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0:46: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慧醫療的社會效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頂層設計,規劃先行
智慧健康項目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事關百姓切身利益,在項目建設伊始,寧波市衛生局便著手智慧健康項目的頂層規劃和系統布局,并將其與系統設計、架構設計和制度設計相結合,啟動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和操作性的頂層設計。
與頂層設計相匹配,寧波市同期展開標準規范與項目可行性研究。截至2014年4月,共組織完成《寧波市智慧健康標準規范目錄體系》、《寧波市智慧健康保障體系標準建議-電子病歷數據標準分冊》等9項涵蓋了一期建設項目所涉及的標準規范,編制完成《寧波市智慧健康基礎設施建設一期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寧波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項目建議書》、《寧波市醫衛協作平臺項目建議書暨可行性研究報告》等7項項目咨詢報告,均已提交審批或實施。2014年5月,寧波市啟動開展了智慧健康二期建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調研,為后續建設提供頂層設計支撐。
以人為本,成效顯著
自2011年項目啟動建設以來,寧波市圍繞“五個統一、六項任務”,加快推進智慧健康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醫衛協作平臺、綜合衛生管理平臺等具體項目建設,智慧健康試點項目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示范效應凸顯,逐步成為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設的“排頭兵”。
區域衛生信息實現數據交換和共享。寧波市以實現“統一數字化集成平臺”和“統一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為目標,加快智慧健康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一期建設,為智慧健康從醫院走向社會、從醫療服務走向健康服務邁出了關鍵一步。截至2014年4月底,基本實現9個縣(市)區與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數據交換和共享、8家市級醫院等公共衛生機構與市平臺系統的對接。據統計,該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已集中了1200萬條健康信息和5.3億條健康檔案數據。
智慧健康基礎設施率先取得進展。寧波市以實現“統一醫療衛生專網”和“統一的數據中心”為目標,率先開展智慧健康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目前,醫療衛生專網已連接到11個縣(市)區,覆蓋了所有市級醫療衛生機構。智慧健康數據中心為市級醫療衛生機構和海曙、江東、江北提供基礎平臺、服務托管和異地災備等服務。超前的智慧健康基礎設施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供了穩定、高效的傳輸網絡。以鄞州區為例,2013年,鄞州區區域影像中心約服務30萬人次,其中糾錯約3000人次。
數字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廣。目前,以全科門診、中醫藥門診、免疫接種門診、婦保門診、兒保門診和健康體檢中心“五門診一中心”為基本建設內容的數字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在寧波市全面推廣,全科醫生工作站、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和社區醫生隨訪系統已在10個縣(市)區廣泛應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0%以上,極大地提高了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預約掛號、醫療信息查詢系統等惠及民生。數據顯示,提供預約掛號、診療信息和醫療資源查詢等服務的寧波市公眾健康服務平臺日均服務量超過8000人次,累計服務人次超過400萬,年服務人次達150萬。根據測算,應用預約服務的患者至少能減少一小時左右的在院時間。2014年4月,中英優質數字醫療展示中心建成并落戶于寧波市第二醫院,通過遠程醫療實現了國內外優質資源整合,為市民提供 “家門口”的數字醫療服務。2014年7月上線運行的“智慧健康―醫院通” 手機和電視客戶端,更是極大地提高了居民和醫療機構的社會效益。
信息資源規劃是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至關重要。其中第一要務是做好智慧城市中的信息資源規劃和信息資源建設。只有在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及其信息資源規劃指導下,切實做好綜合利用最新的物聯網、云計算、移動終端等新技術,主動感知資源、經濟、活動、公共場所等方面的信息,及時進行信息和信息服務,大力促進城市運行和狀態數據的整合和共享,才能逐步實現智慧城市的目標,實現城市管理數字化、城市服務智能化、城市應急快速化和城市監測實時化,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這是因為智慧城市的發展需要跨部門的信息資源整合。在城市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上,各個城市都要重點抓交通、能源、水資源、環境,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必須從整合的角度出發,尋求解決之道,不能只靠各自主管部門。比如,發展智能電網,不只是電力一家的事;與之類似,智慧醫療、數字社區等,也都需要一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離不開信息交換、共享和業務協同。
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是承載信息化建設投入產出分析的主要手段,上承城市發展的創新管理思想,下牽信息化的核心建設需求。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是圍繞智慧城市多組織機構的協同工作模式,映射到與之匹配的信息流轉模式,引導城市信息資源建設有序合理發展;針對我國智慧城市的迫切現實需求,建議以跨領域、跨組織的數據交換、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以及知識共創的發展環境,支撐智慧城市各類業務應用的發展。
當前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都遇到諸多新的問題: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質量提升之間,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之間,經濟發展與政府職能改革之間,不同程度上出現了不匹配、不平衡情況,發展中的智慧城市理念就是針對復雜的現實環境,以城市為基本管理單位,將我國應對新形勢下問題的智慧,通過政府、企業和全社會的努力,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為抓手,與創新協調發展理念相融合,形成目標協同的創新環境,以保障整體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信息資源的交換、共享與整合以及信息共享機制的創新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對建設中的智慧城市協同發展策略,形成支撐智慧城市科學發展戰略和保障機制的信息管理體制、機制與模式。
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建設的要點
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是要指導建立一個智慧城市信息資源體系,一般而言可按如下分層結構加以描述,即“包括元數據資源、數據資源、服務資源三大類”。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首先,需要進一步明確城市發展戰略與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關系、創新業務協同模式對信息化建設需求的關系,將智慧城市投入產出分析的重點落在創新城市管理模式與傳統城市管理模式之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評價上;并將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作為評估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預期成果和考察智慧城市建設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條件的要素之一。
其次,在編制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中必須勇于創新,向上承接城市發展的創新管理思想,向下牽引信息化的核心建設需求。智慧城市信息資源建設的核心在于對信息資源的有序管理,要實現有序管理就必須正確理解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正確理解城市管理創新協同工作模式,圍繞創新工作模式,建立新模式下政府、企業和全社會對城市信息資源的“按需服務”便捷模式,這是關聯創新工作模式與信息資源有序管理的關鍵。
第三,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必須緊密圍繞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要以投入產出績效為主牽引,高度重視將信息資源規劃的邏輯分析方法與現實城市管理運行環境有序關聯,科學設定智慧城市的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模型,形成可操作性強的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圍繞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以及各個領域、各個地區的相關發展規劃,形成對城市信息資源建設的宏觀需求,深度挖掘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的城市發展與創新管理中對基礎信息包括人口、經濟、法人和地理信息等以及業務應用信息的關聯需求。
第四,做好智慧城市信息資源規劃,必須搭建好信息共享與基礎信息校核平臺,確保信息的同一性。其別要注意每一類以事件為主關聯的信息資源主題應用都需要通過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與城市基礎信息資源包括人口、法人、宏觀經濟與基礎地理信息等,進行校核比對,構成城市的基礎信息資源支撐,將分布在不同機構的海量數據進行清洗、切分、聚合并服務化,并按照新型管理模式,形成按需服務的能力,形成智慧城市的數據模型體系框架。
3D實景智慧醫囑受歡迎
門診樓、醫技樓、住院樓在院區來回兜轉也不怕迷路;手捏一堆B超、CT、MRI檢查醫囑,也不擔心走錯檢查室;辦完住院不必擔心要在病床上“干等”……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情景。隨著3D實景智慧醫囑系統、一站閉環式出入院服務中心等一批細節服務“新菜單”的推出,這些曾經一度讓患者產生“微恐慌”的就醫痛點,正在進一步破題。
該套系統以3D全景導航為切入點,并與院內HIS(醫院信息系統)系統實時對接,使患者在整個醫療過程中,通過醫院內的WiFi網絡自助完成叫號查詢、科室查詢、專家查詢和取報告單,并把患者室內位置和醫囑進行智能結合,進行整個醫療流程的智能導航。
患者進入醫院范圍內即可通過手機WiFi連接本地無線熱點,無須下載任何APP。在頁面輸入當前位置即可定位患者,并察看到特定地點的實景圖片。當患者選擇院內某一目的地時,系統能夠自動計算并生成一條導航線路,并在電子地圖上直觀展示,通過方向箭頭,科室提示等信息,同步引導患者到達目的地。另外,這一系統與醫院HIS(醫院信息系統)對接,可以實時獲取患者每一個檢查項目的狀態?;颊邟焯柌⒃陧撁孑斎刖驮\卡號后,系統將智能計算出其依次進行就診、檢查、付費等流程的最佳“醫囑路線”,為患者推薦最節約時間的路線方案,大大減少患者往返周折。
據悉,自今年3月1日上線到8月底,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部院區日均連上3D導航WiFi的手機終端為1500余臺,累積連線超過25萬次。在醫院與第三方進行的患者滿意度調查中,這一功能獲得了97.6%受調查者的好評。
一站閉環式出入院中心
住院最怕時間上的“耗”。等床位耗時間,手術前各種被打散的檢查,“今天一個,明天兩個”同樣耗時間。第一人民醫院在申城率先啟用首個雙軌制、集約式出入院服務中心。針對患者術前待床日較長、入院準備事項繁瑣易遺漏、出院后長期隨訪不便等“痛點”,提供從入院登記到出院隨訪的“一站包圍式”服務。上海市第一醫院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過去患者入院檢查通常需要一到兩天。究其原因,住院患者檢查是床位醫生負責制。住進醫院以后,床位醫生根據患者手術情況,開出檢查項目單。而現在,門診醫生開出入院通知單以后,在門診中就提前開好入院檢查項目單。一旦有床位空出來,出入院服務中心通知患者確認第二天能夠住院的同時,就能在電腦系統中調出患者資料,根據門診醫生開出的檢查項目單和檢驗科、CT室等檢查科室預約檢查時間段?;颊咴谌朐旱谝豢叹湍苓M入檢查環節,當天完成手術前檢查,直接縮短手術患者術前等待日和平均住院日?!案淖兊氖亲≡旱牧鞒?,調動起來的是醫院中所有的床位?!?/p>
據悉,一站式出入院服務中心自2015年1月開始啟動,同年6月在全院手術科室正式推行,陸續覆蓋了胃腸、肝膽、甲乳、泌尿、五官、血管介入、胸外、骨科創傷等臨床??啤?/p>
從去年開始,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以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及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推出的《上海市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文件為依據,制定了以三年為時間軸的市一醫院人文服務規劃綱要,并牽頭發起“人文公濟,凝心創全”文明服務系列主題活動,推行了一系列蘊含人文內涵的便民服務舉措。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有一項被列入“市一人文服務10大工程”之一的醫院移動智慧醫療項目。該系統如同著名的“高德導航”一般,通過在醫院重點區域采集三維全景照片信息,向患者提供全院實景導航服務。患者進入醫院范圍內即可通過手機WiFi連接智慧無線網關放出的本地無線熱點,獲得醫院門戶頁面的推送。在頁面輸入位置號或“掃一掃”隨處可見的二維碼即可定位患者的當前位置。
另外,患者掛號后在頁面輸入就診卡號,可直接在頁面了解到就診過程中的下一步環節信息,包括就診地點、醫技檢查地點與等候時間、取報告時間和取藥地點等。
“市一人文服務10大工程”是市一醫院在2013年、2014年兩輪“關愛患者從細節做起”主題活動的基礎上,結合醫院實際,持續細化、完善、創新后推出的服務舉措。
其中不乏在全市具有首創性、先驅性,并使人眼前一亮的項目,除了3D全景智能導航系統外,一站式出入院處置中心亦頗具亮點。
“3+2”模式360度患者系統
當然,聽喜亦聽憂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提升服務。市一醫院為了充分聽取患者的意見,自主開發具有市一特色的“360服務反饋測試評價系統”。面向醫院患者提供的問卷調查系統,患者或家屬可通過調查平臺對在住院期間或者在門診就診過程中的各個需調查的環節進行調查,醫院通過對調查結果統計分析,優化醫院業務流程,提升醫院服務質量。
在統計路徑方面,該系統融入“3+2”模式,即移動測評端(iPAD)、固定測評端(“一日清”、“一站式自助服務機”等)、服務窗口測評端(在掛號收費、藥房、預約等窗口安裝測評器)配合官網測評與院內BBS測評。以電子問卷代替紙質問卷,以環節評價代替抽樣調查、以背靠背代替面對面,遵循大樣本與全員評價相結合,獎勵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設計,充分利用移動技術開展實時、在線、全面的患者滿意度評價。
改善服務 始終在行動
醫學在本質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人文學,需要人文的滋潤。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現代醫學的發展,衡量醫學質量的標準不再只是治愈率的高低,而是患者心理需求的滿意度和生命的質量。舊的醫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現代人的需求,充滿人文關懷的現代化醫院才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也符合患者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需求。
醫院人性化服務這一理念并不是由醫學模式轉變派生出來的新名詞,而是長期存在并伴隨于醫學發展的人文科學之中。醫療技術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而優良的服務和人性化的理念卻能使患者獲得良好的就醫感受,這也正符合了“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古訓。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 智慧服務 智慧服務平臺構建
一、智慧圖書館的概念
圖書館的發展是漸進式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伴隨著科技的創新和進步。隨著物聯網概念的正式提出并迅速波及全球,在圖書館界,繼復合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之后,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標志的智慧圖書館正在走進人們的視野。
自2009年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各種各樣智慧的概念,如智慧城市、智慧企業、智慧醫療等成為人們研究和描畫的重點。其中,智慧圖書館也概莫能外。
目前關于智慧圖書館的定義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表述,檢索近期的相關文獻可以發現,目前國內關于智慧圖書館的研究較多地與物聯網、云計算及數字圖書館、復合圖書館等概念相聯系。筆者認為,智慧圖書館是建立在物聯網和數字圖書館基礎之上的新型圖書館,具有物聯網和數字圖書館的雙重特征。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圖書館的技術基礎,人物互聯是智慧圖書館的核心構成,而實現由知識服務向智慧服務的提升則是智慧圖書館的精髓??梢哉f,智慧圖書館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即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提供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服務;而其內在特征是在繼提供文獻服務、信息服務、知識服務之后,提供以人為本的智慧服務,滿足讀者日益增長與不斷變化的需求。可見,智慧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服務技術提升、服務理念創新、管理形態轉型的一場革命。
二、智慧圖書館的構建
智慧圖書館是目前圖書館發展的最高級階段,是復合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發展成熟后的一種全新形態。智慧圖書館是在物聯網環境下,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以智慧化設備為手段,實現書書相聯、書人相聯、人人相聯,為用戶提供智慧化服務。智慧化圖書館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聯網技術、智能設施、智慧化服務,其構建可分為三個層面:物質層面、技術層面和服務層面。物質層面是基礎,技術層面是關鍵,而最能體現圖書館核心價值和服務水平的則是服務層面。三個層面互為支持,共同支撐起智慧圖書館的大廈。歐美圖書館界是智慧圖書館理念的率先提出者,而智慧圖書館的實踐也首先出現在歐美的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中。目前,國內外一些圖書館已經進行了智慧圖書館部分功能的嘗試,通過物聯網技術、無線射頻識別( RFID)提供圖書館智慧服務。例如,芬蘭奧盧大學圖書館于2003年提供的一項被稱為Smart Library的新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于2010年采用無線射頻識別 ( RFID)技術建設了一個無人值守的智慧圖書館,通過感應裝置實現用戶的身份驗證,自助借還機協助用戶完成無人值守的借還操作;上海圖書館率先開展了手機圖書館的移動服務;等等。物聯網與云計算,是從技術的維度出發研究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更應該重視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集群整合與協同管理,是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支撐下的泛在、便捷和跨越時空的高水平的智慧化服務,注重的是圖書館服務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三、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圖書館2.0與智慧圖書館體系都是建設在復合圖書館或數字圖書館的基礎上,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硬件及技術上。圖書館 2.0主要依賴 Web2.0技術,包括Blog、Rss、Wiki、Instant Message、Tag、Ajax等等,而智慧圖書館則主要依賴于物聯網、傳感技術和云計算機。因硬件和技術方面的優勢,智慧圖書館與圖書館 2.0相比能提供更高層次、更具個性、更加智慧的信息服務,但兩者的服務理念與內涵是一致的,都是以用戶為中心,以個性化服務為原則。
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應該是基于圖書館員智慧的知識服務,是基于信息資源的深度知識挖掘以及具有用戶需求分析功能的專家式的系統服務,是一種有品質、有價值、有內容的高層次服務??缕浇淌谠f: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是在不斷提升的,有三個臺階:一是文獻服務,二是信息服務,三是知識服務。這一路徑反映了服務從依賴資源、技術與工具到越來越依賴圖書館人的智慧。在智慧圖書館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臺階應該增加一個,即第四個智慧服務。
1、智慧服務的概念
智慧服務是建立在知識服務基礎上的,運用創造性智慧對知識進行搜集、組織、分析、整合,形成全新的知識增值產品,支持用戶的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并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服務。圖書館智慧服務關注的是通過知識產品的服務給知識用戶帶來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知識產品的增值,進而推動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2、智慧服務的特征
圖書館知識服務是智慧服務的前提和基礎,而圖書館智慧服務是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深化和升華,圖書館智慧服務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一是公共性,其服務是面向廣大用戶、社會群體和全人類的,是一種普惠范圍的服務;二是智慧性,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是在文獻服務、信息服務、知識服務基礎之上的智慧服務,圖書館充分發揮客觀知識的擁有者、整合者、啟發者的核心作用,幫助用戶在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創新知識、提升智慧;三是資源豐富性,圖書館必須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掌握豐富的信息資源,包括紙質資源、數字資源、網絡資源等;四是管理集群化,圖書館通過集群化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知識的共建性整合、集約式顯示、便捷性獲取、無障礙轉換、跨時空傳遞等;五是服務協同性,包括行業協同、地區協同、國家協同、全球協同等,在系統的頂層設計上整體推進,使資源由分散趨向集約、由異構趨向統一,克服資源在布局上各自為政、分散管理和重復建設的弊端,實現智慧圖書館的管理使命。
3、智慧服務平臺的構建原則
從信息管理與應用的角度來看,智慧圖書館建設可分為信息匯集、協同感知和泛在聚合三個階段。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的構建必須具有異構性、開放性、移動性、協同性、融合性等特點。在建設過程中必須關注用戶的實際信息需求,通過構建、整合各種信息資源、網絡平臺,提供讓用戶放心且安全的使用環境,使用戶能夠跨越時空、無障礙使用圖書館的資源,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各種信息需求。
(1)服務主導原則。在圖書館智慧信息服務體系的構建中,技術、資源和服務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的關系。技術是必備的手段,資源奠定了內容基礎,而服務是最終的結果。在物聯網和云計算環境下可以看作資源是為了用的,資源利用是圖書館服務的根本所在。技術是圖書館智慧信息服務體系的支撐,資源是智慧信息服務體系的核心競爭力。服務是智慧信息服務體系構建的根本目的,是智慧服務平臺構建的立身之本。
(2)資源集成原則。資源集成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技術基礎,圖書館需要借助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建立起文獻感知服務系統和整合集群管理系統。這里講的資源包括印刷型、數字型、網絡型各類載體的資源。資源集成就是在各個文獻信息機構、各類文獻之間建立起跨系統應用集成、跨部門信息共享、跨庫網轉換互通、跨媒體深度融合、跨館際物流速遞的服務與管理模式。例如, 2012年 3月成立的首都圖書館聯盟由位于北京行政區域內的國家圖書館、黨校系統圖書館、科研院所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以及醫院部隊、中小學圖書館和北京市公共圖書館共110余家圖書館自愿聯合發起成立。首都市民今后有望僅憑一張讀書卡即可瀏覽百余家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近期將做到:一館辦證、各館通用、一卡借閱、就近還書、一館藏書、各館共享、一館講座,各館轉播、一館咨詢、多館服務、與出版機構合作,推出優惠圖書。
(3)以人為本原則。在資源集成的基礎上,實現資源與人的時時相聯,其中既包括資源與館員的互通相聯,也包括資源與用戶的互通相聯。這是智慧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關鍵,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發展理念與實踐。如臺灣研制的智慧型圖書館和圖書定位系統,上海普陀區圖書館設立的圖書漂流自助亭等。這些表面看起來無人值守的圖書館,其自助服務是建立在前臺的服務機與圖書館后臺的集群網絡化布點、信息化管理、一體化物流的龐大的管理系統之上的。通過后臺強大的管理系統和集成化服務,實現了館員資源用戶的互通互聯,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滿足了用戶的信息需求,體現出圖書館服務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的原則。
四、結語
智慧圖書館為圖書館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愿景和新的希望,也為讀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滿足。盡管現階段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僅僅處于初始階段,一些嘗試也屬于試驗性的,但隨著RFID等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前景一定十分遠大。一是建立起用戶與館員多維的交互模式,圖書館服務也更加人性化、個性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二是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用戶信息的自組織和自主知識空間的構建,通過網絡技術、語義技術對原始數據進行語義抽取,構建行業或學科的宏觀知識空間和用戶特定的微觀知識空間。
參考文獻:
[1]王世偉.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新模式·智慧圖書館[J].圖書館建設,2011,(12): 1-5.
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加速了健康醫療領域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涌現,為人口健康信息化創造了廣闊的空間,也為衛生計生行業推進職能轉變、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浙江省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邱務土說,麗水市衛計系統以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為抓手,破除醫療信息孤島,共建互享優質健康數據資源,不斷開創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和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新局面。
示范項目背景
衛生信息一體化建設 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2012年原浙江省衛生廳《關于印發浙江省衛生信息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建立起省市縣三級衛生信息數據中心。目前,浙江省級平臺“一個專網”和“兩個基礎資源庫”的基礎架構已初步建成,并實現了與部分市縣平臺的數據交換。
在此背景下,麗水將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納入PPP項目,采取“市縣鄉村一體化”建設模式,統一規劃、統一建設,一步到位將健康信息服務輻射到村,并采取自建“健康云”的方式,搭建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云平臺及各大業務系統。
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峰分析認為,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是關系麗水全市民生的現代服務工程,它的實施可以顯著提高本市的人口健康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推動對社區居民的全程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服務,方便居民就醫,降低醫療費用;二是促進區域醫療協作的進一步加強和醫療服務模式的持續改進,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三是有利于對區域衛生資源的統籌規劃,以及對醫療衛生服務的監督管理;四是有利于節約政府衛生資金投入,提升衛生資金的使用效率。
示范項目概況
建設智慧健康惠民工程 實現醫療數據信息互聯共享
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信息中心韋煒介紹稱,該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是在現有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利用2~3年的時間,按照“市―縣―鄉―村一體化”模式,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到2017年建成“一朵云、一張網、一個中心、四大數據庫、四大標準規范、六大業務應用”,實現麗水市各醫療業務系統、相關部門數據中心和浙江省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之間的數據采集、交換和共享,實現醫療數據信息共享。
該PPP項目建設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基礎建設工程,包括人口健康信息專有網絡、人口健康信息云平臺、人口健康數據中心、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等;二是智慧健康工程,包括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區域檢驗、影像、心電、病理協同系統、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藥品管理信息系統、衛生計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等內容;三是信息惠民工程,包括居民健康服務平臺、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系統、健康養老信息服務、遠程醫療和網絡醫院等。
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的建設范圍涵蓋該市所有醫療衛生服務和管理機構的信息系統及配套基礎設施,具體包括全市各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33 家公共衛生服務機構、23 家公立醫院、193 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83個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項目建設期總體預算為1.41億元,特許經營期為11年,第二年開始支付購買服務費,支付期為10年,項目10年預算支出為1.7976億元。該項目實施機構是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示范項目進展
三大塊建設已接近尾聲 今年底完成所有項目
2015年9月,經過競爭性磋商,運盛(上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7家上市公司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的社會資本合作方,與麗水市國有出資人――麗水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組建項目公司,以“項目投資、開發和運營一體化+政府購買服務”的運作方式來實施該PPP項目。
2015年12月,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麗水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政府出資人)代表市政府與中標的社會資本方運盛(上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此后政府和社會資本方共同成立的項目公司為麗水運盛人口健康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公司享有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的特許經營權,通過融資、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麗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項目,提供項目投資、開發和運營等服務,并在特許經營期滿后將該項目設施無償、完好地移交給麗水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或麗水市政府指定的機構,并保證正常運行。
據韋煒介紹,目前該項目三大塊建設內容為專網、數據中心和軟件系統。其中全市布設了一張專網,1200個點位已經覆蓋完成;數據中心投入2500萬元,建成了兩個本地數據中心,目前正在測試,異地的備份中心正在建設;軟件系統方面,已經完成了一套健康檔案系統,對公眾開放預約掛號的公眾門戶網站、區域影像系統及微信公眾號已建成投入使用,社會反響良好;基層醫務人員工位系統也已完成。管理系統上,考核平臺正在建設,23家縣級以上醫院的系統接口建設正在進行,進度過半??傮w來說,該項目的建設已接近尾聲,整個硬件投入全部完成,軟件系統正在加緊補充完善,確保今年底完成全部工作。
示范項目成效
政府和社會資本方實現多贏 社會效益更為突出
麗水市財政局PPP項目中心主任張劍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該PPP項目在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下,引入市場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發揮社會資本方的運營與管理優勢,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供給效率,節省了財政開支,獲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張劍飛說,10年特許經營期間,政府付費總額為1767萬元,每年僅需支出176.7萬元,中標價不足預算控制價的10%。通過PPP模式運作,政府付費總額大幅降低,只用原來預算控制價十分之一的投入就撬動了一個優質項目。從運盛(上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供的財務方案可以看出,即使政府方面投入該項目的金額不足預算的10%,但是依靠運盛(上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強大的運營能力,仍能保證項目公司達到6%~8%的預期收益,從而實現經濟效益互利多贏的局面。
張劍飛說,該PPP項目所帶來的社會效益更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建立了統一的醫療資源平臺。在信息資源共享的條件下,通過統一的信息化平臺,消費者、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政府管理機構可以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賴的關系,并進一步降低成本,優化醫療服務資源配置。
二是實現信息協作與多方共贏。通過信息服務平臺,各衛生機構可以更便利地進行信息共享和分工協作。對醫療機構而言,方便了醫生診療;對科研機構而言,醫學研究獲取信息更為便利;對于衛生管理機構而言,在降低市民醫療支出的同時也減少了大型檢查設備重復投資造成的浪M;對公共衛生應急保障機構來說,能及時監控到異常及突發病例情況。
關鍵詞: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7-0121-03
經浙江省統一部署,作為國家第三批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之一,杭州市的市級公立醫院改革于2014年4月1日零時正式啟動,迄今已滿兩年。以下對改革情況進行簡要回顧和評價。
一、改革的主要內容
本輪杭州市級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實行藥品(不含中藥飲片)零差率銷售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改革探索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引導市級醫院優質資源下沉,逐步建立社區首診、雙向轉診機制;健全醫務人員薪酬體系和晉升體制;最終實現群眾得實惠、醫院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綜合改革目標。
二、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一)藥品(中藥飲片除外)實行零差率銷售,轉變了市級公立醫院成本補償機制
藥品(中藥飲片除外)零差率銷售是從真正意義上改變公立醫院成本補償機制的重要手段,改革后公立醫院的補償渠道由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政府補助三個渠道基本變成醫療服務收費、政府補助兩個渠道。為確保醫改的順利實施,降低對市級公立醫院日常經營的影響,價格改革前,衛生、物價、財政等各部門都做了大量的測算和宣傳工作,醫院和醫保系統均順利完成升級。
價格改革后,財政部門對醫療服務的供需雙方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一方面,提高參保人員的財政補助標準(見表1),同步調整醫保政策,基本醫療保險按調整后的醫藥服務價格執行,盡量降低價格調整產生的社會影響;另一方面,主要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直接投入(見表2)來補償市級公立醫院減少的藥品收入,使之綜合補償率達到92%,其余8%由醫院通過提高管理水平自行消化。
(二)適當上調醫療服務價格,體現了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在“以藥補醫”機制下,公立醫院的醫藥服務價格、價值長期背離,藥品價格虛高、醫務人員技術服務價格偏低,價值扭曲現象嚴重。因此,杭州市市級公立醫院在執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的同時,對體現本地醫療技術特色的服務價格予以適當上調,主要涉及四個類別:診查、護理、治療及手術項目(見表3)。以上服務價格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初步扭轉了價值扭曲現象,提高了醫護工作者的積極性。
(三)醫改后市級公立醫院日常業務保持平穩,收支結構有所變化
本輪醫改后,市級公立醫院的日常業務保持穩定,但醫療支出的增長幅度高于醫療收入的增長幅度,收支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從收入結構看,醫改后藥品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而非藥品醫療服務收入的比重上升。以杭州市四家業務量最大的市級公立醫院為例,醫改后一年醫療收入(含藥品)46.99億元,較改革前一年增長了9.69%;其中,藥品收入下降了14.62%,而不含藥品的醫療服務收入增長了38.56%,兩項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重次序發生顯著變化,藥品收入不再是醫院的最大收入來源(見表4)。
從支出結構看,藥品支出比重下降,人員經費支出、衛生材料支出的比重有所上升。同樣以上述四家醫院為例,醫改后一年醫療支出47.83億元,較改革前一年增長了14.23%;其中藥品支出下降了3.67%,衛生材料支出增長了27.61%,人員經費支出增長了37.76%。雖然2015年的醫療支出中,藥品支出的占比依然居首,但已明顯下降,預計未來人員經費支出將成為市級公立醫院最大的支出項目(見表5)。
(四)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群眾就醫負擔有所減輕
取消的西、成藥品差價占原藥價的15%左右,病人配藥的花費大幅下降,加上醫保等部門加強了對醫藥費用的審核監管,雖然部分醫療服務價格有所上調,但病人的就醫成本沒有大幅增加,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2016年初杭州市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市級公立醫院的門急診人均費用和住院人均費用都持續下降,確實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惠,減輕了就醫費用負擔。其中,2014年作為醫改第一年(當年4月實施),門診人均費用和住院人均費用同比分別下降了0.24%和1.55%,而2015年同比分別繼續下降了2.31%、1.83%(見表6)。
(五)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逐步構建分級診療體系
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務人員下基層的“雙下沉”工作以及“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可以讓病人在基層衛生機構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減輕大型公立醫院的門診壓力;同時也為市級公立醫院帶來新的優質病源,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用于解決疑難雜癥、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從上述4家醫院改革后的門診、住院工作量看,醫改當年和醫改后一年門急診人次同比分別下降了2.48%、0.14%,出院人次則同比分別增長了11.93%、4.53%(見表7)。與此同時,主城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門急診總量卻明顯上升,僅2015年門急診量就增長了6.94%,社區簽約病人的就診率達到61.09%。由此可見,隨著優質資源下沉、分級診療的逐步推進,對病源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市級公立醫院的門診壓力有所減輕,而住院工作量有所增加。
(六)依托智慧醫療優化診療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病人就診體驗
作為一項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的便民服務,智慧醫療的推進大大減少了病人的候診時間。截至2016年初,全市已有超過500萬人開通了智慧醫療服務,市級醫院診間平均結算率超過了70%,24小時自助掛號機平均使用率超過了82%,每個病人在醫院內就醫的時間至少縮短了1小時,大大改善了就診體驗。
綜上所述,隨著綜合醫療改革的深入推進,公立醫院原先扭曲的成本補償機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醫護人員的勞務技術價值得到重視。同時,新的醫療技術、醫療項目獲得鼓勵和保護,傳統特色醫療服務項目也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市級公立醫院應適應醫改帶來的新變化,緊緊圍繞國家醫改的目標,努力調整結構,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在醫改后釋放更大的活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云計算;醫院信息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6.149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計算機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地發展與進步,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與網絡技術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同時,在新醫改的深化發展中,信息化建設成為醫院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作為適合醫院發展需要的云計算技術也逐漸被關注和應用。
1云計算技術簡介
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方式,它按照計算機或者其他設備的需求,基于互聯網的基礎,把以共享軟硬件信息和資源的形式,為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提供服務,作為人類智慧進步的結晶,云計算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不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其好處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安全,云計算可以提供最安全、最可靠的數據存儲中心,使用戶不用擔心病毒入侵、數據丟失等麻煩;其次,方便,云計算對用戶端設備的要求較低,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再次,共享數據,云計算可以輕松的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應用和數據共享;最后,無限可能,云計算可以給用戶提供幾乎無限多的可能[1]。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計算方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隨著云計算項目的建設和籌備,其運算能力、發展規模、覆蓋面積等會逐漸增大,使用者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利用云計算實現資源共享,減少成本,是醫院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2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未能充分的實現資源共享。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程的深化與發展,我國的衛生行業逐漸壯大和發展。在衛生行業處于建設階段的情況下,作為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特殊服務機構,醫院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形勢,而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則嚴重影響著醫院的健康發展,因此,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質量是醫院發展的前提。但是,由于醫院信息標準和編碼混亂,應用軟件不能及時開發、更新,致使醫院的信息標準不能規范和統一,獨立的醫療機構具有不同的信息系統,難以充分的實現資源共享。
2.2系統規劃不合理。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和完善過程,因此,利用云計算建設信息化,需要系統的規劃。醫院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進行整體的規劃,還需要調查和研究醫院各個部門的業務,但是,由于許多醫院為了更快的建設好信息化,沒有能夠綜合考慮醫院各個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只建立了獨立的信息系統,致使醫院數據庫里的資源混亂、復雜,進而影響了醫院信息化的發展。同時,醫院原有的信息系統被替換和取代,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不利于節約醫院的資金成本。
2.3專業人員不足。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限制因素之一,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會給不同地區的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水平等帶來一定的影響。另外,有些醫院的工作人員不能夠積極的與時俱進,沒有足夠的工作能力,不能很好的使用系統,給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造成負面影響。
3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3.1整合有限的醫療資源。目前,難以實現資源共享是制約醫院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利用云計算加強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有效的整合醫院的醫療資源,取得資源共享的良好結果。云計算具有方便、快捷、專業性低等特點,因此,通過云平臺把所有信息資源存入到云端,可以把資源的使用者聯系起來,經過使用者的授權,醫生可以詳細的看到使用者的病例,進行遠程治療,既節約了彼此的時間,又可以給其他患者提供及時的服務。同時,利用云計算集中數據,可以高效整合醫院有限的醫療資源,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的發展。
3.2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醫院是一個特殊的服務機構,既具有社會效益又要追求經濟效益,尤其是在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醫院的健康發展更是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因此,通過云計算,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體系,高效整合醫療資源,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是提高醫院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云計算技術使用范圍廣、覆蓋面積大,使用群體龐大,醫院不需要特意花費資去購買,只需要繳納少量的必須費用,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服務,極大的節約了醫院的資金投入。另外,云計算可以根據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定制服務,很好的避免了重復開發,節約了醫院的營運成本[2]。
3.3提升醫院的服務水平。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醫院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利用云計算建設信息化,提升服務水平是醫院發展的前提。云計算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醫院系統中的問題,高效整合醫療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幫助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云計算不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操作者可以快速的掌握其使用方法,并依靠云計算技術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取得較高的工作效率,從而提升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的進一步發展。
4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云計算會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利用云計算建設信息化,是醫院發展的必要手段。在實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醫院需要認識到云計算的優勢地位,利用云計算整合醫療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推動醫療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3]。
參考文獻
[1]孫瑛,朱劉松.淺析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雜志,2014,(07):660-661+666.
[2]焦一.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