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精品(七篇)

時間:2023-11-24 10:41: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

篇(1)

關鍵詞:文化認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超越

中圖分類號:G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90(2012)03-0071-04

民族傳統體育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勞動的豐富表現形式與內涵,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近年來,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與發展的內在文化機理不斷發生了變化,使其生存環境與生存形態出現了斷裂,在走向全球化與現代化的進程中,使得民族性不斷消失,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全球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1],因此如何在文化認同背景下積極發展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保證傳統體育的不斷更新與現代化轉型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事業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文化認同視角出發,分析了民族傳統體育在文化的傳承與超越中的歷史軌跡,從傳統內涵中分析并探索出不斷促使民族傳統體育創新與超越的機制及其相關因素,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持續發展。

1 文化認同語境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狀態

1.1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符號表達

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符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征[2],因此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符號通常具備一定的文化特殊性價值與內涵,民族傳統體育發源于傳統勞動的主要形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的豐富與完善并最終形成,因此可以說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3]。不同的民族通常會有不同的社會實踐條件與經驗,因此會形成不同的體育文化,產生特有的文化符號,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以“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等為基礎,結合傳統的健康觀、生命觀等而形成的有關人體科學的文化符號代表,主張機體的和諧平衡,以共存的價值觀念為基礎,確立個體不同元素的相對獨立性與主體性[4]。另外在認識與感情之間,也主張不斷地對話與交流,充分發揮社會關系的作用,要求自我與他人之間進行有價值的溝通,從對方那里找到自己存在的形式與價值,以發現自我的不足,從而不斷更新并重塑新的文化符號。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對其持續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斷吸收世界上先進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夯實自己的文化體系,才能夠有效保證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不斷進步與超越。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是民族與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種文化符號的有效表達,因此加強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認同就是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認同感與多民族的凝聚力。分析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認同可以看到其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的思路,因此需要在不斷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基礎上,固守自己的本土與核心文化內涵,保持自身文化形成與塑造的創造力,尤其是原生態文化寶庫體育文化在內的所有特色文化符號內涵。另外還需要加快與世界其他優秀民族文化及優秀體育文化的交流,加深理解,不斷優化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多元化認同觀念,促進符合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文化認同要求與文化符號內涵的形成。

1.2 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體系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及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持續發展,主要是由于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的相對科學與完整,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們的心理產生了固定的歸屬感與價值感[5]。不同的文化通常會有自身特殊的價值體系與文化內涵,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維方式、觀念體系、價值取向及心理發展結構是在歷經長期的文化選擇、沖突與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相對固定性,一旦形成,其價值體系會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持久而深刻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及其核心價值體系受到了西方競技體育及其他民族傳統體育的挑戰,文化共融與多元共存的價值觀念崩潰,多元體育文化在中國的交融使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主體地位讓位于西方體育文化,本土的民族傳統體育的歷史性、文化性與傳統性不斷退出歷史的舞臺,越來越少的人會注意到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固有的民族自尊心要求我們不斷采用新的、成熟的方式來改進作為本土文化體現的民族傳統體育的形式,因此西方理論結合中國傳統體育形式的發展模式逐漸形成,但發展的結果則證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出現異化。因此如何有效適應全球化的要求,需要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核心價值體系進行重構,從而形成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認同。伴隨著全球化發展的要求,中國文化體系的發展變遷與西方體育文化的不斷傳播,使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在世界體育發展中的地位被徹底顛覆,包括其心理傾向、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及精神結構等方面。

要重塑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價值體系及內涵,需要不斷秉承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個人價值與修養,重視福壽與健康的民族品格,將“動靜結合”、“陰陽相生”的養生理念融入到體育文化理念中,達到有形而下的身體鍛煉與體育發展,從而促成傳統體育形式及文化內涵的升華[6]。文化認同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心態,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在一定的民族與地域中不斷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精神架構。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認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認識自己、發展自己,同時不斷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內涵,豐富和發展我國體育文化的核心價值內涵。

2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變異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變異主要反映在其發展歷程方面,在連接傳統與現代的過程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會衍生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并展現新的內容。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變異大致經過了三個歷程:萌芽期、成型期和轉型期。

2.1 萌芽期

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最初產生于傳統的勞動形式,從原始的禁忌、崇拜及神鬼迷信的土壤中產生出的身體活動及禮儀表達,是一種原始意識、思維及早期迷信崇拜與人們生活的有效結合[7],并在群體認同及行為下逐漸成為具有特定內涵與民族色彩的地域風俗習慣。但這一時期,受地域空間限制,這種風俗缺乏有效的溝通與融合,因此形態豐富,百里不同俗。比如端午節,在當時的北方地區是忌惡日,而在南方則是龍圖騰劃龍舟的表達。這種不同甚至延續至今,包括目前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之間及少數民族內部之間,在不同的區域還存在風俗、禮儀等方面的差異。

2.2 成型期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成型期主要是在兩漢年間,受國家大一統與文化交流的影響,體育文化也逐漸成體系性發展趨勢,傳統體育活動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變異,比如對原始崇拜的活動變成了對歷史人物的祭奠,并成為了節日風俗的主宰。一些風俗性活動逐漸變成社會禮俗,這些禮俗又經過演化變成一種風俗,不斷地被人們接受、認可并傳播。在魏晉之后,社會動蕩、民族遷徙,民族之間不斷融合,也使得一些民族傳統文化與體育活動開始融合,并得到最廣泛意義上的文化認同,比如端午節從劃龍舟到紀念屈原,已經成為公認的風俗與禮節[8]。

2.3 轉型期

轉型期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表現在內容的不斷豐富與內涵的不斷深入發展等方面,傳統的活動與節令習俗等完全從原始的禁忌迷信中解脫出來,一度轉變成具有娛樂價值與禮儀性的活動,傳統體育活動的內容不斷豐富完善,大量的娛樂健身活動開始出現在節日中并且不斷傳播、交融,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統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價值內涵的表達,比如中國傳統的拔河、游獵、蹴鞠、射箭等活動。發展到明清時期,傳統體育活動中的游樂性一度成為傳統體育活動的主要特征,比如元宵節放花燈、旱船秧歌、玩獅舞龍、雜技百戲等,還包括一些少數民族特有體育活動比如摔跤、那達慕大會等。

3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模式傳承的建構

3.1 “四位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模式分析

“四位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主要是指包括學校、社會、家庭和民族傳統體育組織[9]在內的通過某一類媒介或某幾類媒介的傳播而進行的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傳統體育活動及傳承體系。在現代社會中,學校教育是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要渠道,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應首先定位于學校教育。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從其教育范圍來看,有相對寬泛的教育場所,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整個社會大環境教育。民族傳統體育發源于人類生活,因此也蘊含了豐富了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內涵為人們所熟知,因此家庭與社會成為人民大眾對本民族文化進行傳播的基礎的場所和自覺的文化行為。但要想獲得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的學習,還需要借助于主流性的教育體系,即學校教育,去進行有目標、有意識的系統化、科學化學習,發展本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色。

學校教育不僅培養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參與者,還積極發展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承包括參與式傳承與專業化傳承,前者是一種積極參與并熱心支持民族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后者則是具有系統知識結構并以研究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主要職責的專業化人才。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過程中,需要有更多的專業人士與大眾支持者和參與者共同努力,而學校教育則正是參與式傳承者的主要教育場所。另一方面學校教育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傳承更加系統與科學,學校教育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納入到相應的課程學習中,經過專業人員進行培訓,通過有目的的教學與計劃,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相互促進與感染,強化個體的民族情感和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以科學規范的形式傳承下來(圖1)。

學校構成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效傳承的重要途徑[10],是保證民族傳統體育不斷普及與發展的重要形式,只有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納入到學校教育中,才能更好的保證其持續健康的發展。

圖1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模式傳播途徑

3.2 如何有效建構并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四位一體”式發展

“四位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和民族傳統體育組織四個方面有機結合與統一。對于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及文化內涵來講,其更多的蘊含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因此通過非學校教育傳播的途徑,比如宗教儀式、節日慶典等,都可以廣泛的在社會范圍內進行傳承,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滲透到每一個參與者個體中。

社會教育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風俗習慣、宗教活動及民族文化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通過發揮各自的特點及權威價值,通過有意或者無意的浸染,將民族體育活動的文化精神與價值內涵傳承下來。在民族體育傳播的過程中發動了最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宗教以其特有的神秘感和權威性強化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個體心中的地位,使其在個體心目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學校教育是具有明確目標與方式的正規化文化系統傳播教育方式,因此是四位一體發展模式的核心方面,家庭與社會教育是此核心教育的必要補充。民族傳統體育組織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為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場所、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勵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主要是以學校教育為主,培養專業化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沿襲者,家庭、社會及一些民族體育組織協會進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傳播到每一個參與者心中。只有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與傳統體育活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進一步完善。

4 新形勢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困境

4.1 生存基礎的缺失

由于我國民族數量多,地域范圍相對較廣,因此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及環境條件,這些促使了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特有文化性質與內涵[11]。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體育更多了發揮了其娛樂功能,某些文化內涵與特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消失,同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使人們沒有耐力來繼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使許多民族無形文化資產被迫流變消失。

4.2 文化內涵的侵權

由于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侵權行為在所難免。首先從國內講主要表現在一些品牌商標的侵權,比如“少林”這一商標,就涉及到家具、汽車、醫藥、酒業等許多行業,從國際來看,外國許多國家與地區也開始關注“少林”,以“少林”命名的商標達到100多項 [12],利用有深厚文化內涵與廣泛影響力的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來獲取商機,贏得利潤。這些行為嚴重侵犯了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產權及名譽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雖然國家針對這些事件也制定出了一系列法律制度進行有效管理,但總體上來講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還不夠。因此現階段需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

4.3 西方競技體育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異化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外來競技體育文化不斷侵入我國,使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及體育文化發生異化。從目前體育發展狀況來看,一些國外競技體育包括足球、籃球等開始取代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比如太極拳、氣功等,一躍成為中國主導體育項目,使得本土傳統體育的地位越來越低,發展狀況越來越差。在全球化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現代體育對各民族本土傳統體育的沖擊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在中國已經很少有人練習太極拳、進行舞龍等表演,甚至僅存的練習者也對其內在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念不甚了解。而在體育舞臺上競技與表演的大部分是根據西方競技體育發展思路來進行的,沒有體現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與民族精神。因此在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呼吁保護并傳承我國的傳統體育文化,在與其他國家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及體育文化。

5 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的超越

5.1 促進體育文化體制有效改革

促進體育文化體制的有效改革是為了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更好的保護與創新。要促進傳統體育文化的改革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首先需加強傳統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加豐富與完善的傳統體育項目活動場所,不斷推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與進步;其次要以現代化市場發展為目標,培養具有現代化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充分利用全球化發展契機,積極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體育文化與資源的溝通,開拓市場,在保證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鼓勵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及體育文化走出去,擴大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度;再次要不斷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關于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制度與方式的溝通與交流,將西方國家俱樂部及產業發展制度引進來,不斷創新體制,壯大自身的實力,實行法人治理與市場化運作方式改革,努力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有活力和潛在持續發展能力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事業;最后要重視創新機制的開展,不斷推進傳統體育事業向管理體育方向轉變,綜合運用市場、法律、政治等多種途徑,促進傳統體育事業及體育文化的規范化發展。

5.2 完善體育文化法律保障機制

完善體育文化法律保障機制主要是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規以保障中華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及體育文化的持續發展。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歷史賦予時代的重要使命,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重要性。法律是有效保護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最有力保障,國家需要從傳統體育文化的基本屬性出發,從體育、文化及知識產權等角度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實施一定的法律保護政策,加強相關方面的專門法律法規的設立與管理,有效保證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5.3 學習與借鑒各民族優秀體育文化發展模式

學習與借鑒各民族優秀體育文化的發展模式是保證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及體育文化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各個國家之間進行不斷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取長補短是自身發展的重要外部條件[13]。學習與借鑒各民族優秀體育文化發展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內容:首先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合理吸收精華,去除糟粕,對文化模式進行合理創造與改進,對于不符合我國發展階段與國情的,需要去除;其次要在保持本民族自身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借鑒西方體育競技性核心精神,追求自身文化內涵與精神發展的價值實現;最后要積極借鑒現代體育發展模式及優秀成果,引入現代化的體育方法及科學發展理論,對中國傳統體育進行理論建構與研究,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組織體系及傳播手段,不斷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5.4 不斷尋求民族傳統體育的超越與創新

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多民族之間不斷交流與融合,使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不斷吸收外來因素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向外擴散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相鄰地域之間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會形成一種新的跨越民族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包括精神信仰、歷史記憶、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念等,而且還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而不斷地與民族形式融合起來。

全球化的發展導致了更加規范的世界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依賴,全球化的發展也推動了各民族傳統民族體育的不斷融合,因此需要不斷維護自身的特色,吸收他國的有利因素,摒棄糟粕,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新時期要促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斷創新與超越,需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加強政府在有關方面的領導,為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有利條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實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科學與民主的管理過程與決策形式,不斷創新。

另外,民族傳統體育還需要不斷適應健康化與持續化發展的理念,提高自身的娛樂性價值與審慎性價值,以形成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促進大眾晉升目標的實現,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及文化內涵進行改進與創新,使其更加通俗化、科學化、大眾化,保證其持續健康的發展。

6 結語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走向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的重要方向性內容,也是多樣化與多體系特征逐漸進行歸類與整合的發展過程。如何保證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承與發展,促使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不斷超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世界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從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模式分析,需要從多層次的延續中發揮自己的功能,呈現出具有個性化文化內涵與品位的現象。從現代體育發展的意義上看,中國傳統體育需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民族傳統體育進行不斷的溝通與交流,促進世界民族傳統體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白晉湘,張小林,李玉文等.全球化語境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認同與文化適應[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9):1153-1157.

[2] 徐華.傳播學視野下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9.

[3] 劉鳳虎.從文化學的視角談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J].體育與科學,2010,31(5):73-75.

[4] 王廣進.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游戲、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J].體育與科學,2010,31(1):33-36.

[5] 萬義,白晉湘,屈杰等.民族傳統體育綜合創新發展觀的質疑與思考[J].體育與科學,2007,28(1):25-28.

[6] 高守清.“人文奧運”視角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走向[J].體育與科學,2009,30(5):43-45.

[7] 高守清.論民族傳統體育的異化及理性規避[J].體育與科學,2011,32(1):83-85.

[8] 王崗.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社會文化選擇[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7):872-876.

[9] 朱家新.科學精神與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現代化[J].體育學刊,2007,14(5):73-77.

[10]李延超.水與火洗禮中的民族傳統體育——傣族體育與彝族體育的比較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

[11]胡悅,韋曉康,王新等.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民族地區和諧社會建設[J].體育文化導刊,2009,(12):127-129.

篇(2)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發展;認識

民族傳統體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為此,全面、系統、科學地認識民族傳統體育,是振奮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

在人類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域與生存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1]。它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化理論,把人與環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活動[2]。它既是自貫一身、穩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瘋狂學習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中漸進發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

第一,勞動過程中的各種思想物化品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這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中最高層次的部分。生產勞動是人類區別于猿類的特征,又是文化創造的開始。當人類作為自然生態環境生命類開始文化創造活動的時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簡單文化,也無不是從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開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物質勞動過程中,其技術、社會和價值方式都作為相當復雜的文化體系而存在[3]。就是在這樣一種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民族在特定區域、特定的社會人群,伴隨著一定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中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物質體育文化現象。

第二,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人類社會一項特殊的文化活動方式,孤立的個體活動是不存在的。盡管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常常通過個人的行為方式來體現和進行,但永遠脫離不開社會的聯系而受制于社會,永遠是物質文化的產物。同時,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又離不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制約和影響,并為一定社會關系所包圍,這種社會關系不論是以物為對象,還是以人為對象,其參與活動的行為包含著社會以人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組織;所形成的血

緣、地緣、行業的組織關系;所形成的和風俗習慣,表現出規定性、固定性、制約性的鏈接方式。從而使社會的人按照一定社會所提供的規定條件和可能,依據一定社會所特有的體育方式進行活動。

第三,反映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當中的民族意識、文化心理、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規范、審美心理,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的文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圍繞民族體育活動方式,通過抽象事物的藝術表現,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質內涵、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最終依托體育活動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作為驗證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進了民族心理素質的升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一個民族“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這個民族的標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質是社會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條件綜合作用于民族傳統體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現與結果,是民族傳統體育生存、發展之靈魂。

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特性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兩個密切聯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文化,而文化則是構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這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基本屬性。任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間和具體的歷史時間之中,蘊涵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這一文化發展的時代性質。各民族的體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現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體育文化特質,又依其時代性而融匯成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身發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積淀與特定地域文明的特點,表現為該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類型。時代性則體現體育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發展由低向高的發展方向和文化之間傳播、交融與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系,表現為體育文化發展階段的標識和特定的文化類型所展示的時代風貌與精神。

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民族性存在于時代性之中,時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絕然獨立的文化屬性。正由于二者的統一,衍生出體育文化的整體性與獨立性、連續性與階段性、自主性與互賴性、兼容性與選擇性等等的有機共生。這些特性又表現為民族意識與全球意識、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民族意識是民族體育文化的本質特征所在,全球意識則從世界和人類體育文化發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視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時代精神則代表體育文化發展的方向和歷史演進的階段特征與風貌。

(二)涵延性與主導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種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與傳承延續、傳播吸收等特性;主導性則是指文化的多元復合結構中,必然呈現該文化的主導傾向,包含明顯的價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與主導性并存,反映著文化存在的結構特性。文化是一個涵延廣博的概念,有其豐富的內涵,諸文化因素多元交匯,文化傳統的歷史延續同文化發展的時代新質共集于一定的社會空間。文化創新是以一定的優秀文化傳統之弘揚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獨創出來;并且,文化演進還是文化發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過程。正是在繼往開來與傳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實現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發展。

從文化的涵延性來看,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非常典型地證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觀存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無論從悠久的歷史傳承還是從廣博的豐富內涵以及遼闊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鮮明的典型性。從文化的主導性而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歷經數千年不衰,其交融會通的強大生命力之中,展現出立于主導地位的、與時展相適應的文化特質,居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地位,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導性特性。

(三)兼容性與選擇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僅包括了涵延性所規范的文化多元復合與傳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發展中精華與糟粕、進步與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區分出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又有許多無法絕然判定的交匯復合內容,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或具體的狀況情形下,精華與糟粕的判定受到時代的局限,也受到評判主體的制約。

選擇性指文化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選擇、吸收所需養分以補充、壯大本體文化、排斥不適應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內在機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選擇、排斥功能,具有客觀規律性的特點;又由于文化選擇是作為文化主體的人進行的,從而也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意義。選擇性同樣不能獨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響。文化的選擇、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規范下實現的,選擇的結果不是使文化成為單一因素,而是豐富和發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樣受到選擇性的制約,選擇的結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種文化因素根據民族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則失去生命力,這就是民族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也代表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過程。

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動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動力表現出三個主要特征,即對自身文化傳統的繼承發展、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并進行適應本體文化需要的選擇和汲取、以及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會通創新,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過程。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凝聚力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體現為其民族精神。“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于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于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5]

歷史證明,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強盛發達國泰民安的時期,往往就是政策開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齊放的時期。固步自封意味著保守落后,開放創新才是民族興盛文化繁榮的契機。中國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榮是各民族平等相處相互尊重的結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獨立個性和存在價值,促進各民族間體育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不斷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推動力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對外開放的文化交流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時代差異外,還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異,在數千年中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結構。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區域、各民族體育文化的薈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間及民族外兩種類型。各民族的認同、親和與交融,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的接觸,無論表現為交易、和親、聯盟的友好方式,還是掠奪、復仇、征服的沖突形式,客觀上都使民族體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擊觸發與交流影響,有利于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積育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養分與動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三)兼融會通是民族體育文化綿延的內驅力

任何民族的體育文化都有其空氣和土壤,有自己的載體和靈性;任何民族體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以及尊重和學習其他文化的義務;都有繼承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進行發展創新的責任;也有共同繁榮人類文化進步的歷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發展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卻同處并存相互聯系,都是其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結果。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靜止和封閉的狀態中發展,都是其內在的新舊更替、進步發展的矛盾運動和外部的文化觸擊沖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兼融會通特質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綿延的內在驅動力。

(四)整合創新是民族體育文化長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基本特性集中體現為文化的內在調制與外在互感功能,通過涵延傳播、汲取更新來實現新文化建設。開放與交融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衰的動因,整合創新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長存的(下轉第82頁)

(上接第74頁)生命力。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間的交融會通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而與外來文化的撞擊吸收、整合創新是其強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繁榮是民族復興的最終表征

民族傳統體育是由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文化創造匯集而成。歷來年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規模一屆比一屆盛大,項目一屆比一屆豐富瘋狂學習,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將民族體育按照固定的節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體育文化是全人類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民族文化創造匯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屬性,融會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這種基本的屬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又表現出兼容性和選擇性的一致。從而使全民族對民族文化發展特性認識的同時,充分參與、占有和分享屬于全民財富的社會主義民族體育文化。新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現今世界上任何一項流行的體育項目,都源自于各國的民族體育項目,它們同樣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后來隨著經濟發展、文化滲透、使團表演、廣泛普及而逐漸成為世界性的體育運動[7]。實踐證明,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優點和長處。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中占據應有的位置,每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夠在同外來文化的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文化,這就是文化的創造性。同時,我們的創新還必須樹立全球意識,從人類文化發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脈絡,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識,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來文化進步的文明,并與本民族文化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有效的結合和創新。

四、結語

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的先哲們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氛圍中創造、選擇、發明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傳統體育,歷盡滄桑,經久不衰,推動了我國數千年體育文化的發展。盡管時生了變化,但蘊藏在其深層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響著人們今天的思想和觀念,其體育方式仍為各民族人民采用,運用人類學來加以研究,在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下開發這個蘊藏量極大的資源,可以為中華民族體育全面走向世界,促進國際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白晉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豐富世界現代體育寶庫[J].體育(人大復印資料),2002,(4).

[2]曾于久,劉星亮.民族傳統體育概論[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張文勛,施惟達,張勝冰,等.民族文化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趙光遠主編.民族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諸形態[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5]龐樸.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載朱家楨、厲以平、葉坦主編.東亞經濟社會思想與現代化[M].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

篇(3)

中華民族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傳統體育通過不斷傳承與發展,形成了大量滲透到民族傳統文化中去的民族傳統體育項,如武術、射箭、摔跤、拔河、高蹺等。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項目有競技性、群眾性及娛樂性的活動,還有養生、保健、氣功等強調個人身心同步發展,動靜結合的健身性活動[2]。由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簡便易行,適應性強,可滿足男女老少不同健身群體的需求,是終身體育鍛煉的有效方法,在國際上也倍受關注。近年來,許多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高校作為我國體育教育最高層次,它不僅是強身健體、祛病保健的鍛煉手段,也是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措施。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生產生活方式多元演進的呈現,對培養和發揚民族精神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

高等教育階段是大學生認識、適應并引領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階段,高校校園是影響其價值觀形成的重要環境場所。校園文化是以青少年為主體的一種特殊的群體文化,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有一個非強制性的影響。它是社會文化作用于青年大學生的“中介”,對社會文化具有積極能動的反作用。校園文化是一種復合型的文化,其間充滿著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國內文化與國內文化、本土文化與外地文化、漢民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流與交鋒,是社會文化在校園中的文化再現,是國內外各種社會思潮的滲透與傳播。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深入發展和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對校園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校園文化作為具有先進性、時代性的高層次優秀文化,可以輻射到社會中去,引領社會思潮,并深刻影響社會群體,以一種富有激情的形式滲透到民族文化中。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載體,起著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傾向。校園文化它通過自己培養的人才對社會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傳播原有的社會文化,并推動和影響社會文化的發展水平。隨著青年大學生社會作用的日益擴展,使社會文化的發展躍入新的層次。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各民族風俗習慣和民族精神的呈現。通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培養豐富校園民族文化內容和學生的業余生活,并使民族精神在學生群體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我們的瑰寶,應充分利用其優良的價值,使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好的傳承和發展。

3民族傳統體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聯系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呈現形式,隨著競技體育在世界范圍內的蓬勃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日益受到挑戰。我國高校在傳承與發展世界現代文化的同時,要承擔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重任。隨著歷史和科學的發展,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時期,社會主體文化轉型產生劇烈的變化。民族傳統體育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人們對它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練習的人也越來越多。高校校園文化有助于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形成和人生目標的樹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新載體。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以及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以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合到校園文化中,在陶冶學生情操、培育學生審美意識和團隊精神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變化影響著校園文化的發展變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直接影響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也是快樂體育、終身體育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工具。

4民族傳統體育促進高校校園文化中的作用

4.1促進大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

民族傳統體育已經成為學生娛樂、體育活動,有很好的鍛煉價值,運用科學合理的健身方法讓學生在形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能夠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高校通過不同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使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促進民族團結,培養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等。培養學生寬厚、禮讓為理念,以崇尚人的內在氣質、品格、精神修養為價值取向的人文素養和熱愛和平、善良誠信、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的道德情操。

4.2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體育課程資源

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與訓練是對高等學校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與提高[3]。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很好的健身價值和很強的表演性,在眾多校園文化活動中,都能看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表演。如武術表演、民族健身操表演等。學生根據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自己的愛好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表演節目的形式改編和創編,使這個項目在校園中廣泛開展。在高校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豐富課程體系,增加了高校校園體育課程的廣度和深度。開展民族傳統項目“跳竹竿”“搶花炮”“毽球”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新鮮的體育課程,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這項民族的體育運動形式和方法,有利于豐富高校體育課程資源。

4.3傳承民族體育文化,加強各民族團結

大學教育階段是接受、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環境,各各不同民族學生相聚一堂學習,為多種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充分感受各民族風土人情和文化內涵,使大學生在多元的文化價值觀念中得到陶冶[4]。民族傳統體育代表著中華民族體育文化,是民族體育意識、民族體育精神的象征。大學課堂教學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接受多元文化的過程,接受多元文化的過程就能起到民族文化傳承的作用,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各民族間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體育教學和訓練中的廣泛開展,讓大學生熟悉、了解并掌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練習和鍛煉方法,并起到傳承、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和推廣民族體育項目的教育意義,促進各民族大團結以及社會大和諧。

5結語

篇(4)

【關鍵詞】體育;民族傳統體育;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文化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統、科學地認識民族傳統體育,是振奮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1.民族傳統體育的內涵

在人類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域與生存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它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化理論,把人與環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活動。它既是自貫一身、穩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中漸進發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

2.民族傳統體育的特征

一是娛樂性。民族傳統體育的娛樂性是一種以閑暇消遣、健身娛樂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動。

二是競技性。競技性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競爭意識的體現。這項最能顯示人們的強壯、機敏和征服的活動,早在原始社會就出現了體育競技的萌芽。

三是廣適性。民族傳統體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與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環境、文化傳統相適應,又能滿足不同層次人群需要的屬性。

四是地域性。某一地區的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所處的區域環境以及由區域環境而帶來的自然條件不同,使各個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方式,這就是民族傳統體育的地域性特征。

3.對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認識

民族性是指民族傳統體育體現在特定的民族文化類型中,并作為其基本內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的特征,是對于特定的文化類型的最高層次的抽象,它具有溝通特定民族中全體成員心靈的普遍性。

傳承性是指民族體育文化在時間上傳衍的連接性,即歷史的縱向延續性,同時也是民族傳統體育的一種傳遞方式。它通過特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要求而實現。特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要求規定了人們對于文化遺產選擇的自由度,也規定了先哲們對于先進思想進行詮釋的性質。

共適性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科學性的體現。它是剖析體育起源和發展各階段形態的活化石,又是挖掘和創造新的體育項目的源泉。

凝聚力是指一個民族隨著歷史的演進已逐漸形成一種極具個性,頗有特色的文化形態,成為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推動本民族發展的一種力量。

經濟性是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內容更多地是以生產、生活為根本,與各自的生活、生產方式密切聯系,依懶于經濟活動方式的支撐。民族傳統體育的繁榮與發展,為民族主體強化其利益動機提供了條件。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著這種凝聚力的品格。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綜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視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滿足,不以高超復雜的技藝、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養諸條件要求對應公眾,而是以普適的、自娛自樂的消遣性與游戲性特征迎合民眾。

4.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意義

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是增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與政治統一的象征我國形成多民族國家已有兩千多年。民族傳統體育以其廣泛的社會功能和鮮明的時代內涵,起著振奮民族精神,喚醒民族意識,維系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顯著作用。

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所在發展民族傳統體育,走產業化的道路,可以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是由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

由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文化創造匯集而成。我國已舉行了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規模一屆比一屆盛大,項目一屆比一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藝術融為一體,將民族體育按照固定的節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體育文化是全人類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由民族文化創造匯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屬性,融會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這種基本的屬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又表現出兼容性和選擇性的一致。從而使全民族對民族文化發展特性認識的同時,充分參與、占有和分享屬于全民財富的社會主義民族體育文化。

5.結束語

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的先哲們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氛圍中創造、選擇、發明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傳統體育,歷盡滄桑,經久不衰,推動了我國數千年體育文化的發展。盡管時生了變化,但蘊藏在其深層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響著人們今天的思想和觀念,其體育方式仍為各民族人民采用,運用人類學來加以研究,在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下開發這個蘊藏量極大的資源,可以為中華民族體育全面走向世界,促進國際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白晉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 豐富世界現代體育寶庫[j].體育,2002,(4):41.

[2] 張文勛,施惟達,張勝冰,等.民族文化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91,95-96.

[3] 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366.

篇(5)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高校;意義

長期以來,體育學科是以學科課程為主編訂體育課程的,它對于確立體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體育學科體系,保證全體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體育課程的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發展的基礎。但是單一的體育學科課程模式在課程內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顧學生的興趣愛好方面;在培養體育能力方面;在與社會生活活動的聯系關系等方面確有不足。改革體育課程模式吸收各種課程理論的優點,逐步形成體育學科的科學的課程體系是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趨勢。

1.民族傳統體育的涵義

所謂“民族傳統體育”,是指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在一定范圍內所開展的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傳統體育活動。它是相對于外民族傳入的,現代新興的運動項目而言的。它也不是已失傳了的古代體育活動。它受一定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和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以及本民族自身的各種因素的影響。[1]

2.民族傳統功能

(1)健身功能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是以身體活動的方式進行的,它要求人們直接參與運動,在娛樂身心的運動中受一定的生理負擔,從而促進人的體能發展和體質增強。另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強調形神兼顧,精氣神結合鍛煉的特點,它是一種主動性的自我調整過程,因此它具有特殊的健身功能。[2]

(2)教育功能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從產生到發展,始終與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作為教育的內容和手段,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人類早期的教育,主要是通過舞蹈和體育的形式實施的。原始社會傳授生存和勞動技能的體育是原始教育的主體。當代,民族傳統體育也是教育的手段,在中國西南眾多的少數民族的民間活動中,如白馬人祭山神的刀舞、景頗刀陣以及眾多民族的摔跤、射箭等,無不是通過體育來傳授生存和生活的技能。可見,民族傳統體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是教育的主體,或是教育的內容之一,其本身有著實際的教育功能。 [3]

(3) 民族凝聚功能人具有自然和社會兩種屬性,人的社會性要求人必須依存于某個群體,社會的群體和群體之間為了自身的存在和生活,也總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彼此發生聯系。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和發展強烈的影響和引導著人們共同意識和文化的需要,使得人們自覺的強化了社會集體意識,增強了社會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凝聚力,追求和增強共同的群體精神,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民族傳統體育就是一個具體的手段:如賽馬、斗牛、摔跤、賽龍舟等體育項目的開展,就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一個民族為了自身的利益和求得自身的發展,總是需要與其他民族發生聯系,進行交流,取長補短,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一個媒介,發揮了民族間聯系和交流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

(4)弘揚文化的功能民族傳統體育不僅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凝聚了各民族人民之間的感情,對外也弘揚了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歷史上,早在漢代,中國的刀術就傳到了日本;隋唐時期,蹴鞠、擊鞠步打球、投壺相繼也傳入日本。另外,中國與阿富汗等周邊國家通過絲綢之路進行了多次體育文化交流。古代,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蓬勃發展,更加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為世界體育做出了貢獻。

3.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在高校開設的現實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是民族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高校學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一筆很重要的財富,他們往往是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力軍.而在高校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就能夠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因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例如可以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開設太極拳課程、養生課程,中國傳統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其宗旨是以人為本,以培養人的正氣、膽氣、豪氣與天人合一思想為主旋律。中國的武術養生尤其是八卦掌和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堪稱國粹,因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太極拳作為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展它。同時在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太極拳是很能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體育運動之一。整套拳形神兼備,內外兼修,滲透著中國古醫經絡學的豐富內涵,是東方文明與人體運動的完美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太極拳的開展與普及,不僅可以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還可以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了解中國傳統哲學、美學、中醫學、軍事學、倫理學、宗教學等各種文化的深刻內涵,豐富學生的傳統體育文化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另外,新頒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第十一條第四款明確指出:“課程內容應本著民族與世界性結合,弘揚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吸取世界優秀體育文化,體現時代性,發展性,民族性和中國特色。”《綱要》中課程結構的第七條指出:“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社會、野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綱要在課程目標,課程資源,教學方法上都做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就為在高校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以此來推動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據。(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體育課部)

參考文獻:

[1]黃文武等.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思考 黑龍江:黑龍江民族叢刊2005(5)

[2]李鴻江.中國體育導論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2002(7)

篇(6)

1.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當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正是我校的優勢教育資源和立校品牌。多年來,我校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和民族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多次代表自治區、南寧市參加全國全區的各級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高中課改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不斷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如何不斷挖掘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和育人元素,如何在特色高中建設中更大發揮其帶動作用和影響力,正是我們著力思考的重要問題。

2.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主體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讓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從今后學校體育發展的眼光看,娛樂體育的內容必將大大加強,將與健身體育一起成為學校體育的支柱。

3.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需要

中央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韋曉康專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發展、創新與人才培養探索》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挖掘,并指出了其發展的方向,突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當今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忽視的發展前景。

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意義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體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強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文化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其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理念以及顯著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特點,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其健身效果明顯,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又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促進了學生對各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風的了解以及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

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民族傳統體育

1.從學生的興趣出發

由于學生的性格、性別和自身身體素質差異較大,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分組進行教學的效果較好,不同組別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進行學習。

2.學習和娛樂相結合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擁有極高的趣味性,通過教學、練習和比賽,培養學生參與和競爭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快樂。

3.教學過程由易到難

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中要注意基本功的練習,扎實的基本功能夠使學生的技術得到快速提高,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板鞋教學中,我采用先學基本步伐—二人按節奏走—三人按節奏走—多人走—快走—跑—快跑的教學步驟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目標、把握學習進度和目標達成的評價體系。課堂上學生可以大膽質疑,教師則積極引導,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學生得以充分發展。因此,在實施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我堅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例如,在踢毽子、打陀螺教學中,我只是教會學生一些基本方法,然后由學生分散進行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巡回指導,為學生及時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在歡快、自由的教學氛圍中盡情地學練,既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的身心又得到了發展。

5.教學中融入文化因素

每項傳統體育項目都有一個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在課堂教學中介紹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注意事項

1.樹立體育意識

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民族體育意識,使學生關注體育文化,形成宏觀的體育意識。

2.建立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體系

篇(7)

關鍵詞:全球化;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危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落實,經濟與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促進了國家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但也為我國傳統體育的發展構成了非常大的威脅。西方體育項目的大行其道,吸引著青少年的眼球,這一西方體育文化的侵入,導致了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面臨非常嚴峻的危機,如何保持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是亟待需要我們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危機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在歷史長河中逐漸被我國各民族實踐并創造出來的,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涉及到了養生、健身、娛樂、競技等諸多方面,對人們的身心發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經濟與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逐漸受到外來體育項目與文化的侵襲,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使得傳統體育項目和體育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問題。

(一) 發展危機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領域也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提升,面臨日新月異的社會面貌和經濟形勢,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以及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一部分,應該學會發展,學會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以及人們不斷變化的品味與喜好,只有發展,才能夠確保事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不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淘汰的結局。但是,具面前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來說,最大的障礙也是創新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和物質觀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改變,人們多樂于接受更為先進的體育文化項目,而較難接受過于傳統和保守的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究其原因,是歷史原因,以及吸引力不足所導致的。盡管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具有更豐富的內涵,且更加具有研究價值和發展價值,但是,我們必須要正確對待傳統體育文化項目,采取更為合理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發展困境,促進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傳承與保護。

(二) 增值危機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更加具有時代代表性和歷史研究價值,但是,傳統體育項目的理論知識是相對薄弱的,流于形式,行為效果更加突出,且競技價值較現代體育項目來說具有一定的缺陷,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現階段的問題關鍵。隨著社會節奏的逐漸加快,人們的生活需求也發生著一定的變化,同形式優美的藝術文化相比,人們更加熱衷于緊張刺激的競技體育項目,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精神上和身體上的釋放,從而在活動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因此,中華民族傳統無法需要增值,需要改變,必須要深層次挖掘和整理傳統體育項目的意義和內涵,并附加更有吸引力的知識體系以及理論構架,在提升傳統體育項目競技性的同時,使傳統體育項目更具有社會與市場競爭力,保持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和延續。

(三) 價值危機

經濟社會全球化的今天,帶動了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使人們能夠接觸到更為全面而廣泛的體育文化項目,促進地區間的交流以及發展。但是,由于傳統體育文化價值觀導向同現代西方體育競技文化價值觀存在非常大的區別和差異,導致了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舉步維艱。對于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來說,在創造之初,強調的是修身養性,天人合一,重視精神層次的追求,重視對身體素質的養成以及心靈品德的塑造,而西方競技體育項目更加強調的是觀賞性,強調體能消耗以及身體素質的養成,這同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但是,西方競技體育項目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眼光和追求,能夠很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得到現代人的認可。盡管傳統體育項目的精髓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和探究,但是,缺乏交流與溝通以及合理宣傳手段的傳統體育項目,顯然無法同西方競技體育項目進行角逐,博取發展的有利形勢。

二、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保護與傳承的合理建議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經過長期的完善與發展,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作為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繼承者,我們有必須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做好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傳承與保護工作,避免文化的流失與死亡,確保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延續,確保我國體育文化的與時俱進以及創新發展。

(一) 加強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宣傳

傳統體育發展與保護的重點在于,讓更多人去認識和接受傳統體育項目,讓人們懂得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精髓,懂得如何去操作,如何去使用,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人們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瑰寶,促進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延續。傳統體育項目宣傳工作的開展,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深層次分析和挖掘,挖掘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內涵和屬性,并加以加工和包裝,向我國居民進行普及和教育,并開展一定的傳統體育項目學習和研究活動,幫助我國居民更好的了解及掌握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從而有效促進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發展。

(二) 重視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創新

事物的發展與延續離不開創新,創新是生產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更是文化發展與傳承的關鍵因素。就目前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項目來說,創新力度的嚴重不足,制約著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傳承與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如何去創新,如何確保我國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生命力。傳統體育項目的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強調修身養性,敲掉天人合一,在提升個人身體素質的同時,凈化人們的心靈,豐富人們的心理世界。傳統體育項目缺乏的是緊張刺激而富有活力的畫面,因而很少受到年輕一族的喜愛和歡迎。因此,傳統體育項目應該重視對動作的補充以及對體育項目模式的規劃,使傳統體育項目有所改觀,使傳統體育項目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和需求。同時,我們在進行創新和發展中國體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傳統體育文化精髓的不變,不舍棄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最終實現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健康發展、快速發展。

(三) 加強文化活動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同傳統文化節日的互動與結合,對于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具有 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們多數傳統體育項目同我國傳統節日都有著非常深的聯系和關聯,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節日,傳統文化節日也能夠在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促進中得到更進一步的宣傳和普及。同時,民族風情園、民族旅游景區景點、傳統節日文化節等等地區和活動,也應該進行傳統體育項目的穿插和結合,以達到傳統體育項目的宣傳,豐富民族景區景點文化氣氛的同時,推動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總結: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項目對于人們的身心發展也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促進中華民族歷史瑰寶的發展,展示我國傳統歷史文化所具有的獨特風采。

參考文獻:

[1] 白晉湘.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體育 豐富世界現代體育寶庫——民族傳統體育研究述評[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4) .

[2] 田祖國. 關于和諧社會條件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

[3] 崔樂泉. 民族傳統體育新文化的構建——兼論體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J]. 體育文化導刊, 2010,(03)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dj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我把护士日出了白浆| 狼人页面更新自动转跳| 东北老女人高潮大喊舒服死了|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制服|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天堂资源在线www中文| 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 男女真人后进式猛烈动态图 | 免费一本色道久久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夜夜被两个男人玩得死去活来| 欧美乱大交xxxxx疯狂俱乐部|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娇妻被打开双腿灌满白浆一区| 午夜福利09不卡片在线机视频 | 苍井空张开腿实干12次|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一| 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 亚洲熟妇久久国内精品|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青青草手机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zxgk| 人人入人人爱|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可以直接看的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