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0 15:43: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行政管理大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直以來,我國大學行政管理工作中都存在一些問題,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例如行政機構設置不合理,導致機構冗雜、效率低下;行政人員服務意識不夠、素質低下,導致人們對高校行政機構存在一些不滿跟誤解;行政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等等。這些都使得高校行政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效率低下,阻礙各項工作的進展。隨著教育事業越來越得到重視,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和改革,這些問題都必須及時得到重視和解決。
大學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大學行政管理的首要問題是機構設置問題。大學行政機構跟其他行政機構一樣,守著一套舊有的固定模式,如黨委辦公室、紀檢部、宣傳部、公會等,由黨委領導主要從思想上進行管理。仔細研究,會發現其與教學的關系較小。這些結構的設置需要相應的人員填充,因此就導致行政人員冗雜,甚至出現比學校老師的數量都多的現象,帶來學校行政資源成本較高的問題。其次表現在管理系統不合理。由于行政管理中機構設置不合理,導致管理設置的不合理,管理系統的范圍太廣,包攬任務寬泛,往往導致隨意性、崗位職責不明確,這樣導致的問題就是學生要辦一件事往往需要跑好幾個地方還未必得不到有效回應,辦事效率低下。再次表現在行政人員的問題,這是主要問題。
一般來說,學校的行政人員可以稱為輔導員,所謂輔導之意,理論上就是為教師教學提供輔助作用,服務于教師和學生。然而,現實情況卻是輔導員相當于領導,服務意識低下;在他們中間存在嚴重的官僚作風,也就是指脫離群眾和實際的不負責任之風,比如學術權利低于行政權力,學術權力縮小而行政權力泛化,具體表現就是教師的訴求得不到滿足或者沒有有效采納,教師還不如輔導員,衍生的“官本位”思想使得行政人員覺得自己權力很大,嚴重影響了學校的發展;首先表現在工作效率不高,成員比較散漫,工作消極,不能快速有效地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很大原因是缺乏一個有效的獎懲機制或者說激勵機制,如此下去,可能會影響學校的社會形象;第二是打著以人為本的口號卻很難真正落到實處。高校行政管理的宗旨應該是為教育服務、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但如果過于散漫沒有服務意識,那么就盡不到自己的職責,做不好自己的工作;三是權力過于集中。學校行政管理部分雖然機構眾多且人員也不少,但真正掌握實權的卻只有幾個或某個領導,如此一來,就容易出現權力過于集中的弊端,導致工作時效性問題,而且容易滋生校園腐敗,應該引起注意。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管理體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比較落后。傳統的、原有的教育行政機構跟它所在的院校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領導跟服從的關系,所謂管理就是這個意思,行政管理管的就是學校。這樣一來就容易形成行政人員的官僚之風。而且機構繁雜,人員相應也就增多,形成阻礙創新的局面。二是考核人員的方式陳舊不合理。舊有的考核方式獎懲機制跟鼓勵機制都欠缺,難以調動人員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新功能,傳統的考核標準,通常是四方面“德、能、勤、紀”,過于粗放,不細致跟明確。
二、行政管理如何創新
論文關鍵詞: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
我國自1979年正式引入繼續教育概念,30余年來我國的繼續教育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尚處于不斷完善階段。從函授時代的脫產、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學考試到90年代末網絡教育,不僅包括專科起點升本科、高中起點升本科,也涵蓋高中起點升高職(高專),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在不斷的自我突破與發展壯大,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也不例外。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為滿足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需求,不斷朝辦學模式多樣化的方向努力。不過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以及知識體系模糊不清、學校特色不突出、教學方式僵化等。如何優化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進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一、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實證分析
1.調研情況概況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開展,隨機選取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專升本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問卷內容涉及基本情況、就業因素、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課程建議等方面。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總人數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約占90%。所有調查數據均采用SPSS12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
2.調查結果總結
關于學習者基本情況的調查發現:在目前就業單位調查中,有37.2%的同學就業于民營企業;28.6%的同學在外資企業;20.6%的同學在國有企業;8.5%的同學在事業單位;2%的同學在國家行政機關。問及工作行政的問題,30.2%的同學選擇行政類;7.5%的同學選擇“人事類”;4%的同學選擇“咨詢類”;1%的同學選擇“文職類”;55%選擇“其他”。
關于學習者對大學課程設置滿意度調查發現:約44%的同學表示滿意;5%的同學表示非常滿意;49%的同學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滿意。問及對課程設置不滿意的原因,29.1%的同學選擇“缺乏與實踐的聯系”;13.6%的同學選擇“內容太寬泛,缺乏針對性”;10.1%的同學選擇“課程安排太分散,影響實習時間”;9.6%的同學選擇“理論性太強”。對于“您在大學中所學知識能否適應您現在的工作要求”的問題,52%的同學表示一般;31%的同學表示適應;3%的同學表示非常適應;6.6%的同學表示不太適應;但仍有5%的同學表示很不適應;5%的同學表示很不適應。關于實踐課程評價的調查,18%的同學選擇“實踐形式單一”;16.6%的同學選擇“實踐基地太少”;12.6%選擇“實踐經歷與所學專業相關度比較低”;6.5%選擇“實踐時間太短”。
關于學習者對教學方式靈活性及教學手段先進性的滿意度調查,按評分規則分值越高越滿意,78名學生選擇“3”,占39%;44名選擇“4”,占22%;22名學生選擇“5”,占11%。但仍有6名學生選擇“1”,占3%;47名學生選擇“2”,占23.6%。
在“希望老師如何改變”的問題中,部分學生表示了“希望老師能夠加強實踐課程”或者“增加學生主動性”、“與實際相結合”等愿望。個別同學表示“希望老師能夠開拓學生眼界”等愿望。這表明老師在教授該專業課程時過多強調理論,缺乏實踐課程。在教學方式方面,學生建議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學及啟發式教學的方法,這樣可增加課堂互動性。
二、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出現的問題
通過對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情況的調研以及與其他高校的比較,不難發現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教學體系目前存在一些問題。
1.課程設置有待完善
與其他高校情況相同,同濟大學行政管理(繼續教育)課程設置也存在重專業知識掌握輕人文素養培養、重定性類課程輕定量分析類課程的問題。在理論教學體系以外,忽視了人文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公共倫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中,政治學、管理學類的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相當大,經濟類、統計分析類等定量化課程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僅限于經濟學原理與方法、社會學原理與社會調查和統計等幾門定量類課程。這極大限制了學生對社會公共問題進行正確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繼續教育學生在工作崗位上應用所學知識。
2.教學方式有待改善
雖然近年來學校在教學方面越來越重視運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旨在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來改進課程教學,但這些嘗試仍處于探索階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識掌握度還有待進一步驗證。而且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課程或者某門課程的某些內容教學中得以運用,整個教學體系還是以知識傳授型為主來構建的,課堂講授仍占據教學過程的主導地位。
其次,教學方式未考慮到繼續教育學生的特點。與本科學生相比,接受繼續教育的學生往往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更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解決工作中問題的能力。簡單注入式教學法已不適用于他們,亟需增加課堂參與度,進行師生互動、雙向溝通。
3.教師資源有待開發
繼續教育的正常開展需要獲得學校在師資方面的支持,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對其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學校在師資配置方面存在著教師特長不能較好發揮及資源聯動機制缺乏的問題。首先,學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師的研究方向及專長來合理安排其擔任的課程,這樣不僅需要教師再投入大量時間準備,而且教學效果不佳。其次,教師資源整合不佳,與全脫產教育、MBA、MPA等項目沒有形成很好的互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繼續教育的發展。
4.專業特色有待突出
雖然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具有獨特的辦學經驗和深厚的文化氛圍,但是特色不鮮明、個性不夠突出。課程體系單一化和趨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優勢,導致行政管理學生知識結構同質化。同時,當今行政管理專業尚沒有擺脫政治學對它根深蒂固的影響,整個課程體系依然由政治學、行政學、法學等作為主干學科來進行架構,未能體現出世界各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再造政府流程、推行電子政府建設的發展趨勢。并且在我國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動日益高效的趨勢下,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會發展步伐。
三、對策及建議
雖然行政管理專業(繼續教育)設置時間不長,但它一直以改革進取狀態不斷發展。作為工科背景的同濟大學,公共管理系如能針對社會需求,突出培養城市發展人才的優勢,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優勢和同濟大學城市建筑、規劃的優勢資源,在公共管理領域走城市管理和發展的特色道路,將能大大提升品牌影響力。結合前文分析,建議在五個方面進行調整。
1.調整培養目標,借鑒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首先必須調整培養目標定位,把能力培養明確作為行政管理專業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寫入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之中。在修訂行政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時將培養目標調整為: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學、經濟學、行政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知識,能運用定性與定量方法解決實踐問題,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具有國際視野的城市公共事務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類城市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非營利性組織、涉外單位從事現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時,培養目標也需要定位在創新人才的培養。借鑒國外研究型大學“嚴進嚴出”的制度,有創造潛力的人員才允許參加繼續教育,否則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和人才質量。
2.調整課程體系,推出精品課程
模塊化的課程設置是模塊式教學的重要內容,指專業教學計劃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應以理論性、方法性、領域性為三個基本模塊,突出城市管理,強調工具及應用性,在原有課程基礎上增加了行政倫理學、應用心理學、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獻檢索和論文寫作等必修課程,將社會調查和寫作從選修課轉為必修課程。同時增設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較、可持續發展與管理、教育發展與管理、社會保障導論、中國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等選修課程。同時,應積極改變行政管理繼續教育課程設置重原理輕技能的現狀,建議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類課程以及作為學科新基礎或反映學科前沿和實踐性、應用性強的課程;同時打造精品課程。
3.更新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手段
我系擬加強改革教學方式,重視夜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和技能訓練。行政管理專業由學術型向應用型的轉變,要求更新教學方式。要積極嘗試以下教學方法:一是討論式教學法,即教師提出討論題目或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并指定相關參考書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對討論進行歸納總結。二是專題式教學法,即老師將本課程中最基礎、最核心或最受關注的內容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講授,突出重點,講透內容。三是案例教學法,指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學生就某一知識點寫出相應的案例。
在國外尤其是美國,管理學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是案例教學法,輔之以理論講授、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和實習等。我系也可以通過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學,或是請政府機關的公務員為學生授課,讓學生接觸大量的現實的或虛擬的案例,學習和積累實際的城市管理經驗,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教學案例的選擇應該堅持綜合性與典型性有機結合的原則,綜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實踐問題的復雜程度,在于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辯證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實踐問題的規范化和針對性程度,在于重點訓練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技能和定義問題性質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勵機制,加強師資培訓
第一,對內做好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幫助系里教師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發展與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區管理三個模塊中找到各自的學術發展方向,尤其是推動青年教師迅速成才。每位教師可以在不同模塊內就城市公共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力求就相關城市問題研究領域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第二,對外引入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國內外公共管理領域的知名學者到同濟任教、授課、培訓。第三,鼓勵并資助教師參加國內外高水平的專業培訓、進修、學術會議。
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為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1]。近年來,開設行政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的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良性、快速發展的形勢,對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目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情況看,一般普遍比較注重在課堂進行學科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相對薄弱。雖然本科教學計劃對學生參加實習有明確的規定,但普遍存在實習內容針對性不強,實習單位不對口,督導不嚴格等現象。如果這種傳統的培養模式不徹底改變,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將很難適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科研單位的工作需要,也很難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以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為例,剖析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革策略。
二、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會計大作業、軍訓、教學實習(行政)、社會調查、專業實習(行政)、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在時間安排與銜接上,會計大作業與軍訓安排在第二學期暑假的實踐周階段,時間長度分別是1周、2周;教學實習(行政)、社會調查安排在第四學期的教學周階段,其中教學實習結合秘書學、公文寫作等課程進行實習,社會調查結合城市管理與實踐考察等調研活動進行,時間長度分別為4周、2周;專業實習(行政)安排在第六學期,有60小時的上機時間,結合電子政務、政府管理流程進行實踐性工作;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安排在第七學期的教學周階段,為畢業論準備,時間為兩周;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的教學實踐周,時間分別為16周、4周。為了全面了解同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情況,梳理出行政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計劃相互脫節的矛盾與問題,本次采用調研問卷的形式,由同濟大學實踐教學課題組、教務處聯合開展,對實踐教學情況進行調研。通過對調研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實踐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學院已經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比如建設經濟與管理學院綜合實驗室,在制度上加以保障等,這些因素在宏觀方面對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起到了推動作用。學校作為管理層,是改善實踐教學效果的外因,關鍵是實踐教學的主體——教師和學生。由于“重學輕術”的思想,教育歷來重理論、輕實踐。有些教師還沒有產生對實踐教學重視的思想,依然認為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導致在實驗、實習過程中的責任心不夠。學生方面,雖然意識到實踐教學對提高就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落實到實際中,仍不清楚各項實習階段的目的和內容;還有學生抱有功利態度,只重視與成績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認為實踐教學對綜合成績影響不大,未能正確對待實踐教學。
2.實踐教學學時比重有待增加,考核標準有待提高。科學化調研數據顯示,學生對本專業實踐教學次數及所占課時評價為“過少”、“過短”的居多。其中,選擇“次數偏少”的占45.5%;選擇“次數過少”的占4.5%。對于本專業實踐教學所占課時的評價,選擇時間偏短的占50%。通過對學生的調研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反映實踐教學課時太短,實習機會太少等,不能充分滿足真正實踐的需要,這些問題表明現行的實踐教學課時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預期。現實中,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學時占總學時的比重確實比較低,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占總學時的比重更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對于參觀相關單位并聽講座、實驗操作競賽及挑戰杯等比賽、有針對性的社會調查研究等實踐教學方式的認可程度較高。社會調查研究、部門參觀、課內模擬實驗、創新設計賽事應該有選擇性地納入實踐教學范疇。在實踐教學考核方面,學生對考核標準不太滿意,認為現有實踐教學考核往往只對結果進行考核,例如對
關鍵詞: 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 綜合實踐環節 教學改革
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必需的行政管理知識,熟悉行政管理規范的應用型行政管理人才。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實踐環節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為統設必修課,共計8學分,在行政管理專業(專科)中是學分最高的一門課。
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和畢業作業兩項主要內容,均不得免修。它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研究、探討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是綜合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為更好地開展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實踐環節的工作,2009年4月寧波廣播電視大學根據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電視會議的精神,于2009年春季率先在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市校直屬教學點)、奉化廣播電視大學進行行政管理專業集中實踐環節教學改革試點,在此基礎上,于2009年秋季起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各分校、教學點行政管理專業(專科)全面鋪開實施集中實踐環節教學改革。
一、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
1.綜合實踐環節要求。
根據2009年9月制定的《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環節教學實施細則》(以下簡稱2009年《實施細則》)的要求,行政管理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環節要求學生不僅能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而且能通過對熱點或焦點問題的社會調查,培養、訓練觀察社會、認識社會及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的學員都必須參加社會調查,完成畢業作業,畢業作業形式改為調查報告。
2009年《實施細則》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調查內容、調查方式和方法,對社會調查的過程作了統一安排,對社會調查報告的形式、內容、格式作了具體的規定,要求學員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制定調查計劃,有計劃按步驟開展社會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礎上完成調查報告,從而圓滿完成教學計劃,實現教學目標。
2.教學改革后綜合實踐環節教學的特點。
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在基層電大實施已近兩年。2009年《實施細則》,明確社會調查選題,對調查過程要求詳細,便于學生具體操作,便于教師在指導中監控,符合人才培養目標。
(1)明確選題,確定調查方向,使學員克服了選題的盲目性。2009年《實施細則》規定,社會調查對象由過去的自定命題調整為定向命題,提出以下三項專題內容供學生選擇:“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質量調查”,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其中之一。
選準、選好題目,在社會調查過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則會給社會調查的開展、調查報告的撰寫等帶來很多麻煩。社會調查題目首先要“新”,調查內容應關注當下的社會熱點、焦點,關注前沿性問題。其次,必須具體,題目過大過空,學員不易進行實際的調查。最后,選題應切合實際,應與學員的工作、生活實際聯系緊密,調查自己熟悉的內容,這樣調查才能順利有效。
在以往對學員綜合實踐環節指導中,我們發現不少學員選題簡單化、形式化,有的題目陳舊,缺乏前沿性、現實意義;有的題目大而空,沒有考慮主客觀條件,最后難以完成。也有少數學員選題不認真,到撰寫調查報告或論文時,無資料可用,沒有實際內容可寫,無奈臨時更換題目。還有的學員所選題目根本不屬于自己所學專業的范疇,不符合要求。盲目選題結果只能半途而廢,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影響了實踐環節整體質量。
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調查題目與學員工作生活密切相關。明確選題,確定社會調查方向,保證學員的在本專業范圍中進行有效調查,有助于學員順利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對象的定向使學員減少了選題的盲目性,幫助學員走好了社會調查第一步。
(2)重視調查過程,強調過程監控。綜合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沒有得到學員的充分理解和重視。少數學員態度不端正,只求通過這個環節教學的思想比較嚴重,無論對調查報告還是畢業論文,他們都敷衍了事,存在僥幸心理。東拼西湊,沒有實際參與過程,文章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更有甚者在網上或雜志上抄襲以前畢業學員的文章,直接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企圖蒙混過關,這樣的做法達不到綜合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要求,勢必影響到教學質量。
一直以來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綜合實踐環節對學生成績考核的依據主要是學生撰寫的調查報告、畢業論文、評審表等書面材料,以結果考核為主,對學生的調查過程雖也有要求,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卻沒有有效的監控,使部分學員鉆了空子。
2009年《實施細則》對綜合實踐的教學過程作了詳細的安排,具體主要有:學期第四周前完成大課輔導;第六周前,師生共同研究確定調查對象;第9―12周前完成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工作;第14―15周,將審核后的調查問卷輸入計算機網絡系統;第16―18周,完成社會調查報告。教學改革后的綜合實踐環節的教學強調了教學過程,并對整個教學過程都有一個有效的監控。學員每完成一個環節操作,都必須經過指導老師甚至是上級電大的審核,只有審核合格后學員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這樣既保證了過程的完整性,又保證了整個環節的教學質量。
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后,社會調查的成績考核以學生提供的社會調查基本信息表、社會調查設計、訪談記錄、問卷的填寫、回收、輸入驗收和回訪結果等為依據,最后才根據這些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撰寫調查報告。教學改革細化了學生綜合實踐環節社會調查的過程,并且要求具體、明確,強調學生的實際參與,方便學生實際操作,便于基層輔導教師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的監控,克服了以往抄襲等頑疾。
(3)注重一手資料的積累,為學員撰寫調查報告奠定基礎,培養學員良好的科研習慣。2009年《實施細則》要求每位學員在認真做好調查的同時,必須保管好相關數據和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具體表現在上交材料中,除了原有的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評定表外,還要有在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的原始材料:調查對象信息表提供了調查對象真實可靠的信息,調查問卷根據調查類型設置了個人基本情況、學習需求、您目前最關心的問題、希望和要求等四方面的調查內容,而且這些第一手調查數據通過網絡平臺匯總到上級電大甚至中央電大,可供需要時查閱。
在此基礎上,學員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對相關的調查資料進行認真整理,結合自身的感悟能力對資料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從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調查結論,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社會調查活動的最終成果,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反映。
二、積極推進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員對綜合實踐環節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學校、教師、學員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綜合實踐環節教學不僅是開放教育實踐教育的重要環節,而且是檢驗學員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主要手段,是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訓練。因此從校領導到指導教師、從班主任到學員都要提高認識,學校對學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工作,使學員從思想上、行動上端正態度,對綜合實踐環節教育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視。
2.舉辦專題輔導講座,做好學員社會調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按2009年《實施細則》要求,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科的綜合實踐環節一般安排在第五學期,第4周前各教學點必須做好社會調查組織工作,完成行政管理專業集中實踐環節社會調查大課輔導,舉辦專題輔導講座。
舉辦專題輔導講座,一是指導學生制定社會調查計劃。按上級電大規定的綜合實踐環節操作流程要求,輔導教師必須根據每一學期實際情況提前制定一份操作流程表,指導學員按此制定一份社會調查計劃,保證每一學員的社會調查順利進行,及時完成。二是落實輔導小組。行政專科學員人數比較多,責任教師負責把學員劃分若干小組,每一小組都配備相應輔導教師,制定師生聯系卡,明確師生聯系方法(電話、郵箱等),方便調查過程中的師生聯系,方便輔導教師對學員調查過程的指導與管理。三是強調社會調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如調查對象的條件、調查對象信息表的填寫、調查問卷的操作、調查報告的要求和格式等,提醒學員在每一階段應注意的問題。四是剖解往屆學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如在調查報告撰寫過程中,出現報告內容和調查內容不符合等。
大課輔導的效果直接影響綜合實踐環節的教學,一方面責任老師必須預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備課,另一方面必須提高學員的到課率,責任教師在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下,必須課前對學員做好宣傳動員,強調輔導講座的重要性,絕不能走過場,敷衍了事。
3.教師有效指導,培養學員自信心。
電大的學員絕大多數是利用業余時間,邊工作邊讀書。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已經干了十幾年,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平時工作中從事文字方面的寫作并不多,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為此,指導老師一定要提高服務意識,通過改進指導方式和方法,培養學員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在綜合實踐環節學習中克服畏難情緒。
(1)積極鼓勵,多看閃光點。指導老師對電大學員的要求不能過高,只要學員能配合學校要求,參與社會調查,指導老師都應給予充分肯定。
(2)積極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電大學員是業余學習,大多數人正處在工作緊、家事忙的創業階段,能擠時間學習實屬不易。各方面的壓力有時使他們心情煩躁,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容易退縮。一聽說自己調查報告需要修改,就緊張。有時不免有些怨氣,情緒容易激動。這時指導老師更需要有耐心,注意做好溝通工作,充分理解學員的心情,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明白,調查報告的修改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過程,所有學員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有的學員因工作忙等原因,不能及時完成綜合實踐環節的學習任務,指導老師需主動聯系學員,積極鼓勵學員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爭取按時完成教學計劃。
(3)指導意見要具體。特別是社會調查報告的指導意見一定要具體,多提建議性意見。不能說大話套話,不能只提否定性意見,讓學員一頭霧水,修改時無從下筆。教師要明確指出問題在哪里,提出修改方案供學員選擇,這樣學員愿意接受老師的意見,便于進行修改。
三、結語
總之,積極推進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綜合實踐環節教學改革是提高實踐環節教學質量,提高電大學員素質的重要舉措。只有學校、教師高度重視,加強宣傳教育,統一學員的思想認識,端正學員的學習態度,切實落實綜合實踐各環節,才能實現培養學員綜合能力的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葛道凱.開放教育學習指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9.7.
[2]寧波廣播電視大學行政管理專科社會調查工作小組.行政管理專科綜合實路環節工作規范及操作流程,2009.9.
關鍵詞 公務員考試 行政管理專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中國的公務員考試熱度不斷攀升,報考人數多、錄取比例低、受社會關注程度高等各方面都超過了其他現行考試,儼然成為“中國第一考”。 行政管理專業基本定位是為國家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培養行政管理人才,但目前我國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地方公務員考試并沒有發揮出優勢。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在公務員考試中要能體現出優勢,行政管理專業教學必須進一步改革。
1 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及特點
行政管理專業基本定位是為國家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培養行政管理人才,但要進入國家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進入中央、地方國家機關成為公務員必須參加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2000年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主要包括《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三科。2002年,公務員筆試公共科目取消了《公共基礎知識》,將該科目的內容壓縮作為常識判斷部分放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中加以考查。這樣,從2002年開始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公共科目調整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通過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語言理解和表達、資料分析等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考查考生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生活、學習和實踐積累形成的穩定心理特征,測試考生在履行政府管理職能和崗位職責時的綜合判斷、組織和人際協調能力及資料分析等較高層次的職業能力。
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申論是多種能力與素養的綜合考查,主要考查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其核心是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綜上所述,無論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還是申論考試,雖然考試涉及的內容廣泛,考試的形式靈活多樣,但考查的目標非常明確,主要是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的共同特點是對考生潛在能力進行考查。
2 公務員考試中制約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發揮優勢的原因分析
在公務員考試熱度攀升之時,行政管理專業,這個被社會大眾認為是未來公務員培養搖籃的專業被寄予更多期望。但目前我國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地方公務員考試并沒有發揮出優勢。公務員考試中制約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發揮優勢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是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該目標制定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來的學生似乎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精通,成了“萬金油”,在公務員考試以及錄用方面并沒有體現出自己的優勢。①依據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開設的行政管理專業課程片面追求知識的全面性、理論體系的完備性,基礎理論課講授偏多,技術性、應用性課程開設太少。同時一些基礎理論課程交叉、重復,比如“管理學原理”與“西方行政學說史”、“公共管理學”與“行政學”之間內容重復部分較多,而一些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課程開設得不夠,如“邏輯學”、“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文寫作”、“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電子政務”等課程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沒有開設或沒有全部開設。(2)行政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目前行政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仍沿用“傳授知識”的套路,以“灌輸式”為主,基本上局限于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學內容多以概論性、介紹性、原理性和原則性內容等為主,這種課堂教學無法與公務員考試的“能力測試”接軌。傳授知識無可厚非,但傳授知識僅僅是教師職責的一個部分,作為教師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完成從知識到智力和能力的轉變,培養其潛在的能力。(3)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考試存在的問題。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考試一般是在授課結束后由任課老師命題進行考核。考試形式有開卷和閉卷兩種,只有極少數的專業選修課可以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大部分課程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考試的題型一般有選擇題、判斷是非題、名詞解釋、簡答題、材料分析題、論述題等題型。任課老師命題時做好答案,交由學校考試中心。閱卷計分時平時成績占30%,卷面成績占70%,最后算出綜合成績。平時成績主要以學生的出勤情況來衡量。可見,目前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考試傾向于知識的再現,而不是綜合判斷、組織和人際協調能力的考查。
3 公務員考試中發揮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優勢的教學改革思路
3.1 以培養行政職業能力為核心,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公務員公共科目的考試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問題的諸多方面,如《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知識只是一個載體,更重在考查考生的臨場反應能力。而申論考試材料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都是在公務員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和必需解決的各種社會問題。十幾年相對封閉的校園生活,造成了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許多學生只習慣于接受書本知識、課堂教學,而對“窗外”的事情反應淡漠,表現得不敏感、不關心、不激動、不震撼。直接的社會實踐空缺,間接的社會感知未能得到及時的補充或未能轉化為能力,這是應屆畢業生在申論考試中又一個硬傷。②因此,我們應當以國家公務員能力考試的內容為現實參照,把行政職業能力作為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公務員考試科目及特點為指導,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設計從“教育”取向轉向“方法”和“行為”取向,從著眼于“應知”轉為著眼于“應會”。緊緊圍繞提高學生的行政職業能力為核心進行課程設計,擴大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性課程比例,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實習、方案設計和專題討論會,提升學生具備從事公共管理工作所需的包括知識、技能以及必要的價值觀在內的基本素質,從而使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在參加公務員考試時具有較強的專業優勢。尤其是在社會調查報告、課程論文、畢業論文寫作方面應嚴格把關,因為進入網絡時代,很多學生通過網上搜索,采取復制、粘貼的方式,將社會調查報告、課程論文改頭換面就變成自己的。如果教師不嚴格把關,這樣的社會調查報告、課程論文訓練怎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2 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優化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方法
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應提倡擯棄滿堂灌的單一教授方式,利用電化教育設施和計算機等多媒體手段展開教學,利用網絡資源、搜索大量的行政實例,運用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使教學的知識與實踐密切結合,讓學生在對實際行政管理問題的分析、探討與解決中去自我體驗、自我提升,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有效應對申論科目的考試。
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想走進公務員隊伍,“申論”往往成為他們難以跨越的“門檻”。 在申論考試中要求考生以一個“準公務員”的身份去解決行政管理過程中的社會問題。申論考試材料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考生根本沒有實際接觸過,甚至是根本不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考生勢必難以提出對該社會問題的理性認識。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旨在營造人為的行政管理事務環境或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崗位角色,開展具體的行政管理工作,使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學習從事行政管理實踐必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同時,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洞察社會變革的大局意識,以及處理一些具體問題的實踐經驗。作為未來的管理者,尤其是從事公共事務的管理者,需要培養其關注國內外大局,洞悉社會矛盾的發展演變及解決之道。進入網絡時代,學生了解國內外時訊非常方便、快捷,應引導學生多閱讀有一定新度和深度的媒體雜志,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心系百姓冷暖,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申論考試水平。
3.3 改革知識再現型內容的考試,探索反映學生能力水平的考試設計
考試能否起到評價教學質量的作用,關鍵在于考試內容和形式是否與培養目標一致。傳統的傾向于知識再現型內容的考試不能準確檢測行政管理學生綜合管理的潛在能力,因此,考試要想成為學生綜合管理的潛在能力的評價手段,也必須改革知識再現型內容的考試,探索反映學生能力水平的考試設計。首先應減少客觀性命題的分量,擴大開放性命題的比例,給學生個性發揮留有空間。其次,擴大學生平時成績的比例,一般高校將學生平時成績定為30%,很多老師主要是根據平時上課的出勤情況給平時成績。筆者認為,學生平時成績不僅僅體現在出勤方面,更應體現在課堂討論和師生互動方面,同時學生平時成績的比例可以進一步擴大,至少應擴大到40%。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問題,隨機選取一些學生參與討論,也可以鼓勵一些學生主動參與討論。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任課教師一以貫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更能考驗和提升學生的能力素養。同時,這些能力的提升無論在學生的申論考試,還是在公務員面試中都大有益處。
注釋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行政管理;綜合實訓
中圖分類號:C9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6-0097-02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因其自身的學科屬性以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貼合性,必然要走出傳統的“精英教育”的辦學理念、“研究型”的辦學模式和“學術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必然走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發展路徑,以培養面向地方、服務基層的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
作為一所地方普通院校的一個普通專業,在目前高校擴招、畢業生激增的大背景下,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可想而知。因此,差異化、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必然的選擇。著重培養研究型人才對于普通的地方院校而言沒有優勢,因此我們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確定了應用型、差異化分類培養的思路,人才培養定位應是基于基層需要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重要意義
應用型公共事業人才培養模式就是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主要目的,以“能力為中心”,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優化和整合專業教學計劃,努力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較高、適用面較寬、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應用型公共事業管理人才。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掌握較深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行政管理綜合實訓教學的應用,樹立了新的實踐教學理念,使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大學生更加適應未來職業需求,提高實踐能力,掌握真本領,為特色應用型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培養發揮重要的作用。
行政管理綜合實訓中包括:Office操作、會議籌備及情境模擬以及行政助理工作實訓三大模塊。實訓中的內容在學生未來的工作中都有著很強的實用性,而學生們恰恰在這些方面比較薄弱。因此,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應用,對于特色應用型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培養,對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提升就業技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教學目標
根據應用型公共事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以及社會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確定了學生行政管理綜合實訓教學目標。應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傳統本科培養技術科學型和工程技術型人才的模式,也不同于應用型專科教育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模式。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是――適當拓寬專業面和知識面,加強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以及人文社科等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即培養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理論、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適應性,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現場工程師。簡言之,我們應當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用人單位“能用、快用、好用”;二是確保人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三、行政管理綜合實訓教學內容的選擇
根據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教學目標,我們對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教學內容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將為期兩周的實訓分成三個模塊。
1.Office操作模塊
現代大學生的電腦知識的普及率雖然很高,但學生們僅限于上網和聊天,對辦公軟件的使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甚至連畢業論文的排版都不能獨立完成,因此,行政管理綜合實訓三大模塊中的Office操作對學生來說非常實用、非常新鮮。Office操作以任務導向的方式給學生設置了若干題目,讓學生通過學習Word、Excel、PowerPoint中最常用、最實用的軟件功能來完成相應的任務。其中包括Word中的如何進行頁面設置、如何插入目錄、如何設置標題樣式、如何分割文檔、如何制表、文檔結構圖的應用、并排比較的使用等常用功能;Excel中的條件篩選、求和、求平均值、排序、分類匯總、合并計算、圖表的制作、常用函數的應用等常用功能;PowerPoint中的幻燈片母板的設計、動畫方案、插入影片和聲音、超級鏈接、幻燈片切換等常用功能。
此模塊對于即將要進行入畢業論文撰寫的大四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可以使學生輕松進行論文的寫作與排版。
2.會議籌備情境模擬模塊
會議在社會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大到國際爭端,小到基層的具體問題,常常要通過會議去解決,而籌備會議將考查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學生畢業之后都可能要協助領導進行會議的籌備工作。會議籌備是一項非常繁雜的綜合性工作,它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文字處理能力、文字寫作能力、計劃組織能力、綜合指揮能力、分工協作能力等。會議籌備情境模擬模塊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進行會議的籌備工作,完成會議策劃書,并相互配合模擬演練,以檢驗會議籌備工作的成效。此模塊學生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多項能力。
此模塊第一步驟要求學生進行會議方案策劃,其中包括:(1)會議方案策劃分解――確定主題、確定會議時間、地點與規模、確定會議議程、確定小組分工;(2)會議材料準備――撰寫會議通知、各種確定發言專題內容、調查數據(材料)分析、撰寫發言稿;(3)書面文稿處理――文字輸入、編排設計、文稿編號、文稿校對,繕印、打印、裝訂、材料發放。第二步驟,模擬演練會議召開。掌握會議組織的全方位內容,掌握會議期間的組織、協調、服務工作的基本要求,學會合理控制與調節會議節奏與氣氛,做好會議文書工作。其中包括:(1)會前布置、準備――議題、會議方案審核、會場布置;(2)會議組織控制――會議主持人確定與表演、小組發言人角色扮演、自由發言等。(3)會務服務與材料整理――資料發放規范訓練、茶水服務,禮儀訓練、會議記錄等。
此模塊將考查學生文字組織與事務分析能力、應用寫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調查研究能力、Word處理能力、計劃組織能力、事務處理能力、事物分析判斷能力、會務處理能力、審美與效率意識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會務控制能力、會議控制能力、服務質量意識、分工協作能力、秘書常用技能等。
3.行政助理工作實訓模塊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一部分要進入到公共部門擔任行政助理或擔任秘書,而大部分學生都會成為辦公室人員或領導下屬,這就必不可少地會從事行政助理相關的工作。因此,行政助理實訓模塊將精選辦公室工作中40個案例,以及小的情境模擬實訓內容,涉及人際關系、交流溝通、上司辦公室的管理、接打電話、接待客人、信息工作、上司的日程安排、上司出差準備工作等,將以案例分析、情境模擬的形式介紹相關知識,提升學生迅速進入角色、適應新工作的能力。
行政助理實訓模塊將精選辦公室工作中40個案例,以及小的情境模擬實訓內容,涉及人際關系、交流溝通、上司辦公室的管理、接打電話、接待客人、信息工作、上司的日程安排、上司出差準備工作等情境,每個案例均給出了大家常做的五種做法,將以案例分析、情境模擬的形式分析最佳答案、介紹相關知識,提升學生迅速進入角色、適應新工作的能力。
四、行政管理綜合實訓教學方法的設計
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教學方法將采用最優的易于學生接受的任務導向式教學法、情境模擬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并在實踐過程中,采用團隊協作和競爭實訓模式、角色扮演實訓模式、體驗式訓練實訓模式、方案設計模式、模擬仿真模式等,以增強實訓的效果,達到教學目標。
特色應用型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下行政管理綜合實訓的實踐是在新形勢下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一種新的實踐嘗試,我們希望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出適合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新的實踐教學模式。參考文獻:
[1] 馬曉燕,吳丹.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初探――以山東交通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為個案[J].當代教育科學,2014,(1):57-59.
[2] 嚴圣明.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研究――基于新舊專業目錄比較的角度[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4,(1):112-117.
[3] 胡忠培,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大學生的就業預期與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116.
[4] 王麗霞.全國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研討會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08,(3):127.
[關鍵詞]開放教育;網絡教育;問卷調查
開放教育和東北財經大學網絡教育作為兩種成人教育模式,多年來為國家和社會各行各業輸送了成千上萬的人才。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需求,為學習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對所在學校的開放教育和東北財經大學網絡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學習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
一、調查的總體情況
我們對我校開放教育2012秋行政管理專業本專科學員和東北財經大學(以下簡稱東財)網絡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專科201303期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該調查表總共設計了17個問題,主要關于學員的基本情況以及學員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我們總共發出問卷130張,收回117張,回收率為90%;有效表117張,有效率100%。
二、調查數據分析
(一)學員基本情況的調查主要調查了學員的性別、年齡、職業和學習層次,具體調查數據如下:1.在學習者的性別方面,回收的117張調查表里顯示28.9%為男性,71.1%為女性。這個調查結果比較容易理解,行政管理專業屬于文科專業,歷來就集中了較多的女性學員。2.在年齡段分布方面,本調查問卷共設計了5個年齡段,分別是25歲以下、26-30歲、31-35歲、36-40歲和41歲以上。調查結果如下:25歲以下的學員占到48.1%,幾乎是被調查人總數的一半,其次是26~30歲之間,占總人數的26.5%,31-35歲占10.8%,36-40歲占7.4%,41歲以上占7.2%。25歲以下的學員精力比較充沛,想趁著年輕學點知識,拿個文憑,因此占比例較大。3.在工作單位方面,6.0%的學員選擇黨政機關,14.5%的學員選擇了事業單位,28.9%的學員選擇了國企,31.3%的學員選擇了私企,14.5%的學員選擇了其他社會組織,還有4.8%的學員沒有做任何選擇。行政管理專業的學員分布較廣,而如今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對于新進人員的學歷大多有了要求,所以到電大學習拿文憑的學員大部分還是來自于國企和私企。4.在學習層次方面,年輕人進入全日制高校就讀已不再是難事。待他們工作后,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專科學歷已經能夠應付工作,只有少數學生會追求更高的本科學歷。如何爭取青年人繼續在電大攻讀本科學歷是電大招生宣傳工作的一個重大挑戰。
(二)關于學員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的調查1.在學習動機方面,50.6%的學習者選擇了使自己生活更加充實,32.5%的學習者選擇了想換更好的工作和評職稱的需要,7.2%的學員是因為對學習感興趣,剩下的9.7%的學員想通過學習獲得他人的認可。我們原本以為大多數學員的學習動機是為了換更好的工作和評職稱,但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員為了使自己生活更加充實而來參加成人教育,對于這些學員而言,拿到學歷也將有利于他們以后換工作和評職稱。2.在學習態度方面,又分為以下五個調查項目:對于面授課的態度,56.6%的學習者表示上課時始終能夠集中注意力,24.1%的學習者選擇了不能始終集中注意力,19.3%的學習者表示如有外界干擾就放棄面授課的學習。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少學生能做到始終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數據結果是因為學生選擇了一個比較理想的選項,反映了他們內心想要的理想結果,這也是問卷調查中常見的失真現象。在向他人表露自身的態度傾向時,個體出于自我保護和期望獲得他人對自己積極評價的心理作用,往往會把自己與社會一致性的方面加以放大,而將自己與社會不一致的部分予以隱藏,以管理自我給他人的印象。對面授課老師的評價方面,40.9%選擇很滿意,38.6%的學習者選擇了基本滿意,20.5%選擇了有的滿意,有的不滿意。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面授課教師還是滿意的。在對待學習成績方面,43.4%的學習者表示很注重學習成績,36.1%選擇了一般,18.1%的學習者認為及格就行。看來學員既然來學習,還是比較注重學習成績,這就為下一步考慮如何更好地激勵成人學習者提供了現實基礎。對網上學習資源的評價方面,67.5%的人認為“過得去”,19.3%的學習者選擇了資源少,且枯燥,13.2%的學習者認為網上資源是教材的翻版,這反映了一個現實就是網上學習資源急待更新和創新,當然也需要老師對于學生學習網上資源的引導。對于學校布置的作業,77.1%的學習者選擇直接復制加修改,只有22.9%的選擇“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是因為學生對于作業中的知識點不知道如何去解答,直接復制網上的答案了事。3.在學習效果方面的調查,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項目:①在學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方面,68.7%認為時間不足,7.2%的學習者認為課程太難,2.4%學習內容不適合,4.8%費用太高,16.9%其他。這說明工學矛盾還是困擾學生學習的一個重大因素。②在學到的知識與平時工作生活中的關系方面,10.8%非常符合,44.6%符合,34.9%的學生選擇“不確定”,9.7%不符合。這說明被調查的一半學生認為行政管理專業的知識可以應用于平時的工作中,事實上行政管理專業中的《辦公室管理》等課程還是有比較大的實用性。③在學習行政管理專業對自己是否有用這個問題上,只有8.4%的學生反映基本上沒用,其余學生選擇了非常有用、比較有用和有用。
(三)關于征求學生對于開放教育的意見和建議方面的調查被調查者的建議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關于面授課方面,希望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希望被“滿堂灌”;希望安排少而精的面授課;增加PPT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2.關于作業方面,希望形考冊的作業量小一些,減輕學員的作業負擔。3.關于考試方面,很多學生建議考試可以安排在周末,方便學員考試。4.在網上學習方面,有學生建議加大網上課程的學習,并且增加網上的學習資源。
三、問卷調查結果對開放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建議
基于上述調查問卷結果,我們對開放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提出如下建議:
(一)適當刪減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增加一些實用性強的課程。開放教育與全日制普通高校主要培養理論功底扎實的人才不同,開放教育學習者的目標實用性比較強,他們希望所學到的知識能夠迅速付諸實踐。目前的開放教育專業規則與全日制高校類似,集中在政治學類、管理類、法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理論課程較多。我們建議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規則里適當增加一些應用型較強的課程,如指導畢業生論文寫作的論文寫作指導課程、提高學習者寫作技能的公文寫作課程、提高辦公人員工作技能的秘書學與秘書工作課程等。對于面授課而言,應提高每次面授課的質量,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二)適當增加和更新網上學習資源。由于工學矛盾突出以及基礎知識薄弱等原因,目前我校開放教育面授課到課率比較低,我們應減少對面授教學的依賴,將教師的角色定位在導學上,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幫助學生獲取教學資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適當減少面授課課時,解決學員的工學矛盾。在這方面,東財網絡教育可以對開放教育起到一點啟示作用。東財網絡教育所有的學習資源都在網上,各教學點的輔導員從學生入學初始就對學生進行較為完備的網上學習資源導學工作,讓學生知道如何在網上選課、學習課程資源、完成作業以及做畢業論文等。
(三)建議增加一些微課程資源放在電大在線平臺或者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上,方便學生快捷的學習。根據問卷調查可知,成人學習者的一個很大的學習困難就是時間不足,碎片化學習比較適合成人學習者。而微課程以其短小、精干的內容,適合于多種移動終端而逐漸流行開來。國家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主任單從凱教授在大量的實踐基礎上,將微課程的特點總結為三點:泛在性,表現在小粒度、跨媒性、普適性;可視性,表現在知識圖形化、知識圖像化;關聯性,表現在跨學科、易組合。以行政管理本科的《行政領導學》課程為例,教材里第六章“領導的類型和功能”就可以制作成一個長度為5-10分鐘左右的微課程,在短短幾分鐘時間里講清楚這個知識點,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