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2 00:0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城市地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現代性;“禁言之物”;城市書寫
在全球化語境和社會現實的雙重背景之下,有關都市現代性的探討與爭論層出不窮。關于“大都會”(metropolis)生活的描述――無論是西美爾所指涉的公共空間比例的大幅增加、波德萊爾及本雅明筆下“漫游者”的舞臺,抑或是馬克斯?韋伯所強調的“不同個體能夠共同進入的最無個體性的生活形式”――都突顯出了其迷一般的特質。作為中國都市現代化最早的發端之地,上海的現代性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界關注的焦點。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上海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情長意深,傾國傾城。多少傳奇,寫不盡她的風姿;多少寓言,變作了她的胭脂。上海,到底是一種真實的存在,還是一個幻化的迷夢?
蔡翔先生的論文《城市書寫以及書寫的“禁言之物”――關于〈城市地圖〉的文本分析和社會批評》選擇系列文章《城市地圖》作為文本分析的對象。他以上海想象的生產轉換為一個現代性的“民族寓言”為切入點,分析了上海兩種記憶的歷史對視、“風景”與“本土”的對立,空間生產、“禁言之物”與文化等級制度建構,從而提出都市的現代性想象,與被書寫遮蔽/遺忘了的底層記憶和地理的命題。其論文涉及三大領域:記憶、人文地理和城市研究。整篇論文不但試圖在文學文本和社會文本之間尋找其內在的關聯,而且同時采用了文學批評與文化研究的方法,顯示出了一種獨特的學術視野和跨學科研究的特征。
論文第一部分《兩種記憶的對視:上海的歷史》追述了作為上海“底層”和“上層”象征的以蘇州河南北為界的城市人文地理區劃的形成過程。指出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上海”的“集體性敘事”實際上“無視”了其“底層”代表――蘇州河以北的生活敘事。而這一被城市主流話語所遮蔽的“外部”卻在諸如《楊樹浦》、《浜北人》和《虹口軼事》等文學文本中無意識的“復活”,從而使我們得以見到一個同上海的“集體性敘事”形成“對視”的與電車、高樓、街道、人群、酒吧、霓虹燈等象征著都市現代性的物象所截然不同的“本土化”的上海。在這樣一個充斥著“棚戶區”的下層空間里,個體沖不出“家庭生活式”的聯結,他們被邊緣化卻又極力想進入城市中心生活;他們被城市的上層階級拒絕――在這個以消費為最主要特征的社會里,貧困使他們成為最卑微的“他者”。誠如西美爾所言,現代性的歷史就存在于貨幣經濟的發展之中;是貨幣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引起了現代社會關系的轉化,而且貨幣經濟也是現代都市生活風格的主要根源:它主宰著都市里現代人心態和氣質的微妙變化,并決定著他們的精神生存境遇。置身于消費社會之中,底層階級無法擺脫金錢對他們命運的宰治,同時也無可避免的會產生身份置換以及上層化的愿望。就深層意義而言,這體現出的是一種“政治無意識”,即:就某個政治群體(如階級、政黨、集團等)中的政治個體來說,他們作為個人所應該具有的那些有個性的思想意識,被無個性的、統一的政治意識形態所代替。在這個時候,這些個體的政治行為,實際上主要是被他們的思想意識中那些無意識因素所支配著的。作為被主流話語所“遮蔽”的存在,下層階級渴望著來自城市中心的認同;在尋找自身意義的過程中,他們是需要被上層社會所表征與建構的“他者”――意識形態強大的收編作用由此可見。
論文第二部分《意義尋找和“禁言之物”的出現》進一步展示了社會底層和上層之間的對立。文章指出,“在某種意義上,由于地理隔絕的原因,空間往往會演化成不同的階級形態乃至階級的生活形態。” [1]然而這種“底層”與“上層”之間的對立在空間上卻又不是永遠壁壘分明的。在城市的中心地帶仍然居住著不計其數的貧民;在高樓林立與優雅的人性背后隱藏著的是黑暗骯臟、狹窄不堪的底層居住空間,以及一種隨之而來的“羞恥”感。這便是底層生活殘酷的真實寫照:它與上層社會并存卻永遠被其排斥,而成為敘述的“他者”,淪為主流話語中的“禁言之物”。“風景”與“本土”的對立也隨之產生:亦即“文化上和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人的空間”和“被剝奪了資源的,無權無勢的當地人的空間” [2]的對立。這種對立源自人在城市中的意義尋找,而意義的產生顯然已經由“政治無意識”而意識形態化了。因此,底層階級無論這樣努力都始終是都市里的“異鄉人”,孤獨、焦慮、寂寞以及彷徨時刻伴隨在他們關于身份置換與上層化的想象之中。
論文第三部分《“街道”的重現與職業化的空間想象”》指出“城市下層生活的記憶淡化乃至消失,在某種意義上,或許與‘家庭’在敘述中的退出有關。”[3]而當家庭或是下層生活已成某種“禁言之物”的時候,意義的尋找,亦即敘述的中心便理所當然的開始向城市中心轉移。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一大批年輕的有著職業身份的非專職白領作者的出現,“街道”開始大量的在敘述中涌現。敘述者對“街道”的成功進入意味著“風景”與“本土”對立的消失:由于職業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城市中心;他們尋找自身意義的同時也隱含著對占統治地位的文化資源的空間爭奪。然而,先于這種成功“進入”之前發生的是他們的身份置換:即將自身轉化為消費主體――這也是他們成為消費社會“風景”的最根本前提。由此,依據一個人的出身、門第而對其進行身份劃分的傳統模式在消費時代宣告徹底破產;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費方式與內容為劃分標準的更為不公平的社會關系。于是,在這種巨大的現代性力量面前,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被成功地壓制和扼殺,整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這種人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就此而言,現代性已由制度層面轉向社會層面,即從宏觀轉向了微觀。
論文最后指出,有關“上海”的集體性敘事的某種起源來自于對現代性的“塑造”或者“構建”。而現代性在當下的中國尚處在一個未完成的狀態,因此“城市書寫”會生產出更多的“禁言之物”,也會有更多殘酷的真實存在被遮蔽;與此同時,在意識形態作用下的文化等級制度也成為“城市書寫”所無法彌補的“先天不足”。
(作者單位:四川外語學院)
注釋:
[1] 蔡翔《城市書寫以及書寫的“禁言之物”――關于〈城市地圖〉的文本分析和社會批評》,《視界》2004年第14輯,215頁,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同上,218頁.
[3] 同上,219頁.
參考文獻:
[1]蔡翔:《城市書寫以及書寫的“禁言之物”――關于〈城市地圖〉的文本分析和社會批評》,《視界》2004年第14輯,河北教育出版社.
[2][英]弗里斯比:《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盧暉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美]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一、新課程案例與問題研究中融入鄉土地理的好處
鄉土地理教育是學校地理教育重要的傳統內容之一。早在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就曾主張教給兒童鄉土地理知識。在義務教育的教學大綱中,還特別強調地理教學應密切聯系鄉土實際,注重實踐活動。鄉土地理教育在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而我們高中地理進入新課程后,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鄉土地理的融入有眾多的好處:
1.彌補教材案例的陌生感,鄉土地理的案例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提高學生的求知欲。
2.有利于學生深入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意識到地理是生活的地理,是有用的地理,提高其日后實踐能力與信心。
3.新課程人教版必修教材更是涉及人口分布遷移、農業地域類型、城市地域結構、城市化、城市交通、城市工業及可持續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特別是通過鄉土地理了解自己的家鄉狀況。
二、新課程人教版必修Ⅱ鄉土地理應用案例評析
案例一:城市功能分區及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與發展的原因及未來趨勢
課標要求: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的原因。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學習目標:1.掌握影響城市地域結構的主要因素;2.以某個城市為例,說出該城市的地域結構,并解釋其形成、變化的原因。
教材中的舉例:圖2.1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分區舉例,圖2.9我國北方某城市的居住區與工業區的兩種布局方案
大連鄉土舉例:教學用GoogleEarth軟件幫助學生分析大連市的功能分區。并以大連市的功能區分布圖鞏固練習,鍛煉學生的空間定位。在此基礎上利用大連市主要商圈分布及現狀圖、大連未來城區圖來分析商業區、大連工業區分布圖(配盛行風向)講解大連市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與發展的原因及未來趨勢。
評析:
優點:1.平日里教師喜歡用課件,好處是信息量大、效率高,但許多幻燈片一晃而過,學生也記不下多少。所以備課時一定要想到給學生留下學習的依據,便于學生日后的復習,教師要站到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能否記住。
2.通過課下對大連市商業區與工業區的調查與取證分析,學
生不僅能列出大連市各商業區、工業區的分布,還簡析了這些地理事物布局的合理性和存在問題,同時提出了改進意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對方位感也有提高,懂得了運用地圖的基本要素。
不足:1.只以大連市的商業區與工業區為例,其他功能分區沒有詳解。
2.學生需課下查閱資料,若時間倉促,則易形成教師“一言堂”的局面。
案例二: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課標要求: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學習目標:1.能以某一服務功能為例,說出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2.以某一地域的不同級別城市數目及分布,進行分析運用中心地理論。
教材中的舉例:27頁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的變化;30頁案例3荷蘭圩田居民點的設置
大連鄉土舉例:教學時利用大連市、莊河市、仙人洞三個地區的醫療單位下設科室的種類與數量幫助學生分析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利用中心地理論圖及大連市城鎮規劃圖講解,并以大連市、莊河市、仙人洞具體為例分析,輔以大連市城市等級體系的建立與規劃,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評析:
優點:1.能以大連市及莊河、仙人洞鄉土地理為例,助學生對不同等級醫療單位下設科室的種類與數量分析,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所舉例易懂有說服力。
2.中心地理論是舊教材沒有的新出現的地理知識。如,理論難以理解,所以教參只要求重講應用。如能夠以地理填充圖冊上安徽省的最佳例證能夠馬上應用所學理論加以鞏固,學生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從而強烈地感受到地理知識是有用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不足:大連市的城市等級體系建立與規劃直接給出以示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與種類,卻沒有詳細定量的說明中心地理論在大連市城市等級體系建立中的指導作用。
案例三:家鄉的農業園區會是怎么樣
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1.能以大連市農業園區為例,為其發展獻計獻策。2.可持續發展思想(人地協調)在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的應用。
教材中的舉例:紅太陽農業園區的三種典型的農業:綜合利用生態農業、立體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
大連鄉土舉例:教師示例:現代農業園區已成為大連市農業現代化新亮點。“十五”期間,大連市被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6部委確定為我國北方唯一的農業生態建設示范市。經過5年建設,大連市已形成戶用與農業園區能源綜合利用為主的農村生態建設模式。
學生示例:略(課前上網查相關資料做成ppt課件展示)
評析:
優點:1.上網查閱資料方便。又是自己身邊的農業園區(教師以旅順農業園區的建設為例引導)學生興趣較濃;
2.教材中提及的典型農業地域類型大連均有。
不足:沒有條件、機會讓學生親自去看一看旅順的農業園區
建設,若能去則免去教師講解且能夠令學生深知不忘且以后的地理學習會自主地向大連市相應的鄉土地理知識靠攏。
三、鄉土地理應用的建議
1.地理教師素質自我完善,多收集并應用鄉土地理的素材。
2.開展小區域鄉土地理調查活動,最好能夠為不同級別的學校提供市級的地理調查活動,各學校選人參加集體活動,子課題分校研究,靈活開放學習鄉土地理,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地理知識的應用意識。
3.能夠舉行大連鄉土地理探究性學習教學課例觀摩研討,教
武漢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空間結構布局研究
一、選題依據(目的、意義、學術價值、該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本人學術準備情況)
武漢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空間結構布局研究
課題目的:
從廣義的角度看,產業結構的升級是知識產業結構的外向型、生態、有機結合的演變過程集成,并從城市空間的擴張、新的發展、城市的變化,逐步演變城市功能體系的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產業結構等方面提升城市響應理論支撐。從武漢市產業和城市發展的實際問題,分析了針對武漢市的產業結構升級城市的制約因素,未來的產業結構長春市響應和趨勢分析的功能定位、產業結構升級、城市性質城市功能區空間結構優化和建設都市區一體化,促進縣域經濟突破、城鄉一體化系統和區域城市,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五方面應該對產業升級的城市化響應的未來武漢市審判體制的戰略重點。通過城市副核的培育與壯大,增強城市分區核心的聚合能力,促進城市、產業與職能在城市各分區的重新組合,真正分流成城市的要素、產業與職能,促使城市消腫,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城市空間結構的優化。
【關鍵詞】產業結構升級;空間結構布局;
課題意義:
城市經濟空間結構是指在復雜關系的特定地區人類經濟活動與經濟空間結構關系,反映這種關系的空間之間的城市是生產、貿易關系、生活喜好和信息技術條件,對城市經濟空間結構的影響,或多或少,這樣的城市的形成是長期的,城市的發展方向是不確定的。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現代城市是以人的經濟活動為主體的空間利用行為的產物。城市人力資本的集中誘導因素是經濟、技術、文化和信息在空間和區域系統中的集聚。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形成,城市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在封建社會時期,生產方式是以家庭為基礎的生產,農業的生產和加工是非常簡單的、小的、緩慢的、自足的交易是一個簡單的商品交換,由于交通的限制、經濟活動、小范圍的空間格局,只是在一定的區域局限于滿足生產單位的各種需求。隨著現代工業革命推動的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的經濟活動受到抑制,規模經濟被突顯出來。由于土地資源供應是有限的,人口和經濟活動在鉛的問題,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住房緊張、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等一系列的城市,因為這些城市的負面影響,大量社會財富造成的損失、浪費資源和能源。這些矛盾和問題嚴重制約著城市的順利發展,進而影響到城市產業的健康發展。尋找適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城市空間經濟結構,已成為經濟學領域的熱門話題。那么,為什么社會經濟活動和人口趨向于聚集到城市?這種趨勢是什么動機?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發展,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經濟效益?我國正處于加快城市發展的新階段,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上,還是在城市發展的數量上,都把重點放在城市經濟的數量與質量與城市規模效應的關系上。因此,研究城市空間經濟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口遷移與經濟集聚效應。
主要任務:
1.
搜集有關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空間布局的相關資料
2.
了解產業結構的模式,以及空間布局的方式
3.
分析我國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空間布局較成功的地方及模式
4.
根據上述分析,提出如何創新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空間布局
5.
新常態下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空間布局模式創新的思考
面臨問題:
1.
對論文的題目內涵了解不夠深刻,很難找到論文的核心所在
2.
搜集資料的范圍太窄,特別是不能全面地對武漢市投融資模式進行深入的了解
3.
思想陷入了誤區,不能很好的打開思路
4.
對論文的結構框架不能很好的駕馭
5.
知識面不夠廣泛,使信息來源很有限
解決方法:
1.
找相關的書籍對題目的意義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和研究找到論文的核心所在
2.
多看看相關方面的書籍和學術論文,增強自己的理論知識
3.
拜訪在這些方面有經驗的專家進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4.
聯系導師,聽取導師的建議使自己對論文的結構和框架能夠很好的把握
5.
利用現在的網絡進行資料的收集,來獲取資源
二、論文結構框架(主要觀點)
【摘 要】
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結構的轉型,和人們態度的改變生活和工作需求的變化正在發生,中國城市的數量和質量的變化:變化一方面城市內部功能和改善城市空間結構,城市的形態變化,城市規模實現絕對增長;另一方面,城市的邊界框架的模糊擴展,城市不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對城市群的城市區,宏觀的規模也不斷擴大的城市。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對城市資源和環境發展的制約日益突出,出現了城市交通擁堵,減少資源、環境退化、空氣污染、失業率提高,社會不穩定等“城市病”,從世界城市的發展,它是在每個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狀態。目前,我國城市已進入快速擴張階段,也是“城市病”時期。在這種背景下,本文旨在優化城市空間經濟結構為研究對象,對人口遷移和經濟集聚從兩個角度對城市空間經濟研究,一個經濟地理學科融合、區域經濟學、人口學、結合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和重力模型法,聚集維數模型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手段,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在動態變化和趨勢的發展現狀發現城市經濟空間結構希望能為城市建設的發展和經濟理論的現實提供有益的參考。產業結構演進與城市空間擴展的互動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土地利用結構變化方面,從產業結構演進與產業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功能區調整結構、產業結構和對城市和城市空間形態演變的產業結構升級的互動機制分析城市空間優化調整,并以長春市為例,研究產業結構與城市空間長春市演化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提出了兩個未來互動趨勢。
關鍵字: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形態;武漢
正文大綱: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選題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2
產業結構升級與城市空間結構形態演變互動機制
2.1
產業結構演進與城市用地結構變化
2.2
產業結構更新與城市功能地域調整
2.3
產業結構調整與城市空間形態優化
3
武漢市產業結構升級與城市空間結構形態演變的互動過程
3.1城市產業發育與城市空間雛形形成階段
3.2城市產業轉型與城市功能地域形成階段
3.3
城市工業地位確立與城市空間形態形成階段
3.4
城市產業聚集與城市建成區規模擴張階段
3.5
城市產業升級與城市新區建設階段
3.6
城市產業擴散與城市地域結構完善階段
4
武漢市產業結構升級與城市空間演變的互動趨勢及實現路徑
4.1產業結構整合化與大都市地域發育
4.2產業結構知識化與城市功能地域優化
4.3
產業結構服務化與城市核心區功能升級
4.4
產業結構國際化與城市外向型地域建設
4.5
產業結構生態化與城市生態空間構建
5
對武漢市創新投融資體系的建議
5.1探索更加均衡高效的地方政府投融資模式
5.2
建立適合武漢市情且可制作性強的投融資平臺
5.3鼓勵社會資本全面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結
論
致
謝
參考文獻
三、論文寫作安排(進程安排、待解決問題)
根據黨校的要求,合理安排時間,按時完成論文撰寫及答辯:
2017年10月:在導師的指導下作開題報告、完成畢業論文提綱;
2017年11月1日—2月29日前初稿交指導教師(文章不少于2萬字)進行初審和修改;
2018年2月29日—4月30日完善論文,修改格式,論文成稿,至少3次與指導教師見面,報告自己論文修改情況,將導師的指導意見填寫在《在職研究生畢業論文指導工作聯系手冊》上,并根據每次導師指導及時修改完善;
2018年4月30日—5月15日,等待論文二審結果,熟悉答辯流程,進行論文答辯準備;
2018年5月15日—6月30日,論文答辯。
導師意見:
簽名:
年
關鍵詞: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建設思路;體系結構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發生了巨大轉變,課程網絡化成為教育方式多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網絡化是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下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意義與目的
“人文地理學”是高校地理科學專業的主干專業課。人文地理學是研究關于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科,以人地關系為研究主體,側重于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課程資源極其豐富,因此,發揮計算機網絡的優勢,進行人文地理學課程資源網絡化建設,對于深化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以及研究性教學的開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人文地理學有著復雜的學科體系,具有眾多的分支學科。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主要有經濟地理、城市地理、鄉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軍事地理、旅游地理、社會地理等,各學科互相交叉,構地理綜合體。復雜的體系結構,困擾了很多剛入門的學生,需要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將這種體系結構展示出來。
其次,當代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廣泛,信息資源非常豐富。第一手資源雖然有著親身體驗,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為空間畢竟有限,通過間接行為空間,獲取間接資源,同樣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在不停地運動中,并且運動速度相對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對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區人文現象的分布面貌是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學習與研究人文地理學,不能僅僅是停留在某一時期特定的環境下,而要有時間跨度,這樣的學習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傳統的媒體資源更新較慢,不能響應更新頻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對象,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媒體資源來支持人文地理的學習與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各種地圖、動態和靜態的圖像以及大量的統計數據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單純地依賴某一種媒體,要多種媒體結合,使用各種媒體資料。
綜上所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結合人文地理學科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由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逐步轉變為課堂講授與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模式,擴展學習主體自主學習的途徑,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學習平臺,強化學生能力培養,是“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思路
1 運用多元化理論指導。根據《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因此,“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應在現代課程理論、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和現代遠程教育理論等多元理論的共同指導下進行。例如,根據現代課程和現代教學設計理論,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每一位老師和學生對課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釋中,總要融入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形成不同意義的生長域。因此教學設計不再是簡單的設計之后加以實施的問題,而是一個在學與教的具體情況下和在學與教的互動中發展演化的過程。結合現代遠程教育理論,在“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時堅持教學設計和系統設計并舉。其中,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的指導下,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教學對象、課程特點,合理地選擇和加工教學信息,設計和組織教學環節。同時特別注意網絡的教學環境和課程特點,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實時互動的優勢,追求創設支持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使課程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教學過程個性化、自主化。
2 體現人文地理學科特色。人地相關論是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始終貫徹在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各個階段的一條主線。在選取課程資源、構建網絡課程體系、進行授課輔導時要始終貫穿人地和諧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學的社會性、地域性和綜合性特點。人文地理學是一門社會性較強的學科,不僅研究內容具有明顯的社會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會性還突出表現在其歷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傳播、聚落的形成與分布等,在教學資源建設時既要突出現狀,也要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地域性是地理學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學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學與其他人文學科的差異,根本點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學包含了區域研究的特性,重視區域的差異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課程網絡化建設時要突出區域性特點。人文地理學的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其自身的綜合性,而且體現在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密切聯系,如政治經濟學、人口學、社會學等的發展,都大大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因此在課程網絡化建設時,不僅僅著眼于人文地理學本身,還要與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與核心內容緊密結合,并且利用其他學科的方法,比如將地理信息技術引入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
3 發揮網絡平臺教學優勢。網絡平臺具有以下教學優勢:一是直觀性。網絡課程資源具有圖文并茂、音畫俱全的特點,針對人文地理教學中難懂難教的問題,以地圖、圖片、圖表、視頻、動畫和邏輯示意圖等多種形式展現,直觀、形象、生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并擴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二是互動性。網絡平臺具備網上論壇、電子郵件、聊天室等工具,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學生被動接受模式,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隨時與教師溝通,答疑釋惑。三是友好性。網絡平臺界面美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提示信息詳細、準確、恰當,使師生都能夠容易操作。四是創新性。在設計上可以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作用。如學生利用網絡平臺,根據自身特點,自行瀏覽課程知識,及時查漏補缺;學生可以通過各種互動工具就教師提出的主題進行討論與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學科建設成果。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是共性與個性的綜合,一方面網絡課程需要較為穩定和規范的結構,涵蓋教學必須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根據課程特點及自身學科建設及教學與科研成果,設計個性化的內容,體現課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地理學具有眾多的分支學科,除人文地理總論以外,各分支學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與論著作為課程教學的支撐。
南京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專業自創立之初,老一輩著名地理學家李旭旦、金其銘等先生陸續出版了多部極具影響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課程網絡化建設中,將教材建設成果作為一個特色模塊,拓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了解學科研究方向和動態,方便學生查閱、比較和學習。
5 著眼于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課程網絡化建設不僅是以網頁形式呈現課程的內容,而且是教學的一種重要資源,是網絡教學的支撐環境。它可作為課堂環境和課外環境下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內容和材料,學生的許多學習活動都是在網絡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課程網絡化建設除了內容的展示,還必須增加強大的學習功能,保證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鉆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的建設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三、“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體系結構
課程網絡化建設的體系結構設計十分重要,它是網絡課程整體設計理念和指導思想的體現。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看,整體結構設計包括兩個方面:整體頁面層次和各層頁面中內容的組織。學生是通過訪問各層次進行學習的,整體層次及各個層次頁面中的具體內容及其結構必然對學生的學習直接產生影響。
人文地理網絡課程結構分為四大模塊,即課程模塊、教學模塊、互動模塊和特色模塊(見下表)。
特色模塊是人文地理學課程網絡化建設的一大亮點。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設、教學資源導航、實踐拓展訓練和中外文獻選讀四大特色欄目。
1 教學資源導航。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也就無法建構起理想的教學環境。網絡教學資源是為學生提供大量學習材料和學習工具、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養營造理想環境的基礎。根據人文地理學課程特點,教學資源導航欄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漢對照人文地理詞匯和國外人文地理學者兩個子欄目,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國外人文地理發展和人文地理大師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經歷。目前已有國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學者的簡歷及其相關網址,涉及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旅游地理學等專業領域。第二部分為主體教學資源,包括專題地圖、實景圖、規劃圖和統計年鑒等子欄目。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語言,用地圖說明問題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學資源包括經濟、聚落、文化、人口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景觀圖片、專題地圖等,所有圖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圖像;同時,為幫助學生學習掌握規劃工作的方法與技能,分類搜集整理了國內外眾多具有代表意義的規劃圖件。另一方面,隨著數學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來越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教學資源的統計數據庫涵蓋了中國經濟、社會、城市、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權威統計年鑒,便于教師、學生及其他研究人員的查閱。第三部分為考研指導,主要是提供國內絕大多數人文地理學招生院校及網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歷年人文地理考研資料。
2 實踐拓展訓練。實踐教學與訓練在人文地理課程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已經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寧經濟開發區、黃山與寶華山風景旅游區、廬山區域地理等實習基地。同時,開設科技文獻檢索、規劃制圖、論文寫作等實踐性選修課程,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依托地理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開設了“虛擬實習”的特色欄目,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地理環境模擬實驗室,增設了城市景觀三維表現、數字小區三維表現、主要商業區三維表現、城市交通流三維表現與模擬等極具特色的實驗項目。
3 中外文獻選讀。人文地理學科歷史悠久,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人文地理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研究,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出版了眾多的教材和專著。為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人文地理的理解,設立中外文獻選讀欄目,精選各種經典文獻,包括國內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詞典以及國內外人文地理相關資源網站等。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結合對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新形勢下,高校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知識的組織者,也應成為教學資源的建設者,共同促進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麗,從學習策略規律思考高校課程網絡化建設[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77-79
[2]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賈雪梅,楊改學,網絡課程建設與發展的若干趨向[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網絡課程建設的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4):137-138
[5]吳傳鈞,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4(Z2):4-5
關鍵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科與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一門主要學習資源環境以及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檢測以及地理地質等相關知識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國內有116所高等院校開設有此專業。根據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專業皆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在這樣的專業調整背景下,新疆農業大學立足于社會需求,結合自身學科背景和學科優勢,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學科專業發展方向,如何重新構建學科專業體系,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成為學校今后一段時間內本科專業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專業及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
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最初設立的目的與初衷是為了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城鄉規劃與管理過程中,但從新疆農業大學開設多年的實際效果來看,該專業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和學生就業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現實問題。
(一)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乍一聽“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這個專業,會感覺該專業定位寬泛、培養目標囊括多個專業領域、學生就業去向定位多方向,優勢體現非常明顯。但正是這些“優勢”導致該專業發展至今弊端和問題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養目標難以明確、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知識,設計、規劃、評價、決策、策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可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定位過于寬泛,要求學生兼具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致使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也使學校面臨著專業難以準確定位、難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學生面臨著什么都需要學、卻什么都學不精的尷尬困境。
(二)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口徑太寬、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導致該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盡合理。該專業學生要求畢業后能夠勝任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這就要求專業課程設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國土資源、生態環境、城鄉規劃、城市管理等諸多方面,而目前慣行的本科專業(學分制)四年制難以保證如此龐大的課程體系設置,其結果只能是學生學而不精,形成專業不“專”的窘境。
新疆農業大學依托自己的學科背景,在2012級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設定的專業主干學科為地理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主要課程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自然資源概論、環境科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資源環境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地理信息系統、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利用與規劃、村鎮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測量學、地理數學方法、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等。從設置的這些課程可以看出,教學內容囊括資源、環境、生態、城市、規劃、管理等多方面,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雜亂無特色,重點不突出,在社會上找不到完全與之匹配的部門、行業。可見,按照“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來全方位設置課程并不符合科學發展原理與規律,也違背市場規律,課程設置應當針對市場需求與相應的行業部門,有的放矢。
(三)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
由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知識繁多而駁雜,就業前景并不理想,畢業生多從事與其專業不符的職業,據麥克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主要本科專業中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專業之一,排名第八,對口率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該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專業口徑太寬,學生學的雜而不精,似乎什么都會又都不會,社會上也沒有完全匹配的部門、行業,導致就業市場和各用人單位難以認可并接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而用人單位更愿意吸納與其完全對口的專業的學生,例如,規劃部門愿意吸收城市規劃、建筑學等專業的學生,環保部門愿意吸收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環保類專業的學生,國土部門愿意吸收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測繪等專業的學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前述諸多專業的學生相比幾乎毫無專業競爭優勢,導致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專業對口率很低。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學科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帶來的機遇
如前所述,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我國開辦多年以來,各地各高校都面臨著許多教學管理、學科建設、學生就業方面的困境。鑒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將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個專業。此次學科與專業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首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幫助該新專業明晰了專業內涵、理順了學科關系、明確了發展方向。具體來說,就是明晰了未來城鄉規劃教育和實踐的發展方向,使地理學科參與城鄉規劃實踐,用地理學理論統籌指導城鄉規劃、建設和發展,成為了新專業的具體內涵。這正好適應了城鄉規劃學科的綜合性和人文地理學的專業性發展趨勢,也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定位上更加細化、明確,承擔起了培養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明確了該新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教育目標,使得其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都較強。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背景與優勢,優選特色方向,顯得更具靈活性和自主性,新疆農業大學就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以期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掌握基礎人文地理知識和理論的,精通基礎城鄉規劃知識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部門以及相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新專業方向確立的基礎上,接下來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體系,優化專業課程設置與課時結構,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節。
再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對學生來說,改善了原專業學生學而不精以及專業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境況,使得學生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也有了更加對口和明確的用人單位,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
面臨機遇的同時,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存在著諸多挑戰,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與結構的優化、在學時有限前提下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等。各高校應充分發揮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優勢,并以此組織教育實踐,實現規劃人才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高。基于以上問題兼顧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新疆農業大學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了完整的課程體系。
(一)人才培養目標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微觀居住區的管理規劃,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業務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養目標指導下,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和前沿發展、應用前景,了解相近專業如城市規劃、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掌握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技術、具有較熟練的遙感、GIS、計算機和繪圖等技術的操作能力,掌握資料調查與收集、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歸納、整理相關數據和撰寫論文的能力;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協同攻關能力;外語要達到能較順利地查閱外文期刊以及運用外語交流的水平。
(三)課程體系構建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以及綜合教育課程體系。
課堂教學課程體系是主要的理論教學環節,構成人才培養知識結構的基礎。除了提升基礎素質能力的課程如思政、大學英語、高數、體育、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和普通基礎課以及公共選修課之外,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堂教學課程體系主要還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限定選修課以及任意選修課,具體課程主要是結合學校的學科背景與社會需求設定。其中,專業基礎課主要有管理學原理、經濟學、自然資源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地統計學、遙感概論、地圖學、城市地理學、地理數學方法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及專業限定選修課主要有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規劃與管理、村鎮規劃、旅游規劃與設計、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資源調查與評價、居住區規劃與設計和資源環境經濟學;任意選修課主要包括維吾爾口語、專業英語、建筑美學、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礦產資源管理概論、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城市規劃制圖技術、公文寫作、專業文獻檢索以及文獻綜述與科技論文撰寫方法。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為課堂理論教學課程體系與用人單位及社會搭建起一個橋梁與平臺,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實驗、課程實習、專業實習及畢業實習和設計4個環節。其中,課堂實驗根據各門課程教學計劃進行;課程實習主要有自然地理學實習、遙感實習、地圖學實習、土地利用與規劃實習、村鎮規劃與設計實習,前三者各一周、后兩者各兩周;專業實習為校外城鄉規劃綜合實習,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學年初始;此外,還有8周的畢業實習和累計10周的專業文獻綜述及畢業論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同時進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實習的具體內容以有利于學生就業為宗旨。
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則旨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包括軍事技能訓練、勞動技能訓練(包括公益勞動與支農勞動)、社會實踐(含社會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就業指導等環節。另外,學校還出臺了《新疆農業大學綜合素質學分管理辦法》,規定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含校級)各類科技活動、學科競賽、文體競賽,參加學校和有關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支農勞動獲獎,參加自治區和國家組織的各類公共考試,職業資格與技能認證考核,閱讀學校推薦的課外書目、學術論文,以及聽取學術報告與專題講座等,取得成績者,由學校認可并以學分形式記載在學生學習檔案中,要求至少應取得8個學分(其中非專業職業資格認證至少2學分),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綜上,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在重視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又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外,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重在明確專業內涵與方向,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當然,新專業的建設是一個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新疆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也一定存在著很多不足,在今后還將歷經一個不斷反饋與修正完善的過程。
結語
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并進行的學科和專業調整,順應了社會發展需要,給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承辦高校及教學工作者應該在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訓,結合社會需求,重構專業體系,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以提高專業競爭力,促進新專業更快更好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城鄉規劃的合格人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頒布新版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新規.中國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最低的本科專業排行榜[N].網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華,張勇,劉雪艷.專業調整背景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現狀與展望[J].皖西學院學報,2013,(1):134-137,156.
[4] 趙映慧,袁兆華,王杜春,等.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陳昆侖,李丹,王旭.學科調整背景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機遇與發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關鍵詞:自然環境診斷 生態規劃
1 引言
將城市有組織地融入自然環境之中,成為真正意義的“山水城市”一直是人類不斷不斷探索、自我完善提高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城市化過程,不可避免對自然生態產生了負面影響。如何在城市規劃中根據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將城市建設融入自然,實現對自然生態的平衡設計,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生態支撐。而在所有開發建設活動之前對城市生態的摸底工作,即城市自然診斷則是體現尋找城市的生態制約條件,也是實現自然生態平衡設計的價值點[1]所在。
中國傳統道教文化提及的“師法自然,因地制宜”正是體現了城市發展需要尊重自然的智慧。生態診斷對于此句的理解則是通過對自然本底的學習和傳承,形成對特定區域自然生態條件的理解和傳承,即基于生態理性的思考,按照自然生態原理構建城市系統,并盡可能減少城市建設對自然的損傷、提高城市生態效率的過程。只有這樣,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與生態服務價值才能形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2]。
2 自然生態診斷的理論基礎
自然地理學將自然地理環境視為一個龐大的有機物質系統,其五大基本組成要素,即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在能量的支配下不斷進行著動態聯系。因此生態診斷關鍵技術即基于自然生態原理對各自然要素進行集成分析的同時還需體現各要素分析的動態聯系。
承載力是生態城市發展的基石,是根據自然資源與環境容量約束下的實際承載能力確定城市在生態系統承受閾值范圍之內的發展強度,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享的生態文明內涵。因此自然生態診斷從約束性條件內涵出發,即從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順應自然生態演變規律、保持原生表土自然植被、維持自然生態多樣性角度進行城市的生態本底前期分析,使城市在對自然擾動最小的被動式設計中實現生態過程的自我維持、自我循環,使城市自然生態承載力始終處于一個安全閾值范圍之內。
3生態診斷從理論走向實踐
3.1從地貌單元到城市建設適宜性
城市發展過程中自然地貌作為城市下墊面的基盤,直接影響著城市形態、結構和城市發展方向,因此自然地貌對城市的適宜性問題,是當前和未來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問題[3]。在城市開發建設前端對地貌因素潛在作用的影響的判別診斷,將有利于城市規劃和城市空間布局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和職能的充分發揮[4]。
由于快速城市化擴張對建設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山體、河漫灘、濕地、溝谷等為代表的自然地貌在逐漸被改變或者侵占,導致城市自然生態骨架或生態敏感地帶的破壞,從而引發更多的次生災害和潛在城市生態風險。因此在城市規劃設計前端通過對地形地貌分劃分,工程地質和地質災害易發特性的認識,以及對地貌單元過渡帶進行有效識別,才能在城市建設布局、開發強度、用地類型的控制中因地制宜提出開發策略,達到趨利避害、降低城市建設維護成本、保護城市安全的目的。例如預留自然匯水坡度和溝谷形成地表徑流排泄通道,降低市政管網敷設強度;對易出現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區域進行避讓,既克服不利因素,也反應出城市的固有山水風貌,將城市地貌寓于城市景觀建設之中;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山間盆地中的山前臺地面、盆底平原作為城市建設的理想地貌單元[4]。
3.2從水文到海綿城市的認識
自古以來,“得水為上”,河道水體為城市提供了水源,但不利水文條件同時也給城市帶來諸如洪水隱患、年均水量不均、河岸沖刷,河床淤積的不利影響。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通過水文自然生態診斷,判斷對于城市水文條件維護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是建設水安全城市的基本要求,同時對于受到破壞的水體和自然環境提出生態空間恢復和修復策略。
海綿城市即作為能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的城市,其建設理念應在考慮長期性和復雜性的基礎上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從城市規劃各階段提出設置海綿性下墊面、城市低影響開發、城市河湖水系的打造以及強制調蓄容積以及超標雨水排放通道的設置原則。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低沖擊技術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實現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環[5]。從
3.3 從生物到生態控制底線的保護
自然地理學對生物要素的研究包括種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對于人地關系高度緊張的城市化過程,更具現實意義的問題是如何判別和保護城市擴張的生態底線[6]。因此通過生態診斷優先識別和保護自然提供的關鍵生態系統服務以及維護這些服務的空間格局,然后適應性的選擇生物棲息地,來確定城市的形態和空間格局就作為維護區域與城市生態安全,實現精明保護與精明增長,建設宜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徑[7]。
通過對自然生態涵養、景觀資源和生物棲息地保護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空間判斷,同時對影響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各因子的提取,通過生態源地、生態廊道、形成基質-斑塊-廊道鑲嵌格局的生態基礎設施網絡,為生態安全約束下的城市規劃提供建設框架。
3.4從氣候到城市大氣環境改善
由于城市特殊的下墊面影響,氣候問題最為重要的是城市熱島效應及空氣污染問題[8]。目前城市爆發的空氣污染、霧霾等現象超過大氣環境自凈能力,再加上城市相對不暢的通風環境,致使污染物集聚在城市內部[9]。而對于城市內廢熱及污染物的疏散和調節主要依靠城市通風作用,而這一調節策略的核心問題是城市通風道的布局及設計。
大氣環境生態診斷通過對區域內外能源利用結構、城市現有以水系、交通干道為代表的通風廊道布局問題的梳理及分析,利用一些具體指標,如“風速比”確定城市現有的通風廊道和城市靜風區,為下一步規劃或建筑設計提出風道預留策略。依托整合組團內部和近郊的公園、綠地、農田以及水系、交通干道為對城市組團間及組團內部通風預留足夠的通道,保證通風效率,同時在城市街區內部的建設和更新中通過對建筑密度、高度、體型設計方面的控制,以及街道廊道連通,建筑底層架空、錯角布局等一系列細節設計確定通道的位置,營造具有不同功能和通風等級的城市通風微環境。
4 生態診斷技術未來的展望
利用自然生態診斷分析技術運用于生態城市規劃實踐,讓規劃具有因地制宜和實操性是城市規劃領域不斷探索和突破的課題之一。在沒有明確,可行的技術指導規范的情況下,以自然地理學對地球物質要素的劃分對象進行生態診斷不失為一種可操作的途徑。同時還需注意自然生態診斷不僅應作為規劃的前置分析,還應作為規劃后評估的手段,服務于規劃設計運營的全過程,以體現生態城市規劃中帶來的生態效益。
開展自然生態診斷是一項長期、不斷總結的研究任務,其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技術手段要有先進性,只有這樣才有利于監測和研究城市生態系統的長期演變規律, 豐富人類城市生態學知識, 提高人類解決目前和未來可能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志華. 自然生態平衡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A]. 見:現代建設工程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鄭州: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 2009: 201-203.
[2]王如松, 劉晶茹. 城市生態與生態人居建設[J]. 現代城市研究, 2010, (3): 28-31.
[3] Ian Douglas. The urban environment[M] .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 Ltd, 1983.
[4]朱華友, 毛錦旗, 王育梅. 城市開發建設對城市地貌的利用研究――以浙江省金華市為例[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5, 28(4): 441-445.
[5]鄧先瑞. 試論自然環境與城市建設――以長江流域為例[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2006, 40(3): 467-470.
[6]余孔堅, 王思思, 李迪華, 等. 北京城市擴張的生態底線――基本生態系統服務及其安全格局[J]. 城市規劃, 2010, (2): 19-27.
[7] 俞孔堅, 李迪華, 韓西麗.論“反規劃”[J].城市規劃, 2005, 29(09): 64-69.
關鍵詞:自我發展規劃;專業知識儲備;教研活動;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5-098-02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也是教師個體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依托專業組織,通過終身訓練,為提升專業水準而經過自我選擇所進行的各項學習活動的歷程。早在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勞工組織在《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中就提出:應該把教師作為專門職業來看待,教師職業是需要經過嚴格訓練和持續研究才能獲得并維持的公共業務。然而,由于社會經濟地位的嚴重失落,多重壓力下的職業倦怠以及專業發展資源的極度匱乏,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體水平不高;由于知識結構和教育觀念的差異,城鄉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與發展趨勢。在這里,筆者將通過對安徽省部分城鄉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進行的抽樣調查及分析對比,探討相應的發展對策。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隨機取樣的方法,分別從安徽省部分城市和農村地區選取中小學教師作為被試。整個調查采用團體施測的方法進行,最后的有效被試共340名,有效回收率為85%,其中包括城市教師98人(28.8%),農村教師242人(71.2%)。
(二)調查方法
借鑒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結合安徽省城鄉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專門編制了《城鄉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對比調查問卷》。問卷大部分采用封閉式問題,采用李克特的五點等級法,從“極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五個等級計分,主要考察調查對象對自身努力、教研活動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認識和評價情況。經檢驗,總問卷及三個維度的信度指標分別為0.89、0.88、0.88和0.88,結果表明信度較好。
(三)統計方法
調查所得數據使用SPSS Statisdes 17.0軟件包建立數據庫,并結合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完成了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歸等分析過程。
二、結果與分析
(一)專業發展動力源分析
為探討城鄉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動力的基本結構,我們對調查結果采用因素分析法,經方差極大旋轉后按征根>l的標準共提取出三個意義的因子,通過對各因子中項目意義的分析,我們將這三個因子分別命名為自身努力、教研活動和合作交流。將小于0.35的載荷剔除后,這三個因子對總變異的解釋率分別為20.84%、18.23%和19.49%,累積解釋總變異58.56%。本研究發現,城鄉中小學教師在專業發展動力結構上存在著差異傾向。
(二)因素分析
1. 自身努力
如表1所示,在“是否制訂明確的自我培養方向和詳盡的學習計劃”以及“是否經常閱讀專業報刊書籍”兩個問題選項中,城市地區中小學教師平均值明顯大于農村地區,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說明在專業發展規劃以及專業知識積累方面,城市教師自身努力程度均勝于農村教師,原因可能是城市地區教師專業發展要求高,呼聲大,且獲取專業資料渠道較多,資源相對豐富。
2. 教研活動
如表2所示,在“教學工作量”問題選項中,城市教師和農村教師均認為自身教學壓力較大,其中農村教師得分略高于城市教師;相對來說,在“教研活動量”問題選項中,城市和農村地區教師均認為教研活動量不夠,效果需要進一步提高,城市教師得分略高于農村教師,以上選項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兩相對照,說明過于繁重的教學任務阻礙了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如果正常的教學任務都自顧不暇,又怎能有足夠的精力發展自身呢?
3. 合作交流
如表3所示,在“合作交流主觀意識”、“與周邊學校經常交流互動”兩個問題選項中,城市地區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值均大于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的相應數字,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說明農村教師合作意識欠缺,與同行間的交流互動不夠,共同體建設有待加強。
三、對策探究
以上數據分析表明,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實施相應的發展對策,已經成為突破城鄉教師發展瓶頸的關鍵之舉,應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一)制定自我發展規劃,增加專業知識儲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相當部分的教師忽視自我發展規劃,沒有認真思考專業發展目標以及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更談不上應對措施與步驟。須知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周期短、老化快,對人才知識、能力的要求日臻復雜多樣,導致學校、家長和學生對教師的期望值不斷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要緊緊跟上時展的步伐,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制定合理發展規劃的同時努力增加專業知識儲備,不斷滿足自身專業發展的需求。
(二)減輕教學工作壓力,豐富教研活動形式
眾所周知,開展教研活動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從提出設想、查找資料到制定方案、撰寫論文,無不需要廣大教師全身心投入。然而,面對升學率的壓力,許多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往往被繁重的教學任務所取代。尤其是部分農村學校,由于編制過緊,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且隨著農村“留守學生”的急劇增多,農村教師既要承擔教育的責任,又要承擔教養的義務,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此重壓之下,教師能有多少時間靜下心來開展教學研究呢?因此,為獲得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須適當減輕教師教學工作壓力,通過豐富的教研活動形式提供拓展和更新的平臺,例如,以教研活動小組的形式定期展開研討,或從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進行課題研討,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
(三)聯合繼續教育機構,打造專業發展共同體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城鄉教師在合作交流方面存在欠缺。城市地區中小學可就近聯合師范大學,建立教、學、研共同體。在這個平等的專業發展共同體內,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組成合作小組,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具備實踐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在尋找問題解決途徑的過程中對教育實踐進行調整和完善。農村學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差異,應以地方師范院校為依托,努力提高縣、鄉兩級教師培訓機構運作能力,完善“縣一鄉(鎮)一校”三級教研網絡,為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正確、恰當的教師專業發展觀能夠促使教師更多地體味到職業生活中的尊嚴與快樂,在豐富多彩的工作活動中走上幸福之路。
參考文獻:
[1]楊樺,關于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5):75―77.
[2]李郭保,農村初中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調查研究――以嘉興市秀洲區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嚴月娟,名師培養與農村教師隊伍素質提升[J],現代教育科學,2008,(6):37―38.
[4]冉文園,河北省鑫縣農村初中教師隊伍現狀的調查與思考[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