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2 11:34: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現代化的含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研究者們認為。其基本含義是從新時期的視角對農業現代化的內涵作出了種種不同的界定。
(一)過程論
有人認為,農業現代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大趨勢,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就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也有人認為,農業現代化是傳統農業過渡到現代產業的多層面演進過程。
(二)技術論
有人指出,所謂農業現代化。簡單地說,就是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社會化。有人闡釋為,現代農業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手段和裝備進行生產,運用現代科學的理念及方法進行經營和管理的農業是生產率和社會化程度較高的農業。
(三)生產方式論
有人認定,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也有同志認為。農業現代化即指發達的現代農業或現代農業的更高層次。從宏觀要義上講,農業現代化就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力與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關系的總和。
(四)綜合論
有人指出。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要實現六個方面的現代化:農民生活消費現代化,農業經濟結構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資源環境現代化。有人認定,拓展后的農業現代化內涵,包含業產業現代化、農業環境現代化和農業主體現代化三大塊。也有人認為。農業現代化主要是把農業作為一個地域的產業部門整體的并體現高效益的現代化;是一種具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綜合意義的現代化。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提出,農業現代化不僅僅是一個現代生產要索引人或技術進步的過程,同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要素優化配置的過程或制度創新的過程。
二、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歷程
中國50年來農業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1958年)為農業蓬勃發展的階段。
第二階段(1958年-1966年1為曲折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1967年-1977年1為農業長期停滯徘徊階段。
第四階段(1978年至今1農業快速發展階段。
三、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障礙因素分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盡管改革開放20多年來,農村和農業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由于受各種條件的制約,無論在發展規模、發展速度、勞動生產率,還是在經濟效益、貢獻率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農業現代化的道路艱巨而漫長。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礙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層面的因素。
(一)農村體制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順利進行
1.城鄉二元結構的阻礙,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2,農村土地產權關系的制約,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體制性因素。
(二)農業生產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1.生產手段落后。
2.勞動對象破壞嚴重。
3.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
4.農業科技基礎薄弱。
(三)農業市場化程度低、經濟結構不合理與農業現代化要求偏差較大
1.農業市場化程度低。
2.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低。
3.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
四、關于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戰略對策
(一)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原理
對于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基本原則的確定,專家們的看法日趨理性。有人認為,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三大原則:一是把握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方向。二是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三是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有人還強調了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慎重原則。
(二)我國實施農業現化的相應對策
三維目標是學科教學的基本目標,也是歷史有效性教學首先要考慮的基本目標。筆者認為,一堂歷史課有沒有效,主要的依據還是看是否實現了三維目標,即課本的基礎知識是否落實?學習方法是否掌握,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學生的情感認識是否得到了升華?下面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一課為例作具體的探討。
一、基礎的落實與知識的運用
基礎知識的落實主要包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靈活運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一課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以下基礎知識: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成就。為了落實基礎知識,我作了以下嘗試:
1.課前質疑。學生在一堂課上不可能時時刻刻集中精力,特別是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歷史課本他們都能看懂,上課就容易開小差。課前指導學生預習,質疑課本,提出問題。在課堂上,當老師講到學生不理解的地方,他們就會集中精力,從而提高學生聽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課文中涉及了經濟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等較為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先對這些概念進行解釋,然后要求學生根據經濟體制的含義發現農村和城市原有經濟體制的各種弊端;根據經濟體制改革的含義解決農村和的主要內容,這樣有利于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有效理解。
3.對基礎知識的歸納整理。課后讓學生填提綱,形成完善的知識系統。提綱的結構分四個方面:改革開放之因、改革開放之策、改革開放之果和改革開放之續。通過對提綱的填寫,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還有利于形成本課的知識體系。
4.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通過實戰會考和高考的相關試題,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有效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方法的掌握與能力的提升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力爭讓學生掌握以下學習方法,有效提升以下能力:
1.社會實踐的方法和能力。為了加深學生對改革開放歷史的認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充分開發和利用地方歷史,在講課前,我把研究對象定格在廣西玉林市,分別選取玉林新農村試點村太陽村、玉柴集團和玉林對外交往情況,讓附近學生針對上述三個問題開展廣泛的實地調查研究,掌握實地調查的方法,有效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2.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在講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格局時,我把學生調查到的有關改革開放前的玉林太陽村、玉柴集團和玉林對外交往情況整理成三則材料,讓學生以經濟學家的眼光,用醫生的診斷方法,分別為改革開放前的玉林太陽村、玉柴集團和玉林對外交往情況寫一份診斷書。
3.合作學習和探究的能力。考慮到學生對醫生的診斷方法不熟悉和不理解,我讓學生“會診”,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三、認識的提高與情感的升華
簡單地說,要完成情感認識的升華與知識傳授相結合,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首先,以知識激起情感,形成學生的外部情感體驗。其次,以學生情感體驗為基礎,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做出價值的判斷,形成相應的價值傾向,表現出肯定或否定的態度,并在情感上確信其價值的存在。最后通過情感和知識相互交融來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目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力爭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提高和升華學生以下的情感認識:
1.物質提高的享受。課前通過“結婚三大件”的變遷讓學生充分感受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提高的享受。
2.政治民主的享受。通過對農村和原因及結果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舊的經濟體制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是阻礙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因素。
一、農業產業化要求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一)農業產業化的含義及實質
農業產業化概念在1993年剛提出的時候,被賦予了三種含義:一是作為一種發展戰略。1992年,黨的十四大作出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于是,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業便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二是作為一種改革思路,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脫節問題;三是作為政府轉變職能,發揮市場組織者作用的一種范式,以達到政府培育市場,市場引導生產,生產適應市場的目的。
目錄
一、農業產業化要求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一)農業產業化的含義及實質
(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意義
(三 )農業產業化的傳統組織形式
(四)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作用
(一)我國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
(二)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作用
三、農業產業化與合作經濟組織結合的方式
(一)兩者結合的可行性
(二)兩者結合的紐帶及利益分配方式
(三)農業產業化與合作經濟組織結合的具體模式
四、農業產業化與合作經濟組織結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寒假回家,回到這熟悉的山村,所感受到的,是中國農民的生存的苦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深層次苦難。
歷史五千年,生活在底層的農民隨之苦難了五千年。生產力的進步,國家機器也會隨之完善,會加重對農民的剝削。中國的農民自古只是生存在僅能保命的邊緣,而無法享受到社會進步所能帶來的福利。一遇天災人禍即無法生存。這種生存所帶來的苦難是難以言表的。時至今日,生存的問題已然解決,可步入中西部的農村,在那種看似幸福的生活狀態下,隱藏的,確實另一種苦難,一種精神缺失的迷茫痛苦。在春節的歡笑聲中,似乎,也在夾雜著那一份痛楚。
社會的發展,個人的成長,已然徹底打碎了農村的生活秩序,在新的狀態沒有形成之前,這些農村所呈現的,是混亂,迷茫所帶來的痛苦,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帶來陣陣痛苦,可這種痛苦,卻都加在了本就經歷了太多苦難的中國農民身上。中西部的農村,大部分的村民會外出務工,在這種社會大變革的狀況下,窮苦的農民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背井離鄉。或許自古對于農民而言,讀書也是改變命運的方式,但在教育資源嚴重缺乏和父母常年不在身邊,農村的孩子,又有幾個能夠好好讀書,一個小村,能出幾個大學生?背井離鄉,妻離子散,這不是小說,是凄涼的現實,生存的壓力,強迫你必須去接受。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堅持土地公有制和嚴格尊重農民的土地使用權,不僅是我國社會安定和發展的根基,也是從實際出發,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制度創新的必要條件。因此,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在此基礎上,提倡農民土地使用權依法、自愿、有償流轉,積極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土地流轉是“三農”工作的“牛鼻子”,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都離不開土地流轉。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站在推進現代農業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統一思想認識,把握有利時機,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加快土地流轉,實現土地資源、生產要素、生產方式和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為基礎,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積極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二、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農業現代化必須由高素質的農民這一主體來推進,農民作為現代化的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自身首先必須現代化。沒有農民自身素質的現代化,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不可能的。農業不僅要依靠現代工業裝備及先進科學技術,而且還要依靠先進管理手段在農業上的應用,這些都要由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來實現。反過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必然要求農民素質的提高,以使之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因此,農業現代化與農民素質提高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農民現代化本質上是把農民從傳統人變為現代人的過程,是包括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是農民綜合素質提高的過程。提高我國農民素質,一是要加強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繼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中等教育,引導農村教育與市場化接軌;二是要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把農村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中國特色的農民文化,加速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加強文化功能對農民的嵌入,強化農民的文化能力,以適應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需要。
三、加快農業科技發展
生產技術科學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動力源泉。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就是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不斷提高科技的轉化率和貢獻率,從而增加產品產量,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品安全。加快我國農業科技發展,一是要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逐步完成對現有農業科技機構的合理布局和學科設置的戰略調整,優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強化科研與開發、推廣隊伍建設,逐步形成隊伍精干、管理有序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二是要大力扶持重點農業科技院校,培養一大批適應時代要求的農業科技人員,并適度干預市場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地區、學科配置,形成合理、有序的農業科研隊伍結構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三是要協調跨區域間的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自然優勢和市場、勞動力等區位優勢,確定區域農業科技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技術,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地帶和集群,促進我國農業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四是要加大農業技術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研發投資力度,盡快建立國家農業技術標準和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以及相應的管理、認證和監測體系,規范農業生產、產品貿易和加工流通體系,為農業科技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努力方向。五是要大力加強科技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提高農民自覺接受和運用科技的積極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廣的市場化、產業化經營。要培育優質、高產、專用品種,推動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產品加工技術,大力提高農業后續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開發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大力推動農業高新科技產業化;發展創匯農業技術,努力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四、有選擇、有步驟實行農業機械化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一直把實現農業機械化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從我國耕作制度復雜、勞力眾多,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實際出發,國家多次調整了農機化政策,提出了有步驟、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方針。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必須實行機械化、半機械化、手工工具并舉,人力、畜力、機電動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各地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推廣適宜技術和機具。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力手工勞動,在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中大面積采用機械化作業,從而降低勞動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理論上講是這樣,但在山區、丘陵地區,由于土地面積較小,限制了機械化的應用,甚至無法利用機械。因此,為實現土地大面積機械化規模經營,在不改變現有的農村家庭承包經營體制前提下,必須對土地等要素進行適當的整合,大力推行農戶土地經營權的租賃、轉讓和入股聯合等改革措施。現階段,我國應把機械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中心環節,本著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走有選擇、有步驟的農業機械化道路。
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是指農業生產單位或生產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特點,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條龍綜合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過程。可以說,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一方面,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又促進了農業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當前,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形成的諸如“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專業化生產模式,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如一些加工企業、公司實體和其他組織,憑借自身的資金實力和現代人才基礎,致力于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以當地主導產品或特色產品為依托,上連市場,下連農戶,開發出價值很高的系列產品,以產品開發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這些產業化模式推廣開來,要切實加強調查分析工作,研究其推廣的可行性,盲目引進某一模式往往會導致失敗。
六、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農業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和經營管理效率。它要求在農業領域全面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之滲透到農業生產、市場、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具體環節,加速傳統農業改造,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業生產力水平,促進農業持續、穩定、高效發展。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催化劑,對于按市場機制和市場需求決策農業、操作農業具有基礎性作用。農業信息產業化是發展“一優兩高”農業的需要,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需要,是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的需要,是農業信息部門轉變職能、自我發展的需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傳統農業,把農業發展推到更高階段,實現信息時代的農業現代化。因此,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建立農業產業化信息支持系統。這樣,才能有效地將市場———政府部門———龍頭企業———農戶聯系起來,滿足農戶、龍頭企業的生產技術、投入要素、產品價格等信息需求,才能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高速有序發展。
七、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
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加快前兩者進程,可以為后者提供豐厚的資金、技術、物質裝備等保障和支撐;而加快后者發展,則可以為前兩者提供豐富的農產品、土地資源、勞動力和廣闊的農村市場。以工業化帶動和提升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方向發展。導入工業要素,打造優勢產業,是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環節。如利用苧麻、蠶繭、棉花、林木、秸稈、蘆葦等,加大工業的介入力度,形成強大的一條龍纖維產業開發群體,其帶動農業的功能是可想而知的。我國農村食物資源十分豐富,各具特色的糧、菜、瓜、果、茶、藥、肉食、蛋類、淡水產品等應有盡有。如果在工業化推進中,各地選準特色項目,導入高新技術,在系列加工上廣而又廣、精而又精,必定帶來工業和農業的雙贏。我國農村飼料資源特別是大量的秸稈有待開發利用。如果工業化介入有力,形成各種類型的飼料品牌,滿足各種養殖企業和千家萬戶的飼養需求,將會帶動畜牧業的大發展。應結合農業發展特點開發制造業,包括科技、環保、加工、包裝、貯運裝備業,農業設施裝備業,防災抗災裝備業,智能化信息農業裝備業,以及各種類型的農業機械制造業,為整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推出新的裝備產品。需要注意的是,對這些產業和產品的開發,務必根據各地工業特點和農業優勢而定,通過對工業和農業要素逐項盤點、篩選、評估論證、定性分析、量化預測,確定其產業重點。走城鎮化道路,是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根本途徑。在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農民在已有城鎮就業遷徙到城鎮定居;另一條是一些有條件的鄉村發展為城鎮,農民就地就近轉業從事工商業,變為城鎮居民。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主要是針對第二條途徑來說的,即重點放在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上,使之成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發揮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作用,在區域逐步構建出一個城鎮化體系。這是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過去幾十年,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因此,以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就需要把以農村土地主體的農民市民化,將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非農化,從而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鎮化進程同步推進。農民的減少,可以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有利于土地集中經營,提高機械化水平,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對村莊進行科學合理規劃,節省土地,建設基礎設施齊全、公共服務有保障的新農村、新社區。
關鍵詞 二元結構 發展中國家 城鄉問題
中圖分類號:F113.1 文獻標識碼:A
一直以來,我國城鄉發展不均衡突出。而城鄉問題終歸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即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產業結構轉換和工業化過程中,由于部門間的差異、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等導致的經濟兩極分化現象。
1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及評述
1.1基于供給角度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及評述
阿瑟?劉易斯首次提出了發展中國家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模型。他認為發展中國家存在傳統農業部門和以現代化方式生產的資本主義部門的二元經濟結構。只有當現代工業的大力發展才能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充分轉移,實現經濟從二元變為一元。
費景汗―拉尼斯二元經濟結構模型將二元結構歸結于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的并存,證明了伴隨勞動力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不僅可以獲得經濟發展而且可完全實現商品化。
戴維?喬根森認為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將轉移到工業部門。轉移的速度取決于農業剩余的增長速度和工業部門的技術進步狀況,勞動力增長越快,經濟也就增長越快,最終完成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
上述理論未考慮現實中發展中國家城市工業部門本身的失業問題以及在農業生產較為發達的地方,農業勞動者工資水平并非不變的現實。喬根森雖否定了劉易斯、拉尼斯和費景漢理論的剩余勞動假說和固定工資觀點,但其過于注重供給的作用以及分配向儲蓄階層傾斜,忽視了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對農業物質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業等問題。
哈里斯―托達羅模型認為當預期的城市工資收入和農村的工資收入不一致時,勞動力就會在農村和城市間轉移,直到兩者工資水平趨于均衡,轉移才會停止。該模型開辟了二元經濟的新古典傳統的道路,把農村和城市部門分開,進而分析勞動力遷移對農村和城市的產量、收入與福利的影響。其政策含義為發展中國家要消除二元經濟不能單純強調通過城市化來實現。
赫勒?邁因特提出了組織二元結構理論。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結構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表現在組織上,要消除二元經濟結構就必須改變二元組織、制度、政策結構。該模型說明在發展中國家二元性是一個普遍現象,并不僅是現代工業和傳統農業并存,更多體現在現代經濟與小農經濟的并存。
楊小凱理論認為二元經濟結構是專業化分工不斷演進的結果。只有當發展中國家的交易效率充分提高,勞動分工得以充分拓展后二元經濟結構才會趨于消失。該理論最突出特點是明確提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會長期存在城鄉居民收入的二元性問題;要消除二元經濟結構,必須從提高農業的生產力入手;若以消除城鄉收入差距為目標的話,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是必要條件。
1.2 基于需求角度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卡爾多是第一位從供需兩方面分析工業和農業兩部門相互依賴的經濟學家,他在考察有效需求對工業部門的增長的影響時,假定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就工農業間進口彈性、貿易條件進行探討,最終得出在工業化發動階段過后的加速發展階段中容易出現經濟結構變動。該模型對勞動力供給、轉移限制等假定過于嚴格,不符合現實;此外發展中國家也并非必然存在嚴重有效不足現象。
拉克西特從農業和非農業部門進行研究,重點考察了農民和城鎮居民支出結構影響農業和非農業產出水平,得到非農部門的產出水平由農業市場剩余和非農居民對農產品的消費傾向決定;非農部門的就業水平由城鄉居民的工資差距、三個階級對農產品的消費傾向以及農業部門的生產條件決定。政策含義為自發性支出的調節影響投資水平,保證市場出清以獲得最大的產出和就業水平;但發展中國家的最優投資水平一般很小,可能導致追求收入和就業最大化的短期目標和快速經濟增長的長期目標可能產生沖突,沖突的協調又必然改變其它約束條件使得上述理論實用性和可行性不強。
2對我國的啟示
2.1 確立城鄉協調發展戰略,克服城鄉矛盾
在城市化進程上可采取城鄉結合、上下結合、大中小結合的多途徑綜合模式;突出部門與地區的比較優勢并致力于發展區際貿易,同時針對落后區域和農村地區培育技術創新的趕超意識。
2.2健全要素市場的有效調節功能,促進積極的結構轉變
我國在加快城市化的同時必須逐步消除阻礙城鄉要素流動的各種障礙, 深化城鄉體制改革實行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消除人為的城鄉分割,增加城鄉人口流動;減小城鄉資本外部性差異過大給勞動力配置和其他要素流動造成的低效影響。
2.3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本積累的增加
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政府在加大對基本建設投資等措施的投入同時要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拓展貸款領域、資本市場,切實防范和化解農村金融風險以消除金融壓制現象以解決農業的資金短缺的問題。
2.4 加強農村教育投入,形成人力資本
提高免費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質量,搞好職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人口素質,促進科技知識在農業中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增長。
2.5 增加農民的收入,完善農民社會保障制度
通過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加快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上,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扶植力度等措施增加農民的收入,完善當前農村以 “五保”制度、農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體系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引導其消費,增加其有效需求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打破二元經濟結構。
參考文獻
[1] 譚崇臺.發展經濟學[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
[2] 普蘭納布?巴德漢,克利斯托弗?尤迪.發展微觀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產業集聚區以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規劃,正逐步凸顯出助力河南經濟騰飛的良效。
但與一些沿海地區不同,河南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不能以降低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特殊角色,要求全省必須以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經濟發展的前提,農業現代化必須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四化同步”。
為國保“糧”,注定了河南須負重前行,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必然要比其他多數地區更加理性和穩健,決策者也必然需要深刻的洞見和大局觀。為此,《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專訪了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郭庚茂指出,河南的經濟發展還尚存一系列自身難以克服的瓶頸障礙,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擔“中原崛起”重任
《財經國家周刊》:你在多個場合提到要籌劃好“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實踐工作,具體有哪些想法和規劃?
郭庚茂:河南省是擔負著中原崛起大任的重要省份之一,尤其是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以及多次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與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休戚相關。
多年來,河南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已經呈現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態勢。但是,河南現階段的發展還存在一系列自身難以克服的瓶頸障礙,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首先,河南是人口大省,這意味著實現小康目標、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任務非常重。
其次,河南是農業大省,保障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基礎,是首先解決1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同時,河南還擔負著為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必須具備全局觀。
第三,從工業基礎的角度看,河南是能源原材料大省。這就面臨兩方面壓力:一是金融危機以來,各地經濟發展增速均有所下滑,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并繼續轉型升級、調整結構,這個任務很重;二是河南的資源環境矛盾特別突出,需要走出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針對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弱、人均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根據十提出的為貫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我們對關系河南未來發展的十個方面的重大問題開展了專題研究,明確提出發展仍是解決河南所有問題的關鍵。唯有緊抓發展不放松,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原崛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此,我們提出了打造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四個河南”的理念,以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兩項建設”,由此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各方面工作再上新臺階。
《財經國家周刊》:具體到人口大省、農業大省、中部地區發展中省份的特殊角色,河南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中央和地方各有哪些具體措施?主要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盡管這些年在調整結構、承接產業轉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民眾生活水平等方面,河南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上述省情還未根本改變,諸多矛盾已成為僅靠河南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的瓶頸和制約,亟待整個大環境的深化改革。因而在“四個河南”中,我們把打造“富強河南”作為抓手。而打造“富強河南”,則首先是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把國家批復河南的三個戰略規劃實施好。
第一個是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主要是解決自身的吃飯問題、農業支撐問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個是中原經濟區規劃,旨在解決傳統農區如何走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協調同步的科學發展路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問題。
第三個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這是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主要是解決內陸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構建對外開放平臺,打造戰略突破口、核心增長極的問題。
我們針對性地確定了“三個一”基本對策,即通過擴大開放來促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一舉求多效”;通過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來創造需求,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一發動全身”;通過優化軟硬環境、創造優勢,進一步打通發展路徑,“一優帶百通”。實際上,就是通過改革的辦法、開放的途徑,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和障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為國保“糧”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農業大省,河南的農業產業建設和創新對全國其他地區起著示范性作用。對此,河南省提出了建設現代化農業的“三個工程”。目前,這三大工程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情況如何?
郭庚茂:河南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認真思考如何穩定耕地面積,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當下,我們正著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態農業發展這三大工程,通過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和規模化經營來提高農業收益。
首要推進的就是高標準農田“百千萬工程”,它已成為現代農業糧田建設的關鍵。這項工程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就是百畝以上、千畝以上、萬畝以上的農業規模經營,實現糧田生產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第二層含義是實現旱澇保收,克服自然因素對農業的影響來穩產穩增,將多種技術措施運用于避免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困境;第三層含義,就是通過規模化經營,讓糧食生產從不計成本、自給自足轉變為市場化、產業化經營,解決農民增收問題。
先規模化再產業化,就能創造出新型農業組織和職業化農民,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
第二個工程是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是解決經濟作物和其他多種經營的一個抓手,以“龍頭企業+合作社”來帶動農戶形成產業鏈,在茶葉、畜牧、花卉種植等多領域形成新型產業集群,加快農業產業的發展和提升。
第三個工程是都市生態農業工程,主要在大城市的郊區實施,不但能補充城市居民的“菜籃子”,還能鼓勵發展城市之間的綠色農業,發展生態工程,同時還給城市居民提供出觀光休閑的好去處,也能讓農民進一步增收。
上述三大工程不僅已上升為全省農業發展的首要工作,也成為了富強河南的頭等大事。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河南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承擔了重要責任。河南如何確保完成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達1300億斤的目標?
郭庚茂:我們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要保糧食,解決自身的農業支撐、農業基礎問題,保證自身的糧食需求;二是為國家保障糧食安全做出貢獻。這些年,河南的糧食生產已充分得益于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等一系列機制保障。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6000萬畝高標準糧田,設計產量是每畝年產2500斤,由此達到2020年生產1500億斤的水平,在實現國家1300億斤目標后,我們還能有200億斤的保險系數。
近幾年,河南的糧食產量在站穩了1100億斤的高起點上,還連年創造新紀錄:2011年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達到1108.5億斤;2012年再創新高,達1127.7億斤;2013年達到1145.8億斤,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目前,河南糧食總產量已達全國的1/10,小麥產量達全國1/4,不僅保證了全省1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還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產業集聚區挑大梁
《財經國家周刊》:中原經濟區建設是河南推動科學發展的一大亮點,跟沿海地區的工業化、城鎮化之路相比,如何走出一條獨具河南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具體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富強河南的第二大舉措,就是中原經濟區建設。
這其中包含了兩個含義。
一是通過中原經濟區走出一條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科學發展之路。這即是說,部分沿海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的完成,是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但中部地區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要以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前提。
第二層含義是,建設中原經濟區之所以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原因之一便是為解決傳統農區如何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并跟全國同步實現小康,戰略意義重大。
具體說來,我們根據省情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的建設,著力培育產業集聚區這一科學發展的載體,強調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這三大體系的建設。
其中,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省推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主要抓手。
河南從2008年開始謀劃建設產業集聚區,短短幾年時間,建設了180個工業產業集聚區和一批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不僅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也日益成為河南實現轉型發展的新載體和突破口。
《財經國家周刊》:目前產業集聚區建設遵循哪些原則?進展如何?如何實現與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科技創新體系這三個體系的融合,真正打造河南式中原經濟區?
郭庚茂:產業集聚區規劃是一個統一概念,首先要做到與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密對接、精確套合,我們稱之為“三規合一”。
“三規合一”不僅能實現依法依規地推動企業(項目)集中布局,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和資源集約利用,還能以產業集聚來壯大城市發展基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和承載能力來進一步支撐產業發展,進一步形成工業化、城鎮化良性互動的機制。
此外,我們還對產業集聚區建設提出“四集一轉”的核心要求,即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服務功能集合構建和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首先,產業集聚區建設必須遵循工業化規律,企業和機構必須從滿天星式發展轉變為集中布局,進而形成一系列配套體系,即“四集一轉”中的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產業也好、企業也好,發展都需要講求規律,聚集起來形成相互配套的專業分工體系,交易成本自然會降低。
其次,資源集約利用包括土地、水、大氣等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等。服務功能集合構建,則是指咨詢服務、倉儲物流、產品展銷、工人培訓等一系列服務都要向社會化轉變,帶動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四集一轉”是我們河南的創造性提法,將其與“三規合一”充分結合,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才能更加快速有效。
除此以外,產業集聚區還要遵循“產城互動”原則,解決內生動力、擴大消費需求。
眼下,各地都在推進城鎮化建設,而科學健康的城鎮化必須是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推進。因而,我們運用產業集聚區的概念來帶動勞動力轉移,再用這兩者的聚集來帶動人口向城鎮聚集,又用城鎮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服務功能來支撐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讓工業化和城鎮化充分良性互動。由此,就能避免城鎮化過程中要么造空城,要么造貧民窟的歷史教訓。
目前,河南已經建成了少數開放平臺,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陣地,農民轉移就業的主渠道效應已經開始凸顯。有些地方實踐得很不錯,每個縣都有個產業集聚區,不僅走出了工業化道路,也走出了城鎮化的健康發展之路。
河南式城鎮化
《財經國家周刊》:十和三中全會都強調了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具體到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布局和實踐的思路是怎樣的?
郭庚茂:與十和三中全會的精神一致,我們的城鎮化思路是“核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周邊”,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鎮網絡化、開放式的布局。
在我來河南擔任領導之前,河南的區域發展強調板塊建設,鄭汴洛一塊,伏牛山一塊,黃淮四市一塊,豫北一塊。但現在,我們更強調大城市的核心帶動作用,依靠交通線來串式發展,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城市發展格局,更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例如,以鄭州為核心的城市群未來就會成長為一個都市圈,與我們早前提出“一極兩圈三層”的說法相契合。然后,還能以商丘為中心再形成一個圈,將都市圈的形態擴大到省轄市甚至縣城,大圈帶動小圈發展,形成良性的未來城市形態。
通過核心帶動、軸帶發展后,每個可作為中心的城市都可成為結點,形成一環套一環的格局,便于城市之間相互帶動,以網絡式、開放式來形成整體優勢并相互借鑒。再跟產業集聚區和我們已有的“米字型”高鐵框架相結合,現代城市的雛形便能逐漸顯現。
《財經國家周刊》: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城鄉統籌在其中顯得尤為重要。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和傳統農區,在“人”的城鎮化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郭庚茂:新型城鎮化必然涉及城鄉統籌問題。無論城市如何發展,城鎮化率如何提高,河南省始終面對數千萬大量人口的城鎮化問題。即便城鎮化率提高到70%,河南仍擁有3000多萬農民,因而如何克服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是我們的特殊任務。
城鄉一體化首先要在公共服務水平上消滅城鄉差別,實現均等化、公平化,縮小城鄉差距,這是政府面對的根本性難題。但要實現均等化就必須改變當下小規模、分散式的生產方式和農村格局,成本非常高。
我們首先要減少農民的數量,盡可能引導農民向農外產業就業、向城鎮轉移,就業定居是根本途徑。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實際上也是在農外產業,唯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
當下的主要矛盾,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兩個最大限度”,即將農村勞動力最大限度向農外產業轉移,將農民最大限度向城鎮轉移,以此來形成集約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相對較少的資源創造出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在我們目前人口多、資源少的現狀下,這種集約化、合理規模方式已成為大省、大國必須考慮的問題。
對此,我們正在研究一系列促進農村勞動力向農外轉移的政策,比如用“三年職教攻堅計劃”來培養農民技能,促進就業、增收進而促進轉移。對此,信陽、濟源等地已經開始了探索。
其次是優化農村布局。在這一點上,尤其是在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探索中,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經驗。
如今,三農問題正處在巨大轉折的關口,農村年輕勞動力加速外流的同時,農村建設和土地流轉也在加快,農業人口和土地這兩大要素都在快速劇變。由此帶來的,是農村社會服務設施開始出現閑置甚至荒廢,一旦規劃跟不上、引導有偏差,則可能造成更多新問題。
因此,我們正在深入研究和總結前期經驗,制定一個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加強規劃引導,讓農村建設少走彎路。
具體工作中,規劃仍舊會從產業做起,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條件來確定其產業及發展規模,再根據產業規模來界定對勞動力和就業的容納力,從而確定新農村建設的布局。然后,再通過銜接當地土地規劃和生態規劃,實現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的規范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