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6 11:19: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納稅會計與稅收籌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中小企業; 稅收籌劃;必要性;存在問題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稅收籌劃對企業越來越重要。在國外,納稅籌劃非常普遍。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稅務籌劃剛剛起步,所以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稅收籌劃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1.稅收籌劃的界定及特點
1.1稅收籌劃的界定
稅收籌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稅收籌劃是指在遵守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納稅人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為達到少繳稅和遞延繳納目標而對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一系列有計劃的活動。狹義的稅收籌劃是指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為達到少繳稅的目的,在適應政府稅收政策導向前提下,納稅人盡量利用多種有關稅收的便利條件對自身經營管理進行規劃的活動。
1.2稅收籌劃的特點
稅收籌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合法性。稅收籌劃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為依據,即沒有違反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稅收籌劃還充分體現了稅收的政策導向。所以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會受到國家的允許和鼓勵。可以說稅收籌劃中節稅的動機是合理的,手段是合法的。(二)超前性。在實際的經濟運營中,稅收籌劃發生在納稅義務之前,將最終影響企業的最終收益。(三)整體性。這是指稅收籌劃要著眼于整體稅負的輕重,而不可以只著眼于某一個納稅環節中個別稅種的稅負高低;此外,企業選擇納稅方案的最重要依據并非總體稅負的輕重,企業應分析“節稅”與“增稅”的綜合效果,在面臨多種納稅選擇時,應當選擇總體收益最多但納稅并非最少的一種方案。[1]
2.企業實施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企業會通過各種方法減少稅負,可見實施納稅籌劃對企業是非常重要的。
2.1 稅收籌劃有利于促使企業生產經營科學化、規范化
稅收籌劃的目的是讓企業少繳稅,這樣就直接降低企業的的稅收負擔。因為進行稅收籌劃,企業也會清楚了解自身產品市場行情及經營管理情況,這樣就促使企業選擇生產符合要求的產品及使企業經營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
2.2稅收籌劃有利于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
現今是經濟全球化的社會,企業的稅收籌劃變得越來越重要。國際上大部分企業都很重視稅收籌劃,如果我國的企業要處于有利地位,就應該借鑒外國企業的成功經驗。企業實施稅收籌劃,不管是對企業本身還是外部的稅收環境,都會產生積極有利的影響。
3.國外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經驗
在發達國家,企業實施納稅籌劃十分普遍。許多企業都會聘用稅務顧問、 審計師、會計師、國際金融顧問等高級專門人才從事納稅籌劃活動,以節約稅金支出。納稅籌劃也已成為一個成熟、穩定的行業。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紛紛開展有關納稅籌劃的咨詢和業務。國外的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已形成了納稅籌劃先行的慣例。可見公司對納稅籌劃的重視程度。許多跨國公司都成立了專門的稅務部,重金聘請專業人士,不過節稅也帶來了頗多的收益。比如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聯合利華公司面對著各個國家的復雜稅制,但聯合利華公司聘用45 名稅務高級專家進行納稅籌劃,一年僅節稅就給公司增加數以百萬美元的收入。[2]
4.我國企業實施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同時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雖然稅收籌劃概念在我國已經引進了十多年,但真正在實踐中成為中小企業管理決策內容的還很少。我國中小企業實施納稅籌劃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中小企業對納稅籌劃缺乏重視。大部分管理層人員都覺得納稅籌劃對于大企業才有利益可言,他們的中小企業還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實施納稅籌劃。(二)中小企業對稅法政策缺乏認識。不少企業往往不去了解相關稅法知識,正因為不具備專業知識,中小企業才沒有進行稅收籌劃的基本條件。(三)中小企業財力不足。許多中小企業為節省成本開支,一般都聘用非全職會計人員,有的還是不太熟悉會計核算的出納人員。這些企業的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業務水平不高,做賬往往不規范,存在納稅遵從度偏低的問題。[3]
5.對我國企業實施納稅籌劃的建議
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中小企業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
5.1企業要高度重視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使企業少繳稅,間接增加企業的經營收益,并促使企業選擇生產符合要求的產品及使企業經營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因而中小企業經營決策層必須對稅收籌劃給予足夠重視。
5.2提高財務人員進行稅收籌劃的能力
中小企業可以對在職的會計人員、稅收籌劃人員開展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稅收籌劃的能力,主要是:第一,練就扎實的會計專業基礎。因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納稅籌劃的基礎;第二,熟悉了解國家的稅法及稅收相關法律,明確節稅活動的籌劃點;第三,了解企業所面臨的外部市場、法律環境,為企業爭取最大的外部發展空間。[4]
5.3要加強與稅務機關的交流
中小企業要清楚了解征稅納稅的具體流程,理解稅法時力求與稅務機關的理解相同。只有企業納稅籌劃的方案能夠通過稅務機關的審核,企業才能順利實施納稅籌劃。[5]
結語
現代企業的經營目標是保證企業實現財富最大化。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稅收籌劃能力普遍不高。因此中小企業要重視稅收籌劃,提高財務人員進行稅收籌劃的能力,合理地進行稅收籌劃,以達到稅負最輕或最佳而實現利潤最大化。(作者單位:重慶新橋華福鋁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陳燕娣.王菁.淺談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及防范[D]紹興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4月25日
[2] 陳愛玲.淺談我國企業納稅籌劃問題[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4(3)
[3] 李立.淺析企業稅收籌劃問題及解決途徑[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0)
【關鍵詞】 會計政策 選擇 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應有的一項權利,是一種合法的、合理的、也是合情的納稅行為,通過稅收籌劃,納稅主體(主要指企業)可以通過最合理最科學的籌劃以獲得最大程度上的“節稅”后利益。會計政策是指在編制財務報告時可供選擇的處理經濟事項的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程序,會計政策存在一個選擇問題,因為只有在對同一個經濟業務所允許使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存在有多種選擇時,會計政策才是有意義的,因而,企業選擇一個正確的會計政策對于企業的后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日益成熟,改革開放繼續發展的前提下,要求納稅人重視稅收籌劃,特別是會計政策選擇中的稅收籌劃是十分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實現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是一種合法的納稅行為,所以,要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實現稅收籌劃,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能違反法律法規,也不能違反關于會計政策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通過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的稅收籌劃時,應該在稅法和會計行業都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其次,要利用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相關稅收籌劃,不僅要遵循會計政策選擇的原則,還要遵循稅收籌劃的相關原則,會計政策選擇的原則主要有:謹慎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以及重要性原則;稅收籌劃的相關原則主要有:不違法原則、一致性原則、計劃性原則、稅后收益最大化原則、風險最小化原則、經濟性原則。在各個原則的制約下進行會計政策選擇中的稅收籌劃,才是合法合理合情正當有效的經濟行為。
第三,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實現稅收籌劃,了解實現過程中的制約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制約因素主要有:法律環境的制約,法律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如《公司法》、《會計法》等),在法律法規的規定范圍內進行稅收籌劃,遵循不違法原則;稅制的制約,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尊重稅法,深刻理解稅法的精神以及把握相關法律主管部門對于納稅行為的“合法、不合法”的界限,在法的規定范圍內活動;企業自身因素的制約,這關乎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企業的整體能力,從企業的組織形式上看,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主要有: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制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在納稅的形式上都有不同,所以,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實現稅收籌劃中,了解企業的組織形式是必要的,從企業領導者對于風險的態度來看,領導者的不同態度也會影響到會計政策的選擇以及會計政策選擇中的稅收籌劃,從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以及行業判斷力來看,會計人員是會計政策選擇中進行稅收籌劃活動的最主要力量,在會計政策選擇中進行稅收籌劃,需要會計人員有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精確掌握稅法法規以及對于行業變動趨勢的準確預測并對此及時的做出反應的能力,因而,會計人員必須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第四,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實現稅收籌劃活動中,掌握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的一些稅收籌劃的具體應用是非常關鍵的。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不同的市場分析視角、不同的領導執行人員就決定了會計政策選擇有很多種結果,對于各個企業來說就有了十分廣闊的稅收籌劃的方向與空間,也就有了多種稅收籌劃應用:企業銷售結算方式選擇的稅收籌劃,根據稅法的相關規定,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的具體銷售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控制銷售產品取得收入的具體時間,調整收入納稅時間,延緩納稅時間,達到企業的發展目的及規劃:工程合同收入計算方法選擇的稅收籌劃,這種應用主要針對長期工程,對于長期工程的收入計算,主要有完成百分比法和完成合同法兩種計算方法,這兩種方法都是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還有存貨計價方法選擇中的稅收籌劃、資產減值準備項目的的稅收籌劃、長期股權投資的稅收籌劃以及投資房地產計量模式選擇的稅收籌劃等,這些應用都是十分有效的合理地會計政策選擇中的稅收籌劃,具體分析企業實際情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應用方式,實現企業的“節稅”收益最大化。
二、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實現稅收籌劃應注意的事項及相關建議
關鍵詞:稅收籌劃;節稅
依法納稅是每個企業應盡的義務,而企業經營的目標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企業在完整、準確地理解和執行稅法的同時,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爭取獲得納稅方面的優惠待遇,既是企業納稅意識不斷增強的表現,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一、稅收籌劃的意義
1 有利于增強納稅人納稅意識。充分、正確地運用稅收籌劃依法納稅,是納稅人納稅意識增強、納稅觀念提高、納稅方法成熟、納稅效益明顯的一個標志,不僅有利于納稅人降低風險提高收益水平,而且有利于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加強稅收工作的有效監督和制約,同時對稅收征管制度的完善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 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納稅人通過對籌資、投資和經營管理等活動進行稅收籌劃,充分運用優惠政策,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取消沒有經濟效益的生產經營行為和環節,可避免和減少企業現金的流出量,從而達到在現金流入量不變的前提下增加凈流量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延遲現金流出時間,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獲得一筆沒有成本的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幫助納稅人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3 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稅收籌劃的過程也是納稅人通過對投資與經營稅收政策研究的過程,通過對不同稅法條款運用的分析比較,使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國家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達到節稅的目的。籌劃得當,可以達到資金、成本和利潤的最優效果,減輕稅負,減少資金流出,增強競爭力,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目標。
二、稅收籌劃的原則
1 合法性原則。稅收籌劃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以及財務會計制度,偷逃稅收也可減輕納稅人負擔,但顯然是不合法的。
2 穩健性原則。一般而言,節稅的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節稅收益與稅制變化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債務風險、匯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緊密相連。稅收籌劃要在節稅收益和節稅風險之間進行權衡,以保證能夠真正取得財務利益。
3 便利性原則。當納稅人可選擇的稅收籌劃方案有多個時,應選擇簡單、容易操作的方案。能夠就近解決的,不舍近求遠。
4 節約性原則。稅收籌劃會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應盡量使籌劃成本費用降低到最小程度,籌劃效益達到最大程度。
三、如何做好稅收籌劃
1 牢固樹立誠信納稅意識。稅務籌劃是企業的一項基本權利,稅收籌劃的權利與企業的其他權利一樣,都有特定界限,超越這個界限就不再是企業的權利,而是違背企業的納稅義務,就不再合法,而是違法。而企業的權利和義務可以相互轉換:當稅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糾正或稅法中不明確的地方被明確后,企業相應的籌劃權利就會轉換成納稅義務。如超額累進稅率改為固定比例稅率后,納稅人利用累進級距的不同稅率而進行的籌劃就不存在了;當稅法或條例的某些條款或內容被重新解釋并明確其適用范圍后,納稅人就可能不再有享籌劃的權利;當稅法或條例中的某些特定內容被取消后,稅收籌劃的條件隨之消失,企業的籌劃權利就轉換為納稅義務。因而,要避免涉稅法律風險,切實有效的進行稅收籌劃,應以稅法為依據,深刻理解稅法所體現的立法精神及國家政策。
2 做好稅收籌劃基礎工作。首先,要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設置真實完整的會計賬簿,編制真實客觀的財務會計報告,不僅是依法納稅、滿足稅務管理的基本需要,又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基礎。其次,由于企業的稅收籌劃是一項復雜的前期策劃和財務測算活動。要求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先安排和策劃,進而對一些經濟活動進行合理的控制,因此必須建立科學嚴密的審批機制,實行科學化決策,才能使企業稅收籌劃走入正軌。另外,要加強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企業要正視風險的客觀存在,樹立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并在生產經營過程和涉稅事務中始終保持對籌劃風險的警惕性。通過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對籌劃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及時尋找導致風險產生的根源,制定有效措施遏制稅務籌劃風險。
3 建立稅收籌劃信息系統。任何稅收籌劃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稅收法律環境下,以企業收集到的信息為基礎制定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因此稅收籌劃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需要輸入信息的刺激,在占有大量客觀材料的基礎上才能形成。這就意味著要搞好企業稅收籌劃,必須有一套完善的信息收集傳遞系統和稅收籌劃數據庫,以實現稅收籌劃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相關適度性要求。
4 掌握稅收籌劃基本方法。稅收籌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分為優惠型稅收籌劃方法、節約型稅收籌劃方法、避免稅收違法行為的籌劃方法等等。優惠型稅收籌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充分了解稅收優惠政策的基本內容;掌握取得稅收優惠政策所必須的條件;爭取稅務部門的認可。節約型稅收籌劃著眼于減少和避免稅金的重復支出,調整和取消稅金重復支出的生產經營行為和環節,避免稅收違法行為的籌劃。主要是掌握和理解稅制要素規定、解釋,避免因認識的錯誤而受到處罰造成損失。另外,由于各稅種的應納稅額都是通過會計核算的結果加以納稅調整來確定,凡是稅法沒有明確規定會計處理方法或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的,會計核算的結果就是應納稅額,因此通過會計政策選擇,也可以實現稅收籌劃的目的。企業在進行具體籌劃時應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綜合權衡,可將以上方法結合起來,將會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5 綜合考慮稅收籌劃方案。從根本上講,稅收籌劃屬于企業財務管理的范疇。它的目標由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所決定。稅收籌劃必須圍繞這一總體目標進行綜合策劃,將其納入企業的整體投資和經營戰略,不能局限于個別稅種,也不能僅僅著眼于節稅。也就是說。稅收籌劃首先應著眼于整體稅負的降低,而不僅僅是個別稅種稅負的減少。這是由于各稅種的稅基相互關聯,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某種個稅稅基的縮減可能會致使其他稅種稅基擴張。因而稅收籌劃既要考慮某一稅種的節稅利益,也要考慮多稅種之間的利益抵消因素。其次,稅收利益雖然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經濟利益,但不是企業的全部經濟利益,項目投資稅收的減少并不等于納稅人整體利益的增加。如果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最優的方案應是整體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稅負最輕的方案。即便是某種稅收籌劃方案能使納稅人的整體稅負最輕,但并非納稅人的整體利益最大,該方案也應棄之不用。例如,如果向納稅人提供一份稅收籌劃方案,可以使他免繳全部稅款,前提是要其把經營業績控制在起征點以下。這項稅收籌劃方案一定會遭到拒絕。因為該方案的實施,雖然能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降為零,但其經營規模和收益也受到了最大的限制,顯然是不可取的。因此,納稅人或中介機構開展稅收籌劃應綜合考慮,全面權衡,不能為籌劃而籌劃。由于稅收政策和稅收籌劃的主客觀條件時刻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因此,每個企業都必須從實際出發,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籌劃和安排,利用稅收優惠及彈性,因時、因地制宜地制定具體方案,力求在法律上站得住,操作上行得通,用發展的眼光權衡得失,進行納稅方案的優化選擇,實現直接減輕稅負,盡可能地使企業利潤最大化。
關鍵詞:企業重組;納稅籌劃
企業重組與納稅籌劃的結合運用使企業重組的效益更高,它的優勢一方面體現在稅收籌劃可以提高企業對國家宏觀政策的整體把握并對其很好的運用,另一方面表現為通過納稅籌劃,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降低稅務成本,進而降低其的重組成本,從而降低企業的重組風險,更好的實現企業重組的目標。
一、企業重組的納稅籌劃
1.企業重組概述
企業重組是企業遵循經濟、法律原則,按照市場規律對企業的各類資源及本省進行的優化企業結構、再造企業組織形式的行為,實現企業產權或經營權的改變,從而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按照定義,企業重組可以按照產權或經營權的改變進行分類。按照企業產權的改變,企業重組可以分為六種形式:合并、分立、清算、股權重組、債務重組、股份制改造。按照企業經營權的改變,企業重組分為資產轉讓、企業租賃、企業托管。
2.納稅籌劃概述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根據稅收法律制度統籌安排企業的納稅活動,從而為企業謀取最大的稅后收益。納稅籌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節稅籌劃、避稅籌劃、轉嫁稅收籌劃、涉稅零風險籌劃。納稅籌劃是合法的,指納稅籌劃只能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納稅籌劃的籌劃性指的是可以為企業提供納稅前的籌劃安排,從而達到納稅籌劃的目的――為納稅人取得節稅的收益。
3.企業重組的納稅籌劃
企業重組中的納稅籌劃是指企業根據稅收法規統籌安排企業重組中的涉稅活動,從而為企業謀取最大的稅后收益,達到減少企業納稅額、降低重組風險的目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的稅收成本只是經營成本中的一部分,所以企業納稅籌劃時,除了要爭取稅收優惠或者用財務安排降低稅收成本外,還要考慮到企業整體的經營成本。
二、企業重組納稅籌劃的基本途徑
1.利用稅收政策導向
稅收法律中存在多種傾斜政策,例如懲罰性稅率、稅收優惠政策等,這些就是稅收政策導向的體現。進行納稅籌劃的基本途徑就是以國家現行稅收制度中的稅收政導向為指導,而對投資活動進行選擇。在實際工作中,這是最常用的納稅籌劃方法。
2.利用稅收法律條文中的差異
稅收法規對同一征稅對象作了若干不同的規定,納稅人的不同選擇對應著不用的稅負,納稅人可以自主選擇任一條款。所以,納稅人可以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條款執行,從而減少稅負。稅收法律條文的差異可以表現為多個方面,如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優惠政策、不同的水中之間也可以進行優勢組合、同一稅種內(包括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納稅環節、計稅依據等)也可以進行納稅籌劃。
3.利用稅法中的稅基臨界點
在稅收法規中隊不同規模企業的起征點或免征額、優惠稅率不同,所以,納稅人往往采取變通手段(如:企業分立等),降低稅率或計稅基礎,減輕稅負。
三、企業納稅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1.增強納稅籌劃重要性的認識,打造專業籌劃團隊
稅收籌劃人員必須具備財務會計知識和稅收法律知識,這樣稅收籌劃才能成功。此外,稅收籌劃人員還要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企業重組中的稅收籌劃關系到企業重組的結果,稅收籌劃人員應該運用專業技能,將稅收與企業的財務會計相結合,為企業做出最成功的稅收籌劃。稅收籌劃還涉及到守法的問題,因此,稅收籌劃人員必須堅守職業道德,依法進行稅收籌劃,避免為企業帶來涉稅風險。
2.根據不同的重組方式確定不同的籌劃方案
企業重組有著多種不同的方式,每種方式涉及不同的交易活動,每種獲得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同,稅收籌劃方案也隨之不同。比如,在資產重組中,稅收籌劃不是重組的首要目的,但稅收籌劃可以減輕納稅人在企業重組中的稅收負擔,從而提高企業的盈利。但這個項目中的納稅籌劃必須注意支付方式的選擇和重組后稅收負擔的大小。而在分類重組中,納稅籌劃要考慮到分立后企業的業務范圍,由于經營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會變得比較簡單,應該重點關注針對特別稅種的專屬方案。而在債務重組中,因涉及到自己的時間價值,需要針對壞賬和重組損失的程度進行稅收籌劃。另外支付時間也是一個影響因素,支付時間推遲會給企業延遲納稅提供機會。
3.事前籌劃與事后籌劃相結合
納稅籌劃是事前管理行為,但是在企業重組中會隨時出現新的問題需要調整,所以納稅籌劃不僅包括事前指導措施,還包括事后籌劃。事前知道措施可以給企業作出明確的指導,企業從而可以往既定的目標前進。事后籌劃方案指的是設計周密的納稅對策,在意外事件發生時減弱其對企業經營效益帶來的沖擊,從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所以事前籌劃與事后籌劃必須結合起來使用,這樣才能為企業帶來稅收好處,企業才能成功度過重組期。
4.制定規避納稅籌劃風險的對策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風險控制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納稅籌劃中,許多企業貪圖納稅籌劃帶來的效益,而隨意套用籌劃案例,結果并未減輕企業的稅負,還誒企業帶來了風險。所以,納稅人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樹立風險意識,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特點,根據稅收法規,在稅收籌劃的同時制定出風險控制策略,加強風險控制,根據籌劃進程對稅收籌劃方案進行修訂完善。
5.加強與外部的溝通
企業重組中涉及到的經濟主體比較多,而且關系復雜,每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在企業重組的納稅籌劃時,籌劃人員對重組企業及其相關聯的企業的各種業務及經濟行為都要有清晰的了解,他們可以與這些企業公開交流或者私下交流,還可以與他們的稅務部門進行直接聯系,從而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作者單位:福建瑞信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高允斌.企業重組的會計處理與納稅處理[J].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 李剛.企業重組中的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J].會計之友.2010,11.
關鍵詞:稅務籌劃;現狀;問題;建議
企業稅收籌劃是從企業全局出發,為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增加稅后利潤而做出的一種戰略性的籌劃活動。企業的稅收籌劃具有合法性、超前性、目的性、全局性等特征,它是現代企業財務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它實質是一種高層次、高智力型的財務管理活動。稅收籌劃人員必須要具有綜合素質,需要具備稅收、會計、財務等專業知識,并全面了解、熟悉企業整個投資、經營、籌資活動,從而預測出不同的納稅方案,進行比較、優化選擇,進而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一、當前我國稅收籌劃的現狀分析
稅收籌劃在發達國家十分普遍,已經成為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制定經營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稅收籌劃開展較晚,發展較為緩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意識淡薄、觀念陳舊。稅收籌劃目前并沒有被我國企業所普遍接受,許多企業不理解稅收籌劃的真正意義,認為稅收籌劃就是偷稅、漏稅。除此之外,理論界對稅收籌劃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制約我國稅收籌劃廣泛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 稅務制度不健全。稅收籌劃須有諳熟我國稅收制度,了解我國立法意圖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但很多企業并不具備這一關鍵條件,只有通過成熟的中介機構稅務,才能有效地進行稅收籌劃,達到節稅的目的。我國的稅收制度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出現,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并且,業務也多局限于納稅申報等經常發生的內容上,很少涉及稅收籌劃。
3 我國稅收制度不夠完善。由于流轉稅等間接稅的納稅人可以通過提高商品的銷售價格或降低原材料等的購買價格將稅款轉嫁給購買者或供應商。所以,稅收籌劃主要是針對稅款難以轉嫁的所得稅等直接稅。我國的稅收制度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復合稅制,過分倚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間接稅種,尚未開展目前國際上通行的社會保障稅、遺產稅、贈與稅等直接稅稅種,所得稅和財產稅體系簡單且不完備,這使得稅收籌劃的成長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稅收籌劃中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進行稅收籌劃不能盲目,否則,將事與愿違。要有效地進行稅收籌劃,達到節稅的目標,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 稅收籌劃必須遵循成本一效益原則。稅收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籌資、投資、生產經營等過程。它應該服從財務管理的目標,即利潤(稅后利潤)最大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許多稅收籌劃方案理論上雖然可以達到少繳稅金,降低稅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實際運作中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中方案不符合成本一效益的原則是籌劃失敗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在籌劃稅收方案時,過分地強調稅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因該方案的實施會帶來其他費用的增加或收益的減少,使納稅人的絕對收益減少。比如說,某企業準備投資一個項目,在稅收籌劃時,只考慮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選擇在某一個所得稅稅率較低的地區。但該項目所需原材料要從外地購入,使成本加大。該方案的實施可能使稅收降低的數額小于其他費用增加的數額。顯然,這種方案不是令人滿意的籌劃方案。采取以犧牲企業整體利益來換取稅收負擔降低的籌劃方案是不可取的。可見,稅收籌劃必須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則。
2 稅收籌劃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將適用的邊際稅率。貨幣的時間價值和將適用的邊際稅率籌劃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因素。比如,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是25%,某納稅人有一筆1 0萬元的所得(假設不考慮其他扣除因素)可以在2000年實現,也可以在2001年實現,該筆所得不論在哪一年實現,它都會不在乎,因為不管在哪一年實現,都要繳納2.5萬元的稅款,稅收成本不變。但若考慮貨幣的價值則不同。選擇不同的納稅年份,應納稅款的現值將存在差異。假設折現率為10%,該筆所得推遲一年實現,差異額為2273元[10000×25%-100000×25%÷(1+10%)],等于節稅2273元。
3 稅收籌劃要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稅收籌劃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合法性,即稅收籌劃方案不能違反現行的稅收制度,不能違背立法意圖。但節稅、避稅與逃稅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有時界限不明,或者一種方案在一個國家是合法的,而在另一個國家可能是違法的。這就要求稅收籌劃人員在設計稅收籌劃方案時,要充分了解本國的稅收制度以及其他國家的稅收制度,了解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使稅收籌劃在合法的前提下進行。
4 籌劃應重視會計與稅收差異。稅收籌劃首先面臨的難題是會計制度與稅法的差異。雖然會計制度與稅法同屬規范經濟行為的專業領域,但二者分別遵循不同的規則,規范不同的對象,且存在諸多的差異。會計要素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在核算內容、涉稅事項處理方法上均有不同之處。而這些差異必然會加大稅收籌劃人員理解和執行具體政策規定的難度。
從內容上看,稅法規范征稅行為和納稅行為,體現社會財富在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分配,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而會計制度注重會計核算行為規范,要求真實、完整提供會計信息,以滿足有關各方面了解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從處理方法看,會計制度規定必須在“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中選擇一種作為會計核算基礎,且一經選定,不得隨意更改。而稅法在計算應稅所得額時既要保證納稅人有立即支付貨幣資金的能力和稅務機關有征收當前收入的必要性,又要考慮征收管理方便,即稅法是“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結合。從制定目的看,會計制度為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投資人、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政府部門等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讓投資者或潛在的投資者了解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和盈利可能性,其所提供的基礎性會計資料也是納稅的主要依據。而稅法是為了保證國家的強制、無償、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利用稅收杠桿進行宏觀調控,引導社會投資,對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所約束和控制。
三、稅收籌劃的現實建議
首先,可以設置專門的稅務會計。許多國外企業都設置了專門的稅務會計,在企業納稅籌劃中發揮著顯著作用。稅務會計的職責:一是根據稅收法規對應稅收入、可扣除項目、應稅利潤和應稅財產進行確認和計量,計算和繳納應交稅金,編制納稅申報表來滿足稅務機關等利益主體對稅務信息的要求。二是根據稅法和企業的發展計劃對稅金支出進行預測,對稅務活動進行合理籌劃,盡可能使企業稅收負擔降到最低。不過,實現納稅籌劃目標,需要有企業領導、執業人員的精誠合作。企業領導更應注意重視培養自己的納稅籌劃意識,重視單位內部納稅籌劃人才的培養。
1、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可以提高會計管理水平。稅收籌劃離不開企業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它要求企業會計人員既要精通具體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又要熟悉現行的稅收政策和稅法,正確地進行納稅調整和計稅,以使企業在稅收政策和稅法允許的范圍內實現其利潤最大化。這樣一來,企業必然要求其會計人員提高業務素質,從而使企業的會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增強納稅意識。稅收籌劃是企業納稅意識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如果企業納稅意識薄弱,企業可以采用偷稅、逃稅、漏稅、抗稅等不法手段來減免稅負,而不必進行稅收籌劃。只有依法納稅觀念提高了,依法設立完整、規范的會計賬證表,進行正確的賬務處理,才能進行有效的稅收籌劃。
3、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可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通過稅收籌劃一方面可以減少現金的流出量,從而達到在現金流入量不變的前提下增加現金凈流量;另一方面可以延遲現金流出時間,利用資金時間價值獲得一筆沒有成本的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幫助企業實現最大的經濟利益。
4、企業通過稅收籌劃有助于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稅收籌劃作為減少稅收成本最有效、最可靠、最可行的途徑,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然要求,必將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經營管理者采納。
二、會計核算進行稅收籌劃應遵循的原則
1、稅收籌劃應遵循合法性原則。稅收籌劃是利用稅收優惠的規定,熟練掌握納稅方法,適應控制收支等途徑獲得節稅利益,它是一種合法行為,與偷稅、逃稅有本質區別。因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必須以稅法條款為依據,遵循稅法精神。稅收籌劃是否合法,首先必須通過納稅檢查,不論采用哪種財務決策和會計方法都應該依法取得并認真保存會計記錄或見證,否則,稅收籌劃的結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或無效。
2、稅收籌劃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合法節稅增收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但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及籌劃付諸實施的過程中,又會發生種種成本,因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必須先對預期收入與成本進行對比,只有在預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時,籌劃方案才可付諸實施,否則會得不償失。此外,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不能只注重某一納稅環節中個別稅種的稅負高低,而要著眼于整體稅負的輕重,同時還應運用各種財務模型對不同稅收籌劃方法進行選擇和組合,以實現節稅與增收的綜合效果。
3、稅收籌劃應遵循專業性原則。稅收籌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應由專門的機構和專業人員來從事此項工作。既可以在企業內部的會計部門設立專門從事稅收籌劃的分支機構,也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來進行稅收籌劃。
4、稅收籌劃應遵循綜合性原則。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理財活動,它要求籌劃人員不僅要熟悉各種財務活動,而且還要熟悉稅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企業要注意培養和招聘高素質、全方位的稅收籌劃人才。
三、稅收籌劃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
1、利用收入結算方式進行稅收籌劃。企業銷售貨物有不同的結算方式。結算方式不同,其收入確認的時間也不同,納稅月份也有差異。稅法規定:直接收款銷售以收到貸款或取得索款憑證,并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為收入確認時間;采用托收承付或以委托銀行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并辦好托收手續當天確認收入時間;采用賒銷和分期收款銷貨方式均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為企業收入確定時間;而訂貨銷售和分期預收方式,以交付貨物時確認收入時間。這樣,通過銷售方式的選擇,控制收入確認時間來加以籌劃,可以合理歸屬所得年度,以獲得延緩納稅的稅收利益。
2、利用成本費用進行稅收籌劃。對成本費用列支,稅收籌劃的指導思想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減少應交所得稅和合法遞延納稅時間獲得稅收利益。通常做法是:(1)已發生的費用及時核銷入賬。如已發生的壞賬,存貨盤虧及毀損的合理部分都應及時列作費用;(2)能夠合理預計發生額的費用、損失,采用預提方式及時入賬;(3)盡可能地縮短成本費用的攤銷期。
3、利用折舊方法進行稅收籌劃。折舊具有抵稅作用,企業在計提折舊時,定會涉及到折舊方法選擇的問題。固定資產折舊分為直線折舊和加速折舊兩種。雖然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期內,兩種折舊方式計算的折舊總額是一致的,但在使用期內各年的折舊額是不一樣的,這就會影響企業年度凈利的計算,從而對應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出于獲得財務利益的考慮,企業應視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計價方式加以籌劃。(1)在比例稅率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率不變或有下降趨勢,以采用加速折舊為優。這是因為把前期利潤推至后期,無疑延緩了納稅時間。(2)同樣在比例稅率下,若各年稅率呈上升趨勢時,以直線法為優。這是因為加速折舊法延緩納稅的利益與生產率高低成正比,在未來所得稅率越來越高時,以后納稅年度的稅負增加往往大于延緩納稅的利益,使得直線折舊法比加速折舊法更為有利。(3)在超額累計稅率下,直線折舊法優于加速折舊法,這是因為直線法計算年折舊費大致相等,在其他條件大致相同情況下,計算出的年利潤比較均衡,從而避免了因為利潤波動過大而適用于了較高的稅率,多交不必要稅款的現象。
4、利用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進行稅收籌劃。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規定,長期投資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長期投資是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主要取決于投資企業在被投資企業中所占比重大小,以及前者對后者的實際控制權的大小。從理論上說:投資比重低于25%,采用成本法;高于25%而低于50%,但能對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時,或者雖然低于25%,但能對被投資企業施加重大影響時及超過50%時可采用權益法。可見,這一規定具有一定的選擇空間。
一般來說,如果被投資企業先盈利后虧損則選用成本法,而先虧損后盈利,則選用權益法。這是因為如果被投資企業經營發生了虧損,對投資企業來說,若采用了成本法核算,則無法沖減本企業利潤;而采用權益法核算,會因投資企業發生的虧損而減少本企業利潤,從而遞延了所得稅。盡管兩種方法納稅數額相同,但納稅時間的不同可以為企業獲得貨幣時間價值。權益法下的遞延利潤的做法猶如從政府那里獲得了一筆無息貸款。
5、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進行稅收籌劃。期末存貨計價的高低,對當期的利潤影響很大。不同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會得出不同的期末存貨成本,出現不同的企業利潤,進而影響所得稅的數額。依現行會計準則的規定,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六種: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和毛利率法。采取何種方法對本企業有利,企業必須認真籌劃。合理的稅收籌劃,將會給企業帶來稅收上的好處。
一、稅收籌劃的含義和特點
1.稅收籌劃的含義。稅收籌劃就是企業納稅人在法律法規規定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活動事項的事先籌劃,如籌資、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盡可能使不必要的納稅支出減小到最低,從而獲得最大限度的納稅利益,實現企業稅后利潤及現金流量的最大化。從定義中我們很容易發現稅收籌劃的本質是節稅。使納稅人少繳納稅款的手段和方式很多,但是不能把他們都稱為稅收籌劃。因此,在稅收籌劃中,區別各種少繳稅款的手段和方式很重要。要使企業能夠更合法的進行籌劃就應該把稅收籌劃同違法的避稅、偷稅等活動區別開來。
2.稅收籌劃的特點:稅收籌劃主要有四大特征,即合法性、事前計劃性、目的性和綜合性。
二、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政策選擇
1.會計政策的含義。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定義,會計政策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會計報表時所采用的具體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實務”。企業應當在國家法規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最能恰當的反映本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某種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序,就是會計政策的選擇。
2.會計政策的特征。
(1)為了保證企業會計政策間的可比性,會計政策的選擇必須符合會計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的規范要求。
(2)會計政策必須符合企業實際情況。會計政策的選擇必須站在企業的角度,從本企業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應本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編制報表以及會計管理需要的會計政策。
(3)會計政策是面向現在和未來。企業每個時期的經營目標不同,相應的在不同的會計期間同一種經營活動所選擇的會計政策相應的也會有所差別。
(4)會計政策主要是解決大大小小的全局問題,而不是僅解決局部問題。
(5)會計政策的內容廣泛,主要包括具體會計原則和會計處理方法。例如,對資產是以市價計價還是以歷史成本計價就屬于計價的具體原則,而在以市價計價的情況下,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等就屬于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再如,以發出商品、開出發票賬單作為收入確認的標準,還是以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等條件作為收入確認的標準,就屬于收入確認的具體準則,而完工百分比法、完成合同法等則屬于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會計政策的選擇。我們所指的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單是指某一項經濟業務事項第一次發生時的初始選擇,而且還包括客觀環境的變化引起的會計政策的變更。就一般情況而言,一個國家或者一個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法律環境、審計要求、企業的資本來源等等。通常情況下,當企業的經濟越發達、法律環境越健全、資本來源越分散、審計要求越高,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越大。
我國新《會計法》和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和實施,不僅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而且促進了企業的公平競爭,使企業會計核算方法進一步向國際慣例靠攏,同時也擴展了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作為納稅人,有必要認真分析并充分利用會計政策的可選擇空間,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靈活地選擇會計政策。
三、稅收籌劃的現實意義
稅收籌劃能夠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稅收籌劃能夠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從國家的角度來說,由于產業結構的優化,更有利于國家擴大稅源。稅收籌劃可以使資金的運用具有靈活性。正確的稅收籌劃可以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正確的稅收籌劃可以規避企業的風險。
四、稅收籌劃中會計政策選擇的運用
1.折舊方法的稅收籌劃。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發揮作用而逐漸損耗,這部分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價值,就是資產折舊。折舊作為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應稅所得的一項重要的允許扣除費用,對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影響很大。通常情況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折舊越多,節約的稅額就越多;在允許扣除的折舊額相同的情況下,折舊的期限越短,初期折舊越多,相對節減的稅額就越多。
按照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的折舊額是不相等的,所以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中的值也不相同。因此,折舊的計提和提取必將影響到成本的大小,從而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水平,最終影響到企業的稅負。由于折舊方法上存有差異,就使納稅籌劃成為可能。
2.利潤分配的籌劃。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中規定:聯營企業投資方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如果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比聯營企業低,不退還給投資方所得稅;如果投資方所得稅稅率高于聯營企業的,投資方分回的稅后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從上面的規定可以看出,如果投資企業的利潤不向投資者分配并轉為投資成本,可以減輕投資者的稅收負擔,聯營企業生產規模得到了擴大,對兩個公司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五、利用會計政策進行稅收籌劃時的注意事項
會計制度中有許多可供選擇的會計方法,以上只是列舉了兩個稅收籌劃的實例進行分析。企業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進行籌劃。但是,需要特別注意:選擇會計政策要結合企業整體的目標,不能僅局限在某一方面,不同的會計政策的著重點、側重方向和作用程度不一樣。這就要求在稅收籌劃時進行合理的組合,使最后的效果既能最恰當的表達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又能符合企業的整體目標的實現,最終節省所納稅額。另外納稅人要考慮稅收籌劃的風險問題。會計政策選擇應與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理財環境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