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1 14:5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低碳發展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低碳旅游;經濟效益;九寨溝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20世紀90年代,人們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理念與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低碳經濟概念受到了全球的關注。與此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受到了低碳經濟概念的影響。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關于“走向低碳的旅行與旅游業”的報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2010年國務院推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這表明了政府為配合低碳經濟發展而對旅游業進行調整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雖然旅游業作為三大產業中的“無煙工業”,其對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影響微乎其微;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內旅游業與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地方的旅游資源被過度開發,旅游者與旅行社的不規范行為使得碳排放超標,嚴重破壞了原始森林、旅游景區等環境。本文以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世界遺產名錄之一的九寨溝為例,分析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對九寨溝的經濟效益影響,探討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二、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的現狀
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經濟的現狀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九寨溝在旅游景區與旅游業中強大的影響力來說:九寨溝處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溝內分布著108個湖泊,有著“童話世界”的譽稱;而且作為世界遺產名錄,九寨溝在國外友人心目中也有著美好的形象。例如:澳大利亞青年大使發展項目的志愿者艾米與蒂姆每年都要到九寨溝為游客講述環境保護課程,這足以可見九寨溝的世界地位。且從九寨溝每年的游客量數據來看,九寨溝1984年的游客量只有僅僅的27529人,到了2010已達1700297人,年均增幅達17.19%,這足以看出九寨溝對全球各地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九寨溝景區管理局高瞻遠矚的措施使得旅游景區與景點都保持完好。1999年,九寨溝旅游景區開始實施禁止外來車輛進入景區、統一采用綠色環保觀光車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車尾氣排放,保證了九寨溝的空氣質量;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九寨溝的汽油與柴油年使用量在2007年達到高點后,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兩者的降幅分別為6.47%與37.48%;同時,九寨溝每年在交通道路與工具分別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改造,從2001到2010年已分別累計投入2105萬與21045萬。同年,九寨溝管理局啟動了退耕還林(草)工程,完成退耕還林(草)6000畝;2001年,九寨溝管理局關閉了景區內所有賓館,實行“溝內游、溝外住”,減少了游客食宿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些措施使得九寨溝的各景區與景點都保留著最原始的面貌,環境依然優美,生態依然平衡與和諧。
三、低碳旅游與低碳經濟對九寨溝旅游業的經濟效益影響
(一)低碳旅游概念符合當前九寨溝的管理理念
低碳旅游就是指在旅游活動中,盡量降低自身的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碳排放量,倡導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旅游。如前所述,九寨溝景區管理局早在1999年就開始采取各種措施維護景區與景點的環境與秩序;例如:禁止外來車輛進入景區、統一采用綠色環保觀光車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車尾氣排放、啟動退耕還林(草)工程,培養植物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與制造氧氣的功能,創造二氧化碳的自然吸收器與凈化器、對游客住宿采取“溝內游、溝外住”的措施,且控制景區游客數量,降低人呼吸與其他行為的碳排放量、對垃圾采取打包運往外面處理等措施。九寨溝的這些措施與低碳旅游的本質意義不謀而合,因此,在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完全符合當地的經營理念,降低了溝通與磨合成本,有利于低碳概念更快、更深、更好地滲透于理念中。
(二)低碳旅游有利于促進九寨溝的經濟健康發展
第一,旅游業作為服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占用的資源遠遠少于其他行業,并且旅游業的許多資源都是可以循環與永續利用的,因此,發展九寨溝的低碳旅游業將使得九寨地區的經濟更健康、更好地發展。第二,無數次的實踐證明:低碳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有著密切的關系,低碳旅游概念有利于促進景區與景點環境的改善,而環境的保護與改善將有利于九寨溝旅游業的循環利用,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且也大大降低了景區與景點的環境維護與修復成本,形成更深層次的利益機制。第三,低碳旅游作為低碳經濟的附屬概念,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因此,九寨溝低碳旅游的發展將大大推動九寨地區低碳經濟的發展,成為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三)低碳旅游有利于催生與帶動九寨溝景區其他行業的發展
旅游業是一個復雜、多層次的行業鏈條,旅游業的發展將深深影響與帶動著其他行業的發展。例如:旅游景區的住宿與餐飲業、拍攝業、游樂場等等。而低碳旅游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其提出將會催生一部分與低碳旅游概念相關的行業,而這部分行業的發展與九寨溝的低碳旅游業形成良性與循環的產業鏈條,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同時,景區一些行業也會因為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對原先的生產、經營與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形成新的發展理念,從而更好更快地帶動景區經濟的發展。
(四)低碳旅游有利于促進九寨地區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創新,形成新的經濟熱點與發展點
低碳旅游在九寨溝的全面推廣與普及會大大改變景區及周邊地區的衣食住行模式,例如:交通方式的改變,由原來碳排放量較大的汽車、摩托車等方式轉變為電動車、三輪車及其他交通方式;住宿上由原來的水泥建筑變換為竹房、草房等;餐飲方面由大魚大肉變為清淡的習慣;而這些方面的創新將形成新的經濟發展點,促進九寨溝旅游業往更高層次進步。
(五)低碳旅游有利于帶動景區的就業,提高生活水平
低碳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與概念,其發展不僅僅帶動其他行業與企業的發展,而且還會促進另一部分人的就業,特別是當地大學生。因為低碳旅游相對于平常的旅游模式,其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與技術含量,所以,其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這將帶動景區的新一輪就業潮,繼而提高生活質量與水平。
四、目前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經濟存在的問題
當然,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經濟并不是一帆風順,就目前的現狀來說,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游客與當地居民素質不足以推動低碳旅游概念的全面普及。雖然管理當局出臺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與低碳控制措施,然而由于四川九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對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全面,環保意識也比較薄弱。例如: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游客的選擇出發點不是因為環保,更多的是因為舒適、方便與價格;在居住環境的選擇上,游客幾乎都是出于居住條件的舒適、空調及電視等設備是否健全,完全忽略了低碳與環保的概念。同時,在短途旅游中,大部分旅客為了方便,選擇了會帶來更多碳排放的自駕出游模式。游客與居民素質和環保概念的低下使得九寨溝推動低碳旅游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第二,九寨地區相對落后的經濟基礎與水平。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更確切的說,是先有低碳經濟,再有低碳旅游。因此,在低碳旅游大力推廣于九寨溝景區前,首先要發展九寨地區的經濟與低碳經濟水平,這將極大關系九寨溝低碳旅游模式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九寨溝地處四川地區,經濟基礎與實力遠遠落后于東部沿海城市,而技術創新也不如東部地區;為此,其阻礙了九寨溝低碳旅游的發展。
第三,低碳旅游配套設施有待加強。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廣需要配套設施的加強與完善,而從目前九寨溝的設施現狀看,對低碳旅游的準備有待加強,例如:交通、住宿、污染處理等方面。這其中有當地經濟不發達、科技落后等因素的影響,但是無論如何,完善低碳旅游配套設施是當務之急。
五、解決對策
(一)加大低碳保護宣傳力度,倡導低碳旅游方式
環保觀念與意識的薄弱是九寨溝發展低碳旅游的障礙之一;而如何解決該問題,提高劇名與游客的環保與低碳意識,就需要政府、媒體以及企業加大對低碳旅游的宣傳力度,讓踐行低碳旅游不僅成為公民對自然環境保護的一種責任,更讓其成為一種流行時尚。在低碳旅游概念提出之前,九寨溝便在低碳交通設施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在景區內強制推行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綠色環保觀光巴士、修建徒步棧道、推廣自行車騎游項目;這些行為既豐富了景區內旅游交通方式的選擇,且又增加了低碳旅游的樂趣與低碳旅游的環保性。與此同時,九寨溝旅游管理局在編制《智慧九寨專項計劃》過程中,又在九寨溝景區內先后舉辦智慧景區研討會、發展低碳旅游和如何進行低碳管理的專題講座以及發展低碳旅游國際論壇,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研究探討了低碳旅游模式,另一方面對低碳旅游知識進行了宣傳普及。
(二)創新與發展低碳旅游的衣食住行方式
衣食住行方式的選擇是旅游的重要支撐,也是低碳旅游能否成果推行的關鍵。據相關數據顯示:衣食住行在旅游業總能量需求中占50%的比重;因此,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低碳節能,對九寨溝低碳旅游業的節能空間很大。不同的旅游消費方式,其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差別很大;不同環境水平的基礎設施和景區、不同類型的食物以及不同環境標準的酒店等各種旅游消費方式,其所產生碳的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建議旅游者盡量以短距離目的地來代替長距離的旅游目的地;盡可能選擇以火車等地面交通方式代替航空交通工具;在旅游目的地,可多采取公共交通、步行和騎自行車的游玩方式。同時,游客在住宿的時候,盡量選擇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多考慮小規模酒店或青年旅館等,并且節制欲望,學會節約,盡可能的不浪費能源,不制造太多的垃圾,為旅游生活做減法。
(三)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低碳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九寨溝低碳旅游的發展制約因素很大部分就是經濟因素;可以說,九寨地區經濟的落后極大地阻礙了低碳旅游的發展與推廣。因此,發揮特色產業,吸引外資,促進當地的經濟特別是低碳經濟的發展是低碳旅游進行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焦瑞,陳秋宇.九寨溝對我國全面推行低碳旅游發展的啟示[J].中國商貿,2011.
一、低碳生態城市的概念與內涵
“低碳生態城市(Low-Carbon Eco-city)”概念是“低碳經濟(Low carbon Economy)”和“生態城市(Eco-city)”這兩個關聯度高、交叉性強的發展理念復合起來的綜合概念?!暗吞冀洕钡母拍钍窃趹獙θ驓夂蜃兓⑻岢珳p少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中溫室氣體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這一概念脫胎于2003年英國政府在題為“我們未來的能源:低碳經濟(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的《能源白皮書》中提出的“低碳經濟”概念,切入點是能源的利用和氣候的變化。盡管地球變暖是否由人類活動引起還有爭議,但是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的發展方式對氣候造成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因此提出要從能源角度和氣候角度,保護地球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提出低碳的理念,并提出城市的發展要遵循低碳理念。“生態城市”是基于生態學原理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這個概念最早是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NSCO)在“人與生物圈(MBA)”計劃中提出的,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從生態學的角度用綜合生態方法來研究城市。
低碳生態城市不是“低碳”、“生態”、“城市”
三個詞的簡單疊加或者說用“低碳”和“生態”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相結合,創造了一個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義?!暗吞肌辈粌H局限于降低碳排放,更延伸到經濟產業、消費理念,甚至是城市的集約化發展道路上,從能源資源角度進一步強調了生態化。“生態”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態,超越了原有單純的學科意義,發展成為一種方法論,用于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種系統方法論?!俺鞘小币呀浲黄屏藗鹘y意義上的城市,是在對傳統城、鄉辯證否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城-鄉復合共生系統,是人類住區發展的高級階段。(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2011)
在以上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博士把生態城市與低碳經濟這兩個關聯度高、交叉性強的發展理念復合起來,在2009年國際城市規劃與發展論壇上首次明確提出“低碳生態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態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節能、環保型城市,是一種強調生態環境綜合平衡的全新城市發展模式,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基礎上,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低碳生態城市”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認可。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低碳生態城市可理解為是生態城市實現過程中的初級階段,是以“減少碳排放”為主要切入點的生態城市類型(沈清基等,2010),也即“低碳型生態城市”的簡稱。
二、城市低碳生態化的策略與路徑
(一)城市低碳生態化發展的總體思路
大力發展低碳生態城市建設,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城市發展道路是塑造新的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方面。當前,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反思和改變舊有的城市建設理念和發展模式,探索符合可持續要求的城市發展道路。總的來講,推動低碳生態城市合理、有序的發展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不同類型低碳生態城動態評價綜合指標體系,按照可持續發展程度對低碳生態城進行分級評價,引導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設生態城的創新意識,逐步推動同類城市在生態城建設方面開展友誼競賽并實現互幫互學;
2、建立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合作機制;
3、充分借鑒中國傳統的生態思路,創建有中國特色的低碳生態城;
4、通過良好的設計和精細的管理,使城市成為景觀上具有吸引力,具備良好服務、設施齊全、社會和諧的宜居城市;
5、通過建設成本可負擔、發展模式可模仿、自身發展可持續的“先鋒”城市實踐,引導全國其他城市轉變發展模式。(仇保興,2009)
(二)城市低碳生態化發展的引導政策
為了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10年8月15日啟動五省八市低碳試點工作,并積極推進低碳試點實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時,近期正在組織實施“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這個方案重點從強化目標責任、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實施重點工程、加強節能低碳管理、發展循環經濟、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完善相關經濟政策、推動五省八市試點、健全體制機制等十個方面,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11年6月,財政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關于綠色重點小城鎮試點示范的實施意見”(財建〔2011〕341號),在“十二五”期間積極開展綠色重點小城鎮試點示范,9月份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一批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財建〔2011〕867號),公布了第一批試點示范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名單,①推進綠色小城鎮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監督考核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10年正式啟動了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工作。2010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深圳市政府共同簽署了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協議,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與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國家低碳生態城示范區——無錫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協議》;2010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河北省共同簽署《關于推進河北省生態示范城市建設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合作備忘錄》;2011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成立低碳生態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組織研究低碳生態城市的發展規劃、政策建議、指標體系、示范技術等工作,引導國內低碳生態城市的健康發展。同年6月,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低碳生態試點城(鎮)申報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建規〔2011〕78號),啟動新建低碳生態城鎮示范工作。另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與美國、瑞典、英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有關部門簽署了生態城市合作方面的諒解備忘錄,共同開展生態城市方面的國際合作和交流。
(三)城市低碳生態化發展的推行步驟
低碳生態城市的推行主要包括診斷、規劃、實施、運營、評估五大步驟。規劃和設計之前需進行診斷,診斷城市現狀的生態制約條件和價值點;建立一套綜合實施體系,確保規劃的有效實施。運營是一套體系措施,需要對城市運營狀態實施信息監控和動態管理,及時驗證、校準和調整城市規劃;評估是檢驗基礎,評估城市建設及運營狀況,其結果將成為新一輪診斷依據。
三、城市低碳生態化發展的踐行概念與內涵
(一)城市低碳生態化發展的總體概述
根據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學術交流部所做的一項統計表明,截至2012年2月,中國地級以上城市提出低碳生態城市有關建設目標的城市已達280個,②占到地級市比例的96%,如下圖2所示。
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設目標層面的積極響應和倡導,相當一部分的城市(城區)也已經開始了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實踐活動,這些結合各自地域特色開展的實踐探索為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以及運營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利于從中總結和歸納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生態城市發展策略。
(二)城市低碳生態化發展的類型分析
根據目前正在開展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案例用地性質和開發建設模式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三類:新建地區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現有城區改造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和現有城區擴張發展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
1、城市新建地區低碳生態化的實踐
這一類型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是指在既有建成區以外,以低碳生態發展模式開展新城的建設。調研發現,低碳生態新城的選址所占用的土地性質各不相同,其中中新天津生態城和唐山灣(曹妃甸)生態城具有探索型的代表性。其特點為,開發建設過程中盡量不占用耕地或實現占補平衡,是以鹽堿地、灘涂地的生態化恢復、改造為主進行的從規劃到建設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
相對來講,低碳生態新城實踐受到的現狀約束性因素較少,規劃設計和建設發展的余地較大,可以通過制定指標體系等手段來較好地和相對完整地應用低碳生態城市有關的規劃設計理念和技術,全方位地開展建設活動,但同時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資、建設成本相對較高、人口集聚、產業集聚需要依托周邊城市輻射力等方面的缺點。目前中國所進行的低碳生態城市實踐多數屬于這種類型。(李迅等,2011)
2、現有城區原址改造的低碳生態化實踐
如今,許多人見面都會互問:你“低碳”了嗎?低碳,已然成為現今社會最時髦的流行詞之一。在保險領域,各種形式的“低碳”行動正在進行,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投保、投資方式。
“低碳”保險產品整裝待發
中國平安集團近日宣布,將響應政府節能減排號召,于近期啟動“低碳100行動計劃”,推出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以自身的低碳運營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這100項低碳計劃涵蓋平安集團保險、銀行和投資三大業務,包括保險領域的環境污染責任險、車險費率與環保指標聯動的綠色車險、針對氣候惡劣地區的小額保險,銀行領域的綠色信貸及相關中間業務,投資領域的投資環保產業、證券輔導上市的環保審查以及成立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以環保產品為例,2008年,平安作為首家中資保險公司推出平安環境污染責任險,該險種承保被保險人在被保險場所的區域內從事保單載明的業務時,因突發意外事故導致污染損害而造成的第三者損失,保險周期以一年為單位。據了解,2009年該款保險保費收入約500萬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一項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能夠較為有效地應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綠色保險。國際經驗證明,一個有效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能夠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贏。
無獨有偶,去年11月,天平保險也開始嘗試開發環保型車險產品,例如根據行車里程和區域設計產品,給予行車里程少、行車區域固定的客戶以更多的保費優惠,意在鼓勵多乘公交,引導客戶綠色出行等。
“低碳”行動正在進行
在無紙化作業中,低碳理念也無處不在。平安集團通過辦公和作業的無紙化,每年可在核保、核賠和保全等環節節約用紙逾兩億張,約合8.72噸;同時,通過使用低能耗IT設備與高效能制冷設備,采用虛擬化技術,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了整體能耗,并減少了碳排放。同時,電子保單、電子投保書、電子函件及電子保全等業務的推廣,也大量節約了在銷售和服務各環節的紙張消耗。以平安壽險的電子函件為例,2009年45萬個電子函件用戶共減少發送紙質函件100萬封。
作為國內惟一一家專業車險公司,天平保險的電話車險是綠色發展模式的重要布局,客戶足不出戶,在網上便可獲得產品報價、在線投保及支付保費等。這些舉措均是為了減少中間環節,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和資源,以降低碳排放量。
險資提前布局“低碳股”
除了在保險產品方面做好準備,保險資金還開始提前布局低碳經濟概念股。
關鍵詞:綠色交通運輸 循環交通運輸 低碳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是國家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我國交通運輸發展與資源、與環境的負外部性矛盾十分突出,成為交通運輸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瓶頸之一。為加快推動交通運輸業轉型發展,全面落實黨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建設“兩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業,交通運輸部2013年5月22日印發了《加快推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之后,交通運輸部決定開展“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期綠色循環低碳示范項目評選活動。江蘇、浙江、廣東、河南、上海、南京、無錫等省、市各級政府迅速響應,制定和實施加快推進綠色低碳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區域性試點實施方案,綠色循環低碳成為當前交通運輸業廣為接受的發展理念和行動方向。但是,行業內對綠色循環低碳交通概念還缺乏系統、深入解讀,乃至存在諸多認識誤區??茖W界定和理解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概念內涵,對于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十分重要,也是其重要前提。
一、概念背景考察
交通運輸屬于一種經濟形態,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概念內涵實際包含綠色交通運輸、循環交通運輸、低碳交通運輸等的三個概念內涵,它們對應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分別是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能源經濟學。對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的反思,引發解決經濟發展方式變革問題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的主旋律,在上面的經濟學領域產生了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新概念,從而也派生出綠色交通運輸、循環交通運輸、低碳交通運輸等概念。這六個概念的實質是一致的,都體現出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對發展理念新的思考最早起源于英國,在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阿瑟?喬治?斯坦利提出生態系統概念。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卡爾遜在他的著作《寂靜的春天》揭示出生態系統破壞會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提出 “宇宙飛船經濟理論”,該理論明確以循環式經濟代替過去單程式線性經濟理,因此,鮑爾丁被認為是循環經濟的最早提倡者。1989年英國經濟學家皮爾斯出版《綠色經濟藍皮書》首次提出綠色經濟概念。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英國2003年2月24日頒布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化被國際社會廣泛共同關注,1992年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1997年UNFCCC的補充條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得到84國簽署 ,到2009年月,發展得到183個國家簽署(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這些理念、思想、理論與方法傳入我國后,國內學者出現大量討論這些議題的研究文獻,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在宏觀、中觀、微觀等層面展開。屬于中觀層面的交通運輸亦出臺一系列政策,如交通運輸部相繼出臺了《公路、水路交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公路水路交通節能中長期規劃綱要》、《建設節約型交通指導意見》、《公路水路交通節能中長期規劃綱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等指導性意見或規劃。
二、概念的基本內涵
從整個人類與地球的共同利益出發,用科學的、倫理的、注重生態的方式對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做出可持續的創造,并進行進一步公平合理的分配。這是國際維基大百科全書對綠色經濟的定義。借鑒此意,綠色交通運輸就是指出于保護環境和減小能耗的目的,通過各種節能減排等環保手段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交通運輸運行經濟形態,是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改善、資源得以有效保護的嚴重交通運輸發展狀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為“三低三高”,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高循環、高碳匯和高效率。
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對“循環經濟”一詞作出如下定義:在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進行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由此可推斷,循環交通運輸是指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和服務消費、廢棄物處理的過程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交通運輸運行經濟形態。循環交通運輸的基本特征是一低兩再一高,即低消耗、再循環、再利用和高效益,其根本內涵是交通運輸資源的循環再利用,重要的是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最大的交通運輸經濟和社會效益。
與傳統經濟體系相比,在生產和消費方面中一個新的經濟、技術和社會體系,更能夠滿足節能減排的需求,并且還能維持保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上升趨勢。這一關于低碳經濟的界定來源于2009年出版的《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途徑》。由此可見,低碳交通運輸是交通運輸領域的碳生產力和人文水平綜合可持續發展并都達到一種高層次經濟狀態,其本質在于通過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排放量又實現高規模高質量的交通運輸發展。低碳交通運輸概念突出的是要降低碳排放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貢獻,其本質是提高交通運輸能源的利用效率、創新建立交通運輸清潔能源結構,關鍵是觀念轉變、技術、制度的創新。
關鍵詞: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引言
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能夠大幅度地降低工程的能源消耗量,另一方面,還能大大減少有害氣體、液體以及固體的排放和污染,從而有效減少企業施工帶來的碳排放量,能對環境減輕破壞和污染,這樣就實現了施工企業的環保目的,也提高了工程建材的使用效率,為企業節約了成本。對消費者來講,建筑設計中融入了低碳節能新理念的同時,在建筑中會吸收一些高科技的綠色產品,對廣大消費者來講是提供了一種低碳、綠色、健康的生活居住環境,對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都是一大進步。
1、建筑設計的低碳理念分析
對于低碳節能的現代設計來說,內容及其豐富和充實,一般包括環境舒適健康、材料天然型、節能環保、能源優化等等,接下來筆者將分條陳述。1.1舒適健康的環境在用戶體驗方面來講,環境的健康和舒適程度是用戶最為看重的,為了保障這些條件,就要在設計上注意建筑的結構、質量、采光和溫濕度等多種條件組合。1.2選擇天然材料選擇天然型建筑材料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居住條件的健康無害,通常在室內材料的選擇上多青睞于天然型材料,并且這些都要經過專業人員的嚴格檢查。1.3節約能源節約能源的意義在于資源的高利用率和成本的節約,在低碳型建筑設計中應該優先選擇節能型的建筑材料,運用專業技巧優化結構。1.4節能節能的具體措施是使用節能的技術和材料來優化建筑的條件組合。1.5優化能源組合指的是有效利用新型能源,為建筑設計出謀劃策。
2、我國的低碳建設設計現狀分析
建筑行業吸收使用低碳節能新理念,所強調的是提倡使用清潔能源或建筑材料,從而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就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低碳型建筑提高對環保的關注度,它的發展進步會推動人們對環保節能的新生活環境的要求,從而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進步。目前我國對低碳型建筑的認知方面還有一些問題或者誤區,阻礙了低碳建筑行業發展。有很多投資者目光不夠長遠,他們僅僅看到眼前利益,認為使用節能型材料或者新型材料會加大施工的成本從而擱置低碳節能型建筑設計,這實在不是發展的長久之計。
3、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的有效對策
3.1選擇節能系統
要想大力的推動我國低碳建筑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要借助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的支持和協助。低碳建筑的重點不僅在于對節能建材的使用,還有優化能源和重復利用資源等事項。針對我國地域遼闊這一具體條件而言,想要實施低碳型建筑設計應該考慮到地區的差異性,因地制宜地開展低碳建筑。不同地區的能源使用和消耗等情況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設計時,應該將地區特點考慮其中,從而選擇最恰當的節能方式。
3.2在建筑設計中低碳理念的具體應用
3.2.1利用低碳的建筑材料對低碳型建筑設計理念的實施,可以大致分為以下步驟:第一,提高建材使用率。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該對其進行整體化一的設計,減少其相關因素的影響。第二,實現資源的重復利用,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使得建材使用率最大化。第三,嚴控材料的大肆浪費。第四,增加建材利用率的另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廢棄的建材進行重復利用,積極探究其利用價值和分配。3.2.2合理地選取建筑材料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選擇建筑材料非常關鍵,這些環節都是可以減少浪費的好機會。選擇建材包括施工的基礎設備和內部裝修的材料。事實上,很多的建材都是對環境有害的,因而合理的挑選建材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很有必要加大對新型綠色低碳材料的開發和研制,這樣能夠更大程度的滿足低碳設計建筑對建材的需求。3.2.3合理的利用建筑控制在建筑設計的時候合理控制建筑面積,能夠大幅地減少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的耗損,比如日本人在建筑過程中總是格外重視空間的合理分配,因為最高效的利用空間。另外,考慮高效的利用空間,還可以將能源的再利用因素和空間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比如,設計住房戶型分配時需要對建筑空間本身的可變性和靈活性進行充分的考慮,還要考慮到施工的時間和功能,這樣不僅可以使建筑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之外,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垃圾。3.2.4對建筑環境進行充分的考慮在建筑設計時,應該將建筑工程的周邊環境考慮其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制約因素。首先,充分調查當地的建筑周邊環境,以當地具體條件為考慮基準來決定設計因素,最大可能的使得現代建筑和當地環境十分和諧的融為一體,不破壞當地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文化。例如,實行低碳設計理念,首先要對周邊環境也進行同化,在不破壞原建筑基礎的條件下開展低碳設計建筑實施。其次,應該對綠化帶的設計給予充分的分量和比重,綠化設計的高低往往直接預示著建筑的低碳理念的實行程度,也是用戶健康、綠色生活條件的基本要求。最后,在大工程比如城市規劃中要兼顧道路設計,對整個道路交通網有整體把握,使得人工設計最好的模仿和融于自然環境,確保低碳型建筑的開展。
4、結語
總的來講,低碳環保的新型理念對建筑設計十分重要,制約著建筑行業各個環節的發展。具體實現低碳節能型的建筑應該非??粗刭Y源的重復利用和建材上的節能這些方面,在建筑設計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和分析實際問題和成效,以此保證低碳理念的實行。為了為用戶提供健康、舒適又綠色環保的新型居住條件,工程的設計師應該將低碳環保理念融入實際設計中,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門窗,2014,04:226+230.
[2]駱瑩瑩.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6:216.
[3]徐振華.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門窗,2014,11:210+212.
[4]齊紹東.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環球人文地理,2014,24:89.
[5]廖廣.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08)
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個詞似乎來得有點早。前些天,北京宣布進入汽車時代,比美國晚了數十年,我們的國民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后剛剛迎來了較為富裕的生活方式,便開始迎接低碳時代的來臨了。我們該當如何接受呢?
“低碳”承諾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低碳”概念的背后帶有濃重的國際政治博弈色彩,尤其對于中國和其他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含義是復雜的。但是令人驚異的是,在本次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對世界做出了不凡的承諾,雖然會議本身的結果幾乎成了世界的笑柄,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再次在全世界彰顯。
回過頭來說,中國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自己給自己加了這么大的壓力呢?我認為,對于當前的中國來說,這是有著長遠戰略考慮的――
肩負人類的責任
面對著不斷融化的南北極冰山,面對著失去棲息地的北極熊,面對著不斷對人類家園施虐的自然災害,正在發展經濟的中國必須承擔起責任。我們發誓不要重走西方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對于廣大中國人民來說,甚至對于世界人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發展理念。以國家的高度,倡導并承諾低碳化發展,對于中國的國際形象、對于中國企業的發展之路、對于中國人民生活方式的轉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戰略轉型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雖然現在已經被譽為世界的加工廠,但是,整個經濟大都在價值鏈的末端,雖然發展的體量很大,但是綜合效益水平并不高。中國政府積極倡導并推行低碳經濟模式,對于能源并不充足的中國來說,是戰略轉型的絕好時機。在這一點上,我們與西方國家所面對的局面基本相同,我們與西方國家的起步點差異并不太大,并且我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增長點。是否能夠成功達成戰略轉型的目標,是對中國的一個挑戰,但是如果我們不主動迎接這個挑戰,也許就會喪失發展的機遇。
真正尋找自己的道路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基本上是在追逐西方的發展軌跡。中國的企業都把西方的相關企業作為自己發展的標桿,中國的管理學界也都把西方的管理學理念奉若經典。三十年來,這些管理理論與技術確實幫助了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但是,時至今日,中國企業中的許多領先者已經走到了時代的前列,面對未來的發展,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不再是西方大企業曾經面對并解決的問題。我們所面對的市場,也是全新的、沒有多少先例可以借鑒的狀況。以什么為突破點尋找未來的客戶價值,將是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世界性問題。在這個時刻,中國企業必須獨立思考,必須找到自己的道路。低碳經濟,是迎接未來波瀾的新的支撐點。我們是去占領還是先讓別人去嘗試從而繼續模仿?答案就是如此分明。
“低碳”經濟對中國的挑戰
但是,低碳經濟對于中國的發展來說還有諸多挑戰。
中國經濟發展的高度不平衡,使得低碳概念不會高度統一。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發展還處在高度不均衡的狀態。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已經基本進入較發達的經濟區域行列,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甚至堪與發達國家的先進城市相媲美。對于這些城市的居民與企業來說,接受低碳概念并不是很難。但是,正在積極追趕的中部地區和剛剛起步、甚至還處于相當貧困狀態的西部地區,讓他們接受低碳經濟,實在是很難,甚至無從談起。如何能夠緊扣中國的國情來進行低碳經濟的發展,是對中國的重大考驗。
中國企業的經營方式面臨重大考驗。
前面我也說到,中國的大多數企業處于國際價值鏈的末端,處于高耗能、低產出的狀態中,甚至在這種狀況下,經營活動依然舉步維艱。因此,低碳經濟概念雖然提出來了,但是距離落實到企業里,還有著漫長的路要走。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一些龍頭企業肩負起戰略轉型的重任,通過自身的發展,帶動行業、地區的低碳化轉型。對于一般企業來說,可能更多的是從自身的一般經營性活動中找到低碳化的路徑,為中國的低碳價值取向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低碳相去甚遠。
大約在1990年左右,我就在一份資料上看到一個數據,指出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都達到如美國人一樣的生活方式,那么我們一共需要26個地球。因而從那時起,我就不再相信美國的國際政策是為了讓全球共同富裕起來。因為我們要么沒有那么多的地球供我們發展,要么無法要求美國人大幅度降低自己的生活水準。
長久以來,美國的生活方式極大地吸引著中國的民眾,尤其是那些先富裕起來的一批人,更是積極享受著美國般的優裕,并且普遍為國人所向往,并且從心態上來說,比普通的美國人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大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位的鉆石消費大國,這一系列的新聞不斷沖擊著國人的眼球,更多的中國人前赴后繼地沖進這種以美國為代表的生活方式之中,并且難以自拔。國人對于更大、更多的住房的追求,國人對于更高級汽車的追求,都還在不斷攀升。在北京的道路上,我們看到多少超過70%的非營運小汽車是只有一個司機的狀態在行駛。讓我們的國人在剛剛富裕起來不久就去接受低碳生活水準,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更不用說在中部和西部地區,讓他們放棄發展,是不可能也是不應該的事情。
我們如何應對“低碳”經濟的到來?
從做秀到傳播理念
前些天,廣州地鐵里一批倡導低碳的青年人搞了一次“不穿褲子乘地鐵”的行為藝術。相信這種雷人的行為還將會不斷地在各地上演。當然,做秀有做秀的作用,對于迅速吸引民眾的注意力,對于高強度地傳播低碳概念具有無可匹敵的作用。但是,低碳遠不是這樣的做秀就可以達到宣傳作用的。要想讓國人真正理解低碳生活與低碳經濟,還需要我們的科普工作者、我們的傳媒行業真正拿出科學精神,對民眾進行長期的啟蒙式的教育,將低碳概念與發展理念進行更深入更細致的傳播。
從概念宣傳到行動指南
僅僅傳播概念與理念也是不夠的。對于廣大國民來說,知道低碳概念應該不難,但是,要讓他們真正理解低碳對我們行為的具體要求,并且真正地依照這些行為要求去執行,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此,對于相關的組織和管理機構來說,有效傳播低碳理念的同時,更應該逐步制定出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發展狀況下民眾的低碳生活行為指南,讓民眾真正知道應該如何去做。這種指南不應該簡單地以國外的相關標準和行為規范為依據,更應該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與中國人的生活習俗相結合。事實上,很多民眾即便知道了低碳的概念,也很難做出專業的選擇。對于個體甚至企業來說,用我們身邊的鮮活的低碳減排行為作為案例進行深入廣泛的宣傳,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但這項工作真的是任重道遠。
從行為倡導到政策法規的制定
對于國家的低碳減排承諾來說,僅僅依靠倡導也還遠遠不夠。在進行行為倡導的同時,也要逐步制定相應的政策甚至法規,鼓勵那些積極實施節能減排的個人與組織,懲戒那些在達成共識的領域不能積極履行責任的組織和個人。
從個人行為到企業經營行為
對于人民群眾個體來說,似乎只有在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出行方式的低碳化以及屬于個人的工作方式的選擇上努力改變,可是這些對于整個社會的低碳化還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對于各類組織來說,努力通過經營行為的轉變實現低碳化,才是中國真正實現變革的關鍵。對于企業來說,應該從三個層次開展相應的工作:首先,通過在企業文化中加入“低碳文化”要素,倡導員工改變個人的生活和工作行為,積極為企業和社會的低碳化做出貢獻;
其次,在企業的組織與制度變革中積極進行低碳化的措施實施,比如辦公用紙、會議組織安排等等;
(一)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概念不同
在資源維護的角度上看,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都是為了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而實行的經濟發展方式,其實,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循環經濟指的是將自然資源循環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來實現經濟的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能夠使自然高效使用起來,讓自然資源能夠最大限度的運用起來,減少浪費自然資源的不合理浪費,對資源的循環利用來達到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資源,讓自然資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載力之中,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這一經濟發展方式能夠讓國家的經濟結構趨向于服務業發展,發揚新興產業。由此可見,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
(二)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提出的時代背景不同
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提出的社會形態、時代特征、提出緣由等等方面存在差異。在20世紀六十年代時期,各個國家的工業經濟發展迅速,但是自然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為了能夠讓自然資源高效利用起來,保護本國資源安全,在國際工業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美國經濟學家便提出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式,讓國家兼顧經濟效益與資源效益,對自然資源的高度保護,并且不放松工業經濟的發展。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大氣排放的增加、工業的不合理經營等等行為出現了嚴重的“溫室效應”,給世界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根據這一世界嚴峻現象,英國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經濟發展方式,倡導綠色生活,減少對大氣的排放,由此可見,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兩者提出的時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側重點不同
循環經濟的概念決定著循環經濟是以再使用、再利用為側重點,將同一資源進行不同的使用,讓各個環節循環連接起來,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是以循環使用自然資源來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目的的發展方式;低碳經濟的概念則決定著低碳經濟是以少使用、少排放為側重點,工業的大量浪費讓自然資源面臨匱乏,工業的不合理經營造成大氣的污染,讓低碳經濟的成為了當今重要的經濟發展方式。
二、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相同之處
(一)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核心內容相同
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都是在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受到嚴重威脅的形勢下提出的,為了解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矛盾。工業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面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與否和經濟利益維護與否的問題,企業家在這兩方面進行取舍,但是,其實還有可以不讓經濟發展建立在破壞自然資源和污染自然環境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讓資源可持續利用,讓經濟可持續發展,這就是兩者的核心內容:可持續發展。
(二)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業發展在犧牲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進行,不僅僅是是對當今自然資源的破壞,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是在浪費自己的子孫后代的社會財產。人們對這種行為產生的后果而產生愧疚感,他們對這種行為進行反思,并想通過實際行動來進行彌補,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希望了能夠挽回對自然資源破壞的損失,并且造福于子孫后代。
(三)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所需的社會條件相同
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不是憑空實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條件的支撐,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作為綠色經濟發展方式,一種環保的發展模式,當然,實行這兩種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在工業方面提供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減少因設備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環境破壞。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