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6 04:23: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經濟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城市、市鎮經濟研究
城市和市鎮經濟研究是本區域清代經濟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漢口、景德鎮和沙市等大城市,90年代以后,研究的視角由上而下,注意到中小城鎮、墟市以及對市鎮體系的考察。近年來,還出現了對一個省乃至長江中游全區域市鎮經濟的綜合研究。這種研究趨勢的發展的特點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長江中游區域城鎮體系的層級特點,即屬于全國性或全區域性的中心城市規模大,數量也與本區域在全國的地位相匹配;初級市場——大量的介于縣與村之間小市鎮(集市)數最多、分布廣;而處于大城市和小集市之間的中間層級的城鎮數量少,起不到在前兩級之間的承接作用。
漢口。關于長江中游地區城市和市鎮經濟的研究以漢口最多。吳量愷在研究清前期國內市場時已注意到漢口在全國商品轉運、銷售中的重要地位②,并以漢口為例說明城市經濟和商業貿易之間的關系③。其后,吳量愷又在對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研究中指出,清代漢口等湖北沿江口岸城市已成為全國性的轉運中心、各地商貨的集散中心和各地商人活動中心,其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商業貿易的發展是互為條件的。轉運貿易的興盛促使湖北自然經濟發生分解,刺激了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也對全國經濟局勢產生影響④。
陶建平的研究認為,至遲到康熙年間,漢口已成為一個商業網絡極為遼闊的大商鎮,其形成原因可以從物資依托、地理優勢、社會氛圍和武漢原有的貿易基礎方面考慮。漢口商業網絡的形成對商品生產的發展、商人組織的涌現乃至當地的民生民俗以及漢口的文化教育、公益事業的發展都起了影響和促進作用⑤。宋平安從市場、商業組織、貿易及其機制、交通諸方面對明清漢口商業經濟體系進行了探討,認為作為轉口貿易型城市,清代的漢口已處于其商業經濟的“黃金時代”,漢口商業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我國封建社會后期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但解體是相對的,由于農業經濟的制約,轉運型貿易城市無法真正自立。漢口商品經濟的繁盛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發展的一般狀況與命運⑥。石瑩認為清代前期漢口鎮興起并發展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正是“兩通”(交通、流通)發展的結果。并對清前期漢口商品市場的形成、規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作了探討,認為漢口市場具有明顯的消費性特征,其主要功能是中轉貿易,作為一個典型的商業城市,依靠轉運貿易形成的商業繁榮,其商品流通的性質不是資本主義的,而是封建經濟的重要補充⑦。關文發從漢口商業發展的歷史因素、背景條件和地理優勢對漢口商業崛起的原因進行了探討,認為漢口之興與漢陽奠定的基礎有直接的關系,鸚鵡洲的湮沒間接地促使漢口成為大市,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則是漢口興盛諸因素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為漢口的地理優勢轉化為商業優勢提供了前提,實現了漢口歷史上的第一次起飛。關文發探討了商業的主體結構以及商業行幫等問題,指出漢口主體行業的發展與其地得“水”之利和得“中”之勢有關,但是由于生產技術條件的限制,漢口工業與商業發展不平衡。漢口商幫對于漢口市場環境的形成、對于漢口成為全國性的中心大市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⑧。梅莉、張國雄通過對歷史上武漢市場轉移的考察,也認為由于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商業市場更明顯地向漢口集中,使漢口后來居上,成為著名商業中心。漢口在短短幾百年間的崛起,其原因在于兩湖平原大開發帶來社會經濟的進步和商品生產的發展,為城鎮商業繁榮提供了物資依托,唐、宋商業的繁榮為明清商業網絡的形成提供了基礎,同時還在于漢口所處的地理交通優勢適應了社會生產對商品市場的需求。清代的漢口已是全國性商品市場,其主要功能是中轉貿易,也是各地商人廣泛集中活動的中心⑨。
此外,范植清考察了前漢口商業資本發展的狀況與原因⑩。王永年對晚清漢口城市的發展以及對外貿易和商業發展作了研究⑾。彭雨新和江溶就美國學者羅威廉對漢口商業行會的研究作了介紹⑿。任放對漢口城市近代化的研究⒀以及陳鈞對漢口商業文化的研究⒁,皮明庥對武漢城市史的研究等⒂,把清代漢口經濟研究更推向縱深。
景德鎮和沙市。在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方面,80年代初,梁淼泰就撰文指出,景德鎮的興起,不是因為它在政治上或軍事上有何重要地位,也不是因地處要沖而繁榮,景德鎮之所以成為城市,全憑瓷業的發展,是一座單一的手工業城市。但它又與明清時期江南的手工業城鎮不同,就手工業與農業的分離而言,明清時的景德鎮已基本上完成了這一歷程而走在江南其他市鎮的前面,成為一座次等城市⒃。90年代初,梁氏將其景德鎮研究總結為一部專著⒄。蕭放考察了自宋迄清八百多年景德鎮作為工商業城市逐漸形成和發展,以及與農村分離的過程。指出清代是景德鎮走向繁榮的階段,這一時期瓷業發展的特點是以小型民營手工工場為主,出現了燒造聯合的較大的手工工場。景德鎮同農村分離的過程在前尚未完成,但已預示著有向近代城市轉化的趨勢⒅。曹國慶的研究指出,明清時期,徽商尤其是徽州瓷商在景德鎮活動非常活躍,這與瓷業生產的發展帶動了商業貿易的繁榮,景德鎮瓷器原材料對徽州祁門瓷石的依賴,以及徽商的經商才能等多種因素有關⒆。曹國慶與蕭放還根據實地調查材料,結合有關文獻討論了景德鎮的瓷業生產、商業貿易、行會、城市社會生活,以及與周邊地區的關系等問題⒇。此外,近年關于景德鎮的綜合研究,還有方李莉的《飄逝的古鎮——瓷都舊事》[21]。
在長江中游城市和市鎮經濟研究中,關于沙市的研究僅次于漢口和景德鎮。徐希凱討論了清末民初時棉花貿易在沙市的地位及其與沙市城市經濟之間的關系[22]。吳量愷在研究湖北沿江口岸城市時同時指出,沙市與漢口一樣具有轉運貿易性質[23]。陳關龍利用地方志及竹枝詞等史料對明清時期沙市的商品市場進行了探討,認為沙市經歷了明清之際的蕭條及清初百年生聚之后,咸豐同治時商品市場繁榮,并分析了其繁榮和貿易發達的原因、清末開埠后傳統市場的被沖擊,以及明清時期沙市商品市場盛衰的原因[24]。梅莉、張國雄的研究綜合了前人的大部分論點,在考察商品市場和商幫的基礎上指出,沙市的商品結構與漢口相似,帶有明顯的消費特征,貿易的功能主要是轉口貿易,這與其地理位置有關,隨著兩湖平原開發的深入和漢口的興起,沙市的地位削弱[25]。
其他城市、城鎮經濟研究。關于宜昌,吳量愷的研究說明,它與漢口、沙市一樣,屬于湖北沿江口岸的轉運貿易城市,但地位與功能稍次[26]。段超考察了宜昌城市在清展的各個階段,認為宜昌是一個轉口性極強的貿易城市,并進一步闡述了轉口貿易城市的發展和國內經濟狀況、社會環境、運輸狀況及地理環境的關系[27]。
蕭放討論了明清時期江西四大工商市鎮(景德鎮、河口鎮、吳城鎮、樟樹鎮)發展的共同特點以及各自在工商業和貿易中的側重[28],并且就樟樹鎮藥業的發展作了詳細的個案研究[29]。 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內對于初級市場形態以及偏遠地區的市鎮和墟鎮的考察逐漸增多。徐曉望在對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的研究中討論了江西農村墟市的分布和市場一般情形[30]。王根泉考察了江西撫州府墟鎮的數量、規模、層次以及分布特點[31]。曾學優探討了贛江中游的農村小市場、縣級市場和地區市場,實際上也是關于市鎮、城市的研究。他的研究分析了贛江中游地區市場分布的特點,指出清代贛中地區已初步形成農村市場網絡[32]。謝廬明利用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對明清時期贛南農村墟市的數量、類型及特點進行描述和分析,探討了近代社會變遷對贛南農村墟市的影響,并分析了當地農村墟市在近代市場化過程中遲緩的深層次原因[33]。
李華在關于清代湖南商業的研究中對長沙、湘潭、衡陽、清泉縣城、衡山縣城等的商業發展形態進行了分析,填補了這些地區城市經濟研究的空白[34]。王朝輝以永順縣王村鎮清末至民國年間桐油貿易與港口勃興為切人點,討論了近代湘西市鎮化的發展[35]。張家炎的研究認為,明清時期江漢平原的農業開發吸引了外地和本地商人的活動,有利于加速該地區農產品商品化的過程,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區農村市鎮的繁榮,然而其商業只限于初級農副產品輸出和境內外物資簡單轉運貿易,市鎮功能過于單一,不利于農村經濟突破種植業為主的結構,使得江漢平原始終只以農業見長[36]。
此外,許檀關于明清農村集市的研究中對長江中游也有所涉及,指出湖廣、江西的農村集市與華北大體相同,是在明代中葉起步,清代中葉時形成一個涵蓋廣闊、運作自如的農村集市網[37]。
關于本區內較大范圍市鎮經濟的整體性研究,較早的是劉石吉對明清江西墟市和市鎮的研究[38]。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年來許檀的研究以及一批碩士、博士論文的研究,將長江中游區域市鎮經濟史研究基本覆蓋。許檀對江西商業城鎮的研究認為,由于贛江航道在江西商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明清獨口通商,大庾嶺商道在全國南北貿易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他并考察了大庾嶺商道沿線的七個商業城鎮的興盛及其與大庾嶺商道的關系[39]。巫仁恕和傅樂園分別探討了明清湖南、湖北的市鎮發展與變遷[40]。任放則考察了明清整個長江中游地區的市鎮經濟,包括其依托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市鎮網絡、墟場和集期、專業市鎮、市鎮與倉儲、市鎮管理機制、市鎮功能以及以漢口為代表的市鎮經濟的近代轉型,內容非常全面,部分研究的開拓和深入為前人所未及[41]。方志遠在其專著《明清湘鄂贛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42]中對本地區城鄉市場進行了層級劃分(作者文中稱為“有形市場”,實為學者所研究的城市或市鎮),并考察了其分布和特點、專業市場(市鎮)以及決定其規模的諸因素。
二市場、商品流通和商人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國性清代經濟史研究中,涉及到長江中游地區市場(廣義的市場)和商品流通的考察,首先有吳承明《論清代前期我國國內市場》和《論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內市場》[43]對清代長江中游地區在國內市場中的地位、糧食和棉布流通的地位進行的總體性考察,其結論對隨后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吳量愷對清代前期國內市場進行了考察[44],認為清朝前期區域性市場已發展為全國性市場,商人遠距離活動活躍,并指出了全國商品糧運銷中湘鄂地區的作用。方行對市鎮經濟功能類型的分析,也注意到了湖南“保障供給”型市鎮和江西“商品集散市場”功能性質的市鎮,但論述的重點是江南地區“多功能全面發展”的市鎮[45]。傅衣凌認為明清時代國內市場已經初步形成,較早地論及湖南、湖北、江西的初級市場,如洪江、劉家隔、樟樹鎮,專業市鎮如漢口、江西景德鎮和東鄉縣,以及江西鉛山的商品市場、江西、洞庭商人等。勾畫了明清長江中游在全國市場中的地位和商品流通的概貌[46]。另外,陳學文的《中國封建晚期的商品經濟》也部分涉及到長江中游的商品流通[47]。
隨著清代經濟史其它領域研究的展開,對長江中游的研究也更加拓寬深入。如徽州學研究中關于長江中下游商品流通的研究,使長江中游的地位顯得重要起來。張海鵬的《徽商研究》是對80年代中期以前徽商研究的總結,其中“徽商在長江流域的經營活動”涉及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商業流通情況;“徽商在茶、木、糧、典和棉布業中的經營活動”探討了除鹽業以外,徽商所從事的大宗商品的長途販運貿易活動,包括徽商與茶葉貿易、徽商與木材貿易、徽商與糧食貿易、徽州典商述略、徽商與江南棉織業幾個部分[48]。此外,王廷元和李琳琦分別對徽商與吳楚貿易、木材貿易進行了專題研究[49]。
除了徽商研究中的長江中下游長距離商品貿易外,對本地區商品流通的專門研究,目前僅限于糧食、食鹽和棉花的流通。其中關于糧食流通,較早的是80年代初陳支平對清代江西糧食運銷的研究。他詳細考察了江西產生省內糧食運銷的原因和特點、省外糧食運銷的方向和路線,估算了外運糧食數量,并指出其對東南沿海和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及其有限性。這一研究可稱為研究區域糧食運銷的優秀范例,亦為本研究領域長期無人超越的里程碑[50]。此后,大量的糧食貿易研究圍繞著“湖廣熟,天下足”的討論展開。吳琦在對清代湖廣漕運的研究中,論述了湖廣漕運(主要是糧食)與商品流通的關系及其對城鎮發展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本地區商業城市繁榮的推動作用[51]。鐘永寧用計量方法討論了18世紀湖南糧食輸出的可行性問題[52]。張國雄對兩湖糧食外運的研究認為,“湖廣熟,天下足”這一經濟現象產生于明代中后期,盛于清代,外運糧食有漕糧、官府采買和民間商販三種結構,其集中的方式、解決的問題以及產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同時期的余糧輸出省中,兩湖居首位,地位高于四川、江西等省[53]。這一觀點在張國雄與梅莉合著的《兩湖平原開發探源》中也有表述。張建民在其關于“湖廣熟,天下足”的討論中也考察了長江沿岸的米糧流通[54]。方志遠的近著對以上觀點作了總結研究。此外,張巖考察了漢口糧食的省外省內運銷情況及其性質和影響[55]。最近,鐘興永在對湘米貿易的研究中,對清代湘米產量和輸出渠道、省內湘米市場網絡、湘米交易方式、貿易價格以及湘米貿易發展的原因等作了更為細致的考察,填補了該領域研究的空白[56]。至此,對長江中游糧食貿易的研究基本全面。
方志遠對明清湘鄂贛地區食鹽流通的研究非常詳細,包括淮鹽的行鹽區與行鹽額、政府對淮鹽和私鹽販運的不同態度,以及淮鹽在湘鄂地區行銷的狀況[57]。關于棉布流通情況,劉秀生論述了清中期湘鄂贛地區棉布生產的自給性,討論了其區域內市場和外銷市場圈,從而考察湘鄂贛市場圈在清代全國布匹市場格局形成中的決定性影響,以及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這一研究別開生面,很有價值,對于商品流通研究具有指導性意義,無論就其研究方法還是研究結論而言,均可稱為這一研究領域的上乘之作[58]。對于其他經濟作物作為商品的流通,目前雖未見到專門的研究,但一些學者的研究已對本區域的藍靛、甘蔗、苧麻和茶葉的流通有所涉及[59]。
關于商人的研究和城市、市鎮經濟研究以及商品流通的研究密不可分,時常交織在一起。如前引王廷元、李琳琦對徽商的研究和曹國慶對景德鎮徽州瓷商的研究。張海鵬的《徽商研究》更涉及徽商在長江中游的活動、經營行業、經營方式、商業資本流向情況。李華對湖北的地方商人、湖南的本地和外籍商人都有專門的研究。他認為清代湖北農村由于經濟作物的大面積種植,農產品的商品化,吸引和刺激了各地商人的到來,其中,外地商人多于本地商人,外省商人勢力大于本省商人,商品交易的頻繁還促進了大小市場和專業市場的形成,但占絕對多數的仍是小市場,進而指出湖北農村經濟在全國的地位。在清代湖南的城鄉則活躍著除本籍商人之外的十幾個外省商幫,為其他省份所少見,這一現象意味著湖南商品經濟的活躍和社會經濟增長水平的高度發展,有清一代湖南的社會經濟已發展到僅次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地位。在湖南活動的各商幫中,本地商人似乎最為強大,他們不僅在本省經商,且在鄰省城鄉活動,湖南商人在當時全國眾多商幫中處于中等以上的地位[60]。前引方志遠近著對湘鄂贛地區的商人亦作了總結性研究,內容涉及商人的社會構成與資金來源、經營行業與方式、經營觀念與利潤投向以及商人組織與市場管理。
三農村經濟的研究
關于農村經濟的研究,80年代較少,90年代學者對這一領域的關注開始加強。這方面的專著,首推傅衣凌的《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61],他在書中關于城鄉商品經濟、江西工商人口流動的研究,具有開拓意義。陳學文、鄭昌淦以及劉秀生等學者在全國性商品經濟研究中對長江中游經濟均有涉及[62],可視為清代本地區在全國經濟地位的一種反映。對于本地區的研究專著有吳量愷的《清代湖北農業經濟研究》[63],龔勝生的《清代兩湖農業地理》[64],以及近期方志遠的《明清湘鄂贛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
關于農村經濟的論文,也大量集中于糧食研究。譚天星就兩湖糧食產量、糧食商品化、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以及兩湖農業經濟發表了多篇論文[65],是較早關注這一領域的學者之一。江漢平原農業研究方面,張家炎的貢獻尤多,除前文介紹的關于農業開發對當地商人活動和市鎮發展影響的研究之外,主要集中于清代江漢平原地區的水稻生產、作物結構特征以及該地區農業發展的地區特征、湖北雜糧作物等方面,指出了江漢平原糧棉兼重、各種類型均有發展的特點。他并撰文比較兩湖平原和長江三角洲農業的發展,圍繞“蘇湖熟,天下足”和“湖廣熟,天下足”諺語的轉化,討論了兩地農業重點的次第轉變、勞動力轉移的不同途徑及其對當地農業經濟轉變的正負作用、城鎮工商業對農業的不同反饋作用,已從描述、分析的研究積累上升到理論總結的高度[66]。張國雄是又一位對“湖廣熟,天下足”有專門探討的學者,在前引張氏與梅莉的合著中可以看出,同時他還專門發表了討論該諺語的經濟地理特征和產生條件的論文[67]。龔勝生除了前文介紹的對兩湖農業地理的研究外,還專門考察了清代兩湖玉米和甘薯的分布。并在對兩湖米價的考察中指出,清代兩湖米價經歷了一個由高而低又由低而高的趨勢過程,這個趨勢過程與其耕地負荷量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實質上反映了人地關系的演變,清代兩湖米價的長期上漲還對其民生狀況產生了深遠影響。另外,龔勝生對本地區耕地結構的研究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在對明清載籍耕地類型進行的探討中,龔氏闡述了該地區耕地結構的特點及形成原因,指出自然條件的制約是該地耕地梯度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水田比重是影響該地區明清商品大米輸出諸因素中的主導因素[68]。此外,李華研究了湖南的稻谷生產[69],梅莉探討了湖北的農業區域特征[70]。
關于本區域經濟作物的研究,龔勝生考察了兩湖茶葉的種植與分布和棉花的集中產區[71]。梅莉對湖北茶葉的集中產區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并提出明清湖北茶葉發展的兩個階段,分析了各階段的發展情形和原因[72]。李華對湖北、湖南經濟作物均有研究,并指出了湖北經濟作物種植與商人活動、商品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73]。關于江西經濟作物的研究也有不少,曹樹基的研究較早地涉及到贛南和贛北經濟作物的種植。[74]其后于少海在對贛南商品經濟的考察中再次討論了贛南的經濟作物。[75]前引王根泉等的文章還考察了江西撫州府地區經濟作物的種植。[76]昌慶鐘、李衛東等則對清代江西省經濟作物的發展及其局限作了全面的探討[77]。至此,對于湘鄂贛三省這一領域的研究已基本覆蓋。最后,值得一提的仍是方志遠的《明清湘鄂贛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該書內容博大,除前引各方面專題均有總結性研究外,于湘鄂贛經濟作物和加工的研究可謂用力匪淺,在茶葉、棉花的研究之外,又開辟了對苧麻、藍靛、煙草以及其他作物種植與加工的研究。
90年代還出現一些對于農村商品經濟的研究,如方行、李華對湖南的研究[78],前引王根泉等對江西撫州商品經濟發展水平的研究[79],徐曉望對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總體性的研究[80]。此外,梁淼泰對江西浮梁縣農村商品的考察最為細致,他認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的商品經濟繁榮,浮梁農村則自然經濟穩定,一個地區之內,先進的手工業和低下的耕作水平長期并存,很不相稱,城市雖能帶動農村輸出大量農村商品,卻不能引發農村經濟性質的變化[81]。
四 手工業和礦業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李華對湖南采礦業的考察[82]和梅莉對湖北紡織業的研究[83]。江西手工業的研究則主要集中于景德鎮瓷器的研究,此處不再贅述。
本區域手工業和礦業整體性的研究以方志遠的《明清湘鄂贛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中相關專題的考察最為全面,其內容包括制瓷業、造紙業以及各種經濟作物加工業(棉布加工業等)。文中比較了主要手工業與經濟作物加工業的異同,指出其共同性是使用簡單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科學含量,但基本上屬于手工生產,其動力均為原始動力。差異性則表現在生產方式、商品化程度以及社會效應等方面。該書還考察了本地區的礦冶業及其生產方式。
五 經濟開發與環境變遷研究
清代也是長江中游部分地區的經濟大開發時期,這方面的研究較早的有80年代曹樹基對流民與江西山區開發的考察[84],但這時的研究只注重開發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還未對其引發的環境問題進行考察。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展開,經濟開發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其生態效應的問題也日益受到學界的關注。張建民較早地在這方面作了探討,認為清代湘鄂西部山區人口的急劇增長推動了開潮,而落后的開發手段和水利條件,加上在不宜糧的山區進行以糊口為目的的開發,造成單一的生產、超薄型平面墾殖、以消耗甚至破壞自然資源為實現經濟增長手段的經濟特征。這種開發雖實現了量的增長,但最終造成森林等資源的破壞和浪費、與此相關的多種經營的枯竭以及在當時即已出現的水土流失現象或傾向。另外他還就江漢平原、洞庭湖區垸田與水災進行了考察,注意到了清后期該地區生態惡化的問題[85]。
此后,宋平安對江漢平原水災害與經濟開發的互動關系進行了分析[86]。龔勝生探討了清代兩湖人口壓力下的環境惡化問題,認為兩湖在乾隆時期出現了人口壓力,根本原因是清中期的社會安定、人口增長,使得人均耕地下降。人口壓力的緩和主要靠剩余人口擴散——土地開墾來實現,從而引起生態環境的惡化。對此清人雖已有認識,但囿于時代的局限和現實的困難,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87]。張國雄對兩湖農業的研究也注意到經濟開發與環境變遷的關系[88],在《兩湖平原開發探源》中又分析了兩湖平原水旱災害的變化及其與垸田經濟的關系,以此考察大開發過程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應的相互影響,從而使兩湖經濟研究又上升到新的高度。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關于清代長江中游經濟史的研究已經取得可喜的成就,尤其是近年來關于本地區市鎮和商品經濟綜合研究的出現,說明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正在朝著趕超同期江南經濟研究的方向邁進。但與同期江南經濟研究、珠江三角洲經濟研究相比,清代長江中游經濟史的研究仍然處在弱勢。無論是經濟現象的描述和分析,還是理論高度的總結,無論是數量或是質量,無論是方法論還是研究思想,本區域的研究都有待學者繼續探索。
綜上所述,清代長江中游經濟史的研究還存在著以下不足,筆者在此提出,以供商榷。
一是各領域研究不平衡。對城市和市鎮的研究比重較大,也出現了一些總結性研究成果。但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城鎮,尤其是沿江港口和景德鎮的研究,對于廣大的中小城鎮,雖有涉及,但從整體來看,還遠遠不夠。對商品流通和農村商品經濟的研究在整個區域經濟研究中的比例適中,但其中的研究又是只關注到糧食、棉花、茶葉幾個大類,最多的還是集中于對平原稻米的研究上。對于各類商品的生產圈、輻射圈、流通路線及其在清代的變化之類的研究基本還是空白。另外,對于手工業、礦業的研究還很薄弱。
二是同類研究中的重復內容很多。不知是學術態度的問題還是學術信息不暢,筆者在閱讀前人研究成果的過程中,往往發現雷同的研究思路甚至結論。因此,本領域的研究也亟待學者加強學術交流,拓寬視野,共同推進。
三是研究手段和思想的陳舊。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的確有一大批論文堪稱優秀之作,但也有不少研究創新不足,從而無法在理論上升華。
今后的研究,竊以為可以從以上薄弱環節出發,克服以往研究中的弊病和障礙,使本領域的研究達到新的高度和深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日]重田德:《清初湖南米市之考察》,《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956年10期。[日]森田明:《關于清代湖廣地方的定期集市1,《商經論壇》1964年第3卷第1期。
②[44] 吳量愷:《清朝前期國內市場的發展》,《科會科學輯刊》1986年第2期。
③ 吳量愷:《明清時期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商業貿易的發展》,《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86年2期。
④[23][26] 吳量愷:《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轉運貿易》,《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1期。
⑤ 陶建平:《明清時期漢口商業網絡的形成及其影響》,同上。
⑥ 宋平安:《明清時期漢口城市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同上。
⑦ 石瑩:《清代前期漢口的商品市場》,《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2期。
⑧ 關文發:《試論清代前期漢口商業的發展》,載葉顯恩主編《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
⑨[25] 梅莉、張國雄:《兩湖平原開發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⑩ 范植清:《前漢口鎮商業資本的發展》,《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2年2期。
⑾ 王永年:《論晚清漢口城市的發展和演變》,《江漢論壇》1988年4期;《晚清漢口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商業的演變》,收入章開沅、朱英主編《對外經濟關系與中國近代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
⑿ 彭雨新、江溶:《十九世紀漢口商業行會的發展及其意義》,《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4期。
⒀ 任放、杜七紅:《傳統市鎮近代化芻論——以漢口鎮為個案的研究》,《人文論叢》2000年號。
⒁ 陳鈞、任放:《世紀末的興衰——張之洞與晚清湖北經濟》,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陳鈞:《武漢近代商業文化的結構分析》,載《近代武漢城市文化散論》,香港天馬圖書有限責任公司,1994年。
⒂ 楊蒲林、皮明庥:《武漢城市發展軌跡》,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0年;皮明庥:《近代武漢城市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皮明庥、吳勇:《漢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皮明庥:《一位總督·一座城市·一場革命——張之洞與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年。
⒃ 梁淼泰:《明清時期景德鎮城市經濟的特點》,《江西社會科學》1984年7期。
⒄ 梁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⒅ 蕭放:《宋至清前期景德鎮的形成和發展概述》,《江西社會科學》1987年3期。
⒆ 曹國慶:《明清時期景德鎮的徽州瓷商》,《江淮論壇》1987年2期。
⒇ 曹國慶、蕭放:《景德鎮考察記》,《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1期。
[21] 方李莉:《飄逝的古鎮——瓷都舊事》,群言出版社,2001年。
[22] 徐希凱:《清末民初的沙市棉花貿易與城市經濟》,《江漢論壇》1988年4期。
[24] 陳關龍:《明清時期沙市商品市場探索》,《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1期。
[27] 段超:《試論清代宜昌城市的發展》,《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1期。
[28] 蕭放:《試論明清時期江西四大工商市鎮發展的特點》,同上。
[29] 蕭放:《明清時代樟樹藥業發展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1期。
[30][80] 徐曉望:《清代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4期。
[31] 王根泉:《明清時期一個典型農業地區的墟鎮——江西撫州府墟鎮試探》,《江西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2期。
[32] 曾學優:《清代贛江中游地區農村市場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年1期。
[33] 謝廬明:《贛南的農村墟市與近代社會變遷》,《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1期。
[34] 李華:《清代湖南城鄉商業的發達及其原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3期。
[35] 王朝輝:《試論近代湘西市鎮化的發展》,《吉首大學學報》1996年2期。
[36] 張家炎:《明清江漢平原的農業開發對商人活動和市鎮發展的影響》,《中國農史》1995年4期。
[37] 許檀:《明清時期農村集市的發展及其意義》,《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2期;《明清時期農村集市的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2期。
[38]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西墟市與市鎮的發展》,《第二次中國近代經濟史會議》,臺北中研院經濟所,1989年;或見《山根幸夫教授退休紀念明代史論叢》下卷,東京汲古書院,1990年。
[39] 許檀:《明清時期江西的商業城鎮》,《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3期。
[40] 巫仁恕:《明清湖南市鎮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臺灣大學1991年碩士論文;傅樂園:《明清時期湖北的市鎮發展與變遷》,武漢大學2001年碩士論文。
[41] 任放:《明清長江中游市鎮經濟研究》,武漢大學2001年博士論文。
[42] 方志遠:《明清湘鄂贛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人民出版社,2001年。
[43] 收入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45] 方行:《清代前期農村市場的發展》,《歷史研究》1987年6期。
[46]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
[47] 陳學文:《中國封建晚期的商品經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48] 張海鵬:《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49] 王廷元:《略論徽州商人與吳楚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4期;李琳琦:《徽商與明清時期的木材貿易》,《清史研究》1996年2期。
[50] 陳支平:《清代江西的糧食運銷》,《江西社會科學》1983年3期。
[51] 吳琦:《清代湖廣漕運與商品流通》,《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1期。
[52] 鐘永寧:《試論十八世紀湘米輸出的可行性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3期。
[53] 張國雄:《明清時期兩湖外運糧食之過程、結構、地位考察》,《中國農史》1993年3期。
[54] 張建民:《“湖廣熟,天下足”述論》,《中國農史》1987年4期。
[55] 張巖:《清代漢口的糧食貿易》,《江漢論壇》1993年4期。
[56] 鐘興永:《清代湘米貿易論略》,《中國農史》2001年1期。
[57] 方志遠:《明清湘鄂贛地區食鹽的輸入與運銷》,《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4期;或見《明清湘鄂贛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
[58] 劉秀生:《清代中期湘鄂贛棉布產銷與全國棉布市場格局》,載葉顯恩主編:《清代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中華書局。1992年。
[59] 王根泉、魏佐國:《明清兩代江西撫州地區商品經濟發展的水平》,《江西社會科學》1992年6期;陶德臣:《晉商與西北茶葉貿易》,《安徽史學》1997年3期。
[60] 李華:《清代湖北農村經濟作物的種植和地方商人的活躍》,《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2期;《清代湖南的外籍商人》,《清史研究》1991年1期;《清代湖南商人的經商活動》,《中國經濟史研究》,l992年1期。
[61]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62] 陳學文:《中國封建晚期的商品經濟》;鄭昌淦:《明清農村商品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劉秀生:《清代商品經濟與商業資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年。
[63] 吳量愷:《清代湖北農業經濟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年。
[64] 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
[65] 譚天星:《清前期兩湖地區糧食產量問題探討》,《中國農史》1987年3期;《簡論清前期兩湖地區的糧食商品化》,《中國農史》1988年4期;《清前期兩湖地區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初探》,《農史研究》第9輯;《清前期兩湖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其影響》,《中國農史》1990年1期。
[66] 張家炎:《清代江漢平原水稻生產評析》,《中國農史》1991年2期;《清代中期江漢平原作物結構研究》,《古今農業》1991年3期;《明清江漢平原農業經濟發展的地區特征》,《中國農史》1992年2期;《清代湖北的雜糧作物》,《古今農業》1996年1期;《明清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兩湖平原農村經濟結構演變探異》,《中國農史》1996年3期。
[67] 張國雄:《“湖廣熟,天下足”的經濟地理特征》,《湖北大學學報》1993年2期;《“湖廣熟,天下足”的內外條件分析》,《中國農史》1994年3期。
[68] 龔勝生:《清代兩湖地區的玉米和甘薯》,《中國農史》1993年3期;《從米價長期變化看清代兩湖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2期;《明清之際湘鄂贛地區的耕地結構及其梯度分布研究》,《中國農史》1994年2期。
[69] 李華:《清代湖南農村的稻谷生產及其商品化》,《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9年10期。
[70] 梅莉:《明清湖北農業區域特征分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年4期。
[71] 龔勝生:《清代兩湖地區茶葉的種植與分布》,《古今農業》1993年3期;《清晚期兩湖纖維作物的種植與發展》,《古今農業》1995年2期。
[72] 梅莉:《明清湖北茶葉及其生產分布》,《湖北大學學報》1994年2期。
[73] 李華:《清代湖北農村經濟作物的種植和地方商人的活躍》;又《清代湖南農村經濟作物的發展》,《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3期。
[74]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5年4期;《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6年2期。
[75] 于少海:《試論明清贛南商品經濟的發展》,《江西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2期。
[76][79] 王根泉、魏佐國:《明清兩代江西撫州地區商品經濟發展的水平》。
[77] 昌慶鐘:《清代江西經濟作物發展的原因》,《南昌大學學報》1993年3期。李衛東:《清代江西經濟作物的發展及其局限》,《中國農史》2001年4期。
[78] 方行:《清代前期湖南四川的小農經濟》,《中國史研究》51991年2期。李華:《清代湖南城鄉商業的發達及其原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3期。
[81] 梁淼泰:《明清時期浮梁的農村商品》,《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1期;《明清時期浮梁的田畝數和畝產量》,《江西大學學報》1988年1期。
[82] 李華:《清代湖南的采礦業》,《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3期。
[83] 梅莉:《清代湖北紡織業的地理分布》,《湖北大學學報》1993年2期。
[84]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6年2期。
[85] 張建民:《清代湘鄂西山區的經濟開發及其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4期;《清代江漢一洞庭湖區堤垸農田的發展及其綜合考察》,《中國農史》51987年2期。
[86] 宋平安:《清代江漢平原水災害與經濟開發探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