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9 09:42: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健康教育策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行設計問卷,經健康教育和結核病防治專業人員共同確認的結核病核心調查信息后修改完善。調查員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科室的青年業務醫師人員組成,經統一培訓后,開展面對面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肺結核病在我國的流行狀況,結核病最常見的類型,肺結核病的典型癥狀、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時間,肺結核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政府對結核病可疑癥狀提供的免費檢查項目、正規治療肺結核病需要的時間等10道題構成。
統計分析運用知曉率來統計計算,經過對所有問卷進行質量控制,獲得有效問卷299份,對城鄉中小學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識問卷干預前、后進行分析、比較,可以看出學生對肺結核及結核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在進行教育、學習、宣傳等干預手段后,知曉率有了明顯的上升,從干預前的86.25%,上升到干預后的92.74%,說明干預工作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從整體答卷卷面分析,學生對肺結核病的認知程度和認識態度、關注度的不同,造成知曉率的不同,本次調查還顯示,中小學生對肺結核病知曉率總體水平較高,但還存在城鄉、年齡、人群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本次調查和《石河子地區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狀況調查》調查結果[1]基本一致。從對“肺結核傳染源的認識”這道題,干預前知曉率為76.25%,干預后為88.29%,說明學生對肺結核傳染源的認識不到位,這在如何提高肺結核的治愈率、減少傳染源、控制疫情這幾大措施方面難度加大;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間在接受知識方面有差異;因此,加強對肺結核知識常見的傳播方式中核心信息的傳播,不管是大眾人群還是患者對肺結核知識的傳播來源應該更廣泛,避免造成學生對重點知識信息缺漏現象;又如肺結核治療療程中“正規治療肺結核病時間”這道題,干預前知曉率在62.20%,干預后是79.26%;說明部分學生在認識治療疾病的時間上仍存在盲點,對病人而言治療是強化性的,而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少,沒有感性認識,說明學生在防治肺結核病知識方面的了解仍不廣泛。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當前結核病控制規劃要求采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既要重視抓好治療,更要搞好預防,只有加強預防工作,才能減少治療的壓力,有效防治結核病[2]。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問題;原因;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長期以來對于初中生的成長還是以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習成績、升學就業等問題為主,而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果我們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當前初中生問題日益增多,這就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初中課程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淺談幾點看法。
一、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應試教育下的繁忙學業、激烈競爭。
在中考的指揮棒之下,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殷切期待下,人們看重的仍然是升學,還是把成績放在首要位置。這種迫切的愿望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尤其是在考試時,總是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學生的嘲笑,老師、家長的責備。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必然會影響學生的成長。當在考試中真的失敗時,立刻會心情沮喪,情緒低落,在短時期內學生不能恢復,造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影響學生的成長。
(2)初中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不足。
中學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來源于成績的不理想,在中考的形勢之下,父母和老師對學生都有著較高的期望,這就導致他們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對學生的消極評價較多,給予學生的積極性評價和鼓勵較少。因此,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總是抱怨自己,從而失去了對學習的信心。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平時就很少得到教師的關注,家長對他們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對他們都是采取“放羊”式的教育方式。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感到渺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3)初中生比較敏感,脆弱、孤獨,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系。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而他們的父母因忙于事業,大多無暇顧及他們。而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總是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善。因此,很多初中生不愿意與太多的人交往,導致他們形成了自閉的心態,總有一種孤獨感。這種脆弱封閉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會驚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潰。
(4)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比較嚴重。
“逆反心理”時期是每個學生都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在初中階段學生的“逆反心理”現象尤為突出。頂撞老師,忤逆父母的事件屢屢出現,有時候甚至還有失控越軌的事件發生,造成極大的傷害。
二、造成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1)學校、甚至社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
在現今的教育中,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是一個現實問題。雖然隨著國家的不斷進步,社會的發展,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人們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還是缺乏必要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沒有被專門設置為一項課程。
(2)教師任是沒能真正意義上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雖然新課改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也開始設置心理咨詢室,但是有些教師仍然受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仍然是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對于一些學困生有看法。初中階段屬于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因此此類學生受到教師的批評和挖苦時,就喪失了自尊心,出現了心理障礙。
(3)家長不能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現在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在現代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和保護,對孩子不是過分干預,就是放任自流。家長關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成績,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對于孩子的思想行為及心理發展基本上從不在意,家長和子女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導致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代溝,孩子內心封閉,甚至有些孩子走向墜落的深淵。此外,由于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三、進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學校要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設良好的環境
學校是學生進行生活、學習、交往最密集的場所,因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靈活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各種力量,全面滲透、全方位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進展。校領導和各科任教師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學校教育工作的日程上來。在學校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心理咨詢服室等;德育教學、課外活動等各項管理都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的環境建設及文化氛圍,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因此學校要加強師德建設,樹立自身形象。組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聘請相關心理教育專家為教師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具有樂于奉獻的精神,具有為教育事業、為社會、為國家作出自己巨大貢獻的師德師風。學校還可以組織教師進行調查研究活動,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進行疏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重視和加強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通過多渠道、多樣化的形式來進行教育宣傳,只有對初中生進行綜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進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質及綜合素質。讓每一個初中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參考文獻:
[1]李曉文《學生自我發展心理學探究》第1頁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0
[2《]心理健康教育》黃希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觀
首先,我們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具體的衛生保健知識,使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樹立了“身心并重”的幼兒健康觀,從而進一步認識到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心理適應是幼兒身心健全的關鍵,這就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幼兒健康教育講座,使他們了解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促使他們主動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家園共育。
二、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首先,通過安全和禮儀品格等健康教育活動課向幼兒傳播健康知識。筆者認為,在幼兒園開設幼兒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活動課,是幼兒學習和了解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由此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對小、中、大、學前班的幼兒進行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如:小班的活動“不跟陌生人走”“禮儀三字經”“禮貌用語”;中班的活動“不離開大人和集體”“禮儀三字經”“學會傾聽”;大班的活動“一日三餐有學問”“我不怕困難”;學前班的活動“認識我的身體”“火災發生了怎么辦”等等,還可以適時組織幼兒進行安全防火、防震演練。這樣,不僅可以使幼兒積累健康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健康態度,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學會自我保護,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個性品格的養成,從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其次,把健康教育滲透到其他教育領域之中。如:在繪畫和看圖書時,提醒幼兒坐姿端正、握筆正確、手眼保持一定距離;通過語言活動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說話禮貌、注意傾聽、清楚表達;通過藝術活動抒發幼兒內心的情感,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三、在生活中讓幼兒養成健康行為
首先,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養成健康行為。一是讓幼兒養成文明禮貌習慣。如: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禮儀小天使”活動,在早晨入園時讓身披綬帶的“禮儀小天使”站在幼兒園門口引領小朋友們問老師好;在晚上離園時讓“禮儀小天使”引領小朋友們說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等等。二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進餐時要安安靜靜、細嚼慢咽;午睡時睡姿為右側臥或仰臥等等。三是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學前班的孩子要自己疊被子等等。另外,我們還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等環節,培養幼兒熱情、勇敢、自信、自我保護等一些健康行為。
1職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1.1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管理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就是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來說,在不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情況下就推行各種政策,并不能夠使心理健康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而現在很多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沒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摸底調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根本就不了解。
1.2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管理體制來進行支撐。然而很多職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管理體制,做事松散,很多時候都是遇到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1.3人才的缺失
這基本是每一個職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都存在的問題。職校不僅僅是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同時也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有工作經驗的人才。人才的缺少使得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夠很好地進行下去,也使得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因此,職校生表現出了很多的心理問題。
2解決職校生心理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策略
2.1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
由于很多職校都是寄宿制的,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要遠大于他們在家中的時間。因此,學生在學校中的日常生活都應該受到學校的管理。因此,學校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摸底排查,并建立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當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問題時,就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如果發現有跡象就應該及早地進行預防。同時學校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心理問題篩選干預、跟蹤、控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使得管理可以盡早地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危機進行干預,從而避免出現更大的問題。學校中的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多走近學生,去了解學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對于那些心理問題特別嚴重的學生的日常生活要特別注意,以防止各種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的發生。通過對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及時地發現問題所在并做到防范于未然。
2.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
對于職校來說,主要有六種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第一種是教研組模式。這種模式是比較早的一種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將心理教師與政治(或其他科目)教師的身份合二為一。這種模式有著嚴重的缺陷,就是負責管理的人可能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而無法對這項工作有明確的認識,同時兼職的教師因為注重本專業的發展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第二種模式是教科研室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借助教科研的力量展開心理健康課題研究活動,有利于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種模式是德育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地貼近學生生活與班主任工作,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第四種是班主任模式。這種模式沒有設立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而班主任則因為缺乏專業的心理知識,所以無法很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五種是獨立模式。這種模式需要設置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室),可以使得心理健康課程規范化。但是卻會將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降至課程和教學層面。最后一種是全面滲透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中的地位。雖然主要模式有這六種,而且其中各有優缺點,但是并不是每一種模式都適合學校。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是幾種模式進行結合,以此來提高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效率。
2.3加強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人才引進與培養
缺乏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一直都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一個大問題。但是心理咨詢卻是職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應該重視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培養。學校應該配備1~2名心理咨詢師來主持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同時學校應該積極配合心理咨詢師的工作,為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提供大力的支持。
關鍵詞:骨外科手術患者;護理策略;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501-02
前言
在骨外科手術護理的過程中,由于患者的體質原因會發生一些并發癥等,給護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如果護理人員處理不當便會引發醫療糾紛,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護理意識,強化護理策略,加強對患者與其家屬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與護理人員配合融洽,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的身心愉悅。
1骨外科手術患者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1家屬操作不當:由于骨外科手術患者行動不便,在手術完成后需要長期臥床,因此家屬在陪床的同時往往因為滿足患者的透氣需求而擅自調節患者姿勢、挪動患者,導致石膏脫落、變形等,給患者身體造成極大傷害。
1.2護理人員操作不當:醫院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沒有秉持為患者負責的態度,沒有及時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并且對患者態度惡劣。由于技能操作不熟練,導致打錯針、配錯藥等失誤,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從而造成一系列的醫療糾紛,也使醫院的聲譽蒙塵。
1.3醫院制度不完善:醫院的制度不完善,造成護理人員與各部門的配合存在嫌隙,不利于患者問題的處理。同時,很多醫院依舊沿襲舊的規章制度,不能適應醫院新機制的發展需求,阻礙了醫院的發展步伐。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教育策略
小學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心智上、思想上,尚且不成熟。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便有必要了解學生基本心理特征,然而根據學生心理上存在的缺陷采取有效引導,進一步使學生能夠積極、健康地成長。然而,現狀下,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此便有必要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礎上,制定并落實有效強化策略。
1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1.1認識程度不夠:現狀下,存在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夠的情況,這一情況使心理健康教育進入盲區。一方面,表現為教師會將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在兩者搞混淆的情況下,便難以解決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大大弱化[1]。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危害性,未能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等角度出發,在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的情況下,從而難以促進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
1.2缺乏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現狀下,在小學課程體系中,重點課程是語文、數學及英語。雖然大部分學校能夠認識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尚且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沒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而設置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學生的思想、品行,但這與心理健康教育方針存在很大偏差。與此同時,部分學校雖然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在課時上存在不足,同時缺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場所,這樣就大大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難以為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提供條件。
1.3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非常重要。比如,最基本的是需要教師具備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但從現狀來看,大部分小學在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方面較為薄弱,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素質整體不高,這樣便很難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優化及完善。
2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強化策略探討
2.1及時轉變觀念,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要想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強化,有必要及時轉變教師觀念,加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2]。對于教師來說,需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從學生的日常學習及生活出發,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并為營造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制定有效方案。比如:一些小學生為了獲得家長或教師的表揚而努力學習,希望考到一個好的成績,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學生便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針對這一心理問題,教師便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使學生學習的態度得到有效端正。同時,需改變教育理念,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從而促進學生成長及發展。
2.2合理設置課程,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少不了相應課程的支持。為此,便有必要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并充分挖掘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內容,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得到有效實現。例如:在小學語文課程《理想的風箏》一課中,便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師需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提問———“文章中主人翁劉老師是一個殘疾人,但是同學們知道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嗎?”教師通過問題的精心設置,能夠讓學生領悟到劉老師對生活保持的積極樂觀心態。通過上述教育,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正面的心理,從而使學生在遇到生活上的困難時,不會選擇逃避,而是選擇勇敢地去面對。
2.3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結合上述分析認識到現狀下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針對教師進行心理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教育,同時加強實踐學習,不斷總結教育經驗,以此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依據。例如:教師可以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基本心理特征,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3]。并在活動中邀請學生家長參與進來,讓家長通過觀摩、聽課的形式,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教師需學會與家長溝通交流,以互相交流經驗的方式共同制定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從而使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優化。2.4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心理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助于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為糾正學生負面心理提供有效依據。因此,可以開展有組織、有目的的心理教育活動,通過活動,教師需留心觀察,了解學生基本心理問題,進一步通過心理輔導,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有效消除。同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鼓勵等方式,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使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此外,要積極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讓學生擁有心理傾訴對象,從而為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有效保證。
3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現狀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尚且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有必要轉變傳統觀念,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合理設置課程,挖掘有利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內容;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并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等。相信從以上方面加以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將能夠得到有效強化,進一步為小學整體教學工作的完善奠定夯實的基礎。
作者:程永生 朱希梅 單位: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鎮升陽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吳騭霞.新課改下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3,13:144.
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學生承受著更重心理壓力,如果不進行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必會造成種種心理障礙。因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
1.心理健康教育關系著學生自身身心健康
新課程標準之中明確提出了學生發展內在要求,那就是心理健康的發展。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學生從小享受著溫室效應,大部分的挫折和困難都是由父母來排除,加之社會上形形的誘惑和影響,極易造成學生心理出現扭曲現象。如果學生在學校以及社會中遇到挫折,就會出現心理矛盾、沖突,出現不良的心理問題。
2.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市場經濟激化著各行各業的競爭,而要應對競爭就必須引進綜合型人才。因此,人才的培養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經過有關權威機構的調查發現,我國學生具有不同心理健康問題的占據了學生總數40%左右。如果學生時代就具有心理問題,試想如何成為社會需求型人才。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心理健康與發揮潛能。只有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全面完善與發展人格。
3.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
隨著教育體制的轉型,教育的整體核心問題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又是受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由此可以看出要落實素質教育,必須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根源
總體來看,學生出現心理不健康有如下幾個根源。
1.學業的影響
許多學生從懂事開始就在認真學習,可謂下足了功夫想遍了辦法,尤其是一些比較呆板的學生從不思考自己學習的策略、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片面認為“只要功夫深,鐵棒都能磨成針”,經過長時間的下苦工,但是成績依然較差,必然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心。經過多次打擊之后,這類學生徹底絕望而喪失生活的信心,轉變成為了心理不健康的學生。
2.教育環境的影響
現在的學生從降生那天開始,就是家中的寶貝疙瘩,一直在溫室中長大。一旦走進學校開始獨立之后,棘手的事情接踵而來,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搞不好師生關系、學生和學生之間關系,多次被環境擊潰之后喪失信心。比如,2005年一位學生12歲考上了名牌大學,當時轟動全國。但是在2009年卻主動退學回家,不是學業的因素,而是不能夠適應環境,連最起碼的穿衣疊被、洗臉刷牙都不會,必將被社會的環境淘汰。
3.人格特征的影響
2011年12月,某高校一名大一學生因為撒謊請假被班主任批評教育之后,跳樓自殺。這件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熱議。事實上,像這種從小受到家長保護而出現心理缺陷學生較多。
如今生活優越了,加之一家只有一個孩子,孩子一出生就被家長全方位地保護起來,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都過度包辦,加之對學生的期望過高,干涉過多,讓學生失去了自由與天性,逐漸在自我接納、認知需要、成就需要以及個人道德等等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缺陷,加之學生大多是未成年的人,在遇到挫折時極難控制心理上的沖動,有一些還會對身邊人產生敵視心態。
通過調查發現,如今一些學生對成就上要求比較低,性情粗野暴躁,動不動就會對身邊的人動怒,而且還喜歡開別人玩笑來顯示自己。從調查中分析發現,有15%的學生嫉妒心極強,看到別人成功就認為自己失敗了;有14.5%的學生具有自卑心態,總認為自己比其他所有的人都差。而且還有一些學生喜歡諷刺挖苦,取笑別人缺陷換取自己的滿足等現象,這些人的心理都不健康,需要心理教育來引導。
4.生活習慣不健康
有些學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養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酗酒、吸煙以及沒有節制的暴飲暴食,還有看黃色錄像、不參與有益文體活動等等,這些不健康的習慣不僅僅可能誘發一些思想病以及急性疾病,還會影響到學生大腦思維能力;經過長期的積累之后,也可能會誘發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較多,幾乎全國各地都存在。比如,新聞曾經就報道過,一些學生為了上網找父母要錢,在父母沒有滿足他們要求情況下拔刀刺向父母。
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策略
由此可以看出,現在學生心理健康已經被各種因素多影響,不健康的心理存在比較普遍。因此,必須要采取相應的策略來引導和改正學生心理健康。
1.家庭教育方式的轉型
家庭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首先要從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方法入手。通過一些渠道讓家長進行再教育。比如開辦家長學校,讓家長摒棄傳統教育觀念樹立科學教育方法;只有讓家長明白了子女與父母在家庭中的關系,營造出和諧民主家庭氛圍,杜絕出現溺愛型與專制型的教育方式,科學的指導子女樹立正確人生觀。在教育方式上有這么一個例子:外國的孩子摔倒了,家長是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進而培養孩子獨立堅強的性格;而我國且是不同,家長著急的扶起孩子,查看是否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