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

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4-02-26 15:21: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

篇(1)

【關鍵詞】 蒙族;漢族;中學生;心理

*包頭醫藥衛生科技發展基金,編號2002-24

中學階段不僅是生理發育的重要階段,也處于心理發育的關鍵期。包頭地區是民族聚集地區,只有了解蒙族、漢族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才能更好的為他們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我們于2003-2005年從包頭市三所中學中隨機抽出蒙、漢中學生1 595名,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測評,比較民族地區中學生心理衛生狀況,為他們的健康成長、順利學習、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包頭市區三所中學采取分層整體抽樣方法,抽出1 595名學生,其中男生882名,女生713名;蒙族780名,漢族815名;年齡14~18歲。

1.2 調查方法 測試人員由各學校心理輔導老師擔任,保證測試要求的解釋和說明的一致性。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1]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評定,所有測試均在學生上心理輔導課時進行,并于課上集體回收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

1.3 統計學方法 測試結果運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2 結果

2.1 蒙、漢民族中學生心理問題檢出情況 參加調查的蒙族中學生為780人,有效試卷為720份,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檢出人數為134人,檢出率為18.6%;參加調查的漢族中學生為815人,有效試卷為720份,有心理問題檢出人數140人,檢出率為19.4%;蒙漢民族中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蒙漢學生心理衛生狀況比較 不同民族SCL-90相互對照結果顯示,漢族學生與蒙族學生心理衛生狀況基本相近,只在焦慮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蒙、漢中學生SCL-90各一因子對照表(略)

3 討論

通過對包頭市的中學生調查表明,該人群有心理問題的檢出率蒙族為18.6%、漢族為19.4%,兩者無顯著差異,與米萬均等[2]人的報道一致:不同種族中學生心理衛生水平基本相似,只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與林東等[3]人對廣西部分民族聚集地的少數民族學生心理衛生調查結果差異較大,他們調查的少數民族學生大都生活在經濟文化都很落后的邊遠山區,與當地城市的漢族學生相比,心理問題較多。而包頭市的蒙族與漢族人民長期混合居住,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同化,處于相同的文化氛圍、生活環境,接受相同的學校教育和接近的家庭教育,因而表現為適應性強、心理問題發生比例較低,所以在包頭市他們之間的檢出率沒大的差別。

對中學生來說,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學習、家庭、交往、生理發育[4]。學習是主要任務,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是很重要的部分,漢族中學生的自我要求更高,學習負擔重,競爭激烈,升學壓力大,加上包頭地區蒙族同學因為民族的原因,得以在高考中加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漢族學生帶來了心理壓力,這可能是漢族學生更易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

總的來看,包頭地區中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與國內近年來的調查研究結果10%~30%基本一致[5],說明包頭市蒙、漢中學生的心理發育同全國相比沒有明顯的差異。

參考文獻

[1]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31-33.

[2] 米萬均,陳力.中學生心理健康研究概況[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2,36(1):85-86.

[3] 林東,黃永新,韋弘,等.廣西部分地區壯、瑤、侗、漢族中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7):650-652.

篇(2)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方法 為使樣本具有代表性,參照駐馬店市重點與普通中學生人數分布比例,計算出樣本構成比,采取分區分層取樣,在駐馬店市6所中學共調查中學生544人,重點中學219人(40·26%),普通中學325人(59·74%),其中,初中生334人(61·4%),高中生210人(38·6%)。男生290人(53·31%),女生254人(46·69%)。年齡11~19歲,平均(15·04±1·77)歲。

1·2 調查工具 90項癥狀清單(SCL—90);中學生生活事件調查粗表。參考國內外有關生活事件量表[1~3],選擇了48項與中學生有關的生活事件條目,內容主要涉及學習、人際關系、戀愛、疾病、意外事故等方面,采用團體集中調查。

2 結 果

2·1 中學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和痛苦水平的分析(表1)。

計算初、高中SCL—90各因子的均值,發現中學生以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偏執四項因子分相對較高。并且高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生,經協方差分析有顯著性(P

2·2 中學生18項主要生活事件標準回歸系數、強大、頻度均值等級(表2)。

3 討

調查發現中學生在人際關系敏感、強迫和抑郁情緒方面評分較高,提示這幾方面的問題可能比較突出,并且高中生評分高于初中生,女生評分高于男生,提示高中生和女生有更多的心理應激反應。比較中學生和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心理應激反應類型基本相同,均以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為主,但在反應程度上,中學生比大學生要強,SCL—90各因子評分和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數中學生均低于大學生[3~5]。由此看來,在青少年期,由初中、高中至大學,心理應激反應呈遞增趨勢,可能是因為逐漸與社會交流的增加而需要在心理上不斷的進行調整和適應,因而也更容易出現心理適應不良反應。作者據此認為學校心理咨詢應十分重視初中生這一人群,通過各種咨詢工作使中學生能有效地順應自己的智力、興趣、能力等,同時也能適應自己的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從而達到自我了解、健全適應與自我實現,由于提高了心理適應能力,在高中和大學期間就能較好地對環境作出心理調整,減少心理適應不良的發生。

另發現與中學生心理應激反應關系密切的18項生活事件主要涉及“獨立意向”與親子關系矛盾、擔心高考、人際關系、戀愛等方面的壓力,初高中生又各有一些特點,此外,視力下降對中學生心理上的不良影響也應引起重視。這些主要心理應激因素是中學生心理咨詢的重點,如何指導中學生在“獨立意向”、戀愛交友和性教育、與父母和老師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正確發展,是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點,為此,在培養中學生的全面發展顯得十分重要。針對中學生心理應激的共性問題應開展一些群體性心理輔導、社會適應性訓練等,可望使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萌芽之際就得到了解決,對有效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明園主編.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第一版.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55~159

2 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31

3 趙靖平,鄭延平,楊德森.低年級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87,1(2):76

篇(3)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3-0262-01

【關鍵詞】 精神衛生;抑郁;焦慮;學生

為了解中專生的心理衛生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筆者采用SCL-90對合肥市某中等職業學校的249名在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整群抽取合肥市的1所中等職業學校6個班級的所有學生共計249名,其中男生82名,女生167名。

1.2 方法 在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指導下,以班為單位,采用無記名方式獨立答卷。評定工具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1],量表采用5級計分制,即1=無,無該項癥狀問題;2=輕度,自覺有該癥狀,但發生并不頻繁、不嚴重;3=中度,自覺有該項癥狀,程度為輕度到中度;4=相當嚴重,自覺常有該項癥狀,程度為中度到嚴重;5=嚴重,自覺常有該項癥狀,頻繁出現,程度也十分嚴重。其中高于2分的為陽性項目,表示被測者在該項中呈現“有癥狀”;若超過3分,即表明該因子的癥狀已達到中等以上嚴重程度,可能有明顯的心理問題。

1.3 統計方法 采用Epi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錄入并進行邏輯核對,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與全國青少年常模比較 該校學生SCL-90總分為(162.88±47.91)分,陽性癥狀均分為(2.58±0.40)分,總癥狀指數為(1.81±0.53),陽性癥狀痛苦水平為(5.10±6.91)。全部9項因子均高于全國常模[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1)。見表1。

2.2 心理問題檢出情況 見表2。

3 討論

SCL-90 是廣泛用于成年人的心理衛生測查工具,本研究對象為年齡不足20歲的青少年,該量表能否適用于青少年尚未形成共識。樊玉賢等[2]的調查結果顯示,SCL-90的穩定性和內部一致性良好,量表的內容、結構、判別能力方面考察結果較為滿意,均達到心理測量要求,適合在中學生中使用。王極盛等[3]也得到相類似的結論。

結果顯示,該校學生SCL-90的9個因子均分都顯著高于國內青年常模,其結果與劉恒等[4]、魏俊彪[5]的調查結果一致,說明中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但本研究所選取樣本量較少,有可能代表不了該人群的實際情況。

總體來看,該中專學校學生在強迫、人際關系2個方面有問題人數較多,結果與胡慶成等[6]對3所大專院校學生的調查相一致。提示強迫、人際關系是青少年普遍面臨的心理問題,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根據其特點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加強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有力的舉措。心理健康教育應是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中等職業教育具有公民教育和就業教育功能,所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服務于社會的一技之長,還應該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當今時代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中等職業教育直接關系到億萬勞動者素質的提高,關系到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順利實施,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經過2~3 a的學習就要踏上社會,教育工作者有責任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工作使得走出校門的學生成為一個積極向上、身心健康的高素質勞動者。

4 參考文獻

[1] 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初步分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

[2] 樊玉賢,王寶安,翟欲明,等.SCL-90在中學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四川精神衛生,2002,15(3):132-135.

[3] 王極盛,李焰,赫爾實.中學生SCL-90信度、效度檢驗與常模建立.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8-10.

[4] 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 (2 ):88-90.

[5] 魏俊彪.944名初中學生SCL-90測定結果分析.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2,13(1):11-13.

篇(4)

關鍵詞:心理健康 教育內容 教育模式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育的主導觀念。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結合學校如何構建符合學生情況的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情況,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找到適合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常受到一些問題的困擾:一是學業問題,如升學受挫、考試焦慮、成績不理想、需要休學等;二是人際關系問題,如交際恐懼、與教師同學關系不好等;三是青春期性問題,由青春期的性成熟而帶來的心理問題,如性幻想、、對性成熟的焦慮等;四是家庭問題,如家庭經濟困難、父母離異等;五是由個人身體缺陷而引起的心理問題。因此,要針對這些問題,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如,對初中一年級學生進行入學心理適應教育、學習動機教育、學習興趣激發、人際交往心理教育等;初二進行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挫折心理教育、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初三進行心理疾病防治、心理挫折承受、自我心理調節等教育。除確定內容外,還要選擇有效的教育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重在教育。將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構建成一種“教育模式”,首先在于它發揮了學校教育的特點:一是擁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嚴密的組織系統、專門訓練過的教師以及學生群體。二是指它有組織、有系統、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成其心理健康發展,其目標不僅僅在于治療,還重在預防與發展。這種“教育模式”區別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和心理輔導。

其次,這種教育模式是立體式、全方位的。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呈現出階段性特征,從初一至高三的每一個心理發展階段,心理特征和出現的心理問題都不盡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根據每一階段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解決個別學生已出現的心理問題和學生群體普遍出現的典型心理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計劃,做出周密安排,使學生心理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受到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第一,預防性。在學生未出現心理問題之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掌握有關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或避免心理疾患的產生。第二,治療性。要及時矯治學生的心理疾患,排除其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心理的康復。第三,發展性。要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的心理施加影響,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和發展,使其具有正確處理好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第一,開設心理衛生課,或在生理衛生課中增加心理衛生的內容,稱生理心理衛生。從初一年級開始就要通過心理衛生課,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常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況,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并把這種課貫穿整個中學階段。第二,編寫心理健康指導讀物。要有計劃地編寫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識性書籍,供中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自主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疏導方法。第三,要開展心理咨詢,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指導,解決心理困惑,治療心理疾患。第四,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這首先要求教師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尤其是學習心理方面的常識,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心理規律,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第五,利用網絡信息傳媒進行教育。網絡信息可以傳輸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信息,利用它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者將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在互聯網上找自己最喜歡的教師進行心理咨詢,重癥、難癥還可在網上找到各專家診治。第六,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的整體教育網絡。學生二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是在校外度過的,很多心理障礙源于家庭和社會,單靠學校的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夠的,應該與家庭、社會聯手,營造一種以學校為中心、以家庭和社會為輔助的氛圍,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

總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構建有效模式,發揮環境功能,選擇有效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申繼亮 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4)

[2]李玉山 學校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初探.《教育探索》2002.2

篇(5)

【關鍵詞】 教育;方法;簡易應對;相互影響分析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Simple Reponse of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g Shaoyu, Wang Huadong.School ofEducational Scie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 475004,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e of parentalrearing andSimple reponse and congruence,and to explore theeffects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students’ Simple reponse and congruence. Methods3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were examined by using EMBU and SCSQ.Results Among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of Simple reponse and gender( P > 0.05) ;there were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ccordingto T-test( P < 0. 05) . Conclusion Among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irparental styles and simple reponse and congruence. Parental rearingpattern obviously affect simple reponse and congruence.

【Key words】 Education; Methods; Simple reponse;Transactional analysis

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兒童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 式。這種組合方式是相對穩定的,不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反映了親子交往的實 質。我國學者發現,父母教養方式既有其跨文化、跨種族的一致的一面,又有受 文化、種族或其他因素影響的一面[1]。Joff等人指出,應對是個體 對現實環境變化有意識、有目的的調節行為。Martin指出,應對的主要功能是 調節應激事件作用,包括改變對應激事件的評估,調節與事件有關的軀體或情 感反應[2]。臨床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家庭教養方式會對其自我 采取何種應對方式產生產生重大的影響[3]。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 體,他們的身心都處于發展階段,自我簡易應對方式會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 2008年3月,筆者對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簡易應對方式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研 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取開封市某中學在校學生300名,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法,共 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為265 份,有效率為88.3 %。其中男生107 名,女 生158名,年齡為13~16歲。

1.2 方法 采用父母養育方式評價量表( EMBU)[4]和簡易應對方式 量表(SCSQ)[5]進行評定。父母養育方式評價量表

有 66個條目,采用1~4級(從無到總是)評分,該量表包含父親和母親2個維度,父親 維度有因子Ⅰ(情感溫暖、理解)、因子Ⅱ(懲罰、嚴厲)、因子Ⅲ(過分干涉)、 因子Ⅳ(偏愛被試)、因子Ⅴ(拒絕、否認)、因子Ⅵ(過度保護),母親維度有因 子Ⅰ(情感溫暖、理解)、因子Ⅱ(過干涉、過保護)、因子Ⅲ(拒絕、否認)、因 子Ⅳ(懲罰、嚴厲)、因子Ⅴ(偏愛被試),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簡易應對方式量表由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維度(分量表)組成,包括20個條目 ,積極應對維度由條目1~12組成,重點反映了積極應對的特點,如“盡量看到事 物好的一面”和“找出幾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消極應對維度由13~20 組成,重點反映了消極應對的特點,如“通過吸煙喝酒來解除煩惱”和“幻想可 能會發生某種奇跡改變現狀”,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數據統計與分析 數據處理運用SPSS 15. 0 統計軟件包及Excel 軟件。

2 結 果

2.1 中學生簡易應對方式的性別差異比較 見表1。

2.2 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的性別差異比較 見表2。

由表2可知父親因子Ⅰ、Ⅱ、Ⅳ性別差異不明顯,而因子Ⅲ、Ⅴ、Ⅵ性別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母親因子Ⅰ、Ⅴ性別差異不明顯,而因子Ⅱ、Ⅲ、Ⅳ性別差異有 統計學意義。(P

2. 3 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和諧的相關分析 見表3。

由表3可知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簡易應對方式具有顯著相關關系。其中父親 因子Ⅰ、Ⅵ和母親因子Ⅰ、Ⅱ、Ⅴ與積極應對方式有顯著正相關,父親因子Ⅱ 、Ⅴ和母親因子Ⅲ、Ⅳ與消極應對方式有顯著正相關;其中父親因子Ⅰ和母親 因子Ⅰ與消極應對方式有顯著負相關,(P

3 討 論

國外有關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存在性別差異,不同性別所采用的教養方式 有所不同 。[6,7]本研究結果表明,男生得到父親更多的干涉、拒絕 否認和保護;得到母親更多的干涉、拒絕否認和懲罰嚴厲。男、女生所感受到 的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可能反映了父母對兩性子女的看法及關注的不同。在 本地區,女生比男生更多地體驗到來自父母的理解、情感溫暖和偏愛,而較少地 體驗到來自父母的懲罰、嚴厲和拒絕、否認,反映了時代不同給人們教養子女 的觀念帶來的差異。由于女孩的性格較柔弱、乖巧和溫順,自己首先主觀上就 認為應該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和保護,即使在現實當中得到了父母的過度保護 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父母偏愛和過度保護的得分會比較低,和以往研 究有所不同;由于樣本選自于開封市一所普通偏差的學校,學生問題行為比較 多,學生家人本身素質也有待提高,教養方式本就存在問題,父母對男生社會 角色期望比女生多,同時由于男孩比女孩更為好動、不服管教和易發生身體損 傷,因此,父母對男孩給予更多的管教、否認和嚴罰。個體為了維持自我和諧的 統一,當面對情境中的突發事件時會采取各種各樣的積極或消極的應對模式,這 樣就為心理障礙的產生提供了可能[8]。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中學生的簡易應對方式與父母教養方式的各個維度之間存 在密切關系。已有研究表明,我國具有強調父母權威和子女順從的傳統,在這種 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父母教育孩子體現出比西方父母更嚴厲的特點。有研究認 為,中國文化特點不僅影響到父母教養方式本身,而且由于父母對子女的控制、 干涉、約束等被視為對子女的關心,父母對子女的嚴格要求是被認可的。因此, 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國父母確實表現出對子女的高控制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理解關愛子女、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更有利于子女積極應對方式的出現; 父母的拒絕、否認和嚴罰,使正處于青春期逆反的子女更易采取消極應對方式 ,這一研究提醒中國廣大父母特別是差等學校的父母為了子女身心健康的發展 應如何修正其教養方式有一定現實意義。

4 參考文獻

[1]張勇.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因素. 濱州教育學 院學報,2001 ,6(1):62-64

[2]Joff PE.andBastBA.Copinganddefenseinrelationto accommodationamongasampleofblindman J Ment Dis,1978: 166,537-552

[3]王長虹,叢中.臨床心理治療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86- 89

[4]岳冬梅.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 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增刊.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61 -167

[5]楊德森.簡易應對方式量表.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 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增刊. 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22-124

[6]GJERDE PF.Parental concordance on child rearing and theinteractive em2phases of parents:sex2differentiated relationshipsduring the preschoolyears. Dev Psychol,1988,24(5):700-706

[7]Lytton H , Romney DM. Parents’differentialsocialization of boys andgirls:A meta2analysis. PsycholBull,1991,109(2):267-296

篇(6)

一、教育學生正確看待早戀

愛情是人類一個永恒的主題,但是,人的一生并不只是愛情,它涉及到人生的理想與抱負。因此,我們應該教育學生認識到:一個人愛別人及被人愛,都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只不過,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正處于求學時期,還不具備戀愛和婚姻的各方面條件。所以,老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講解:

1.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學生,正是學習的有利時期,應抓緊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為將來工作和戀愛打下基礎;如果這時早戀,必然要擠占學習的時間,使學習受到影響。更何況沒有諸方面基礎的戀愛質量也是不高的。

2.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在生理上,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變化可能接近成年人,但心理的變化,還遠遠跟不上生理的變化;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還是很脆弱的,根本承受不起由戀愛帶來的一系列矛盾所引起的刺激和打擊,一旦失戀,必然會對雙方的學習以及身心產生不好的影響。

3.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具有很強烈的心理開放性。這時,是交朋友的大好時機。但是,戀愛卻具有較強封閉性。這時要是早戀的話,一定會使雙方都失去了廣交朋友的機會。以致于影響當前和將來的社會交往。

4.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學生,不僅自身的身心發生變化,而且周圍情況也在隨時變化,今天還是兩心相印,明天就有可能已形同陌路人;今天是近在咫尺的同學,明天也許就各奔東西了。因為缺少戀愛所具有的相對穩定性,因而早戀往往失敗。

5.早戀還會帶來諸多的一系列的問題。如學習成績下降、逃學、心理失常、懷孕、墮胎,甚至染上不治之癥。對于已經早戀的學生,要采用較為穩妥的教育方式。

二、設立心理衛生教育課,順利度過青春期

因受傳統思想影響,再加上相關師資的嚴重不足,應試教育的影響,性教育還沒有得到真正的全面普及,即使有的學校開設了心理衛生教育課,相關老師也是就事論事地說一點,更談不上性心理方面的指導了,而當前有些初高中生對性的好奇以及錯誤的性觀念,使開展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指導,已成刻不容緩了。對于初中女生進行青春期衛生方面的知識講座,以后每年都要對升讀高一的女生舉行這方面講座,從心理和生理多角度,對學生進行青春期知識教育,用科學知識來幫助他們,解讀青春期的疑惑和問題,幫助學生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三、幫家長正確對待子女早戀

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認識到,早戀是目前中學生中一個客觀存在,而且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應該認識到,這是每個學生青春期的必經階段。學校和家庭都要指導中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情感變化,學會把握和升華自己的情感,為學生們的成長,創造寬容和和諧的氛圍,這也許比簡單的打罵與禁止,對學生更有意義,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促進和幫助學生心理的成熟。如大禹治水,要因勢利導,要以導為主。因此,學校和家庭不要壓抑學生們對異往的欲望,應該幫助學生學會理智地控制自己。需要明確的是,家長在聽到自己的子女早戀后,千萬不能以打罵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的,常常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會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家門,對自己的孩子很不利。

因此,老師和家長要以廣博與深沉的愛,對于早戀的學生們要進行積極的疏導,正面教育為主,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逐漸感化。此外,對待有些缺乏家庭溫暖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就更要用老師的引導和家庭的溫暖,把學生的心拉回來,使得學生進入正常的軌道上來。

篇(7)

心理健康[1](mental health),也稱心理衛生,是指以積極的教育和措施,維護和改進人們的心理狀態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的改變,使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都保持良好或完美的狀態。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必備條件。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5個少數民族總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8.078%,但分布于全國60%的國土上,少數民族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而且由于各民族的歷史和生活環境有很大的不同,各民族的個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狀況也各有特點。大量研究資料顯示[2,3],不同種族人群的心理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文化背景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所面臨的客觀現實有較大區別,反映在心理上必然有各自的特點。

少數民族學生是未來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骨干力量。因此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查閱了近年來發表在國內主要學術刊物上關于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論文和研究報告后,從總體上對近年來我國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進展進行綜述。

1

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1.1 大部分研究顯示,民族差異顯著,整體而言漢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少數民族學生。如:查明華[4]對云南275名漢族及181名少數民族師專學生(包括哈尼、壯、彝、白、瑤、回、苗、傣、布衣、納西、傈僳、景頗等13個民族)采用SCL-90進行測查,得出少數民族學生在強迫因子上高于漢族學生,在其他各項因子上無顯著性差異。聞素霞[5]等采用SCL-90量表對新疆4所高等師范院校851名維、哈、漢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新疆高師學生九因子分均高于全國水平(全國青年組n=781),不同民族的學生在某些因子上存在著不同的差異。維吾爾族高師學生人際敏感、憂郁、恐懼、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漢族學生[6]。哈尼族高師學生憂郁、精神病性、人際敏感、焦慮、偏執強迫、恐懼、強迫因子得分高于漢族學生[6]。袁震[7]采用SCL-90對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醫學生中的土家族學生509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結果顯示,土家族醫學生的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國大學生平均水平,但土家族醫學生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達21.4l% ,這一比例高于全國大學生平均水平[8]。土家族醫學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國,其中強迫、人際敏感、抑郁、敵意、偏執已經達到或接近輕度痛苦水平,土家族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落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土家族男醫學生在人際敏感、敵對、偏執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焦慮、恐怖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高俊等[9]對263名少數民族大學新生(包括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佤族、納西族等)和367名漢族大學新生進行SCL-90測評,結果:民族大學生強迫、恐怖、精神病性、焦慮和偏執5個因子分高于全國青年。民族大學生各因子分除軀體化外都高于漢族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排在前四位因子依次是:人際敏感、強迫癥狀、偏執和焦慮。有輕度心理問題的新生(總分大于160)高達35.2%。陳學玲[10]等對醫科大學517名漢族和180名少數民族新生進行SCL-90測評,結果顯示,少數民族新生在軀體化和強迫癥狀得分明顯高于漢族新生,其余因子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劉志宏等[6]選擇純自然屯出生和生活的某師范學校蒙古族和漢族學生進行16PF測查,結果表明蒙古族中師生較漢族中師生比較具有外向、熱情、聰明、敏捷等個性特征;蒙族中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漢族中師生低,且明顯表現在女生上。張迪然等[11]用SCL-90、EPQ、16PF對貴州省7個少數民族共696人,及漢族的1509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測試分析。結果顯示,7.60% 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及6.77% 的漢族大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少數民族組EPQ 的E、L量表分、16PF的B、C、G、H、L、M、Q2、Q3 因子分高于漢族組。民族學生的9個因子分及陽性項目數均高于全國常模同齡組(18~29歲)。民族組與漢族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民族組中有心理問題者所占比率從1.87 %~7.60%不等,略高于漢族組,民族組出現較多的問題依次為偏執、強迫、敵對、人際敏感、抑郁、焦慮等。

1.2 少數研究表明民族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或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漢族學生。解亞寧等[12]對北京中央民族學院902名少數民族大學學生(包括維吾爾族、回族、蒙古族和滿族等44個少數民族的大學生)采用SCL-90測評,約l0% 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數比例因問題種類或癥狀不同而異(2.3~10.7不等),與國內外報道的大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比例從10 至30左右相比,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比率相對較低。在各種心理問題中,所占比率較高的心理問題為強迫、人際敏感、抑郁和偏執。黃莉[13]對廣西南寧市3所高校壯族學生2865人進行SCL-90測評,結果:強迫檢出率為6.96% ,人際敏感敏感為5.84% ,抑郁為4.26%,焦慮為5.12%,敵對為2.36%,偏執為2.19%,恐怖為1.21%,精神病性為1.09%,軀體化為0.85%。

2

少數民族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部分研究報道少數民族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如:林東等[14]對廣西部分地區741名壯、瑤、侗、漢族中學生采用PHI進行測查,認為壯、瑤、侗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男性:壯、瑤、侗族除Q、L分低于常模外,其余量表分均高于常模,壯族F、SOM、DEP、ANX分高于漢族,瑤族Q、F、SOM、DEP、ANX、UNR分高于漢族,侗族Q、F、SOM、DEP、ANX、UNR、HYP高于漢族。女性:壯、瑤、侗族Q、L分均低于常模,除壯族HYP外,其余各臨床量表分均高于全國常模,壯族SOM、ANX分高于漢族,瑤族SOM、ANX、UNR分高于漢族,侗族SOM、ANX、HYP分高于漢族。廖全明等[15]采用SCL-90測查,結果云南民族地區初中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云南其他地區初中生。何如寬等[16]采用SCL-90對184名在校少數民族(共7個民族)中學生進行調查,少數民族學生SCL-90各因子分均顯著高于常模,但總分均值未超過160分,除強迫因子均分達2.02士0.62外,其余因子分均未超過2分。白麗英等[17]對福建畬族聚居地l248名民族中學學生(純畬族347人,雜居畬族531人,漢族370人)進行SCL-90測查,結果:雜居畬族和漢族學生SCL-90各個因子差異均無顯著性;而純畬族抑郁和恐怖因子分較雜居畬族及漢族高。

母代斌等[18]采用SCL-90、防御方式問卷(DSQ)和社會支持量表(漢語及維語版),對300名維吾爾族和300名漢族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和相關因素調查。漢族學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為20.33% ,維吾爾族(維族)民考民生(接受維語教學)為21.50%,民考漢生(接受漢語教學)為12.00%,差異具有顯著性。防御方式的比較,成熟的防御方式得分維族均較漢族高。社會支持的比較,維族高中社會支持的總分高于漢族。

3

少數民族兒童少年心理健康狀況

兒童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他們的身心是否健康成長,關系著祖國未來的強盛,因此全面了解各民族兒童的心理特點,對進一步加強對孩子們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蘭燕靈等[19]采用艾森克個性問卷(兒童版)(EPQ)、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PHCSS)、兒童主觀生活質量問卷、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父母問卷和教師評定量表、兒童適應行為評定量表、一般情況調查表對7033例(壯族3948例,漢族2429例,瑤族424例,其它少數民族232例)4歲~16歲各民族兒童進行測試,結果,壯族兒童的各類心理問題檢出率40.1%,漢族33.4%,瑤族41.5%,其他少數民族32.8,差異有高度顯著性,壯族心理衛生問題的檢出率處于較高水平。農村兒童的心理衛生問題(48.2%)明顯高于城市兒童(31.9%)。李璧等[20]對貴州省354名漢族和582名少數民族(苗族94名,水族238名,仡佬族153名,布依族97名)民族小學生采用繪人智能測驗方法(FIQ)和艾森克個性問卷(EPQ)進行測查,研究發現,少數民族低智能兒童顯著少于漢族兒童。從個性分析中看,少數民族兒童性格內向與傾向內向者較漢族兒童明顯為多,他們安靜、離群、內省;而外向性格者較漢族兒童明顯為少。這可能與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大多貧困落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較貧乏,大多數家庭為粗暴的家長制家庭模式,兒童生活范圍狹窄、壓抑,生活內容單調有關。從反映兒童情緒穩定性的N量表中可看出,少數民族女童情緒不穩定與傾向不穩定者明顯高于漢族女童,穩定與傾向穩定者明顯低于漢族女童,她們之中大多焦慮、易怒,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而少數民族男童的情緒穩定情況與漢族男童無明顯差別。這可能與貴州少數民族地區重男輕女,女孩得不到應有的關愛與重視有關。

4

影響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響少數民族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與其所處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其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有關。對于少數民族的學生而言,還有以下因素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1)由于經濟上的困難和艱難的生活環境使走進學校讀書的農家子弟無法安心學業。(2)生活的貧困增加了他們生活中的應急事件,心理上有更多的應激源,導致心理問題較多。 (3)少數民族學生需要改變過去的習慣或習俗以適應新的學校人文環境,如果適應能力有缺陷,容易引發心理問題。(4)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他們進入學校后需要學習第二語言——漢語,從客觀上加重了民族學生的學習負擔,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心理問題增多。(5)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觀念陳舊,對心理衛生教育的重視不夠,學生沒有受到系統的心理衛生知識教育,心理知識的欠缺導致心理問題不易排解[10、15、18]。

在目前的研究中,多采用心理量表進行測量。這些量表多譯自國外,國內的修訂主要針對漢族人群,未能根據少數民族的特點進行專門修訂。這導致一些漢語不熟悉的少數民族學生理解量表困難,而從客觀上影響測驗效度。同時,研究的民族缺乏多樣性和專一性,研究的內容也較為單一,研究規模相對較小,且研究方法不一致,難以比較。因此,采用統一的研究方法和測評手段,系統地對不同民族的人口進行心理健康評估,才能更真實地反映我國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 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 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

[2] Al-Saffar,Suad,Borg?,Per3. The influence of the patients’ ethnicity,socio-demographic conditions and strain on psychiatric diagnoses given at an outpatient clinic.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Dec2004,Vol. 58 Issue 6,p421~427,7p.

[3] Bae SW; Brekke JS; Bola JR. Ethnicity and treatment outcome variation in schizophrenia: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mmunity-based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J Nerv Ment Dis] 2004 Sep; Vol. 192 (9),pp. 623~628.

[4] 劉志宏,趙福杰.蒙、漢中師生16PF測查結果分析[J].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雜志,2004,1(3):185~187 .

[5] 查明華. 邊遠地區農村籍大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3,19(4):504~505.

[6] 聞素霞,楊李娜,楊學蓮.新疆高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0,22(4):94~98.

[7] 袁 震. 湖北民族學院土家族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4,25(3):320~321.

[8] 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研[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5(16):331~333.

[9] 高 俊,尚 云.云南高師院校少數民族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雜志,2005,(2):107~109.

[10] 陳學玲,李志英,張順杰.新疆醫科大學在校大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4,27(4):351~353.

[11] 張迪然,鄭 勇,屠禮紅,等.貴州省少數民族和漢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個性因素分析[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7,30(2):103~106.

[12] 解亞寧,張育昆,子 濤.等.生活事件因素與中國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和多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7(4):182~184.

[13] 黃 莉.壯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父親教養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2):150~150.

[14] 林 東,黃永新,韋 弘,等.廣西部分地區壯、瑤、侗、漢族中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2005,14(7):650~652.

[15] 廖全明,李 輝,劉宗發.云南民族地區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5,26(3):203~204.

[16] 何如寬,禹艷梅. 184名少數民族中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6):428~429.

[17] 白麗英,葉一舵,王東字.福建省畬族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4,25(5):558~559.

[18] 母代斌,郭 偉,侯笑梅.烏魯木齊市部分維漢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中國學校衛生,2002,23(4):344~3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6流白浆 |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色妞www精品视频| 色老二导航|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少妇激情艳情综合小视频|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极品少妇小泬50pthepon| 好男人在在线社区www在线影院 |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摸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下载 |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字幕无码av不卡一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四川骚妇无套内射舔了更爽|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暖暖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国产97色在线 | 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