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大學英語教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0-25 15:08: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篇(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也在飛速的發展,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我國現代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卻也歷經了較為漫長的性歷程[2]。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現代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勢之下,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也面臨著很多新任務、新課題。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普及階段、大眾階段和精英階段將會在我國高等教育的觀念、高等教育的規模、高等教育的課程、功能、教學形式與學術標準、學生學習的經歷、師生關系等等方面,都將會產生出由量變再到質變飛躍式的發展.這種飛躍式發展也將決定了我國高校學英語與時俱進的發展.改革的教育階段、精英階段的傳統式教學模式.才會更好地適應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進程的需要,并不斷地滿足我國高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需求。

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是我國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

我國的高等教育,大學英語的教育教學模式也歷經了嚴峻的挑戰,現今仍需加以更新與改革。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大學英語的教育教學歷經了恢復、提高、發展與普及等階段.逐步地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教學體系,并培養了大批既有外語水平又有專業知識的專業性人才.為我國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與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普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3]。但受人們認識水平和傳統社會條件的制約.我國當代大學英語教育教學起點還較低,并且我國現今還較缺乏與國際性社會廣泛的交流實踐.對外國知識獲取還具有單向性和間接性的弱點.因此,現在我國高校形成了對大學英語的教育教學以注重培養高校學生閱讀能力和對語言知識傳授為主的特點。我國教育部曾對傳統的《高校大學英語的教學大綱》進行了更改和修訂,新的《大綱》指出,既要視高校學生語言的應用與能力的培養,又要重視要打好高校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培養.把對高校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逐次分為兩個基本的層次。規定了我國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的目的是“有效的培養高校學生具備一定的聽、寫、說、譯的能力和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使高校的學生能夠用英語來互相交流信息”,于此同時還要求“大學英語的教育教學,應著重幫助學生鞏固和打下扎實的語言能力的基礎,并掌握語言能力學習的良好方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來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由此可見,我國當代英語教育教學,將其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目標應定位于對學生較強的閱讀的能力培養上面.因此,就埋下了“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的嚴重隱患。

三、我國教育教學中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

1.有效的利用多媒體來提高教學的效率課堂中的教育教學,是由學生和教師在一定范圍內的場所(教室)、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用特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依據傳統教材課件規定的內容,與學生認知的規律來進行的一種有程序的授課活動。據有關部門分析,教育教學的手段,是影響學生在課堂中教學效率最主要的因素。傳統的粉筆和黑板的教學模式之下,每一堂課,教師的講解和黑板上的板書就占去了課堂上大量的時間,而授課的信息量也受到嚴重的限制。而現代化多媒體的課堂上,教師要講授的所有內容均已事先編在講課的課件之中,這樣就免去了學生埋頭筆記和教師的板書的大量徒勞的勞動[4]。運用聲音和文本傳遞給學生要講授的內容,既節省了大量的授課時間又形象生動,可在同等的時間之內加大單位時間之內授課的內容和信息,還可有效的提高學生實踐和親自動手操練能力的培養,以此來加深記憶。

2.充分運用多媒體的豐富教學內容多媒體的教學課件,以其自身特有的靈活性、隨機性、信息具體化和多維性的方式,把傳統的講授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授課教學時間,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之中學習的效率,有助于教師更充分的發揮在課堂之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也將更加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多媒體在大學英語教育教學中,具有方便的鏈接,可使教師在課堂之中節省大量的工作量和抄寫板書的時間,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對一些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寬、補充,從而進一步地加強對難點、重點以及課程之中新進展的有效講解,以此來提升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信息量。多媒體在大學英語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課件之中的文字工整,而課件之中的字體可以根據需要任意編排和選擇,圖像、圖形清晰且直觀,整體的效果要比黑板的板書寫的要快速、整潔,還具有形式上的清晰和美感的特點,彌補了傳統的黑板板書圖形不精確、寫的不夠工整的種種缺點。

四、開放式英語教學與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

當代的網絡技術,乃是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核心,為我國高校英語教育教學提供了便利的圖、文、形、聲并茂現代化互聯網絡環境,并且充分地展現了現代化“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益”的互聯網絡環境之下的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特點,互聯網絡技術強烈地沖擊著傳統教學的環境、以紙張和黑板為教學工具的狹隘式教學、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單向的講授課程的教育教學模式,從而促進了現代化開放式教學的模式的誕生[5]。

1.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絡教學,來高校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運用現代化互聯網絡,教師與學生有效的拉近了外語世界的距離。學生也可以利用教師的教學網址,通過E-mail跟教師進行交流,有效的做到學生與教師的有效溝通。于此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與更多的人進行交流等,從而來拓寬學生外語方面的知識面。

2.利用互聯網絡的教學為高校英語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環境,有效的做到因材施教在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之中,學生普遍的水平不一,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一個教師同時面對數十個或者數百個學生,教學時間也非常有限的情況之下,很難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這樣就導致了個性化學習和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難以實現。互聯網絡的建立,為我國高校的教學改革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而利用互聯網絡的教學系統,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有效的提供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可以各取所需,各盡所能。

五、結語

篇(2)

從目前我國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有如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首要問題是語言技能課的特點十分突出,人文素質課的特點卻體現不充分。具體表現之一是應試教學趨向嚴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雖一再進行改革,但社會認同度并沒有因此而降低。第二,英語以外的專業課學習任務重,以醫學類學生為主,英語綜合能力較差,缺乏人文知識的培養和積累。第三,大學英語與醫學專業課教學之間脫節,存在明顯隔裂現象,造成醫學生學習英語缺少壓力與動力。英語學習不受重視,大部分醫學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樂趣和成就感。仍然是應試教育下的被動學習,而不是提倡的人文教育觀下主觀能動學習。第四,中醫院校在專業課和大學英語課程之外,人文素質課程設置相對匱乏。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僅有七年制中醫學,中西醫臨床學等少量專業設有醫古文,中國古代哲學等課程,而大部分如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康復治療、臨床醫學、藥物制劑等專業,則幾乎沒有相關人文素質課程。這樣的課程設置,對人文教育觀下的大學英語課程實施尤為不利。而大學英語作為中醫院校重要的一門文科必修課程,自然就承載了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

2大學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對醫學院校大學生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勢在必行,迫在眉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成為你自己。這是從培養年輕一代所應具有的素質而言的。對于中醫院校來說,人文素質修養教育是個薄弱環節。對于中醫院校學生來講,英語作為非專業的課程,其重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對于培養醫學院校學生的理性思維是潛移默化的。大學英語作為醫藥專業中為數不多的“文科”課程,肩負著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大學英語中怎樣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人文素質培養,既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具體實施,也是中醫院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由此,本研究本著“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思想,通過對醫藥專業學生進行實證調查訪談,分析學生現階段的人文素質狀況和人文素養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出適合醫藥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的教學模式,具有更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

3LCE模式在中醫院校大學英語中的創新意義

筆者嘗試通過團隊合作,教學實踐,結合醫學專業特色,融入傳統中華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起一個學生樂意學習,自覺理解,主動表達的漸進式文化滲透教學模式,即LCE模式(Learning,Comprehension,Expression),幫助學生構建在人文教育觀下的主動學習能力。這樣一種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在對中醫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方面具有特色創新作用和現實意義。

3.1LCE模式的創新與突破

第一,具有前瞻性。這種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完善的教學模式能為醫學院校深入進行的人文教育觀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有力參考。第二,實用性。本研究是人文教育觀下利于學生綜合人文素質培養和提高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比如,在大一新生課堂上循序漸進講授英文版《論語》《黃帝內經》《莊子》等,不僅有利于激發醫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人文素質提升,學習策略運用、情緒和認知能力的調節都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第三,充分體現醫學院校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精神。該教學研究依據醫學院校學生學習需求分析,量體裁衣,不斷改進完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課程內容以及教材使用、評價體系等方面,是人本主義教學理論思想的體現。

3.2LCE模式的意義

第一,現代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對如何實現大學英語教學效益最大化,讓醫學專業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培養更好的人文素養,與自身醫藥專業有機銜接,從而取得更好的醫學專業發展機會,該研究有著切實可行的現實意義。第二,對醫學院校學生在大學英語課程學習中把專業和英語相結合,把知識與文化素養相結合,幫助醫藥專業學生樹立主動的人文素質觀,培養出能夠將所學傳統中醫藥知識用英語表達到國際范圍的綜合人才,以適應醫學的國際化發展和國際交流,進一步提升我國醫學水平的國際地位,該教學研究的意義深刻而長遠。

4LCE模式的研究內容和預計突破難題

以人文教育觀為宗旨的教學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將學生從習慣性的被動僵化的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在語言教學中找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相關知識點,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具體研究內容和預計解決的難題如以下兩小節詳細闡述。

4.1研究內容

LCE模式是基于語言技能與人文教育并重的原則,在調查了解醫學院校學生需求的基礎上,通過適量引入英文的中國傳統經典,舉一反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英語國家的文化,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面,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培養人文素養,在文化探索中培養語言能力。與此同時,對醫藥專業學生英語學習需求、銜接教學模式、人文素質提高、教材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力圖建立一種既注重醫學科學知識又強調語言技能和人文素質傳授的科學、合理、可行、實用的從應試英語向人文素質英語過渡的教學模式,為雙語醫學課程甚至全英語醫學課程學習做鋪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人文修養、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復合型醫學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建立一個學生樂意學習,理解,主動表達的漸進式人文素質教育模式,即:TeachingModelofLCE(Learning,Comprehension,Expression).

4.2預計突破難題

首先,攻克大學生人文素質調查問卷缺乏信效度的測試,調查結論難以令人信服的難題,克服了以前對人文素質研究多數停留在思辨性討論層面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前人對人文素養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與學生交流,將人文素質的要素分為歷史、哲學、倫理學、審美、文學素養、藝術、傳統文化等具體方面,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育部的要求,在各個維度下設置相應的題目,通過信效度的測試,確定實測的問卷,為醫學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調查提供一份信效度高的問卷模板。其次,提出在醫學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中引入一種既注重人文社科知識又強調語言技能傳授的科學、合理、可行、實用的人文教育觀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即: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了解大學生人文素質提高的內在需要,探討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怎樣通過調整課程設置,有階段、分步驟地培養人文素質的途徑。運用統計學分析,通過對學生的現狀調查和需求分析,避免了僅僅從教師思辨角度或者個案研究得出結論的片面性,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培養方案,旨在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從課程設置、文化輸入等具體方面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一個適合中醫院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新模式。

5結語

篇(3)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是許多教師都承認的。但是當代大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都相對的顯得比較被動,很多都只是為了過級才學的英語,基本上沒有積極性可言,同時傳統的聽說教學模式也使得大學生們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再加上教材內容的單調等原因,使得現在的大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效率都不盡人意。因此,必須要提高大學生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英文歌曲,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可行方法。英文歌曲既可以營建舒服的教學氛圍,又可以熏陶學生的情操,將學生的心境調整到最佳形態。在教學中,假如老師的解說占據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致使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最終會導致學生對課堂的學習失去興趣。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常識產生興致,才會充滿探究和急切的心情去了解,才會積極自動地參加到教學中去。英文歌曲可以以其愉快的曲調,明快的節拍,豐厚的文化極大地激起學生的興趣。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引入英文歌曲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可以帶動課堂氛圍,啟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改善教學效果。

二、在聽力水平方面

在英語教學中,注重的就是聽和說,并且二者不能脫離開來教導。英語聽力能力的準確度是直接影響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取一些英文歌曲,可以發現,他們對這些經常聽見的英文歌曲中的一些英文詞句,會非常熟悉,一但聽到這些英文詞句的出現便會立即識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結合英文歌曲教學是幫助學生糾正語音、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好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聽英文歌曲改正學生的發音,而精確的發音有利于提高學生聽力。我們可選擇吐字明晰、節拍適中的英文歌曲應用于聽力課上,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做聽力。教學中也可以穿插些聽寫歌詞,或做復合式聽寫練習。復合式聽寫練習是讓學生將部分主要的單詞、連讀、同音異義、爆破等地方聽出來并寫下來的過程。例如后街男孩的“ThePerfectFan”也是英文歌曲輔助英語語音學習的典型例子。這首歌是一首后街男孩唱給媽媽的歌,說她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歌迷。歌詞是在一段舒緩流暢的音樂中唱出的,發音標準飽滿,而且極好模仿,對于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有著不錯的效果。從模仿這些歌曲開始,會對地道口語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這首歌歌詞中出現了大量的重讀、弱讀、連讀以及略讀現象,而這細小的語言技巧都是真正英語能力的體現。

三、在詞匯量方面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詞匯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背單詞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恰當配合英語歌曲來教學,適當留意信息的活潑型,不但可以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詞匯的了解和記憶。假如說單詞是英語的核心,那由它組成的句子則更是平常交流、寫作、使用的一個必不成少的要素。一個句子里有非常多的詞匯,而那些詞匯組成的一些具有不同意境的句子會使人感覺易聯想,易記憶,而當人們把留意力集中到記憶句子上面,會發現里面的單詞很快就記下來了。英文歌曲中的句子都是很優美的句子,經過重復聽唱一些英文歌曲,我們可以有效地記住一些經典的句子,同時也記住了英語單詞的意思。

如WESTLIFE的“SeasonintheSun”里有句話是說,GoodbyePapa,pleaseprayforme.Iwastheblacksheepofthefamily,有些學生認為blacksheep是“黑羊”的意思。當教師為學生糾正這個詞組的意思時,學生們都很有興趣的想要了解,進而教學的氣氛就被帶動起來了,學生們也都全神貫注地在聽課,blacksheep其實是“害群之馬”的意思。再比如有句話是說,EverytimethatIwasdown,youwouldalwayscomearoundandgetmyfeetbackontheground,其中短語“getone’sfeetbackontheground”是幫助某人度過難關的意思。這種英文中的詞組舉不勝舉,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愛好進行歌曲的選擇,然后將他們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

四、在英語語法方面

語法是語言學習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然而對于學生來說英語語法的學習也是一個難點。而英文歌曲中也有著許多的語法,將英文歌曲運用到語法教學中,則可以使得語法教學事半功倍。例如“RightHereWaiting”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Whereveryougo,whateveryoudo,Iwillberightherewaitingforyou.”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加上對一些語法的反復接觸,影響更深,欣賞時不但能身臨其境般感受,還能再次復習語法,如“wherever,whatever”引導讓步狀語從句用法。再例如“YesterdayOnceMore”中也蘊含著不少的語法現象,其中有有when和as分別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五種基本時態等等。如“Thoseoldmelodiesstillsoundsogoodtome,astheymelttheyearsaway.”其中就有從屬連詞as引導時間狀語從句。英文中有著許多的語法現象,仔細分析就能夠對學生的語法學習起著良好的推進作用。

五、在文化背景方面

歌曲是一個民族心聲的真實反映,他能體現人們的喜怒哀樂和時代與地區之間的差異和文化歷史底蘊。有人說歌曲的作風自身就包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其謳歌的內容也無不深深刻有時代和文明的烙印。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可以從外文歌曲中發掘出很多的文化珍寶。比如圣誕節時,我們常會挺到HerecomesSantaClaus,SilentNight,JingleBell等圣誕歌曲,這些歌曲既增添文化情趣,又增強文化了解。再比如播放CountryRoadTakemeHome時,教師可以給同時學們介紹下美國鄉村音樂相關的信息,如民族起源、風俗等等,讓他們適當的對其進行了解。因此,在英文教學過程中恰當結合英文歌曲欣賞能促進文化背景教學,讓學生在歌曲中學習、了解一些外國文化。

六、在翻譯能力方面

正如上面所講,在聽英文歌曲時,學生們想要懂得歌曲的含義,學生首先就要理清歌曲中的詞匯、語法,然后在理清整句歌詞的含義。同時在面對一些新詞時,由于歌曲都比較簡單易懂,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結合整首歌曲對詞匯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們對英語的感知能力,使得他們能夠更加準確的對英文進行翻譯。在這種長久的練習中,學生們的翻譯能力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例如,歌曲YesterdayoncemoreEnglishlyric,在學習的最初,一般都是先了解結合旋律熟悉英語單詞,然后對照翻譯中文意思,這樣既能鍛煉自己的翻譯能力,同時還能學到優美的歌曲。如:WhenIwasyoung(當我年輕時);I'dlistentotheradio(我喜歡聽收音機);Waiting'formyfavoritesongs(等待我最喜愛的歌);WhentheyplayedI'dsingalong(我常隨著一起清唱)。

篇(4)

論文關鍵詞:語言游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獨立學院

 

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與教育體制的變化,獨立學院無論從招生數量還是教學規模都呈上升擴張的趨勢,雖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樣也帶來了許多教育質量問題,筆者作為某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有體會,比如學生的英語基礎、應用能力都相對比較薄弱,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在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堂中引入“語言游戲”理論來指導教學計劃和課堂設計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語言游戲說

維特根斯坦在《藍皮書》里提出了“語言游戲”(Sprachspiel)這一概念,后來在《哲學研究》中,他把語言和那些與語言編織在一起的活動所組成的整體稱作“語言游戲”。他認為語言中的詞語只是些符號而已,只有通過使用教育教學論文,詞語才能在具體的用法中體現其意義。然而,詞語的使用要依據一定的用法規則,所以我們必須從具體的語境出發把握語義。另外,人們是在游戲的過程中習得游戲規則,學會玩游戲,而不是在研究游戲規則的過程中習得游戲規則,學會游戲。同樣,人們也是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的使用規則,而不是在研究字典和語法規則的過程中獲得語言的使用方法。

2.語言游戲說的理論要義

“語言游戲”說對語言定義的四個方面,即實踐觀,生活觀,規則觀和趣味觀,可用于指導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活動。以下詳細分析這四個方面。

2.1實踐觀

語言游戲作為一種活動歸根結底在于語言的使用,而語言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語言游戲也必須隨之變化,表明語言具有實踐和發展的特性。在英語課堂中,教師以應試為目的光講解詞匯和語法規則,還不足以使學生成為語言使用者,相反只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學生掌握并熟練運用語言的能力發展。學習者只有在具體的場景下觀察語言、參與語言實踐,才能把已知的語言知識內化為語言運用能力。

2.2生活觀

語言源于生活,反應客觀的現實世界,并由現實世界決定語言的變化及發展。語言游戲是語言和現實的大面積交織,語言游戲源于多種生活形式,語言是生活形式的組成部分教育教學論文,只有融入生活形式的語言,才能被理解,才是真正的人類語言,這充分體現了語言的生活觀。因此,課堂教學的話題應該不斷更新,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同樣也必須盡量的貼近生活,而不是脫離生活,趨向于書面的固定形式的語言。課堂教學的內容也不應該是單一的詞匯、語法及習題的羅列,而是反映生活形式的真實材料,讓學生在觀察語言的使用中發現用法規則,學習活生生的語言。

同時,學生接受生活化的語言才能發現和更好的體會語言的功能性,可以了解和感受該語言的人文文化,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熱情,課堂氣氛才可能活躍,課堂教學效果才能提高。

2.3規則觀

“語言游戲說”在承認語言用法規則的同時,把語言從語法規則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既關注語言形式的規范性,又考慮語言形式在運用中的現實性問題,這就是語言的規則觀。語言用法規則實質上是語言使用者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慢慢發展形成的,是各個語言使用者在不同的環境中對有關語句形成了相同的反應的結果。確定語詞用法正確與否的標準是語言使用者是否會做語言游戲,會做一場語言游戲就等于掌握了一個語詞的用法,而掌握了一個語詞的用法就意味著懂得了一個語詞的意義。所以,我們應該放下追求語言習慣用法的重擔,輕松自如地沉浸到語言游戲之中。

3.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

3.1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教育教學論文,學習積極性差

獨立學院學生多數按三類本科分數線招生,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語法知識不牢靠,詞匯儲存量少,平時自主學習英語材料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普遍感覺比較吃力。此外由于獨立學院教學更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因此學生專業課程與實際技能的培訓相對比較充足,每周安排的大學英語學習課時只有2~4課時,導致了非英語專業學習英語時積極性較差。

3.2英語課堂人數過于飽和,無法保證學生充足的語言輸出時間

由于獨立學院的招生條件相對寬松,生源相對比較飽和,因此多數專業,尤其是熱門專業的學生人數較多,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師相對缺乏,導致非英語專業英語課堂人數飽和,尤其是大學英語課堂基本以2個自然班組成,課堂人數超過40人,英語教師以語言知識點及考試大綱為主,課堂教學目的以提高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過級率為主,容易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熱情,在課堂上無法保證每個學生獲得充足的語言輸出時間,使得學生感覺學無以致用,課堂乏味。

3.3教學材料相對固定,教學目的以考試與書面為主

以筆者所工作的獨立學院為例,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教材近3年一直沿用新世紀大學英語教程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內容和選取的文章多數是三年以前的文章,無法涉及時下熱門的話題和詞匯;盡管教育改革提出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過級與否不與畢業證學位證掛鉤,但是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學校的英語教學主要還是以應試為主。這就造成了教學與應用脫節。也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減弱。

4.語言游戲說關照下的獨立學院英語教學創新

根據語言游戲說提出的語言的四大特征及對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的分析,筆者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及其他同行老師的心得,提出在語言游戲說關照下,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可進行如下創新改革:

4.1教學理念上突出語言的使用與實用

維特根斯坦提出的“語言游戲”理論,揭示出語言使用的基本特征。“語言游戲”觀把語言看作一種活動,即人類基本的和首要的活動。因而把語言的使用置于整體的社會語境中。這樣維氏把語言抽象的分析轉向了活生生的語用上來。

綜觀最近幾年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案,雖然也提倡改革創新,也強調語言的實用性,然而成效甚微。教學的實質內容還是沒變,無非還是以語法,詞匯為主。誠然,語言知識點和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打牢固基礎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然而對于高等院校的學生應當以靈活運用語言,掌握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習俗為主。對于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更是如此。一味的強調語法詞匯的重要性會阻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語言游戲哲學的指導下,教師將課本中的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轉變教學理念,而不是過分的重復考級考試的題型、重點、考點。而獨立學院的制定教學大綱時也應該盡量的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習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區別對待。

4.2教學過程必須注重語言的生活性與趣味性

有經驗的教師總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及各種突變情況,適時調整甚至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教育教學論文,即課堂教學方式是靈活多變的,沒有統一的、固定不變的模式。據筆者調查,在筆者教授的非英語專業學生中,70%的學生更傾向于結合生活中,尤其是當前發生的時事熱點來講授課文及詞匯。比如此前筆者在講授新世紀大學英語教程時,適逢日本9級強震的發生,結合當時的課文單元manand nature這一關鍵詞匯的背誦與用法的羅列,而是結合實例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生活性,并能時時感受到語言的變化與生命力。

此外語言游戲強調語言的趣味性,這里的趣味性貫穿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通過各種娛樂的手段,其中包括游戲,笑話,謎語,歇后語等各種形式。獨立學院的學生們希望在隨意自由的環境中學習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知識。結合這一特點,筆者在針對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講授英語時,也會適當的引入游戲、笑話、謎語,在課堂講授時,不斷的采用提問與回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掌握知識點。在此要強調的是在課堂中對游戲之類的趣味活動的比例的掌握。根據不同的專業、年級、班級,調整語言游戲的具體內容。

4.3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在語言游戲說的關照下,針對獨立學院大學的外語教學更應提倡新型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要以語言輸出為特征,即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完成不同的交際任務達到掌握語言功能和提高語言技能的教學目的因此教育教學論文,學生角色要由被動的接受者轉換為主動參與者,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多種多樣的語言游戲,投入、參與到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使用中學會語言,在交際中學會交際。這才是語言學習的終極目的。

5.結論

獨立學院這種獨特的教學機構既給與學生更多的學習和提升機會,也給教學帶來眾多現實問題,如何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抓緊英語教學,既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寓教于樂的同時也能適當的改善學生的英語基礎,增加學生的考級考證的英語能力,而不是將語言的學習局限于書本和課堂,而是將這一過程延伸到生活中,體現語言實踐、生活趣味性及規則性。筆者以上只是就語言游戲說這一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以期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方法。

[參考文獻]

[1]Wittgenstein, L.The Blue and Brown Book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64.

[2]Wittgenstein, 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1997.

[3]Lantolf, J andS. 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6.

[4]Ape,l K O.Selected Essays:Towards a transcendental Smiotics [M].New Jersey:HumanitiesPress, 1994. 32.

[5]Krashen, S.Input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Longman,1985.

篇(5)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機助外語教學;外語教育技術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6795(2013)02-0024-0005

20世紀科技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在此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獲得快速發展。從狹義角度來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是一種運用計算機對要學習的材料進行輔的講解、鞏固和評估的一種語言教育和學習方法,它通常具有極強的互動性。Levy將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定義為“對計算機在語言教育和學習中應用的探索和研究”(Levy,1997)。其對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定義更簡潔,涵蓋范圍更廣,與現代大多數該領域的研究者和實踐者觀點一致。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伊利諾伊大學1960年啟動的“柏拉圖項目”(PLATO project)是其早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Marry,1981)。一般來說,它的發展大致經歷了行為主義階段、交際教學階段和整合教學階段等三個階段。也有研究者將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按照學習資料的呈現方式將其分為傳統階段(traditional CALL)、探索階段(explorative CALL)、多媒體階段(multimedia CALL)以及萬維網階段(web-based CALL)等四個階段(Davies,2012)。

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也引起了我國外語界的關注。1994年我國成立了全國性的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專業委員會(CALLAC)。此后,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應用都取得了很大進步。有關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研究專著和成果文獻大量涌現。2002年教育部啟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2004年出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取代了原來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大綱》。2004年教育部正式推出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同年,首屆全國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基于此,本文嘗試結合文獻計量學方法,對2000—2011年間CSSCI源內所有期刊刊載的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相關論文從年代分布、文獻增長規律、期刊分布、關鍵詞以及研究熱點等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多角度揭示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狀況,探究其演化規律,系統梳理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領域的發展脈絡,為今后該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促進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推動外語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

1 數據來源和處理方法

本文依托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進行檢索。以“題名或關鍵詞”為檢索項,“計算機”、“網絡”、“多媒體”、“英語”和“外語”等為檢索詞,并將匹配設定為“精確”以提高檢索準確率,時間跨度選取2000—2011共12年的數據,期刊范圍選取“CSSCI”,檢索條件最終合并為:題名或關鍵詞=計算機*題名或關鍵詞=英語*題名或關鍵詞=外語*時間=2000-2011*范圍=CSSCI來源期刊或者題名或關鍵詞=多媒體*題名或關鍵詞=英語*題名或關鍵詞=外語*時間=2000-2011*范圍=CSSCI來源期刊或者題名或關鍵詞=網絡*題名或關鍵詞=英語*題名或關鍵詞=外語*時間=2000-2011*范圍=CSSCI來源期刊。檢索出符合條件的相關論文共1598篇。有必要指出,將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選定為期刊選取范圍是因為CSSCI是我國社會人文科學主要文獻信息查詢與學術評價的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認為本文所選取的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論文代表了國內該類研究的高質量研究成果。剔除會議、通知、簡訊等非學術性論文以及與該領域研究不相關論文,最終獲得有效研究論文1524篇。

2 文獻數量分析

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是衡量某一研究領域或學科研究態勢的重要指標。另外,論文的年代分布可反映若干年來研究的基本趨勢、研究水平和發展速度(莫再樹、賀華鋒,2006)。統計結果顯示,2000—2011年我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領域研究者在CSSCI來源期刊上共發表1524篇,年發文量從2000年的55篇上升到2011年的157篇。

為了更加直觀地觀察,我們另外分別繪出了2000—2011年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文獻數量的變化趨勢圖,如圖1所示;以及2000—2011年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論文增長趨勢圖,如圖2所示。

綜合圖1以及圖2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1)2000年是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發展的節點。2000年的發文量僅有55篇,而從2001年開始快速增長到100篇。結合有關學者統計數據,1997、1998和1999年刊登在國內八種外語類刊物上與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相關的研究論文分別為8、10、6篇(談言玲、嚴華,2007)。據此可將2000年之前的階段認為是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起步階段,稱之為探索期。(2)2000—2011年間我國涉及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文獻數量除2006年比2005年少刊發兩篇,2011年比2010年少刊發6篇外,總體上仍處于持續增長態勢。尤其是從2007開始出現顯著增長。以此為基礎,可將2001—2006年這一階段稱為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的快速成長期,而2007至今的階段稱為穩定成長期。這種階段的劃分也基本符合文獻計量學奠基人之一的普賴斯針對科學文獻提出的科技文獻增長的階段性理論(龐景安,1999)。2007年開始發文數量之所以會出現顯著增長,考慮到刊物的發文時滯因素,這可能與2004年教育部在全國180所院校推行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有關,表明該項改革試點工作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我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研究與實驗。

3 期刊分析

論文的期刊分布可以反映期刊的時間跨度、類型分布和載文集中度,也可側面展示期刊級別及載文質量。對CSSCI收錄的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來源期刊進行統計分析,其目的是為了能夠向研究者揭示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空間分布特點,確定刊載該方面研究論文的主要期刊,從而為該領域研究者繼續深化其該方面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參考。表1和圖3分別反映了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領域發文的主要期刊分布情況以及這些期刊十多年來刊載該方面論文數量的變化趨勢。

根據整體統計數據,刊載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論文的期刊涵蓋語言學、教育學、情報學、人文社科學報以及綜合性社會科學等多類期刊,該領域研究論文刊載期刊主要以語言類和教育類期刊為主,分別包括《外語電化教學》、《外語界》、《外語與外語教學》、《中國電化教育》、《電化教育研究》、《現代教育技術》、《現代遠距離教育》、《中國大學教學》以及《遠程教育雜志》。其中《外語電化教學》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充分體現了其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外語教學相整合的辦刊宗旨。另外,從圖3可以看出,雖然有時期刊刊載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論文數量偶有回落現象,但總體折線仍呈現出上升趨勢,這表明現代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日漸鞏固,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成熟的條件。

4 關鍵詞分布

關鍵詞是論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術語,它是從文章中抽取的能夠最簡潔、最直接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詞和詞組(邱均平,1988)。而關鍵詞詞頻分析是一種重要的文本內容分析方法,是一種快速了解某一學科或者某一文本主要研究領域和學術熱點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在科學學、圖書情報學和科學計量學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姜春林、胡志剛,2010)。所以通過對關鍵詞出現頻次的統計有助于了解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熱點研究板塊以及預測該領域將來的發展趨勢。由于直接導入的關鍵詞比較分散,數量比較多,為了能夠使關鍵詞有針對性地反映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領域的研究主題,本文對載入的關鍵詞進行了適當處理:去掉“計算機輔助”、“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英語”及“外語”等詞匯;合并了意義相同但表述不一樣的關鍵詞,比如,將在線、因特網、web、互聯網、局域網以及校園網等關鍵詞統一合并為“網絡”。表1、表2和表3分別給出了依據本文對國內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發展歷程所劃分的三個階段中高頻關鍵詞及其頻次的統計。各項統計所選取的關鍵詞數量控制在30個以內,因此如下表格中會出現關鍵詞數量不等的情況,以便能更簡明地反映該領域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表1、表2和表3顯示:2000—2011年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論文的高頻關鍵詞主要包括“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視聽說教學”、“寫作”以及“教師”等。“網絡”和“多媒體”等。在這12年間這些詞一直是高頻關鍵詞,這與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載體密切相關。隨著新世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基于網絡的外語教學的研究遠遠領先于基于多媒體的外語教學的研究,并且原始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1年間還出現了基于網絡的多媒體外語教學的研究。“大學英語”也一直是高頻關鍵詞,這說明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在學科中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學英語學科。另外,由于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不斷改革,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已開始出現,并且十幾年來基本保持穩定的態勢。不難看出“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視聽說教學”、“寫作”以及“教師”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領域的熱點研究板塊,并有可能持續下去。

5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發展態勢展望

5.1 外語教育技術學科構建的可能性

正如在本文前言中提到的,不管從何角度將機助外語教學分為行為主義階段、交際教學階段和整合教學階段等三個階段,還是將其分為傳統階段、探索階段、多媒體階段以及萬維網階段等四個階段,其發展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涵蓋網絡及多媒體教學、語言教學(大學英語及專門用途英語等)研究、語言技能(視聽說、寫作、閱讀與翻譯等)研究、測試與評估研究以及教材研究等幾大模塊共計至少26項內容。在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研究方法方面,語料庫方法在該領域研究中的運用比較突出,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需要指出的是,語料庫方法并非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唯一方法,胡加圣等(2010)將外語教育技術的方法論概括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綜合方法等三種,而語料庫方法只是定量研究中的方法之一。另外,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理論基礎由最初語言學領域中的多模態理論發展到涵蓋認知心理學領域的建構主義理論以及生物學領域的生態學理論等。由此可見,國內的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目前已有廣闊的教育實踐、豐富的實物產品和熟練應用經驗,成熟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新穎、獨到的創新理論體系以及研究方法等(胡加圣等,2010;2011)。這說明,以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為主要研究內容的外語教育范式已經形成,外語教育技術學科成立的前提和基礎也已具備,預示著作為三級學科的外語教育技術學科的雛形已經顯現(李艷、胡加圣,2011)。

5.2 外語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熱點

另外,根據本文對國內機助外語教學的計量學考察,特別是依據對關鍵詞進行統計所獲得的信息,還可展望、預測外語教育技術學科領域今后的研究趨勢。具體來講,以下幾個方面研究趨勢比較明朗,有望成為今后該領域研究的主導。(1)教師研究。對教師的研究也是12年間該領域研究的關注點之一,由于篇幅所限,教師的研究角度未明確列出,但結合原始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對教師研究角度的變化。2007年之前的教師研究主要關注教師角色和教師培訓兩個方面,而2007年之后除了對教師角色和教師培訓這兩個方面繼續研究外,還出現了對教師的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認知等方面的研究。這一點與目前國內外二語習得研究趨勢也基本吻合。(2)課程整合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最新階段。計算機關鍵技術的發展為計算機主導外語教學提供了可能和條件。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傳統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將逐步演變成計算機主導教學的模式(陳堅林,2005)。整合即意味著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手段從處于輔助地位的幕后走到了臺前,從而成為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數據顯示,對課程整合研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緊密結合國家教學改革的方針,該方面研究尚面臨諸多難題與困惑,具有巨大的深入探討的潛力。(3)生態化研究。生態化既可用于研究教育宏觀問題也可用于研究教育微觀問題。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生態化研究屬于后者,當然也可看作課程整合研究的一個衍生問題。信息技術向外語教育滲透后,傳統的教學要素被新的教學要素取而代之,為了使教學系統保持動態和諧,就應以生態學視角來重新審視外語教學(陳堅林,2006)。

篇(6)

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如何展開視聽說教學活動成了重中之重。根據模因論(memetics)的觀點,語言的習得過程可以被理解為不斷地復制和傳播模因的過程,語言學習者只有通過語言輸入語言輸出的有機結合,才能成功地習得語言。微信這種新興的網絡通訊工具,以互聯網為媒介,支持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具有更新快、移動即時通信、零資費等特點。微信的出現給語言的輸入輸出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給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帶來了機遇。 

一 研究背景 

根據Blackmore(1999)的觀點,模因是一種文化的復制因子,以模仿和復制為擴張手段實現人類文化的傳遞和進化,而模仿不是動物的簡單聯想和試誤學習,而是人類特有的能動的模仿學習。模因論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的核心概念是模仿。模因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傳播和發展。模因無所不在,任何一個信息,可以通過模仿得到復制。(Blackmore 1999:43)作為文化傳播單位,模因的載體之一是語言,而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模因。要想成功傳播,模因需要滿足三點要求:一是模因要符合選擇者的需要,順應模仿者的本性。真實有用、引人注目、使人產生情感共鳴的模因更易于傳播。二是模因本身要具備易于傳播的特點,便于人類模仿和記憶的模因更易于傳播。三是模因要進入適合的宿主,一旦進入最有可能被他人模仿也最有可能向他人傳播模因的宿主,即模因的源泉,就易于成功傳播。目前,模因論為語言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 

李捷指出(2011:162),模因論使我們認識到語言學習者為了成功習得語言,必須把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過程有機結合起來。二語習得經歷二語信息的輸入—被注意到的輸入—被理解的輸入—顯性知識—語言輸出的過程,這過程正與模因傳播的過程相一致。模因傳播同樣經歷模因—同化—吸入—記憶—表達與傳輸的過程。因此,語言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基礎,只有通過充分的語言材料的輸入并且被學習者理解和吸收,模因傳播過程才得以順利進行,語言輸出才有可能實現。同樣,只有語言輸入而不重視語言輸出的語言學習就等于放棄了語言模因的作用,也做不到語言習得。在此理論指導下,將微信應用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既可為語言輸出提供信息輸入渠道,也為語言輸出提供了平臺,有其實現的可行性。 

二 微信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以互聯網為媒介,支持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是一款集多平臺,多媒體試聽于一體的即時通訊軟件。微信的出現,不僅滿足了人際傳播多樣化的需求,還豐富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使得人際溝通更富有彈性、更靈活、更智能,目前已成為人際交往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范玥,2014) 

目前,微信已成為人際交往的主要通訊方式之一。根據功能的不同,微信可以分為個人客戶端和公眾平臺,分別面對個人和公眾。微信個人用戶可以應用的功能有一對一私聊,多人群聊,朋友圈等。通過搜索添加QQ好友和通訊錄好友,用戶可以將信息一對一發送給好友,也可以建立組群進行多對多實時通訊,或是將信息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可以共享信息。不同的是,公眾號不能主動添加好友,只能被個人用戶添加和關注。公眾號可以群發信息或是分組發送信息,信息的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語言、視頻四個類別。個人用戶關注公眾平臺后,可以接受并回復公眾平臺信息。 

在網絡化教學環境中,將微信應用到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當中,讓大學英語試聽說教學得以突破課堂以及學時的限制,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利用語音短信,視頻和群聊的功能,與同學進行口語對話。教師也可以通過公眾平臺或是朋友圈學生感興趣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微信平臺這種新的溝通方式讓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可以延伸到課堂外,讓教學更具針對性和靈活性。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有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多樣性的表現形式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學習和提交作業的便捷性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手機的交流方式又避免了面對面交流帶來的對英語口語交際的恐懼心理。在微信平臺,不再是教師一言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模擬真實場景的交際環境下,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得到鍛煉,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協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微信提供的這些便利都使得其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成為可能。 

三 微信在視聽說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流程 

1 搜集大學英語視聽說資源庫 

首先,根據模因成功傳播的條件,為了成功復制、傳播和發展模因,搜集順應模仿者本性并易于模仿和復制的模因是第一步。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比較廣泛地使用《新視野大學英語教程》,該教程是一套與現代化技術相結合的立體化英語教材,附有光盤、參考課件等資料,均包含視、聽、說等環節的訓練,且內容新穎、題材廣泛、貼近生活,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因此該教材相關資料可以作為資源庫的資源之一。 

其次,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庫,如具有視頻、聲頻和文本特征的加州大學英語視聽說資源庫,該資源庫涉及多領域、多學科,包括國際關系、政治、經濟、科學、環境、信息時代、社會問題、文學、電影創作、藝術欣賞、名人成長之路等專題,話語類型包括訪談、講座、辯論、演講、記者招待會等。此類資源庫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為語言輸出做準備。 再次,利用國內英語學習網站資源庫,如中國日報官網、滬江英語網站、可可英語網等,其資源包括時事新聞、大學英語四六級、雅思、托福、BEC、BBC、VOA慢速英語,等等。因具有強目的性和針對性,此類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力。 

2 教師工作的重心在于怎樣讓易于傳播的模因經歷成功的復制和傳輸過程 

準備好豐富的語言材料后,教師建立微信大學英語試聽說學習公眾號,要求實驗班學生申請微信賬號并關注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平臺或者朋友圈,教師定期文本文件、語音文件或視頻文件,話題多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熱點人物或時事熱門話題,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互動性好。文件不宜過大,讓學生可以在2到5分鐘內學完,這樣既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也不會因學習負擔重而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新視野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跨國婚姻,教師可以相關話題的微視頻,如經典影片《情人》中的片段或者近年來風靡網絡的美劇《摩登家庭》中的片段,引起學生的觀看興趣和討論熱情。吸引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再相關文本或語音文件讓學生對該話題進行拓展學習。 

根據文件涉及的話題,教師設立問題和任務,鼓勵學生建立微信組群進行討論,討論形式以語音對話方式為佳,教師也參與群組討論,做一定的引導、監督、指導工作。討論過程中,由于非面對面交流帶來的便利,學生可以大膽地模仿和復制教師的文件中的信息,而且,為了讓自己的觀點有內容、有說服力,學生還能夠邊討論邊上網搜索資料,搜索到的信息又作為模因被傳播給同學,這樣的模因—同化—吸入—記憶—表達與傳輸的過程將學生的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成功習得語言。再以上述新視野第二冊第二單元為例,教師以視頻內容為引導,設置“你認為你有可能選擇跨國婚姻嗎,為什么”或者“跨國婚姻的優點和缺點”等問題,學生對于這樣的話題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再通過資料搜索和創新思維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觀點,在小組討論和協作互助中又讓片面的觀點形成更為豐富和成熟的結論。 

此外,微信平臺的群組互助學習后,學生討論中得出的共同結論還可以用脫稿演講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拿到課堂上展示,供小組以外同學觀摩和評價。比如在跨國婚姻話題中,學生以演講的方式闡明異國婚姻的優缺點,或者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異國伴侶間面對的困難和問題。每組不同的創意表演使全體同學都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 

從模因論的角度來看,這種微信結合課堂的視聽說教學模式符合“語言輸入—模因表現型傳播—語言輸出”的規律。微信平臺觀看視頻和其他文件可以視為語言前期輸入過程,語音討論可視為模因復制和傳播的過程,同時又包含一些隱形輸入,課堂脫稿演講和角色扮演可視為語言輸出。學生從對某一話題的較為陌生到模仿話題相關詞匯和表達,再到靈活應用所學自如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了模因的表現型傳播。這種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緊密結合的原則,在學習中,學生的輸出目標越明確,輸入過程就越投入,輸入越投入,輸出的語言水平就越高。 

總之,語言學習是一個反復持續的不斷輸入和輸出的模因復制傳播過程,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教學模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聽說練習的需要,微信平臺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給語言教學帶來新的希望,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微信平臺輔助教學,設計良好的教學活動,即時獲取學生的教學反饋,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終極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Z].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捷,何自然, 霍永壽. 語用學十二講 [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篇(7)

關鍵詞:音標;單詞;語法;口語;信息技術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外語教學提供了無限的潛力。它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渠道,更重要的是為學習者提供了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環境。英語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就是將計算機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工具與英語學科完美結合,使其與英語課程的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及實施過程自然和諧的融為一體。這種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教學手段,將圖形、聲音、動畫、文字等多種信息功能整合為一體,增加了信息獲取量,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其次它使學生的眼、耳、口、手和腦并用,讓學生聞其聲、觀其形,以全方位、多層次吸引學生,從而能愉悅的接受和運用新知。因此為了適應有效教學的需要,我們應努力使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整合,從而優化我們傳統、單一的課堂結構。

一、音標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音標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關鍵的一步,它決定著讀音的準確性和音色的純真度。尤其是在教元音和輔音的發音方法時,要求學生掌握每個音的發音要領,諸如開口度的閉合,舌位的高低,唇呈扁形還是圓形;對于輔音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氣流在發音通道上受阻和聲帶是否振動的情況。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只能靠感覺和模仿教師來掌握這些發音規律。而現在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人的發音器官喉頭結構、口腔結構、鼻腔結構以及發音時的全過程動態逼真地演示出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從整體上達到對知識的全面認識和理解。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這種有效整合,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形象化,使教學更具人性化色彩。

二、單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初中階段的詞匯量大,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法,老師領讀學生死記硬背,枯燥的方式會讓學生對識記英語詞匯失去信心。為了激發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提高詞匯教學的課堂效果,我們利用信息技術,將單詞放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多媒體聲情并茂地展示出來。例如學習有關動物類的詞匯,我們首先可以通過視頻直接播放自然界野生動物的場景,讓學生更真實地了解動物,觀看外形,聞其聲,目睹其生活的環境。然后再把所學單詞呈現出來,這樣通過聲音、圖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左右腦更好地協作,刺激學生快速感知,把名稱與實物自然的聯系起來,達到形、聲和意的有機統一,從而提高記憶詞匯、鞏固詞匯的目標。

三、口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人教版新目標(Go for it)教材中,側重語言會話即交際能里的培養。因此適時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單純的進行口語練習,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所以我們要把口語教學貫穿在日常教學的始終,緊扣教學內容多方位的給學生搭建語言會話的平臺。譬如進行七年級起始階段的數字教學這一課時,我放棄了用簡單枯燥的數字單純操練的形式,而是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用多媒體生動地展示出生活場景中的電話號碼、摩托車號碼、汽車號碼、QQ號碼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各種信息,讓學生隨著與畫面跳動的數字有節奏的跟讀。通過多媒體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景,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情境交際,充滿自信地與人交談,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

四、復習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復習課一直被認為是最不好上的課,整節課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學生聽。最后的結果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一知半解,費時費力達不到預期的復習效果。在教育信息化、多樣化的今天,我們可以把學科知識滲透到信息技術中加以整合,將復習課設計成“高密度”、“快節奏”、“大容量”的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開放性的練習,搭建更多機會的操作平臺,大幅度提高學習和實際運用的頻率,以達到進一步鞏固、強化訓練的目的。如我在教現在完成時態時,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這個語法通過六大板塊展示出來:概念,結構形式,時間狀語,常用的瞬間動詞與延續性動詞的轉換,隨堂練習,典型考點。如此多的內容在傳統授課時至少需三個課時,而通過多媒體可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由于是復習,前四部分內容一帶而過,重點是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設計了大量新穎、典型的練習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隨機去做,老師跟蹤輔導,就地解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挖掘了他們的潛力,還節約了時間擴充了課堂容量,及時的反饋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相整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促使教學方式與教學過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刺激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方式,使老師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導者身份出現在教學中,而不再是說教者。學生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者。同時信息技術在教學思路和手段上的求實、求新、求變,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突破,促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Z]. 惟存教育網站

[3]龔亞夫.如何教兒童學習英語——語言習得研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 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1(8):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国产av超爽剧情系列|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a| 夜爽8888视频在线观看| 三年片大全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老熟妻内射精品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欧美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瑜伽 |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97se亚洲综合在线|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别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朝鲜女子内射杂交bbw|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 久久婷婷香蕉热狠狠综合| 深夜a级毛片催情精视频免费|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女教师办公室被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欧美99|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