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02:12: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材料物理化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科研實踐;物理化學;教學
物理化學是一門借助物理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學基本規律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具有理論公式多,推導復雜的學科特點。初學者往往感到抽象難懂,對數學知識要求高,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也往往認為理論知識學了沒有用途,導致失去學習的興趣。為了解決物理化學中抽象難懂的問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師授課時列舉一些與生活實踐相關的現象,借助物理化學知識加以解決,但是這只是一些簡單的應用,并且借助于互聯網絡都能得到容易理解的結果,但是對于有一定知識水平的大學生似乎顯得過于簡單,并不能激發他們對物理化學學習興趣,解決他們對物理化學理論學習的困惑,展示理論知識與科學實踐和生產實踐的緊密聯系,從而體現物理化學作為基礎學科的價值。另外,物理化學中化學規律和數學公式都是從科學實踐總結出來的,能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因而,在物理化學實際教學中,除了要結合生活實踐之外,教師應該適當闡述理論公式的實際科研來源以及這些理論知識在科學前沿研究和生產實踐的應用價值,才能引導學生逐漸認識到物理化學知識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通過科研實例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化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科研能促進物理化學理論教學,也能促進學生對當前科研前沿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1科研實踐對物理化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1.1物理化學理論在科研實踐中的應用
盡管物理化學科研實踐的實驗方法和手段比較復雜,但是常常使用了大學物理化學書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因而,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科研實踐活動將其應用到物理化學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對物理化學基礎理論重要性的認識,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基礎知識,激發他們對物理化學學習的興趣。這里我們以原電池的基本原理在科研中的應用來闡述物理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已有文獻報道具有缺陷的碳納米管浸入到一定濃度的氯鉑酸或者氯金酸溶液中,通過原子力顯微鏡能夠觀察到在碳納米管的邊壁缺陷上快速形成金屬鉑納米粒子或者金納米粒子[1]。這金屬離子自發還原沉積碳納米管上的現象歸因于金屬離子與碳納米管之間的原電池效應,電極反應分別是PtCl42-+2e-=Pt+4Cl-,AuCl4-+3e-=Au+4Cl-。根據電極電勢的數學公式計算出PtCl42-和AuCl4-的還原電勢以及碳納米管的氧化電勢,并比較它們的大小,從而能判斷出金屬鉑或者金粒子是否能沉積在碳納米管的邊壁上。更進一步地研究表明利用原電池效應可以在碳納米管的表面邊壁上沉積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銅、二氧化釩等中間價態的金屬氧化物,計算這些金屬離子與碳納米管之間的電極電勢ΔE=φ(Fe3+/Fe2+)-φ(R-CNTs/O-CNTs)、ΔE=φ([Cu(NH3)4]2+/[Cu(NH3)2]+)-φ(R-CNTs/O-CNTs)和ΔE=φ(V5+/V4+)-φ(R-CNTs/O-CNTs),通過控制溶液的pH值和碳納米管的結構等反應條件實現中間價態的金屬氧化物沉積在碳納米管的表面,關鍵是通過原電池效應合成的碳納米管-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在催化加氫反應、苯酚羥基化反應等催化反應中展示了比其他方法合成的該種復合材料更加優異的性能,體現了合理的使用電化學方法合成材料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2-4]。盡管這些科研工作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考慮的因素復雜,但是在材料合成方面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物理化學中原電池電極電勢的相關基礎知識。實際上,物理化學中熱力學、溶液中的化學勢、物質的相圖、吸附脫附、動力學研究等基本知識在當前的科研都有廣泛的應用,利用這些基本知識來驗證過程的可行性或者借助它們推斷出物理化學及其相關學科中更深層次的機理或者原理[5-7]。因此,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在當前的科學研究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是學生為今后工作和學習所必須要掌握的。
1.2科研實踐對學生物理化學學習的促進作用
物理化學中的基礎知識都是比較抽象,數學公式比較多,這增大了學生學習的困難,但是這些基礎知識都是來自科學實踐,相應地能用來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因而,學習物理化學基礎知識的時候借助于科研實踐來展示這些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好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首先,科研實踐的學術論文為了更好地解釋相關原理往往都使用大量的圖表或者視頻,直觀地展示和支撐他們的實驗結果,幫助讀者理解論文的結論。教師可以根據物理化學相關章節的內容提煉這些學術論文,在教學中利用論文中直觀的圖片或者視頻給學生展示對應的知識點,使得抽象的知識圖像化、具體化,同時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到學生的面前,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印象,促進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物理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科研實踐論文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點,更能讓學生意識到物理化學課程中基礎知識與生產實際有緊密的聯系,而不是為了學習抽象的知識而學習這些知識。它們能夠直接應用到實際科研和生產實踐中,并指導科學實踐和生產實踐活動,使得學生不再認為理論知識難學而沒有用途,更不會消極地學習和理解這些物理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點,甚至通過網絡數據庫等相關工具,更進一步地詳細了解與物理化學書本上相關知識內容,從而間接地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最后,借助物理化學教學引入科研生產實踐的概念,讓學生接觸基礎知識應用到令人好奇的未知世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化學基礎知識的興趣。既使學生學習到必須掌握的物理化學基礎知識,同時又接觸到物理化學方向科研和生產實踐的前沿,掌握當前物理化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的動態。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基礎知識灌輸科研實踐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關注本學科發展前沿和科研動態,使學生浸潤在科研的氛圍下,產生濃烈的科研傾向[8]。從而使學生尋找自身喜歡的學習方向和學習興趣,建立嚴謹的科研和學習態度,刺激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并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為今后的工作學習提供基礎。因此,物理化學教學中引進科研實踐,不僅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形象生動化,而且能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化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基本科學素養,激發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1.3教師科研實踐對物理化學教學的重要影響
對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講,無論什么樣的教學改革都是圍繞教學方式和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無法代替教師的角色,無法改變教師授課主體的本質,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教師的教導和示范作用才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鮮活,也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有直接地引導作用。因而,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決定了他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而科研實踐活動對教師有很大的鍛煉和啟發作用,增加了教師的業務知識水平,對課堂教學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而,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應該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實踐工作[9]。首先,本學科專業教師開展科研實踐工作之前必須不斷查閱大量新的文獻資料,了解當前科技發展的動態,及時跟蹤本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更新和豐富本學科的理論和知識。這個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能更好地將當前本學科科技發展動態傳授給學生,同時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教師將以新的高度去思考學科發展趨勢,自然而然地應用到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而思考未來人才的發展趨勢和人才培養的最佳方法。其次,教師從事科研工作對該學科未知領域的探索研究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能提高教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培養教師一絲不茍和勇于創新的嚴謹治學態度、頑強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質,激發教師的創新思想,迎合當前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潮流。教師在科研中的鍛煉往往對學生起到表率作用,促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頑強拼搏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作風,對學生成才起到推動作用。此外,教師的科研成果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并非遙不可及,對學生有很大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主動參與到教師的科研實踐,激起他們對物理化學基礎理論學習的熱情[9]。因此,教師要實現物理化學教學的改革創新,適應當前形式下物理化學教學的發展,僅憑教學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事科學研究去實踐、去探索、去創新,進一步提高本學科的知識結構,從而加快教育觀念的更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將新理論、新方法滲透到物理化學教學實踐中,才能改變多年從教的疲憊與困惑,同時也激發了自身潛在的創造力。
2結論
【關鍵詞】計算機 教學效果 采集 處理 基礎化學
中圖分類號:G642 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手段得到不斷地更新,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教學之中,使教學效果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當前,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實驗數據的采集和處理是化學實驗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1]-[2]。它將大幅度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降低實驗勞動強度。因此,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實驗教學是當今科學發展的趨勢。
我校基礎化學實驗數據采集和處理中心2012年立項,依靠中央地方共建項目資助,2013年9月建成使用。任課教師編寫《物理化學實驗指導》,該書后附實驗數據處理程序,在輔助物理化學實驗課的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 計算機應用在基礎化學實驗當中的依據
基礎化學實驗,如:物理化學實驗由于實驗儀器使用量大,許多實驗裝置現在都具備了計算機數據采集條件,同時,物理化學實驗(個別無機與分析化學實驗)數據處理多數是作圖取直線的斜率、截距,學生一直是手工采集和繪制,既不準確,又費時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實驗課程的積極性,也浪費了學生大量的寶貴學習時間。應用計算機進行繪圖、處理實驗數據,對學生也是另一種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的畢業環節、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的撰寫中都是有實際意義,可以說這方面的能力也是學生實驗技能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由于我校每個學期學習無機與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的學生有70多個班近2000余人,如果每個班的學生都浪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實驗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對學生學習將是一個較大的負擔,會花費掉學生大量的寶貴學習時間,也會影響其對學習其它課程的學習。因此,使用計算機進行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使其在教學中發揮最大作用,變得十分重要。
1.1 硬件資源
依靠中央地方共建項目支持電腦六十臺,用于建設基礎化學實驗數據處理和采集中心。這些電腦一部分和實驗設備相連,用于數據采集;一部分作為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用。保證學生有足夠的電腦進行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
1.2 軟件資源
購買了南京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合金相圖等軟件,支持數據采集系統。任課教師編寫《物理化學實驗指導》,并在該書后面附如何使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的內容。簡便易懂的實驗操作和實驗處理方法,保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快速而獨立完成。
2 計算機應用在基礎化學實驗當中的優越性
傳統基礎化學實驗,學生用于采集實驗數據和處理實驗數據的時間較長,且往往得出的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也不高。因此,為了提高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我校建成基礎化學實驗數據采集和處理中心。這不僅改善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條件,還調動了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儀器的能力,為以后做專業實驗,以及做畢業設計論文,都有不小的幫助。
2.1 有無計算機操作環境下實驗數據處理對比
學生在計算操作環境下,Excel繪制實驗數據曲線和學生在無計算機操作環境下,采用手繪實驗數據曲線,見圖1-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有數據采集系統以后,學生只要按照指導老師的講解,做出數據,數據采集系統就會自動繪制出理想曲線,這樣,即降低了學生實驗操作難度,還大大提高了實驗準確性;而手繪的曲線有些實驗數據點不合理,學生也無法看出,導致最后整個實驗得出結論有很大偏差。因此,計算機繪圖,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顯得越來越重要。
2.2 提高學生實驗操作積極性
傳統基礎化學實驗操作時間長,學生在做完實驗以后還得進行手繪實驗數據圖,而且由于受實驗條件,以及操作不當等因素的影響,實驗數據往往很不準確,繪制出的數據圖形往往誤差很大,日積月累造成學生厭學的傾向。引進數據采集系統以及計算機處理實驗數據以后,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以及儀器操作以后,學生可以快速而準確地操作實驗儀器,并得出較理想數據。然后再到實驗數據處理中心進行數據處理,從而得出理想曲線。學生不僅節約了大量的實驗操作時間,還熟練了Excel軟件使用,使復雜而枯燥的化學實驗,變得既簡單又快捷。
2.3 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學生在進行實驗數據的處理時,要采用Excel2000和Origin6.0等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繪制曲線。每個學期,學生的物理化學實驗項目均在4到8個,學生往往在掌握了前兩個實驗項目實驗數據處理的方法以后,后面幾個實驗的數據處理學生自己設計公式,主動上機處理實驗數據,從而能夠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所求結果,在第一時間內學生了解自己實驗結果的優劣。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3],還增強了學生對處理實驗數據的樂趣和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3. 計算機應用在基礎化學實驗當中的推廣
2013年下半年開始,物理化學實驗就率先開始采用計算機處理和采集實驗數據。先后有12級、13級共計約70余個班級,近2000余名學生使用計算機處理和采集實驗數據。這些學生所在專業包括輕化工程、無機與非金屬材料、應用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等12個專業(見表1)。只要學習物理化學的學生,已經全部使用了計算機采集和處理實驗數據。
4. 展望
計算機應用到基礎化學實驗當中,是未來基礎化學實驗的大勢所趨。目前,我校的基礎化學實驗還未能做到,所有需要數據采集的實驗,均有數據采集設備。另外,計算機應用到基礎化學實驗,也為計算機應用到其他專業實驗提供了參考。更為學生今后做畢業設計論文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計算機采集和處理數據,不僅可以應用到基礎化學的實驗當中,也可以應用到其他實驗課當中。學生有了基礎化學計算機操作的基礎,再做其他實驗,只要明白計算機操作原理,就能輕松而熟練的操作,并能準確得到理想數據。可以說,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參考文獻】
[1]徐維清,孫爾康,吳奕,等. 溶解熱測定實驗的自動測控系統[J].大學化學,2000, 15(5):41-42.
關鍵詞:物理化學;改革;結合
物理化學是物理學與化學交叉的邊緣學科,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化學學科的理論基礎。該課程是化工技術類專業一門必修的重要的基礎課,它在化學與化工人才培養中有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科學世界觀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物理化學課程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創建精品課程,才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物理化學教學改革包括教學內容(即教材)改革、教學過程改革、教學方法手段改革、教學管理(包括教學時間、教學安排、考試內容、考試方法、評分標準等等)改革。
1教學內容改革。即教材改革
我們先后使用了天津大學王正烈主編的《物理化學》第一版、第二版,教學過程中,不斷選用新教材,對老師來說要加重負擔,要不斷寫新的備課筆記。但我們體會到,寫備課筆記可以加深對內容理解,提高教學效果。近些年來由于量子力學、微電子技術、波譜技術的發展,新材料、新催化劑、納米材料的出現,促進了物理化學的發展。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就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把物理化學的新知識、新成果介紹給學生。
2教學過程改革中。采用“六個相結合”
①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對于難理解的概念,先從微觀上解釋,說明其物理化學意義,再從宏觀上形象化。比如介紹熵的物理意義時,我們可以將紅墨水滴入水中,紅墨水不斷擴散。系統混亂度逐漸增大,來描述熵是系統混亂度的量度。
②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例如講孤立體系熵增加,而開放體系因為可以有負熵流,可使開放體系熵減少。教學中聯系生物體成長、壯大、死亡過程與熵的變化情況;還聯系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孤立體系——“一個封閉的山村”,熵值會越來越大,發展的動力就越來越小,經濟落后,人民受窮,而要改變面貌。必須改革開放,把山村變成開放體系,“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引進外資、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就是引進負熵流,使體系熵值減少,才能快速發展。這樣既加深了對熵定律理論的理解,又能從自然科學角度說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是正確性。
③內容與方法論相結合。對物理化學中一些原理、定律的建立,除了要講清原理的內容外,還要說明該原理是采用何種研究方法得來的。例如講理想氣體、理想溶液、理想吸附時,向學生說明這是采用理想模型法得來的;講可逆過程時,說明這是采用科學抽象法得來的;講標準燃燒熱、標準生成熱、標準電極電位等時,說明這是采用相對數值法得來的。還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說明逆向思維、發散思維、類比思維方法的運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④基礎知識與前沿知識相結合。在教材的每一章末尾。或習題課上,介紹與本章內容相關物理化學前沿新知識、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
⑤課堂教學與教學研究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教學研究成果結合進去。例如在講熵判據時,結合教研論文“對化學熱力學熵判據的討論”,來討論“熵總是過程方向的判據嗎?”,在講化學平衡移動時,結合教研論文“反應組分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來討論“增加反應的濃度平衡一定向產物方向移動嗎?”等等。
⑥理論教學與化工生產相結合。我們是職業院校,培養的大多數學生將來要到化工生產第一線,因此更要注重實驗環節,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高技能,高水平的應用性人才。例如在講化學反應速率時,結合工業合成氨的具體狀況。探討如何提高反應速率,增加氨的產量。3習題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物理化學課程是一門十分強調概念、定律和邏輯推理的理論課程。要學好它很不容易的,物理化學被認為是化工技術類專業中最難學的課程。難學的原因在于它有許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非常抽象不好理解,不好掌握,習題難解。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化難為易。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除了上好理論課外,習題課是一個重要的、必有可少的環節。學過物理化學的人都知道,必需多做習題。在解題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的熟悉與理解,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解題過程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上習題課要象上理論課一樣,認真備課、寫好教案。我們習題課的內容一般包括下列幾個部分:
①擴大知識面的新理論、新知識介紹。
②歸納總結一章中所學的知識。學生每節課所學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感覺、片段的知識,只有把它們聯系在一起,形成相互關聯的知識系統,才能更深刻理解,更好掌握。為此,每一章學習后,我們幫助學生把一章中所學的知識點以“聯絡圖”形式進行歸納總結。
③總結學生作業中問題。對學生作業中的錯誤,特別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錯誤要及時指出,對有特色的解題技巧要介紹推廣。
④組織討論思考題。一般教材的每章后面,都有一些思考題。我們先布置給學生先思考、解答,習題課時進行討論講解。
⑤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每章學習后,我們都印發給學生一些數量的練習題,其中選擇題20個左右,計算題5至8個。這些練習題都是歷年教學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有代表性,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一般提前發給學生,要學生先做一遍,上習題課時,老師選擇其中典型試題講解。
4把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到物理化學教學中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飛快發展,多媒體計算機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影視等為一體,突破了時空限制,虛擬現實。多媒體計算機與網絡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學工具,把多媒體計算機應用到教學上,實現教學現代化。多媒體計算機在教學上應用,使教學的思想、教學的理論發生了變化,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觀點與形式發生了變化,課堂教學的結構與內容、課外輔導的內容與形式、考試內容與方式、學生成績評定的標準與手段等發生了變化。國內外的大量實踐表明,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的素質。把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計算機輔助教學有以下建議和思考
①編制課堂教學的電子教案與教學課件。
②對教材的思考題、練習題、習題進行詳細解答。并且輸入到計算機中,形成word文檔。
③編制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CAI)。
關鍵詞: 化工計算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改革實踐
物理化學是高職化工工藝類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核心專業課程,其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程(如化工原理、畢業論文與設計)的學習,更間接地影響到學生畢業以后的崗位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從總體上講,高職學生數理邏輯能力是明顯的弱項,大部分學生對本課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如何推動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變,一直是基礎化學課程授課教師面臨的一個懸而未決的老大難問題。
一、刪繁就簡
從教材與教學內容改革入手調動學生積極性。從內容上看,若干教材版本基本上由緒論、氣體、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化學平衡、相平衡、膠體與表面化學、電化學、動力學基礎構成。教材理論色彩濃厚,缺少鮮活的行業實踐案例,對其進行增刪取舍是非常必要的。筆者的主要做法可概括為單元化、模塊化改革,突出實踐性教學內容。首先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五個單元:熱力學基礎單元、化學平衡單元、物質分離提純單元、電化學單元、動力學單元。五個單元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邏輯方式遞進,既遵循專業知識學習的內在邏輯規律,又考慮到刪繁就簡,以適應高職學生的偏好。每個學習單元設置數量多少不一的學習模塊或任務,這些學習模塊之間既有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又各具獨立性特點。對高職化工工藝類學生而言,重在如何應用所學到和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解決現實化工生產問題,而不應過于強調課程知識的系統性。因此,筆者對本課程內容刪減最多的要數熱力學基本定律。教學實踐表明,熱力學基本定律能解決兩個問題:能量衡算和方向判斷,而這一直是一個幾乎令所有課程師生傷腦筋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大幅刪減具有相當難度、師生都厭煩的理論內容,突出具有實用性、行業實戰性的內容。
二、高度重視案例教學和情境教學的巨大作用
物理化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比較枯燥乏味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過程與方法策劃不當,教學雙方的主體性均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效果不言自喻。通過案例的引入,開展研討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學生顯然能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化學平衡單元教學中,筆者引入我院生產實訓裝置――乙苯脫氫反應案例,學生現場學習,迅速理解了溫度、壓力、催化劑、惰性氣體-水等工藝參數的重要性及原則性的操作步驟與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發展了發散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此外,從教學過程來看,企業鮮活現實再現于課堂,企業生產經營中現實的策劃、規劃、設計、作業管理決策的再現,能使學生掌握發現問題、診斷問題成因、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方法技能,持之以恒,逐步養成創造性思維和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習慣,提高分析、綜合能力和創造性,從根本上內化理論知識,鞏固學習效果。
三、注重引導好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所謂研究性學習,從廣義上理解,泛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方法,適用于學生對所有學科的學習。從狹義看,是指教學以問題為載體,創設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生產過程,進而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毫無疑問,研究性學習給老師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但也增加了課程實施中的大量的不確定因素:課程的實施模式、價值判斷、切入口、推行步驟、資料來源、研究結果及呈現方式,等等,幾乎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現存條件而決定。針對物理化學課程,研究性學習中“問題”的呈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筆者主張這些問題來源于化工生產實際過程比較妥當,也可以與問題情境教學配合進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課程知識整合,合作研究,逐步明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邏輯思路,最終內化專業知識與技能。
四、充實反映科學前沿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例如:光化反應在動力學內容占很小比例,常被忽略,但光化反應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反應及信息科學緊密相關,在講課時結合科研內容介紹光催化在環境凈化的應用,開闊學生的視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到部分科研工作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爭取近年內開設若干高層次應用物理化學基礎理論的選修課程,如界面與膠體化學,表面活性劑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這些課程不僅可以彌補課內學時的不足,加深學生應用與掌握物理化學的基本理論,而且與前沿科技均有密切關系,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五、提高實驗課起點,組織綜合型的實驗
第一,刪減部分和整合陳舊簡單的實驗,提高實驗課的起點。如恒溫槽與其性能測定這一實驗內容過于單一,應與以后涉及使用恒溫槽實驗整合,“化學平衡常數及分配系數測定”和“中和熱-電離熱測定”兩個實驗所用儀器設備和操作過于簡易,顯得落后陳舊,應當刪減,或與無機分析實驗整合,動力學章節涉及速率常數測定的實驗有3個,顯得重復,應刪減或增加新的內容,如增加流體黏度及表面張力的測定等內容。第二,擴充和加深實驗內容,組織開發性、綜合型的實驗。例如電化學實驗中“電動勢的測定和應用”實驗可與綠色化學結合,對含Cr+6廢水進行處理,不僅拓寬了基礎知識面,還讓同學們了解了學科間知識交叉與滲透,又如二元氣-液相圖實驗中可增加高難度非均相氣液平衡內容。同時準備開設綜合性實驗光催化氧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這一實驗不僅涉及物理化學中的光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反應級數的求法,還涉及反應器的設計,催化劑的篩選和工藝改造,以及計算機對實驗數據的處理等多方面知識,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自行改造與設計。
教學改革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對許多問題的認識還很膚淺,有待進一步認真地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金若水,吳性良,謝高陽.大學本科化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方案[J].大學化學,1998,(6):12.
關鍵詞:物理化學 實驗教學 自主式教學
一、引言
科學研究和培養合格的大學生是高校的兩大系統工作,而科研與教學是高校兩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如何把科研引入到教學中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擺在高校教師面前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開發,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當今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實驗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是促進知識轉化、知識拓展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教學手段,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們在總結實驗教學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驗條件等,對將科研引入物理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探索和實踐。
二、設計開發科研型創新性物理化學實驗項目,激發學生興趣
以往的專業實驗,由于開出的實驗項目年年相同,學生來到實驗室后只是開始“被動實驗”,依據具有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現狀,我們提出在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中逐步增加科研型創新實驗項目,實施實驗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使實驗項目不斷地變化,把反映當代科學技術成就的新理論和新技術補充到實驗項目中去,使本科生能夠及時學到最新的學科發展前沿技術和專業理論知識,把握創新性實驗的原則和方法,開設一些與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相關和學生感興趣的實驗項目。例如,從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節能減排等社會熱點話題入手,結合物理化學學術前沿和現在一些常規的測試方法和技術,開展創新性實驗項目的設計開發。例如,結合燃料電池新型催化劑材料,開設了測定其電化學性能的實驗;結合污染物脫除問題,開設了分析污染物中吸附劑的性能測試實驗;結合食品安全等大眾熱點問題,開設了有關食品添加劑(如表面活性劑)的性質測試實驗,結合目前汽車尾氣污染的治理問題,開設了溶液還原法制備Rh納米粒子、雙金屬Rh-Au/-Al2O3催化劑的制備及三效催化活性的研究等科研小課題。這些小課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使學生有機會了解本學科發展的前沿,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
三、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師生互動的自主式實驗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亦稱自我調節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指導學習,它是一種學習模式,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加以引導為輔的主體性教學方式。在實驗項目選擇和制定階段,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訓練程度,結合實驗的客觀條件設定數個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入手,開展實驗課題的選擇。選定課題后,自主查閱文獻、參閱相關資料,開展小組討論和師生間的討論,分析、確定實驗方案,并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判定解決方案,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和對于實驗的預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實驗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獨自完成實驗材料的準備、實驗用儀器的校準和測試,也可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裝置,鼓勵學生探索最佳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條件,培養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勤于、勇于動手的能力。在實驗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不是由教師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由教師進行導引,由淺入深地提出一系列引導問題,由學生自己一步步的找到相關問題的答案。學生完成實驗項目后,會對實驗中涉及的原理和操作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實驗過程中,也會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和想象力,將實驗現象同理論知識及疑惑或興趣點結合起來,促進其積極思考,鍛煉其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在實驗完成后的總結階段,讓學生獨立對實驗數據進行總結處理,鼓勵其使用電腦數據處理軟件,如Excel和Origin等。實驗數據處理完成后,要求學生上交一份科研小論文,而不是傳統的實驗報告,避免了學生實驗報告相互抄襲,甚至復印上屆學生實驗報告的情況,科研小論文要對實驗過程和數據進行總結與思考,加入自己對這個實驗的理解和思考,找到其中的關鍵點,總結是否解決了之前的疑惑,興趣是否在此過程中得以滿足,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軟件運用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
在科研論文完成后,要求學生進行幻燈片的制作,并組織學生進行現場答辯,教師和參與整個項目的同學共同積極討論,分別對答辯情況給出自己的分數,創造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積極向上的氛圍,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生對現場提問的思辨能力和綜合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思考的積極性。
四、把自主式實驗教學應用到物理化學科研實驗課的效果
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建立了一種新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和教材的主講人,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的導引者,教師把學生看作是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樂學、好學、會學,在學習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在做這樣的科研小課題不再只是重復別人做過的實驗,每一個實驗對于他們都是新的挑戰,他們由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動學習轉變為探索和研究型的自主學習,而且獨自完成整個實驗的過程提高了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創造思維和科研能力,能讓他們充分體會自我價值的實現。
五、結束語
眾所周知,高等教育法已將高校的職能定位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個方面,其中人才培養是中心,也是高校的基本職能。因此,高效的科研和教學工作都要圍繞著人才培養來進行。將自主式教學模式應用到物理化學科研創新型實驗教學工作中,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創新能力,使他們成為一代有知識、會學習、善思考的新型人才,而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可持續發展能力,來面對學生時刻提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小鵬,王琳琳,韋小杰,祝遠姣,周龍昌.把科研引入實驗教學,培養學生開發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6):108-111.
[2]劉俊生,周明貴,劉小翠.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創新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10):1183-1185.
[3]劉長宏,張恒慶,王剛.大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5):552-554.
[4]羅正祥.提高實驗教學地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6):589-591.
[5]王國強,傅承新.研究型大學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96(1):125-128.
在山東大學化學院辦公室,筆者見到了剛剛被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的郝京誠。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陽光,也很陽剛小平頭、休閑裝,思維敏捷,性格爽直,快言快語。說起來有些令人難以置信,這位長期從事膠體與界面化學研究,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的杰出學者,當年竟差一點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
郝京誠天運動,也具有很好的運動天賦。籃球、排球和田徑都技藝不俗。少年時曾有許多專業隊看中他,希望作為后備力量帶走培養,只因是家中獨子,父母不舍得他遠離才沒有成行。1983年,作為高水平運動員,他考取山東師范大學體育系。化學系發現一個體育生的文化課成績竟然高出很多普通系學生,便毫不客氣地“挖”了過來,從此改變了郝京誠的生活軌跡。憑著突出的運動成績,郝京誠贏得過很多榮譽,曾經獲得山東省第五屆大學生運動會中長跑冠軍,山東師范大學800米記錄保持了近10年。
扎實苦干 不好高騖遠
1990年,郝京誠考取山東大學化學系沈靜蘭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在這里,他經常看到老師們埋頭工作,不知疲倦的身影。統計熱力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課程,蔡政亭老師、馮大誠老師的課卻講得特別精彩。“要是仔細記錄下來,簡直就是一部非常清晰、完整的教科書。”老師們還鼓勵他業余時間閱讀英文版的《統計熱力學》,這成為他英語水平迅速提高的一個關鍵階段。而高自立和孫思修老師扎實的文字功底、繪圖技藝和解釋實驗結果的超強水平對郝京誠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還有楊孔章、李干佐、劉成卜、徐桂英等老師……他們在做人、做學問,教書育人方面值得我們上個世紀60年代、70、80年代出生的學生很好地學習。”
郝京誠在德國做洪堡學者時,德國人對待工作的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的導師是世界公認的著名膠體與界面科學家,經常為工作忙碌到深夜。剛到德國時,他的語言還不夠熟練。有一次,導師看完他的論文,對文章內容頗為欣賞,但也直言不諱地說,“你的英文論文寫作還需要提高。”郝京誠深知從事化學研究,英文不好寸步難行。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步步追趕。他放棄了很多休息時間,拼命工作學習。
追求卓越 不輕言放棄
從碩士階段起,郝京誠就確立了膠體與界面化學這一研究方向。膠體與界面現象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化學現象,如泥沙、珍珠、面包、蛋糕、牛奶等都是膠體分散體系。作為膠體與界面化學基礎研究的前沿,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泛,比如囊泡作為藥物釋放體系、特異形貌納米材料的模板控制合成和囊泡作為生命細胞的模擬研究等等,其理論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如油田化學品在三次采油、驅油體系中的應用等。郝京誠所在的膠體與界面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1996年通過驗收并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已經發展成為我國膠體與界面化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承擔著包括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許多國家級重點項目,先后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研究所的很多老一輩科學家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郝京誠先后在《德國應用化學》、《美國化學會志》、《歐洲化學》等在內的高水平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86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3的研究論文56篇。近5年所發表的論文他人引用388次(2007年5月18日檢索),其中合作發表在JACS上的研究結果被《自然》以“一個鋁荷葉”作了亮點報道。作為主席組織國際會議一次,被國內外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作大會或邀請報告15次,并擔任Colloid & SurfaceA和《化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編委。
談到科研方面的體會,郝京誠強調,對研究的方向和內容要有全面的了解,每一項研究的科學意義都要經得起論證,每一個結果都要能在實驗室重復,每一個結論都必須有數據作為支撐。發表文章不僅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當付出巨大心血完成的論文,經過專家們的評審,期刊編輯的認可,反復修改到最終得以發表,其中的酸甜苦辣,更值得回味咀嚼,非親身經歷者難以體會。他舉例說,2006年6月,他有篇文章投往德國的《應用化學》,這是化學學科頂尖的雜志。不久,編輯反饋意見說,文章內容太多,不適合讀者的興趣,很快把文章退回了。郝京誠并沒有放棄,而是加深研究,擴充了研究結果,又將文章投了出去。等了很久,文章再次有了反饋,只好再修改。就這樣,反反復復,不斷修改完善,直到2007年8月份才登出來。一年多的時間,郝京誠在焦急中等待,也在等待中經受著嚴格的學術歷練,他感到非常有價值。他說:“作為科研工作者,得到的數據要對別人有借鑒,要給別人提供重要的信息才有意義。我們應當注重SCI數量,但更要注重質量。”
薪火相傳 培養學術精神
“我在學術上取得的一點成績,首先應當感謝自己周圍以及國際上的老師、朋友的支持與幫助。”郝京誠始終不忘老師們對自己的辛勤培養,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學術薪火代代相傳。
作為博士生導師,郝京誠目前帶著6名碩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自回國的第二年就堅持給本科生上《物理化學》課。他欣慰地說,回國四五年一直沒有間斷。他說不僅自己如此,在整個化學院,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率也是非常高,達90%。郝京誠講的《物理化學》課,是專業基礎課,非常重要也具有相當難度。雖然學術研究、院里工作非常繁忙,本科生的每周四節課,他從不馬虎。堅持認真備課,“前兩年用手寫,這兩年用PPT課件。”
2003年,有個從濟南某重點中學考來的學生,言行舉止一看就透著股聰明勁兒。上課按時來,下課按時走,卻從來不帶書本,不聽課。郝京誠一問才知,那個學生自己對化學沒興趣,是父母做主硬讓他進了化學專業。郝京誠一邊勸導他既來之則安之,一邊憑著自己對專業的深刻理解,用知識本身的魅力吸引他領略化學王國的無窮奧妙。那位學生從郝老師的講述中,逐漸迷戀上化學,后來成績非常好。郝京誠認為,這個過程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做基礎研究肯定很
忙,但備課、講課、上課過程中會有很多靈感、想法,每年把基礎理論從頭到尾捋一遍,受益匪淺,會增加自己的科研自信心,很多老教師都是多年堅持給本科生上課。他說:“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不承擔本科生的課,就是當了教授心中也不安!”。
溝通合作 促進學院發展
作為山東大學化學院副院長,郝京誠分管學科建設,而他坦誠開朗、善于合作溝通的性格,也有助于他的工作。他相信:“實實在在對人,踏踏實實做事,心底無私無地寬。”
談到學科建設,他說經過多年努力,2007年,化學院的“物理化學”被確認為國家重點學科,今年初,“山東大學化學國家基礎學科和教學理科基地”通過專家評審。化學院今年將面臨膠體與界面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和國家教學示范中心的申報,并有望與中國石油管理局合作建設國家工程中心,經過在未來8―10年的建設,如果立項,可以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承擔更大的重任,也可以使學科建設上一個大的臺階。同時,學院的學科建設目標是經過3~5年的發展,爭取成功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要腳踏實地干,總有一天會得到同行的認可,新化學學科的發展是必然的。”郝京誠充滿信心地說。
多年來,化學院非常注重引進年輕人才,郝京誠也是受益者之一。目前已經形成一支比較整齊的老中青學術梯隊。“比如近年引進的丁軼和占金華等上個世紀70年代出生的青年學者,很年輕,有學術思想,工作基礎非常好,經過3~5年鍛煉,將來肯定會成長為學術的領軍人物。”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與修訂
根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合理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冶金工程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相關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善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能在冶金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設計、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的學生要求牢固掌握物理化學、冶金傳輸原理、冶金原理、材料科學基礎等基礎理論,加強對信息科學、管理科學、資源與環境、能源利用等學科知識的學習,注重實踐教學環節。
(一)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原則
為遵循本科階段加強寬口徑、普適性的培養要求[2],湖南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專業本科設置鋼鐵冶金、有色冶金兩個專業方向,采取“4+4”人才培養模式。即前4學期同一教學計劃,主要學習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后4個學期按市場需求,分專業方向學習專業主干課程、相關專業的選修課程[3-4]。構建人才培養方案的3個基本原則[5]:(1)重基礎,必須開設冶金工程專業普適性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從廣度上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面;(2)強能力,符合“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基層骨干技術人員,與其他重點大學面向企業中高層就業的市場定位區分開來[6];(3)結合地方行業、湖南省鋼鐵和有色冶金行業特點,適當加強相關課程的教學。另外,總學時調整為2300~2350學時,總學分控制在175~185之間。
(二)人才培養方案結構修訂
根據3個基本原則,培養方案的學分與課時主要變化有:畢業總學時由2502學時(187學分)降至2356學時(177學分);為強化基礎教學,大類專業課程中核心課程物理化學、冶金原理、冶金傳輸原理課時均有增加;為擴大知識面與視野,了解冶金專業前沿,選修課由96學時增加到128學時;相應地,專業課程必修課程由296學時(其中包括大類專業課冶金實驗技術48學時,新方案中該課程歸入專業核心課程)降至248學時。這并不表明專業課不重要,而是說明專業課程課時偏多,重點應該偏向于講授理論內容,適當減少工藝與操作內容。修訂前后培養方案結構見表1和表2。修訂后課內學分要求:必須修滿177學分,其中理論教學142學分,集中性實踐教學35學分。課外學分要求:必須修滿13學分。平均學分績點不少于1.8。
(三)主干課程的學時調整思路與措施
(1)強化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在總學時減少的前提下,適當增加物理化學、冶金傳輸原理、冶金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的學時,見表3。
(2)擴大冶金工程專業知識面,即增加邊緣課程與選修課的同時,適當減少專業核心課程的學時。如在大類專業課程中增設冶金資源與環境、冶金過程檢測與控制,均為必修課。
(3)增加專業選修課程。如冶金節能技術、非高爐煉鐵、特種冶金、生物冶金、再生金屬冶金、冶金過程數值模擬與仿真。
(4)強化實驗、實習與課程設計等實踐課程。參考德國弗萊伯格大學安排的實踐課程,如專題討論、冶金實驗、生產實習、課題論文和畢業論文[7],學校冶金工程專業開設的實踐課包括鋼鐵冶金綜合實訓、鋼鐵冶金實驗、有色冶金綜合實訓、有色冶金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冶金傳輸原理實驗、材料科學基礎實驗,另外還開設了冶金課程設計,實習包括生產實習、畢業實習。
二、冶金工程專業建設
為了適應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競爭,滿足市場對人才的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國內許多高校都在把特色專業建設作為適應環境變化、求得生存和發展、提升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教學改革內容[7-8]。湖南工業大學冶金工程特色專業建設以培養知識結構強、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三強一高”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遵循“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以及“一專多能”的辦學思想,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特色,加強與企業橫向聯系,強化產、學、研的地位。
(一)勇于創新,不斷探索與研究
以“創造差異、錯位發展、彰顯特色、成就品牌”為辦學宗旨,實行“學科交叉”、搭建模塊組合式課程結構體系,強化冶金節能與環境意識,強化計算機與自動控制在冶金中的應用。近幾年進行了鋼冶金學重點課程建設,應用型本科冶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研究,冶金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探索,冶金工程應用型本科專業實習教學體系的構建,冶金與材料類大學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培養模式與實踐等課題研究。
(二)加強教學改革,教師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施“教改工程”,著力培養高素質、強能力的學生。始終堅持以新設冶金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為龍頭,堅持以“立足行業,服務地方,培養高素質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全方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致力于專業設置與建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辦學機制、教學管理的創新。(2)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教學工作中,變傳授知識為培養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將學到的知識轉變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滿堂灌、填鴨式教學變為啟發式教學,將課堂上教師個人講授為主變為師生互動方式,將單一的課上教學變為課上教學和課下網絡師生交流相結合,將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方式變為電子課件、多媒體教學和粉筆加黑板相結合的方式,將考核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傳統考試變為既考核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又考核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3)開展以老帶新活動,努力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老教師認真指導、幫助青年教師做好教學工作,言傳身教,做好傳、幫、帶。青年教師虛心向老教師學習、求教,互尊互敬。(4)設立課程小組。冶金工程專業設若干個課程小組,每個小組承擔一門主要專業課,每個小組由一名組長、若干名主講教師和助課教師組成。課程小組的教師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組長由教授擔任,主講教師由教授、副教授擔任。(5)強化實習基地建設。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基礎上的實習教學。增開工藝性、模擬性、仿真性實訓。充分運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手段,再現生產現場實況,制成多媒體實踐教學課件,解決在學校和現場都無法掌握的生產工藝內容。
(三)開放式辦學,博采眾長,加強產學研基地建設
冶金工程專業教學團隊為提高自身素質,與省內各大冶金企業建立了教學和科研合作關系。邀請國內專家來校交流、講學。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近年來,冶金工程專業教師與華菱集團、中國鋁業、冷水江鋼鐵公司、萍鄉鋼鐵公司等建立了密切技術合作關系,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也為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創造了效益。在省優秀實習基地(衡鋼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采用雙導師制,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協作精神,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了師資隊伍,豐富了實踐知識;拓寬了就業市場,近幾年冶金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