機結合,從貿易環節出發設計產品,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在采購和銷售中的融資需求。再次,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將傳統方式與新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結合起來,使國際貿易融資服務“增值”。亦可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包括定單融資,動產質押開證、進出口保理、全球互聯網托收、網上開證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解決客戶在不同的貿易環節中的個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增值服務。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產品,培育多元化的貿易融資客戶。
論文關鍵詞 新形勢 國際貿易融資 風險 問題 對策
1.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隨著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和電子商務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步伐,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融資在方式上和市場組織形式上均發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變化。
1.1 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順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新的發展趨勢,一些國際大銀行已不再只是對客戶在國際貿易中的某個環節或階段進行局部的融資,而是更加關注客戶在整個貿易周期的需求,從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開始,追蹤整個供應鏈中貨物及資金的走向。
1.2 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創新應收賬款融資
國內貿易的特點和性質上與國際貿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可將國際貿易融資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國內貿易融資上,根據我國目前的信用環境和業務風險程度,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大力開展保理、福費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資業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采用第三方買斷、資產證券化、風險參與、再擔保等方式來分擔風險,提高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能力,進而促進貿易融資和銀行匯票的發展。
1.3 創新管理方式,實施貿易融資電子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普及,銀行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參與國際電子結算支付系統。電子商務平臺既能為買方提供了貨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為賣方提供支付的保護,為銀行、保險公司、運輸公司提供業務資源,為客戶獲得業務資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貿易的風險。
2.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2.1 融資模式落后,融資對象集中
目前,國內各銀行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仍是以傳統方式為主,約占貿易融資總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等。而相對于保理、福費廷等較為復雜的業務則開展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
2.2 缺少有效的貿易融資風險防范措施,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雖然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較為復雜,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范的。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和企業也都建立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但仍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片面追求業務規模,粗放經營,沒有針對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和風險進行周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隱患較大。
2.3 缺乏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對商業銀行和企業內部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國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國際結算、信貸、法律等知識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趨勢。
2.4 融資市場秩序混亂,競爭不規范
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雖然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但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市場秩序不規范,各家銀行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加國際結算業務量,競相降低對企業的融資貸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放松了對貿易融資風險的控制,加劇了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
3. 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對策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促進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我國政府、銀行、企業都必須探索出當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措施,強化風險意識,盡快建立和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融資風險的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
3.1 以政府為主導,加快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
金融危機使世界政治與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加大了國際信用風險,對我國的出口貿易,融資提出了嚴峻考驗,所以我國必須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建設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密切跟蹤國際形勢的發展,收集各種風險信息,建立國別風險信息庫和行業風險機制,及時公布不良買家信息,讓銀行和企業能夠采取措施防范收匯風險進一步擴大,為外貿的平衡增長提供保證。
3.2 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操作,加強監管
國際貿易融資屬高風險業務,因此,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操作實施全過程監管至關重要。銀行必須做好融資前的貸前調查,全面調查、了解申請企業的資信狀況、企業的經營能力、履約能力以及該單業務的盈利情況,也要嚴格審查開證申請人的品行、開證行的資信及信用證條款,做好貿易融資貸前的把關。
3.3 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完善信貸資產的法律保障機制
目前,我國在貿易融資的相關法律法規無法滿足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國政府應加強對現有的相關立法的研究,結合當前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找出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國際慣例與我國現行法律之間存在的問題,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業務操作方案,依靠法律來為我們順利開展貿易融資業務保駕護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銀行和企業的利益,降低融資風險系數。
3.4 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嘗試為貿易商、銷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個共享的信息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詳盡、及時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戶的管理工作。許多銀行通過大力開發和完善網上銀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務項目及開發銀行與企業間的直聯等方法與客戶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平臺,改進業務處理流程,通過單證集中處理實現標準化操作,從而提高單證業務處理的效率,讓客戶及時了解賬戶中的余額變動及重要訊息,幫助客戶降低操作成本,及時規避融資風險。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風險防御措施相關問題的研究試析
1.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隨著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和電子商務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步伐,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融資在方式上和市場組織形式上均發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變化。
1.1 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順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新的發展趨勢,一些國際大銀行已不再只是對客戶在國際貿易中的某個環節或階段進行局部的融資,而是更加關注客戶在整個貿易周期的需求,從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開始,追蹤整個供應鏈中貨物及資金的走向。
1.2 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創新應收賬款融資
國內貿易的特點和性質上與國際貿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可將國際貿易融資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國內貿易融資上,根據我國目前的信用環境和業務風險程度,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大力開展保理、福費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資業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采用第三方買斷、資產證券化、風險參與、再擔保等方式來分擔風險,提高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能力,進而促進貿易融資和銀行匯票的發展。
1.3 創新管理方式,實施貿易融資電子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普及,銀行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參與國際電子結算支付系統。電子商務平臺既能為買方提供了貨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為賣方提供支付的保護,為銀行、保險公司、運輸公司提供業務資源,為客戶獲得業務資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貿易的風險。 2.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2.1 融資模式落后,融資對象集中
目前,國內各銀行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仍是以傳統方式為主,約占貿易融資總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等。而相對于保理、福費廷等較為復雜的業務則開展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
2.2 缺少有效的貿易融資風險防范措施,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雖然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較為復雜,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范的。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和企業也都建立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但仍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片面追求業務規模,粗放經營,沒有針對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和風險進行周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隱患較大。
2.3 缺乏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對商業銀行和企業內部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國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國際結算、信貸、法律等知識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趨勢。
2.4 融資市場秩序混亂,競爭不規范
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雖然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但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市場秩序不規范,各家銀行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加國際結算業務量,競相降低對企業的融資貸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放松了對貿易融資風險的控制,加劇了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 3. 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對策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促進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我國政府、銀行、企業都必須探索出當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措施,強化風險意識,盡快建立和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融資風險的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
3.1 以政府為主導,加快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
金融危機使世界政治與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加大了國際信用風險,對我國的出口貿易,融資提出了嚴峻考驗,所以我國必須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建設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密切跟蹤國際形勢的發展,收集各種風險信息,建立國別風險信息庫和行業風險機制,及時公布不良買家信息,讓銀行和企業能夠采取措施防范收匯風險進一步擴大,為外貿的平衡增長提供保證。
3.2 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操作,加強監管
國際貿易融資屬高風險業務,因此,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操作實施全過程監管至關重要。銀行必須做好融資前的貸前調查,全面調查、了解申請企業的資信狀況、企業的經營能力、履約能力以及該單業務的盈利情況,也要嚴格審查開證申請人的品行、開證行的資信及信用證條款,做好貿易融資貸前的把關。
3.3 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完善信貸資產的法律保障機制
目前,我國在貿易融資的相關法律法規無法滿足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國政府應加強對現有的相關立法的研究,結合當前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找出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國際慣例與我國現行法律之間存在的問題,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業務操作方案,依靠法律來為我們順利開展貿易融資業務保駕護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銀行和企業的利益,降低融資風險系數。
3.4 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嘗試為貿易商、銷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個共享的信息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詳盡、及時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戶的管理工作。許多銀行通過大力開發和完善網上銀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務項目及開發銀行與企業間的直聯等方法與客戶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平臺,改進業務處理流程,通過單證集中處理實現標準化操作,從而提高單證業務處理的效率,讓客戶及時了解賬戶中的余額變動及重要訊息,幫助客戶降低操作成本,及時規避融資風險。 結束語
論文關鍵詞:新形勢;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問題;對策
0前言
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的發展,加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銀行業的競爭,國際貿易融資因獨特的優勢而成為銀行和企業重點發展的一項金融業務。但是銀行和企業必須認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風險,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肆虐的環境下,更應樹立起融資風險意識,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以有效規避風險,幫助我國銀行和進出口企業獲得資金支持,進而推動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實現穩定外需的目標。
1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隨著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和電子商務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步伐,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融資在方式上和市場組織形式上均發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變化
1.1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順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新的發展趨勢,一些國際大銀行已不再只是對客戶在國際貿易中的某個環節或階段進行局部的融資,而是更加關注客戶在整個貿易周期的需求,從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開始,追蹤整個供應鏈中貨物及資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購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據管理公司,不僅打破了廠商、物流公司、銀行獨自參與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應鏈上的金融服務,真正為進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有效地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
1.2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創新應收賬款融資
國內貿易的特點和性質上與國際貿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可將國際貿易融資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國內貿易融資上,根據我國目前的信用環境和業務風險程度,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另外,銀行也可以通過創新應收賬款融資來提高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的競爭力。因為隨著信用證結算方式的減少,客戶對托收、貨到付款、賒銷等應收賬款的融資需求將不斷增加,銀行應抓住這一機遇,創新業務,增加服務渠道,為客戶提供便利。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大力開展保理、福費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資業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采用第三方買斷、資產證券化、風險參與、再擔保等方式來分擔風險,提高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能力,進而促進貿易融資和銀行匯票的發展。
1.3創新管理方式。實施貿易融資電子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普及,銀行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參與國際電子結算支付系統。電子商務平臺既能為買方提供了貨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為賣方提供支付的保護,為銀行、保險公司、運輸公司提供業務資源,為客戶獲得業務資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貿易的風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嘗試。例如荷蘭銀行開發研究出MaxTrad技術,通過Max-Trad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在線服務,為買賣雙方自動處理貿易交易及管理應收、應付賬款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因此,它被評為最佳網上貿易服務提供者。
2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為我國銀行業和企業的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加快了它的發展速度,但由于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方式和技術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制約了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
2.1融資模式落后,融資對象集中
目前,國內各銀行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仍是以傳統方式為主,約占貿易融資總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等。而相對于保理、福費廷等較為復雜的業務則開展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就以福費廷為例,這是一項無追償權的貿易融資方式,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可確保應收賬款的安全性,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提高企業對信用風險、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國各銀行對該項業務開發力度不夠,很難滿足企業需要。而且我國銀行的融資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貿企業。這些企業資金雄厚,國際競爭能力強,業務發展穩定。而對于廣大的中小型企業,則往往設定不利于中小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貸款的條件,從而縮小速效的范圍,限制了融資和中小企業的發展。
2.2缺少有效的貿易融資風險防范措施。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雖然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較為復雜,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范的。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和企業也都建立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但仍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片面追求業務規模,粗放經營,沒有針對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和風險進行周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隱患較大。
2.3缺乏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銀行和企業的服務質量、融資產品的創新以及融資風險的管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對商業銀行和企業內部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國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國際結算、信貸、法律等知識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趨勢。
2.4融資市場秩序混亂。競爭不規范
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雖然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但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市場秩序不規范,各家銀行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加國際結算業務量,競相降低對企業的融資貸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放松了對貿易融資風險的控制,加劇了銀行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
3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對策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促進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我國政府、銀行、企業都必須探索出當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措施,強化風險意識,盡快建立和完善風險防范體系,加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融資風險的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
3.1以政府為主導。加快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建設
金融危機使世界政治與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加大了國際信用風險,對我國的出口貿易,融資提出了嚴峻考驗,所以我國必須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建設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密切跟蹤國際形勢的發展,收集各種風險信息,建立國別風險信息庫和行業風險機制,及時公布不良買家信息,讓銀行和企業能夠采取措施防范收匯風險進一步擴大,為外貿的平衡增長提供保證。
3.2創新貿易融資方式。降低貿易融資風險
如今全球市場需求低迷,大多數企業的出口貿易不景氣,貿易融資需求放緩,銀行業務量下降。另外,伴隨著銀行競爭的加劇,我國當前貿易融資方式、業務量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都無法滿足國際貿易的需要。因此,我國必須認真面對,重視融資風險,積極借鑒國際上的貿易融資方式,根據市場的需求,通過專業化的金融解決方案的設計,不斷開發和拓展新業務,不斷擴大保付、福費廷等新業務的覆蓋面,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幫助進出口企業度過金融危機,也拓展了自身業務量,促進了貿易融資向多樣化方向發展,降低貿易融資風險,推動貿易融資業務快速發展。
3.3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操作。加強監管
國際貿易融資屬高風險業務,因此,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操作實施全過程監管至關重要。銀行必須做好融資前的貸前調查,全面調查、了解申請企業的資信狀況、企業的經營能力、履約能力以及該單業務的盈利情況,也要嚴格審查開證申請人的品行、開證行的資信及信用證條款,做好貿易融資貸前的把關。做好貿易融資貸中的審核,把握好貸中的決策和管理,細化業務風險審核,嚴格關注資金使用去向,必要時可派人跟單操作。因為國際貿易是一種時效性極強的業務,只要有一點疏忽大意都可能導致交易的失敗,所以要依據貸前的調查結果,加強監管,進行事后跟蹤,以及時做出融資決策,降低風險。
3.4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完善信貸資產的法律保障機制
目前,我國在貿易融資的相關法律法規無法滿足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國政府應加強對現有的相關立法的研究,結合當前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找出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國際慣例與我國現行法律之間存在的問題,為科學立法提供依據,制訂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通過有關途徑盡快完善相關立法,加快與國際慣例和通行的做法接軌,從而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業務操作方案,依靠法律來為我們順利開展貿易融資業務保駕護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銀行和企業的利益,降低融資風險系數。
3.5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貿易融資業務管理人員素質
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開展的時間較短,相關人員的知識、管理水平和經驗還不能滿足這一業務發展的需求,目前急需一大批既懂國際慣例,又懂操作技術和精通信貸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銀行和企業務必安排好人員培訓計劃,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和道德修養,樹立融資風險的意識和“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理念,提高風險防范和控制能力。并且要明確權力與責任,貫徹落實到位,促使員工自覺地、積極地投入工作之中。另外,銀行和企業也可通過引進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從而全面提高貿易融資管理人員隊伍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員工的識偽和防偽能力,增強融資的風險防范能力。
3.6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高科技成果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之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我們在開展貿易融資業務時,建立并不斷完善電子商務平臺,這是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嘗試為貿易商、銷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個共享的信息技術平臺,為客戶提供詳盡、及時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戶的管理工作。許多銀行通過大力開發和完善網上銀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務項目及開發銀行與企業間的直聯等方法與客戶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平臺,改進業務處理流程,通過單證集中處理實現標準化操作,從而提高單證業務處理的效率,讓客戶及時了解賬戶中的余額變動及重要訊息,幫助客戶降低操作成本,及時規避融資風險。
1、摩托車出口國際市場概況和貿易結算慣例
摩托車工業作為我國的傳統工業強項,在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具有技術密集、勞動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產業特點,對于我國的鋼鐵、電子、石油和橡膠等重要產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升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際摩托車市場主要分為了三大層次,排氣量為50ML以下、50ML-250ML和250ML以上的摩托車,即微型便攜摩托車、經濟型摩托車和運動豪華型摩托車。而意大利、中國和日本分別是這三類摩托車中的主要制造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世界市場局面。但從目前摩托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意大利國家由于勞動力成本日益增高從而將主要產品市場集中于歐洲等發達國家,特別是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排氣環境規格的地區,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的可能性不大。而日本具有良好的技術優勢和成熟的世界市場銷售網絡,以及目標市場直接設廠經營的成熟模式,其優勢地位將有望繼續擴大。而我國通過引進技術,充分利用國內廉價勞動力資源和海外投資設廠的成功嘗試,具備同日本一較長短的實力。根據國際貿易市場數據顯示,我國的摩托車出口數量穩步增長,已經成為第一大摩托車出口國家。目前我國摩托車出口充分實現了自主品牌生產出口,例如宗申、隆鑫、中裕、金城、力帆、南方輕騎和建設等中國知名品牌在海外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目前摩托車出口和諸多生產制造行業一樣,其生產制造模式主要分為了簽訂合同、原材料和配件購入、生產制造、海外發貨和售后服務五個環節。但貨款的支付進度卻與其生產制造模式不相匹配,目前主流的支付方式如下表:
可以看到摩托車產品出口時,大部分貨款在海外發貨環節進行支付,其中絕大部分交易在出口摩托車后即期支付,余下的部分交易通常采取發貨后進口商以延期支付的形式支付。針對這樣的銷售特點,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可以分為四種:
從上表可以看出,由于摩托車出口貿易的多環節和分階段的特性,摩托車出口商在銷售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占壓,其銷售回款在出口后需要在摩托車到港或摩托車銷售實現后才能正常回收。此時通常會花費去幾個月左右的時間,使得出口商面臨著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和進口經銷商違約的信用風險。對于一些資本金不足的摩托車制造商和規模較小的配件或貿易商,有限資金的占壓將會嚴重影響其后的訂單生產。在通常的貿易實務下,進口商還可能因為欺詐套匯等原因惡意拒絕接貨,此時出口商將面臨無法收回貨款的風險。進口商也在全額付款收貨時刻承擔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2、結構性貿易融資技術對于摩托車出口的適用性
為了分析結構性貿易融資技術可否有效地解決摩托車出口融資問題,本文將以具體的貿易融資案例為場景,進行可行方案的嘗試性設計。
2.1、摩托車出口貿易融資范例
2012年2月3日,我國大型摩托車制造廠商A公司與非洲某國摩托車海外經銷商B公司簽訂了10萬輛雙沖程摩托車出口貿易合同,貨物單價為295美元/輛,合同總金額為2950萬美元,預定一次性發貨,合同規定的最后發運日期是2012年8月3日,采取海運和陸運聯合運輸方式,貨運條款為CIF,運期定為2個月。銷售條款為簽訂合同時,B公司提前支付30%貨款,共計美元885萬美元;余下款項將于貨物到達目標市場實現銷售后結清,通常情況為6-7個月,故合同規定的支付方式為托收項下的付款交單(D/A)。
在該貿易場景下,大型摩托車制造廠商A公司在簽訂合同時收到了30%的貨款,也就是說A公司墊付了70%的合同貨款,約2065萬美元的資金,直至貨到港并實現銷售時,最短也是2013年2月3日,也就是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因此該短期的貿易融資需求可以通過短期出口信貸來實現。因為摩托車屬于機電產品,故中國進出口銀行為該大型摩托車制造廠商A公司的該筆業務提供融資,同時也必須獲得進口商B公司的銀行提供的擔保。提供的信貸金額總計2065萬美元,期限為1年,具體的信貸產品可以多樣化,接下來的各結構性貿易融資方案將進行基于ROE的橫向比較。
2.2、資金缺口識別和定量分析
按照摩托車出口貿易流程可以被劃分為大致簽訂合同、原材料和配件購入、生產制造、海外發貨和售后服務五個環節,那么在該貿易場景下,各個環節的資金缺口可以通過下表進行展示:
在目前情況下,該出口商A公司還將面臨1年的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主要原因是國際匯率市場和國內利率市場的劇烈波動。
2.3、結構性貿易融資方案的設定
2.3.1、可供該融資方案選擇的融資工具
目前針對摩托車出口市場的四種主流交易模式――信用證(L/C)、電匯(T/T)、托收項下的承兌交單(D/A)和 托收項下的付款交單(D/P),各大銀行能夠使用的融資工具并不多,且只能針對特定的貿易流程。下面將以摩托車出口業務從合同簽訂時間點開始,列出相應的融資工具,從融資比例、融資期限、適用商品、結算方式和有無業務追索權等方面,對相關各種貿易融資工具進行綜合比較。在銀行具體實施貿易融資方案設計時,可以從中選取相應的融資工具和風險緩釋工具來構建特定貿易場景的融資方案。
2.3.2、結構性貿易融資方案設計
根據上述分析,銀行在可以從多種貿易融資工具和風險緩釋工具中組建出多種貿易融資方式,具體情況如下:
方案一:出口訂單融資+出口托收押匯+外匯賣出期權+短期出口保險和國內貿易保險。操作流程為:(1)出口商A公司同進口商B公司簽訂貿易合同并支付定金;(2)出口商A公司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保險和國內貿易保險;(3)出口商A公司向所在地銀行申請出口訂單融資,銀行根據其資信情況和短期出口保險向其提供貿易融資;(4)出口商A公司購入原材料等進行生產,并按期發貨,獲得貿易單據;(5)出口商A公司憑借著發票和運單等貿易單據向出口地銀行申請出口托收押匯,用以替換到期的出口訂單融資;(6)B公司通過銀行允許銷售貨物后資金歸集于指定賬戶;(7)銀行收到B公司全部銷售回款后扣除出口訂單融資本息后,將余款劃入出口商A公司。
方案二:銀行承兌匯票+國際保理+短期出口保險。操作流程為:(1)貿易雙方簽訂貿易合同,B公司作為買方提前支付定金;(2)出口商A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保險;(3)出口商A公司開立低保證金的銀行承兌匯票,用于支付國內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購;(4)出口A公司完成摩托車制造后裝柜出港,獲得全套單據。(5)出口A公司向銀行申請國際保理,將應收賬款無追索權地轉讓給銀行,再用相關款項用于支付到期銀行承兌匯票。同時由于不存在遠期收匯的問題,故不必采用外匯賣出期權。
方案三:國內信用證+應收賬款貼現+外匯賣出期權+短期出口保險。該方案的具體操作程序為:(1)A公司同B公司商定條款,簽訂合同并支付定金;(2)摩托車制造商A公司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保險;(3)A公司向出口國銀行申請授信,以低保證金開立國內信用證,用于支付國內原材料和配件貨款;(4)摩托車出口商生產完畢后進行裝船發貨,獲得相應的單據;(5)出口商A公司通過應收賬款貼現獲得資金用于償付到期信用證;(6)出口商同時應購買外匯賣出期權以防范遠期收匯風險;(7)銀行通過海外銀行獲得進口商的銷售匯款后,扣除貿易融資本息后將余款劃回客戶帳戶。
方案四:存貨融資+票據貼現+外匯賣出期權+短期出口保險和國內貿易保險。該方案的執行步驟:(1)A公司和B公司就摩托車出口達成協議并支付30%的貨款;(2)A公司就該項交易投保短期出口保險和國內貿易保險,并依靠國內貿易保險的付款保證進行原材料和配件采購;(3)A公司完成訂單后向海外發貨,并要求進口商履行票據承兌手續。A公司再向出口國所在地的銀行申請票據貼現,款項用于歸還存貨融資款;(4)此時A公司購買外匯賣出期權以應對外幣匯率大跌的情況;(5)B公司實現銷售后付款,出口地銀行收回后扣除貸款本息后將余款歸還給A公司。
方案五:出口賣方信貸+出口買方信貸+貨幣互換+短期出口保險。本方案的履約步驟分別是:(1)A公司和B公司簽訂摩托車出口合同,B公司支付30%的貨款;(2)A公司向出口方銀行申請出口賣方信貸;(3)B公司通過進口方銀行出具的保函,向出口方申請以A公司和B公司合約為基礎的出口買方信貸;(4)出口方銀行分別向出口方和進口方提供出口賣方信貸和出口買方信貸,以及提供貨幣互換的服務;(5)A公司用信貸資金購買原材料和配件進行生產并發貨;(6)B公司用出口買方信貸支付貨款,待實現銷售后歸還出口買方信貸;(7)A公司收到貨款時,如果結匯時匯率不利,貨幣互換業務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樣一個問題。
以上五種貿易融資方案均能夠很好地解決摩托車出口貿易項下的進出口融資需求,但是各個方案仍然各有各的的側重點。方案五能夠很好地利用國家信貸支持來開展外貿業務,重點適用于國家鼓勵出口產品和重點扶植企業出口;方案四可以很好地利用摩托車零部件賒銷后延后付款的寬容期,并充分利用存貨來融資,可以有效解決部分企業抵押物不足的問題;方案三和方案二均是出口企業利用較少的保證金來得到延期付款和融資的目的;方案一則可以將融資時點向前推至合同簽訂初期,能夠解決部分原材料或配件商要求現款交易時的資金短缺問題。各摩托車出口商可以根據實際貿易交易的特點來選擇符合其要求的融資方案。
參考文獻:
[1]龔川.南方摩托的非洲出口戰略研究.復旦大學.學位論文
[2]李波.重慶摩托車出口東南亞國家的前景及對策分析.四川兵工學報2003(4):44-46
[3]徐雪青.國際保理與傳統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的比較[J].商業現代化,2007(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