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特色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特色精品(七篇)

時間:2024-03-07 15:52: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特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特色

篇(1)

關鍵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特色專業 思考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特色專業在高校實現教學改革工作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特色專業的科學建設能夠優化高校專業結構,促進人才的培養水平進一步提升。一直以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在社會發展中都具有較大的需求,其特色專業的建設需要滿足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特色專業的突出雙重要求,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才能夠作為應用型的專業人才。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1 教學計劃失去專業特色

現今大多數高校在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中,其教學方案與計劃目標都太過程序化、模版化。忽略了學校的自身優勢和發展,忽視學校的發展定位和人才的培養目標,一味照搬重點名校的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計劃和大綱,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此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會使學生對大多數區域的知識都有所了解卻無法掌握,好像什么都清楚,卻又好像什么都不清楚。因此,在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中,應積極培養出綜合性人才,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及整體素質,促使其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1.2 教學目標無法滿足就業需求

大多數高校在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目標設定時,依舊無法突破傳統的教學體系,對學生的培養需滿足其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要求,在教學計劃中占據較大部分內容的是一些較難掌握的理論知識點與難點,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實踐能力具有較強鍛煉的教學比重相應縮小,無法得到應有的關注。有部分高校是以培養綜合性人才為自身的培養目標,但在其實際教學中,往往會造成學生無論是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專業能力方面均無法達到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教學效率低下。雖然社會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具有較大需求,但依舊存在著大量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無法實現就業。這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建設中較為嚴峻的一個問題。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建設策略

2.1“特色”的科學定位

對“特色專業”中的“特色”進行一個科學的定位能夠幫助高校更好地進行特色專業建設工作。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的建設,應積極深入社會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并對社會需求進行合理的預測。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有限的教學資源基礎上,通過對社會實際的聯系,找尋到正確的專業建設方向,促使自身特色得到突出,培養出的人才也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特色專業發展中創造出無限可能。

高校對于計算機特色專業的建設還應與社會中行業的發展相結合,加強對計算機行業的信息建設,將行業中人才的專業素質進行有效提升。同時不斷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影響力,幫助加快自身特色專業建設的腳步。

2.2 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其為學生創建的各方面能力培養的結構及方式,是從根本上制定了對人才的培養標準,能夠充分體現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水平及能力。計算機特色專業的建設重點便是改進對人才的培養模式,幫助實現特色專業的良好發展。應把“基礎理論實、應用研發能力強、創新能力優”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提供廣闊的空間。高校應鼓勵教師帶領學生積極參加相應的實踐活動與科研活動,以此加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組織學生共同參與各種計算機競賽項目,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氛圍等。

2.3 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學校應積極實施對青年骨干以及優秀人員的培養計劃,對專業學科骨干在計算機專業的研究工作中給予大力支持,適當地給予相應的獎勵,為青年骨干與優秀人才創建一個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與交流環境,幫助大量的優秀專業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長發展。學校還應定期選拔一些優秀教師進行進修學習并對其余教師進行專業能力與素質的培訓,以此顯著提高整個教師團隊的整體能力素質水平。

與此同時,學校也應給予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們一些優惠政策與待遇,并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積極引進高素質水平的專業性人才,并給予優良的待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引進專業人才與培養方面,應著重于特色專業,以特色專業為中心,確保特色專業建設的穩健發展。

3結語

在計算機專業與技術特色專業的建設中,應不斷改進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并積極汲取他人的優良經驗,自主地探索出一條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道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特色專業建設需要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培養,促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此幫助其在今后的社會就業中,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

作者簡介:孫君頂(1975-),男,河南鄧州人,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毋小省(1974-),女,河南沁陽人,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09JG023、2012JG06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2-0045-02

為適應新形勢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滿足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先后頒布了《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2006年)、《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公共核心知識體系與課程》(2007年)及《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規范》(2008年)等系列著作,指導及規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

河南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計算機專業本著適應計算機技術發展新形勢需要的精神,結合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指委的相關文件精神,不斷探索高校人才培養新模式,打造品牌專業,全力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繼2008年獲得河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又獲得了國家第六批特色專業建設點。為了加強專業建設,實現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目標,我校從專業改革目標、專業改革方案及相關保障措施等方面對專業建設進行了深層次探索。

一、專業建設與改革目標

結合目前國家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需求狀況,我校確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與改革目標:[1]第一,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培養具有“強能力、寬適應、重創新”的創新型人才。第二,根據信息社會的發展及行業發展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從“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四個方面深化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專業建設與改革方案

為了實現改革目標,確定了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的總體建設思路:第一,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專業建設實施計劃,在課程改革與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改革與管理等方面落實相關人員責任,落實專業建設經費,保證按期達到專業建設的目標。第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借鑒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成功的經驗;了解信息社會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需求狀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經濟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明確辦學方向,準確定位,制訂與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專業發展規劃。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要進行專業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也即關鍵問題就是首先要確定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也就是要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雖然目前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卻面臨尷尬局面。一方面企業抱怨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學生就業困難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2]究其原因,關鍵在于學校不了解企業對學生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專業設定的培養目標沒有同市場需求有效接軌。

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況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主要集中為研究型和應用型兩類。為了明確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結合目前市場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高等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體辦學條件、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辦學條件及本專業所招收高考學生的層次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應用型”人才的規格上。但這里定位的“應用型”人才并非單純指《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所指的信息技術專業方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3]除此之外,還包括軟件工程和計算機工程兩個專業方向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是綜合這三個專業方向來進行人才培養的。

2.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建設

確定了“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一目標后,接著就是要解決“如何培養”的問題,即如何圍繞該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上,我校堅持培養方案要以體現優化知識結構、突出專業特色、適應區域和行業經濟發展為原則;以“體系優化、內容先進、結構合理”為目標,努力汲取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將其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中。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多年的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的教學指導方針。依據該方針,我校在培養方案的制訂及課程體系設置過程中堅持以下主要原則:

(1)在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所頒發的相關規范的指導下,合理安排培養方案的各個環節內容。建設由學術、技術、職業和人文交織的剛性課程平臺和多樣化的柔性課程模塊,共同組成“知識面寬,應用性強,理論與實踐滲透”的多元課程體系。

篇(3)

摘 要:本文以對國內高校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剖析為基礎,給出制定河南省中原工學院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及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最后對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劣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知識、能力和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為適應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實現中國網絡工程技術人才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部分高校從2001年開始設立網絡工程本科專業。由于網絡工程專業是一個綜合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多個學科的專業知識的邊緣學科,又是一個新興專業,使得各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一定的分歧。如何根據我校相關專業的特點、相關兄弟院校的經驗、人才市場新的需求制定出適合我校培養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 國內高校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剖析

國內申請網絡工程專業的院校在早期以普通本科院校居多,近兩三年來才逐步向一些重點院校傾斜,分析一下我國各高校的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體系,不難發現目前各院校的網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的特點:

① 側重于兩個不同的專業方向。一類,側重于通信類課程的網絡工程課程體系,如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等;而另一類,則把課程的重點置于計算機類課程的網絡工程課程體系,如重慶大學、中山大學等。

② 體現各自的科研特色。由于各重點高校致力于將科研應用于教學中,所以各重點高校又根據自身的科研實力開設部分個性化的課程。

③ 實現部分的定制培養。部分高校利用自身地處沿海、網絡相關企業較多的地理優勢,將很大一部分的學生送到企業,對學生進行定制課程和項目實踐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到企業工作,對就業提供保障。

各高校在制定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應該說這些高校在進行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上是各具特色、非常成功的。

2 我校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1 指導思想

我校以前并沒有辦通信類專業的經驗,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不具有優勢,但我們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有多

年的經驗,因此我們將網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側重在偏計算機類模式上,指導思想如下:

(1) 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為基礎。由于網絡工程專業是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演化出來的新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仍然應該是網絡工程專業的基礎,將來學生就業可以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兩個專業上進行發展,同時又兼顧到學生將來的考研需要。

(2) 突出網絡的工程特點。從我校學生的定位來說,我們將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工程型”人才,按網絡工程前段、中段和后段三個階段設置課程,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支撐課程。根據市場調研及時調整部分課程,通過網絡工程生命周期的專業學習,學生具有網絡的規劃、設計、構建、維護和管理等能力。

(3) 強化特色方向。

基于網絡的軟件開發特色方向。通過該特色方向的專業學習,學生具有網絡軟件的分析和設計能力。主要課程有:TCP/IP原理與應用、網站程序設計、J2EE企業級應用開發等。

強化信息安全特色方向。通過該特色方向的專業學習,學生具有網絡安全的應用和開發能力。主要課程有:密碼學與應用、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程序設計等。

2.2 理論課程體系

在課程的設置上,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制訂理論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2.3 實踐課程體系

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力爭形成較完善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建一系列由實驗、課程設計、實習、實訓等環節具體體現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方法上采取由入門到發展,突出綜合性、專業性、設計性、創造性和研究性的教學思路,使學生真正得到動手實踐的機會,提高專業實驗和畢業設計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如表2所示。

我院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

(1) 培養目標定位準確

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為: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網絡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網絡項目的分析、設計、實施及管理為主要業務范圍,具有網絡工程實踐、網絡項目開發、團隊協作等方面的基本專業素質,能在網絡、通信、軟件公司以及企事業行業從事網絡工程、網絡軟件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開發、維護和應用工作的工程型人才。

(2) 知識、能力、素質關系明確

培養目標緊扣前述指導思想,參照《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中對相關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的描述,根據專業的特點和市場的需求對該專業進行定位,對本專業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層面提出培養規格,具體的知識、能力、素質的關系圖如圖1所示。

圖1 知識、能力、素質關系圖

(3) 實踐環節較好體現該專業的工程特點

本培養方案實踐環節針對網絡工程專業的特點,體系上分為:網絡技術、網絡操作系統、網絡應用、網絡管理、網絡安全幾塊,完成我們所要培養的兩個方向的人才:基于網絡的軟件開發和信息網絡安全,同時考慮到了網絡工程能力訓練的前段、中段和后段問題。在實施中,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從網絡維護、施工角度對學生進行工程能力、職業化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培養。同時,為保證學生進一步與社會接軌,采取信息安全CIW培訓基地、Cisco網絡學院與專業結合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準職業人”的定位,使學生在思想觀念、專業理論、專業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職業化的、全方位的培養、鍛煉。

4 人才培養方案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的培養方案由于兼顧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兩個專業的知識點,所以在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時緊張、課程內容有所重疊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1) 壓縮或合并部分課程,同時將一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相對重要的課程放入選修課。按照教高〔2005〕1號文件精神,高等學校要構建新的課程結構,加大選修課程開設比例,積極推進彈性學習制度建設,要切實改變課堂講授所占學時過多的狀況。但我們要完成兩個專業的重點課程,難免學時會存在緊張的局面,因此我們將部分課程進行合并并壓縮,比如匯編語言和微型計算機技術合并為現代微機技術,電路和模擬技術合并為一門課等。同時,由于必修課學時比較緊張,我們將一些課程放入選修課,通過將計算機學院的各專業的選修課全部打通來完成有精力的學生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部分重要課程的學習。

(2) 在教學大綱中詳細規定各門課程的教學側重點。由于網絡工程相關專業課設置較多,部分內容難免重疊,我們通過教研活動環節嚴格制定了系列課程的教學大綱,規定各門課程的教學側重點,盡量避免重疊,就算有少部分內容有重疊也是各有側重。

(3) 準備將網絡相關課程的實驗單列成一門課。為保證網絡工程專業各階段的實驗能夠在所有課程中開設,解決原實驗體系中課程實驗劃分不清、自身優勢發揮不明顯的問題,同時為更好地實施分層次實驗教學,進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我們對專業所有網絡相關課程的實驗進行資源整合,單獨開設實驗課程,借鑒Cisco和CIW的思路和經驗,利用專有的師資力量進行網絡工程專業實驗的設計,對今后網絡工程實驗環節的建設將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計算機本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

篇(4)

關鍵字:計算機導論;課程設計;課程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0

引言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都開設了“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設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專業核心課程的大雜燴,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組成原理”,“程序設計”,“數據庫基礎”的專業課程內容各取一節。另一種是對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介紹,基本上與非計算機專業講授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內容沒有區別。

近年來,通過我們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行專業教學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計算科學本質缺乏比較全面的認識。科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比較差。

1.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

《計算機導論》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先導基礎課程。該課程肩負著“開啟專業之門、引領學習生涯”之重任。主要講述計算機科學的特點,歷史淵源,發展變化,知識組織結構和分類體系。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方法,為將后學習《操作系統》、《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課程打下基礎。其目的就是使學生能以一種統一的思想來認知計算機科學的本質,教育和幫助學生建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方法論。

我們從課程的定位與意義出發,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為:(1)激發學生對學習計算機學科的興趣;(2)充分展示計算機領域能做什么,但不深究怎么做;(3)讓學生了解計算機領域的歷史及其發展狀況(4)培養學生學科全局觀及隨著學科不斷更新知識的意識(5)能讓學生了解該專業畢業生應具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在該領域工作應有的職業道德和應遵守的法律準則。

2.課程內容的設計與課時安排

“計算機導論”主要是為計算機專業新生開設,使他們對計算機學科整體有一個了解。我們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時,特別要區別計算機專業與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培養目標和方向上的不同,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在進行“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上,我們要注意科學性、適用性、實用性,要有全局意識。“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內容可分為下列幾大部分:

(1) 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包括學科的背景、發展歷程、信息化社會的特征以及信息化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并初步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范疇和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并明確今后的學習目標。

(2)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包括計算機的產生和發展,馮?諾依曼機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計算機的體系結構,計算機硬件技術的發展等。

(3) 計算機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程序設計語言翻譯系統的功能和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軟件的分類、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算法與算法分析,數據結構的基本知識。

(4) 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SQL概述,幾種新型的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的應用。

(5) 對通信與網絡知識的描述:主要介紹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包括網絡的體系結構、數據通信的基本方法和網絡協議以及網絡系統的安全和管理知識。

(6) 人與計算機:包括人機交互、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領域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人腦與電腦的關系。

(7) 學科展望:計算機學科的前沿知識,發展前景以及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內容。

具體的章節安排與課時設置可參照下表1.1:

表1.1課程設計表

章次 內容 總學時 課堂學時數 實踐學時數

1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4 4 0

2 計算機硬件系統 4 2 2

3 計算機系統軟件與工具軟件 10 6 4

4 計算機應用軟件 20 8 12

5 數據庫系統及其應用 2 2 0

6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2 2 0

7 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 4 2 2

8 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1 1 0

9 計算機技術新發展 1 1 0

總計 48 28 20

3.課程特色

3.1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在學習計算機基本理論的同事注意實踐操作的訓練,做到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投過技術抓理論。

3.2把當前最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術融入教學。積極跟進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時更新教材,更新實驗平臺,更新教學方法。

3.3注重實踐教學的考核。期末理論和實踐考試都采用計算機考試系統進行,促進了學生實際操作的學習。

3.4基礎性強。“計算機導論”是其他后續課程的先行課程,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計算機導論”的課程內容既要防止過于簡單,也要防止過于復雜。如果課程內容簡單化,使之等同于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就會背離該課程的教學意義與任務。反之,如果課程內容太復雜,就會把計算機導引課提升到計算機原理課的水平。第一門課就讓學生覺得晦澀難懂,容易造成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望而卻步,給后續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造成障礙。

通過以上對“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的組織和安排,可以使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已進入大學就能對自己今后學習的主要知識、專業方向有一個基本了解,為后續課程構建一個基本知識框架。

參考文獻:

[1]劉莉,陶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課程整合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14)

篇(5)

關鍵詞:實踐能力;計算機科學;專業人才

中圖分類號:TP3-4

我國在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規劃綱要中提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想要更好的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就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深化改革,使用新型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基礎,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于計算機技術專業。這就需要學校的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深化教學理念,通過開展校企合作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1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必要性

1.1 人才市場的需求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發展,我國開始進入信息化社會,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建設小康社會。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人才市場中對于計算機類型的人才需求非常強烈,《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信息化重點轉向規劃》中提出,“十五”期間,我國各類型的信息化人才總共增加了2500萬人,其中的軟件人員增加了320萬人[1]。隨著我國信息產業的加速發展,信息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的重點支柱,對于計算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卻仍舊存在就業困難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基礎知識的進度不平衡導致的。

1.2 專業特點的需求

計算機的工程研究的側重點是工程技術,應當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際上屬于工學學科的電氣信息類,雖然包含了科學的理論,但是對于工程技術的需求更多。實踐教學屬于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計算及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較多,概念非常抽象,對于軟件工程、數據庫等技術來說,都需要經過實踐來對理論知識進行轉換,如此才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目前,動手能力強且具有一定操作經驗的技術型IT人才能夠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但是一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就業困難。

2 計算機工程型人才的培養方式

2.1 建設實習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想要科學合理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應當讓學生與企業有直接接觸的機會,因此,學校應當積極的與當地的企業合作,將專業設立在生產實踐中。學校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參照當今人才市場的需求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例如,蘇州的學校與羅技、摩托羅拉以及AMD等企業合作,建立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實訓基地,并與某股份公司合作在工程學院成立了軟件工程學院實訓室[2]。學校在實踐中教學,學生在實踐中再次學習,能夠顯著提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將實訓分為幾個階段,使學生有適應的過程。首先是讓學生認識實習,每周抽出一天的時間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運作形式以及企業的發展方向等。其次是開展暑假社會實踐,讓學生利用暑假的時間深入到企業內部去學習,參加企業一些小項目的開發,使學生的知識的得到鞏固。最后是畢業實習,讓學生在企業中實習一周,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2.2 適應計算機科學行業的需求,制定相關的培訓方案

隨著我國計算機科學(computerscience)的飛速發展,目前國內的體制也發生了較大變革,人才的需求量持續上升[3]。針對目前許多學校的學生不能與市場接軌的情況,一些學校與當地的企業相結合,成立了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就業指導團,為當地的學生提供幫助與指導。且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就業指導團還不定期的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提供知識講座,為學生解決困難。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就業指導團不僅為學生解決困難,同時也成為了學校與企業溝通的橋梁,更好的實現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

2.3 建設一體化工程實踐管理平臺

為了保證學生參加工程實踐以及對企業的項目進行管理,一些學校設計了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踐管理平臺,平臺是由幾個模塊組成的:項目管理模塊,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平臺下完整的資料以及管理等;課程與時間項目對接模塊,教師可通過模塊將教學任務與實踐課題進行;開發實驗室管理模塊,主要是為校內的實踐提供場地以及相關設備的預約以及管理;校外實踐基地管理模塊,主要內容是為學生提供校外的實習項目,且對這些項目進行管理等。上述這些模塊為學校的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能夠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2.4 創立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

創立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是改變傳統的實驗課程中,實驗手段通常是測試技術,對于目前較為先進的技術運用不到位、實驗雖然多,但是真正反映出目前先進科學技術的少、驗證性的實驗多而創新性的實驗項目較少等情況,創立新型的、開放性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將原有的固定實踐時間轉變為靈活的實踐時間,將原本固定的實踐項目轉變為自主設計的實踐項目。按照計算機學科與技術的展業特點,將實驗分為信息安全實驗室、計算機硬件基礎實驗室、數據庫實驗室、計算機軟件基礎實驗室以及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實驗室等,針對學生的特點分配不同的實驗室,使學生的特長都能夠得到發揮。

2.5 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按照當今人才需求的情況,在加強理論建設的同時,要對實踐環節進行改革。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來說,應當跟上時代的潮流,將陳舊的理論淘汰,對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技術以及課程理論進行更新,使用當前先進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以及相關理論。教學形式上可以采取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時,教師的講課的過程中可采用歸納、演示以及講解的方法,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且對于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考核,除了對理論的知識進行考核外,還應當測試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論知識外,專業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此外,還應當適當的融入新的網絡資源,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2.6 對教師的素質進行培養

工程型的應用人才想要在課程結束時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那么就必須加強computerscience的基礎理論水平的培養[4]。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教師理論知識講授的非常充分,但沒有結合實踐進行教學,還有一些教師讓學生充分的實踐,但是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又沒有做到位。這兩種形式都會導致學生的知識產生斷層,出現發展不平衡的情況。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國信息化的需求,培養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計算機人才,學校應當加強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師的管理。學校現有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師基本上都是碩士或者博士,理論知識非常充足,但是相關的操作能力較弱,這對于學生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學校應當到社會中尋找專業技能過硬且理論知識充足的人才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還可通過省教育廳的科技特派員制度,調用經驗豐富的人才,使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除此之外,將學校年輕的教師派往當地企業中接受鍛煉也是很好的方法,這樣能夠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還能夠在工作過程中發現自身問題,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3 結語

通過學校的教育,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能夠得到培養,這是實現學生與社會對接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與企業相結合的形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符合當今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藺永政,周勁.董吉文.地方院校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濟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試點工作探析[J].計算機教育,2011(01):01-03.

[2]劉立嘉,馬新娜,葛占勝.基于社會需求驅動的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05-07.

[3]張春英,魏明軍,劉鳳春.基于工程型人才培養的地方理工科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體系的架構[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06-08.

篇(6)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膨脹。從總體來看,計算機專業就業市場上企業急需大量的人才。但是,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缺乏實際應用開發設計能力,不能很好地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知識應用到生產生活中,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已經出現困難。原因在于高校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中滿足社會需要的針對性不夠明確,導致了結構上的不合理,在本科教育階段針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依然比較薄弱。人才培養是地方院校的核心工作,高校如何根據市場和產業發展需要及時調整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方向及教學方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計算機人才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目前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的問題

根據當今企業需求和前沿技術,多次調整了人才培養計劃,以滿足企業用人的要求,課程設置基本科學合理,并充分利用短學期和畢業實習開展實訓教學活動。但是,在課程設置上還需按具體應用進行分塊設計,突出其特色,實踐性課時數需要加強,工程案例實訓教學還需在各專業課程中進一步推廣,綜合性課程設計有待完善。

2、 課程內容的問題

根據新一屆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2006-2010),對教學改革的要求,不斷的修訂課程內容,逐步由過去的大部分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應用性較少,與軟件企業生產實際相結合不夠,甚至一些內容脫離了快速發展的軟件企業的需求現狀,向與企業生產實際、工程應用實際轉變。但是,課程中工程案例引入的還遠遠不夠,項目驅動教學剛剛啟動,課程內容如何更加貼近實際。如何按照“CDIO模式”運作,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究

1、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

針對教學應用型大學,按照教育部和財政部有關加強“質量工程”本科特色專業建設的要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僅要成為向高一級的高等學校輸送高素質的研究性人才的搖籃,同時也要為社會輸送更多從事計算機專業的高級技術人才。因此,要加強計算機領域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研究,以“夯實基礎、強化專業、精簡內容、優化課程”為指導思想,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發展為導向,建立符合學生知識基礎和認識規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吸引產業、行業精英和用人部門共同研究和制定與生產實踐、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做到“三構建三優化”,即:構建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輸出基地,培養應用型人才;構建具備深厚理論基礎底蘊的人才培養體系,輸送研究性人才;構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優化課程和課程內容;優化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注重實踐;優化授課學時。從而保證計算機人才培養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畢業即就業、就業能上崗、上崗成骨干”,采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訂單式培養為切入點,模擬市場對工程技術人才的要求進行實習和實訓,將企業所需人才與培養目標緊密地結合起來。

2、加強精品課程建設,促進教材改革

以精品課的建設為抓手,促進教材建設。課程內容要充分反映計算機產業和領域的新發展、新要求,注意硬件、軟件、應用三方面知識的合理搭配,跨學科內容的交叉和安排;加強教學研究和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注重因材施教,改進授課方式和教學手段、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養和鼓勵創新;提高多媒體授課水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網絡教學。

教材建設是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選用優秀的教材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本專業制定了嚴格的教材選用制度,教材選用時優先選用同行業所公認的經典優秀教材,特別是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也可以選用適用的面向2l世紀課程教材、“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和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本科教材。對教學內容更新快的課程注意選用學術造詣高的作者編寫的最新版教材。

3、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促進教研工作

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對師資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能按照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行業分析、職業及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行業、職業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能夠在學生專業技術上、就業上給予積極的支持與幫助。學校在建設雙師型隊伍過程中,應鼓勵與支持理論型專業課教師參與企業項目的應用研發,也可招聘一線的研發人員到院校從事實踐實習型課程的教學工作。

做好人才引進、青年教師培養和師資培訓工作,形成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結構;建立完善校內教師和計算機相關領域一線高級技術人員的相互學習交流、兼職授課等一系列制度和運行機制。建立教師培訓、交流和深造的常規機制,打造了解社會需求、教學經驗豐富、熱愛教學工作的高水平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4、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化實踐教學

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實踐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及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推進教學儀器設備建設和管理機制改革,使實驗教學的硬件和軟件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實驗內容的創新性、設計性和綜合性研究,為學生創造較大的自主創新和探索空間;在實踐體系的構建、實驗室開放、實驗室的開發和使用、實驗教學隊伍建設等方面建立科學規范的制度;加快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認真作好短學期的實訓工作,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深化畢業設計內涵,強化過程管理,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發揮學校先進的設施設備和專業師資優勢,開展校企合作,使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把學生送入企業中實習,觀摩、學習、參與企業的生產環節,使學生直接了解具體工作崗位的技術要求,掌握業界內計算機最新的發展趨勢,提高職業能力,增加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性,為畢業與就業接軌,為上崗工作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學校通過企業的反饋與需要,及時調整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更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三、總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面向社會對信息技術的需求,以培養應用型信息人才為目標。地方應用型大學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教學服務于社會, 一如既往的堅持“強化特色、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工作,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改革,創新培養模式,堅持產學研合作教育。在建立健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平臺、實訓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專業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內容,全方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推進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吳慶濤,等.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14).

[2]尤磊,王財玉.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0(13)

篇(7)

關鍵詞: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文章編號:1672-5913(2013)18-0016-04

中圖分類號:G642

0 引言

針對創新及創新人才的培養,美國制定了著名的“2061”計劃,旨在用一代人的時間根本改變美國的教育體制,造就新一代具有高度科學素養的國民。培養創新人才,是時展和社會進步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卻一直把學習已有的工業文明成果作為大學生培養的首要目標,注重知識的傳授,把教學過程理解為知識的積累過程,對大學生的評價立足于掌握知識的多少,而忽視了學生潛能、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創新教育”的理念,有力推動了教育改革。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課內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離不開課外嚴格的科研、實踐能力訓練。實踐證明,開展大學生科研能力訓練計劃是改革本科生教學模式的重要舉措,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

產學研合作是我國國家創新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它體現了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普遍規律,是當代各國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作用的基本途徑。政府導向與市場推動形成產學研合作在運行中的良性機制,已成為各國科技與經濟政策的基本內容。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國際公認的培養創新人才的最佳教育途徑,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對加快人才培養的要求,順應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

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計算機人才培養經歷了一個從到低谷的過程。在階段,幾乎每一所高等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專業。目前,計算機專業是全國各類專業中人數最多的專業,計算機專業由于其發展十分迅猛的特點,被學生和家長視為“艱苦難學專業”,同時由于其他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面臨極其艱巨的挑戰,如何加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成為勢在必行的迫切需求。針對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普遍存在著專業優勢下降、社會認可度下滑、創新能力不夠明顯等問題,從特色課程體系、產學研合作、實踐環節和國際合作4個方面進了改革與創新,筆者提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并探討和總結了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一些實踐和經驗。

1 新的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型

以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全英創新班”為對象,從全英課程體系、產學研合作、實踐環節改革和國際合作4個方面,提出了一個新的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型,如圖1所示。

1.1 全英課程體系

計算機類全英創新班(含本碩博連讀創新班和聯合班)通過高考招收優秀學生,所有必修課程聘請具有國外留學背景的教師(或直接從國外聘請教師)采用全英語方式進行教學,旨在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德智體全面發展,且具有研究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高級研究型人才(碩士或博士)。

表1給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全英創新班的課程體系。該體系綜合考慮了CC2005和國內外著名大學的培養方案,通過數學分析、離散數學、概率論和線性代數的學習,加強學生的數學基礎,大學一年級開設計算機科學概論、IT前沿技術、新生研討課,使學生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數字系統創意設計的設置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該培養體系除了傳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外,還開設了IBM模塊課程、Google模塊課程等國際著名企業模塊課程,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計算機最新技術同步。

1.2 實踐環節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包括課程實驗、大作業和課程設計、三年級優秀本科生進入教授科研團隊進行科研或工程項目訓練、學校教務處資助的學生研究計劃、校團委支持的百步梯計劃、各類科技競賽、通過各類著名企業俱樂部(IBM俱樂部、Microsoft俱樂部、騰訊創新俱樂部、Java俱樂部、視覺藝術俱樂部、人工智能俱樂部、網絡專家俱樂部)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構成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鏈,如圖2所示。

(1)三年級優秀本科生進團隊:從大三開始,對班級排名在前40%的學生,實行導師負責制,讓學生跟導師從事科研工作,與大四畢業設計捆綁。

(2)畢業實習改革:根據本科生對畢業實習提出的意見,滿足本科生在找工作時需要有項目經驗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院將本科畢業實習時間提前到暑假開始,加上9月、10月2個月,畢業實習時間大約為期4個月,并將優秀本科生進入團隊實驗室與畢業實習聯系起來。本項工作從2008年7月已經開始實施。

(3)ACM競教結合改革:繼續推進“高級語言程序設計”ACM競教結合改革;繼續推進“數據結構”ACM競教結合;新增“算法設計與分析”ACM競教結合試點;2011年起在這些課程的期末考試中增加了“機試”部分,隨后的下一個學期“機試”部分比例已達到50%,這些改革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1.3 產學研合作

(1)實習基地建設:2011年在前期實習基地的基礎上,又分別與TCL通訊控股有限公司、華軟集團合作建立了2個校內實習基地。目前學院分別與Google、Oracle、IBM、騰訊、TCL、阿里巴巴、廣州移動、金山等25家公司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大四本科生到企業實習4個月。2009年以來,本科生有近50%的學生到校外企業實習,其他保研和考研的學生大約占30%,剩下的學生在校內實習。學生可以通過到這些實習基地參與實際科研和工程活動,在實戰中增強自身的科研和工程能力。實踐表明,實習工作取得非常豐碩的成果。

(2)企業模塊課程:學院還積極與Google、IBM、EMC等國際著名公司合作,并開設了“IBM模塊課程”4門、“Google模塊課程”3門、“Atmenl模塊課程”1門和“EMC模塊課程”1門。

(3)校企共建實驗室:通過企業捐贈,分別建設“Google Androdi移動計算實驗室”“三星移動計算實驗室”“Atmel嵌入式系統實驗室”,改善了本科生實驗條件。學院接收企業捐贈共建實驗室的條件是捐贈的套數要足夠多,捐贈設備能夠真正地用于本科生實驗。

(4)騰訊創新班:2011年選送21名學生參加第二屆“華工騰訊創新班”。在此基礎上,2011年華南理工大學等7所知名高校攜手騰訊建立合作開放平臺,反響巨大。

1.4 國際合作

產學研合作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必然趨勢。產學研合作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直接面向社會實踐和科研創新,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學校與企業的結合充分調動了地方、部門和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學校與企業雙方就會把智力投資和人才使用效益統一起來并達到一致,這將更有效地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同時也能促進對高等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具體的產學研合作情況為: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先后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紐約科技大學、法國南特大學、法國Cnam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教學科研合作,合作形式包括推薦優秀本科生到國外攻讀博士學位、互派教師訪問、互派研究生、教材合作、共享雙方教學方法以及科研合作等方面。為計算機教育國際化創造了條件。2011年選送了近50人分別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阿肯色大學、法國Cnam大學、美國紐約大學Poly分校等國外高校攻讀博士學位或短期訪問。表2給出了具體的合作學校、合作內容及畢業后應該獲取的學位。

(1)聘請外教:2010年聘請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Ted教授承擔嵌入式系統、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2011年和2012年聘請香港科技大學Rymoll教授承擔數據庫課程教學;2012年聘請法國Nicolas Sicard教授給2011級創新班學生講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2012年聘請法國Pierre-Andr6 Galmes教授給2010級創新班學生講授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課程;2012年6月聘請IEEE院士意大利Fabio Roli教授為學生講授人工智能課程。

(2)校內國際氛圍培養:學院還開設計算機留學生班,通過定期開展“愛無國界融合互助”活動,創新班學生幫助留學生提高專業水平,留學生幫助創新班學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真正達到互助雙贏。

2 新的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型的成效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從2010年開設創新班以來,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通過學生英語水平考試、、競賽獲獎、出國學習等方面加以驗證。

(1)學生英語水平考試:2010創新班、201G聯合班、2011創新班、2011聯合班學生CET4和CET6考試情況見表3。

(2):2011年共18篇,2010級創新班和聯合班4篇,2009聯合班9篇。部分學生代表作見表4。

(3)競賽獲獎:2010創新班、2010聯合班學生競賽獲獎個數情況見表5。

(4)出國學習:2012年至今,學院聯合班和創新班共計派出出國學習的學生近百人,其中美國阿肯色大學一個學期(2010聯合班)1人;香港中文大學(2010創新班和聯合班)2人;法國Cnam大學暑期游學(2010創新班和聯合班)26人;國際(美國)硬件競賽(2010聯合班)2人;香港浸會大學暑期科研實踐(2009聯合班)5人;香港浸會大學攻讀博士(2009聯合班)2人;香港4所大學訪問2010創新班聯合班學生55人。

3 結語

兩年多的實踐表明:進行創新班模式的人才培養方式是有效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國際視野、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計算機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廣作用。今后還需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田德新,張喜榮,美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1(3):85-87

[2]劉智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實施要點[J],中國大學教學,20ll(1):12-15

[3]“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課題組。推進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J],教育研究,2007(3):16-22

[4]郝智,伍玉嬌,張金柱,等,以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為載體培養創新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71-74

[5]宋之帥,田合雷,盛義保,產學研合作培養研究生創新人才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4):1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99久久久国产自输拍| 香港台湾经典三级a视频|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 成 年 人 黄 色 大 片大 全| 欧美一性一乱一交一视频|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美丽人妻被按摩中出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av字幕在线中文| 日本japanese丰满少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人jizz日本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性一交一乱一伦|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妺妺窝人体色www婷婷| 国产情侣草莓视频在线|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华人黄网站大全|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 《乳色吐息》免费观看樱花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