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9 02:11: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量子通信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量子信道的建立速率定義為兩個量子通信節點之間建立量子糾纏對的速率.基于糾纏態的量子通信網絡中節點具有以下三個功能:遠程傳態功能、產生并向周圍節點分發糾纏粒子功能和糾纏連接功能.其中糾纏連接功能由糾纏交換功能和糾纏純化功能組成[2324],采用糾纏連接,可以為不存在糾纏粒子對的節點提供糾纏中繼.在該網絡中,距離較近的節點可直接分發糾纏粒子,建立量子信道,而相距較遠的節點不直接分發高保真度糾纏粒子,需要通過中間節點依次中繼,建立兩節點間高保真度的量子信道.量子通信網絡模型如圖1所示.圖1中個節點以單位密度分布在正方形的二維平面中,分布區域的正方形面積。整個分布區域的節點總數為,各節點在空間中隨機分布,假設在不相交區域中節點數目相互獨立,則節點的分布滿足空間泊松過程.該量子通信網絡有以下特點:1)所有的節點功能相同,可與相鄰節點直接通信,也可通過相鄰節點為中繼與遠處節點通信;2)量子信息通過量子糾纏對傳輸,但節點之間不預先存儲量子糾纏對;3)對于相鄰節點,在通信開始階段,節點中進行糾纏粒子生成,生成的糾纏粒子傳輸至相鄰節點,得到高保真度的糾纏對以供量子信息傳輸。4)對于相距較遠的節點,需要先找到一條可以連接待通信兩節點的拓撲通路.通過通路上節點的糾纏連接操作,在遠距離的節點間得到高保真度的糾纏對.本文分別對該模型下任意兩節點間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進行分析,包括基礎鏈路、中繼長鏈路以及趨于無窮大時大規模網絡中遠距離兩節點間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
2量子通信網絡基礎鏈路的信道建立速率
在基于糾纏態的量子通信網絡中,將可以直接通過糾纏粒子分發建立量子信道的節點稱為相鄰節點,相鄰兩節點間通過糾纏粒子形成的量子通路稱為基礎鏈路.不存在基礎鏈路的節點之間可以通過中繼節點之間的基礎鏈路建立量子信道.文獻[25]對基礎鏈路上的信道建立速率進行了分析.基礎鏈路上的一個節點由于內部糾纏粒子的存儲空間有限,所以節點產生糾纏粒子對的頻率也受到限制.假設節點光子產生糾纏粒子操作的頻率為,節點按成功概率生一定保真度的糾纏粒子對,為兩節點之間的距離,為光速,則相鄰兩節點之間成功得到一個糾纏光子對的平均時間。
3中繼長鏈路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分析
非相鄰兩節點間如果可以通過中繼節點建立量子信道,則兩節點間的量子通路稱為中繼長鏈路.相鄰節點之間可以直接生成量子糾纏對以傳遞量子信息,但中繼長鏈路上需要各中繼節點通過糾纏連接,消耗中繼節點上的量子糾纏對,從而在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得到高保真度的量子糾纏對,建立量子信道.圖2為僅有一個中繼節點的三節點中繼長鏈路,假設節點Alice為源節點,節點Carol為目的節點,節點Bob為中繼節點,節點Bob和相鄰節點Alice,Carol分別共享量子糾纏對A1-B1和B2-C1.該過程中,節點Bob對位于本節點的量子比特B1和B2執行貝爾基測量,即可得知A1,C1的糾纏狀態.在最大糾纏態情形下,糾纏連接即形成.在非最大糾纏態情形下,糾纏連接概率性形成,。由于各基礎鏈路上糾纏粒子生成和糾纏連接操作的順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量子信道建立方法,不同的量子信道建立方法對應不同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我們對逐點和分段兩種量子信道建立方法所對應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假設一條中繼長鏈路由個節點和1條基礎鏈路所構成,設源節點編號為1,目的節點的編號為,鏈路上的節點和基礎鏈路依次編號.假設節點1和之間已建立量子信道,節點和節點之間也已建立量子信道,對某節點進行糾纏連接操作,可得建立該量子信道的速率。如圖4所示,逐點量子信道建立方法中各個中繼節點上的糾纏生成和糾纏連接操作依次進行,其步驟如下:1)生成中繼節點2與源節點1之間的糾纏粒子對;2)生成中繼節點2和下一中繼節點3之間的糾纏粒子對,中繼節點2進行糾纏連接,使得源節點1與中繼節點3建立量子信道;3)生成中繼節點3和中繼節點4之間糾纏粒子對,中繼節點3進行糾纏連接,使得源節點1與中繼節點4建立量子信道;4)逐點進行,最后生成中繼節點(1)和中繼節點間糾纏粒子對,中繼節點(1)進行糾纏連接,建立源節點1和目的節點間建立量子信道.逐點量子信道建立方法需要在2個中繼節點上進行不相互獨立的糾纏連接操作.基礎鏈路的信道建立速率由量子糾纏分發速率決定.糾纏光子經由光纖或自由空間信道傳輸,再經過本地操作實現量子糾纏分發,該過程所需時間設為常數。
4基于逾滲模型的二維量子通信網絡量子信道建立速率
量子通信網絡的模型與傳統通信網絡模型類似,都可建模為個節點利用傳輸信道進行信息傳遞,所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無線通信網絡使用的是傳統無線或者有線信道,而基于糾纏態的量子通信網絡使用的是糾纏粒子構成的量子信道.與經典無線通信網絡的網格劃分相似,可采用逾滲模型對整個網絡特性進行分析.逾滲模型證明通過適當的網絡網格劃分可保證整個網絡的連通性,使得網絡中的任意源節點和任意目的節點總可找到一條中繼鏈路相連,整個網絡中將形成高速公路(highway),高速公路可為其他不在高速公路上的節點提供中繼[16].將圖1中節點數目為的量子通信網絡平面劃分為邊長為的正方形網格,若某個網格中至少含有一個節點,該節點可為相鄰網格中的節點提供中繼,則這個網格視為連通的.由單位密度泊松點過程的概率分布規律,網格中至少含有一個節點的概率為(si1)=1e2,其中si代表單個網格中的節點數.網格邊長足夠大時,可保證網格中至少有一個節點的概率足夠大.當網格連通概率大于二維正方形逾滲的逾滲閾值時,將會出現無限大連通集團,整個量子通信網絡必然是連通的,即網絡中任意兩個節點間存在直接量子信道或者由多個中繼節點組成的量子信道.當網格連通概率大于二維正方形逾滲的逾滲閾值時,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由連通的網格依次相連形成大規模的連通鏈路,這種連通鏈路的拓撲結構稱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分布著大量的中繼節點,且這些相鄰中繼節點之間的最遠距離由網格的邊長決定,使得基礎鏈路的長度最長不超過網格對角線長.高速公路存在于網絡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源節點找到離自己最近的高速公路入口節點,然后在水平方向的高速公路找到與目的節點垂直距離最近的節點,接著通過該節點沿著垂直方向的高速公路找到與目的節點最近的出口節點.由于高速公路的存在,若源節點和目的節點都在高速公路上,則這兩個節點可直接利用高速公路的中繼作用建立量子信道,若源節點和目的節點至少有一個不在高速公路上,則應先找到最近的高速公路入口節點或出口節點,再通過高速公路中繼,從而建立量子信道。由此可知,高速公路上的基礎鏈路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僅與節點的量子存儲空間、網格劃分的對角線長度、給定的量子信息保真度有關,與總節點個數無關,故相對于為常數階.不在高速公路上的節點要先找到離它最近的高速公路節點作為入口節點或者出口節點,源節點與入口節點之間以及目的節點與出口節點之間存在基礎鏈路,該基礎鏈路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與總節點個數有關,由于不在高速路的點與最近的高速公路節點的距離不大于log+22[21],故該基礎鏈路的速率。因此對中繼長鏈路而言,分段量子信道建立方法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更高.因此我們對長鏈路上使用分段量子信道建立方法進行分析.根據源節點和目的節點分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種場景.場景1:若源節點和目的節點都在高速公路上,則對于有Ω()個節點的這條長中繼鏈路,基礎鏈路的最長距離由網格劃分的邊長決定,此時基礎鏈路上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為常數階,源節點和目的節點成功得到量子糾纏對的速率。所以當量子通信網絡的節點都利用逾滲模型所指出的高速公路進行長鏈路的中繼通信,且采用分段量子信道建立方法時,整個量子通信網絡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為Ω(1/).由于場景2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小于場景1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整個量子信息網絡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上限值由兩者的較小值所決定的,故量子通信網絡的量子信道建立速率為Ω(1/).
5結論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活動是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于1998年開始創辦的,每年組織評選一次,至今已評選12屆,共有45所高校120個項目入選。獲獎最多的單位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如今,“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已成為高校科技界的品牌,得到了廣大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
現將2009年度的10個入選項目介紹如下:
1 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研究與國家標準制定
數字音視頻領域基礎性國家標準《信息技術先進音視頻編碼》(簡稱AVS)十個部分2009年制訂完成,每年能節省上百億專利費,對我國音視頻產業實現“由大變強”戰略轉型意義重大。
歷經八年實踐,AVS探索出了“技術、專利、標準、產品,應用”“相互促進的”“大團隊、大循環”創新模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與華為等通力合作,提出了50多項自主專利技術,制定出的標準復雜度低,方案簡潔而性能與國外同類標準相當。2009年4月,歐洲信號處理學會《視頻通信學報》出版了AVS專輯,10月,國際電信聯盟(1TU)正式將AVS列為網絡電視支持的視頻標準之一。
AVS已成為國際范圍該領域三大主流標準之一。我國以及美、歐、日,韓等國的十多家企業開發的AVS編解碼芯片進入市場,上海、杭州、陜西、河北、新疆、青島、無錫等地已經采用AVS開展數字電視播出,采用AVS的中國藍光高清晰度光盤機已經批量上市,北京大學有線網對60周年國慶盛典進行了高清轉播。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AVS正在通過數字電視等視聽產品迅速進入千家萬戶,成為支撐自主數字視聽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2 抗病毒感染新型免疫分子機制的研究
我國是一個病毒性疾病高發的大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估計有1.2億,SARS也曾于2002年在我國流行,HIV以及流感病毒爆發也時刻威脅著國民的健康。I型干擾素(IFNα/β)是治療病毒性感染的重要分子,研究I型干擾素產生的分子機制將為尋求新的藥物靶標和抗病毒藥物提供指導。
該項目立足于1998年自主發現的一種新型免疫分子Nrdp1,研究了其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利用動物模型(轉基因小鼠),細胞模型(巨噬細胞)和分子技術手段(基因克隆表達、相互作用分子、蛋白活性分析等)系統,深入,立體地進行了研究,首次發現Nrdpl抑制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因子分泌和肝損傷,促進IFNβ的產生和抑制病毒感染,提示Nrdp1在抗炎和抗病毒感染方面均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該項目還分析了DNA病毒識別和清除的免疫機制的研究現狀并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該項目提出Nrdp1可能是一種新的抗感染治療的藥物靶標,而且病毒的識別和清除存在新的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分別于2009年7月以論文形式和2009年10月以述評形式發表于Nature/rnmuno/ogy雜志。目前針對Nrdpl的抗細菌感染和抗病毒感染活性新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兩項。Nature China為Nrdp1的研究發表了專題述評,認為該研究是當月自然科學的亮點之一,并且受到了國內外免疫學界的關注和好評。
3 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是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于2009年9月自主研制成功的我國首臺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實現了我國自主研制高性能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
“天河一號”是國際上首臺采用GPU和CPU異購并行體系結構的64位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全系統包含6144個通用處理器和5120個加速處理器,內存總容量98TB,點點通信帶寬40Gbps,共享磁盤總容量為1PB。系統峰值性能每秒1206萬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LNPACK實測性能563.1萬億次,居2009年度中國超級計算機前100強之首,對2009年11月17日國際TOP500組織公布的第34屆世界超級計算機前500強第五、亞洲第一,對2009年11月20日國際Green500組織公布的世界最節能的超級計算機前500強第八。
“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系統作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業務主機和中國國家網格主結點,面向國內外提供超級計算服務,將廣泛應用于石油勘探數據處理、生物醫藥研究、航空航天裝備研制,資源勘測和衛星遙感數據處理、金融工程數據分析、氣象預報、氣候預測、海洋環境數值模擬,短臨時地震預報,新材料開發和設計、土木工程設計、基礎科學理論計算等眾多領域。
“天河一號”的研制成功,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是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與天津市濱海新區密切合作,貫徹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方針的成功實踐,對促進國家科技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4 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關鍵亞基的結構與機制研究
近年來,由H5N1,H1N1等不同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對全球的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流感病毒聚合酶由PA、PBl和PB2三個蛋白質組成,是負責病毒基因組轉錄和復制的核心,一旦伴隨著病毒侵入正常細胞,就開始利用正常細胞內的原料進行病毒基因組的復制。其中,高度保守的PA亞基由于參與到聚合酶的形成和基因組復制等核心的生命過程,因此成為認識聚合酶作用機制、開發廣譜抗流感藥物的重要靶點蛋白質。
饒子和教授研究組與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迎芳教授研究組合作,2008年成功解析了PA C端結構域與PB1 N端多肽的復合物結構,揭示了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組裝模式[Nature 2008 Aug 28;454(7208):1123-6]。在此基礎上,2009年又成功解析了PA N端結構域獨立的晶體結構,首次提示了該蛋白典型的核酸酶結構特征,了原來公認的PB1行使核酸酶活性的觀點,證實了核酸酶活性對于流感病毒復制的關鍵作用[Nature 2009 Apr 16;458(7240):909-13];通過進一步解析PAN與底物/抑制劑復合物的晶體結構,闡釋了PA蛋白發揮功能的分子機制,發現了一系列對PA蛋白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抑制劑,為設計和開發針對流感病毒聚合酶的高效藥物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時還應邀在Influenza;Molecular Virology一書中發表了相關綜述。
5 微波通信用高溫超導接收前端
高溫超導濾波器具有常規濾波器無可比擬的近于理想
的濾波性能,可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軍事通信、衛星通信等領域,大幅度提高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市場前景巨大。但在該項目實施前,受到國外技術封鎖,許多關鍵技術有待攻克,在我國沒有獲得實際應用。
清華大學物理系曹必松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十多年研究,發明了高性能高溫超導濾波器、零下200度工作的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制備技術和超導一金屬接觸電極制備工藝,研制成功了第一臺適合于我國CDMA移動通信用的超導前端,在北京建成了我國首個高溫超導移動通信應用示范基地并成功地連續運行超過三年,每天為十多萬居民提供優質服務,使手機發射功率下降一半以上,大幅提高了基站的覆蓋范圍和通信質量,實現了高溫超導在中國通信領域的首次應用和批量長期應用,使我國繼美國之后,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成功地將高溫超導技術應用于移動通信的國家。
該項目關鍵技術指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9項,授權美國發明專利1項,獲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8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2007年信息產業部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十項之一)。該技術已與十多家用戶簽訂了合同、協議,研制、生產超導前端并實現其在多種通信設備中的應用。
6 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干細胞的發現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
上世紀2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定:女性和絕大多數雌性哺乳動物卵母細胞的產生僅發生在胎兒期。出生后卵母細胞數目不再增加,只會不斷減少,即出生后雌性哺乳動物卵巢內,沒有生殖干細胞存在。上海交通大學生命學院吳際教授團隊經不懈探究首次發現和分離出生后小鼠(包括成年小鼠)卵巢中雌性生殖干細胞,經摸索培養條件得到能長期自我更新的生殖干細胞株并鑒定和研究其生物學特性。然后將此細胞移植于不孕小鼠體內,證實能產生新的卵母細胞,與雄性后生出正常后代。這一發現改變了80多年生殖與發育的傳統觀點,開辟出一個嶄新研究領域。該成果2009年5月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Science、Nature,NatureMedicine和眾多雜志刊發評論文章,Nature China鏘這一成果列入最新研究亮點,世界各媒體(路透社、《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ABC News、The Tiknes等)紛紛報道。該成果能為動物生物技術和人類提供卯母細胞新來源,建立性細胞途徑轉基因動物和開發優良動物品種,對治療卵巢功能早衰、不育癥等雌性生殖細胞發生障礙性疾病,再生醫學及抗衰老,避孕藥開發,人口調控,瀕危動物保存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7 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的發現
鳥類最早何時出現問題一直是鳥類起源研究最薄弱的環節之一,鳥類是否由恐龍起源也長期存在爭論。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2009年10月1日在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了產自遼寧省西部建昌地區距今約1.6億年的侏羅紀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的新發現,其時代早于德國“始祖鳥”數百萬年至1000萬年。該化石屬于獸腳類恐龍中的傷齒龍類,全身廣泛被羽毛覆蓋,特別是其腳部長有較長的正羽毛,證實了在恐龍向鳥類的演化過程中內部骨骼與體表衍生物之間的復雜配置關系,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物種和最早的帶毛恐龍。該成果首次揭示了世界最早的帶毛恐龍早于“始祖鳥”已存在,首次提出了獸腳類恐龍分異的時間框架假說,解決了有關鳥類起源的“時間倒置論”等問題,為鳥類起源于恐龍提供了新的依據,并支持恐龍演化過程中曾存在“四翼”階段的假說。該項成果代表了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動了鳥類起源研究和恐龍演化研究,為全球鳥類起源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是2009年國際古生物學領域最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
8 電力大系統安全域預警監控理論及其工程應用
電力系統作為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保證其安全穩定運行意義重大,而發展先進的安全預警與監控技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該項目旨在發展基于安全域理論的電力系統安全性綜合預警與監控理論,方法與技術,并與已有理論和方法互為補充,構建科學的在線綜合預警與監控系統,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行。
該項目在理論研究方面,系統地發展了電力系統綜合安全域理論,證明了綜合安全域的一些重要微分拓撲學和非線性動力學性質,為其實用化提供堅實的理論保障;在技術研發方面,發明了安全域邊界的快速求解、預想事故快速掃描和概率安全評估等多種實用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安全域的計算速度和在線安全監控的運算效率。該項目發展了高維安全域智能化降維方法以及多種安全域可視化展示技術;基于安全域理論研制了集在線安全分析、概率安全評估,控制方案優化、安全性信息可視化展示為一體的電力系統安全性預警與監控系統,提高了復雜電網的安全性運行水平,對防范大停電事故有積極作用。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國家電網公司調度中心等部門,社會效益顯著。出版專著2部,申請發明專利19項,獲軟件著作權4項。
9 基于自旋的量子調控實驗研究
將量子力學和計算機科學結合并實現量子計算是人類的一大夢想,而實現這一夢想的關鍵挑戰之一就是量子調控的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的杜江峰研究小組在基于自旋的量子調控實驗研究方面通過采用磁共振技術對核自旋、電子自旋進行精密量子調控,在退相干研究、量子模擬和量子計算等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的創新性成果,推動了實用性量子計算機的研究。
量子系統不可避免的信息流失嚴重制約著量子計算的研究進程。杜江峰與其同事的研究[Nature 461.1265(2009)]表明,通過精巧的脈沖控制,可以使固態體系中環境對電子量子比特的不利影響被降到最小,大大減少量子體系中量子信息的流失,并成功厘清各種退相干機制在此類固體體系中的影響。同期發表的專文評述指出:“他們所使用的量子相干調控技術被證明是一種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并且有效對抗量子信息流失的一個重要資源……從而朝實現量子計算邁出重要的一步。”
與此同時,他們實驗上第一次觀測了一個復雜量子體系(同時包含二體和三體相互作用)基態的糾纏量子相變過程,采用量子糾纏見證的手段探測了由于三體相互作用導致的一類新的量子相變[Physical Review Lettersl D3,140501(2009)],該成果被認為是對量子模擬實驗研究的重要貢獻。
10 雙功能單分子器件的設計與實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單分子物理化學研究團隊,利用低溫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巧妙地對三聚氰胺小分子進行了單分子手術,將其從普通化工原料轉變為既有二極管效應又有機械開關效應的雙功能單分子器件,為單分子器件的多功能化開辟了新的思路。這一成果發表在2009年9月8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英文名稱: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s
主管單位:信息產業部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四研究所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重慶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5868
國內刊號:50-1092/T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76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SA 科學文摘(英)(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1微信推送內容的選擇和加工設計
1.1推送期刊科技論文
1.1.1根據論文選題進行選擇性甄選推介
與科技期刊刊載的科技論文不同,借助微信平臺推送期刊的科技論文時,編輯需要具備用戶思維、大道至簡思維和跨界思維,甄選科技論文的選題,即判斷其是不是期刊報道的專業范圍內的熱點問題,是不是易于編寫成科技期刊微信閱讀群體易于接收的微信閱讀素材,是不是立足于期刊專業領域、且涉及交叉學科,易受廣泛關注的跨界內容。對于一些具備上述選題特點的論文,在期刊微信公眾號推介論文全文的方式對其公眾平臺關注用戶有很強的吸引力。對于此類論文,可以通過技術處理首先將源文件轉換為適合數字出版的XML格式,然后再轉換為適合手機閱讀的HTML文件,此類文件在界面展現方式、文件大小等方面都具有特別突出的優勢,而且能以目錄的形式進行瀏覽和內容定位,特別適合手機閱讀。
1.1.2論文標題、摘要和圖文等的加工
此外,科技期刊論文內容的專業技術性較強且比較長,而微信平臺有其特有的信息傳遞和接收特點,因此借助微信平臺推送期刊科技論文時,期刊論文內容的加工設計至關重要。在信息量繁雜多變的互聯網時代,標題的吸睛度直接關系著微信內容的點擊率和轉發率,因此在推送科技論文時,標題宜言簡意賅,突出核心亮點。大道至簡,簡單即流行就是這個道理。在具體題目的加工時,有如下技巧,比如一些陳述性標題可以變換成問答句,一些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但科技名詞較生僻的科技論文還可以在經原創作者同意的前提下調整成科普些的標題,以更好、更快地拉近期刊與閱讀群體的距離,促進傳播,從而鞏固和擴大期刊品牌形象。此外,在經原創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再次對微信推送論文摘要進行改寫也十分重要。科技論文的摘要一般遵從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的原則撰寫。而微信推送論文時,閱讀群體先進行的是淺閱讀,因此講清研究的來龍去脈以及作者團隊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往往是閱讀群首要關注的。在微信推送論文的摘要加工環節,建議將研究的背景、意義以導讀的方式展開,再配以精選的、必要的圖表、視頻和音頻內容以及作者團隊的生活照,既簡練、多元、高效地展現了原創作者的研究內容和核心觀點,又拉近了作者群和閱讀群之間的距離,還會對期刊的推介和引用帶來益處。在微信論文的推送中,圖片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恰當的與文字呼應的圖片,可以高效地突出文字想要表達的內涵,使人在閱讀文字時快速產生相應的視覺聯想。為了固化讀者群對期刊推送論文的印象,可以將科技論文推送固化成一個微信欄目,如“優文薦讀”“好文快報”等,并在每次推送時,固化此欄目的背景圖片,就像知名廣告宣傳畫一樣,以圖文配合的方式固化和提升期刊品牌形象。
1.2為期刊關注群體提供信息服務
結合《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期刊微信公眾號兩年來的運營經驗,筆者發現科技期刊微信平臺不但可以成為多維度承載和傳播科技成果的窗口,還逐漸成為為期刊關注群,尤其是作者群、讀者群和專家群的提供信息服務的平臺。《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就是在實踐中,立足期刊報道的專業領域,通過科技論文集錦、期刊近期策劃重點、專業領域會議信息和通知、提供最新行業資訊和學科知識、科技論文寫作知識和投稿須知等提升期刊品牌形象和被關注度的,吸引優質稿源的。
1.2.1科技論文集錦
科技論文集錦,往往是對期刊報道范圍的一個熱點分支進行重點宣傳。這種論文集錦針對性強,閱讀群體集中,因此如果能結合專業會議應景、定點地向與會專家推送,對期刊品牌提升效果顯著。比如,《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的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于2017年3月9日召開了電力大數據技術研討會,《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爭取到此次會議的獨家媒體支持工作。會前,編輯部匯編整理了2014~2017年期刊刊載的大數據相關論文,制作成HTML文件,以大數據論文集錦的方式集中而有針對性地推送給與會專家,獲得了較好的論文點擊率,也受到了與會專家的好評。
1.2.2期刊近期策劃重點
2016年起,《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邀請不同領域的業內專家為欄目特約主編,陸續開辟了“虛擬現實”、“電力大數據”、“電力物聯網”、“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多個熱點前瞻的專欄,并在微信平臺專欄征稿通知。從微信公眾號專欄的點擊率看,選擇期刊報道范圍內的熱點話題,及時開辟專欄有助于吸引和聚攏優質稿源。同時,通過邀請欄目特約主編的方式,既能更好地提升領域內專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回饋支持期刊工作的專家學者,也能給特約主編在其朋友圈分享以及定點邀約稿件帶去方便。
1.2.3科技論文寫作知識和投稿須知
關注期刊微信平臺的閱讀群往往是有投稿需求的。面對這一需求,適時開辟便于閱讀、易于理解、適合傳播的科技論文寫作知識和投稿須知,能更好地體現期刊服務意識,拉近期刊與閱讀群的距離。比如《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在微信平臺創建之初就開辟了“投稿那些事兒”欄目,編輯以略帶幽默而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地道出作者寫稿的重點、投稿的技巧等,因語言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受閱讀人群廣泛關注。
1.2.4學術會議專家PPT
科技期刊編輯除了編審稿件、積累和跟蹤專業知識和熱點動態,還會經常參加學術會議,以開闊學術視野,結識學術專家。因此在參加學術會議時,留心與期刊報道重點相關的學術報告,積極與報告專家聯絡并獲得其PPT權,既可結識學術專家(或與專家深度交往),還可為其提供宣傳服務,并通過在期刊公眾號其學術報告PPT給期刊公眾號增粉,實現多贏。分析《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微信平臺幾次階躍式增粉的數據發現,重大學術會議知名專家學術報告PPT很受期刊微信平臺微信群體的歡迎,是給期刊微信平臺增粉的好方式。
1.2.5專業范圍相關的會議通知
隨著科技期刊微信平臺運營的積累和粉絲數量的增多,其漸漸會對期刊品牌有輔助支撐作用。因此,在一些專業對口的學術會議中,科技期刊應該多與會議主辦方溝通,闡明科技期刊擁有的專業人群資源,最好能使科技期刊成為學術會議的媒體支持。這樣,會前可幫助其會議通知,會后可盡快與會專家熱點學術PPT,既提升會議的影響力,也提升期刊品牌影響力。
1.2.6期刊編委或審稿專家的書訊
科技期刊的編委和審稿專家往往是業內知名專家。在讓編委和審稿專家為期刊審稿、組稿、期刊品牌建設出謀劃策的同時,期刊微信平臺也給這些專家提供了一個宣傳其適合微信宣傳的研究成果的好機會,比如專家在期刊的論文、專家近期出版的書訊及其研究團隊的資質介紹等。這些宣傳素材往往很受業內學術圈關注,因而也是科技期刊微信平臺通過做好信息服務,從而助力期刊品牌提升的好方法。
2期刊微信平臺增粉渠道和時機的把握
總結《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微信平臺運營經驗發現,借助為專業學術會議提供媒體支持,通過期刊微信平臺向業內同行會議通知與會專家學術報告PPT是期刊快色增粉的好方法。同時在重大學術會議期間,適時推出期刊與會議專業相關的適合手機閱讀的HTML論文集錦,也是助力提升期刊品牌影響力的好時機。另外,科技期刊編輯還應主動思考,本著為讀者、作者和專家服務的宗旨,積極開拓微信平臺欄目內容和形式,激活和發掘好科技期刊微信平臺的宣傳價值,助推科技期刊健康發展。
6月24日早晨,馬里亞納海溝上方的“向陽紅9號”指揮廳收到信號:“蛟龍”號下潛至7020米,新的世界紀錄誕生了!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突破7000米深度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要知道,2002年6月,“7000米載人潛水器”列入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時,中國研制過的潛水器最深才不過600米。
10年前,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曾起草一份《2003年技術預測報告》。這份報告指出,當時各領域的75項關鍵性技術中,中國落后國際先進水平610年的有3項,落后5年的有66項占所有項目的92%;而處于先進國家同等水平的技術只有5項,比如TDSCDMA技術等;領先國際水平的只有一項:中文信息處理技術。
10年過去,中國科技力量悄無聲息地從第二集團趕超到第一集團,甚至占據了世界數一數二的位置:2011年中國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SCI論文數量世界第二、發明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世界第二、高技術產業出口額世界第一……
中國人在科技賽道上奮力趕超從高速鐵路到水稻育種,從超級計算機到干細胞研究,一些項目已經具備“摘金”的實力。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在許多領域已開始領跑世界。
明星技術成就,帶動經濟騰飛
2008年,一家名字讓西方人覺得陌生的公司“華為”,占據了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榜首,讓很多人感到吃驚。幾年前,美國和日本的公司壟斷這一榜單前列時,人們從未想過會出現一家中國公司。
很快,華為與中興兩家中國電信設備商,牢牢占據了之后幾年PCT申請量的榜首位置。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公司的整體實力和全球競爭力與其專利申請量同步躍升。
“華為是中國邁向西方市場的路的縮影。”《經濟學人》今年8月4日的封面文章評論說,“華為在歐洲贏得了過半的4G網絡,并已經成為手機市場的強勁競爭者。”這篇文章判斷說:“華為之后,還會有更多的中國公司陸續趕來。”
與此同時,中國主導的TDLTE增強型成為4G國際兩大主流標準之一,這意味著中國在4G時代將領跑世界。
穿越低緯度、高海拔多年凍土地帶,翻過海拔5000多米的“通天之路”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顯示了中國工程技術的實力。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的環境和多年凍土的地質構造三大世界性建設難題,被一一攻克。
在高速鐵路建設方面,中國的進度之快更是引起了全球矚目。2007年中國才開始運營高速鐵路網絡,但現在高鐵長度已經是世界第一。高鐵成了世界觀察中國的一扇窗口。
在技術優勢的鼓舞下,中國的鐵路設備制造商在全球競標。中國北車8月8日宣布,將向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出售含其高鐵技術的零部件。這是中國的高鐵設備第一次出口歐洲大陸。
中國的特高壓輸電網,建設不到10年就具備了世界最高水平,創造了一批世界紀錄。晉東南南陽荊門線路是世界上第一個投入商業運行的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則是世界上同類工程中容量最大、距離最遠、技術最先進的。中國的成就,被國際大電網組織稱之為“世界電力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國未來將在特高壓骨干網的基礎上建立全國智能電網,目前在這一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了美國。
在LED和電動汽車等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中國也毫無爭議地位居世界領先位置。
“如果10多年前,國家沒有對電動汽車、新能源、生物技術的部署,我們今天是無法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個舞臺與其他國家同場競技的。因此,我們現在就要面向未來的幾十年,加強基礎研究,實施量子調控、納米、蛋白質、發育與生殖、干細胞以及全球變化等重大科學計劃。下個5年以及未來,我們將在更多領域領跑。”科技部部長萬鋼去年面對媒體的表態,顯示出中國實現科技趕超的信心和耐心。
重大科學工程,奠定領先優勢
2010年,國際TOP500組織第36屆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天河一號”位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當2006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發團隊開始向攻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進軍時,國產超級計算機還未突破百萬億次。
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湖南長沙甫一亮相,一連串的數據便令人震驚。中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與之類似,“蛟龍”號也是中國科學裝置趕超國際同行的一個縮影。10年前立項時,蛟龍研發團隊手頭沒有資料、圖紙,沒有1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任何經驗。但他們潛心研究,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預定的科學目標。如今,擁有唯一能夠潛至7000米以下的同類裝置,中國的深海探測實力大大加強。
不僅如此,正如中科院聲學所張仁和院士所評價的,研制先進的科學裝置也顯著帶動了相關領域的材料、工藝、設備制造水平。中國領先世界的基礎建設投入,一部分就是投在了科學工程上。
中國的天文學家,曾經只能依靠國外先進望遠鏡的數據進行前沿探索。而2008年落成的LAMOST,則改變了這一歷史。它是國際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讓人類觀測天體光譜的數目提高到千萬量級。自此以后,中國望遠鏡可以為宇宙起源、星系形成與演化、銀河系結構、恒星形成與演化等領域提供數據。
2010年投入使用的“上海光源”,既是我國迄今建成的最大科學平臺,又是領先世界的第三代光源。它具有投射出60多條光束線的能力,可以同時向上百個實驗站提供從紅外光到硬X射線的各種同步輻射光源。
今年7月10日,合肥的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又重要消息:東方超環(EAST)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今年的試驗中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超過400秒的高溫等離子體;穩定重復超過30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中國在穩態高約束等離子體研究方面走在了國際前列。
EAST是研究可控核聚變的重要實驗裝置,建造10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裝置。它以最短的時間獲得高參數等離子體放電,效率之高讓國際同行感到羨慕。
EAST的成功,只是中國近年來重大科學工程的一個縮影。10年來,中國科學工程建設速度之快,令世界科學界驚嘆。
桂冠科研項目,贏得世界榮譽
“蛟龍”深潛和載人航天對接實驗同一天獲得成功后,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評論說:“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需要戰略高技術的支撐引領。深潛研究和深空探測,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全人類的貢獻。”
過去5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13408億元。年均增速達23%。2010年,中國研發經費開支占GDP比重達1.5%,大大超出2002年的1.1%。
在科研投入超快增長的同時,中國的數學、物理、化學、材料、計算機和工程科學等學科水平也已進入世界前5名。在學科整體進步的背景下,一些突出的科研成就為中國贏得世界榮譽。
一只名為“小小”的老鼠的誕生,就為中國干細胞研究贏得了話語權。它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誘導多功能干細胞”,即iPS細胞克隆出的老鼠。
自2006年以來,iPS細胞成為干細胞領域的研究熱點。在973計劃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支持下,幾位上海科學家利用iPS細胞通過實驗,成功獲得了27只成活的健康小鼠,從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證明iPS細胞的全能性。
這項研究的成功,成為中國生物學近年來取得的標志性成就。《自然》雜志在線刊發了這一成果,指出“在克隆研究的道路上,‘小小’接過了克隆羊‘多莉’點燃的火炬”。
在育種科學方面,中國科學家破解了水稻生長的“基因密碼”,讓這一人類賴以生存的古老農作物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中國科學家從水稻基因組序列中找出了水稻高產優質、味美色香的關鍵因素,找出了一系列抗病抗蟲、耐寒耐澇、抗倒伏等優良性狀的遺傳信息。產量、米質、抗性等多方面突破的超級稻新品種一旦問世,將是矮稈水稻和雜交水稻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量子通信領域,中國也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2004年以來,中國對量子糾纏制備與操縱的研究,屢屢被評為國際物理學的年度最大進展之一。2010年,中科大和清華團隊成功地在16公里長度實現量子傳輸,證明了用衛星傳輸糾纏光子就完全可能實現,是量子通信技術走向實用的重要一步。
戴博,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6年出生,2009年于香港城市大學獲電子及通訊工程學榮譽學士學位(甲等),2013年于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獲光子及量子學哲學博士學位。2011年獲日本情報通訊研究機構實習研究獎學金,在此機構擔當實習研究員1年多。研究方向包括光通信、全光信號處理及光學成像。讀博期間,在IEEE/OSA學術雜志及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8篇。
對我來說,能夠獲得自費生獎學金意義深遠。首先,這是祖國對我科研成果的肯定,是一份特別的榮譽。其次,也鼓勵我再接再厲,在科研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作為一個城市規劃與設計的研究者,一直都希望能夠把自己在西方所學到的規劃理念和研究成果應用到祖國的城鎮建設中去,為祖國的城鎮化作出貢獻。——林艷柳
林艷柳,2012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0年出生,2004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獲比利時魯汶大學人居專業碩士學位,2011年獲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方向博士學位。2012年9月于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城市規劃系進行博士后研究和教學。博士期間,在Urban Studies、Habitat International等知名學術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多次參加該領域國際會議和競賽,是多種刊物和會議的委員會委員及審稿人。
萬里求學路,十載礪劍心。能獲此殊榮,我非常感動。這不僅僅是一份獎勵,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知識的尊重,對知識分子的厚愛。衷心感謝祖國的養育、導師的培養,以及親友們無私的扶持。我一定會再接再厲、激流勇進,以期將來能為祖國的發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黃斌
黃斌,2012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4年出生,2006年、2008年分獲中南大學工學學士、碩士學位,同年獲澳大利亞政府全額獎學金資助赴南澳大利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機械工程及特種機器人技術。目前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18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2篇,獲各級獎勵和資助35項。
“973”、“863”等科研項目的牽引下,團隊的科研工作有了顯著進展。
高速集成光電子器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開展了集成光源管芯端面抗反鍍膜工藝的優化。利用雙頻PECVD沉積方案實現了MPa量級的低應力SiNx薄膜的沉積,并研究了影響鍍膜應力的關鍵因素,從而提高了鍍膜厚度和應力的可重復性和一致性。通過優化端面抗反鍍膜,有效地抑止了集成光源高頻調制響應中因端面光反饋引起的異常起伏,為實現40 Gb/s大信號調制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開展了高速集成光源模塊封裝結構設計研究,初步確定了封裝的基本形式。重點對同軸―共面波導轉換結構及低損耗共面波導傳輸線進行了設計和優化。通過理論模擬和實驗測試研究了封裝對高頻調制響應的影響,特別是對平板波導模式引起的諧振峰的抑制。在此基礎上,成功地制作出應用于40 Gb/s高速光纖系統的DFB+EA單片集成光源模塊原型器件,并對其大信號調制特性進行了測試,獲得了張開度良好的眼圖。這是國內首次制作成功40 Gb/s集成光源模塊,標志著我國高速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研究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面向量子信息技術的微納光電子器件的研制
作為切入點,研究了可用于量子保密通信和線性光學量子計算的單光子光源,包括器件的設計和特性模擬以及制作工藝。提出了一種新的微腔結構,即由點缺陷二維平板光子晶體作為微腔的主體,微腔下面加入DBR反射器以提高光子出射效率。研究了該結構的單光子發射效率、發射光子的偏振特性和不可區分度,分析了改進單光子特性的思路。此外,還提出了一種可適用于各種特性襯底的納米小球自組織方法來制作二維光子晶體結構。在此基礎上,申請并獲得國家“973”計劃子課題“微納結構新型光電子集成器件及模式耦合研究”的資助,為該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保證。
功率型GaN基藍光LED的制作和應用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提出了載流子輸運和復合的物理機制,設計出新型的LED外延材料結構,并優化了器件制備工藝。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倒裝焊功率型GaN基LED的制作工藝,包括高質量III-V族氮化物材料的金屬有機化合物氣相外延生長,低熱阻、高效率的器件結構設計及其制作技術,獲得器件的性能為國內最好水平之一。同時,功率型GaN基LED的封裝和系統應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基于非成像光學,設計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ED光學系統,開發了實用化的具有矩形照度分布的新型高效LED路燈。在保持較好的照明均勻度和穩定平均照度的情形下,新型LED路燈不僅具有壽命長、照度分布均勻、顯色性較好的優點,而且在實際耗電功率上具有明顯的優勢。該研究目前得到國家“十一五”“863”計劃半導體照明工程重大項目課題“高效率GaN外延材料制備”的支持。
微納光電子集成器件技術取得創新性進展
已經建立起了較完善的光子晶體的理論分析方法和模擬設計平臺,在光子晶體帶隙限制波導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成功制作出帶有空氣橋結構的二維光子晶體帶隙限制光波導結構。提出了金屬長程SPP波導與普通介質波導之間的耦合機理,獲得了很好的理論模擬結果,開發了制備均勻高質量納米金屬薄膜的工藝條件,并采用端面光纖激勵方法,成功激勵起了長程SPP模式。在關于表面等離子Purcell效應的研究中,創新性地提出通過在金屬內摻入其他介質材料,可有效地降低復合材料(即金屬陶瓷)的等效等離子體頻率和高頻介電常數,使得在納米硅基發光材料的中心發光波長處,亦能獲得極大的自發輻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