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0 15:06: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輔助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語文多媒體教學設置情境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圖片、聲音、動畫、視頻于一體,其信息資源的豐富和教學的直觀性強等特點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但現階段人們對它的評價卻褒貶不一。
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固然存在著一些缺點。其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其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妨礙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其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限制了教師的個性和特長的發揮。其四,多媒體輔助教學降低了語文教學應以語言和文字為本的地位。但是,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語文教學是利大于弊的。否則,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代教學的手段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而被實踐所淘汰。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其他教學手段所不能取代的優點。
第一,它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鞏固。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做了兩個心理實驗。其中一個是關于人們的各種感官與信息獲得的關系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人類獲得的信息80%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1%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信息以視覺和聽覺的感知為主。他的另一個實驗是記憶持久性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的內容的10%,自己聽到的內容的20%,自己看到的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的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所說的內容的70%。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圖文為主,并配以聲音、動畫等,它作用于學生的主要是視聽結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學生接收信息和貯存信息的規律的。
第二,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和圖片信息可以創設美好的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品讀以及進入審美境界。如教讀課文《荷塘月色》的四、五、六段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配以樂曲《月光奏鳴曲》讓學生進行朗讀,效果更好。教讀課文《登泰山記》時,在課件中設置一些泰山景點的圖片,則能激起學生對景物的欣賞和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從而提高閱讀效果。
第三,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能夠更好地進行大語文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多媒體教學的教學容量大,知識的密度高。它可以導入大量的課外知識,使語文教學跨越課堂、跨越學科,走向知識的綜合化道路。
那么,如何優化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使之發揮更好的作用呢?
一、充分認識多媒體教學的輔教學的性質。它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唯一手段,更不是一種教學目標。那種認為公開課尤其是評優課一定要用多媒體教學的觀點是不科學的。如果教師制作的課件內容豐富,又圖文并茂,光影聲色一應俱全,學生頻頻地欣賞課件的內容,教師頻頻地點擊鼠標,那么課文的內涵和作者的情感又該如何去落實呢?因此,以制作課件代替備課,以視聽代替朗讀不對的。
二、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該以語言和文字為本。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運用語言和文字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基于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品味課文的寫作方法,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教師在制作課件前,應精心研究教材和教法,認真備好課。要考慮不同課文的不同特點,以便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如抒情類的文章和科技性的文章,就要精心制作課件,課件的內容也可以豐富一些,以有利于學生的感悟和理解。如果是教知識性和邏輯性較強的文章,則不宜設計多姿多彩的教學課件,以免學生光看熱鬧而不思考,以至對課文內容的不理解。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設計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余地。
1、利用優美的音樂,引發學生的想象。如教讀課文《孔雀東南飛》時,在課件中穿插一首《梁祝》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引起學生對劉蘭芝和祝英臺的命運的聯想,從而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2、借助圖文資料,激發學生的想象。如簡介作者,可選取作者不同時期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資料的介紹。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想象作者的生平事跡及其精神品質,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截取些背景資料,最好能配上聲音,引領學生身如其境,從而進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品讀作品。
3、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供學生思考。為了使多媒體教學不至于束縛學生的思維,我們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供學生探討,不要求有標準答案,只要學生能暢所欲言,各圓其說就行。其實問題設計得好,多媒體手段更能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開拓思維空間,發展思維能力。如教讀課文《咬文嚼字》時,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以啟發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文中舉了多個例子各說明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分析嗎?請說說各自的見解。
四、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
詩歌和散文情感豐富,意境優美,除了運用誦讀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時空造境。借用多媒體的光、影、聲、像等信息傳達出形象而又具體的物象,再啟迪學生動用想象的翅膀,進入詩情畫意之中,品味詩文的美。戲劇作品則涉及到舞臺說明、人物的扮演和出場、環境的烘托等內容。借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舞美設計,燈光設計、音像設計等,使戲劇藝術能更好地體現出其作為綜合藝術的特點,則有利于學生對戲劇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五、語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應注重審美教學。
1、運用多媒體再現景色的自然美,領略祖國的山河美。教讀游記類的作品,適合于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再現自然景物的美。如教讀課文《雨中登泰山》《石鐘山記》《游褒禪山記》《登泰山記》等課文時,剪集一些景點的風光圖,并制作成動畫或視頻文件,導入到課件中。教學時,讓學生結合課文的描寫來觀賞風景,體味作者心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略祖國的山河美,并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
2、運用多媒體塑造人物的形象美,評價人物的品格美。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評價,如果借助多媒體手段,效果不同尋常。如教讀《紅樓夢》中的文章《林黛玉進賈府》,我截取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和“林黛玉初進榮國府”的片斷來播放,視頻中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學生的心目中,評價分析人物形象時,學生就能有話可說。
3、利用多媒體聲畫并用的特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針對有些語言文字設置藝術字和動畫,或配以聲音和背景,使之有立體感,有節奏感。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展現漢字的形體美和漢語言的音樂美,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的情感。
六、精心設計和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
1、平時要積累較好的課件素材。課件素材包括圖片素材、聲音素材(尤其是課文朗讀)、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時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制作課件時才能得心應手。我在教學過程中就收集了大量的高中課文的朗讀錄音,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和背景知識(包括與課文有關的評論文、同一題材的文章等等)。這樣,制作課件時,若需要用到的素材便可信手拈來,方便地使用。比如把課文錄音導入到課件中,可以省去了提錄音機和準備磁帶等一系列的麻煩事,而且朗讀的效果比用錄音機要好得多,更不會出現卡帶等現象。
2、選用一個合適的制作軟件。制作課件的軟件很多,主要有Authorware、方正奧斯、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各種軟件有各自的優缺點。教師應學會多種軟件的使用,這樣制作課件時才可以自由選擇。Authorware具有很強的交互功能,它適合于上練習課。再則Authorware能夠導入AVI、MPG、FLASH等控件,能增添課件的視覺效果。Flash具有很強的動畫效果,它適合于詩歌教學。為了讓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我們選取詩歌意境圖片,制作成動畫,并配上詩歌的朗讀聲音和背景簡介的聲音,引領學生進入詩境。如教讀詩歌《再別康橋》時,截取電視劇《人間四月天》的片斷,配以詩歌朗讀的聲音,用Flash制作成動畫,從而達到詩歌鑒賞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課件,教學應用,對策
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多媒體課件在各級各類學校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已經成為教師上課必不可少的助手,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確實使我們的課堂容量加大,促進了學生的接受,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模式,但技術從來都是把雙刃劍,其帶來很多便利的同時,也有很多的弊病,阻礙了學生一部分能力的培養。有些課堂使用多媒體課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阻礙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
筆者認為在當前中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一切以課件為中心,忽視傳統的教學手段
現在有些教師上課,從開始上課一直到下課都在用著計算機,完全以“計算機”為中心,而忽視其它一些傳統教學手段的使用。我們應該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傳統教學中的黑板的作用有些地方是多媒體課件無法代替的。首先黑板有很強的重現力,可以隨寫隨看,所顯示的摘要抬頭一看,便可對老師所講的重點內容一目了然。
2、多媒體課件使用盲目、無目的性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先進輔助教學手段,我們用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決不是為了追求一種時尚。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現在有些教師并不考慮自己所教課程的實際教育教學論文,對多媒體課件有種盲目崇拜,認為不管什么教學內容,只要使用了多媒體課件課堂效果就一定好。沒有考慮到如果所講授的內容不適合使用多媒體課件,使用之后往往結果會事與愿違,畫蛇添足。譬如,在一些理科科目的教學中,有些老師喜歡把模擬實驗的過程也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然而他卻忽視了實驗的作用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研究來獲取知識。因為它是真實的實驗過程,所以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操作過程和掌握操作技巧,但如果在多媒體課件中進行演示,這些都無法做到。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模擬演示一些不容易觀察、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或在現有條件下無法完成的實驗,對于這些實驗,多媒體課件演示可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過程過度依賴課件,導致教學形式僵化
由于有些教師計算機操作水平一般,對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認識也有限,也是為了圖方便,把教學內容按照事先設定好的先后出現順序照搬到課件上,在上課使用時只需輕輕點擊鼠標,所有內容就按順序從頭到尾順序播放下去。這樣就把一節課完全變成為了“流水課”。教師的教學思路固定下來,上課時教師就得想方設法讓學生的思路跟著電腦的流程走。把傳統教學模式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化為“教師+ 電腦”為中心,進一步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及學生的被動性。
4、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用”與“做”的矛盾突出
多媒體課件制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要求制作者不僅要有比較高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同時要對多媒體課件所要表達的教學內容有所了解。而現在很多學科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是找計算機專業老師,二者共同制作課件。但存在的問題是:一方會制作多媒體課件,但不清楚具體制作內容是什么;而另一方又對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不了解,也不知道所要制作的內容如何才能表達出來。雙方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上很難找到共同語言,這樣制作出來的多媒體課件效果可想而知。
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以服務于教學為目的,因此,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時應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的關系
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好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時,決不能忽視傳統的教學手段:要盡量避免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我們使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內容,有些內容只能在屏幕上“曇花一現”,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成。這個時候,用上傳統的黑板,有一個系統的板書,再加上教師系統的講解,知識體系就很容易在學生腦中形成。這些都是學生頭腦中進行認識活動的外部支撐點,同時也是學生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的橋梁。因此,我們在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時,應該注意與傳統教學中板書的密切配合,這樣才能取得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最佳效果。
2、要正確處理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關系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時,我們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要盡可能地避免多媒體教學中的不利因素,我們可以把教學內容中的概念、公式、定理、例題等充分利用多媒體把它們顯示出來,這樣即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又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而對于定理、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所有例題的演算過程教育教學論文,我們盡可能不在多媒體上演示,因為這些可能在推導和演算過程中出現一些不確定因素,所以我們最好使用在黑板上一邊推導、演算,一邊講解的這種比較傳統的教學形式,這樣特別有助于學生對這些定理、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可以嘗試借助于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
3、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時,不僅要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講解時一定要讓學生跟上自己的思路,并能及時回答出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因此,我們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就要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多媒體課件中交互性的設計,在增加交互的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多種教學手段的組合,才能真正發揮學生自身的交互性和創造性。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我們教師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時也能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是新的教學模式下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是符合時展要求的,它有著其它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事物,多媒體課件有優點同時也存在缺點,我們不能因為存在缺點而不用,更不能因為它有優點就濫用,一定要實事求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充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偉.網絡多媒體課件存在的利與弊[J].電化教育研究,2005(6).
[2]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一.與時俱進,努力創新
在教學工作計劃中,沒有什么論資排輩,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特級教師更應該保持永遠清醒的頭腦、時常新鮮的血液。
任教以來,我堅持不懈地潛心研究教學規律,自覺進行教學改革,從嘗試單項、個別的微觀課堂教法入手,逐步探索出一條以“調控教學節奏”為線索的教學改革新路,使自己的教學克服了盲目性、隨意性、局限性,朝著科學化、理論化、整體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經驗總結《談談調節教學節奏》,被省教委有關領導譽為“節奏教學法”,多次在全國或省級交流并被多次節錄發表。而后,進一步發展為“快樂教學、節奏教學、創新教學”的教學理念,發表了多篇論文,交流或獲獎。
我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學理念一直處于領先水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就在陳培勝老師及化學組全體老師支持與參與下,自拍興趣實驗錄像,用于輔助教學,被化學老前輩陳國欣老師贊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又是全國少數最早使用flash制作課件的人,我曾經建立了三個化學網站,被許多化學搜索引擎收入,一些關于教育類的e網書籍也做了介紹,后因收費而停止。今年,我又建立了化學博客,才幾個月,已逾六千多人瀏覽,并有本地及外地老師來信交流。
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特級教師更需要保持“學高”、“身正”這一境界,要學知識,要學做人,修身養道。“學習,學習,再學習,終身學習。”這是我的座右銘。
作為一個特級教師,更應該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勉踏實,忠于職守,為人師表,無私奉獻,以教育為榮,以學校為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從不挑三揀四,再多、再苦、再重的任務也樂于承擔,這兩年,由于二中化學教師不足,領導讓我承擔跨年段超課時的工作,我二話沒說,義無反顧地履行了一個人民教師應盡的職責。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同志誠誠懇懇,對學生循循善誘——這是我的終身追求。
在信息化時代,人人都需要充電,特級教師更應注重本身素養的提高。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我們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從理論到實踐,我都作了大量的探索,發表了《關于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思考》等文章,并被聘為“莆田市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巡回講學團”成員,主講的課題《網絡環境下的中學化學教學改革》,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三.教好書,育好人
人們總是說:“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從我個人理解,就是教好書,,育好人。我幾十年的教育生涯,就是最好的注釋。
真正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生涯中,我盡力做到關心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特別是所謂“差生”,總是想方設法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春風化雨暖人心”。雖然我現在不當班主任了,仍然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在培養年輕教師方面,我能與年輕教師打成一片,平易近人,不擺架子,主動幫助年輕教師解決教學難題,很受年輕教師的歡迎。每當年輕教師開設匯報課或觀摩課時,總是來找我當參謀,我也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無保留地提出最誠懇的意見,對教案、教具、教法、教態、教學課件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輔導,使年輕教師得到盡快的提高。
曾經被聘請為市化學科骨干教師上課,因此,有一些市骨干教師打來電話或通過伊妹兒求教;一些本地、外地化學老師,通過網絡留言或發伊妹兒求教,本人均盡最大努力給與幫助。
四、業余興趣,舞文弄墨
一.與時俱進,努力創新
在教學工作計劃中,沒有什么論資排輩,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特級教師更應該保持永遠清醒的頭腦、時常新鮮的血液。
任教以來,我堅持不懈地潛心研究教學規律,自覺進行教學改革,從嘗試單項、個別的微觀課堂教法入手,逐步探索出一條以“調控教學節奏”為線索的教學改革新路,使自己的教學克服了盲目性、隨意性、局限性,朝著科學化、理論化、整體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經驗總結《談談調節教學節奏》,被省教委有關領導譽為“節奏教學法”,多次在全國或省級交流并被多次節錄發表。而后,進一步發展為“快樂教學、節奏教學、創新教學”的教學理念,發表了多篇論文,交流或獲獎。
我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學理念一直處于領先水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就在陳培勝老師及化學組全體老師支持與參與下,自拍興趣實驗錄像,用于輔助教學,被化學老前輩陳國欣老師贊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又是全國少數最早使用flash制作課件的人,我曾經建立了三個化學網站,被許多化學搜索引擎收入,一些關于教育類的e網書籍也做了介紹,后因收費而停止。今年,我又建立了化學博客,才幾個月,已逾六千多人瀏覽,并有本地及外地老師來信交流。
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特級教師更需要保持“學高”、“身正”這一境界,要學知識,要學做人,修身養道。“學習,學習,再學習,終身學習。”這是我的座右銘。
作為一個特級教師,更應該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勉踏實,忠于職守,為人師表,無私奉獻,以教育為榮,以學校為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從不挑三揀四,再多、再苦、再重的任務也樂于承擔,這兩年,由于二中化學教師不足,領導讓我承擔跨年段超課時的工作,我二話沒說,義無反顧地履行了一個人民教師應盡的職責。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同志誠誠懇懇,對學生循循善誘——這是我的終身追求。
在信息化時代,人人都需要充電,特級教師更應注重本身素養的提高。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我們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從理論到實踐,我都作了大量的探索,發表了《關于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思考》等文章,并被聘為“莆田市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巡回講學團”成員,主講的課題《網絡環境下的中學化學教學改革》,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三.教好書,育好人
人們總是說:“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從我個人理解,就是教好書,,育好人。我幾十年的教育生涯,就是最好的注釋。
真正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生涯中,我盡力做到關心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特別是所謂“差生”,總是想方設法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春風化雨暖人心”。雖然我現在不當班主任了,仍然經常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心理特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在培養年輕教師方面,我能與年輕教師打成一片,平易近人,不擺架子,主動幫助年輕教師解決教學難題,很受年輕教師的歡迎。每當年輕教師開設匯報課或觀摩課時,總是來找我當參謀,我也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無保留地提出最誠懇的意見,對教案、教具、教法、教態、教學課件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輔導,使年輕教師得到盡快的提高。
曾經被聘請為市化學科骨干教師上課,因此,有一些市骨干教師打來電話或通過伊妹兒求教;一些本地、外地化學老師,通過網絡留言或發伊妹兒求教,本人均盡最大努力給與幫助。
四、業余興趣,舞文弄墨
關鍵詞:音標;單詞;語法;口語;信息技術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外語教學提供了無限的潛力。它不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渠道,更重要的是為學習者提供了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環境。英語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就是將計算機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工具與英語學科完美結合,使其與英語課程的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及實施過程自然和諧的融為一體。這種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教學手段,將圖形、聲音、動畫、文字等多種信息功能整合為一體,增加了信息獲取量,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其次它使學生的眼、耳、口、手和腦并用,讓學生聞其聲、觀其形,以全方位、多層次吸引學生,從而能愉悅的接受和運用新知。因此為了適應有效教學的需要,我們應努力使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整合,從而優化我們傳統、單一的課堂結構。
一、音標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音標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關鍵的一步,它決定著讀音的準確性和音色的純真度。尤其是在教元音和輔音的發音方法時,要求學生掌握每個音的發音要領,諸如開口度的閉合,舌位的高低,唇呈扁形還是圓形;對于輔音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氣流在發音通道上受阻和聲帶是否振動的情況。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只能靠感覺和模仿教師來掌握這些發音規律。而現在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人的發音器官喉頭結構、口腔結構、鼻腔結構以及發音時的全過程動態逼真地演示出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從整體上達到對知識的全面認識和理解。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這種有效整合,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形象化,使教學更具人性化色彩。
二、單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初中階段的詞匯量大,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法,老師領讀學生死記硬背,枯燥的方式會讓學生對識記英語詞匯失去信心。為了激發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提高詞匯教學的課堂效果,我們利用信息技術,將單詞放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多媒體聲情并茂地展示出來。例如學習有關動物類的詞匯,我們首先可以通過視頻直接播放自然界野生動物的場景,讓學生更真實地了解動物,觀看外形,聞其聲,目睹其生活的環境。然后再把所學單詞呈現出來,這樣通過聲音、圖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左右腦更好地協作,刺激學生快速感知,把名稱與實物自然的聯系起來,達到形、聲和意的有機統一,從而提高記憶詞匯、鞏固詞匯的目標。
三、口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人教版新目標(Go for it)教材中,側重語言會話即交際能里的培養。因此適時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單純的進行口語練習,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所以我們要把口語教學貫穿在日常教學的始終,緊扣教學內容多方位的給學生搭建語言會話的平臺。譬如進行七年級起始階段的數字教學這一課時,我放棄了用簡單枯燥的數字單純操練的形式,而是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用多媒體生動地展示出生活場景中的電話號碼、摩托車號碼、汽車號碼、QQ號碼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各種信息,讓學生隨著與畫面跳動的數字有節奏的跟讀。通過多媒體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景,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情境交際,充滿自信地與人交談,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
四、復習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復習課一直被認為是最不好上的課,整節課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學生聽。最后的結果是教師口干舌燥,學生一知半解,費時費力達不到預期的復習效果。在教育信息化、多樣化的今天,我們可以把學科知識滲透到信息技術中加以整合,將復習課設計成“高密度”、“快節奏”、“大容量”的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開放性的練習,搭建更多機會的操作平臺,大幅度提高學習和實際運用的頻率,以達到進一步鞏固、強化訓練的目的。如我在教現在完成時態時,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這個語法通過六大板塊展示出來:概念,結構形式,時間狀語,常用的瞬間動詞與延續性動詞的轉換,隨堂練習,典型考點。如此多的內容在傳統授課時至少需三個課時,而通過多媒體可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由于是復習,前四部分內容一帶而過,重點是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設計了大量新穎、典型的練習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隨機去做,老師跟蹤輔導,就地解惑。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挖掘了他們的潛力,還節約了時間擴充了課堂容量,及時的反饋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相整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促使教學方式與教學過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刺激教師的觀念和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方式,使老師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導者身份出現在教學中,而不再是說教者。學生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者。同時信息技術在教學思路和手段上的求實、求新、求變,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突破,促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Z]. 惟存教育網站
[3]龔亞夫.如何教兒童學習英語——語言習得研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 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1(8):10
一、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入手,將教改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每周一次,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讓每位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獲。教研活動不是被簡單地讀讀報紙、學學一兩篇教學論文所替代。針對新教材、新大綱的出臺,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要想教好書,就有必要將大綱吃透,教研組在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新大綱,了解新教材,為自己今后的教學指路。教研組還采用播放電子幻燈的方式讓教師了解我國教育的未來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內容也更豐富充實,讓每位教師參與進來,經常地將最新的教育信息輸送給教師,迅速轉變了以往陳舊的觀念與模式。例如,就今年區教研室申報的課題“語文評估辦法的多種形式”,各教師提出意見,獻計獻策;再如從觀念上改變以往初語課堂內重分析輕語言的模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并落實到課堂內,落實到學生身上。
二、嚴肅教研時間。
如果將教研活動切實地開展起來,那么每周一次的一個多小時對我們來說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動時間就成了開好會的關鍵。教研組每次的活動時間提前在黑板上公布,到點準時開會,決不讓時間在無謂的等待與閑聊中流逝。
三、注重培養青年教師,在短時間內出成績。
隨著教師人才的流動,教師隊伍也將越來越趨于年輕化。我組青年教師人數正逐年增加,教研組采用多種方法讓這批年輕教師盡快地成長起來:
1、創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關鍵詞:電子白板; 功能; 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12-079-001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走進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極大的改變了資源的呈現方式,為教師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使抽象的數學內容直觀化、清晰化,使數學知識由靜態的文本演繹成動態的形成過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確實能取得傳統教學無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合理應用,那么,怎樣在教學中充分發揮電子白板優勢,把握時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呢?
一、“旋轉”功能,由難化易
在教學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我們一般都會制作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更好的掌握知識。但是在用flash制作課件時,我們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制作動畫效果,而電子白板的“旋轉”功能,可以幫你輕松實現。
如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下冊的《圖形的旋轉》,老師通過白板的時鐘功能,出示一個時鐘,說明時鐘的秒針轉動的方向,我們稱為順時針方向,反之,則叫做逆時針方向。老師教學完旋轉的三要素:旋轉點、方向、角度后,先讓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時鐘、臺秤、轉盤),掌握一根指針的旋轉。隨后進行了拓展,讓學生拿出轉盤,轉動兩根指針。第1題學生只要通過觀察就能得出結論,而兩根指針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通過操作轉盤來幫助自己理解。接著教學在方格紙上旋轉三角形,長方形和一面小旗,這些是圖形,比旋轉兩根指針的難度更大,完全要求學生通過想象,畫出旋轉后的圖形,這時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讓他上來在白板上操作,把三角形、長方形和一面小旗來旋轉一下,學生就明白了。然后在組織學生交流時,也可以通過白板的演示,讓學生理解旋轉后圖形的位置。
二、“拖動”功能,激發興趣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數學的學科特點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必須積極、主動的參與思維活動過程,數學學習離開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必然失敗。要提高學生參與的效果,激發學習的興趣是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創設出利于他們學習的輕松環境。
如在教學《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時,一位老師是這樣設計的,在有方格的背景圖上出示一張圖片,說我想把圖片變大些,讓大家一起欣賞,然后白板演示,把圖片拖動成第(1)張的形狀,便問:圖片變大了嗎?這時就有學生說變是變大了,但是“扁”了,不好看。于是把圖片還原,把圖片拖動成第(2)張的形狀,圖片變大了嗎?這時學生說變大了,但是變長了。然后再把圖片還原,重新拖動成第(3)張的形狀,這時,學生會點點頭,這次“好看”了,接著老師提問:同樣是變大,為什么這次你們滿意了?學生回答因為形狀沒有變化,大小在變化。緊接著老師相機指出:像這樣不改變形狀的變大數學上就稱為“放大”。使學生初步體驗“變大”和“放大”的區別。這樣在比較中,容易使學生感知放大的數學含義,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在這里,老師運用白板的拖動功能,直觀演示不同的變大效果,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隱藏的秘密。
三、“注釋”功能,交互性強
這里所謂的“注釋”功能,指的是電子白板上在注釋層上的操作,如筆的書寫,繪圖等操作。正是由于白板的此項功能,使它區別于PPT和FLASH。PPT的交互性比較差,FLASH的交互性不錯,但制作起來比較麻煩。而白板融合了黑板和實物投影的優點,突破了傳統教學技術的局限,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電子白板即時呈現和便于操作的特點,令學生學習更有效。
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首先在電子白板上出示紅領巾、三角尺、鐘面、扇面、五角星的實物圖,讓學生找找這些圖上有沒有角,在哪里?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過角了,對角也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學生很快便找到了圖上的角。教師順勢說:“我們在這些圖上找到了角,如果我們把這些角畫下來會是怎樣的呢?”角的圖形是比較抽象的,借助電子白板,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說明這些都是角,并在電子白板上利用繪圖功能畫角,使學生建立起角的概念。在隨后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時,可以利用白板,在上面標注出頂點、邊。
又如,在教學《放大和縮小》時,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的圖形,這時可以讓學生到白板上畫一畫,邊畫邊交流,如果出現問題,可以進行修改,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方便的捕捉到學生的想法。
再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探索面積公式的全過程:在白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接著再復制一個三角形,然后通過對其中一個三角形的旋轉和平移,把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因為是復制出來的圖形,所以學生很容易理解是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根據拼出來的圖形,學生很容易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是拼成它的三角形面積的2倍,進而引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我們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回放頁面功能反復演示這個探索的過程,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理解。
學生通過電子白板的形象演繹,動靜結合,以及動手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學生不僅弄清了知識之間的來龍去脈,理解了幾何圖形的概念,同時也掌握了不同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而且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當前比較先進的教學手段,運用的目的還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我們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而并非所有的課都用它,適當的選擇,才可以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