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勞動經濟學前沿問題

勞動經濟學前沿問題精品(七篇)

時間:2023-12-10 16:45: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經濟學前沿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勞動經濟學前沿問題

篇(1)

產業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傳統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結合了產業政策與傳統經濟理論,是理論與當前實踐的有機結合。研究產業經濟學,對于促進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加強產業供給側改革有重要意義。探究產業經濟學的相關前沿問題,介入博弈論相關研究方法,通過論證和實踐的形式探討前沿問題的解決方法,對于產業經濟突破發展瓶頸意義非凡。

2現代產業經濟學前沿問題的研究意義

產業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經濟學科,之所以稱其特殊,是因為產業經濟學學科的正式確立以及正式研究起步較晚,但是關于產業經濟學的相關思想和內核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便初見端倪。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增長需求,產業經濟學的熱度與日俱增,產業經濟學研究范圍漸廣,其為經濟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也日趨明顯,并且在產業經濟學研究規模逐漸擴大的過程中,相關學者和專家逐步確立了現代化的產業經濟學研究模式,即將微觀經濟作為經濟發展主導,將宏觀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核心的全新經濟學研究模式。同時,基于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市場經濟形式日趨多元化,影響企業和經濟發展的因素多樣,傳統經濟學背景下只針對企業內部架構的研究方向在促進經濟發展層面已顯得力不從心,無法全面掌握產業經濟發展態勢,因此,在新形勢下要結合博弈論、方法論等諸多方法,對不同的產業經濟案例進行剖析,以多個性來概括產業共性,將競爭秩序與競爭激勵作為穩固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進而能夠實現多層次、多角度研究現代產業經濟學的前沿問題,加速理論成果向實踐應用的轉化,促進現代產業經濟的發展。

從整體來看,研究產業經濟學的重要意義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方面。首先是理論意義,通過博弈論、方法論、案例解析等方法對產業經濟學展開研究,有利于建設統一的產業經濟學體系,有效地將經濟學與管理學二者有機融合,一改往日傳統經濟學實踐應用效果不佳的弊端,加強應用經濟學學科建設水平。其次是實踐意義,通過研究產業經濟學,可以有效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形成,加強國內產業供給側改革,優化配置國內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經濟的創新發展,由過去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精細化經濟增長模式,降低生產損耗,提升生產效率與效益。

3現代產業經濟學前沿問題

3.1人際捆綁

互聯網已成為當前國內現代化產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產業經濟發展要圍繞互聯網經濟展開,并且隨著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深化發展,互聯網經濟的核心地位將更加明確,其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也更加明顯。在歷年的產業經濟研究過程中,隨著產業供給側改革,產業經濟也在尋求著發展模式的更優選,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人際捆綁形式的產業經濟發展模式。人際捆綁產業經濟發展模式,本質上是發揮企業經濟的規模效應,通過擴大企業消費規模,進而降低個人消費成本。具體到互聯網經濟中,人際捆綁產業經濟的典范便是團購,例如,過去的美團、餓了么,已經今時今日大火的拼多多,這些企業和品牌便是依托人際捆綁產業經濟形式來對自身產業經濟進行市場拓展,近年來取得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成績。人際捆綁產業經濟在互聯網產業中的深化應用,演變出團購經濟這一主流經濟形式,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人際交易成本,這是人際捆綁產業經濟形式能夠在互聯網產業中大獲成功的關鍵所在。團購依托的是互聯網,用戶通過PC端和移動端上的軟件或者APP下單來實現。團購經濟之所以會出現并發展到如今這樣的火爆狀態,源于早期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而企業從自身層面出發無法有效獲取用戶需求所致,因此互聯網企業轉變思路,將滿足需求的答卷交到用戶手中,讓用戶通過人際捆綁的形式來傳播自己的需求,并通過捆綁的方式降低互聯網企業運營成本,以產業經濟規模效益實現企業成本降低、用戶消費成本降低的雙贏。具體而言,團購的經濟模式通過人際捆綁形式,通過消費評價以及消費價格降低這兩項來迅速完成企業產品在用戶群體中的裂變,隨著團購經濟的不斷發展,近乎已占據當前互聯網經濟產業的半壁江山。人際捆綁產業經濟,相比傳統的企業產業經濟,能夠快速打開用戶市場,不必再花費大量精力去市場調研,臨摹用戶畫像,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以規模經濟效應實現雙贏。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想要進一步提升效益,便需要互聯網企業提升估價精準度,將折扣力度降至最低,同時進一步加強人際捆綁信息傳播的研究,從兩個關鍵環節提升團購消費的活性。

3.2網絡融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化應用,在為傳統產業經濟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為其在新形勢下的全新發展帶來了機遇。隨著“互聯網+”和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為傳統產業發展帶來全新變化,因此,網絡融合成為時下產業經濟發展和尋求突破的最優路徑。在演變過程中,以轉變傳輸的方式,加強網絡融合產業、通信產業以及傳統產業模式三者的融合。從經濟學角度來考量,網絡融合實現了將消費者終端、市場工作與服務三個層次的有機融合,并基于規模經濟效應有效降低了生產和運營成本。不過并非所有的網絡融合都一帆風順,以三網融合為例,其在融合過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難,站在雙邊市場視角來看,三網即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和電信網,這三者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強行融合不僅困難多,而且即便完成了融合,能起到的實際經濟效益提升作用也比較有限。因此,想要加速三網融合,且提升融合后的產業經濟效益,需要政府牽頭開展工作,通過制定長短期規劃,將數字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納入三網融合的產業進程中,有效加強三方產業之間的聯系,一方面降低融合難度,另一方面也能更加緊密地聯系,提升融合后的產業收益。此外,對產業進行融合探究時,不能將理論內容割裂,而是要結合規制理論、雙邊理論以及捆綁理論在內的多種理論內容展開深入研究,以提升可持續競爭力為基礎,以探究產業布局和發展為導向,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幫助。

3.3雙邊市場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傳統產業經濟模式背景下日漸式微的雙邊市場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模式下重新煥發光彩,并逐漸成為互聯網產業經濟的重要經濟形式之一。其本質是在中介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引入互聯網經濟內核。當前的雙邊市場經濟產業模式,共包括五大產業,分別為信用卡、創新型產業、傳媒產業、網絡游戲產業以及軟件產業。雙邊市場經濟模式下,雙邊是否能夠依據各方所需獲取經濟效益,需要就具體問題展開研究和分析,如當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雙邊市場型互聯網經濟企業為美團外賣、滴滴打車等,這些互聯網經濟企業面臨的雙邊市場問題主要是平臺費用居高不下、跳單引發諸多糾紛等。首先針對平臺費用問題,在平臺競爭激烈的當天,商家對唯一平臺依賴性逐漸下降,平臺要適時通過降低平臺費用或中介費用的方式,穩固商家;其次是跳單代表的違約問題,平臺應當通過適當降低差價率的形式,讓利市場雙邊。

篇(2)

關鍵詞:勞動分工;經濟增長;貨幣起源

文章編號:1003-4625(2010)10-0009-04 中圖分類號:F820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In new classical economics.we made an assumption that every individual had the same natu-ral talent,with both being producer and consumer.Economic growth was decided by transaction effi-ciency and 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Learning by Doing could change the con~ast between gains fromspecializ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to promote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economic growth.The trademust follow by division of labour,and the currency come out when ba~er trade was failed or inconve-nient.The advantage of the inside currency(compared with commodity currency)was n0 cost of transac-tion.

Key Words:Division of Labour;Economic Growth;Origin of Currency

新興古典經濟學(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以華裔經濟學家楊小凱為主要代表人物而進入國際經濟學前沿的極少數學派之一。

這一學派在批判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Economics)的基礎上,以超邊際分析作為基本工具來研究勞動分工和經濟發展問題,將古典經濟學中關于分工和專業化的思想變成決策和均衡模型,并且建立起形式化的理論框架。

新興古典經濟學產生以來,已經對貿易理論、企業理論、產權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增長和發展理論及城市經濟學等都進行了重新思考,并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文獻。

由于這一學派抓住古典經濟理論關注的中心,即分工與專業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進行研究,使用了具有原創性的分析方法,從而使新興古典經濟學中既包括資源分配問題,又包括經濟組織問題,更有利于對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問題的研究。

新興古典經濟學具有的上述特點,大大加強了這一學說對許多經濟問題的解釋能力,為我們進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個分析問題的嶄新視角和工具,也促使我們運用這一理論工具研究貨幣的起源與發展問題。

第一部分,我們建立起基本的勞動分工的生產模型,分析關于勞動在生產活動中的分配和貿易品供給、需求的決策以及可行的市場結構等問題。

在第二和第三部分,這一框架將用于解釋經濟增長和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

一、模型

假定一國經濟由m個個體構成(m是一個足夠大的數)。每個個體是事前相同的消費者/生產者,他的效用來自消費各種商品,他被賦予包括每種商品生產的一系列個人專業化的生產函數。所有商品要求勞動作為一種投入,每個個體假定有固定的勞動稟賦在每一時期的生產活動中分配,這一勞動稟賦不能轉移到其他個體的生產函數中去。每一生產活動的勞動投入可以看做這一生產活動的專業化水平,每一生產活動中假定存在專業化收益遞增。

個體之間商品交易假定產生“冰山”型交易成本。例如,如果某個人購買z單位消費品,有交易成本(1-k)z,他得到kz。這里,k可以看做交易效率系數。為防止道德風險的發生,雙方的交易通過合同加以約束。假定所有商品交換都按照在生產之前通過雙方交流達成的合同進行。

圖1描繪了用以說明這一框架應用的兩種典型的生產模式。在模式A中,存在三種消費品,分別有三種勞動投入三種產品生產。在模式B中,用一種中間產品和勞動投入生產一種消費品;這一中間產品用下一層的中間產品和勞動投入來生產;下一層的中間產品由勞動投入來生產。例如,在模式B中,z可以代表汽車,x和y可以代表鋼鐵和鐵礦石。

關于這一模型重要的一點是,盡管存在收益遞增和由生產專業化產生的壟斷力量,個體仍將采取價格接受行為。通常,投入的收益遞增與價格接受行為不相容,因為收益遞增意味著個體將愿意購買無限多的投入品。然而,任一生產函數中勞動投入假定為個人專長,并且每個人只有有限的勞動稟賦,這一問題不會產生。而且,即使一種貿易品均衡的生產者數量可能不大,由于任何生產活動進入自由,并且決定生產活動時所有個體是事前相同的,沒有人可以獲得壟斷力量。

在每一時期,個體要作出關于勞動在生產活動中的分配和貿易品供給、需求的決策。一個個體在給定時期的一組生產活動和貿易決策定義為配置。盡管對于每一個生產模式,一個人的勞動配置和交易選擇有大量可行的內點解和角點解,一個最優配置必須滿足下列條件:1、不同時買入和賣出或自給同一種商品;2、不賣一種以上商品;3、除了生產產品之用不自給中間品。

直觀地看,如果一個個體出售一種商品,那么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他再買入這一商品是不值得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個體購買一種商品,那么他不應同時自給這種商品,也不應同時生產這種商品,而應當集中勞動生產出售自己專業化對市場供給的商品。同樣的,由于收益遞增的存在,出售兩種商品是效率不高的。一個個體不生產某種商品,他將不自給這一商品的中間產品,因為這并不產生效用。

經濟中m個個體的諸多決策組合的選擇結合在一起,界定為市場結構。一個可行的市場結構由多個個體的眾多組合的眾多如下選擇構成:如果一個貿易品有正的供給,那么該貿易品也同時有一個正的需求。

一般均衡的市場結構是一組如下的相關價格和資源配置:

1、任一貿易品的總供給等于總需求。

2、市場自由進入,每一個體在給定價格下最大化其效用。這意味著在均衡時所有個體效用相同。

相關研究顯示(楊,1988),對任一非帕累托最優市場結構,在一組市場出清價格下,一些個體的配置選擇不能實現效用最大化;因而,只有帕累托最優的市場結構最大化個體效用,存在一組相關價格,能滿

足一般均衡的兩個條件。

二、經濟增長

最近研究的內生增長模型正式建立了經濟增長與產品發展帶來的勞動分工之間的聯系(參見PaulRomer,1989)。替代勞動分工的一個方面是人的專業化水平;這一因素在解釋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可以運用前面的模型來檢驗。

我們看圖1中生產結構A,假定所有個體有相同的柯布一道格拉斯效用函數。那么,根據最優配置限定條件,一組可行的市場結構正如圖2所描繪的那樣。例如,在自給自足狀態下,每個個體自給所有物品;與此相對,在完全勞動分工下,每個個體自給一種消費品并且用來交換其他所有必需消費品。

楊(1990)關于這一模型的靜態檢驗表明,選擇較高水平的專業化生產將提高產量,但是,因為消費多元化偏好必然帶來更昂貴的貿易,產生更高交易成本;因而,一般均衡市場結構取決于交易效率相對大小和專業化收益遞增。如果交易效率和專業化回報足夠高,一般均衡市場結構將包括完全勞動分工;交易效率和專業化回報在中間水平,一般均衡市場結構將包括局部勞動分工;如果交易效率和專業化回報足夠低,一般均衡市場結構將包括自給自足。

上述模型的多期分析中,一個動態均衡包括每期靜態均衡的重現。然而,如果引入干中學,那么對于交易效率的中間價值和專業化回報,動態均衡將包括勞動分工的演化(楊和Bofland,1991a)。在早期的幾個階段,由于來自專業化利益的折現價值低于現期效用損失,最優專業化水平較低。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相當于當前消費的成本,當干中學提高了來自專業化的利益,就會產生更大的專業化程度。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貿易范圍和市場規模的擴大、內生比較優勢的發展,勞動分工會不斷演化。在這一均衡中,勞動分工演化率隨交易效率而遞增,因此,不同的交易效率可以解釋不同國家增長率的持續不均等。

三、貨幣

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角色通常與生產活動中專業化的存在相聯系。通過分析具有專業化稟賦的一個純交易經濟,一些近期的研究檢驗了這種聯系(參見Ostroy和Starr,1990)。在一個個體的專業化水平內生決定時,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分析在一般均衡經濟中貨幣的作用和性質。在這一框架中,貨幣的作用產生于雙邊交易的失敗,為使所有渴望的交易充分履行,貨幣充當媒介必不可少。

我們分析圖1的生產結構B。圖3描繪了這一生產模型中一組可能的市場結構,主要有三種類型:

(a)自給自足,每一個個體自給中間產品和消費品。

(b)局部勞動分工,某一個體專門生產消費品,其他人生產兩種類型的中間產品。

(c)完全勞動分工,每一個個體專業化生產一種產品。

那些有勞動分工的市場結構必然包含貿易。局部勞動分工存在時,社會個體可以用來交換直接用于生產或消費的商品。例如,一個生產鋼材的個體將鋼材與以鋼材作為投入品專業化生產汽車的個體貿易。在交易中,前者收到一定數量的汽車用以消費。然而,在完全勞動分工下,雙邊貿易對消費品生產者來說,需求與供給并不總是吻合。例如,一個專門生產鐵礦石的個體希望交換汽車,然而專門生產汽車的個體沒有對鐵礦石的需求。因此,要使各種必需的雙邊貿易順利實施,交易必須引入某種媒介。一種可能性是商品貨幣充當交易媒介。當一種商品可以在貿易中接受,不是用來消費,也不是用作生產投入,只是用來便利交易時,商品貨幣就產生了。舉例說明,圖3c(1)描繪了商品z充當商品貨幣的情形。作為替代,可以引入一種沒有內在價值的物品作為交易媒介,稱為內部貨幣,如圖3c(2)所示。假定任何商品貨幣都會在貿易中產生冰山型交易成本,而內部貨幣不產生交易成本。

楊和Bofland(1991b)的研究表明,給定足夠高的專業化回報和交易效率,一般均衡市場結構將包括完全勞動分工;專業化回報和交易效率中等,一般均衡市場結構將包括局部勞動分工;專業化回報和交易效率很低,社會個體將處于自給自足狀態。對于完全勞動分工的市場結構,如果存在可以運行的信用體系,交易的中介將是內部貨幣,因為它最節約交易成本。如果內部貨幣不存在,交易的中介將是交易效率最高的商品貨幣;如果所有商品有相同的交易效率,那么在消費品迂回生產中處于中間環節的中間品將充當商品貨幣。

參考文獻:

[1]Bodand Jeff and Yang Xiaokai.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xchange[z].mimeo,Universityof Melbourne.1990.

[2]Edwards Brian K and Starr Ross M A Note onIndivisibilities,Specialization,and Economics of Scal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87,77,192-94.

[3]Houthakker Henrick S.Economics and Biology:Specialization and Speciation[J].Kyklos,1956,9,(2),181-87.

[4]Ostroy Joseph and Starr Ross M.The Transac-tions Role of Money,in Be niamin Friedman and FrankHahn,eds.[J].Handbook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1,Amsterdam:North-Holland,1990,pp.3-62.

[5]Romer 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D].Cambridge,MA Working Paper No.3098,September 1989.

[6]Rosen Sherwin Substitution and the Division ofLabor[J].Economica,August 1978,45,235-50.

[7]Rosen.Specialization and Human Capital[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January 1983,1,43-9.

[8]Smith Adam.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Causes 0f the Wealth of Nations[M].London:W Strahanand T Cadell,1776;repri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9]Yang Xiaokai.A Microeconomic Approach toModell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 Based on IncreasingReturns to Specialization[D],Ph.D.dissertation,Prine-eton University,1988.

[10]Yang xjaokai. Development, StructuralChanges,and Urban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Economics,November 1990,34,199-222.

[11]Yang Xiaokai and Borland Jeff,(1991a)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une 1991,99,460-82.

篇(3)

摘要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假定、分析框架和方法技術分析政策,已成為政策研究的新方法,為政策的制定和評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介紹經濟學中研究政策常用的假定和分析模式,闡明和強調其在政策制定、執行與評估中可以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政策研究 外部性 成本-效益

政策研究的經濟學途徑就是運用經濟學中的理論假設、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術看待公共決策問題,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實證的分析工具,為政府制定出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經濟學的基本假定

(一)完全自私經濟人論

“經濟人”假設是指各微觀主體是關心個人利益的,完全理性的并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經濟人”假設包含三個基本命題:1.人的自利性。2.經濟活動中的人在行為上是理性的。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證,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動會無意而有效地增進社會公共利益。

(二)資源有限與需求無限假設

資源的有限性是相對于人們需求的無限性而言的,“資源的有限與需求無限假設”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假設前提。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謬爾森指出:“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并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人。這個定義的背后隱含了經濟學的兩大核心思想,即物品是稀缺的,社會必須有效地利用它們的資源。”

(三)公平與效率高低反向變動論

經濟學意義上的公平,是指有關經濟活動的制度、權利、機會和結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經濟學意義上的效率,是指經濟資源的配置和產出狀態。經濟公平與經濟效率是人類經濟生活中的一對基本矛盾,也是經濟學論爭的主題。人們所以把這一矛盾的難題解析稱作經濟學說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四)外部效應的普遍存在

布坎南和斯塔布爾賓給外部效應下的定義:只要某一個人的效用函數(或某一廠商的生產函數)所包含的變量是在另一個人(或廠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有外部效應。可用公式表示為:

UA =UB(X1,X2,X3…Xn,Y1)

如果某一個人A的效用,不僅受其所控制的活動X1,X2,X3…Xn的影響,而且還受其他活動Y1的影響,而Y1又在第二個人B的控制之下,就發生了外部效應。

二、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公共政策在運用的經濟學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有:福利經濟學框架、公共選擇理論和制度經濟學框架。

(一)福利經濟學框架

公共政策中運用福利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主要是借助福利經濟學中的相關概念和原理對政府的政策制定以指導或對已經運行的政策以評價。政府的政策畢竟會涉及到各種資源的重新配置,而福利經濟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各種配置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一個評價系統。一項政府活動被提出時,福利經濟學框架就要求力圖回答以下三個重要問題:(1)該項政府活動是否能夠產生合意的分配結果;(2)該項政府活動是否有利于效率的提高;(3)該項政府活動能否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如果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很可能導致政府的失靈,帶來負效率,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讓市場自行發揮作用。

(二)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采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來分析政治,是“政治的經濟學”,它在方法論上有三個基本特征:“經濟人”假設、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作為交易的政治。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立憲選擇是公共選擇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己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分支―立憲經濟學。立憲經濟學認為,憲法是一國政治決策的最高規則,并將憲法視為功利主義意義上的契約,立憲選擇應該取得公民的普遍同意,立憲選擇的過程事實上就是設計與選擇一個良好政府的過程。

(三)制度經濟學框架

關于制度經濟學框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運用,在中國的制度變遷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新制度經濟學研究“制度運轉的費用”,通過對交易費用的高低判斷制度的運行效率,還可以用“制度變遷的成本”或“改革成本”來判別不同改革道路的優劣。

三、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析技術――成本―效益分析

(一)政策分析中成本、效益的含義

成本是商品經濟價值的范疇,人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為成本。

從經濟學的一般意義上講,效益就是人們在有目的的實踐活動中所費和所得的對比關系。所費,即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的消耗和占有;所得,即由上述實踐活動帶來的有用的結果。

公共決策中的效益是一個多層面的綜合性概念,效益可以分為內在效益與外在效益;宏觀效益和微觀效益;直接效益與間接效益。而這些類型的效益都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二)成本―效益分析諸觀點

成本效益分析,是對某一特定行動進行評價,通過對可能獲得的收益和可能付出的成本作出權衡,從而識別出最優系統或最優方案。而美國學者彼得•G•薩松和威廉•A•塞哈爾菲并不贊成把成本―效益分析說成“一種方法”,他們把成本―效益分析定義為:“為了達到明確的公共目標,結合不同方案的凈效益作出一種估計和評價。”2004 年我國政府頒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第十七條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對政府項目尤其是經濟立法項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立法不僅要考慮立法過程成本,還要研究其實施后的執法成本和社會成本”。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驟和方法

第一步:明確問題。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最基礎的就是要明確問題。在明確問題這一步驟要討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對規劃的約束;社會效果分析的方向;貼現率。

第二步:設計分析。這一步驟主要是分析問題的結構,列出成本的估值接下來就是要確定哪些資料應該收集。

第三步:收集資料。設計一個收集資料的提綱,獲取有關個備選投資方案效果的資料。

第四步:進行分析。主要是運用原始資料和經濟理論對社會成本和效益作出較佳的評估。

第五步:提出結果。

(四)成本―效益分析的兩種具體的方法

1.貼現的分析評價方法。貼現的分析方法,是指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分析的評價方法,亦被稱為貼現現金流量分析技術。主要有凈現值法、凈值指數法和內部收益率法。

(1)凈現值法

這種方法使用凈現值作為評價方案優劣的指標。所謂凈現值(NPV),是指特定方案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投資項目的每年凈現金流量。第二步:計算未來報酬的總現值。第三步:將投資額折算成現值。第四步:計算凈現值。

凈現值= 未來報酬的總現值―初始投資額現值

凈現值決策規則:只有一個備選方案時,凈現值大于零時,則接受投資方案;反之則拒絕。當多個方案選優時,其凈現值最大的為最優方案。

(2)凈現值率

凈現值率和凈現值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簡單的計算投資方案未來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同它原投資額之間的差額,而是計算前者對后者之比。

現值指數= ÷

若數值大于1,說明其收益超過成本,即報酬率大于預定貼現率。

(3)內部收益率法

上述凈現值、凈現值率的計算雖然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能據以了解各個投資方案本身可以達到的具體的投資收益率是多少。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可以做到這一點,是考察項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動態的評價指標。它是投資方案在建設和生產經營年限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累計等于0時的折現率。

2.非貼現率的分析評價方法。非貼現方法不考慮時間價值,把不同時間的貨幣收支看成是等效的。這些方法在選擇方案時期輔助作用。

(五)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和局限性

雖然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分析政府投資項目的凈收益和社會回報,但經濟學家對成本效益分析的評價不是很高。因為以貨幣為尺度并不能對許多政府領域的效益進行適當的分析,如對國防、太空研究、對外援助、公安和司法裁決等方面的效益用貨幣這個尺度來表示是很困難的。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對于那些如防洪,電力生產,郵政,某些運輸和娛樂設施等,也就是說對主要是經濟性質的,有形的,可以用貨幣測量的公共政策更為適用。

另外,對于不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項目,可以運用成本―效能法進行分析。這個方法的要點是根據方案或項目預期的結果的成本與效能來評估每個方案或項目的效果。許多公共政策大都需要成本(而成本往往可以計算),但無法計算收益,比如非經濟的因素,以及文化,教育等不能用貨幣來衡量或很難估算其成本和收益,同時未來的成本,收益往往有著不確定性,難以估計。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成本―效能分析方法來衡量方案達成目標的有效性程度。

成本―效能分析法使得政策制訂者可以通過具有類似任務的機構共同編制預算而發現各項計劃之間的協調性。運用成本―效能法來確定最佳方案,在技術上并不困難,困難之處在于備選方案的確定。因為,這里提出的備選方案應能無差別的實現同一個目標,要做到這一點,可能并不容易。

參考文獻:

[1][美]彼得•G•薩松,威廉•A•塞哈爾菲.成本效益分析―一座通向科學決策的橋梁.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

[2][美]羅爾斯.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3][英]尼古拉斯•巴爾,大衛•懷恩斯.賀曉波,王藝譯.福利經濟學前沿問題.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北京騰圖電子出版社.2000.

[4][澳]黃有光.周建明等譯.福利經濟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

[5]陳振明.政策科學――公共政策分析導論(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6]黃新華.公共部門經濟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7]莫童.公共經濟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8]王曙光,李維新.公共政策學.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9]許云霄.公共選擇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0]孫月平,劉俊,譚軍.應用福利經濟學.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11]朱杏珍.淺談凈現值法的現狀及對策.經濟管理論壇.2005(7).

[12]周肇光.關于資源有限與需求無限假設的理性分析.經濟問題.2004(2).

篇(4)

【摘要】當代西方經濟認為,經濟學的基本方法是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建立經濟模型,從中引申出經濟原則和理論進行決策和預測。

【關鍵詞】經濟學數學模型應用

在經濟決策科學化、定量化呼聲日漸高漲的今天,數學經濟建模更是無處不在。如生產廠家可根據客戶提出的產品數量、質量、交貨期、交貨方式、交貨地點等要求,根據快速報價系統(根據廠家各種資源、產品工藝流程、生產成本及客戶需求等數據進行數學經濟建模)與客戶進行商業談判。

一、數學經濟模型及其重要性

數學經濟模型可以按變量的性質分成兩類,即概率型和確定型。概率型的模型處理具有隨機性情況的模型,確定型的模型則能基于一定的假設和法則,精確地對一種特定情況的結果做出判斷。由于數學分支很多,加之相互交叉滲透,又派生出許多分支,所以一個給定的經濟問題有時能用一種以上的數學方法去對它進行描述和解釋。具體建立什么類型的模型,既要視問題而定,又要因人而異。要看自己比較熟悉精通哪門學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數學并不能直接處理經濟領域的客觀情況。為了能用數學解決經濟領域中的問題,就必須建立數學模型。數學建模是為了解決經濟領域中的問題而作的一個抽象的、簡化的結構的數學刻劃。或者說,數學經濟建模就是為了經濟目的,用字母、數字及其他數學符號建立起來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圖表、圖象、框圖等描述客觀事物的特征及其內在聯系的數學結構的刻劃。而現代世界發展史證實其經濟發展速度與數學經濟建模的密切關系。數學經濟建模促進經濟學的發展;帶來了現實的生產效率。在經濟決策科學化、定量化呼聲日漸高漲的今天,數學經濟建模更是無處不在。如生產廠家可根據客戶提出的產品數量、質量、交貨期、交貨方式、交貨地點等要求,根據快速報價系統與客戶進行商業談判。

二、構建經濟數學模型的一般步驟

1.了解熟悉實際問題,以及與問題有關的背景知識。2.通過假設把所要研究的實際問題簡化、抽象,明確模型中諸多的影響因素,用數量和參數來表示這些因素。運用數學知識和技巧來描述問題中變量參數之問的關系。一般情況下用數學表達式來表示,構架出一個初步的數學模型。然后,再通過不斷地調整假設使建立的模型盡可能地接近實際,從而得到比較滿意的結論。3.使用已知數據,觀測數據或者實際問題的有關背景知識對所建模型中的參數給出估計值。4.運行所得到的模型。把模型的結果與實際觀測進行分析比較。如果模型結果與實際情況基本一致,表明模型是符合實際問題的。我們可以將它用于對實際問題進一步的分析或者預測;如果模型的結果與實際觀測不一致,不能將所得的模型應用于所研究的實際問題。此時需要回頭檢查模型的組建是否有問題。問題的假使是否恰當,是否忽略了不應該忽略的因素或者還保留著不應該保留的因素。并對模型進行必要的調整修正。重復前面的建模過程,直到建立出一個經檢驗符合實際問題的模型為止。一個較好的數學模型是從實際中得來,又能夠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的。

三、應用實例

商品提價問題的數學模型:

1.問題

商場經營者即要考慮商品的銷售額、銷售量。同時也要考慮如何在短期內獲得最大利潤。這個問題與商場經營的商品的定價有直接關系。定價低、銷售量大、但利潤小;定價高、利潤大但銷售量減少。下面研究在銷售總收入有限制的情況下.商品的最高定價問題。

2.實例分析

某商場銷售某種商品單價25元。每年可銷售3萬件。設該商品每件提價1元。銷售量減少0.1萬件。要使總銷售收入不少于75萬元。求該商品的最高提價。

解:設最高提價為X元。提價后的商品單價為(25+x)元

提價后的銷售量為(30000-1000X/1)件

則(25+x)(30000-1000X/1)≥750000

(25+x)(30-x)≥750[摘要]本文從數學與經濟學的關系出發,介紹了數學經濟模型及其重要性,討論了經濟數學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驟,分析了數學在經濟學中應用的局限性,這對在研充經濟學時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即提價最高不能超過5元。

四、數學在經濟學中應用的局限性

經濟學不是數學,重要的是經濟思想。數學只是一種分析工具數學作為工具和方法必須在經濟理論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作用,而不能將之替代經濟學,在經濟思想和理論的研究過程中,如果本末倒置,過度地依靠數學,不加限制地“數學化很可能經濟學的本質,以至損害經濟思想,甚至會導致我們走入幻想,誤入歧途。因為:

1.經濟學不是數學概念和模型的簡單匯集。不是去開拓數學前沿而是借助它來分析、解析經濟現象,數學只是一種應用工具。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的分支學科,它是人類活動中有關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的理論。而人類活動受道德的、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制度諸因素的影響,不可能像自然界一樣是完全可以通過數學公式推導出來。把經濟學變為系列抽象假定、復雜公式的科學。實際上忽視了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的特性,失去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的人文性和真正的科學性。

2.經濟理論的發展要從自身獨有的研究視角出發,去研究、分析現實經濟活動內在的本質和規律。經濟學中運用的任何數學方法,離不開一定的假設條件,它不是無條件地適用于任何場所,而是有條件適用于特定的領域在實際生活中社會的歷史的心理的等非制度因素很可能被忽視而漏掉。這將會導致理論指導現實的失敗。

3.數學計量分析方法只是執行經濟理論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經濟學過分對數學的依賴會導致經濟研究的資源誤置和經濟研究向度的單一化,從而不利于經濟學的發展。

4.數學經濟建模應用非常廣泛,為決策者提供參考依據并對許多部門的具體工作進行指導,如節省開支,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等。尤其是對未來可以預測和估計,對促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的蓬勃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目前尚沒有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建模方法和技巧。這既是我們今后應該努力發展的方向,又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我們要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多實踐、多體會,使數學經濟建模為我國經濟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篇(5)

論文關鍵詞 博士后 管理創新 勞動經濟學

論文摘要 公民的智力是一種國家資源,其重要性勝過所有其他的自然資源。博士后制度的目的,一方面是要產生流動,另一方面是要鍛煉和選出更優秀的人材,對高校博士后要培養和使用相結合,在培養和使用中發現更高級的人才。博士后是一個很好的師資培養和儲備渠道。

博士后制度是指在國內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或大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留學人員創業園和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設置一些特殊職位,挑選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人員在規定的期限內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范圍內,經批準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的組織。博士后是指經批準并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注冊,在流動站或工作站里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員,不列入正式編制,研究期間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開拓和創新性質,博士后作為國家高精尖人才和科研創新生力軍,其創新能力與水平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 高校博士后管理現狀及特點

博士后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學術帶頭人,使年輕的博士從一個非獨立的科研工作者成長為一個能自我選擇研究方向、獨立組織科研活動的學術帶頭人,探索了新的用人機制,在傳統體制中開辟出高級人才培養的一塊特區,突破了傳統人事管理在戶籍、人事關系、職稱評定、人員編制、學科交叉等多方面的限制,促進了我國高級人才的合理流動,在培養和使用好人才的同時,吸引、穩定和儲備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我國成立了由人事、科技、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領導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制定規劃和宏觀政策并協調有關工作,體系獨立,統一規劃與管理。設站單位和專業都是根據國家經濟、科技、教育以及國防事業發展的要求而設,博士后招收數量與研究生教育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相適應。在招收方式上,由國家公費資助,發展到自籌經費、依托項目、企業招收等多種形式。把海外留學博士和國內優秀博士引導、調配到國家建設最需要的地方,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引導其承擔和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凝聚和吸引人才,在使用中培養人才,把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結合起來。

我國博士后的界定明確,管理統一和規范,招收方式主要是由一部分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接受國家、省的資助,設定崗位,自主決定人選和研究課題。博士后制度規定博士后工資標準略高于同資歷的固定工作人員,國家還實行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博士后研究人員創造較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博士后制度有配套的管理體系,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與設站單位的雙向互動模式,保持了較高的工作效率。主管部門采取統一管理現有設站單位和在站博士后的方式,規定一致,報批備案,監督管理,總控質量,取得了較好的管理效果。然而,目前管理沒有考慮流動站自身情況,經費也一視同仁,國家資助的比例僅占博士后在研人員的30%,有些博士后為經費而設定研究方向,學術自主性受到抑制,具有重大理論的科研課題得不到重視。缺乏與之配套的評估體系,統一的指標體系并未考慮到各流動站、各學科專業本身特點。

我國博士后制度于1985年開始實行,是在借鑒發達國家培養高級人才經驗的基礎上誕生的。美國的博士后制度最初的目的是培訓青年學者和推進科研,是在自然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套為大多數人認可的習慣做法,招聘和管理模式多種多樣,研究期限、考核制度、工資待遇和經費來源形成多樣化。管理寬松靈活,注重競爭和自我約束,博士后期望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獲得良好評價和推薦,以便找到合適工作。中美兩國博士后制度都是為了加強科技研究,培養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年輕研究人才,研究課題大多代表了科技發展的方向,或多或少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博士后相對獨立或在高級研究人員指導下半獨立地進行工作,具有臨時性和過渡性,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然而也有差異,美國政府不介入直接管理,僅在經費投向、科技政策以及在官方機構設立的博士后項目上發揮導向性影響,招收機構的發展方向和規模受科學研究的發展和市場機制的調控與制約。

目前,我國自然科學領域博士后所增款項最多,成就最大。心理學、社會科學博士后投資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博士后數量增長有限,提供的資助也不多。部分設站單位在招收博士后時主要考慮該博士是否從事過本單位需要的研究工作,較少從學科的交叉、人才的培養以及知識和技術的創新等方面去考慮。博士后獲得的資助大量減少,影響博士后的創造熱情,對科研成果重數量和理論水平、輕推廣應用和市場需求,落后地位的一些學校由于地理位置或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對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較弱。博士后研究人員的期刊的影響因子并不是太高,專著和獎項較少。

2 博士后管理效率提高

勞動經濟學研究活勞動這一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效益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的經濟學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勞動投入費用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包括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隨著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勞資雇傭關系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勞工政策通常包括:工資標準及最低工資的制度,勞動時間的規定,社會保險和社會救濟,社會就業的指導,職業技術教育,勞動條件的監督,勞資糾紛的調解,工廠法、工會法、罷工法、勞資關系法等等。勞動經濟學研究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勞動力的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工資及勞動效率等等。博士后顯然也是很好的勞動力,而且是國家創新的主力。

加強對進站人員的質量監控,對于預期有創新性、能達到一定的科研目的予以進站,進站前明確研究方向,避免進站后造成研究目標與合作單位不符,造成資源浪費。對于申請做博士后的人員,嚴格審核其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研究計劃,博士后批準進站后及時開題,一年后組織中期考核,中期檢查過程中,要指出博士后研究中的問題并幫助其及時解決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期滿兩年后對其進行出站學術評議。建立科研硬環境和軟環境相適應并有機融合的良好環境,促進科學研究的良性發展,提高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感召力與吸引力,培養博士后的科研創新能力。博士后聯誼會由博士后組成,它反映了博士后的訴求和利益。目前,除了各高校自己組織的聯誼會外,以省市為單位,也組織起了聯誼會。每年一次的博士后聯誼不能滿足學術交流的需要,可以通過短期的博士后互訪活動,給研究領域相近或相仿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的機會。通過學術報告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教授舉行講座和專題報告、舉辦博士后科研進展報告會與論壇,支持博士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搭建中國博士后的國際交流平臺。

對博士后的評價,要有動態分類的評價指標體系。在站基礎時間為兩年,可根據課題性質及任務量來適當調整博士后在站時間,鼓勵博士后加入學校科研團隊申報攻關課題,博士后要有問題意識,以創新為己任,要有新的思維、理論、觀點、角度和方法,學術研究需要開放,鼓勵流動站之間的交流。在大科研平臺中建立博士后創新團隊,讓優秀博士后在創新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科研團隊的領軍人物。

健全制度保障學術單位的管理權限,擴大學術自主范圍,各流動站或工作站可以設定相應的章程和規則,形成自主學術創新氛圍。對博士后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包括管理對象的特殊性、管理流程和方法,建立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員交流平臺,加強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門與各站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提高管理人員工作水平。給高校更大的自主權,健全國家、地方和設站單位分級管理體制,形成權責明確、分工科學、運轉協調、管理規范、服務周到的博士后工作分級管理體制。隨著博士后發展規模的擴大,不斷增加國家財政投入是博士后事業發展的基本保證。采取靈活多樣的薪酬形式,實行基本工資和激勵工資相結合,通過項目負責制參與科研成果分配。打造多元化的科研經費投入主體,保證科研經費落實到位。加大省級政府投入,劃撥專項資金支持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從經費中投入一定資金,作為博士后招收培養的專項基金。通過多種途徑拓寬投入渠道,吸引企業研發資金、風險資金和民間資金注入。

建立科學的博士后管理機制,強化過程管理,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和科學的評價機制。從課題評估入手,把博士后考核與目標管理結合起來,將中期考核與評估結合起來,建立匿名通信評審機制,根據不同學科、不同課題設置不同的考核標準。從事基礎研究的以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為主,從事應用研究的應有專利申請或提出有影響的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從事開發項目的應實現專利申請、成果轉化及一定的經濟效益。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科研質量評價機制,強調研究的質量及后續性。尊重實事求是的原則,允許博士后對在站研究課題進行試錯,鼓勵創新。健全科研工作制度,拓展博士后課題研究的空間,實行彈性工作制。制定博士后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博士后配偶及子女的戶籍、就業安置政策,建立靈活多樣的戶籍綠色通道,探索博士后配偶就業的貨幣補償安置的市場化方式。

3 優秀博士后轉為高校師資

博士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容易造成人力資源高投入、長周期培養的不良配置,高校可以通過建立靈活開放的博士后人才流動機制,采取柔性流動方式,促進高層次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博士后制度適應了國家促進高級人才流動、學術交流,促進交叉學科發展,博士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人才培養功效和其所特有的流動性、針對性、時效性、機動性等特點,滿足了我國高級人才培養和使用及科研活動的要求。博士后導師大多數是大學杰出教授,為博士后人員提供教育和科研訓練有著濃厚的興趣,博士后大多來自其他大學,給系和研究小組帶來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技術。博士后能夠在非正規的討論或書面的系統討論中給同行諸多啟示。博士后有熱情,有時間和研究能力,博士后成為大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博士后能使一組精英青年,增加研究訓練的深度和廣度。博士在學術活躍環境中,經二至六年獨立工作漸趨成熟這些精英就能夠得到適合的大學長期教師職位。

加強博管辦與導師博士后共同管理,博管辦作為管理工作的紐帶,為博士后的生活和工作盡可能多提供方便。博管辦主要負責博士后進出站、中期考核等手續的辦理和日常管理,流動站則負責博士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等。突破計劃模式,某些具體審批權限,應從國家下放到省市,進一步下放給招收單位并提高工作效率,調動招收單位的積極性。推行以重大科技項目為依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積極發動有條件課題組自籌經費招收。

鼓勵博士后從事跨學科研究,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術手段互相借鑒和利用,促進相關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的縱深發展,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拓展學科研究的新領域。國內派出留學生頗多,獲得博士學位回來后需要一段時間了解國內現況,國內單位也要了解他們的情況,從國外回來的博士,在國內工作一年后,可允許再次到國外做博士后,以保持與科學前沿的接觸。引導和鼓勵博士后參與重大工程項目、攻關項目、基礎理論研究,對基礎性、原創性、重大公益性研究加大資助力度。統籌兼顧,通過政策傾斜扶持西部地區、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地區的博士后事業發展。重獎獲得重大技術發明、科技成果轉化取得重大效益的博士后,激勵博士后從事前沿性、創新性的科研項目。

博士后正處于思想最活躍、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黃金年齡段,富有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總之,應用勞動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建立完善管理機制和設定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博士后就有優先就業機會,在高校、科研機構或一些企業預留一些職位給優秀的博士后,鼓勵博士后積極向上,免去博士后后顧之憂。采取人才柔性流動方式,為設站單位發現、選拔優秀人才,博士后人員了解、適應設站單位的工作環境與人文環境提供了機會,促進高層次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對優秀博士后設立學校、省或國家級優秀博士后獎勵基金,在職稱評定、住房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充分調動博士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積極性。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立足于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博士后管理創新的重點在管理體制創新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激發博士后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促進博士后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馮之越.對推進博士后制度創新的幾點認識[J].中國高等教育,2005(20):31-32.

[2]劉丹華.中國博士后制度的制度分析[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32.

[3]徐靜.高校博士后管理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揚州大學學報,2006(6):30-31.

[4]張斯虹.我國博士后制度管理模式:問題與展望[J].高教探索,2005(4):40-42.

篇(6)

關鍵詞:勞動力市場;競爭;分割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勞動力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為基礎的經濟運行方式,其核心是通過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使社會有限的資源、特別是勞動力資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門或領域。市場機制之所以能夠對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種市場經濟規律綜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發調節資源合理分配的機理。這種機理突出表現在市場信號(市場供求與市場價格)能夠正確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場競爭機制作用下,誘導資源由供給過剩向供給不足、由效益低向效益高的部門或領域流動。由于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配置與重新配置,是以市場信號為導向,以市場競爭為動力,以勞動力流動為條件。唯有不息的流動才能不斷地配置勞動力要素于社會生產率最高或勞動力邊際產出最大的部門或領域。因此,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之一。

同其他社會形態的市場經濟一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其配置對象不僅僅是生產資料,還包括其他生產要素,尤其是勞動力要素。在諸生產要素中,勞動力要素居于首要地位,如果其他生產要素是由市場配置的,唯獨勞動力這個活的、能動的要素,是由行政計劃配置的,企業一定活不了,國民經濟也一定活不了。如果把勞動力要素排除在市場機制配置之外,這種市場經濟就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迄今為止,不管是哪一個實行市場經濟制度的國家,都沒有把勞動力排除在市場機制作用范圍之外,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沒有勞動力市場的市場經濟。又要搞市場經濟,又不承認存在著勞動力市場,這是不能自圓其說的。

勞動力市場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是與傳統經濟體制下行政計劃配置勞動力資源方式相對而言的。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是伴隨著政府的計劃而確定的,而政府的計劃又是跟著政府的決策轉,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配置所依賴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作為彌補市場失靈的政府計劃和決策,不但不能破壞這個基礎,還必須服從于市場的健康運行,有利于市場配置基礎作用的有效發揮。只有用市場機制配置勞動力資源,才能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所謂勞動力市場,概括地說,就是勞動力供求之間在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上達成一系列合約的總和。勞動力使用權的轉讓與購買,是完全出于自愿而進行的勞動力交換活動,反映了以勞動力交換合約為基礎的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只有當這種關系成為一種普遍而非單個偶然的社會現象時,才成為勞動力市場。就其結果而言,社會上大量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過程,同時就是勞動力資源在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過程。只不過這種分配是通過勞動力交換并由價格引導而自發實現的。可見,勞動力市場的基本功能乃是配置勞動力資源。進一步說,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勞動力交換活動,但這種交換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

二、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形成與運作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經濟早期雇傭工人起源的研究,撇開了對勞動力資源的分配功能,勞動力市場反映的是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這一交換關系,這一交換關系是與雇傭工人的形成聯系在一起,并作為資本原始積累的產物。馬克思的分析表明,現代雇傭工人的前身是受土地束縛的農民,農民之所以成為雇傭工人,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農民與土地等生產資料相分離而變得一無所有,轉讓勞動力使用權是唯一的謀生手段;二是農民擺脫封建宗法關系的束縛和人身依附而成為自由人,從而擁有對自己勞動力自由的轉讓權。馬克思的上述分析,顯然是從勞動力供給這個側面闡述了早期勞動力市場形成的歷史條件,但對于勞動力市場分配勞動力資源的功能,以及勞動力市場實際運作過程中勞動力供求雙方交易的行為規律及行為基礎并未深入探討。

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形式上是勞動力供求雙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動,但這些交易活動實際完成的卻是勞動力資源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勞動力買賣當事人的行為及動機怎樣,構成了勞動力市場運作最基本的規定。勞動力市場運作對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及動機的基本的規定是:一、勞動力供給者只有通過勞動力的出售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因此,他必須是一個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謂“理”,即勞動力的供給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動機。正是這種動機支配著勞動力供給者的行為。所謂“自由人”,即勞動力供給者對其勞動力具有自由的轉讓權,沒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關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經濟的強制。因為,對于商品交換來說,除了它自己的性質所決定的交換者雙方以契約形式表現的權利關系以外,不應帶有任何形式的強制關系。貨幣所有者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勞動力,只是因為勞動力的所有者愿意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售。而勞動力要成為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力的所有者是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能夠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其次是勞動力需求者必須是獨立自主的經濟人。所謂“經濟人”乃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動機,這個動機決定著廠商對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只有勞動力供求雙方作為“理性的自由人”和“獨立的經濟人”的身份出現時,才能發生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的自由交易活動,而正是這些活動本身構成了井然有序的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運作。

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運作的基本特征是:

(1)市場主體地位明確,通過雙向選擇實現就業。勞動者作為就業主體,具有支配自身勞動力的權利,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價格的信號,選擇用人單位;用人單位作為用人主體,具有按照生產經營需要和工作崗位特點選擇必要數量、相應素質勞動力的權利。這就是勞動者的擇業自和用人單位的用人自。這種雙向選擇權利的充分貫徹,需要有一個統一、開放的市場,不僅要消除所有制、職工身份的界限,還要沖破城鄉隔離、地區封鎖的格局。勞動力必須能夠自由地在各個部門、地區和企業之間流動,不存在任何行政規定和人身依附性而阻礙這種自由流動。勞動力的供給方能否自主決定勞動力使用權轉讓或是否為自由人這一勞動力市場的基本規定之一,是由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來體現和印證,而勞動力的現實流動則是實現勞動力資源在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優化配置的充分條件,沒有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調節資源分配的勞動力市場就失去了生命。(2)是價值規律、供求關系調節著勞動力的流動。勞動力供求雙方的行為都接受價格信號(工資率)的引導,這一信號引導或調節著勞動力資源在社會各種用途之間的分配。在勞動力市場上,價值規律的作用,是通過收入分配反映出來的,勞動者主要是根據勞動力價格信號來決定就業或轉業;用人單位則主要根據社會平均勞動力價格信號及經營情況調節分配和用人數量。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就業的勞動者或多或少,用人單位需要的用人數量也各有不同,這種供求關系也直接影響著收入分配的變化。價值規律和供求關系共同決定著勞動力的配置和組合,推動著勞動者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合理流動。顯而易見,價格(即工資率)作為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一種比例,既是反映現有勞動力在各部門、各企業供求狀況的顯示信號,同時又給出了引導勞動力供求狀況,以及進一步調整的指示信號;不僅引導勞動力供求行為調整,而且同時也受勞動力供求狀況的左右,由勞動力供求雙方利益的共同平衡點來決定工資率的水平或具置。因此,任何單個勞動力供給者和需求者都以這個社會決定的工資率為前提,按照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則決定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數量。如果說,在勞動力市場上有誰來主持勞動力資源分配和保證勞動力供求雙方行為必須按照市場規則行事的話,那么,它決不是具體的人或者人格的代表(如政府),而是勞動力的價格即工資率這只“看不見的手”和勞動力供給之間、勞動力需求之間以及勞動力供求之間的優勝劣汰的生存競爭。競爭的規律會為勞動力供求雙方恪守勞動力合約并在合約范圍內行事強制地開辟道路。利益驅動和自由競爭是勞動力市場調節勞動力資源分配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勞動力市場的靈魂。

從目前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來考察,也大都可以從排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這些問題同樣有待于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來解決。因此,提出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確認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方式,不僅是理論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國勞動就業體制改革和勞動力資源配置方式轉換,如何適應整個經濟體制市場取向改革客觀要求的必然選擇。

三、現實經濟運行中的勞動力市場分割

理論意義上的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在部門間、行業間、區域間的配置,表現為市場供給與市場需求之間,通過自由交換而自動平衡的結果。這種純粹由市場力量決定的勞動力在部門間、行業間、區域間的流動,形成競爭性勞動力市場。在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作為流動行為主體的勞動力供給者(即流動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勞動力的權力,即勞動者作為流動行為主體,對于其是否流動,以及怎樣流動,具有完全決定權。對于流動者即勞動者來說,流動行為是否發生,主要取決于流動的機會成本與預期收益的差數。當然,勞動力流動的規模和程度,還要受經濟結構變動因素的制約。正是經濟結構的變動,直接導致勞動力在部門間、行業間、區域間的流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或者說,現實的勞動力市場競爭是不充分的,存在著形形的勞動力轉移障礙,以及由此引起的勞動報酬上的顯著差別。西方經濟學家把它稱為勞動力市場歧視。勞動力市場歧視,指的是在所有經濟因素方面都相同的個人之間的報酬差別。這些勞動者具有同等的生產能力,但由于某些社會性、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從而引起勞動報酬或待遇上的懸殊差別。對這種現象的研究,旨在確定歧視對報酬差別的影響的重要程度,并由此引出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新概念。

同等勞動不能獲得同等報酬,由此引起的勞動報酬上的顯著差別,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具體表現。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是把這種被分割了的勞動力市場,看成是同一個勞動者由于從事不同種類的工作,因而領取不同的勞動報酬。換句話說,這些勞動者之所以領取較低的勞動報酬,并不是因為其勞動素質低,而是由于他們無法進入可以領取較高勞動報酬的那部分勞動力市場,失去了在其中謀職的機會。出現勞動者素質和勞動報酬不相對稱的情況,即同工不同酬。

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首先表現為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所形成的城鄉就業隔離政策,不僅是行政上的隔離,同時又是體制上的隔離,即不允許農村勞動力自由進入城市就業。在城鄉兩種就業體制的差別性還沒有完全消除的情況下,徹底啟動城鄉之間長期隔離的勞動力市場閘門,即建立全方位開放的統一勞動力市場,其風險性是不可忽視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特別是80年代中后期以來,政府對農民的自由流動和就業選擇權利的有條件認可,城市對農村勞動力進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鄉之間還存在著明顯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尋找就業機會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呈日益增長的趨勢(目前已突破1億人)。但是,至今還不可能形成穩定的、制度化的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城市化機制,城市勞動力市場還沒有條件對農村實行全方位開放,農村勞動者和城市勞動者還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競爭的權利。在相當程度上還存在城市勞動力市場和農村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狀況。由于城市的開放性勞動力市場尚未確立以及政府對城市勞動者就業采取不同于農村勞動者的特殊保護制度,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市場性流動方式進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還無法同城市勞動力一樣,進入同等待遇的職業領域并獲得制度性工資。流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大多從業于勞動強度大的、勞動條件差的非技術性行業,領取比城市勞動者相對低得多的勞動報酬。這種對農村流動勞動力的就業限制和歧視,在短時間內還難以消除。它使我國勞動力市場規模難以通過無障礙流動而迅速擴大,也不可能使勞動力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平均價格。

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集中反映在城鄉居民收入的差別上。改革初期由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相當大的,城鎮居民的人均生活費收入與農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費收入或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的比率(簡稱城鄉收入比率)高達2.37。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率先在農村地區展開后,城鄉收入比率開始下降,到1983年達到1.70這一最低點。隨著的進行,從1984年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又開始拉大,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速率有所加快,1992年開始超過1978年的差距,1994年進一步擴大到2.86,此后雖然有所縮小,但1999年仍然達到2.65。

勞動力市場分割,也表現在行業之間同工不同酬的勞動報酬的差別上。即在行業之間,也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競爭型勞動力市場。1998年,我國最高行業的平均工資為10633元,最低行業的平均工資為4528元,相差6105元,極值比2.35。我國壟斷行業高工資、高福利狀況的存在,說明城鎮內部不同行業的勞動力市場仍然處于相互分割的狀態,缺乏必要的競爭性和流動性。壟斷行業在缺乏適當約束機制的條件下,將壟斷收益大量地分配給職工個人,形成這些行業不合理的高收入,如金融保險業、城市供應業、郵電通信業和房地產等行業。這既是市場化不夠、市場機制不健全的結果,也是國家對這些企業監督管理不力的結果。

勞動力市場分割,還表現在地區間居民個人收入差別上。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選擇漸進式道路,東部地區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較快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從而使得東西部的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拉開了距離。1949-1978年,以現價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東西部之比為7.08:7.52。西部地區高于東部地區0.44個百分點。到1978年東西部年人均收入差距縮小到200元左右。而1979-1995年的17年間,我國經濟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速度為12.8%,西部增長速度為8.7%。東部地區高出西部地區4.1個百分點。使一度縮小的地區差距又呈拉大之勢。在近幾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中,東部地區占65%以上,西部地區僅占15%左右。在全國人均創造國內生產總值中,東部地區超過平均數4成以上,西部地區只有平均數的一半左右。農民收入的地區差距也進一步拉大。1978年東西部農民人均收入不相上下,1998年東部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600元,比西部高出3倍。東西部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從1989年的1.01∶1,上升到1997年的1.40∶1,絕對收入差距則從西部高于東部的11元變為東部高于西部1793元。不同地區居民個人之間收入差距的擴大,與不同地區之間勞動力缺乏流動性和開放性有關,市場不能通過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來平衡區域間的工資水平差異以及相應的收入差異。歸根到底,在于東西部地區間還存在著勞動力市場分割。

在過去的20年里,越來越多不拘泥于傳統理論的經濟學家,對勞動力市場的運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釋,并試圖構建新的范式。很多人放棄了居于主流地位的勞動力市場競爭式分析法,轉而強調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屬性,強調制度性、社會性因素對勞動力流動、勞動者就業以及勞動報酬的重要影響,這種理論就被冠之以勞動力市場分割學派,并被確認為勞動經濟學的前沿問題。

參考文獻:

1科斯.契約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篇(7)

從經濟學說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學說。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量,生產規模報酬不變。斯密與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二十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學說。在赫克歇爾和俄林的模型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仍然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

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克歇爾—俄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又活躍起來,一部分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與貿易政策,創立了一系列新的學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學說已逐漸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編入教科書,另外部分仍在繼續討論之中,仍是貿易的前沿論題,本文將簡要地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并闡述其對我國貿易政策的意義。

一、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工業發達國家之間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

為貿易原因提出新解釋的主要是從七十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規模經濟貿易學說”,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這一理論以企業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世界市場的不完全競爭為基礎解釋戰后增長迅速的工業國之間的和相同產業之間的貿易。

規模經濟貿易理論[(1)a]的發展是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假設上:(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

具體講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的條件下,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增加而下降,企業面對的是市場需求曲線,市場需求量會隨著價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參與國際貿易以前,企業所面向的只是國內的需求。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企業不能生產太多,從而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不得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如果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產品所面臨的市場就會擴大,國內需求加上國外需求,企業生產就可以增加。由于生產處于規模經濟階段,產量的增加反而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增加了競爭能力。

由于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囊括一行業的全部產品,從而使國際分工和貿易成為必然。但具體哪一國集中生產哪一種產品,則沒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競爭)產生,也可以協議分工。但這種發達國家之間工業產品“雙向貿易”的基礎是規模經濟,而不是技術不同或資源配置不同所產生的比較優勢。

二、國際貿易、技術外溢、與經濟增長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來,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關系來進行。在經濟學文獻中,雖然已有許多理論闡述了技術在貿易和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量,不僅討論技術對貿易的影響,也分析國際貿易、經濟增長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把技術變動、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和經濟增長等結合起來研究,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前沿課題。

國際貿易理論的這一新發展的背景也與戰后國際貿易格局變化有關。在用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理論說明了當前“北北貿易”和同類產品之間貿易的原因之后,人們自然就會進一步探討。為什么會有規模經濟?產業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分工是怎樣形成的?如果說技術的差異與發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技術又是怎樣產生、發展、傳遞的?技術的發展與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的關系又是如何?這些問題引起了國際經濟學家的極大興趣。學者們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增長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近年來,在國際經濟學的研究中,關于國際貿易、技術變動與經濟增長的文章很多。從其理論淵源來說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沿著李嘉圖的模型,仍把技術作為一種外生變量,但從動態角度分析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各國福利水平的影響,另一部分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量,不僅研究技術怎樣影響貿易和增長,同時把技術發展作為科研、投資、貿易和經濟增長的一種結果,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相互間的關系。

1.技術作為外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

(1)技術差異所形成的貿易模式

除了“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的貿易學說外,技術作為外生變量上的差異亦被用來說明發達工業國家之間和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馬庫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在他們的研究中假設兩國的資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產品生產需用兩種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規模經濟。但如果兩國在生產技術上有某種細微的差別,勞動生產率就會略有不同。在兩國的貿易中,各國都會出口其要素生產率相對高的產品。

戴維斯(Dav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假設兩個國家兩種產業。其中第一種產業只生產一種產品,而第二種產業生產兩種不可完全替代的產品。假設其中一國在第二種產業的生產中與國外略有技術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上比別國略勝一籌。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素價格的相等會使該國生產和出口這種產品,而別國則會生產出口另一種產品。

馬庫森、斯文森和戴維斯的研究說明,即使在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市場上,技術上的差異亦可引起同行業產品之間(intra—industry)的貿易。

(2)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福利的影響

克魯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術進步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福利的影響。在他的模型中,他假設有兩類國家:技術較先進的國家(發達國家)和技術相對落后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產品亦分為兩類:技術密集型產品與非技術密集型產品。這些假設與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發展在于:假如技術變動了(而不管為什么會變動),會對各國的貿易模式和福利產生什么影響?

如果這種技術進步發生在發達國家,則結果是沒有壞處。第一,對發達國家來講,它技術更高了,產品更先進了,由于本來就在技術上領先,更新的技術的產生并不面臨什么競爭,也不威脅別國,別國也威脅不了它,所以技術進步對它有好處。第二,對落后國家也沒壞處,因為技術差距拉大了,給后進國家更大的空間來發展和趕超。所以技術進步發生在先進國家對這兩類國家均有利。對先進國家唯一的不利之處是對一些本來就有技術優勢的產品,技術進步和生產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這些產品的價格下降,貿易條件有可能變得不利。

假如技術進步發生在后進國家呢?克魯格曼認為結果是縮小了兩類國家之間的差距,對原來先進國家是一種競爭,對他們不利。后進國家會因為自己有能力生產這類產品而減少進口,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是使該類產品價格的下降,對先進國不利,二是如果這種產品需要密集使用后進國本來就稀缺的資源,那么對后進國來說也不利。

2.技術作為內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

貿易理論的另外一方面發展是將技術視為內生變量來分析,研究技術變動的原因,也研究技術的進步作為生產和貿易的結果對貿易模式與社會福利的影響。技術變動有兩種源泉,一種是被動的,不是經過專門研究開發出來的,而是從看中、干中學會的,是通過經濟行為學來的,這叫“干中學”(learningbydoing)。這里所說的技術不光是生產技術,還包括管理知識。另外一種是主動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這種技術變動是一種革新(innovation)。技術革新一般是研究和發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簡稱R&D)的結果。

(1)“技術外溢”(Spillovers)與“干中學”(Learing—by—Doing)

所謂技術變動或技術進步并非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發明。在許多情況下,所謂技術進步只是學到了別人已有的先進技術。這種學習過程有時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從事生產或其他經濟行為時自然產生的副產品。作為先進技術的擁有者,有時也并非有意轉讓或傳播他們的技術,而是在貿易或其他經濟行為中自然地輸出了技術,被稱為技術“外溢”(Spillovers)。不管什么技術,都有一個外溢的過程。“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中獲得的。技術外溢,又可分國際、國內、行業間和行業內幾種不同情況。

a)國際技術外溢

國際技術外溢指的是技術通過直接或間接(如通過貿易)的途徑傳播到了別的國家,從而使別國的生產者也逐漸掌握了這些技術。

為了說明技術在國際間的外溢,我們假設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各國分別生產兩種產品,X和Y。在兩國沒有貿易時,各國的生產是由本國的生產技術和資源配置決定的,A國有生產X的比較優勢,B國則有生產Y的比較優勢。如果兩國發生貿易,根據“比較優勢”理論,A國會專門從事X的生產和出口,B國則專門生產和出口產品Y。這是貿易發生后的最初均衡。

現在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技術是無法壟斷的,可以通過商品貿易“外溢”到別國。貿易的結果,AB兩國的生產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產技術并有可能對本國的生產進行調整。這種國際范圍內的技術外溢會有各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情況是,A國本來有生產商品X的比較優勢,但B國生產X的技術更先進,有絕對優勢。A國引進了B國生產商品X的技術,提高了本來就有比較優勢的生產率。這種結果發揮了本國資源上的比較優勢,有利于A國的長期增長。另外,商品X本來就是B國相對短項,在兩國實行分工和貿易后便不再生產。A國多生產X可以使B國的進口價格下降,也有利于B國。這種技術的外溢使原來由“比較優勢”決定的貿易模式變成了由“絕對優勢”決定。技術外溢的結果,兩國都從中受益。

但是如果B國生產商品Y的技術比A國先進,A國從B國中學到這種技術并用此來改進發展其本來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Y。對A國來說,這種技術引進的結果是一種進口替代型增長,但對B國來說則是一種威脅和競爭。如果A國生產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資源,對A國的長期發展也不一定有利。貿易和技術外溢有可能將發展引入“錯誤”方向,使兩國的長期發展速度都受影響(參見Yanagawa,1993)。

b)國內的技術外溢

國內技術外溢指的是技術在本國范圍內的傳播。由于地理、語言、文化等原因,國內技術外溢比學習外國技術更快。

八十年代后期,克魯格曼和盧卡斯(Lucas)分別討論了國內技術外溢的問題。在克魯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假設有兩個國家A和B,生產一系列產品。其中任何一國會在一些產品的生產技術中有最初的領先地位。盡管技術可以在國際間傳播,但本國內的技術外溢會更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較快的國內技術外溢過程,該國原先的領先的行業會有加速發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較優勢會增強,“國內技術外溢”也會使別國在他們原來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更有領先地位,技術的國內傳播使各國的差異擴大。

盧卡斯(1988)的模型與克魯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假設一系列國家,生產兩種產品:X和Y。各國的勞動力和勞動生產率相同,但對兩種產品的技術知識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國家生產X,另一些國家生產Y,形成最初的國際分工。由于技術在國內的外溢,生產X和生產Y的國家都會在各自的專業生產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各國對兩種產品技術知識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來越大。在一般情況下,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很難改變,除非產品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跟不上產品價格下降的速度,改變原先國際分工的地位,從一種產品的生產轉向另一種產品生產的,也只能是那些原來就在邊緣上的國家(marginalcountry)。

克魯格曼和盧卡斯的分析說明:一個國家最初的比較優勢、產業選擇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可能與它本國的技術知識和資源配置有關,也可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產業結構一旦形成之后,國內生產技術的外溢使得一國在這些產業中的生產率比別國提高的更快,會使該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更加鞏固。這在某種意義上解釋了為什么一些國家擅長于一些行業,而另外一些國家擅長于另外一些行業,這與國內的技術外溢是有關系的。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種生產格局,改變是不容易的,因為產業規模與國內的技術外溢會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只要成本增長的速度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速度,就會有利可圖而繼續存在。歷史在決定一國長期的生產和貿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c)行業間與行業內的技術外溢

技術外溢也可以發生在不同的行業之間(inter—industry)和同行業之內,許多行業雖然產品不同,但所用的資源有許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產率對各行業都是有促進作用的。另外,這里的“技術”概念,也不僅僅局限于具體的生產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因此,一個行業擁有的技術優勢也可能外溢到別的行業,使別的行業的生產率也有所提高,并對社會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1)c]

同一行業內也可能有不同的產業集團(industryclusters),各集團生產類似產品但生產技術不會完全相同。與國外類似的產業集團相比,生產上也會有不同的優勢。國際貿易以及由此產生的競爭和技術外溢會縮短各產業集團的技術差距。

(2)發展研究(R&D)與技術創新(Innovation)

技術變動的另一個來源是技術創新,它是一種投資、開發與研究的結果。新技術的開發主要表現在:a)提高要素生產率,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或保證產量的情況下,使用更少的資源;b)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新產品的開發。

技術創新或開發型技術進步可以在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現。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一個最終產品可以由一個企業變成許多個企業來生產。同一企業中也可分為許多部門,每個部門只生產產品的一個零部件。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每個部門只集中于一個小范圍的大規模生產,而在這個具體的零部件生產中,企業有可能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得利潤。換句話說,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潤不再只是從最終產品中獲得,每個生產環節都獨立出來,都有獲得利潤的可能性。對利潤的追逐使生產的每個環節上都有改進技術的動力。

開發型技術進步也常常是在對新產品的研制中獲得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或提高產品質量,從而產生出新技術。

與“干中學”不同,技術創新或開發型技術進步是需要大量投資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證這些投資能夠獲利的條件下,企業才會去研制新技術。因此,一國能否獲得大幅度的開發型技術進步,需要兩個必要條件:(1)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沒有保護的話,企業開發新產品所冒的風險與其收益不對稱,也就沒動力去投資、研究。(2)要鼓勵對科研的投資。干中學雖然也能提高技術,但畢竟有局限性,畢竟只能縮短與先進技術的差距,一個國家要想技術上領先,就必須有開發型的技術進步,但開發型技術進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資來保證的。

國際貿易與開發型技術變動有相互促進的關系,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不僅通過國際市場的競爭迫使各國努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也通過國際技術外溢給各國互相啟發的機會。新技術的開發不再只是個別國家的行為,而成為各國的共同努力。這里邊也有一個技術開發的規模經濟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貿易和技術的國際流動可以使開發研究形成“規模經濟”而降低各國的科研開發成本。一項新技術從一國開始后,另一國可以馬上引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不應重復同樣一個過程。當然,這樣做需要許多政治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這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最優方式。

另一方面,技術革新也會影響貿易模式。在技術作為外生變量和“干中學”的模型中,最初的貿易模式都是給定的,都假定各國在生產技術上有差距但沒有討論為什么有差距。技術作為內生變量的模型則揭示了產生技術差距的根本原因。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技術的國際國內外溢和干中學的過程有可能縮短各國技術上的差距,本國原有的資源和技術條件對于一國的長期發展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發展研究的投資和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是改善一國的貿易地位和保證經濟長期增長的必要措施。

三、國際貿易新理論對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啟示

過去十五年來,我們雖然在開放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貿易政策上仍受許多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們在出口方面作了許多努力,但是開放國內市場方面顧慮重重。在申請恢復關貿總協定地位的過程中,我們把擴大進口和開放市場看作是一種進關貿的代價,是為了獲得某種權利而不得不承擔的“義務”,其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保護幼稚工業”的理論。

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對某些產業的保護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問題是,怎樣選擇保護對象?采用什么方式來保護?保護的前景與代價是什么?我們必須充分估計為保護所付出的代價,并努力以最小的代價來實現我們發展先進或幼稚工業的目標。

古典和新古典的貿易理論已經分析了保護給消費者和整個國家福利所帶來的損失。關于技術外溢和干中學的學說又為我們揭示了保護所失去的“外部效應”,尤其是對電腦等高科技產品進口的限制,損失的不只是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拖延了技術外溢和干中學的過程。電腦等科技知識產品與一般消費品不一樣,電腦的使用和普及包含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電腦迅速普及所能帶來的外部效應,是無法用貨幣來衡量的,況且電腦行業發展的關鍵不是硬件而是軟件,只有在普及的基礎上才能有足夠的人力資本和市場需求來促進軟件的開發。通過貿易壁壘的辦法來保護幼稚產業,其代價和結果都是必須考慮的。

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還為我們的貿易政策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的貿易理論揭示了當代國際市場的壟斷競爭和工業制成品貿易為主的特征,工業產品的多樣性使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有足夠的資源來生產、出口全部的工業產品。國際貿易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大,即使在同一行業內,也可能既進口又出口。現代的國際競爭并不局限于個別產品的得失,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去限制外國優質產品的進口,不一定非要通過保護來生產國外已占優勢的產品。對外開放某些市場,并不等于國內的同類產業就不能發展了。別人生產了一些種類型號,我們可以集中資源生產別的或新的種類型號,并通過規模經濟降低成本向國外出口。

怎樣使某些產業形成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提出了一個“戰略性貿易保護”的問題。由于國際市場上的不完全競爭和現代企業規模經濟的存在,如何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以擴大生產降低成本,成為企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如果政府能夠正確地選擇某些有發展前途并能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產業,通過政策支持,幫助其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話,對本國利益和發展都會有利的。這種貿易保護著眼于一國長期的戰略發展,被稱為“戰略性貿易保護”。

不少國家曾采用過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如日本在戰后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對許多產業有過保護。它將一個產業保護一段時期,然后就轉移。保護的目的只是希望在保護期內,讓產業自身產生出一種技術外溢和自行不斷壯大的能力,在短期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保護的時間是短暫的,保護的行業是不斷變動的。克魯格曼借用了吉文斯(Givens,1982)的說法,將其稱做“狹窄的、移動的保護帶”(theNarrowMovingBand)。

無論是自由貿易的政策還是“戰略性貿易保護”政策,選擇的依據都是如何使本國的利益最大化。這種利益不僅要從靜態上估計,也要從動態上考慮。對什么產業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盡可能精確的利弊分析。國際貿易的新理論并不告訴我們應不應該保護的問題,而是為了我們貿易政策的選擇提供了更多需要考慮的問題。簡單地利用貿易壁壘來保護幼稚工業是一種被動和陳舊的方式,代價是不小的。而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對某些產品(不一定是整個行業)實行保護也許會帶來長期的優勢和利益,但是這些產品不一定是幼稚產業,保護的手段也不一定是貿易壁壘,可以是代價較小的產業政策或消費政策,保護的時期應是短暫的,這種保護是一種積極的,有前途的保護。

參考文獻

[1]Boldrin,M.andJ.A.Sheinkman,1988,LearningbyDoing,InternationalTradeandGrowth:Anote,in:SFIStudiesintheSciencesofComplexity(Addison—Wesley,ReadingMA).

[2]Bresiz,E.S.,P.R.Krugman,andI),Tsiddon,1993,Leadership,AmericanEconomicReview,83,1211—1219.

[3]Davis,D.R.,1994,Intra—industryTrade:AHeckscher—Ohlin—RicardoApproach,mimeo,HarvardUniversity.

[4]Grossman,G.M.,andE.Helpman,1991b,Trade,KnowledgeSpilloversandGrowth,EuropeanEconomicReview,35,517—526.

[5]Krugman,P.R.,1979,AModelofInnovation,TecnnologyTransfer,andtheWorldDistributionofIncom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7,253—266.

[6]Krugman,P.R.,1986,A''''Technologygap’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in:K.JungenfeltandD.Hague,eds.,StructurealAdjustmentinDevelopedOpenEconomics(macmillanPress,london)35—49.

[7]Krugman,P.R.,1990,RethinkingInternationalTrade,TheMITPress.

[8]Krugman,P.R.,1991,Historyvs.Expectations,Quarterly,IournalofEconomies,106,651—667.

[9]Lucas,R.E.Jr.,1988,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22,3—42.

[10]Markusen,J.R.,andL.E.O.Svenson,1985,TradeinfoodsandFactorswith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Technology,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26,175—192.

[11]Yanagawa,N.,1993,EconomicDevelopmentinaWorldwithManyCountries,mimeo,KeioUniversity.

[12]Young,A.,1991,LearningbyDoingandtheDynamicEffectsofInternationalTrad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06,309—4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有精品| 麻豆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国语自产拍无码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鲜肉gay高中xx禁18网站| 免费看黄色视频|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女同|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男女吃奶摸下我太爽了动态图 |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九色|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丰满爆乳bbwbbwbbw| 欧洲裸毛bbbbbxxxx| 人妻杂交呻吟| 白丝兔女郎m开腿sm调教室|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天堂资源最新在线| 欧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免费无码成人片| 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 老熟妇bbxxx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久久99久久99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777777| 欧美性猛交xxx嘿人猛交| 黑人大群体交免费视频| 色噜噜狠狠爱综合视频|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