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9 13:40: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立體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省農科院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以建設“西部第一、全國一流”強院為目標,著力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成果推廣,促進我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取得了豐碩成果,讓廣大農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技術創新,碩果累累。2006年,省農科院實現了“十一五”規劃開門紅。科研立項形勢喜人,全院承擔國家、部、省和橫向課題475項,其中新上課題351項,主持國家級課題46項;有28個品種通過國家和四川省審定;獲得國家和省科技成果獎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全院發表科研論文316篇,其中發表在國內外一流刊物上的論文顯著增加,出版專著、譯著16部。在一系列科研領域取得新突破:探明了小麥慢條銹病抗性的遺傳特點,標記了慢條銹性基因和特異性抗性蛋白質,其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建的棉花枯萎病抗性誘導篩選方法,有效地保持和提高了棉花枯萎病抗性種質“52―128”和“57―681”的抗性水平。我國用其培育的抗枯萎病品種多達128個,占全國育成抗枯萎病品種的63%,有效控制了國內棉花枯萎病危害。建立了甘薯分子標記育種新體系,研制出甘薯高淀粉新材料。在國內首次將黃色繭基因導入家蠶,并大大提高了生絲質量。引進優良早熟和無核葡萄品種資源,創造性地獲得無病毒葡萄新材料160余份,建立了省內第一個葡萄脫毒核心材料資源保存圃。
采用航天誘變技術創制出水稻優質香型不育系“花香1A”,用其配制的新組合“花香7號”已通過省(區)試,這是我省采用航天誘變技術培育成功的第一個雜交稻新組合。水稻“川香858”省(區)試平均畝產543.2公斤,是去年審定的增產最突出的水稻新品種。玉米“隆單8號”和“圣玉6號”區試平均畝產533.7公斤和530.5公斤,增產12.1%和10.6%,達到突破性品種標準。小麥“川麥43”的產量連續兩年在國家區試(長江上游組)中名列第一。甘藍型油菜“03雜―14”在國家區試中平均畝產159.7公斤,比對照增產11.7%。“川棉優2號”是我省第一個高強力優質、抗病棉花新品種,纖維品質達到特優級。
選育的辣椒新品種“川騰2號”熟性極早,耐熱、耐旱,抗病能力與對照“湘研11號”相當,增產12.9%。培育的強健、優質、高產新蠶品種“川蠶22號”,萬蠶產繭量較對照種提高7.4%。“蜀果1號”成為我省第一個果葉兼用桑品種。“天府茶1號”優質、早熟,天然蘭花香味明顯,市場前景廣闊。
模式創新,構建平臺。優化集成了“工程分段集水補灌、生物農藝集水用水、農化保水節水、信息管理節水”的丘陵高效集水、用水技術模式,示范推廣效果突出。研制的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在去年特大干旱之年取得了突出的抗旱增產效果,在資陽和全省引起了極大反響,本刊對此作了專題報道。
省農科院在省內首次提出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土壤硝態氮臨界值指標的概念,明確了潮土和黃壤的硝態氮臨界值指標。深入研究了影響稻瘟病、條紋葉枯病、水稻螟蟲等暴發成災的關鍵因子,并提出了防治新技術。
為了讓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省農科院發起組建了“四川農業新技術研究與推廣網絡”,舉辦了“四川新農村建設與農技推廣研討會”。進一步完善了“專家+協會+農民”推廣模式,在簡陽等地試點并推廣“專家大院”助農增收新模式,在彭州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個“專家創業園”。啟動實施了川東北貧困縣科技致富工程,狠抓了對通江和儀隴的科技扶貧。
成果推廣,助農增收。上世紀90年代,省農科院按生態區域類型布局,建立了三大農業科技示范片區,示范推廣科技成果:以廣漢、什邡為核心的川西平原現代農業優質高產示范區;以資陽、簡陽為核心、以節水保土為主攻目標的川中丘陵“三高”農業示范區;以攀枝花、西昌為核心的以優質反季果、蔬、茶、桑為目標的立體農業示范區。2006年,省農科院進一步加強了與瀘州、巴中、南充、廣元、德陽、資陽和遂寧等市的科技合作,特別是加強了與成都市的科技合作,使院地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向前跨了一大步。省農科院承擔的成都市“糧經復合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項目將新品種和新技術集成起來,在邛崍的仁壽村實施后,實現了糧食集中生產、企業盈利和農民增收的目標。該項目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要求有關部門和區(縣)在2007年推廣邛崍的“仁壽經驗”。在彭州市實施的“優質高產水稻科技示范工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袁隆平院士現場考察以后贊嘆:“不虛此行!”。經現場驗收,示范的超級稻品種“川香優9838”畝產788公斤,創造了成都平原水稻高產新記錄,彭州市的水稻畝產也由過去全市排名第6位上升到第2位。省農科院承擔了22個中央、省財政科技扶貧項目的技術依托工作,結合實施川東北貧困縣科技致富工程,重點抓了對通江和儀隴的科技扶貧,助農增收效果明顯。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學素質培養
農村中學大多經濟條件比較落后,沒有大量資金投入生物學教學,一般相對缺乏教學材料和用具。教師可以依據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克服自己的惰性,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使學生初步獲得生物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分類、遺傳、進化和生態等基礎知識,能夠正確使用生物實驗中常用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生物實驗操作技能;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分析和解決一些身邊的生物學問題的基礎上,生物學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教學與當地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出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1、結合自身條件,充分利用有限教學資源
直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感性認識,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直觀手段所含內容較多,有活的生物、標本、掛圖、模型、還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但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中學缺少電教設備,標本等教具相對減少,可能無法滿足教學。教師要積極利用現有的教學儀器進行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動手動腦,發揮自身的智慧,就地取材,利用現有的材料如木頭、鐵絲、廢舊的物品,制作一些簡單實用的教具,應用于教學中。農村中學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對優越,與大自然息息相通。野外有許多動植物,如各種農作物、青蛙、蝗蟲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制作各式標本,在上課時間用。這樣既可以減少經費的投入,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材上的插圖是編寫者精心設計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圖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的真實結構;是教學重難點突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它增加了內容的直觀性、可視性。它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具。教學中還注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課堂氣氛是教學任務是否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滿堂灌和一言堂的現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發言,進行小組討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又能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2、注重理論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生物學教師應充分認識當地分布的有代表性的和有經濟價值生物種類,在教學大綱所規定的鄉土教材的課時,補充講述相關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以及其保護、開發利用的意義、現狀和前景。如在學習種子植物時,教師應多講述當地常見樹種,以及適合當地生長的優良樹種,同時側重介紹主要種類的培育、種植和管理的技術與方法等,以強化學生植樹造林意識。農村中學附近大都有很多生態系統、食物鏈、環境污染的實例,如能有效地運用發現法、調查法、開放式教學和撰寫小論文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生物學教師還應對當地種植、養殖的主要生物種類有所了解,應向當地農藝師、養殖或種植專業戶學習,掌握相關的栽培、養殖及管理的方法,在課堂上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重點突出,目標明確。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對當地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經濟動植物的養殖和栽培技術。如結合當地的常見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讓學生了解其基本栽培管理方法的同時,應引入間作套種、輪種、反季節栽培、立體農業、生態農業等高效的現代農業生產的知識。
3、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
初中學生處在青春期,當前有關青春期教育的內容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極少,無法滿足學生因身體和心理上快速而巨大的變化所產生的渴求。教師要結合對學生身心素質培養的要求,要重視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衛生的教育,幫助學生理解青春期的發育特點,初步學會基本的衛生保健技能,養成好的衛生習慣。生理衛生課程的教學要與體育課和學校衛生工作結合,共同完成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例如,通過皮膚知識教學,強調頭發有保持體溫和保護皮膚作用,皮脂腺、汗腺的分泌物的性質特點,教育學生要"穿戴整潔,頭發干凈、不化妝";青少年骨質柔軟,硬度小,彈性大,不易骨折,但易變形,要注意"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痰里往往帶有病菌,因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做文明學生;煙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對許多器官系統會造成危害,酒精也會對腦、心臟、肝等許多器官產生傷害,"不吸煙、不喝酒"利人利己;神經系統衛生知識可以讓學生"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生殖和發育內容告訴學生,母親"十月懷胎"期間承受很大的負擔,分娩時承受劇烈的疼痛,人人都要"尊敬、愛護父母";要培養學生唯物主義觀點,讓學生"舉止文明,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等。教師還應把是如何危害人的健康、危害社會等知識告訴學生,教育學生自覺抵制,并積極加入反宣傳行列之中。
此外,生物教師可結合日常教學,指導學生學會一些應急救助的方法,如:介紹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以及中毒后如何急救;對觸電、溺水者如何進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受傷要如何護理;如何安排作息時間,合理膳食,克服不吃早飯的不良習慣;進行體育活動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發生等等。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農村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是整個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與教師所付出的努力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我們必須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備好每一節課,用生動的、充實的課堂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喚起學生的愛國意識,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我們的生物科學知識伴隨每個學生健康的成長。教無定法,努力為農村學生的學以致用認真教學,讓學生學習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為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素質而勤奮工作。
參考文獻
[1]徐繼存,徐文彬.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南方山區地形上的特點是西高東低,西部分布著高山高原,中部山原和盆地交錯,多山地。逐漸過渡到東部的低山丘陵。由于地理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的不同,歷史上南方山區各地的發展很不平衡。大體來說,東南山區比中南、西南山區開發得早,到宋元時期進入大開發階段,以塘堰為主的灌溉水利廣泛興修,明清時繼續發展,這部分內容本人已有專文作了論述。①而中南、西南山區雖然開發的歷史也很悠久,但開發的范圍有局限,規模也不大,明清時才進入大規模開發期,不僅開發丘陵岡地,高原山地亦都有不同程度的開發,同時興修了許多農田水利工程,擴大了水田面積,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中南、西南山區降水量豐沛,除秦嶺山地和云南省北部年平均降雨量為500—800毫米外,其余地區一般皆在800—1200毫米以上。鄂湘川粵大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桂黔滇巖溶山區雖然地表水不多,但地下水蘊藏量大。然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加上山區坡陡流急,溪水易涸易漲,使農業生產常遭干旱洪澇的威脅,故要發展生產就需興修水利。然而山區地形復雜,地勢起伏急劇,垂直變化顯著,地貌復雜多樣,水熱條件各異,致使興修水利不易。明清時南方山區各地因地制宜,采用多種形式和設施利用水資源,發展農田水利事業。
————————————
*本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基金課題“明清南方山區開發研究”的論文之一。
①本文范圍只包括中南、西南山區。東南山區內容參見拙作《明清東南山區的灌溉水利》一文,載《中國農史》1996年第1期。
一、明清南方山區農田水利的發展
(一)湖北丘陵山區和陜南山區
湖北東、西、北三面環山,地貌分屬鄂北崗地、鄂東低山丘陵和鄂西山地三部分,中南部為江漢平原。鄂北崗地和鄂東低山丘陵開發歷史悠久,今南漳、宜城一帶在秦漢時分別修了長渠和木渠,引蠻河水灌田,渠道沿途還與陂池相連。此兩渠歷代皆有維修。唐宋時鄂北和鄂東開墾加快,塘堰修筑漸多。如崇陽縣在唐宋時筑有華陂、石枧陂、白泉陂等。宋代在棗陽縣建平堰,引水渠道跨山澗9處,號稱“灌田十萬頃”。明清時除維修原有塘堰外,還興建了許多小型塘堰。如明前期麻城縣有灌溉塘堰1477口①。黃陂縣水利亦較發達。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73稱:“按黃以陂名,而河塘陂堰以萬計是利灌溉。”萬歷《襄陽府志·水利》載全府有陂塘堰湖共1182所,萬歷時比原額新增168所。該府宜城縣的長渠、木渠明清時多次維修,清光緒時長渠灌田4000頃,木渠灌田3000頃,加上東西兩山水田,總計有水田11000頃,豐收年能收粘稻百萬石之多③。湖北中部京山縣、鐘祥縣、荊門州等明清時大量利用泉水灌溉。京山縣位于大洪山山麓地帶,泉水豐富。雍正《湖廣通志》卷76稱:“京山縣地遠多山泉,民引泉為機,堰水為業。”還利用溫泉灌溉稻田,“其收數倍”③。鐘祥縣利用豬龍池等泉水灌溉農田百余頃,縣西又有5泉灌田甚廣。荊門州北20里有南泉,灌田千頃④。
鄂西山區山大林深,以往開發不夠,人煙稀少,明清時期才有了較多的開發。北部荊襄地區,明前期進入的流民達百萬之多,為了加強管理,成化十二年設置鄖陽府,其時開墾荒田達143萬畝⑤。清代人口增加更快,嘉慶年間鄖陽府人口比明萬歷時增加近8倍,荒地繼續得到開墾。山農主要種植旱作物,但在山間平壩和河谷平原也興修水利,發展水稻。如鄖縣“近郊多平原,水田產稻頗佳。”以縣西北30里的武陽堰、縣北5里的盛水堰最巨,二堰修建年代悠久,歷久淪廢,明弘治中知府胡倫主持修復。清康熙十七年又修盛水堰,灌田百余頃⑥。另有橫塘堰等十余處,各堰皆灌溉下種百余石之田⑦。鄖西縣“山嶺之下,多成平壩”,于是在溪水上筑堰引水灌田。如洪武初在縣西北15里筑千工堰,灌田干余畝⑧。清道光時嚴如煜《三省邊防備覽》卷9載鄖西縣有20多堰,“每堰下種百數十石”,產稻較多。故《三省山內風土雜識》謂:鄖西“居民開成水田,連遷逾陌,故其產谷較勝洶陽、山陽諸邑。”竹溪縣“川原乎曠,溪流瀠洄”,清代有官堰等17座,各堰多的灌溉二三百石田,少的亦灌溉數十石田。水田風景“絕似江鄉”,故其米谷之饒,“洵陽、白河客民亦借資焉”⑨。房縣“平原膴膴,溪流清漪”,以潵潵堰最大。明萬歷中知縣朱衣修筑此堰,“鑿石為斗門,大者三,小者三十有五,中為管(涵管)七十余”,以時蓄泄,灌溉上中下畈稻田萬余畝⑩。又有白土等18堰,每堰溉百石數十石田不等。同治《房縣志·水利》稱:“鄖屬六邑惟房猶號裕米之鄉,而稻田灌溉惟恃塘堰。”竹山縣雖“山勢陡窄,鮮膏沃之地”,但縣西寶豐一帶稍平衍建有安河堰等十數處,各堰灌溉數石數十石田。保康縣因山高谷深,水田較少,然亦建有十數處堰,所產稻谷可供縣城之用⑾。此外鄖陽府東面的均州,在明初建石板灘蓄水堰,灌田數百頃,萬歷中知州王家業又主持修治,清中葉時效益仍大⑿。鄂西
————————————————————
①弘治《黃州府志》卷3《惠政》。
②光緒《宜城縣鄉土志》卷4《物產》。
③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73《湖廣二》。
④《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2、352。
⑤《明憲宗實錄》卷167,成化十三年六月。
⑥《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9。
⑦《三省邊防備覽·民食》。此山區稻田面積以種計,大約一畝地合下種市斗4升,合倉斗6升7合之數,見同治《房縣志》。
⑧《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9。
⑨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
⑩王世貞:《潵潵堰斗門門碑》,載乾隆《房縣志·藝文》。
⑾《三省邊防備覽·民食》。
⑿《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48。
南恩施地區為崇岡峻嶺,林深箐密的山區,明代清初,這里多數為土司屬地,大部分地方“土廣人稀,荒山未辟”,開發程度很低,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建施南府后,“流人麇至,窮巖邃谷盡行耕墾。”主要種植包谷等旱作物,但在“山行平曠處,皆開田種稻”①,開始興修農田水利。如雍正末張沖知來鳳縣,“導浚水源,設甬道(鑿山開成的渠)滋灌溉”,使城西南之地成為膏腴水田。恩施縣亦引九渡溪水灌田②。
鄂西地區明清雖有較多的開發,但水利興修仍然有限,農業以旱作物為主,水田約占耕地的十分之一二。
陜南山區地貌屬秦巴山地。除漢中盆地開發歷史悠久,水利自古較發達外,其余地區到明清時期才得到真正開發。開發大體是從東向西。從河川原地到丘陵低山,直至高寒山地。商洛、安康與鄖陽地區接鄰,明代前期亦是廣大流民的流寓之所,因流民的入籍,明成化時升商縣為州,增置商南、山陽二縣,又劃洛南、鎮安轄于商州。清前期大量流民再次進入秦巴山地,山區進一步得到開發。
商州有丹水流過,下通漢江,清代多次整治航道,疏鑿險灘以利水運。史稱:“丹水自燕脂關東流過說法洞,繞州城南,又東至張村鋪、商洛鎮、龍車寨,經流二百里,兩岸隨地皆可開渠”③。水利的發展還與擅長種水田的流民遷入有關。《三省邊防備覽·民食》謂:“商州,……湖北武黃、安徽潛六流徙之人著籍其間,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數萬,軍糈之資不勞外境。“但商州除本州水利較好外,其余的縣只有一些小渠堰,各渠堰一般灌田才數十畝,所以水田很少,主要種植包谷等雜糧。
安康地區明代稱金州,萬歷十一年改為興安州,乾隆四十七年因流民的大量遷入,“戶口較前增至數十倍”,遂升為府。清代府屬以“漢陰、平利水利為最,安康次之”。漢陰縣沿月河作渠數十道,灌田2萬2千余畝.清末時有官渠堰19處,民間私堰不下數百處,灌田數十萬畝④。平利縣有壩18處,引水灌田約四五萬畝⑤。安康縣主要在恒河上筑堰,位于龍口的名千工堰,康熙五十六年于龍口南七里更筑一堰名永豐堰,兩堰共灌田千余畝,至乾隆時灌溉面積擴大到萬畝⑥。另外紫陽縣、洶陽縣清代水田亦有發展。道光《秦疆治略》卷65稱:紫陽縣“境內四面皆山,依山之麓除溝窄水陡者,余悉開成稻田,引水灌溉,旱潦咸收。”洵陽縣“居民因勢開堰,雖無官渠,而稻田極多”⑦。
漢中盆地四周都是山縣,明清時始興修水利。南面的寧羌州(今寧強縣),嘉靖初知州李應元“以山民不知水利,特鑿七里堰引水灌田千余畝,獲利甚饒。民自是爭相仿效,凡山間平地有水之處概成良田”⑧。清代嘉慶時寧羌約有渠田萬畝。西面的略陽縣嘉靖《縣志》記載;縣境四面皆有稻田,東路兩河口一帶至小寨西溪止,南路道嶺子一帶至鐵佛寺止,西路橫現河至今竹壩石門河止,北路小八度一帶至五行三川止。水稻業的發展必然建有相應的水利設施。東面的定遠(今鎮巴縣)清代有堰渠多處,灌溉稻田約二三萬畝,以九軍壩產稻最美。然總的來說,該山區堰渠仍少,故《三省邊防備覽》稱;“講民食,留(壩)、鳳(縣)、寧(羌)、略(陽)、定(遠)、洋(縣)均以包谷雜糧為正莊稼。”
——————————————————
①同治《來鳳縣志》卷8。
②《嘉慶重修一統志》卷351。
③雍正《陜西通志稿》卷40《水利二》。
④民國《陜西通志稿》卷60。
⑤《三省邊防備覽·民食》。
⑥雍正《陜西通志稿》卷40,民國《陜西通志稿》卷6。
⑦民國《陜西通志稿》卷59。
⑧光緒《寧羌州鄉士志·政績》。
(二)湖南丘陵山區
湖南北面為洞庭湖區,東、南、西三面環繞山地,中部以丘陵崗地為主,紅層盆地和灰巖盆地沿河呈串珠狀排列。洞庭湖區和湘、資、沅、澧下游地區開發最早,后來又向四水中游丘陵崗地發展,唐宋時期中部丘陵地區修建了不少大中型塘堰工程,明清時堰更加發達,還大力設置筒車、龍骨車等灌溉農田,周圍山地亦興灌溉之利。
在湘江流域:明清時丘陵地區普遍講究水利。如寧鄉縣于明成化間由民謝崇璽等修太陽壩,號稱“灌田萬頃”(實蔭田5千畝)。清代“自乾隆戊戌旱后,鑿井挑塘筑堰蓄水,點滴不肯輕泄,沿河兩岸橫江疊壩駕筒車汲灌,又有手挽曰手車,腳踏曰腳車,隨田高低用之”①。清代時祁陽縣在湘江支流祁江、煙江、清江、白河、白水、三江等河流“兩岸,居民因勢乘便堵筑堰壩,兼用筒車引水灌田不下數十萬畝.”其他小澗支流皆足以資蓄泄,還鑿有眾多池塘,“塘田為最多,堰田次之”,塘田面積超過了堰田。故稱“祁陽宜稻,農皆水耕”②。零陵縣在明代由知縣陳福山“修筑堰塘溉田二百余頃,民賴其利號曰陳公堰”⑧.湘東山地和南嶺山地明清時隨著大量開發山田亦興建多種水利設施。清代平江縣“重梯作壟”“半嶺鑿塘”④。醴陵等縣“多山田,皆資于陂澤池塘灌溉,惟近河設筒車以蔭”⑥.邑中陂塘不下5百余處⑥。攸縣因有陂堰灌溉,多種植早稻,早稻收獲后再種大豆、蕎麥,形成一年兩熟制。山上多開成梯田,種植一季稻⑦。郴州不僅修筑陂堰塘壩,還有“筒車之處動以千計”⑧。桂陽州“山頂上皆田,而頂上多泉,并無旱暎之憂”⑧。永州府明代山田增多.成化中揚崇任知府,“境內山田多旱,崇親視渠堰,連歲有秋”⑩。清代時更“勤于墾荒,山麓皆治”,“墾山為隴,列植相望”。道光《永州府志》卷5載該府水利:“永明(今江永縣)、江華皆賴有陂水,永明之陂五十,其水田較多,江華之陂十有四,其水田較少。……新田山叢地狹,然其南十都為陂五十,其北四都為陂二十有七,大半取資于潭山之春溪,故邑小而稅額多。于永明至八屬,山田可通筧引泉者,每種旱稻。法類區田。取水艱者,純種包谷及雜糧,其用力也少,其收獲也逸。”該府山田已多于平田,“郡境山田十之七,水田十之三。”山田多筑陂引溪河、泉源之水灌溉。
在資、沅、澧流域:明清時除偏僻的湘西一些山區外,多有興修水利的記載。在資水流域,明洪武二十七年工部委官主持修筑邵陽縣鐵塘陂、代陂等⑾。北面的新化縣筒車灌溉普遍,在12條資水支流“沿岸,民設筒車壅壩水激之使自環轉,挹水以灌田”⑿。在沅水流域,明弘治間虞球任辰州府通判,“見高田水涸禾苗易涸,親詣田間,相視水道.令民開鑿
————————————————
①嘉慶《寧鄉縣志》卷8《風俗》。
⑧嘉慶《祁陽縣志》卷4引舊志。
⑧雍正《湖廣通志》卷45引(明一統志》。
④同治《平江縣志》卷1《《賦役》。
⑤嘉慶《醴陵縣志》卷4《水利》。
⑥民國(醴陵縣志.水利》引舊志。
⑦順治《攸縣志》卷18《農事》。
⑧嘉慶《郴州總志》卷5。
⑨趙宗文:《教綏民多墾水田論》,同治《綏寧縣志》卷36。
⑩正德《湖廣圖經志書》卷13。
⑾隆慶(寶慶府志》卷3《山川》。
⑿嘉靖《薪化縣志》卷2。
陂塘潴水,民受其利”①。該府溆浦縣早在三國時已開辟序溪(即溆水)一帶良田數百頃,成為宜稻之地。明清時水利更加發達。明成化三年當地民覃希純筑干工壩,灌區起湖田坪迄茅坪村袤三十余里,壩以石筑,至二十一年才成,“引射龍灣水灌田四萬有奇。”清同治《溆浦縣志》稱“邑水利大矣”,所筑工程有球(即圳、渠)、有堰、有塘。除建平塘外,還修筑山塘,“因山為池,于兩山中鑿池使深引泉注之,而塞其口為堤使厚而堅,用以潴水。”如杉木塘等7個塘皆如此筑成,類似今之水庫。山區的陂在溪流上筑壩,主要作用是壅水,而山塘在山谷中筑壩,能蓄積更多的水,山塘的增多說明山區水資源得到更多的利用。上游的沅州府水利亦較好。明萬歷末蔡心一知麻陽縣,“麻陽多石田苦無水,心一相地勢筑陂堰凡四十余所”②。清代乾隆《沅州府志·水利》載:麻陽縣有塘堰130余所,芷江縣有塘堰泉134所,黔陽縣有106所。該府水利設施多樣;府境之水“資以溉田者有二:曰山溪、曰洞泉。壅溪曰堰,引堰之水而入田者曰圳,亦有障堰而蓄水者日陂,通泉曰渠,刳木引渠之水而入田者曰枧,其鑿地而潴水者曰塘,舉具*[奭=斗]塘之水而入田者曰斛,轉輪激水曰車陂,亦曰車堰。”以陂塘堰之利最大。澧水流域的澧州水利也有較多發展。如明成化間俞晝以御史出判澧州,大筑陂堰,“灌田可萬頃”③。然而在永順府、乾州廳、永綏廳和鳳凰廳一帶,史稱“苗地山多田少,種稻谷者無幾,俱種雜糧于山坡”④,還采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塘堰溝渠很少,筒車和水車亦稀少。南部的靖州“荒山甚多”⑤。水利亦不發達。
(三)四川丘陵山區
四川西部屬青藏高原,以牧業為主,東部為四川盆地,以農業為主。盆地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中部為方山丘陵山,東部為平行嶺谷區.盆地四周圍繞著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明代之前四川主要在川西平原興修水利工程,南起樂山。北到綿陽的水田農業區秦漢時已形成。其余地區多山丘,唐宋時得到較快開墾,但多開成畬田種植旱作物,只沿河兩岸引水種稻,南宋時川中始修筑梯田植稻。明代人口和耕地均未超過唐宋盛期,開墾記載較少,但農業技術有所提高,在川中、川東丘陵區多有興修山灣塘堰的記載。清代四川人口大增,大量開墾山丘地,提倡興修水利,山丘區水利有了較快的發展。
明代川中的合州(今合川)、中江、遂寧、富順、井研等州縣都有興修塘堰的活動。合州在明洪武時修筑塘堰150處⑥.中江縣于成化二十年由知縣王皋主持興修陂塘⑦。遂寧縣在嘉靖時太史楊名撰有《勸農亭記》,稱“陂塘溝港潴蓄水利各宜及時用功浚治”等語⑧。積極倡導水利。富順縣北10里的朱家堰,為明代創置⑨。在井研縣,嘉靖時知縣蕭溥筑高灘、潺泊二堰,其后知縣杜如桂興建塘堰更多⑩。川東明代時只有部分地區水利發展較快,如成化四年唐博知巴縣,“相地筑塘堰凡百有七十所,巴人賴之”⑾。在江津縣,“明嘉靖中縣
——————————————————
①雍正《湖廣通志》卷46。
②乾隆《湖南通志》卷105《名宦》。
③雍正《湖廣通志》卷46《名宦志》。
④乾隆《乾州志》卷4。
⑤同治《綏寧縣志》卷36。
⑥萬歷《合州志》卷1《陂塘》。
⑦嘉慶《四川通志·政績》。
⑧乾隆《遂寧縣志》卷2。
⑨光緒《敘州府志·水利》。
⑩光緒《井研縣志·建置》。
⑾道光《廣西通志輯要》卷4。
令楊元吉勸農修塘堰車閘五百七十五座”①。又正德《四川志》記載:長壽縣有堰47座,塘1283口;涪州有堰153座,塘1363口;豐都縣堰4l座,塘253口;忠州堰116座,塘162口;新寧縣堰11座,塘127口。而其余州縣水利興修甚少。
“蜀自明季兵燹之后,戶口凋殘八九。”清初在四川施行獎勵墾殖的政策,吸引大批外省窮人如楚陜閩粵之民遷入四川,形成移民湮沒土著的現象。康雍時四川棄荒地已得到墾復,乾嘉時進入大量擴殖山丘的階段,同時積極修筑梯田,發展農田水利,促使旱地改成水田,水田移上山丘。
川中地區,在岷江及支流沱江流域,雍正十三年井研縣令黃光燦令民在旁田隙地掘陂塘蓄水,共掘塘千余區②。仁壽縣于乾隆三十二年筑成古佛堰,灌溉華陽、彭山、仁壽3縣田14000畝③。資陽縣“縣屬水田全藉塘堰以資灌溉,其用力少而成功倍者惟筒車為最。”咸豐《資陽縣志》載有塘堰26座,而筒車堰僅資溪上就有96座。清中期內江縣有堰共158所④。以上是資州的水利情況。嘉定府塘堰亦多;同治《嘉定府志·水利》載所屬犍為縣為堰共45所,其中新建24;塘8l所,其中新建19。榮縣有堰187,塘1768,其中新建739。威遠縣有塘642,其中新建253。在嘉陵江流域,以綿州、潼川府發展塘堰較多。綿州在乾隆中開翥鶴堰,灌下游山田數萬畝;嘉慶十七年修治涪翁堰。灌田l萬畝;還有史君堰,亦灌田l萬畝⑤。潼川府的三臺縣在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由熊綿及其子熊升龍先后建成惠澤堰,灌溉潼綿二屬田16500余畝⑥。嘉慶十五年至二十年知縣沈昭興倡捐修復永成堰,計可灌田2萬畝⑦。射洪縣在乾隆二十五年由縣令何辰主持修廣寒堰,堰壩用石砌成.石縫熔鐵汁灌之,溉田3千畝⑧。光緒《蓬溪縣志》卷11載縣內有堰溝241條,堰塘165所,其中聚星堰由知縣劉善源筑于同治十年.遂寧縣西南有廣濟堰,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施士獄修筑,乾隆二年改建成石堤,約灌田萬畝。縣東北有永濟堰,乾隆九年知縣田朝鼎倡修,在射洪嘴溪水上筑堰,灌溉楊渡壩田2萬余畝。乾隆時全縣共修堰130余處⑨。乾隆七年尤秉元知樂至縣,勸民開溝筑堰。道光時統計樂知全縣有堰共444所⑩.乾隆二十一年安岳縣令江伍圓諭民修筑堤堰,共建塘堰2126處⑾。潼川府一帶是四川有名的少水干旱區.清代努力興修水利,較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川中其他州縣,清代亦多有興修水利的記載。繁不勝舉。
川東地區;長江從該區中間穿過,低山與谷地平行相間排列,故“川東一帶率皆田高河低,不便引水作堰”⑿。清代時努力克服地形困難,發展塘堰和水車灌溉,其中以重慶府水利興修最多。在巴縣,雍正元年開宋家溝南北堰,灌田約萬石⒀。乾隆時知縣王爾鑒倡修水
——————————————
①光緒《江津鄉土志》卷1。
②光緒《井研縣志》卷4《建置》。
⑧光緒《資州直隸州·水利》。
④嘉慶《內江縣志》引舊志。
⑤同治《直隸綿州志》卷lO《水利》。
⑥民國《三臺縣志》卷2《堤堰》.
⑦光緒《潼川府志》卷4《堤堰》。
⑧嘉慶《四川通志》卷23《堤堰》。
⑨乾隆《遂寧縣志》卷3《水利)。
⑩道光《樂至縣志》卷11《水利》。
⑾道光《安岳縣志》卷6《堤堰法》。
⑿道光《江北廳志》卷2(水利》。
⒀民國《巴縣志》卷2《塘堰》。
利,“巴之堰。指不勝屈,巨者182,舊塘587,新塘1719”①在永川縣,乾隆十九年單思邁知永川,筑堰300,塘數百處。乾隆以后,“堰倍于前,塘數十倍于前,合計堰700余,塘2800余處,水利從此大興”②.在江津縣,乾隆十九年邑令王政義、二十九年黃正澄先后奉文陸續新修渠堰97道,開筑新塘238口,補修陂塘157口,并修淤塞陂塘87口.三十年全縣計有塘堰1154口,三十年以后新添塘堰不下1500③。在涪州(今涪陵縣)。嘉慶間筑橘子董大堰,灌田數千畝,道光初又筑散水壩、馬灘河堰,效益亦大④。有的縣清代時塘堰少,就架設龍骨車灌田。如定遠縣,“定邑無堰,春水稍遲,民皆用龍骨車引水層疊逆上數十丈”⑤。夔州府的開縣、萬縣,清代亦發展灌溉種植水稻。“夔府產稻之鄉首開縣,次萬縣。”水稻多種在平壩地區。開縣沿東溪兩岸用筒車灌溉沃田數百頃,縣西的臨江市又有水田數百頃⑥。“萬(縣)臨大江多溪河,里甲塘堰之數不可勝計。其地大半山田而為腴米之鄉”,小塘尤多達5千余⑦。又奉節縣在乾嘉間,里人王天成相度地宜,傍山修堰,引九眼龍洞泉水,邐迤六七里,名七里堰,沿岸開田二千余頃,約出稻谷干余石⑧.此外清代時該府一些平壩地區排水不暢,因此進行了排澇工程.如奉節縣南岸齊峨山壩地,巫山縣坪壟壩和大寧縣(今巫溪縣)羊喬壩,四周為山環繞,溪流從暗洞排水于外,由于山地開墾后水土流失加重,使消水洞出現淤寒,清代多次進行疏浚工程。
川北、川南地區:川北水利多數地區從清代始興。如龍安府石泉縣:“民業山,唯種蕎麥充糧”,乾隆中石泉知縣姜炳璋,“因教以注水作堰法,民遵行之,始知有水田利”⑨。保寧府的閬中縣。嘉慶二十四年。川北道黎學錦在城東北2里筑石壩.開通濟渠,以灌負郭田;又制筒車引江入渠,濟冬春之不足,“環閬舊無堤堰,茲渠成而水利始興”⑩。東面大巴山區,“連山疊巘,絕少平原”。清代“巴(今巴中)屬之民多楚黔流徙,善于開墾土山,無石則旋繞挖作水田,故梯田甚多。”乾隆時在南江縣北大壩地方,筑壩開渠,營治稻田⑾。光緒《太平縣志·風俗》稱;“昔為老林,今雖多半開墾,然地氣高寒只宜洋芋包谷,低處依山鑿田引水作堰,故種稻者三,種雜糧者七。”可見川北地區清代多有開墾,還修筑梯田引水種稻。但因山多而高,糧食作物還是以旱作為主,主要在低處及平壩地方興修水利。經營稻田。川南敘州府在清代也有開發,各州縣多興修塘堰灌溉,以宜賓、南溪修建較多。其南溪縣合堰,光緒間修,可灌田萬余畝,又有海棠堰,灌田6000余畝。此外興文縣除修堰外,還架設筒車灌溉,架筒車的河稱之為水車河。因敘州府為四川邊地,清代設屯兵守戌,屯兵亦從事開墾活動。雍正八年胡漪任雷波廳衛守備,令民開墾田疇,教以播種,又在北門外修筑堤堰,引龍洞泉水,灌溉大壩田數千畝,此處“初猶土也”,是種植旱作物的,興水利后改種水稻⑿。川南少數民族居住的山區清代水利亦得到發展。如乾隆元年改酉陽土司為
—————————————
①乾隆《巴縣志》卷2《水利》。
②道光《永川縣志》卷2,光緒《永川縣志》卷2。
⑧光緒《江津鄉土志》卷1,民國《江津縣志》卷l。
④同治《涪州志}卷1,民國《續修涪州志》卷3。
⑤道光《重慶府志》卷1《山川》。
⑥《三省邊防備覽》卷9(民食》。
⑦同治《萬縣志》卷9《地理志》。
⑧光緒《奉節縣志》卷8《水利》。
⑨嘉慶《四川通志·政績》。
⑩道光《保寧府志》卷9《堤堰》。
⑾《清高宗實錄》卷733,乾隆三十年三月。
⑿光緒《敘州府志》卷6《水利》。
酉陽直隸州,開發加快,乾隆十五年李光爽任酉陽州,“教民辟荒菁,興水利”①。之后新修了一系列塘堰。該州秀山縣巨豐堰筑于乾隆三十二年,永豐堰筑于嘉慶二年;黔江縣據道光六年統計,舊有蓄水塘114口,新開塘58口,舊有堤堰101道,新修堤堰62道②。瀘州的九姓鄉是土司地,清代康熙初長官司吏目黃飛龍修土地巖大堰,灌田千畝;乾隆十三年長官司任戶烈修得用堰,灌田5百余畝;嘉慶十六年長官司任清修太平堰,長15里。灌田6百余畝③。彝藏少數民族聚居的寧遠府,原來多利用天然溪泉灌溉,清后期在官吏的提倡下亦修堰興利。咸豐《冕寧縣志》卷5稱:“前此資挹尚少,近由官吏倡導漸多砌堰。”
明清時四川水利最發達的地區仍為川西平原,其他山丘區水利明代主要發展川中、川東塘堰水利,清代時四川各山丘區水利皆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山丘區地形起伏。修筑的塘堰規模小,灌溉面積仍然有限。清代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大力提倡種植水稻,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但四川氣候冬干春旱,水稻插秧時期往往缺水,為了克服塘堰灌溉的不足,于是從雍正乾隆起開始推廣“冬水田”種植制度。冬水田在秋季收獲水稻后,即收蓄雨水,以備翌年春季插秧之需。冬水田實是一種大面積上的蓄水工程。冬水田田塍一般高1尺左右.但匯集徑流多的地塊,往往筑有2—3尺高的田塍。此類冬水田稱為囤水田。它在春季可供附近二、三畝干田整田插秧需水.其放水后仍可種植一季稻谷。清代四川由于梯田開辟增多,冬水田在山丘區分布很是普遍。《三省邊防備覽·民食》謂:川東“楚粵僑居之人善于開田,就山場斜勢挖開一二丈三四丈。將挖出之土填補低處作畦,層壘而上,綠塍橫于山腰,望之若帶,由下而上竟至數十層,名曰梯田。山頂不能作池則就各層中田形稍大者深耕和泥不致漏水。作高塍二三尺,蓄冬水以備春種之用。如平地池塘,然其泥腳深頗能耐旱.”道光時王培茍講;四川“江流不經之處,甚多山田,層累而上,山上可種稻,遍山皆稻田。直至山頂,層層如梯”④。山田修筑水利工程不易,但“山田蓄積冬水亦可種稻”⑤,因此清代四川的梯田多發展成冬水田。冬水田“分散蓄水,分散用水”,彌補了山丘區塘堰等水利工程有限,分布不廣的缺陷,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對四川農業生產影響較大。
————————————————
①嘉慶(四川通志·政績)。
②同治《酉陽直隸州總志》卷4規建志。
③光緒《瀘州九姓鄉志》卷1《山川》。
④鄔慶時:《聽雨樓隨筆》卷5。
⑤嘉慶《眉州屬志》卷9《風土志》。
(四)粵桂丘陵山區
廣東丘陵山區最早開發的是一些交通要道地。宋元時期由于中原人口的南遷開發加快,興修水利的記載增多。明代“以中州謫戍之民填實嶺表衛所,于是州縣城廓之民大都非百粵之舊”①。當時主要開發珠江和韓江三角洲,但山丘區在地方官的倡導下亦有水利興修的活動。清代一再頒布鼓勵開墾山場荒地的政策,于是粵東山丘區普遍得到開發,各地皆修筑陂塘堰壩,并引泉架車灌溉農田。
粵北山區:南雄州在明洪武年間修筑保昌縣陂塘9所,始興縣陂塘7所。之后永樂、成化、嘉靖年間皆有修筑②。清代所筑陂塘更多,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間,南雄知州羅含章倡捐并督民新建水陂13座,修復14座,新開塘97口,共溉田2.1萬多畝③。道光時程含章在南雄“嘗開陂塘五十有三矣”④。韶州府樂昌縣在洪武二年由知縣索彥勝筑官陂,灌田百余頃,清代順治時改建為石陂⑤。據萬歷《廣東通志》卷27統計,韶州府共有陂塘圳泉457處。西面的連州在明代永樂間筑陽山縣黃村陂、連陂、中峒陂、大陂、朝頭陂等;景泰間又筑龍板陂。粵北山區自然條件差,水利的興修使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得以改善。
粵東山丘區:明代因經濟發展的需要,新設置了許多州縣,如和平縣、長寧縣(今新豐縣)、永安縣(今紫金縣)、連平州、饒平縣(治下饒)、大浦縣、平遠縣、鎮平縣(今蕉嶺縣)等。這些山區州縣或多或少都有水利興置。如饒平縣嘉靖時有陂38所,但和平、永安、長寧等山邑“作渠導水不藉陂塘”,而是“沿長溪作轉輪車取水上渠,其渠大小五十余所”⑥。西邊的河源縣水利以圳為主,“往往以一圳而灌數十百頃,無憂于旱也”⑦。粵東的嘉應州(治今梅縣)水利也好。有蒿窟湖在州西南7里,周2里,深7尺,水利甚溥,開有39圳引湖水灌溉;新菴塘,塘周1150丈,溉莆心、楊古狀、白土三鄉田;五官塘,明正德中筑,溉州東南沿山田3千余畝,康熙三十三年又修。又長樂縣(治今五華縣西北華城)清代所筑水利工程較大,如周琯圳,位于縣南50里,縣人周琯所鑿,泉流30里,灌田萬余畝⑧;鐮子角樹攔土陂,道光二十一年鄉人凌華倡建,灌田千余石。可見粵東水利在明清時得到較多的發展。
————————————————————
①嘉靖《德慶州志·提封志》。
②嘉靖《南雄府志·提封志》,嘉靖《始興縣志·陂塘》。
③道光《廣東通志》卷119。
④程含章《與所屬牧令書》,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卷38。
⑤同治《樂昌縣志》卷3《水利》。
⑥萬歷《廣東通志》卷34,萬歷《惠州府志》卷6。
⑦乾隆《河源縣志》卷10《水利》。
⑧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56。
粵西山丘區:肇慶府和羅定州有西江從它們境內流過,水利條件較好,開發也早,明清時繼續發展。據萬歷《廣東通志·水利》載:肇慶府新興縣有陂6,其中筑于洪武間的有云區陂,灌田60余頃;羅馬陂,灌田40余頃;觀登陂,灌田70余頃。景泰五年又筑黃莫陂,灌田120余頃。上代已建明重修的陂有馬菴陂,灌田100余頃;社墟陂,灌田500余頃。康熙《肇慶府志·水利》載山區縣的陂數:新興縣陂7、陽春縣13、恩平縣10、廣寧縣19、封川縣16、開建縣31陂共灌田300頃、德慶州13陂(其中5陂筑于明代)共灌田702頃。以上陂灌溉面積都較大。又據《嘉慶一統志》卷448記載,德慶州還有新村塘等13所塘,皆修于康熙年間。羅定州于明萬歷五年升瀧水縣置,領東安(今云浮縣)、西寧(今郁南縣)二縣。此二縣“層巒疊障”,多徭僮之民,萬歷五年設縣后,閩廣之人多移籍于此,開墾田地興修水利。早在弘治二年翟觀知瀧水縣,已“辟荒田九百頃,鑿水圳四十八”①。以后萬歷十四年,西寧知縣林致禮又開東、西圳,“鑿山通圳,繞郭東西數十里”,灌田百余頃②。清康熙《羅定州志·陂塘》載:州有陂27,其中四寺陂最大,灌田15106畝;東安縣有陂36;西寧縣有陂10,還有東、西兩圳。高、雷、廉(今屬廣西)等府除雷州半島為臺地平原地貌,宋元時已大力開發水利,明清時水利較發達外,其他地區山深土曠,明清時才真正得到開發,尤其是乾隆后山場荒地開墾迅速,但由于“山崗磽瘠者居多”,“無泉源可資灌溉”,水利興修仍是不多。據萬歷《廣東通志》記載,高州府共有陂塘163所,另有障田的堤岸和圩岸27條,但無大規模興修水利的活動。廉州府棄地更多,水利處于初創階段。如嘉靖間張岳守廉州,“廣為陂池,教民稼穡,當時田疇之利開于公者十常八九。”府志載有8個陂塘為張岳倡筑。然清初,因“兵興以來,地多荒蕪,民多逃亡”,當地人民仍“未諳引灌之法”,即使近水之地亦只墾辟成“地”,種植旱作物,而未墾成水田。之后地方官積極倡導水利,如乾隆時知府周碩勛特雇工匠造水車作示范,督臣班第又制造水車分發到合浦縣試演。還募江南熟習農業之人來廉州府城附近開成水田50畝以為倡率,鄉民于是得知水田營治之方法,重視耕種水田,乾隆十九年合浦縣共承墾水田3640畝③。以后廉州府修筑陂塘、堰壩漸多,水田也漸增多。道光《廉州府志·水利》稱:“迄嘉慶至今種田之法更為精密,凡海匡以及坡地皆可插秧,即嶺蛹淡田多以灰糞培植,故其收成視常有加。”道光《欽州志·輿地》亦稱:“前此不糞不耘,今則先冬犁田以曬雪,當春進糞以插秧,……附山者鑿溝筑壩,在原者鑿井開池,近水者制車造桔或引灌。”由于講究水利、施肥和精耕,因而促進了水稻生產的發展。
——————————————
①嘉慶《廣西通志》卷250。
②康熙《羅定州志·陂塘》。
③道光《廉州府志》卷11《水利》。
海南島山地臺地區:海南島沿海多臺地,中部有五指山和黎母嶺。瓊山縣因臨近雷州半島,地形又較平坦,故首先得到開發,宋元時即修有渠塘水利。明代水利擴大到沿海四周的臺地。因“瓊郡田多倚山墾辟”,故其水利設施大多具有山丘區的特征。正德《瓊臺志》有較詳的水利記載,以瓊山縣水利工程最多,有26處,其中邁容車壩,“絕溪筑柵作水車升水灌田千余頃。”此水車應為筒車之類。其次是崖州有17處,其中椰根陂、湳乙溝、水南溝、桶井、達隴溝、埋鵝陂皆各灌田100余頃,仰重溝灌田200余頃。其他州縣如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會同、樂會、儋州、昌化、萬州、陵水等都有陂、塘、溝(渠)、壩、泉等水利。而儋州有幾處水利效益較大,如大江,源自沙鍋嶺,蜿蜒百余里入海,沿江兩岸皆截流作堰,架車灌田千余頃;湳丹壩,元末酋長陳薦觀疏通泄于大江,明正統二年縣丞何暉復筑壩,灌田干余頃。又德義泉、那細泉皆灌田百余頃。島中部的黎族多居住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壩,“熟黎地多水田”①,黎境河流四布,引水至為便利。有諺云:“東路檳榔西路米,蓋郡東界田不及西界,故荒年多取充給于西,西界田不及黎田,故河下每日米船多出黎村”②。清代在海南推行招農墾荒政策,大陸移民在嘉慶后大量遷入海南島,部分移民深入山區,開辟山地。同時黎族所居的山區亦進一步開墾,多辟為稻田。張慶長《黎岐紀聞》稱;黎族“依山澗為田,脈厚而水便,所獲較外間數倍。”水利多取自然之水灌溉。
廣西除郁江流域平原外,其余地區廣布山地丘陵。明清時開發加快,明代采取招民開墾、移民屯墾等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清代仍實行鼓勵墾辟的政策,尤其是雍正間實行改土歸流后,外省人口得以大量移入廣西,還遷入到桂西少數民族居住區,把漢族的先進生產技術推廣開來。由于努力墾殖,廣西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清初為733萬畝,嘉慶時增到920萬畝。在地方官員的倡導下,山地丘陵區興建了不少陂塘堰壩水利工程。
桂東北山地:明洪武年間先后兩次大修桂林府興安靈渠,恢復了漕運的暢通,并可“溉田萬頃”③。永樂、成化間又修筑。清代修浚靈渠達10多次。靈渠是明清時廣西的重點工程。府南的陽朔縣灌溉也較好。康熙《陽朔縣志·田土》中將“田”分為四類,皆有灌溉設施。文中說:“陂田,平疇沃壤得水最先,澇旱無憂;車田,平疇沃壤枕近河旁田,因車激水,潦旱無憂;山田,高原峻壟鑿水通畝,常憂旱魃;坑田,山徑之間因泉墾地常憂澇。”該縣小河甚多,故以筑壩成陂引水和架筒車提水的水田占多數。而府北面的全州明代時開發還不夠,到清代時才漸開墾。康熙時“耕作既久,林蓊漸盡,山原曠土,遍布墾種,……無復昔日梟獍之慮。”康熙《全州志·水利》載:本州有陂塘35座,所屬灌陽縣有塘壩陂32座。全州還多泉水,灌田甚多。平樂府的富川江、荔浦河一帶宋代已利用此兩江水灌溉田疇,明代因江水泛濫,“兩江左右棄田萬余頃”,嘉靖間廣西參政曾存仁“召民佃作,且度其受水多寡為石堤以備旱潦”④。清代荔浦縣還在瀕江之地筑壩架車灌田。有山國之稱的富川縣清代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方式引灌農田,“西山流高借勢開渠灌溉為沖田;其流遠崖高者筑堰灌水為壩田;東山泉涌分流灌溉為井田;平岡汙澤筑堤蓄水留壩以時泄潤為塘田;至若江流岸高堰水不及則塞壩激水架筒轉車以灌潤為車田;又有高曠之處墾種稻谷旱禾,乘春多雨早種早收,無雨則或用斗戽或用桶吊或用桔槔”⑤。此外恭城縣、平樂縣、永安州(今蒙山縣)等多利用溪河筑壩灌溉。
————————————
①萬歷《廣東通志》卷70《外志》。
②正德《瓊臺志》卷7《水利》。
③《明史》卷88《河渠志六》,此處“頃”應為“畝”。
④嘉慶《廣西通志》卷250。
⑤乾隆《富川縣志》卷1《水利》。
桂東南山地丘陵:該地明清時努力興修水利發展水稻生產.如梧州府的懷集縣(今屬廣東省)明嘉靖間在懷溪南倡筑僮家陂,萬歷末被水沖壞重筑,灌田百余頃。萬歷十年還鑿石開圳引天馬山泉水灌田。乾隆《廣西通志·山川》載懷集縣有41個陂塘。該府容縣在嘉慶年間修筑的思登陂、李家陂、水源陂、石村陂皆灌田百余頃以上。同時期蒼梧縣在江水上筑陂架車灌溉者有6處,共灌田400余頃,另外還有10陂①。乾隆《梧州府志·水利》稱:“梧郡田壤多倚山距河亟需水利,故灌溉之術農民百計講求,甃磚以引之曰圳,架竹通之曰筧,樹柵畚土以潴之曰陂。”郁林州(今玉林縣)水利亦較好。明洪武二十七年鑿郁林州北流、南河二江灌溉②。清后期有水灌溉的農田所占比例較高。光緒《郁林州志·陂壩》載:“郁林州田畝有陂壩水灌溉者謂之陂垌,無水溉者謂之旱垌。旱垌十之六,陂垌十之四。”即灌溉面積占田畝總數的40%。與其他山區州縣相比,這一比例是較高的。南寧府的橫縣在明代水利就不錯,農田中多塘池,還引溪澗水灌溉。嘉靖時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載:“吳浙農家甚勞,橫之農甚逸。其地皆山鄉,有田一丘:則有塘潴水,旱則決塘竇以灌。又有近溪澗者,則決溪澗,故橫人不知有桔槔(水車)。”城內還設有魚塘360口。府治宣化縣(今南寧市)亦多有水利興修。明嘉靖十五年至十六年,知府郭楠先后重修銅鼓陂(永樂二年筑)、川山陂、龍門陂三大陂塘,灌田共300余石③。清康熙間知府趙良壁又帶領民眾于天瀑江筑堤堰壅水灌田④。
桂西山地丘陵:以往開發不夠,明清時才得到較多開發,興修水利記載漸多。桂西又多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這一時期土司州縣也興修了一些水利。思恩府“初僅八百余戶”,“瘴霧昏塞,薄午始開”,經明代開發后,“今治四野寬曠,軒豁秀麗”,“江水既通,商貨輻湊,益比內地矣”⑤。清·道光時李彥章治思恩府,“于郡南之江上,大開水田,試種早稻,求是種而栽焉。蓋自道光八年始,自是郡中既得再熟,種者漸多。”并制造水車,取水灌溉⑥。該府賓州(今賓陽縣)明清時水利修筑較多。永樂三年州判王成美督筑新官陂,溉田2000余畝。萬歷十一至十三年,知州饒敬承于州城南的室水上堆石筑堰,建閘6座,以激水灌田,并疏浚水道30里,以便通航。萬歷《賓州志·陂塘》載:州有陂66,塘4;所屬上林縣有陂35,塘3。府南武緣縣清代時在8條河溪上筑堰架車,共灌910頃農田⑦。太平府的崇善縣“山石綿延,巉崖險竅”,明正德時土官趙琯筑崇善水陂,嘉靖時又修。嘉靖二十七年知府周允又籌修平峒水陂。慶遠府宜山縣于乾隆十五年借司庫銀2400兩,給各墾戶以為工本,在縣城東南20里的洛潢河筑壩修堤,到乾隆十九年,“茲堤壩石工俱已告竣,實丈得可墾田六千二百余畝”⑧。然總的來說,桂西開發程度比桂東低,水利興修也有限。
明清廣西水利發展的特點,我們可據嘉慶《廣西通志·山川》的水利工程統計數作些分析。據統計廣西(不包括廉州府)共有水利工程1179處(包括郁江流域平原的藤縣、平南、桂平、貴縣共55處),其中河溪溝307、湖潭20、陂堰548、塘池121、渠圳5、井泉105、江河筑堰架車條數73。這些統計數字雖然不完全,但仍可看出廣西水利的特點:①因廣西山丘分布廣泛,為了攔蓄河溪水灌高田,多在河溪上修筑陂堰,成為重要的灌溉設施。②廣西河流眾多,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條,其余小河小溪更多,這些自然河溪水資源得到了頗多利用。③廣西泉水和巖洞地下水豐富,引泉或鑿井出泉灌溉很是普遍,井泉數量約占工程總數的10%。④明清廣西筑堰架設筒車灌溉發展很快,20多個縣都有此設施,廣布在桂中、桂東南、桂西南地區。筒車設置在坡陡流急的河上。
————————————————
①嘉慶《廣西通志》卷117。
②談遷:《國榷》卷10。
③嘉慶《南寧府志》卷3《陂塘》。
④嘉慶《廣西通志》卷118《山川》。
⑤蘇浚:《廣西郡縣志》,《粵西文載》卷11。
⑥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早稻之法》。
⑦嘉慶《廣西通志》卷117。
⑧《清高宗實錄》卷455。
(五)云貴高原山區
云、貴地區高原山地分別占兩省總面積的94%和95%。明清以前開發不夠。云南惟滇池、洱海壩子一帶農業水利較發展,而廣大山區分布著眾多的少數民族,人煙稀少,耕作山田多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貴州省建制較晚,到明永樂十一年才設立行省,建省前經濟發展緩慢,水利只興修了少量的陂塘。明代在云貴地區大量設置屯田,移民開墾。云南明代屯田最多時曾達126萬多畝,占全省在冊總耕地面積的42.5%。故正德《云南志》稱:“云南屯田最為重要,……今諸衛錯布于州縣,千屯偏列于原野。”貴州設有20衛,共有屯田95萬余畝。明代興修水利多與屯田有關。清代移入云貴的漢民更多,水利興修也更多。
云南高原山區:明代主要在滇東南盤江流域興修水利.滇東高原盆地(壩子)和湖盆眾多,著名的如滇池、陽宗海、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異龍湖等,明代皆進行了治理利用,如浚鑿尾閭、整治河道以排泄洪澇水,修筑堤壩,開挖渠溝以灌溉農田(滇池水利不在本文范圍)。陽宗海位于云南府宜良縣西35里,湖周70里。明代建有湯池渠和文公渠兩項水利工程。縣西北引湖水的舊湯池溝,“廣不盈尺”,灌溉面積很少。洪武二十九年西平侯沐春為了滿足屯田灌溉的需要,發卒15000人,由同知王俊率領,從陽宗海北端“因山障堤,鑿石刊木”,開鑿6里長的湯池渠,下接大城江,再入鐵池河(南盤江),“其流袤三十六里,闊丈有二,深稱之”①。灌溉宜良壩子治農田數萬畝。之后嘉靖年間,由臨元道文衡督修,又建湯池渠的擴建配套工程文公渠。先在縣北江頭村大城江上,修筑一座攔河低壩,又于壩上游開渠至宜良縣城下,長70余里,沿途筑水硐(涵洞)72所,“溉軍民田二百余頃”②。文公渠也是利用陽宗海作水源。
撫仙湖在澂江府城(治今澄江縣)南10里,周300里,西南面有隔河與星云湖相通,星云湖周長80余里。明代除利用兩湖水灌溉農田外,重點是治理兩湖出口河道海口河(又名清水河),先疏浚河道,又在南北兩條流入海口河的山溝牛舌箐和梅子箐兩岸建石壩,使山水循軌順行,避免砂石壅塞海口,于是湖水得以暢泄,減輕了湖濱農田的洪澇災情。
異龍湖位于臨安府石屏州治東2里,周150里。異龍湖灌溉效益頗大,“計湖上下兩旁灌田三百余頃”③。但沿湖農田常遭洪患,需進行治理。明嘉靖年間石屏知州“治海口,建六閘”,對湖尾間海口河進行整治,筑壩設閘控制湖水的蓄泄。在異龍湖水排入瀘江處,隆慶和萬歷年間進行了疏浚筑堤等整治工程。
杞麓湖,位于通海縣城北3里,湖周長150里,地跨通海、寧州(今華寧縣)、河西三州縣,湖周圍有農田約90000畝,半數需賴其灌溉。明代對入湖溪河進行疏浚,筑堤攔蓄山水成湖池,以對山洪起緩沖作用。又對湖水的唯一出口落水洞(排水暗河)進行疏挖,使湖水順利泄入南盤江④。
————————————————————
①平顯:《湯池渠記》,正德《云南志》卷29。
②康熙《宜良縣志·山川》。
③乾隆《石屏州考》卷1《輿地志》。
④參見《珠江水利簡史》,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8月。
明代滇東高原除利用和治理湖泊外,還在南盤江的支流上筑壩,引水灌溉。重要的有交水上的天生壩、交水壩,白石江上的陸涼新壩,瀘川的永惠壩,彌勒州的構甸壩等。天生壩位于曲靖府沾益州城北5里交水上(南盤江上游干流),明天啟間總兵楊祿筑,開有東西二渠,“城南北三鄉八伍二鋪田畝咸資灌溉,合州水利莫廣于此”①。交水壩,位于沾益州城東南10里,亦是在交水上筑壩,起初為土壩易沖毀,宣德十年曲靖千戶梅用“率軍構木鑿石為壩”,建成攔河的木石壩,并增筑石閘,灌溉農田百余頃②。陸涼新壩,位于今陸良縣城東的白石江中,明天啟年間創筑,清雍正年間在其下游10里處重新修筑,故稱為新壩,有13孔閘壩,灌溉22個村寨農田,成為南盤江上最大的攔河閘壩工程。永惠壩,位于廣西府(治今瀘西縣)西4里瀘源洞處,即南盤江支流瀘川的伏流河段至巖洞出露處。萬歷二十二年知府主持興修,壩的兩岸開挖兩條渠道,附近田地成為膏腴之地③。構甸壩,位于廣西府彌勒州城南80余里,建于萬歷四十三年,工程包括在伏流地下河水出露處的龍潭哨、黑龍潭和巴甸溪(今甸溪河)上的三座攔水閘壩,并開有上、中、東、西4條渠道,灌溉竹園壩子30000多畝農田④。
明代滇西高原也有一些水利工程,以洱海地區水利最好(不在本文范圍)。洱海東南云南縣明代所修陂壩灌溉效益較大。如景泰年間,云南縣巡行副使周鑒等倡修寶泉壩(今名游峰壩),位于縣城西北20里,可積水御旱。縣東南45里有荒田陂渠。嘉靖間分守參政石簡倡議筑陂鑿渠,灌溉縣東南平壤千頃。縣東北lO里又有品甸陂,嘉靖二十二年修復,又新興壩、段家壩等也皆為明代建⑤。楚雄府的姚州(治今姚安縣)有壩淜近20處,“潴水以灌田”。以大石溯最大,多次修筑。崇禎間知府孔元德又筑豐樂溯,聚水溉田歲增谷千余石⑥。
清代云南主要在雍正至乾隆時期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雍正三年至九年鄂爾泰任云貴總督,督促各州縣修建水利:如云南府嵩明州嘉麗澤開挖新河排水。涸出田地10000余畝;宜良縣在被淹洼地開河5道排水;臨安府瀘江水因流入巖洞泄水受阻。進行鑿石疏河筑壩等工程,解除了田廬被淹之患;建水州疏導李浩寨山泉開成大渠灌溉農田等。又臨安府之阿迷州、蒙自縣,曲靖府之尋甸州、宣威州、澈江府,楚雄府之鎮南州,東川府,武定州之祿勸縣,大理府之云南縣、浪穹縣,永昌府等皆有水利工程的興修⑦,從而促進了水稻業的發展。后據雍正十一年云南布政使陳宏謀的調查,前此滇中已興水利工程有70多處,工程形式有鑿源泉,浚河身,筑壩閘,開堰塘,設枧槽,架水車,筑堤埂,開河尾及分支流等⑧。乾隆二年。一直在滇任官職的張允隨撰《論云南水利》一文,論述了云南多山條件下水利工程的特點。
明清時期。云南少數民族居住的一些山區,農業耕作技術有了進步,亦注意興修農田水利。如開化府多壯族、苗族,康熙六年改流設府。府境泉水多匯聚形成龍潭,康熙七年引府西異龍潭水灌田,之后府境龍潭有65所皆被利用來灌溉農田⑧。臨安府多哈尼族、彝族,清代時辟山開成梯田,引水灌溉種稻。光緒《云南通志稿·風俗》載:“臨屬山多田少,土人依山麓平曠處開作田園,層層相間,遠望如畫。至山勢峻極躡坎而登有石梯磴名日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數里不絕。”可見滇南少數民族居住區開辟梯田引水種稻已有相當的規模。在普洱府傣族居住的景洪地方,明清時開有多條水渠灌溉稻田,管理制度嚴密。
——————————————————
①乾隆《沾益州志·水利》。
②景泰《云南圖經志書》。
③乾隆《云南通志》卷19。
④乾隆《彌勒州志》卷13、卷25。
⑤《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78。
⑥《嘉慶重修一統志》卷480。
⑦鄂爾泰:《興修水利疏》,乾隆《云南通志》卷29。
⑧陳宏謀:《請通查興修水利狀》,載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卷106。
⑨《嘉慶一統志》卷488。
貴州高原山區:明代貴州建省后,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在官吏的主持下興建了一些塘堰工程,清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繼續發展。
明代在黔北和黔東南有少量水利興修。如今遵義地區余慶縣明代為余慶長官司,萬歷二十九年改置縣,建立城池,招撫漢苗開墾田地,始相水勢之高下,修筑雷公、赤土、正官三堰,引堰水入溝灌田,訂有修浚用水制度①。在黔東南都勻府,明代都勻司指揮胡綱在府城北2里筑堰,引水灌城西諸田,后人稱此堰為胡公堰②。
清代地方官員積極倡導水利,如康熙時石阡府郡守羅文思作《堰說》、《塘說》、《塘法》、《壩法》等③,促進了山丘區水利的發展。清代貴州所修水利據《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分布在貴陽、安順、都勻、鎮遠、思南、石阡、思州等府及仁懷廳,共有堤堰、陂塘、溝渠、井泉47處,其中鎮遠府城西63里的平安陂,“土人引水溉田數干畝”。天柱縣東有龍塘,灌田百余頃,巖頭壩灌田1200畝,博皮寨壩灌田9900畝。實際上清代貴州興修的農田水利工程遠超以上記載數。如天柱縣康熙年間就已筑成大小水壩36座,灌溉面積達8910畝,此外還有清水江、北門江、西江、白水沖以及龍泉、龍塘等天然水資源可資灌溉④。清代灌溉工具亦多有改進,努力設置筒車、木槽等設施灌溉農田。如黎平府、平越州等有水輪(筒車),“大者極六十幅,高者徑極三丈,筒多者極二十四筒”⑤。思州府西北80里有養苗溪,源出巖洞,中有巨石障流,土人筑木槽引以灌田⑥。乾隆《黔南識略》卷1載貴陽府依據水利狀況將田分為“濫田”、“水車田”、“堰田”、“冷水田”、“塘田”、“井田”、“乾田”、“梯子田”、“腰帶田”等,采用多種水利設施灌溉農田。遵義府也運用多樣水利措施發展灌溉⑦,水利搞得較好。
然而貴州高原有70%以上的地表為喀斯特地貌,山原和丘原經地表河流的侵蝕及地下水流的溶蝕,大部分地表崎嶇不乎,坡陡石多,地表缺水比較普遍,這給興修水利造成諸多困難和不便,與其他地區相比,明清時貴州的水利化程度較低。
以上分別對中南、西南山區明清時的水利發展作了綜述。水利的發展對這些地區農業生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山區有其特殊的地形、氣候、水文條件,因此山區農業生產亦具有特殊性,這又影響和制約了水利的發展。
二、明清南方山區的水利與農業生產
南方山區在明清時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表現在墾殖的力度上,不僅河谷平壩和山間盆地開墾得幾無曠土,還大力開墾山坡地,努力修筑梯田,把梯田從淺山區推進到深山區,梯田多種植水稻,水稻生長離不開水,于是梯田就與水利事業相互促進發展。由于山區多山的地形特點,形成了山區獨特的“立體農業”,而水利的發展也受立體農業的影響和制約。明清南方山區水利的發展使灌溉面積大為增加,因而使糧食生產有了較大的增長,促進了山區各業的發展,較大程度上改變了山區的面貌。然而由于山區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水利和農業的發展各地很不乎衡,這對今天的農業生產還有著深刻的影響。
——————————————
①蔣深:《三堰考》,康熙《余慶縣志》卷8。
②民國《都勻縣志稿》卷4。
③康熙《貴州通志》卷17。
④康熙《天柱縣志·山川》。
⑤光緒《黎平府志·食貨志》,光緒《平越直隸州志·農具》。
⑥康熙《貴州通志》卷6。
⑦道光《遵義府志》卷16。
(一)水利與山區梯田的開辟
南方為了開墾丘陵山地,很早就對山坡地采取“層蹬橫削”的方法,修成一層層如階梯式的田,以種植水稻。南宋范成大《驂鸞錄》中正式有了“梯田”一詞的記載。宋元時梯田在南方的江西、福建、浙江、皖南、湖南、四川、一廣東等丘陵山區有了廣泛的發展,明清時修筑更加普遍。南方梯田多種植水稻,故多修筑成水平梯田。梯田能起保水、保土、保肥功用,從而減輕了水土流失。梯田的發展促使山區水利設施有了增加,為更多地利用山區水資源創造了條件。從以往開發不夠的西南山區進行考察;清代已在四川的川東、川北、川南深山區筑有梯田。川東梯田有不少為楚粵移居之人所開,清后期所開梯田更多。石硅廳“于高山竣嶺上隨其高下曲折而墾之圍有稻田,遠望若階梯,然俗名曰螃田”①。光緒《大寧縣志》載:縣西南“倚山為田大不盈丈,重疊而下,俗名梯子田。”川北巴州“荒山老林盡行開墾,地無曠土,梯田層矗”②。萬源、廣元等地亦皆有梯田。川南敘永廳、屏山縣、雷波廳等山地多辟為梯田。梯田主要利用“山高水高”的泉水和山水灌溉,或者在田中蓄積冬水供翌年春季插秧之用。人稱云南省“東西迤數千里,重崖復嶺坡陀漫衍無一平區,農田皆依山開筑塍隰層疊,隨山高下,謂之梯田”③。武定州祿勸縣有“拖梯也,去城二十里居旋匠村上流,地無半坦倚山為田,田如梯形因以得名”④。就是在滇南臨安府等少數民族居住區,河流兩岸亦開成壯觀的梯田。故乾隆《滇南聞見錄·地部稻田》稱:“山田層級而下,如梯形,泉水流注,最宜于稻。”貴州北部遵義府、思南府的低山丘陵和中山下部坡地多被開辟成梯田種稻。如道光《思南府續志》稱:“谷雨前后山間梯田趁雨而犁,取淤泥培田塍,俾水不泄。”之后貴州開墾的梯田更多。咸豐時吳振械《黔語》云:“黔山田多,乎田少,山田依山高下層級開墾如梯,故曰梯田。畏旱,冬必蓄水,曰‘冬水’,水光成罫,山顛俯視,如萬鏡開奩也。地勢稍寬闊處宜用塘堰,可救旱。”梯田可就地蓄積雨水和徑流,地塊稍大的還可修筑塘堰工程。這樣灌溉更有保證。從上述可知清代時西南地區梯田及其灌溉面積有較大發展,南方其他地區明清時開辟梯田,引水灌溉種稻就更加普遍了。
——————————————————
①道光《石硅廳新志·風俗》。
②道光《巴州志》卷1。
③齊學裘:《聞見續筆》,光緒《云南通志稿》卷241。
④王清賢:《謝刺史宗枋傳》,乾隆《祿勸縣志》卷8。
(二)水利與山區的立體農業
由于山區地形地貌錯綜復雜,高山與深谷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立體氣候類型。例如在同一山體,山下河谷是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半山腰是溫帶,到了山頂則是寒帶氣候了。同時,土壤、水資源等也呈垂直的地帶性分異,因而影響到農業生產也呈垂直方向上的差異,構成山區的“立體農業”,這既影響到水利工程的分布,也決定了水利設施的多樣性。
由于水稻喜熱喜濕,因此稻田多分布在山區的河谷平原、山間盆地和低山丘陵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豐富,灌溉、防洪除澇等水利工程亦主要興建于此。而中、高山坡地則主要種植旱作物,發展經濟林和畜牧業,很少興修水利。如道光《(四川)城口廳志·風俗》載:“山多田少,高坡陡嶺皆為開墾,春種夏耘秋獲,高低氣候不齊成熟各有早晚。低處田宜稻種不一,地宜御麥俗名包谷種亦不一。田則依山泉溪澗筑堰灌溉,少池塘水車之利。以豌葫豆大小麥油菜為小春,春種春末夏初收,連稻谷歲二登。半高處田宜冷水谷,地宜包谷。最高處無田,地宜洋芋蕎麥種皆不一,歲止一登。……高處窮民悉以洋芋為食,外來就食者亦頗多。居老林者以木料木器為利。”道光《(廣東)廣寧縣志》卷12稱:“農有二類:在山者為山農,種旱禾、種藍靛、種姜、種瓜、種薯芋,或高山有泉涌出,亦有山田而可藝稻者。耕水田者為平地農,止以種禾為事,歲兩熟,俗呼兩造。”水田的灌溉設施:“其灌田也。多藉陂水,當山峽溪澗累石障水以資蔭注。間有田高于水者,則作車系筒旁,設木槽車輪,因水激蕩施轉如環,其筒下則平,能貯水上,則所貯之水,傾入木槽,因而順流灌田,一車之利可及數十畝。又邑中之田,多在山峽無圍基之筑,歲或旱潦被害恒輕”。鄰近的封川縣將田分為6類:洞田、山埇田、梯田、高埌田、低水田、地面。“洞田者,村落之田也,陂澤灌之。山埇田者,山溝之田也,山水灌之,皆不受旱。梯田者,山頂之田也,高埌田者,山坡之田也,皆不能筑陂,常苦旱。低水田者,瀕江之田也,地面者,水濱余地也,皆畏水”①。由于地勢的差異,使水資源狀況有很大不同,因此水利設施亦隨山區地形地勢的變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修筑,可見山區的立體農業對水利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是很大的。
明清時隨著墾殖范圍的擴大,山地的比例增大,于是開山種植雜糧及林竹者增多,平田水稻在開墾初期增加迅速,之后開田種稻漸減少,即是說山區開墾由于地勢的限制,在進入開墾山地階段后,旱作物的比例將會增大,興修水利也將更加艱巨。因此,山區的農業優勢適于多種經營,既要努力開墾田地,增加糧食產量,還要因地制宜。發展林副業和畜牧業。
(三)水利與山區的糧食生產
明清時期由于人口的自然增殖及大量外地流民的移入,使南方山區得到迅速開發,而努力開墾土地發展糧食生產是這一時期山區經濟的首要之事。水稻由于適應南方高溫多雨的自然條件,加上產量高,口味好,因此山區各地積極興修水利,擴種水稻,推行旱改水,并努力改進生產技術,提高了糧食畝產量。如湖北荊襄地區,以往“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田十之九”②。明代成化之后,大批流民進入荊襄地區定居,他們“依山而居,編竹葺茅以代陶,凡男插秧,擊鼓而歌,悉力耕山,野無曠土。”清代更努力興修水利種植水稻,據不完全統計,嘉慶時鄖陽府有灌溉設施的水田約有20萬畝,總水田面積若以耕地的十分之一,計有50萬畝,而明代洪武時該地區的總耕地數才15萬多畝③。又如四川川東明清之前水田較少,清代由于農田水利和冬水田的發展,水田大量增加。如新寧縣(今開江縣)在清后期,“澤農居十分之七,故以水為要,秋收后遇雨即蓄之,謂之關冬水,阡陌注滿望若平湖。其傍山麓與高阜處名曰螃田,同時亦潴水”④。該縣水田已占到農田總數的70%。廣西、廣東、云南等省雍正乾隆年間多有地方官員勸墾水田、督修水利之舉。廣西由于人口相對較少,稻田面積擴大后糧食自給有余,東可以運往廣東供民用,西可以調到云南作軍糧。湖南除湘西外,其他山丘區水稻業很發達。如永州府永明縣塘堰水利發達,稻米生產多,其桃川鄉稻
——————————————————
①道光《封川縣志·輿地》。
②同治《鄖陽志·風俗》。
③天順《襄陽郡志》卷1。又《三省邊防備覽》卷9稱“鄖陽亦屬崇山峻嶺,平疇水田十居一二”。嘉慶時鄖陽府有耕地494萬余畝。
④同治《新寧縣志》卷3。
米每年輸到梧州、佛山不下萬石①。該府“祁陽縣農務,全在稻田,凡山頭地角,稍有可墾者,無不開辟”②。稻田多賴有發達的灌溉事業,僅在河流上筑堰壩。兼用筒車灌田就達數十萬畝,還開有眾多的池塘,灌溉面積超過了堰田。可見水稻種植與水利興修是相互促進的。在云南北部因為降雨量偏少,還引水灌溉旱作物。乾隆《麗江府志·風俗》載:“十二月……農人引水灌麥”。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對旱作物也注意灌溉。
據近人分析:貴州遵義附近有灌溉之水田與無灌溉之水田,每畝稻谷產量相差達40%③。明清時情況應相同。可見興修水利是山區糧食穩產增產的一有效途徑。
(四)水利與山區發展的不平衡性
明清時南方山區由于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各個地區的發展是很不平衡的,從水利的發展程度看也是如此,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一般來說,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壩是山區糧食生產的基地,興修水利最多,有些地區還成為商品糧輸出區。如湘中丘陵盆地水利發達,出產糧食也多。丘陵低山地區坡度較緩,海拔不高,明清時也得到很大開發,為了發展水稻生產,努力開辟成梯田,引山溪水、泉水及蓄積徑流灌溉。如川中丘陵地區明清吋大力開發,興修眾多塘堰發展水稻生產。但有一部分梯田因無灌溉設施,是為雨養田,也稱為雷鳴田,灌溉缺乏保障,降雨少時往往改種旱作物,成為梯土。在丘陵、低山的中上部,因水利條件差。旱地分布的面積仍較大,這一狀況在南方山區是很普遍的。又中南、西南地區有許多中山、高山分布,除河谷地帶外,這些地區墾殖的山地以旱坡地為主,幾無水利設施,甚至有些山地只適合發展畜牧業和林業,如湘鄂西山區、川西高原、桂西北山地、黔西高原、滇西高山峽谷區等明清時雖有不同程度的開發,但經濟仍較落后,許多少數民族居住區仍流行刀耕火種的粗放經營。總之,明清時南方山區因各地的地形地質、氣候狀況、水土資源、開發程度、經濟條件、風俗習慣等的不同,水利的興修是很不平衡的,這使山區各地的差距進一一步拉大,并影響到農業生產的結構和布局,甚至對今日的農業生產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①光緒《永明縣志·農事》。
②宣統《湖南鄉土地理參考書·永州府》。
③民國《遵義新志·土地利用》(任美鍔撰)。
DEVELOPMENTOFWATER-CONSERVANCYWORKSANDITS
RELATIONSHIPWITHAGRICULTURALPRODUCTION
INTHESOUTHERNMOUNTAINOUSAREASINTHEMING-QINGPERI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