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3 22:36: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聞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教學計劃及實踐教學方案的調整與修訂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2010年11月啟動,經歷了相關文件精神的學習討論、媒體單位實地調研、校內外專家反復分析論證等過程,于2014年6月完成。與該專業2006版的教學計劃相比,2014版的教學計劃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突出了應用型專業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理論課學時。專業必修課中新增了電視專題片創作、視聽語言訓練2門實驗課,專業必修課中實驗課程合計25學分,占專業必修課程總學分(57學分)的43.8%。任意選修課中新增燈光技術與藝術、錄音技術與藝術、影視片頭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廣告設計與制作5門應用性較強的實驗課程。其他實踐類課程含專業實習8周8學分,畢業論文(設計)8學分(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或畢業設計的創作),社會實踐2學分,軍訓2學分,新增課外創作2學分,合計18學分。實驗課程與其他實踐類課程合計4分,占該專業總學分(168學分)的29.1%。不僅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有明顯增加,而且實踐類課程的手段,如實驗教學、實習實訓、課外創作、畢業設計等也日漸豐富。
(二)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
1.實驗室建設實驗室建設對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保證該專業實驗課程的正常開設,2003年10月,人文學院籌建了器材室,為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學生購置了少量攝像機、功放、組合音響等急需的設備。2006年6月,學院正式成立了廣播電視實驗室。當年人文學院和學院各出資11萬元,購買聯想開天計算機31臺,籌建了非線性編輯實驗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前夕,學院采取應急措施,購買專業攝像機10臺,約30萬元設備。2008年11月,日元貸款項目索貝編輯機等價值66萬元的專業設備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該專業實踐教學的專業設備總值已經超過120萬元。2011年8月,由該專業申報的采編技術實驗室成功獲批2011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獲得中央財政支持下撥的專項資金300萬元。2013年12月,項目完成,共新建專業實驗室5間。其中,新聞編輯與播控實驗室購置了索貝節目編輯工作站、節目上下載及播出控制工作站、節目播出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設備,能夠完成新聞采集、素材下載、剪輯制作、節目審核、節目上載、節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聞節目制作流程;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擁有蘋果影視后期工作站、數據采集工作站、服務器等設備,既可以對虛擬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視音頻信號進行錄制和編輯,也能夠完成電視節目及廣告作品的剪輯、特效處理、包裝、渲染等;虛擬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廳構成,主要設備由圖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摳像合成色鍵器、演播室攝像機、藍箱、存儲設備、監視監聽設備和燈光系統構成,并有虛擬演播和實景演播兩個功能區,能夠滿足新聞、文藝、專題等各種電視欄目錄制實驗和電視節目主持實驗的需要;配音實驗室有兩間,主要設備有錄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調音臺、高保真錄音話筒等設備,它能夠滿足所有實驗室在節目制作過程中的錄音與配音需要,能夠提供兼容性高和數字化的高保真聲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廣播節目的錄制實驗。可以說,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使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驗平臺的建設在硬件和軟件上有了質的飛躍,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我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新聞采編制作專業的辦學條件,而且為相關專業進行媒體仿真訓練、學生綜合素質訓練,以及課外創作活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2.實習基地建設為拓展實踐教學的空間,學院加大了實習基地建設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學院分別與伊犁州、伊寧市、兵團四師、塔城、阿勒泰、克拉瑪依、兵團七師、奎屯、博樂等地的媒體合作,建立了22家專業實習基地。目前,該專業是學院擁有專業實習基地最多的非師范類專業。通過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不僅為該專業學生見習、實習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也為進一步加強該專業與地方媒體的溝通與合作搭建了平臺。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
作為一所邊遠的地方高校,盡管該專業的辦學歷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對于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也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但宏觀上主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設置已經相對穩定,并能結合本校實際形成自己的特點。就筆者觀察,我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專業課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即在專業課教學中,將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環節結合起來。對于廣播電視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節目策劃等課程,該專業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了一定比例的實踐課學時,要求教師將課堂上的理論講授與課上、課下的實踐實訓操作環節緊密結合起來。理論課堂融入了實踐課的內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養和鍛煉。2.實驗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即圍繞該專業核心技能的培養,以強化學生某項實踐操作技能為目標,開設獨立的實驗課程。如攝影技術與藝術、攝像技術與藝術、播音、主持藝術、非線性編輯、電視節目制作技術、視聽語言訓練、紀錄片創作等。3.專業見習即低年級階段的短期認知實習,分為校內和校外專業見習。校內專業見習通常是指學生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參與校園廣播站、校報、校園新聞網等校內傳播媒介的實踐活動,對記者、編輯、播音員等工作進行初步的見習。校外專業見習主要指學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電臺、電視臺或其他新聞媒體對媒體工作流程進行觀摩、體驗和學習。專業見習是專業實習的熱身和準備階段,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行決定,學院不作統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專業實習即高年級階段的媒體綜合實習。專業實習既是對學生四年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所獲得的實踐能力的全面檢驗,也是對學生即將“上崗”就業的一次實戰演練。專業實習列入該專業教學計劃,安排在第四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為8周。在專業實習的準備階段,一般由院系作實習動員,明確該專業實習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實習單位原則上由學生自己聯系,找不到實習單位的學生由院系負責聯系安排實習單位。院系按實習生地域分布情況把學生編成若干個實習小組,分別選派教師或委托媒體單位進行具體指導。5.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素養,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近年來,針對一些學生單純以畢業和完成學位為功利目的,拼湊、粘貼內容空泛的論文現象,該專業要求集體開題,嚴把論文選題關。引導學生盡可能結合媒體尤其是新疆傳媒業的實際進行調查分析與研究,以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畢業論文環節進行改革,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或畢業設計的創作,將畢業設計作為改革的主要內容進行大膽地嘗試。盡管畢業設計的相關要求、評價標準還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項舉措無疑將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6.課外創作即以興趣為導向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和創作活動。該專業曾經組織學生成立過攝影、攝像興趣小組,參與學院校慶、運動會、文藝晚會等大型活動的拍攝;也曾經依托學生社團,成立主持藝術協會,舉辦過多屆校園主持人大賽;2008年以來,更是連續6年承辦了學院大學生校園DV展;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獨立創作的欲望。近年來,先后有6名學生在自治區主辦的各類主持人大賽中嶄露頭角;2011年10月,該專業2007級學生劉毅龍拍攝的紀錄片《錫伯文化的傳承》榮獲第二屆全國校園攝影作品展示活動DV賽項大學組二等獎;2014年5月,該專業2011級學生迪力亞爾創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區哈薩克族游牧民原生態生活的人文紀錄片《游牧人家》一舉奪得第九屆“科訊杯”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大賽國際分組賽西部組紀錄片類金獎及“科訊杯”第九屆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大賽總決賽“最佳音效大獎”,為學院爭得了榮譽。整體觀之,以上六個方面的內容既相互區別,各有側重,又互為聯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前文所述,該專業自辦學以來,在教學計劃及實踐教學方案的調整與修訂、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由于受相關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進一步深化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也面臨著復雜的矛盾和問題。
(一)缺乏真正能夠勝任實踐教學的專職教師
從2001年開辦之初沒有1名專任教師,發展到今天擁有8名專職教師,該專業師資緊缺的情況有所好轉,且80%的專職教師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和講師以上職稱,專職教師的學歷、職稱水平也有較大提升。但8名專任教師中,有實際操作能力,能夠承擔實驗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僅有3名。可以說絕大多數專職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老師,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嚴重缺乏。為避免照本宣科,純理論背景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采用案例分析、課堂討論等方法加以彌補,但因為其自身缺乏新聞從業經歷和實踐經驗,所以他們對案例的解讀與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當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與媒體實際并不相符。這樣一來,課堂教學內容與媒體實踐的脫節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夠承擔實驗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他們所開設的實驗課程,也往往是依托實驗課教程,一般是由教師先講,學生按照教師的布置或實驗教材指導書上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操作。在這種模式下,雖然也有實驗能力的培養,但這種實驗能力是被當作技能并以“知識”的形式加以傳授的,教師自身缺乏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造能力,必然導致學生“創造性”應用能力培養的缺失。由此觀之,缺乏真正能夠勝任實踐教學的專職教師,是目前直接影響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最為關鍵和最為突出的問題。近年來,該專業也曾經倡導專職教師去媒體觀摩、見習或進行專題調研,但因為目前學院教師工作量考核體系只承認學時,即課堂教學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學工作量的工作(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實習指導等),教師因而缺乏主動參與媒體實踐的積極性。
(二)實踐教學的主體單一,缺乏與媒體行業的深層次合作
盡管經過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實踐教學的主體比較單一。高校與媒體行業的交流還停留在依托專業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層面,缺乏較深層次的合作。與媒體對接、合作辦學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尚未展開,人才培養脫離媒體實際的矛盾比較突出。
三、相關對策
(一)培養“雙師型”教師
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界的通則和共識是新聞傳播教育一定要學用結合。在國外,新聞學專業教師通常要有較長時間的媒體從業經歷,很多人甚至認為,新聞從業經驗而非博士學位,才是聘任一位新聞學專業教師的先決條件。但在我國,大部分高校新聞院系的教師普遍缺乏新聞從業經歷和實踐經驗,高校專業教師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一般都是碩士、博士。實際上,教師的學歷層次越高,實踐經驗往往也越少。目前,內地高校新聞院系為解決此問題一般要求從事新聞業務課程教學的教師到新聞單位實習或在新聞單位兼職。我院也可以借鑒此類做法,有計劃地選派部分專職教師到媒體見習或在本地媒體做一些兼職工作。當然,為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媒體實踐的積極性,學院教學管理部門應考慮將教師去企業(含媒體)觀摩、見習、兼職工作等與畢業論文指導、專業實習指導一樣,折算成一定的教學工作量。總之,采取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氣培養既熟悉媒體工作,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又有較扎實的理論功底的“雙師型”教師,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專業教師理論與媒體實踐嚴重脫節的矛盾。
(二)積極探索新聞院系與媒體行業協同創新的機制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超級秘書網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民國初年,現代新聞開始在我國迅速發展,而新聞教育也在此時隨之孕育而生。到如今,新聞教育在中國已經有一個世紀的歷史了,但是這一個世紀的發展卻并沒有讓中國新聞教育走到一個較高的平臺。相反,在國際信息化高速發展,我國市場化日益成熟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新聞教育卻日益的突顯出一些問題。例如:新聞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找工作時,面對媒體貼出的“時政記者”“財經記者”“體育記者”等各種專業記者的招聘啟事時,更多的是望洋興嘆。因為在現在這種大環境下,媒體和社會需要的具有跨專業性的復合型人才。而現在的新聞教育卻完全忽略了這樣的現實,只單方面的著手新聞專業化的教育,而讓學生畢業根本不能勝任跨專業的新聞工作。
論文通過對我國目前新聞教育的一些問題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意義的對策,從而為我國以后的新聞教育提出一點建議。同時,論文的論述更多的是置身于當前社會的客觀現實,結合中外各種實例分析新聞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諸如當年經濟學在發展到專業瓶頸后,政治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各種分類學科的發展便是學科細化發展的先例。而新聞教育的分支細化的實行也將會開啟一個個新學科的發展。
二、論文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
全文擬從四個部分進行論述:首先, 概述我國新聞教育的現狀;第二部分重點闡述新聞教育的這種現狀引發的種種問題以及對社會個方面造成的負效應。第三部分著重分析出現這種問題的背后的各種原因;第四部分升華主題,利用行業之間和國內外的橫向比較,找出一條合理的對策,探析我國未來的新聞教育的指導理論。
本文擬運用文獻資料法對選題進行較為深入的綜合性分析;運用個案研究法舉例分析我國新聞教育的問題及其產生的社會效應;運用經驗總結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為我國新聞教育提出一條合理的道路。
三、設計(論文研究)任務完成的階段內容及時間安排。
1 選題 20xx年10月20—11月5日
2 下達任務書 20xx年11月5日—11月27
3 開題報告 20xx年11月28日—20xx年1月5日
4 完成提綱 20xx年12月4日—31日
5 完成初稿 20xx年1月1日-4月30日
6 完成二稿 20xx年5月1日-20日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2]韓煉.面向全球化的中國新聞教育改革[J].現代傳播,2004(2).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 個。在這15 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解放軍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 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 1 ] ;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 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 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 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 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 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 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 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新聞學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研討
首先,不少教育者輕視新聞學專業英語課。這是個觀念問題,也是個根本問題。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來,新聞學專業英語課程是裝點院系門面的“虛”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沒有多大作用。雖然幾乎所有新聞系都開設專業英語課,但是它不被視為主干課程,許多學校的培養計劃中主干課程介紹一欄都沒有專業英語課的字眼。而且多數學校直接把它作為選修課、考查課,在實際授課和考核中,對學生的要求也很低。“上不緊則下慢”,教育工作者的輕視,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程不重視。很多學生抱著混一混,走過場的態度學習,認為這樣混到學期末成績一樣能及格。
新聞學專業英語課還存在界定不清的問題。翻開許多學校新聞系的課程表,會發現關于新聞學專業英語有不同的課程名稱:如“新聞英語”、“新聞學專業英語”、“英美報刊選讀”、“英美報刊文章閱讀”、“英語新聞”等。從授課內容看,“新聞英語”、“英語新聞”及“英美報刊選讀”、“英美報刊文章閱讀”課如其名,蘊含比較相似。而“新聞學專業英語”則有顯著差異:有些和前面的四種名稱課程類似,講授英語新聞;有些卻是以閱讀新聞學專業論文為內容的。授課內容不同,教學達到的目標就有差別。以英語新聞為內容的課程,是通過對英美報刊文章的閱讀,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英語新聞的結構、語法、詞匯等方面的特色,掌握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體育等英語新聞的特別術語。而以新聞學專業論文為內容的課程,則是通過閱讀英語專業論文和著作,在了解新聞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為學生獨立閱讀專業外文資料奠定良好基礎。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如此不同的課程都被歸為新聞學專業英語,但是除了少數一流新聞院校同時開設兩類課程外,其他多數院校都僅設一類。
新聞學專業英語教師隊伍的非專業性。目前,擔任新聞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師大體有兩類:一類是從英語專業聘請的教師;一類是新聞學專業的教師。從外語專業聘請的教師精通英語語種和教學,但是不大了解新聞學的專業知識和新聞系學生專業的特殊需求。他們在授課中偏重語法的講解,要求學生對新詞進行識記,這符合一般英語的教學規律,但卻忽視了新聞學專業英語的特色。新聞學專業教師熟悉新聞、新聞學,也了解學生的特殊需求,但是卻不精通英語。學生可能通過他們的課程了解到外文報紙的版面編排風格、文體特色,以及西方媒體文化和傳播制度,但是英語水平卻未見得有大幅提高。新聞系缺乏既精通專業英語,又諳熟新聞知識的專業教師,只好用來湊數,導致事倍功半。
新聞學專業英語不注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普通英語教學一樣,專業英語應該以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而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必須既重視傳授語言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應用語言技能的訓練和提升。要求學生既掌握詞匯、語法,還要有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提高。但是,目前新聞學專業英語教學仍采用學生閱讀和教師講授指導為主的教學模式,詞匯和語法結構方面的知識是授課重點。這種傳統模式只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缺乏聽、說、寫的訓練。這種“單腿”行走的教學模式,很難使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全面協調和發展。
二、改進新聞學專業英語教育的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幾點改進意見:
⒈重視新聞學專業英語。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精通新聞業務,并熟練掌握英語的復合型人才。而新聞學專業英語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身兼二任的重要課程。而且,新聞學專業英語不僅是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而設,它更是我國高校新聞院系為應對傳播全球化的國際環境,培養具有國際眼光和傳播意識的新聞人才而設立的。它絕不是為擺門面而虛設的課程,也不是無關緊要的輔助課,而是要在新聞學領域培養學貫中西的人才,作為教育者,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并應在實踐操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體現出對它的重視。
⒉厘清對新聞學專業英語課程的界定,有的放矢地開設課程。新聞學專業的教育有其特殊性,既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新聞學理論,還要求掌握新聞寫作技能,兩者不可偏廢。這種特殊性決定為使新聞系學生與國際接軌而開設的新聞學專業英語課程也應該與之對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新聞學專業知識英語,指以閱讀新聞學理論著作的英語版為授課內容;一方面是新聞英語,指以新聞英語或者英語新聞閱讀作為授課內容。它在本質上是地道的交叉性學科,兩方面缺一不可并要平衡推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學專業英語教學的完整性、拓展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正如有些學者所說:“新聞學視域與全英語語境的有機整合是新聞學專業英語的專業特質,以賞析生動直觀的英語新聞作品作為切入點,以精要的新聞學專業知識講解作為支撐點,以引領學生動手采寫英語新聞作品為興趣點,以提升學生的新聞學專業英語能力作為就業競爭的閃光點。”①
⒊培養高水平、復合型的專業教師。提高擔任新聞學專業英語主講教師的素質是提高新聞學專業英語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如前所述,新聞學專業英語課程是新聞和英語的交匯體、結合體,需要的是既諳熟新聞知識,又精通英語的教師,而這種教師正是目前新聞教育所緊缺的。如何解決這種突出的供需矛盾呢?唯一的路子就是著力專門培養這樣一批適用的教師。而最可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選送英語水平較好的新聞系專業教師參加英語培訓或進修。如今多數的專業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已經通過國家英語六級考試,英語底子扎實。只要對他們進行一段時間集中的強化培訓,再加上刻苦自學,英語水平就能達到專業教學要求。
⒋對學生進行全感英語培訓,全面提高其英語應用能力。所謂全感英語,是筆者借鑒“全感采訪”中的“全感”移植引申出來的一個詞匯,旨在強調英語學習要依靠全感。全感英語培訓,指的就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技巧都進行訓練,四方面齊頭并進,使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全面提高。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學從軟、硬兩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軟的方面指,教育者在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時,就要增設聽、說、寫的環節,并給予充分的課時保證和實踐練習。硬的方面指,相應的教學設備和設施要完備無缺,運轉正常,如語音教室和相應的設備及維護,要能充分滿足特定課程的教學需要。
綜上所述,在新聞學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中,觀念上的不重視是根本性的原因。在觀念上輕視,就把這門課看做徒有其名的點綴,也就不會在課程研究、設計、考量、創新方面下功夫。這種輕視反映在實踐中就表現為,課程設置不全面、不科學,教師配置不專業、不到位,也不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拓展和應用能力的提高。而只有從思想深處重視這門課程,認識它對于現代新聞學教育的獨特作用,明確它的不可或缺性,才可能下決心改變目前有些滯后的教學局面,采取諸如上述的配套應對措施。在對它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程,為它培養和配置專業的教師,建設與之配套的教學設施。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標和手段兩張皮的現狀,才能使新聞學專業英語真正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沒有正確目標(價值取向)的手段是盲目的行動,沒有得力手段(條件獲得)的目標是空洞的目標。
注釋
關鍵詞:英國 新聞傳播學 教育 現狀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是現代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新聞學起步較早,在新聞傳播學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值得我們進行學習、研究與借鑒。
一、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趨勢。
隨著新聞裝備、人們思想觀念、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新聞傳播學得以飛速發展,并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與特點。
(一)、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相互交叉融合。傳統的新聞學研究突出實用性質,淡化理論性。傳播學被引入新聞學界以后,新聞學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研究領域,它包括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等多種傳播媒體或形態,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的內容。這種融合不僅是原來兩個學科的融合,而且與傳媒活動相關的各個學科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這就要求必須創新現有的課程設置以及教材內容的劃分方式,重新構建一種適合新的環境條件的新聞傳播理論。
(二)、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擴張。近年來,中國的傳媒處于大整合的時期,傳播業急速膨脹,傳媒每日每時與社會發生互動,矛盾沖突的頻率上升,新聞官司增加,社會對傳媒職業道德不規范的指責增多。因此,傳媒業自身的法治建設和職業行為的規范化,越來越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傳媒經營、新聞法治與職業道德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新領域。
(三)、新聞傳播學的內涵不斷拓展。20世紀90 年代以后,中國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從行政、綜合市場、專業市場三個角度看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格局,中國電視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政府導向讓位于市場導向;民營電視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電視資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時進行,形成區域性傳播中心。
二、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歷史淵源。
英國作為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之一,在近現代新聞傳媒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聞傳播學教育源遠流長。
(一)、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起步較早。
英國最早的日報《每日新聞》創辦于1702年,是世界上較早采用雙面印刷并分欄、較早形成近代日報形式的報紙;1851 年出現在倫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誕生的新聞通訊社之一;1922 年以民營形式組建的英國廣播公司于1927 年改組為公立(BBC)以來,已成為西方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1 936 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的電視臺是世界上第一座電視臺,英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也伴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在英國人的觀念中,掌握實際本領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從實際接觸中學習其中的技巧,新聞傳播教育也不例外。這種理念影響著早期的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奠定了英國新聞傳播學的地位。
(二)、傳播學發展先于新聞學。英國的傳播學出現在新聞學之前。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一些社會科學家便開始對媒體效果研究產生興趣,傳播研究與傳媒研究院系應運而生。西方新聞學的研究領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學,范圍更加寬泛,設計大量的非新聞類的媒體傳播內容,以及廣告研究,公共關系研究,媒體經營研究等。在英國傳媒教育領域頗具盛名的城市大學新聞系被規劃入該校的藝術學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維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和大眾傳播卻在同一個學院,還有一些院校的傳播學被劃入英語學院和商學院。
(三)、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起始較晚。在新聞與傳播學教育方面,倫敦大學曾率先開設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非學位教育);最早開設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學,于1971 年開始進行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倫敦城市大學于1976 年開始辨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學位教育是在20 世紀90 年代初開始的。英國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較晚,但英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學教育傳統和發達的傳媒業等基礎,在新聞與傳播教育/媒介教育與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 ]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
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層面的教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區別較明顯,而且整個學科領域的教育總體上也形成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
新聞傳播學強調專業實踐性。從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的區別角度來講,英國新聞學教育領域的學位點,雖然提供寬厚的理論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強化專業新聞實踐。無論是倫敦大學戈德斯密斯學院媒介與傳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實務細分的專業方向設置,還是威斯敏斯特大學媒介、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教育中劃分較寬的專業方向設置,均要求學生深入某種媒介領域進行大量練習。而傳播學領域的研究生課程設置,則側重于傳播學、文化學和相關學科的理論視角、爭議點、研究方法等,以便為研究生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奠定寬廣的理論基礎。
(二)、新聞傳播學教學要求嚴格。關于整個學科領域形成不同類型的學位點,英國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學科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有歐美較為常見的研究型、課程(教學)型之分,而且還有研究與課程(教學)型,而且對課程學習的數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 Degrees”來說,不但該專業的博士學位點在時間分配上以研究為主,并對開題報告、研究項目和博士學位論文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論文達到8~10 萬,并強調博士論文對于專業的獨創性貢獻,而且該專業的哲學碩士點(A 型)也要求學生聚焦于選定的研究領域并撰寫4 萬詞的學位論文。而該專業屬于教學型(“TaughtProgrammes”)的碩士學位點,則要求研究生修滿4 門課,撰寫1 萬詞的學位論文。
(三)、社會科學特征明顯。英國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研究新聞和傳播活動的規律,表現出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從理論課授課內容也可以看出其較強的社會科學特點,比如《新聞理論》,涉及戰爭與新聞、新聞業市場結構與新聞實踐、新聞從業者為誰而工作、新聞與政治、國際新聞流與通訊社等專題。與英國相比,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尤其是新聞學教育表現出較強的人文學科特點,新聞學更多地“體現出政治與文學雜揉的特點”,“更具人文學科的特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新聞學教育視角與社會對新聞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當新聞活動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文化消費活動時,以社會科學的態度對待新聞學已是一種必然選擇。”站在社會科學的視點上把握新聞傳播活動的規律,可以讓新聞學教育更貼近現實操作。
(四)、學校教育國際化特色突出。此類學校師資構成較為國際化,不少教師來自國外;其學生結構更呈現出國際化特征,約50%的研究生是外國留學生。這種師、生構成的國際化特點帶來的文化間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間了解不同文化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以及對于新聞與傳播學領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時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帶著其對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學習而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社會傳播現象和傳播學科的跨學科性質,在當今時代傳媒的傳播活動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跨學科、個性特色突出的專業方向,有利于培養寬口徑、復合型的傳媒人才,也有利于對于傳媒實踐的深刻理解。
四、結束語。
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新聞傳播學強調專業實踐性、新聞傳播學教學要求嚴格、社會科學特征明顯、學校教育國際化特色突出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特點,抓住了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精髓,對我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hi138/Com]
參考文獻
[1]Garnham Nicholas,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of Information London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