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醫保健論文

中醫保健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9-18 13:40: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保健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醫保健論文

篇(1)

2020年衛健局中醫藥管理局體會經驗做法特色亮點成效

以點帶面

促進中醫藥發展

x省x州x市衛生計生局堅持“以點帶面”方式,促進中醫事業和中藥產業發展,中醫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中醫藥文化特色不斷彰顯。

以提升服務能力為“著力點”,強化中醫藥體系建設

x市按照“強龍頭、壯樞紐、固網底”的發展思路,強化市、鄉、村三級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形成了以市民族中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涵蓋市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私立醫院和私立診所的中醫藥服務網絡體系。

一是強化“龍頭”建設。將市民族中醫院作為全市中醫藥工作的“龍頭”打造,突出專科專病建設,醫院設有36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國家級重點中醫建設專科1個、省級重點中醫專科5個、州級重點中醫專科4個,是x省中醫住培基地和x市中醫藥工作的醫、教、研中心。

二是強化“樞紐”建設。全市14個鄉鎮衛生院均規范設置中醫科、中藥房,并建立了14個古色古香的國醫堂,連接上下,作為中醫藥“樞紐”服務力量不斷強大。

三是強化“網底”建設。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作為“網底”單位,完善硬件設備,均建立標準化的業務用房,中藥飲片配備在100種以上,中成藥配備在50種以上,基本滿足了農村群眾對中醫藥防病治病的需求。

以深化醫改為“關鍵點”,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一是同步推進公立中醫院改革。將市民族中醫院納入醫改試點范圍,與綜合醫院改革同步推進,嚴格落實各項醫改政策,完善調整中醫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和價格,積極探索適合中醫院特點的支付方式和薪酬改革制度。

二是積極參與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建立中醫藥優勢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推動中醫優勢資源下沉。市民族中醫院牽頭3家鄉鎮衛生院組建了醫共體,鼓勵市民族中醫院的醫師到基層多點執業或對口幫扶,鼓勵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全科醫生積極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三是貫徹發展中醫藥的醫改政策。落實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中藥飲片加成銷售、醫院中藥制劑和中醫藥非藥物療法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將中醫院中醫門診診療服務納入首診范圍等政策,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

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點”,促進中醫藥學術進步

一是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采取師帶徒、進修學習、集中培訓、遠程培訓、自學考試、學歷教育等多種形式和渠道加速人才培養。實行優先落實基層中醫藥人員編制備案管理和職稱評聘;優先安排新進編基層衛生院的中醫藥大學生享受大學生補助等政策。

二是建立名醫評選機制。開展市級“名中醫”評選,推薦市級“名中醫”參加州級“名中醫”評選,成功申報了13個x省知名中醫工作室。

三是建立學術研究機制。加強中醫藥學術研究和交流,鼓勵撰寫學術論文及開展中醫科研項目,編撰完成國家級科研課題《x醫藥學概論》,填補了x州無國家級科研課題空白。

以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為“創新點”,實施供給側改革

一是大力開展“治未病”健康工程。市民族中醫院結合“中醫養生堂”建設,設立了“治未病中心”和“治未病科”,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積極開展體質辨識、健康教育、養生保健等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服務,深受群眾歡迎。

篇(2)

1.奠定學科基礎

2011年國務院學位辦認定護理學成為一級學科,學科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與成熟的國家及地區相比,我國護理學科尚缺乏清晰的學科專業定位和戰略發展方向,發展二級學科、培養不同類型的護理專科人才是護理學科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二級學科的確立需要與醫學發展相匹配,其專科理論知識、技術能力及未來的發展領域可為護理學科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中醫護理學具有豐厚的理論基礎、獨特的護理技術,在老年醫療、社區保健、養老服務等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空間,培養中醫護理專科人才,鞏固、提升中醫護理的專科地位,創立護理二級學科,可為護理學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2.打造專業隊伍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醫護理教育起步較晚,西醫護理學校畢業生成為中醫院護理的主力軍,在開展中醫護理時存在著巨大的理論盲區。中醫基礎理論薄弱、護理技術能力有限,導致臨床中醫護理技術使用率低下,與技術水平下降之間形成了惡性循環。臨床護理專科化發展程度是衡量護理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由于教育層面的缺失,專業人才隊伍匱乏,影響了中醫護理水平的發揮,限制了中醫護理向高層次的發展。而目前國內尚無完善的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培養體系,根據中醫護理隊伍現狀制定中醫專科護理培訓內容及標準,開展不同層次的中醫護理專科人才規范化教育,可造就一支獨具中醫護理特色的專業隊伍,有利于中醫護理學科理論發展、臨床實踐的深化、中醫護理水平的提升。

3.拓展專科領域

國內外研究表明,專科護士的出現有力地促進了專科護理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使專業護理知識不斷積累,護理方法和技術進一步提高。但是,與發達國家與地區相比,我國臨床專科護理人才發展相對落后,培養體系不健全,人才梯隊無層次。衛生部曾明確提出,分步驟在重點臨床專科護理領域開展專業護士培訓,建立和完善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護理人才培養模式,以進一步拓展專科領域,對專科人才培養準入資格、目標、形式、考核及管理等進一步細化。通過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培養,探索建立完善的中醫專科人才培養體系,規范培訓模式,構建中醫專科護理人才梯隊,對拓展專科人才培養領域、積累專科人才培養經驗、促進專科護理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培養中醫護理專科人才的可行性

1.培養基地院校聯合,形成優勢互補

優秀的專業師資和豐富的臨床資源是培養專科化護理人才的重要保證。目前國內專科護士的理論、實訓基地大多設在醫院,雖然有很強的實踐指導能力,但理論培訓的護理專業師資力量有待加強,。采用院校聯合培養模式,體現醫院與高校間的優勢互補,由高校負責理論培訓,設置中醫護理專科護理培養課程,打造專科護士培訓平臺,將專科化理論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與在職教育中,師資力量包括學院的資深教授、醫院的資深醫護人員,還可選配跨學科師資,講授不同學科的課程。實踐基地設在醫院,遴選符合評審標準的實踐基地,由符合資質的臨床帶教老師承擔實踐技能培訓,以滿足臨床實踐培養需求。

2.專科定位清晰,發展領域廣闊

雖然目前我國對專科護理人才的稱謂尚未統一,但普遍認為其共同點是滿足臨床護理特定崗位或領域的特殊要求,具備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經過特定的機構進行專門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并由權威機構考核并獲資格認定,在臨床護理特定崗位或領域培養專科護理人才是目前我國護理工作發展的重點方向。綜觀國內專科護理發展,在臨床認可度高、成長迅速的專科護理通常在醫療所不能顧及或無暇顧及的崗位或領域,專科護士發揮的作用是醫療無法替代的,有專門針對一種疾病的護理,如糖尿病、腎病;專門針對一類疾病的護理,如腫瘤、骨科、心血管科;專門針對一類人群的護理,如產婦、嬰兒;擁有專門一種護理技術,如血液凈化、靜脈輸液;擁有專門一類護理技術,如手術室、傷口造口,中醫護理就屬于專門的一類技術,在西醫護理無法涉及的領域,解決西醫護理所不能解決的護理問題或癥狀,其專科性在于中醫護理技術的專科性及護理理論的獨特性,這是中醫護理區別于其他專科的表象和內涵所在,而且相對于其他專科而言,中醫護理的理論基礎更為扎實、技術手段更為豐富、應用領域更為寬廣。

三、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培養思路

1.培養層次多元化

中醫護理隊伍基礎薄弱,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所以中醫護理教育應該在堅持中醫護理特色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層次、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創新,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教育需求。在校期間開設中醫護理專科培養課程,在前期通科教育的基礎上,讓高年級護生接受專科理論、技能培養,本科階段著重培養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為提升專科能力奠定基礎;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應基于高起點、高要求的原則,面向臨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在職教育階段的培養可根據學歷、職稱不同分層次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可分為專科護士型培養及臨床護理專家型培養。專科型培養指學歷、年資較低的護士要求掌握扎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為病人提供有中醫特色的飲食、情志、養生、康復等指導;專家型培養指高年資、高學歷的護士以知識更新、拓寬特色護理項目為主,培養能夠在中醫護理實踐中解決疑難問題、充分展現中醫護理工作價值的專家型護理人才。通過多元化的培養層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專業梯隊。

2.課程設置多樣化

目前的專科護理培養對象往往存在學歷教育與臨床經驗不能兼顧的情況。因此,中醫護理專科培訓采用課程模塊,因人制宜,已通過學歷教育者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要求完成規定的專科實踐操作,保證足夠的臨床訓練時間;在職教育者給予理論培訓,側重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升。多樣化的課程設置為培養中醫護理人才開辟多途徑培訓通道,提高培養效率,加速人才培養進程。

3.教學方式靈活化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員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借助集中授課、專題講座、操作示教、情景模擬、案例分析、臨床實習、論文撰寫等形式,開展自主性學習、互動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時也可強化專科實踐操作技能,有助于全面提高綜合專業能力,提升培訓效果。

4.核心課程特色化

對于不同層次的中醫護理教育對象,課程設置、教學方式靈活多樣,但核心課程著重于體現中醫特色,通過遞進式中醫護理理論學習、臨床實踐、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造就具有綜合才能的中醫護理人才。課程設置包括理論培訓、專業模擬訓練、臨床實踐,其中理論培訓分為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以中醫專科理論為重點,逐步提升護理科研、循證、教育等能力;專業模擬訓練包括中醫病案分析、中醫護理技術應用、營養食療運用、情志調養方法、養生康復知識指導等,著重訓練中醫護理臨證運用能力;臨床實踐通過中醫護理查房、實際案例分析提升辨證施護能力,強化中醫護理技能操作、營養食療、情志調養、養生康復等技能訓練,逐步提升創新運用、解決臨床疑難問題能力。

5.能力考核綜合化

專科護理人才注重培養其獨立獲取和分析信息、評判性思維、解決問題以及健康指導等方面的能力,能夠為專科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因此采用綜合評定方法考核,包括理論考核、臨床技能考核、個案護理、綜述、論文答辯等考核形式,以評價其專科綜合應用能力。

四、成效展望

1.培養中醫護理專業人才

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培養為中醫護士的職業生涯規劃指明了方向,可明確中醫護士的角色定位,規范專科工作范圍與內容,提高中醫護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有利于培養一批能發揮中醫特色、符合臨床需求的專業人才,更重要的是在專科型人才的基礎上,可以成長為一支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且精通中醫護理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護理專家隊伍,引領中醫護理的發展。

2.開設中醫護理專科

中醫護理技術以“簡、廉、便、驗”受到群眾普遍認可,有很大的需求空間,但目前門診開展的中醫護理技術項目很少,門診開設中醫護理專科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在醫療無暇顧及的領域大展身手,根據中醫護理理論,針對常見病、多發病應用護理技術、護理手段明確,適應病種范圍廣泛。如耳穴埋籽可治療失眠、咳嗽、高血壓;臍部貼敷可治療便秘、腹瀉;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結腸炎、盆腔炎;特別對于病情較輕且無需住院治療的病人,中醫護理專科無疑是最佳選擇。發揮中醫護理專科人才的作用,開設中醫護理專科,主要承擔以下服務功能。

2.1咨詢、健康教育為病人提供咨詢服務,指導中藥服用、運用中醫理論開展體質識別、營養食療、情志疏導、四時養生等具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

2.2中醫保健方法指導開展易筋經、八段錦、按摩、氣功、太極拳等養生保健技能輔導。

2.3中醫護理技術應用針對常見病、多發病,運用中醫護理技能治療相關疾病,如耳穴埋籽、拔罐、刮痧、貼敷、熱熨、熏洗、中藥換藥、中藥灌腸等。

3.開展社區中醫護理服務

中醫護理在社區有廣闊的需求空間,其“未病先防、即病防變、病后防復”的觀念與社區“預防為主”的健康需求相一致,傳統中醫護理技術在社區的優勢得天獨厚。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預防、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醫專科護理服務將幫助社區不同的人群和慢性疾病病人實行寓護于養的護理方式,發揮在養生保健上的優勢,推廣通俗易懂、簡便易行的中醫護理操作,給社區居民提供經濟、有效和高質量的衛生服務,提高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4.開展教學科研

中醫護理雖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但作為一門專門學科也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科研力量較弱,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都還處于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中醫護理專科人才具備一定的教學、科研素養,將成為中醫護理的發展核心力量,組織教學講座、傳播中醫護理知識技能、開展護理科研、搭建護理學術平臺,引領中醫護理在教學中繼承、研究中創新,不斷提高和發展。

篇(3)

關鍵詞:中醫 拔尖創新人才 培養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4

中醫教育是中醫事業發展的基礎,中醫事業能否振興與可持續發展,關鍵取決于中醫人才素質的提高,研究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狀況對當前教育改革和中醫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拔尖創新人才的提出

2005年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引發了國內高校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深度思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解決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內容。為推進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教育部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計劃”,并對基礎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的定義是成長為未來的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并能夠逐步地躋身于國際一流科學家的隊伍。根據朱旭紅[1]等人的研究,提出中醫拔尖創新人才的定義為:在中醫領域,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為國家發展或中醫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在國內特別是在世界范圍內領先的帶頭人和杰出人才。

2 中醫拔尖創新人才現況

2.1 國醫大師和名老中醫

在中醫界,“名老中醫”是將中醫藥學基本理論、前人經驗與當今實踐相結合,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的典范,代表著當前中醫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是當代中醫藥學術發展的杰出代表。目前全國首批名老中醫數量約500人,按地域分布東中西部地區比例約為3.4:1.6:1。2009年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組織了首屆“國醫大師”的評選,全國共有30位名老中醫入選,入選者均從醫55年以上,年齡均已愈古稀,最小的年齡也76歲。

2.2 醫學杰出人才

根據2005年中國高校杰出人才培養調查報告[2],將人才隊伍主體按黨政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創新人才分類,其中黨政類以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為指標,企業管理類以中國富豪榜和深滬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或經理為指標,專業技術類以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學科帶頭人,以及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的情況為指標,創新類以獲高校“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英語演講競賽為指標。其報告顯示自1952年的50年期間,中醫院校畢業生占杰出人才的0.3%,其中創新人才0.9%,企業管理人才0.32%,專業技術人才0.3%,黨政人才為0。中醫人才在各類杰出人才中可謂鳳毛麟角。

2.3 高等教育

隨著中醫現代教育體系的形成,中醫高學歷人才隊伍初具規模,截止2011年,全國有273個開設有中醫藥專業的院校和機構,其中高等中醫院校有46所,具有培養博士生資格的院校15所,碩士生資格的院校24所,每年培養輸送中醫人才近12萬人,其中碩士以上人員9千多人[3]。

3 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現況

3.1 培養模式的探索

中醫教育模式主要有家傳或師承教育、現代院校教育、西學中班等。

在家傳和師承教育為主導的中醫人才培養時期,中醫人才的成長主要依靠師傅的學術傳授水平和弟子個人的努力,培養出優秀杰出人才極其有限。現代教育體系的發展在解決中醫高學歷人才培養量的問題上同時也凸顯了中醫人才質的問題,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旨在探索培養中醫拔尖創新人才的教育探索。如:國家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間開展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計劃。2011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高端論壇,就中醫院校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及中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議題進行了總結交流。“十二五”又開展了卓越中醫師培養計劃,旨在進一步推進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和改革。

在繼續教育方面,有西學中模式、以繼承為創新的研修模式等。如:2008年11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中醫傳承培養工作試點項目”——中醫高級臨床醫師培訓班“中醫大師班”。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的名醫工作室項目等等。

3.2 主要問題

3.2.1 大師級中醫人才匱乏,優秀后備人才不足

如前所述,國醫大師、名老中醫等大師級人物大多年逾古稀,亟需發展后備人才。由于中醫學科的特殊性,培養一名真正的優秀中醫后備人才至少需要10-20年的周期[4]。而現代中醫教育體系無法輸送優秀的中醫后備人才,中醫后繼乏人的現狀令人堪憂。

3.2.2 中醫院校教育急需改革,培養的學生缺乏創新能力

如前述中醫杰出人才現況可以看出,近50年來,從中醫院校培養的杰出人才僅占0.31%。當前院校教育大多模仿西醫學教育的“三段式”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制約了中醫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的統一,造成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脫節。在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上,中醫教育在培養目標、教育模式、專業課程設置、導師隊伍建設等許多方面都單一僵化,研究生論文既不能很好地體現導師的學術思想,也無法體現學生個人獨到的學術思想和才華,缺乏學術個性,喪失創新能力。

3.2.3 中醫事業發展相對滯后,缺乏對優秀學生的吸引力

自西學東漸以來,中醫事業受到西方醫學的沖擊,發展相對滯后。一是政府財政投入遠少于西醫院;二是從事中醫收入也相對較低,中醫診斷價值沒有體現;三是在醫療糾紛處理中,中醫的望聞問切和診斷不能作為法律依據,依賴現代儀器檢查越來越強,削弱了中醫思維能力;四是中醫行業內部也存在對中醫缺乏信心的現象。種種原因影響了青年人從事中醫的動力,根據有關調查顯示,28%的高年級中醫學專業的學生表示不將中醫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3.2.4 中醫繼續教育政策體系不完善,不利于中醫人才的成長

繼續教育是人才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歷教育基礎上的提高與升華,現行的中醫執業資格認定、職稱晉升條件、繼續教育學分的使用價值未能完全符合中醫發展的需求,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長,也不利于中醫藥為主的醫療保健服務的發展與質量。

4 思考與對策

任何事業的興衰都取決于人才,惟有立足人才培養,才能致力事業發展。高層次中醫人才的匱乏是當前中醫事業發展的瓶頸,針對目前中醫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4.1 加大中醫院校教育改革力度

當前中醫院校教育模式的弊端已毋庸置疑,中醫人才的培養除了在培養模式上要不斷改革,在專業布局上也要擴大中醫專業在一流學校的設置面。讓一些優秀青年有機會接觸中醫專業,為中醫事業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學生。因此,建議一些有條件的綜合性院校積極開設中醫專業。

4.2 加大對中醫院發展的支持力度

中醫院是中醫事業發展的主要陣地,也是培養優秀中醫人才的重要基地,政府在扶持醫院發展時,要考慮中醫院與西醫院各自不同的特點,在政策上保證經費投入一致,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院的相關政策一致,同時增設中醫診斷收費項目,以體現中醫思維的價值。

4.3 做好中醫繼承,不斷完善中醫繼續教育模式

中醫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名老中醫是中醫優秀人才的代表,應積極做好中醫繼承工作,在“十五”“十一五”之后,將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研究列為持續科技攻關項目,每五年確定一個階段目標,逐步提高,逐步擴大范圍。

參考文獻:

[1]朱旭紅,劉建民.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6(3):339-341.

[2]中國高校杰出人才培養狀況調查報告[DB/OL].http://,2013-5-1.

[3]2011年全國中醫藥統計摘編[DB/OL].http://,2013-5-1.

[4]郝東明.創新與中醫教育[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5,(2):41-42.

[5]翟雙慶,石琳等.中醫人才培養的歷史、現狀與展望[J].中醫教育,2007,26(5):14-18.

篇(4)

教師隊伍是辦好老年大學的關鍵,一支知名度高、知識面廣、有實踐教學經驗、熱心和甘為老年教育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更是支撐老年大學教育質量的前提。為此,我們通過對當前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在結構、來源、教學、科研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強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

一、平湖市老年大學教師隊伍現狀

就教師的師德、專業水平及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等問題,我們對全校42名教師(全部是外聘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實際對部分人員進行訪談研究。

1、教師的年齡結構

表1 教師的年齡結構

年齡(歲)

30以下

31-40

41-50

51-60

61-70

71以上

人數

4

11

4

7

9

7

百分比%

9.5

26.2

9.5

16.7

21.4

16.7

教師的年齡結構來看,有一定梯度。41—50歲的中年教師偏少,只占9.5%,而71歲以上的老年教師高達16.7%,其中1人已超80歲,高齡教師多年來為平湖老年教育事業、辦學水平的提升、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力。現在,學校注重年輕教師的培養,引進不少40歲以下的教師,占35.7%。

2、教師的學歷水平

表2 教師的學歷結構

學歷

研究生

本科

大專

中專

初高中

人數

1

18

12

4

7

百分比%

2.4

42.9

28.6

9.5

16.7

教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19人,占45.2%。學歷水平較低的占23.7%,主要集中在器樂、文藝類等技能類課程,但他們在相關領域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經驗和良好的實踐技能。

3、教師的職稱結構

表3 教師的職稱結構

職稱

高級職稱

中級職稱

初級職稱

其他

人數

9

18

9

6

百分比%

21.4

42.9

21.4

14.3

和學歷結構相對應,職稱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對專業知識的熟悉程度,以及運用相關知識、技能進行教學的把握程度。初級及無職稱的達38.1%。職稱技能較高的教師,能很好地向學員傳遞學習興趣、自己的領悟及相關知識,職稱確實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產生影響。

4、教師的現職來源

表4 教師的現職

現職

在職

離退休

其他

人數

18

18

6

百分比%

42.9

42.9

14.2

從師資構成情況看,教師隊伍由離退休、在職、自由職業者組成。教師來源主要有:單位推薦、教師自薦或他人推薦;聘任社會達人和學員骨干。

5、教師的師德、教學和科研情況

通過對42位教師的調查,我們發現有39位教師,占92.5%,能夠做到熱愛老年教育事業、責任心強、尊重學員、教學認真耐心、師生關系和諧,具有較高的教師風范,深受學員歡迎。認為“教學中最困難的”依次是教學資料缺乏、老年教育理論知識太少、教學經驗不足、學科知識面狹窄。“自己知識結構欠缺的方面”依次是:老年教育理論及相關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專業技能。在教學中,6位教師自編了5套教材,16位教師編寫了講義,7人刻錄動態教材,11人在參考公共教材的基礎上編寫補充材料。“撰寫過教學體會及論文”的有13人,占31%,35位教師認為參與老年教育教學很有必要,但力不從心。

二、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當前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隊伍不穩定。外聘教師具有流動性大、可控性小、資歷及水平懸殊、報酬少等特點。經常出現因單位工作、身體、家庭等無法繼續任教的情況,影響課程設置和教學持續性。年輕在職教師比例增加后,因與本職工作沖突,調課、停課、請人代課較多,以及因特殊原因無法繼續任教,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組織。高齡教師受年齡、身體狀況影響,一旦他們再次退休,可能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在職年輕教師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參加教師會議、教研活動出勤率低。

2、后備師資不足。縣級老年大學,因地域內高校少,后備師資不足。部分學科(二胡、戲曲各3個)班級很多,都僅有一位教師,一旦遇到教師請假或生病,找個代課教師都很困難,更無法滿足招生規模擴大的需求。個別專業因聘請不到專業技能、理論素養豐富的教師而停辦,教師難請,好教師更難尋是現在最棘手的問題。

3、體制機制不完善。從學校管理角度看,既有體制上的制約,也有機制上的制約。年輕兼職教師受原單位制約較多,給校方的管理帶來難度。學校為適應老年學員需要,開設了太極劍、戲曲、交誼舞專業,因找不到專業教師,只有聘用學歷低,無職稱、“能工巧匠”型業余教師,他們有熟練的技能技巧,但在教學常規管理方面缺少辦法,困難不小。另外,由于學校沒有與教師簽訂聘用合同,造成教師退出機制不順暢。

4、專業發展不平衡。在老年教學中,45.2%的教師認為目 前自己缺乏老年教育經驗和相關專業知識,38.1%教師認為信息技術知識不足,老年教育教學工作指導培訓不足。非教育出身的有15人,占35.7%,對這些教師進行教育類課程培訓很有必要。

5、教科研基礎薄弱。多年來,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經驗總結文章少且質量不高。寫過教學心得、體會及論文的教師12人,占28.6%。83%的教師認為研究老年教育教學很有必要性,但工作壓力、時間、精力等多方原因,制約了他們的研究。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

建設一支既具有奉獻老年教育事業精神、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專業水平,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是老年大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針對當前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認為老年大學教師隊伍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加強和提高。

1、建立齊抓共管機制,進一步提高對老年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老年教育是黨的老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一部分,是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截止20__年12月,平湖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達22.01%,并以每年4%的速度遞增。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快,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的學員逐年增加,對老年教育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學校教師的選聘和培訓教育工作越來越顯得迫切和重要,需要各級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要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大學建設的意見》(平委辦(20__)49號)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從組織領導層面做好配強配好學校師資的工作,以優質的師資保障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工作,真正實現“教、學、樂、為”的目標,為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2、建立聯動協作機制,拓寬選聘優秀教師渠道。

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成員單位要按照《平湖市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工作規則》,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密切配合,整合資源,切實發揮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作用,教育、衛生、文體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優質師資的遴選和培訓工作。一是從附近高校聘請。加強與高校聯系,可以吸收嘉興學院平湖校區進入校務委員會成員單位,吸引高校教師來校任教。目前在校的俞標淡、許錫浩、王正康(都已離退休)任教的課程都已經建設成我校的骨干課程和特色課程,吸引了大批學員。20__年聘請了該校青年教師顧麗娟任教合唱隊,深受學員歡迎,入隊學員需經過考試、合格后方能入學。這樣既保證了學員有比較高的音樂素質,也讓高素質的教師樂于任教,使學員的演唱水平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二是從專業對口單位聘請。從中醫院和人民醫院、紅十字醫院等聘請醫學功底扎實、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擔任中醫保健、西醫保健、老年推拿、養生保健班教學。三是從優秀學員中選聘。老年學員中臥虎藏龍,不乏有一技之長的佼佼者,而且因其在校學習多年,對老年大學有深厚的感情,極具奉獻精神,從中選拔優秀骨干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目前三位教師來自優秀學員。四是與專業機構合作選聘。與琴行、舞蹈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由專業機構選拔優秀教師來校任教,這些教師平時工作主要集中在節假日,而到老年大學授課,時間正好互補。五是從社會選聘有專長的人才。太極拳(劍)、二胡、交誼舞等專業,在社會上有較大的群體參與,其中不泛有較高藝術專長和知名度的人才,對學員有很強的吸引力。六是建好教師資源庫。教育、衛生、人力社保、黨校等部門要挖掘潛力,在強化現有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加強“預備隊”建設。一方面,從臨近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中物色人才,同時,從在職的人才隊伍中好中選優,建立一支高水平、接力式、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

3、建立教師學習培訓機制,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根據學校現狀和教師教學實際,對教師加強培訓。一是抓師德師風建設。把熱愛老年教育事業、尊老敬老和服務奉獻精神,作為師德教育的主要內容。開展優秀教師評選和表彰、主題教育活動,參加老干部黨員骨干培訓班、老干部理論讀書班學習培訓等提升人格魅力。二是抓教學業務培訓。為教師征訂《老年大學》雜志,組織教師學習老年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引導教師要做到認真備課、精心上課、耐心輔導、探究教學規律。任教相同專業的教師合作編寫教材及講義,共享教學資源。鼓勵已退休的教師參加電腦班學習,掌握電腦操作技能、收集網上教學資料、制作教學課件。開展“老帶青”活動,發揮老教師的優勢,幫助、引導青年教師逐步適應老年教學并快速成長。工作人員要隨堂聽課,掌握教學動態,及時反饋聽課意見和建議。三是抓教學研討活動開展。老年教育具有特殊性,要堅持教學實踐探索和教育理論研究并重,不斷探索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提高教學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教研活動是搞好教學的保證,建立教研組開展組內教研活動制度,每學期安排一個教研組活動,指定教師上課,學校工作人員、組內教師、相關專業的班長全程參加說課、評課,探討老年教學方法、學員管理等,撰寫教學體會。每年收集教師教學體會、論文匯編成冊,供教師相互學習借鑒,提升教學質量。

篇(5)

未來健康產業發展之路

隨著國民經濟迅猛的發展,健康行業已經成為繼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費支出,但中國健康產業總體規模僅占國內生產總值不到2%的比例,與發達國家差距極大。也就是說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健康產業仍處在初級階段。據權威專家分析,到2010年左右,我國產業年人均消費將從目前的10元迅速提升到100余元,市場份額將達到1200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健康行業又將掀起新一輪的財富沖擊波。

未來能夠在健康產業領先者,必將是那些擁有強勢品牌、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注重精細化營銷服務的企業,一些經營資質較低的企業必將被淘汰出局,走品牌化、連鎖化、科技化、規范化、長遠化之路是必然趨勢。面對這樣一個發展契機,許多國際化健康產業集團緊緊盯住了中國這個全球矚目的大市場。

洪?張國際健康管理集團的創始人、美國GLG集團董事會主席、加拿大籍華人企業家張永先生不僅是一位在商業界獲得巨大成功的企業家,業務遍布世界五大洲,同時也是美國著名的藥理學博士,他與洪昭光教授超越傳統的科技突破,共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保健品銀杏滴丸,得了中西方學者的認同。

張博士領導的GLG集團是一家集保健食品、營養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生物科技、養生、和健康管理于一體的大型跨國上市企業,資產高達數十億美元。張永博士雖然在國外工作和生活了幾十年,但始終關注國內健康事業的發展。他多年來的夙愿,就是要把國內的健康管理事業搞上去。為此頻頻往返于中、美、加之間,最后定位于國內的健康產業并投入了巨資,為中國的發展和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西融合的養生革命

此時,被贊譽為“中國第一養生大師”、“中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心腦血管病專家的洪昭光教授,正在為改變國人的健康努力著。他不辭辛苦地致力于大眾科學健康知識的傳播和普及工作,通過他的努力,海內外有100多萬人聆聽過他的現場健康講座,7000多萬人閱讀過他的養生書籍和手抄本,1億多人看過他的電視養生講座,書籍版本達70多種,粗略統計發行達幾千萬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先進的健康理念改變國人傳統的“健康觀念”。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雖身在萬里之遙,卻有驚人一致的想法,洪昭光教授從張永博士論文的字里行間分明讀懂了他內心與自己不謀而合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洪昭光教授與張永博士第一次思想上的碰撞,兩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洪?張健康管理之路從此開始。

一位是美國著名的藥理學家,一位是國內權威的心腦血管防治專家,他們走中西醫結合之路,經過千百次的臨床試驗,突破以往難以想象的技術壁壘,研制出震撼中西方醫學界的銀杏滴丸。這又是一次超越傳統的科技突破,實現了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全面解決方案,成了目前市場的主導品牌,占據了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大部分份額。

而洪昭光教授為國人量身定做的“紅黃綠白黑”綠色食品體系,一經推出便引起廣泛的關注,聲名鵲起。系列的產品陸續上市,從市場認知度到銷售度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經過多年的努力,洪?張集團創建了一支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健康管理團隊和由洪昭光教授掛帥的健康教育隊伍。目前,海內外已有2億多人受益于洪?張健康教育的成果,數百萬中國會員接受了洪?張卓有成效的健康管理服務。

為國人打造現代生活方式

產品深入人心,品牌得到認同,企業得到回報。從單純的市場角度來看,這是非常成功的雙贏局面。在商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并沒有讓張永博士感受到更大的喜悅,對比歐美等國高度發達的健康產業,無論是從環境、成本、觀念等各個方面來看,國內的健康產業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要改變國內健康產業落后的局面,就要借鑒歐美成熟的、先進的健康管理理念,走出一條革新之路。

于是張永博士想到了美國的好友Dr.Don Hall(唐?霍爾博士),他是美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健康管理領軍人物,同時也是美國維爾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如果將世界上最先進的健康管理體系與產品服務相融合創造一種全新健康產業鏈形態,結合中國國情將大有可為。

美國維爾公司(well source)在世界健康評估領域里擁有25年的經驗,是一家為人們提供管理生活方式服務的公司。在健康評估、疾病風險測評領域等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依托于張永博士的美國GLG集團強大的企業背景,和洪昭光教授的權威健康養生理念,并與美國維爾有限公司結成了全球性戰略合作伙伴,又有美國聯邦政府衛生顧問委員會主席,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南卡羅萊納州州長大衛?比斯里先生支持,四大權威聯手成功打造了國內一流的洪?張國際健康管理集團。

在強手如林的同行業競爭中,洪?張國際健康管理集團有著其自身獨有的優勢。它屬于外資型企業,大膽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定位于本土市場,堅持以人為本、誠信服務的優勢,實現了以健康教育為核心、以健康評估為主體的全民健康管理,真正成為了中國老百姓的“家庭保健醫生”。

洪?張集團與美國維爾健康管理公司聯合推出的WEL個人健康評估系統,是當前享譽國內的又一品牌。它是由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和加拿大的政府衛生部門,與20余家政府科研機構聯合研發成功的。是目前最先進、最完備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該系統通過對個人家庭病史、癥狀、生活習慣、健康興趣等資料的采集,結合有關臨床體檢數據和體能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精確分析,為客戶提供一套完整的測試結果和個人健康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癌癥、心理、營養、骨質疏松癥、安全程度、壓力與應對能力等多項評估指標。還可以為冠心病、糖尿病、體重控制、健康年齡等進行專門分析指導,對測試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指導、營養與膳食指導、心理指導、亞健康康復指導、慢性病防治建議等全面的健康計劃和解決方案,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

洪?張集團還針對不同人群開展了健康干預服務:健康的最大威脅,來自個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采用個性化的方式,對不同服務對象實施必要的健康干預和控制,包括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與促進,生物節律的控制與調整,血管健康的維護與促進等。促進會員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習慣,調整工作節率,從而提高生命質量。

洪?張集團的健康產業鏈

篇(6)

[關鍵詞] 日本漢方;中醫經方;經方研究

[中圖分類號] R-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11(c)-113-02

The revelation on study of classic formulas of Zhang Zhongjing in Japan

LI Jun

China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Medical Literatur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Japanese Han prescription Medicine has always put emphasis on classic formulas of Zhang Zhongjing, which brings very important revelation to our development on Chinese classical formulas and e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e should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on classical formulas study, and enhance the using and research of it. During the process the practicability, normative and objectivity should be stressed. However, the tradition of classic formulas should not be ignored whe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lassic formulas is pushing on.

[Key words] Japanese Han prescription Medicine; Classic formulas of TCM; Classic formulas study

日本的漢方醫學,又稱和漢醫學或東洋醫學,發端于中國的中醫學,并基于自身獨特的文化特點、地理環境及醫療實踐,逐步發展形成了學術特色鮮明的漢方醫學體系。江戶時代,隨著日本版《仲景全書》(1659年)、《宋版傷寒論》(1668年)的首次刊行,漢方界研究《傷寒論》蔚然成風,由于《傷寒論》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十分符合日本的民族特點,遂漸形成崇尚經方、提倡方證相對的古方派,迄今仍占據日本漢方醫學的重要地位。在理論上以《傷寒論》為基本框架,重視古方方證與“方證對應”,診斷上強調腹診的重要性,漢方藥則在其理論指導下應用。早在20世紀20年代,章太炎先生就頗為認可日本研究經方的思路,曾言:“令仲景而在,其必曰吾道東矣[1]。”目前,日本漢方在古方今用、方證研究、現代藥理、文獻研究、劑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果,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借鑒,尤其對中國的經方研究頗多啟示。

1 加強經方應用與研究

日本的漢方醫學素來重視古方、經方,在漢方醫學最繁榮的江戶時期,隨著中醫學的不斷傳入,一批古典醫籍倍受重視,如吳昆的《醫方考》、龔廷賢的《萬病回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張仲景的《傷寒論》以及18世紀后期丹波元簡等人校勘出版的《千金要方》、《醫心方》、《傷寒論輯義》、《金匱要略輯義》、《素問識》、《靈樞識》等,其中以《傷寒論》最受推崇,重視經方研究的古方派名家輩出,對后世影響深遠。日本漢方界迄今為止仍以使用經方為重要特征,經方已形成產業化發展,仲景方的許多制劑被納入日本國民醫療保險,其臨床及藥理研究均深入細致,此外,日本漢方研究的主流仍是圍繞著經方,每年有大量的經方研究論文及經方著作。顯然,日本漢方很清醒地抓住了中醫最精華、最實用的部分,加以充分地發掘利用,這與近年中國國內正盛行的“經方熱”、“方證相應說”、“類方研究”等頗為相合,中國的經方臨床家、經方研究學者在日本也非常受歡迎。

雖然中國歷代醫家均十分重視《傷寒論》的學習,但由于我國歷史上醫學流派眾多,醫經、經方并重,辨證論治作為中醫的基本特點,中醫的診療模式為理、法、方、藥,注重對理論的分析,直至明清時期方才形成傷寒學派,其后經方家輩出,但在現代醫學的巨大沖擊下,經方研究極度萎縮,隨著老一輩經方家的相繼謝世,經方派傳人日漸稀少,使得我國的經方醫學傳承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臨床上擅用經方者鳳毛麟角。盡管近年來國內經方研究有所升溫,但也并未成為中醫研究的主流,呈現出民間熱、高校冷、網上熱、臨床冷、海外熱、國內冷的態勢[2]。鄰國日本注重經方研究取得的成功經驗提示我們,重視經方、加強經方應用與研究勢在必行。

2 經方研究的實用性、規范性和客觀性

日本對經方的研究,十分注重實用性。實用性首先體現在對經方方劑本身的重視,盡其所能地開發利用經方、古方,其中進入日本國民醫保的漢方制劑多為經方,是漢方中的精華。其次,不去糾纏籠統浮泛的方義,而著力于明確規范的方證,這正是日本經方研究的求實之處,也是中國經方規范化研究應該學習的重點。此外,中醫學強調證的易變性和個體差異性,由此體現在處方用藥時強調辨證施治的重要性,辨證后要分析病機,然后才立法遣方用藥;而漢方醫強調方證相對,直接將證候與方藥掛鉤,跳過了中間難以把握的析理過程,注重辨識具體的臨床證候,強調證的相對穩定性及證與治的統一性,提出方證相對的思維診治原則,以定證、定方,證有規定,方無加減,實現漢方證治標準化。這一方法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日本漢方在此方面已做出了成績,中醫證治標準化研究不妨可以學習、借鑒。

正如古方派代表吉益東洞所強調的“最優秀的古典醫籍是《傷寒論》”一樣, 在臨證治療上,古方派十分強調仲景方的運用,講究以臨床之證與方藥相對應,堅持運用仲景原方以治療各種相應疾病[3]。吉益東洞排斥遣方用藥中的理論分析,尤為重視經方使用的規范性,認為理是看不見摸不到,很難把握的,而具體的方證才是真實的,方證相對才是仲景治法之大要,是需要和可以把握的。他在研究《傷寒論》的基礎上,結合實踐經驗,提出按方類證、定證定方、多方合用等漢方醫學的診療原則。其實,這些理念、方法與中國清代著名傷寒大家柯韻伯、徐靈胎的觀點不謀而合,同樣強調方證相應,并主張類方研究。

日本的經方研究還十分強調客觀性,腹診和體質是日本漢方最有魅力的部分,這也是在經方研究中應該重視和學習的。歷代漢方醫家均非常重視腹診在診斷治療疾病中的作用,并逐步發展成為日本漢方醫學較為獨特的一種診療手段[4]。森道伯的體質學說也以其極強的客觀性,為臨床醫生所接受。許多日本漢方家從心理行為特征上對方證體質的鑒別,也很有臨床意義。

3 推進經方產業化,保持經方傳統

目前,日本漢方已經實現產業化,不少方面領先于我國。日本人善于挖掘利用他國的優勢和長處,來為己所用,他們敏銳地意識到經方是中國幾千年的臨床實踐成果,是中醫精華之所在。1972年,日本厚生省從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中選出210個經典古方作為非處方藥(OTC)批準使用。1976年,又以“業已經3 000年的人體臨床檢驗[5]”為由,在未經通常的新藥臨床試驗審批的情況下,破例將146個漢方藥收錄到國家藥典,并納入國家健康保險(NHI)作為醫療保健品使用。到目前為止,已有233種漢方制劑被納入NHI中。僅此一點,就足令國人汗顏,作為中醫藥的發源地,歷經更長時間、更多數量的人體臨床檢驗,而被開發和利用的經方制劑卻寥寥可數。不少中藥企業一方面限于嚴格的新藥審批要求,一方面為了追逐更高的經濟利益,熱衷于推出偏方、秘方,沒有堅實的臨床基礎,盲目開發新藥。中國的經方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日本政府的膽識與魄力值得學習。

當然,在推行經方產業化的同時,還要保持經方使用的傳統,對傳統湯劑的傳承和研究也不應忽視。經方產業化,并不是要取消傳統的湯劑,臨床上應相輔相成,優勢互補,否則將會導致有方無藥的弊端,這一點已經在日本漢方產業化發展后顯現了。由于日本漢方推廣成方顆粒制劑,很少有醫生使用湯劑,由此限制了方劑藥味、藥量的加減,缺乏臨證變通,久而久之,極易導致辨證論治的淡化,甚至導致中藥西用等現象。

4 結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醫藥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從來就不是一個孤立的體系,曾經借鑒過不少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先進醫藥經驗,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今天中醫學的發展固然離不開本國中醫學者的奮斗,更應實事求是地向其他國家學習,取長補短,共謀發展。

[參考文獻]

[1] 陸淵雷.傷寒論今釋?序[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2.

[2] 黃煌.經方醫學的源流與現狀分析[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9,43(1):6.

[3] 楊晶鑫.論日本漢方醫學古方派的崛起[J].醫學與哲學,2010,31(3):67.

[4] 周琦,劉敏.從“腹診”看日本漢方醫學的沒落[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6):152.

[5] 郭曉,郁洋.日本漢方藥發展對我國中藥產業的啟示[J].亞太傳統醫藥,2007,3(9):10.

(收稿日期:2011-06-30)

篇(7)

【關鍵詞】實訓基地 教產結合 臨床實踐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B-0041-02

2012年9月,北海市衛生學校被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第三批立項建設單位,示范學校建設任務主要包括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建設和教產結合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項目建設。2013年4月北海市衛生學校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和《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任務書》(以下簡稱“《任務書》”)獲得正式批復,將教產結合的臨床教學實訓基地的附屬醫院作為特色項目重點建設。

對衛生職業院校而言,附屬醫院是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附屬醫院能夠科學準確地制訂培養目標和課程計劃,理論聯系實際地開展教學,真正實現教學、實訓和生產一體化。國家示范校立項建設以來,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在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北海市衛生學校認真貫徹國家示范校建設的相關文件精神,根據《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的要求,從完善附屬醫院教學功能、擴大醫療服務規模、增強科研能力、逐步物化成果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等方面,不斷探索和總結建設教產結合的示范性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的做法。

一、完善附屬醫院教學功能

(一)完善醫院的教學硬件設施

附屬醫院重視加強與學校的護理、醫學影像技術、藥劑、醫學檢驗技術和助產等專業的實訓基地相關建設,建好6個病區示教室和所有實習生值班室,安裝了手術室和超聲診斷室的教學閉路電視錄制和轉播系統,同時完善了醫學影像PACS系統,先后投入266萬元設備用于臨床診療及教學。不斷投入和完善醫院的教學硬件設施,使得醫療服務項目在不斷地拓展,醫院的業務量也不斷增加,學生見習、實習崗位(機位)也明顯增加。

(二)提供專業教師參與臨床實踐平臺

附屬醫院已建立《專業教師臨床與教學換崗和兼課管理制度》《專業教師參加臨床實踐有關規定》,注重培養學校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專業教師以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參與醫院的臨床實踐和管理活動,將理論知識、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骨干教師擔任附屬醫院科室主任和兼職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其潛能,認真做好教學工作和醫療服務,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臨床經驗參與教學。例如,2013年6月,附屬醫院組織“雙師型”教師參加北海市醫師急救技能大賽,獲得優勝獎。可見,附屬醫院為專業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與臨床實踐的機會,有效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三)創新教學方法

附屬醫院作為校內的重要實訓基地,要自覺承擔在校學生的社會實踐、病例見習、階段見習和實習生頂崗實習的教學工作以及進修生的(教學)實訓活動,為學生盡早掌握與崗位對接的實踐技能提供教學平臺。此外,學校與附屬醫院的教師要加強聯系與溝通,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了解醫學行業和專業知識,使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更為明確。因此,附屬醫院要規范教學活動,注重教產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臨床學科與辦學專業無縫對接

學校充分依托附屬醫院臨床學科的師資、設備和場所優勢,逐步形成放射科和超聲科對接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檢驗科和病理科對接檢驗專業、藥劑科對接藥劑專業、婦產科對接助產專業、五官科對接眼視光專業的產教互動態勢,推進人員、設備和場所優化配置,促進學科和專業的持續發展。因此,附屬醫院應構建“校企院合作,工學結合,多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階段見習+頂崗實習”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通過組織各種社會活動、臨床見習、階段見習和畢業實習等活動,使學生更熟知所學專業和本職業的責任和前景,激發他們對所學專業的學習興趣。

(五)充分發揮教學功能

附屬醫院應充分發揮教學功能,例如,每年能接納2600名中職生臨床見習和300名大中專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每年接納36名外單位醫務人員進修,并承擔對外社會培訓項目;每年約有310名孕婦及其家屬報名參加孕婦學校學習。此外,附屬醫院認真落實國家送醫、送藥到基層相關政策,每年派出30名業務骨干到基層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通過組織查房、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和專題講座等方式培訓鄉鎮醫務人員659人次,贏得社會和廣大群眾的好評。

二、擴大醫療服務規模

附屬醫院不斷地擴大醫療服務規模,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順利通過執業校驗,增加三個住院病區,拓寬了原來血液透析的醫療用房面積,全院實際開設病床增至400張。二是附屬醫院的年住院人次為1.5萬、年門診人次為31.7萬、年業務收入為9100萬元等,均比前期增長5%~15%;與影技、藥劑、檢驗等辦學專業分別相對應的醫影收入為763萬元、藥品收入為3670萬元、檢驗收入為1087萬元,均比前期增長。三是醫院還承擔“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每年為3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復明手術,深受社會和廣大群眾的好評。

三、增強科研能力

醫而不研則嬉,研而不醫則虛。附屬醫院領導十分重視科研工作,以“科技興院”促進衛生中等職業教育和醫療服務全面協調發展。從醫院的實際出發,精心選題立項,開展臨床科研工作。目前,附屬醫院共有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科研立項2項,北海市科研立項7項。2013年,《年齡相關性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前結膜囊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的現狀研究》和《三維立體定向軟通道與硬通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比較》通過了北海市科技局專家的結題驗收,專家組認為上述2項科研分別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和區內領先水平。2014年3月,《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中房水細菌污染與眼內感染干預研究》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組進行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認為該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此外,2013年附屬醫院專業人員在省級以上刊物56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2篇。

四、成果物化

在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附屬醫院的教師不斷地探索、分析和總結,已發表的課題成果主要有:《產教結合,建設臨床實訓基地》《依托附屬醫院,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建臨床實訓基地,促醫學影像專業發展》《依托附屬醫院, 護理專業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究》《依托附屬醫院,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依托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等等。可見,附屬醫院重視科研成果的積累,并主動與其他同類型學校或醫院的教師分享示范校建設的體會和經驗,進一步促進和完善現代醫學教育體系。

五、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一)職業教育方面

國家示范校立項建設以來,區內外多所中職學校、高職院校到北海市衛生學校交流和學習臨床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的相關經驗。例如,2013年6月10日,陜西省榆林市衛生學校考察團到北海市衛生學校進行交流,校長向考察團重點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和產教結合方面取得的成績;7月,云南省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考察團到北海衛生學校交流經驗,共同推進示范性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加快了現代醫學教育教學改革;8月13日,廣東省湛江市衛生學校臨床實訓教學部內科、針灸、推拿、護理等專業的專任教師到北海市衛生學校進行為期十天的交流學習。此外,區內的欽州市衛生學校、南寧市衛生學校、廣西中醫學校等職業學校也先后到北海市衛生學校參觀,交流建設教產結合的示范性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的經驗,進一步完善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建設。

(二)衛生行業方面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示范校項目建設以來,學校組織教師參與全員培訓、專題講座等學習活動,教師的醫療專業技術進一步提高,診療規范、醫德高尚、醫風正氣。附屬醫院的教師嚴格按照診療指南,積極推進臨床路徑,不斷更新業務技術,提高診斷準確率和搶救成功率。附屬醫院堅決執行國家醫改政策,用足、用好新合農和城鎮醫保政策,從群眾和患者的切身利益出發,真正為民辦實事,為當地群眾提供費用合理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例如,醫院長期堅持以下原則:合理使用抗生素;多選用基本藥物以及新農合和城鎮醫保的甲類藥;少選用或不用性價比低的藥物;能用價廉的藥物就不選用高價藥物治療。

(三)教育學生方面

附屬醫院的發展壯大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提供了平臺,醫療衛生服務的良好環境和服務流程,有助于學生盡快掌握與日后所從事職業所需的技能。醫院重視新生入學培訓、早晚穿插見習、頂崗實習前兩周集中見習等教學階段,讓學生了解國家對衛生保健重視以及人民群眾對衛生服務的迫切需求,使學生清楚地了解衛生保健服務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總之,在國家示范校特色項目立項建設過程中,學校根據《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的要求,不斷完善附屬醫院教學功能,擴大醫療服務規模,增強科研能力,努力物化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建成全國一流的示范性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基地,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无码资源站| 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乱亚洲乱妇50p|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国产三级a毛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视频在线观看|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女高中生第一次破苞av| 国产日韩在线欧美视频|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精品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18禁成人网站www |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丁香|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