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3 10:5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少數民族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貴州高原向廣西平原緩沖的地段,有一種神奇的樹,它只生長在貴州荔波和廣西南丹白褲瑤生活的地方,一旦移栽到其他的生態環境中,便會死亡。這種樹不需有意栽培,只是需要在海拔600至800米的喀斯特地區,就能夠自由生長。奇怪的事,瑤族人年復一年地用鋼刀利斧砍鑿,反而越長越大,分泌的樹脂越多。成年樹高20余米,粗近1米。樹葉呈規則對稱卵型,寬3厘米、長5厘米。遠遠望去像一個下粗上小的盆景變形植物。其實它的樹干本來沒有這么粗壯,是因為取樹脂后,樹干增生變形造成的。這種樹連植物學家也找不到合適的學名,最后只好把它歸屬為椿科。而白褲瑤稱之為粘膏樹,瑤語稱為“濃骨照”。粘膏樹膠的采集一般在盛夏到第二年春節前。開春后,萬物復蘇,如果此時砍開粘膏樹皮,不僅會影響粘膏樹的生長,還因樹皮被破壞,給蛀蟲以機會,導致粘膏樹壞死。粘膏樹膠的采集方法是用金屬刀具在樹干和露出地面的根部,把樹皮砍成一個蚌殼型口子,幾天后,用金屬刀片刮下樹膠進行加溫過濾,再按粘膏樹膠與水牛油2:1的比例進行加溫調制即成。粘膏樹膠在瑤族用作阻染材料,不僅用來畫白線,衣裙的大面積淺藍色也是用粘膏樹膠做封蓋進行二次套染,一般不會出現冰裂紋。荔波縣瑤山鄉瑤山型瑤族的粘膏樹膠阻染材料,粘性強,柔性高,浸染時不容易出現裂紋,是當地瑤族根據其生態環境所能應用的最理想的阻染劑。
二、貴州少數民族媒染、培養劑的使用與生態耦合
媒染劑,是在植物染色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媒介作用,使主染劑更能快速有效地分解、活躍起來,最大限度地附著在被染織物上。培養劑,是染缸中主染劑與媒染劑的營養成分和催化作用。就像給農作物施肥一樣,恰到好處的施肥,會使得農作物茁壯成長。起染缸,是所有貴州少數民族植物染色技藝的經驗集成,它包含了主染劑的分解、酸堿度的調配、媒染劑的催化、色度的掌控等等。是一門全憑經驗操作的非物質文化。然而在貴州少數民族植物染色技藝里,往往在正常的起缸過程中,巧妙地加入一些本族群生態背景里常見的草藥作為培養劑,使之與通常的媒染劑諸如草木灰、石灰、酒、小蘇打、醪糟、酒等結合,起到使主染劑催化增色、增加染液營養成分、抑制染缸中有害菌成活等作用。不僅加快了染缸的成活率,也加快的主染劑的上染率。所以在染缸文化,就是論述貴州少數民族對媒染劑和培養劑的使用以及與生態體系運行耦合的集中體現利用桐子殼或糯稻草人灰作媒染劑用酸辣(西紅柿酚)和米飯團作培養劑。
(一)丹寨縣復興型苗族媒染培養劑使用丹寨復興型苗族,生活在海拔1000米左右且多旱少雨的地區,植物植被不算太豐富。但是丹寨縣楊武鄉排倒村著名苗族蠟染藝人楊品英在媒染培養劑使用的配方上卻另有高招。一般來說,染缸內宜堿性不宜酸性。但丹寨復興型苗族在起染缸時巧妙地加入一些酸辣。由于這個支系的苗族居住在海拔較高的山地,田土較少,往往用田邊地腳栽種這種小西紅柿,可以免于勞作又節約土地。小西紅柿成熟于深秋,番茄紅素含量極高,能夠有效地對其他進入染缸的有害菌進行抑制。再加入一個淀粉含量較高的米飯團進行調節和培養,使得染缸成活率極高。
(二)榕江縣滾仲型苗族媒染培養劑使用代表性較強的是塔石鄉宰勇村烏吉組苗族。這一地區處于雷公山南坡,海拔在1300米以上,植被相當豐富。培養劑:有酒糟、楊梅皮、中藥材虎杖或當地苗語稱為“渦嘿”的小血藤中的一種。雷公山南坡,有許多野生楊梅樹。楊梅樹皮中含有多酚、黃酮、二芳基庚烷、單寧、三萜等具有多種藥理活性的化合物。對病毒性細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虎杖根和根莖含游離葸醌及蒽醌甙,主要為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以及蒽甙A、B,有強烈的抗菌活性。小血藤根莖中的β-谷甾醇能生成維生素,而硬脂酸有益于主染劑的溶解。
(三)貴定縣新民型苗族媒染培養劑使用貴定縣德新鎮小花苗有著悠久的蠟染歷史。培養劑:用野花椒葉子適量,捶爛熬水成黃色。野花椒在貴州主要生長在中偏北的溫暖濕潤及土層深厚肥沃壤土中,在貴定一帶都有分布。野花椒葉中含有檸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酯能夠有效促使染缸成分的活躍。所以這一帶蘭靛起缸發酵成功率很高,極少失敗。到了冬季氣溫低,人們就把染缸倒掉,等來年氣候回暖重新再起。
(四)納雍縣老翁型苗族媒染培養劑使用納雍縣張維鎮老翁型苗族植物蘭靛染起缸發酵時,用苦蒿灰水和蘭靛泥,不用酒作培養劑,用一些草、根代替。培養劑:有何首烏(苗話“掠路列”)、酸湯桿(苗話“鼓地昂”)、“一概猜”、“阿波列”、朝天灌(苗話“撥弄宗通”)、牛舌頭等草藥適量,攪在一起參合,用布包好
(五)陽長型苗族媒染培養劑使用納雍陽長型苗族分布比較廣,居住在納雍、水城、六枝、織金等地。這里以水城陡箐陽長型苗族蘭靛起缸發酵配方為代表。媒染,培養兩用的草藥酸湯桿(虎杖)、板藍根(野生木蘭)的根、馬鞭稍根適量這一支系的苗族,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常到山上去采一種本地特有的藍色花朵,加在染缸里,不僅能夠增加染色是藍色素,且染出來的顏色更加清晰。
(六)織金縣阿弓型苗族媒染培養劑使用阿弓型苗族蘭靛染起缸發酵配方,我們選擇同一支系的六枝梭嘎鄉高興村苗寨,貴州省苗族服飾傳承人熊光珍的傳統蘭靛發酵配方:培養劑有:草藥,虎杖根(苗話“鼓若”)、馬鞭稍根(苗話“瓜冊”)、夜交藤根(苗話“瘧怒列”)、羊蹄根(苗話“瓜波”)、魚鰍菜根(苗語“瓜魯列”)和一種當地特有的闊葉喬木的葉子(當地苗語叫“孟雜都”)
關鍵詞:民俗;傳統節日;民族體育;體育文化
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是人們適應不同時期的社會實踐而逐漸形成的。民族體育源自于民族競技,其文化內容與民俗活動相結合,在節日中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方式。隨著中國對于民族文化的重視,民族體育在民族節慶中呈現出來,不僅代表了民族性,同時也采用這種方式將極具民族色彩的體育文化傳承發展。隨著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日益加快,人們的觀念意識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將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體育文化作為民俗節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就會對該文化以這種傳承的形式加以保護,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實現演進。
一、民俗節慶中民族體育運動的文化內涵
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化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適應生存環境,且在生存環境中進行生產斗爭而逐漸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積淀。民俗節慶是少數民族的文化瑰寶,不僅發揮著促進民族間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還為民族文化傳承創造了載體。少數民族在民族節慶中,多會開展體育活動,無論是生產類的節慶,還是宗教祭祀類的民族節慶,都與民族體育存在著必然的聯系[1]。比如,納西族、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會舉行各種體育賽事以作為節日慶祝活動,諸如飛石鎖、打飛棒等等,而廣為熟知的騎馬、射箭等等則是許多少數民族在民俗節慶中必須要舉行的體育活動。這些體育運動都是從最原始的狩獵活動中演化而來。水上少數民族體育運動傳承至今,則是源于漁文化。比如,京族在民俗節慶中會開展游水捉鴨活動;苗族的獨木舟、傣族的賽龍舟都會在傳統的民族節日中舉行;高山族在民族節慶中會舉行頂壺競走等等。由此可見,少數民族的體育運動在民俗節慶中展開,不僅僅是作為節日間的娛樂活動,更是將其作為民族文化。很顯然,民族體育運動都與當地的生產活動存在著直接的關系。進入到商品經濟時代,這些生產活動逐漸被技術更為先進且極具科技含量的工具來完成,于是,生產活動轉化為體育活動[2]。比如,赫哲人的“狗拉雪橇”,西南獨龍族人的溜索和天梯,原本早期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使用的民族交通工具,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運動項目,同時也將該種運動作為體育文化得以傳承。
二、少數民族民俗節慶中民族體育運動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體育運動具有民族文化的傳承性
少數民族的節慶往往會與民俗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體育就是民族節慶中的一道獨居特色的文化風景。民族體育與社會意識存在著不解之緣,主要在于少數民族生存于特殊環境中,為了對自然現象有所控制而醞釀的各種行為方式成為了原始民族體育活動的萌芽。少數民族對于自然環境中的萬事萬物都賦予了精神色彩,如此而形成了信仰而扎根于意識深處。一些民族體育運動就源于這些信仰,因此會在民俗節慶中舉行,代表著更深層次的文化涵義[3]。伴隨著文體活動在各民族的節日中展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民族的風土人情和道德規范相融合,成為了民族文化中一部分,由此而使得民族體育運動發揮著民族文化傳承的作用。
(二)民族體育運動實現了人文互動
少數民族的生活環境決定了生活方式,他們要不斷地與大自然搏斗,才能夠生存下去。如果對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狩獵活動,這是古老的生存來源。少數民族的祖先采用這種方式解決生存問題,滿足自己的物質生活。隨著生存環境的穩定,也具備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這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習俗。民俗節慶是少數民族定期舉辦的活動,信仰色彩濃重,將體育運動融入到這種民族節慶活動中,不僅為節慶增添了喜悅氣氛,對于民族祖先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種尊重和懷念。民族體育運動作為文化符號,促進了民族體育和民俗文化的水融[4]。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將體育運動融入其中,民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這種節日與體育活動的互動,使得民俗節慶的文化內涵更為豐富。
三、民俗節慶中民族體育運動的文化價值
節慶民俗中所開展的民族體育運動將各個民族的文化氣息展示出來,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是不言而喻的。諸如,彝族在節慶中所舉行的跳火繩運動、達斡爾族所舉行的曲棍球運動、藏族的賽牦牛運動等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體育文化特點,更是民族體育演變過程的詮釋。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而言,少數民族體育的延續,融合了各種時代性因素,經過體育文化的積淀而形成了文化結構,民族性決定了民族體育文化的特有風格。目前中國社會處于文化大融合時期,同時也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正處于傳承的關鍵時期,鑒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本質上與體育存在著趨同性,雖然其在顯性上以體育運動的形式呈現,但是這種肢體活動是建立在教育文化的層次之上。特別是當民族體育運動被融入到民俗節慶活動中,就使得體育活動成為了文化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以認為體育運動是以媒介的方式發揮教育功能[5]。
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帶有濃重的少數民族文化色彩,在民俗節慶中展開,與民俗文化活動產生互動效應,使得民俗節慶不再是單一的紀念性活動,而是更能夠滿足多種民族活動需求,使人們在維護民族文化的同時,還通過體育運動賦予了民族以更富于時代特點的新的涵義。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與民俗文化的融合,如果從民族的原生態的角度研究,其更具有民族文化傳承的價值。
結論: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節慶中的民族體育運動是民族社會文化的濃縮,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中,民族體育更能夠體現人文性特征,在目前的多元文化中獨樹一幟,更為突出文化的傳統型和傳承性。在民族節慶中開展民族體育運用,是以節慶為載體傳承體育文化的一種途徑,以彰顯民族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莫偉彬,蔣宇凌,李躍林,李敏華.論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民俗、民間體育文化的價值[J].體育科技,2013.34(03):6-7.
[2]李軍. 西部少數民族傳統節慶中民俗體育的文化特征及價值[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01):15-18.
[3]賓津生,蔣心萍,范金玉.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29(04):127-130、134.
關鍵詞:多元文化認同散居地區民族文化保護
一、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民族文化的特點
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是相對于聚居的并已實行自治的民族地區而言的,在這個地域內,一個少數民族的成員分散地同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交錯居住在一起,人際關系多維,社會交往、社會關系復雜,各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也因此面臨更為復雜的環境。
(一)民族地理邊界不清晰,文化交錯影響頻繁
民族地理邊界意指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地理界線。在挪威人類學家費雷德里克•巴斯看來,族群的邊界不一定指的是地理的邊界,而主要是“社會邊界”,但這并不意味著地理界線不重要。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族共同生活于一個地域內。在居住空間上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與其他民族是相互交錯居住,民族文化的生存發展空間基本一致。隨著各民族成員之間的互動交往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長期頻繁的文化交流會導致文化差異性減退,趨同性變強,要想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難度也比聚居地區要大。
(二)各民族文化主體之間個性與共性并存
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各民族文化主體之間存在很多共同的特征,如,居住在這個區域內的各民族成員面臨的外部環境是相對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們可能耕種著同樣的土地、沐浴著同樣的地域文化、踐行著相同的生產方式等等。當然,在這些共性的背后,各民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個性,如語言、服飾、風俗習慣等。雖然他們與其他民族的成員居住在一起,但在本民族內部一般采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有的依然穿著本民族的服飾,保留著自己的風俗習慣。然而,在長期的共同因素的影響下,各民族文化主體的個性能否繼續發展,能發展多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三)各民族文化主體扮演的角色多樣化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必然要扮演各種角色。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少數民族成員的身份是多重的,扮演的角色是多樣的。以居住在民族村的少數民族為例,他們是屬于不同家庭的家庭成員,是本民族的成員,也是該民族村的村民,更是中國的公民。角色的扮演向來不會一帆風順,在各種社會角色扮演中常會產生矛盾。首先是角色內的沖突,如一個少數民族成員同時承擔著上述多種角色,當這幾種角色要求的行為規范互不相容時,容易使該角色承擔者出現緊張情緒,不知該如何取舍。其次是角色間的沖突。當一個民族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的成員居住時,因其角色規范不相容就有可能導致彼此之間的沖突,影響民族關系。
二、多元文化認同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意義
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分另一個民族的重要標志,它塑造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以及種種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文化認同是指對一個群體或文化身份的認同感,或個體受其所屬的群體或文化影響,而對該群體或文化的認可或贊同[1]。文化認同的指標不是人們的自然屬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們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由于人們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都是后天的和可變的,文化認同也具有相對的可變性[2]。同時,文化認同也可以是多元的。一個少數民族的成員在同一個時間點上,不僅可以認同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認同他民族的文化,可以認同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同時認同現代文化。隨著各民族交流交往越來越頻繁,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一元的文化認同即少數民族成員只認同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模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多元文化認同更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
(一)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該民族文化發展的關鍵
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他們對該民族認同的核心內容,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少數民族成員是該民族文化的創造者、享有者,自然也是傳承發展該民族文化的主體。文化認同的過程事實上也是人們尋找身份歸屬或文化歸屬的過程,是解答“我是誰”“我們是誰”的過程。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實質上也是他們對自己所屬文化圈的確認,也是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識的覺醒,而這種覺醒又將為他們發展本民族文化奠定心理基礎。“知”“情”“意”是人們在做出某一行為前的心理活動。知,即認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少數民族成員在做出有關本民族文化的行為時也必定是要經歷“知情意”這個心理活動過程,也就是文化認同的過程。即先是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認知,再是對本民族文化賦予積極的正面的情感,最后是努力使本民族文化達到某種發展狀態的意志。因此,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少數民族成員傳承和發展該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若成員喪失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陷入“文化自卑”的狀態,那么該民族的文化將逐漸失去其生存的必要性,民族最終也將不復存在。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該民族文化能否得以延續發展的關鍵。
(二)對他族文化的認同能為本民族文化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一個少數民族自然而然地會與周邊的其他民族有頻繁的交流、互動。在這種散居模式下,任何一個民族都很難讓自己的文化獨立于一個封閉的體系中,既阻擋不了其他民族文化的進入,也阻擋不了自己的文化走出去。若硬是采取文化隔離,強制本民族成員只認同自己的文化,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那必然會影響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會阻礙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對他族文化的認同,并不意味著對本民族文化的背離。在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也是各民族在交往中和平相處的關鍵。通過文化交流,各民族得以了解彼此,并博采眾長,不斷地豐富本民族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絕不可能再固步自封的情況下獲得發展。
(三)對現代文化的認同,有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創新
現代化進程以不可阻擋之勢改變了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少數民族文化原有的生態環境,也使一些少數民族文化瀕臨消失。當少數民族文化遭遇現代性,躲避或排斥最終都只能是本民族的文化被強勢的現代主流文化慢慢蠶食,正面、積極地去認識、接納、認同現代文化才是明智之舉。相對于現代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是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要發展,必然要走向現代社會,要走向現時代不是傳統文化簡單的的保存與復興,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適應和發展。面對現代文化,少數民族成員要汲取其中的有利因素,為我所用,創新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斷繁榮發展。
三、建構少數民族成員多元文化認同的審思
一個主體認同某種文化,是受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部因素主要是指主體認同的內在驅動力,即認同某種民族文化的需要。有需要,文化認同就容易形成。用馬斯諾的需要層次理論來說,它可能是主體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多個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在一起,一個民族的成員可能會因為安全的需要、社會交往等需要更容易去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因而,從內因上講,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成員并不缺乏認同他族文化的驅動力。關鍵是要處理好對本民族文化認同與對他族文化認同、對現代文化認同之間的關系。
(一)尊重少數民族成員的文化認同選擇權
多元化是文化的本性,也是文化發展的趨勢。文化的多元,為社會的個體或群體提供了選擇的可能。他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某些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有的少數民族成員可能會放棄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而去認同另一個民族的文化,最常見的是對漢族文化的認同;有的少數民族成員是既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多種文化認同并存;也有的少數民族成員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下認同他族文化,而一旦脫離那個特定的生活環境,又轉而繼續認同本民族文化。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只要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他們對文化的選擇權應受到尊重。文化認同是動態的、可變的。我們不能把其中某個民族的文化作為所有民族文化的代表,強制各民族成員在文化認同上保持一致;相反,我們也不能強制一個民族的成員只能認同本民族文化,將該民族處于封閉、隔離的狀態。應將文化認同最終的選擇權交付給少數民族成員。他們若失去對文化認同的選擇權,無論是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是對個體或群體的發展都是不利的[3]。
(二)提升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其自身文化傳統和內在價值的充分肯定,對其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4]。在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現代社會,不同文化間的沖突與碰撞會越來越頻繁,這對相對弱勢的少數民族文化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挑戰。能否讓本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成為多元文化體系中的一元,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至關重要。少數民族成員只有充分肯定本民族文化的價值,為本民族文化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才能積極地去傳承保護并發展本民族文化。一個民族,若只是少部分成員放棄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轉而認同他族文化,并不會對本民族文化的延續造成真正威脅,但如果該民族的大部分成員放棄了本民族的文化,那么,該民族的文化必將走向滅亡。在文化交流日趨開放、頻繁的現實面前,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成員文化認同的選擇權,同時,我們也依然有必要提升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鼓勵借鑒多元文化的積極要素,推動本民族文化創新發展
歷史告訴我們,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社會的發展,交流是一個民族獲得進步的重要途徑。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文化認異”或者多元文化認同的現象,原因在于與其他文化相比,自身的文化存在缺陷與不足,需要向他族文化學習、借鑒。在開放的環境中,一個民族的文化要傳承發展下去,必須要在與他族文化交流互動中自覺地以他族文化為參照,客觀地審視自身,從他族文化中汲取養分,不斷修正完善自己,并發揮自身優勢,提高適應能力,推動本民族文化向前發展。同時,任何一個少數民族都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多元認同的基礎上不斷尋求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點,積極創新,提高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者:黃淑萍 單位:福建省民族與宗教研究所
參考書目:
1.歐陽康:《多元化進程中的文化認同與文化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2.徐大慰:《巴特的族群理論述評》,《貴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3.曾豪杰、王清華:《多民族共聚地區多元文化認同規律及特點分析——以怒江州丙中洛地區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2期。
4.劉衛東、申三、晏佩琦:《中國雜散居少數民族社會學發凡》,文化認同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基石。構建多元文化認同,在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同他族文化,認同現代文化,博采眾長,與時俱進,或許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民族文化保護的一條可行路徑。《佳木斯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
少數民族隨遷子女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點。他們離開故鄉,進入陌生的內地學校,這使他們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面臨諸多新情況。因此,為了民族自身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必須發揮家庭在民族文化傳承中基礎性作用,加強家庭自身建設。本文總結了幫助少數民族隨遷子女更好的傳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對策,希望幫助其更好的發揮家庭在文化傳承的作用。
關鍵詞:
家庭教育;少數民族隨遷子女;民族文化;文化傳承
近年來,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的受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相對于一般的隨遷子女而言,少數民族隨遷子女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具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點。如今,由于他們離開故鄉,生活環境、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方面面臨差異與多重困難。其民族文化受到沖擊與挑戰,甚至出現了代際之間的文化斷層。而家庭作為少數民族成員學習本民族傳統文化最主要的場域,影響著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綿續,其傳遞傳統、維持傳統的中心單位因而顯得更加突出,因此,為了民族自身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必須加強家庭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家庭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的優勢功能。那么,這些隨遷子女其家庭教育如何在傳承民族文化中發揮這種場域功能,是筆者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促進少數民族家長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識,發揮家庭文化傳承的功能,需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加強家長自身建設、提高文化素養
家庭是文化傳承的搖籃,家長對孩子文化傳承具有啟蒙作用,孩子正是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沒有家庭傳承民族文化的基礎如同無源之水終將枯竭。而“父、母、子的三角結構,維持著人類種族和文化的綿續”因此,對于離開故鄉的少數民族家庭來說,家長在民族文化傳承的中占有主導作用。首先,少數民族隨遷子女的家長應該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對以主流文化為主的異文化要有認同意識,在家庭教育中既要督促孩子學習主流文化又要積極主動地傳授民族文化,這樣既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家庭中家長的文化素養直接關系到孩子接受民族文化的程度,家長有意或無意的通過平常的師范把本民族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傳遞給孩子。因此,家長應加強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識,通過言傳身教,知曉民族文化。從小就培養孩子熱愛民族文化的意識,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正確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國家觀。其次,家長應主動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與學校教育配合。另外,作為家庭當中擔負絕大多數教養責任的母親,尤其應該重視自身文化素養。例如:母親可以在孩子課余時間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給孩子用民族語言文字講述民族歷史文化、英雄史詩,激發孩子學習民族文化的興趣,使孩子從被動學習民族文化知識到主動參與學習。
二、更新教育方式、增強親子互動
隨著現代化與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計算機代表的大眾傳媒的普及,正在影響少數民族的教育方式。在異域他鄉,由于他們沒有原有的文化場域,因此少數民族隨遷子女的家長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方式,在家庭中讓孩子有選擇的通過電視、網絡等學習科學知識,了解當前社會發展,在課余讓孩子能有機會接觸到民族文化。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增強親子互動,豐富家庭精神生活,優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內部環境,營造民族文化的家庭氛圍,將民族文化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家長還應利用好各類民俗活動,有意讓孩子參與其中,讓孩子感受民族文化,豐富和完善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來實現對孩子民族文化的傳承教育。
三、提升家長傳承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覺”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堅守傳統’。自知之明是為了增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為適應新環境、新時代而進行文化選擇時的自主地位。”而“文化教育是指一個民族社會通過各種途徑對民族個體進行包括文化自覺、文化認同及文化知識的教育。”那么,“首先需要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說要實現‘文化自覺’。只有這樣,才談得到讓人家來認識我們和我們認識人家”。民族文化的傳承需要家長樹立孩子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要有一定的文化危機感,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使民族文化在課外得到強化、延伸,持主動、自覺的態度。
四、增強家校互動,共同發揮民族文化傳承功能
為彌補學校教育民族文化傳承的不足,家長應主動與學校溝通,摒棄阻礙學生融入集體的狹隘觀念,不僅要幫助在校教師理解少數民族文化,同時協助學校,幫助孩子融入到集體活動當中,通過學校、家庭的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傳活動,真正實現家校有效互動,共同發揮民族文化傳承功能。進而不僅加深對學校師生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正確認識,“優化家庭文化傳承的外部條件”,同時通過此項工作不斷改善家長的教育觀念。
參考文獻:
[1].鄉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第175頁.
[2]林耀華.民族學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第434頁
[3]著.劉豪興編.文化的生與死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5頁
[4]王蓮花.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其傳承研究[碩士論文].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5].弘揚優秀傳統實現文化自覺[M].中華文化論壇,1998.4
【關鍵詞】撒拉族 音樂 挖掘 繼承
撒拉族是我國西北地區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縣一帶。撒拉族傳統音樂包括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兩類,其中民間音樂較為豐富,尤其是以民歌為主體。撒拉民歌有多種形式,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樂器品種較少,普遍流傳的僅口弦一種,未有獨立器樂曲。縱觀幾十年來學者們對撒拉族音樂所做的工作,主要成就有以下幾方面:
一、對撒拉族主要聚居區的民歌進行了重要的調查和記錄,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曲譜資料,為撒拉族音樂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60年12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和中國藝術研究所擬定了有關編輯《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草案)》,根據這一精神,青海和甘肅音協組織了音樂家深入撒拉族地區采風。據資料記載,中國音樂學院教師杜亞雄也曾于20世紀60年代前往撒拉族地區采風,發表了一些介紹、研究撒拉族民間音樂的論文,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河畔紅花――介紹撒拉族民間音樂》①。
1979年《中國民歌集成》編纂工作得到恢復后,各省對各民族民歌進行了普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甘肅卷》收集撒拉族民歌32首。1994年,《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甘肅卷》中收錄了楊鳴鍵的《撒拉族民歌簡介》一文,對撒拉族民歌做了全面介紹,也對撒拉族民歌的特點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分析。《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青海卷》共收入撒拉族民歌70首,2000年再次出版的《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青海卷》收入撒拉族民歌71首。除此之外還有《青海花兒曲選》(青海群眾藝術館編印,1979年)其中收錄撒拉族花兒41首;《青海民間歌曲百首》(1960年編印),其中收集撒拉族花兒11首,宴席曲4首、號子6首、其他4首。《中國曲藝集成》(青海卷)回族撒拉族部分中收錄打攪兒曲目1首;《駝泉清清――歌唱循化歌曲選》,由青海本地作曲家及音樂愛好者創作撒拉族歌曲共188首;《青海撒拉族花兒曲選》馬正元編,名人出版社,2004年;青海省群眾藝術館編印《青海民間小調》,1978年。關于舞蹈的有《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叢書》(青海卷),198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由中國戲劇家學會青海分會、青海省文學藝術研究所編,其中收錄了撒拉族花兒劇《駱駝泉》;《青海民族民間舞蹈集成》1989年,介紹了撒拉族舞蹈概況,收錄了民族舞蹈7部,并在其中附有舞蹈圖示和樂譜。
二、音樂文化著作中對撒拉族傳統音樂的介紹
從中國少數民族大的民族領域研究音樂文化的著作,其中有的篇章涉及了撒拉族傳統音樂文化,對撒拉族音樂及其風格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和介紹,使撒拉族民間音樂得到不同程度的昭示
綜合類主要有:田聯韜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上》(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在本書中按藝術體裁將撒拉族民歌進行了分類;袁炳昌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第一卷)(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其中撒拉族的音樂史分為四個部分;喬建中的《中國經典民歌鑒賞》(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杜亞雄編著的《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蔡廷玉為《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554頁,1989年)編寫了《撒拉族音樂》部分。此外,《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中對“撒拉爾玉爾”“撒拉號子”“撒拉婚俗”“撒拉曲”“撒拉少年”“撒拉戲”條目以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中對“撒赫稀亞格拉”(哭嫁歌)、“撒拉爾玉爾”“撒拉花兒”等條目均有介紹。
三、對撒拉族音樂及某些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主要論文:鐘子林《撒拉族音樂概況》,中央音樂學院院刊,1959年總89期;張谷密.撒拉族“花兒”調式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03);馬忠國.撒拉族民歌概述[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1984(04);范曉峰.撒拉族民歌研究[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7(01);馬盛德,司馬力.試談撒拉族舞蹈[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0(03);王海龍.青海撒拉族民間音樂調式旋律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04);張靜軒.撒拉族民歌及其音樂特征述略[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02);王海龍.青海撒拉族哭嫁歌研究[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07);張云平.撒拉族哭嫁歌藝術特征研究[J].民族藝術,2009(02);晁元清.撒拉族民歌《阿里瑪》遐想[J].音樂創作,2010(03);王玫.淺論青海撒拉族民歌的多元文化特征[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韓建業.開發利用撒拉族說唱藝術[J].青海民族研究,2005(01);王海龍.青海撒拉族民間宴席曲研究[J].民族藝術,2009(03);郭德慧.撒拉族民間音樂文化構成因素初識[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5(02);郭曉瑩.土族花兒和撒拉族花兒的藝術共性[J].中國土族,2008年夏季號。
除此之外,涉及到音樂藝術方面的論文還有朱剛、李延凱的《撒拉族民間文學簡介》,馬學義的《撒拉族民進文學簡介》,馬成俊的《撒拉爾歌謠初探》。
(二)論文集:《百年撒拉族文集》其中收集了21世紀以前撒拉族論文,其中包括了音樂類的有張谷密的《撒拉族花兒調式研究》,馬忠國的《撒拉族民歌概述》,馬盛德、司馬力的《試談撒拉族舞蹈》等。
(三)專著:蒼海平的《撒拉族音樂文化概論》,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年9月。本書系統地介紹和分析了撒拉族民族民間音樂,參考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分類方法,對撒拉族現收集到的民間音樂作品進行了分類,并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梳理和分析,對收集到的100多首民歌逐一進行了極細致的曲式分析和研究。
在音樂創作方面。創作歌曲《新循化》《阿里瑪》等;歌舞音樂《摘花椒》《黃河放排》《駝泉清清》《打墻》等。舞蹈方面有1989年由蔡廷玉、尹崇堯編劇的撒拉族花兒劇《駱駝泉》。
近年來,撒拉族的新型歌劇也有了新的發展。比較優秀的劇目有撒拉族花兒劇《駝泉清》《打麥場上》等。隨著時代的前進,撒拉族音樂將獲得更好的繼承和發展,它將繼續不斷地激勵撒拉族人民在增強民族團結、繁榮民族文化的建設中,發揮更大的教育和娛樂作用。
結語
撒拉族音樂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現發表的論文只是簡單地將現收集到的撒拉族民歌做了分類和說明,并沒有新的挖掘和整理。2.研究的視野還不夠擴展,至今也沒有涉及到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進行深層次分析研究的著作和論文。3.關于撒拉族音樂的淵源沒有論文進行分析和研究。4.撒拉族民間音樂仍需深層次挖掘和整理。5.對撒拉族音樂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應加強力度。6.撒拉族音樂研究還處于以個人研究為主、各自為政的狀態,現在的研究成果零星散亂,且深度不夠。
注釋:
論文摘要 本文在闡釋民族地區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雙語”應用作用與意義的基礎上,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利用“雙語”開展工作的問題,并就提高民族地區高校輔導員“雙語”應用能力,探索性地提出幾點策略與建議;以期對工作的科學開展有所啟示。
何為“雙語”?簡單地說,凡是使用兩種語言的都可以稱為雙語;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學校工作中都普遍存在;本文所探討的“雙語”,是指漢語和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語言兩種,可謂“民漢兼通”。使用“雙語”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教學和工作早已興起,現正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模式。筆者欲結合科研與工作實踐就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雙語”應用能力問題作初步探討。
1 民族地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雙語”應用的作用與意義
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中,“雙語”應用已不僅僅是熟練地掌握兩種語言,培養“民漢兼通”、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其在促進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地區人民文化素質、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雙語”應用是少數民族地區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針,體現民族、語言平等的重要內容。少數民族語言是區別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重要標志之一,積極地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開展工作是承認民族平等的一種具體表現,也是當前快速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手段。
第二,“雙語”應用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也有利于漢文化傳播,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少數民族教育中應用“雙語”教學,是繼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與學習漢文化的客觀需要;尤其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要讓少數民族地區快速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必須借助地區母語,“雙語”應用必不可少。
第三,“雙語”應用有利于開發少數民族學生智力,提高民族素質。語言具有工具效能,是學生心智活動的重要工具;“雙語”應用者擁有兩套交際手段,可以通過靈活應用兩種語言來教授不同民族知識,學生掌握“雙語”的過程也意味著個體智力的發展、民族素質的提高。
2 利用“雙語”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經濟學分析
經濟學中有關于消費影響因素的闡述,如:偏好、效用、收人與時間約束、機會成本、替代效應、邊際效益以及價格彈性等;語言也是如此,有相關的影響因素,如使用人數、社會開放度、學習難度、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隨之而體現出來的是成本與收益,如學習、機會與心理成本、經濟、心理、代際收益等,這些都可以基于經濟學來分析,是本文“雙語”經濟學分析的前提。山東大學寧繼鳴博士著重探討了語言成本收益的一些重要影響因子及其關系,認為語言成本與收益間有如下基本關系:政策決策與實施成本Cp、語言的學習成本Cs、語言學習的機會成本Co,個體所有語言的收益總和Rb、促進交流與貿易的收益Rt,語言代際收益Rg、語言民族文化收益Rc、語言心理收益Rm、語言政治收益Rp等等;總體研究證明,使用相近或相同的語言交流會拉近彼此的關系,提高工作效果。上述研究為使用“雙語”開展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在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效果高度依賴語言交流的順暢與深入程度,使用地區語言交流能獲得更多的感情與信任回報。
以本文中提及的語言成本C與交際收益R進行關系考量不難發現,在時間一定的前提下,二者呈反比關系,即C=T/R。也就是說,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當交流時間一定時,語言成本越低,交際收益越高;語言成本越高,交際收益越低。而語言成本的高低又取決于語言應用能力,即語言交流能力越強,語言成本越低,語言溝通不暢則會提升交際成本,影響溝通的效果(收益)。因而從推進民族關系的進一步和諧和融洽發展,以及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的角度來看,輔導員“雙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提高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雙語”應用能力
3.1 科學開展“民漢兼通”雙語教師培訓工作
(1)放慢速度,縮小規模,延長時間,調整結合。首先,校本培訓不能操之過急,無論是對漢語教師少數民族語言水平的提高,還是少數民族教師漢語水平的提高,速度都很慢,應該選拔有一定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基礎的教師優先培訓,并縮小規模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其次,延長培訓時間,可以將培訓計劃時間延長至一年或更長時間,避免因時間短流于形式;第三,將雙語教師培訓與考核評優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教師學習“雙語”的積極性。
(2)從培訓對象選擇上下功夫,嚴把入口關。嚴格審查制度,首先杜絕漢語水平不達標的教師參加少數民族語言培訓;其次,挑選適合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年輕教師進行培訓,提高雙語教師隊伍建設速度與質量,避免培訓資金浪費;第三,合理分配雙語教師培訓名額,重點向漢語水平較差的少數民族教師傾斜。
(3)調整培訓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確保培訓質量。適當增加聽說、公文寫作等實踐課程;多采取聽、說方法開展教學培訓,避免過多的理論講授;適當增加培訓實習機會,讓培訓教師深入到少數民族學生群體中開展工作,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4)加強對雙語培訓教師的跟蹤管理。建立雙語教師培訓監督與信息反饋機制,對培訓完返回工作崗位的雙語教師的“雙語”使用情況予以跟蹤考察,保證受訓教師切實發揮“雙語”作用,并將其實際工作情況納入到績效考核之中,對“雙語”應用不力的教師予以通報批評,并安排重新培訓學習。
3.2 選派優秀“雙語”青年教師充實雙語教師隊伍
進一步拓寬民族地區高校輔導員的入口渠道,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優先錄用與聘請具有雙語能力的漢族或少數民族優秀青年大學畢業生擔任工作繼續實施教育對口支援計劃,充分調動大中城市畢業生到少數民族聚集區基層支教、鍛煉,鍛煉其“雙語”能力,對實習支教完成、愿意回到學校工作的畢業生優先安排到高校從事輔導員工作。
3.3 設立專項資金,聘用優秀人員,解決雙語教師缺乏問題
為解決民族地區高校輔導員缺額問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因教師缺額受到影響,同時考慮到當前少數民族教師漢語基礎差、培訓無效果,漢語教師少數民族語言能力難以在短時間內提高的實際情況,建議高校管理部門設立專項資金,從兄弟高校或基層中學選聘優秀雙語教師,充實高校輔導員隊伍,促進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一、民族地方文獻的含義
民族地方文獻顧名思義就是指研究和記載我國各少數民族的政治、文化、地理、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獻。地方文獻是某一個地方內容的記載和敘述,其內容豐富廣泛,主要包括用漢字記載的有關少數民族問題的文獻;用簡易圖形符號記載的口碑文獻;用少數民族文字記載的文獻及電子版的民族文獻。
二、民族地方文獻開發的現狀
民族地方文獻作為少數民族的文獻資料,是祖國文化的寶貴遺產。1982年,文化部頒發了《關于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對民族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做了明確規定。隨后,各個地區少數民族的文獻資料先后被搜集起來,有力的推動了少數民族地方文獻的發展。盡管少數民族地方文獻已經被搜集起來,但是少數民族地方文獻的利用效率還很低。從湖北潛江市圖書館藏民族地方文獻的使用情況就可以看出來,2001年湖北潛江市圖書館藏民族地方文獻共有2507 冊,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各個方面的地方文獻。但是在利用上來看,為黨政領導、文藝工作者提供反映本地政治、經濟、文化及自然資源的專題論文、文藝作品集調查報告等203冊次;為編纂潛江縣雜志及各類專業雜志提供舊稿等各類民族地方文獻資料96冊次,為大專生撰寫畢業論文提供有關民族地方文獻125冊次。由此可以看出地方文獻的使用率僅為3.4%。地方文獻盡管被收集起來了,但這些文獻卻一直沉睡在圖書館中,其利用價值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失去了加強民族地方文獻開發利用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因此,正確認識地方民族文獻開發利用的現狀,才能進一步探討民族地方文獻的開發措施。
三、民族地方文獻開發的途徑
(一)加大對民族地方文獻的進一步搜集
首先對地方文獻的收集必須深入民間,民間散落的大部分文獻大都是沒有被人發現且非出版的,這種文獻資料和出版物具有同等重要的開發價值。因此對地方文獻的收集工作必須密切聯系當地群眾,深入調查研究,不放過一本具有開發價值的地方文獻資料,采用復制、購買、借抄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的收集。
其次向專家學者、社會名流進行搜集。專家學者及一些社會名流一般都是社會文化中的精英,一般來講這些人收藏的民族地方文獻的相關資料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代表性,這也可作為一種收集地方文獻的重要途徑。
(二)加強對地方民族文獻的保護
民族地方文獻是對特定民族地區的文化記載,收集民族地方文獻就是為了開發和利用,在利用的過程中應注意對其的保護。為了民族文化的長期發展和傳承,不能只顧眼前對文獻資料的需求,而是要注重民族地方文獻的永久保存和長期利用。因此在民族地方文獻的利用過程中,應在保護中對此進行利用,這些我們花大力氣和錢財從民間或其他地方收集來的地方文獻,必須給予妥善保管。
(三)加快民族地方文獻的數據庫建設
收集地方民族文獻,“藏”和“用”要同時進行,改變傳統的坐讀服務,可以采用上門服務的方式人,讓民族地方文獻擁有更多的讀者。數據庫是進行民族地方文獻有效開發的重要基礎,因此按照專題內容建設各地方民族文獻資源庫,便于橫向關聯實現垮褲的鏈接。文獻庫的設計應支持多種類型的檢索和各種信息的功能,在數據庫錄入時應嚴格按照目錄格式進行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