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6 14:51: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作物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針對對象,且目前露天作業仍然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模式,因而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更容易受到自然環境、氣象因子等的影響,一旦農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將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區域內的農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1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與氣象因子的關系分析
1.1生態環境建設有利于氣象系統減災
在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之下,農業生產更易遭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農業氣象在防范農業氣象災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我國農作物出口貿易,同時對于動植物檢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傳統的農業部門只能對農作物的病蟲害進行防治,而土壤、氣象等方面的災害卻無法處理,而全面的農作物醫療系統就需要農業氣象研究的支持。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減輕當前的農業氣象災害,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1.2農業氣象對農業生態系統效應的作用
農業生態系統作為一種人工的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不同其損害將直接導致生態系統對人類的服務功能的下降,同時損害人類的利益。正確認識農業生態系統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農業污染以及農業生態多樣性的減少。農業氣象對于農業生態系統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氣候的穩定同時有利于減少沙塵暴等自然災害,但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為了充分發揮農業氣象對農業生態建設的促進作用目前農業氣象部門已經在調整服務結構,積極參與農業生態環境建設。
2農業生態建設與氣象系統的協調發展
2.1區域生態氣象觀測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據當地氣候環境、農作物種植類型以及農業生產結構的特點要對于當前的農業氣象觀測站設置情況進行改進,擴大農業氣象監測的覆蓋范圍,同時根據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的實際需求對于觀測項目和服務內容進行創新調整,從而充分發揮農業氣象系統建設對于農業生產以及農業生態建設的促進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蓋率較高的地區建立林業生態氣象站,在工業區與農業區的交界的地方設置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站等,氣象站的監測指標要與區域的生態環境特點以及監測需求相適應,同時氣象觀測站與環保檢測的內容和指標要避免重復,不同地區的生態氣象觀測站要加強聯系,通過資源的共享推動農業生態建設的發展。
2.2氣象部門要注重新課題的研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目前人們對于農業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追求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因而各地要加強農業生態建設,促進綠色農業生產基地的建設。綠色農業生產使得農業氣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課題,包括農作物檢疫、農業生產培訓、農業科技推廣等等。例如馬鈴薯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農產品之一,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會受到多種病害的影響,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種植地區的氣候差異馬鈴薯的發病時間以及病害嚴重程度都會有所差別。一般來說南方地區的馬鈴薯發病時間較多集中在發育階段,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而北方地區發病時間大多在成熟期且發病率低。氣象部門對于農業生產中的新課題要加強研究,促進現代化農業生產的發展。
2.3加強農業生態以及農業氣象專業人才的培養
人才的缺乏嚴重阻礙了我國的農業氣象系統以及農業生態建設的發展,農業氣象參與生態建設要求相關人才同時具備農學、生態學以及氣象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但是在目前我國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下很難培養出這種復合型的人才,相關院校應當通過專業結構以及課程設置的改革加強該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農業氣象與農業生態建設的相結合,與此同時在職的農業氣象工作人員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善于學習先進的農業生態氣象理念來推動自身研究的進展,為所在地區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作出貢獻。
2.4加強農業生態建設的氣象研究
氣象作為農業生產的影響因子中最為活躍多變的,通過加強農業生態建設針對性的氣象研究有利于農業疑難問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同時生態環境建設的質量又會對農業氣象產生反作用。
作者:李宏偉 單位:內蒙古包頭市氣象局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農業生態環境;現狀;成效;制約因素;對策;貴州納雍
中圖分類號 F3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3-0283-01
納雍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市中南部,地處滇東高原向黔中山區過渡地帶,是一個農業生態環境薄弱、農村人多地少的山區內陸農業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4.6%。1988年,納雍縣隸屬的畢節地區獲國務院批準為“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試驗區,拉開了全面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序幕。但由于受自然條件影響、客觀因素制約,以及歷史、人為因素影響,納雍縣農業生態環境欠賬多,農村經濟的增長是以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高消耗為代價。農業生產對全縣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納雍縣農業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1 納雍縣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現狀
1.1 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主要內容
依托納雍縣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納雍縣農業生態建設主要包括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在適宜區域發展2萬hm2高山有機茶葉、2萬hm2特色經果林、2萬hm2優質牧草、4 000 hm2特色中藥材,逐步實現農業產業規?;?、生態化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恢復,提高全縣森林覆蓋率。通過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抓樣板、建基地、樹典型、突重點,在規模、規范、生態化上取得突破,逐步向高質量、高效益和生態化、產業化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實現農產品向無公害、有機和綠色食品邁進,突出抓好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中國珙桐之鄉、瑪瑙紅櫻桃之鄉的建設。
1.2 政策優勢
納雍縣煤炭資源富足,儲量大、分布廣,是織納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西南煤海之稱。由于煤電開發,導致水源污染、地下水位降低,地表開裂,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加,造成空氣污染和粉塵污染,農業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為此,畢節市每年從煤炭價格調節基金中專門安排煤礦礦區經濟結構調整及后續非煤產業發展補助資金,扶持非煤產業發展。納雍縣建立了生態建設基金,加快全縣生態農業建設步伐。生態建設基金10%作為企業生態治理修復基金,90%用于規模茶葉、經果林、草地畜牧業工程建設,無償提供種苗,對規模種植達到133.33 hm2以上的,每年補助糧食1 500 kg/hm2,連續實施3年,對育苗企業和大戶實施補助,對建設貸款進行貼息。
2 近年的建設成效
2.1 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全縣農業有效灌溉面積15 620 hm2,占總耕地面積的50.9%,農業人均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86.67 m2。全縣479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25個鄉鎮通油路,加上通組路、茶山路、林山路、田間機耕道建設,農業生產交通運輸條件大為改善。全縣鄉鎮“農三站”建設基本建成,縣土壤化驗室、農產品質檢中心、動物疫控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有力地改善了該縣農業技術推廣條件。
2.2 農業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1.32萬hm2,人工種植牧草累計8 333.33 hm2,特色經果林種植面積達到8 666.67 hm2,有效提高了全縣森林覆蓋率,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
2.3 農村能源利用實現新轉變,農村環境明顯改觀
全縣農村能源實現由單一燒煤炭為主向煤、電、氣并用轉變,大力推廣節能灶、節柴灶等節能灶具。通過沼氣池建設和“一池三改”等新型能源的推廣應用及新農村建設“三清六改”的大力推行,大量減少了農村“三廢”對環境污染,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
3 納雍縣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制約因素
3.1 有限的資源制約生態農業發展
納雍縣境內地形地貌以高原中高山地和丘陵為主,山高坡陡,河谷深徹,相對高差大,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山區縣。人均占有耕地面積346.67 m2,耕地資源有限。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退耕還林、還草、還茶政策的落實,土地資源日趨減少,嚴重制約生態農業的發展。
3.2 農業基礎設施不能滿足生態農業建設的需要
近年來,通過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由于投入資金有限,投入標準低,導致管理、維護不到位,基礎設施利用率不高,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對于基礎設施的需求,嚴重制約了生態農業發展[1-2]。
3.3 農業技術力量薄弱,農業生態建設缺乏科技支撐
近年來,由于國家人事制度改革等多種原因,全縣農業技術隊伍人員總量不足,農民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比率很低,加上現有農技人員技術老化,不能滿足現代生態農業建設對人才的需求,特別是鄉鎮農技人員在編不在崗、挪作他用現象嚴重,農業技術力量薄弱,農業生態建設缺乏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3.4 農民整體素質不高,生態農業建設進度遲緩
據調查,納雍縣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2年,人口總體素質普遍不高,農民接受先進科技能力較弱。加上部分群眾觀念落后,發展意識薄弱,制約現代生態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的推廣應用,延緩了生態農業的建設步伐。
3.5 投入不足,生態農業建設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
由于農業生產投入周期長、效益低,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回落等原因,農業投資積極性不高[3]。地方財政人均收入水平低,財政資金投入農業的比例更低,生態農業投入不足,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
4 推進納雍縣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4.1 提高認識,創新觀念,建設新型生態農業環境
要提高對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民生福利基礎工程來抓,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4]。創新工作思維和觀念,遵循市場規律,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的建設積極性,逐步提高農業生產規模、規范、科技、生態化水平,提高農業總體效益。
4.2 加大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投入
建立政府投入牽引,社會、金融各方參與的投入機制,加大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投入。建立財政、涉農部門資金統籌安排、協調投入機制,不斷提高資金的規范管理和投資效益,推進生態農業發展。大力改善農業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縣外資金和社會閑散資金投入農業生態環境建設。
4.3 建立健全支持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政策體系
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轉、信貸支持、稅收、價格調節等方面支持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體系,全方位、多渠道、多環節支持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大力引進和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所的聯系,提高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強化農民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4.4 加大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在全縣形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大氣候,實行農業生態環境領導及部門負責制。加大農業污染源治理,減少廢渣、廢水、廢氣排放,強化“三廢”收集、處理和綜合利用,不斷改善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
5 參考文獻
[1] 李強.貴州推進產業生態化經濟與可持續發展[J].理論與當代,2010(1):12-15.
[2] 余德鴻,余德貴,白銀鳳,等.“六位一體”高效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模式與實施途徑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2):122-126.
建立了以勐撒撒馬壩為重點的生態農業示范區,為推動全縣的生態農業建設樹立了樣榜工程。基本農田建設進展順利,生態農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生態建設與保護步伐加快。通過實施了以工代賑造林、農業綜合開發造林、飛播造林、綠色扶貧工程造林等工程項目,森林覆蓋率達到46.1%,活木蓄積為1330萬m3,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的雙增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就。工業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完成了國控企業的3家糖廠、1家酒精廠、1家造紙廠廢水在線監測,減緩了污染加劇和資源浪費的趨勢。城市環?;A設施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廠已建成使用,為城市環境質量提高奠定了基礎。環境法制建設逐步完善。環境執法和執法監督工作不斷加強。環保、林業、農業、水利等部門加大了環境違法的查處力度。
縣級人大、政協對各級政府環境執法實施有效監督,堅持開展環境執法檢查。通過加強執法和執法監督活動,維護了環境法律尊嚴,有力地促進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法制化進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森林生態系統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當地農民沒有良好的傳統耕作經驗,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使許多有害有毒的物質進入生態系統,進一步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使得土質肥力下降,病蟲害不斷發生,作物產量也逐漸下降。水土流失形勢嚴峻,治理任務十分艱巨。
根據1999年衛星遙感測試,全縣的水土流失面積達1333km2,占全縣面積的34.74%,這也是縣域經濟發展至今導致的結果。隨著公路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區域開發建設等速度加快,新的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還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農業生態逐漸惡化,自然生態規律被打亂。根據有關部門2011年調查,平均每畝耕地每年使用農藥3.5kg,平均每公斤糧食需用農藥0.017kg;每畝耕地每年用各種化肥41.2kg,平均每公斤糧食需化肥0.1kg;平均每畝耕地使用地膜0.16kg。農藥的大量無節制使用,無疑對整個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破壞。土地對化學肥料的過度依賴,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降低、肥力下降,農作物的品質受到影響。同時大量有機肥、畜禽糞便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被排入水體造成江河水系污染。農膜長期累集殘留在土壤中,自然條件下無法分解從而破壞了耕作層,土壤中微生物等活動受到限制,最終使土地退化。由于過度墾荒,農業生態環境已全面受到多個外來物種的干擾和破壞,損失及危害極為嚴重,嚴重打亂了自然生態規律,破壞了物種間的能量平衡與傳遞,最終使整個生態系統失衡。
加強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列入政府重要的議事日程,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確保計劃目標和任務的完成。編制全縣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規劃,是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協調度、承載度分析,制定出符合生態平衡規律,滿足經濟、人口、資源協調發展要求的戰略方案,使各項決策和開發建設符合規劃的總體要求。
遵循生態自身組織規律,實現生態資源合理開發。在開發利用生態環境資源時,應遵循生態層次組織規律:上層即高山地區,不宜多開墾土地,應盡量安排有利于保水保土維持山頂能量的產業,如林果業、畜牧業等;中層位次以農、林、牧業為主,糧食自求自給;下層位次即平壩、山腳,應充分利用上層補給的有利條件及光照、水肥充足的優勢,充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水利資源,發展糧食、水產、多種經濟作物等。經過分層管理、分層開發,實現生態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拓寬資金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轉移支付的力度。生態環境建設受益的是全民,要爭取國家提高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投入,并保證投資渠道明確、穩定。加大吸引外資投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力度,繼續利用和更多地引進國際金融組織的多種貸款和直接使用非債務外資,制訂優惠政策,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和環保產業。
引入市場機制,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隨著國家扶貧方式的轉變———從資源開發型扶貧到復合型生態扶貧,全面啟動了生態功能修復、重建工程。耿馬縣的生態環境保護遇上了一個良好的機遇。但是,由于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公眾、開發者、管理者,因此,引入市場機制、明晰產權、改革投資體制、建立收益分配機制非常必要。建立科學的生態環境評估指標體系。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森林覆蓋率作為生態環境好壞的唯一評價標準,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誤區。作為全面評價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好壞的指標體系應該是:該地區主要河流干濕兩季徑流量的變化;河流中泥沙含量;生態系統中擁有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主要生態功能群體的豐富度;森林體系中不同林層的組成及優勢種的均勻度;養分和能量的流動、分解率和生產率;水土流失率等。只有建立起合理的生態環境評估體系,才能正確指導人們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
生態農業經濟是指農業再生產中生態與經濟的內在聯系及相互結合的統稱。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農業已經擺脫了過去舊的發展模式,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努力發展農業生態經濟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農業生態經濟離不開農業生態環境的支持,但在現實中,我國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形勢和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并提出了改進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
生態農業經濟;農村生態環境;關系影響;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村不僅是農民進行生產、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人們食物的來源之地,是保證國家和諧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為我國居民提供了良好、可靠的食物來源保障。但與此同時,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的農村生態環境卻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破壞,人口增長、環境污染、森林破壞、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使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農村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內涵
要正確認識什么是生態農業經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其主要是指合理利用經濟學原理,組織和管理農業生產建設,將傳統農業、現代科技和綠色發展理念有機結合,將農業向合理生態轉化,農業回歸自然,實現農業高產高效與可持續發展兼顧的一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而生態農業經濟就是以發展生態農業,使農村經濟、農業發展與農業生態環境相協調為基本原則,以不超出自然生態系統承載力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使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為基本方向,在確保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生產過程和資源利用高效化,確保開發產品優質化、無公害化,促使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由生態經濟的內涵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態農業經濟的特點,主要包括:協調性,生態農業經濟講求的是農業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以及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適宜性,生態農業經濟是通過多種技術裝備,使農業發展適應區域環境條件、自然資源條件以及當地發展實際情況,從而使區域各項資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使農業經濟發展能夠揚長避短,優勢盡顯;持續性,生態農業經濟重視的是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講求的是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的長期整體效益,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技術裝備和發展策略進行不斷的改進和調整,因此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長期持續性。
二、農村生態環境與生態農業經濟的關系研究
1.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基礎。
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生態環境的支持,農村生態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必需的耕地、水等資源,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農業生態環境中每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有可能對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產生各種影響,如果耕地和水土資源等被破壞、被污染,必定會影響農業生產的產量和農產品的質量;同樣,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也必然會極大地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因此,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村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
在農業生態資源有限和農業生產技術有待提高的前提下,短期內,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存在矛盾的,但從長期來看兩者又是相互促進的。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條件,從而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而農業在發展的同時,又會為農村生態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促使農村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因此兩者是互為支持,互為促進的?;谝陨显颍覀冊诎l展農村經濟的時候,必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重視農村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堅定不移地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才能使農村與農業長期健康發展。
三、當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
1.耕地資源緊張,耕地質量不斷惡化。
耕地資源是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護耕地也是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但我國當前卻面臨著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耕地質量不斷惡化的問題。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26億公頃,但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且其中的13.3%屬于坡耕地,耕地資源較為有限,并且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粗放的開發、過度地侵占濫用和各種污染問題,使得可用的高質量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仍然在不斷地減少。
2.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括外部污染和自身污染兩方面。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和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廢棄物也不斷增多,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沒有固定的垃圾傾倒區域和專門的垃圾處理措施,很多生活垃圾隨意亂扔,生活廢水不經處理就隨意進行排放;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工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產生的大量工業廢水也通過各種流通渠道對農村水體環境產生了不同程度和各種形式的污染,這些都屬于外部污染的范疇。而自身污染則主要來自于農業生產過程中,隨著農業生產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自身污染的情況也日益突出。自身污染一是濫用農藥、化肥而造成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污染;二是農業生產殘留,如秸稈、畜禽類糞便處理不當而造成的污染。我國本身農業用水就非常緊張,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農村有5000萬人口和3000萬牲畜面臨著飲水不足的威脅,受旱農田達到了3億畝,而各種污染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活動。
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措施
1.提高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提高人們生態環保意識是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關鍵。農業生產的根本目的就是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需求,但長期以來,人們在農業生產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心理,并且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透支利用和破壞式的開發,使農業生產超出了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花費了不少精力,但治標不治本,建設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因此,必須設法從提高環保意識入手,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2.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
雖然我國近幾年來陸續頒布了一些涉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整體而言,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還不十分健全,主要體現在監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強等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難以及時跟進,使得一些方面還存在著法律空白。因此,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加強法律法規執行力度,才能從法律制度上有效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相關投入。
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村生態建設。興修農業水利工程,促進水資源合理保護利用;加強垃圾回收處理和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以及相關的資金和技術裝備投入,促進環保技術裝備升級改造,為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提供有力支持。五、結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多、制約條件多。因此,我們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各種有利條件共同發揮作用,牢固樹立起“既要農業經濟發展,又要農村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真正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作者:張彩霞 馮俊霞 王尚 單位:河北省委黨校邯鄲站
參考文獻:
[1]張忠根,應風其.農業可持續發展評估:理論、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一)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相互關系
1.生態環境對產業發展的影響(1)生態環境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環境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經濟活動的基本條件,三大產業的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中進行的,生態環境為各種經濟活動的進行提供必要的空間和物質條件。比如,環境中的礦藏、河流、森林等要素是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的自然基礎,可發展以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特征的產業結構。(2)脆弱的生態環境制約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一個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水熱失衡、土地貧瘠、山高路陡,將會嚴重制約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工業的發展。貴州喀斯特山區環境的脆弱性極易造成經濟的脆弱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通過約束農業資源對農業經濟的嚴重制約,進而制約工業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也是貴州在產業發展道路上艱難跋涉、收效不顯著的根本原因。
2.產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合理的產業發展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地處黔西南的晴隆縣,山高、路陡、谷深,石漠化在貴州最為嚴重。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態下,結合當地氣候具有發展多元化畜牧業的優勢,實施草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化扶貧開發項目,大力發展種草養羊,帶動農民致富,創造了一種在喀斯特地區生態治理和經濟效益顯著的“晴隆模式”,成為南方喀斯特山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功典范。(2)不合理的產業發展阻礙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優化貴州喀斯特山區農民有家庭放養牛羊的傳統習慣,是農民家庭經濟收入的一大來源。但是,牛羊養殖業基本上是在對天然草地進行掠奪式的利用下開展的。無節制地放牧使草地缺乏恢復再生的時間和物質投入,退化嚴重,草地植被破壞后很快沙化,出現水土流失,使草地及周圍變得既不能農又不能牧。
(二)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優化整合
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優化整合是利用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變化規律,通過發展生態產業、生態產業化等途徑和手段達到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的和諧統一,實現兩者之間協調發展。這可以簡單地解釋為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雙方互相促進,互相優化,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其實質是緩解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具體來說,可以理解為雙方不互相抵觸,即產業發展不能超出生態環境的閾值范圍,不能造成生態環境不可逆轉的破壞。
貴州喀斯特山區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整合的現實路徑
(一)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貴州喀斯特山區農業綠色化發展
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開發綠色農產品首先應使農業類型由耕地型農業逐步轉向非耕地型農業繼而向非農業產業型農業演進。農業結構模式則由過去單一的糧—豬型結構因地制宜地向農果林、農林牧等多種模式發展。一要以基本農田建設為手段,建設糧食生產基地,通過現代農業科技和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退耕還林創造條件。二要在確保糧食總量增長、糧食完全自給的前提下,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煙、油、茶、玉米、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的比重和質量,還要多種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經濟價值高的作物,實現農業的優質高效。三是在退耕地上發展效益型林業,擴大經、藥、果林比重,根據林地生態環境的多樣性,發展藥材及其他名、特優產品,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其次,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產品作為支撐,表現在物質形態上就是綠色產品。因此,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要發揮貴州特有的生物資源優勢,開發綠色農產品,為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各地的實踐,喀斯特山地尤其是退耕還林中已梯化的耕地,適宜種植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杜仲、金銀花、刺梨、黑梅、楊梅、竹類、棕類、生漆、烏桕、油茶、苦丁茶、觀賞苗木、綠化苗木等,并努力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增加農民致富的門路。
2.轉變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走農業生態化道路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區,目前已初步探索出豬、糧、果、沼(氣)等不同類型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其中比較典型的有貴州畢節高原巖溶山地開發扶貧與生態農業建設模式、貴州晴隆巖溶山地人工種草養畜建設模式、荔波發展生態經濟模式等,并在生態建設實踐中出現了諸多典型。如喀斯特地貌約占82.65%的荔波縣在生態示范區建設中,通過旅游扶貧開發、自然保護區建設、景區保護建設、生態移民、退耕還林、封山育林、農村能源改造、現代農業發展基地建設等措施,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龍里縣依托生態農業科技成果,結合當地的社會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將生態村建設與喀斯特山區實際相結合,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雙贏。畢節試驗區在循環農業理念的指導下走出了一條“綠肥—畜禽—沼氣—沼肥—種植”一體化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農民種綠肥喂豬,豬糞制成沼氣,沼氣用來做飯、點燈,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給橘樹等各種農作物當肥料,既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又方便生活,節省了肥料,還提高了種植效益和養殖效益。
3.運用生態農業技術,實現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貴州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應加強生態農業技術的運用。一要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減輕農藥化肥對環境的污染。二要加大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的力度,利用好農作物秸稈等以沼氣建設為紐帶,將畜牧業、種植業等農業生產和生活科學地結合起來,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大力推行畜禽糞便和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達到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農村新型能源。積極推廣太陽能、秸稈氣等清潔能源,積極開展新型太陽能熱水器和地源熱泵系統產業化,加快對太陽能、風能、小水能、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
4.培養農業科技人才,提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從長遠看,提高農民素質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λ固厣絽^社會經濟落后,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差。應通過報紙、廣播、黑板報等宣傳媒體,以及科技講座、技術培訓、農業教育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還應采取多種形式,對廣大農民進行各層次的技術培訓,使各農戶都能掌握一套生態種植、養殖及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技術,通過農戶的自覺行為有效遏制有害物質對農業環境的污染,實現產業優化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和統一。
(二)發展生態工業,促進貴州喀斯特山區工業低碳化發展
生態工業的理論基礎是循環經濟。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喀斯特山區的一些建設項目啟動,工業污染明顯加劇,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貴州要根據循環經濟理論大力發展生態工業。
1.加強對新建工業項目的調控,發展循環經濟型企業政府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對新建項目要按照循環經濟理念、節約型社會以及清潔生產的要求,加強調控和引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通過項目核準,財政支持、優惠和信貸供應等政策杠桿,引進和鼓勵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低消耗、輕污染、有利于貴州資源綜合開發的行業,嚴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對于污染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的企業,實行關停和轉產,對可以通過技術改造達到生態建設目標的重點企業,實行限期整改。與此同時,國土、環保、財政、稅收等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緊密配合,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促使企業建設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經濟發展的企業組織結構。
2.推進清潔生產,建立循環經濟模式工業低碳化要求改變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發展模式,建立“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產品”的循環經濟模式,以最低的資源消耗和環境付出,達到最大的綜合效益。為此,在喀斯特山區生態工業建設的過程中,企業要大力推進清潔生產。通過原料替代、工藝改進和產品設計,加強管理,擴大規模,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對原料、生產、產品、消費、廢棄物處置的各個環節實行嚴格的污染控制指標,變末端治理保護為過程治理保護,實現資源、能源的最有效使用和“三廢”減量最大化。作為貴州喀斯特最為集中的畢節地區是礦產資源大區,具有煤、鐵、鋅、磷等礦產資源優勢。該區為發展生態工業,堅持升級改造、優化組合,打造一批規模大、技術新、效益好的強勢工業企業。同時,對煤及煤化工進行了專門的循環經濟發展建設規劃,實施煤電化一體化,提高資源利用率,節能減排,實現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促進工業的低碳化發展。
3.加強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試點基地建設在“十一五”期間,貴州省以貴陽市循環經濟型生態試點城市和全省14個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試點基地為重點,對區域范圍現有的煤、磷、鋁以及鐵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點企業進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企業和基地。遠期到2020年為重點建設、跨越發展階段,將建成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基礎、基礎設施建設主體、生態保障體系基礎、人力資源開發基礎和制度創新建設基礎,力爭煤、磷、鋁、鐵合金等重點行業資源利用率有較大幅度提高,將貴州煤、磷、鋁以及鐵合金等資源比較優勢真正轉化為競爭優勢。
4.積極發展喀斯特產業,推動生態產業化發展一方面,推動喀斯特產業發展??λ固氐貐^巖石豐富,可以大力發展石材加工產業,有條件的縣,如羅甸、興義等,觀賞石產業已嶄露頭角。在充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態資源的基礎上,應開發利用好喀斯特石山的生態功能,包括利用喀斯特洞穴冬暖夏涼的特點,作鮮活產品儲藏庫,氣調庫,貯存水果、蔬菜延遲供應市場,用洞穴作酒窖,養殖食用菌等。喀斯特地區地下水豐富,礦泉、冷泉、熱泉、深井地下水的水質優良,有利于發展瓶裝水產業。另一方面,促進建設工程性項目的生態產業化。在貴州喀斯特山區,將生態建設與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把維護生態環境同開發利用資源結合起來,寓生態建設于產業發展之中。例如,納雍縣在防護林工程建設中,以防護林為主體,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科學布局,多林種,多樹種合理配置,喬灌草并重,發展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防護林體系。10年累計完成“長防林”工程總面積73.7萬畝,按林種分,營造防護林47.8萬畝,占64.9%,用材林18.4萬畝,占25%,經濟林7.5萬畝,占10.1%。
(三)發展喀斯特生態旅游業,促進貴州喀斯特山區旅游業生態化發展
1.切忌盲目開發,確??λ固厣鷳B旅游開發的可持續性在貴州脆弱的喀斯特環境大背景下進行的旅游活動不同于普通環境下的旅游活動,其開發建設和發展都要受到喀斯特基本環境條件的影響??λ固丨h境存在的基本問題是制約喀斯特旅游資源開發的限制因素。生態旅游開發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并重的經濟活動,按照經濟規律,并不是每個具有喀斯特旅游資源的地區都適宜開發生態旅游業。對于那些區位偏遠,開發代價過大,收益不確定的地區應暫時不作開發考慮。在生態開發中,應充分考慮喀斯特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統籌考慮貴州人口、社會、經濟、環境及資源狀況,做好環境影響的評價,確定合理的生態容量,并設計合理的游覽路線以確保貴州喀斯特資源、環境的持續利用。
2.堅持生態旅游開發與喀斯特山區扶貧相結合發展生態旅游業是貴州喀斯特貧困地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條現實途徑。喀斯特山區自然環境優美,山村野趣濃厚,農事活動新奇,鄉土文化豐富,對外地游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具有發展生態旅游農業的極大潛力。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與現代生態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農業。它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加農事活動等融為一體,供游客領略在其他風景名勝地欣賞不到的大自然濃厚意趣,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又可達到提高農業效益、增加當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稀缺、水資源利用難度大、農業發展滯后的喀斯特農村地區,農業依然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產業,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尤其值得推廣。
關鍵詞:改進;農村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策略
1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道路的重要性
農村生態環境的好壞不但對居民生活環境產生了影響,而且還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分析目前我國農村的生態現狀,發現近年來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且資源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甚至產生了一定污染。所以必須要堅持走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道路,摒棄過去的粗放式、污染式發展模式,減少對農村的環境污染[1],也能使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維持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2.1耕地面積減少,能源及水源不充足
如今國內農村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耕地面積也逐漸減少,水源和能源更是越來越少。這是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面積少。而且城市化進程得以加快,農村建筑占用耕地現象非常多,導致耕地面積減少。此外,一些偏遠農村的水資源缺乏,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導致農村的生產受到阻礙,甚至無法提升農村經濟水平。
2.2生活廢棄物造成了污染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生活廢棄物也逐漸增多。因為我國并未對廢棄物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和處理,而且也沒有投入的資金和技術,所以很多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裝,以及對環境產生污染的電池、電子廢棄物,沒有經過處理便隨便亂扔,污染了土壤與水資源,給人們的生活及農業生產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2.3工農業生產加劇了污染
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城市造成污染,會將生產地設在偏遠的農村。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大量污染物會對農村的水源、糧食、土地產生不良的影響。此外,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會提高污染的程度[2]。而且農藥、化肥等藥物的使用,也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甚至污染農村的水源和土地。
3基于改進農村生態環境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對策
3.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
為了對農村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加強環保的宣傳工作,提高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此外,也要對農村居民普及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促使他們意識到落后的農業生產模式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而且也要減少傳統落后的觀念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遏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以及農業生產模式。還要在學校開展生態農業知識講座,促使學生們了解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
3.2加強監督管理,避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在強化法律監督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會對破壞農村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時也明確了工業生產中廢棄物的處理細則,防止對農村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破壞。
3.3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
由政府部門牽頭,企業參與,加強生態農業產業的建設。而且要制定出寬松的優惠政策,鼓勵廣大農民發展生態型農業。也可以促使企業享有環境治理權,使企業能夠行使環境治理的資源再利用權,從而激發企業對治理環境的熱情和積極性。還要在各個地區建立生態農業試點區域,并使這些試點區域能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促使更多的地區都開始建設生態農業,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3]。
3.4增強對綠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
很多農村都缺乏對生態農業的正確認識。因此在生態農業的發展方面也缺乏正確的指導方向,技術落后。所以政府必須要加強對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動綠色農業和生態旅游的建設[4]。不但要研究生態農業應用型技術,也要在農村推廣這些先進技術,使農民意識到發展生態農業的緊迫性。同時也要不斷開發農業生態旅游以及綠色農業種植方式,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擴大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范圍。
生態環境是我國西部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重要的財富和資源,如何在保證西部農業及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保護和建設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1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現狀
1.1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及鹽堿化嚴重
我國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較多的國家之一,沙漠化面積達262.2萬km2,相當于國土面積(不包括海洋面積,下同)的27.3%,且沙化面積以年均2460km2的速度繼續擴大。而西部特別是西北及內蒙古地區是我國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區,西北及內蒙古地區沙漠化(含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已達187.99萬km2,占全國沙化面積71.7%。新疆87個縣(市)中已有53個縣(市)受沙漠化影響和威脅。沙漠化及風沙肆虐已給西部人們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1952—1996年僅西北地區就有50次沙塵暴,其中黑風暴達30次。1998年4月以來,全國連續發生沙塵暴,其次數之多乃歷史上所罕見。我國西南地區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由于地質特殊,泥土不能再生,年均擴張的石漠化面積很大,已嚴重危及當地農業發展及人們的基本生存。貴州的石山和半石山面積達30000km2,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17%,極大地限制了農業發展。西部地區土壤鹽堿化及其蔓延也非常嚴重,僅西北地區鹽堿化面積已達200多萬hm2,占全國鹽堿化土地的1/3以上。土壤鹽堿化及次生鹽堿化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產量,導致土壤質量下降和土地棄荒。
1.2草場退化面積急劇增加
我國草地面積約4億hm2,占陸地面積的41.7%,其中9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區。草地資源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的生態平衡都有重大的作用和價值。而西部地區草地資源由于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受自然因素的影響,破壞比較嚴重,草地生產力較50年代普遍下降了30%—50%。由于鼠害、蟲害嚴重,毒草、不可食牧草比例增大,加之過度放牧,牧區草場退化率達50%以上。陜西7300多萬畝天然草場中已有60%退化,并以每年800畝左右的速度擴大。內蒙古全區草場普遍退化,生態環境惡化區域已占全區總面積60%,其再生能力遭到了嚴重破壞。
1.3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1996年底,全國土壤侵蝕總面積達492萬km2,占國土總面積51%。在全國30個省市(不包括臺灣)中,四川、內蒙古、云南、陜西、新疆、甘肅等6省(區)水蝕面積均超過10萬km2。另據國家計委與地礦部的資料,全國年均水土流失量為48.47億t(未統計海南、),而陜、甘、川年均水土流失量超過5億t,陜、川水土流失面積皆占全省土地面積的60%以上。寧夏水土流失總面積為38873.1km2,占全區總面積的75%。甘肅每年水土流失造成10°以上坡地流失表土層8.5mm,全省每年輸入江河泥沙達6.44億t,相當于沖走30萬hm2的耕地表土層。西部地區作為我國幾大河流的發源地,其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造成當地土壤瘠薄,產量低下,農民生活貧困,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緩慢,而且還危及和影響幾大河流中下游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1.4森林資源破壞嚴重
西部大部分地區森林覆蓋率很低,其中新疆森林覆蓋率0.79%,青海0.35%,寧夏1.54%,甘肅4.33%,5.84%。即使這樣,森林資源仍遭到嚴重破壞。三面環沙、地處風口的甘肅民勤縣在幾千畝的大沙棗林中開墾耕地,把早已成林的紅柳等沙生植物開墾為平地。甘肅酒泉市鏵尖鄉漫水潭村,80年代利用機井建成的南灘林場,1998年以后遭到瘋狂砍伐,剩下不足4000棵。西南地區的原始森林是我國主要林區,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和環境保護作用,然而自50年代以來,長江上游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減少了50%以上。
1.5水資源潰乏、污染嚴重
西部的西北及內蒙古地區大部分分布在500mm降水線以內,屬于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干旱少雨,降水不足。水資源潰乏的突出表現為森林大面積消失,水土流失嚴重,草場退化加劇,土地沙漠化、鹽堿化及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有些地區農村生活用水極其困難。水資源缺乏是西部特別是西北及內蒙古地區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自然因素,是西部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突出的限制性因素。加之西部地區鄉鎮企業技術落后、農業灌溉不當及化學物質的大量使用,造成水資源嚴重污染。許多地區因使用污水灌溉而使土壤質量下降,生產能力降低。
2西部地區農業生態建設的影響因素分析
2.1社會經濟條件較差
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落后于東部和中部地區。鄉鎮企業基礎比較薄弱,技術管理水平滯后,農村貧困人口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部分地區農民溫飽無法實現。西部地區土地面積為538萬km2,占國土面積的56%,人口2.87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2.99%,而國民生產總值只上中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6%。全國大部分貧困縣分布于西部地區,199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800元的511個縣(市)中西部有432個縣,占84.5%。為了生存,當地農民就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不斷墾殖,使其形成了“越窮越墾越砍,越砍越墾越荒,越荒越窮”的生態與經濟的惡性循環。
2.2人口增長過快,人口素質偏低
從1933年到1995年,我國人口增長3612%,而人口增長較快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西北的寧夏為1773%,新疆為544%,甘肅為332%,陜西為229%,青海為266%。人口過快增長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根據聯合國1977年荒漠化會議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區人口臨界指標標準為:干旱地帶7人/km2,半干旱地帶20人/km2。而西北及內蒙古的人口密度嚴重超過了這個界限(表1)。人口的激劇增加導致了對大自然的掠奪式開采,造成農業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如內蒙古商都縣隨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積的擴大,沙化比例大幅度增加(表2)。同時西部地區農業人口素質不高也是影響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1995年在全國人口素質排名中,貴州與排名在最后兩位。1990年四川省15歲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數達1756萬人,占其人口總數的16.2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36個百分點。人口素質偏低是經濟落后的重要原因。
2.3生態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手段落后
長期以來,生態資源被作為公共物品遭到了掠奪式的開采與利用。其開采利用的技術依舊很原始,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很低,大多為生態資源的原始產品或附加值很低的次級產品。由于采用落后的技術手段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日益加劇。例如水資源是西北及內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區不可替代的資源之一,但長期以來對其利用尤其是農業利用技術卻很原始。寧夏,內蒙古的黃河流域地區農業灌溉大多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不僅造成水資源嚴重浪費,而且加劇土壤鹽堿化。#p#分頁標題#e#
2.4經濟制度缺乏創新
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已初步建立,但遺留下來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烙印在社會各個角落隨處可見,特別是西部農村。由于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緩慢,非市場經濟的制度在人們的思想中仍根深蒂固,這不利于西部農業生態環境的建設,表現在:產權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健全;投資主體單一,不利于多方籌措資金。
3西部地區農業生態建設的對策
3.1加大制度創新力度
3.1.1明確生態資源產權,減少外部性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是不存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而作為公共物品的生態環境卻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因此,要使生態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合理開發利用,必須明確產權,減少外部性。明確資源產權,主要是明確生態資源的所有權及使用權,明確產權關系中各個主體能承擔的義務和享有的相應權利。明確生態資源的產權關系可以促使人們在開發利用生態資源的過程中,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從而改善生態環境。如四川省的“山坪塘拍賣”有效地激發了農民對山坪塘的投資與整治熱情,使生態環境迅速得到了改善。減少外部性的措施除明晰產權外還有兩點:①將生態環境建設納入到小流域綜合開發與整治過程中,使其外部效益(成本)內部化;②對利用生態環境的企業或私人征稅,使其私人成本屬于社會成本。
3.1.2完善法律體系,加強執法力度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出臺了許多與生態環境相關的法律,如《環境保護法》、《水土保持法》等,但還沒有一部針對西部特殊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法律規范,因此,應制定與西部生態建設相關的法律規范。其內容應包括西部地區生態建設的總體規劃、生態環境的產權制度、生態環境的保護及合理開發利用等。
3.1.3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通過西部農業生態環境現狀調查來掌握西部農業生態環境現狀,通過現狀分析建立西部農業生態環境狀況基本數據庫,并依據此數據庫制定生態環境保護戰略。建立生態環境質量動態監測機制,并搞好生態環境質量預報和預測。另外,要建立生態環境的市場使用機制,使生態環境的使用者將生態環境納入到其經濟分析與決策過程中去,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3.1.4吸引企業投資,使投資主體多元化
西部地區生態脆弱,又是經濟比較貧困的地區,需要外界進行大規模投資。而僅僅依靠中央財政補貼與農民個人籌資很難完成西部生態重建的工程。因此,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工商界、企業對生態環境進行投資。生態建設企業不僅能為西部生態建設籌措資金,而且有助于當地傳統落后生產方式的轉變,加快其脫貧致富的步伐。陜西榆林治沙公司通過取得大面積沙漠的治理權、經營權,一邊植樹造林,種草固沙,一邊發展綠色農業,實現了生態建設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3.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人口問題在西部地區生態建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中處于極重要的地位,因為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內涵就是人口與環境、人口與資源的關系問題。在生態環境被破壞的人文及自然因素中,人文因素占主要作用。因此,應嚴格控制人口數量,緩解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建立和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取消戶口管制制度,加快農村人口流動。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加強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由于西部農民素質不高,許多生態環境的破壞行為與其沒有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有極大關系。因此應普及職業教育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其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