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2 15:55: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農業發展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時代特征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首先要明確我國農業發展所處的歷史時代,明確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把握現有的政策和機遇,將我國現代農業推向優質、健康發展的軌道。我們將從農產品供需情況、農村勞動力供給和農業與非農產業的關系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時代特征。
1中國農業發展正處于對農產品數量追求到質量追求的一個過渡階段
從農產品供需情況來看,農產品供給需求發生很大的變化。一方面,我國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與此同時,水果蔬菜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這種農產品種植面積上的變化,是消費者對于農產品需求喜好變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國糧食產量年年上升。與國際市場相比糧食價格較低、儲備糧充足,但進口量卻逐年擴大,這種并存情況的存在有持續和不斷擴大的趨勢,這顯然是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質喜好變化的直接反映。這兩個直接反映說明,中國農業發展正處于對農產品數量追求到質量追求的一個過度階段。
2農村勞動力正處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鎮轉移的階段
從我國農村勞動力供給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勞動力供應大量過剩,農業勞動生產率極低,勞動力二元結構突顯。現階段農村流動人口年齡較輕,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是具有較高生產力的勞動群體,我們必須正確的認識這種結構的流動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從長期來看,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無疑對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經濟結構帶來了積極影響。從短期來看,這種結構性的流動對農業生產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農業勞動力質量下降,對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方面。
3農業朝著有助于實現與非農產業的有效對接方向發展
從農業與非農產業的關系來看,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7.9%逐年減少為2005年的12.6%。近幾年,我國農業的發展已經開始關注農業與非農產業間形成的鏈條關系,農產品加工行業逐漸彰顯出其發展壯大的趨勢,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我國農產品的品種和質量要求提出了挑戰.致使農業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必須朝著優質、健康方向發展,以滿足農產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實現農業與非農業鏈條的高效率對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國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就必須滿足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時代特征的需要,從而進一步明確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二、據國內外現代農業的發展現況,明確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時代特征的把握,明確其發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走向坦途。
(一)據我國的現實情況說明,我國走以生物科技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的潛在趨勢是勢不可擋的
我國人多地少,農業自身具有發展的要求;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農產品的品質有了進一步的要求;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對農作物品種質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這些變化致使我國的現代農業必須走以生物科技為主導的發展道路。
1農藥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對我國單位畝產量的貢獻
我國處于現代農業的起步階段,生物科技的創新和推廣應用能力還不強,農業生物科技應用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農藥化肥的使用對在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上。我國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萬噸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萬噸。歷年的增長幅度平均可達5.91%。在我國農業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農作物單產量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長了116%。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對于我們的環境帶了嚴重的破壞。由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單靠農藥化肥的施用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已不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
2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變化反映出的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國正處于農業生產率高速增長時期,在這個階段不僅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果.人們由只追求溫飽發展為更追求品質的消費理念。
2006年,國家統計年鑒資料顯示,糧食作物構成由1995年的73.43%持續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藥材和蔬菜水果的構成則大幅度提高,種植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逐漸減少而對更具營養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斷增長。由于人們不斷追求高質量、安全指標都達標的農產品,必然驅使農業生產以生物科技為支撐,使之為現代農業的實現做好充分的硬件準備。
3現代農產品加工產業需要高質量的農作物
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發展好農業的后續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階段。在農業領域,要通過積極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發展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深度加工,增加農業的后續效益。但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除了對自身加工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對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質要求,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現代農業的發展就必須走以生物科技為主的道路.為農產品加工業的順利發展提供保證。
(二)據國外的實踐說明,走以生物科技為主的現代農業道路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根據國外農業發達國家發展農業的經驗來看,我國發展現代農業走以生物科技為主的道路是正確的選擇。以下將選擇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進行說明。
1以色列——世界領先的以生物科技著稱的現代農業。以色列是個資源貧國、人口小國。2005年,農業總產值為4億美元,占經濟總產值的6%,從事農業的人口占4%。其土地主要是沙漠,耕地面積少,水資源稀缺。以色列在農業資源及其匱乏的條件下,生產出世界一流的農產品,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世界領先的生物科技,如世界領先的生物綜合防治技術、滴灌技術、高產種養技術、精準農業技術、多倍體繁育技術及光熱網膜技術,等等。
2美國——人少地多的大規模集約化兼世界領先生物科技并稱的現代農業。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從事農業的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的2%,農業的生產率極高,農業高生產率的堅實支柱就是先進的科學技術。美國的經濟實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以確保其農業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美國農業研究的基本目標可以概括為:在保護環境、提高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節省資源,提高農業產量和利潤率.改善農產品的品質,保持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根據發達農業國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地處沙漠荒原還是丘陵山地,無論是地少人多還是資源貧乏,其現代農業發展都離不開以生物科技為支撐。所以,借鑒上述兩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共同經驗,走以生物科技為主的現代農業道路是正確選擇。
三、現代農業發展的機制選擇
在明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以生物科技為主導的方向后,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我國科技創新、推廣和應用的機制選擇問題上。我國在科技創新、推廣和應用的過程中,政企和農業組織是處于研發和推廣的主動地位,而廣大農民則處于接受的被動地位。高效的創新、推廣的農業科技隊伍的建立、發展和壯大,對于農業科技的創新和推廣是至關重要的。從政府、企業、農民組織與農民的關系的角度來分析如何建立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及應用機制。
1政府與農民
要建立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應用機制,就必須充分發揮政府政策支持、財政支持和教育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反映在農民的勞動積極性上,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加速現代農業的實現;政府的財政支持也直接體現在農業科技發展的各個方面,現階段我國政府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科技的創新是個積累的過程,成果出現的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人,政府對教育的支持程度直接反映在一國的科研成果上,同時,也反映在農科的推廣程度及農民對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上。
2企業與農民
企業可以分為農業科技的創新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農科的創新企業來說,通過獨立自主的研發為創新提供了資金支持,通過銷售新產品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作為農產品加工企業來說,通過其對農產品的要求為農民提供相應的市場信息。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應用上所發揮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對政府在這方面發揮作用的有效補充,可以看出農民在接受應用新科技方面有了一定的選擇權,但仍然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
3農業合作組織與農民
都市農業是指地處都市及其延伸地帶,緊密依托并服務于都市的農業。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區和大都市經濟圈內,以適應現代化都市生存與發展需要而形成,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志,以農業高科技武裝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
國外都市農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荷蘭、新加坡、韓國等國,并根據城市特點構建了各具特色的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如日本東京在上世紀60年代末提出“都市型農業”構想,經過2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鑲嵌模式的“綠島農業”,構建了高科技農業產業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都市農業。新加坡提出了建構“花園城市”的設想,并創建了具有觀光、旅游、出口創匯、城市生態環境多種功能的科技農業園區。
我國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都市農業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近年來,長三角的杭州、南京、無錫、蘇州、嘉興等大中城市和一些區域中心城市也將農業發展定位于都市農業。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日趨明確。
北京將都市農業總體發展概括為五個發展圈:1.以景觀農業和會展農業為主的城市農業發展圈,主要是四個城區和部分近郊區;2.以精品農業和休閑農業為主的近郊農業發展圈,主要是六環路以內的城市近郊區;3.以規模化的產品農業和加工農業為主的遠郊平原農業發展圈,主要是遠郊平原及淺山區;4.以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為主的山區生態涵養發展圈,主要是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區;5.以與外埠基地橫向聯系為主的合作農業發展圈。
上海市立足于建設國際化生態大都市,對都市農業作出了跨世紀的戰略規劃。都市農業的空間布局概括為“三圈六區”,即城市內、中、外三圈層;都市內部空隙地農業區、近郊農業區、衛星城農業區、濱海農業區、海島農業區、黃埔江上游農業區,不同的圈區具有各自的結構功能。
天津則提出發展“一圈兩帶”的沿海都市農業,即環城經濟圈與綜合經濟帶、濱海經濟帶。環城經濟圈重點培育文化功能、帶動功能和農產品集散功能;綜合經濟帶著力拓展沿海都市型農業的經濟功能,重點發展精品生產、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食品加工業;濱海經濟帶積極開發海洋旅游產業、海洋漁業產業、海洋產品加工制造產業和海洋產品市場,使其成為現代化的濱海都市農業。
關鍵字:濱州市 現代農業 發展
一、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現代農業的概念和特點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
(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意義
發展現代農業,既要重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更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支持和服務。各級政府部門將認真遵循現代農業發展規律,明確目標,科學定位,積極發揮好指導和服務的作用。本文以濱州市為例,對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地方政府在現代農業項目發展起到的作用,對調查數據及問題進行分析,找出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下一步發展方向。通過上述資料分析,結合當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來探討今后政府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舉措,重點探討政府政策引導與市場調控相結合的問題。
本文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在當前現代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思路對策方面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做出了符合實際的意見建議,對于下一步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現代化具有較大的現實價值。
二、濱州市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濱州市農業工作緊緊圍繞“三農”工作,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林水會戰工程,推進渤海糧倉示范區項目,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430家。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12691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7:50.3:40.0,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2%,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黃河三角洲(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沿黃現代農業示范區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區。農機深松耕作和機采棉示范區進一步擴大。農業基礎建設持續加強,林水會戰新增造林19萬畝,完成水利工程512項。種養結構不斷優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0億元,增長4.4%。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實現“十三連增”,達到“噸糧市”標準,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瓜菜菌總產達到1626萬噸,被評為“中國蔬菜第一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三品”認證數量分別是2010年的2.4倍和7.7倍,農業機械化率提高11個百分點。
(一)現代農業項目多點開花。濱州加塊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總產達310萬噸,增長1.5%,在全省率先整建制推行糧食生產“十統一”社會化服務,通過統一耕地、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除草、統一收割等實現科學化種植,促進了糧食穩產高產。抓好“渤海糧倉”示范區建設,去年已突破25萬畝,小麥最高畝產達517公斤,實現了鹽堿地種植小麥的新突破。濱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科技部正式批復建設,全市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達到2個,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各類標準化基地115個,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三品”認證66個。
(二)農業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繼續加大,2015年全市安排3000萬元資金用于農業龍頭企業的升級改造;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農業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參展參銷、設立銷售窗口等促銷活動;安排400萬元資金用于新組建示范性農產品行業協會;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綠色、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安排100萬元資金用于補助、獎勵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項目論證和申報及對獲獎企業的獎勵;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發展新型農機具、動物疫病的防控等獎勵;安排貸款500萬元用于農業生產資料的季節性收購和儲備和補助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安排500萬元資金用于農村勞動力重點是被征地人員的素質培訓工作,確保全年完成1萬人的素質培訓任務。
(三)現代化科技強力支撐。實施了科教興農戰略,提高優勢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強優勢農產品的種子工程建設。花卉、水產養殖等主導產業要積極引進、試種、試養各類新品種,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建設完成6處,優良品種推廣步伐進一步加快。加強與中國果蔬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等著名學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全市在綠色優勢農產品發展、優勢農產品保鮮技術和精深加工技術等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
三、國內外農業發展成功經驗
近年來,現代農業的發展與研究,已成為當今世界上非常熱門的話題。在國外,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對現代農業發展有各自的發展研究,也都有成功之路。
(一)重視農業的安全生態發展。生態農業是21世紀世界農業的主導模式,生態農業得到廣大消費者、政府和經營企業的一致認可。
(二)推進現代集約農業發展。以色列的資源節約型和生產要素密集型。以色列政府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國情和氣候特點的農業發展戰略及政策,避開生產需要大量光照和生產銷售價位低的禾谷類作物,充分利用地勢平坦、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奶業、畜牧業和附加值高的園藝作物,通過補貼政策和信貸政策,鼓勵發展重點領域和產業“快速增長”,出口創匯;加強水利工程和環境保護的建設,使以色列農業能夠高效持續發展。
(三)推行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美國的規模化、機械化、高技術化模式。美國政府的農業政策主要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功能的不足,減少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對農業的影響。政府通過休耕計劃、農作物保障計劃等來保護和穩定農業;通過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指導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法律體系,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民的正當權益,保證交易正常進行;通過國家稅收、補貼、價格干預、信貸管理以及產量定額分配等手段,對農產品市場與農業內部資源配置保持有效調節。
安徽蕪湖的“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蕪湖市積極貫徹互聯網+行動計劃,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推進互聯網與農業融合發展,加快互聯網+農業信息化設施建設。全市已累計投資17億元,用于城鄉基礎光纖環路、3G、4G網絡建設。 20M光纖延伸至所有自然村,率先在全國建成“全光網城市”。推動農業經營主體“觸網”,通過資金補助、稅費優惠、土地供應等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農業經營主體“嫁接”互聯網。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5年銷售額突破25億元,發展成為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打造“互聯網+農業”平臺蕪湖板塊。 “淘寶特色中國·蕪湖館”已聚集網商500余家,2015年銷售額突破7億元。蕪湖縣建成淘寶村級服務站65個、京東蕪湖縣服務中心合作點305個。積極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生產企業進網入駐“郵樂農品”、“聚龍e購”等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開展網上“美好鄉村”、“活地寶”本地生活、數字蕪湖小鎮及鄉村等平臺模式建設推廣,擴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電子商務占比率。
四、濱州市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本身存在的問題。
1、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有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也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部分。“十二五”期間,濱州市加大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了對中低產田的改造力度,但是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
2、農村土地流轉滯后。由于受國家土地管理體制的約束,造成土地規模化程度低。我國土地資源配置方式仍以非市場化為主,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權制度之下,農民以戶為單位各自從事農業生產,完全忽視了農村土地本質上仍然是集體所有這一事實,尤其是在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實行農資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補貼政策之后,廣大農民群眾幾乎把土地當作私有財產,惜土情結更為突出,完全沒有集體所有、充分結合的概念,加上政府未及時出臺鼓勵農用地流轉的有效制度,很大程度的上制約了土地規模化生產經營的發展。
2015年,濱州市土地流轉面積56.5萬畝,同比降低29%。從流轉形式看,轉包31.9萬畝,轉讓5.5萬畝,互換1.5萬畝,出租12.1萬畝,股份合作2萬畝,其他形式3.5萬畝。從流轉去向看,流轉入農戶的18.9萬畝,流轉入合作社的10萬畝,流轉入企業的22.1萬畝,流轉入其他主體的5.5萬畝。相對而言,農村土地流轉相對滯后,農民積極性不高。
3、農業項目規模小、數量少。濱州市與發達地區相比大塊頭、有實力的農業項目數量少,農業項目的總體規模不夠大。按農業部門數據,濱州市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30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總數達到381家;僅有4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3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雖說近幾年通過多方努力,農業結構已逐步優化,初步形成了幾大優質產業,但總體上產業規模偏小,再加上受傳統農業影響,農民思想觀念仍較落后,缺乏應有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也缺乏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應有的超前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市場經濟意識和創大業意識。雖然全市農業品牌有了一些,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打得響的品牌,能代表全市的形象。品種的多亂雜、產業的小而全,無疑影響了主打產業的規模發展。
4、農業項目見效慢、效益低。農業項目不僅受自然條件的約束和限制,而且受勞動力狀況、財力、物力等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農業項目建設和資金回收期較長,農業生產項目建設周期是由農業生產的生長周期所決定,并且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不可預見性。
(二)農產品市場存在問題
1、農產品價格低。農產品價格指數呈逐年持續下跌趨勢。隨著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農產品供求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使得農產品區域性、結構性過剩,價格持續走低,出理農產品賣難、增產不增收,甚至增產減收的現象層出不窮,造成農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逐年減少,嚴重打擊了農民種養植積極性,影響農民農業人均收入。
2、農產品銷路不暢通。盡管濱州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與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和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缺乏市場信息收集,以及不具備產品深加工能力,農產品多以“原始形態”上市,農產品附加值低,缺少“從農田到餐桌”的高層次和完整的產業鏈條,存在著農產品加工比利不合理,高精尖深加工占比小,農產品加工值低。如現代農業要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在80%以上,農產品商品化率95%以上,而目前濱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產品商品率都還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沾化冬棗、陽信鴨梨等農產品,銷售市場十分不景氣,連續幾年出現產品滯銷。2014年全市棉花滯銷,棉企不收購、棉花價格大幅下降,群眾收入大大降低。
3、農作物進口市場沖擊大。近年來,進口農產品占國內農產品市場份額日益增大,對市場供求關系與價格的影響和引導作用逐漸增強,而且影響逐漸從大豆、白糖、稻米等品種,向棉花、玉米、小麥、油脂等市場擴展蔓延。農產品市場全球化進度在不斷加快,在當前國內部分農產品價格偏高、質量偏低的背景下,國內市場對進口農產品的需求較強。這也是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口數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國內農產品價格和質量相比,進口農產品優勢明顯。2015年以來,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一度比配額進口棉花成本高6000元/噸,進口白糖成本較國產糖現貨價格低1000—3000元/噸,從越南等國進口的大米成本較廣西、江西、湖南等地大米現貨價格低200—500元/噸。
(三)農業政策存在的問題
1、農業項目發展導向不夠明確。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不夠清晰,對現代農業示范建設缺乏明確定位,對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尚未明確現代農業建設的總體思路,項目建設缺乏規劃的統籌指導;示范項目的建設范圍和領域還需進一步拓展,部分示范項目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需進一步增強。傳統模式的生產經營是導致濱州市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較慢的直接因素。
2、農業扶持政策比較寬散,扶持分量不夠利用外資質量不高。扶持政策目標導向不夠清晰。主要是多項目多導向、項目導向出現遞減和變化。另外,良種補貼也兼有生產激勵目標導向,糧食直補也兼有收入支持目標導向。這些不同目標導向的補貼項目歸并在一起綜合發放,很難體現各自的專有導向。
四、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一)用好上級扶持現代農業政策
1.明確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準確把握現代農業示范項目的基本定位。開展現代農業示范項目,主要目的是通過項目建設,探索濱州不同縣區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發展道路和組織方式,使之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式。
2.認真落實上級惠農政策。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強農惠農資金投入。確保強農惠農政策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群眾,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資金監管,確保涉農資金管好用好。針對惠農項目進行重點檢查。著力健全監管機制,采取不同的檢查方法先后對種糧及良種補貼資金、家電下鄉補貼兌付資金及村級轉移支付資金等,從政策制度落實、項目申報審批、資金下達、撥付和使用等環節,對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和糾正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強農惠農政策的有效落實和資金效益最大發揮。
全面推進農村集體各類產權確權頒證,認真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歷史遺留問題,實現農村所有耕地確權頒證全覆蓋;按照國家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通過法律形式將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原則、方針、程序、合同規范、監督管理等固定下來。
3.政府做好政策制定和調控。政府在促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中承擔著兩方面的責任,管理與服務。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農民的三者關系,在確定農民和農業企業發展現代農業的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正確界定政府的職能。
各部門實施在現代農業建設的具體目標和責任,各級政府提高社會成員各方面參與現代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分工協作、共同推進,建議地方政府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包括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促進現代農業結構調整,配置和管理基本公共服務資源。
4.政策落地要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立足于濱州實際,實行差異性發展規劃,做好規劃工作,具體編制好各縣區的現代農業建設規劃。要因地制宜確定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建設的重點。要在規劃的指導下,圍繞當地優勢和特色,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地確定建設重點。
5. 以產業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專業村建設為重點,形成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為載體、專業村為支撐、產業發展基地為基礎的農業主導產業結構布局,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現代農業建設水平。
(二)應對好農產品市場競爭
1.加大市場調控力度,穩定農產品市場。完善流通體系,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立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以產地市場為骨干,以市場中介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為紐帶,以大中城市直銷直供市場為補充的農產品銷售網絡,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通過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通過各種形式的產銷對接來降低農產品價格。對“買難”有一套辦法,包括信息引導、供應鏈采購等,對“賣難”也有一些措施,包括農超對接,農業和加工企業對接等。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有序發展土地集中型、專業合作型、統一服務型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2.探索“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統籌做好“互聯網+”發展規劃,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意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深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1.支持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以農戶為主體的主要組織形式,農業合作組織作用的高效發揮,對于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市場化程度、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濱州市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也有問題與不足,具有一定規模的合作組織數量少,大部分合作社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夠,產值小,不具備規模經營的能力。部分合作組織運作不規范,缺少系統的管理制度和合作社章程,有的合作社即使有制度也不規范,或者在操作過程中不按規章制度辦事。還存在合作意識不強的問題,缺少行業內以及行業以外的合作概念。
2.培育適應“三農”發展的新型農民。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面對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要不斷注入新的技術力量,來充實技術推廣隊伍,才能滿足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和隊伍是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要載體,也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
總 結
本課題在廣大學者論述的基礎上,以濱州市為例,進一步探索研究現代農業發展的制約瓶頸。尤其是提出了受有關土地政策制約影響了土地流轉,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充分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經驗。美國、荷蘭等國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通過詳實的數據和典型的案例分析,進一步論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景。本課題提出的措施建議,對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實現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化道路。”的目標定位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意見 魯政辦發〔2012〕25號《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報》 2012年10期
關鍵詞 灤河;平原區;現代農業;河北遷西
灤河是海河流域一條十分重要的河流,發源于河北省豐寧縣,從承德流經唐山地區的遷西、遷安、灤縣、灤南、樂亭,于樂亭縣姜各莊入海,灤河流域覆蓋河北省東北部,流域內大部為山區,地貌特征呈典型的低山丘陵景觀。位于京、津、唐、秦、承五大城市腹地的遷西縣是灤河上游典型的山區縣,也是引灤入津水利樞紐工程的源頭所在地。近年來,由于農業生產方式落后、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1]、農民缺乏創新意識等諸多因素,導致了農業經濟發展滯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嚴重制約遷西縣農業經濟的發展。
2007年國家大力提倡發展現代農業,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面對“十一五”期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和要求,作為灤河流域的農業重縣,遷西縣如何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是現代農業建設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曾于2005年對遷西縣羅家屯、東荒峪、舊城鄉3個鄉鎮進行了實地調研,對遷西縣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產業定位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希望為推進遷西縣現代農業發展進程提供可參考的意見。
1灤河山前平原區農業發展現狀
1.1 灤河山前平原區農業發展特點
位于遷西縣中西部灤河、清河沿線的羅家屯、東荒峪、舊城鄉3個鄉鎮,所轄14個行政村,將14個村的資源利用、糧食生產和人均水平等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見,遷西縣灤河流域農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農業生產以基本糧食種植為主,農民生活已超過了溫飽水平。各村之間的農業收入水平差距較大,其中農業收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例從12.7%至48.4%不等。種植的主要作物品種有玉米、小麥、大豆、谷子、甘薯、高粱等。除基本口糧田種植以外,還有小面積的大棚蔬菜種植區和花生栽培區。
二是林果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靠傳統的板栗生產。人均林地面積0.15hm2,是人均耕地面積近2倍,大部分河灘地及陡坡耕地都已栽種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木。2004年村平均板栗產量7.1t,按當時5.35元/kg的板栗批發價格計算,僅鮮食板栗年均創收達到3.798 5萬元。
三是有些鄉鎮的設施農業發展有一些基礎。如:羅家屯鎮的長嶺峰村、新店村和東寨村,現有規模化奶牛養殖場2個、蛋雞場4個、小型奶牛場1個、養豬場1個。舊城鄉鎮的舊城鄉村也建有小尾寒羊庭院養殖基地和散養柴雞生產基地。
1.2山前平原區農業發展存在問題
1.2.1農業生產經營較為粗放,資源利用效率低。除了傳統的糧食種植和林果業生產外,農民增收的途徑較少。農民對于耕地和林地的管理較為粗放,現代化的農業耕作、灌溉、信息、管理等技術手段運用不多,科技投入量的不足直接造成農產品質量及標準的降低。畜牧業發展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缺少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水產業重點在庫區發展網箱養殖,零星水塘和開闊河面的開發利用不夠。
1.2.2農業產業化規模較小,農產品深加工不夠。大部分特色農林產品,仍以原始產品直接外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深加工產品不足,農林產品的商品率還相當低。除了板栗以外,大部分林產品的商品率還相當低,如遷西的特色水果安梨,除了安梨汁深加工項目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外,其他深加工產品并不多。大部分林果產品存在生產與流通脫節的問題,果品滯銷的現象時有發生,未能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綜合效益[2]。
1.2.3農業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制約農業的發展。遷西境內有多條河流和潘家口、大黑汀兩座國家大型水庫,水庫承擔著跨流域向天津市、唐山市供水,以及灤河下游防洪、生態與環境保護、農業灌溉、發電等綜合性任務,分配給農業灌溉的水量并不充裕。另外,水資源灌溉技術落后,灌溉定額偏大,利用系數很低,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1.2.4農業生產管理組織落后,創新意識不強。農民受傳統生產方式的影響,缺乏創新意識。現階段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較少,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
2山前平原區現代農業發展優勢潛力
2.1農業發展的資源優勢
2.2.1自然資源豐富。遷西水陸交錯的地貌特點及“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格局,適于各種動植物生長,同時也為發展多樣化的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遷西境內多山,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在900m以下,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季風特點顯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1℃,年平均降水量817mm。全縣森林覆蓋率51%,經濟林3.4萬公頃,用材林3.93萬公頃,常年干鮮果總產量2.3萬噸。主要林果產品有板栗、安梨、蘋果、核桃等,是著名的“中國板栗之鄉”,板栗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國內外享有盛譽[3]。野生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野菜、野山菌、中草藥、野山果等四類,許多產品市場價值還沒能充分挖掘。全縣有山地牧場6 466.7hm2,年產飼草65萬噸。縣內除潘家口、大黑汀兩座國家大型水庫外,還有86座中小型水庫和灤河、灑河、長河、清河、橫河、還鄉河等6條主要河流,可利用水面4 000hm2。
2.1.2農業類型多樣。種植業方面,依托山區優良的自然隔離條件,重點發展小雜糧生產,已建立了全國北方重要的玉米良種繁育基地和以紅小豆為主的小雜糧生產基地,并積極發展棚菜、煙葉、糧菜間作、藥材等高效農業生產。林果業方面,以板栗生產為重點,全縣栽種板栗樹1 216萬株,萬畝板栗園12處,千畝板栗園30處,實現了板栗集約化栽植、基地化生產、專業化經營。畜牧業方面,依托豐富的飼草資源和京津唐廣闊的市場,以出口創匯為目標,建立奶牛、奶山羊、肉牛、肉雞、珍禽養殖基地,畜禽飼養量達到200萬頭(只),其中珍禽飼養量達到25萬只。水產業方面,依托優越的水產養殖條件,重點發展網箱淡水魚、青蝦等品種的養殖,已開發利用水面2 800hm2,發展網箱養魚超千箱,在河北省山區淡水養殖中居第2位。水產養殖業成為遷西一項大有前途的產業。
2.2農業發展的區位優勢
2.2.1交通條件便利。羅家屯、東荒峪、舊城鄉分別位于遷西縣中西部的灤河上游,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羅家屯鎮境內貫穿有東西向三大交通干線,分別是省級三撫公路、大秦鐵路(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灤河生態旅游觀光路。三干線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結合村村相通的鄉村級水泥路,共同織就成內外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由于地處遷安、遷西、青龍三縣交界地帶,羅家屯鎮歷史以來就是三縣重要的物貿中心之一。鎮區內有羅家屯、沙澗、新店三大集貿市場,商貿規模大,交易活躍。舊城鄉鎮和東荒峪鎮毗鄰,都位于遷西縣中北部,三撫公路貫穿全境,這2個鄉鎮已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為農副產品的市場流通和交換提供方便。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2.2區位優勢明顯。遷西地處京、津、唐、秦、承5個大中城市腹地,近臨秦皇島港、唐山港和天津塘沽港,便于各種農產品及水產品向市區的銷售和運輸,與中南部及東北部的許多農業縣相比,占據明顯的市場優勢。遷西縣位于城市和鄉村之間,邊緣區獨特的區位和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在發展觀光農業上有明顯的優勢。大城市不僅是邊緣區發展觀光農業的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同時也為提升邊緣區觀光農業層次,提供智力、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支持[4]。
2.3農業發展的基礎優勢
2.3.1農業六大工程建設發展平穩。2003年以來遷西縣政府實施農業六大工程建設,包括:縣城周圍綠化工程、潘大庫區景觀林業工程、種養沼生態工程、農田灌溉工程、圍山轉配套工程、水土保護工程。
具有地方特色的“圍山轉”工程造林模式是遷西縣在全國首創的,目前全縣的“圍山轉”工程造林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廣,治理了荒山水土流失,擴大了林果基地規模,開創了“山上植樹、樹下種草、種草養羊、羊糞肥樹”的立體復合型種養結合模式。
2.3.2農業產業化發展已初具規模。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大部分行政村都已建成蔬菜溫室大棚、畜禽舍、養殖場等,并已修建了多處集雨水窖、引水上山工程,籌備建設大規模的畜產品屠宰加工廠,水泥路村村相通。二是以板栗、安梨等特色產業為依托,加強龍頭企業建設。目前,遷西已建立遷西板栗集團、遠洋食品有限公司、天成板栗食品有限公司等板栗銷售加工企業30余家,多種板栗深加工產品已遠銷日本、韓國、泰國等東南亞市場。
2.3.3觀光休閑農業發展已初見成效。近年來,遷西縣加強集生態示范、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生產創收于一體的觀光休閑農業園建設,成效顯著。例如:羅家屯鎮依托“青山、碧水、古文化遺址”的旅游資源優勢,由唐山燕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投資1250萬美元,開發五虎山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夢境莊園、灤河生態濕地、五虎山康熙獵場、奇石谷生態園和古人類文化遺址等5個景點。2007年加快觀光農業發展,開展采摘活動,帶動第一、三產業發展,預計可為當地農民增收3 000萬元以上。
3山前平原區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與產業對策
發展現代農業是立足遷西縣情和農村實際做出的現實選擇,是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針對遷西縣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立足于農業發展的基礎優勢和潛力,將遷西縣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與產業對策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3.1以區域自然資源優勢為基礎,發展高效設施型現代農業
以遷西縣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和區位優勢為基礎,以先進的設施農業栽培、管理、加工技術為依托,以創建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品牌為方向,以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的永續利用為目標,大力發展高效設施型現代農業。
3.1.1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創建穩定可靠的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以還鄉河兩岸為重點,搞好“萬畝蔬菜基地”建設,在興城、新莊子、新集、尹莊、舊城、羅家屯等發展露地菜和設施蔬菜,以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為主,塑料大棚為輔栽培葉菜類、根莖類、瓜茄類等主打品種。嚴格按照商品質量標準采收、分級包裝上市,優先滿足高消費階層的需求,做到有品牌、有商標、有承諾,實現樹形象、創品牌、引導消費的戰略目標[5]。積極開發山野菜品種和蔬菜深加工品種,在蔬菜的儲藏、保鮮、運輸、加工上下功夫,以獨特的口感、健康的品質、綠色的標準打開唐山、遷安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周邊市場。
3.1.2培植中、高檔食用菌產業。借鑒北京市一些區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經驗,以科技為依托,以項目為載體,以技術服務為手段,構建遷西縣的食用菌產業鏈。以栗蘑栽培為重點,搞好333.3hm2食用菌基地建設,在漢兒莊、金廠峪、興城、羅家屯等鄉鎮迅速擴大栗蘑栽培規模,同時發展平菇、香菇、白靈菇、雙孢菇、杏鮑菇、灰樹花、黑木耳等中高檔食用菌品種。開展食用菌品種資源收集與評價,選育有市場潛力、適宜當地栽培的食用菌品種;研究綠色安全、林地生產、工廠化栽培、廢料再利用等技術;培育龍頭企業的科研開發能力,提高其出口創匯水平及產業帶動能力;通過食用菌產業技術培訓體系、產品配送體系、信息服務體系、食用菌產業協會的建立,逐步形成一個功能完善、運行規范的食用菌產業科技服務體系[6]。
3.1.3開發特色中藥材資源。根據《遷西縣野生植物資源匯編》資料記載,全縣境內野生藥用植物有280個品種,分布廣泛,利用價值極高。以旱半夏、黃芪、遠志、金銀花、牛夕、知母、蛇床子、白芷、大黃、薏米、黨參、辛夷花、錦燈籠、南星等中草藥為重點品種,在未利用的林場、河灘、荒坡地帶發展中藥材產業。建立優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提高中藥材規模化和規范化種植水平;突出遷西縣優質地道中藥材的良種培育研究,培育質量好、產量高、抗逆性強的良種,以良種促規模。積極推進唐山市第三制藥廠企業改革步伐,在改進生產條件和生產技術的同時,實行現代企業制度,改變內部管理運行機制,提升企業發展后勁[7]。
3.2以特色主導產品為龍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以板栗、安梨、核桃、淡水魚、小尾寒羊、奶牛等6種特色農產品為主導,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對優勢農產品進行區域化布局;提高龍頭企業一體化經營水平及深加工能力,發展壯大一批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集群;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穩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8,9]。
3.2.1建設農產品基地,構建優質農產品產業帶。結合《遷西縣農村小康社會建設規劃綱要》以及《遷西縣農業十大基地和六大工程建設》的相關內容,遷西縣六大主導產業帶的布局情況如下:
板栗重點發展三大產業帶,包括漢兒莊、灑河橋、三屯營為重點的北部產業帶;舊城、東荒峪、羅家屯為重點的中部產業帶;新集、新莊子、東蓮花院為重點的南部產業帶,力爭全縣產量達到4.67萬公頃。在東蓮花院、新莊子、白廟子、興城等鄉鎮構建安梨產業帶。在南部石灰巖地區的興城、新莊子、東蓮花院、尹莊等鄉鎮構建核桃產業帶。在舊城、灤陽、灑河橋等潘家口、大黑汀兩大水庫庫區沿岸重點建設淡水魚產業帶,以網箱養殖淡水魚和青蝦為重點品種。小尾寒羊產業帶分布在羅家屯、灑河、興城等鄉鎮,力爭全縣飼養量達到50萬只。以奶牛為主的優質畜牧產業帶在新莊子、新集等南部地區。
3.2.2建設龍頭企業,壯大產業集群。圍繞農產品優勢產業帶建設,重點在板栗加工制品、安梨加工品、肉制品、干果制品等已具備一定基礎的產業上,率先實現突破,發展壯大一批競爭力強和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企業集群。例如,遷西板栗集團就是以遷西外貿公司為核心,包括遷西燕山經貿公司、遷西副食果品公司、唐山甜甜食品有限公司、唐山栗栗菌業物產公司、遷西東荒峪鎮王莊子村經聯社等多家企業在內的大型股份有限公司。該集團生產的糖炒“紫玉”牌板栗,被譽為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及河北省十大特色產業名牌產品,公司年經銷“紫玉”板栗1.2萬噸,食用菌2 000t,板栗汁5 000t,帶動基地2.97萬公頃和5萬農戶,產值達5億元,年銷售收入3.1億元,利稅1 000多萬元。
3.2.3創新組織方式,完善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扶持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完善利益分配和經營機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10]。進一步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試點范圍,總結推廣“農民協會+農戶(企業)”、“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和“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基地+農戶”這三種典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農業產業化鏈條的聯結,使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走上農企雙贏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3以拓展農業服務功能為重點,發展休閑觀光型現代農業
“板栗之鄉”的盛譽,天然的山區景觀,秀美的潘大水庫,古老的文化遺址及傳統的農耕生產構成了遷特的農業旅游資源優勢。如何把資源特色轉化為產品特色,滿足游客在游憩過程的審美與快樂過程的綜合需要,發掘農業的增收潛力,拓展農業的文化傳承與休閑旅游功能,是休閑觀光型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根據遷西縣農業結構的特點和資源優勢,觀光農業發展的主要途徑是:
3.3.1 利用現代農業的技術手段,組建多姿多趣的農業觀光園。通過設施投資包裝種植業,將成熟的果園、菜園、瓜園、苗圃等對外開放,讓游客在觀景、摘果、拔菜、賞花的同時,盡享農事體驗與田園收獲的樂趣。如:以遷西縣的板栗、安梨、核桃等特色產業為依托,建立科普型、文化型、技術型、品嘗型、采摘型的示范農業園區,帶動觀光旅游業的發展[10]。
3.3.2利用山區丘陵的景觀條件,建設綜合性的度假休閑農園。開發利用人工林、自然林、經濟林,發展多功能的人工林地、綠色公園,為游客提供一個觀光采摘后野營、探險、科考、避暑、狩獵、野味品嘗、運動休閑的空間場所。如:羅家屯鎮五虎山旅游度假景區,除了游山玩水,還設有餐飲、垂釣、漂流、跑馬、天然泳池、灤河生態濕地觀光、秋季采摘等旅游服務項目。
3.3.3利用灘涂、水庫、池塘等水域,發展觀光漁業的旅游項目。利用潘大水庫的水面優勢,在水庫區開展淡水魚、青蝦等網箱養殖,同時建立現代觀光漁業基地,以馴魚、喂魚、釣魚、捕魚、食魚等一系列新穎方式吸引游客,感受全新體驗。在潘大水庫建畫舫、水上餐廳、水上游樂場等,購置游船、快艇、帆船、舢板、水上飛機、水上降落傘等,利用寬闊的水面,發展水上運動項目[11]。以夕陽、晚霞、迷霧、日出、遺址、葦塘、捕撈等庫區特有的自然和人為景觀為基礎,開發水庫景點。
4參考文獻
[1] 叢黎明.灤河流域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措施和對策[OL].[2004-02-16].http://省略/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92727.
[2] 李建飛.遷西縣林業可持續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河北林業科技,1999(6):58-60.
[3] 高澤榮,李銀波.遷西縣依托特色產業推動農業經濟發展[J].河北農業科技,2006(4):32.
[4] 宋紅,馬勇.大城市邊緣區觀光農業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02,22(3):376-377.
[5] 曹海峰,許玉龍,鄒繼軍,等.黑龍江省設施農業現狀及發展模式初探[J].現代化農業,2006(12):23-27.
[6] 房山區科委.聚焦房山 以科技為依托 構建食用菌產業鏈[J].科技潮,2006(3):46-47.
[7] 黃瑞平.因勢利導,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J].福建熱作科技,2005,30(2):46.
[8] 肖淑英,趙敏.農業產業化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及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07(3):15-16.
[9] 黃連貴.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思路[J].農產品加工,2005(11):5-6.
[10] 李志田.遷西縣觀光休閑農業園發展規劃[J].河北農業科技,2007(1):44.
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北鄰科爾沁沙地,東接遼河平原,西靠熱河山地,為遼河與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淺山丘陵區域。土地總面積10316萬hm2,其中耕地面積3716萬hm2,林地面積約30167萬hm2,草場面積約7萬hm2;丘陵山地占58%,風沙地占8%,平原占23%。總人口193萬,其中農業人口108萬。阜新地區人均耕地約0137hm2,農村人均耕地超過014hm2,為全國人均耕地的4倍。農村土壤、河流污染少,無疫病區。該地區屬于北溫帶亞溫帶亞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年平均在711℃~716℃,活動積溫337716℃,年日照時數282617h,是遼寧省日照時數最好的地區。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發量1789mm,無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場廣闊,農民有從事畜牧業的傳統習慣,發展畜牧業有著較好的基礎。糧食年產量15億kg左右,其中70%以上為玉米,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20億kg,大部分可用做飼料,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條件。阜新擁有健全的種畜繁育體系,原種豬場、關山種羊場、阜新種牛場在全國種畜同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豐富的土地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使得阜新經濟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阜新經濟轉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211阜新經濟轉型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2001年12月8日,國務院將阜新市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歷經4年的轉型實踐,阜新市經濟轉型思路漸漸清晰,即堅持“自力更生,龍頭牽動,科技支撐,以民營為主,市場運作”的方針,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構筑“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經濟格局,變單一經濟結構為多元經濟結構。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點方向,把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作為主導接續替代產業。同時培養玻璃、電子、橡膠、氟化工業等一批支柱產業。經濟轉型的最終目標是走出以煤為主的黑色經濟,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建設以現代農業為主導的綠色經濟,建立起阜新市在區域經濟中的優勢地位。發展現代農業的重點是著重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進阜新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建設一批綠色農業產品生產基地,走“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場和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生態農業”的道路,努力建成為遼寧省和全國的現代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212阜新市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取得的初步成果綜觀4年實踐,“以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漸漸清晰,農業產業化的雛形已初步顯現。農業也不再局限于第一產業,而是三種產業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尋求一個鏈條式的綜合式產業。阜新市大力發展了高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以及與農業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業,由種養業向現代加工業和現代物流業延伸,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農業園區和農業專業小區;大力發展了以優質牧草為主的飼料作物種植業,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果。21211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初具規模阜新市現已引進和培育70多家龍頭企業,包括河南雙匯、內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興發、東阿阿膠等國內有知名度的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生豬、肉雞、乳品、肉羊、白鵝、肉兔、雜糧、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個農業產業化鏈條,已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條、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了農產品加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總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第一階段的布局,初步構筑起接續主導產業框架[2]。21212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總產值增幅較大從表1可以看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1999年的265103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700531萬元,增幅達264125%,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4156%,增幅較大。農業(小農業)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業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達12318%;牧業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達6410%。4年來,林業和牧業呈現較快增長趨勢,畜牧業迅猛發展,種植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21213特色種植業迅速崛起經濟轉型給阜新市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突出表現在以高油大豆、專用玉米、雜糧、食用菌、花卉、專用馬鈴薯、紅干椒為代表的特色種植業迅速崛起。阜新市發展特色農業的一個特點是打造綠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戶企業、4個產品、約423313hm2基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16戶企業、35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①。特色種植業中,雜糧發展尤其突出。在轉型中誕生的香香食品集團、五彩雜糧公司、化石戈谷業有限公司等雜糧加工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與農戶簽訂單的形式組織雜糧生產,使雜糧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2005年種植的約4113hm2雜糧中,為上述龍頭企業配套的生產基地就超過約0167hm2。龍頭企業的引導和牽動,使小米乳、綠豆乳、紅豆乳為代表的阜新市雜糧產品以獨特的風味迅速打開了市場。21214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繼2001年國家批準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后,阜新市又相繼建立了29個專業小區。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已成立14家農產品加工重點企業和10個研發中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小區配套設施相繼完成。21215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成倍增長僅在2003年的農村投資中,除國家和地方財政用于電網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礎性投資外,分布在鄉鎮的企業、基地和農戶共完成7億元的投資,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轉型4年來,阜新市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很多。21311經濟轉型試點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為國家確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國家和遼寧省的支持多是針對具體項目,多是一事一議,缺乏一種長期有效的機制和統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社保等方面與其他城市沒有特殊之處,在招商引資方面不具備優勢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沒有形成政策洼地效應[3]。21312項目立項審批難由于阜新地區工業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小,規劃上報規模不大,與國家開設的專項項目對路少,很難進入國家計劃,在項目爭取上處于劣勢,爭取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扶持項目很難。同時,國家為抑制投資的過快增長,實行了最嚴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設用地指標,許多轉型項目因用地審批問題而擱淺,土地問題已成為阜新市招商引資的瓶頸。21313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項目資金籌措難由于經濟發展滯后,阜新地方財政緊張,配套能力較弱,對一些重點項目很難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不利于引進科技含量較高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阜新市是信貸貸差地區,許多信貸資金靠拆借籌措,不良貸款率較高。除4家國有商業銀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銀行———阜新市商業銀行,在4家國有銀行中,工行、建行審貸權已經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報送權,沒有審批權,經濟轉型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21314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亟待建立調查問卷顯示,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民渴望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盼望盡快建立市場信息反饋體系,能獲得正確市場導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廣體系,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盼望建立權威的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使產品符合國際標準;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強迫命令;盼望健全生產資料市場的法制監管。
3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
阜新市轉型4年來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如何在阜新這樣一個資源枯竭、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盡快轉變,農業發展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理性思考。1)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建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就必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整合農業資源。2)發展現代農業應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打造特色產業鏈。人們對農產品加工食品的消費逐年增加,農產品加工業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當今的國際農業競爭,不再是單個產品、單個生產企業的競爭,而是包括農產品質量、品牌、價格和經營成本、經營方式在內的整個產業體系的綜合競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是對農業資源實行縱向整合、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3)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應以民營為主,依靠科技支撐。民營為主是解決經濟發展資金困難的有效途徑。在轉型投入上,堅持以民營為主,地方政府應為民營經濟提供便利,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向一、二產業延伸,促進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同時按照現代企業的發展方向,加快企業產權制度改革。4)現代農業必須發展綠色經濟。發展綠色經濟不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經濟轉型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發展綠色經濟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爭建設成中國一流的綠色食品基地。綠色不僅包括綠色食品,還包括生態、環境、政府服務、人文和消費。
4加快發展阜新現代農業的改進建議
國家應盡快建立對阜新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長期有效機制和統一政策扶持,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扶持項目上給予一定的傾斜,最終使直接投資項目轉變到政策扶持項目。例如,對阜新規模較大的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國家可以通過國債資金予以扶持;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承包農業園區或養殖小區的下崗職工和農戶,由農業發展銀行提供貸款支持;對利用礦區復墾地為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而創造的企業,應少征或通過行政劃撥方式免征土地出讓金和相關費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轉型成敗的關鍵,高素質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團隊對經濟轉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級政府應積極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建設服務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標準化、公開化平臺,開展一站式服務。411重視軟硬環境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應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硬環境和服務軟環境,樹立環境經濟理念,用市場手段經營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經濟轉型的城市品牌。對各類投資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對重大項目建立綠色通道,努力建設良好的政務環境、政策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和輿論環境。其次,盡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氣象服務、政策和法律服務以及市場營銷在內的相應機制。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幾個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傳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帶動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政府應重點扶持象福龍生物科技、比牛哥乳業、田園實業等管理科學、有發展潛力的本地企業,通過遼寧省和全國范圍內新聞媒體宣傳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國知名品牌的同時宣傳阜新轉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這樣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時也有利于招商引資。413重視生態建設把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水利、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開發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內水源項目建設,抓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和節水灌溉、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大力推廣節水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414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努力提高就業率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勞動職業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調整勞動力供給結構,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需求,增強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能力,提升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水平。同時,要在農業內部進一步挖掘就業潛力,提高農業內部的吸納能力,擴大、實現農業勞動力在農業內部的充分就業。415進一步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步伐一是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快建設種養業良種繁育體系;三是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四是加快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和運輸業,強化農產品流通和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對接,推進貿工農、產加銷專業化經營一體化;五是加快建設農業生態保護體系。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型的重點方向,政府就應加大對相關企業和農民的扶持力度,實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應注意多采用市場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應鼓勵銀行降低貸款門檻、提供優惠利率、延長還貸時間,考慮給予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戶貸款補貼或者提供政策性貸款,幫助解決資金問題。
5結語
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需要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優勢進行分析,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龍頭牽動、科技支撐、民營為主,需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如何實現資源枯竭城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市振興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難題,探索一條符合阜新市實際情況的資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轉型之路,不僅實現阜新可持續發展,而且將為中國118座資源城市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這對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平穩實現漸進式制度變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紅光1支柱產業強阜新[N]1遼寧日報,2004-12-16(3)
關鍵詞:都市農業;新農村規劃;模式;武漢市
中圖分類號:F303.3;F304.1F509.7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20-4651-04
2008年7月,《武漢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正式通過了專家評審,該規劃對全市城鄉的林業生態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依據規劃,未來武漢市的大江大河堤岸、灘涂將全面實行綠化和美化,中心城區及兩江四岸將形成綠島鑲嵌、綠帶相連的生態格局,廣大鄉村將展現出綠蔭掩映、瓜果飄香、富饒繁榮的景象。規劃還涉及到都市農業發展的較多內容,如提出以東西湖區慈惠街道辦事處、柏泉辦事處、徑河街道辦事處、東山辦事處現有鄉村游項目為基礎,進一步發展農耕休閑、農莊休閑項目,對鄉村環境進行景觀綠化;對玉屏山進行林相改造,發展生態文化休閑旅游;以走馬嶺街道辦事處、荷包湖農場、辛安渡辦事處一線現有的果園為基礎,進一步發展生態果園和農耕休閑農業[1];這些發展內容體現出了武漢市較強的新農村規劃特點。
1 現代都市農業的內涵
都市農業的概念是20世紀50、60年代由美國的經濟學家首先提出來的,泛指地處都市及其延伸地帶范圍里,并在大都市中、都市郊區和大都市經濟圈以內,緊密依托并服務于都市,以適應現代化都市生存與發展需要而形成的現代農業[2]。
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志,以農業高科技裝備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3-5]。
都市農業在都市化地區,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展現及農家生活感受等方面,為人們休閑旅游、體驗農業、了解農村提供場所;換言之,都市農業是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功能結合于一體的產業[6,7]。都市農業與城郊農業都是依托城市、服務城市、適應城市發展要求,納入城市建設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建設的農業類型;但二者還是有不同特點。城郊農業主要以為城市供應農副產品、滿足城市商品性消費需求為主,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邊地區;而都市農業是為滿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務,尤以生產性、生活性、生態為主,是多功能農業,發展水平較高,位置可在大城市地區,也可以環繞在市區周圍的近郊,還可能鑲嵌在市區內部[8]。
都市農業是把城區與郊區、農業發展和旅游觀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結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產業,它主要是利用農業資源、農業景觀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品嘗、體驗、娛樂、購物等一種文化性強、大自然情趣很濃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體現了“城郊合一”、“農游合一”的基本特點和發展方向[9,10]。
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自然資源嚴重短缺,具有后備補充能力的農村承載著城區自然物質資源供應的責任;農村是城市的后花園,都市農業充分發揮各種自然景觀資源價值,通過建設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各類農業公園或游樂場所,從而給城市提供生態安全屏障和亮麗風景;農村具有為市民生產喜愛的優質農副產品的經濟功能,還具有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閑基地的功能。發揮這些功能價值,一方面為城市找到了發展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11-15],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經濟一體化。
世界上都市農業發展較好的當屬荷蘭和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荷蘭在發展都市農業時特別注重農田的設計、規劃,在發展以家庭為單位的“家庭小花園”模式的同時,還將城市改造納入了都市農業發展計劃之中[16]。中國近年來也掀起了都市農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熱潮,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都市農業在中國大城市及沿海發達地區受到了廣泛重視[15]。許多學者對都市農業發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關于都市農業理論與實踐的著作[17-25]。
2 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很多城市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在實踐中許多城市郊區的農村功能由城市“可靠的副食品供應基地”單一功能轉向多功能的現代“都市農業”方向發展。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內部及近郊的農業發展具有了與工業發展相同的交通、郵電、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支撐,而且毗鄰城市的優越區位又使得農業有條件逐漸向集約化、設施化、工業化方向發展[26],現代都市農業愈來愈受到各方重視。
武漢市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圍繞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需求拉動,各相關行業相繼制定出了城鄉農(林)業生態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規劃,從而不斷優化農業發展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融生產、生活、生態建設、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都市農業的迅猛發展。當前武漢市各地農村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加速推進都市農業已取得了一定進展,如創建東西湖區石榴紅村和巨龍湖農業旅游基地等,正逐步完成由城郊型農業向都市農業的過渡[27,28]。武漢市農業從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轉變,突出表現就是加工業產值遠超農業產值。2009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了850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了3.2∶1,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29]。
2010年7月,“中歐社會論壇都市農業分會研討會暨武漢海峽兩岸都市農業論壇”在武漢市隆重召開,論壇的主題為:都市農業、加工增效、食品安全;旨在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促進城鄉生態文明。在此次論壇上,國際都市農業基金會正式授予武漢市“國際現代都市農業試點示范城市”稱號,使武漢市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個試點城市[30]。該基金會是在聯合國人居署、國際糧農組織、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農業顧問團等10多個國際組織的倡議推動下組建起來的國際合作組織。武漢市成為試點示范城市后,將獲得該基金會在都市農業發展指導、項目開發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當前,武漢市都市農業建設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但也出現了諸如蜂擁而上、都市農業項目類型單一等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未來都市農業的實現需要較長的時間,它將表現出多種模式并存和運行變化較明顯的特點,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尋、總結、研究。
3 武漢市都市農業的研究意義
3.1 能夠推進武漢市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集生產、生態、觀光旅游等功能為一體,與城市互動、為城市服務,在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的同時,發揮出武漢市農村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優勢,實現農業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求得農村自身的快速發展,真正實現武漢市城鄉經濟的協調推進。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可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科學規劃與調整,為農副產品帶來順暢的銷售渠道,提高當地農產品的知名度,進而從根本上推進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的進程。新農村規劃背景下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使城鄉資源能夠科學合理地優勢互補,具有非常廣泛的意義。它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與組合,有利于增進農村經濟的繁榮,促進農民在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鏈上的就業增收,有利于城鄉和諧相融和城鄉協調共同發展[31],從而極大地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步伐。
3.2 能夠保證城市生態環境改善與都市農業發展同步進行
隨著全球生態問題的日益嚴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被提上重要議程。加強都市農業問題的研究,把發展都市農業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實現“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武漢市城鄉一體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級政府也在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拓寬思路為武漢市近千萬市民營造假日休閑好去處,這些因素將共同對武漢市都市農業的發展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都市農業發展有利于協調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有利于人居環境的建設。武漢市是百湖之市、魚米之鄉、九省通衢之地,都市農業發展前景廣闊。通過推進農事體驗、休閑觀光、鄉村旅游等都市農業發展模式,保護城市生態景觀環境,可為市民提供更多的綠色觀光休閑處所,同時指導農村村域空間人居環境建設,構筑城市生態環境的生態安全屏障,保持城市生態安全格局[32]。
3.3 能夠促進科技水平與都市農業共同發展
現代都市農業是城市經濟體系和城市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在新農村規劃中,要高度重視生態產業、生態經濟和生態人文在城鄉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提倡資源與環境經濟、農村經濟、農業科技、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多學科的廣泛參與;新農村規劃的特點決定了都市農業發展必須依托農業科技的保障功能,發揮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關鍵作用,發展科技型都市農業產業,堅持產學研結合[28],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武漢市的都市農業發展中,可以較便利地就近享用武漢市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非常集中和專家人才、學科門類比較全面的資源優勢,讓科學技術為都市農業的發展注入鮮活的動力[30]。利用武漢市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密集的優勢,推進科技創新,將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重點發展作物育種、園林綠化、特色花卉、水禽飼養等特色門類,這不僅能滿足城市居民的菜籃子需求,還能美化城市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等帶來的“大城市詬病”,促進建設低碳城市。在新農村建設中,各農業組織機構、公司與科研單位可采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大力開展科技宣傳、科普展覽活動,共同開發瓜果、蔬菜種植及水產養殖的主導品種,并規劃種植范圍,實行標準化生產,形成生態農業景觀,彰顯現代都市農業科技生態文明的優勢[33]。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時,極大地促進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
4 新農村規劃背景下的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模式
4.1 新農村規劃的定位和方向
都市農業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要更加注重農村產業布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分析武漢市各方面的農村資源優勢:譬如近郊或遠城區的區位條件、交通條件、江河湖泊水資源條件等等。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確定都市農業的定位與發展方向,把握種植、養殖的主導品種以及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的發展模式。通過新農村規劃,開發武漢市農村的科普教育功能、產業經濟功能、生態平衡功能、觀光休閑功能,制定符合武漢市地方特點的新農村規劃具體實施細則,發揮武漢市農業資源的生態環保價值和生態旅游價值,打造體現武漢市地方農業產業結構特色的鄉村景觀、構建富裕文明的現代都市農業景觀體系[20,21,28]。
4.2 新農村規劃背景下的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模式
4.2.1 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種植業模式——田園種植景觀農業 通過新農村規劃,科學構建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種植業模式。要開辟多種途徑發展農村經濟,使生態保護與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相結合,強化生態環保意識,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減輕資源利用對環境的壓力。針對近郊農業生態環境較差的先天不足,鼓勵種植有較高生態環境價值的大田作物、花卉苗木,重點發展綠化農業、園區農業和科普農業,發展田園種植景觀農業。擴大武漢市近郊水果、蔬菜、花卉種植面積,為城市生活需求提供有效保障。推廣瓜果蔬菜采摘園建設,開展科技宣傳、科普展覽活動[34],豐富漿果類種植的品種與范圍,開發景觀瓜果蔬菜種植模式,如空中紅薯、西紅柿樹、無子觀賞茄等新穎蔬菜種類,把“花卉展”、“瓜果菜博會”搬到武漢市新農村。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的優勢,開發多種形式、多條路徑的鄉村旅游,不斷推出深受市民喜愛的各類“農家樂”活動,使每一個“農家樂”主題都不雷同,如種一分地、當一次莊園主;租農家房、享農家生活;采摘農家鮮蔬、品嘗農家土菜;讓市民在感受大自然清新環境里采摘、享受綠色食品大餐,并進一步豐富鄉村田園旅游的內容。
4.2.2 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養殖業模式——田園養殖景觀農業 通過新農村規劃,科學構建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養殖業模式。武漢市豐富的水資源為水產養殖業帶來了極為便利的條件,要充分發揮武漢市作為“百湖之市”擁有豐富的濕地等自然資源優勢,加強對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科學指導,建立水產生態養殖示范區(場),發展現代養殖業[35]。武漢市的水資源非常豐富,水體和農田的布局很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先天優勢;在新農村規劃中,要保護好獨具特色的山水地貌。如在武漢市遠郊農村,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農業養殖業,在顯現鄉村生態養殖業景觀的同時,實現農民的增收。養殖景觀具有農業景觀中最具吸引力的畫面,結合農業養殖業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讓都市人體驗鄉村恬靜的田園生活,感受牛羊滿山坡、雞鴨滿院落的淳樸氣息;開發水產養殖業景觀生態觀光旅游活動,可以體驗抓捕魚蝦的刺激與精彩,欣賞魚、蝦、鱉、蟹等競相爭食的感人場面,釋放都市忙碌的疲憊[36]。
4.2.3 武漢市現代都市休閑農莊模式——觀光休閑農業 現代都市休閑農莊模式適宜于城郊經濟發展較好,特別是沿長江、沿河湖、沿交通線等地的自然風光秀麗、進出較便利的區域,培育一定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作為休閑農莊的支撐,讓休閑農業成為都市的“第三空間”[37]。經過新農村規劃的現代都市休閑農莊能夠充當起鄉村旅游的主體[38],現代都市休閑農莊能積極應對市場需求變化,靈活開展生態旅游相關主題活動,多層次開發果蔬采摘、垂釣、踏青、農家樂、野外拓展等旅游休閑娛樂活動,如東西湖區的石榴紅村、巨龍湖農業旅游基地等項目在豐富市民休閑方式的同時,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現代都市休閑農莊要注重村落選址,規劃出集住宿、度假、游樂于一體的農莊布局,農莊的建筑形式和風格強調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以彰顯地域文化特色[39],生活區規劃、建筑設計、小綠地及小游園布置、文化廣場環境氛圍構建等力爭體現農莊的休閑特點;加強對農莊治理和文化建設的管理[40],形成有凝聚力、向心力、積極向上的農莊文化氛圍。
5 小結
基于新農村規劃的都市農業是適合武漢市農村發展特點的科學模式,在新農村規劃中,注重以武漢市大都市市場的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建設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體系[41]。在武漢市都市農業發展中,因地制宜發揮科學技術對農業的促進作用,在統籌城鄉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發鄉村旅游,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質量,通過發展田園種植景觀農業、田園養殖景觀農業、觀光休閑農業等模式,促進武漢市現代都市農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武漢市林業局. 武漢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EB/OL]. http:///content.jsp/2008-07-11.
[2] 劉 杰,李秋麗,衛江峰,等. 都市農業在城市中的發展方向探討[J]. 江西農業學報,2010,22(2):207-209.
[3] 方志權. 論都市農業的基本特征、產生背景與功能[J]. 農業現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4] 張祿祥,鄭業魯,萬 忠. 我國都市農業研究概述[J]. 山東農業科學,2005(3):85-87.
[5] 寧 健,周潔紅. 都市農業:中國現代農業新生代[J].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1999(2):4-7.
[6] 趙永勝,冀憲武,趙 春. 都市農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13(3):76-77.
[7] 李麗雅.我國大城市地區現代都市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8] 張立生,姚士謀. 新世紀我國大城市“都市型農業”發展研究[J]. 城市開發,1999(6):26-28.
[9] 楊 卿. 關于實現我國都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 商業時代,2008(31):93-94.
[10] 齊永忠,于戰平.中國都市農業發展的戰略走向與發展思路[J]. 農業經濟問題,2006(4):67-69.
[11] 肖永紅. 城市化進程中太原都市農業發展對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8.
[12] 許 林,張彩江,劉 靜. 廣州市都市型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9,11(1):57-60.
[13] 句榮輝,趙晨霞. 關于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7):630-634.
[14] 果雅靜, 吳華杰,馬 鈴, 等. 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J]. 生態經濟, 2007(11): 131-135.
[15] 葛永紅,王 亮. 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J].經濟縱橫,2009(2):87-89.
[16] 劉潤萍, 李紅霞. 國外都市農業發展的經驗及對蘭州市的啟示[J].中國鄉鎮企業,2010(3):83-86.
[17] 侯喜林,張增翠,李友生.都市農業[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18] 錢 靜,律 江.京郊生態-循環-立體型:都市現代農業[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9] 關海玲,陳建成.都市農業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20] 方志權,吳方衛.城市化進程與都市農業發展[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1]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 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08):現代農業進程中的都市農業[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1]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09):城市化生態環境與都市農業[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2]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10):都市農業與現代農村產業綜合開發[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3]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都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都市農業發展報告(2011):低碳經濟時代的都市農業[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24] 薛艷杰. 從鄉村農業到都市農業:上海農業的發展與演變[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25] 王有年,何忠偉. 都市型現代農業概要[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6] 葉堂林.我國都市農業產生的必然性、類型及未來發展趨勢[J]. 理論界,2007(11):44-45.
[27] 周爭明,林育敏,郭紅喜. 武漢都市農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1(7):58-61.
[28] 張學忙. 武漢都市農業發展戰略思考[J].理論月刊,2007(12): 167-169.
[29] 武漢綜合新聞網. 武漢市獲“國際現代都市農業試點示范城市”稱號[EB/OL].http:///sywh/201007/t1170396.htm.
[30] 武漢市農業局,武漢市林業局,武漢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等.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建設綠色文明家園——武漢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報告[N]. 長江日報,2010-07-07(06).
[31] 孫紅心,陳友法. 構建武漢都市農業體系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06(2):41-42.
[32] 李 博. 上海現代都市農業產業結構與空間整合中的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3] 黃學群,李 瑾.天津都市農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6,12(1):55-60.
[34] 馬俊哲.都市農業與京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J].北京農業, 2005(5):1-2.
[35] 王佑輝. 關于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考——以武漢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4,32(6):1240-1242.
[36] 張曉雯.關于成都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考[J].農村經濟,2004(10):46-48.
[37] 薛艷杰.上海農業地域類型演變及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38] 王國莉,駱海峰,陳鳴春. 觀光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J].生態環境,2005(3):439-442
[39] 陳志華,樓慶西,李秋香. 新葉村鄉土建筑[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關鍵詞:傳統農業;現代農業;規模化;精細化
改革開放以來,以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標志,中國農業經歷了一系列比較成功的發展時期。然而,由于理論的局限性和實踐經驗的缺乏,中國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的特征。農業脆弱的基礎地位在中國新一輪的通貨膨脹中暴露無遺。據國家統計局的信息,2007年,中國居民CPI上漲4.8%,漲幅比2006年提高3.3個百分點,而食品價格上漲成為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國物價上漲的勢頭有增無減,僅2月份的CPI就達到8.4%,創下十二年來的新高。可以說,中國“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發展時期已經過去了。農業是食品加工工業的基礎,深刻反思中國農業發展的不足,不僅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通貨膨脹問題,更有利于中國農業抓住契機,迅速向現代農業轉變。
一、傳統農業發展理論的局限性
傳統農業發展理論以阿瑟·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和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為代表。應該說,這兩大理論都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對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農業的發展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理論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論應用前提,加上缺乏實踐經驗的必要總結和提煉,很容易導致發展中國家農業在經歷一段短時期的繁榮之后再次陷入停滯,回到那種投入產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經濟論》為例,劉易斯最重要的假設就是農村存在隱性失業,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為零或者為負數。在對農業生產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的前提下,農村勞動力可以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加人工業化進程。當農村勞動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時,農產品產量下降,價格上升,追求利潤的動力將促使農民把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引進來,從而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然而,從發展中國家的實踐來看,不僅是劉易斯的假設站不住腳,劉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轉變的過程也過于簡單。首先,正如美國西奧多·W·舒爾茨所指出的,農村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為正,不是零,更不是負數,因此農村勞動力流出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下降。其次,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幾乎伴隨著勞動力流出的開始而開始,并不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滯后期。因為相對于較低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的勞動生產率較高,即使在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相對價格也會上升。再次,農產品價格上升所帶來的利潤,并不能肯定把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引進來。因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是多種要素的集合體,其中許多關鍵性的生產要素具有很長的生產周期。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足以扼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整體引進,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從而使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功敗垂成。最后,考慮到經濟開放的因素,農產品的進口足以阻止任何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和農業生產利潤的獲得。因此,無論是二元經濟理論還是改造傳統農業理論,它們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在中國過去三十年的農業發展中充分暴露了出來。
二、中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978年以來,中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1985年,在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不僅全面鋪開,其效應也已開始充分發揮,中國農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現在,中國農業的發展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的進口在全部進口總額中只占很小比重,這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問題和不足。總體上說,中國農業發展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中國農業仍是一個低收入行業,二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工業化能力的限制。這兩大問題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維持著中國農業投入產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農業的低收入使農村勞動力流出,極大降低了農業勞動力的整體素質,這對主要依賴人力資本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造成了致命打擊。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不僅意味著農村較低的消費和生活水平,也意味著農村的低儲蓄和低投資,意味著改造傳統農業所需要的貨幣資本和實物資本投入都面臨不可克服的現實困難。然而資金的缺乏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中,只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信用仍然能夠彌補貨幣和實物資本的不足,但務農的低收入恰恰又讓農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資本進一步流失。現代農業需要的不是廉價的低素質勞動力,而是具有較高教育水平和相當技術含量的高技術勞動者,這種勞動力在農村很奇缺。然而在農業勞動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僅有一定技術水準的勞動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強壯體力的簡單勞動力也離開農村,這意味著滯留在農村的勞動力主體是老、弱、病、殘,他們無論在勞動力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可能勝任中國農業發展的需要。農產品價格偶然性上漲所帶來的經濟刺激,其結果不可能是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簡單追加。農產品銷售的高價格最終對應著農產品生產的高成本,而不是通過引進現代農業生產要素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多的農業利潤,從而使農業生產進入良性循環。
如果說,務農的低收入為傳統農業的現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礙,城市工業化接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有限,則使傳統農業維持的低水平均衡獲得了必要的外部條件。受工業化產品市場容量的限制,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遇到瓶頸,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進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業化來完全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民以食為天,廉價的勞動力大軍盤踞在農村,也就為傳統農業的延續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里,盡管中國的農業機械總動力有所增加,但中國農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并沒有顯示出來,更沒有顯示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強大競爭力。
三、規模化與精細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工業化市場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又必須以大批農業勞動力的退出為前提,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資本對勞動的有效替代。這意味著中國必須開辟一個新的就業領域作為農村過剩勞動力的吸收器。新的就業領域只能來自農業內部,但它絕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現代農業,在嚴格的意義上,按照劉易斯模式實現的現代農業應稱為大田農業。新的就業領域是特種農業,也稱精細農業、都市農業,它在日本、東亞四小龍甚至東南亞一些國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特種農業生產滿足人們特殊需要的農產品,大田農業生產滿足人們日常需要的農產品。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產品而言,特種農產品異質性高、產品差別化程度大,大田農產品同質性高、幾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種農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而大田農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盡管二者所需要的技術含量都很高。特種農業和大田農業是現代農業的兩個組成部分,它們代表著農業現代化的兩個方向,每個發展中國家在實現農業現代化時,都應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適合自己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自主決定特種農業和大田農業在本國農業部門中的比重。
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絕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農業發展理論,必須結合中國國情,創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理論。西方的農業發展理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適合西方的國情。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面臨著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農業除以廉價的資本取代昂貴的勞動力之外,沒有任何選擇,以機械化為基本特征的西方農業現代化完全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后來的農業電氣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等都是在機械化的基礎上完成的。這種在特殊情形下完成的農業現代化并不意味著西方的農業現代化代表著農業現代化的全部內容,充其量它只是告訴我們,通過資本對勞動的替代,可有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創造出更多的農業剩余產品。從這種意義上說,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講述的是西方的農業現代化之路,是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情形下的農業現代化,這條道路對于有著嚴重過剩勞動力的中國農業是否適用值得商榷。相反,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與其說它為農業的現代化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不如說它為西方農業現代化理論補充了新的內容。因為就大田農業而言,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顯然更具有說服力。大田作物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受自然條件影響顯著,最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地方就是改變勞動的投入方式,這是西方農業現代化首先從以資本替代勞動開始的首要原因,在機械化全面鋪開之后,才有化學化、生物化等其他農業現代化技術。這種以節省勞動力為基本目的的農業現代化注定了其產品的勞動含量較低,農產品具有明顯的資本密集型特征,但社會發展的需要顯然不應局限于資本密集型農產品的滿足。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在強調農業生產過程中資本與勞動具有可替代性的同時,認為可以通過增加勞動的投入來彌補資本的不足,卻無意識地把人們引導到一個農業現代化的全新空間,這就是特種農業的現代化,專門生產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如果說大田作物滿足的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特種農產品滿足的就是人們特殊生活的需要。舒爾茨理論應用的結果是,如果要取得成功,只能是特種農業的出現和特種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這也許是舒爾茨當初提出這一理論時所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