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4 02:5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環境問題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2)12-0081-03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工業化技術向農村生產領域的滲透以及城市污染向農村地區的轉移,農民自身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在城市環境趨于好轉的同時,農村環境卻逐漸惡化,這不僅干擾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更直接危害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環境問題沒有城鄉差別,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問題在波及城市環境的同時,更會通過農業食品鏈條給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因而,關注農村環境,致力農村環境問題解決,不僅僅是農民的事情,而應得到全體社會成員的關注。
自上世紀以來,農村環境問題作為“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受到黨和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2008年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電話會議,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隨后國務院在其轉發的《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是加快推進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舉措,是生態建設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現階段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有效途徑。”[1]以此為契機,農村環境問題治理得到了國家、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并得以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大地轟轟烈烈地開展。與此同時,我國學者也一直關注農村環境問題,他們認真調查農村存在的環境問題,仔細分析農村環境問題的成因并具體設計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對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的形式體現出來,以供我國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實踐借鑒。
盡管我國政府對農村環境問題高度重視,我國學者對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也極為關注,但我國的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實際成效,農村環境問題依然嚴重,這一切都昭示著我國在農村環境治理環節存在著阻礙我國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開展的某種問題,只有找出這一問題并加以解決,才能推動我國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順利進行。為此,筆者在概覽學者關于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學術文章的同時,又深入蘇北農村地區進行調研,對蘇北地區農村環境問題的范圍、種類及其成因進行了詳細了解和深入分析,發現我國農村地區環境治理工作踟躕不前的癥結所在,那就是無論是我國政府,還是國內學者,其在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環節出現了偏差或錯誤,沒有正確把握我國農村環境問題涉及的范圍、存在的類型以及產生的根源。為了消除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障礙,有效推動我國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認真分析當前我國農村環境問題存在的認知誤區并及時加以糾正,為此,筆者以在蘇北地區農村的實際調研資料為基礎,并對照我國學者有關農村環境問題的理解觀點,對當前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環節中存在的關于農村環境問題的認識誤區予以具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糾正對策,以期能掃除我國農村環境治理停滯不前的基礎,以推動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和農村環境治理目標的最終實現。
二、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誤區
由于受到傳統環境保護和治理觀念的影響,再加上社會各界缺乏對農村及其環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當前“城市中心主義”的模式下,國內民眾在用看待城市環境問題的眼光來看待農村環境問題的同時,又把本具有同質性的農村環境問題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環境問題的異類,在此種觀念和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國內民眾在理解農村環境時難以避免地會出現認知偏差。具體而言,當前國內學者對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誤區:
1.對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范圍不全面。由于人類最早接觸的環境問題是污染問題,而且長期以來人們所關注的城市環境問題也主要是城市污染問題,再加上農村環境問題進入人們的視野而獲得關注也是因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因此,我國學者在關注農村環境問題時便將農村環境問題等同于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而忽視了農村環境問題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內容,那就是農村資源和生態的破壞問題。與城市不同,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發生關系,無論是農民的正常生活,還是農業生產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農業資源的合理維持和農業生態系統的有效維護,一旦農業資源和農村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其給農村乃至城市環境帶來的危害并不亞于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因此,要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就不僅要關注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還要關注農村資源以及生態保護問題。但事實上,我國民眾在關注農村環境問題時,只關注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對農村資源及生態所遭受的破壞問題卻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國民眾包括學者們目前對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范圍還比較狹隘,無法認識農村環境問題的全部。
2.對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類型不徹底。為了充分認識環境問題,并依據不同環境問題的各自特征采取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經過對環境問題的逐步了解,我國學者按照相應的標準對環境問題予以相應分類。如依據人類對環境影響的方式,可以把環境問題分為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破壞問題;按照被影響的環境要素予以分類,可以把環境問題分為水環境問題、大氣環境問題、土壤環境問題以及生物環境問題等。[2]依據上述分類,我國學者對環境問題進行了分門別類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針對性解決措施,這對環境問題的順利解決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類還無法滿足農村環境問題的徹底解決,那就是目前國內民眾對面源性環境問題的認識仍然不足,無法滿足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所謂面源性環境問題,和點源性環境問題相對,是按照環境問題產生源的確定與否而區分的一對環境類型,其中所謂點源環境問題,是能夠具有確定產生源的環境問題,對于此類問題,只要查明該問題的源頭并對其源頭進行治理,環境問題即可消除。而對于面源性環境問題,由于其產生源無法確定,與點源環境問題有很大區別,而且由于面源性環境問題發現較晚,盡管目前學者對農村面源性的環境問題已有所認知,但還存在一些認知誤區。具體而言,當前社會對面源性環境問題的認知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誤區。首先,我國民眾對面源性環境問題分布范圍的理解有錯誤,許多民眾認為面源性環境問題只存在于農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環境問題,甚而有學者把面源性環境問題作為農村環境問題區別于城市環境問題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張要創新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來應對農村的面源性環境問題,但事實上是,在我國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環境問題,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帶來的污染問題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環境問題;其次,盡管我國國內社會對農村點源環境問題和面源環境問題作了區分,但卻沒有厘清二者的實質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環境問題時也沒有有效的對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點源性環境問題的治理和面源性環境問題的治理混為一談,用點源環境問題的治理模式來處理面源環境問題,從而使農村的面源環境問題無法得到針對性的治理,阻礙了農村環境問題的順利解決。
3.對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源認知不準確。針對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根源,國內的學者展開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觀點,而且有不少學者的觀點具有一致性,看似發現了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根源,但筆者通過對蘇北五市農村環境問題的調研,發現上述學者的觀點與農村環境問題的現實存在一定偏差,他們并未準確發現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真正根源。具體而言,當前我國學者對于農村環境問題根源的認知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誤區。誤區之一:農民環境意識不強。當前許多學者認為農民環境意識不強是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但筆者認為,盡管農民環境意識不強與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有一定的關系,但如果將其歸結為農村環境問題存在的根源則實在言過其實,甚而存在錯誤。為了驗證這一問題,筆者對蘇北地區農村村民的環境意識進行了問卷調研,在筆者所做的調查問卷中,除了個別村民對農村的環境問題漠不關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對過去良好農村環境的懷念和留戀之時,都表達了對當前農村環境問題的憂慮和關注,他們對農村大氣、水、土壤以及生物資源發生的不利變化都有切身體會,都有改變當前環境狀況的愿望但都苦于無能為力。這一調查結果充分表明了農民的環境意識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蘇地區出現的群體性環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當地農村居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以及對自身環境權益受侵的焦慮,同時也是對“農民環境意識不強”論的有力反擊。由此可見,農民環境意識不強并不能作為農村環境問題的產生根源,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上面,因為農民的環境意識本來就不低。誤區之二: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不健全。眾多學者把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不健全作為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認為當前我國環境立法體系中有關農村環境的立法缺失、農村環境執法體系不健全以及農村司法救濟途徑不通暢是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誠然,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城鄉差距比較大,在法制建設方面農村地區滯后于城市也并非沒有可能,而這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也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不健全作為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來進行解讀,則不僅無法發現農村環境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更會將農村環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會阻礙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因為農村環境問題的真正原因是城鄉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結果,要想真正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就必須消除城鄉二元化模式,在城鄉一體化視野下實現對城鄉環境的同等保護、同等治理,[3]而那種“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不健全以及對農村環境單獨立法”的論調看似對農村地區予以特別優待、特別保護,但實質上依然是在延續著城鄉二元論的基調,不僅有害,也無必要。這是因為,首先,從立法層面上講,由于農村環境問題和城市環境問題并無本質的區別,當前我國的相關環境立法不僅在城市地區可以適用,在農村地區也可以適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話,也應該是全國層面的缺失,而不會單單是農村地區缺失,因而沒有必要單獨為農村地區的環境立法;其次,對于農村執法機構和司法機構的建設,目前的機構設置已足以承擔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任,如再在鄉鎮一級設立相應機構,不僅不能實質性地改善農村地區環境執法和司法狀況,而且還會增加農村地區環境執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費國家的執法和司法資源。由此可見,在農村地區,環境問題的處理并非無法可依,而環境執法機構和環境司法機關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鄉二元結構理論影響下,國家的環境保護法律無法在農村地區順利實施,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和違法不究的現象對農村環境問題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應引起國家、社會和學者的關注。
三、我國農村環境問題認知誤區的糾正
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認知誤區嚴重阻礙了國家、社會對農村環境問題的正確認識,導致國家難以針對農村環境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直接影響農村環境問題的順利解決。因此,要想徹底解決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環境問題,就必須糾正我國農村環境問題存在的認知誤區。
1.全面把握農村環境問題的范圍。要解決我國農村環境問題認知范圍過窄的問題,就必須全面把握農村環境問題的范圍。同城市面臨的環境問題不同,農村除了面臨來自于農業生產、農民生活以及工礦企業所帶來的污染威脅的同時,還面臨著上述環節所帶來的資源退化、生態失衡等環境問題,而且由于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對資源、生態的依賴性要遠大于城市的生產、生活。由此可見,除了污染會對農村的生產、生活活動造成影響之外,農村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農村生態系統的維持平衡對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農村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更應關注農村地區的資源退化和生態失衡問題,而且我們在設計措施來防治工農業生產以及農民生活對農村環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時,更應關注農村資源以及農村生態系統的保護問題,在設計農村環境保護措施時,要將農村污染防治、農村資源養護以及農村生態保護綜合考慮,將三者予以一體化的制度設計,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徹底地解決農村環境問題。
2.徹底認知農村環境問題的類型。如文中所言,當前我國農村環境問題類型的認知誤區主要存在于公眾對農村面源性環境問題的認識層面上,因此,為了徹底厘清農村環境問題的類型,有必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明確農村面源性環境問題的相關內容。首先,要明確面源性環境問題并不是農村地區特有的環境問題類型,在我國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環境問題,只有明確這一點,我們才不會把農村環境問題當作異類而將其孤立于城市環境之外,并且還可以從城市面源性環境治理實踐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經驗。其次,要深刻理解點源性環境問題和面源性環境問題的區別,從理論上講,任何環境問題都有其產生源,因而從實質上講面源性環境問題也是點源環境問題,只是由于面源環境問題的產生源具有隨機性、移動性,難以查明和確定。另外,還有一些面源性環境問題的產生源單獨不能造成環境危害,而是眾多面源性環境問題的產生源共同交織作用才造成了環境問題,這都和傳統的點源性環境問題有區別,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環境問題時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傳統點源性環境問題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度無法在面源性環境問題領域適用,需要對此種問題單獨研究,單獨處理。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城市面源性環境問題的治理經驗,把面源性環境問題的治理當作公共服務而由國家承擔,發揮政府在面源性環境問題治理中的主導作用,增加國家在面源性環境治理過程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進農村面源性環境問題的順利解決。[4]
3.正確認識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源。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源既不是農民環境意識不高,也不是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不全,而是長期以來我國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所帶來的城市和農村環境保護問題上的差異所致。在此種結構模式的調控下,我國對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環境實行差別化管理,致使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標準和資金投入都低于城市,農民的合法環境權益也常常受到漠視,我國城市環境逐步改善的同時,農村地區的環境則趨于惡化,并使人產生了“農民環境意識不強,農村環境保護法制建設不全為農村環境問題成因”的假象。[5]因而實事求是地講,成因與其說是農民環境意識不強,倒不如說是城鄉二元模式下農民合法環境權益被漠視,農民環境知情權、參與權、請求保護權得不到保障的結果;與其說是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不健全,倒不如說是城鄉二元模式下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的地位缺失,致使農村環境保護標準降低、農村環境保護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農村個別地區出現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源,徹底解決我國農村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就必須要取消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模式,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實行城鄉一體化建設模式,實現國家對農村、城市環境的一體化考慮和同等保護。具體來說,對于農村地區的點源性環境問題,要嚴格執行現有的環境保護法規,真正發揮法律的調控作用,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環境權益;而對于農村地區的面源性環境問題,則要增強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的主導性作用,增加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并通過政策扶持和財政激勵等物質引導措施向農村引入“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生產生活方式,從經濟上鼓勵農民采取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財政支持在農業生產領域大力推廣生態有機農業和循環經濟模式的應用,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并減少廢物向農村環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徹底解決農村地區的面源性環境問題。
結語
由文中的論述可知,要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就要全面理解農村環境問題的范圍,徹底把握農村環境問題的類型并準確分析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源,這樣,我們才能針對目前的農村環境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根源是我國城鄉二元結構模式,只有廢除這一模式,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對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可喜的是,伴隨著人們對城鄉二元結構弊端的深入認識,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并得到國家政府層面的認可和采納,目前我國各地都圍繞著戶籍、經濟、環保的城鄉一體化問題開展了理論性探討和實踐性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已成為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城鄉一體化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讓我們看到了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希望。
參考文獻:
[1]徐培華,包文兵.當前農村環境整治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淮海文匯,2012,(1).
[2]呂忠梅.環境法導論(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7.
[3]晉海.我國城鄉環保一體化的制度建構:理念、原則與路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6).
閆江艷:中國計量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系10級學生 梅俞杰:中國計量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系10級學生
雷剛: 中國計量學院法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 環境法、知識產權法 。兼任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委員,浙江省環境法學會理事,浙江省質檢法學會會員,浙江省科技法學會理事。
摘 要:農村環境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政府工作的重點,但農村居民對于環境的認識程度仍然處于模糊階段。本文以了解東西部農村環保意識現狀為出發點,對目前農村的主要環境問題進行觀察,總結主要農民環保意識問題,并由此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環保意識東西部農村新舊農村改進方向
一.引言
2007年11月,環保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意見》認為,目前我國農村環境形勢仍十分嚴峻,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注重環保意識的培養,推動農村環保事業的發展,對農村向城市的過渡及其可持續性發展都具有極大的意義。
二、 農村環保意識發展現狀
1、各地區農村環境意識發展
在東部的新舊農村和西部農村,村民都已基本意識到環保問題的重要性,并且有參與環保實踐的動機,部分居民能較正確客觀地認識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但村民整體環保意識不夠強,對環保問題的實質認識不足,對政府的環保工作和環保措施以及環保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和配合度較低。其中也不難想象,東部農村狀況好于西部,新農村在三者中最優。
2、三類農村環境意識特點
環境意識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是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水平;其二是人們保護環境行為的自覺程度。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1東西部農村環境價值觀念 從對“環境意識”的了解程度、自身環保行為的關注度以及對周圍環保活動的了解情況來看,東西部地區在這三個問題上表現出了一致性,即東部地區的環境價值觀念要明顯優于西部地區,更符合現代文明的發展理念,其中東部新舊農村之間差異較小,但新農村仍相對較高。
2.2村民環境行為意識
2.2.1日常生活方面 東西地區村民對自身環保行為注意度呈分化趨勢,東部大部分農村村民能做到偶爾關注自身環保行為。西部村民則并不特別注意自身的環保行為。在東部農村,村民能偶爾參與環保活動。同時新農村的參與度又高于舊農村。而在西部農村,大多人表明不會參與。這與村民對環保意識的了解度是密切相關的,對于不了解、意識中認為是不需要的事物自然也喪失了參與的興趣。
2.2.2農業生產方面 農業生產活動與農村生活密切相關,是影響農村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態農業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民應追求的一條道路。在農村地區,相比普通小農更注重收益的表現,農業大戶的生產方式更符合發展生態農業的要求。
3、三類農村環境意識表現原因
3.1經濟 經濟是環境意識產生和發展的基礎。由于三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經濟條件較強的地區不僅為農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使其有余力、有信心去吸收環保觀念,樹立環境意識。
3.2政治 這里主要指政策、法律法規的影響。由于環境問題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熱點,相關指導思想及機制還不成熟。政府是村民認為對自己環境意識影響最大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的行為有著重大的意義。但目前,政府并未有效發揮其在該領域的作用。
3.3文化 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留守農村的農民教育水平大多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這就極大地影響他們對環境現狀的了解和環境知識的掌握。同時,傳統思想的根深蒂固,使村民對自然環境的利用毫無節制。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沒有形成良好的環境意識和環保宣傳氛圍。
三、意見與建議
(一) 政府方面
1、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影響村民環境意識因素歸根結底是經濟問題。東部村民對環境的認識比西部村民更深刻。所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尤其是較落后的西部農村經濟是提高村民環境意識的第一步。
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落實相關政策 政府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應著重處理垃圾分類和綠化管理問題;舊農村著重污水、垃圾的集中處理,環保設施的改善;西部農村則要總體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同時,政府要出臺并落實有效政策措施,層層督促、定期走訪實現穩步發展。
3、 增加農村環境意識宣傳教育,提高村民文化水平 受傳統文化和習慣的影響,村民生活生產中存在大量與現代生態文明不相適應的行為。村委會應通過多種途徑倡導環保,增設宣傳欄,印發指導手冊,把環保教育落實到每一個人。西部地處內陸,信息閉塞,因此尤其要重視西部村民的文化教育。
4、營造良好的法制、道德環境 提高村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必須有良好的法制環境和道德環境做保障。目前,對于大半村民來說,難以切身體會到環境立法的重要性,必須真正讓村民感受到這是有關切身利益的事,從而改善環保意識。
(二) 農民自身
1、 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形成良好環保習慣 要減少不良的環保習慣,村民自身必須樹立環境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要從點滴做起,從一次出行、一次購物做起,做個有心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理念為榮。
2、 主動參與村內環保活動,配合政府工作 農村環境建設不能全靠政府唱獨角戲。村民也應該主動參與村內環保活動,了解環保事宜,學習相關環保知識和當前社會環保主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配合政府工作。
3、 積極為農村環境獻計獻策 從問卷的回收情況及答題情況來看,大部分村民對農村環境治理還是很有自己的想法,訪談間提出的一些觀點完全可以借鑒。村民是農村的主人,要牢牢記住主人翁意識,積極為農村環境整治獻計獻策,讓村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管理村內環境,才能營造出一個令村民滿意的環境。
四、結語
農村的健康合理發展離不開環境的改善,而環境的保護改善更與居民的個人環境意識行為密不可分,人們為保護環境應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的方式,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農村村民環保意識的加強有賴于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學院法學院)
本文是2011年浙江省社科聯科普年度課題:農民環境意識讀本(11ND30)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組成員在完成調研報告的基礎上完成本論文。
參考文獻:
[1] 王民.環境意識概念的產生與定義[J].自然辯證法通訊,JOURNAL OF DIALECTIS OF NATURE,2000(04).
[2] 何強.法治視野下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J].經濟研究導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13(07).
[3] 朱啟臻.農民環境意識的問題與對策[J].世界環境,World Environment,2000(04).
[4] 李玉恒,劉彥隨.中國城鄉發展轉型中資源與環境問題解析[J].經濟地理,Economic Geography,2013(01).
[5] 劉偉,何國富,劉學良,等.農村地區居民環境意識現狀分析及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Agro-Environment&Development,2008(03).
環境工程專業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為一門邊緣交叉性學科,其發展目標是解決不斷涌現的各種實際環境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成為一門集自然、社會和技術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工程學科不僅研究水、氣、固廢、噪聲等主要環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還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以及對區域環境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以獲得最優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設置有環境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礎和重點學科存在明顯差別,其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理工科類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養方案注重于對學生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資源環境學院準備新設環境工程專業,在環境工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類大學,一定要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并發揮現有優勢,找準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搜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鑒于畢業設計階段對于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于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為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扎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扎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并適應市場需要,為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系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于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于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為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
轉貼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為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于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著眼于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煉,將有助于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為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于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于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系,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為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于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扎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為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于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
轉貼于
關鍵詞 農戶;經營行為;農村生態環境;兩型社會
中圖分類號 F323.22:X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03-002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05
著兩型社會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們在不斷關心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也意識到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于是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侯俊東等[1]采用實證研究發現農戶將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形式歸為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業轉嫁污染五類。基于這些研究成果,也有學者開始探討農村環境問題形成機制。研究發現,除了城市污染轉移是外來因素,鄉鎮工業污染是以企業為基本單位產生之外,以上所提到的大部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都或多或少的與農戶的經濟行為有關[2]。為此,從農戶的經營行為動機出發,分析影響農戶經濟行為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已成為熱點問題[3]。農戶作為農村生產中最基本的微觀經濟單位,其生產經營行為關系到生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配置,影響到農村的生態系統保護與整個農村的可持續發展[4]。Hu[5]指出農戶不合理的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惡化有著直接的、必然的聯系。傳統農村經濟中,以傳統農業為主,生產力低下。農戶在選擇生產項目和生產規模時,主要考慮的是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且,重經驗輕技術,生產中多采用精耕細作的方式,肥料多以有機肥料為主,因而生產經營中造成的污染較少,生態系統保護較好。但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行為基礎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以來,農產品市場化和農業現代化得到進一步發展,農戶生產經營目標逐漸變化為利潤最大化目標,農戶生產經營方式也轉變為現代集約生產類型,這種生產經營方式的轉型加上我國特有的農戶生產稟賦構成了我國現階段特有的農戶生產經營形態。可見,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同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已經到了息息相關的地步。因此,從農戶入手,研究并優化我國農戶生產經營行為模式對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兩型社會及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利用一般計量模型建構了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影響農村生態環境及其五種表現形式(即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業轉嫁污染)的數理模型,并利用微觀調查數據檢驗分析,給出合理政策建議。
1 文獻評述
農村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更多的是以農業污染作為研究對象。而且,在此領域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大多從工程技術措施、理論角度、經濟管理措施及相關政策法規的角度探討如何防止農業污染,而對導致農業污染的原因分析不足,也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戶是防治農業污染的主體[6] 。
近年來,學者們也開始研究農戶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如陳利頂、馬巖[3]從理論上探討了農戶的經營行為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李海鵬[4]研究了農戶農業生產行為的面源污染效應。宋建輝[6]深入分析了河北省農戶經營行為與農業污染的關系及防治農業污染的對策。赫曉霞、欒勝基[7]通過觀察和訪談的方式了解了農民在不同的行為方式下的所面臨的農村環境問題。邱長溶、郝愛民[8]分析指出建設節約型農業的關鍵是優化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洪音[9]以土地沙漠化發生的三個典型區域類型為例,采用環境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農戶的生態經濟行為進行了調查,揭示了農戶生態經濟行為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這些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為主,在進行計量分析時,大多是以農業污染作為生態環境的主要構成部分。雖然,農業污染是農村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但是著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工業化的發展,非農業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也與日俱增。為此,本研究以兩型社會建設為背景,依托侯俊東等[1]實證研究得到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五種表現形式,深入揭示農戶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拓展農村生態環境的研究體系。
2 研究方法
2.1 變量選取與模型構建
農戶經營行為是指為了滿足自身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個體或群體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對農產品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變動做出的農業投入與管理的反應或決策,主要包括農戶生產投資行為、消費行為、擇業行為和儲蓄行為等[10-11]。在此定義基礎上,學者們通常認為應從農戶的角度把農戶經營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內、外部影響因素。進而,通過訪談發現,農戶的經營行為始終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對土地有強烈的依賴關系,一般將土地作為生活的重要保障。再加上,農戶處在社會較低階層,其行為的選擇往往被迫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妥協性,農戶總是在現有的社會、經濟等外部條件的約束下來確定自己的經營目標和實現該目標所采取得手段。于是,受利益驅使,一般會通過經營行為,追求短期的增產,忽略對生態環境的長期影響。基于此,本研究將選取表1所示變量來衡量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
將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業轉嫁污染五個方面的農村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分別用Y1、Y2、Y3、Y4、Y5表示)及農村生態環境總體狀況(Y)作為衡量農村生態環境的指標,參考已有的研究方法,采用一般線性模型來分析農戶經營行為對生態環境環境及其具體表現的效應。模型的一般形式:
y=α+β1x1+β2x2+…+βpxp+ε(1)
其中:y表示農村生態環境變量,Xi(i=1,2,…,p)表示農戶生產經營行為變量,ε表示機擾動項。
2.2 數據來源
基于方便回收的考慮,采用實地調查法。為了使調查
地點具有代表性,課題組在地點選擇上采取了分層抽樣方法,共選擇了8個城市,如表2。
進而,根據問卷調查便利性,以及抽取城市的地形、通達性、土地類型和經濟水平4個類型選取的現實情況,選取了新洲等8縣市的22個村作為調查村,對村里的農戶再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7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50份,基本信息如表3。
3 研究結果
首先通過對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標準化并對自變量與因變量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各變量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但所有變量的方差膨脹因子(VIF)介于1.033至1.558之間,明顯小于2.5,故不會導致多重共線性。進而將分析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影響。
不同農戶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規避這一差異,故在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時,將農戶人口統計學變量作為控制變量。利用SPSS軟件對其進行回歸,得到結果如表4所示:
從整體上看,模型2、4、6、8、10、12通過顯著性檢驗(p
(1)勞動力投入行為。
在兩型社會建設中,農戶的性別、年齡、家庭常住人口、收入來源、家庭人均收入等農戶人口統計學變量對農村生態環境總體、農村水質污染、空氣污染、工業轉嫁污染的影響不顯著;大部分變量對農業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的影響也不顯著,這與侯俊東等[1]實證結論一致。不過,研究還發現收入來源、家庭人均收入對農業面源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242,Sig.=0000;β=-0160,Sig.=0000),這說明農戶越是依賴農業,收入就越低,農業面源就越高;家庭常住人口對生活垃圾污染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089,Sig.=0018),家庭人均收入對生活垃圾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106,Sig.=00009),這說明家庭常住人口越多,產生的生活垃圾就越多,而人均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也就越高,所造成的生活污染也就越低。
(2)農戶文化程度。
農戶的文化程度對生態環境總體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105,Sig.=0015),并且對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
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工業轉嫁污染均有顯著影響(β=0151,Sig.=0000;β=0115,Sig.=0007;β=0168,Sig.=0000;β=0143,Sig.=0001;β=0157,Sig.=0000)。由此可知,文化程度越高,他們越能意識和認識到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問題。
(3)經營規模。
農戶經營規模主要由農戶耕種的土地面積指標來體現,經分析發現,農戶經營規模除對農業面源污染有正面影響外(β=0111,Sig.=0006);對生態環境總體、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均沒有顯著影響。
(4)農業投資行為。
農戶的農業投資行為主要體現在農產品自用比例指標上,自用比例越低,則農業投資力度越大。以上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農戶的農業投資行為對生態環境總體、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均無顯著影響,而對農業面源污染、農村水質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135,Sig.=0001;β=-0098,Sig.=0016),即農業投資力度越大,為了提高產量而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水質污染的情況就會越嚴重。
(5)經營組織行為。
農戶的經營組織行為主要由有機肥施用情況、有機肥每畝平均施用量以及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情況三個指標來體現。從總體上來看,有機肥施用情況、有機肥每畝平均施用量以及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情況均對生態環境沒有顯著影響。從個別指標來看,有機肥施用情況對農業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β=0125,Sig.=0002;β=0088,Sig.=0029)有顯著的正面影響,而對農村水質污染、空氣噪音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不施用有機肥會造成農業面源污染,且這些沒有施用的有機肥也加劇了生活垃圾污染;有機肥每畝平均施用量對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水質污染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159,Sig.=0000;β=-0085,Sig.=0036),而對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均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有機肥使用越多,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水質污染情況也就弱;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情況則對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水質污染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076,Sig.=0058;β=0121,Sig.=0003),而對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則沒有顯著影響,這說明參加農業技術培訓會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和水質污染。
(6)農戶環境關注度。
通過分析發現,農戶環境關注度對生態環境總體、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水質污染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β=0138,Sig.=0001;β=0115,Sig.=0003;β=0073,Sig.=0063),對空氣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業轉嫁污染則沒有顯著影響。
4 結論與啟示
基于調研數據以及構建的模型,通過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影響的實證分析,得到如下結論與啟示:
(1)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農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戶生產目標、行為特征等內部因素以及市場機制、政策環境等外部因素均會對農戶生產行為產生影響,作用于外在環境,最終導致環境惡化。然而,實證結果表明,除農戶文化程度及對環境的關注程度對農村生態環境有著顯著的關系外,農戶經營行為的其它變量與其對農村總體的生態環境狀況感知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關系。顯然,現實與理論間存在明顯的矛盾,這可能是由于在兩型社會建設的初期,農戶對其長期從事的農業經營行為會造成污染的認識并沒有得到改變。為此,政府、非營利組織,乃至于市場都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農戶的生態意識。
(2)農村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自主經營權在農戶,在現有利用模式和政策下,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對周邊環境維護提供了大量環境功能,卻無法對農戶產生經濟利益,在利潤最大化目標驅動下,農戶在生產中主要考慮自身經濟利益而忽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效應。
(3)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農戶的勞動力投入行為、文化程度、經營規模、投資行為以及經營組織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中的農業面源污染及農村水質污染影響較大,這進而說明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注意自身在追求經濟利益過程中,也要密切關注自身行為對外部環境的影響,產生的負外部性最終還是需要大眾來買單。
(4)在保障農產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恰當的農產品自給率,可以減輕過量施肥或者其他過度的生產經營行為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壓力。同時,發展生態農業也是控制農村生態環境污染較為理想的經濟方式。生態農業的應用與推廣,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技術水平,有利于污染的有效控制。另外,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業生產者素質是有利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且推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同樣有利于控制污染。調整農業技術培訓和推廣的方向,使農民獲得更多的合理施肥信息,加強農民專業組織的建設。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侯俊東, 呂軍, 劉楊. 兩型社會建設中農戶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認知差異及啟示[J]. 生態經濟, 2011, (6): 27-30. [Hou Jundong, Lv Jun, Liu Yang.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usehold under “Twooriented Society” [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6): 27-30.]
[2]赫曉霞,欒勝基. 農戶經濟行為與農村環境變遷的響應關系研究[C] // 中國環境保護優秀論文集.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05: 2305-2311.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s and Rural Environment Change [C] // Proceeding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2305-2311.]
[3]陳利頂,馬巖.農戶經營行為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 生態環境,2007,16(2):691-697. [Chen Liding, Ma Yan. Farm HouseholdsBehaviors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7, 16(2):691-697.]
[4]李海鵬.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D]. 武漢:華中農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7. [Li Haipeng.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A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Studies [D].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viersity, 2007.]
[5]Hu W. 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 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Use and Agroenvironment [J].Land Use Policy, 1997, (14): 175-186.
[6]宋建輝. 農戶經營行為與農業污染關系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Song Jianhui.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armer 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D]. Baod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2008.
[7]赫曉霞, 欒勝基. 農戶經濟行為方式對農村環境的影響[J]. 生態環境, 2006, 15(2): 377-380.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 Economic Behavior Types on R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6, 15(2): 377-380.]
[8]邱長溶, 郝愛民. 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對我國建設節約型農業的影響[J].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3): 59-62. [Qiu Changrong, Hao Aimin.The Influence of the 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n Chinas Building a Savingoriented Agriculture [J].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 59-62.]
[9]洪音. 沙漠化典型地區農戶生態經濟行為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研究[J]. 生態經濟, 2008, (10): 146-149. [Hong Yin. Research o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Eco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and Protecting Ecoenvironment in Desertification Representative Area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 (10): 146-149. ]
[10]馬鴻運.中國農戶經濟行為研究(第一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Ma Hongyun.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in China (1st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Press, 1993.]
[11]趙石.影響農戶經濟行為的因素分析[J].黑龍江農業, 2003, (6):21-22. [Zhao Shi.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J].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2003, (6): 21-22. ]
Effects of Farmer Household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HOU Jundong LV Jun YIN We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concer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affect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650 respondents of farmer households from Wuhan Urban Circle and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valid sample, this paper, by means of econometric model,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the farmer household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and their five representation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come source and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in labor force input behavior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family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respectively; (2)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of the farmers, the better they realize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3) the larger the scale of operation,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meanwhile,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ther four forms; (4) the more th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rural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increase in yield; (5) in the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will result i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se unapplied organic fertilizers aggravate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The more the organic fertilizers applied, the wors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rural water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tion in agrotechnical training will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mainly affec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while in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airnoise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erred pollution.
Key words farmer 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 rural ecoenvironment; twooriented society
收稿日期:2011-10-31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環境;現狀;污染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X321文獻標識碼: A
城鄉結合部是城市與農村的過渡區域,具有城市和農村環境的雙重性[1]。它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而且對于優化城市經濟結構,縮小城鄉差別,促進社會全面進步都起到了積極作用[2]。從生態學角度看,城鄉結合部既具有自然系統的資源、能源等物質來源的功能,滿足城鎮發展的需要、維持城鎮居民的生存,也具有人工系統的生產、生活、經濟開發活動等功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區空間不斷擴張,城鄉結合部成為城市擴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區,也是變化較快、問題較多的地區[1]。因此,充分了解城鄉結合部的環境現狀,對于提出切實可行的污染治理與控制措施,實現城鄉結合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維持城鄉結合部環境的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1 城鄉結合部環境的基本特征
城鄉結合部環境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受人類活動干預較強,雖從鄉村演變而來,但在結構和功能上又異于一般的鄉村。隨著城市中心人口不斷膨脹和土地資源日益緊張,導致中心區的人口和工業企業向城市邊緣疏散,因而城鄉結合部環境有著明顯的空間遞變特性,既有城市環境問題的轉移和延伸,同時又受自身發展所導致的環境問題[2],因此表現出獨特的社會空間分異特征。
1.1城市化特征
城鄉結合部作為城市邊緣地帶,表現出城市初期發展的過渡性特征,社會、經濟活動頻繁,人口相對集中,經濟和交通相對發達,由城市膨脹轉移而來的工廠企業較多,環境壓力大,污染嚴重。
1.2農村特征
城鄉結合部環境具有顯著的農村特征,仍以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業等產業為經濟主體。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社會結構和經營形式多樣化。受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和差異性。
1.3復合型多源污染
城鄉結合部環境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物質保障和經濟的有力補充,時刻進行著物質能量的流動和轉化加工[2]。工廠企業生產活動產生的“三廢”的排放、城鄉居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農藥和有機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交通運輸產生的尾氣排放等使得城鄉結合部環境污染由過去單一性的生活型污染轉變成工業、農業、服務業、交通運輸和居民生活等復合型污染。
2 城鄉結合部環境現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部分中心區及農村人口向城鄉結合部聚集,城鎮化傾向日益明顯[2]。相對城市完善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城鄉結合部在這些方面明顯落后。此外大量工廠企業的興起、工程建設、種植養殖業的發展等在推動城郊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致使城鄉結合部的生態環境問題變得日益嚴重和突出[3]。
2.1資源短缺
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經濟的發展歸根結底是資源的投入和產品與服務的產出[3]。在城鄉結合部城市化過程中,土地、水和能源等資源會對城市化進程造成一定制約。一方面城市化過程要以高度的工業化為基礎,這就需要有大量的土地、礦產和能源的投入;另一方面這些地區房價低廉,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來此居住,從而加大了對土地、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的需求,使原本緊缺的資源問題更為嚴重[3]。
2.2生態破壞
城鄉結合部地處城市郊區,原為鄉鎮或農村,其原有生態系統主要由自然植被、土壤、水域及生活于其中的生物組成[4]。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大量建設居住和工業等項目,導致大量的農田、草地、林地、湖泊被現代建筑所取代,從而破壞原有的土地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而地下水超采或過分集中開采,又會導致水質污染、地面下降、地裂縫等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各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不但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制約這一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2.3環境污染
城市地域的不斷擴張,使位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城鄉結合部的環境污染日益嚴峻,它除具有農村的環境問題外,還同時具有城市環境問題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
2.3.1水體污染
城鄉結合部水體污染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農業污水。由于城鄉結合部人口的急劇增長,日常生活中產生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大部分未經過處理直接排入了河流、湖庫等水體;隨著城鄉結合部地區工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污染物種類增多、成分復雜,凈化處理較為困難;農藥、化肥的大規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作物的生長,然而只有少部分農藥和化肥被植物吸收,其余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中,降雨又將殘留的化肥和農藥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飲用水源的污染。同時城鄉結合部排水體制不夠完善,雨污分流系統尚未普遍,污水收集率低,大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2.3.2大氣污染
城鄉結合部環境大氣污染物質來源廣,組成復雜。大氣污染主要來源有三個:一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由于燃料燃燒不充分而產生的含大量煙塵和煙氣等污染物質的排放;二是企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工藝、設備的落后引起的具有致病性的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三是城鄉結合部繁忙的交通運輸引起的粉塵和汽車尾氣大量產生。這些大氣污染物嚴重影響城鄉結合部地區的空氣環境質量,同時容易引起呼吸道等多種疾病,嚴重危害居民的身體健康。
2.3.3固體廢棄物污染
城鄉結合部的生活垃圾隨意堆放是造成當地環境狀況惡劣的重要原因。由于這些地區普遍缺少處理生活垃圾、人畜糞便的專門場所和設施,導致一些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隨意堆放,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較低。這些未經處理的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的堆放不僅占用土地、破壞景觀,而且長期堆存產生的有害氣體通過空氣傳播,以及附著在固體廢棄物表面的有害物質通過雨霧淋溶侵入到土壤和地下水源中,從而引起二次污染。
3 污染防治對策
城郊地區污染防治,重點是防,其次是治,因此需要采取防治結合的綜合對策。從污染源頭進行控制,減少污染物排放,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的雙結合制度;加快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立法,建立健全環境監控體系;加大城鄉結合部環保投入,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完善公眾參與機制。
3.1控制污染源,保護城鄉結合部環境
3.1.1工業污染源的控制
對于工業污染物的控制,首先應調整城鄉結合部的生產格局,優化產業結構和和工藝流程;建立生態工業園,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逐步實現生產工藝的閉路化和無廢化。其次應加強重點工廠企業污染的監測和管理,完善企業的排污設施,大力開展廢棄物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促使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5]。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為基礎,嚴格執行新建項目和改擴建項目的排污許可審批制度,切實從源頭上控制工業污染源對城鄉結合部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3.1.2農業污染源的控制
農業污染屬于非點源污染,涉及范圍廣,污染組成復雜,治理相對困難。首先應改變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其次推廣科學的施肥方法,避免使用殘留量大、毒性強的有機農藥;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1.3居民生活污染源的控制
居民生活污染物以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為主,主要是難降解的塑料制品類物質和含N、P等有機營養類物質[2]。對于生活垃圾的控制,首先應改變居民傳統的生活習慣,提倡使用綠色環保的日常生活用品,減少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制品的使用;其次應加快統一規范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對生活污水的控制,應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強城鄉結合部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污水處理設施脫氮脫磷能力;其次可以引入污水處理市場機制,實行排污付費政策,既可抑制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費現象,也減少居民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量[5]。
3.1.4城市垃圾及固體廢物轉移的控制
對于由城市轉移而來的生活垃圾及固體廢棄物,應按照“科學、合理、安全、經濟”的原則,從城鄉結合部的自然環境和廢棄物特性及成份進行綜合考慮,劃分垃圾吸納區;嚴格區域管理,實行廢棄物有償傾倒,杜絕城市垃圾轉移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對難降解和降解后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固體廢棄物必須采取預處理措施,防止或減少固體廢棄物浸出毒性、致病性、傳染性及放射性物質,切實控制和減少由外源性污染引起的城鄉結合部環境問題。
3.2加快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立法,建立健全環境監控體系
近年來,我國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法》等。但從總體上看,保障自然生態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原來以法律責任為支撐推進環境法進步的立法理念對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來說適應性不強,法律中確定的法律責任和處罰力度不適應目前環境保護工作的需求[6]。所以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主要還是要加強法律的執行力度和強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時對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作必要的修改和補充,突出城鄉結合部環境保護的法律地位,以確保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保護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6]。
環境監管作為環保工作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是進行環境管理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加強監測站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建設,盡快在污染嚴重的區域設立環境監測點位,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城鄉結合部環境預警監控體系,提高環境監測能力。 環保部門要盡快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研究監測網絡建設問題,逐步建成城鄉結合部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土地質量監測體系、農畜產品質量監測體系等[7]。
3.3加大城鄉結合部環保投入,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從發達國家環境治理的經驗可知:“要使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控制,環保投入須達到GDP的1.5%,要使環境改善須達到GDP的2.5%”[2]。目前,我國除了個別創成國家生態市的城市達到這一標準,大部分城市都遠遠不能滿足,而城鄉結合部作為城市的邊緣地帶,環保投入則更少。所以,應加大對城鄉結合部的環境保護資金投人,完善建設各類環保基礎設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舊路。要將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與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進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走一條經濟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綠色發展道路[7]。
3.4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完善公眾參與機制
要加強宣傳教育,逐步改變和提高人們對城鄉結合部環境污染危害的認識,運用教育、經濟、法律等手段來培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尤其是要加強管理決策層的環保意識,要正確處理城鄉結合部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知識傳播、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通過圖片展覽、錄像、畫冊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普及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保護知識。
4 結論
城鄉結合部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是一項涉及多部門、多行業、多層次和跨區域的復雜系統工程。政府和管理部門應起主導作用,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有效的城鄉結合部污染治理綜合管理機制,大力宣傳城鄉結合部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同時作為企業和個人,也要規范自己的行為,保護城鄉結合部環境,實現城鄉結合部環境與經濟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洪霞 等.城中村環境問題與對策之探討[J]. 科教文匯, 2008 , 3:118-118.
[2] 張小君.城市化進程中城鄉結合部生態環境治理研究――基于溫州甌海區梧田街道個案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 張明莉.大力推進城鄉接合部環境保護[J].生態經濟, 2009 (1):183-185.
[4] 魯鑫 等. 北京城市拓展區社會環境問題初探[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2011,36(1):20-24.
[5] 顧成友. 皖江城市帶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1.
按照生態縣建設環境保護指標,以“生態學”為視角,以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創新為根本,提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具體包括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大氣污染防治體系、固體廢物處置體系、噪聲防控體系等四個方面。
關鍵詞:
生態學;生態縣;生態環境體系;構建
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是生態縣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縣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支撐與保障,是促進生態縣經濟建設、社會建設與環境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生態縣經濟建設成就顯著,但環境建設卻經常被忽視,生態環境體系尚未構建,資源浪費與污染現象并存,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明確理論依據,不斷探索。
一、研究綜述
目前已有的國內文獻中尚沒有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題研究,針對該問題的論述大多集中在生態縣建設措施、規劃編制、路徑探索等總體研究中或通過典型案例形式呈現出來,綜述如下:部分學者認為,生態縣環境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責、劃定功能示范區以及選擇合理的建設模式等;部分學者提出應當重視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使其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學者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優先進行重要環境工程項目,通過重要工程項目帶動整體建設;部分學者認為應當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資源消耗、開發清潔能源來推動生態縣環境建設;部分學者提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認為應統籌規劃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并以此作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突破口;其他學者也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改善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污染狀況,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國外研究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態縣(市)環境建設的基本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態組織”闡述了生態城市環境建設的十項原則;1997年,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生態城市發展規劃,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設計了框架;與此同時,生態城市國際會議也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計劃書,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開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環回收、能源保護、能力修復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生態縣(市)環境建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國內外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方面的研究大都結合現實問題展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但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1)缺少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理論依據的研究,或相關理論探討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因此難以把握生態縣環境建設問題的實質;(2)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門研究,即沒有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和細化,研究內容與研究結論不具體、不詳細、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3)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研究,大多數研究仍停留在單個問題解決的層面,欠缺系統性、整體性、規范性的闡述和論證。本文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并以“生態學”理論為視角專門研究生態縣環境建設,同時將環境建設置于整個生態縣建設中統籌規劃與設計,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根本在于建設制度的創新;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將水環境建設、大氣環境建設、固體廢物處置、噪聲污染防治結合起來,突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二、“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
關于“生態學”,高茲、萊易斯和福斯特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態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惡化雖表面可解釋為人與自然相處的不和諧,在理念、方式與行動上存在缺陷,但實質原因則在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態學”理論要求我們不僅要從技術層面分析生態環境問題,而且要從制度和人際關系角度來不斷改革所有不完善之處,從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生態學”理論不僅認為社會制度創新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處在于提出了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他們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批判資本主義生態環境危機,闡述社會主義建立的必要性。“生態學”理論在為社會主義增加新內容的同時,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通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順利實現。生態縣(含縣級市)是在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縣級生態示范區和生態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最終目標。基于“生態學”的生態縣建設,就是通過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在縣域范圍內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可持續的關系,即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加快生態縣建設進程,實現生態縣建設目標。“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必須以“生態學”為指導,使之成為我國生態縣建設的理論支撐,構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從而為生態縣建設提供有益路徑。反過來,生態縣建設實踐也極大地豐富了“生態學”的內涵,為“生態學”理論提供了新的實踐源泉。
三、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及其分類
根據《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的規定,生態縣建設指標分為經濟發展指標、環境保護指標和社會進步指標。其中,涉及生態縣環境保護的指標共有21項,可分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是縣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縣域水資源環境、防治水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縣域水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與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與工業用水重復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強度及農村灌溉達標率等內容。大氣污染防治指標是縣域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縣域重要污染點源、實施總量控制和開發新能源的條件和依據,主要包括縣域空氣環境質量總體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稈綜合利用率等內容。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是縣域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動縣域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與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及農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內容。噪聲防控指標是縣域防控噪聲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縣域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減少噪聲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縣域噪聲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隔音或消音處理等內容。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指標共同構成了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的主要內容。以“生態學”為導向,強調對以上指標的分解和落實,強調制度形成與完善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度保障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有效推進,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才能不斷滿足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加快生態縣建設的進程,推動生態縣建設的創新,實現生態縣建設的目標。
四、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路徑
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應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構建。開展河道整治與雨污分流整治,加快縣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縣域工業企業的環境監管,加快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科學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保障城鄉飲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綜合治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貫徹實施國家水法律法規,加強縣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健全水價機制,實行鼓勵節約用水的水價制度;推廣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加強節水型工業管理,形成節水型經濟結構;加快縣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施污水資源化。建設人工濕地,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縣域濕地系統,逐步修復縣域水生態系統;實施以削減水污染負荷、提高水體水質功能為主要目標的縣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縣域大氣污染防治體系構建。加強對縣域內各種爐窯的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監管,對未實現達標排污的企業限期治理;根據國家總量控制要求,實行縣域排污總量控制;加強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開展縣域生態環境建設,防治建筑、拆遷、市政、運輸、堆放和地面的揚塵污染;及時清掃路面,防治道路揚塵污染;加強城郊結合部揚塵污染防治,防止通過空氣輸送對城區的污染。開發經濟、清潔、可再生新能源,積極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發展替代能源;提高優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優化縣域能源結構;積極推廣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發展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和能源環保技術。(三)縣域固體廢物處置體系構建。推行縣域生活垃圾袋裝化,實行收集、貯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置監管;逐步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建設密閉式的垃圾壓縮式轉運站,減少垃圾收集環節和在城區停留時間,避免二次污染。建設縣域可再生廢舊物資回收系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廢物綜合利用率;建立縣域物資和廢物交換中心,促進物資交換和副產品與廢物的處置。建立縣域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構建縣域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市場化運作模式;城區生活垃圾處置以焚燒為主,結合衛生填埋以及綜合處理等多種處置技術;非城區以衛生填埋為主,焚燒、綜合處理為輔。(四)縣域噪聲防控體系構建。禁止縣域街道、廣場、公園內組織的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量過大、嚴重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音響器材;對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營業性場所,居民區內有噪聲排放的單位或個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術先進的設備,降低聲源強度;調整縣域工業布局,使高噪聲設備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區;對高噪聲設備進行隔音或消音處理,減少工業噪聲外泄對環境的污染。禁止縣域內高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在夜間和午休時間使用;合理調配建筑工地磚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運輸裝卸時間。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智剛.城市轄區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中若干問題探討[J].干旱環境監測,1999.13.2.
[2]麻朝暉.論欠發達地區生態示范區建設中補償機制建設[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3.
[3]任海,周國逸,夏漢平等.廣東連平建設國家級生態縣的總體生態規劃[J].生態科學,2002.21.1.
關鍵詞: 城鎮化農村小學環境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一)店口鎮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環境受到了影響
城鎮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必然趨勢。加速城鎮化步伐、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已成為我國基本戰略方向和必然選擇。店口鎮位于諸暨北部,素有“五金之鄉”稱譽,綜合經濟實力位居紹興市首位,浙江省“百強鎮”第4位,全國“千強鎮”第18位。然而,經濟的高速發展卻給店口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過度的開發建廠,使店口的山林和湖泊面積逐年減少;對大量生活、工業垃圾處理落后,重復污染嚴重。店口的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加強公民環境教育,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已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
(二)開展環境教育是小學生素質全面發展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需要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小學生正處在行為習慣養成和環境教育的最佳期,通過環境教育,小學生能獲得環境知識,掌握正確的環境價值觀,樹立良好的環境道德和參與意識,習得良好的環境保護行為和習慣,對于實現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店口一小接納了該學區內的本地孩子和外來建設者子女近2000名,是店口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學校教育主動與社區文明建設協同發展,就顯得非常必要。因此,進行小學生環境教育,培養能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小公民”,以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以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以一個社區影響整個街道,對推進我鎮城鎮化建設,促進店口鎮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教育主題的提煉是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小學環境教育的突破口
環境教育在農村起步較晚,其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與城市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像店口這樣從農村快速走向城鎮化,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沒有固定的環境教育教學計劃,隨意性很強。2.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村民環境意識差,沒有正確的環境道德觀與參與意識。3.農村的小學生不能接觸社會實踐與生活實踐,出于安全考慮,各種考察、調查、訪問等社會實踐總是被擱置一邊,在學生和社會實踐之間砌了一堵厚墻,又由于場地有限,學生難以接觸生產實踐。4.學生自覺維護環境的意識差。
在農村小學開展環境教育,問題自然很多,困難客觀存在,但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責無旁貸地做好他們的環境教育工作。我們認為,對環境教育主題的提煉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現實性、實踐性,尤其是城鎮化進程中的店口,環境問題隨處都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與學生如影相隨,毫無疑問是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突破口。鑒于此,我們進行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小學環境教育主題提煉的實踐研究”,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環境教育。
二、文獻綜述
國外歐美等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把環境教育列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并在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造,對其民族環境意識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自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并且正逐步滲透到學校日常管理的各個領域。國內目前江蘇、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工作起步較早,發展快,我國的環境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環境教育體系。
但從總體上看,國內對學校環境教育的研究還比較多地關注社會發展常態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對社會轉型期――“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很少涉及,且對以主題提煉的方式開展環境教育深入度不夠,我們的研究團隊通過網絡開展文獻檢索,幾乎沒有檢索到具有推廣價值的同類研究的相關信息,因此這是一塊尚待深入研究的新領域。
三、課題創新之處及研究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特定背景是城鎮化進程中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處于這一發展階段的社會環境問題嚴重于一般的農村地區,但社會治理、民眾意識及教師素質、硬件設施又滯后于城市水平。城鎮化是中國社會發展不可逆的變革,因地、因時、因材對處在城鎮化進程中的店口環境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可復制性,是一個具有創新價值的研究課題,無論在實踐還是理論上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以主題提煉的方式開展環境教育符合農村實際。期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切實提高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環境教育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環境道德水平及對環境實踐的主動性,探索一條適合農村小學環境教育的模式,為整體推進城鎮化建設服務。
四、研究內容及操作措施
(一)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為主渠道提煉環境教育主題
客觀地說,在當下的農村全面、正式地開展環境教育是十分困難的:師資缺乏、教材缺乏。但有一門學科是可以作為實施環境教育的過渡階段,那就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性、生成性很強的綜合課程。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環境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使他們掌握保護環境的基本技能,并運用這些知識技能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同時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我們根據當地實際,強調學生的探索和實踐,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
1.以調查研究的方式提煉環境教育主題
調查研究既是環境教育的手段,又是環境教育的方式。調查研究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選擇和確定環境研究專題,強調學生通過實踐調查,增強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城鎮化初期,許多陌生的環境問題凸顯,調查研究就成為一種很好的主題提煉和深入的手段:(1)在全班征集環保研究課題;(2)按自愿報名的方式組成課題研究小組;(3)初步查找有關資料,商討初步的研究計劃;(4)按計劃進行實踐問卷、實地考察調查,收集數據與資料;(5)分析整理數據和資料,撰寫調查研究報告;(6)推廣調查研究結果,說服全班同學接受該方面的環境行動。
2.以實踐體驗的方式融入環境教育主題
這里說的實踐體驗主要是包括課堂上的手工制作、實驗及走出教室,參與農村、社區、企業等社會實踐活動。綜合實踐課程每學期都安排有專門的手工或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勞作技能和創新精神,因此,可以巧妙運用這些課滲透環境教育。如:在手工制作課中,可以引導學生好好利用廢舊物品。在實驗課中,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些物理現象或環保相關的一些處理過程。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去實踐,結合學校開展的走進社區,做社區小主人的活動。
3.與信息技術整合宣傳環境教育主題
信息技術教育是開展環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學校網站“環保時空”欄目的更新、環境小報的制作、環境資料的查找等都離不開信息技術。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可以充分發揮本學科的優勢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如讓學生制作以“保護地球”為主題的電子報刊,畫以“節約水資源”為主題的電子畫,制作環保相關主題的網站等。還可以利用網絡環境下資源共享的優勢,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環保知識。
(二)其他學科中提煉環境教育主題
環境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對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具有機會多、號召力強等特點,因此,把環境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小學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環保內容,我們要求教師充分重視,對各門學科的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提煉教育主題,達到滲透目的。
(1)科學學科。科學學科中包含著極其廣泛和重要的環境教育思想和內容,教師應通過科學課教學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樹立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的信念。環境教育與科學課教學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教材內容為平臺,將保護環境滲透其中,提煉主題,使它們水融,讓學生理解自然環境內部各要素的關系,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逐步為學生構建一座生態環境的高樓大廈。
(2)語文學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安排學生搜集有關環境問題的資料,進行社會調查,就某一環境問題進行演講或辯論,編寫故事,寫建議書等。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把環境教育內容滲透其中,使學生在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樹立環境意識,并在生活中成為保護環境的實踐者和倡導者。
(3)數學學科。數學是與環境教育有間接、隱性關聯的學科,它在環境技能、環境情感與價值觀培養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為數學知識的傳授和數學技能的發展在實現環境教育的計算技能中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對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也離不開數學。不論是介紹環境知識還是作出環境決策,都離不開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處理。
(4)品德與生活學科。小學思想品德課可以進行環境教育主要有兩個方面,即環境保護和節儉教育。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及德育相關的規律,在開展活動時,教師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5)美術學科。美術在環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特點和優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視覺沖擊力強。在繪畫課中利用范畫進行教學,能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環境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在生機勃勃的活動中提煉環境教育主題
寓環境教育于孩子們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參與能力的目的。
1.在莊嚴神圣的節日中演繹主題。借助于植樹節、世界氣象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與環境教育有關的節日,師生收集、整理了大量有角色、有事件、有情節的環保故事,如《地球生物鏈》、《白天鵝之死》、《國家大熊貓》、《母親河的》、《大海的呼喚》等。利用晨會課的時間,對這些環保故事進行繪聲繪色的講演,使孩子們在生動有趣的視聽中學到了環保知識,悟出了道理。
2.在豐富多彩的班級、少先隊活動中唱響主題。利用少先隊活動滲透環保教育,既豐富了少先隊教育內容,又普及了環保知識。學校每逢植樹節、愛鳥周、節水日、地球日等紀念性節日,都要組織少先隊員開展宣傳活動,在活動中主要分“唱、答、講、做”四步,“唱”就是讓低年級學生唱環保小學生;“答”就是在中年級進行環保知識口答;“講”就是高年級學生通過觀察,撰寫調查論文在主題隊會上演講;“做”就是動員全體學生人人動手給樹木澆水,利用廢物進行小制作。學校還充分發揮雛鷹假日小隊作用,要求他們開展環保系列活動,利用暑假在店口五金城開展了向商戶和游人散發自辦的環境保護小報的活動,收到了很好效果。
3.在生動活潑的興趣小組活動中尋找主題。課內外的滲透教育,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也促使學生產生了積極要求參與環保活動的強烈欲望。各個班級鼓勵學生在家種養一些自己喜歡的好種易養的植物、小動物,在班級中建立生物角,生物角里有各種花草,還養過小白兔、烏龜等動物。指導學生搜集各種資料,精心照管,并觀察其生長過程,寫成觀察日記,掌握一些種養知識,發展觀察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熱愛生物的感情,以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4.在形式多樣的校外活動中實踐主題。我們認為,小學生是社會群體的一部分,他們有自身的特點和多種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環保教育有機地融合于實踐活動之中,積極引導小學生參加環保實踐體驗活動,能使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同時,在活動中,又能促進小學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評價的能力。我們在班級中主要開展如下實踐活動:(1)成立環保護衛小隊。(2)成立環保調查小隊。(3)全班學生擬寫環保標語。(4)學會認識各種綠色標志、學會選擇環保產品,如綠色食品、綠色家電、綠色日用品等。
(四)在充滿親情氛圍的家庭活動中實踐環境教育主題
為了進一步提升環境教育的作用,增強社會的共同責任感,我們把環境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在家長會上,引導、指導家長做好榜樣,平時多關心、指導、幫助、溝通,并創設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和積極向上的家庭環境。在家長廣播中,學校有計劃地就如何創造好的家庭環境作了專題講座,同時讓學生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機,進行環境學習、宣傳活動。以孩子的言行打動家長的心,推進環境教育的開展,使家長認識到了環保教育的開展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作用,主動和學生一起在社區參與環保宣傳。
通過活動的開展,尤其是小手拉大手活動,許多家長的環保意識更強了,大街小巷、社區環境質量較原來有了改善。面對校小記者的采訪,多位家長這樣說:“我們店口社區如今有這么好的環境,還得歸功于店口一小學生,正因為有他們的環保行動,才使我們社區居民環境意識強了,參與環保行為的人多了,破壞環保行為的人少了。”
五、研究結果
(一)建構了環境教育主題提煉的四條途徑
通過實踐,我們提出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小學提煉環境教育主題的四條途徑: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班隊活動、社區家園實踐。特別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然游戲、小調查、專題講座、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等生動活潑的活動,讓同學們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參加環境教育的快樂,使感性經驗與理性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小學要緊密結合本地環境問題進行,就地取材,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內容、思想教育、各項活動及生活進行,讓學生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在生活體驗中感悟,從小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能力。
(二)提升了農村孩子的環境素養
學生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傳授和所參與的一系列活動,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行動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熱愛大自然,愛清潔、講衛生、文明守紀的良好風氣基本形成。如今無論校內校外,學生見到廢棄物,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他們能利用家里的飲料瓶做成小垃圾筒或筆筒放在自己的課桌里,有的筆筒是用幾個牙膏盒組合的……外出春游或秋游時,在帶好干糧的同時,學生會不約而同地帶好一個垃圾袋。孩子們從節水、節電、節約紙張、垃圾分類、廢物利用等生活小事入手,養成了環保好習慣。
(三)提高了參研教師環境教育素質
在參與這一研究過程中,教師進一步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人類、對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豐富了自身環境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環境教育的危機感和責任感,明確了培養下一代的環境意識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工作。言傳的同時還不忘身教,參研教師不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而且在課堂外注意用自身的行動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覺悟了家長的環境意識
在家訪中,我們問及孩子在家對環境宣傳的情況,家長們很支持我們的工作,不同的家長都說著基本差不多的話,他們說:“過去我們不用說教育孩子保護環境,就是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一點也沒有,只知道人家在用塑料袋,我們也用;上快餐店,人家都用一次性筷子,我們也用;家庭垃圾拿到外面角落里隨便一倒。以前孩子也是和我們一樣的做法。現在不一樣了,孩子有了長足的進步,經常提醒我們垃圾分類、廢電池回收等的環保問題,孩子已經是我們這個家庭環境保護的監督員了。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是聽孩子的多。”
六、我們的思考
(一)要發揮課堂主渠道教育途徑的重要作用。環境教育的主題在各學科領域都可以進行提煉,使學生全方位地受到環保教育。
(二)把評比、表彰機制引進環境教育活動中。評比、表彰能在活動中產生激勵作用,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表彰就會激勵主體更自覺更積極地參加活動,形成一個互相競爭、積極向上的活動群體,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力。
(三)把前期研究的成果加以提煉,完善研究策略,使教育方法、教育途徑最優化,教育效果將會更好,并能在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其他地區推廣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