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

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精品(七篇)

時間:2023-12-06 11:19: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

篇(1)

2007年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所引發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使整個世界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次級抵押貸款是指向那些信用級別不高的低收入者家庭和個人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與金融創新是緊密相連的。因為,眾多金融機構紛紛通過一系列金融創新手段,比如通過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信用增級,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證券,以此融通資金。

美國的金融創新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并且為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動力。但是,這場由次級貸款所引發的金融危機打破了美國人的夢想。金融創新只是這場金融危機的“伏筆”,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金融監管的失效。在此次金融危機面前,一向被人認為是“成功典范”的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當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非理性的迅速膨脹起來的時候,危機的種子已經深深地埋下了,當大范圍的次級抵押貸款人還不了貸款的時候,金融危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二、金融創新產生金融風險的原因

金融創新是有風險的,有學者把其歸納為:表外業務風險、伙伴風險、創新工具風險、操作風險、泡沫風險、信息化風險、清償能力風險和法律風險。金融創新并不能消除金融風險,反而產生更多、更強的金融風險,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使人們意識到,貸款發放機構通過打包方式轉嫁給其他金融機構的風險,在其交易對手面臨經營風險加大時,會通過利益鏈條的傳遞危及到自身。其原因是:

(一)金融創新降低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金融創新改變了金融體系的構成,由于金融創新出現了大量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這些機構的出現就加大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因為,首先,這些金融機構一向不是監管的重點,當它們出現的時候并沒有有效的監管措施,它們開發出大量的金融衍生產品,而對于這些金融衍生產品更是缺乏相應的監管。其次,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銀行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借貸關系或者資金往來,一旦發生金融風險將是整個金融體系的災難。再次,在資本流動國際化的趨勢下,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如果一個國家出現金融風險,將會導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發生。

(二)金融創新使金融風險更加隱蔽

金融創新為單個投資者提供了轉移風險的手段,但是,對于整個經濟體而言它卻沒有這項功能。因為,當單個市場主體認為有風險的時候可以出售手中的金融產品,出售之后這個風險仍然存在于市場中,并沒有消除。并且,如果出現巨大的市場變動因素當所有金融創新產品持有者同時都想出售金融產品時,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將是致命的打擊。

(三)金融創新使金融風險更加便于積累和傳遞

通過金融創新手段開發出的金融衍生產品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業迅速壯大,另一方面它可以成倍的把風險放大。因為,金融衍生產品屬于結構性產品,它通過對資產、信用、風險等環節進行結構性重組,然后分配給不同的投資者。并且,各個環節都是關聯緊密的和有風險的,通過各種金融創新手段生產出的金融衍生產品把各個環節的風險一層一層的傳遞,并且逐步積累,最終產生系統風險,并且,這個系統是非常脆弱的,一旦發生危機,將是整個系統的癱瘓。

三、金融創新不能脫離金融監管

新金融機構的出現和新金融產品的開發打破了舊的金融格局和秩序,需要新的監管手段對其進行規制。金融創新不能脫離金融監管,我們必須在金融監管框架下發展金融創新。

(一)金融監管制度既要嚴格又要有包容性

金融監管制度對于金融創新具有保護性或者說具有保障性的作用,有效地金融監管可以減少交易風險,可以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可以降低金融危機發生的概率。盲目的金融創新會導致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監管制度的制定應該嚴格而且具有前瞻性。同時,金融監管也應該具有包容性,在制定金融監管制度是既要考慮到監管的需要又要考慮到被監管主體的利益,給它充分的發展空間。

(二)政府監管和市場監管相結合

市場本身具有自然的監督機制,它會對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進行監督,具有一定的市場淘汰機制。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強調市場的自律作用,通過加強市場信息披露和信用評級等措施,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但是,市場自律機制的作用是有限的,我們在相信市場自身的同時不能放松政府監管的作用。

(三)監管方式及手段的創新

要加強金融機構對自身的監管機制建設,要在努力調整金融機構產權安排的同時,積極建立金融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制度,要把促進金融機構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弱點和糾正內控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作為金融監管的一個重要內容,尤其是要加大對金融機構創新業務內控制度的檢查監督力度,督促金融機構完善創新業務的操作制度,防止金融創新的衍生風險。同時,加強監管手段的創新,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的作用,推進金融監管電子化進程。爭取提前掌握金融風險的信息,以便及時、準確的防范金融危機的發生。

(四)金融監管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監管模式是機構監管,是按照金融機構的類型來設立的,各自的監管機構只監管各自的金融機構。其優勢是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都有相應的監管機構對其進行監管,可以隨時隨地的監管,缺點是某一類別的監管機構不能干預其它金融機構的活動。隨著金融創新活動的加強,新的金融機構不斷涌現,各個金融機構的差別越來越不明顯,業務趨同趨勢加強,嚴格按照機構監管模式執行已經不適應金融監管的需要。所以,應該向功能監管模式轉變,功能監管就是按照金融體系的功能來設計監管,關注的重點是金融機構的業務和功能,而且可以實現跨機構、跨產品、跨市場的監管,可以適應金融創新而產生的金融監管的需要,可以有效地預防金融危機的發生。

篇(2)

次貸危機暴露出的不監管理念和監管理論滯后與缺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金融監管基礎理論的研究,為進一步的監管改革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金融危機本質上是理論危機,是經濟金融基礎理論危機。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實質反映出了監管缺失是影響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的最重要風險,而金融監管的缺失又源于缺乏強有力的金融監管理論的支持。回顧百年金融發展史,金融監管理論落后于金融監管實踐的要求。截至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普遍認同的占主導地位的核心理論。從強化金融監管的實踐看,金融監管無一例外是應對金融危機的直接產物,往往是危機后金融監管各種假說和流派相繼出現,其滯后性顯而易見。而分析既有的金融監管理論,無論是公共產品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金融脆弱性理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監管的“利益沖突論“”尋租理論“”道德風險論“”監管失靈論”等“監管捕獲論“”成本論”也對政府的監管效應提出質疑。而在監管的完全性上,金融監管理論一直脫胎于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經濟學原理,只注意到了金融體系對整個經濟的特殊影響,卻往往忽略了對金融活動本質屬性和金融體系運作特殊性的研究,對金融體系或金融活動本身的風險關注不夠,比如對高科技發展和金融創新帶來的金融衍生品監管問題,混業經營趨勢下對那些雖無銀行之名,但卻行銀行之實的影子銀行體系(克魯格曼,2008)帶來的風險如何監管,事實上影子銀行系統的監管一直處于真空地帶,也是導致這場危機的主要原因,在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交易工具虛擬鏈條無限延伸中,影子銀行系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監管理論與實踐上,如何化“亡羊補牢”為“未雨綢繆”,使金融監管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擺脫危機導向的軌道,逐漸提高先驗性、事前性和靈活性,擺脫從慘痛的經驗教訓中才能獲得前行的動力的魔咒,建立強有力的金融監管理論是擺在金融理論工作者面前的緊迫任務。 

二、迅速走出市場原教旨主義“監管理念迷失”的陷阱 

凱恩斯在他的著名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結尾部分寫道:“無論禍福與否,世界始終由思想統治。”這句名言精辟地闡述了秉承什么樣的經濟金融學思想的重要性。市場原教旨主義強調個人自利行為的合理性和自由放任的必要性,其核心理念是對市場機制的頂禮膜拜,迷信市場是萬能的,可以自動實現均衡,不需要政府以任何方式的干預。在金融領域,市場原教旨主義表現為有效市場假說,即金融市場完全和正確地反映了所有與決定證券價格有關的信息。基于有效市場假說,在金融監管上主張和放任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衍生產品等所謂的創新產品不受監管的無度虛擬化,完全理性人基于完全市場信息能夠無偏地反映市場價格,其無限套利行為使市場自動實現均衡。具體表現在:第一,認為市場價格是正確的,可以依靠市場紀律來有效控制有害的風險承擔行為;第二,認為問題機構會遭受破產清算實現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第三,對金融創新不需要監管,市場機制自動淘汰不創造價值的金融創新,治理良好的金融機構不會開發風險過高的產品,信息充分的消費者理性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對金融創新是否創造價值的判斷,市場優越于監管當局,監管可能抑制有益的金融創新。 

然而,個人理性之和并不能導致集體理性之結果,薩繆爾森將其概括為“合成謬誤”。而博弈論將其稱為“囚徒困境”。縱觀金融監管理論演進與金融監管實踐發展的歷史,在市場原教旨主義理念的羈絆下,在穩定與效率的抉擇中,金融監管一波三折,每當經濟金融劇烈波動甚至發生金融危機之時,金融監管才被重提和加強,一旦經濟金融回復平穩,金融監管就又被遺忘或棄之一旁。回顧左右金融監管與不監管的經濟基礎理論發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由放任經濟自由主義一直都是西方世界指導經濟發展的主流思想。盡管中間穿插著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和其他的針對市場失靈而主張的政府干預理論,但主張市場可以自動平衡的完美市場經濟假說始終占據統治地位,成為放松監管和不監管的理論基礎。美國監管當局正是在市場原教旨主義理念的支配下,在意識觀念上過度迷信自由市場是萬能的,因而造成實際行動中有效的金融監管的缺失。 

反思金融危機,未來金融監管向何處去,是重蹈歷史覆轍,回到市場原教旨主義那里去,還是居安思危,始終堅持適度監管不動搖,是我們必須回答的重大問題。 

三、探尋科學界定市場和政府干預邊界的理論與實踐突破口 

值得肯定的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迅速發展起來的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開始動搖了主流經濟金融理論的權威地位。行為金融學是運用心理學、行為學和社會學等研究成果與研究方式來分析金融活動中人們決策行為的一門新興的理論學科。該學科以真實市場中“正常”的投資者為理論基石代替主流經濟金融理論的“理性人”原則,結果表明現實市場不完美,有效市場假說不成立;現實市場中的投資者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使證券價格達不到理性均衡水平,因而市場不能自動實現均衡。具體表現在: 

第一,金融市場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金融消費中存在著欺詐,消費者可能購買了自己根本不理解的產品,比如迷信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受其誤導,表現出非理性行為,成為“龐氏騙局”中最后跟進的“傻子”。 

第二,從微觀層面看單個金融機構是審慎理性行為,如果成為金融機構的一致行動,在宏觀層面反而可能影響金融系統的穩定,比如混業經營模式下,單個金融機構來看是理性的風險分散行為,但如果很多金融機構采取相同的混業經營行動,類似的風險敞口會導致系統性風險,即個體理性不意味著集體理性。 

第三,市場紀律不一定能夠控制有害的風險承擔行為,比如華爾街獎勵短期財務業績的扭曲的激勵機制和鼓勵冒險的高管薪酬制度,促使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高管們鋌而走險,進行過度的投機交易和追逐短期的高額利潤,助長了高管的過度風險承擔行為。 

第四,“大到不能倒”的問題金融機構具有負外部性,很難通過市場出清的方法解決。比如如果問題機構有支付清算等基礎性業務,破產可能有損金融系統的基礎設施,構成系統性風險。第五,金融創新不一定創造價值,有可能存在重大風險。 

篇(3)

關鍵詞:金融危機;國際金融改革;走向

以新古典經濟學為思想基礎的國際金融體系,不斷積累其缺陷,最終導致了2007年的次貸危機,造成了世界性經濟的衰退。此次金融危機最早爆發于美國的房地產業,因為金融衍生的關聯性從而影響了整個金融業,尤其是美國、英國以及德法這些發達國家的經濟迅速的衰退,動搖了各國的金融體系,這次的金融危機證明了自由經濟并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的需求。因此,各個發達國家開始進行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

一、主要的發達國家進行金融監管的改革

1、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國的金融監管思路就逐漸的發生轉變。美國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的3月份頒布了《金融監管改革框架》,第一次提出如何抑制系統性的風險,并且提出從嚴監管的思路;隨后在2010年的7月份生效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個人消費者保護法案》,文件涉及的廣度以及深度在美國歷史上絕對是空前所有的,主要包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銀行監管、信用評級業以及系統性的金融防范等,主要內容為:①賦予美聯合眾國更大的監管權力;②實行限制高風險的“沃爾克法則”;③成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④成立金融穩定監督文員會,由他們負責檢測和處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⑤建立新的破產清算機制。

2、英國:經過金融危機給英國帶來重創后,英國有關機構認識到由中央銀行之外的機構來統一行使金融監管職責所帶來的弊端,在2010年五月份,英國大選之后,英國政府就提出了新的金融監管體制。方案中的主要內容如下:①由英格蘭銀行來行駛金融監管職責;②撤銷金融服務局。在下一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新的文件,在文件中強調又金融政策委員會以及審慎監管局來負責防范系統風險。

3、德國:在德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中,聯邦金融監管是最主要的金融監管機構,主要職責是全面負責銀行業務以及保險業的監管。在金融危機爆發后,德國改變原有的金融監管體系,由德國央行直接全面負責銀行的監管,尊重央行的獨立性,并且德國央行有權利監管其他的銀行。

4、法國: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法國并沒有像其他的發達國家一樣,金融監管體系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文件以及方案,只是通過相關的監管機構的法令以及在議會過程中通過的相關法律草案。例如,在2008年時實行的《經濟現代法》中明確規定了由中央銀行統一管理證券、保險以及銀行業務,其他銀行,證券以及保險監管機構都隸屬于中央銀行下的審慎監管局。

二、金融危機后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走向

1、加強了國際監管的合作。美國是最早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但是經過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波及到了全球,使全球都陷入到了金融危機之下,因此應該加強國際間的監管,從而減輕市場風險的跨國傳遞。然而國際監管的合作都需要借助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G20峰會等這些國際組織的力量。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

2、金融監管機制的多樣化。在金融危機發生前,主要是單一的外部強制性的監管,等到金融危機發生后,已經由單一的外部強制監管轉變為外部監強制管與內部自律性監管相結合。巴塞爾銀行的監管機制在這方面得到了最大的體現,改變了原來單一的外部強制性監管,實現兩種監管相結合的模式,這樣一來,就為金融體系的安全運行提供了穩定的監管環境,促進各國金融業的發展。

3、監管的標準越來越嚴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限制金融機構的經營范圍,禁止高風險的衍生品的交易,或者是在嚴格的監管之下進行產品的交易;②規范金融創新,例如:美國的金融監管改革法中規定:銀行只能拿百分之三的一級資金投資于私募基金;③對可能產生系統性的沖擊的大型機構進行嚴格的監管,預防風險。

4、建立宏觀審慎的監管體系。受到經融危機的重創后,一些發達國家認識到對特定微觀機構的審慎不能夠滿足當下的發展要求了,必須建立一個宏觀的審慎監管體系,從而加強整個金融機構的穩定,防范金融風險。

5、監管的范圍越來越廣。原來沒有對高風險的衍生品進行監督,現在把高風險的衍生品納入到了監管的行列,之前沒有監管的盲區現在慢慢的納入到了監管機構之下,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也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例如:歐盟委員會新實施的監管方案中明確規定了對沖基金必須進行注冊,定期公布金融信息,使信息透明化。

6、在監管理念上注重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監管人員只負責對金融機構的合規性檢查,從而保證金融機構的健康運行。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后,政府對金融體系實行救助,但是廣大人民的利益卻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所以,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認識到保護消費者利益的重要性。例如:美國最先成立了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賦予其獨立的監管權,從而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三、對于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體系的不斷改革給我國金融監管帶來的啟示

通過發達國家不斷改革自己國家的金融監管體系,以及吸取金融危機帶來的教訓,我國也必須進一步強化中央銀行的金融監管職能,建立起以中國央行為中心,各銀行監管機構協調有序的金融監管體系。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①加強中央銀行與國際監管之間的合作。②賦予中央銀行保護金融消費者的職責。③建立由中國銀行主導的金融監管管理機制。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金融危機的爆發,促使各國不斷的進行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進過這系列改革后,世界的金融監管體系必然進入到一個新的格局。(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金融危機 金融監管 反思和建議

一、引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則經濟就活。然而,金融監管的放開,一方面會提高金融效率,提高資金利用的效率,使資源流向效率最大的實體經濟中;另一方面會極大的刺激虛擬經濟的發展,引發投機,造成市場的紊亂,增加整個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極大程度引起金融系統的癱瘓,致使金融危機的發生。

縱觀金融危機史,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金融危機是最為嚴重的一次。危機發生不僅嚴重影響了美國的虛擬經濟市場,而且還波及到整個世界。整個世界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大量的金融機構面臨破產;實體經濟受到重挫,企業資金鏈斷裂,資產縮水,社會商品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大幅度的衰退。例如,我國的出口外向型企業,在金融危機發生時,外貿訂單大幅度地減少,企業不僅因為生產產品消耗了大量的資金,還面臨著再生產的危機,大批量的出口導向型企業破產。其他國家也中,與世界經濟聯系較為緊密的企業也紛紛破產,雷曼兄弟、冰島國家危機等。

面對突然起來的金融危機,各個政府都積極的影響,一方面為了穩定市場經濟的兩性運行,給金融機構注資,避免大面積的擠兌;另一方面采取逆經濟周期的政策,配合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經濟走出困境。例如,美國政府連續出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日元也是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我國政府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向市場注入4萬億的人民幣,以期望能夠順利的度過經濟危機。同時,世界元首會議、各個經濟論壇和經濟學家都在談論金融監管問題,到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金融監管系統才能避免金融危機?本文通過對于金融危機原因的研究和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情況,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

二、金融危機的原因

對于金融危機原因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其直接原因就是美國金融系統崩潰,引發了連鎖效應。然而,背后的原因很多,有人提出是因為中國長期的出口導向性經濟體制才引發美國政府的金融危機,有人認為美國政府長期放松金融監管,也有人認為經濟本身周期性導致的金融危機。

(一)房地產泡沫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2000年末,美國為了避免互聯網泡沫而帶來的經濟衰退,同時還有九一一對美國市場的影響,美聯儲就連續降低利率。據統計美國在兩年內聯系十三次降低市場利率,市場利率幾乎達到零。利率的降低帶來市場上大量的流動性,而當時美國市場上并沒有可以進行有效投資的產品。為了使市場運行起來,投資者將目光轉移到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因為資金大量的流入得到迅速的發展,市場的需求十分旺盛。在一片良好預期前景的房地產面前,金融機構低頭了,他們放松了對于購房者資金鏈的監管。美國本身就是高負債的國家,居民有提前消費的意識。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購買很多房子或者進行房地產投機根本不可能的,然而金融機構設計了大量的金融工具讓市場的消費都能進行投資。大量的虛擬資產被催生,市場虛擬產品價格不斷攀升,泡沫不斷嚴重。一旦市場中出現一個資金鏈斷裂,整個市場就會被影響。

(二)虛擬經濟的泡沫化

大量的房地產在華爾街金融市場被虛擬成大量的證券,通過虛擬房地產負責將房地產證券化,投入到市場進行買賣交易。大量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被出售給對沖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據統計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達到的次級債務總額高達15000億美元,但是其進行衍生后的債務擔保達到了25000億美元同時還有10000億的違約吊起等。

雖然金融創新的目的在于規避風險,引導資金合理流向實體經濟,但是美國的虛擬經濟發展的已經脫離了實體經濟。對于垃圾的資產通過虛擬經濟作用下,放大成為幾百倍的金融衍生品,風險被極端的放大了。在實體經濟并不能保證虛擬經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如果一味的進行投機性的獲利活動,就會加速實體經濟的泡沫破裂。一旦實體經濟不能正常的運行了,虛擬出來的衍生產品也就沒有基礎,就會瞬間被擊垮。

(三)政府監管的放松

金融危機始于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政府的這種放羊似監管不能不為金融危機的后果買單,歷史悠久的美國國際集團轟然倒塌。在金融機構紛紛倒閉的面前,映射了美國政府對于金融機構監管的漏洞。大量的評級機構并沒有在金融將中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成為了他們的幫兇。沒有進行有效合理的金融監管,而是進行大規模的放任和虛假的評級。

三、金融監管的反思

(一)審慎監管的反思

新自由經濟學派認為對于市場最少監管就是最好的監管,他們認為不能干預市場,應該讓市場去自由運行。美聯儲沒有對評級機構去進行監管也沒有限制房地地產抵押貸款的數量和規模。正因為沒有進行宏觀的審慎監管才導致危機的潛伏,最后導致房地市場泡沫的破裂。金融監管應該加強審慎運行,而且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合作才能是宏觀審慎監管得到最有效的發揮,同時還應該對審慎監管的體制進行與時俱進的更新。

(二)逆周期監管的反思

在順周期中,金融危機影響經濟能力會被放大,為了避免這種加劇萎縮效應,應該見逆周期性加入到金融監管的行為中去。需要建立貸款損失資金庫、修改會計計量虛擬資產的方式。順周期中,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被放大了,沒有正確真實反應資產的價值,一旦市場對金融資產有了沖擊就會讓金融資產縮水,資產市值大幅度下降,市場會進一步放大這種下跌。所以需要逆周期金融資產監管。

(三)信用評級機構的反思

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惠譽和標準普爾占有市場90%的份額,具有高度的壟斷性。他們信用評級的可靠性的能力受到嚴重的質疑,同時他們的信用評價體系是否合理、科學也沒有進行確認,更沒有用實踐去檢驗。那么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監管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加強他們的信息披露的公開性,改變其盈利模型,加強管理。

四、金融監管的建議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各國經濟都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也給世界一個深刻的教訓。對于單一性質的金融監管或者單一指標的金融檢測已經不適合經濟金融一體化的經濟形勢了,整個市場需要從整體宏觀的角度出發去取對金融行業進行有效合理的監控。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結束,對金融危機的反思和研究還沒有停止,尤其是具有前瞻性和金融監管改革仍需要進行。對于金融監管和金融改革的態度不同利益集團有不同的立場,對于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認識也不沒有達成共識。一些較為激進的方案被削弱,一些未達成共識的方案被擱淺。

(一)對監管資本做重新定義

重視資本的結構和質量,提高資產證券化和交易類資產的資本標準。核心資本比例達到5%,一級資本達到15%,保證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比例,減少次級債務和股息票息的比例。

在監管部門角度,其關注的指標主要是一級資本和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在總的一級資本中包括優先股和普通股。從微觀角度來看,優先股勢必普通股質量較高的資本,這主要是由于微觀企業的破產過程中,優先股是比普通股償付等級高,可以優先獲得企業破產后的資產。而從宏觀監管角度來看,監管部門并沒有過多考慮企業破產的情形,反而更多的關注企業重組的順利進行。作為金融監管政策重要執行渠道的銀行來說,既有其作為企業的一面,在后危機時代也有維護金融系統穩定的一面,因此監管部門定義銀行監管資本時,應建議銀行持有一定比例的企業普通股,以便在金融危機初現時便促進企業重組合并,維護社會信心。

(二)統一影子銀行業務監管

此次金融危機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宏觀經濟影響,其直接原因除了部分大型金融機構的倒閉外,還有大批影子銀行消失所帶來的沖擊。這里影子銀行的概念是從監管角度來說,不僅包括影子銀行系統,也包括商業銀行大量的表外業務。影子銀行的金融中介活動很少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關注,或者將其歸于銀行其他風險業務同等水平的地位。但實際上銀子銀行系統的存在給整個社會信貸提供了大量供給,因此,有必要將金融系統中的影子銀行業務做統一監管,對資產證券化和借貸期限錯配做監管評級。

(三)實施逆周期金融監管策略

金融市場順周期性表現有三點:一是金融市場貸款損失儲備;二是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三是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具體來說,對于處于經濟繁榮發展的階段,一般鼓勵銀行進行信貸,這樣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就下降了;對經濟下滑階段,嚴格控制銀行的信貸,保證銀行資本充足率。金融市場貸款損失儲備會在經濟下滑中體現出來,計提的儲備越多銀行的利潤越低,貸款的風險就越小。

在金融危機期間,如果監管部門仍堅持固定的資本比率進行監管,容易導致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急劇收縮,隨之而來的信貸緊縮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實施逆周期的監管策略,即金融繁榮時期和金融危機時期實施不同的監管措施,在金融危機時對法定監管資本比率調低,在金融繁榮時期對法定監管資本比率做出適當調高,用“棘輪效應”穩定社會信貸水平,維持金融穩定發展。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管理體系,重視經濟周期對于金融市場的影響。

(四)加強科學技術運用

科學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十分廣泛,提高金融業務的效率,加快交易速度,也給金融監管帶來很多的不變。那么對新時代的金融監管要體現出科學技術的運用,尤其是要加大對電子產品的監控,電子交易記錄的審查。這些不僅需要人力,更需要可以在金融監管中運用,要提高信息的電子化程度。

(五)加強金融信息的披露和獲取

任何金融活動的順利實施都有賴于信息的暢通和準確。對于金融監管行為的有效性,信息的透明性和真實性更為至關重要,因為從本質上來說,金融的發展和信息的暢通是相輔相成的。有效的信息披露有利于監管部門盡早對金融風險進行防控,采取相應措施對風險的進一步形成監管約束。后金融危機時代,監管部門不僅應加強法律法規層面的信息監管力度,加強傳統金融業態的風險信息披露,更為重要的是積極研究新興金融業態模式,披露眾多金融創新工具的風險信息,以此加強新形勢下金融監管行為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湯震宇,劉博,林樹,李翔.從美國次貸危機看金融創新過程中的信用創造的缺陷[J].放導報,2009,(2):34-35.

[2]李鳳云.金融危機深度解讀[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23-52.

[3]黃桂良.次貨危機背景下對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問題的思考[J].特區經濟,2009,(2):21-22.

[4]蔣海,李餐宏.國際金融危機中發達國家金融安全網政策的調整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前沿,2009,(6):15-16.

[5]謝平,鄒傳偉。金融危機后有關金融監管改革的理論綜述[J].金融研究2010,(2):1-17.

篇(5)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少國家放松了對金融市場的管制,拋開了國與國之間的界限,讓外國銀行在本國境內發展,同時本國居民可以到國外的金融市場進行籌融資活動,國家往往就在經濟繁榮的時候放松了對金融的監管,這樣就容易引發金融危機。面對全球的金融危機,我國乃至全球各國都需要完善金融監管,增強對評級機構的管制,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

關鍵詞:

金融監管;金融危機;市場準入

一、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的關系

我們知道金融的發展伴隨著金融危機的出現,在面對金融危機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想到金融監管,如果監管體制變得很嚴,金融危機就有可能不會出現,那么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這值得我們思考。首先金融監管不力是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之一,在1933年發生的巨大金融危機主要是跟美國的監管不力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在那個時候美國主要實行的是傘形監管模式,它的這種監管模式表現出最大的特點就是雙重多頭,這種監管模式沒有很好地將分業監管與統一監管分開,所以無法使監管制度充分發揮其作用,達到有效監管的目的。其次,這種監管模式在內部協調和分工方面的缺點可能會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另外在那時候經常鼓吹市場監管比政府監管更有效,這種新自由主義的監管理念實際上鼓舞了那些冒險行為的發生,這有可能是影響本次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

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等方面還不夠完善,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在國際市場中基本上沒有競爭地位。雖然我國在金融監管這方面一直以來也是相當的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全球金融化不斷加快,中國金融監管不能很快的適應新形勢下的經濟,那么我國在金融監管上將會凸顯出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1.限制市場的進入

一個進入金融業的市場是否合格,是金融監管所需要關心的首要問題,只有保證了進入市場的質量,金融業的安全才能得以保證。只有把國有的、民營的和外資的經營機構結合起來共同發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各自的水平不斷進步。但是我國的金融體系主要是以國有金融機構為主,無論是金融業務的創新還是新的金融機構的建立,都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準。這些部門認為如果讓大量的金融機構進來會導致我國的金融市場無序和失控,因此實行了此種制度,但這種制度的最終結果可能會使我國金融機構的壟斷地位越來越突出。

2.金融機構存在的道德風險

目前,有關加強我國金融監管方面的制度還不夠完善,雖然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出臺,但是其涉及范圍仍然不夠廣,道德風險問題依然存在。比如說當金融風險出現時,金融監管機構采取強制的措施希望以此來消除風險,政府會幫助債務人向債權人償款。這樣就會使得債務人從中獲利,可能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依靠政府而出現不還債的現象。所以這種做法不僅不能消除風險,反而會加大風險。

3.監管手段落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認為金融監管手段應是融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一體的監管方式,但是我國目前金融監管的方式和手段相對單一。它并不是將三者結合起來,而是只注重政府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其他兩方面的干預。這樣使得在具體操作中有很大的隨意性,約束力不強,金融監管效力也沒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使得金融機構在一些制度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比如信息披露制度,保險金制度等方面。同時我國的金融監管制度并不是公開的,所以其能見度相對較低。此外在監管技術上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金融危機下我國金融監管的完善

1.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建立

要想防范金融風險就必須要使風險管理機制合乎常規,之前的那種傳統的監管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金融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要積極發揮監管的導向作用,加強風險管理體制的建設。同時不要把監管的目光只集中于內部的監督上,也要向外擴展,更多地注重銀行的外部監督和外部評價,讓銀行積極地參與到控制銀行合規風險上來。如果在檢查中發現問題,一定要將問題分析清楚,使其得到充分的解決并且避免其再次發生。

2.金融市場退出機制的完善

在風險發生前對風險進行控制是相當重要的,這樣會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首先可以加強銀行預測風險的機制,這對銀行的退出具有積極意義。其次金融監管機構不應一味的模仿國外的監管機制,應該將其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完善并解決我國風險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對那些犯過錯誤的銀行重點監管,記錄下它們之前發生的錯誤并建立相關檔案,使其在同一問題上不會發生第二次錯誤。最后要有效地利用市場手段的作用,使其充分發揮在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中的積極作用。

3.完善金融監管方式和多樣化監管手段

目前我國的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單一,所以可以將原來以合規性監管為主轉化為合規監管與風險監管相結合的監管方式。另外我們知道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我國的風險監管體制發展緩慢以至于其跟不上金融創新發展的步伐,增加了危機爆發的可能性。風險監管在我國的金融體制下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我國金融機構進入國際市場的根本保證,也是維持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必要條件。所以要想提高金融監管的效率,可以從有關金融的法律法規制度出發,同時將行政手段和市場干預手段相結合,逐步地將風險分散或者轉移。

四、金融危機時代其他國家金融監管的完善

在金融危機之后,美國財政部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并在保爾森計劃中提出了短期和中期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建議。歐洲在金融危機中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危機暴露了歐洲地區在對信用評級機構監管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為此歐盟針對此次的不足公布了相關的監管立法草案,擬對信用評估機構在注冊、治理結構、評級方法、透明度等方面采取比國際證券業協會原則更為嚴格的監管。同時金融危機還暴露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漏洞,為此,歐盟正試圖對交易賬戶、跨境機構流動性監測及特殊投資管道等方面加以改進。危機爆發后,歐盟各國都有自己關于拯救計劃的不同想法,有些成員國建議成立歐洲統一的金融監管局,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歐洲金融市場一體化與各國分散監管不匹配的問題。

五、結語

雖然我們還不確定金融全球化的發展和金融監管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是只要我們以金融的發展規律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努力形成以金融創新占主導地位的金融監管方法,按照其規律采取相應的方針政策并付諸行動,那么全世界的金融機構才有可能在金融風險中處于不敗地位,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滑麗萍.后危機時代場外衍生品監管改革的制度選擇———基于中央對手方清算制度的研究[J].金融經濟,2015(11).

[2]劉月.對場外金融衍生產品市場改革的反思[J].金融市場研究,2015(06).

[3]丁志杰.謹防陷入美國金融監管改革啟示的誤區[J].金融發展評論,2010(09).

[4]周靜濤.歐美金融衍生品監管改革進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區域金融研究,2014(10).

[5]羅玉冰.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最新進展及啟示[J].甘肅社會科學,2013(03).

篇(6)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分業監管;金融監管協調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3-0134-02

2008年9月,擁有158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公司宣布破產,美國次貸危機迅速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9月下旬開始,各國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史無前例的措施對市場進行積極有效的干預,使全球經濟從崩潰邊緣走了出來,金融危機肆意破壞經濟的惡劣態勢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經濟開始出現復蘇性增長,即全球正在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

一、后金融危機時期經濟金融分析

在描述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時,人們總會持一種謹慎的態度。一方面,會承認世界經濟復蘇已經開始;另一方面,又會強調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不牢固。得益于各主要經濟體采取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世界經濟從2009年下半年呈現出的復蘇,有望在2010年繼續持續。但迪拜債務危機、希臘信用危機等事件的爆發,又在以全球金融市場震蕩的方式發出警示:金融危機余波未了。此外,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預估,2010年可能有更多銀行將被迫停業;金融市場的震蕩可能還會以其他路徑傳遞。由于各國在退出時機和方式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國際套利,加劇投機資本在國際快速竄動,吹大并刺破資產泡沫,引發外匯市場、資本市場等劇烈波動。再看國內,僅一個月之隔,央行再次宣布,自2010年2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調至16.5%。并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期限結構和操作力度,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切實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使貸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月度間過大波動。后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觸底回升,全球金融市場明顯復蘇;國內經濟強勁復蘇,私人部門的投資和消費出現了反彈的跡象。 因此,有必要維持宏觀政策的穩定,加強金融監管的有效協調以降低金融體系的風險。

二、我國金融監管上的“灰色地帶”――金融監管協調

金融危機讓我們認識到了金融監管協調的重要性,但我國金融監管協調存在的問題并未解決。目前,我國以“一行三會”為基本格局的金融監管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分業監管、垂直管理。分業監管的模式是以監管的權力劃分為特征,這種模式變相割裂了統一的市場。由于缺乏協調機制,各金融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之間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導致金融監管上的“灰色地帶”,直接影響了金融工作的效率和金融風險的控制,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一)國內監管協調存在的問題及動因分析

一是金融機構互動的加強和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金融風險更容易跨市場和跨機構傳遞,任何單個機構或市場出現的具體風險如果處理不當都有可能迅速波及整個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從而造成系統性風險。這就使人民銀行、各監管機構在信息的溝通、共享等方面顯得尤為必要。

二是為適應競爭的需要,銀行、保險、證券三大金融機構開展了全面的合作,從業務上的聯合到資金的拆借、授信的支持,從相互提供服務到共同開發新產品,導致分業界限日趨模糊,業務交叉范圍不斷擴大,程度不斷加深。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國已是客觀存在,由此而產生的監管協調問題也更加迫切的擺在面前。而金融分業監管體系,存在責權不明交叉領域,導致監管行為出現障礙。

三是后金融危機時期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的加強極為重要。后金融危機時期,為保證金融經濟穩步回升要求中央銀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增加有效信貸投放。但監管部門為了防范信貸風險,采取嚴厲的監管措施,建立嚴密、復雜的貸款審批程序和貸款第一責任人的追究制,嚴格控制新的不良資產的產生,導致信貸投放弱化,出現“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梗阻”。同時,央行不負責金融監管,但它仍承擔“最后貸款人”的責任;另外央行還將通過貨幣政策和流動性方面的及時反應,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因此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協調問題。

(二) 與國外監管組織協調存在的問題及動因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跨國金融企業的發展,金融業早已不再是一國之內的事情了。而網絡經濟的發展又進一步加劇了金融市場的國際化。近年來金融企業和金融監管機構的國際業務均有增長的趨勢,國際金融監管主體之間的協調日顯重要。

在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形勢下,外資金融機構大量進入。外資銀行具有很強的國際性,金融交易技術復雜,不但實行混業經營,而且隨著我國銀行業務的逐漸開放,外資銀行將重點經營那些我國較少開展的新型金融業務,如金融租賃、投資組合、保險中介及金融衍生產品。此外,金融控股集團內部的關聯交易形式復雜,往往包括各子公司之間的貸款、投資、擔保和轉移定價等,如此復雜的關聯交易,使個別的金融風險因素極易在集團內部引起連鎖反應,導致金融風險在集團內部擴散和加劇,甚至引發社會性的金融危機。另外,金融工具的創新,提高了工具效率和工作質量,加快了金融業的發展。但由于金融衍生產品具有杠桿性、投機性、高風險性、虛擬性、交叉性和復雜性等特點,這就決定了市場上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將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把銀行活動風險從一國之內傳到國與國之間,從而對原有的國際金融監管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完善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現實選擇

2003年,我國金融監管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專職銀行監管的銀監會從人民銀行拆分出來,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已經形成了清晰的分業監管格局,這一格局在短時間內不會改變。但是,在分業監管格局下,由于缺乏協調機制,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與各國內、國際金融監管部門之間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和協調,無法實現信息共享,直接影響了金融監管工作的效率。因此,我國應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防范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的國內協調及國際合作。

(一)對內協調機制建設

一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為各金融監管機構共享的金融信息平臺。中國人民銀行充分利用現有的支付系統等優勢資源,建立統一的金融信息平臺,各金融監管機構要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監管信息,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信息進行集約化分析和處理,監管機構提出的問題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協調解決,從而實現信息共享。這樣做既能夠節省信息平臺建設成本、信息處理成本,也能夠減輕被監管機構報送信息的壓力。二是設立由央行、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非專業金融監管機構參加的金融監管局。金融監管局是一個既具有監管職能又具有協調職能的監管機構,要解決綜合性的、單一的監管部門不能解決或解決不好的問題。金融監管局的職能是既要防止監管缺位,又要防止監管真空,其監管的切入點應該是金融控股公司集團層面的監管、非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交叉性金融業務和創新產品的監管和一些監管的空白領域,如擔保業監管。這樣既保持了各分業監管機構的主動性,又可以發揮監管協調的功能,形成激勵相容的監管協調機制。三是央行與“三會”應定期互通貨幣政策和行業監管的運行情況,以加強兩者之間的協調。在當前情況下,可以通過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并附設秘書處等措施來實現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協調。增加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的透明度。透明的貨幣政策與透明的金融監管,及時遵循國際管理的需要,也是尊重公眾“知情權”的要求,有利于一行三會在政策措施上保持協調。

(二)對外協調機制建設

一方面是與外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協調,隨著外資銀行進入及國際資本流動障礙的減少,外資銀行在我國擴展迅速,對外資銀行的有效監管成為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重要一環。由于外資銀行經營的跨國特性,對其進行有效監管遠不是一國監管機構所能完成的,需要母國與東道國監管機構更多的合作。巴塞爾監管委員會于2001年 5月《加強銀行監管者之間合作聲明書的基本要素》,提出了有效的監管合作必須具備四大基本要素,即信息分享、現場檢查、信息保護和持續協調。另一方面是與國際金融組織的協調。積極參加國際性金融監管組織(如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IOSCO)和國際保險監管者協會(IRIS)等等)的活動和監管的雙邊或多邊層次合作、跨國銀行的聯合監管,與各國建立廣泛的國際信息網絡,互通信息,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并積極配合巴塞爾新協議的實施,建立我國銀行境外分支機構和境內外國銀行分支機構的檔案制度,便于開展聯合監管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佳佳.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完善[J].理論界,2009,(1).

[2] 阮建文,杜麗萍.從美國次貸危機看中國的金融監管[J].福建金融,2009,(1).

篇(7)

關鍵詞: 金融監管 改革 監管模式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產保護,拉開了美國次貸危機的序幕。次年九月,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緊隨其后,美國主要的投資銀行、大的保險公司和眾多銀行紛紛破產、重組和倒閉。美國金融危機順著全球金融一體化的經濟鏈條,進一步演化成為全球性的金融海嘯。面對國內外的指責和質疑,2008年3月,布什政府出臺了金融監管改革的“藍圖”。2009年6月17日,奧巴馬政府正式公布金融監管改革白皮書《金融監管改革:一個全新的基礎》。2010年7月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簽署經過一年多修正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使這個被認為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厲、最全面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成為法律。

一、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的內容和監管模式的發展

2007年爆發的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全球金融監管框架的缺陷和不足。各國均開始反思本國金融監管體系,力求完善以避免危機的再次降臨。作為危機發源國的經濟大國-美國,在全球和本國各個層面的壓力之下,重新審視本國金融監管框架,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提出金融監管改革法案。

法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大的方面:第一,成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負責監測和處理威脅國家金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第二,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下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第三,將之前缺乏監管的場外衍生品市場納入監管視野。大部分衍生品須在交易所內通過第三方清算進行交易。第四,限制銀行自營業務及高風險的衍生品交易。第五,設立新的破產清算機制,由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負責,責令大型金融機構提前做出自己的風險撥備,以防止金融機構倒閉再度拖累納稅人救助。第六,美聯儲被賦予更大的監管職責,但其自身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美國國會下屬政府問責局將對美聯儲向銀行發放的緊急貸款、低息貸款以及為執行利率政策進行的公開交易市場等行為進行審計和監督。第七,美聯儲將對企業高管薪酬進行監督,確保高管薪酬制度不會導致對風險的過度追求。

眾所周知,自1999年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之后,美國正式確立了獨特的傘形功能型監管模式。美聯儲是金融市場的總監管者,維護市場穩定。同時,又根據功能的不同來劃分不同監管者的監管職能。由于歷史的原因,美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又實行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負責的分業監管,即所謂的雙線多頭。此外,《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通過后,賦予美聯儲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權,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實行的是銀行、證券和保險的混業經營。因此,美國的金融監管實際上還是混業經營下的分業監管。《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的出臺,并沒有完全否定之前的金融監管模式,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予以完善。增設了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主張關注系統性風險,做到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的有機結合,保護消費者利益,將監管范圍拓寬到包括衍生品在內的所有金融產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原有的功能型監管理念,轉向目標型監管。目標型金融監管是將監管目標作為標準,將金融產品的監管劃分給相關部門。彌補了功能型監管可能造成監管漏洞的不足,目標型金融監管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因為無論金融產品的功能如何復雜,其監管目標都是不變的,即以降低系統性風險為目標的審慎性監管和以降低非系統風險為目標的合規性監管”,這將大大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美聯儲被賦予了更大的監管權限,成為集貨幣政策制定與金融市場監管權限于一身的超級監管機構。美聯儲能夠更加及時準確的了解市場信息,并據此更好的制定貨幣政策,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因為政策的滯后造成危機爆發和深化的可能性。并且在金融監管權限上與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相互制約,避免美聯儲權利過大。基于這些優勢,筆者認為,美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維持這種目標型監管為主的新型傘形監管模式。

二、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對全球金融監管的影響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任何改革舉措都必將牽動全球。正所謂,“美國一感冒,全球都要打個噴嚏”。該金融改革法案還未通過便已受到全球矚目,再加上美國利用其霸主地位極力主張全世界都與它同步提高監管標準。因此,法案必將對全球金融監管產生重大影響。

1.注重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的有機結合。宏觀審慎監管的缺失被認為是本次危機發生的重要原因。法案提出不僅要完善微觀審慎監管,同時應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并將二者有機結合。宏觀審慎監管是一種新型的金融監管模式,它是將眾多金融機構看成一個整體,從整體上評估金融體系的風險,以此作為基礎來制定健全金融市場的政策。宏觀審慎監管的重點在于逆周期性政策的引入。歷次危機表明,金融系統中的親周期性因素使得市場盲目樂觀,并推動資產泡沫的形成和系統性風險的累積。法案稱將成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對系統性風險實施監管,并且,擴大美聯儲的監管權限,使這個“超級警察”能夠更好的把握金融系統中的親周期性和貨幣政策的逆周期性。法案中這種宏觀和微觀的有機結合的理念,將對全球金融監管造成深遠影響。

2.加強資本監管和流動性監管,金融監管標準全面提高。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以及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是長期以來放松金融監管,盲目崇尚新自由主義種下的苦果。法案規則的細化和實施都將在幾年以后,避免過快的高標準影響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阻礙經濟復蘇的步伐。法案也指出,成立的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有權認定哪些金融機構可能對市場產生系統性沖擊,從而在資本金和流動性方面對這些機構提出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此外,美國也勢必利用其在多個全球性組織中的領導地位督促國際監管標準同步提高,以防止本國銀行單邊失去吸引力。可見,在美國金融監管改革中,資本監管和流動性監管置于重要位置,新標準將全面提高,用以控制金融機構風險。于此同時,全球監管標準也將得到提高。

3.金融監管范圍將會更加全面。法案被認為是大蕭條以來最全面的,無論是危機爆發的起因-衍生品,還是危機蔓延和深化的推手-金融評級機構等都被納入監管范圍。實行全面審慎監管,填補以往金融監管中的漏洞,能夠使監管體系趨于完善。當然,各國國情和經濟環境存在差異,在衍生品的嚴格監管的程度上也必然不盡相同。新興經濟體衍生品市場本就不甚發達,過于嚴格監管恐會影響市場活力。但是,作為危機引發的重大原因-金融衍生品,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得到金融監管體系的不同程度的關注。

三、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對我國的啟示

發達國家一系列加強金融監管的舉措將降低本國的銀行業競爭力,從某種程度上將給新興經濟體帶來機遇。 吸取金融危機教訓出臺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鑒。但不同的是,美國是經濟發達大國,國情的不同也必然在金融改革的實施上應存在差異。作為經濟霸主,美國必定會要求全球與它一樣實施嚴格監管,以免本國銀行失去競爭力。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一定要爭取話語權,表明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的金融監管不應當實行統一標準的態度。當然,法案中也有部分條款為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完善提供了啟示,避免我國重蹈覆轍。

1. 應當加強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監管。法案中限制大型金融機構的冒險行為,防止“大而不倒”。對于我國而言,同樣應加強對大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監管。原因在于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占比大,對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經過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十余年的努力,銀行不良資產已大大降低。隨著農業銀行2010年7月宣布上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過資產剝離后成功轉型,全部上市。我們應當看到銀行業改革的成就,銀行競爭力大大提升。同樣也不能忽視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后面臨的更大挑戰,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不確定,下行風險仍然存在。此外,由于我國銀行退出機制不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又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影響,道德風險極易滋生。因此,應當加大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監管,督促其建立和完善內控機制,加強抗風險能力,提高銀行經營效率。并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防止銀行為了盈利從事高風險業務,損害公眾利益。

2. 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是金融市場能夠得以發展的強大動力,維護發展動力的利益也必然會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法案提出設立新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提供信用卡、抵押貸款和其他貸款等消費者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以此保護消費者利益。在我國,金融服務產品虛假宣傳的實例并不鮮見,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對于金融機構償付能力不甚了解,一旦這些機構出現問題,消費者的利益也將受到損害。因此,應當加大對金融服務產品的監管,提高透明度,填補信息缺口。于此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自身辨別力,不要盲目購買,切實保護自身利益。

3. 在不影響金融創新活力的同時注重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金融危機的爆發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國金融監管當局對于衍生品的自由放任。不同的是,我國一直以來都對金融創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過度監管,防止衍生品影響金融穩定。但是,要想取得市場的發展,過度求穩并非上策。因此,我們要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注重衍生品的監管,拓寬監管范圍。但是同時也要掌握度,不能為此影響金融創新的活力,進而影響本就不甚發達的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最行之有效的對策應是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率,控制銀行杠桿率,完善風險預警機制,使監管的步伐能夠跟上金融創新,不讓衍生品有可乘之機。

四、結語

此次金融危機無疑給全世界沉痛一擊,使得各國猛然覺醒,意識到金融監管體系的不足。各國都吸取教訓,反思本國金融監管框架,實行金融監管改革,全球監管趨于嚴厲。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應當根據本國國情,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借鑒美國和其它國家金融監管改革的有用經驗,逐步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促使經濟得到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法案要點[N].國研網,2010,7,19

[2]朱搖搖、李辰,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趨勢:“傘+雙峰”的模式[J]海南金融,2009,12

[3]李文泓、陳璐,美國、歐盟和英國金融監管改革方案比較:措施、展望與啟示[J]中國金融,2009,20

[4]李亞培、李楠,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的新特征及其可能影響分析[J]甘肅金融,200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三级手机在线播放线观看 |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啦啦啦www播放日本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少妇被猛烈进入到喷白浆|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色狠狠久久av北条麻妃| 男人的天堂aⅴ在线| 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在线|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老熟女重囗味hdxx70星空| 国产精品刮毛|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韩国|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2020|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爆乳中文字幕欧美|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两口子交换真实刺激高潮| 老熟妇bbxxx视频| 女人高潮抽搐喷液30分钟视频 | 538在线精品| 亚洲黄色电影| 老熟妇性色老熟妇性| 亚欧精品午睡沙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公与淑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免费|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