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9:43: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藥房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畢業實習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適應社會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認知的重要學習階段。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每年有60%藥學畢業生就職于醫藥企業的研發、生產、藥品經營和醫藥管理崗位;但不容忽視的是,國家醫療制度改革已提出藥師應提供給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必要服務,藥學高等教育應加強引導培養藥學服務型人才。有資料表明,醫院藥劑科的工作內容將由傳統的藥房發藥、藥品擺放等內容轉向“以病人為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手段”的藥學服務因此,面向藥學服務培養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藥學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筆者提出針對在醫院實習的藥學專業學生,在藥學人才培養中應構建比較規范的以“藥學服務型”為目的畢業實習模式,同時應完善基于“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的質量監控體系。
1.優化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立體化”的專業實習模式
研究表明,結合患者使用藥物的過程,我國多數醫院目前所開展的藥學服務有用藥前藥學咨詢、用藥中參與臨床治療、用藥后合理用藥評價。在藥學服務工作過程中,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涉及到與患者、醫生、護士以及同行等交流問題,如何能將藥學工作者認為正確的藥學服務內容傳達給不同的人群,獲得非專業人士的認同,不僅體現出藥學服務工作者的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了“藥學服務型”工作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為此長沙醫學院藥學院在“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培養方案中,將具有“藥學服務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貫穿于教學環節的每個階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蓋“藥學服務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關課程,基于藥學服務的實踐及畢業課題研究3個環節的實習模式,進一步完善了基于藥學服務人才的培養體系。
1.1 強調藥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構建“服務型”的藥學人文教育
著名藥理學家吳春福教授認為傳統的藥學教育理念是以藥物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為中心;教學內容則是以藥品為中心,并沒有考慮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中全面素質教育。因此現有的藥學教育思想難以滿足社會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崗位需求。所謂藥學服務是指藥學工作者藥學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藥學專業知識,向社會民眾尤其是患者提供與藥物使用有關的各種服務的總稱。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的教學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開展了如下工作:
1.1.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人文教育新模式 通過多渠道開展人文知識培訓和再學習,鼓勵教師授課過程中增加人文知識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學院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學活動,以多元化評價模式將人文精神在專業課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求教師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并起到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立“以人為本,藥學服務”的理念。
1.1.2 優化課程結構,積極建立網絡文化教育陣地 結合藥學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學院依托互聯網的技術,讓學生在學院網絡教學資源中選修相應的人文課程,從而形成網絡教學的新途徑。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學習人文教學內容,解決了課堂教學時間受限的困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1.3 延伸第二課堂空間,強化校園人文建設 校園活動等第二課堂作為藥學人文教育的有益補充,將課堂教育和第二課堂緊密銜接,建設校園文化平臺,促進學生人文內涵的形成。因此,通過開展藥學人文論壇、藥學人文電影展播、藥學人文對話等特色的第二課堂,形成校園藥學文化活動,為培養學生良好人文素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1.2 理論對接實踐,積極推進“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藥學人才培養的最后環節,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關鍵節點。經過大學前3年的學習,學生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但在藥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學生并不能有效地將所學理論應用于藥學服務。開展基于“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成為學生走向社會的重要保障。
1.2.1 落實實習單位準入制度,積極建設實習單位 實習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實習基地的建設一直都是學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結合”藥學服務型”的人才培養要求,學院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學生打通”藥學服務”實習通道,選擇醫院綜合實力雄厚、藥學服務走在前列的省內醫院和社會藥房。通過現場參觀,考察實習基地相關設施設備,與帶教人員進行交流,評估帶教人員專業素養等方式,與實習單位就開展”藥學服務型”實習模式進行協商,形成考察報告上報學校,經審核批準后建立學院實習基地。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和省內多家醫院和社會藥房形成實習單位網絡群,確保了開展藥學服務的實習效果。
1.2.2 規范實習教學內容,落實畢業實習帶教活動 實習過程中,學生先通過對醫院藥庫、藥房、靜脈配置中心、臨床藥學等部門的輪轉實習,了解藥品在“藥學服務領域”流轉、存放、發放及臨床藥學研究等工作流程,然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 “深入了解”“藥學服務”的用藥前咨詢活動、用藥中臨床指導、用藥后的合理用藥評價等環節,根據臨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藥特點,開展深人學習。實習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提高學生“藥學服務理念”的職業素養。
1.3 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
畢業實習過程是一個全面訓練的過程,由于實習時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選擇藥學服務的某一領域完成研究。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結合實習內容,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選題、設計、開展研究、分析、總結以及撰寫畢業論文。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實習學生匯報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實習內容,而后由醫院藥學相關專業的教師組成答辯委員,按照畢業論文要求,實事求是地評定畢業論文質量。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課題研究,可以使學生在實習階段比較系統地剖析藥學服務內容,發現藥學服務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綜合素養進行解釋,使學生對醫院藥學服務有一個全方位應用性掌握,對醫院藥學服務的工作內容和性質提前做好職業準備。
2.構建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質置監控體系
人才培養需要有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做保障因此,學院在開展藥學服務型畢業實習過程中,建立了初步的實習階段質量關鍵控制點,主要包括完善的實習管理過程和規范合理的實習考核方式及內容,形成了有效的實習質量監控體系。
2.1 加強實習過程管理,健全實習管理機構
2.1.1 開展實習前教育工作 學院在實習前需要開展教育工作,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為實習中的安全紀律等規章制度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在實習單位遵守各項規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紹實習內容和實習要求,強調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任務以及實習中如何將通過工作完成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開展教育,學生提前對藥學服務實習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有初步了解,讓學生更能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實習環境。
2.1.2 建立健全實習管理機構 為統一規范學生實習的管理和監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長為首的實習管理機構,主要部署和管理學生的畢業實習事宜。建立了定期聯絡制度,以便執行和落實實習安排,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3 完善管理程序,出臺“制度化”管理 建立權責明確、紀律嚴明的管理制度,實習期間,學生由實習單位帶教老師直接管理,實習單位通過采取實習崗位培訓及崗位輪轉等措施,結合考勤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實習學習時間。同時學院嚴格執行定期聯絡制度,考察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實習活動。通過有效的制度及嚴格的執行,學院可以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有效地監督實習單位帶教教師的教學質量。
2.2 規范實習考核方式,創新考核內容
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考核以內容案例分析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應對及解決能力。針對藥學服務型的畢業實習,制訂了“階段化”的考核方式。
2.2.1 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高實習效果 在實習階段初期,學生往往存在著理論知識與實際藥學服務脫節的問題。帶教教師要幫助學生熟悉工作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書寫實習心得,學會將理論知識與藥學服務實踐相結合,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院定期會將實習中優秀的實習心得總結在學院實習網站發表,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
2.2.2 建立“階段化”的考核形式帶教老師針對不同的藥學服務內容,結合階段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制訂實習培養計劃,提高學生的實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藥物咨詢方面,主要考察學生理解和運用藥物的能力,向患者講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經濟地使用藥物,讓學生能把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在合理用藥方面,主要考察學生處方點評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考核”中讓學生加深理解產生不合格處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導醫生開具合理處方。在臨床藥物治療方面,主要考察學生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藥、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儲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通過組織開展藥學服務階段性考核,檢查學生藥學服務的真正能力。
3.總結
中醫藥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最具優勢、最有特色的行業,是我國傳統瑰寶。新時期,除社會發展和中藥產業快速增長的因素外,中藥行業職業種類的日漸增多和細化,迫切要求中藥人才從單一學術型向復合應用型發展,并與醫學、生物技術、農學等多學科合作培養復合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實現中藥產業的技術性變革。首批開展中藥學專業學位43家院校中,中醫藥院校22所,西醫藥院校11所,綜合性院校7所,農林院校2所,商業院校1所,幾乎覆蓋各類院校,也充分表明這一點。因此,以中藥學為主體,多學科交叉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成功構建中藥學專業學位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如中藥學與化學、工學等緊密結合,著力培養為從事藥物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工程技術工作的創業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藥學與醫學結合,著力培養能解決藥物質量控制和臨床合理用藥等問題的執業藥師型人才;藥學與管理學結合,培養能進行科學決策、經營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圍繞以上專業方向構建培養模式,制定相應的技能操作大綱和考核與評價指標體系,并加強基地與技能實驗室建設,將有效保證并不斷提高中藥學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質量。
以產學研結合打造中藥學專業學位主要培養環節中藥學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明確要求,教學應以能力與技術培養為核心,聘請在中藥研發、注冊、生產等環節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參與教學,教學方式注重教師講授與學生研討、模擬、案例教學的有機結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醫)院聯合培養的產學研結合模式應成為專業學位培養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礎上,采取雙導師制的指導方式,學校導師負責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合作單位導師負責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由此,校外基地建設也成為決定專業學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產企業的技術、管理與市場營銷等部門,醫院臨床藥學部、藥房以及醫藥公司等實踐基地以外,充分發揮和利用高校現有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產學研基地等優勢條件,與國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點應用型科技攻關項目以及社會企事業單位的需求掛鉤,是強化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支撐條件。
2構建舉措
2.1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科學設置方向培養目標上,中藥學專業學位旨在培養能夠結合實際工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勝任中藥產業各個領域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以此目標為指導,可以明確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應是從事中藥產業各領域、各環節的質控、監管、營銷的應用型人才,而非藥物組成、機理及相關理論研究的學術型人才。在實際培養工作中著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培養: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全面勝任行業實際工作的實踐應用能力;基本掌握生產、流通、管理與科研設計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方法,具備敏銳發現、善于分析、快速解決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或突出事件的組織應變能力;同時注重人文與專業素質的培養,具備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及時處理相關工作的溝通協調能力。
在學科專業方向,可設置為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中藥制劑分析與質量控制、中藥材種植與加工、中藥市場營銷與管理、醫院調劑與制劑等5個主要方向,基本涵蓋了中藥產業及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藥新藥研發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熟悉中藥新藥注冊法規和政策,具有現代中藥產品研發各環節的科學設計能力,勝任現代中藥研究與開發工作。中藥制劑分析與質量控制方向著眼于中藥及復方制劑的質量監控工作,要求學生掌握中藥制劑定性鑒別等現代分析技術和方法。中藥材種植與加工方向主要培養掌握藥用植物栽培與鑒定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從事中藥材種植、鑒定、加工、炮制及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等工作的專門人才。中藥市場營銷與管理旨在培養適應現代醫藥企業、事業單位需要,掌握營銷、經濟、法律專業知識與技能及中醫藥知識的高級管理人才。醫院調劑與制劑醫院制劑方向旨在培養能夠開展醫院制劑監管工作,對臨床醫生與患者進行用藥指導與信息服務的專門人才,應掌握中藥飲片的鑒別、保管,掌握中藥各種劑型的制備過程及各生產崗位的標準操作規程。
2.2強化階段培養,優化培養過程圍繞實踐應用能力與技能的培養,擬設置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學位論文3個主要環節。其課程學習為第一階段,時間為第1學期,在學校集中完成課程學習和基本實驗技能;第2學期至第6學期為實踐技能培養期,進入企業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部門進行專業實踐技能訓練,期間,第4學期至第6學期不脫產開展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第一階段在主、副導師指導下填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主要工作是按照課程要求完成所選理論課程和技能方法課程的學習。課程由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公共課由外語和政治理論課組成,為必修課程。專業基礎課主要反映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近期國內外研究進展,為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為方向分化課,是依據研究方向的不同,開設的側重某一分支學科的系統知識,為選修課。
例如,制藥工程與技術方向可設中藥工業化制劑原理及技術、制藥設備原理、中藥藥品設計與研發、GMP與技術改造等課程。中藥檢驗與分析方向可設置中藥品質評價與質量標準建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范、中藥儀器分析專論等課程。醫院調劑與制劑方向可設置中藥臨床研究管理、中藥調劑學專論、中藥臨床循證評價、中藥物流通論等課程。依據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應突出知識交叉性、實用性、創新性的特點,要注重理論學習與生產管理實際有機結合,以知識或問題(能力)為主線把不同學科知識加以綜合,創新教學方法。
授課方式上,多采用課程講授、案例研討和實驗設計等形式,重視發揮在中藥產業管理環節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醫院)專家參與教學。第2階段是中藥學專業學位培養工作的核心內容,主要在合作企業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部門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實習,時間為2年半。第2階段可分為專業方向的基本技能訓練和專項技能訓練兩個部分。最后一年應屬于專項技能訓練階段,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并進行資料收集,撰寫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完成開題報告評議工作,并進入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第6學期完成論文,進行學位論文答辯與申請環節。
2.3產學研結合,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專業技能訓練工作中以產學研結合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專業學位培養質量的主要手段。國際先進藥學教育均著重于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側重于實踐技能訓練,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鑒。以美國的Pharm.D學位為例,前1~3年進行早期藥學實踐或介紹性藥學實踐,第4年全年進行進階藥學實踐。大多數學校在藥學實踐完成時不僅授予學位,還頒發實習畢業證,沒有實習畢業證,就難以找到工作。英國的臨床藥學實踐多采用連續性實踐方式,時間大約為1年,實踐范圍包括醫院、社區、藥房、國民健康服務機構等,實踐方式亦多種多樣。日本、德國均有相似的藥學實踐要求。因此,中藥學專業學位應充分發揮校企、校院聯合培養的優勢與特色,采取雙導師制,即由學校在職研究生導師和合作企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共同擔任導師,指導研究生技能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充分發揮企業導師在專業技能實習和學位論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針對實踐技能培養環節應出臺相應的技能操作大綱與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還應制定基地的建設規范,特別加強生產、流通等方面基地條件與教學設施建設尤為重要。
2.4規范格式與評閱標準,強化學位論文質量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申請學位的主要依據,狹義上講,論文質量即代表著一個類型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是判別一個模式成功與否的主要標志。因此必須做好中藥學專業學位的論文工作。在內容上,學位論文須與中藥產業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體現學生運用中藥學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中藥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論文類型可以是質量較高的現場調查分析報告、針對主要技術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研究設計解決方案,或者其它相關研究論文。作為學校管理部門,應及時細化論文格式規范、內容與行文要求,要設置相配套的學位論文評閱標準與管理辦法,供評閱、答辯以及學位評定委員會專家參考執行。
【關鍵詞】醫院;藥劑科;管理
近年來,醫藥費用的居高不下,醫療領域的種種腐敗現象,一直都備受國人關注。有人把這一切歸罪于醫生的醫德,有人認為是財政撥款不足,也有人認為是藥價虛高,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毋庸置疑,在醫院中擔負著全院的藥品調配、制劑、采購、供應、保管及質檢任務的藥劑科,更應該步入規范化、科學化,充當改革的急先鋒,只有這樣才能與現代醫院發展同步,才能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完善規章制度,依法從嚴管理
制度是實現工作高質量、高效率的重要保護措施。藥劑科必須依法從嚴管理,以國家頒布的《藥品管理法》作為藥房管理的依據,以規范化管理為目標,健全規章制度、設立崗位責任制度、專業管理制度及考評制度,提高全體藥學人員的服務意識,改善服務質量,在藥房窗口服務中,使每個藥學人員和患者均感到滿意,提高醫院的競爭力,以社會效益帶動經濟效益。
2 強化質量管理,嚴格把好購藥關
①強化“質量第一”的觀點,嚴格加強在產、供、銷、存等環節上的全面質量管理;②嚴格采購進藥關,加強藥品質量管理,堅持以國營主渠道,優質廠家品種為主。外采藥品必須逐批做檢驗,進口藥品必須有海關檢驗報告單。并根據醫院《基本藥品目錄》制定采購計劃,凡“三無”藥品、劣質藥品堅決不進;③規范藥品驗收手續,由專人進行藥品質量檢查、監督,藥品入庫與領取必須嚴格驗收,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質量可靠;④嚴格處方管理,堅持處方調配,核對,復查,簽字制度,杜絕遺漏,重復配方等差錯事故的發生;⑤規范藥品保管,保持倉庫清潔整齊,分類保管,先進先出。根據藥品性能,采取不同條件貯藏保管,并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⑥對特殊藥品、貴重藥品及有效期藥品分別由專人負責,部門負責人定期進行檢查;⑦藥檢室嚴格執行檢驗規定。
3 注重人才培養,提高藥劑人員素質
醫院藥劑科要為醫院創造出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需要有一支具有良好醫德醫風,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較高業務素質的藥劑人員隊伍。而臨床藥學是醫院藥學的精華部分,是促進調劑、制劑工作發展的基礎。①應培養和選拔既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又有較強的藥學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及學科帶頭人;②建立藥學培訓班,在提高藥學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可兼學一些法律、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③鼓勵撰寫論文,參加函授學習,學習新知識,掌握醫藥發展新動態,適應日益發展的時代需要。
4 提高優質服務水平,盡量滿足患者需要
醫院藥劑科的藥劑人員雖不像醫生面對面接觸患者,但是直接發藥給患者,也與治療結果密切相關。藥學工作者要改變以前的工作模式,從患者的消費心理出發,主動為患者服務,提高服務意識,讓患者身心受益,醫院也受益。
5 循證醫學,指導合理用藥
藥師可以在臨床指導合理用藥方面起重要作用[1]。藥學人員走出藥房,深入臨床與用藥醫師密切合作,收集情報及老藥的資料,以臨床藥學為基礎,以合理用藥為核心,參與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藥學技術服務,既可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也為醫院創造經濟效益。
6 充分運用科學技術,逐步實現網絡化管理
科學技術進入藥房,形成采購、入庫、確認處方一條龍網絡化,可以給醫院藥房管理帶來了很多好處。應用計算機在醫院藥房管理,使藥品記賬、月末結賬、隨時清點庫存、價格管理、調價處理、各類藥品消耗及庫存數量等均由微機完成,計算機準確、處理速度快、方便患者、減少人為劃價出現的差錯,避免了藥品缺貨和積壓過期失效,提高藥品管理性質和藥品數量統計及金額管理準確性,電腦招標采購,減少了很多麻煩,增加了采購的透明度,招標采購的出現也是市場經濟轉軌中出現的一個新鮮事物,它的發展如何有待實踐中檢驗和進一步的完善,它的科學性、先進性、標準性、規范性,也代表社會科技進步和發展進入了藥學領域管理。通過實踐證明正確地運用微機管理,不僅提高藥房管理層次、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對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2]。
7 增加藥師職權,加強藥房管理
藥品的使用主要在藥房進行,包括處方調配管理與臨床用藥管理兩個環節。在處方調配管理中,首先要抓處方書寫的管理,做到規范化、正規化。調配處方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嚴格執行毒、麻、的“五專”制度。建立不合格處方登記報告制度,組成檢查小組,對處方進行定期檢查和講評并及時反饋給醫生,使臨床用藥更上一個臺階。探索進行藥房人員數量化管理制度,即每人調配處方量、審查處方發現問題量、工作誤差率等方面進行逐月統計,做到有數有據可依,獎罰分明,推動藥房工作積極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信息管理系統 科研經費 醫院科研
信息化建設是管理變革的需要,可極大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1]。醫院信息化管理已廣泛應用在門診、住院、病案,醫技檢查、醫保等方面,使醫院管理的可信度和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信息化、網絡化的醫院科研管理將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生存的最基本條件[2],要滿足飛速發展的科研工作,依托科研信息平臺,提升醫院科研管理水平已勢在必行。利用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醫學課題網上申報、網上受理評審,實現申報、執行到結題驗收及成果的登記、申報等全程縱向管理方面已基本達成共識。但由于隨著國家對科研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科研經費來源的多樣化等帶來管理的復雜化,科技經費管理和使用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如何對醫院科研經費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確保科研經費合理、高效地使用,成為醫院科研管理人員一項重要課題。利用網絡化科研信息平臺進行科研經費管理目前尚未得到廣泛應用,尚無統一的管理模式和標準,需進一步實踐和探索。自2008年以來,我院建立了科研信息管理系統,采用了計算機網絡化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有效規范了我院的科研經費的管理,并帶動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加強科研經費監管的重要性
醫院科研經費是指醫院科研人員獲得的、由政府、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提供、用以完成合同所規定的醫學科研項目的經費。從我國科研經費監督管理的現狀出發,為了進一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改變科研經費管理不到位,預算執行不嚴格,缺乏約束力,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現象[3],使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為科研創造公平、規范、高效的創新環境,2005年教育部、財政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經費治理的若干意見》,2006年財政部、科技部又頒發了《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管理若干意見》,以上文件明確規定了科研項目經費支出要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尤其要規范人員費、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協作研究費等支出的管理;要求健全科研項目經費的內部管理;加強科研項目結余經費治理; 規范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治理。此外,加強科研經費監管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管好、用好科技經費,堵塞滋生問題的漏洞,充分發揮科技經費的作用是科技經費配置、管理及使用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2 我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建立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現有在研課題近300項,近年平均年獲科研立項經費約300萬元左右,醫院每年投入重點學科、研究所室經費150萬元,隨著科研經費總量增加,經費管理的問題漸漸顯凸出來。因此,科研部門根據醫院的特點,在院領導和信息科的支持下研發出科研信息管理軟件,2008年首先啟用科研經費管理、科研論文管理模塊及系統設置維護模塊,其他模塊在建設和完善中。
2.1 科研經費管理模塊的架構與功能
2.1.1架構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模塊,如下圖所示,包括科研立項、經費管理、費用支出、費用審核四個子項目,經費管理相關信息能與信息科、財務科、倉庫、藥房、中心實驗室共享,但權限不同,各司其職。
2.1.2功能
2.1.2.1費用控制和按合同預算分類管理功能
科研經費下達后,先建立帳戶,系統按照任務書/合同書的經費預算,對該項目的總金額和分類金額進行限定,經科研科和財務科雙重審核后開通使用。在經費報銷時,科研部門錄入系統,開具支票,再由財務審核扣費,這樣,經費只能在限定的總金額和分類金額內支出,超出預算定額支出時,管理系統自動警示并拒絕執行。同時該系統還具有按國家基金管理規定的允許范圍,對分類金額限定進行微調,保證經費使用的原則性和一定的靈活性統一。
2.1.2.2信息資源共享功能
每項科研經費的相關信息可在科研科、財務科、信息科、設備倉庫、行政倉庫、中心實驗室及藥房部門共享,但權限不同,各司其職;領用的設備、材料、藥品等可實時扣費。
2.1.2.3便于科研經費審計與監管功能
經費管理信息系統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利于經費的審計和監管,使科研經費的管理符合國家管理規范。該系統具有多重審核和經費決算功能,可打印每個項目決算表,實時核查科研經費使用情況。
2.1.2.4其他功能
費用查詢功能:研究者可隨時到科研科查詢和打印費用使用情況,根據課題經費預算,把握好費用的支出。
規范科研固定資產管理功能:系統對課題計劃的科研儀器設備、材料的購買,須經設備科或總務科負責核準,與醫院管理系統帳目對接,列入醫院總固定與非固定資產管理,使購買的程序和管理符合規定要求。
3 應用體會與探討
3.1 體會
3.1.1 理順部門間關系是系統運行的前提條件
科研管理信息系統是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的一部分,科研管理系統的建立與相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系統功能的發揮賴于各相關部門的協作,因此,在系統軟件的開發前,應先召開科研科、財務科、信息科、藥房、倉庫、研究等部門及研究人員的協調會,明確系統建立的目的、流程,對軟件系統功能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論證,使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有計劃的進行,同時以得到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
3.1.2全面整理與結算現行科研經費是系統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啟動經費管理系統時,財務科先要對全院現行的科研經費戶頭進行梳理、核算,歸口專項管理,專人負責。然后由信息科建立和維護項目帳戶,科研部門在經費管理系統錄入每個項目經費金額和課題負責人基本信息,財務部門再次進行審核,最后課題負責人確認帳戶金額和信息。對歷史課題的沉積科研經費根據管理規定作相應處理,對在研課題經費按項目合同預算進行分類管理。
3.1.3規范科研經費管理是系統建立的主要目的
科研管理中,往往存在重立項,輕監管,科研部門和相關部門存在管理脫節現象;課題負責人往往注重考慮技術問題,對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益考慮得相對少,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項目科研經費預算不規范,使部分課題的經費預算與實際支出不相符,有些課題經費過多地用于勞務費、加班費、津貼、差旅費等,給科研經費的審計工作帶來很大麻煩;此外,科研項目結題不結帳的現象普遍存在,財務部門與科研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都影響經費的審計和結題的經費決算,導致經費管理困難。經費管理系統的建立,理順了科研、財務、信息設備部門的關系;可根據管理要求實行經費分類管理,有利于來自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下撥的縱向科研經費按合同管理,使來自于社會其他部門橫向科研經費也納入規范管理,同時利于對經費的監督控制和及時的評價,有效控制了人員費、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協作研究費過多支出,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避免課題經費使用超支現象和預算與執行脫節的情況。
3.1.4依托信息平臺,提高管理效率
該系統經過一年多的使用,運行穩定、可靠、方便、實用,減輕了繁瑣的日常手工統計,避免了手工操作的誤差,避免了以往財務扣費滯后的問題而造成的超支現象,大大方便了課題經費的管理,促進了科研經費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同時能為及時動態了解和分析科研工作狀態,提供客觀、真實、準確的數據和科學的分析結果,有效地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
3.1.5便于了解課題進展情況,跟蹤課題過程管理
利用該信息系統可及時掌握科研經費使用情況,通過跟蹤科研項目的執行階段與科研經費使用進度是否大體一致,間接了解在研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對科研項目進行中期檢查,發現存在問題,以便管理部門提出反饋意見和建議,有助于課題的過程管理。
3.2 系統建設中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
醫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網絡化信息系統建設不僅是建設一套適合的、滿足日常工作需要的方便快捷的系統,更是一個不斷摸索、協調、改進的過程。從科研管理的角度,我院現有科研管理系統功能覆蓋面有限,需要進一步拓展,經費管理模塊也待完善,因系統具有可擴充性和易維護性,有望系統從以下幾方面升級。
3.2.1 實現課題負責人刷卡信息查詢
收集醫院科研人員基本信息、科技項目、科研成果、論文、論著、獎勵、專利等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分類和篩選后,存入服務器數據庫,實現課題組負責人刷卡或院內網上查詢即能查詢課題相關信息和經費使用情況,使經費的使用心中有數,為合理使用經費提供前提保證,最終實現資源數字化、傳輸網絡化,用戶終端智能化,結算自動化的目標。
3.2.2拓寬系統功能,完善科研管理
在原有科研經費管理模塊和科研論文管理模塊的基礎上增加藥物臨床試驗費、院內項目評審(初審或遴選)、成果、課題數據庫管理、重點學科申報與管理等管理模塊,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3.2.3 加強內部核算,實行科研全成本核算
科研經費管理的最終目標在于保障科研經費出效率、出成果[4]。醫院往往對科研工作取得多少經濟效益并不十分重視,甚至寧可貼錢,也要支持科研工作者搞科學研究,以致將從事科研所用的固定資產使用費、水電費、動物室飼養費、科研工作人員工資、獎金等都不計人科研成本,使科研經費使用缺乏效益分析。由于間接費用的確定不準確、不合理,不能真實反映出科研活動的真正經濟效益,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將材料、試劑、動物等可以計量的部分和現有儀器及其他資源部門支出分開核算,利于實行科研全成本核算;幫助管理部門掌控經費的使用情況,指引各課題組充分利用現有儀器設備等工作條件開展科研工作,提高現有儀器設備的利用率,避免設備重復購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費現象;此外,還可以通過系統內部結算,為制定更新或購置科研儀器、設備的計劃提供依據。
3.2.4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
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為信息系統提供安全保障是對現有信息系統的強有力的補充。雖然系統設有用戶權限管理機制,系統可對不同部門的用戶進行審核認證,行使相應的功能,但用戶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不可忽視,授權用戶應加強信息的保密,定期更換操作密碼,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應密切監控系統使用的情況,同時不斷完善系統保護功能,確保系統的安全;數據的備份和數據的恢復管理尤為重要;安裝反病毒卡和反病毒軟件,定期檢測并消除計算機病毒不可少,確保數據的不丟失。
3.2.5提供科研考核與學科建設績效評估
將科研項目、成果、論文、經費、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平臺管理等建立緊密的邏輯關聯,與醫務科、人事科、教學辦信息資源實現共享,以人才管理為核心,利用與人才相關的信息,為掌握人才培養情況提供充分信息;建立課題、產出等一體化的人才管理數據庫,并可實時提供匯總表和相關數據[5],為醫師考核、學科建設績效評估和醫院的決策提供定期、不定期的報表和科研管理分析報告;實行科研人才的一體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孫艷敏.醫院計算機網絡化的管理與實踐[J].中國醫療前沿,2008,3(2):50-51.
[2] 沈昭在.知識經濟時代與醫學科研管理[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0,13(2):67-68,92.
[3] 佘三元.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其對策[J].海口經濟學院學報,2008,7(4):25-29.
1.1資料
以2013年全國中藥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為研究對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從論文類型、研究內容、作者地區分布等方面對80篇會議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論文類型分布情況
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占43.75%,調查分析性論文占22.50%,其余為綜述和實驗性論文,未有應用中藥臨床藥學干預疾病治療的個案報道。可見,全國中藥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以理論探討性論文為主,中藥臨床藥學應用在中醫臨床的具體實踐性論文較少,這與中藥臨床藥學目前在全國醫療機構開展情況基本一致。
2.2論文研究內容分布情況
80篇會議論文中研究內容除中藥臨床藥學淺論最多外,還有中藥用藥分析、中藥不良反應、中藥藥動學、中藥煎藥及臨方炮制、中藥說明書及包裝、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等,研究內容較廣泛,涉及研究領域也較多。但是,涉及中藥藥動學、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的論文較少,且多以理論探討性和綜述性論文為主,缺少開展上述具體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總結性論文。通過統計還發現,在中藥用藥咨詢、中藥藥性理論研究、中藥生物利用度監測等方面未有相關論文。
2.3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
80篇論文的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較廣,但投稿數量最多的為會議主辦地廣東(31.25%),其次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蘇(8.75%),其余11個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數量均很少,另外還有海南、廣西、云南、貴州、江西、山西、遼寧、福建、浙江、、寧夏等10多個省市未有論文。
3討論
3.1建立完整的科學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逐步開展起來,臨床藥學工作也成為醫療機構藥學服務的核心內容。但是,目前的臨床藥學工作多以化學藥臨床藥學為主,中藥臨床藥學開展較少,多數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僅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較多,而實踐性論文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還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學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也未有一套規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使中藥臨床藥學人員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其二,中藥臨床藥學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目前在我國尚無一名正式的中藥臨床藥師,也沒有中醫藥高等院校設置過中藥臨床藥學專業或開設中藥臨床藥學課程。現在從事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人員多為受傳統中藥學教育的中藥師經簡單的臨床藥學知識培訓而來。傳統中藥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中藥飲片鑒定,中藥制劑生產及質量控制各個環節的藥學人才[2],他們往往缺乏中醫基礎理論和中藥藥理等知識,導致難以勝任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此外,還存在醫療機構主管部門及醫療機構本身對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重視不夠等因素。鑒于上述原因,大多數中藥臨床藥學理論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應用,阻礙了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及水平的提高。隨著中藥臨床藥學相關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藥臨床藥學理論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本次會議論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論文對中藥臨床藥學概念、主要任務和最新研究進展作了詳細論述;有的論文從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實踐出發,從思想認識、機構建立、編寫資料、信息服務、中藥調研和處方分析與點評等方面探討了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方法;有的論文就中藥臨床藥師的定位、工作內容等作了深入探討;有的論文探討了醫院中藥房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模式;有的論文還深入探討了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內容中的中藥處方點評的科學化、系統化實施要點。此外,有的論文還從中醫藥院校的課程設置、實習安排及醫療機構的培養安排方面,對臨床中藥師的培養方法進行了分析,以探討及完善具有中醫藥特點的臨床中藥師培養模式。上述會議論文中一些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本次會議首發的《中藥臨床藥學》專著,對指導建立一套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因此,本次會議論文中占多數的理論性文章為中藥臨床藥學學科理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使人們對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內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為中藥臨床藥學工作者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有助于中藥臨床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推動中藥臨床藥學發展。
3.2拓寬中藥臨床藥學研究范圍,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有利于完善中藥臨床藥學研究中藥臨床藥學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患者為對象,研究中藥及其制劑與人體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藥及應用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3]。狹義來講,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指導臨床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從廣義上說,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上述狹義研究內容外還包括中藥不良反應的監測與上報、中藥藥動學研究與生物利用度監測、中藥藥性理論、中藥之間及中藥+化學藥之間的配伍、中藥處方點評、中藥用藥咨詢、中藥藥源性疾病防治、中藥藥物經濟學、中藥循證藥學、中藥調劑與煎服、中藥臨方炮制、中藥臨床試驗與評價等多方面研究內容[4]。從中藥臨床藥學本身定義及其內涵外延的需要,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中藥臨床藥學研究領域絕不能局限于狹義的指導臨床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必然會是多元化的研究領域。從本次會議論文的內容分布情況看,雖然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內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夠,且有些領域未有相關研究報道。因此,應積極拓寬中藥臨床藥學研究范圍,進一步細化、深化研究內容,豐富完善中藥臨床藥學的內容。
3.3調動醫院藥學人員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地區間合作與交流,促進中藥臨床藥學水平的提高中藥臨床藥學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現正處在一個研究探索階段,開展過程中肯定也會碰到不少困難和問題。為了使中藥臨床藥學更好的發展,需要組織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其存在或碰到的個性與共性問題進行研討及學術交流,本次學術研討會正是以此為目的而召開的。本次研討會共有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有16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向大會提交了論文,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天津、北京3個省市。雖然本次會議論文投稿數量較多,但僅分布在16個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區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地區對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意識薄弱,缺乏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積極性。因此,要加強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中藥臨床藥學的認知度,強化醫務人員的中藥臨床藥學意識,調動醫院藥學人員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積極性。同時,要注意加強地區間合作與交流,邀請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水平較低或未有開展相關工作的地區醫院代表參加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學術活動,促進上述地區與較發達地區中藥臨床藥學工作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以帶動該地區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促進各地區中藥臨床藥學水平的協調發展,最終促進全國中藥臨床藥學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4結語
關鍵詞 : 醫院改擴建總體布局分期建設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插圖1
1引言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城鎮人口的不斷擴大,推動了醫療設施的建設。改擴建的醫院大多位于市區,用地面積有限,在實施過程中,如何保證醫院在正常運作不受干擾的前提下逐步完善,最終形成合理的規劃布局,是醫院改擴建首要解決的問題。現以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改擴建設計實踐為例,對醫院的改擴建設計作初步探討。
2 工程概況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是通州區集醫療、醫學教學及醫學科研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面積42.04畝,原有建筑面積36132平方米,現開放床位400張,年平均門診量21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萬人次。為滿足社會和醫院的發展需要,準備擴建門急診醫技樓和住院樓,并對總體進行規劃,擬按三級甲等醫院規模考慮,改造完成后將開放1000張床位,設計日門急診量2000人次。
3 現存問題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建于20世紀50年代,醫院建設缺乏總體規劃的統一指導思想,各功能關系之間流線分散,聯系薄弱;醫療面積遠遠達不到目前實際的需求量;且建設時沒有遠近期的整體用地規劃而造成較為被動的局面,以致醫院未能形成逐步完善的現代化醫院建筑群體形象。
通過對醫院總體情況的分析,現總結出在改擴建建設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3.1 用地受限
城市大型醫院的改擴建往往具有功能復雜,規模龐大的特點。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床位規模達到1000床以上,總建筑面積超95000平方米,且門急診樓、醫技樓、病房全部改擴建。而醫院又位于市區,用地狹小成為醫院改擴建進程中的難題,給總體規劃帶來了更多的限制與困難。
3.2 保證日常醫療活動
在原址上改擴建醫院的同時,還需面臨的困難就是建設與日常醫療活動之間的矛盾。改擴建不能影響日常醫療服務,必須做到建設期間不停診,不停床。
3.3 增加各功能面積
現門急診樓人滿為患,病房樓床位數少,就醫環境惡劣,且醫技用房面積嚴重不足,已經制約了醫院的發展。
3.4 有效停車綠地面積少
院區汽車停車位也嚴重不足。院區原有建筑占地面積大,因交通流線的不合理使得綠地的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
4 設計原則
通過對上述現狀問題的分析,設計中以新建和改擴建相結合,綜合統籌考慮,確立以下總體規劃設計原則:
4.1 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
大型醫院現狀復雜,制約因素較多,其改擴建工程,勢必是一項繁復的綜合系統性工程。使之具備可持續性及可實施性,不影響醫院正常醫療服務工作的展開,且實現醫院的長遠發展。
在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的設計中,可持續性發展體現如下:
1) 盡可能將首次建設的各項成果,尤其是環境成果全部延續保留下來。根據實際現狀,確定保留現有住院病房大樓、后勤供應樓。
2) 增加醫技用房面積。醫療技術是現代科技綜合應用的代表。因此醫院建筑具有醫療技術和建筑技術的雙重技術特征。
3) 最大化的利用場地。根據醫院自身的發展和特有的規律,將醫院建設規模與用地矛盾一次性解決,形成有效的發展圖式。用盡可能少的環境資源換取最大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4.2 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的觀念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和社會發展的人文基礎,而作為重要社會服務的醫療建筑,更應體現這一原則。
4.3 分期建設的原則
醫院改擴建工程不應僅考慮單體或局部工程的設置,而應在合理的總體布局前提下進行,在保證醫院正常運作下分期逐步完善,以適應發展要求。因此醫院將實施分期建設,保留現有住院病房大樓、后勤供應樓,一期新建門急診大樓,二期擴建住院病房大樓。
4.4 合理總體布局的原則
作為一種專業技術性極強且功能復雜的建筑類型,醫院建筑的總體布局應充分體現各功能的特定需求,實現合理分區而又聯系方便。
醫院整體布局上通過規劃中的南北向主通道,將門診、醫技、原有病房大樓、新建病房樓等各部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使各功能部分之間聯系緊密又不互相影響。門急診樓分別設置于主入口廣場的北側,避免人流交叉干擾,并方便就醫者就診。醫技設于門急診樓內,與門急診樓、住院樓、急診部形成便捷良好的關系。后勤綜合樓布置在基地西側,與住院大樓、門急診醫技樓形成品字形的空間布局,做到合理人流物流,潔污分區,減少與控制交叉感染。
插圖2
5 操作步驟
依據規劃保留原14層病房大樓,提供床位數400張。一期新建5層門急診醫技樓,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提供床位120張;二期擴建病房樓,建筑面積39540平方米,高22層,提供床位650張。總體規劃中,采用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方式,經兩個階段的分期建設,逐步形成擁有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現代化醫療建筑,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5.1 一期建設
一期工程主要解決門急診樓、停車面積少所引起的看病難問題。在原有門急診樓北側新建一棟五層門急診醫技樓,底層布置門診大廳,掛號收費和中西藥房。二~四層為各科診室,每個樓層設四個分診區,在中部通過共享空間休息區相連通。五層為醫院辦公用房。兒科入口和傳染科入口均單獨設置在北面,避免交叉感染。
急診用房位于底層東側,出入口醒目,方便危急病人的救治。急診人流和急救車可以方便的由東面急診入口進入急診大廳,與主入口人流車流互不干擾。急診大廳寬敞,有通道直達搶救室、手術室及各診室。急診藥房和門診藥房共享,避免重復設置。
醫技用房位于底層和二層的西側,底層為影像中心,集中設置X光、CT、MRI機房。二層為物理診斷中心,集中設置超聲波、心電圖及內窺鏡檢查,極大的方便了門診病人。腫瘤專科樓單獨設置于門診醫技樓的西側,直線加速器室位于地下一層。
病房樓與門急診醫技樓之間為醫院主入口廣場,保證病房樓與門急診樓始終保持一定的間距。病房樓南面與周邊建筑在保證一定的視線間距基礎上,留出了部分施工場地。
5.2 二期建設
二期工程主要解決病房數量不夠引起的住院難問題、停車難問題及全院景觀問題。拆除原門急診樓和醫技樓,緊貼原病房樓新建二十一層病房樓,使新老病房樓無縫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可共用電梯廳。
底層布置出入院部,二層為全院手術區,新舊手術部形成一個整體,最大化的共享資源。三層為技術層,四~十五層為住院病房。每個樓層設置新老兩個病區,每個病區設40張床位,兩個病區可分可合,在中部通過綠化休息區相連通。各病區內部以復廊為主。朝南布置病房,醫護用房布置在北側,病房以雙人病房和三人病房為主,少量布置單人間。
考慮未來的發展需求,在新征用的糧食局地塊上,新建婦女兒童中心。自成一區,獨立設置出入口,避免兩次交叉感染的可能。此區域緊貼全院中心綠化帶,可根據兒童的心理需求做出更多的活動空間。
新建主入口廣場,減少地面停車改善醫院地面環境,形成景觀走廊。
插圖3
6 結語
醫院建筑的改擴建設計是一項內容廣泛的系統性工程,目前國內大型醫院在改擴建過程中往往遇到不少難題,首先要根據醫院的發展思路,確立完善的總體規劃,才能使各階段的改擴建始終保持醫院醫療服務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再次采用分期實施,并預留出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最終體現整體醫療群體建筑的形象。醫院的改擴建是非常繁復的工程,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總結經驗并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2(a)-074-02
隨著衛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醫院面臨的內外環境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傳統的醫院文化受到了沖擊,同時,醫院文化自身也應與時俱進。加強醫院文化建設,促進醫院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已經成為當前醫院改革與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1 以人為本是醫院文化建設的核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醫院文化建設就是一種人文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塑人工程”。以人為本是現代醫院管理的基調,表現出“文化是人創造的,醫院是人建設的”豐富內涵。“以人為本”就是一切為了人、依靠人、關心人、教育人,對內以全體職工為本,對外以服務對象也即病人為本。
近年來,我院從開展學習型醫院創建活動著眼,大力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實施“科技興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戰略,狠抓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采取各項切實措施真正留住人才,在人才使用上,注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注重研究知識分子心理,了解他們的現實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引導和激勵工作,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回報,做到以感情留人、事業留入、前景留人、待遇留人。
注重開發人力資源,加大臨床、醫技等一線科室人才隊伍的培養,我院平均每年都有十多名醫務人員被派往上海、北京等大醫院進修培訓,每周都要開展業務講座,對低年資醫生強化“三基”訓練,并定期進行理論及實踐考核,開展各類崗位練兵及競賽活動。為激發醫務人員學業務、鉆技術的熱情,我院已連續多年開展了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學術論文及科研成果評選活動,重獎優秀學科帶頭人及優秀科技成果。并持續開展對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切實轉變服務理念,樹立“病人至上”價值觀念,對醫務人員中好人好事進行廣泛宣傳、表彰,以此激發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2 培育群體價值觀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醫院文化的要求更需重視群體行為的培育,這是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而群體行為又是以共同信守的價值觀為基礎。我院在培養群體價值觀中重點是培育“病人至上,求實創新,團結奮進,爭創一流”的醫院精神。這種醫院精神是在長期醫務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醫院群體共同的心理和價值觀取向,是醫院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也是醫院的主導力源。為使醫院精神發揚光大,就需要運用目標激勵。近年來我們持之以恒地進行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教育及職工技能培訓,使醫院目標、醫院精神落實到崗位和每個人的實際工作中去,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實踐證明,全力以赴培養職工正確的群體價值觀,對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形成凝聚力收到了較大效果。
3 軟硬結合的管理是醫院文化建設的手段
把軟、硬管理有機結合,是醫院管理的方法之一。將一些軟任務變成硬指標,實行量化管理,使之易于操作、檢查,做到虛功實做。在抓軟件方面,一是醫院樹立了“臨床圍著病人轉、機關后勤圍著臨床轉”的工作準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定期發放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并與當月勞務費掛鉤,持續開展臨床醫技科室測評機關后勤工作,對測評結果予以獎懲,促使了機關作風的轉變,增強了為臨床服務意識。二是抓“十大窗口”的規范服務。常年進行“窗口”服務競賽,每季進行檢查評比,評比結果與勞務費掛鉤,激發了“窗口”工作人員主動轉變服務理念,自覺為病人提供優質快捷服務。三是抓行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結合徐州市“萬人評醫院”及“優質服務年”活動,持續抓醫德醫風教育和行風專項治理,對市局明查暗訪的結果與當事科室、當事人的獎懲、晉升晉級掛鉤,從源頭和制度上防止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的產生,軟件抓實不放松,硬件配套上檔次,使醫院管理向軟硬協調方面發展。我院近年來,在硬件投入方面,先后購置了彩色多普勒、全自動生化儀、數字胃腸機、螺旋CT機等大型先進儀器設備,并投入數百萬元改造病房設施,改善病人住院環境;投資數十萬元上了全院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了病房、藥房、采購站及庫房領用物品的微機化管理,在掛號、收費窗口實行了語音收費及觸摸式費用查詢系統,增加了收費的透明度,方便了病人監督。
4 開展經常性的新穎、健康文化娛樂活動是醫院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
文化、教育、體育等活動是醫院文化建設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在市場經濟中,有些醫務人員的群體價值觀念和個體價值觀念發生倒置,在醫學行為選擇時不顧醫學群體價值,而強調自我價值。因此,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愛病人、愛本職、愛醫院的教育活動,經常通過宣傳畫廊、板報、演講、征文、歌詠比賽、籃球比賽、橋牌比賽等形式開展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健康向上的多種文體活動,以陶冶情操,增強職工的凝聚力。
5 通過各種渠道進行雙向傳播是醫院文化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