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0 10:5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冶金工程發展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冶金工程;自動化;過程控制
1 冶金工程自動化技術分析
冶金生產企業采用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和管理。
1.1 過程控制
冶金企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由檢測儀表、程序控制器和過程計算機組成,能完成物料的跟蹤、設備狀態的監測和控制、工藝參數的監測和控制、操作指導、生產參數的記錄和打印報表以及其他輔助功能。
(1) 物料跟蹤
對爐料、鐵水、鋼坯等的分布情況、位置和速度進行跟蹤。物料跟蹤系統由檢測儀表和記錄裝置組成。例如在軋鋼廠中,板坯的跟蹤和檢測儀表系統由分布在整個軋制線的紅外檢測器組成,它們按區域劃分。高溫軋件在軋制線上的運動過程中,紅外線檢測儀表將測到的信號送往計算機,由計算機加以記錄并對每個軋件編號跟蹤,以便加以控制。
(2) 設備狀態的監測和控制
包括對位置、速度、流量、溫度等參數的監控,例如對高爐熱風爐的風量和溫度以及對軋鋼機壓下位置的控制等。通常由檢測機構、控制器和執行機構組成設備狀態的閉環控制系統。在冶金工廠中大多采用這類控制系統對爐窯、機械、電機等設備進行控制。
(3) 工藝參數的監測和控制
主要采用機械、電氣、物理的手段來控制產品的數量、尺寸、溫度、性能、成分等,例如高爐的布料控制、爐溫控制、連軋機的厚度控制、鋼板冷卻系統的溫度控制等。
(4) 操作指導
向操作人員顯示有關生產設備和產品的數據和信號,以便操作人員能正確地登記、管理和操作設備,控制產品質量和處理故障等。顯示裝置有大屏幕模擬盤和熒光屏顯示器等。現代冶金工廠大多采用大屏幕顯示器進行操作指導。
(5) 記錄和報表
自動記錄生產過程的各種數據,包括工藝參數、生產數據、質量數據等,并自動打印生產報告書。
(6) 其他功能
采用自動編號裝置、自動方向顯示器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儀表的記錄紙編號、自動顯示產品的去向、指導發運以及完成一些復雜操作等。
1.2 生產管理
冶金企業生產管理系統由中央計算機、若干臺過程管理計算機、幾百臺輸入輸出終端和通信系統組成,大部分終端裝置布置在整個生產的各個環節之中。從原料到高爐、煉鋼、軋鋼、一直到成品發運的各種信息可以及時通過這些終端、過程控制計算機和通信系統送到中央計算機和過程管理計算機的存儲器中。
同時管理人員通過設置在管理部門的終端將各種指令送到管理計算機,然后又可以送到各生產崗位。這種計算機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可及時地反映出整個大生產過程的千變萬化。
因而只要向計算機查詢就可以了解整個生產過程的實際情況和數據。通過計算機的統計分析、邏輯判斷、數學模型的計算和管理人員的指令又可反過來控制整個冶金工廠的生產。所以冶金企業生產管理系統可以把整個冶金企業的生產計劃、記錄、數據報表、財務核算、經濟分析、設備運行情況統一起來。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產品合同;安排生產計劃和作業計劃;掌握資金庫存和流向以及設備運行和備件庫存情況;對生產進行最優化管理。
2 冶金工程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難點
2.1 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鋼鐵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同時冶金工業自動化已經有了較快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如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那樣具備世界先進自動化水平的鋼鐵企業,其他國內大中型鋼鐵公司也大都配備了自動化系統,各個工藝流程上不僅有先進的單機自動化系統,而且也有功能完善的管控一體化系統。自動化在保證冶金工業達到高效、優質、低耗、安全和環保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基礎控制和過程控制方面,國內新建或改建的一些高爐、轉爐、工業爐均采用了DCS和PLC,有的還配置了過程控制計算機。
在信息化方面,隨著鋼鐵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已經成為冶金工業的共識。很多企業構建的融合了企業核心業務的企業信息網,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設施,為企業的信息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 存在的難點
(1) 基于數字模擬和仿真技術,實現冶金全流程動態分析、評估和精準設計。
(2) 綜合考慮生產效率、能耗物耗和環境指標的多目標實時優化。
(3) 產品指標、運行指標和控制指標協同的全面閉環控制。
(4) 數據驅動和知識驅動相結合的復雜過程建模和先進過程控制。
(5) 先進傳感技術和軟測量結合的關鍵工藝參數的在線連續測量。
(6) 綜合考慮物質流、能量流優化的先進能源管理和控制。
3 冶金工程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及發展戰略
3.1 發展趨勢
我國冶金工程自動化技術在自動化技術和冶金行業的需求下,必將取得飛躍式發展。
(1) 在過程控制方面,將采用先進傳感器、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數據處理等技術對冶金工藝流程實施在線連續檢測。
(2) 在生產管理控制方面,一方面實現縱向信息集成,即管理一計劃一生產一控制;另一方面整合實時數據和關系數據庫,運用數據挖掘,為生產管理控制的決策提供依據。
(3) 在企業信息化方面,將逐步實現管控一體化,做到實時性能管理。
同時,我國在自動化方面將緊跟世界的發展趨勢,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自動化技術為我國的冶金行業服務。
3.2 發展戰略
進入二十一世紀,鋼鐵企業的發展將受到原礦、原料、能源,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制約。特別是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將會由原來的少品種大批量走向多品種小批量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需求發展。因此,鋼鐵企業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單純求規模、求噸位的發展模式,而轉向根據市場需求迅速組織生產,滿足用戶需要的市場化生產模式。這就要求鋼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速技術改造,促進科技進步,縮短產品改型換代周期,盡快滿足市場需求,向科技要效益,向時間要效益。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加強產、學、研聯合
充分協調企業、高校、研究所的關系,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積極自主創新,改變國外公司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壟斷地位。
(2) 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有機結合
鑒于國外經驗,先進工藝與自動化結合時,自動化技術要在前期進入到冶金過程設計中去。將信息技術與系統工程技術相結合,對操作工藝進行優化,提高技術性能指標。
(3) 把數學建模、專家經驗和可視化技術結合起來,實現鋼鐵冶煉、連鑄、軋鋼的過程優化。
(4) 企業應當關注直接還原和熔融還原等新型冶金流程對自動化技術的新需求,準確把握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方向。
(5) 充分發揮技術管理員和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用于開發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
(6) 面向市場,服務市場,在市場競爭中獲勝。
另外,企業也要關注原材料條件、能源的供應狀況、企業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員的素質等方面的情況,消除非技術因素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姚東元.冶金機械及自動化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8.
【關鍵詞】卓越計劃 材料工程 專業
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C-
0048-03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國家決定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促進工程教育改革和創新,全面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卓越計劃”實施的專業包括傳統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專業,遵循“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重視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戰略性新型產業的人才需求。實施的層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培養現場工程師、設計開發工程師和研究型工程師等多種類型工程師后備人才。同時,作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形勢的新舉措,教育部決定自2009年起擴大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范圍和規模。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屬同一層次的不同類型,它主要培養有特定職業背景的高級專門人才,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因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理念與評價標準等方面均緊密契合教育部推進的“卓越計劃”,因此被納入計劃之中。
桂林理工大學近年來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計劃”。全校共有3個本科專業和4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含材料工程)獲批開展“卓越計劃”,成為了廣西唯一獲得研究生層次“卓越計劃”的高校。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專業為例,探討在實施“卓越計劃”的情況下,如何結合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改革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一、廣西實施“卓越計劃”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環境與條件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由于工程碩士教育培養的是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因此必須在教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的框架內開展,亦即需要大學、企業、職業界、社會以及政府之間的良好合作與互動才能實現。目前高等教育依然沿習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模式,高等教育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對外部需求的了解不夠,因此人才培養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設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就是為了改變工科研究生培養規格單一的局面,通過明確不同于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制度(如雙導師制、企業參與、社會評價、與職業資格掛鉤等)實現培養制度的變革。但目前這一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尚未完成,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環境仍然存在諸如產學研機制不健全、市場調節機制不完善、質量保證機制不科學和缺乏專業認證制度等問題,這些情況在經濟尚不發達的廣西更為嚴重。因此,需要廣泛借鑒發達國家、國內發達地區的經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事實上,工程碩士教育在西方發達國家也經歷了曲折和探索過程。美國的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產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其蓬勃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美國的工程碩士計劃實質是四年本科計劃的拓展,其宗旨是為工業界培養高水平的實踐型專業人才,它注重工程設計和學生在工程實踐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工程碩士的教學計劃和教材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完全一致,這表明實踐經驗與較高的學術水平并重是工程碩士在美國獲得認可的重要因素。歐洲大學和企業在培養工程師的工程能力方面有比較成熟的合作運行機制。來自企業的工程師能夠實質性地參與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的設置,其中一般包括不少于3個月的職業實習以及3個月以上的實戰性研究論文或設計項目。此外,發達經濟體還普遍將專業認證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與高等工程教育掛鉤,如在美國未經ABET認證的工程專業學生很難獲得注冊工程師資格;在歐洲,進入FEANI認可的工程專業學習是獲得工程師資格的基本條件;在日本,JABEE認可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免試通過技術士資格考試的初試;在英國,工程教育更是以取得專業資格作為培養的主要目標。由此可見,工程碩士教育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其突出應用性的定位,并與各類專業資格掛鉤。
國內一些首批加入“卓越計劃”的高校在工程碩士培養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如南京大學實施了分級課程體制,突出講座、沙龍、實戰模擬、案例教學等內容的比重,學位論文則強調以案例研究為主;還通過自我評價體系,對“卓越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研討與測評。河海大學對其特色專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行全面的探索。他們提出了“重理論,強實踐”的理念,在課程內容上強調與學術型有所區別,注重案例和研討式教學,通過“頂崗實踐”獲得工程實踐能力,其學位論文的可以是規劃、勘探、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產品研發和應用研究等。
雖然廣西屬于西部欠發達地區,但已經提出了“14+4”千億元產業發展計劃,力爭包括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建材等14個產業的產值達千億元,同時培育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等4個新興產業。材料學科是實現該計劃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而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則是最為急需的高級人才。雖然目前廣西有能力持續支持實施“卓越計劃”的大型企業不多,但亟待技術升級的企業則比比皆是。
二、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學科發展現狀與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
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專業,其前身可追溯到1992年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的地質專業,以后逐步增設了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基本上涵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要學科。該學科目前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冶金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同時招收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其中,材料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并于2009年成為教育部批準的博士點授權建設學科。
通過多年建設,桂林理工大學材料學科已經形成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的格局,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合成與制備新技術、高性能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新型電、磁功能材料及能源功能材料、綠色建材及生態環境材料等,密切結合廣西優勢有色金屬、礦物和植物資源等設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較為鮮明的地方特色。學科目前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還與廣西10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科研成果應用獲得直接經濟效益10億余元,并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廣西自然科學二等獎等重要研究成果。
但是,材料工程碩士培養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為:第一,現行的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雖設置了實踐環節,卻缺少相應的強化訓練內容,在課程設置上與學術型研究生差別不大;第二,材料工程碩士自身的認可程度不高,所錄取的學生一般是成績未達到學術型研究生要求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情況,而且自費上學的比例偏高;第三,研究生導師對培養工程碩士的積極性也不高,因為學生在完成一年的理論課學習后就要到企業去實習,對導師的實驗室研究作用甚小;第四,近年來追求學科全面發展成為普遍的趨向,使得桂林理工大學原來的有色金屬行業背景明顯淡化,在材料學科上表現為涉及領域寬,科研工作大多集中在功能材料、復合材料或納米材料等新材料領域,而傳統的金屬材料和冶金工程反而成了弱項;第五,缺乏必要的“行業指導”,為“卓越計劃”工程碩士的培養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三、創新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全程互動實施“卓越計劃”
“卓越計劃”為全面提升材料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供了最佳的契機,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切合廣西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為此,我們提出了培養工藝設計與新產品研發兩類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新思路。廣西工業技術落后,主要依靠資源生產初級產品,生產過程高消耗、高污染。工藝設計類工程碩士的培養則針對這些問題發展,將相關的技術改造與工藝設計作為工程碩士的畢業論文(或設計)內容,依托產學研基地和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平臺,為企業解難題、創效益,進而提高社會對工程碩士的認可程度,強化高校與企業的聯系;而新產品研發類工程碩士的研發工作主要是服務于落戶在廣西的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和海洋等新興產業的需求,開展新產品研發或進行擴大實驗,實現研究成果的轉化。根據論文工作的內容和要求的不同,靈活安排實習時間和畢業論文的形式。如以工藝或流程設計為主的工程碩士要在企業實習至少半年,其畢業論文以工藝或流程設計為主;而以新產品研發為主的工程碩士則留在實驗室,借助本學科的儀器設備完成相關研發工作。
在培養標準上,我們提出要圍繞工程基礎教育(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和工程專業教育(工程實踐和設計創新)兩個中心環節層層遞進,培養具有較強技術知識、推理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項目與工程管理能力和有效溝通與交流能力,同時具備較高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與社會責任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充分利用雙導師制,把高校研究生教學中的專業基礎教育優勢與企業導師在工程設計與實踐方面的經驗相結合,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工藝設計和新產品開發,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術開發過程的組織能力,有效促進“卓越計劃”在材料工程碩士層面的貫徹與實施。基于材料學科的特點,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在材料學基礎理論方面同樣需要扎實的基礎。因此,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要與學術型碩士相同,但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教學內容則要突出材料加工與工程設計等方面,這部分教學任務可優先安排給有“雙師證”(即教師證和工程師證)或有過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此外,還專門開設了實踐環節,用于實驗技能實訓及現場實習等。
在考核標準與評價體系方面,材料工程專業碩士也與學術型碩士有所不同。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畢業不要求在省級以上正式學術期刊,考核主要集中在畢業論文(或設計)所體現的工作量、創新性和實施效果等方面。在研究生評優和獎學金評比中,主要考核工程碩士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申報或方案實施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等情況,并使之與學術型碩士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有可比性,創建公平競爭的環境。
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桂林理工大學與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廣西三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魚峰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金山銦鍺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和廣西新未來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實力的企業建立了穩定(下轉第54頁)(上接第49頁)的產學研基地。學生在企業進行實習實踐時,要求企業要以“準員工”的標準對待,嚴格要求且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而相關企業也有優先挑選畢業生的權利。桂林理工大學經過資格和能力評審,第一批共聘請了15位企業導師,均為企業高層或具有高級職稱人員。企業導師要對在企業進行的工程實踐培養內容和培訓標準,如企業高級技術人員授課、生產現場學習與安全培訓、參與新產品研發和工程設計等提出了較為詳細的要求,企業教學完成后相關企業應為學生提供培養質量鑒定。
為了確保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能夠符合“卓越計劃”的要求,桂林理工大學提出了校企合作、全程互動的理念,并成立了“卓越計劃”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校級專家小組及二級學院教學工作小組等組織機構,并為每個試點專業提供專項經費。學校在鼓勵相關試點專業大膽改革、積極探索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學質量。為此,材料工程專業也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與信息反饋機制,對現行的材料工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并征求學生的反饋意見。此外,還通過校內導師定期與相關企業保持溝通,了解材料工程碩士研究生在課題執行方面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向對方企業通報,真正做到“全程互動”。
總之,實施“卓越計劃”對創新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桂林理工大學將依照校企合作、全程互動的理念,扎實做好“卓越計劃”材料工程專業碩士試點工作,努力實現高校與企業的雙向共贏,更好地服務廣西經濟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福瑩等.以實施“卓越計劃”為契機探索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途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2)
[2]姜爾林,宋恭華.工程碩士教育制度環境的不足及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1)
[3]陳興德,王翠娥,王晟.美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歷史、現狀與反思[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6)
[4]顧建民.美國工程專業學位的現狀分析與前景展望[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1999(3)
[5]陳樂,王沛民.課程重建:歐洲工程教育改革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6]汪輝.美歐日高等工程教育質量評估機制的比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項目(2011JGA050,2010JGA031);桂林理工大學教改工程項目(2010B06)
關鍵詞:煉鐵廠;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管理
1.鋼鐵企業面臨的發展現狀
目前,雖然我國的鋼鐵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是鋼鐵強國,在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問題出現,主要表現在技術投入、管理創新、提高產業集中度與資源回收利用率等多方面還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自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的經濟就進入了調整期,鋼鐵業的產能也由此進入了過剩階段,價格大幅下滑,盈利空間急劇萎縮,一度陷入產品銷售困難的窘境中,行業企業普遍處于微利或虧損邊緣。尤其在當今極度節能環保理念的前提下,諸多企業將面臨新的經濟結構和市場調整,鋼鐵廠等重污染企業勢必面臨更大壓力的深度調整。早在2010年,隨著《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的,就有業內人士做出預測:在未來兩三年內,鋼鐵業重組進程會顯著加快。這就意味著我國的煉鐵廠的企業經營發展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考驗。特別是在當今時代,要想提升企業的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需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舉措,首先從鋼鐵企業內部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與管理的基礎出發,做好內部保障,才能找到一條適合我國鋼鐵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煉鐵廠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煉鋼廠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鋼鐵市場的需求,導致我國煉鐵廠存在嚴重的管理問題。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煉鐵廠的機械設備管理中,缺乏完整、嚴格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一般都僅憑過往經驗來進行管理,缺少對設備的維修保養與管理方面的系統性分析。
2.2.設備規模較小且不夠先進
一些小廠和老廠的設備老舊,設備的規模較小,缺少具有先進技術含量的的機械設備,直接導致產品技術含量低,質量不高等問題出現。
2.3.技術水平低,人員更換頻繁
受煉鐵廠的特殊工作環境的影響,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一般文化和技術水平都相對較低,而且工作人員存在諸多的不穩定因素,人員更換頻繁,技術純熟的操作人員不多,對掌握先進設備的操作技術就更有難度,也很難適應機械自動化和機電一體化的現代化設備管理需求。
2.4.缺乏對廠內設備的保養、維修和管理
在煉鐵廠的設備使用中,普遍存在對投入使用的設備保養維修和管理等工作的嚴重欠缺,很多項目負責人都只考慮眼前利益,以超進度完成生產任務為最終的目標,設備和工人的加班現象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設備每天運行20小時以上是常見現象,使設備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這種惡劣的工作環境加速了設備的老化程度,極大地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技術狀況。
3.加強煉鐵廠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筆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了幾點關于煉鐵廠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與管理的建議:
3.1.煉鐵廠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措施
3.1.1.明確“強制保養”的原則
所謂的強制保養,是對保養的硬性規定,即必須按照相關的規定在制定的時間地點,按時進行,即便出現生產任務緊張而時間安排不開的情況,也必須停止,馬上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的保養,切不可疏忽大意。
3.1.2.提高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的意識
在煉鐵廠內部對相關的人員進行現代化設備管理教育,以使得上到高層下至基層的所有人員都明白機械設備完好率和使用壽命之間的關系,并明確其與維修保養工作的必然聯系,提高煉鐵廠全員的設備維修保養意識,并定期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考核和維修保養工作的抽查,切實做到將思想認識落實到生產實踐中。
3.1.3.嚴格執行維修保養程序
設備的維修保養與機器壽命直接的影響。嚴格執行必要程序馬虎不得。首先是對設備零備件的安裝,避免因各種不當操作造成設備零件的過早磨損。安裝中要合理選擇材料,進行熱處理工藝,保持零件的度和設備的防腐工作。其次是進行規范化的崗前的日常點檢和維修保養,嚴格執行“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定檢方針,有效避免機器因帶病工作而引發生產和安全故障。最后是巡回檢查和總結分析階段,根據維修保養時間和各項統計數據,對故障出現的規律進行綜合確定。
3.1.4.掌握維修保養技術
對維護工作者來說,除了要掌握零部件的安裝、日常檢查和維護等必備的維修保養技術外,還必須要掌握各種修復技能。對檢修更換下來的零件,進行外觀和性能的雙重修復,使之再次投入使用,為工廠節約人力財力和物力。需要提醒的是,在修復時,要根據零件的磨損度進行相應厚度修復,基本的技術規范為:鍍鉻層厚為0.01――0.2mm,金屬噴鍍層厚為0.5――2mm,手工電弧焊≮1mm等。
3.2.煉鐵廠機械設備的管理措施
3.2.1.加強設備有劣化傾向管理
煉鐵廠的機械設備非常復雜,在維修保養過程眾所要求的綜合技術水平也相對較高。因此,在點檢檢查的過程中,完全要突破陳舊落后機器設備檢查中的局限性,打破“五感”檢查和使用簡單手段檢查的落后方式,而應積極開展先進的精密點檢和設備診斷工作,做到對設備的技術狀況和劣化程度有充分的了解,及時發現潛在的缺陷和存在的問題隱患,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傾向管理,確定最佳的預知維修和保養的時間,實現有序管理。
精密點檢和設備診斷,作為現代化設備管理的一種基礎性技術,是點檢管理模式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進點檢定修制的需要。
3.2.2.加強設備的安全管理
煉鐵廠的機械設備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除了要確保產品的質量外,還要做到安全生產,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而要想加強設備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在提升維修保養劑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準的同時,還要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禁止在使用中,出現蠻干、濫用、超負荷、超性能、超范圍等的不合理使用現象發生,否則很容易讓機械設備過度磨損,不但降低其正常的使用壽命,還會導致安全事故的多發。除了對基本設備的安全管理外,還要加強對危險性較大的特殊設備進行定期和巡回的安全檢測,以確保安全生產。
3.2.3.維修保養、安排方面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加強機械設備的及時維修和保養,是強化機械設備管理動作的主要內容。在設備投入生產前,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維修和保養時,要委派經驗豐富、技術水準高的人去,使之達到生產標準化要求。
在機械設備調配的過程中,也要提前并及時的掌握生產進度和各方面的需求,做到正確選型,合理調配。安排好機械設備調用中的二次保養維護管理工作,有效降低使用與維修保養之間的發生沖突的可能性。
3.2.4.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管理
設備能否安全使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操作的人。因此,加強操作人員的崗前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培訓,堅持所有人員持證上崗,從思想根源上加強他們對安全意識的重視程度,是鋼鐵廠從源頭上有效控制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又一重要舉措。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機械設備是企業至關重要的生產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企業的外部形象。在大量的先進機械設備投入到煉鐵廠的生產活動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進度和質量,尤其對那些無法通過人員勞動完成的高危險和該難度的大量工作,機械設備的投用給企業生產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保障。由于設備的使用、維修、保養與管理階段都關系到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只有做好并加大對設備的維修保養與管理的工作力度,才能打好企業生產經營的根基,充分發揮機械設備效能,更好的為煉鋼廠提供高效生產的服務,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趙磊 洪梅 崔秀珍 路國強;;淺談如何搞好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保養[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年 第10期
【2】黃孫義;;淺析煉鐵廠設備的維修管理;科技創新與應用[J];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