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民族與歷史論文

民族與歷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1-31 15:50: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民族與歷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族與歷史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保護

 

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1]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保護及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我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全國各地貫徹落實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實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務地方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在這個新課題上應該當仁不讓,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曾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是緊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實踐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護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應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推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一)人才培養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態的人文歷史論文,文化形式與文化空間只有在傳承發展中才能保證其鮮活的生命力。”[3]根據這一特點,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除了進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記錄、整理之外,還應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而高校匯集了大批的青年學生,他們是傳承與創造發展的主體。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他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從事保護工作的能力。這些影響是深刻持久的。學生在畢業后也有可能選擇從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而更好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事業添磚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的問題時,一般可以通過如下形式:其一,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或在相近專業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模塊課程,培養能夠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人才;其二,開設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選修課。

另外,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以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同時也可以為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專業教師可以組織廣大的學生到民間采風,積極調研,參與項目研究。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二)信息資源優勢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資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極其重要的。而高校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信息中心,信息資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文獻資源、數據庫和電子出版物等現實館藏外,還有虛擬館藏,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及通訊設備共享館外大量的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教育引導、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圖書館擁有的場地、設備和專業的人員,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傳的平臺。

(三)科研創新優勢

高校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習地,也是高素質人才的云集之地,長期以來在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一直筆耕不輟,申報科研項目,積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是其他部門難以媲美的。高校對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各高校間也互相配合,資源共享人文歷史論文,這樣,無形中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發展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地方高校經費穩定,組織有序,往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調動學校內部各方面力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舉辦學術研討會,設立研究機構,創辦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活動有一定的優勢。

二、充分發揮優勢,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潮州素有“海濱鄒魯”的美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淀,同時也培育了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級別,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潮州市可以說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的城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潮文化的靈魂。潮州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潮州音樂、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歌冊、潮州菜烹飪技藝、潮州鐵枝木偶戲、楓溪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剪紙……,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種類繁多。但是,大多數項目后繼乏人,保護和傳承工作日益緊迫。韓山師范學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擁有其它部門不可比擬的優勢,作者擬以此高校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韓山師范學院于2011年設置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陶瓷藝術設計(楓溪瓷燒制技藝)、雕塑藝術設計(潮州木雕)、服裝設計(潮繡)、烹飪工藝與營養(潮州菜烹飪技藝)。其中前三個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最后一個是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專業的設置以充分的調研論證為基礎,針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缺乏的狀況,學院在師資力量充足、各種條件都已成熟的情況下申報設置這幾個專業,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3+2+2’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構建方案”申報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已獲廣東省教育廳批準。韓山師范學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舉措,不僅是為自身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嘗試,也是培養專業人才,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人文歷史論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優勢得到最佳發揮的有效途徑。

(二)開設相關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韓山師范學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意義,很早就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類的課程。例如,美術學專業開設《潮州剪紙》、《潮州木雕》等課程;音樂學專業開設《潮州音樂》、《潮劇欣賞》等課程;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開設《潮菜制作技術》、《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課程;同時還開設《潮汕歷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選修課。這些課程的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創新意識,從而為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機構,大力爭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設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礎上設立“潮學研究所”,定位為學校直屬科研機構。2008年,學校與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學研究院”,并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創建的涵蓋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民間學術團體)合辦了大型學術刊物——《潮學研究》。可以說,韓山師范學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積極申報課題,如《潮汕民間剪紙的普查和搶救》、《地域文化與潮州民間剪紙》、《正字戲文獻搶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從事潮汕民間剪紙、正字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搶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課題研究,出版發表了大批相關的論文及著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舉辦或參與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積極與國內外的同行進行交流。例如:2003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聯合舉辦了“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2006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地方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幾十年來,韓山師范學院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四)發揮社團作用,傳承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山師范學院的社團文化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保護的重要陣地。于1987年創建的潮風學社,是韓山師范學院歷史最為悠久的社團之一,經常組織社員開展民俗采風、義教、民俗征文比賽等活動人文歷史論文,為韓師學子提供一個了解、學習、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的平臺;茶藝表演隊成立于2008年,社團雖然年輕,但是表現不俗。2010年,我院茶藝表演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傳承人葉漢鐘老師的帶領下,在亞運會、亞殘運會上為世界各地來賓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藝服務等,展現了傳統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劇”是韓山師范學院2005年立項的科研課題項目,它將潮劇與動漫完美結合,為潮劇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劇,喜愛潮劇。后在此基礎上成立潮動畫工作室,現在仍孜孜不倦地為潮劇和潮州童謠的傳播作努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韓山師范學院作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應該主動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義務,不遺余力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奉獻力量,同時,也不斷地在此過程中構建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彰顯百年院校的魅力。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tect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for Example

ZHENG Jing-jing ,Huang Jing-zhong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ourcountry and contains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urgent increasingly. Local universities areincomparable with any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he writer try to tak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probe into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oing to promote the protecting andpassing dow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dvantages;protection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篇(2)

關鍵詞:學習觀念、教學方式、論文寫作、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學習觀念就是學習方式的變革——要著眼于學生的終生發展,由傳統的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提升。而要做到這些要求,關鍵是教師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轉變。當然,新課程改革,并不是就要徹底的否定傳統教學——中國數千年以孔子為代表的教育教學思想仍是我們要繼承的瑰寶,應試教育中的有意義接受式學習也因其合理的成分而受到西方教育學家的重視,再加上考試評價機制的變化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新課程改革應是對傳統教育繼承基礎上的更新和補充,而不應該是徹底否定應試教育的走極端的“花架子”、形式主義。 在對新課改理念的深入學習體會下,我一方面不斷研究學習《歷史課標》與教學大綱,一方面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的開拓創新,大膽嘗試和探索。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現就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心得和體會談出來供同行討論

二、讓學生仿制古物

以往的歷史教學,我們都習慣于拿著現成的教具展示給學生,雖然學生能直觀的看到但對它如何制作的過程,如何體現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想象卻感受不到,而且課堂展示一閃而過,對學生印象不深,針對這些弊端,在教學中我大膽改變了教學中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引導學生仿制文物。我給學生提供仿制文物的選材要求,剩下的就是學生回家自己找材料制作,我們的交件日期一般都是以一個月為準,因為有些文物需要埋在地下一段時間才能達到逼真的程度。我們的學生先后仿制了甲骨文、半坡遺址模型、大汶口遺址模型、漢代畫像磚、趙州橋、彩陶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豐富的教學的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觀看影象資料

形象生動的情節必將加深你對事件的印象,為了讓學生了解特定歷史情況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發展走向,我多次帶學生觀看有重大影響的影片,如反映中國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片《》,反映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戰時期蘇德戰場的影片《世紀的悲劇》等,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現了當時的歷史風貌,劇中人物個性鮮明,愛憎分明,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思想的教育貫穿其中,通過讓學生觀看,可以加深他們對課本的了解與理解,同時有助于培養他們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復雜的電影故事情節讓學生們學習用辯證的觀點來觀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四、寫作論文

記得第一次讓學生在歷史課上寫論文,要求論文的內容必須聯系現實,同學們表現得很驚訝,他們想象不出歷史論文與現實有什么聯系,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同學們很快就喜歡上這種學習方式,我們寫的題目《從唐朝長安城的城市布局聯想到今天的城市建設》,這是個歷史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問題,你可以任思維馳騁,聯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亂砍亂伐,沙塵暴,全球氣溫變暖,汽車尾汽排放,工業廢水污染等來寫作,這樣由于取材廣泛,同學們思維非常活躍,通過寫論文,我們既達到了歷史學習的要求,又樹立了每位同學環保的意識,還提高了他們寫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這種論文,我選擇的都是一些社會熱點和社會焦點問題,只求論文短小精悍,說明問題,不求洋洋灑灑長篇大論,每次我都把其中的優秀論文挑選出來在全校展出,讓全校師生一覽他們的風采,這也將更加激勵學生們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五、歷史劇表演

為再現歷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節,我們讓學生表演歷史劇,當然這很花時間,事先得準備一段日子,教師擬好主題,學生表演各個角色,故事情節和對白都由學生自編自導,但不能偏離主題,必須體現書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識點。我們表演的歷史劇《張騫出使西域》,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道具,如:漢武帝的皇冠,張騫手中的漢節,西域各少數民族的服裝等。學生自己準備西域的物產,葡萄、核桃、苜蓿等。表演時,他們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漢武帝想通西域時的急切心情,張騫的剛毅與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熱情與好客,匈奴的強悍與兇猛都通過學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歷史劇這種方式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展示了學生的表演才華,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個性與能力都得到了挖掘與升華,保持了學生學習的旺盛熱情。

篇(3)

如何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離不開廣大教師在實踐中的摸索和總結。本文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闡述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方法和益處。

一、把課前交給學生

把課前交給學生,是指通過課前活動,讓學生先活動起來,打開一節課的大門。筆者常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開展歷史博覽活動,二是進行課前探究活動。

1.歷史博覽活動。歷史博覽活動,是指在歷史課上,利用課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進行一項歷史專題的多媒體匯報和展示。全班學生按照座位順序輪流進行,內容可以涉及和歷史有關的方方面面。 歷史博覽活動的開展可以分為制作、展示、點評、整理四個環節。歷史博覽活動對于師生共同成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拓展視野、鍛煉思維、提高能力、提高興趣;對于教師來說,可以增長見識,增加備課資料、增長教學能力、增進師生關系、積累素材,提高教研水平。

2.進行課前探究活動。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每一節課都有一個“探究”活動,涉及到本課的重要內容,有史實、圖表、材料分析等,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問題設計具有啟發性。進行課前探索活動,對于學生的歷史思維和能力培養很有裨益。

課前探索活動往往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調整,補充、改編、創作一些新材料、新問題,使之更切合當堂課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跨世紀的世界格局》一節,我設計了一個探究問題:結合當今世界局勢,談談美國發生“9.11事件”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這個探究問題既貼近生活又讓學生思維得到發散,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了起來,像這樣,課前輕輕松松的進行一段充滿挑戰的探究活動,既可以融匯一節課的重要內容,又能鍛煉學生的能力,由此進入課堂,既打開了知識的窗戶,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占用時間不多,效率高,效果好。

二、把課中交給學生

把課中交給學生,把是指通過課堂設計,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的主體時間交給學生,把教學的主體任務交給學生,把課堂的主體話語權交給學生,并借此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主體學習方式,達到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的統一。筆者常用的方式有兩種:

1.設計提綱,引導自學。閱讀,并且學會總結、歸納,提取信息,是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最有效的培養方式就是讓學生自己讀書,并嘗試總結、歸納。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效率,可以給出導學問題或知識目標,然后解答問題或分組匯報。導學問題的設計不強調探究性,而強調基礎性,重在知識的梳理,讓學生的自學過程有理有序。

2.設計問題,引發探究。把探究引入日常教學,是新課程在教學改革方面最大的特色。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和導學問題的設計截然不同,強調問題的可探究性,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強調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強調知識的遷移運用。

三、把課后交給學生

把課后交給學生,就是通過活動布置讓思維的觸角繼續延伸,讓理論和實踐有方式有兩種:

1.留問題。讓學生做課后探究:上面提到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分為課堂問題和課后問題兩類,需要課后動手或查閱資料的問題就交給學生課后解決。例如在學習《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一節后,我留下的課后探究一是調查沈陽市清朝時期的文物古跡,哪些能夠體現專制皇權的加強?這個問題都需要實地考察、借助網絡和其他書籍,并且花費較長時間才能解決。

2.給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的研究性學習,可以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設計,讓課堂上學到的歷史知識閃耀在學生身邊。例如,我們曾經做過的課題有“中西方民族性格的比較”、“九.一八事件全過程”、“盛京的興衰”、“沈陽市的清代遺跡”等等,都能把課堂延伸社會、延伸到生活。

在學期開始時我就布置,每學期出一本書,書的內容不限,體裁不限,可以是歷史論文、歷史感悟、歷史反思、歷史故事等,但要求書的主題相對統一。出版的形式多樣,可以電腦打印,可以手抄。書收上來以后全班進行評獎,然后展覽。給學生出書就是把學生上課時的教學設計編輯成冊,然后在全班展出。學生看著自己創作、自己編輯、自己排版、自己設計封面的書,有著非同一般的成就感。

我把課后交給學生,讓學生學以致用,注意身邊的歷史現象,用歷史知識去闡釋生活中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想著歷史,用著歷史,對于歷史思維和歷史興趣的培養都有助益。

篇(4)

清代前期京師是都城,也是全國的金融中心。順治元年,兩個中央直屬的鑄幣局設在京師,“置寶泉局屬于戶部,寶源局屬于工部。”“寶泉局歲鑄錢解交戶部庫,配銀發給兵餉。”“寶源局歲鑄錢解交工部節慎庫,以備給發各工之用。”這是終清一代,一直沿續的格局。1當時,在京城的金融機構也非常多。從康熙年間至道光十年,“掛幌錢鋪共五百一十一家。此外,金店、參店及煙、布等各鋪,帶換銀錢,未掛幌者不在此數。”2乾隆時,“京城內外,官民大小當鋪共六、七百座,錢文出入最多。”3早在康熙初年,蘇州一帶縉紳與旅京蘇州商人之間,撥兌銀錢,就以會票形式。“今人家多有移重貲至京師者,以道路不便,委錢于京師富商之家,取票至京師取值,謂之會票,此即飛錢之遺意。”41982年,在北京發現了康熙二十二年到二十五年,前門外打磨廠日成祥布店遺留下來的23張會票實物。5這說明康熙年間,北京與外地商人之間,辦理匯兌,完成異地款項清算,是一種經常現象。乾隆時期,這里盛行錢票。6道光初年,有山西商人創辦專業匯兌機構的票號,同樣的機構,大約在相同時期也出現在北京,它起著城市之間調撥款項的作用。7中央政府調控貨幣的部分措施,主要通過設在京師的兩個鑄幣局,以及眾多的錢莊、銀號、當鋪來完成,因此,透過京師貨幣供需的變化,也可以看到政府貨幣政策推行的全過程。

清政府沿襲前代遺留下來的貨幣制度,即白銀和銅錢(亦稱制錢)兩種貨幣同時在市場上流通,具有同等合法性。“銀與錢相為表里,以錢輔銀,亦以銀權錢,二者不容畸重。”8這兩種貨幣有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圍,一般情況下,國家財政收入、官員俸祿、兵餉、商人大筆交易多使用白銀,而民間零星交易則使用銅錢。由于中國銀礦藏量很少,政府無法鑄造統一的銀幣,所以白銀只能作為稱量貨幣流通。其成色、重量,各地都不一樣,政府基本上沒有統一標準進行管理,完全由商人自由掌握。白銀數量的變化、流向,直接受到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影響,政府缺乏調控白銀貨幣的能力。而對于銅錢來說,政府則有較強的控制力,可以不斷發掘銅礦,從外國購買銅材,壟斷鑄幣權力,隨時調整制錢的數量,以及使用范圍,使之發揮實際作用。

白銀和銅錢不僅表示兩種貨幣,而且又是兩種金屬商品。銀和銅自身的商品價格,決定貨幣的價值。由于兩種金屬商品的價格,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波動,使得兩種貨幣的價值也不能穩定不變。如果其中“一種比過去有了更大的需求,那么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就會很快改變它們之間的比價。”9因此,白銀和銅錢的貨幣價值,也就與銀和銅本身的價格同時不斷升降,這就形成了白銀和銅錢的市場價格,同時也產生了兩種貨幣的市場比價。為了壟斷貨幣權,控制貨幣價值,清政府繼承前代政府規定銀錢固定比價的方法,順治四年規定錢值,“每十文,準銀一分,永著為令。”10即規定銅錢與白銀的比價為1000:1。一般來說,政府努力維持官定比價的操作,體現在對市場上流通貨幣數量的調控,同時也是政府推行貨幣政策的過程。

政府認識到,“民間錢多則價賤,錢少則價增”,11這個貨幣理論的基本道理。其貨幣政策就是通過對貨幣的生產、流通、管理三個方面來實現的。在生產方面,政府根據市場上銀錢比價的波動,不斷增加或減少鑄幣數量,從而控制流通中總的貨幣量。對于京城二個鑄錢局,政府規定每年生產制錢的數額,采取增減鑄幣數量,和增減鑄爐數量的方法,進行控制。據統計,從順治至嘉慶年間,京局大約增減鑄幣數量十四次,以后因庫存銅材不足,每月逐漸少鑄。12

收購私錢13和官方減重的小制錢,回爐鑄造標準制錢。順治三年,“禁用舊錢,送部者,每斤給價八分。”14十八年,在京師等地方,“收買私錢及舊錢、廢錢,使民間無法攙和使用。”15康熙十年,收購舊錢、廢錢,“每斤照銅價給值六分五厘,解局銷毀改鑄。”16二十八年,下令“民間私錢,在京城限六月交送戶部,照銅價每斤給銀一錢收買改鑄。”17乾隆二十二年,還分別規定了收換廢錢的條例。18

在流通方面,清代前期多數時間里,市場的銀錢比價低。政府運用行政手段,改變原來在稅收和分配中,完全使用白銀的情況,征收或配給一定數量的銅錢,來調整流通中的銅錢數量,起到平衡銀錢比價的作用。政府規定在稅收中,“銀錢兼收,以銀七錢三為準。”但在實際納稅時,多“隨民便”。19在發放八旗兵餉和官員俸祿時,搭放制錢。20政府用平糶米糧的銅錢,減價兌換白銀,調節市場上的銀錢比價。八旗、內務府,在京城共設米局27處,政府一方面發給各局銀兩作為資本,使其收買米谷,另一方面也發給各局米谷,讓其平糶,收買糶賣所得銅錢,在市場上減價兌換白銀。乾隆二十七年統計,戶部庫存平糶錢八萬五千余串,五城各廠存錢一萬三千余串。“京城內外有此十萬余串錢文,以資流通,而每日平糶錢文,又可源源轉運,歲底錢價自可不至加增。”21政府還設立官錢局,并利用錢鋪、當鋪等金融機構,以低于市場比價,易換銀兩,調節市場中的制錢數量,使銀錢比價接近官方的標準。

政府發放生息銀兩,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數量。順治年間,“為了解決官商周轉資金的困難”,政府向“商人放貸帑銀并收取本息,”形成一種生息銀兩制度。康熙時,繼承這種制度,創設了“恩賞制”、“公庫制”和“廣善庫制”。“恩賞制是把庫帑管理經營所取得的利息賞賜給有關人員,受賞者沒有償還帑銀本息的義務。公庫制和廣善庫制則是將帑本直接貸借給有關人員,”借款者要償還本息。22雍正七年,政府“為京城八旗兵丁人等生計,”“家中紅白之事,經費不敷,”特別撥發“內庫之銀,交付王大臣轉用滋息,以備兵丁不時之需。”23“到乾隆初年更有所發展,公項開支在利息銀中占的比重愈來愈大。遂使生息銀兩收入蛻變成為公項開支的一種固定的財政來源。”24從貨幣流通的角度看,發放生息銀兩就是把放置在國庫中的貨幣,投放到市場中。“最盛時期,戶部庫銀總額有5000萬兩,而八旗公庫生息本銀的撥款前后幾達1500萬兩。”25政府把占庫存的30%白銀,投放到市場,無論是用于旗丁生活消費,地方政府的經費,還是投資或提供其他需求,無疑都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數量。作為中央政府發放生息銀兩的制度,大概在乾隆時期就結束了。26但是,用公款生息的方法,至道光年間仍然使用,而且已經成為各地方政府、書院、學校、救濟等項經費的主要來源。可見,生息銀兩也是政府調控貨幣的一項很有成效的措施。

在管理方面,政府通過增減每文銅錢的重量,也就是增減每文錢的含銅量,使銅錢增值或貶值,以達到防止私銷和私鑄的目的。政府利用牙行在市場上平衡銀錢比價,康熙六十一年,“于大、宛兩縣設立官牙,將錢價議平買賣。”27防止寶泉、寶源局爐頭、工匠私自鑄造錢幣。對錢商、錢鋪、當鋪加強管理,防止他們販賣、囤積制錢。乾隆九年,政府令京城各當鋪,將所積制錢,“酌錢數送局”,由官錢局在市場上易白銀給還。28當市場上錢票盛行時,政府企圖把錢票控制在京城范圍內流通。但是對私鑄、私銷、囤積、販賣等各種政府認為的非法經營活動,官方的嚴禁則是有限的,常常是禁而不止。但是也不能因為禁而不止,就否定政府對貨幣的管理。

以上三方面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上冬伊等議得數條,試行于京師。數月以來,錢價漸減,似有微效,民間稱便。”29“前因京師及各省錢價日賤,由于小錢充斥,節經降旨飭禁,并立限收繳,乃自查禁以來,已逾年余,而京城錢價,近又減落”。30臺灣學者鄭永昌研究指出:京師對私錢流通“管理與控制較完善”,31有一定道理。

如前所述,政府之所以制訂和實行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原因。“今各省開爐太多,鑄造不精,以致奸民乘機盜鑄。錢愈多而愈賤,私錢公行,官錢壅滯,官民兩受其病。”所以“各省鑄爐一概停止,獨令京局鼓鑄。”32“如遇京城錢價高昂,發八旗米局,照市價平減,零星易換,則錢可通流,與民有益。”33“以京城錢價昂貴,復設官錢局。”34以后又因京城“錢價漸減,奸民每以在京賤買之官錢,運至近京錢貴之地,興販射利,議將官局停止。”35嘉慶四年,因為“自增卯以來,錢價仍未甚平,所有戶、工二局,俱著全復舊卯。”36市場上錢少,則增加鑄錢量,錢多則減少鑄錢量,政府根據流通中貨幣的需求量,下達定額。在兵餉、官俸中搭放制錢,是因為“京城錢價昂貴”,“俟錢價稍平,停止。”37“近日京師錢價頗昂,兼值雨水連綿,食物甚貴。”38“此項錢文,兵丁零星使用,自然散布流通,錢價可期漸減。”39“將賣米所收制錢,令五城照市價易銀交庫,俟錢價稍平,即行停止。”40照這種辦法,“將搭放兵餉之錢文,令八旗于五城各設一局,兌換與民,照鋪戶之數,多換數十文,以銀一兩,換錢一千文為率,如此則錢價不待禁約,自然平減,于民用似有裨益。”41設立官錢局,無非也是“京師錢文昂貴,朕不得已,設立官局,以平市價”。42由此可見,市場中流通的銅錢過多,或者銅錢貨幣過少,就會引起物價變化,為了穩定物價,就必需調節錢價,這就是政府增減鑄幣數量的原因。那么,市場上銅錢數量的多少,又是什么原因決定的呢?

在市場上,人們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如果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其實際價值超過了名義價值,也就是當制錢含銅量高,市場銀錢兌換率低(比價低),私人銷毀制錢能牟取更多的利益,就會有人大量熔化銅錢取得銅,到市場上售賣,或者制成銅器出賣。但當制錢含銅量低,市場銀錢兌換率高(比價高),鑄幣費低廉,民間私鑄銅錢比較容易的時候,人們為了獲取更多的貨幣,就私鑄大量銅錢出賣。乾隆時,“銅價每斤直銀一錢四、五分,計銀一兩,僅買銅七斤有余。而毀錢一千,得銅八斤十二兩。即以今日極貴之錢,用銀一兩,換錢八、九百文,毀之為銅,可得七斤七、八兩,尚浮于買銅之所得,何況錢價賤時,用銀一兩,所換之錢,可毀銅至十余斤者乎!”43可見,私銷、私鑄的出現與銅錢本身的輕重有直接關系。而政府原本為防止私銷,減少制錢含銅量的措施,則給私鑄造成機會;為防止私鑄,增加制錢重量的政策,又造成私銷的猖獗。政策、法律之所以無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關鍵因素就是市場在其中起作用。

市場調節的作用反映在私銷私鑄,制錢販賣、囤積等民間的貨幣經營活動中。順治年間銅錢數量少,不能適應流通中的需要。所以,“奸民開鋪市錢,多以前朝廢錢插入,又每千短少六文,作為繩底,以致街市使錢,每銀一錢至一百四十文以外。”44特別在“都城輦轂之下,天威呎尺之地,公然市井之徒,將民間廢錢作銅收買,插和制錢之內,以一廢錢當一制錢,是以廢錢日見其多,錢數日見其增,錢本日見其虧”。45這種情況到雍正時,仍然如故。“京師錢局,每歲鼓鑄,則制錢應日加增。今雖不致缺乏,而各省未得流布,民用不敷。是必有銷毀官錢,以為私鑄者。”46雍正四年,京城步軍統領在“崇文門外,拿獲銷毀制錢之人。”47以后,因“于京城內,屢次拿獲銷毀制錢之奸民”,所以,京城“錢價已覺稍平。”48私鑄、私銷行為不僅在民間有,而且官局也有,爐頭、工匠偷漏減重,假公濟私,非法私鑄。順治十年,“向來官爐夾帶私鑄,尤為病國。”49乾隆時,寶泉、寶源二局,“所鑄錢文尚不能無輕減分兩等情弊。”“不肖官員,將官錢私行減少,額外多鑄小錢,希圖盈余肥橐。該管上司曾不顧問,或且從中分潤”。50通常,私錢流通都是在貨幣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發生。而京師沒有發現大量私鑄、私銷現象,可能是貨幣數量比較充足,減重制錢的收購,銅材的管理都比較嚴格的原因。與私錢流通同樣違法的是制錢的販運和囤積。雍正九年,有人發現:“京城內有奸民勾通經紀,預發本銀于大小鋪戶,收買制錢,多藏堆積,俟錢貴始行發賣,名為長短錢。”51雍正十三年規定,“儻有不法奸商,專販私錢,運載至數十百串出京貨賣,及在京鋪戶人等,將錢囤積在家,俟價昂始行出售者,查拿究治。”52但到乾隆年間,販運、囤積之事仍不斷。“京城都會之地,各省經營貿易,絡繹往來,奸商將錢裝載出京,于價貴處,興販射利。再閩廣商船,由海洋直達天津,回空時,概用錢文壓載,運至本地買貨。又各省漕糧回空,亦多載錢文,興販獲利。”53同時,“近京直隸所屬各村莊、集鎮,每多富戶,將糧草貨物賣錢去串,堆積一室,以防盜竊。此等鄉愚,只圖一己蓄積,遂致錢文不能流通。”54

從以上私錢流通和私販囤積的現象中可以看出,銀和銅兩種商品的市場價格對私錢流通、制錢販運、囤積起到決定作用。換句話說,是市場的價值規律起到調節作用。私錢流通是“制錢不足導致市場自我調適之現象。”55一些學者肯定了私錢流通的積極作用,“盡管私鑄規模很大,私鑄形質低劣,但并未嚴重影響銀錢比價,形成惡性通貨膨脹,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官錢不足給商民日常貿易帶來的不便。應該說,它對當時的經濟活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56

市場不僅調節了私錢的流通,而且也決定了錢票的流行。錢票是一種私人信用工具。“由于銀銅本位貨幣無法適應經濟發展之需要,導致私經濟部門采用私人信用工具以利交易。在私人信用工具中,錢莊、當鋪以及有實力的商號紛紛發行錢票、私票和私帖,在地方上通行,這在清代是很普遍的事。”57“錢票的發行自將增加銅錢的供給”,起到補充銅錢供給短缺的作用。58這說明錢票的產生,完全是市場需要信用工具的結果。在錢票流行的過程中,看不到政府的作用,說明市場在其中起主導作用。59

政府貨幣政策的目的,是政治性的,為其統治服務。各代銅錢都標有不同的年號,在這里貨幣是一種政治權力的象征,當順治年間,有人看到明代貨幣攙和在清代貨幣中流通,“禁之不止,誅之不勝誅”時,提出“凡市上行使,每廢錢二文,當制錢一文”,由國家收購前代廢錢的方法。戶部大臣反駁稱:“明季廢錢,豈可并行?”60不同意用此辦法,似乎使用明錢,有損清國。

其次是為了財政收入,保證軍事活動的正常進行。政府鑄錢有時可以獲得比較多的鑄息。順治年間,清朝還沒有統一國家,戰爭需要大批經費。瑞士學者傅漢思指出:“政府從鑄錢活動中獲利是比較大的。對于有代表性的那些北京錢局而言,其結果是十分令人驚異的:直到1695年,那些錢局場是獲利的,利潤占鑄錢成本的4—4.2%。然而,1700年以后,那些錢局都沒有利潤,反而受到嚴重虧損,那時北京錢局的虧損達到鑄錢成本的16—63%。只是采辦比較便宜的云南銅以后,北京錢局的形勢又有了改善。但是其利潤卻是微不足道的,還不到錢局成本的5%。隨著國家對云南銅礦補貼的增長,鑄錢成本再次上升,最后再出現鑄錢總經費高于鑄錢收益的情況。”61

再次是為了社會穩定。按照貨幣經濟理論,物價與貨幣有著重要關系。物價高低取決于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加時,則物價下跌;反之,貨幣量減少,則物價上漲。如果官方兌換率和市場兌換率的差別過大,就會使物價變動,給百姓生活帶來困難,也可能導致社會沖突,甚至。因此,為了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政府維持官方銀錢的固定比價,穩定銅錢通貨,就顯得十分重要。

清代前期的政府是專制體制下執行權力的機構,其主要職責是鞏固統治,維護社會秩序與安定,很難說政府是為推動商品流通的發展,而制訂貨幣政策的。但是為了達到政治、軍事目的,政府提出的貨幣政策,也離不開經濟。換句話說,政府的各種職能是相互關聯的,經濟作用離不開政治、社會和軍事作用,而貨幣政策落實的結果,則體現在經濟方面。當然,也并非是一種現代意義上的貨幣政策,只是為了論述方便,這里按照現代貨幣理論,把政府對貨幣的有關措施與管理歸納起來,以期從歷史事實中,客觀評價政府的政策。

政府貨幣政策的特點之一,是因時制宜,隨著市場變化而不斷改變的。例如:對市場作用產生的私錢流通,政府一方面在法律上嚴令禁止,另一方面又采取了相對靈活的政策。“乾隆初期,由于制錢供應不足導致錢荒的壓力下,政府對私錢流通采取的基本方針是一種放任或弛禁的態度。至乾隆中葉以后,當制錢的供應逐漸穩定,各省呈報市場錢價日益平減的時候,處理私錢的政策才正式展開。采用的方式是多面性,但其中與歷代政府的‘嚴刑峻法’政策迥然不同之處,是采用一種較溫和的收買政策。”62又由于政府是根據市場中流通貨幣數量的變化,而推行貨幣政策的,所以,這些管理措施也是審時度勢決定的。有人說,清朝貨幣規章多變,正反映了政府這種隨時應變的能力。

發放生息銀兩是政府貨幣政策的又一大特色。康熙前期,全國經濟不景氣,有效需求不足。63但到后期,經濟復蘇,物價也開始回升。日本學者岸本美緒說:這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降服了鄭氏,占領了臺灣,再開海外貿易,從而自然地豐富了貨幣。”64理查德(RichardVonGlahn)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65他認為,“康熙朝的蕭條與銀的流向似乎并無簡單的關系,中國國內物價的降低早于日本禁銀出口,而物價回升也未受白銀流入的刺激。”“銅錢價值下降并不能明確的與白銀流入量的變化相關。”66筆者同意理查德的意見。從解除海禁的康熙二十二年到康熙后半期,大概有十年的時間,白銀流入量是否能在這樣短的時期內起到豐富貨幣,影響物價上升的作用,值得懷疑。筆者認為,起到豐富貨幣作用的,主要不是國際白銀流入,而是國內流通中貨幣數量的增加。這就是康熙時期開始的為使官兵擺脫生活困苦,而發放生息銀兩的政策。雍正七年,上諭稱:“為京城八旗兵丁人等生計,朕悉心揆度,若逢家中紅白之事,經費不敷,著實困迫堪憫。特著用內庫之銀,交付王大臣轉用滋息,以備兵丁不時之需。茲念外省駐防之滿洲、漢軍兵丁亦應一體恩賜。”“其他各省督、撫、提督標下兵丁,亦循此例。”67從京城八旗到各地駐防之滿洲、蒙古、漢軍等官兵,都有生息銀兩之利息,作為生活補貼。當然,清代前期的政府不會想到,用這種政策可以擺脫經濟停滯現象,但在客觀上生息銀兩確實使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增加,擴大了需求,促進了消費,使康熙后期的經濟開始復蘇。到乾隆時,發放的生息銀兩本金,已經基本歸還。68可見,貨幣滋息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對拉動內需的確很有成效。

關于在貨幣流通中,政府起主導作用,還是市場起主導作用的問題,理查德認為,“明代主導貨幣事務的是市場而非政府。主控貨幣的是市場,而非國家。”69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羅威廉(WilliamT.Rowe)似乎不同意他的結論。“我關于十八世紀貨幣政策的研究,使我對他的結論持謹慎態度。雖然象理查德表明的那樣,當時的國家對它管理通貨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但不管怎樣,清中期官員們使用了廣泛的間接方式――調整銅幣的大小和含量,通過大量的技術手段,在不同的貨幣地區,控制銀錢的相對供應量,高度選擇性的反利用――作為一個市場的參與者來保證貨幣穩定,刺激了與人口同量擴張的經濟生產力的發展。”70理查德的研究止步于康熙時期,羅威廉的研究重點在雍乾時期,雖然他們對于整個清代前期政府的貨幣政策、管理、執行情況,都沒有全面研究,但是他們的結論都是有根據的。

一般來說,清代前期是政府與市場共同控制流通中的貨幣量。政府的貨幣政策確實起到一定作用,特別是在某些時期里,甚至起到主要作用,如前述發放生息銀兩,增加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就是市場在短時間里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但是,政府的貨幣政策是調控流通中的貨幣量。當市場上銅錢數量減少時,政府可以增加銅錢的數量,反之,政府也可以減少銅錢的數量。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又受到銅材的影響,當市場上銅材短缺時,政府可以增加銅材生產,或向外國購買。由于銅錢貨幣流通量是隨著市場上銅材價格的波動而變化的,所以,貨幣流通量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調控為輔。官方按照市場銀錢比價的變化來調節貨幣數量,政府的貨幣政策總是跟在市場調節的后面起作用。日本學者黑田明伸的研究指出,“私錢跨省性的流通則呈顯傳統中國貨幣流通的另一面貌。”“顯示出‘私’的經濟相對于‘公’的經濟對穿越政治疆界的活力。”71如果把“私”看成市場調節,把“公”看成政府調控,那么,從長時期看,正是“私”錢流通沖破城市之間、省際之間的地域,起到左右整個貨幣流通的主導作用。

從整個清代前期來看,政府貨幣政策的干預能力呈下降趨勢,乾隆時期錢票的盛行,就證明政府并沒有能力決定錢票的流通,完全聽憑市場調節。特別是道光時期,“新舊朝錢幣一起流通及洋錢可用以繳稅,表示當朝所鑄的錢幣不是那么成為王權的象征。”72低色洋銀內流,國內白銀外流,在一些地區洋錢與制錢同樣使用。這時,政府提出了禁止中外貿易使用白銀的反市場規律的政策,難于施行,就更表明貨幣流通越來越被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價值規律所操縱。

注釋

1《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一,考4965。

2咸豐九年九月十六日工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張祥河等奏折,見清代鈔擋,錢法,道光朝。藏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圖書館。

3《清高宗實錄》卷二三二,乾隆十年正月辛巳。

4陸世儀《論錢幣》,見《清朝經世文編》卷五十二,錢幣上。

5汪宗義、劉宣輯錄《清初京師商號會票》,載《文獻》1985年第2期。

6“錢票是一種信用票據,由錢莊、銀號等信用機構簽發。它在一定范圍內流通,起著代替貨幣職能的作用。”張國輝《清代前期的錢莊和票號》,載《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4期。“錢票的起源,也無法考據。當初可能也是一種期票,臨時填寫,其和銀票不同的地方,大概只在于銀與錢的分別。也許銀票的面額大一點,錢票的面額小一點,因此錢票的流通性要更加大一點。”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57頁。

7張國輝《清代前期的錢莊和票號》,載《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4期。

8《清朝文獻通考》卷十六,錢幣四,考5002。

9約翰·洛克《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價值的后果-1691年致一位議員的一封信》商務印書館1962年中譯本,第101頁。

10《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一,考4966。先定為七文準銀一分,后改為此比價。

11《清朝文獻通考》卷三十二,市糴一,考5146。

12參閱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戶部,錢法;《清朝文獻通考》錢幣。

13私錢包括私人非法鑄造的貨幣;官局中爐頭工匠偷工減料,鑄的低于法定重量或成色的錢;前代的貨幣。參閱鄭永昌《清代乾隆年間的私錢流通與官方因應政策之分析――以私錢收買政策為中心》,載《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

14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零,戶部,錢法,錢價。

15《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一,考4970。

16《清朝文獻通考》卷十四,錢幣二,考4972。

17《清朝文獻通考》卷十四,錢幣二,考4975。

18《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七,錢幣五,考5012。

19《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一,考4968。

20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百十四,戶部,錢法,搭放京餉。

21《清朝文獻通考》卷三十二,市糴一,考5150。

22張建輝《關于康熙對生息銀兩制的初步推廣及其在八旗軍隊中的運用》,載《清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3《雍正朝鑲紅旗檔》宿字三十九號,轉引自韋慶遠《雍正時期對“生息銀兩”制度的整頓和政策演變--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研究之二》,載《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24韋慶遠《清代乾隆時期“生息銀兩”制度的衰敗和“收撤”-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過程研究之三》,見《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9年。

25張建輝《關于康熙對生息銀兩制的初步推廣及其在八旗軍隊中的運用》,載《清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6韋慶遠《清代乾隆時期“生息銀兩”制度的衰敗和“收撤”-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過程研究之三》,見《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9年。

27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零,戶部,錢法,錢價。

28《清高宗實錄》卷二二六,乾隆九年十月壬子。

29《清高宗實錄》卷二三二,乾隆十年正月辛巳。

30《清朝續文獻通考》卷十九,錢幣一,考7686。

31鄭永昌《清代乾隆年間的私錢流通與官方因應政策之分析――以私錢收買政策為中心》,載《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

32《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一,考4968。

33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百十四,戶部,錢法。

34《清朝文獻通考》卷十六,錢幣四,考5000-5001。

35《清朝文獻通考》卷十六,錢幣四,考5000-5001。

36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一四,戶部,錢法。

37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一四,戶部,錢法,搭放京餉。

38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一四,戶部,錢法,搭放京餉。

39《清仁宗實錄》卷一六一,嘉慶十一年五月甲子。

40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零,戶部,錢法,錢價。

41《清朝文獻通考》卷三十二,市糴一,考5146。

42《清高宗實錄》卷,乾隆三年三月丁巳。

43陳廷敬《杜制錢銷毀之弊疏》,見《清朝經世文編》卷五十三,戶政二十八。

44順治八年正月戶部尚書巴哈納題本,見《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華書局1981年,第7輯,第169頁。

45順治九年十月戶部尚書車克題本,見《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7輯,第178-179頁。

46《清世宗實錄》卷三二,雍正三年五月癸丑。

47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零,戶部,錢法,錢價禁令。

48《清世宗實錄》卷六一,雍正五年九月乙卯。

49《清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一,考4968。

50《乾隆朝上諭檔》第十七冊,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十二日,頁958、976。轉引鄭永昌《清代乾隆年間的私錢流通與官方因應政策之分析――以私錢收買政策為中心》,載《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

51《清朝文獻通考》卷三十二,市糴一,考5146-5147。

52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零,戶部,錢法,錢價禁令。

53《清高宗實錄》卷二三二,乾隆十年正月辛巳。

54《清高宗實錄》卷二三二,乾隆十年正月辛巳。

55鄭永昌:《清代乾隆年間的私錢流通與官方因應政策之分析――以私錢收買政策為中心》,載《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

56王光越《試析乾隆時期的私鑄》,載《歷史檔案》1988年第1期。

57潘敏德《中國近代典當業之研究(1644—1973)》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3)1985年,第292頁。

58林滿紅《嘉道錢賤現象產生原因‘錢多錢劣論’之商榷-海上發展深入影響近代中國之一事例》,載《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五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臺北·南港。

59“道光年間,清廷也曾設立政府的信用機關,由內務府在北京設立官錢鋪五家,發行錢票。”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49頁。政府發行官錢票,比民間使用錢票晚得多,而且在前期是否起了作用,待進一步研究。

60順治九年十月戶部尚書車克題本,見《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7輯,第178-179頁。

61(瑞士)傅漢思《清代前期的貨幣政策和物價波動》,載《中國錢幣》1995年第3期。

62鄭永昌:《清代乾隆年間的私錢流通與官方因應政策之分析――以私錢收買政策為中心》,載《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1997年第25期。

63(日本)岸本美緒認為,康熙前期禁海和政府的緊縮政策,使流通中的白銀減少,造成全國性的經濟不景氣,有效需求不足,出現康熙前期“全面物價下跌及與之相伴的滯銷、收入下降等不景氣的”情況。岸本美緒《康熙年間的谷賤問題-清初經濟思想的一個側面》,載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康熙前期經濟不景氣,有效需求不足是事實,但形成的原因不一定是政府緊縮政策。據日本學者百瀨弘的研究,“至康熙三十六年皇室開支尚不及明朝一個內廷官署的經費。乾隆朝在清朝財政盛世的時代中,也只不是60萬兩。”百瀨弘《清朝の異民族統治に於おける財政經濟政策》,《東亞研究所報》,第20號,1943年。轉引鄭永昌譯文《清朝的財政經濟政策》,載《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可見另有原因。

64岸本美緒《康熙年間的谷賤問題-清初經濟思想的一個側面》,載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5FountainofFortune:MoneyandMonetaryPolicyinchina,1000-1700.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338pp.臺北南天書局翻印本1997年。

66轉引劉翠溶書評,載《新史學》一九九八年九卷三期。

67《雍正朝鑲紅旗檔》宿字三十九號,轉引韋慶遠《雍正時期對“生息銀兩”制度的整頓和政策演變--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研究之二》,載《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68參閱韋慶遠《清代乾隆時期“生息銀兩”制度的衰敗和“收撤”-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過程研究之三》,見《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9年。

69轉引劉翠溶書評,載《新史學》一九九八年九卷三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精品aaaaaa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欧美猛少妇色xxxxx| 人妻精油按摩bd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日本熟妇厨房xxxxx乱| 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国产丝袜肉丝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入口|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久久久久97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国产乱子夫妻xx黑人xyx真爽|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色偷偷av老熟女| 又爽又高潮的bb视频免费看| 99热这里有精品|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免费欧三a大片|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www国产亚洲精品| 免费看男女做羞羞的事网站|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大学生寝室白袜自慰gay网站| 14美女爱做视频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