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7 05:13: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系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JamesF.Moore在《競爭的衰亡》一書中提到,GregoryBateson一生致力于復雜系統工作的研究,對其在商業生態系統方面的思考影響巨大。Biggiero和WysockiJr.等提出復雜巨系統的理論提供了另一個視角來思考組織的管理。如果組成系統的成分數量龐大且種類眾多,這些成分之間的關系也錯綜復雜,還形成多種層次結構,那么我們稱這類系統為復雜巨系統。自然生態系統是復雜巨系統,社會系統也是復雜巨系統。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系統由于人的意識作用更復雜。商業生態系統是社會系統,因此,商業生態系統也是一個復雜巨系統。nGeneraInsight智庫董事會主席、著名新經濟學家TapscottDon在《Macrowikinomics:RebootingBusinessandtheWorld》一書中提到,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與消費者一起組成共同體,對公司的決策經營非常有好處。自組織理論是20世紀60年展起來的一種系統理論,主要包括耗散結構理論、協同論、突變論、超循環理論等,吳建材利用自組織理論研究商業生態系統進化機制,認為只要條件滿足,商業生態系統也可以以超循環的方式實現自組織進化。Backers認為復雜系統理論的研究成果對分析企業與競爭者、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復雜關系非常有效。
2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所謂的商業生態系統,其實就是一個基于自然生態系統思想精心創建起來的企業網絡組織。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的是,商業生態系統也是復雜巨系統,在條件滿足的時候,同樣能實現自組織的進化。與自然生態系統不同的是,參與系統的成員是被精心選擇發展的;與普通企業網絡組織不同的是,它具備生態系統的特點,通過企業生態位的分離,創造協同進化的條件。同時,它又符合復雜巨系統的特征。根據對國內外學者研究的成果看,目前針對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即自然生態系統的方向和復雜系統研究的方向。
2.1引用自然生態系統知識方向從這個方向開展研究的學者認為商業世界中的企業組織就像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一樣,企業與企業之間既存在著競爭,也有合作的關系,它們之間在競合過程中形成了類似于自然界中食物網的價值網絡。每個企業是這個價值網絡中的一個成員(結點),承擔了這個價值網絡中的一個功能,比如蘋果移動生態系統中的富士康科技公司,其主要功能就是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手機,一旦富士康科技公司的生產出現大面積的問題,將嚴重影響蘋果公司iphone手機品牌的聲譽。因此,商業生態系統關鍵企業(結點)的缺失將對商業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造成重大的破壞。從自然生態系統方向開展研究的學者,特別重視對生物學和生態學中關鍵知識的延伸理解和使用。比如在商業生態系統的創建形成方面,JamesF.Moore認為,如同自然生態系統的形成主要是“集合定律”的作用一樣,商業生態系統的形成同樣適用這個規律;EricSchmid相信“企業組織與自然界的生物體一樣具有DNA”,這種組織DNA(即企業文化、企業行為和企業精神等方面)主要來自于組織最初的創立者或組織強有力的領導者;DanielZ.Sui研究發現,自然界中,生物間的競爭導致其生態位的分離,并最終形成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樣性現象,也才有了今天我們見到的如此繽紛絢麗的世界。商業世界也有相似的情況,同一條食街的酒家選擇了“回避性定位”的策略,減少了彼此間的競爭,而且群集效應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消費者,實現了“協同進化”。
2.2復雜系統研究方向從復雜系統方向開展研究的學者認為,基于線性思維的理論并不適用于現實的商業世界,現實的商業世界運行錯綜復雜,不可預測。李志堅等認為商業生態系統是一個典型的復雜適應系統,具有適應性、協同進化、自組織、涌現、反饋和有意識選擇的復雜適應性特征;劉健輝認為商業生態系統通過自我組織、突發性和協同進化而得到發展,并以此獲得適應性。吳建材運用基于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理論和超循環理論分析了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及其動力問題,指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的方式是協同進化,具體來說,是通過內部各子系統的競爭實現協同,形成系統發展的序參量,并支配著商業生態系統的進化發展。Biggiero和Lucio強調自組織過程在創建商業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2.3存在的問題商業生態系統是一種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體系上還沒有完善,需要更多的學者和專家來補充和發展,任何一個有益的方向都是值得探索的??偟膩碚f,自然生態系統方向的研究更注重商業生態系統在實踐上的運用,尤其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等生態學理論早已深入人心,故這個方向的研究更容易讓人理解。不過,該方向的研究未能很深入到商業生態系統的基礎問題。復雜系統研究方向則不同,它從系統演化發展的角度,引入包括序參量、熵等概念,深入理解商業生態系統的自組織進化的條件、動力和方式,有助于整體把握商業生態系統的本質和內在機制。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組織將擺脫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迎來企業組織結構的大變革時代,管理和任務可以通過網絡通信技術進行集成,自組織管理模式將會是未來組織管理的一個研究方向。
3商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研究領域
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進行歸納總結,我們發現,目前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3.1基于商業生態系統視角研究企業的競爭戰略像美國蘋果公司一樣,組建以自己為中心的商業生態系統是所有渴望成功的企業夢寐以求的追求。因此,研究商業生態的開拓、領導和創新就成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研究的熱點。JamesF.Moore在《競爭的衰亡》一書中寫道,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經歷四個階段,依次是生態系統的開拓、生態系統的擴展、對生態系統的領導和自我更新或死亡。關鍵企業必須做到能開發比現有系統更有效的、新的首尾相接的價值創造系統、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并保持系統成員的多樣性、處理各種內外部沖突、持續地為系統注入新的思想和創造新的機會等。
3.2商業生態系統的演化機制和評價體系吳建材提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本質是協同進化,其演化機制是系統內成員通過功能耦合實現自組織進化,競爭和協同在進化過程中扮演著動力的關鍵作用。杜國柱、王娜、李愛玉等構建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健康模型,并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的健壯性評價體系,認為所謂商業生態系統健康是指能高效將原材料轉變為有生命的有機體,面對環境的干擾與沖擊,能持久地生存下去,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創造出新的有價值的功能。
3.3基于商業生態系統理論視角研究地區經濟和產業集群黃昕和潘軍從商業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關鍵物種等角度,提出我國汽車工業缺少成熟和有力的關鍵企業的觀點,而且汽車工作處于長期封閉和孤立的狀態,導致了汽車企業競爭力不強、配套不完善、產業鏈斷裂等一系列問題;吳建材基于商業生態系統理論視角研究廣州服裝專業批發市場,提出專業批發市場已進入協同進化的時代,應從商業生態系統角度構建專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HaraldMahrer和RomanBrandtweiner運用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奧地利國家電子商務產業現狀,認為奧地利電子商務發展正處于商業生態系統的第二階段。
3.4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在多領域中的應用胡崗嵐等從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的視角研究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集群化現象,并給出了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定義,同時認為我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演化發展過程包括開拓、擴展、協調、進化等四個階段。張蓓運用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研究我國零售業,提出建立健康零售業商業生態系統的思路,建議走協同進化的道路,建立共贏的商業社會。郭哲從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的角度,提出構建無線城市的商業生態系統模型,并給出了三種發展戰略,即網絡核心型戰略、支配主宰性戰略和縫隙型戰略。
4結語
1.1研究區域概況
陜西省長武縣洪家鎮,位于黃土高原南部丘陵溝壑區(35°12'-35°16'N,107°40'-107°42'E),海拔940-1220m,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1℃,年均≥10℃積溫為3029.8℃,年均日照時數2226.5h,年均降水量578.5mm,多集中在7-9月且年變率較大,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71d,熱量供作物一年一熟有余。該區域是黃土高原地區典型的生態脆弱的強人類活動區域,轄區地域總面積49km2,其中耕地面積約為1718hm2,復種后的農業用地面積約為2342hm2,其中糧食播種(夏秋復種)面積為1161hm2,果園面積1124hm2,經濟作物面積57hm2;當地從事農業人口數為13486人,占總人口數的90%以上(2008年數據)。歷史上,洪家鎮是陜西省的糧食主產區之一,當地農業經濟的產業基礎是單一的種植業(包括蘋果種植業),以生產初級農產品為主,生產、加工和銷售未形成產業鏈,而由于家庭分散經營,又存在的市場信息不暢、技術含量低、規模小、生產效率低、抗風險能力差等狀況。隨著長武縣發展成為全國的蘋果優生區,洪家鎮也成為該縣重要的蘋果產區之一,當地農業產業逐漸發展為以糧食種植業、果業、工副業為主的三元經濟結構,農戶家庭的土地利用方式、生計方式和收入結構等方面都發生了劇烈變化。
1.2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對社會-生態系統的研究,受系統本身的復雜性和開放性制約,相關數據的獲取異常困難。文中主要采用傳統的社會學調查方法,即將田野調查、問卷調查和半結構式訪談等方法結合起來獲取數據,在2008-2011年間,共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內容涉及農戶家庭的人員構成、經濟收入結構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各方面情況(收回有效問卷348份)。在此基礎上,分別進行了5-6次的田野調查和入戶訪談,就80年代以來農戶自身的家庭狀況、經濟結構以及土地利用結構方面的變化等一系列的主題展開討論。最后再抽取10戶典型農戶進行更為詳細的問卷調查和訪談,跟蹤其家庭情況的動態變化,運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及其恢復力(resilience)思維,基于農戶視角對鄉村人地關系的演變與農戶適應能力進行分析。
2農戶家庭體制轉換的結果與分析
2.1農戶家庭基本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洪家鎮每戶家庭人口平均為4人,其中(適齡)勞動力數量和初中以上人口數量均低于2人;農業土地主要用于種植蘋果,平均每戶復種后的耕地面積約0.5hm2,蘋果林地面積卻超過0.37hm2;在家庭收入方面,蘋果收入平均約占總收入的56.92%(最高為90%),外出務工為33.96%,而單純的種糧收入,僅為總收入的0.38%??梢?,當地勞動力普遍較為缺乏,勞動力素質也亟待提高,農業土地利用結構僵硬度較大,農戶家庭對蘋果收入的依賴度高,但農戶的生計方式逐漸多樣化,除從事農業生產,還涉及到建筑業、服務業、商業等多個行業,部分農戶還存在兼業現象。
2.2農戶家庭體制的變量選取和類型劃分
通過對10戶典型農戶家庭在近幾十年變化的跟蹤,經過反復比選,從所獲數據中篩選出描述系統體制狀態的七個變量。同時,因每個農戶家庭體制各自的狀態不同,必要進行先期的分類處理,以完成對其家庭體制轉換的具體過程分析。顯著性分析結果顯示,年人均純收入是農戶受到干擾時響應最為強烈的變量,因此將其作為樣本農戶的劃分依據。
2.3農戶家庭體制的分類辨識
低人均收入農戶家庭的收入雖然都在3000元(2011年數據,下同)以下,但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年總收入較高,勞動力相對充裕的農戶,其所擁有的土地面積相對較大且幾乎都用于種植蘋果,家庭對蘋果收入的依賴性非常高,因其種植蘋果的時間較晚,還有大部分果樹尚未掛果(非嫁接狀態下有6-7年的成熟期),生產投入大,再加上撫養年幼子女的經濟負擔,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不高。第二種勞動力相對缺乏農戶,其家庭成員僅由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組成,體力和精力的限制導致其所利用的土地面積較小,管理粗放,收入較低。這類農戶有的干脆選擇對勞動強度相對要求較低的牲畜養殖,有的則因健康狀況欠佳,喪失部分勞動能力。中等收入農戶,人均年純收入在3000-5000之間,一般為4-6人的三世同堂大家庭,勞動力相對充裕,但青壯年勞動力主要是農忙時回家務農,農閑時在外務工,老年勞動力則一直留守在農村務農。該類農戶的土地利用面積在0.3-0.7hm2之間,除有少量種植糧食作物外全部都種上了蘋果樹,由于該類農戶種植蘋果的時間較早,管理也較為精細,果樹都已掛果且產量和質量都較高,經濟效益較好。高收入農戶人均年純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也是4-6人的三世同堂家庭,勞動力相對充裕。但又存在兩種情況:一類是蘋果種植專業戶,家中青壯年勞動力在農村務農并同時從事非農行業,老年勞動力一般不參加農作或是零星幫忙,大面積種植的蘋果,主要是依靠雇工務農,有的種植面積甚至多達1.3hm2,每年僅雇工費一項就在4000元左右。另一類的農戶則開始由農戶向非農戶轉變,祖輩家庭成員居住在農村少量務農,子輩和孫輩都在城里上班上學,有固定工作,經濟收入也以非農業收入為主。
2.4農戶家庭體制轉換的過程分析
2.4.1農戶家庭體制的兩種狀態
農戶作為一種獨立經營的生產單位,面臨著市場和自然(氣候)的雙重風險,極易受外界干擾影響,發生體制轉換。綜合以上分析,結合前期對鎮級尺度農村社會-生態系統體制轉換的研究結果,當地農村社會-生態系統在自80年代中期以來的近三十年時間里,發生了以下變化:一是農戶生計方式多樣化。以前的農戶家庭的勞動力都被束縛在土地上,僅從事農業勞動,現在除了務農還從事多種非農行業;二是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以前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生產資料投入不夠,土地生產效益不高,幾乎所有的土地都用于種植糧食,而現在農業用地模式發生劇烈改變,糧食播種面積驟減,以蘋果為代表的經濟作物大面積種植,土地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糧食播種面積比率已從1984年的近100%降為當下的17.97%左右;三是農戶家庭收入結構的變化,由以種糧收入為主轉變為以蘋果收入為主,外出務工等多種收入為輔。綜上對農戶生計模式、土地利用結構和收入結構的分析,該區農村社會-生態系統中的農戶家庭體制確已發生轉換,即由傳統農業體制(R1)轉換為新型農業體制(R2)。
2.4.2不同類型農戶家庭的體制轉換差異性
對于較低收入的農戶來說,在體制發生轉換的最初期,受較低的經濟水平或較少勞動力數量的影響,對政策調整的感知不敏感,對蘋果市場相關信息的響應也較晚,直到后期有了一定的經濟積累后,才開始將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為種植蘋果。但目前,隨著家庭中青年勞動力的流失,老年成員體力和精力不濟,其對相關信息和政策更為漠不關心,也缺乏對未來土地利用模式的規劃和計劃。這類農戶還兼具一些傳統農業體制的特點,處于新型農業體制的早期。中等收入的農戶早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家庭成員文化程度較高,勞動力較充裕,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創收意識,在當時溫飽勉強滿足,土地幾乎僅用于種植糧食的時候,就敢于尋求新的土地利用和經營方式,在當地農業生態試驗站(1984年建立)工作者的指導帶動下,積極響應蘋果種植推廣優惠政策,快速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在1986年就開始種植蘋果;另外,他們也努力尋找如飼養牲畜(豬、奶牛等),種植葡萄、烤煙等經濟作物,外出打工等多種生計方式來增加家庭收入。這類農戶家庭體制轉換的最為典型,處于新型農業體的成熟階段。收入相對高的農戶,不但早期經濟收入較好,還具有較強的開創意識和增收意識,除了對農業政策和相關的市場變化相當敏感,敢于在系統體制轉換的初期抓住機遇,快速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從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又開拓了像辦農村托兒所,蘋果自運自銷,與他人合伙投資做生意等其它經濟風險和效益都較高的生計方式。至目前,這類農戶有的已具備了向其它體制狀態轉換的可能性,即已經具備了其他系統特征并處于新型農業體制的后期階段。
2.5農戶家庭體制轉換結果的適應能力評價
適應能力即適應力,其強調的是系統中的社會成分(系統管理中起作用的個人或團體)對其抵抗外部干擾的能力的影響。由于不同類型農戶家庭體制轉換的程度不同,其在面對如蘋果價格下跌、極端氣候等干擾打擊時,恢復生產、生活的能力各不相同,即對外部條件變化的感知力和響應力的綜合素質--適應力(Adaptability)不同。文中對農戶家庭體制適應力的量化,是選擇適應力的替代物(Surrogate)來計算得分,確定農戶所具有的三種資本,7個指標作為替代物。其中,社會資本代表農戶在遇到不可預期的干擾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的反應時間和恢復的時間,經濟資本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戶在受到擾動后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的投入。而在自然資本中,土地面積越大,利用結構越多元化,其應付各種病蟲災害、旱災、雹災等的能力越強。其中,收入多樣性指數表示農戶收入來源的多樣性高低和各種收入的均勻程度。當農戶所具有的社會資本和自然資本越大,農戶家庭的年純收入越多,收入多樣性指數越大,收入依賴指數越小,其自身所具有的適應力越高。同時,對三類農戶家庭體制的適應力得分顯示出,適應力的高低與其體制轉換的程度存在一定相關性,即在由糧食作物種植為主轉向以蘋果種植為主的新型農業體制下,隨著農戶家庭體制狀態轉換的加深,其適應力呈現出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即這種體制轉換對農戶家庭應對外界干擾是有利的。
3討論
在新時期城鄉轉型的背景下,西部農村地區的土地利用和種植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如收入成分和生計方式的多樣化等因素,都構成當地農戶家庭體制轉換的驅動力。文中從農村社會-生態系統的微觀尺度入手,基于農戶研究我國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區農戶家庭的體制轉換,采用選擇替代物的方法來量化農戶家庭抗干擾的適應力,并通過這一指標來衡量這種轉換對其是否有益,為農戶自身也為從農戶層面對當地整個農村社會-生態系統農村人地關系的適應性管理提供相應的對策。為未來在更大尺度,如將鄉鎮和縣域的人地關系演變研究結合起來,分析不同尺度下農村社會-生態系統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和驅動力提供研究基礎。事實上,將脫胎于生態學的恢復力思維中的適應力概念,應用到社會-生態系統中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農村社會-生態系統作為SESs的亞型,其本身的復雜性、開放性和各變量之間相互作用的綜合性極大的增加了研究困難,文中雖以小尺度體制研究為突破口,有效簡化各變量的復雜性相關關系,但也存在以下值得改進的問題:1)各農戶家庭體制轉換過程中,肯定會存在不同農戶家庭之間的變量相互影響的擾沌現象,但該種關系較難體現出來;2)對某個系統體制轉換的適應力計算應是動態的、變化的,不同階段應考慮選取不同的替代物才更符合事實。例如,對于處在新型農業體制后期向非農戶轉變的高收入農戶來說,其適應力似乎是在降低,這是因為本研究中只計算了農戶在其農業生產活動中的適應能力大小,忽略了對這類農戶來說重要的從事非農行業帶來的自身適應力的提高。3)文中對農戶家庭體制轉換過程的研究排除了導致其自身體制狀態劇烈轉換(速度和方向改變)的社會事件,如家庭成員分家、意外事故等,僅是通過提取常規系統變量來追蹤系統的動態性,分析系統體制的轉換過程等。
4結論
1.1森林覆蓋率增加,森林資源數量減少
大興安嶺經過50年的開發建設,森林的覆被率由開發初期的75.7%,增加到81.37%,但是森林資源的數量卻大幅度減少。大興安嶺林區現有的天然林資源情況與開發初期相比,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整個林區活立木總蓄積下降,已由開發初期的7.2億m3減少到5.5億m3,減少了23.6%。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下降了21.3%,疏林地單位面積蓄積下降了27.5%,而近成熟林的面積比重由解放初期的65.7%,下降到現在的12.1%,蓄積比重由79.4%下降到現在的15%。
1.2森林質量下降,生態系統趨向脆弱化
大興安嶺開發建設50年,長期超負荷利用森林資源,加上過量采伐致使林相破損、火災頻發,天然林逐步減少,林緣回縮,逆向演替加劇。一是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處于低水平,全區商品林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為77.26m3;二是林分低齡化,中幼齡林面積占有林地面積83.1%;三是樹種單一化,針葉樹比重下降,闊葉樹比重增加,優勢樹種興安落葉松與白樺蓄積比值發生了重大變化,由7∶1變為1.29∶1;四是一些地方林地流失嚴重,形成越來越多的低質低產林,大興安嶺林區特有的生態功能弱化,已經引起生態環境的破壞。
2森林經營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2.1掌握實據,科學規劃是森林經營首要安排和解決的問題
摸清底數,科學經營。目前我們的森林資源數據,是在每十年一次對林業局的資源二類清查基礎上調查累計的結果,同時也因資源管理和木材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實際情況,使統計數據與現實森林資源狀況存在差距,有些還有較大出入,所以當務之急,應對大興安嶺整個森林資源情況進行一次徹底清查,真正地摸清家底。家底清了,才能做到措施得當,實現“永續利用”;才能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在此基礎上,才能對目前的森林資源科學安排、規劃各項森林經營(如天然幼中齡林撫育、造林、人促、低質林改造、母樹林經營)目標和措施。原則是要徹底改變目前各項木材生產計劃安排體制,不以產量為依據,給森林“松綁”,一切按照森林資源現實狀況進行規劃與生產,即要經營好、培育好、利用好,又要切實保護好森林,走在保護中經營,在經營中利用,在利用中發展之路,讓森林自身不受“過勞”之害,從而才能真正使林區經濟和森林資源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2.2明確培育方向,實施分類經營,保證森林經營目標和效果
因地制宜、因林規劃、分區施策。一是對生態脆弱、森林植被稀少、恢復難度大的生態公益林,實行嚴格保護、合理補償,科學經營,對宜林地和林中空地,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恢復森林植被,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促進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二是對生態功能低下的疏林地,要進行合理補植和封育,改善林分結構,逐步增強森林生態功能。三是對一般生態公益林要按照可持續經營的目標和“近自然林”的經營模式,實行可許經營管理,嚴格執行森林經營管理的規程、規范,加強對現有林的撫育和殘次林的改造,合理調整樹種、林齡結構。四是對立地條件好的商品林區域,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珍貴樹種、大徑級用材林的培育。五是對可采資源瀕臨枯竭、森林質量急劇下降、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的區域,全面停止木材采伐。
2.3推進林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和全面綜合經營轉變,保障森林健康發展
森林經營要從粗放型經營向集約經營、全面綜合經營過渡。全面綜合經營核心就是實現森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模擬森林的原有生態系統,恢復森林的頂極群落。因此,在森林經營的全過程中,我們必須拼棄原有的經營模式,在森林資源恢復上從單純營造純林向針、闊、草相結合方向轉變,宜闊則闊、宜針則針、宜草則草,使廣袤的林地得以充分利用;在調查規劃中從單純看現狀轉向看現狀和歷史相結合,要認真研究原有森林的生境,了解原有森林群落的特點、立地條件、樹種組成及與周圍環境和其他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恢復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模擬原有森林群落,以其達到恢復原有生態位的目的。在營造林上從單純重視造林質量(成活率、保存率)向重視營造林的全過程上轉變,首先要從種子抓起,在育苗方面必須加大力度。其次,要注重林地質量,在今后營造上在貫徹適地適樹原則基礎上,更要注重后期林地的經營,促進林地增溫、培育林地肥力、調節林地旱澇等。
2.4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統籌兼顧的開展森林經營工作
推廣和使用先進的科研成果及生產技術,是提高林分綜合質量的關鍵,在衡量營造林質量上不能只靠成活率、保存率等數量指標,而必須考慮該林地的整體功能,對現有森林經營規程及技術規范要做到及時修改和完善,保證其時效性。對森林經營的技術人員定期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及時更新知識,要加強森林資源的動態信息管理,逐步建立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次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共享信息網絡體系。
2.5探索多種森林經營模式是脆弱生態系統恢復的有效途徑
探索適合林區特點的森林經營模式,其一,劃小經營單位,以家庭或家庭聯產承包經營,使家庭成為森林經營的最小主體;其二,劃小經營單元,根據森林資源分布特點,按林班、溝系區劃經營單元,在一個經營單元內,采取立體經營、綜合經營等具體措施;其三,在荒山荒地造林上,則可鼓勵個人投資或引資造林,在保證國有林地不流失的前提下,和承包人簽訂中長期造林合同,成林后,國家按其林分質量進行回收;其四,在森林撫育上,在嚴格核定原有林分立木蓄積和質量的前提下和承包人簽訂15~30年的長期經營合同,經營期滿,國家按其經營成果,按立木蓄積進行回收。
2.6改革創新體制和機制是林業發展重要舉措
林業管理體制和機制直接影響著林業生產力發展,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是林業管理體制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改革和創新是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要進一步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改革試點,實現森林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責權利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辦事高效、運轉協調、執法嚴明、監管有力的森林資源管理新體制;進一步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完善,逐步建立“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落實、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順暢規范、監管服務到位”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完善責任追究制。
3結論
【關鍵詞】復合生態理念;城市景觀;地域性;地域特色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古典園林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強調“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設計理念。但在經濟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宏觀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加之經濟利益的驅動,城市自身建設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導致社會分異、生活肌理與歷史傳統文化割裂乃至淪喪、景觀“趨同化”、“同一性”、景觀形態無序狀態蔓延、生態壞境承載力下降、城市地域性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這與地域性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保護與發揚也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如何在符合復合生態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將地域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觀規劃設計中,來提高人們對城市地域的認知度,激發人們的歸屬感?
1 內涵認識
1984年,馬世駿提出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國生態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礎[1]。復合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社會、經濟、自然三大子系統構成的、蘊涵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和整體生態化體系。而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是生態城市的靈魂所在,由此可見,生態城市設計要更多的側重于挖掘地域文化內涵、注重整體性與地域性的結合。而城市景觀正是處于這個眾多維度上的一個空間點,并限于這個空間點所延伸的范圍之內。
城市景觀是“城市居民與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網絡結構,也是人類在改造和適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人工生態系統[2]”。它是一個多元素組成的城市復合體,所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整體容貌,包括城市整體布局的各組成要素的空間結構和外觀形態,兼具經濟、生態、文化等多重價值。從系統論和生態學的深層次角度進行深入剖析,可知城市景觀是一類以環境為載體、自然生命為支撐、生態為綱、文化為常、受人類社會駕馭的集“自然—經濟—社會”為一體的復合生態系統。它具有自然生態和社會文化雙重屬性。
依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十四卷,可知地域是指有內聚力的地區。地域本身具有同質性,具有時間和空間雙重維度。它強調地域環境和文化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和整體性。1988年,吳良鏞先生指出“所謂地域,既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單元,也是一個經濟載體,更是一個人文區域,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城市都存在這深層次的文化差異……”?!暗赜蛱厣笔侵冈谀骋粋€特定的地域內,其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因素等共同構成的特征,它是相對于一定空間維度存在的,是歷史特征和時代屬性相統一的地域文化的綜合表現[3]。地域性的缺失,使景觀失去了原有的個性,喪失了活力,地域性可謂彰顯城市景觀個性的血液,地域文化景觀具有有機生命體的特性,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觀空間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景觀,如沙漠中的綠洲、大地景觀、草原景觀等。地域性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是營造具有場所精神的城市空間的重要途徑,也是延續復合生態理念的真實體現。
2 理性反思
遵循以上內涵認識,顯然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與發展模式,轉向地域特色的表達來應對全球化和地域化的沖擊。具體來說,我們需要建立一種立足復合生態理念下的具有地域特色內涵的城市景觀發展模式。因此,在價值觀和方法論層面上的轉型和調整是首當其沖的。針對不同層次的整合與梳理,整體來說,可以分為宏觀整體層次和微觀要素層次兩大策略。
2.1 宏觀整體層次
1)尊重地域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營造生態性地域特色景觀。對于地域特色的理解,不僅指縱軸歷史文脈的傳承,也包括對其所處地域自然環境的深刻認識。每一個地域自然環境的形成,都與當地的氣候環境、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等元素密切相關。在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浪潮下,城市景觀規劃設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自然地理和場所,這種理解不僅是指靜止的形態,也包括對其動態發展形態和歷時性的理解。在設計時應將這些帶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元素融入到設計中,構筑生態走廊中的綠色網絡。以盡可能地避免對地表肌理和地質構造的破壞。
2)挖掘地域文化內涵,重構地域景觀特色。傳統文化在時刻影響景觀形態的發展;民俗文化具有強烈的地方認同感;現代文化則既含有傳統文化基因又汲取了時展精髓。文化具有明顯的歷史延續性、整合性和重塑性,而且每一個地域的地域文化都是該地域人們活動與交流的歷史積淀,都具有它們獨特的文化多樣性。與此同時,城市的發展水平、功能定位、整體風貌、城市肌理等也是地域性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影響因子。整合梳理地域文化,充分挖掘文化內涵,提煉地域文化精華,用生態化、現代化的表現手法塑造特色景觀形象,是彰顯城市景觀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徑。
3)多元文化融合共生。景觀只有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才具有生命力[4]。只有正確把握人們的審美需求,在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為本土文化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永葆本土地域特色。
2.2 微觀要素層次
1)“天人合一”的景觀形態。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應堅持復合生態理念,尊重地域固有生態系統的標準,以提煉、概括的景觀處理手法進行再加工,呈現出高度概括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觀空間形態。
2)揭示景觀機理,滿足人類心理需求。在景觀規劃設計中,避免景觀均質化問題,洞察人類心理需求,運用空間尺度和比例的地域概念,切入形象、材質、尺寸等各個方面,加入景觀符號元素,豐富空間的層次性,闡釋空間的延伸與滲透。
3)合理利用新技術、地域景觀生態性材料,注重色彩的延續與控制??沙掷m的合理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應用天然材料和再生材料,重視資源的生態價值與物質的循環和轉化,凸顯生態安全與生態效益。同時著重探析色彩的冷暖、飽和度和明度的變化規律,提煉意境美、藝術美和自然美。
4)復合生態綠化體系的營造。將綠化作為城市景觀的一個子系統考慮,組織層次豐富的綠化空間,保護物種多樣性。城市的生態自然環境和文化內涵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城市形象的最顯著特征。綜上所述,景觀規劃設計中應從整體入手,逐項分析,綜合考量,尊重自然環境,遵從生態規律,弘揚傳統文化,亮化景觀形象。
3 結語
“從可持續發展的口號走向生態景觀建設的具體行動,這是當今國際城市人居生態研究的主流”[5]。在城市景觀地域特色塑造中,要注重優化城市資源、保護城市生態系統、尊重原場地的地形地貌與其周圍環境和諧共生、并結合地域性符號元素,將景觀創造性地融入環境之中,形成更加完美的景觀效果,營造一個生態化、個性化、特色鮮明的城市景觀形象,來展現其特有的生態、文化、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馬世駿 王如松.《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J] 生態學報. 1984.4(1).
[2] 李秀珍 肖篤寧. 《城市的景觀生態學探析.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1995(2).
[3] 王曉娜. 《基于地域特色的現代城市設計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關鍵詞: 結構; 過程; 集成; 地理學; 生態學
人類活動的強烈干預推動著地球系統演化進入了“人類世”(Anthropocene Era) 的新紀元[1]。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運行的影響趕上甚至超過了自然變化, 地球系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發生變化并進入一個未知的演化方向和軌道[2]。在這種背景下, 傳統地理過程、生態過程研究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 地理過程、生態過程及其與相關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正在成為現代地理學和生態學發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概述地理—生態過程研究進展的基礎上, 探討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和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 以期為我國地理學、生態學等相關領域研究與發展服務。
1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進展概況
地理過程是指地表環境(要素、綜合體) 隨時空變化的歷程, 按要素可分為自然過程和人文過程, 按機制可以分為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等[3]。在傳統地理過程的研究中, 地貌過程和水文過程是其研究的主題和核心內容, 各種營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形態和地形單元以及流域水循環的過程與機理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生態過程作為生態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主要涉及生態系統中的元素循環、種群動態、種子或生物體的傳播、捕食者和獵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和干擾等方面[4]。
20 世紀后期以來, 人類活動及其所導致的全球環境變化成為了全球生態系統格局、結構和過程變化的主要驅動力[5, 6]。在這個過程中, 土地利用改變了全球生態系統格局與結構, 人工直接管理的生態系統達到陸地總面積的40%以上[7]。1970~2000 年間土地利用擴展使物種滅絕速率比自然背景值提高2~3 個數量級, 全球物種多樣性降低40%[8]。同時, 人類活動深刻地改變了水資源與水循環[9, 10], 1960 年以來, 水資源利用每10 年增加20%, 15%~35%地區出現水資源過度利用; 此外, 人為因素誘導的土壤侵蝕、土地退化等也成為全球面臨的突出生態與環境問題[11], 全球約有40%的農業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現象[12]。在21 世紀, 人口和經濟持續增長以及全球環境快速變化將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8]。
在人類活動深刻影響和全球環境變化的背景下, 早期地理與生態過程的相關研究表現出明顯不足。在地理過程的描述中, 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內容的分化[13], 自然地理過程往往只考慮自然變化機理, 而忽視人文因素的作用和動態過程。如早期的水文過程研究, 雖然可以分析徑流和輸沙的動態變化, 但是卻往往難以揭示人類活動的影響效應。同時, 在構建的地理過程模型中, 也存在許多相互割裂的現象。如土壤侵蝕模型,其經驗模型往往難以揭示土地利用空間分布格局對土壤侵蝕過程的影響; 而物理模型雖然能夠反映出土壤流失的過程, 模擬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土壤侵蝕的變化; 但在實際應用中, 卻由于野外和實驗獲取的數據難以滿足模型參數設置的要求、誤差累積和不確定性增加等原因, 而影響模型精度, 限制土壤侵蝕模型的應用[14]。
在生態過程研究中, 也多以自然生態變化的機理而展開。如植被空間格局變化研究仍然以頂級群落概念、群落格局演替Gap 理論和生命區劃分體系為理論基礎, 難以解釋由人類主導的生態系統的動態過程。如在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變化的動態描述中常以Odum 的生態系統演變規則(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15]為理論框架, 在此框架下生態系統應向熱力學穩定態(Homeostasis) 演化; 然而, 生態系統很少達到穩定態, 也不一定呈現向穩定態演替的趨勢。生態系統對環境長期變化的適應性研究經常以Tilman的資源競爭平衡理論為依據, 但以此為基礎的模型并不能現實地模擬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的動態變化[16]。同時, 由于大多數生態學理論是基于單個生境中小尺度上的研究發展起來的, 而目前的環境問題具有大尺度的性質[17], 所以, 尺度問題業已成為現代生態過程研究的需求。
在全球環境變化驅動下, 傳統地理過程與生態過程的研究發生了深刻變化, 與地理—生態過程相關的國際重大科學計劃相繼啟動。如從國際生物圈計劃(IBP) 到人與生物圈計劃(MAB), 再到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 從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 到全球變化的人文影響計劃(IHDP)等??v觀這些研究計劃和相關學科的發展, 可以發現地理過程從任何角度看都不再是單純的自然過程, 生態過程的研究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生態系統內的動態與發展, 注重人類活動影響, 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合, 正在成為現代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要特點。
目前, 地理過程的研究正經歷著從自然向自然與人文結合方向發展, 從無機向無機與有機結合方向發展, 從單要素、單個過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多過程耦合與綜合研究方向發展, 從宏觀到宏觀與微觀結合方向發展[3]。生態過程的研究也伴隨著生態學的發展,表現出生態過程研究與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相結合, 其研究對象從自然生態系統向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方向發展。研究方法從局部的、孤立的研究向整體的網絡化研究發展, 生態過程研究的時空尺度不斷拓展, 研究手段不斷更新。在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中, 新的科學問題和研究領域正悄然凸現。
2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
現代地理—生態過程強調人為因素在各種過程中的作用, 強調人為因素作用下的地理—生態過程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 強調地理—生態過程與全球變化之間的耦合作用以及可能引發的后果, 強調地理—生態過程在土地退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強調利用現代手段進行定量化研究和過程模擬。在地理—生態過程研究中, 所涉及的基本科學問題包括結構與過程、綜合與集成兩大方面, 其研究重點則集中在尺度—結構—過程相互作用、自然—經濟—社會相互聯系、地貌—水文—生態過程相互耦合、地理—生態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相結合等領域。
2.1 基本科學問題
2.1.1 結構與過程在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中, 結構往往是指不同生態系統和景觀單元的空間關系, 如生態系統與景觀單元的大小、形狀、數量、類型及空間組合等。所涉及的過程包括自然過程(元素和水分的分布與遷移、物種的分布與遷徙、徑流與侵蝕、能量的交換與轉化等) 和社會文化過程(交通、人口、文化的傳播等)。目前, 結構與過程研究的科學問題主要集中在結構、功能、動態、驅動力、過程、機制等幾個方面。
(1) 結構關于結構的研究, 是重點探討地表系統的要素組成和空間分布特征, 如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組成和分布格局、生態系統的空間異質性等。其中, 如何有效刻畫生態系統和景觀單元的結構特征, 構建具有生態學意義的格局指數是目前地理—生態過程研究中富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F代信息技術為獲取生態系統和景觀類型空間分布的基礎信息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深入分析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對于全面提升結構分析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功能系統的要素組成決定系統功能的發揮, 功能是不同系統要素與結構的外在體現。功能的研究主要分析陸地表層系統的結構演變與過程動態所表現出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不同類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研究、結構變遷與過程耦合下的資源環境效應等是目前功能研究的熱點問題。
(3) 動態動態變化是在結構分析的基礎上, 研究生態系統和景觀單元等的變化規律和特征, 解釋結構發生怎樣的變化、變化的地點以及變化的速度等問題。在動態變化的分析中, 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 對現狀的分析; 對未來變化的模擬。其中, 采取何種方法或技術刻畫動態變化的特征, 是學者們共同關注的話題。此外, 在動態分析的研究中, 對不同時期數據精度、分類系統等一致性的處理, 往往是進行動態分析的先決條件。
(4) 驅動力驅動力分析是在結構變化分析的基礎上, 揭示生態系統和景觀單元變化的原因和驅動機制, 以期為預測結構變化方向和制定相應管理對策等服務。驅動力包括自然驅動因子和人為驅動因子兩個方面, 其中, 自然驅動因子主要指對特定結構的形成與演變起作用的自然因素, 包括氣候、地貌、水文、土壤和自然干擾等; 人文驅動因子主要涉及到人口變化、技術進步、政治經濟體制變革、文化價值觀念改變等。在驅動力的分析中, 重點探討: 驅動因子選擇與關鍵因子甄別、驅動力分析方法確定、不同驅動因子在不同時空尺度上的功能和效應等。
(5) 過程陸地表層系統過程的研究內容涉及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和人文過程等方面, 其研究將朝微觀深化和宏觀綜合兩個方向發展, 其關鍵在于系統中界面過程的綜合研究[18], 同時注重過程的格局分析[19]。目前, 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水文循環過程與水量轉化、流域系統中物質遷移過程、土壤侵蝕過程、土地系統演變過程、土壤—植物—大氣連續系統過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生物多樣性變化過程、人文與文化過程等方面。
(6) 機制旨在揭示結構與過程的相互作用關系。在機制的研究中, 注重地理—生態過程與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重視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科學在揭示機制研究中的應用。模型作為地理—生態過程的定量表達, 是探討機制的重要途徑, 需要通過模型的手段開展機制的分析和情景預測研究。
2.1.2 綜合與集成綜合是地理學的本質和存在依據, 集成是綜合的演進與升華[20]。在地理學研究中, 需要綜合多學科的理論和知識, 選擇典型區域, 針對主要問題開展綜合
與集成研究。在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中, 也需要綜合多種實驗觀測手段和研究方法開展綜合研究。在此基礎上實現地理—生態過程研究中的要素集成、過程集成和區域集成。
(1) 要素集成現代地理—生態過程受自然、生態、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將人類活動納入地理—生態過程, 對多種要素進行集成分析, 對于揭示結構與過程的演
變規律與特征具有重要意義。在要素集成的研究中, 要考慮自然社會經濟要素的集成和
相互作用, 也需要考慮要素的尺度效應。
(2) 過程集成黃秉維先生早在20 世紀50~60 年代就提出了綜合研究地表物理過程、化學過程與生物過程的學術思想[21]。過程集成強調地球表層系統各個過程之間的相互關聯, 注重自然過程與人文過程的耦合研究, 強調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理—生態過程的綜合研究, 突出自然地理過程與生態過程的耦合研究等。在過程集成中, 基于過程模型的模擬與預測研究是過程集成方法研究的重要內容。
(3) 區域集成地球表層系統不僅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和地域分異規律, 同時也是
一個多層等級系統, 既有坡面—小流域—流域—區域—全球的不同尺度, 也存在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景觀—區域—全球的多個層次。在地理—生態過程的區域集成研究中,不僅需要針對不同尺度地球表層過程的發生機理展開研究, 更需要通過尺度效應分析和尺度轉換(尺度上推與尺度下推), 獲知其他尺度的信息, 開展多尺度研究, 從而體現研究對象的整體性。在尺度效應分析與尺度轉換中, 需要注意特征尺度選擇與尺度域劃分、轉換方法與模型構建、時間尺度與空間尺度的合理匹配、尺度轉換結果的不確定性分析等問題。
此外, 在綜合與集成的研究中, 也需要加強集成方法的拓展, 發揮計算機技術、應用數學方法、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在地理—生態過程研究中的作用, 開展基于對過程理解和定量闡述的模型研究, 如建立區域綜合模型、多尺度地理—生態過程模型等。
2.2 重點研究領域
2.2.1 尺度—結構—過程相互作用“尺度—結構—過程”是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核心理念, 結構影響過程, 過程改變結構, 尺度不同, 結構與過程的關系也將有很大的差異。其中, 結構是不同地理—生態過程與自然背景綜合作用的結果, 地理—生態過程的變化與發展影響和改變著陸地表層系統結構的形成, 從某種意義上說結構是各種地理—生態演變過程的瞬間表現。同時, 結構能夠從多個方面影響過程, 如生態系統的空間分布能夠影響局域地表溫度、養分豐缺、生物種群或其他物質在空間上的分布狀況, 景觀要素的變化可以影響景觀中的物質流和能量流等[22, 23]。
結構、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離不開其所依賴的尺度。地理—生態過程不同, 其相應的尺度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就研究粒度而言, 富營養化的研究往往在30 m 或更小粒度上展開, 而森林砍伐的粒度則多在100 m 以上; 就研究的幅度上, 葉片的生理過程一般發生在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的空間尺度和秒/ 分鐘的時間尺度上, 而景觀動態過程的研究則需要考察幾百/ 幾千平方公里的空間尺度和十年/ 百年的時間尺度[24]。結構與過程的關系會因研究尺度的不同而發生明顯的變化, 如在不同尺度上, 土地利用結構與土壤養分、土壤水分、水土流失的影響機制并不相同[4], 中小尺度上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滿足大規模綜合治理與開發的需求。
尺度—結構—過程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現代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點領域, 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針對單一尺度分析結構與過程的作用機理;
(2) 探討不同尺度之間結構或過程變化的規律和特征, 并分析其尺度效應;
(3) 基于不同尺度結構與過程的作用關系和尺度效應分析結果, 進行多尺度綜合研究和尺度轉換研究;
(4) 探討不同尺度劃分體系(如時間尺度、空間尺度、過程尺度、觀測尺度、模型尺度等) 對結構、過程、結構與過程作用關系的影響效應;
(5) 其他研究, 如多尺度模型研究、尺度轉換不確定性分析研究等。
2.2.2 自然—經濟—社會要素相互聯系當代地理學作為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與關系及其時空規律的科學, 其研究內容主要面向當前世界性的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25]。現代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 必然注重自然、經濟、社會等多因素的綜合研究, 注重人類活動與環境變化的關系[19]。
在自然—經濟—社會要素相互聯系的研究中, 地理—生態過程重點探討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自然、經濟、社會單一系統內部的要素、過程時空變化規律與特征;
(2) 自然、經濟、社會不同類型的要素、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機理;
(3) 自然、經濟、社會不同系統之間多要素或過程之間的綜合與集成;
(4) 地表系統在自然、經濟、社會共同作用下的變化規律與發展趨勢;
(5) 其他研究, 如復合系統基礎理論創新等。
2.2.3 地貌—水文—生態過程相互耦合地貌過程、水文過程和生態過程是地理學、生態學研究的傳統優勢領域。在早期的研究中, 往往關注單一過程的研究, 而對兩兩過程或多種過程的綜合研究不夠。然而, 多種過程的耦合作用機理往往是識別系統動態演變的關鍵所在。在全球環境變化的背景下, 地貌過程—水文過程—生態過程的耦合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 地貌過程—水文過程—生態過程的耦合研究重點關注地形發育、徑流形成、污染物遷移、土地退化、生態系統調控等領域, 其重點研究內容有:
(1) 人類活動影響下的生態—水文過程;
(2)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
(3) 流域水、沙及化學物質遷移過程;
(4) 其他研究, 如耦合模型開發等。
2.2.4 地理—生態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研究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并尋求解決其中關鍵問題的途徑, 為區域整治提供理論基礎和決策依據, 是當代地理學和生態學服務社會的重要方面。目前急需解決的資源環境問題包括水資源供應危機、土地質量急劇下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災害頻發等問題, 這些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往往和地理—生態過程的調控密切相關。探討地理—生態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的關系是目前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要方面。
地理—生態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研究的重點內容有:
(1) 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與全球變化;
(2) 流域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及其資源、環境和災害效應;
(3)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變化過程及生態環境效應;
(4) 城市化過程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效應;
(5) 生態系統過程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6) 地貌過程與災害效應等。
3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3.1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發展趨勢
現代地理—生態過程研究正跨越不同時空尺度, 開展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 從近期發展看,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具有以下明顯的動態和趨勢。
(1) 系統化系統化是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要方向。地理—生態過程是以系統論為基礎, 以陸地表層系統、環境系統、人地系統等為對象開展研究。在系統化研究中,需要探討系統的內部要素與結構組成、系統層次與相互關聯、系統動態與外部環境的相互關系, 揭示全球變化背景下地理—生態過程與地表系統演變的作用關系, 探求系統協調發展的機制與途徑。
(2) 綜合性綜合性是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要特色。在地理—生態過程的綜合研究中, 不僅要在分析要素與要素關系、要素與過程關系、過程與過程關系的基礎上開展要素綜合和過程綜合, 也要在尺度效應分析和尺度轉換的基礎上開展區域綜合研究。在區域綜合研究中, 不僅需要聚焦危機區、脆弱區或熱點地區, 針對獨特區域開展獨特問題的綜合研究[26]; 同時也應具有全球化視角, 開展跨國或全球尺度的研究。此外, 也應注重總結性的綜合研究[27], 基于重要地理區域科學數據構建國家級的地理科學基礎平臺,為進一步創新研究提供基礎。
(3) 交叉性地理—生態過程研究本身就屬于學科交叉的范疇。隨著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全球性問題重要性的日益突現,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交叉性特點將愈加明顯, 自然與人文的交叉、科學與技術的交叉、多學科交叉成為地理—生態過程研究不可逆轉的趨勢, 地理學、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大氣科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不同學科對于地球表層系統的共同關注, 在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的同時, 也為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深入發展提供了機遇。
(4) 應用性地理—生態過程的未來研究, 將積極拓展科學研究的應用領域與范圍,在環境與災害管理、生態系統管理、國土綜合整治、全球環境變化、土地退化防治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開展應用研究, 以滿足國家需求, 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服務。
3.2 地理—生態過程的重大研究論題
地理—生態過程作為當代地理學、生態學及相關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前沿領域,在未來的研究中, 需要整合科技資源, 針對以下領域和內容開展工作。
(1) 地表系統中的物質、能量和生物流過程研究其中重點加強生態水文過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人地相互作用過程、全球碳氮循環等研究; 注重界面過程和不同類型過程的耦合; 注重野外觀測、試驗分析、空間信息技術、數學模型等研究方法的綜合應用。
(2) 地表環境變化的驅動力、過程和效應研究主要分析陸地表層系統、環境系統和人地系統演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驅動, 分析不同結構和過程的時空變換特征, 探討不同變化情景下的資源、環境、生態和災害效應。
(3) 區域綜合和區域內異質性研究區域綜合研究有待于加強區域綜合實驗研究、區域綜合的方法與模型應用; 同時針對區域內的時空變異, 開展區域內景觀多樣性與異質性、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研究。
(4) 尺度推繹與轉換尺度問題是地理—生態過程研究中極富有挑戰性的課題。針對不同的尺度劃分體系(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景觀、區域、全球; 坡面、集水區、流域、區域、全球), 開展尺度推繹與轉換的理論基礎研究和區域實驗研究, 發展尺度推繹與尺度轉換的方法和模型。
(5) 地理學的整體性研究整體性是地理學的特色, 在當前環境變化研究中, 基于系統分析的整體性研究愈加重要[19]。目前, 地理學的整體性研究亟需加強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融合, 注重環境變化與規劃、土地利用變化與規劃、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 突出人類活動對環境和過程的影響, 探討模型模擬研究在地表系統整體性中的作用。
(6) 方法論創新方法論創新是推動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要途徑。需要加強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科學在地理系統研究中的應用, 開發研制或發展地理過程模型、多尺度綜合模型等, 加強模型的有效性檢驗與驗證。
(7)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應用在地理—生態過程的理論與創新的基礎上, 積極加強應用研究, 其中重點加強的領域有: 水循環與水資源、地貌過程與工程和災害防治、氣候變化及其效應、生態過程與生態系統恢復和保護、土地退化過程與治理、人地相互作用過程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球變化的區域適應研究等。
3.3 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幾點建議
我國在地理—生態過程這一領域已經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并取得許多重要的研究進展。但是, 與國際相關研究的發展相比, 我們還有明顯差距。為了更好地開展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 服務于學科發展與國家需求, 在未來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 加強觀測、實驗、調查與模擬獲取數據是開展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目前, 我國已經建立了長期野外觀測與研究臺站網絡, 為監測我國資源環境動態、推動地理學與生態學的發展、服務于國家需求和政府決策提供豐富的數據基礎。然而,很多研究還缺少第一手的觀察與監測數據。因而, 在未來的研究中, 要加強觀測、實驗和野外調查, 注重數據監測的長期性、監測手段與方法的一致性。同時, 加強地理—生態過程的模擬研究, 發展基于觀測的過程模擬模型。
(2) 加強遙感與野外觀測的結合遙感手段是目前快速獲取地表信息, 開展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時間分辨率與空間分辨率的限制, 遙感數據的解譯結果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因而, 在基于遙感手段開展野外調研和數據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加強野外的同步觀測, 將遙感調查結果和野外觀測數據相結合, 提高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準確性。
(3) 加強區域綜合和全球研究在我國目前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中, 區域的綜合研究已有較多的案例, 但是缺乏基礎理論創新, 多尺度綜合研究的內容也并不多見; 同時, 在地理—生態過程領域, 我國具有全球性視野的研究非常匱乏。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國學者要關注全球的問題, 積極開展跨國或全球尺度的研究。
(4) 加強學科交叉, 特別是一級學科的交叉學科交叉點往往就是科學新的生長點、新的科學前沿, 這里最有可能產生重大的科學突破, 使科學發生革命性的變化[28]。然而,從目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情況可以看出地理學者有意開展交叉研究的項目比例較低[29], 地理學家們對于自然與人文的綜合研究相對薄弱, 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家需求。因而, 在今后的研究中, 亟需加強學科交叉, 將其他學科, 如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信息科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應用到地理—生態過程的研究中, 以期取得突破與創新。
參考文獻(Refer ences)
[1] Crutzen P J. Geology of mankind. Nature, 2002, 415(6867): 23.
[2] IGBP. 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 a planet under pressure. IGBP Science 4,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Programes, 2001.
[3] 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Review of land surface geographical process study and prospects 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600-606. [ 冷疏影, 宋長青. 陸地表層系統地理過程研究回顧與展望. 地球科學進展,2005, 20(6): 600-606.]
[4] Fu Bojie, Chen Liding, Wang Jun et al. Land use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Quaternary Sciences, 2003, 23(3):247-255. [傅伯杰, 陳利頂, 王軍等. 土地利用結構與生態過程. 第四紀研究, 2003, 23(3): 247-255.]
[5] Margaret A P, Emily S B, Elizabeth A C et al. 21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port from the Ecological Visions Committee to the Governing Board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org/ecovisions/.
[6] Franoise B, Jacques B. Landscape Ecology: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Hampshire: Science Publishers,Inc., 2003. 18-24.
[7] Goldewijk K K. Estimating global land use chang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The HYDE database.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1, 15(2): 417-434.
[8]WWW.Living planet report./abelard.org/news/ecology2004.php#wwf_report. [9] Vorosmarty C J, Sahagian 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of the terrestrial water cycle. BioScience, 2000, 50(9): 753-765.
[10] Oki T, Agata Y, Kanae S et al. Global assessment of current water resources using total runoff integrating pathways.Hydrological Sciences, 2001, 46(6): 983-995.
[11] Dumanski J, Pieri C.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pla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0, 81:93-102.
[12] Oldeman L R, Hakkeling R T A, Sombroek W G. World map of the status of human induced soil degradation: an explanatory note.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re, Wageningen, NL, 1990.
[13] Thrift N.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Geoforum, 2002, 33: 291-298.
[14] Fu B J, Zhao W W, Chen L D et al. A multiscale soil loss evaluation index.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4):448-456.
[15] Odum E P. The strategy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 Science, 1969, 164: 262-270.
[16] Cao Mingkui.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ecosyste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nthropocene Era .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Human Activities and Ecosystem Change, Dec.30, 2005. [ 曹明奎. 人類世時期生態系統研究和管理面臨的挑戰. “人類活動與生態系統變化”創新團隊學術討論會, 2005 年12 月30 日, 北京.]
[17] Chen Changdu. To follow the world's new tendency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hina's ecology.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1996, (2): 7-9. [陳昌篤. 注目世界動向: 迎接21 世紀中國生態學新發展. 科技導報, 1996,(2): 7-9.]
[18] Zheng Du, Chen Shupeng. Progress and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1, 16(5): 599-606. [鄭度, 陳述彭. 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前沿領域. 地球科學進展, 2001, 16(5): 599-606.]
[19] Gregory K J.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hysic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0. 125-131,275-289.
[20] Ge Quansheng, Wu Shaohong, Zhu Liping et al. Some ide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ography in the 21st centur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4): 406-415. [葛全勝, 吳紹洪, 朱立平等. 21 世紀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若干思考. 地理研究, 2003, 22(4): 406-415.]
[21] Huang Bingwei. Some key tendenci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0, 26(3): 149-154. [黃秉維.自然地理學一些最主要的趨勢. 地理學報, 1960, 26(3): 149-154.]
[22] Pickett S T A, Cadanasso M L. Landscape ecology: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ecological systems. Science, 1995, 269(21):331-334.
[23] Reiners W A, Driese K L. Transport Processes in Nature: Propagation of Ecological Influenc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91-267.
[24] Buttenfield B P, Cameron D R. Scale effects and attribute resolution in ec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grating G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GIS/EM4): Problems, Prospects and Research Needs,2000.
[25] Song Changqing, Leng Shu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modern geography and progresse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5, 20(6): 595-599. [宋長青, 冷疏影. 當代地理學特征、發展趨勢及中國地理學研究進展. 地球科學進展, 2005, 20(6): 595-599.]
[26] Cai Yunlong, Lu Dadao, Zhou Yixing et al. National demands for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geography.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6): 811-819. [蔡運龍, 陸大道, 周一星等. 中國地理科學的國家需求與發展戰略.地理學報, 2004, 59(6): 811-819.]
[27] Lu Dadao.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58(1): 3-8. [陸大道. 中國地理學發展若干值得思考的問題. 地理學報, 2003, 58(1): 3-8.]
關鍵詞:有效教學 生態信息 生態系統 反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136-03
1 有效教學概念的理解
效率、效果和效益是企業的生命。效率作為經濟學的術語,其基本要義是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效果是通過生產活動產生的合乎目的性結果,效益是生產活動產生的最終的實際效果和利益。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有意識的培養人的活動,而教學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現實背景下,知識、信息日新月異,科技發展迅速競爭日趨激烈,新技術、新工藝、新行業不斷呈現,職業崗位變化加劇。這些變化強烈地促使學校要加強教學改革,理性認識追求教學效率、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益是當今教學活動的應然需求。
20世紀的西方教育科學化運動促進了有效教學概念的產生,盡管對有效教學概念的內涵的解釋卻沒有統一的界定[1-5], 但基于企業發展經濟發展的理念出發,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效教學”概念。教學活動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培養人的活動,從教學活動的過程來看,有效教學活動的行為主體(教師、學生)投入了時間、精力和物力,而從教學活動的結果來看,教師和學生取得了教和學的效果。從教學活動的社會效益看,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簡言之,有效教學的內涵包括教學要講究教學效率,追求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益。效率是指教學的投入與產出應符合一定的比率;有效果是指教學活動的結果要符合預期的教學目標;有效益是指教學目標是否符合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以及符合的程度[6]。理解有效教學的概念不僅要抓住有效教學中“效率”的本質,更要抓住有效教學“效果”和效益的本質。
2 有效教學的系統性和生態信息流
2.1 有效教學的系統性
生態學理論認為,自然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諸因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的實現物質循環運動、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復雜有機整體。教學是以教師和學生為生物因素,借助多種無機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因此,與自然生態系統相似,教學也具有系統性,也具有系統的重要特征:一是其整體性,構成教學系統中的諸多元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二是其結構上存在著層次性,教學系統中的諸元素在空間、時間上有不同的分布格局,存在橫向和縱向上的內在聯系。三是其功能性,教學系統的整體性和結構層次性決定了教學系統的功能性,系統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實現其功能性。有別于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因素,教學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因素(教師和學生)具有突出的社會屬性,通過人類社會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主動和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環境。而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正是教學生態系統的功能性的呈現。
2.2 有效教學的生態信息流
Shannon從統計學角度分析認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的東西[7]。Wiener認為,信息是人與外界交流的內容和名稱[8]。陳國能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認為信息是自然界的物質、能量、知識(意識)對信息受體的映射[9]。與反映自然界物質和能量存在和變化的源信息相比,知識信息是由信息處理系統產生的“知識”轉化而成的[9]。審視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可知教學中的文化傳承和發展是一個依托教學生態系統實現復雜信息傳遞的時空動態變化過程。而授課前的信息搜集、分析與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知識信息傳遞以及授課后的教學信息反饋是構成教學信息時空動態過程的三個重要環節。每個環節的內在變化都蘊含著教學信息的交互傳遞過程。因此,相對于物質流動、能量流動而言,信息流動在教學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2.1 授課前的信息收集、分析與處理
誠然,教師在進行授課前都要進行一番準備,一般稱之為備課。依據教學實踐的體會,可以認為備課是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對多種信息加工處理的認知活動過程。這種認識能體現教師備課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思維創新性,認識和實踐的統一性。教師是多角色的扮演者和任務的承擔者。要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需要消耗一定時間、精力及物質,形成有特色、有創意的教學預想或教學設計過程。首先,教師是個決策者。教師需要調查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和能力水平,了解所授課程的知識體系及與其他相關課程的有機聯系等。在獲得較為充分的信息后進行分析與處理、作出判斷,進而確立教學目標。其次,教師是編劇和策劃者。備課是個復雜的信息預處理過程,它不僅包括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研究教材、查閱參考書籍,確立和完善教學內容,研究設計預實驗;而且包括為實現課堂知識信息傳遞和思維能力開發而進行的教學方法選擇、教具等媒介的選擇及教學策略的運用等。離開了授課前對復雜信息進行搜集、分析與處理的認知活動,就不會形成有效的教學設計或預想,勢必導致教學出現平淡無奇甚至低效的局面。
基于上述的分析,在實踐教學中認真貫徹實施,收到非常明顯的教學效果。例如大學無機與分析化學中的實驗課教學,在研究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計劃和要求以及在了解學生實踐基礎等信息的基礎上,確立實驗課的目標:學會用基準物質標定氫氧化鈉的標準溶液的方法,掌握滴定法標定酸堿標準溶液的原理和操作技能,學會指示劑的選用和滴定終點的判斷。實驗的成敗取決于堿式滴定管的正確使用,因此堿式滴定管的使用是實驗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查閱資料及以往的實踐經驗和體會,抓住減少實驗誤差的因素:洗滌、潤洗、排除氣泡、讀數、滴定時手捏塑膠管的位置、接近滴定終點時半滴的操作以及溶液顏色的識別。采用重點講解、師生互動交流、演示和觀察、思考、操作練習等方法,學生主動投入實驗活動中,興趣高,不僅理解和掌握了原理,而且全面熟悉造成誤差的因素,掌握了減少實驗誤差的實驗操作技能,從實驗中獲得了真實體驗,也產生了成就感。實踐證明:對于滴定實驗,如果不對有關滴定實驗信息全面的獲取和預實踐,不全面考慮好影響誤差的因素及找到減少誤差的對策,實驗課難以獲得好的效果。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數時功。沒有經過授課前對知識信息進行搜集、分析與處理等認知活動,即使教學實現了“率”,也收不到“果”。
2.2.2 教學中的知識信息流
課堂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它具有具體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獨特的特征。在課堂這個環境中,教師、學生及各種無機物理因素之間彼此作用并相互影響 [10]。在教學生態系統中,除了物質運動和能量傳遞以外,教學生態系統中諸要素間相互作用的內在方式是知識信息的交互傳遞,進而形成教學中的知識信息流。因此,實現有效教學,更好地獲得教學效果,需要尤為重視教學生態系統中信息的傳遞過程。
2.2.2.1 創建有效的知識信息流
在生態系統中,信息流不像物質那樣循環,也不像能量單向流動,信息流是雙向的,有從輸入到輸出的信息流,也有從輸出到輸入的信息反饋流[11]?;谏鷳B系統中信息傳遞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來剖析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通過語言、手勢、媒體等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另一方面,學生是學習的行為主體,學生接收教師、媒體等傳遞的知識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編碼和儲存。學生對信息的接收、編碼的結果如何往往會通過表情、語言等方式發出反饋信息。學生眉目舒展,可見教師的信息被很好的接收、編碼和儲存,學生的臉上有了笑容和驚喜,反映出他們領會了其中的真諦或有創新性的發現。倘若學生眉頭緊鎖,反映出在信息接收、編碼過程中出現困難或障礙;抑或教師在傳遞知識信息的過程中,而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對教師的信息傳遞不呈現積極的反應。這些現象揭示出教師的信息傳遞沒有引起學生的共鳴,師生間的信息流出現障礙,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學中,教師、媒體向學生傳遞的知識信息是否有效,需要教師運用敏銳的感覺來捕捉學生的各種明顯或不明顯的信息呈現,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知識信息流的有效傳遞,從而保證教學目標實現的最優化。具體的措施:一是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信息傳遞過程中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擔當道具、燈光音響師的職能。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氛圍,避免物理環境因素對知識信息的傳遞、接收和編碼等過程的干擾。二是信息的駕馭與調控。教師要擔當導演、演員的角色。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加深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加強師生間知識信息的交流。三是視覺信息的有效傳遞。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視覺具有獲得較多信息的優勢。教學中靈活有效地利用課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信息傳遞效果。例如,在“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的知識教學中,Na+-K+泵的結構及作用機制是復雜抽象的知識。通過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對細胞跨膜物質轉運機制的興趣和思維集中。教學中力求言語簡潔,層次明晰,結合結構模型,構建直觀,形成表象。然后由靜態到動態,適時結合動畫演示,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了鈉-鉀泵的結構和生理作用機制。這與單純用繁多的語言描述或講述結合觀察靜態的圖形教學相比,簡潔講解與適時的動畫教學結合使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2.2.2.2 注重教學知識信息流的深化
大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人才,人才的質量不僅是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實踐技能和具有廣泛的適應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基礎知識扎實、概念清晰、理解力較強,但在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方面普遍欠缺[12]。思維能力培養不僅關系到學生未來思維創造性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國家和民族在未來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的成敗與否。因此,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
思維是應用感知的信息和貯存在大腦內的信息去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問題是學習知識、形成概念、發現規律、做出決策等。思維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接收和儲存加工的過程[13]。在教學中,引發思維的起點往往是由問題開始,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建構主義認為,若問題中呈現的信息沒有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信息之間建立必然的聯系,致使問題過難或過易而不能引起學生的思維,問題屬于無效問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即問即答式之類等無效問題,追求問題的有效性,使給出問題中的信息能與學生頭腦中的靈犀建立聯系,產生問題得以解決的效應。
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思維,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問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構建“黑箱”問題。這類問題呈現的信息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信息之間無直接的聯系,但知識信息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適當的挑戰性知識信息的刺激,激發學生大腦中知識信息的有效碰撞,建立和存儲由點到線乃至面的知識信息結構,進而達到較好的思維訓練效果。二是組織討論非良構問題。認知心理學把問題分為良構問題和非良構問題。非良構問題是起始狀態和目標狀態皆不明確的問題[14],非良構問題具有結構不確定性和答案多元性的特點,其解決方案和解決途徑也是多樣的[15]。非良構問題屬于開放性問題。教學中,運用大腦風暴法,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推理、判斷等過程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案和解決途徑,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創新思維的火花。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形成創新思維能力意識以及促進創新思維能力提高。三是實驗探究的問題。相對于書本知識信息的學習而言,實驗探究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實驗研究的對象本身具有很多奧秘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探究性實驗問題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科學素養,激發思維創新的內驅力。例如在觀察植物根與側根結構,認識側根起源的實驗中,容易取得的實驗材料豆芽卻沒有側根,通過激勵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究,有的學生折斷部分主根,培養出側根,有的學生從影響側根發育的源頭探究,從控制豆芽生長素的濃度上深入探究側根的發育等等。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探究實驗中往往會呈現多元化的思路,有許多奇異的發現,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疑難或困惑,而這些活生生的實踐探究正是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2.2.3 教學后的知識信息反饋
時常存在這樣的現象:學生認真聽、也認真做筆記,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人并沒有完全懂。表現在作業出現錯誤、測試中對某些知識沒有很好理解掌握、實驗探究中很少有創新意識甚至創新思維能力存在缺失等。學生的這些信息呈現給教師提供了最真實的信息反饋資源。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及時抓住這些信息,對前面教學乃至后續教學進行反思,適時適當地調整教學計劃,采取務實可行的措施,真正地圍繞學生發展這一核心,提高有效教學效果。
控制論反饋原理認為,反饋是控制系統利用從某行為活動產生的結果中獲得的信息反過來調整、校正某行為活動,使之趨向實現某種預定的目標。教學是微生態系統,教師和學生等諸要素間的信息流是雙向的。教學中知識信息的轉化過程要通過信息流來實現,學生的發展程度也依賴于學生呈現的信息反饋。而信息反饋常通過這些途徑來實現:學生的聽課評價,學生的作業質量評價,實驗、測試或考試質量評價、論文寫作等。教學后的信息反饋不僅是教學生態系統中知識信息傳遞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教師為實現良好教學效果而作出信息調整和校正的行為活動基礎。因此,教師應善于在教學中捕捉信息,尤其是挖掘來源于學生的信息反饋,認真深入地剖析,積極探索對策。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也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
有效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一種理念,有效教學不僅要追求教學效率,更要追求教學效果。教學是由教師、學生、各種物理媒體和知識信息載體等構成的教學生態系統。用生態思維的方式認識教學生態系統中的知識信息傳遞功能,有利于深入研究教學中知識信息流的創建和深化機制,有利于提高有效教學的認識水平和實踐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立明.國外有效教學研究述評[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2(12):40-42.
[2] 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12-13.
[3] 陳厚德.有效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28-29.
[4] 王鑒.課堂研究概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3-284.
[5] 宋秋前.有效教學的涵義與特征[J].教育發展研究,2007(1):39-42.
[6] 王曦.有效教學與低效教學的課堂行為差異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9):51-54.
[7] SHANNON C 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 Tech J,1948(27):379-423,623-656
[8] 鐘義信.信息科學原理[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9] 陳國能.信息科學的若干理論問題思考-定義、類型及信息流[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6):131-134.
[10] 陳允成,理查德?D?帕森斯,斯蒂法尼?劉易斯?亨森,等.教育心理學:實踐者-研究者之路[M].何潔,徐琳,夏霖,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5-276.
[11] 盧劍波.信息生態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5-38.
[12] 于京天.從中美比較中看提高中國高校教育質量的幾個關鍵問題[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1):57-64.
[13] 查有梁.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與教育科學[M].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65-67.
關鍵詞 旅游影響;生成機制;旅游影響場;旅游影響因子
一、前言
旅游影響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內容,旅游影響如何產生、發展與演進的生成機制成為旅游影響研究的重點。關于旅游影響研究的文獻相當豐富,國外旅游影響研究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英語國家,并取得了較大進展。近20年,我國旅游影響研究也取得了較多的成果[1-5]。但就整體而言,對于旅游業多重影響的研究只是形成了基本的體系,還需要進一步的總結、提升和深入[2]。在國外,針對旅游影響機制的研究,Butler(1980)提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論[6],認為旅游者數量、類型和發展歷史是影響旅游目的地不同發展階段的決定因素,從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響。Smith(1978)認為不同類型的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規律[7]。Doxey(1976)對目的地居民的態度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憤怒指數”[8]。Mathieson(1982)指出了旅游經濟影響的5種制約因素[9]。Butler(1974)分析了旅游者行為對旅游影響影響的5個因素[10],并(1993)進一步指出旅游目的地社會影響與目的地5個特征有密切關系[11]。Archer(1977)和MathiesonA與WallG(1982)等研究了旅游經濟影響的因素和形成過程[12,13],SmithVL(1977)和ButlerRW(1974)等討論了旅游社會影響的因素及形成機制[14,15],TurnerL和NashJ旅游對文化的影響問題[16],WallG(1977)研究了旅游環境影響因素及機制的問題[17],Mieczkowski(1995)認為4種因素對旅游環境影響發生作用[18]。在國外的旅游社會文化影響因素及影響結果的研究方面,宗嘵蓮等(2004)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19]。在國內有關研究中,羅明義、保繼剛等分析了旅游經濟影響的問題[20-22],楊儉波分析了對旅游社會文化環境變遷產生干擾和波動的幾個因素及其作用機制[23],李星明等分析了旅游者對旅游影響的3個因素[24],申葆嘉、劉趙平等分析了旅游社會影響及其形成機制的問題[25-27],陸林等分析了旅游對當地居民態度影響的問題[32,33],楊桂華等分析了旅游環境影響及機制問題[30-33],黃泰等對區域旅游影響的旅游流因子進行了形成機制分析,并構建了幾個模式,但未能從系統角度分析其他因子[34]。從上述旅游影響機制的研究來看,案例分析較多,理論分析較少,旅游單項影響機制研究的較多,旅游綜合影響機制研究的較少,旅游影響單因子分析的較多,從系統論綜合的角度進行旅游影響多因子分析的較少。因此,論文試圖在系統論和系統動力學的指導下,通過對旅游影響多因子分析和驅動機制分析,建立一個旅游影響生成機制分析的初步框架,以求能為旅游影響理論的建立提供一些參考。
二、旅游影響因子分析
旅游影響因子較多,根據影響因子在旅游影響生成中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三大模塊:一為旅游影響動力因子模塊,即旅游流系統;二為旅游影響應力因子模塊,即旅游目的地系統;三為旅游影響規范因子模塊,即旅游制度創新系統。
1.旅游影響動力因子模塊――旅游流系統
旅游流是支撐旅游空間經濟系統運行的基點和動力,是維系旅游目的地空間系統運行要素的總稱,它們始終處于動態的流動之中[35]。旅游流系統是由多重要素在多重空間流動的復雜巨系統,是旅游影響產生的動力因子。
這里的旅游流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是指因旅游者的流動而引起的以旅游客流為主體的,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貨幣流、旅游物流、旅游能流的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旅游客流即旅游者的流動。旅游信息流是指與旅游活動有關的信息的產生、保持、傳遞、接受、加工和使用的過程[36]。這里的旅游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客源地的信息,如經濟狀況、文化形態、價值觀念、思想意識等。旅游貨幣流指旅游者消費的現金流和非現金流。旅游物流主要包括旅游者的附屬物,交通工具和隨身物品等。旅游能流指因旅游者流動而引起的能量流動。
2.旅游影響應力因子模塊――旅游目的地系統
旅游目的地,是在一定地理空間上的旅游資源與旅游專用設施、旅游基礎設施以及相關的其他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旅游者停留和活動的目的地[37],是旅游目的地空間和時間結構中形成和存在的包括社會、經濟和環境在內的實物形態和精神氛圍的總和,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系統。
旅游流系統作為旅游影響的動力因子,需要旅游目的地系統的響應才能對旅游目的地產生各種影響。旅游影響應力因子模塊包括經濟環境因子、社會環境因子和生態環境因子。(1)經濟環境因子。它不但對旅游業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而且對社會環境、生態環境等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產業集群、經濟開放度、市場體系的完備性、外來投資、人力資本環境,資本環境,人文交流與信息環境,技術發展環境,社會及公共管理環境和特定的企業文化傳統等方面特征。(2)社會環境因子。它為整個目的地的旅游發展提供了一個基礎環境,是旅游影響產生和發展的前提,主要包括當地居民及地方文化、當地政府及相關組織、區位及可進入性、總體形象、治安、科教環衛等狀況。(3)生態環境因子。它主要包括生物環境、土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巖石環境、聲環境、光環境、放射性環境及資源狀況等。
3.旅游影響規范因子模塊――旅游制度創新系統
從區域層面來看,旅游目的地系統是一個自組織和它組織相結合的系統。自組織和它組織的作用力來自旅游制度系統。目的地系統在旅游流動力和目的地本身應力以及旅游制度創新系統的共同作用下,系統進行自組織和他組織的交織作用,不斷發生演化,是一個從穩定――失穩――穩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旅游制度創新系統對旅游流的規模和特征以及目的地的響應不斷進行規范,對旅游影響不斷進行調適和優化。制度是與具體行為集有關的規范體系,它是由非正式的約束、正式規則和這兩者的實施特征組成的[38],旅游制度系統就是與旅游活動有關的行為規范系統,包括與旅游有關的政策、法律、政治規則、意識形態、價值觀、道德規范、風俗習慣、經濟規則、契約等。多種形式的旅游制度構成了一個系統,成為旅游制度系統。為了解決旅游業中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就需要不斷進行旅游制度創新,構建旅游制度創新系統。
三、旅游影響場
旅游影響場是指旅游空間內各種旅游流在一定的作用方式下流通而形成的時空分配狀態,它是一個時空分布的非均衡結構。在旅游影響的形成過程中,存在5種形式的旅游影響場,它們分別為經濟場、信息場、心理場、引力場和生態場。
經濟場的概念早在10年前就有學者提出[39],在經濟場中,經濟主體是在有限理性和約束條件下通過成本效用分析和福利最大化原則來進行行為選擇的,因此,經濟流一般是從低效用向高效用的方向流動。由于經濟場的作用,經濟流導致了社會交換、乘數效應、外部效應、空間集聚、產業集群、產業結構變動、經濟發展、就業增加、通貨膨脹等一系列現象。
信息場是信息的集合[40]。信息就是不確定性的減少或消除[41],信息流通的本質在“信息差異”,信息流通過程是不斷地消除信息生產者與信息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差異、隔閡、距離和信息誤區的過程[42]。信息場的作用機制就是通過信息流通來減少或消除信息源與信息接受者之間所蘊涵的信息差異。旅游行為的本質就是攝取地理信息的過程[43],是一個通過信息流通來減少或消除信息差異的過程。在旅游活動的文化傳播過程中,存在兩個信息源和兩個信息接受者,旅游者從旅游目的地獲取各種文化信息,同時,當地居民也可從旅游者身上獲得各種文化信息,因此文化信息的流通是雙向的。代表先進文化的信息源所蘊涵的信息量較大,代表落后文化的信息源所蘊涵的信息量較小,因此,文化信息流動的總的方向是從信息量較大的信息源流向信息量較小的信息源。
心理場是心理與物體之間形成的場[44],是以人的心理為中心組合成的特定的場??臻g事物的數量和排列以及屬性、時間、群體人數和群體結構、個體經歷、個體自然特征以及個體的出生時間和出生地點等都會對心理場產生重要影響。旅游目的地的任何事物都必然會影響到心理場,同時這個已經形成的心理場又反過來影響周圍的事物。
引力場是物質世界在引力作用下的空間存在狀態,引力作用是自然世界一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地球引力對自然環境的演化產生重要作用,如人、汽車、建筑、植被等對土壤的壓力,從而影響土壤結構,并進一步對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同時,社會經濟物質實體之間也會產生引力作用,如城市之間、鄉村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社會經濟要素在引力場的作用下進行流動。
生態場是生命系統與其生存環境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一種狀態,在生態場中,通過物質和能量的物理生化作用,在生態鏈的作用下使物質流動和能量流動與循環來影響生態系統的發展。生態鏈中的某個環節,或物質流動和能量循環中的某個環節發生了變化,就會使整個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從而對旅游目的地系統產生影響。通常,以上幾種場是共同作用產生影響的,組成旅游影響場系統。
四、旅游影響生成機制分析
1.旅游流系統對旅游影響的驅動機制
旅游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行為所引發的,也是滿足旅游需求和踐行旅游行為的空間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旅游流各因子的經濟行為、空間行為、文化行為和心理行為在旅游影響場的作用下,對旅游目的地產生一系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并實現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環境價值的增值和綜合效益的最大化。旅游流系統對旅游影響驅動作用的強度、范圍和特征是由各因子的流向、流量、流速、屬性和組分等特征決定的,其驅動作用是通過旅游流的各種行為進行的。
(1)由于旅游流的經濟行為,旅游貨幣流通過產業鏈流向旅游企業、當地居民、地方團體和地方政府,在信息場和經濟場的作用下,引起旅游供求矛盾,促使當地居民增收致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演進和生態環境演變,從而引起旅游目的地社會經濟的一系列變化。(2)旅游流的經濟行為還伴隨著旅游能流,如交通工具的廢棄物、生活垃圾、排泄物等,在生態場的作用下,產生旅游生態影響。(3)旅游流與當地居民進行直接和間接交流的文化行為中,旅游者所蘊涵的信息流在心理場和經濟場的作用下,進行信息傳播和擴散,促使旅游目的地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演化。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需求信息,通過信息場傳播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流在引力場、信息場和經濟場的作用下,引起旅游目的地供給的變化。(4)旅游客流和旅游物流的空間行為在引力場的作用下,對環境空間產生一定的壓力,引起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變化。(5)旅游流的心理行為在心理場的作用下,影響著旅游動機、旅游需求、旅游消費、旅游體驗以及與目的地的文化互動,其所蘊涵的信息在信息場、經濟場和心理場的作用下,導致旅游供給內涵和形式上的變化,從而引起旅游目的地一系列變化。
2.旅游目的地系統對旅游流系統的響應機制
在旅游流踐行旅游行為和在旅游目的地實施經濟行為、空間行為、文化行為和心理行為過程中,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旅游投資者、旅游經營管理者、當地居民、旅游媒介、其他相關團體與個人等利益相關者在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指導下,在利益分配機制和價值增值機制激勵下,在各種旅游影響場綜合作用下,在旅游信息的引導下,通過為旅游者提供行為空間和旅游供給,參與到旅游供給的各個環節,產生一系列對旅游流直接和間接的響應行為,改變旅游目的地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生態環境因子的時空結構,從而導致旅游目的地產生旅游社會、經濟和生態影響。目的地系統對旅游流的響應的程度、范圍和方式,取決于旅游流的屬性和特征以及旅游目的地各旅游利益相關者的特性以及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特征(見表1)。
3.旅游制度創新系統對旅游影響系統的規范機制
旅游制度系統就是與旅游活動有關的行為規范系統,它的規范作用不是直接對旅游動力因子和應力因子模塊發生作用的。旅游制度系統及其派生措施可降低不確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外部性、促進社會效率,通過界定旅游利益相關者權利邊界和行為空間,支配著旅游利益相關者的行為,規范著他們行為方式的選擇,為行為績效提供激勵,改變旅游影響“場”中各個因子的數量、規模、強度和方向,影響旅游流的動力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響應方式,使系統在新內外力的作用下打破了過去的混沌狀態和無序局面,進入動態有序的開放系統運行狀態中,促進積極影響,抑制或消除消極影響,從而使旅游目的地系統不斷得到優化,使旅游目的地系統保持穩態,或向頂級系統發展,從而實現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和綜合效益最大化。這要求旅游制度系統必須保持開放性來降低系統熵值,防止內部的低水平自我復制,從外部吸收能促進增長和進化的動力,獲得不斷持續的制度創新(見表2)。
4.旅游影響的生成機制
旅游影響是在旅游影響動力因子、應力因子和規范因子在旅游影響場的作用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旅游影響具有一定的社會、經濟、生態結構,形成一個旅游影響系統,旅游目的地系統與旅游影響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因此可把旅游目的地看作是一個“旅游目的地――旅游影響”系統。旅游目的地各種旅游利益相關者在旅游流各種因子的行為驅動下,在旅游制度規范下,在旅游影響場作用下,產生各種響應行為,三者共同作用對旅游目的地社會、經濟和生態產生一系列旅游影響。一旦旅游流的驅動作用與旅游目的地響應行為的輻合效應和旅游目的地系統不協調就會產生消極影響,這就對旅游制
表1 旅游目的地旅游利益相關者對旅游流的響應
度提出了創新的需求,使旅游制度變遷能對旅游流和目的地系統產生新的規范作用,旅游制度創新系統通過界定旅游利益相關者的權利邊界和行為空間、規范旅游利益相關者行為方式、改變旅游影響場中各個因子的特征與屬性、影響旅游流的動力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的響應方式,使旅游影響系統的發展符合旅游目的地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以及生態環境系統的演化規律,從而實現“旅游目的地――旅游影響”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旅游目的地――旅游影響”系統也會對旅游流系統產生反饋作用,旅游者獲得旅游體驗和總體評價后,會影響今后的旅游決策,并產生口碑效應,從而影響旅游流系統的演化,并通過旅游流的演化進一步對旅游影響系統產生作用(見圖1)。
五、結論與討論
旅游影響的生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旅游影響動力因子模塊即旅游流系統、旅游影響應力因子模塊即旅游目的地系統以及旅游影響規范因子模塊即旅游制度創新系統在旅游影響場的作用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通過旅游影響的不斷反饋而生成的。因此,對于一個“旅游目的地――旅游影響”系統要分析三大旅游影響因子模塊的特征及旅游影響場的機理,在此基礎上,注重旅游影響評估,針對“旅游目的地――旅游影響系統”存在的問題,通過旅游制度創新系統來規范旅游利益相關者的行為,改變旅游目的地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時空結構,優化旅游影響,促進旅游目的地系統良性演化。論文只對旅游影響的生成提出了一個研究框架,對于各種旅游影響場的機理、在旅游影響場作用下旅游影響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種旅游影響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未能深入分析,這可能是旅游影響生成機制研究的一個重點和難點,需要通過模擬方法建立模型來進行定量分析,而且不同類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影響的生成機制也會有所差異,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旅游可持續發展機理,以推動和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
注釋:
① 論文研究的旅游影響是旅游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潘秋玲,李文生.我國近年來旅游對目的地社會文化影響研究綜述[J].經濟地理,2004(5):80-83.
[2] 劉迎華,朱NBD2E.中國旅游業綜合影響研究綜述[J].思想戰線,2004(6):130-138.
[3] 張曉鳴,保繼剛.旅游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述評[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4(2):38-45.
[4] 周慧穎,吳建華.國內有關旅游對接待地社會文化影響的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4(6):88-92.
[5] 王子新等.旅游影響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2005(2):90-95.
[6] ButlerR.W.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elution:implicationformanagement ofresources[J].CanadianGeographer,1980,1:5~12.
[7] Smith,V.L.(1978)HostsandGuests[M].Blackwell,Oxford.
[8] Doexey,G.V.Acausationtheoryofvisitior―residentirritanta:Methodologyandresearchinferences[A].InTheImpactsof Tourismprocess6thAnnualConeferenceTravelResearchAssociation.San DiegoCalifornia[C].1976,pp.195-198.
[9] 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LongmanInc,1982.
[10]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1(1):100-119.
[11] ButlerRW,PearceDG..(1993)TourismResearchCritiquesand Challenges[M].London:Routledge.
[12] Archer.TourismMultipliers:thestateoftheBangor[A].OccasionalPapersinEconomics(No.11)[C].Bangor:UniversityofWales.Press,1980.
[13] Mathies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LongmanInc,1982.
[14] SmithVL.HostandGuests:TheAnthropologyofTourism[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7.
[15]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1):1002119.
[16] TurnerL,NashJ.TheGoldenHordes:InternationalTourismandtheLeisurePeriphery[M].London:Constable,1975.
[17] RossS,WallG.Evaluationecotourism:TheCaseofNorthSalawesi,Indonesia[J].TourismManagement,1999,20(6):6732682.
[18] Mieczkowski,Z.(1995).EnvironmentalIssueofTourismandRecreation.UniversityPressofAmerica,Inc.Lanham.
[19] 宗嘵蓮,朱NBD2E.國外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04(4):15-19.
[20] 羅明義.旅游業稅收貢獻的的分類測算方法[J].旅游學刊,2001(2):16-19.
[21] 鄧冰等.旅游產業的集聚及其影響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6):53-57.
[22] 李江帆,李冠霖等.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分析――以廣東為例[J].旅游學刊,2001(3):19-25.
[23] 楊儉波.旅游目的地社會文化環境變遷機制試研究[J].旅游學刊,2001(6):70-74.
[24] 李星明,趙良藝.旅游者對發展中國家的旅游地社會文化影響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11-12.
[25] 申葆嘉.國外旅游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1996(3):48-54.
[26] 劉振禮.旅游對接待地的社會影響及對策[J].旅游學刊,1992(3):52-55.
[27] 劉趙平.旅游對目的地社會文化影響研究結構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29-56.
[28] 陸林.旅游居民態度調查――以皖南旅游區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1996(4):377-382.
[29] 李有根,趙西萍.居民態度旅游影響的知覺[J].心理學動態,1997,5(2):21-27.
[30] 李貞等.旅游開發對丹霞山植被的影響研究[J].地理學報,1998(6):554-561.
[31] 陳飆,楊桂華.旅游者踐踏對生態旅游景區土壤影響定量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態旅游景區為例[J].地理科學,2004(3):371-375.
[32] 王金亮等.碧塔海景區旅游活動對濕地生態環境影響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2004(5):101-107
[33] 孫靜,蘇勤.古村落旅游開發的視覺影響與管理――以西遞、宏村為例[J].人文地理學,2004(4):38-40.
[34] 黃泰,張捷.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旅游區域影響研究――以淮安市為例[J].旅游科學,2006(2):18-22.
[35] 楊儉波,喬紀綱.動因與機制――對旅游地社會文化環境變遷理論的研究[J].熱帶地理,2002(1):75-79.
[36] 袁宇杰.旅游流的研究及旅游“雙流”系統的構建[J].旅游科學,2005(1):6-11.
[37] 保繼剛等.旅游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3.
[38] 埃瑞克•G.菲呂博頓,魯道夫•瑞切特編.孫經緯譯.新制度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2.
[39] 肖國安.論經濟場.財經論叢,1995(3):35-38.
[40] 張凱.信息場性能分析[J].情報雜志,2003(2):19-23.
[41] 王雨田主編.控制論、信息論、系統科學與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336-341.
[42] 鄭英隆.信息流通與流通的協同發展[J].經濟學家,1994(1):107-111.
[43] 陳濤,羅宏宇.旅游行為本質的信息論探討[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6(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