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9 17:16: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文主題閱讀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主母語根脈,工具人文同題;閱天下精粹,民族世界共讀。”這是江蘇省特級教師陳士文為育才小學語文“1+2”主題閱讀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撰寫的聯(lián)語。聯(lián)語上下句首尾連接,恰好是“主題閱讀”四字。何為主題?立足母語根基,思接千載,融工具性、人文性為一體。如何閱讀?遍覽錦繡文章,視通萬里,悟民族的、世界的文化精髓。
一、 閱讀課改探新路,梢頭獨占一枝春——“主題閱讀”的真義
“主題閱讀”,即在小學語文課堂內,在主題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閱讀、感悟多個具有內在關聯(lián)的文本,獲得整體的閱讀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
閱讀的意義,不僅在于積累語言和知識,更在于打下“精神的底子”。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課程改革都不約而同聚焦于閱讀方式的轉變。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將兒童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來實施,如美國教育部曾提出“挑戰(zhàn)美國閱讀”“卓越閱讀方案”。在我國,一些學校、教師也開始了積極的探索:廣東深圳黃田小學“新語文主題閱讀”,山東濰坊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閱讀”……在這種背景下,育才小學提出“主題閱讀”主張,意在探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路。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告訴我們:要通過紛繁復雜的“萬物”發(fā)現(xiàn)“道”。語文的“萬物”是什么?是“文本”。語文的“道”是什么?是“主題”。“主題”是什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核心。”
“主題閱讀”追尋的不僅僅是“萬物(文本)”,也不僅僅是“道(主題)”,而是一種“萬化歸一”的哲學的智慧境界。
二、 抽枝長葉含風露,萬朵搖曳蕊初成——“主題閱讀”的實施
“一二一”——這是“主題閱讀”提出的新要求。
“一”——一個高境界的教學主題。一個高境界的教學主題,既是“文本集成塊”——不同文本知識體系以及人文內涵的有機整合;也是“師生共振點”——來自師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容易激起師生強烈的共鳴。當學生的興奮點被“主題”喚醒時,課堂就進入了一種語言與情感的同構共生狀態(tài)。
“二”——兩套高品位的校本教材。主題必須依托于文本。而“一套教材”(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不足以承載主題,所以育才教師在“一套教材”的基礎上又開發(fā)出“兩套讀本”:《主題式現(xiàn)代美文閱讀》《主題式古代詩文誦讀》。這兩套讀本,為“1+2”主題閱讀單元教學范式的建構奠定了基礎。
“一”——一個高效益的教學范式。“擴容”呼喚“高效”。課堂的容量從“1”到“1+2”,教師也從“主講”變身為“導讀”。繼推出“精讀品悟”“略讀感悟”兩種課型后,育才教師又明晰了“1+2”主題閱讀單元教學范式:先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學習“1”——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再將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到“2”——《主題式現(xiàn)代美文閱讀》《主題式古代詩文誦讀》。閱讀內容由“點”變成“圓”:以主題為圓心,以文本為半徑的圓。
案例1: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單元主題是“心中有祖國”。“1”指的是本單元的四篇課文。精讀品悟篇目:《我們愛你啊,中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略讀感悟篇目:《鄭成功》《古詩兩首》。“2”指的是拓展閱讀的四篇現(xiàn)代美文和要求背誦的四篇古代詩文。現(xiàn)代美文閱讀篇目:《中國魂》《可愛的中國(節(jié)選)》《爐中煤》《祖國啊,我的祖國》;古代詩文誦讀篇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題臨安邸》《泊秦淮》《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 漫撒清香風送遠,朵朵花開溢芬芳——“主題閱讀”的成果
“主題閱讀”為什么清香風送遠,朵朵溢芬芳?因為它帶給師生的,是“由內而外”的變化!
一是觀念的變化。“世界上兩件事最難: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這句話從側面說明改變觀念的不易。語文課堂存在“少慢差費”的教學現(xiàn)象,根本問題還在于語文教師沒有從課程的高度來審視語文教學,沒能讓自己成為課程(教材)的重構者、踐行者、創(chuàng)造者。“1+2”主題閱讀教學實踐研究,讓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課堂觀摩、教學設計、編寫教材、教學研討等活動,從課程(教材)的“奴隸”升格為課程(教材)的“主人”。
二是課堂的變化。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課堂“容量少、講解多、提問多、練習多”的問題。自從推出“主題閱讀”,課堂上聽到更多的是學生瑯瑯的讀書聲,看到的是學生默讀思考的沉浸,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豐富的課堂閱讀量,有閱讀方法的習得,有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有豐滿人格的塑造。
案例2:
師:“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寒冬已至,瞧——(配樂、出示雪景圖)看到這樣的雪景,你眼前立即浮現(xiàn)出了什么詩句?我們來賽一賽描寫雪的詩詞。
生1:《夜雪》 唐·白居易
生2:《江雪》 唐·柳宗元
生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生4:《雪》 唐·羅隱
生5:《沁園春·雪》
雖然吟詠的是“雪”,可課堂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新課程改革相整合的優(yōu)勢
將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文課程相整合。就是以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去,從而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語文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從語文學科或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借助這些有實際背景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還應安排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和其他信息手段獲取信息,學會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來分析、處理信息,并且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務。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內容為:閱讀、寫作、口語交際。
信息技術時代。語文教學必然有新的特點。
閱讀:中國閱讀學會會長曾祥芹教授從未來教育的角度,分別從閱讀的深度、廣度和速度這三個層面上提出了閱讀的三種方法:精讀、略讀和快讀,信息時代的閱讀應高度重視略讀和快讀。
寫作:隨著電子系統(tǒng)交換信息作為人與人之間的重要交流方式,寫作教學將面臨變革:文學的地位會降低,實用文體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文體,組織和改編有關信息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寫作能力。
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技能將被視為獲得并保持職業(yè)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獲得高職位,越得學會如何與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種族的人進行交際。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可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整合,極大地激發(fā)學習動機、實現(xiàn)自主式學習、探索性學習、協(xié)作式學習,為語文遠程教育和終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①使閱讀教學的資源更加豐富,案例更加有效,過程更加符合人類本身的思維規(guī)律,使略讀和快讀得以經(jīng)濟、高效地實現(xiàn);
②為寫作教學提供更豐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實現(xiàn)渠道和更多有效的交流方式;
③借助網(wǎng)絡語音軟件,可輕易實現(xiàn)“生生”、“師生”之間,學生與校外專家、學習伙伴之間的廣泛交流;
④可為語文素質的根本因素——思維能力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二、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新課程改革相整合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偏重系統(tǒng)和能力訓練體系,注重傳授語法詞匯知識,語言教材中收錄的少量文字只是作為傳授知識的范文,現(xiàn)代語文教學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教學模式追求的是:
1、教學內容問題化。根據(jù)語文學科性質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特點,由教師和學生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各種形式的價值的問題,并在網(wǎng)絡上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在課內外的探究性學習設置邏輯起點。
2、教學過程探究化。學生主動地獲取由教師匯編整理并放置在網(wǎng)絡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其它的網(wǎng)絡資料,在獲得基本知識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著相關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tài)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tǒng)的傳承型轉變?yōu)樘骄啃汀?/p>
轉貼于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
3、教學活動網(wǎng)絡化。在教學活動中。改變過去教學內容主要來自于教科書的單一狀況,強調培養(yǎng)學生從網(wǎng)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chuàng)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從網(wǎng)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
4、教學結果創(chuàng)新化,網(wǎng)絡只是環(huán)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的確立,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發(fā)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人格。
(二)這一模式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有:
1、課文精讀:傳統(tǒng)教學非常重視對課文的精讀,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同樣不可忽視,因為精讀可強化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在這種閱讀中強調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師可提供相關資源供學生參考,可用心題當場進行閱讀效果的檢測。并進行即時評價。
2、主題性研讀:主題式研讀指的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按照點圓式信息傳輸路徑閱讀大量有關文本。這種閱讀主題豐富靈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寬,傳輸路徑具有輻射性。教師可提供經(jīng)整理的大量資源,學生可從網(wǎng)上獲取相關資源,可在論壇交流心得。
3、選擇性閱讀:學習主體在網(wǎng)上快速閱讀,然后根據(jù)需要選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進行精讀,這是一種由“面”及“點”的信息輸入方式。選擇性閱讀的結果往往通過寫作表現(xiàn)出來。這一符合現(xiàn)代語文教學觀的良好設想如何落到實處呢?我的設想是每學期指定一本名著進行精讀,要求學生按周次循序漸進閱讀,并作好讀書筆記。在此基礎上,可以在教師個人主頁分別建立了各部名著的研讀網(wǎng)頁。
如建立《三國演義》研讀網(wǎng)頁,內容可包括:《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全文,專家研究三國的論文,網(wǎng)上有關三國的精彩帖子,三國軍事、文化、歷史的相關資料,有關三國的壁紙、連環(huán)畫、動畫,相關網(wǎng)站的鏈接,還有供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的論壇。
又如建立《水滸傳》研讀網(wǎng)站,內容可包括:《水滸傳》全文,《水滸傳》電視劇本,大量研究水滸諸方面尤其是文學成就的論文,水滸連環(huán)畫、年畫、漫畫,精選網(wǎng)友關于水滸諸方面的帖子,相關詩詞、俗語、成語、歇后語,網(wǎng)上精彩水滸網(wǎng)站的鏈接,還有供學生交流的讀書心得體會的水滸論壇。
北京考試報訊 在成人高校文史中醫(yī)類專升本考試中,除必考外語、政治2門公共課外,還要加考大學語文。根據(jù)《復習考試大綱》要求,2009年大學語文試題材料80%為綱內篇目。
大學語文《復習考試大綱》對考生提出了4點要求:學習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質;能準確地閱讀、理解現(xiàn)當代作品,能讀懂難度適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釋常見的字詞和語言現(xiàn)象;能夠較準確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和綜合分析能力;掌握常用的文體寫作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具有較高的寫作能力。
考試大綱規(guī)定,漢語基本知識部分,考生要掌握文言文詞語、修辭格等漢語基本知識;作家作品知識部分,要掌握中外作家的名號、國別、時代及代表作,了解主要思想傾向、文學主張、藝術成就、所屬流派(社團)及在文學的貢獻;要掌握議論文、記敘文、詩詞曲賦、小說、戲劇等5類文體的基本知識;要掌握文章主題、材料、結構、表達方式、語言等內容;要了解課文的題材,理解課文的主旨,把握結構特點,掌握表現(xiàn)手法,體味作品的語言及審美情趣,提高人文素質和表達能力。要求考生閱讀的篇目為60篇,其中議論文14篇,記敘文13篇,詩詞曲賦25篇,小說戲劇8篇。35篇為精讀篇目。
根據(jù)《復習考試大綱》規(guī)定,大學語文試卷總分為150分。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較難題比例為3∶5∶2;選擇題占27%、文言文閱讀占20%、現(xiàn)代文閱讀為20%、作文占33%。
一、議論文的特點
議論文,有論點,有事實。它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情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tài)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錯誤觀點。新聞報刊中的評論、雜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屬于議論文的范疇。
議論文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結論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論點,即文章的主題,在正文部分擺出有利的事實,對論點進行嚴密的論證,最后根據(jù)前面的論證得出結論。議論文的三要素即論點、論據(jù)和論證。論點即作者要說明的觀點。論據(jù)是為說明論點服務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實勝于雄辯,是最好的論據(jù)。論據(jù)也可以是人們公認的真理,經(jīng)過實踐考驗的哲理。論證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
1.歸納法,即從分析典型,分析個別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點,然后得出結論。
2.演繹法,即從一般原理出發(fā),對個別事物進行說明、分析,而后得出結論。
3.對照法,即對所有事實、方面進行對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結論。
4.駁論法,即先列出錯誤的觀點,然后加以逐條批駁,最后闡明自己的觀點。
二、學生在閱讀議論文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
由于議論文本身語言比較難,而且有時長句子較多,所以學生在做題時很容易對文章的原句產(chǎn)生錯覺,導致誤解。針對學生在閱讀理解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認真加以分析。可以總結出學生在做題中經(jīng)常會犯以下幾個錯誤。
1.錯誤地把引出話題的句子理解成作者的觀點。
如06年北京卷C篇。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就說到“Poor but honest.”“The deserving poor.”These words always come to my mind when I think of “the poor”.因為后面的文章很難,學生就斷章取義,以為這就是作者的觀點,從而導致整個文章都理解錯誤。
2.錯誤地理解文章原句的邏輯關系。
如09年上海高考E篇第3題“Some people are against school uniforms because ?搖?搖?搖.”學生在文章中看到了“Some people are against the strict rule of school uniform,but they do not realize that students already accept a kind of rule――wanting to look just like their friends.”這句,錯誤地把原句中的轉折關系理解成了因果關系,從而選擇了“A.they fail to realize that students have accepted the uniforms.”。
3.分不清各個論證方法的區(qū)別。
如09年湖北C篇第4題“The author tries to persuade readers to accept his argument mainly by?搖?搖?搖.”所給的四個答案:A.pointing out the faults in what zoos do B.using evidence he has collected at zoos C.questioning the way animals are protected D.discussing the advantage of natural habitats。有些學生因為沒有接觸過這類的題,對于這幾種論證方法感到很茫然,從而作出錯誤的選擇。
4.把作者的質疑理解為作者的觀點。
這種錯誤較多地出現(xiàn)在駁論文中。在文章中會出現(xiàn)多個疑問,而且句子又比較復雜,學生看了后很容易把這些都當成作者的觀點。
三、閱讀訓練策略
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以上問題,結合試卷選材和命題的特點,可對學生重點進行如下的針對訓練。
1.選取多題材,拓寬閱讀面。
文章選材上話題來源于生活,有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很熟悉但又產(chǎn)生了廣泛爭議的,有的則是離學生的生活很遠,背景知識很陌生。所以很多學生其實根本就沒讀懂文章。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選取多題材的議論文,拓寬他們的閱讀面和知識面。
2.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整體把握作者觀點和態(tài)度。
議論文的目的就是作者要通過文章表明和闡述自己的觀點。近幾年高考的議論文閱讀題中,涉及較低能力要求的事實和細節(jié)的考題比例逐步變小,考查主旨概括、作者意圖推測等深層次的考題的比例在增大。而這正是學生答題錯誤較多的地方。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多分析文章的結構,更好地把握全篇思想。
英語文章講究使用主題段或主題句。主題段通常在文章開頭,簡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題句可能在一段的開頭交代該段的中心意思,再由全段展開或討論這個意思。主題句也可能在中間或末尾,由全段展開討論后歸納總結出來。所以始終關注首尾段落和每段第一句能夠幫助基礎較薄弱在學生在不完全能讀明白文章的情況下也能大概了解作者的觀點。
3.引導學生多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論證是議論文一個很關鍵的步驟。作者會通過很多方法來引起讀者的思考并喚起讀者的共鳴。在某個程度上對論證方法的考查比對論點的考查更能夠幫助學生把握作者的論證思路,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4.幫助學生歸納題目設置特點。
議論文在題目設置上也會呈現(xiàn)和其他文體不一樣的特點,因為議論文閱讀重點考查作者觀點和主旨大意,所以議論文閱讀題干部分一般會用到以下這樣的句子: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opinions does the author accept?
The author would probably agree that...
The author tries to persuade readers to accept his argument mainly by...
1)主旨題的解題技巧
*著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
*段落中出現(xiàn)轉折時,該句很可能是主題句;
*作者有意識地反復重復的觀點通常是主旨;
*首段出現(xiàn)疑問句時,對該問題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
*提出文章主旨時常伴有的文字提示:therefore,thus,but,however,in short等。
2)作者態(tài)度題的解題技巧
*作者對某一事物的看法,要么支持,要么反對,帶中立色彩的詞最不可能是正確答案;
*漠不關心類詞語一定不對,既然寫文章就不會不關心;
*不要把自己的態(tài)度揉入其中,也要區(qū)分開作者的態(tài)度和作者引用的別人的態(tài)度;
*當作者的態(tài)度沒有明確提出時,要學會根據(jù)作者使用詞語的褒貶性去判斷作者的態(tài)度;
1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要把引導學生讀課文當做語文教學最主要的方法。只有把每篇經(jīng)典課文讀到“文若己出”的程度,才能讓學生把課文的語言納入到自己的語言儲備之中,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能力,才能體悟到語言表達的內在規(guī)律,真正形成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要注重寫的訓練。以寫促讀是寫的第一個作用。學生不親自嘗嘗語言的貧乏給自己帶來寫作上的痛苦和艱難,他是不會去用心讀書、用心積累語言的,只有不斷經(jīng)受寫作上的困惑和“折磨”,才知道怎樣向別人學習。寫作訓練的第二個好處,就是把書本上學到的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語言去思維、去表達的能力。因此,語文課堂應成為學生實踐活動的場所,教師要把每節(jié)語文課設計成形式多樣、饒有興趣的聽說讀寫活動課,教師只作必要的引導、指導,解決學生自學自練中的難點與疑點,少做理性分析。要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動腦、動口、動筆,強調閱讀與寫作是量的積累。當語文實踐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產(chǎn)生語文“質”的飛躍。同時,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語文活動,使學生活躍思想,自由地、有選擇地吸收知識。如文學沙龍、社會熱點問題討論、辯論會等。這些活動,無疑會使學生拓寬思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同時也增強了表達能力。
2教給“點金術”
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身受用無窮。”教師講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指導學生學習時,告訴他們,這些科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本學科中的相關問題,如審題、糾錯、閱讀分析等,還能培養(yǎng)我們觀察生活、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增強寫作本領,將來走向社會后,還可以將之用于工作、生活中,從而教導學生自覺學好并掌握這些方法。
2.1歸納題型,培養(yǎng)閱讀分析能力
做閱讀分析綜合題時,應側重歸納閱讀分析的題型。首先把現(xiàn)代文閱讀大致分為小說、議論文、散文、說明文的閱讀,然后結合其文體特點總結其出題方式及答題要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規(guī)律性東西。比如小說閱讀,以人物形象、性格及描寫方法的分析為主;說明文閱讀,以說明方法為主;議論文閱讀,抓住中心論點,以論證方法為主等等。平時做題時,多做重點點撥,讓學生加深印象。
2.2理清作文思路,培養(yǎng)寫作能力
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思路上的引導,將作文的主題和大致線索勾畫出來。考慮到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無論什么題材,都會寫成記敘文的格式,對此,教師要話費更多的心思引導學生對議論文以及其他題材的作文形式進行了解和掌握。此外,當遇到對素材資料積累較少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寫作素材的輔導,每堂課可引發(fā)一些相應的作文素材給學生講解、參考,使其從素材中學到相關的寫作知識,盡快寫出合乎題目要求和規(guī)范的文章。其次,通過對所發(fā)素材的內容和具體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中心話題的確立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 結構方面的特點
1.記敘文的結構特點
記敘文結構上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記敘文的順序上,主要弄清文章是順敘還是倒敘,有無插敘、補敘等。如:我在教初級中學第一冊第一單元時采用了記敘文順序上的比較教學,讓學生分析辨別這單元中的不同記敘順序。通過比較教學,學生既明確了各篇文章所采用的不同記敘順序:《這不是一顆流星》、《背影》用了倒敘,《散步》、《金黃的大斗笠》用了順敘,《羚羊木雕》一文用了插敘,又理解了各種記敘順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從而理清了文章的結構脈絡,為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打下了基礎。
2.文學作品的結構特點
文學作品在結構上各有不同,因此,在閱讀時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小說和戲劇主要體現(xiàn)在情節(jié)的結構上。因此,教學這類文章要根據(jù)情節(jié)來分析文章結構。如:在教《七根火柴》時,首先讓學生帶著如下問題閱讀課文:小說是如何緊扣“七根火柴”的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按照情節(jié)發(fā)展,可把課文劃分為幾部分?通過閱讀分析,學生明確了課文按故事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與結局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環(huán)境惡劣,渴望有火(開端);第二部分寫無名戰(zhàn)士獻出了火柴,精神偉大(發(fā)展、);第三部分寫篝火燃燒,轉交黨證和火柴(結局)。這樣,學生明確了這類文章的分段根據(jù),同時也了解了課文的基本內容。
散文和抒情詩主要表現(xiàn)在作者感情的脈絡上。認真分析并正確把握文中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就等于把握文章的主題。如:在學習《春》這課的過程中,讓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文章感情脈絡,使他們懂得了本文是按“盼春——繪春——頌春”的感情脈絡進行描繪的,從而為劃分文章段落層次提供了依據(jù),明確了本文可分為三部分;同時對歸納文章主題也有一定的啟示:本文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贊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上述問題若能弄清楚,不但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而且還掌握了用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來分析文章結構層次的方法。
3.說明文的結構特點
說明文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說明的順序和層次上。如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按時間發(fā)展,按空間轉移,按事物變化過程,按事物內容結構,按事物特性、功用,按操作程序等等。因為不同類型的說明文有不同的說明順序,所以在分析說明文結構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其不同說明目的和對象,采用不同的說明順序來分析。如學習《故宮博物院》可指導學生按空間順序來分析文章結構,而《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卻按時間順序來分析結構等。如此閱讀分析訓練,學生不但了解了文章的基本結構,也學會了說明結構分析的方法。
二 內容方面的特點
1.記敘文和文學作品的內容特點
記敘文和文學作品在內容上以寫人記事為主,對這類文章的理解主要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分析或對事件的解剖來進行的。如在學習《小桔燈》時,讓學生帶著“文章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表現(xiàn)了小姑娘的哪些性格?”的問題閱讀課文。同時老師做適當?shù)奶崾荆悍治鋈宋镏饕獜娜宋锏男は瘛⒄Z言、動作行為、心理、細節(jié)等方面入手。這樣,學生不但明確了本文的人物性格、主題思想,更重要的是掌握了這類文體的閱讀方法,能提高他們的閱讀分析能力。
分析事件,主要是剖析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以揭示事件所包含的思想意義。如:在學習《老山界》時,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把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制成表格。
2.說明文的內容特點
說明文內容上的特點是以說明事物或事理為主,有的是只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某個方面,有的是綜合說明其全貌,但都必須抓住說明對象的主要特征。如在《蘇州園林》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及其特征——蘇州園林的特征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后組織學生重點分析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來說明的。
3.議論文的內容特點
議論文的內容是以說理為主,通過各種材料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觀點,可分為論點和論據(jù)兩部分。要把握議論文內容的特點就要從論點和論據(jù)兩方面進行。
議論文的論點在文中的表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學生在閱讀議論文歸納論點的過程中,要明確論點的不定位性。如《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一文的標題就是論點;《談骨氣》一文第一句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論點;《想和做》的論點放在文中;《哨子》根據(jù)作者親身經(jīng)歷的某種生活實例提出論點;有些論點在文章里,必須經(jīng)過歸納得出。通過論點的分析歸納,把握了文章的靈魂,為進一步分析論據(jù)打下基礎,而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辨別、概括歸納的能力。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生 語文活動 語文能力
論文摘要:語文活動課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中職語文教師應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課內和課外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貫穿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深化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去年,筆者有幸傾聽了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梁麗敏老師《琢磨“活化石”》教學設計的講解分析,真是收益匪淺。梁老師教學策略的運用,突破了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首先,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搜集相關信息,并以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整合在課件里,在上課時呈現(xiàn)出來。其次,選擇汽車電子實驗室作為授課場所,幫助學生在濃郁的專業(yè)氛圍中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梁老師教學策略的運用給中職語文教學提供了一面鏡子,作為中職語文教師必需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體現(xiàn)“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理念,深入挖掘語文教學中的專業(yè)因子,使語文教學與專業(yè)學習有機結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把課內和課外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貫穿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以語文活動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中職語文活動的特點
1.中職語文活動具有自主、開放性的特點
活動課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它主要以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為特征,結合專業(yè)學習特色和有關職業(yè)的實際需要出發(fā),選取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2.中職語文活動具有專業(yè)、實用性的特點
當前,普遍認為“實用性、職業(yè)性和生活性應當成為普通文化課程內容改革的基本理念”。語文活動訓練應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以及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語文活動的設計應著眼于學生的學以致用,訓練的材料應盡可能來自日常生活或挖掘其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便于學生理解接受。設計語文活動可以與專業(yè)實訓緊密結合在一起,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以語文活動為突破口,促進中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高
中職教師根據(jù)各專業(yè)學生的特點設計真正從學生個體出發(fā)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以豐富的語文活動為突破口,深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口語交際訓練常規(guī)化,提高聽說能力的策略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職學生應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崗位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要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fā),善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學說,并逐步成為一種習慣。例如,可安排課前“3分鐘演講”活動,充分利用早讀、晚修及語文課這幾個時間,輪流讓學生到講臺演講一分鐘。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自信心自然大增,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教師還應考慮結合學生各專業(yè)特點,想方設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靈活地安排自我介紹、即席發(fā)言、模擬應聘、推銷等綜合方式進行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達到能夠根據(jù)學習、生活和職業(yè)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shù)乇磉_和交流,提高聽說能力,以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
2.提交個性化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搜集、篩選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策略
根據(jù)中職學生的專業(yè)學習特點,教師可開展“網(wǎng)絡寫作”、QQ日志寫作比賽等活動,使學生既能上機練習電子郵件的使用,又方便學生進行修改,提高作業(yè)的效率和質量。在開展各種活動時,要求學生通過在網(wǎng)絡上搜集資料,根據(jù)不同主題篩選整理與綜合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制作成PPT文檔或word文檔,利用網(wǎng)絡資源上傳,或在活動成果展示時呈現(xiàn),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教學為專業(yè)課程服務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整理能力,提高了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合中職學校的專業(yè)特點,靈活應對學生的語文作業(yè)。教師設計一些如“奇妙的語言——廣告”“手抄報比賽”“商品推銷大比拼”等專題的作業(yè),要求學生分組合作、搜集資料、共同探究、展示成果,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xiàn)代生活中應用的情況,加強了中職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訓練,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3.重視指導興趣小組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必須加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重視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擴寬學生的閱讀面。教師應引導學生除閱讀教材外,還應閱讀各種優(yōu)秀作品,體會其中豐富的內涵,加深和拓寬中職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因此,教師應重視利用課外閱讀資源,組織學生成立“閱讀興趣”小組,定期交流閱讀體會,指導學生開展“好書推介”“最令我心動的一本書”等專題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分組合作,搜集整合資料制作課件,利用多種感官效果把閱讀成果向師生展示,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
4.突出實用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理念,因此,中職學生寫作訓練項目的設立必需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的需要為準則,結合專業(yè)特點設計訓練,把與學生專業(yè)密切相關的和在學生以后工作中使用較廣泛的應用文和說明文作為訓練的重點,指導學生練習寫作通知、求職信、應聘信、產(chǎn)品說明書、合同、總結等應用文,可以引導學生在產(chǎn)品制作、維修項目、實訓項目等方面寫作說明文。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教師可組織學生成立“文學社”,聯(lián)合校園廣播站,開通校園廣播“美文獻給你”活動,每周準時把社員撰寫的稿件向全校廣播。不但訓練了各專業(yè)學生的寫作能力,也為校園文化建設添上了精彩的一筆。還可創(chuàng)建文學社博客主頁、建立QQ群及投稿郵箱,鼓勵學生加入社團,通過多種途徑投稿,并定期出版期刊。期刊的編輯、審稿由師生共同完成,而文字的錄入、校對、排版、封面設計等則由學生全權負責,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發(fā)揮各專業(yè)學生的特長,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活動中逐步提高。
實踐證明,語文實踐活動是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有效教學的一種展現(xiàn)形式。以語文活動為突破口,深化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不但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文應用的能力,體現(xiàn)語文教學為專業(yè)課程服務的教學理念,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使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也有利于拓寬中職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全面提高中職業(yè)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金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集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