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醫學影像超聲診斷學

醫學影像超聲診斷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3-12-29 10:40: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醫學影像超聲診斷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學影像超聲診斷學

篇(1)

關鍵詞:醫學影像;超聲;介入超聲

自倫琴1895年發現X線以后不久,在醫學上,X線就被用于對人體檢查、進行疾病診斷,形成了放射診斷學的新學科,并奠定了醫學影像學的基礎。至今放射診斷學仍是醫學影像學中的主要內容,應用普遍。50年代到60年代開始應用超聲與核素掃描進行人體檢查,出現了超聲成像(USG)和Y閃爍成像。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繼出現了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X-ray CT或CT)、磁共振成像(MRI)和發射體層成像(ECT),如單光子發射體層成像(SPECT)與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PET)等新的成像技術。這樣,僅100年的時間就形成了包括X線診斷的影像診斷學(diagnostic imageology)。雖然各種成像技術的成像原理與方法不同,診斷價值與限度亦各異,但都是使人體內部結構和器官形成影像,從而了解人體解剖與生理功能狀況以及病理變化,以達到診斷的目的,都屬于活體器官的視診范疇,是特殊的診斷方法。70年代迅速興起的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y),即在影像監視下采集標本或在影像診斷的基礎上,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使影像診斷學發展為醫學影像學的嶄新局面。醫學影像學不僅擴大了人體的檢查范圍,提高了診斷水平,而且可以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這樣,就大大地擴展了本學科的工作內容,并成為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支柱。近20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計算機技術密切相關的影像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影像診斷學也成為醫學領域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常規X線正在從膠片轉向計算機放射攝影(CR)或更為先進的直接數字化攝影(DR)的數字化時代。誕生時即與計算機緊密相關的CT、MR則發展速度更為驚人。CT已從早期的單純的頭顱CT發展為超高速多排螺旋CT、電子束CT。在速度提高的同時,掃描最薄層厚也從早期的10mm到現在的0.5mm,最高圖像分辨率也達到了1024*1024。這些使CT的應用不僅在于早期橫斷面呈像,同時可以作細膩的三維重建,模擬內窺鏡,手術立體定向,CT血管呈像(CTA)。MR也從早期的永磁體、低場強發展到現在的超導、高場強,分辨率在常規掃描時間下提高了數千倍,磁共振血管呈像(MRA)已成為常規檢查項目,同時灌注、彌散、功能呈像以及磁共振波譜(MRS)技術正在研究發展之中。超聲醫學近年來發展迅速,已與X線、CT、磁共振、核素并駕齊驅,成為臨床五大醫學影像手段。

聲波是一種機械能的表現形式。聲源每秒振動的次數叫頻率,一般用赫茲表示,簡寫為Hz。頻率在2000Hz以上的聲波即為超聲波。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要發生反射,折射以及多普勒效應等。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發生聲能衰減。因此超聲通過一些實質性器官,會發生形態及強度各異的反射。由于人體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解剖情況的不同,對超聲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衰減各不相同。超聲診斷就是根據這些反射信號的多少,強弱,分布規律來判斷各種疾病。醫用診斷超聲波的發生與接收,均由特制的探頭來完成,它能把電能和聲能互相轉換。按照超聲回聲顯示方法來分類,超聲診斷儀可分為脈沖回聲式和頻移回聲式兩大類型。脈沖回聲式超聲診斷儀包括幅度調制型超聲診斷儀(A型超聲儀,簡稱A超)、輝度調制型超聲診斷儀(B型超聲儀,簡稱B超)以及回聲輝度調制型超聲診斷儀(M型超聲儀,簡稱M超)。頻移回聲式超聲診斷儀(D型超聲儀)包括頻移示波型超聲診斷儀(脈沖波式和連續波式多普勒)彩色編碼頻移回聲式超聲診斷儀(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簡稱彩超)等。

超聲診斷學是一門邊緣學科,以解剖學、病理學等形態學為基礎,緊密結合臨床醫學,近年來發展迅速,已與X線、CT、磁共振、核素并駕齊驅,成為臨床五大醫學影像手段。超聲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臟器病變的形態學診斷以及器官的超聲解剖學的研究。超聲診斷是以形態學為依據的,因此它的基礎是病理解剖學形態改變及由此而產生的組織的聲學變化。超聲檢查可獲得各臟器斷面圖像,此即為診斷的形態學基礎,能夠對病變進行定位定性診斷。二、功能性檢測。超生圖像可顯示由于臟器、組織的生理變化而出現的相應規律性變化,如膽囊收縮、胃排空、胃腸道蠕動、膈肌運動、卵巢功能性變化及心臟的舒縮。多普勒超聲可顯示心臟及其他臟器血管的血流變化,以判斷其功能狀況。三、介入性超聲。包括內窺鏡超聲和術中超聲,介入性超聲在臨床的廣泛開展使得超聲診斷與臨床、病理學、組織學緊密結合,不僅提高了診斷水平,還進一步開展了一些臨床治療,開辟了超聲診斷、治療在臨床醫學的新領地。

介入超聲技術作為現代超聲醫學的一個分支,是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介入性超聲學術會議上被正式確定的。它是在超聲顯像基礎上為進一步滿足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在實施時超聲的監視或引導下,完成各種穿刺活檢、X線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藥治療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術,達到與外科手術相媲美的效果。與其他影像學介入手段相比,由于介入性超聲具有實時、準確、便捷、無輻射、費用低廉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而不斷出現的各種新型介入性超聲內鏡,在進行穿刺過程中,內鏡視野和超聲視野同步,超聲影像上可以顯示穿刺進針的全過程,精確控制針尖在病變內的位置,使穿刺準確安全,大大提高了可以穿刺的范圍。同時彩色多普勒在介入性超聲內鏡中的應用,有效地區分血管和非血管結構,保證了穿刺的安全性。目前國內外學者更多將研究重點放在了介入性超聲內鏡的腫瘤治療,如光動力治療、射頻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組織間放療等。

介入性超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有些疾病的治療已成為臨床不可取代的治療方法。同時,醫學影像學的整體水平的發展為患者診療提供了更寬廣的選擇空間,患者可權衡各種手段的利弊作出更為合適的選擇。

作者單位:徐州醫學院

參考文獻:

篇(2)

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超聲影像資料庫的建設是開展超聲診斷學教學、實訓、實習的基礎和必備條件。UIIS的使用為數字化圖像的收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為超聲影像資料庫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影像信息基礎。超聲診斷學理論教學大多采用多媒體課件為主的教學方式,但制作多媒體課件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UIIS應用之后,使多媒體課件制作更加方便、內容更加豐富。UIIS同時還具有查詢超聲診斷意見和超聲診斷描述的作用,只要輸入描述疾病的關鍵詞,就可以查詢到該疾病患者的詳細資料及圖像,使教學內容更全面,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顯著增強了教學效果。在科研方面,UIIS的應用有利于將教學、學術與臨床研究相結合,通過對存儲報告中的數據和圖像進行統計學分析,便于撰寫論文和科研著作。

2UIIS的應用提高了超聲診斷學實訓教學的質量,改變了教學模式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超聲實訓室的硬件設備遠遠不能滿足實訓課的教學需求。由于實訓室超聲儀器數量少、學生人數多、實訓學時有限等因素,不能保證每位學生都進行實際操作,而UIIS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在現有設備條件下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UIIS中保留的動態圖像能真實地再現檢查過程,模擬醫院超聲診斷室的實際狀況,利用UIIS的超聲圖文工作站進行超聲描述、診斷和打印,成功實現了臨床實境教學,讓學生在實訓課中真切感受到臨床一線工作的狀態。因UIIS具備擁有大量清晰數字化圖像和簡單方便的操作界面等優點,每位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可以對圖像資料任意調取和查看,達到動態顯示、實時觀察,還可使同一病例不同時間的各種影像資料和文字資料同時顯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UIIS在超聲診斷實訓教學中的充分應用不僅減小了教師的勞動強度,增加了教學資料的來源渠道,延長了教學資料的保存時間,更重要的是加快了知識的更新速度,使師生之間能夠更好地進行討論、交流,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3UIIS的應用方便了超聲診斷考試的改革

UIIS實境教學也為超聲診斷的考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測試方法。教師可以從UIIS中根據專業層次不同,在不同系統中隨機挑選若干幅圖像作為考試內容。當處于考試模式時,所顯示的圖像只顯示患者的病史信息以及圖像本身,學生需根據圖像做出正確的技術選擇和相應的超聲診斷。這種方式可以真正達到考核學生診斷思維的效果,使考試變得更加方便、保密、公平、公正[4],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4UIIS在超聲診斷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首先,UIIS是醫院信息系統(HIS)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與醫院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緊密相連,UIIS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學校與附屬醫院之間進一步加強網絡資源共享。其次,教學UIIS內容多、信息量大,學生不容易準確選取所需內容,還會出現系統故障,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所以帶教教師需要學習一些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熟練操作UIIS系統,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以保證教學工作能夠正常進行。

篇(3)

關鍵詞: “三維立體”教學模式;超聲診斷學;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湘南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資助([2012]187號30)

超聲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技術性”學科,它強調實時、連續、多切面、多角度及動態觀察疾病的超聲影像學表現[1-2],其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科學求實與創新精神的教學,是其他教學環節不可替代的,其基本任務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培養學生科學實踐的基本方法與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鍛煉學生的探索進取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最終達到綜合能力的提高[3]。多年來我們在實踐教學中,盡管不斷改進,但過分強調某種新的教學模式,卻忽略了綜合應用,即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本研究將“三維立體”模式,即多媒體視聽材料講解+上機操作+臨床見習三種教學模式,合理優化配比學時,同步應用于《超聲診斷學》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1級醫學影像學專業本科1-2班(9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名,分別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學生的年齡、生源地、入學成績和已學課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過程

對兩組學生進行相同內容實驗,選取肝臟超聲檢查為實踐內容。對照組采取我院傳統的實踐教學法,即①教師上機分組演示講解+②學生上機操作的實踐教學法,學時分配比例為1:1。實驗組采取“三維立體”模式,即①多媒體視聽材料講解+②學生上機操作+③臨床見習的實踐教學法,學時分配比例為1:2:1,兩組由同等資歷的老師帶教。實踐課完畢后,進行實踐考核及問卷調查。

1.2.2評價方法

1.2.2.1問卷調查

從課堂情況、知識運用情況、能力培養情況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 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方式采用現場發放, 單獨填寫, 當場收回。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以評價實踐教學效果。

1.2.2.2實踐考核

采用我教研室自編的《超聲診斷學實驗考核評分標準》對兩組學生進行實踐考核??偡种?00分,考核總內容:(1)正常肝臟超聲檢查操作過程,評分內容包括對該項技術操作步驟,熟練程度,切面圖像識別理解,分值共80分。(2)肝臟病例實驗報告書寫,分值20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學生的考核分數及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處理。統計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實驗組切面圖像理解、報告書寫、實驗考核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情況比較見表2。在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能增強對課堂內容理解, 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有利于臨床實踐操作技能的提高4個方面,實驗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結果分析

注:與對照組比較, p >0.05 與對照組比較p

表2 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問卷調查結果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p

3.討論

我校傳統教學采用教師分組演示肝臟正常切面掃查方法,課時設計為2學時。“三維立體”實踐教學模式中多媒體視聽材料涵蓋肝臟典型病例的動態視頻及肝臟正常切面掃查方法操作講解視頻,其中典型病例的動態視頻,包含肝癌、肝血管瘤、轉移瘤、肝膿腫、肝囊腫及超聲造影的動態視頻,圖文并茂,生動具體,不僅使理論課知識得以強化,而且使學生在超聲診斷知識結構上得廣度和深度的擴展,另外采用視頻講解正常肝臟切面掃查方法,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也避免了由于小組學生過多,部分學生不能完全觀看到教師示教的缺點。為了避免學生由于過長時間觀看視頻,產生疲乏,枯燥感,導致學習效率隨觀看時間減低,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視聽材料的課時設計為1學時。從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中可以看出視聽材料的講解在增強學生對課堂內容理解方面有所提高。

上機操作實踐模式:學生親自上機,自己調節儀器,教師輔助指導演示手法及標準切面,此模式的優點是學生能夠很快建立人體器官解剖斷面圖像與超聲圖像間的立體思維概念,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飛躍,通過上機練習,學生掌握正常臟器的操作手法和聲圖表現的同時,熟悉了儀器的調節?!叭S立體”實踐教學模式保留上機操作的模式,安排在視頻講解之后,并設計學時為2學時,保證了與我校傳統教學相當的訓練效果,這一點體現考核成績中掃查正常肝臟時操作步驟及熟練程度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

“三維立體”實踐教學模式在多媒體視聽材料講解、學生上機操作之后加入臨床見習模式,學生通過見習,親身體會臨床醫師對患者進行診治過程,加強人文關懷,了解疾病的確立過程和治療方案的決策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4-6]。學生在強化了理論課肝臟超聲檢查知識,練習肝臟正常切面掃查方法之后,對肝臟疾病及正常切面圖像都有了一定認識和理解,以此為基礎,再到臨床見習教師是如何進行疾病診斷的,通過各種角色的轉換(學生-患者-醫生),能同時明白學習的目的,患者與醫生各自的需求,從而進行換位思考,增強的學習的主動性及創新性[ 7-8]。調查問卷顯示應用“三維立體”模式教學組的同學較對照組同學,在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有顯著改善。報告書寫成績也說明了,加入臨床見習模式有利于學生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超聲診斷實踐課是超聲診斷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鞏固、復習所學理論及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本研究中兩組教學情況考核成績結果顯示: 應用“三維立體”模式教學的學生在實驗考核成績較對照組有提高。“三維立體”模式,即多媒體視聽材料講解+上機操作+臨床見習,三種教學模式同步應用于《超聲診斷學》實踐教學,符合超聲診斷學實踐教學中教學方式多元化改革的要求,在具體實施中,摒棄了單一教學模式的弊端,合理配比三種模式的學時,優化先后次序,實現優勢互補,保證實踐教學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構建合理完善的實踐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提高臨床實踐操作技能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培養高質量的實用型醫療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一群,姜敏,王興濤. 提高超聲診斷學教學水平的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 16) : 2038.

[2] 張雨,唐琪.超聲診斷學醫學教學規律探討[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8, 31( 7) : 910-911.

[3]高寶英.加強實踐教性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6(8):8-19.

[4]王文獻,文利,鄒利光,等.以培養學生臨床實踐技能為主的影像教學研究[J].現代醫用影像學,2007,16(1)47-48.

[5]張健,青文婕,陳悅,等.淺議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9,30(9):69-70

[6]徐克,鐘紅珊.加強介入醫師臨床思維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0,19(8):598-601.

篇(4)

X射線發現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及放射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形成和發展,不僅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而且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醫學科學、臨床醫學的進程,為人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作出了巨大貢獻。

1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方向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將是新世紀科學發展的主要學科

一方面分子生物學將推進醫學科學的發展,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和醫學生物工程的結合.將加速預防和診治技術的更新。另一方面,社會、地理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愈來愈受到重視,兩者微觀和宏觀因素的結合,將促進醫學科學各領域的發展,甚至使其面貌發生根本的變化。面對這一新形勢,醫學影像學將如何發展。

1.1隨生命科學的進展,分子生物學、生物和基因工程(人類基因組、疾病基因組學)等,將深入和影響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和影像學的進程和發展。實際上,生理、功能和代謝成像以及基因診斷和治療已經并將進一步深入影像學診治及基礎研究、所謂生物醫學成像,分子、基因成像已提上日程。

1.2隨醫學生物工程和計算機、微電子技術的進展,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設備和器械,如多層面螺旋CT、MR(如 臟、神經)專用機等的開發、功能的改進、各種影像設備的圖像采集和顯示新技術(如三維仿真成像、MR頻譜以及各種圖像的融合)和精確度的提高等;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組織和(或)疾病特異性對比劑的開發和應用,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將不斷拓展新領域,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1.3隨信息科學的進展,由于影像學的數字化、圖像存儲與通訊系統(PACS)和遠程影像學、遠程醫學系統,智能型計算機和工作站,計算機輔助診斷和治療等的進展和應用,網絡影像學將會到來。 人工智能技術(如機器人)將會用于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的操作。

1.4社會、地理和環境因素。受人類衛生保健的影響,對重大病痛如癌癥、腦血管痛等發生、發展的意義應有新的認識,國內外資料表現,約40 喪病的發生、發展直接或間接與環境因素有關。隨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對人們健康的認識和醫療服務體系的轉變,廣大人民對安全、有效而微或無創性診治技術的要求將會不斷提高。影像學診斷將由大體形態學為主的階段向生理、功能、代謝和(或)基因成像過渡;對比增強由一般性向組織和(或)疾病特異性方向發展,圖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發展;介入治療含基因治療向實時、立體、少或無射線介導,進而與內鏡、微創治療、外科相融合方向發展。對疾病及發生機理的認識,將從器官、細胞向分子、基因水平深入,從個體診治到群體的衛生保健,如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的篩查等,對疾病防治將具有新的含義。

2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形成和特征

1972年CT的開發和應用,使放射學進入了一個以體層成像和電子計算機圖像重建為基礎的新階段。50~60年代單獨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和超聲診斷,也逐步發展成為放射性核素和超聲成像。近20年的發展,已形成多種成像技術,包括CT、磁共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和X線數字成像、核醫學和超聲成像組成的影像診斷學,結合介入治療共同構成了診斷和治療兼備的現代醫學影像學,介入治療現已成為與內科、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療技術。因此,現代醫學影像學是臨床診療科室(專業),以高科技為基礎能向廣大人民和病員提供先進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和服務。從而必須改變人們對影像科室和影像醫師的認識:既從事診斷又從事治療。醫學影像學作為一個科室(或專業)必須診治兼備,包括影像診斷、超聲、核醫學和介入治療亞專業分工,同時又要劃分神經、胸部、腹部、骨關節影像學等,各有分工側重,協調發展,與其他科室相互配合,共同前進。這樣才能促進本學科的發展。

3醫學影像學科建設

篇(5)

關鍵詞:基層縣醫院;影像學;帶教;人才

1基本現狀及問題

1.1科室對前來實習、輪轉人員的學習管理、重視不夠

由于醫院病人多,工作比較繁忙,科室工作人員的帶教意愿不高,帶教的能力水平有限,講課及讀片不多。硬件設施不足,科室已經有PACS系統,但工作電腦有限,不能提供給實習、輪轉醫生專門工作學習的電腦,影像科沒有示教室及投影儀,不利于讀片交流、教學及疑難病例討論。

1.2學生實習時間短,學習積極性不高

實習生、輪轉醫生由于實習、輪轉時間短,有一些實習同學、輪轉醫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甚至出現走過場等問題。

2解決、應對的辦法

2.1加強組織領導與管理

(1)醫院、科室設立教學干事,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實習生、輪轉醫生,負責人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需要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有扎實的放射診斷學基本理論知識,有強烈的責任心等。其職責就是負責管理實習生、輪轉醫生學習指導和思想動態,與科主任配合好、管理好、帶教好實習生和前來輪轉的醫生[1]。(2)科主任應重視實習、輪轉醫生的教學與管理,安排好實習生、輪轉醫生的班??浦魅我膭钏泄ぷ魅藛T積極帶教,組織科室相關帶教工作人員為實習生、輪轉醫生閱片、講課及疑難病例討論等工作,把帶教工作與醫院科室的績效及獎懲制度掛鉤,以便促進、提高醫生帶教積極性[2]。同時應向醫院領導反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斷改善教學設施條件??浦魅我才趴剖夜ぷ魅藛T輪流到省內外上級大醫院進修學習,以提高診斷、技術水平和帶教能力。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組織紀律,定期召開教學座談會,主要了解同學們實習的情況,要求學生對科室的教學提一些意見、指出有哪些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2.2提高實習生、輪轉醫生設備操作能力,加強診斷技能的培養

對于到科室實習的學生、輪轉醫生,在實習中不僅應掌握一定的閱片和報告能力,還應了解常見的各種影像設備的一般操作和X線輻射的防護[3]。(1)崗前培訓。進入科室實習的學生、輪轉醫生,由科主任或科室教學干事帶他們了解科室及設備情況,了解、熟悉科室工作流程,講清楚相關注意事項。科主任為他們排班,安排上班時間;教學干事作學習動員,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崗位由值班醫生或專門的老師帶教。(2)操作技能訓練。盡管科室病人比較多,工作繁忙,作為老師要指導實習生、輪轉醫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讓學生參加CT、MRI等設備上機操作,老師應該放手不放眼,有老師在場,學生操作中的問題能及時得以糾正;當然,老師不在場時,學生不要單獨給患者做檢查,以免造成差錯和糾紛。老師要把自己工作中對設備操作的經驗和教訓以及注意事項毫無保留地傳給實習生,使他們少走彎路,使實習生較好完成實習教學大綱的要求[4]。只有這樣實習生才能更好地了解、熟悉設備,將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使用醫學影像學的各種新進設備。(3)診斷技能的培養。影像診斷學是以解剖、病理為基礎,形態改變為主,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單憑理論知識很難想象出各種疾病的形態表現。必須通過大量閱片、書寫一定量的報告,才能了解各種疾病的形態特征,應把理論知識和臨床診斷工作相結合。我們對實習生、輪轉醫生的要求主要是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強調對X線、CT、MRI基本影像表現的認識[5]。學習初期主要是了解、熟悉PACS工作站的使用,通過PACS系統查閱大量影像圖像,認識、熟悉疾病基本影像表現,后期鼓勵學生參與書寫部分報告,以加強對各種疾病認識、理解和影像學的診斷。指導學生在書寫報告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描述病灶的特點,如病灶的部位、數目、大小、密度、邊緣,以及病變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重要的陰性表現簡單描述,規范診斷報告書寫,避免描述過于簡單,雜亂無章,重點不突出,陰性過于描寫,不知道哪些該寫或哪些不該寫,醫學術語和診斷術語混用,提出診斷依據和鑒別診斷,老師修改后簽名。在實習、輪轉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多提問,參與討論和交流,以便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6]。(4)X線輻射防護。實習生的自身防護意識差,對患者和陪護的防護不重視??傉J為使用CR、DRX線的量已大大降低,X、CT機房有防護,因此,尤其對患者受照部位以外的防護很難引起重視。應提醒學生注意的是:加強防護意識,要遵循既給患者檢查疾病,又可以盡量減少不必要輻射照射的原則[7]。特別是兒童和生育年齡的年輕人,能縮小照射范圍應盡量縮小;能用低劑量檢查部位,絕不用高劑量照射;對不檢查或敏感部位最好用鉛衣(鉛橡皮)遮蓋,陪護人員在機器曝光時應離開檢查室。一句話,要注意自身防護,也要重視防護患者及相關人員。總之,影像學是醫學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在臨床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盡管基層醫院影像學的帶教有主、客觀因素的問題,但是也擔負著培養影像人才的重任,因此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思考探討,不斷創新,不斷充實自我,才能不斷提高診斷技術水平和帶教質量,為培養符合醫院發展需要的新型影像技術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小麗,王仁貴,溫廷國,等.醫學影像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9):150-152.

[2]常泰,張斌斌,鄭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醫住培醫師放射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初探[J].中醫教育,2015,34(3):56-58.

[3]吳芳,李軍,蘆桂林.臨床專業住院醫師超聲科規范化培訓的實踐與體會[J].農墾醫學,2017(2):187-188.

[4]李艷.醫學影像專業超聲實習帶教思考[J].教育界,2014(3):83-83.

[5]張曉雯,解麗梅.醫學影像專業本科超聲診斷實習帶教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4):65-67.

[6]孫艷平.醫學影像專業產前超聲診斷實習帶教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4):134-136.

[7]周山,王海波,黃文亮.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帶教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3):3252-3252.

篇(6)

從倫琴1895年發現X線,給其夫人拍攝第一張手的X線片的誕生,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超聲成像與核素γ閃爍成像(γ-scintigraphy)的問世,以及CT、MRI等影像診斷技術和介入治療學的成長,越來越說明醫學影像設備學處于一個迅猛發展的歷史階段。回顧醫學影像學簡史,我們不難發現:其發展就是一部影像設備開發應用的歷史。為了更好地掌握設備的使用方法,得到更適于診斷的圖像,我深感學習醫學影像設備學這門課程的重要。

在幾年的教學中,針對我校影像技術專業的就業范圍和專業特點,我們總結出一個從事影像設備工作的人員應具備的條件有:

1.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

2.較強的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技術能力;

3.熟練運用萬用表、示波器等測試工具;

4.掌握一定的維修方法和應急措施[1]。

針對以上特點,我們總結出醫學影像設備學的教學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醫學影像設備學》主要內容是介紹醫學影像設備的基本組成和原理。如果學生沒有看過這些設備,直接就給學生灌輸各個知識點,學生只能機械地記憶,甚至滿頭霧水,結果是不理解,而且容易忘掉。針對這一要求,我們應用直觀性教學,講課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但避免了在課堂上空講理論脫離實際的弊端,而且使學生有效地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并通過觀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例如:在講X線球管的結構及X線的產生原理時,把理論課搬到X線機房,請學生一邊看書,一邊對照X線球管進行研究,自學討論,最后只需教師稍加總結,學生就能準確地說出X線球管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應具有的功能,一堂課的目標就會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而達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本來枯燥乏味的理論課變得有生動易懂,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地學習熱情,使他們對醫學影像設備學這門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注重各種設備的相關性,由淺入深進行講解

《醫學影像設備學》這門課程從最簡單的固定陽極X線球管到MRI、核醫學設備等,涵蓋了所有的影像設備,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各個設備之間的相關性,內容上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基本理論――設備構造――故障維修――知識擴展);步驟上由表及里(外部構件――內部構件――典型內部構件的功能與電路分析)等,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2]。例如:在學習完所有利用X線進行成像的設備后,包括透視用X線機、攝影用X線機、CR、DR、CT等,歸納總結出它們在原理和設備結構上的異同,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思路清晰,易懂易記。

3.制作多種教學媒體

我校把醫學影像設備學這門課程安排在一年級的第二學期,學生在學習之前只接觸過很少的影像設備相關知識,如果單一地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理論的講解和實踐的觀摩都只能使學生們在理論上對實驗室現有的設備有所了解,對于書中的先進設備由于受條件所限,遠遠達不到我們教學目的的要求。因此在教學活動我們制作多種教學媒體,譬如幻燈片、教學電影、錄像、多媒體等進行各種設備的介紹,盡量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生動化,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很容易接受這些新知識。例如對心臟超聲這一章節教學時,我們將超聲心動圖、多普勒、M型表現等利用多媒體教學,應用動態畫面使學生了解了何為多普勒技術,彩色的真正含義是代表血流的方向,何謂返流、層流,湍流等,同時了解了彩超與黑白超聲的相同點與區別,教學效果很好[3]。再比如:在講解磁共振原理時,把進動和自旋采用動畫的形式把氫原子在外加射頻場下復雜抽象的運動形象地再現出來,省去了很多時間,同時收效甚好。另外,醫學影像設備更新換代比較快,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不斷更新和豐富《醫學影像設備學》課程的教學資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

4.改變考核方式

為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將考核形式由單一的筆試改為以筆試為主,操作與實驗報告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以往的以閉卷筆試為主的考試方式,一方面不能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范圍,另一方面只能促使學生死記硬背,導致高分低能的現象,這會極大地影響其以后的實際工作能力。因此,筆者在考核中加入了實踐操作,不但能準確地判定學生的知識自我擴展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5.與當地的其它醫院進行合作,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影像設備資源

隨著《醫學影像設備學》的發展,影像設備一方面更新過快,另一方面十分昂貴,導致實驗設備無法跟上醫學影像設備的發展,學生能夠接觸到一些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相關軟件的機會顯得微乎其微。一些新的醫學影像設備學生根本沒有機會使用、安裝、維修[4]。為了加深學生對所授內容的了解,提高教學質量,除了在課堂及實驗室教學外,我們盡可能地安排學生到附屬醫院及柳州市的其它各大醫院去見習,讓他們親眼見識各種檢查設備,觀看臨床醫務人員的工作過程,親身體會各種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構成,為學生學好醫學影像設備學這門課程及確立今后的發展方向都奠定了基礎。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要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適應他們自身特點的自學方法及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用已知的知識獲取未知的知識,用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我國培養更多高質量的醫學影像設備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康少鋒,宮亞琳,昝平生.影像設備工程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J].醫療設備信息,2006,21(10):50-51.

[2]余曉鍔,盧廣文,張寧.大型醫學影像設備.系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醫學裝備,2005,2(8):20.

篇(7)

關鍵詞:超聲波影像、腹膜后占位性病變、診斷

能夠在聽覺器官引起聲音感覺的波動稱為聲波。人類能夠感覺的聲波頻率范圍約在20-20000HZ。頻率超過20000HZ,人的感覺器官感覺不到的聲波,叫做超聲波。超聲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體發射一組超聲波,按一定的方向進行掃描。根據監測其回聲的延遲時間,強弱就可以判斷臟器的距離及性質。經過電子電路和計算機的處理,,形成了我們今天的B超圖像。

20世紀50年代建立,70年代廣泛發展應用的超聲診斷技術,總的發展趨勢是從靜態向動態圖像(快速成像)發展,從黑白向彩色圖像過渡,從二維圖像向三維圖像邁進,從反射法向透射法探索,以求得到專一性、特異性的超聲信號,達到定量化、特異性診斷的目的。近三十年來,醫學超聲診斷技術發生了一次又一次革命性的飛躍,80年代介入性超聲逐漸普及,體腔探頭和術中探頭的應用擴大了診斷范圍,也提高了診斷水平,90年代的血管內超聲、三維成像、新型聲學造影劑的應用使超聲診斷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其發展速度令人驚嘆,目前已成為臨床多種疾病診斷的首選方法,并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多種參數的系列診斷技術。

“占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學中的專用名詞,通常出現在X射線、B超、CT、MRI(磁共振)、DSA(數字減影動脈造影)等檢查結果中。它的意思是:被檢查的部位有一個“多出來的東西”。這個“多出來的東西”可使周圍組織受壓、移位。占位性病變通常泛指腫瘤(良性的、惡性的)、寄生蟲、結石、血腫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占位性病變根據性質不同又可分為惡性占位性病變和良性占位性病變。惡性占位性病變主要包括癌、肉瘤等,其中常見的是癌。肉瘤是一種來源于血管內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比較少見,但一般不會到處轉移,生存期比癌時間長。

案例分析:

患者,男,53歲,因“飲酒后突發胸悶、頭暈2小時”入院。入院診斷為:頸椎病、 腦供血不足。進行常規腹部超聲檢查顯示:左腎增大,形態失常,下極見一個大小約93×83×85mm低回聲團塊,邊界清晰,形態規則,向外凸出,內部回聲不均勻,局部見偏強回聲區,CDFI顯示團塊內條狀及繞邊血流。左腎門區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紤]左腎占位性病變,性質待查,建議進一步檢查。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白細胞18.3× /L,中性粒百分81%,中性粒絕對值14.81× /L,C-反應蛋白 12.8mg /L,雙腎增強CT所見:左側腹膜后見一個大小約76×98×80mm橢圓形軟組織團塊,邊界清晰,內部密度較均勻,位于左腎外下方,注射高密度對比劑后,病灶強化明顯,其內見不規則條線狀低密度區,無強化,病灶緊貼左腎下極,腹膜后未見明確異常腫大淋巴結。

考慮此病人可能為:①腹膜后占位性病變:間質瘤;②左腎腎癌。本患者后在上級醫院行手術治療證實為后腹膜占位性病變:脂肪肉瘤。占位性病變巨大的腹膜后腫瘤病人常有腹部脹滿感,,于腫瘤所在部位可觸及位置深、活動度較差的包塊,影響呼吸功能,腫瘤出血壞死時癥狀可以突然加劇,伴有腹痛。亦可表現為有壓迫、阻塞或侵犯鄰近臟器的現象。根據腫瘤壓迫器官的不同,也可以產生相應的癥狀和體征,如內分泌功能紊亂、 某些具有內分泌功能的腹膜后腫瘤尚可以產生內分泌征候群等。

分析:脂肪肉瘤約1/3來自腎周圍脂肪組織,為最常見的腹膜后腫瘤,多發生在50歲以后男性,分為三型:實質型、假囊腫型、混合型。大多生長緩慢,無痛,質軟,故患者常在體積較大時方來醫院就診,有時有囊性感,與周圍組織可有粘連。切面呈油脂狀,大多有包膜。聲像圖特征為:病變區常呈分葉狀,有時可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變范圍常較大,境界一般較清楚。內部回聲大部分呈分布稍不均勻的低至中等回聲,有時中間有小團塊狀高回聲,常提示有較大區域的粘液樣變。

總結:當腹膜后間隙腫塊與臟器重疊甚至包繞臟器時,單憑超聲波影像診斷就有可能會誤診,但是通過改變,多方位斷面、實時下結合患者呼吸等均有助于超聲波影像鑒別。本例腫塊較大,位置較固定,緊貼于左腎下極,下超聲診斷時不要太過絕對,應結合多方資料,先報超聲現象,團塊來源要考慮到不排除來源于后腹膜,團塊性質考慮良性可能性大,結合實驗室檢查亦應考慮炎性團塊及惡性腫塊??傊?,考慮面要廣,勿太狹窄。

參考文獻:

1 徐英,陳文衛,等.超聲造影診斷腹膜后占位性病變的臨床應用.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28(6):748-7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色婷婷综合激情综在线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50岁丰满女人裸体毛茸茸|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被绑在打桩机上抹春药| 麻豆╳╳╳乱女另类| 欧美精品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好屌爽在线视频|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一区二三国产好的精华液|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一|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国产内射大片99| 国产无套抽出白浆来| 欧洲黑大粗无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制服| 欧洲裸毛bbbbbxxxx|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人妻换人妻仑乱|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波多野结衣的av电影|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大地资源网更新免费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