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3 15:39: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發展新格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區域經濟的發展現狀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差距不斷縮小。隨著“雙轉移”策略的深入推進和粵東西北產業發展新格局“落子”的逐步到位,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快于全省水平,地區差距擴大趨勢有所抑制。2012年,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GDP達到47779.56億元,增長8.1%,占全省總量的79.1%。粵東、粵西和粵北GDP分別為4138.87億元、4683.43億元和3821.81億元,增長10.2%、10.0%和8.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占全省GDP的比重從2007年開始下降,可見珠三角地區加快對粵東西北地區的輻射,區域經濟兩極分化趨勢得到抑制。2012年,珠三角人均GDP達84355元,增長7.5%。粵東西北地區人均GDP明顯增加,分別為24315元、30271元和23467元,增長9.6%、8.9%和7.8%。四大區域人均GDP最高與最低比為3.59∶1,與2005年的4.56∶1相比,差距明顯縮窄。
調結構力度加大,產業結構繼續升級。2012年,廣東三次產業結構為5.0∶48.5∶46.5,第三產業比重比2011年提高1.2個百分點。各區域三次產業結構比均呈上升趨勢,反映產業升級水平的結構層次系數較上年提高。
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繼續增強。2012年,內需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8.2%,外需貢獻率為1.8%。經濟發展倚重內需特征明顯,消費需求保持穩定。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677.11億元,增長12.0%。其中珠三角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最快,達13.6%,粵北增長11.9%,粵東和粵北分別增長4.2%和9.2%。
區域經濟應平衡發展
區域平衡發展仍有空間。全省各市地區發展差異系數居高不下,2012年按21個市計算達0.6359,高于江蘇、山東和浙江等省份。此外區域經濟發展呈“啞鈴型”(地區發展水平分布呈兩頭大趨勢)變化。2012年,21個市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0%以下的有8個,比2000年多3個;處于中游的地市,即人均GDP在全省平均水平上下25%區間的市,2012年只有3個。
產業內外結構尚待提高。2012年,根據39個工業大類行業的增加值計算結構相似系數,珠三角與粵東西北之間的工業結構相似系數為0.6463,可見區域間產業差異不明顯。同時,區域內部產業結構不合理。珠三角人均GDP已超過13000美元,三產比重只有51.7%。珠三角9市中只有廣州、深圳、東莞三產比重高于二產;珠三角城市群產業結構也不盡合理,各市工業結構相似系數平均為0.6232,區域分工合作不明顯,產業結構雷同,對粵東西北輻射的能力非常有限。粵東西北地區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但產業層次總體水平不高,三產占比僅39.2%,比二產低6.5個百分點。
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行動: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與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兩手并重”,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統籌并舉”,著力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產業布局合理化、產業發展集聚化。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服務經濟為主體、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
需求結構調整行動: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調整需求結構的戰略重點,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加快形成消費主導、內外需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增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到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2.8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87萬億元,進出口總額超過6500億美元,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
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圍繞發展創新型經濟,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六大計劃”,加快構建和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設創新人才高地,完善創新服務體系,使自主創新成為轉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到2015年,力爭在“十一五”基礎上實現全社會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數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三個“翻一番”,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創業投資規模、科技企業總數三個“翻兩番”,率先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
首先,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會進一步突出廣東省地位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構建廣東開放新格局。其次,將加強我國與東盟地區戰略合作,打破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導格局,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貿易新格局。其三,對于重塑藍色文明,提高國際話語權有著重要意義。其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溝通與合作,以經濟為紐帶,消融政治隔閡,構建睦鄰友好關系,確立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其五,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規劃,將提升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國際競爭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及輻射范圍,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提高廣東的國際知名度,擴大廣東在東盟地區、亞洲地區乃至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增強國際影響力,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廣東要再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續寫海上絲綢之路輝煌,必須著眼以下幾點。一是推動粵港澳融合,打造一體化大自貿區。以解放思想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全方位推進粵港澳經濟和社會的融合,提升粵港澳區域發展的國際競爭力。創新合作模式和體制,深化合作領域,打造一體化自貿區。構建合作新平臺,創新金融體制,推動政策突破。在完成內部整合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粵港澳大平臺,推及與東盟的合作,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
二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經濟國際化。首先,推動企業走出去,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國際化,吸收國外企業核心技術,打造高端的高科技企業,實現技術創新。其次,加強海外投資,實現資本利益最大化。再次,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打破體制內外人才流動界限,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吸納更多的海內外人才,建設廣東人才高地。
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有各界朋友的熱情關懷,有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奮斗。嫩江城鄉一體化發展,一定會闊步前進;嫩江經濟社會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春意盎然、百花爭艷的美好明天!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根本要求,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按照黑龍江省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戰略部署,黑河市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嫩江縣在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中,注重解決“三農”問題,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縣域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努力打破城鄉經濟社會“二元結構”。實現區域內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和可持續發展,讓全縣人民群眾共享現代文明。
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把我縣雙山鎮,確定為與農墾九三管理局合作共建城鄉一體化全省試點。我們大膽探索,勇于實踐,敢于創造,先行先試。投資7,3億元建設28個重點項目。規劃與建設同步實施,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同步推進,產業培育與社會事業同步發展。加快了基礎設施、居民新區、產業項目、社會事業“四項建設”,實現了耕地向墾區、產業向園區、農民向社區、勞力向非農“四個轉移”,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鎮域工業化、農村社區化、經營市場化“四化進程”。破解了體制、資金、土地流轉、農民進城社會保障“四個難題”,在雙山鎮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搬遷、大拆遷、大建設的“造城運動”。實現了耕地向農墾轉移,推動了農業現代化;實現了產業向園區轉移,推動了鎮域工業化;實現了農民向社區轉移,推動了農村社區化:實現了勞力向非農轉移,加快了經營管理市場化。雙山鎮城鄉一體化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全國各地經驗和雙山鎮試點實踐告訴我們,加快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是破解農業、農村、農民工作難題的根本出路。是推動城鄉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的根本舉措,是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對策
近年來,在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政策的引導下,經濟突飛猛進發展,形成了區域發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絲綢之路規劃之下,我國與俄羅斯、蒙古國的經貿關系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進入新的階段,在國家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區域經濟也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在區域經濟發展上堅持“適度收縮、相對集中”的原則,首先實現呼包鄂地區發展,緊接著在國家振興東北經濟的規劃下,發展東部地區,塑造“東西互動、內外結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增強了國內經濟格局中的競爭力,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地域差異
各盟市之間的自然資源稟賦與區域經濟發展基礎各有不同優劣勢,充分了解各地區之間的差異和發展前景有利于內蒙古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區域要素的優化配置。
1.各地區資源分布不均衡、產業結構存在差異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是我國資源稟賦最好的地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以行政區劃為基礎,分為蒙東、蒙中和蒙西地區。蒙東地區包括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錫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區包括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蒙西地區包括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阿拉善盟。近幾年,各地區之間的區域經濟有了明顯的差異,其中經濟增長最快的是蒙中地區(呼包鄂),相比之下蒙東地區相對慢一些。由于各地區間自然資源稟賦不同,每個地區都形成了優勢特色產業。比如,蒙中地區的包頭市以鋼鐵產業為主,鄂爾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絨產業為特色產業,為本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東地區中呼倫貝爾地區形成了乳制品產業群,通遼、赤峰地區牛羊肉產品加工產業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大型企業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區,有27家,而蒙東地區總共有16家。每個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亮點特色是優勢產業的興起和龍頭企業的領頭羊作用。
2.各區域間科研環境和基礎不同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人才資源和科研設施等科研條件至關重要,是地區科技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和提高生產力的核心資源。經濟的發展需要有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只有擁有高素質的科技隊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區經濟發展。人才資源方面的科技資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區的呼和浩特和包頭市。而蒙東地區和蒙西地區科研機構和高校等科研條件及環境相對弱一些,在地方政府與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與融合方面有待進一步發展。
3.各地區投資經濟不同
由于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基礎和自然資源不同,近幾年在吸引投資方面也有了明顯的差異。近年來,蒙中地區的呼包鄂依托優越的科研條件和經濟發展形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區的52.3%,而蒙東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資產投資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從吸引投資的角度來看,蒙中地區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吸收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為改善硬件設備,增強本地區的社會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1.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合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
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宏觀調控能力、協調機制和扶持機制,合理協調各區域經濟發展,互通有無,取長補短,達到各地區之間的區域經濟發展能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繼續鼓勵和支持以呼包鄂為核心的蒙中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在發揮領頭羊作用的同時,也有必要在重點投資和金融支持方面進一步政策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強蒙西地區和蒙東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科研投資力度,扶持和幫助解決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過宏觀政策調控使各個地區之間能夠合理有效的協調發展。同時需要國家層面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北部絲綢之路地區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集中投入資金、引進高端技術、培植每個地區的區域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內蒙古各區域的資源優勢、口岸優勢、人文優勢以及后發優勢。
2.統籌協調區域合作,優化各區域產業結構
政府通過制訂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統籌協調三大區域內部以及區域之間的產業布局,本著“互利互惠、優勢互補、分工協作、良性互動”的原則,推動城市間、地區間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交通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通過整合區域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調整和優化各區域產業結構,壯大跨區域的龍頭產業,以低成本少投入促進產業優勢的發揮,走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道路。以優勢產業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優勢互補”加快發展勢頭良好的蒙東地區區域經濟,要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推動牛羊肉產品品牌建設及發揮旅游行業等特色產業在本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同時在原有的傳統產業基礎上,大幅增加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促進資源主導型產業進一步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
3.形成節約資源,集約有效的區域發展格局
1.國際貨物貿易的多極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段時期,國際局勢是以美國為唯一貿易核心的,美國的貿易總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1/5,美國的出口額占全球出口總額的1/4。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歐洲國家開始迅速發展,在1950~1960年,國際貿易格局呈現美國、歐洲雙雄稱霸、雙雄對峙的局面。這時歐洲的總貿易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近1/10,歐洲出口總額占全球出口額的1/10,美國的總貿易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1/10,美國出口總額占全球出口額的1/12。在1970~1980年,亞貿易格局呈現美、歐、亞多級發展的趨勢。
2.發達經濟體以及發展中經濟體的實力變化
20世紀50年代,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在國際貿易額上所占的比重是6:3,在20世紀60年代,其比重發展為7:2,在20世紀80年代,其比重的變化微小,直到20世紀末,其比重始終維持在7:2的狀態。在21世紀后,其比重便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發展中經濟體在國際貨物貿易中的比重越來越突出,占國際貿易比重的一半。且在國際貨物貿易額的比重上,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額逐年上升,發達經濟體的貿易額逐年下降。
3.國際服務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全球服務貿易總的出口額達到4千億美元。現今,全球服務貿易總額達到5千億美元,增長幅度明顯加大,從而使國際服務貿易的地位越來越高。美國、歐盟、日本、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服務貿易出口額占全球貿易出口額的比重越來越高,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長。其中,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額雖然在逐年升高,但服務貿易出口額的比重仍然低于全球貿易出口額的比重,且中國的貨物貿易雖然發展較快,但相較于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發展相對落后。
二、國際貿易秩序的演變
國際貿易秩序的建立基礎是規則與規范。現今國際貿易的規則與規范首先是WTO組織建立的關于國際多邊貿易的規范,然后是區域或兩個國家間制定的關于對外貿易的規則與規范,最后是國家與區域制定的單邊的貿易管理制度。由于以上這些規則與規范都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因此,在制定相應的規則、規范時要充分體現其合理性。國際貿易秩序的演變,主要取決于國際貿易格局的基本狀況,以及經濟體之間的實力對比狀況、經濟體的內部經濟狀態和內部關于貿易的實施政策。就其本質而言,國際貿易秩序的演變可以充分體現國際貿易格局的發展狀況,在國際上,由于各個國家的逐步發展,國際貿易秩序也在發生著改變。
三、面對國際貿易的變革,我國發展國際貿易的策略
1.立足于國際貿易的新格局,維護多邊貿易秩序
我國的對外貿易迅猛發展,與WTO制定的多變貿易秩序聯系密切。遵守WTO的多變貿易秩序,是發展我國對外貿易的基礎。在WTO中,我國實現了參與制定新的國際貿易秩序的愿望,為解決我國的國際貿易糾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通過運用WTO制定的關于國際貿易的規則,可維護我國的正當利益,進一步減少貿易的摩擦。現今多極化格局的出現,進一步弱化了WTO的職能,因此,我國應立足于國際貿易的新格局,主動維護多邊貿易的秩序,在多邊貿易的談判中發揮我國應有的貢獻。
2.要努力維系與東亞經濟體的區域貿易,制定新的發展措施
經歷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后,在東南亞區域建立了東亞自由貿易區域。早期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域包括東南亞十三國,發展至今,其區域增添了澳大利亞以及印度、新西蘭三個國家。建立這個區域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發展與合作,減少貿易產生的摩擦,但現今這個貿易組織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呈現松散的狀態,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國應制定新的發展措施,堅持一帶一路戰略,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快軟件的開發與建設,促進東亞區域貿易的發展。
3.要實現良好的雙邊貿易
我國的對外貿易主要是對美國進行的貨物貿易,我國的廣闊的市場使多國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大大加深。但我國并未將自身的貿易實力轉化為對外關系的改善,反而使我國的對外關系變得越來越差,因此,我國要時刻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關系理念,充分調動自身的優勢,形成良好的國際互動機制。
4.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我國對外貿易的貨物數量在逐年升高,因此,加快結構的升級、發展方式的轉型已經成為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的根本方法。我國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發力度,立足于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逐步推動對外貿易的轉型,以及服務貿易的發展。
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道路上要根本改變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來支持經濟增長,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著力在保持投資規模總體穩定增長的同時,優化投資結構;著力擴大消費需求,使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著力擴大高附加值、高利潤產品以及名特優新農產品的出口,使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逐步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煤炭、鋼鐵、鐵礦石、氧化鋁、銅、水泥消耗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國。如果說以往緩解能源資源矛盾還有較大回旋空間,發展到今天,由于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負擔過重,一些地區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同時,隨著地球環境變化,為保護全球氣候和地球家園,我們也必須為此作出貢獻。因此,不管是從可利用的能源資源看,還是從保護環境看,都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二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夯實第一產業,提升第二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發展商貿流通、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業,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明顯增長。
三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確保節能減排目標達到國家標準。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力度,使科技對經濟發展貢獻率明顯提高。提高勞動者平均受教育程度,積極推廣現代管理方式、辦法,使綜合要素生產率大幅度提升。
四是必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整體上還處在“要素驅動型”而不是“創新驅動型”階段,資源消耗過大,低勞動力成本投入,科技貢獻率低,加工貿易占主導地位,服務貿易發展滯后,都表明我國經濟的整體素質還不高。不轉變這種發展方式,我們就不能從根本上提升經濟的整體素質,就會直接影響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必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