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安全生產工程畢業論文
時間:2023-02-24 11:26: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安全生產工程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專業認證標準對人才的要求安全專業認證目標之一是提高安全工程教育質量,吸引工業界的廣泛參與,加強工程實踐教育,進一步密切工程教育與工業界和社會的聯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對工業產業的適應性。安全本科專業認證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和安全專業補充標準兩部分。在補充標準中結合安全專業特點提出了特有的具體要求,其中包括培養目標與要求、課程設置、專業實驗、專業實習和實踐、畢業論文等。
2.注冊工程師執業能力的要求我國安全生產領域的職業資格包含注冊安全工程師和安全評價師兩種,分屬執業資格和從業資格。前者注冊安全工程師,主要為企業服務,必須具備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和事故分析處理等方面的知識,按照所要求的知識和能力實際上是管理型人才。而后者安全評價師,主要為評價機構服務,要求具備危險分析、安全評價及系統安全工程等知識和技能,對建設項目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存在的風險進行安全評價,屬于安全技術型人才。兩者分工重點明確,側重點不同。兩種職業資格要求人才的基本素質與能力也不同(見表2)。以上的認證標準和注冊執業能力要求是對我國高等安全人才的基本要求,既符合業界對安全人才的需求,也符合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綜上分析,筆者認為高校安全專業人才培養除基礎通識教育外,還需要比較系統的安全科學、安全工程與技術、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實踐技能四個層次的知識,具備安全工程方面的設計、研究、檢測、評價、監察和管理等基本專業素質,還應當掌握組織協調、溝通協作、主動創新、職業道德、科學態度等多方面的技能。為此,從安全人才長遠發展來看必須加快安全工程專業高等教育改革,以專業認證和注冊制度來提升安全教育的質量,使學生的能力滿足行業市場執業的需要。
二、面向土木工程的安全專業教育體系的建設與應用
進行面向土木行業的安全工程教學體系改革,首先必須以安全專業認證標準和“安全工程職業注冊資格”的要求為總的指導框架,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和目標,融合土木安全的辦學特色,建立課程體系,選擇教學內容和方法,開展實踐創新,爭取畢業后經工程實踐達到注冊工程師標準。
1.建設合理的課程體系根據認證標準框架的基本要求,廣泛征求土木施工業界對安全人才的意見調整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程模塊,集中實踐環節、課外教育環節[2]。課程設置做如下考慮:強化基礎和通識課程,如數學、力學、物理、熱力學、化學以及電工學等,這些對學生安全科學和技術知識的學習具有基礎學科的重要作用;英語、計算機等的學習為適應安全工程國際化、信息化發展提供保證;人文、社會學、心理學、安全管理知識和法律法規等的學習為安全人才適應未來從業崗位要求消除障礙,在職業道路上快速成長。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設置強調行業特點和安全科學的共性。學位課和必修課學分構成上,按一般工科要求設置。專業基礎課程按照專業認證標準設置,同時考慮學生未來專業發展的潛力和后勁,設置土木和安全兩個學科中的重要基礎課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專業課是土木安全專業的主干課程,在滿足安全工程專業認證標準要求的同時,考慮注冊工程師執業考試的需要設置。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必備知識的課程為指定限選,其余為任選課程。
2.優化調整教學內容認證標準強調了課程體系內課程結構、內容與相互間的聯系問題。因此,設置的課程必須盡可能考慮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實用性和前瞻性,使學生建立整體的知識結構。作為面向土木建筑的安全專業,在認證和注冊制度導向下,提出“學生能力培養配套體系”,即按照標準、執業技能要求將知識在整個學科體系內整合,使它們互相支撐、互相配合,適應國家、社會、企業對安全人才知識的要求,最終與學生能力培養建立直接對應關系。首先,專業課程內容突出行業發展時代特征非常重要。近年來安全學科發展迅速,安全工程課程內容不斷豐富,專業課程需要吸收安全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新理論、新方法。其次,在課程開設上施行訂單培養,按企業緊缺人才調整培養方案,補充課程內容,為企業培養出更適應當前崗位需求的人才。同時,在課程開設學期、先后順序上也根據知識的連貫性進行了科學設置,使課程教學體系更加完善。另外,在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和內容中,要注重與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考試等有關知識點的設置。未來的安全工程師將會向職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這樣培養的畢業生才能符合社會對職業化人才的技術崗位需求,使其畢業后迅速成長為具備職業資格、服務于企業、安全中介機構和政府的骨干與精英。
3.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安全專業人才在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的作用是其他人員不可替代的,這種作用發揮的一個關鍵是實踐和創新。從專業認證角度,表現在對基本能力和工程素質的要求;從注冊資格角度,體現在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安全技術、危險識別控制、事故綜合分析、協調組織等的系統能力要求。實踐創新能力主要從課內教育、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習實踐、大學生課外創新競賽幾個方面培養。課內教學融合生產實踐,把案例、錄像、施工生產企業參觀考察、科研項目等與理論教學有機的聯系起來,建立抽象理論的感性認識,課內實驗貫徹動手操作的探究式教學思想,激發和帶動學生對知識學習、應用的渴望,吸引學生的求知欲。專業實踐與學科基礎實踐保證開設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列入中國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一個重要計劃,近年來,產業界對卓越工程師的需求呼聲漸高。無論是實現安全生產、提高產品質量、推進節能減排,還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都需要國家培育出數量足夠、能夠面向生產一線的優秀工程技術人員。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工程教育,而我國工程人才質量的國際排名仍比較靠后,其本質是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導致企業大量需要的技術型、實用型人才嚴重缺乏,造成這一后果的重要原因是高等工程教育缺少產業界的參與,也與未建立全國統一的、能與國際接軌的注冊工程師制度有關,導致我國工程一線領軍人才十分稀缺,已成為制約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關鍵因素。
沈陽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已有30余年的辦學經驗,該專業辦學中充分發揮毗鄰中國石油遼陽石油化纖公司并與其聯合辦學的優勢,突出化工自動化的專業特色,致力于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強的工程應用型人才”。針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專業依據面向石油化工行業的特點,在總結前期辦學的基礎上,創立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實踐培養體系與運行機制,發揮企業具備真實工程環境和先進的工程實踐條件的優勢,充分利用企業工程經歷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與企業共同制訂培養目標、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通過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因此,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教學體系的構建非常必要和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能夠使自動化專業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和合理的生存空間,提高自動化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就業能力。
1合理定位
培養人才的合理定位是專業建設及其持續發展的基礎,我校自動化專業以服務遼寧經濟建設和石油石化為主,面向全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基礎理論扎實,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強的工程應用型人才,主要服務于生產第一線,以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為主,在現場從事自動化系統的調試、運行、安裝、維護、技術改造等工作。經過大學四年的培養,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成為卓越工程師的優秀后備人才。在所制定的“3+1”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原課程體系進行了整合和優化,突出學科基礎課的作用,對專業課程和專業實驗內容進行整合,突出專業特色,3年內完成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第4年根據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到相關的企業去,選擇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環節的內容,由校內和企業的指導老師共同完成選題、開題、實驗(設計)等工作。
2科學合理設置整合課程
自動化專業的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本著面向基層的、適應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突出化工自動化方向專業特色;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同類專業設置平臺課。在整合教學內容過程中,力爭保證專業骨干課程的系統與完整,基礎課與專業課有良好的搭接平臺,專業課之間內容良好銜接。對自動化專業的每一門必修課課程設置的依據、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學方式要求等進行充分的討論,確定各部分組成與要求、各理論課平臺結構與組成、理論課與實踐環節如何銜接,如何實施教學等。在課程數量上、內容增減、學時安排、課程之間的前后銜接、講授順序上都做了相應比較合理的調整。對一些基礎課講授內容和學時進行調整,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對于專業課,力爭使學生學精學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精化專業、強化專業實踐和應用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原則。
3根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探索創新實踐教學形式,適應人才培養需求
自動化專業實踐環節教學內容包括校內實踐環節和校外企業實踐,校內實踐環節主要包括:國防教育與軍事訓練,金工實習,各專業課實驗,單片機應用技術實訓、過程控制仿真實訓、PLC及變頻實訓、電氣控制技術實訓等;校外企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認識實習,企業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
在校內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改革方面,以實驗、設計實踐、工程實踐、課外科技活動四大模塊建立了校內實踐教學體系。按照新的培養模式與教學內容體系,在保留了必要的基本實驗的條件下,精簡內容單一的驗證性實驗,設立了部分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項目,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實驗者、參與者。在創新實踐教學中重視學生科技制作實踐的能力,開展了學生課外科技實踐活動,以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校外企業實踐教學中,認識實習采用請企業指導教師來學校講課及帶學生進廠的形式進行工程實踐指導。企業指導教師將企業熟悉的生產工藝及流程、自動化裝備水平、控制技術等內容向學生進行專項介紹。企業專業實習主要以聯合企業結合產學研創新實踐體系推行學生在企業培訓基地與生產基地現場交替實習方式和到車間定師傅、定崗位的專業生產實習模式。利用石化公司機電儀石化實踐基地的DCS系統,對實際裝置控制系統進行DCS組態、組態后參與實際裝置的設備安裝、運行維護和故障處理;采用實踐認知、技術實訓、生產實踐、工程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漸進的方式,強化訓練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術技能,并在實習過程中,使學生真正參與了企業生產運行與管理,工程項目的構思、設計、執行、運作等,獲得了卓越工程師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畢業設計采用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共同指導的方式,解決企業科技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在此階段學生作為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參與企業的科技開發或技術難題攻關,要求畢業設計在結論和展望中應提出改進自動控制系統的新思路或新方案,使學生提早進入工程環境,為培養適合企業實際工程應用能力的工程師人才奠定基礎。
4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