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全面發展論文

大學生全面發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8-09 07:09: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全面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全面發展論文

篇(1)

 

信息素養是人們的一項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終身學習的基礎,[1]是人們成為信息化社會中獨立的終身學習者的關鍵。信息素養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為: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工具的能力;敏銳的信息意識及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評估、利用、傳遞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協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倫理道德修養;將所獲得的信息用于問題解決,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開發能力。[2]

 

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應該也不可能脫離專業課程的教學。為了獲得最佳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必須實現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整合,即實施專業信息素養教育。專業信息素養教育是基于學科的專門信息素養,是高等教育各專業課程體系的前提和基礎。[3]

 

結合專業課程教學實施信息素養教育,培養物理學專業學生的信息素養是非常有效的一個現實途徑。對于物理學專業學生而言,信息素養是物理學專業素養、文化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學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信息素養的培養要素有機融入教材、認知工具、網絡以及各種教學資源中,在各個教學環節滲透信息素養教育,以滿足大學生對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進而更好地實現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5]

 

一、基于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以物理學專業為例

 

作為物理學專業學生重要學習環節的畢業論文寫作,是一種重要的專業實踐教學形式,是全面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高等學校物理學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指出:“論文內容可以是理論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綜述、調研報告或應用開發。論文應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統性,對所研究的問題應有比較充分的調研,分析具體,結論可靠。提交的論文應符合通常科技論文的規范和要求,內容基本正確。對論文的評價重點是學生的學風、對知識的綜合掌握、應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

 

因此,結合物理學專業特點制訂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科學合理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將信息素養能力納入自身能力建設中,使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隨著專業知識的增長而得到不斷的強化,并最終成為保障其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7]

 

對于物理學專業學生而言,基于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的總目標是在發展學生物理學專業素養的同時,促進信息素養的發展,使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具體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一是使學生掌握信息檢索策略,學會運用專業數據庫,具備檢索物理學專業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學生學會批判性的運用所獲得的信息,并選擇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價值體系,會在所獲取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學術創新;三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遵循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辯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傳遞、交流信息。

 

二、基于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策略

 

畢業論文寫作中的信息素養教育是基于物理學專業情境的學習過程。這種滲透式的專業信息素養教育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物理學專業知識,擴大知識面,發展學術素養,全面提升信息素養。

 

1.通過論文選題培養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

 

物理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可以是教師科研項目的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由選題。例如,與教師科研項目相關的畢業論文題目:一維三原子鏈的晶格振動分析,一維線性諧振子薛定諤方程的數值計算,相互作用帶電粒子運動軌跡的數值模擬與分析,航天器變軌過程分析,光學渦旋的產生及衍射特性,數字全息顯微技術研究,光學實驗中的圖像處理與應用,等等。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可以增加科研實踐機會,拓展物理學專業知識視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專業能力,并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選定論文題目。學生可以從科學研究中尚未解決的難點問題,以及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中自主選題,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選題。無論如何選題,都是以大量信息為基礎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課題的學術意義、學術創新和國內外最新進展,就會大大拓寬研究思路。[8]

 

在論文選題過程中,課題檢索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課題檢索,有助于學生掌握各種物理學專業數據庫的檢索途徑、方法和技巧,如學會熟練運用中國知網、超星數字圖書館、萬方數據庫、維普等中文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數據庫的使用方法。這樣可以督促學生自覺主動地利用圖書館的各類館藏文獻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學會課題檢索,掌握文獻檢索知識,豐富信息知識,鞏固所學物理學專業知識,使學生的專業信息能力得到發展。

 

2.通過文獻綜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在確定好論文題目之后,學生需要進一步進行文獻的檢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與課題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課題在一定時期內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而形成的論文。文獻綜述一般要對研究現狀進行客觀的敘述和評論,以便預測發展、研究的趨勢或尋求新的研究突破點。[9]

 

在文獻檢索過程中,教師要指點學生注意文獻資料的新穎性、價值性和真實性,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篩選、評價所獲取的信息資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并將收集到的文獻資源進行分類,將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在此基礎上,應充分利用所獲取的信息,完成文獻綜述。當然,本科生的文獻綜述只要能夠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和述評即可。文獻綜述的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課題的全面情況,把握課題的發展規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從事該課題工作的主要學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檢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據主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獻綜述對參考文獻的要求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士學位論文的規范要求;第四,文獻綜述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的抄襲現象,便于對學生進行信息倫理道德教育。

 

3.通過畢業論文寫作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畢業論文的寫作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系統的物理學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扎實的文字功底。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類信息資源,運用各種創造性思維,在綜合歸納材料、分析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論文寫作的各個細節,如要讓學生掌握科技論文的結構:一是論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題名、中英文摘要、目錄;二是主體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結論、致謝、參考文獻;三是附錄;四是致謝。在開始論文寫作前,要列出論文的寫作提綱。寫作提綱要提綱挈領、主次分明、組織合理。在寫論文的主體部分時,要注意結構嚴謹、層次清楚、文字通順、銜接自然、用語符合技術規范,圖表清楚,格式規范。論文中的論據應該真實可靠;論證要合情合理;論述要具有科學性、專業性、創新性;結論與全文觀點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過論文答辯評價學生的物理學專業信息素養能力

 

論文答辯是畢業生在規定時間內展示自己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結論,由答辯委員會就論文進行點評,指出優缺點及修改意見的過程。論文答辯是學生展示、交流畢業論文成果及學業成就,檢驗學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論文答辯可以全方位檢驗學生對所寫論文的認知程度,對物理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運用能力,運用論文觀點回答問題的應變能力,以及對文中創新點的解釋能力。

 

三、結論

 

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程學習的有機整合是發展大學生信息素養的最佳途徑。物理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是基于物理學專業情境的學習過程,是專業素養教育與信息素養教育的有機整合。通過畢業論文寫作,可以豐富大學生的信息知識,拓展信息視野,鍛煉信息能力,培養信息道德。因此,畢業論文寫作既是一種重要的專業實踐教學形式,也是全面發展學生物理學專業素養和信息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信息檢索、信息獲取、信息評價、信息創新、信息交流、信息倫理等內容滲透到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如文獻查閱、開題報告、中期檢查、文獻綜述、論文提綱與結構、論證方法、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圖表處理、論文撰寫與排版、文獻引用等。與此同時,指導教師自己也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不斷優化教學,探索出適合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發展信息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享各類信息,充分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

篇(2)

關鍵詞: 地方高師院校 理科生 人文素質 培養途徑

地方高師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師,承擔著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使命。由于文理分科較早、重視理解專業培養,忽視和削弱了理科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很難培養出適合中小學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理科教師。因此,加強地方高師院校理科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人文素質培養途徑,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文素質培養的涵義

人文素質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它表現為人的人格、氣質和修養等。它相對于科學素質而言,指的是人們通過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后內化而成的自身素質。正如孟子所說:“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上》)人文素質是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內心的道德修養,以及由此而生的為人處世之道。[1]具體來說,人文素質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現代社會意識觀念、正確的學習態度、團結互助的美德、正確的審美觀點、創造創新能力。總之,它表現在人們的言談舉止之間,它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是個體認識世界的態度和處事姿態。

人文素質培養,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及自身實踐,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對于高校而言,人文素質培養是指學校、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人文知識,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優化培養制度,并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品質的教育。

二、地方高師院校理科生人文素質現狀及存在問題

多數高校特別是地方院校,多采用“專才教育”的課程結構模式,重學生的專業學習輕人文素質培養。理科學生的思維開拓能力和文學賞析等人文素質得不到提高,從而缺乏對社會基本的人文關懷,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

(一)地方高師院校理科生人文素質現狀。

1.人格心理不夠健全,道德修養品質不高。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0后”大學生,從小就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缺乏受挫能力和責任意識,往往會在挫折與困難面前不知所措,甚至會因一點小小的挫折而采取一些極端的行為,時常會做出一些對自己、他人和社會有害的舉動。不良的心理發展趨勢必定會對大學生今后的性格發展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形成低俗的道德價值取向。

2.人文科學知識匱乏,文化素養缺失。由于過重地強調專業技術的實用性和功利性,理科學生往往是邏輯思維的強者,形象思維的弱者。從而導致部分理工大學生忽視人文課程的學習,人文科學知識相對匱乏。許多學生對文史哲的基礎知識知之甚少,表達能力較差,藝術品位較低,缺乏基本的文字應用能力。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博士生的論文,我改的錯字、錯句,要比看整篇論文的時間還要多。”部分理科學生的文字材料經常出現錯別字,語句也不通順,甚至標點符號錯誤,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所想。

3.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比較弱,參與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不足。有關調查表明,理科學生對實習、實踐表示“無所謂”,甚至不喜歡實踐課,不參與科技創新等競賽活動。[2]究其原因,現行的理科教育模式使學生思想和創造意識受到禁錮和閉鎖,只是滿足于書本的知識,局限于象牙塔之內,缺少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大學生己習慣于有例可尋,不善于獨立思考,缺少標新立異的思想,不愿接受多元共存,敢于質疑和批判的思考精神越來越淡漠。

由于不愿意參與活動,很多理科生木訥、閉塞、不善交流,在團隊中處于被動地位,不能很好地與人協作,影響個人的發展。特別是高師學生,作為未來的傳道、授業、解惑者,影響個人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

(二)地方高師院校理科生人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

1.重專業技能培養輕人文素質教育。要考慮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必須首先從觀念上轉變。如果培養的學生道德水平低下,只知道追求個人利益,沒有社會責任感,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只有意識到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2.專業任課教師人文素質不高。目前的師資隊伍中大量的是由現行高考制度所培養造就出來的人員在從事大學教育工作。長期的理科學習過程,使得他們自身的人文素質較低,難以滿足人文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注重人文素養提高,在當代尤其要加強中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

3.人文素質培養體系缺乏。當前我國高校的人文素質培養方式看起來盡管多種多樣,但這些培養方式其實都存在著很大缺陷。首先,缺乏完善的培養制度。作為理科學生,在培養方案上并沒有把人文素質教育課列為必須完成的部分,即使部分院校開設部分通識必修人文課程,但不能滿足大學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需要。其次,缺乏完善的考核體系。雖然很多高校要求學生參加學生活動、開設人文素質講座等方式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但沒有完善的考核,學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再次,師資力量受限,地方高校很多人文素質課程僅為完成任務,缺乏對學生特別是理科生吸引力。

三、地方高師院校理科生人文素養培養途徑和方法

美國學者約翰·納斯比特在《高科技·高思維——科技與從屬意義的追尋》的序言中指出:人文素質教育為自然科學提供人文導向,培育社會責任感,促使反思、懷疑、批判,推動自然科學健康發展,使之更深刻、更合理、更永恒。發現問題是自然科學的一大使命,人文素質能為之帶來所需的直覺、靈感和想象力。[3]但是,人文素質的缺失明顯地成為理科學生發展的障礙。因此,加強理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中刻不容緩的大事。

(一)重視人文素質培養和提高,是提高理科生人文素質的關鍵。

高等學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在理科人才培養上往往強調應用性和功利性,重視畢業就業的專業技能,而忽視可持續發展的人文素養培養。這種教育環境中培養的理科學生在學習目的上,存在著實用主義、急功近利的傾向。同樣也不重視自身人文素質的提高,對自己專業以外的知識與教育,尤其是那些與功利、實用無直接關系的人文知識和人文教育往往缺乏興趣。所以,要提高理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無論是高校還是學生本人,必須認識到人文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學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須重視并強化人文素質培養和提高。

(二)加強通識課教學改革,提升人文素質教育水平。

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4]。所以,要加強教學改革,增強人文教育的實效性。第一,增加通識課程比例,側重理科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理科生通識課程安排上,應該制定相關制度,改革培養方案,要求理科生培養計劃中開設人文素質必修課。在公共選修課選擇過程中,理科學生必須選夠一定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才能畢業。第二,加強通識課課程設置管理,嚴格通識課教學考核。在課程設置上,嚴格執行通識課課程申報制度,課程類別比例應經過專家論證,既要保證通識設計學科的深度、寬度均衡,又要保證一定數量的通識課程滿足學生需求。在通識課教學考核上,通過課堂考勤、期末實踐、論文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增強學生對自身能力培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人文素質培養創造良好環境。

校園文化對學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華、行為方式及價值取向都會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學校應重視校園人文環境的建設,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激發靈感,全面發展。第一,增加經費投入,加強校園文化硬件建設。努力改善教學、實驗設備,更新補充圖書資料,大力加強校園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設施建設,創造適宜人文素質培養的校園環境。第二,積極舉辦有利于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系列講座。一系列講座的舉辦有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滿足自己的需要,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激感,受到愛國主義和其他方面的教育。第三,大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生活。通過社團活動、科技創新競賽、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等校園文化活動,調動大學生特別是理科學生的參與意識、協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提高專業任課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是加強理科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渠道。

目前大學專業課程的教學占據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備受學生重視。作為理科學生,理科的專業課程主要是運用客觀規律來為人類服務的活動,這些關系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因素與人文精神。在專業教學中,加強專業任課老師的人文素質提高,把人文精神與專業知識結合在一起,突出人與事物的主體作用和人對物的態度。這樣可以使專業教學的內容更豐富,使學生不僅得到了科學知識,而且受到高尚人文精神的熏陶。把人文素質教育全面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思考和創新的主動性,既有助于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更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樂黛云.人文素質在哪里?——推介《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EB/OL].北京大學出版社http:///nw/newsdetail.cfmiCntNo=76.

[2]薛健飛宣儒淵.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現狀及思考[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0,(1):57.

篇(3)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輔導員 育人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經實踐檢驗與證明,日益顯示出強大真理力量的科學發展觀,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指導思想,更是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高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擔者,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執行者,肩負著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任,尤需結合工作實踐加強學習,堅定不移地做科學發展觀的自覺貫徹者、積極落實者和忠實執行者,不斷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其外延全面、內涵深邃,具有極強的現實方法論意義。在實踐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引領輔導員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作如下三點思考。

一、以學生為本,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體系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突出人文關懷,注重人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育人觀,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作為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把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貫穿于育人的全過程,努力發展人的個性,提升人的精神,彰顯人的價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古語有云:“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構建和諧,人和為先。具體到輔導員工作來說,就是要以學生為本,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學生為本是輔導員工作的最高理念。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新。以學生為本,在理念上不僅要著眼于教育人、引導人、培養人,同時又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結合當前學生的思想實際、生活需要和學習需求來為學生服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增強說服力,擴大影響力;在工作方式上,要寬嚴結合、張弛有度,力求嚴謹科學的工作基調與寬容和諧的工作理念相統一,做到嚴之有道、謹而有力,寬之有度、容而有理。通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道化人,培養學生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上進之心,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發揚科學精神、探尋工作規律、講求科學工作方法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包括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實證求真、理性創新等方面。高校輔導員工作本身即是一門科學,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其中,就要發揚科學精神,實事求是,遵循規律,自覺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學生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將科學精神貫穿于輔導員工作的始終,需正確遵循輔導員工作規律與學生成長規律,實事求是,正確處理好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當前、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實事求是是輔導員工作的基本準則,要做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不同階段和不同環境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做符合其自身特質的發展目標與成才之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中,輔導員要做到胸懷國家、心系學校、目標長遠,不僅要管學生眼前“一陣子”,而且要考慮學生“一輩子”,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與認知能力,積極促進其全面發展,為走向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三、提高實踐能力,切實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踐

科學發展觀本質是一種具有極強方法論意義的理論,只有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才能落到實處,發揮作用。以科學發展觀引領輔導員工作重在實踐。首先輔導員要結合實踐自覺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與具體要求。在工作實踐中,要堅決清除那些不適應、不符合科學做好學生工作的觀念和想法,做到和諧工作理念了然于心、科學工作思路胸有成竹;其次在學生工作實踐中要堅持和諧理念,發揚科學精神,總結科學規律,運用科學方法,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具體要求解剖自我、審視工作;再次要在破解學生工作難題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對于事關大學生切身利益的心理健康輔助、家庭困難學生資助、職業生涯規劃、就業等熱點難點問題,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選準切入點、探索新思路,在攻堅破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能力。

新世紀新階段,社會環境日益復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困難、新挑戰,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我們迎難而上、直面挑戰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武器。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引領輔導員工作,在積極學習、解剖自我的實踐中增強科學發展理解力,在構建和諧、服務學生的實踐中增強科學發展貫徹力,在遵循規律、培養學生的實踐中增強科學發展創新力,在攻堅破難、教育學生的實踐中增強科學發展執行力,從而全面、科學、有效地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胡麗雷.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04).

[2]孫廣軍,朱建成. 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內涵[J].理論學刊, 2004,(07) .

[3]朱其訓.論科學發展與教育和諧.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09-30.

[4]劉福垣. 以人為本的發展觀[J].科學決策, 2003,(11).

[5]石書臣. 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涵義和時代特征[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篇(4)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勢頭最快的產業,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調查顯示,2007年1-11月,中國主要城市接待旅游人數為近四千萬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7%。其中接待外國游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門同胞722831人次,接待臺灣同胞4740206人次。入境游客中外國人人數為23938139人。其中,入境舉行會議或商務活動的為6434616人,入境觀光旅游的為12049859人,探親訪友的為72866人,入境的服務員工為2122858人,其他入境人數為3257940人。預計到2010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將達到1226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0%左右,相當于GDP的7%。很顯然,旅游業將會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近幾年來文化旅游產業有了蓬勃的發展,據世界旅游組織調查報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參加文化旅游的國際旅游者每年有兩億四千多萬。文化旅游因其獨具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氛圍而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它以多樣的形式、深刻的內涵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又因它具有的文化性、變化性、可持續性和季節性不明顯等特點和優點而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可以說文化旅游己經成為當前世界旅游的一種潮流和趨勢,并將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全球旅游發展的亮點和主流。深層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因而成為個性化、知識化時代背景下最具有持續發展前景的一項旅游產品,可以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和支柱。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消費群體也在不斷的擴大中。傳統的旅游項目是針對一些城市白領以及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退休人員。這群人的特點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壓力,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釋放自己,而且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付旅游費用。傳統的旅游模式是由旅行社組團出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類似于自助游等旅游新模式逐漸出現。針對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消費計劃,已經成為各個旅行社提高業績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這一類群體在未來的十年內存在一個很大的旅游消費市場。他們所需要的旅游模式是打破傳統模式的。研究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是進一步發展我國旅游業的重要方面,也是旅行社存在與發展的關鍵。相對比上班族來說,大學生的空余時間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說大學生存在旅游時間的可能性。傳統的旅游消費群體又的僅是在假期或者是黃金周出游,除去這一周期,很多旅行社和景點都處在不飽和的狀態,而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恰好來填補這一不足。避開旅游高峰出游已經慢慢的成為大學生旅游新觀念。所以,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制定大學生旅游營銷策略,不僅可以給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增加新的盈利模式,而且也能緩解目前旅游業出現的假期爆滿,平時無人的現狀。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篇論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旅游消費群體,制定符合他們自身特點的旅游消費模式。對這一模式的推廣和運用制定一個營銷策略。基本內容分為以下幾點:

(1)從我國旅游事業和旅游政策入手,分析傳統模式的旅游消費模式成功的因素和不適應時展的原因;

(2)分析我們旅行社的營銷模式,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3)研究當代大學生特點,作為一個新的消費群體存在的商機和挑戰;

(4)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一個以大學生為旅游消費群體的新的營銷策略。

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旅游消費群體制定的營銷策略。通過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研究,作出具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打開大學生旅游消費這一道大門,促進我國旅游事業的全面發展。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1)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研究,了解大學生旅游存在的問題和優勢;

(2)通過對旅行社的調查分析,結合國家旅游政策,深入探究旅行社生存環境;

(3)通過調查研究,制定大學生旅游消費營銷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問卷調查法。針對大學生,作出一份調查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問卷調查,主要在在杭高校中做一次普遍的調查,了解大學生消費心理,可以給研究提供一份可靠的數據。

(2)文獻分析法。收集相關研究文獻、期刊、報紙,對文獻進行分類分析。

(3)案例分析法。尋找營銷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來證明研究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作出正確的且具有創新性的營銷策略。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和進度:

總時間:本屆畢業論文從2009年10月--2010年6月.

第一階段:確定選題階段

第二階段:畢業論文實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

1.2009年11月20日(第12周周五)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設計工作要求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

2.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前根據學院有關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完成任務書、開題報告撰寫等工作。

3.2009年12月8日(第14周周二)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

4.2009年12月22日(第16周周二)根據開題論證小組修改意見,將完善后的任務書、開題報告修改后交指導教師。

5.2010年1月中旬,上交經指導老師審核的論文提綱,提綱詳細至三級目錄。

6.2010年3月初(第二學期),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初稿;

7.2010年5月初(第二學期),完成畢業論文,將畢業論文提交指導老師。

第三階段:畢業論文答辯(2010年5月—2010年6月)

五、主要參考文獻:

[1]柴松,王洪武.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指南[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31.

[2]王婉飛.浙江鄉村旅游發展與創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46.

[3]劉丹平.旅游凝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87.

[4]張文.旅游影響[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56.

[5]陶虎.旅游廣告——遠離與創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68.

[6]羅明義.旅游經濟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21.

[7](澳)賴辛格(Reisinger,Y.),托納(Torner,L.W.).旅游跨文化行為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65.

[8]耿步健.當代大學生心理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12.

[9]李浪.心理學從書-旅游心理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67.

[10]高舜禮.中國旅游業對外開放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25.

[11](英)摩根(Morgan,N.),安妮特•普里查德(Pritchard,A.).旅游休閑業的廣告創意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43

[12]張小紅,陳全.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心理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4,9

[13]洪燕,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5,3.23

篇(5)

(一)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

正如生命有機體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多種營養滋潤一樣,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也需要多學科知識的滋養。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職業素養中的隱性素養直接關系到大學生能否實現全面發展,能否擁有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個性、和諧的身心,能否做到“智商”與“情商”、“知書”與“達禮”、做事與做人的有機統一。大學生如果不重視全方位加強職業素養錘煉,“挑食”或“偏食”,勢必導致“營養不良”,知識結構不合理,發展后勁不足。

(二)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的理性選擇

企業是很講實際、論實力的地方,現實中,用人單位希望新員工“上崗就能上手”、“迅速適應工作環境,進入角色,創造效益”等,而大學畢業生往往或因專業素養不扎實,或因不善交流、不懂禮儀、不講誠信等隱性素養欠缺而與就業機會失之交臂。很多用人單位常常發愁招不到合適的員工,費力招來的員工在崗位上表現平平。實踐證明,“根深”才能“葉茂”,“源遠”才能“流長”,大學生只有從職業素養的各個方面全方位發展自己,夯實素質基礎,“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才能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贏得就業競爭的主動權。

(三)高校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證

所謂“出口決定進口”,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以及就業質量如何,是被廣泛接受的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依據,直接影響著高校的生源和生存。如果一所學校的畢業生職業素養低,不能順利就業,甚至“畢業即失業”,這種負效應必定影響其生存,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了。高校只有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提高畢業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才能保證“出口”暢通,并以畢業生良好的形象和口碑,發揮廣告效應,提高學校的美譽度,進而吸引優質生源,實現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雙豐收。

二、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選擇

(一)強化人文素質培養

“人文”是相對于“天文”而言的,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是一種能“化成天下”的精神力量。人文科學(文學、歷史、哲學、藝術、語言學等)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引導人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去追求人的美化。人文素質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展為人才的基本文化素養,也是一個人做人的基礎、辦事的基礎、成功的基礎,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大學生職業素養中隱性素養的高低。人文素質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價值和意義,去追求人的完美,發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味,提高做人境界。美國大學與雇主協會所進行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問卷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最看重的十種因素依次為:溝通能力、誠信、人際交往能力、動機、工作熱情、團隊合作能力、計算機能力、分析能力、適應性、關注細節。不難看出,這十種因素中,與人文素質相關的占了絕對多數。企業用人實踐也證明,員工的隱性職業素養與其自身的人文積淀密切相關。高校要從貫徹落實科學教育發展觀的高度,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牢固樹立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有機融合的育人理念,大力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通過適度增加人文科學研修科目、舉辦人文素質教育專題培訓班、鼓勵教師開發專業課程中的人文素質教育元素、設計開展豐富多彩的人文素質教育主題學習實踐活動、建設基于網絡的人文素質學習平臺等途徑,宣傳普及人文知識,營造濃郁的校園人文文化氛圍,給學生以“潤物無聲”的影響,著力培養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和諧共存的新一代人才。

(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質量對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也是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關鍵因素。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必須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向課堂要質量。一是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課程居于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臟”。要按照課程體系整體優化、注重實踐、培育特色的原則,加強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引入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要注重發揮行業和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中的參謀和指導作用,建立相對穩定與動態更新相結合的新型課程教學體系與教學大綱,提高課程設置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實現專業與行業、企業崗位無縫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無縫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無縫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無縫對接。在教學實踐中,及時刪減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避免課程間不必要的重復,注重知識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強化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二是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改進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積極試行多學期、分段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將學校的教學過程和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探索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到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堅持學思結合,推進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三是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建立具有導向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是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在全面素質質量觀指導下,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以能力為核心,以職業資格標準為紐帶,吸收學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共同參與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構建多元化、形成性評價體系,做到素質評價與技能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相結合,引導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

(三)拓展實踐育人

篇(6)

年初,在東南大學舉辦的第二屆論文評選報告會上,評委專家講到:“與2007年寒假在深圳舉辦的第二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教育科學論文比較,大學教師們的論文與中小學教師的論文沒有層次的差別;與2005年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的論文比較,時隔三年多,沒有進步!這種現象令人堪憂。”

會后,筆者將第一、二屆的論文評選情況作了一個比較,數據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到,盡管第二屆的論文在總數上有所增加,但獲獎的百分比“縮水”了。(原計劃評選出一等獎105篇,占5%,最后只評出一等獎40篇,占1.72%。)反映出什么問題?論文的質量不盡人意。

評委專家指出,第二屆論文比賽的參評文章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選題存在偏差;未能深入研究,內容空泛,缺少獨立見解;思路不清;寫作不規范;態度不端正,存在抄襲現象。結合自己兩屆參評的經驗,現將參加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比需要注意的問題整理如下,與同行分享,以達到交流、提高之目的。

一、需要認真研究、領會《論文參評指南》

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初評及全國的評選結果出來后,一些老師發現,有的已經公開發表的文章在初評就落選了,有的文章在全國評選時沒有得到作者所期待的靠前的獎項。所以,一定要認真研究活動的文件通知,深入領會《論文參評指南》,比賽論文要緊扣主題。如第一屆藝術展演活動的大主題為“弘揚民族精神,肩負神圣使命”,論文“評審指南”還對論文主題有專門的定位――“改革創新發展”;第二屆藝術展演活動的大主題是“我和祖國”,在《論文參評指南》中給出了八個研究領域,那些沒有獲獎或名次不理想的文章,作者可能沒有看到《論文參評指南》,或看到了但沒有深入領會,沒有按照指南的研究方向選題,在領域上產生偏誤。

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比賽作為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一項內容,其通知與其他各項活動一樣主要是通過高校團委而不是教務處、科研處等來傳達、組織的。筆者了解到,在活動中出現“重活動、輕論文”的現象,藝術教師往往對比賽的通知、指南有所忽視,認為只要是藝術方面的論文就行;有的老師在論文上交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關文件,即使看到也來不及進行有針對性地寫作,這樣寫出的論文怎么能夠符合比賽要求呢?

二、不能急功近利、倉促完成比賽論文

據筆者了解,有的作者忙于各種事務,幾天、幾個星期就“趕出”文章來,要不就是隨意拿已有的論文“重在參與”,沒有深思熟慮、周密構思,故前人未見、未述的文章、論點不多。從下發論文比賽通知到各省收集論文進行初評有半年之久,省內評選后還有兩個月才上交教育部進行全國評選,所以,起碼有大半年的時間對論文進行構思、寫作與修改,時間較充裕,不可急功近利。比賽中也出現了少數不尊重學術道德、不尊重評委的現象,如不同作者提交了兩篇“內容完全一樣、題目稍有不同”的文章。在今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如此發達的情況下,瞬間就可知道文章的真假。原創,依舊是各位參賽者首先需要堅持的原則。再有,對于藝術類論文,尤其是參賽論文,評委通常在較為緊張的時間里對上千篇的文章進行評比,應在研究的基礎上盡量避免通篇使用文字,盡量避免評委的“視覺疲勞”,要發揮圖片、表格等的直觀效果,適當使用音樂樂譜、美術圖片、調查表格、柱狀圖、線狀圖等,以起到快捷有效的傳達作用。

三、要嚴格按照比賽的要求,適當“打扮”論文

篇(7)

論文摘要:藝術教育,在大學生教育體系中是一門不容忽視的課程。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細胞,尤其是創造性藝術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塑造氣質,培養審美觀和對世界的認知感。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要提升學生高層次的素質和修養。在大學的綜合教育中,藝術教育顯得尤其重要。本文論證了大學教育中開設藝術課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時代背景下繼續進行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現實意義。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藝術教育概述

在知識經濟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人才的競爭愈加激烈,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現代人具有專業的技術和能力,還要求他們擁有良好的藝術細胞和藝術情操。因此,藝術教育,已經成為大學生教育體系中一門不容忽視的課程。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細胞,尤其是創造性藝術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塑造氣質,培養審美觀和對世界的認知感,一旦他們形成了這種審美觀和世界觀,就會從中收獲許多并非書本中能汲取的養分,并終身受益。此外,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就是要提升學生高層次的素質和修養,大學教育更應當如此。因而,在如今的大學綜合教育框架中,藝術教育被廣為提倡。

二、大學生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范疇中的重要性

(一)大學生藝術教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神

中國的高校教育體制和教育制度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這種變化發展,不僅體現在高校教育的性質和內容上,也體現在高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過去的教育,總是特別強調基本文化知識的教育,對體育、藝術等方面的重視不夠,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我能力自由發揮的空間,且與學生多樣化、豐富化的個性需求是充滿矛盾,背道相馳的。而時代越是進步、教育改革越是深入,這一矛盾就越顯得突出和明顯,因此,素質教育被提上了日程。所謂素質教育,就是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長的學生,提供與之適應、并利于其未來發展的教學,這中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在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上,更應當擴展到更寬、更廣的范圍中去,藝術教育就恰恰體現了這樣一種素質教育的精神。

(二)大學生藝術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

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落實到行動中,就是要做到以人為本,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科學的、正確的教育途徑,來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素質教育理應是十分強調和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育教學和塑造學生人格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個性素質得到極大的發揮,從而形成一批滿足社會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由于藝術這一學科自身的特點,學生在自身環境、原有基礎、學習能力存在普遍差異的情況下,對藝術的理解和學習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的各自需求為本,以他們所熱愛的方式來進行適當的教育。而大學生,正當是個性全面發展、才能充分展現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其進行藝術教育,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出一批具有藝術天分的學生;另一方面也能調動每個學生潛在的藝術細胞,幫助他們更好地發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真善美。

(三)大學生藝術教育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大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學業、就業壓力,在他們的生活中經常充斥著各種分數、成績的緊迫危機,很多大學生抱怨在校期間缺少身心放松與鍛煉的機會,使得他們本就已經高度緊張、枯燥單一的生活變得更加枯燥。從人性的角度考慮也好,從素質教育的方針著手也罷,對大學生進行一定的藝術教育,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和手段,且適當地參與各類文藝活動,能擴展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動手參與性,這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且在將來,也會讓他們感到終生受益。一旦大學生走上社會,面對一些公共場合,會一到兩手藝術方面的才能,對他們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現實意義

不僅理論證明了藝術教育對塑造大學生各方面素質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現實也證明了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是時代的需求、社會的呼聲。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全面發展理念的持續深化,我國高校藝術類的藝考,包括美術、書法、音樂、體育等藝術類別的考試,顯得十分火爆,藝術報考人數在這幾年內急劇增加,這都說明了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因此,高校藝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我欣賞能力、自我發現能力,激發他們對美的感悟和傳達,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藝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寬學生的藝術知識網,增進他們學習藝術的濃厚興趣,此外,如今在因特網這一現代技術的支持下,將新的藝術課程與網絡相結合,也將開發出一種適應現代教育、適合時代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創意藝術教學模式,這對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審美能力,以利于他們成為新世紀綜合素質領先的優秀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當下,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所倡導的素質教育,需要我們更進一步強化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領域的綜合能力。在大學教學體系中,進行藝術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它不僅是作為文化教育的一項補充和擴充,更是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旨在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身邊的藝術、身邊的美。大學教育中廣泛開設藝術課程,不僅有著理論上的重要性,更體現了在時代背景下的現實意義。所以說,藝術教育是大學教育體系中不容忽視的一項內容,是塑造當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素質教育,藝術教育成為了時代鐘聲下一道清脆的聲音。

參考文獻:

[1] 彭麗冰,賈春水.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的幾點思考[J].世紀橋,2007(9).

[2]張海鵬,鄧江. 加強大學生藝術教育提升大學生藝術素養[J]. 絲綢之路,2009(14).

[3] 田榮. 淺析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成才的積極影響[J]. 文教資料,2009(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无码av|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2021|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日本丰满熟妇bbxbbxhd|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亚洲人成网站色www|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 亚洲18色成人网站www| 日本乱偷互换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 色94色欧美sute亚洲线路二|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大战黑人白浆狂泄| 躁躁躁日日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日本真人添下面视频免费| 国产无人区码卡二卡三卡|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四虎影视4hu4虎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高潮|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爱做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