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傳媒專業論文

傳媒專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09 04:45: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媒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媒專業論文

篇(1)

初識《青年記者》源于一封電子郵件。2004年中,我擔任人民網傳媒頻道主編。傳媒頻道以傳媒業界資訊,服務傳媒人士為主要職責,工作之一就是轉載、傳媒類報紙期刊的新聞和學術研究文章。《青年記者》雜志也是頻道轉載新聞的來源之一。記得有一天,編輯告訴我頻道郵箱里有封來自《青年記者》主編的信,信別談到編輯部非常重視人民網傳媒頻道對雜志文章的轉載,并通過網絡選取的雜志內容,分析雜志所刊載文章的受眾閱讀傾向和受歡迎程度。看完郵件后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一本積極進取的雜志,這是一本與時俱進的雜志。在互聯網泡沫剛剛過去的時候,編輯部能夠主動關注網絡,重視網絡,走近網絡,足見他們強烈的網絡意識,他們對網絡的深刻認識。

隨后的日子里,傳媒頻道和《青年記者》開展了兩項網絡合作,一是在頻道為《青年記者》開設展示窗口,刊登雜志每期的內容;二是共同舉辦“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當時傳媒類雜志上網的并不多,有些雜志即使內容上網了,也出現各種情況:或者比正常發行滯后,或者只是部分內容上網,或者不愿把內容給其他媒體網站。他們認為網上出版會影響雜志的線下發行。在接觸《青年記者》之前,我們也曾與一些傳媒類雜志商談提出將其內容放到網上,得到的答復或是拒絕或是要研究研究。因此,當我們抱著試探的心態向《青年記者》提出同樣的想法時,我們對結果并沒有太高的期望。但出乎意料的是,編輯部不僅簽署了雜志內容合作協議,而且很快付諸實施,每期按時、按量將內容打包發郵件過來,遇到特殊情況還在郵件別說明。《青年記者》的這種決斷,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擁抱網絡的堅決與果斷。

如果說,在頻道開設窗口是送上門的一次被動接觸網絡的話,那么聯合頻道共同舉辦“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則是《青年記者》擁抱網絡的主動出擊。當前,國內已有新聞院校或新聞系、新聞專業上千個,在校新聞學子近10萬人,在新聞學子中開展優秀論文評選是一項創舉,不僅符合《青年記者》雜志的定位,也為新聞學子提供了一方展現才華的田地。但雜志的容量畢竟有限,借助網絡平臺,尤其是大型網站傳媒頻道的平臺,既解決了論文評選的篇幅容量問題,又開辟了新的傳播渠道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青年記者》主動運用網絡、走刊網互動的策略豐富了期刊內容來源,推動期刊走進傳媒學子中間,大大擴展了網絡時代專業期刊生存發展的新空間。至今,論文評選已開展三屆,每屆都收到幾百篇學術論文,在新聞學子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2005年底,因為種種原因,我離開了傳媒頻道,但工作之余依然會上《青年記者》網站看看。忽然有一天,我發現網站變樣了,頁面豐滿了,內容豐富了,形式多樣了。不再是簡單地將雜志內容搬到網上,還開辟了“業界資訊”、“友媒動態”等新的板塊,更多的業界資訊和學術文章;不再是簡單地提供信息資訊,還增加了“網上訂閱”、“網上投稿”、“主編信箱”、“編讀往來”等更多與網友互動的板塊;在網站上,雜志通過網友注冊登錄開始注意收集閱讀者的信息,借助“大眾社區”的“傳播評論”子論壇展開傳媒類話題討論。看著《青年記者》網站改版后的清爽、簡約又不失豐滿的頁面,我忽然意識到《青年記者》擁抱網絡的堅定和執著已經從進入到了實質,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經營網絡,走自己的刊網互動、刊網融合之路。這是目前大多數傳媒類雜志網站所忽略、所欠缺的。

互聯網大潮來勢洶涌,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媒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作為一本傳媒專業類期刊,如何在網絡的沖擊下贏得讀者、占領市場,是擺在每一個期刊經營者面前的現實課題。《青年記者》積極擁抱網絡的心態、積極利用網絡的行動、積極經營網絡的舉措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篇(2)

1.1充分發揮實驗室教學、科研、服務的三大功能與學術型研究生相比,專業碩士生更重視實驗課程。雖然學術型研究生也有一些類似的實驗課程,但教學效果的優劣往往不會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重視程度甚至低于本科生),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原因在于其更重視理論和學理性的探究,技能性的課程只是了解一下而已。專業碩士生則不同,學會技能是其就業的“看家本領”之一,因而學生和教師都格外重視。實驗室精良的設備、完善的服務、科學規范的管理為教師課堂演示、操作和學生實際模擬、操作提供了客觀條件。實事求是地說,良好的實驗教學是培養新聞傳播學專業型碩士的重要硬件之一。實驗室也是完成科研成果的重要場所。專業型研究生可以承擔或參與媒體或導師的部分課題,并在實驗室完成。教師的涉及實驗的課題也可以在實驗室完成,甚至本科生的有關傳媒的課題絕大多數也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傳媒實驗室是學生和教師科研成果的重要出產地和科研的基本場所,為學生和教師的科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也同樣很好地發揮了服務的功能。除了服務師生的教學科研以外,至少還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服務。對內,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新聞中心兼職做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策劃、采訪、攝像、剪輯、制作、播出等環節,展示了學校的風貌,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服務了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對外,專業型研究生可以把實習崗位的部分工作轉移到實驗室來做,或是承擔的媒體的課題也拿到實驗室來完成,這既緩解了社會媒體的資源緊張狀況,又使社會媒體受益,同時也達到了服務社會的目的。

1.2專業碩士生有研究成果,增加了學生就業前自信心相對于學術型的碩士來講,專業碩士生似乎更容易在媒體找到工作。這是因為媒體固然需要學有專長的研究人員,但更需要上手快、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且這部分人占媒體聘用人的大部,如編輯、記者等。專業型研究生在實驗室制作的作品,可以參加省里組織的“DV作品大賽”、“專題片大賽”、“圖書裝幀設計大賽”、“雜志封面大賽”、“廣告創意大賽”、“網頁制作大賽”等,獲獎作品可以作為就業求職的成果,用人單位自然愿意錄用有成果的應聘者。也就是說,在學校就實現了由“校園傳媒人”向“社會傳媒人”的轉變。專業碩士生有自己的獲獎成果,就為求職增加了自信心,增加了“命中”的可能,從而緩解了以往許多研究生由于手里沒有“過硬的成果”,面對用人單位的種種提問,倍加忐忑的尷尬狀況。

1.3倒逼了導師的實踐能力專業型研究生的實驗課一部分由校外實踐型導師來上,但大部分實驗課是由校內理論型導師和一部分非導師來上。校內導師一般理論水平較高,但媒體實踐經驗、操作技能相對缺乏,帶學術型的研究生還能湊合過關,帶專業型的研究生就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因此導師必須適應專業碩士生的培養要求,強化技能。新聞類的實驗課要掌握電視片的拍攝、剪輯、配音、制作等全部技能。傳播類的實驗課要掌握廣告的設計和制作,圖書的裝幀設計、排版和印刷等技能,報紙、雜志的排版,雜志的封面設計,網頁的制作等相關技能,這對學術型的導師來說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虛心學習并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倒逼理論型導師強化自己的實踐技能,使導師自身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雙贏。

2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中的實施方案

2.1實驗室的配備要實現全媒體模擬培養職業型、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沒有裝備精良的實驗室是難于奏效的,實驗室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一是從規模上看,實驗室要實現全媒體模擬。也就是說媒體有什么設備,實驗室也要有什么設備。媒體大體有哪些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實驗室也需要具備同樣的工作流程、工作環節,只是程度、精準度不同而已。二是從水平上說,實驗室設備的型號、參數、配置要與現代媒體同步,至少要不低于當下媒體的水平。具備了這2個要件,學生才能把媒體的工作拿到實驗室來做,才能實現媒體與實驗室的“兼容”。實驗室的全媒體模擬,為相關高校提出了硬性要求,相關高校要高度重視,舍得投入,要像建設工科實驗室一樣建設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如果仍然沿用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的方法來建實驗室,專業碩士生的培養目標便無法實現。

2.2完成平時作業、結課成果和社會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專業碩士生考查的重點,因而教師在布置平時作業和結課成果時,一般是選一些實踐性較強的題目供學生選擇,既可以是媒體或導師課題的一部分,也可以自擬題目完成一項應用性的成果,而這些都是在實驗室完成的。實驗室又為專業碩士生進行社會實踐提供了重要平臺和必備條件。學術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個別研究生找個單位開個證明蒙混過關。專業型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就不能敷衍了事,必須扎扎實實做好。依托實驗室這個平臺可以很好地完成社會實踐的任務。實驗室既是學校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專業型研究生可以在學校的新聞中心兼職,擔任主持人、編輯、記者,通過在實驗室拍攝制作節目,為校報、雜志社排版,承擔校報和雜志社的部分編輯任務,設計、校園公益廣告等社會實踐活動,使研究生親身感受校園傳媒的實際情況,增長見識,積累經驗,為進入社會媒體崗位實習打下基礎。

2.3完成畢業論文專業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大致分為畢業設計和調研報告2類。其中畢業設計可以采取“作品+報告”的形式,如新聞學專業的可以是“新聞調查片+報告”,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可以是“專題片+報告”,廣告專業的可以是“廣告設計+報告”,編輯專業的可以是“圖書裝幀設計+報告”等,這些離開了實驗室是難于完成的[9]。調研報告可以以媒體在工作中或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選題,重點考查研究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研報告不僅要有調研采訪,更要有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這些內容也離不開實驗室。實驗室是畢業論文的出產地和加工廠。

2.4吸納社會資源,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保障新聞傳播學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的長遠發展,學校要樹立服務意識,切實加大投入,提供和保障開展實踐的條件。如實驗室與社會媒體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學生學習、實踐、創業等提供良好條件;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建立“實驗室+媒體”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這是實驗室在專業碩士生培養過程中需持之以恒的長效機制[11]。另外,聯合培養基地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應該在掛牌之后切實發揮基地的培養作用。導師在平時作業、崗位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等多個環節要加強和社會媒體培養基地的合作,多吸納先進的社會經驗,與時俱進。

3結束語

篇(3)

關鍵詞: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是現代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新聞學起步較早,在新聞傳播學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值得我們進行學習、研究與借鑒。

一、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趨勢

隨著新聞裝備、人們思想觀念、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新聞傳播學得以飛速發展,并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與特點。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交叉融合。傳統的新聞學研究突出實用性質,淡化理論性。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研究領域,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多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這就要求必須創新現有的課程設置以及教材內容的劃分方式,重新構建一種適合新的環境條件的新聞傳播理論。

(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擴張。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傳播業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道德不規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行為的規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新聞傳播學的內涵不斷拓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格局,中國電視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域性傳播中心。

二、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歷史淵源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之一,在近現代新聞傳媒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聞傳播學教育源遠流長。

(一)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起步較早。

英國最早的日報《每日新聞》創辦于1702年,是世界上較早采用雙面印刷并分欄、較早形成近代日報形式的報紙;1851年出現在倫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誕生的新聞通訊社之一;1922年以民營形式組建的英國廣播公司于1927年改組為公立(BBC)以來,已成為西方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1936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的電視臺是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英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也伴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英國人的觀念中,掌握實際本領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從實際接觸中學習其中的技巧,新聞傳播教育也不例外。這種理念影響著早期的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奠定了英國新聞傳播學的地位。

(二)傳播學發展先于新聞學。英國的傳播學出現在新聞學之前。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一些社會科學家便開始對媒體效果研究產生興趣,傳播研究與傳媒研究院系應運而生。西方新聞學的研究領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學,范圍更加寬泛,設計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內容,以及廣告研究,公共關系研究,媒體經營研究等。在英國傳媒教育領域頗具盛名的城市大學新聞系被規劃入該校的藝術學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維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卻在同一個學院,還有一些院校的傳播學被劃入英語學院和商學院。

(三)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起始較晚。在新聞與傳播學教育方面,倫敦大學曾率先開設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非學位教育);最早開設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學,于1971年開始進行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倫敦城市大學于1976年開始辨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學位教育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英國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較晚,但英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學教育傳統和發達的傳媒業等基礎,在新聞與傳播教育/媒介教育與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層面的教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區別較明顯,而且整個學科領域的教育總體上也形成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聞傳播學強調專業實踐性。從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的區別角度來講,英國新聞學教育領域的學位點,雖然提供寬厚的理論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強化專業新聞實踐。無論是倫敦大學戈德斯密斯學院媒介與傳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實務細分的專業方向設置,還是威斯敏斯特大學媒介、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教育中劃分較寬的專業方向設置,均要求學生深入某種媒介領域進行大量練習。而傳播學領域的研究生課程設置,則側重于傳播學、文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理論視角、爭議點、研究方法等,以便為研究生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奠定寬廣的理論基礎。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要求嚴格。關于整個學科領域形成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科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有歐美較為常見的研究型、課程(教學)型之分,而且還有研究與課程(教學)型,而且對課程學習的數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來說,不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點在時間分配上以研究為主,并對開題報告、研究項目和博士學位論文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論文達到8~10萬,并強調博士論文對于專業的獨創性貢獻,而且該專業的哲學碩士點(A型)也要求學生聚焦于選定的研究領域并撰寫4萬詞的學位論文。而該專業屬于教學(“TaughtProgrammes”)的碩士學位點,則要求研究生修滿4門課,撰寫1萬詞的學位論文。

(三)社會科學特征明顯。英國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研究新聞和傳播活動的規律,表現出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從理論課授課內容也可以看出其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比如《新聞理論》,涉及戰爭與新聞、新聞業市場結構與新聞實踐、新聞從業者為誰而工作、新聞與政治、國際新聞流與通訊社等專題。與英國相比,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新聞學教育表現出較強的人文學科特點,新聞學更多地“體現出政治與文學雜揉的特點”,“更具人文學科的特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新聞學教育視角與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當新聞活動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文化消費活動時,以社會科學的態度對待新聞學已是一種必然選擇。”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把握新聞傳播活動的規律,可以讓新聞學教育更貼近現實操作。:

(四)學校教育國際化特色突出。此類學校師資構成較為國際化,不少教師來自國外;其學生結構更呈現出國際化特征,約50%的研究生是外國留學生。這種師、生構成的國際化特點帶來的文化間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間了解不同文化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以及對于新聞與傳播學領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時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帶著其對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學習而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社會傳播現象和傳播學科的跨學科性質,在當今時代傳媒的傳播活動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跨學科、個性特色突出的專業方向,有利于培養寬口徑、復合型的傳媒人才,也有利于對于傳媒實踐的深刻理解。

篇(4)

Abstract: As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in the modern socie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cent years, Hebei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remains confronting obvious problems and inadequacy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has always been a multifaceted social activity. But research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has rarely focused on literature. The purpos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s to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science specialists and the public. Mass media is a dominant mean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But because of lack of interesting elements,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unction of mass media has been weakening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market economy. Contrastively, citizens' deman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getting increasingly stronger. Therefore, 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media to absorb some new inspiring elements to improve its capacity of popularizing science. Combined with various media among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are electronic and print media, literature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by its strong interesting functions.

關鍵詞:文學;科學;相結合;科普傳媒

Key words: literature;science;combination;media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中圖分類號:G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4-0304-04

0 引言

科普內容很廣泛,本文主要聚焦于創新科普途徑的建設。科普創新不只是一個理論的界說,它的一個重要實踐目標是建構有吸引力的科普創新途徑。科普傳媒是構成科普實力的重要元素。科普傳媒是指傳播科技知識的載體,包括與科普有關的報紙、雜志、圖書、影視、廣播、電視及聲像制品和網站等。每一個要素不斷優化,就意味著綜合科普能力的不斷提高。針對河北科普傳媒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如,原創性科普佳作比較匱乏,創作手法單調創新性不強,大眾傳媒科普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等,本文旨在找出一條優化河北科普傳媒的創新途徑。

優化科普傳媒工作需要在保障知識科學性的基礎上,在內容和形式上再進一步創新。科普處于科學和人文的邊緣,科普創新是科技原創新基礎上的再創新,是一種綜合創新。科學技術是面對自然的創新,而科學普及則是面向人的創新,因此從知識領域上看,科普創新就是以科技知識為基礎的人文創新。科普途徑是多樣的,而文學途徑則是我省急需加大力度建設的。

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發現河北科普傳媒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探索優化河北科普傳媒建設的創新途徑。本文的假設是發展科普文學對每一種科普傳媒要素都有正的相關性。

1 國內外針對科普傳媒的研究現狀

篇(5)

一、為何開展傳媒音樂人才培養

傳媒音樂人才的培養,是我國傳媒音樂教育發展和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要求。傳媒技術和音樂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給傳統音樂文化產業帶來了巨大而又深刻的變革,也為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通過采訪的定性研究方法,圍繞演出、影視音樂傳媒、無線音樂等三個行業展開調查,針對每個行業選取了相關個案,重點調查了相關企業的主要部門、運行機制以及相關職責,分析與總結出具有共通性質的業務類型,并以此為依據來說明開展傳媒音樂人才培養的現實性和重要性,也為如何培養傳媒音樂人才提供了現實依據。

(一)演出行業①

當下中國的演出市場,根據演出的音樂類型和經營主體,可以分為音樂廳音樂經營、體育場館演出經營、小眾音樂的現場演出經營和音樂節等四個主要方面。

【個案調查】國家大劇院:在國有體制框架內產生,在國家資金注入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充分參與市場競爭,承擔公眾藝術教育、商業演出、公共文化交流等多項音樂文化傳播職能。基本的業務部門及職能涉及如下:

(二)影視音樂傳媒②

在傳媒娛樂空前活躍的時代里,更多文化傳播、傳媒公司涌現出來,融合藝人經紀、唱片制作、影視傳媒、演藝交流、無線音樂、版權等業務類型為一體,很多傳統的唱片公司和演出公司也掙脫單一的經營模式,以市場利益最大化為導向,向綜合娛樂行業邁進。

【個案調查】北京美樂文化傳播公司:綜合性音樂傳媒公司,曾簽約和彝人制造、阿木、李健等百余名藝人,是一家致力于中國原創音樂的推廣和發展、唱片制作、藝人經紀、演藝交流的綜合性傳媒公司。各個主要部門及工作內容如下:

(三)無線音樂③

無線音樂是運用數字化手段,以計算機為主體而制作的數字音樂產品。其業務是用戶利用手機等通信終端,以SMS、MMS、WAP、IVR、WWW等接入方式獲取以音樂為主題內容的相關業務的總稱。具體包括現有的彩鈴、振鈴、無線音樂俱樂部、無線首發、無線音樂搜索以及即將推出的音樂隨身聽。

【個案調查】無線星空音樂有限公司:專注于數字發行領域在無線、互聯網、終端、運營商等多渠道的營銷推廣活動,力圖實現數字音樂版權在信息網絡傳播領域中的商業價值最大化。各個業務部門基本工作內容如下:由以上案例調查情況可以看出,這些行業內部所蘊含的共通業務類型可概括總結為如下九個方面:音樂產品及活動監制;音樂市場營銷與推廣;媒介運用與宣傳;音樂市場開拓與調查;音樂產品研發;音樂市場培育;音樂產品與活動策劃;藝人經紀;音樂版權洽談。這些具體環節構成了傳媒音樂行業中的核心業務類型。

針對以上產業共通的業務類型,我們可以進一步發現音樂產業所需人才的跨界交叉能力,以及傳媒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的跨學科性。而目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音樂院校音樂教育、高師音樂教育、傳媒音樂教育)的培養目的各不相同。音樂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更多的音樂表演或音樂理論方面的突出人才,要求具備高、精、尖的專業水平;高師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基礎教育服務,具有師范性、專業性和基礎性的特點。在傳媒技術與音樂文化產業結合越來越緊密的態勢下,從上述傳媒音樂行業案例調查的實際情況而言,在音樂文化產業領域中,我們所培養的新型/復合型專業人才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并且,這種復合型的傳媒音樂人才的培養是音樂院校教育和高師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遠遠不能完成的。因此,培養適應當代音樂文化發展的傳媒音樂人才也是一種時展的必然走向。

二、何為傳媒音樂人才

從學校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的角度來看,高校傳媒音樂教育的發展和全國近一百三十個專業藝術院校、高師院校所設立的,具有傳統學科色彩的音樂學專業相比,既有根本的區別,又有內在的聯系。我們所謂的傳媒音樂教育是指以音樂學為基礎,以傳播學為依托,以音樂在現代傳媒中的多元組合方式和傳播管理為主要研究對象,將音樂策劃、音樂傳播、音樂營銷等新型音樂應用門類作為主要的研究和教學手段,是跨學科的新型專業④。因此,傳媒音樂教育是一門極具包容力的綜合型學科。如果我們把音樂院校培養的專業音樂工作者稱之為“音樂人”的話,那么,傳媒音樂教育培養的人才可以稱之為“傳媒音樂人”。傳媒音樂人具有雙重職能。第一,要為當代傳媒系統中所有與音樂相關的傳播活動服務。他們應具備音樂傳播調查、音樂項目策劃、音樂產業管理、音樂節目制作與編輯的能力,并且熟悉音樂著作權法、經濟合同法以及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了解音樂傳播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理論前沿及其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應用前景,具有音樂市場的分析、觀察能力。能在音樂傳播的各個環節(音樂劇場、廣播電視、網絡傳播、唱片、音樂報刊媒介等)與時俱進地適應社會發展。第二,他們也是音樂家的合作者。他們和音樂家一起,共同站在當代與未來的社會音樂生產平臺上,為社會提供音樂產品。在當代和未來,音樂家們的藝術與技術,只有在傳媒音樂人的協助下,才能更充分地發揮,更全面地得到社會的認可。

三、如何培養傳媒音樂人才

由于傳媒音樂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特殊性和復合型,所以,其學科設置要求具有極強的傳媒類指向性。再加上傳媒音樂教育系統與各類媒體的悠久淵源關系,為傳媒音樂理論資源貯存、媒體內部實地調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就目前我國相關院校(如中央音樂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等)所開設的與傳媒音樂行業相關的課程設置而言,大致可以總結為音樂傳播、音樂編輯、電子音樂制作、音樂商業管理和藝術管理等幾個主要專業方向。構建并實施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傳媒音樂人才培養的核心與關鍵。因此,必須全面推進傳媒音樂教育的教學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傳媒音樂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完善傳媒音樂專業方向設計,豐富培養方案。要根據傳媒音樂人才的市場需求及培養目標,設計大致的專業方向,如音樂傳播方向、音樂編輯方向、電子音樂制作方向、音樂商業管理方向,等等。并以相關音樂和傳媒理論課程、實踐系統、創新環節和音樂文化活動等為主要載體,運用學校、媒體單位和社會的各種資源,來實現傳媒音樂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進行。總體而言,各個傳媒音樂專業方向構成的教學體系和各種實踐(如音樂傳播調查、音樂行業職業狀況等專業實踐或者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等環節構成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及由科研、音樂作品創作與展演等組成的創新教學體系構成了傳媒音樂人才的培養體系。而這三大培養體系設置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決定著傳媒音樂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與否。

篇(6)

關鍵詞:新聞專業;教學體系;實踐;構建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7-0207-02

目前,各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實踐教學形式大致有實驗課教學、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看似周密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際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實驗課教學基本上屬于印證性實踐,其目的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理論難點,這種遠離社會完全在封閉的設定環境中完成的工作對于特別需要創新能力的傳媒專業的學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而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及社會實踐等一般為分散實習,不利于學校對畢業生教學指導和管理,無法根據專業和教學的具體要求去進行實踐。

為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圍繞新時期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建立起一套與現代新聞傳播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結構和功能最優化的教學內容體系。

一、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目標

(一)新聞傳播基本業務能力的培養目標

新聞傳播的基本業務能力是實踐能力構成要素中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

1.采編能力。要求學生能掌握采訪的一般規律和技巧,學會撰寫各類新聞稿件并進行編輯處理。

2.寫作能力的目標要求。要求學生能寫一手規范的漢字,能夠規范地寫出各種體裁文章,尤其是各類新聞作品。

3.策劃能力。要求學生熟悉策劃運作規律、掌握策劃的基本方法,形成綜合的各項策劃技能,能做出采訪的具體策劃方案。

4.評論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新聞評論的特性和寫作要求,可以撰寫出有深度的評論作品。

5.社會調查能力。要求學生能結合實際工作中的某一課題來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寫出有一定質量的專題調查報告。

(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

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新聞學、傳播學的理論知識及基本業務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判斷能力。要求學生在觀察和采訪人和事物、事件的時候能夠分析有關的新聞素材,能夠辨別真假、好壞、善惡,所做作品立場傾向正確且具有深度和廣度。

2.人際交往能力。要求學生能夠與形形的人打交道,能跟不熟悉的人做深入交談,能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

3.團隊協作能力。這種協作能力主要包括團隊協作能力和與被采訪者的協作能力。新聞采訪或寫作往往需要多名記者集體作戰,在采訪中遇到要打交道的人時,要能充分與人交流協調,在討論中發現問題,在協商中取得共識,善于接納和尊重他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求得自身發展。

4.語言表達能力。普通話能力測試成績應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并且能夠準確地把握日常人際交往中的交談技巧,掌握各類采訪表達的技巧。

5.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掌握計算機及其網絡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熟練運用辦公自動化軟件,掌握網頁制作和網站開發技術,能熟練運用網絡獲取和處理相關信息。

6.外語應用能力。能閱讀一般性的英文新聞,可以在對外交流、采訪中使用外語進行表達。

(三)發展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是新聞工作者必備的能力之一,只有創新才能創作出好的新聞作品。培養創新能力需要一個過程,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具有敏捷的思維。在進行新聞實踐的過程中要多動腦筋,力求有所創新。

二、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

(一)專業基本能力訓練平臺

1.學科設置和課程設置方面應以厚基礎、寬口徑、應變性強的培養模式來提高傳媒人才對飛速變化的社會的適應性。新聞傳播學科要根據媒介形勢發展的新態勢來設置新的專業方向。另一方面,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也相應增加新的課程,如媒介經濟、媒介管理、網絡傳播、新聞倫理、新聞法規、媒介素養教育等,供學生自由選擇。

2.在教學方法上應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學、新聞實景采寫、版面編輯創新評價等新方法,這也是高校新聞教學方式創新的重要內容。

3.開設綜合性實訓課程。構建“模擬媒介環境”,通過對采、寫、編、評以及攝、錄、播等各單個實驗項目進行整合和調整,設置既滿足新聞業務理論教學要求又訓練學生綜合能力的“采寫編評一體化”課程。

4.給學生提供多元的、分階段的專業實踐機會。新聞院系應該創造條件、廣搭橋梁, 與媒介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機會。新聞實踐所解決的不僅僅是新聞操作方式和方法的熟練問題, 更是對新聞意識的挖掘與培養。學生參與新聞實踐的目的在于及早地熟悉媒介環境, 以期將來更快更好地適應傳媒職業生活。

(二)綜合實踐能力訓練平臺

1.打破專業界限,加強對學生通識教育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著眼于培養傳播通才,以適應復雜環境中不同媒介的需求及學生更廣闊的從業趨向。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上,要把反映社會科學基本原理的相關課程列入其中,以擴展學生寬厚的理論基礎。要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性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2.有計劃的引導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引導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參與專業實習之外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親身體驗生活,在了解國情、了解社會的基礎上制作出有深度、有實際意義的新聞產品;同時,學生可以在各種綜合社會實踐中直接和社會各階層、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有利于增強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一般是在一個比較開放的環境下,面對著不斷變化的對象,學生自行組織活動,要獨立面對和解決各種問題。這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創新能力訓練平臺

1.開設研究型實踐教學。在新聞傳播專業的本科教學過程中,研究型實踐教學相對薄弱。各新聞院系可以嘗試搞“項目制實習”,讓學生們參與到專業教師的某個研究項目中去,在某個子課題上獨擋一面,將探索和發現新聞傳播學中的理論熱點及提高獨立思考能力作為新聞傳播專業研究型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一。

2.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自主性創造,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競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無疑是一條培養高素質和創新能力新聞傳播人才的重要途徑。

3.發揮畢業論文對學生創新能力綜合訓練的作用。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對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當前,新聞傳播專業的畢業論文選題非常豐富,可以涵蓋新聞學、傳播學、媒介經營管理學等專業的學科前沿問題、學科經典問題、學科交叉問題以及新聞傳播專業的應用熱點問題等。要通過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培養學生對新聞傳播學科知識的敏銳性和新聞傳播實踐的創新能力。

三、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保障

(一)制訂科學合理的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教學培養計劃

教學計劃是學校人才培養思想的具體體現。注重實踐教學,加強能力培養,也是新形勢下制定新聞傳播學科教學計劃的一個指導思想。在新聞傳播專業理論課程教學課時壓縮的情況下,應認真規劃專業課程的實驗環節,以收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之效。同時,對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的學時學分也要有所增加,以提高實習和論文的要求。

(二)加強實踐教學環境建設

1.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新聞傳播實驗室建設。完善攝影實驗室、報刊編輯實驗室,電視編輯實驗室、演播實驗室等各類實驗室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在組織設備配套更新的同時,組織教師編制相應的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教學指導教材,以保證學生盡早受益。

2、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首先要重視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將校內報紙、刊物、電視臺、廣播臺、校園網等媒體資源整合起來,做大做強校內實習基地,為更多學生提供短期見習機會。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學校和媒體雙向推動、雙向管理運行機制,為創新實踐教育的實施提供良好支撐。

3.加快實踐教學隊伍建設。一方面要保證新聞專業課教師有一定時間參與新聞實踐;另一方面, 可引進媒體資深從業人員直接參與課堂教學,造就一支“雙師型”的新聞教育師資隊伍。媒體從業人員參與高校新聞教育,能使封閉的新聞教育出現開放和活潑的局面,使單純的從書本到書本,變成從書本到走向實踐,從沉悶的課堂走向豐富多彩的社會和事件現場,由理論到實際進行采訪和寫作。

篇(7)

采訪黃會林院長的地點,約在她家的客廳。整個采訪中,她始終微笑著,哪怕是說話,眼角的皺紋也似乎在歡躍。她的外表,她的聲音,讓我們很難置信,她已經年過古稀;然而,她全身散發的那股自信和魅力,卻無時不在透露,就是她和她的團隊,撐起了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的一片天。

藝術與傳媒 雙翼齊飛

記者:在學院建設的發展規劃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句話,“藝術與傳媒將成為學院起飛的雙翼”,能請您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嗎?

黃會林:根據建院14年來走過的印跡,我們總結出影視學科如何健康、有效發展的辦學經驗,大體歸納為:一個目標、兩個翅膀、三個支柱、四個特色。而關于這個“雙翼”,就是其中的“兩個翅膀”。

所謂“兩個翅膀”,在于從大的方面著眼,我們的發展思路切忌狹隘化,而應著力于藝術與傳媒之雙翼飛翔。事實上,在本校的藝術學科領域內,影視學科因其擁有本學科全部2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構成特有的學術體系,被列入北京市重點學科,獲得國內外廣泛認同,因此成為藝術的“龍頭”系科;同時又因為擁有廣泛的藝術教育多學科綜合實力,包括藝術學科的藝術學博士授予權一級學科和藝術學博士點、其他藝術學二級學科全部碩士點;以及已分別招收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數字媒體專業;形成以“影視傳媒”學科牽頭,各個姊妹藝術學科親密組合的態勢,合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強勢群落”。

記者:那么,這對“雙翼”算不算是貴院獨有的特色呢?和其他院校的影視專業相比,對傳媒教育又有怎樣的影響?

黃會林:雙翼齊飛,既有利于發揮藝術的傳統學科優勢;又可促進開掘傳媒的現代教育屬性。傳統藝術和現代傳媒互動影響積極,特別適應于21世紀藝術教育專業化與綜合化結合的必然趨向,對于影視學科向縱深發展和向社會輻射,具有比較突出的后續條件。而在建構藝術科學研究的理論優勢的同時,開發傳媒平臺社會產業化發展路徑,亦可強化藝術學科的社會應用價值。另外,注重開拓數字媒體、科學與藝術等相關教學、科研的新領域,可以突出現代化高科技的新特質。

總之,在專業有機整合的基礎上,可以力求以藝術教育體現綜合大學的人文理念,傳達社會科學的文化品質;并以傳媒教育拓展實踐學科的社會空間,逐步與國際相關領域接軌。上述二元組合的學科配置,使我們的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為我國藝術教育體系中建制全面而重點突出的獨特藝術學科。

一個目標 三個支柱 四個特色

記者:根據前面您提到的辦學經驗,除了“雙翼”,還包括“一個目標、三個支柱和四個特色”,這又分別代表什么呢?

黃會林:簡單點說,“一個目標”是把影視專業建成培養中國影視傳媒教育人才、研究人才和創作人才的重要基地;“三個支柱”是指教學、科研、實踐是建設影視學科三個必不可少的方面;而“四個特色”則是指整合建制特色、人才培養特色、理論研究特色和實踐品牌特色。

記者:那么,在“一個目標、三個支柱和四個特色”的指導下,貴院又是如何具體發展的呢?

黃會林:“一個目標”,需要明確中國高校影視學科專業的目標定位。而我們的目標是,建成培養中國影視傳媒教育人才、影視傳媒研究人才、影視傳媒創作制作人才的重要基地。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培養本專業學生具有一定的影視傳媒理論素養、比較開闊的影視傳媒文化視野、以及良好的影視傳媒從業品質,使他們畢業時能夠勝任影視傳媒業界和其他文化藝術部門的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或者成為學校和教育部門從事相關專業教學、管理的高級人才。因此,在培養過程中,一方面必然緊密圍繞影視專業的本身領域,不斷深入其間;而另一方面,絕不可忽視本學科背靠綜合大學實力雄厚的文理學科和氛圍濃郁的人文環境。

所謂“三個支柱”,包括建設影視學科必不可少的三個方面,即教學、科研和實踐。這就需要厘清構建符合于綜合大學影視學科生長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空間的學科體系之必備內涵。這三個支柱缺一不可;只有兩個則屬平面,難以支撐,有了第三個,便可構成立體錐形而穩固直立,持續進展。經歷了14年的嘗試,事實已充分證明了它的必要意義。

“四個特色”,是指需要把握本學科具有的相關獨特特色,以利于本學科的長足發展,以明晰本學科如何達到事半功倍的切實績效。就14年的前行軌跡而歸納之,我以為可以大體認定為四個特色。一為整合建制特色。二為人才培養特色。我們以“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決定因素”為理念,多年來注重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三為理論研究特色。經過將近十年的穩步建設,我校影視學科已逐漸成為我國影視理論民族化研究領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基地。四為實踐品牌特色。標志性的舉措是成功舉辦13屆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本學科教學、科研提供了一方獨特的寬廣天地。

傳媒回音 畢業生后勁足、有優勢

記者:在這種比較完善而又獨特的學院建設中,貴院的畢業生在進入新聞行業時,和其他新聞類院校的畢業生相比,有什么樣的優勢?

黃會林:客觀地說,我覺得各有各的優勢。我們不應貶低他人,但我們也很自信。比如,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總公司等很多單位都表示,“很樂意吸收北師大的學生。”因為我們的畢業生后勁足。

在經過4次修訂的“影視學專業”課程設置中,學校的平臺課程包括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應用、數理統計、體育文化以及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等等,占全部學分31%。有了這些學科的強力支撐,使專業師生獲得寬廣的文化滋養、廣博的知識背景。在時代的激烈競爭中,他們可以面對社會需求的廣泛性,從事影視傳媒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實踐操作、行政管理、產業運營等工作崗位。

記者:在您的學生中,有一批像元元、海霞這樣的名人學生。作為他們的老師,能談談您對這些名人學生的感受嗎?

黃會林:我覺得有兩個特點:第一,對于學校來說,他們只是學生,和大家一樣的學生。同樣經過統一的入學考試,獲得入門資格。入學以后,無論是學分要求,還是論文答辯,也絕對沒有特殊“照顧”。他們的學位論文基本上都要經過三至四稿的修改,才最后提交答辯。不管對方名氣有多大,我們都是一視同仁,一切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正常的學習。

第二,對于他們自身來說,這是這些同學自覺追求的一次充電的機會,是一種求知的渴望。面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他們所肩負的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他們從心底里萌生求知的欲望。這是他們要求進步,要求自我得到提升的表現,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追求,而并非為了浪得虛名,或是混個文憑。所以,他們也會自覺地按照普通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學校曾經考慮要給他們另辟學習環境,與普通學生區分開來,但遭到了他們的一致拒絕,要求和普通同學一樣坐在教室里普通的課桌旁聽課、學習。

當然,對于這些名人學生,我們都會給予盡可能多的文化補充和思想啟發,努力幫助他們再次騰飛。

成功 取決于努力和認真

記者:14年來,貴院發展之迅速,和您的領導和決策是分不開的。作為文學、戲劇、影視等多個領域頗具威望的專家學者,請問您是怎樣把您的學術背景融入到學院建設之中的?

黃會林:我自認為是一個過渡性的人,我能獲得比較普遍的認同,可能是因為這個領域文化的積淀還不是非常豐厚的緣故。

而我也沾了數十年文化積累的光。我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書時喜歡古典文學,但畢業留校卻被分配教現代文學。學校給我的熏陶和我自己學到的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墊底。改革開放時期,學科需要轉型,我們開始進入電影領域,然后又是戲劇領域,最后走上了研究影視的道路。

當然,我想有一點也是重要的,那就是我做事很認真,也很努力。無論是學院建設、學科建設,還是教學工作,我從來不會懈怠,都一定認認真真地完成。

學院走到現在,絕不是我一個人的作用。1+1永遠大于2,1-1永遠小于 0。這是我的信念。

我是努力的,而且,我認為,我們學院的所有老師都是非常努力的。

用發展的眼光 建設影視傳媒學科

記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源,發揮優勢,發展一所綜合大學中影視傳媒學科,能否請您給我們一些更多的建議?

黃會林:從事影視傳媒,尤其是傳媒工作,我認為跟上前沿思想是特別重要的。過去的是積淀,不能舍棄,但也一定要具備發展的眼光,永遠把目光放在最前面。比如,如今的數字媒體、文化產業,特別是創意產業,其實就是這些課題。

影視傳媒是最接近科學前沿的。時代的更新,更把我們的影視教育與學科發展推向了新的。對于它的建設,一定要心里有個根,腳下有個底,然后眼光往前看。

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日本老肥婆bbbwbbbwzr|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综合|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软件| 国产成a人亚洲精品无码樱花|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高潮喷水|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12孩岁女a处破娇小|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尿失禁|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一区|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图片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小少呦萝粉国产|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饥渴人妻欲求不满|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18黄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中国女人高潮hd|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