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1 15:43: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預防醫學的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基礎,研究食品的營養、安全與健康的關系,食品營養的保障和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管理的學科,是食品科學與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食品與預防醫學的重要橋梁。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就業方向:在食品領域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銷售、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畢業后主要在快速消費品、餐飲業、貿易等行業工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就業前景:食品行業對于各種專業人才的需求一直比較穩定,人口的增長和新食品的開發都為增加就業提供了機會,所以食品營養專業就業前景十分樂觀。
(來源:文章屋網 )
美國自尼克松時代便提出攻克癌癥的宏偉計劃,迄今為止投入了兩千多億的研究費用,但除了發表數以百萬計的相關論文外,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癌癥的高發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現狀[1]。可見基礎醫學的高速發展與臨床上取得的低成效形成了鮮明對比。轉化醫學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它被認為是一座搭建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鴻溝間的“橋梁”,將打破基礎研究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溝通屏障,使發展成熟的學科間如同建起高速公路般順利交流、共同發展,實現基礎研究成果向臨床治療應用的快速轉換[2]。同時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任何衛生問題的解決最終都有賴于公眾衛生知識掌握和應用的程度。因此,轉化醫學這一橋梁,也應該建立在基礎研究和公共衛生,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之間,為人類疾病的預防控制鋪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1轉化醫學的概念及現狀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medicine),又稱為轉化研究。這個概念主要來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轉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一詞———1993年,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1,BRCA1)被發現,并成為新一代的生物標志和靶點應用于早期診斷,從而把實驗室內的的發現真正轉變成臨床的應用工具。自此,“轉化研究”開始逐漸被人們所認知[2]。作為一個新興的醫學概念,轉化醫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通過實驗研究在人類中驗證新的治療策略;②研制新的醫療儀器和發展新的診斷手段;③在以治愈疾病為目標的同時,加深對人類疾病及其復雜性的了解[3]。作為基因組和生物信息學革命的時代產物之一,“轉化醫學”雖然是一個專業術語,但卻貫穿于醫療研究與疾病防治的始終。國外醫學界近年來非常重視轉化醫學的研究工作。200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董事Zerhouni在Science發表了名為TheNIHRoadmap的文章,引領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把目光聚焦在轉化醫學[4]。目前國際上多間大學都已開始設置臨床和轉化科學中心,NIH設立了“臨床和轉化科學獎”,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Research、Science子刊TranslationalMedicine等期刊陸續創立,更加體現了現在醫學界對轉化醫學這一“橋梁”的迫切需求和向往。在國內,國家新科技體系構建明確了“一個中心:國家轉化整合醫學研究中心;三個支撐:研究型醫院、研究現場、協同科技環境體系的科技支撐戰略”的新思路。目前,醫學臨床、藥學等領域的轉化醫學已經轟轟烈烈地展開,各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但在預防醫學中對轉化醫學的研究才剛剛起步,許多學科還是一片空白,亟待廣大衛生工作者的關注和涉獵。
2預防醫學中的轉化之路
大量數據表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慢性病已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然而慢性病是可以預防和早期診斷的。因此,只有構建強大的預防醫學創新體系,將高速發展的預防醫學基礎研究盡快應用到實際公共衛生服務中,才能達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三級預防,以最小的投入贏得最大效益,增進全民健康水平,真正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宏偉目標。
2.1轉化醫學在毒理學領域中的應用和前景在預防醫學領域中,毒理學的研究任務主要是描述機體與外源化學物的中毒機理,對外來化學物進行安全性評價,從而為制訂有關衛生標準和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現在,大量新化學物投入使用,給人類健康帶來了許多潛在的隱患。而現行的化學物危險度評價體系,尤其是對毒效應無閾值的化學物的檢測評價,存在多種局限性和缺陷,如可以測試的化學品數量少;動物實驗周期長;評價的費用高;化學物危險性評價存在物種差異等,這些缺陷正是轉化醫學在毒理學應用的重大課題[5]。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是轉化醫學在環境和職業毒理學應用的中心環節。新的化學物毒性評價策略提出,應該把當前以死亡、突變、腫瘤形成等終點事件(apicalendpoints)為觀察指標的毒性效應評價體系,轉換為基于毒作用機制研究結果,以毒性通路(toxicitypathways)相關生物標志表達異常為觀察指標的高通量(high-throughout)毒性效應評價體系。即利用高通量的生物技術及生物信息學的發展,測定毒作用導致的“通路”或“關鍵事件(keyevents)”改變,建立相應的細胞預測模型并進行劑量-反應關系的檢測,結合環境檢測水平和人群暴露狀況進行危險度評價,從而開展預防醫學現場的推廣應用,以此為基礎提出實際有效的防治措施。這一依賴靈敏快捷的細胞試驗進行危險度評價的理念能大大減少動物試驗體系所需的花費和時間,因而與轉化醫學概念相呼應[6]。為此,近年來,部分學者已經致力于開展毒理學細胞模型的研究,力圖以體外細胞取代傳統的動物模型,以獲得更快速,更具代表性的檢測工具和評價手段。例如,Lundberg等[7]于2002年通過成功導入了猿猴病毒40(SV40)的早期區和端粒酶催化亞基———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構建了永生化的原代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這些永生化細胞可被H-ras或者K-ras致癌基因誘導致惡性轉變。在隨后的研究中,亦提示出該類細胞株模型對于致癌物的檢測可大大縮短細胞轉化的間期,從而具有潛在的應用于化學致癌活性篩查的價值。這些研究成果,將為環境致癌物毒性檢測帶來快速簡便的應用手段和工具[8]。綜上所述,對于衛生毒理中的基礎研究來說,必須在研究過程中始終貫穿轉化醫學的理念,才能真正實現基礎研究成果與預防實踐指導間快速有效的轉化。
2.2轉化醫學在營養學領域中的應用和前景從18世紀起源至今,營養學已經從單純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結構的研究開始走向分子營養學的突破期。近年來分子營養學的研究,尤其是對植物化學物的研究更是方興未艾。如大豆異黃酮,最初是由于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食用豆制品對女性圍絕經期癥狀、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癥有著重要的防治作用而被發現的[9-12]。經過多學科證實其具有類雌激素的作用。隨后,其他植物化學物質如番茄紅素,花青素,大蒜素等植物化學物質也逐漸通過基礎研究闡明其健康促進的功效,而被廣泛應用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狀態和輔助治療各種疾病,使得營養基礎研究的成果發揮了重要的保護人體健康的功效。如果說植物化學物的研究使得營養學領域更為廣泛,那么營養基因組學、營養遺傳學的興起使人們對于人類營養的研究更為深入。從實驗室到臨床,基因多態性的存在被認為是一個許多基礎研究成果無法應用于臨床實踐的主要轉化障礙[5]。而對于營養學,這一障礙卻恰恰成為營養學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營養素具有調控基因表達的作用,同時由于異質性的存在,決定了不同的個體對不同的營養需求的質和量的不同。參考攝入量、推薦攝入量、適宜攝入量等名詞對由基因多態性引起的個體差異已顯得不完全實用了。而近年來日漸成熟的生物芯片、蛋白組學等高通量技術則為營養膳食攝入的個體化指導提供了可能。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基因的常見C677T多態性便是飲食-單基因多態性相互作用的一個經典例子。過去的研究發現,葉酸和神經管畸形、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相關[13]。而MTHFR是葉酸代謝的關鍵酶之一。缺乏這一關鍵酶將導致嚴重或者中度的高半胱氨酸血癥。MTHFR有兩種多態現象:C677T(A222V)和A1298C(E429A)[14]。在歐洲人中,MTHFRC677T的發生率是0.233%~0.410%。包含前者的MTHFR可降低酶的活性,從而導致在缺乏葉酸的情況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濃度的上升,從而增加神經管缺陷兒童的出生率。由此可認為,對于攜帶MTHFRC677T基因的個體,需要補充更多的葉酸,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質量和優生學的預防作用。此外,基因多態性和飲食的相互作用與多種慢性疾病和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之間關聯緊密,包括癌癥、冠心病和肥胖等[15-17]。國外的一些公司,如Genova和MetaMetrix等,已經開始就基因-飲食的相互作用特點開展專業診斷,為個體的飲食補充決策給予指導和幫助。由此可見,從人群膳食指南到個體化膳食指導的轉化,將會是新世紀的營養學發展趨勢所在。
2.3轉化醫學在婦幼衛生學領域中的應用和前景耳聾是一種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圍內,每100名新生兒中就有1名患有先天性耳聾[18]。而我國每年新生聽障兒童也多達3余萬人。不可忽視的是,遺傳因素在所有致聾原因中占有高達60%的比例。如何通過快速、敏感的篩查方法進行產前診斷,減少遺傳性耳聾患兒的降生,是婦幼保健的關注重點之一。近年,我國遺傳性耳聾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中國的遺傳性耳聾中的基因位點較為集中。針對這一結果,中國人民總醫院聾病分子診斷研究所聯合博奧生物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推出“遺傳性耳聾基因芯片檢測系統”,為遺傳性耳聾的廣泛篩查,盡早診斷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手段,同時也為臨床醫生的診斷提供了病因學方面的證^p據。從2006年到2007年,中國人民總醫院進行的515例雙盲對照實驗中,芯片結果與測序結果符合率為100%,非綜合征性重度和極重度耳聾患者的突變檢出率為42.41%[19]。從而使得該技術在中國人民總醫院、北京同仁醫院、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等醫院開始得到了應用。這一檢測技術能否像唐氏綜合癥的產前診斷那樣靈敏與特異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明。但是,在這個從基礎到臨床,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兒少預防保健技術的過程是明確的———從臨床觀察到實驗室研究,再根據流行病學的調研結果,協同相應產業共同開發,推出相應手段應用于臨床與預防保健。
2.4轉化醫學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域中的應用和前景2003年的SARS病毒造成的非典型肺炎流行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發的流行性感冒引起了全球公共衛生工作者的高度關注。但正是這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出現,為疫苗的基礎研究向實際應用的快速轉化帶來了新曙光:例如,傳統的疫苗生產的方法從研發、毒理學和動物研究直到一、二和三期人體試驗至少需要數年的時間,而近年來,疫苗佐劑改良、皮內接種節約疫苗用量以及反向遺傳學技術和應用重組DNA技術直接細胞培養等研究成果均可大大縮短產品的生產時間[20],而采用鼻腔噴霧的方法也將使接種更簡易快速[21],同時由于這些突發事件帶來的影響,政府對于疫苗管理審批制度程序化的改革也大大加快了疫苗投入使用的時間。因此應該認識到,以基礎科研人員、臨床醫生、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的技術成果為支持,相關企業產業化為依托,多學科共同協作為平臺,政府的決策支持為后盾,才能真正快速有效地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使基礎研究的成果和科學實踐結合,把“轉化醫學”的橋梁搭建于研、產、學的鴻溝間,實現科學進步、公眾健康的雙贏局面。
【關鍵詞】 全科醫學; 全科醫生; 發展現狀
From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general medic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inking/ ZHANG Yan-yun,LIU Qi-gui,LI Yue-ying,et 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3):159-161
【Abstract】 Combining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through to the general medic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nalysis, and present to public health care reform in the backdrop, for China to enhance the general medic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o better develop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probing based medical function really effective reform direction to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General practice; General practitioner; Status of 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44,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105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代醫學科學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全科醫學作為現代醫學發展的新趨勢,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需要應運而生。經過近三十年的風雨兼程,成為了衛生保健領域的新學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尤其近幾年來,全科醫學的發展受到了國家和醫學界的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以全科醫學為理論基礎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正以燎原之勢在全國普遍推行。發展全科醫學、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深化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加強要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的政策,每萬人口全科醫師數達到2~3人,為全科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1]。而我國全科醫學的發展現狀和對其發展需求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不平衡。那怎樣滿足國家和百姓對全科醫學的發展要求,促進全科醫學的科學發展和學科建設,了解全科醫學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是基礎和前提,故進行如下綜述,為將來全科醫學的發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1 全科醫學的概念和內涵
1.1 全科醫學的概念 對全科醫學(General practice)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說法。從我國國情出發,對全科醫學的定義較為贊同梁萬年教授[2]的界定,全科醫學作為綜合性的臨床二級學科,它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社會行為科學的相關內容,涉及范圍廣泛,包括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各種健康問題。學科以“以人為本”為宗旨,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與現代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相適應,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圍的長期的、連續的、負責式的照護,反映了全科醫學工作范圍的廣度和深度。
1.2 全科醫學的內涵 全科醫學作為新型學科,是社區初級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科醫學不同于專科醫學,它的學科功能定位是基本衛生保健服務,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和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1]。但又和專科醫學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是以預防、保健、醫療和康復等相互結合的綜合體,全科醫學以社區為立足點,服務于健康者、患者、家庭及社會等廣泛的服務對象。全科醫學服務以連續性和開放性為特征,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全科醫學的服務內容,而全科醫學的服務空間不僅局限于社區,還要走進家庭,走到百姓身邊,更加注重人格化和人性化。全科醫學的服務模式是團隊式的服務模式,而全科醫生是團隊的主體和骨干力量,是實現雙向轉診的橋梁,是全科醫學專科理論的實踐者[1]。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當今人群疾病譜和死因譜的不斷變化,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正逐漸為現代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所取代。人們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日益深化。對健康的需求也從生物的層次擴大到心理、家庭和社會層次。醫學高度專科化和尖端科技成果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醫學的發展,為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同時也帶來醫療照顧不完整、就醫不便以及醫療費用上漲等問題。單純的專科化醫療保健服務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1994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全科醫學學會(WONCA)聯合會議提出:未來的醫療服務應逐步轉向以全科醫療為主,各國應大力培養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即國際醫學界呼吁的“為21世紀設計新的醫生”。全科醫生不同于國外開業的通科醫生,更不是我國不分科“萬金油”式的基層醫生。它是以其獨特的臨床策略和技能,對其工作社區中家庭的各成員,不論發生了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方面的健康問題,都能提供連續的、綜合性的醫療保健服務。
全科醫學是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社會醫學、預防醫學、行為醫學、醫學倫理學中的有關內容綜合、提煉而成的一門高層次的醫學專科。全科醫學強調以病人為主體,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圍,提供持續的、全面的衛生保健服務,包括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
60年代以來,全科醫學作為一門新的醫學專科,已在歐美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推廣。全科醫療服務已被世界公認為是適應第二次衛生革命的需求、加強基層醫療并符合成本效益的理想模式。加拿大、英國有50%的醫師為全科醫師,美國提出把全科醫師的比例從30%提高到50%。國際上成立了世界全科醫學會(WONCA),連續多次召開了國際全科醫學會議。
我國的全科醫學正從理論宣傳、政策開發階段向學科建設、實踐操作階段過渡。自1987年開始籌建和開展全科醫學工作以來,1989年首先在首都醫科大學建立了全科醫學培訓中心。1993年11月成立了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學會。并多次舉辦學術會議。礎。主要責任是:解決各類人群和年齡組的常見病、多發病的早期初級診治;慢性病疾病恢復期的系統綜合治療;疾病的預防和人群的健康教育;解決社區的基本衛生服務,對健康人和高危人群的保健給予更多的重視,使方便、經濟、有效的健康服務覆蓋大多數人群;只讓極少數疑難重癥患者到大醫院就診或住院。建設有別于大醫院專科醫療功能的基層醫療體系,可以更公正、更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進而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
關鍵詞:預防醫學;示范中心;實驗教學法;綜合素質;探索與實踐
預防醫學是當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具有科學性、實踐性又具有群體性和獨創性,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以往的實驗教學長期作為理論課的補充而存在,可以說學科各自單獨成立自己的實驗教學體系,教學時數、教學經費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實驗教學方式常常采用“菜譜式”操作和“越俎代庖”方式,即實驗教師及教輔人員準備好全部試劑及器材,學生們被動地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師的指點和實驗指導進行操作[1-5]。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是有較大影響的。于是本中心在實驗教學方法上,對“‘四結合’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和“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學法”等進行了探索,經過多年的實踐,成績顯著。
一、“四結合”實驗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6]
(一)“四結合”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
(1)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本中心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貫穿于實驗教學始終過程,除在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外,還經常帶學生到工廠、農村去做社會調查,了解當前工礦企業、農村基層單位的基本情況;試圖了解國有企業、涉外企業及鄉鎮企業的勞動保護狀況;強化學生們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到基層調查的實踐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對調查的目的、操作的步驟有一初步了解,以便使他們把理論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
(2)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方式相結合
傳統教學方式由原來學生所描述的“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畢業扔筆記”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進步為啟發式的教學法都已遠遠不夠用了。啟發式法雖比填鴨式教學法好得多,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改變不了教師的角色只是“教”,是傳授知識;而學生則只能是被動地“學”,接受知識的現象。當今現代的教學方法在傳統實驗教學法的基礎上增加了諸如師生互動、PBL、SBME(從廣義來說,SBME指的是為了讓預防醫學教育工作者通過模擬預防醫學教學場景增強教學信息而使用模擬輔助設備的一切教學活動)等先進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們大預防的思維技巧,加強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3)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
本中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在校外建立了28個適應教學需要的教學實踐基地,還經常邀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相關企業的專家到課堂為學生們上課。學生們在課堂上掌握理論知識,參與指導老師的課前準備工作,如調試儀器、配制試劑、預做新方法,熟悉掌握實驗方法原理、實施步驟及操作的注意事項等,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講解實驗課,與同學們共同解決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進行實驗小結,真是名符其實的“小老師”。再把課堂上學到的實踐操作技術應用于現場,如環境監測、職業病體檢、食品檢驗等,目睹實景,印象深刻,形成了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緊密結合的良好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本中心把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統籌安排,緊密結合,采用諸多形式(如課堂上的互動教學、基層的社會調查、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暑期社會實踐、畢業專題實習、第二課堂等)有機整合,使傳統的單一理論教育模式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突破,針對教學目標有計劃地安排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活動,此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特色[7,8]。中心從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訓練入手,讓學生們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為現在的主動參與;通過與企業工人接觸,使他們懂得所學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們的社會適應能力;此方法既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又培養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在長期的實踐中,使我們深刻的體會到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活動相結合方法的順利實施,保證了教學質量,鍛煉了學生,提高了教師。
(二)實施“四結合”實驗教學法的顯著成效
(1)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本中心讓學生到企業、下基層去,以此方式來努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非智力因素,從而增強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如:①到深圳市開展了建市以來對工業企業職業危害的普查,當調查完10826家工廠后,學生們體會到:職業危害因素的存在,最關鍵問題是有部分涉外企業存在有法不依、領導不知曉職業危害的嚴重性、組織落實不到位、監督監察不力等現象。學生們認為我國在正式頒布《勞動法》的基礎上,還應制訂相應的《勞動衛生法》,與《勞動法》配套管理。有創新能力的學生還預見性地提出“農民輪換工”的勞動保護、健康監護等問題,由于這類人群有流動性大、工種變化多等特點,給職防人員開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給職業衛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學生們參加湖北省近20年來使用農藥及其污染情況的調查,他們深入到鄉鎮,了解使用農藥的種類和數量;了解其污染程度(在土壤和食物中的殘留;每年中毒人數和中毒程度等);通過調查摸清了該省農藥使用品種以有機氯為主,有機磷次之,為預防工作人員農藥中毒提供了可靠依據。③學生們參加高溫作業工作場所氣象條件的測定和調查,同時開展現場防暑降溫措施效驗等項目。所取得的科學數據為制訂國家標準提供了可靠依據,如《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高溫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以及《高溫作業現場氣象條件測定標準》等,學生們受益匪淺。
(2)實施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學生們在讀本科期間參加老師們的科學研究課題,然而所取得的成果最終轉化為生產力,直接為社會服務,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激發了學生們的科研興趣,增強了他們的創新意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有的已編入國家規劃教材;獲獎的實驗教學研究方法已用于歷屆本科生課間實習和畢業實習。
學生們在服務中學知識、長見識,將自己參與研制的“高溫飲料”(獲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抗氟靈飲料”(獲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親自送到職業作業工人手中,使學生們認識到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直接應用于企業的廣闊前景。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到廠礦企業,為基層工人做義務咨詢、健康檢查,把他們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工人們服務,體現了他們的價值。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9,10]
(一)“參與式”教學法實施方式
學生們通過參與理論教學、實驗操作和科學研究等形式,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一般從第四學年下學期開始,現在第二學年也可),在教師的統一安排下,參與老師的部分科研、教學和實習任務,讓他們直接深入到教學、科研第一線,學生們也可以依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理論興趣組、實驗興趣組和科研興趣組三種不同的形式實施。理論興趣組:是指老師把一小部分理論課的講授內容分配給學生,引導他們進行檢索文獻、分析查找觀點、文獻綜述、初步擬定講稿,然后經過預講合格后,再插入到主講教師的內容之中,最后讓學生們親自講解。實驗興趣組:是指帶教老師、教輔人員及學生們共同做實驗前的一切準備,如調試儀器、配制試劑、新方法的預做以及熟悉實驗原理、操作過程及注意事項等,最后通過合格預講并講解實驗課。科研興趣組:是指學生們參與到教師的科學研究課題中,與老師們共同進行文獻檢索、項目設計、實驗操作、數據統計分析,最后撰寫論文并交流。
除了上述的安排以外,還有組織地讓學生到工礦企業、鄉鎮基層實地考察、開展現場教學,還特邀請知名專家或有經驗的博士生給他們傳授科學前沿、創新技術,交心談心、舉辦各類演講比賽、講座等,在實施的全過程,學生勇于實踐,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了極致。
(二)“參與式”教學法實施成效
此教學法2005年獲批為湖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課題立項(編號:20050034),它把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采用的諸多形式有機整合,改變了原有傳統的單一理論教育模式,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訓練入手,給他們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近八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學生的教學實踐和科研能力明顯提高。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學生們深有感觸,科學工作者在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艱辛,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研究的靈感,不是像以前那么有神秘感,他們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有些同學在科學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思維非常敏捷,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好前景思路被老師采納,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主人翁精神,通過實踐,他們初步掌握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及收集科研信息、熟悉教學內容、認真撰寫講稿、通過合格預講到正式上臺講授的全部授課程序,為他們步入社會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學生的各種表達能力明顯提高。在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本中心要對學生進行演講、授課、大班、小組發言及撰寫論文等多種方式的訓煉,使他們從不敢說話到大膽表述,從結結巴巴到流利自如,教學法采取“人人參與”的方式,通過訓練后,學生們無能是授課還是演講,都表現出從容不迫、條理清楚的狀態,同時還伴有幾分幽默。其產生的效果還體現在他們畢業時找工作方面,在供需見面會上表現得得心應手,使他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感。
3.學生們面對社會的能力明顯增強。學生們參加活動時,有很多的機會跟老中青年專家、研究生接觸,在這個群體中,始終充滿學術氛圍;老師和研究生們嚴謹的科學態度,踏實的工作作風,默默奉獻的敬業精神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團結協作精神,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廠礦企業參觀學習,與社會零距離的接觸,使他們懂得作為21世紀的主人肩負的重任,加強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三、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
高等教育如何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三創”型(創造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素質人才,讓他們成為21世紀的主人,使我國擁有強大的國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此,本中心開展了“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學法”,實施多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1]。
1.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學法實施目標與方法。此教學法的目的就是要以運行機制和實驗教學方法創新為突破口;以能力(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突出學生個性發展的策略為主線,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法緊扣如下環節:
2.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學法實施成效。注重個性發展教學法實施多年來,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參與的各類科學研究課題多次獲獎。1986年至2011年,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30余項;市級科研成果一、二等獎12項;參與制訂國家衛生標準5項;申請專利15項;同時獲湖北省、校級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挑戰杯、求實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二、三等獎50余項。撰寫科學研究學術論文、心得體會280余篇,學術論文大部分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或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交流。另外有4項科研成果已轉化為產品用于企業,使企業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應,其內容已充實到實驗教學中,形成了科研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舒為群,孫梯業.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75-76.
[2]孫維權,王月云,熊光練,等.新時期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2):278-280.
[3]林立,張春之,劉永春.預防醫學專業開設設計性實驗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6,5(4):309-310,313.
[4]張凱,王學春,陳廷,等.改革預防醫學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醫學教育探索,2006,5(11):1006-1007,1011.
[5]徐兆學,梁升祿.加強預防醫學專業實習教學與建設[J].醫學教育探索,2006,5(4):311-313.
[6]陳國元,楊克敵,運絡珈,等.武漢市某高校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與社會,2010,23(11):102-104.
[7]陳國元,鄔堂春,楊磊,等.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開展教學、科研、服務整合教學模式探索13年回顧[J].醫學與社會,2000,13(增刊):116-117.
[8]陳國元,鄔堂春,楊磊,等.整合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及展望[J].西北醫學教育,2000,8(3):141-142.
[9]陳國元,鄔堂春,楊磊,等.“參與式”科學研究與教學實踐教學模式淺析[J].西北醫學教育,2002,10(3):132-133.
[10]陳國元,鄔堂春,徐順清,等.關于“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醫學與社會,2003,16(12):57-60.
[11]陳國元,楊克敵,劉烈剛等.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與社會,2008,21(7):54-55,60.
動物醫學專業 課程設置 對比
動物醫學專業通俗來說,就是培養“獸醫”的專業,它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動物(包括家禽、家庭寵物、野生動物等)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防治,保障動物健康的綜合性學科。其基本任務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侶動物、醫學實驗動物及其他觀賞動物疾病的發生。與其他醫學類專業類似,動物醫學首先要學習基礎生物學和醫學理論,然后通過大量解剖實驗強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動物醫學專業培養具備動物醫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獸醫業務部門、動物生產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獸醫、防疫檢疫、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主要學習動物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動物體正常和異常結構及功能實驗、檢查、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動物保健、臨床診療、動物防疫檢疫和獸醫衛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課程是聯結教育與社會的橋梁,課程的設置及其教學內容直接反映和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規格,其重要性對于教學來說尤為突出。通過對比我校的課程設置和西北農林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和新疆農業大學相關專業的課程,同時結合執業獸醫師考試,我院多次組織任課老師進行研討,集思廣益,提出幾點看法。
一、教學安排上
很多農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采用4年制或5年制,其中,西北農林大學為5年制,新疆農業大學為4年制,采用的教學模式都是“4或3+1”的模式,即4年或3年在校學習和1年校外實習,并且都采用學分制的方法。新疆農業大學的模式和我校原來采用模式較為相似,總課時約為2600學時。其中,必修課占到總學時的80%,選修課占到約20%。我校動物醫學專業正在進行新的培養方案的探討,在保證必修課學時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個性選修課的比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課程設置上
新疆農業大學的課程設置基本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專業只有一個動物醫學,主要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方向限定選修課。其中,專業基礎課和我校設置基本相似;而專業課設置只有3門:家畜寄生蟲學、家畜傳染病學和動物性食品衛生學。和我校最大不同的是,設置了專業方向限定選修課,類似于我校的不同方向,一個屬于臨床獸醫方向,另外一個屬于動物檢疫方向。就課程設置而言,我校和西北農林大學設置相似,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從方向上來看,西北農林主要有3個方向:動物醫學方向(突出畜禽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動物檢疫、獸醫衛生管理與監督等方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小動物醫學方向(突出小動物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美容與護理等方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和動物生物技術方向(突出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與胚胎工程及生物制品等方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另外,從這幾個學校的課程設置是以傳統系統教學為主,尚沒有探索以一個動物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目前我校探索新的培養方案,計劃把我校原來的動物醫學專業的兩個方向――臨床獸醫學方向和動物防疫檢疫方向,變成兩個專業,即分別為動物醫學專業和動植物檢疫專業,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部分植物學相關課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實驗實習上
和我校相比較,這幾所學校的實驗課時明顯比我校的實驗課時多,一般專業課都在18學時左右,而我院承擔的相同課程的實驗課時一般在8學時。從實習來看,和我校一樣,都采用集中實習的模式,但是課時總量差別較大,西北農林大學一共10周,而新疆農業大學3~4周。結合我校實習情況,這種集中實習的效果不明顯,因為在實習過程中,學生有往往遲到、早退,學習興趣不高等現象,而且我校該教研實習一般需要動手,不能坐著,所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效果不明顯。目前,我校正在重新修改培養方案,把原來在畢業前集中進行的綜合實訓改為教學實習,學時不變,即穿插在該課程理論教學的同時進行,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本門課程相關理論的進一步鞏固,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四、考試制度
現在,學生普遍對考查課不夠重視,只對考試課重視。有必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改變這一現象。目前我校在全校范圍內進行了各類課程的考試制度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包括考試課、考查課和選修課。考試課原來只以期末一張卷的分數決定學生的成績,導致學生對課堂不重視,存在上課不認真聽講,玩手機,看其他書籍等現象。進行了考試制度改革以后,有了一部分平時成績,學生課堂紀律和聽課的認真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考查課和選修課也增加了平時成績的比重,這樣大大的改善了學生對課堂的重視程度。
以上是我院對比其他幾個農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課程的設置,為了使畢業生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動物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的基本理論,致病因素、疾病發生發展和轉移的規律及預防、診斷、治療、畜牧科學的基本知識;具備致病因素分析、檢驗、藥物正確使用與開發、常規及器械診斷、主要治療方法、動物檢疫的技能;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生命科學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及自然科學中相關技術的應用前景;熟悉國家動物生產、動物醫學發展規劃、獸醫防疫檢疫、環境保護、動物進出口檢疫等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并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各個院校動物醫學專業都對課程進行了合理的設置。隨著執業獸醫師考試制度的開始,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從相關的考試題來看,直接記憶性的知識并不多,往往以案例形式出現,而且一個案例涉及多學科。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對現有課程進行調整,改變以往單純以課程授課為主的模式,采用案例式教學或討論式教學等其他的更適合執業獸醫師考試的教學模式。另外,對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是那種只會講授專業知識的教師,更應該像一個全科的獸醫。
參考文獻:
[1]全,薛勇敢,程廣東.以職業為導向動物醫學專業專科課程體系設置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交際,2010,(6):36-38.
關鍵詞:中醫;治未病;功能鍛煉;調治
中圖分類號:R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0)11―0010―03
亞健康(Sub-health SH)又稱第三狀態,病前狀態,亞臨床期,臨床前期,潛病期等。是指一些身心上的不適應感,某些疾病的臨床前期表現,一時難以明確臨床病理意義的“癥”,如疲勞、失眠、頭暈、心煩、便秘等,患者有多種異常表現和體驗,而通過常規的物理、化學檢查方法不能檢出陽性結果,難以做出疾病的診斷。本科于2007年10月~2009年3月,進行個體化中醫治未病健康干預,對150例亞健康狀態患者進行調治跟蹤,定期健康檢查,實驗室分析,獲得滿意療效,并評價其功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來源 抽取2007年10月~2009年3月份在云浮市中醫醫院社區門診和內科門診診治確診為亞健康狀態的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診斷標準 依據中華中醫藥學會于2006年度公布的《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標準:存在軀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的不適狀態或適應能力顯著減退,持續3個月或以上,對個體造成明顯影響者,癥狀見疲倦、失眠、頭暈、心煩、便秘等,但能維持正常工作;或并發其他疾病,但對機體無明顯影響,且與目前不適狀態沒有因果關系,即可診斷。
1.2.2 納入標準 年齡為18~60歲的患者;符合亞健康狀態的診斷標準;對藥物的主要藥理特性和可能發生的反應基本了解;能配合和堅持醫務人員進行調適治療。
1.2.3 排除標準 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①患有心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并發癥如。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重癥肝炎,胰腺炎等;②有由藥物(如吩塞嗪,β腎上腺受阻滯劑等)引起的血脂及肝功能的異常;③近兩月內曾使用其他安眠藥、降血脂藥物及護肝藥治療者;④精神病患者。
1.2.4 一般資料選取的150例亞健康狀態患者中男63例,女87例;年齡18~60歲,30歲以下21例(14%),31~40歲52例(34.7%),41~50歲39例(26%),50歲以上者38例(25.3%),平均42.5歲;亞健康狀態時間2個月~5a,平均3a。伴隨有臨床表現:合并有軀體不適癥狀如疲倦、頭暈、心煩132例;消化系統腹脹,腹痛,便秘36例,其中便秘19例,腹脹,食欲減退17例;代謝內分泌疾病如閉經或月經過多共33例;精神系統如嗜睡、失眠、記憶力減退約37例;體重超重43例。實驗室檢查均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x線胸片和超聲心動圖檢查。肝功能(ALT、AST)異常22例;腎功能肌酐(CRE)、尿素氮(BUN)異常12例;血脂檢查: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有不同程度增高79例;血糖>6.1mmol/L者13例;X光胸片示心臟擴大者10例;ST段改變者為28例。
1.3 分組及可比性分析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治療對象150例,按隨機原則分為中醫“治未病”調治觀察組(下稱觀察組)、口服六味地黃丸對照組(下稱六味地黃丸組)、口服維生素B1對照組(下稱維生素B1組)3組,每組為50例。經統計,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職業、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期限為1a。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 ①對中醫“治未病”調治觀察組以中醫理論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原則,進行個體化中醫治未病健康干預,包括中藥、針灸、推拿按摩、營養素補充劑、保健食品、藥膳及傳統健身鍛煉等調適;②六味地黃丸對照組口服六味地黃丸(北京同仁堂生產的10丸裝1盒),每日2次,每次1丸;③維生素B1對照組口服維生素B1(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20mg,每日3次,飯前服。觀察組和對照組3組均選用“肥三針”(中脘、帶脈、足三里)作為輔助治療,隔天治療1次,留針40min,艾灸足三里,三陰交,隔天治療1次,1個月為1個療程。
1.4.2 觀察指標對全部研究對象每半年進行采空腹血樣作實驗室檢查生化檢測、心電圖、x線胸片和B超檢查。①觀察并測定3組用藥前后的血脂變化及肝功能的變化。②觀察并測定3組用藥前后對載脂蛋白A和載脂蛋白B的影響。③治療期間需低脂、低熱量飲食,并適當的體力鍛煉;詳細填寫臨床觀察表,記錄臨床癥狀及舌、脈象等。④安全性觀察:一般體檢項目(測體重、身高、腹圍、血壓、心率),心電圖,X線,三大常規。
1.4.3 統計學處理各項指標數據以(X±s)表示,采用差異顯著性檢驗(t檢驗)方法進行比較。
1.5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亞健康診斷標準:①疲倦、失眠、頭暈、心煩、便秘癥狀減輕或消失;②體重減輕,BMI降至25以下;③肝臟縮小,肝區不適感消失;④血脂異常得到糾正,肝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符合①及余下3項中的2項;有效:符合①及余下③項中的1項;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
2 結果
2.1 3組臨床療效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與維生素B1對照組接近,療效優于六味地黃丸組(P
與六味地黃丸組比較,P
2.2 3組治療前后血脂及體重變化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與六味地黃丸組在對調治亞健康狀態患者血液中TC、TG、I-1DL-C及體重方面有顯著性差異(P
2.3 3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觀察組對改善疲倦、失眠、頭暈、心煩、便秘的影響與維生素B,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與六味地黃丸組對比無顯著性差異。所有人選患者均于治療前及治療后觀察主要臨床癥狀:疲倦、失眠、頭暈、心煩、便秘等,并按癥狀評分標準計算積分。伴隨癥狀記分方法相同,但不納入總
分。無癥狀為0分:有時有癥狀,但不常引起注意為1分,經常有癥狀,輕度影響日常工作生活為2分,癥狀持續在,明顯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為3分。結果見表3。
3 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將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稱為“第三狀態”,我國稱為“亞健康狀態”。通常說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疾”是指不易覺察的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現代科學叫“亞健康”或“第三狀態”,在中醫學中稱“未病”。“上工治未病”中醫認為“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觀點而論,是身體已經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處于疾病的萌芽狀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開創了中醫對這一領域的獨特認識和精辟見解。“防重于治”是中醫預防醫學的核心,始終體現在中醫學的理論與實踐中,中醫預防學是數千年來歷代醫學家經驗的結晶。從其所涉及的內容和方法來看,可謂資料豐富、記載詳實,效用確切,簡便易行。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后防復,是這一學術體系中的精華。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及居住環境的污染等,“亞健康”狀態人群在不斷增加,筆者采用中醫治未病健康干預、跟蹤、定期健康體檢,有效地延緩了疾病的發生、發展,從跟蹤、定期健康檢查的資料看,功能鍛煉:做廣播體操,循經穴位拍打,慢跑等,都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作用。中醫“治未病”思想對亞健康狀態的干預措施可謂得天獨厚,潛力無窮。探討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證候治療規律已被列入“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重大技術和關鍵問題”之一。21世紀是預防醫學的世紀,可以預見中醫“治未病”思想無疑會成為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其在亞健康狀態的研究領域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中華中醫學會.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