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4 15:5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器視覺基礎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圖像處理、圖像分析、機器視覺和計算機視覺是彼此緊密關聯的學科,其特點均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如果在教學中不重視實踐教學或實踐教學手段不力,都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高校教師應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實踐教學,關鍵是要找到強有力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找到恰當的圖像處理軟件。Matlab科學計算軟件具有豐富的圖像處理工具箱[1-2],目前被廣泛1應用于圖像處理的教學中。但是,機器視覺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性,一些功能齊全的機器視覺軟件,如Halcon和Open CV等軟件的出現,為提高這些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將探討如何應用Halcon軟件改進實驗教學方式和手段,并結合實例說明Halcon在機器視覺等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 機器視覺硬件系統概述
機器視覺系統[3]是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為機器或自動化生產線建立的一套視覺系統,圖1為實驗用機器視覺系統,包含攝像機、照明光源、鏡頭、圖像采集卡和計算機組成。
2 Halcon概述
Halcon 軟件是德國MVtec公司開發的一套完善的標準的機器視覺算法包[4],是得到廣泛應用的機器視覺集成開發環境,提供了1100多種具備突出性能控制器的庫,如圖像的運算、圖像的幾何與數學變換、濾波、色彩分析、Blob分析、形態學計算分析、3D校正等。Halcon軟件保障與硬件無關,支持大多數圖像采集卡及帶有Directshow和IEEE 1394驅動的采集設備。
Halcon軟件包含一個功能強大的交互式軟件接口HDevelop,提供一個通用的瀏覽界面,訪問不同的圖像采集設備,支持Windows、Linux和Solaris運行環境,為用戶搭建了快速有效的圖像處理程序開發平臺。它甚至可以從圖像采集設備中實時捕捉圖像。HDevelop擁有很多數據和圖像檢查的圖形工具。它的圖形用戶界面支持多種顯子語言。HDevelop具備語法檢查,語法凸現,函數參數的合適取值,后續操作和替代算子建議,程序調試,完整的在線幫助等功能。Halcon軟件還可以導出以C++、C#、C、Visual Basic或者VB.NET程序,以嵌入到其他程序中。
3 實驗教學應用實例
在機器視覺等課程的理論教學中,我們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機器視覺等課程的實驗教學階段,我們更要培養學生的算法編程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利用Halcon軟件的高度交互式編程環境HDevelop,能編譯和測試視覺處理算法,可以方便查看處理結果。再者,Halcon軟件自帶許多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的相關案例,涵蓋了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基礎知識的大部分內容[4]。我們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案例的講解,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同時熟悉實踐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編程實現能力。因此選擇Halcon軟件作為教學軟件,成為培養學生圖像處理和視覺處理算法編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又一重要手段。由于篇幅限制,這里僅以利用Blob分析算法實現車牌識別的實例來說明 Halcon軟件在機器視覺與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Blob分析算法實現車牌定位識別程序如下:
read_image(Image,'lisence')
fill_interlace(Image,ImageFilled,'odd')
threshold(ImageFilled,Region,0,90)
connection(Region,ConnectedRegions)
select_shape(ConnectedRegions, SelectedRegions,'width','and',30,70)
select_shape (SelectedRegions,Letters, 'height','and',60,110)
sort_region(Letters,SortRegions,'upper_left','true','column')
read_ocr_class_mlp('Industrial_0-9A-Z.omc',OCRHandle)
do_ocr_multi_class_mlp(SortRegions,ImageFilled,OCRHandle,Class,Confidence)
area_center(SortRegions,Area,Row, Column)
disp_message(3600,['The result is:'], 'window',200,150,'yellow','false')
for Index:=0 to 6 by 1
disp_message(3600,Class[Index], 'window',200,300+20*Index,'yellow', 'false')endfor
上面程序中,利用read_image算子讀入要識別的車牌圖像,命名為Image,如圖2所示;通過fill_interlace算子修改在采集圖像過程中造成的兩個半幅圖像拼接的問題。接著,用threshold算子對圖像進行閾值分割處理,分割出含有車牌的圖像區域,灰度閾值范圍為0~90;接著用connection算子將選擇出來的區域進行相聯,形成相連區域ConnectedRegions,如圖3所示。處理后的圖像除了車牌區域使我們的感興趣區域外,其他的都為干擾區域,于是用算子select_shape通過限定width和height將車牌區域選擇出來,如圖4所示。車牌區域共有7個,從左至右排序后,利用現有Industrial_0~9A~Z字符庫對車牌7個部分進行識別,用到算子do_ocr_multi_class_mlp。識別之后,利用for循環將結果用淺黃色字體顯示在窗口中,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從上面的車牌識別實例可以看出,HDevelop交互編程環境中的函數概念清楚,用法明了,應用簡單。由于每一個HDevelop算子的各個參數都可以在編程過程中及時調整和編輯,這樣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對程序進行單步調試,講解重要算子的選擇、調試和參數編輯,讓同學們看到算法運行的每一個步驟,這樣同學們就能很快掌握相關知識點。Halcon具備可實時查看圖像屬性的交互對話框,來查看程序中的參數設置,灰度直方圖,特征值柱狀圖,放大鏡和特征檢測等。隨著學生對HDevelop編寫算法的掌握,后續的教學部分可以從HDevelop導出算法代碼并集成到應用程序中,例如生成用戶界面等,這樣同學們就可以開發機器視覺程序,添加用戶界面,集成調試生成可執行的應用程序。
關鍵詞:光電專業;光學元件組裝;實訓
1 引言
為適應時代及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對于光電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如掌握光電子器件和光電子信息系統開發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光學元件是所有光電儀器的基礎[1-2],針對光學元件開展的系列檢測會綜合應用到工程光學、物理光學、信息光學等基本原理與知識[3-4]。通過開展光學元件組裝實訓,可以訓練學生綜合應用基礎知識、綜合應用光學實驗儀器的能力,并提高學生光學元件裝配動手能力。為此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開設“光學元件組裝實訓”課程具有重要意義[5]。
2 具體實訓項目
結合光電信息專業的學科特點,具體開展了以下幾項實訓內容。
1)光學元件清潔包裝與光潔度檢測
在日常使用中,光學元件會接觸灰塵,水和皮膚油脂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增加了光學表面的散射和對入射光的吸收,這會在光學表面形成熱點和腐蝕點,造成永久性的損傷。由于光學元件的材料,尺寸,精度等因素不同,使用正確的處理和清潔方法非常重要。
本實習工位內容涵蓋了光學元件的拿取、清潔、包裝、光潔度檢驗。實訓中,學生學習光學元件的拿取、清潔、包裝方法及注意事項,并進行操作實習;在自己動手對待測光學元件進行清潔后,用三目顯微鏡對光學元件的光潔度進行檢測,對光學窗口、透鏡、棱鏡、反射鏡、濾光片、分劃板的光潔度進行檢測與分級,并對給定的光學元件進行崩邊檢查。
2)光學元件外形與面型檢測
該實訓工位要求學生了解、學習光學元件外形尺寸檢測的注意事項,學習光學元件圖紙標注外形尺寸的檢測方法,并進行光學元件檢測操作實習。實訓時采用數顯游標卡尺,千分尺,高度儀,對光學透鏡、光學棱鏡以及光學窗口的的外形尺寸和面型進行檢測。充分鍛煉學生的識圖和動手測試能力。
3)光學元件拋光面形位公差檢測
自準直儀是一種光學測角儀器它是利用光學自準直原理來觀測目標位置的變化,廣泛應用于直線度和平面度的測量。它和多面棱鏡、標準量塊等配合可以檢測分度機構的分度誤差,此外還可以測量零部件的垂直度、平行度等。
“光學元件拋光面形位公差檢測”實訓工位要求學生學會光學自準直儀的使用方法,用自準直儀檢測平面光學窗口的平行度誤差,對分光棱鏡的分光角度、直角棱鏡90°角、直角光學元件塔差進行誤差測量。通過該工位的實訓練習,使學生對前期所學光學光路知識得到鞏固,讓學生在掌握光學原理的基礎上,鍛煉學生動手調試儀器、認真觀察讀數、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
4)分光、偏振、衍射光學元件檢測
光在傳播過程中有不同的振動方向,即光在振動方向上具有偏向性,亦被后來稱為“偏振光”。光在傳播過程中的不同振動方向增加了一個可被控制的自由度,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光路安排或者特殊材料、鍍膜等光學元件進一步將偏振狀態的改變按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傳播方向、位相、頻率以及光強的改變,進而分析一些光參量;反之我們通過光強變化和光參量來測量一些特殊光學元件的分光比和消光比。
本實訓工位旨在讓學生認知常用的光學分光、偏振光學元件;學習分光元件的分光比檢測,并進行操作實習;學習偏振元件的消光比檢測,并進行操作實習;以及學習光學元件的衍射現象及衍射效率測試。相關實驗通過激光器配合激光功率計進行結果測量。該工位對光電專業的學生來講,是對其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形象化普及和鞏固,將平時學生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學到的光學元件和光學原理實際展現在眼前手邊,通過觀察和自己動手操作,對這些知識進一步理解。
5)光學鏡頭組裝
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光學鏡頭組裝工位主要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調節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光學鏡頭種類和基本光路原理的前提下,對準直鏡、遠心成像鏡頭以及變倍鏡頭等幾組光學鏡頭進行動手拆裝,并配合激光器對組裝后的光學鏡頭進行相應的檢測校準及參數測量。
6)鏡片鍍膜檢測
使用光學方法測量薄膜厚度有多種方式,例如:棱鏡耦合法、光譜法和橢偏法。本實驗所使用的是光譜法,利用白光干涉的原理測量薄膜厚度,具有設備成本低,易于搭建光路的優點,是目前在線測量薄膜厚度的主流光學方法之一。
本實訓工位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白光干涉測定薄膜厚度的基本原理,通過使用擬合算法和快速傅立葉變換算法來測量薄膜厚度,測量多種類型濾光片的透射光譜并對其參數進行計算。
7)原子發射光譜測量
原子發射光譜法,是依據各種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在熱激發或電激發下,發射特征的電磁輻射,而進行元素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譜學各個分支中最為古老的一種,在發現新元素和推進原子結構理論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
本實驗使用光譜管組來觀測多種氣體的原子發射光譜。光譜管組是一種低氣壓放電管,共包括五支直形光譜管,每支光譜管兩端均裝有電極。實驗時,通過在光譜管的兩端加以高壓,使管內的氣體產生輝光放電,發出一定顏色的光。原子不同,發射的明線光譜也不同,每種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線光譜。每種原子只能發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長的光,因此,明線光譜的譜線叫做原子的特征譜線,據此可對元素進行定性分析。實訓時,學生使用光譜儀對發射光譜進行采集,通過譜線的條數、位置、顏色來識別出它是由哪種元素發出的,并對相應光管進行標定。
3總結
《光學元件組裝實訓》是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重要獨立實踐課程之一,是一門綜合性的實驗選修課程。教學目的在于通過課程學習及實際動手操作,使學生能夠識別光學元件、知道其光學作用、掌握光學元件的組裝和調試等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課程涉及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綜合應用到實踐操作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綜合素質將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郁道銀,談恒英. 工程光學[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梁銓廷,劉翠紅. 物理光學簡明教程[M]. 北京:電子工I出版社,2010.
[3]鄭國經.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技術及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論文關鍵詞:通信技術,專業英語,互動教與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技術的合作日漸緊密,作為一個合格的IT行業技術人員,為更好地了解國內外電子通信類技術的前沿動態,很有必要閱讀英文科技文獻。而在閱讀過程中,涉及到眾多電子通信類專業詞匯及相關的英語表達[1],為此對通信類專業英語的教與學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與重大挑戰。目前,國內較多高校針對通信專業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但由于課程開設時間及特點、教材的選取、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傳統的授課方式等影響,收獲的教學效果往往不容樂觀。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疲憊,課堂氣氛不活躍,所學與實際應用脫節,更不利于學生繼續深造;另一方面,難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抑制了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在傳統教學方式下,需要探討一種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提高教與學質量。
本文根據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及教學弊端,基于教學實踐和信息化技術[2-3],探究了一種合理有效的教與學模式,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上互動的氛圍,讓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
1 通信類專業英語課程特點及教學弊端
不同的課程各具特點,對于通信類專業英語亦如此。它銜接了基礎英語和通信專業知識,既涉及到普通英語的語法表達,又將通信專業的基礎知識納入到英文表達中,是兩者相互結合的橋梁[4]。首先,是專業性,體現在其特殊專業內容和特殊詞匯上。對于基礎英語中的普通詞匯,在通信類專業英語中呈現出特殊的含義,如bus意為“公共汽車”,但在通信專業里意為“總線,母線”。第二,是靈活性,體現在其句子的結構和詞性的使用上,常使用長句子、定語從句、被動語句等,且同一詞在不同句子中表現出不同意義。第三,是實踐性,能夠將常用的通信技術引入專業英語教材中,并完善該技術的英文表達。
通信類專業英語雖然呈現出其獨特的特點,但由于內外界各種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弊端[5]。基于教學實踐,所出現的弊端可總結如下:
1.1 教材內容選取的不合適
在較多高校陸續開設專業英語之時,其教學目標在整個培養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并未明確,選取的教材內容也大徑相同。教材里內容僅僅介紹固定的通信基本知識,沒有介紹專業詞匯學習、翻譯的技巧,沒有聯系當前的科技發展動態,也沒有通信技術的實踐環節[6],難以提升課堂的互動氛圍,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提高。
1.2 教學方式的不合理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僅將教材內容做成PPT形式,然后將課文加以串講,將相關詞匯、句子加以翻譯,互動較少,課堂難免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對內容的掌握不深刻,學習積極性也相應降低。機械設計
1.3 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不同層次的高校均開設了該專業英語課,但其在整個培養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及教學目標仍較為模糊,如課程開設的學分制、師資力量的投入等,重視程度不夠。在師資方面,教師或是通信的前沿掌握不深,或是英語表達能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的互動效果。
2 通信類專業英語的“互動教與學”模式
結合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弊端,本文探討了一種“互動教與學”模式[7]。該教學模式可以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2.1 教學內容的更新
對于目前所用的教材,可以適當進行改編,一方面,反映常用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另一方面,選取IEEE或者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數據庫中無線通信、智能安全、機器視覺、光纖通信等熱點科技文獻,亦或當前先進電子產品的說明書,學生閱讀、翻譯,同時教師可以提出某個問題,鼓勵學生用英文進行討論總結。如此,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了解通信技術,加以最新的通信前沿,既可以增強互動,激起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新的應用中體驗如何用英文表達。
2.2 教學方式的改進
根據授課內容,創造合適的情景,將學生合理分組,發動學生課后查詢資料,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用英文發言;教師在傳統PPT講解基礎上,將課件插入圖片、聲音、動畫等,播放國外公開課(如TED、Coursera等)相關視頻,播放過程中教師提取專業詞匯,適當加以講解,學生邊聽邊復述、翻譯、總結,讓整個課堂聲情并茂。而對教材里的專業詞匯和應用文撰寫等方面,教師可充分采用目前熱門的微課形式,做成視頻共享給學生,讓學生課后學習,以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
2.3 注重因材施教和關注度的提高
目前,專業英語課程大多采用大班教學,且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注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特別是在節選視頻學習和情景討論的過程中,要鼓勵英語能力差的同學積極參與;另外,教師在增加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爭取培訓機會、自我學習等形式提高英語表達能力,以更好地活躍整個課堂的互動氛圍。
3 總結
針對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和教學弊端,探究了一種基于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的“互動教與學”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文的積極性,深刻掌握專業詞匯和技術的英文表達,熟知當前的科技發展動態;另一方面,提高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技巧上的水平,鍛煉其英語能力,達到教與學共進。
【參考文獻】
[1]韓凌云,高菲菲.通信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192-193.
關鍵詞: 模式識別; 虛擬教學平臺; 網絡技術; 計算機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4)07-59-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attern recognition course, the key issues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designing the virtual teaching platform of pattern recognition course are analyz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by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including the course description, membership management, online learning, project development, online testing and online discussion are provided. The virtual teaching platform greatly expands teaching space, enriche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improves teaching efficiency. It provide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online environment.
Key words: pattern recognition; virtual learning platform; internet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0 引言
鑒于模式識別技術的重要性,許多高等院校都將模式識別作為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研究生的主修課程。該課程理論性強、實踐性突出,與學科內的多層面內容相融合,其前沿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是集理論性、實用性、創新性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1]。但由于模式識別課程內容太多[2-3],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全面講授,而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虛擬教學平臺為我們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作為傳統教育教學的有益補充,虛擬教學平臺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實時性和綜合性的學習環境[4]。本文首先介紹構建“模式識別”虛擬教學平臺的必要性,然后給出該平臺的實現方法及各模塊的功能。該平臺整合了課程的教育教學資源,強化了教學過程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1 “模式識別”虛擬教學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模式識別是指通過計算機用數學技術方法來研究模式的自動處理和判讀,是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1]。對于機器人、機器視覺、信息獲取、語音識別等研究有重要意義,已經在軍事、醫學、公安、交通管理、天氣預報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們對廣西某高校模式識別課程的教學現狀作了一次調查,師生普遍反映模式識別課程內容繁雜、難講、難學。下面我們從課程本身、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三個方面來分析該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課程內容較多、理論性強
首先,模式識別課程內容較多,通常包括貝葉斯決策與估計、特征提取與選擇、分類器設計與評估、聚類分析、有監督、無監督以及半監督學習、神經網絡、支持向量機、模糊分類等,要在有限課時內向學生講授這些內容并使其掌握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其次,模式識別課程涉及的數學知識較多,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理統計、矩陣論、隨機過程、工程優化方法、小樣本統計學習理論、模糊數學等,這對學生的數學功底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同時也使得教學面臨著尷尬局面:既不能花過多的時間講數學基礎知識,又要把以這些數學知識為基礎的內容講清楚;最后,模式識別還是一門實踐性要求較高的課程,要求學生能運用模式識別相關理論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抽象建模,并編程實現問題的自動化求解,因此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知識儲備、自學和動手能力。
1.2 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受長期給本科生授課方式的影響,大部分導師對研究生上課仍然采取“滿堂灌”的形式。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對課程的理解來上課,缺少與學生的交流,無法站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去體會課程的難度,這是其一。其二,有些導師由于缺乏與模式識別相關的課題研究經驗,因此無法結合自身體會將有些深奧的模式識別公式或理論形象化和實例化,而這往往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其三,教學未能與時俱進,仍采用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學生動手實踐少,因此很難將抽象知識和實踐結合應用。
1.3 研究生基礎和學風整體呈下滑趨勢
首先,受擴招和重點大學競爭的影響,地方高校生源質量整體呈下滑趨勢,大部分研究生是通過調劑錄取的,其中還包括相當數量的跨專業的學生,因此這些學生的專業素養,特別是數學基礎普遍較差,這給模式識別課程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其次,由于自身基礎較差,研究生對學好模式識別課程缺乏足夠的信心,在學習和科研上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刻苦鉆研的動力;最后,研究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構建虛擬教學平臺,以此來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達到在有限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課程教學之目的。
2 “模式識別”虛擬教學平臺的研究
通過上一節的分析不難看出,要構建一個切實高效的虛擬教學平臺,就必須從課程設計、教師教法和學生管理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研究。下面是我們對構建“模式識別”虛擬教學平臺的幾點思考。
⑴ 教學平臺應對課程教學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由于模式識別內容較多,并涉及大量數學理論,因此課堂上只能對部分內容和理論進行精簡式講解。為了使學生能對課程信息進行全面了解,虛擬教學平臺必須提供更為詳實的教學資料。例如,以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及教學參考資料等形式對課程信息進行共享。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自主地預習和復習,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實現課堂教學的課外延伸,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方便和靈活。
⑵ 教學平臺應提供在線項目開發和管理的功能。模式識別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因此必須培養學生應用模式識別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學理論表明基于任務驅動的學習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并有助于教學者對學習者進行有效管理[5]。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我們在構建虛擬教學平臺時提供了在線項目開發和管理的功能。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自主地完成教師給定的項目任務,教師也可以及時地掌握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進度,并給出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⑶ 教學平臺應提供交互式學習的功能。教學理論和實踐表明,基于自由討論和交流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地提供學習效率。然而,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充分的教學討論和交流存在一定的現實困難,因此我們以新生代學生更愿意接受的留言板、郵件系統等形式設計了交互式學習模塊。通過虛擬教學平臺,學生之間可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展開討論并及時反饋,教師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將教學心得等信息傳播給學生,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3 “模式識別”虛擬教學平臺的實現
本文以Dreamweaver作為教學平臺的開發環境,使用JSP技術,設計了基于B/S模式的“模式識別”虛擬教學平臺。該平臺主要由課程介紹、成員管理、在線學習、項目開發、在線測試和在線交流等模塊組成,其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3.1 課程介紹模塊
課程介紹模塊主要由課程信息和教學模式簡介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部分提供了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推薦教材等基本教學信息;第二部分介紹了該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及對策、以及學生應該使用的學習方法等。
通過該模塊學生能對模式識別課程的基本情況和教師擬采用的教學方法有一個通盤了解,從而知道該如何去執行和操縱整個學習過程,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2 成員管理模塊
系統的成員主要有教師和學生。教師信息管理模塊主要提供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等基本信息的維護及查看功能,并展示教學團隊所有成員的教學及科研成果信息。學生信息管理模塊主要介紹每個學生的基本信息、所在班級以及所承擔的項目任務等情況。
通過成員管理模塊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充分了解,教師也可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有所了解,從而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最終實現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
3.3 在線學習模塊
該模塊有教學資料管理和在線課程學習兩部分。其中教學資料管理模塊提供了與“模式識別”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料的上傳、刪除等功能,如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及教學參考資料等;在線課程學習模塊提供了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視頻的在線播放功能。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主要使用了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軟件。
該模塊支持學生在課堂以外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觀看相關課堂教學視頻和課件等方式,達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目的,有效避免了教學受到時間、地域約束的影響,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便捷和靈活。
3.4 項目開發模塊
項目開發模塊由項目任務管理和在線項目開發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負責項目任務的編制、介紹、分配以及測試數據的上傳和維護,教師用戶可以通過該模塊及時掌握學生執行項目任務的情況,并給出相應指導;第二部分則提供一個基于Matlab語言的“模式識別”課程項目開發系統,學生可通過該系統實現項目任務的在線開發、程序代碼的上傳和在線測試。常見的項目任務有手寫數字識別、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車牌識別等。
項目開發模塊是我們這個虛擬教學平臺的一大特色,它的作用是雙重的,既培養了學生應用模式識別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便于教師有效地監督和管理學生學習。
3.5 在線測試模塊
在線測試由測試題庫管理模塊和在線課程測試模塊組成,其中測試題庫管理提供測試題目的新增、修改、刪除等維護功能。在線測試功能分為章節測試和在線考試兩大類。章節測試是對某個章節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在線測試,在線考試是對整個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綜合測試。考試題型由選擇題、判斷題和實例設計題所構成。學生點擊開始考試后,系統會根據測試題庫隨機生成一份考卷,測試完成后系統將測試結果及參考答案反饋給學生。
通過這種無紙化考試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檢查,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查缺補漏。也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3.6 在線交流模塊
課程論壇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討論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在這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習心得及自己的學習資料等,實現一定的資源共享。學生可以通過在線答疑功能,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疑問向老師提問,教師可以以留言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解答。此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到論壇中,便于學生參考。
4 結束語
基于網絡的虛擬教學平臺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在高校教育中已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構建了“模式識別”課程的虛擬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隨時隨地預習、上課、復習、討論和開發項目,這有效地促使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互更加方便和靈活。此外,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開展個性化教學,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史海成,王春艷,張媛媛.淺談模式識別[J].今日科苑,2007.22.
[2] 邊肇祺,張學工.模式識別[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 Sergios Theodoridis. Pattern Recognition[M].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