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1 10:13: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家生物安全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實驗室生物安全;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41-0134-03
2002年SARS爆發,2011年3月東北農大多名學生感染布魯氏菌病,10月中南大學實驗樓火災,這一系列事故再次引起社會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特別室生物安全的關注。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指為避免微生物和醫學實驗室各種活動中生物因子對人、環境和社會造成的危害或潛在危害,而采取的防護措施(硬件)和人員素質及管理措施(軟件),以達到對人、環境和社會的安全防護目的的一種綜合行為。
一、高校實驗室特點及大學生實驗室生物安全現狀
1.高校實驗室特點
高校的生物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從事醫學、生命科學學科教學和研究的院校。普通高校實驗室具有下列特點:①生物安全級別低,多數屬于BSLl和BSL2級;②生物安全相關設施較少,生物安全意識較弱;③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實驗室的開放,高校實驗室人員較多,流動較大,難以管理。一個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再好,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也難確保其安全。
2.大學生實驗室生物安全現狀調查
以問卷形式,隨機調查了193名不同專業學生,包括醫學專業、生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等,所有學生均接受了相關專業課程學習。調查問卷設計15個問題,每個問題均統計正確答案,結果如下:
結果表明,學生對微生物基本技術(5、6、7、8)掌握較好,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但是對于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識(1、2、3、4)、職業暴露的處理方法(12)、廢棄物處理原則和方法(13)、生物安全法律法規和急救知識(15)幾方面內容掌握較差,反應了教師在注重基本技術教學時,忽視了生物安全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傳授,學生缺乏系統的、全面的生物安全知識教育。同時,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學生非常希望得到系統的、全面的生物安全知識教育。
二、建立生物安全管理體系。開展生物安全教育改革
針對調查問卷的結果,浙江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意識到生物安全對保障教學和科研及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在生物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積極進行了一系列生物安全管理和教育改革。
1.建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制定生物安全應急預案
我校由相關學院領導牽頭,各實驗室主任為核心,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生物安全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對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及預案的啟動、終止、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及應急救援保障等進行詳細的編制,預防我校重大的、突發性生物安全事故的發生,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2.加強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建立管理制度體系
對我校實驗室的各種菌株、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進行詳細的登記、建檔和妥善保存。編寫《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手冊》,對具備生物安全隱患的種類、存在狀態、自然感染途徑、實驗室操作所致非自然途徑及預防等進行闡述。制定一系列實驗室管理制度,包括:危險標識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堅持和完善各種記錄制度及獎懲制度等,從源頭進行防微杜漸,預防和控制生物安全危害的發生。
3.加強對學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訓,建立實驗室人員準入制度
根據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的目標和我校生物安全調查問卷結果,我校選擇與臨床關系密切的醫學檢驗專業2007級學生作為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改革試點,進行生物安全教育。授課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緒論、各種化學品和放射性物質的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臨床實驗生物安全、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等內容,分層次、分階段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加強生物安全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講授,在學生進入實驗室后,注重基本操作技術、急救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學生頒發合格證書,允許進入實驗室,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4.創建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網頁,積極營造生物安全氛圍
根據我校教學和科研特點,結合國家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形勢和要求,創建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網頁,學習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我校生物安全制度和取得的成績,監督存在的不足,表揚生物安全優秀個人和單位,以網絡為平臺在相關院系營造一個人人關注生物安全的氛圍,并自覺實踐實驗室生物安全。
三、教學改革效果評價
我們以醫學檢驗專業2006級作為對照組,未進行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訓;選擇醫學檢驗專業2007級作為實驗組,進行詳細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訓。分別進行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總分為100分。理論考核60分,主要為客觀題,著重生物安全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考核;實踐考核40分,主要側重考核基本技術,包括基本操作方法、職業暴露的處理、廢棄物的處理等生物安全基本技術。對兩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經過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訓的學生對生物安全知識掌握明顯好于未經過培訓的學生,x。檢驗顯示兩者之間有顯著差異。
四、討論和分析
目前,我國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提倡科技興國,鼓勵高校師生開展科學研究,高校之間科研實力的比拼與排名,科研人員科研業績的考核、職稱晉升,研究生博士生的擴招及素質的高要求,使得科研業績的權重在逐漸增加。因此,高校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增強防范意識,強化生物安全防護教育。但目前國內開設實驗室生物安全課程的高校不多,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還需要進行摸索。
關鍵詞: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檢驗科密切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高致病性的物質,這些標本含許多危害性很強的病原體,如結核桿菌、乙肝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體等[1],而在處理感染性標本實驗操作過程中,如結核菌或細胞涂片染色、免疫學實驗、PCR核酸提取、顯微鏡觀察或是易產生氣溶膠的實驗操作(如病原菌離心、接種等)都存在高危感染風險,本文就筆者所在檢驗科的實際情況談談如何加強檢驗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問題,現闡述如下。
1 檢驗科的生物安全現狀
1.1實驗室布局不合理 大多由于面積不足;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劃分不明顯,大部分實驗室區與區之間缺乏有效的隔離屏障,非工作人員可以隨意進出通過;存在安全隱患。
1.2生物安全的設備不全 由于資金問題,醫院對檢驗科的主要投入會放在檢測標本的實驗設備上,生物安全柜、洗眼裝置、噴淋裝置等配備不全[2],大部分實驗室只配有普通離心機而不是可以不用拔試管蓋的離心機,潛在安全問題。
1.3檢驗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不強 人員崗位培訓不到位,部分檢驗人員生物安全知識掌握不夠,自我防護意識差,而檢驗科護工也是天天接觸那些血液、分泌物等高致病性物質,其自我防護意識也很欠缺;隨時面臨職業暴露的危險。
1.4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實驗室生物安全體系文件不健全,有生物安全管理組織,但管理責任未能落實到個人,有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及應急預案,根本無法保證實驗操作的安全性。
1.5檢驗科感染控制執行不到位 醫院的生物安全領導小組沒能夠經常到實驗室進行生物安全督察,實驗室消毒不規范,垃圾未分類存放,針頭或刀片等利器未嚴格用利器盒盛裝或盛放太滿[3],加上醫療廢棄物的處理不及時,這些都給檢驗科造成極大的生物危害。
2 加強檢驗科的生物安全管理
2.1改善檢驗科的工作條件 按生物安全各級實驗室的設計原則和基本要求,清潔區、污染區、半污染區、緩沖區有效分隔,有獨立的區域和防止非實驗室人員進出的措施,地面、墻面、實驗臺面按要求設計,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硬件設施也應該按不同的安全級別進行相應的配備[4],如二級實驗室必須配備生物安全柜和洗眼裝置等。只有保證各種安全措施的齊備才能實現實驗的安全,此外要按規定對于實驗的設備設施進行定期的檢查。
2.2強化檢驗人員的生物安全知識教育 外派檢驗人員參加國家或省、市生物安全知識培訓,經常組織檢驗人員包括進修實習人員學習《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實驗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規、條例,定期對護工進行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增強生物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職業防護能力。
2.3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措施 科室成立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制定規范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并切實執行。制定生物安全應急預案和風險評估,通過生物風險的評估找出實驗室風險的來源,確定不同類型的標本、不同危害程度的微生物應該在哪一級的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中進行操作[5],使每個檢驗人員都明確各自崗位的生物風險,進行相應的生物生物安全防護。同時制定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規程,嚴格規定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每一項實驗都應該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2.4加強檢驗科標本和廢棄物的管理 實驗室對標本的處理原則是把所有標本都看成是感染性標本,采集標本時要戴手套,運送過程要用加蓋密封容器,以防其外溢。離心標本必須加蓋密閉,防止氣溶膠的擴散污染,標本的處理最好能在二級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實驗室指定專人負責菌(毒)種和具有傳染性的特殊標本的保管,雙人雙鎖,并建立專門的登記本。實驗室廢棄物包括感染性廢棄物、病理性廢棄物、損傷性廢棄物和化學性廢棄物等,這些廢棄物都是潛在的生物污染源,不僅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有的還有毒性、腐蝕性及損傷性。實驗使用過的一次性防護用品、實驗器材及標本等廢棄物應經過消毒滅菌達到生物安全再按要求分類收集處理。規范配置消毒液,每天及時處理廢棄物。
2.5培養檢驗人員良好的衛生習慣 工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區域要穿工作服并戴手套、口罩和帽子,必要時戴防護鏡和穿防護服,門診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當檢驗人員發生職業暴露時,如發生針刺或其他利器損傷時應讓傷口血液自然流出,并及時用流水或肥皂水沖洗傷口并用消毒劑消毒。如眼部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應立即用洗眼器沖洗。嚴格六步洗手法,工作結束后用有效氯含量500mg/L進行臺面和地面的清潔,如有明顯污染,則需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灑于污染物表面,作用30~60min,最后,用紫外線至少照射1h進行空氣消毒,保持良好通風,保證檢驗科實驗室的清潔和衛生。
3 結語
總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關鍵是確保人員不受生物危害因子傷害,努力實現實驗室零感染。醫院檢驗科作為存在高危感染風險的科室,因此必須提高檢驗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加強自我防護,糾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習慣,最大限度地控制實驗室感染,保障醫療安全。
參考文獻:
[1]王保龍,蘇虹,伍佳玲.在醫學檢驗專業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學的思考[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5(5):561.
[2]毛遠麗,曲芬.加強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科學管理[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2,35(4):302-303.
[3]梁建群,賓利.加強檢驗科生物安全的思考[J].臨床檢驗雜志,2006,24(2):148-149.
近年來,臨床實驗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醫學界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生物安全管理及防護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作為傳染病醫院的檢驗科,實驗室工作人員所接觸的大部分都是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具有傳染性的患者標本。實驗室工作人員每天都處于潛在的生物危害環境中,如果病原微生物從實驗室泄露,還可能在實驗室及其周圍,甚至更廣的范圍內造成疾病傳播或流行[1]。因此,加強傳染病醫院檢驗科臨床實驗室的生物安管理與全安全防護措施非常重要,它既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需要,也是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的需要。本文皆在探討傳染病醫院檢驗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及生物安全防護措施。
1 實驗室生物安全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1.1 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指在從事病源微生物實驗活動的實驗室中避免病源微生物對工作人員和相關人員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和對公眾的傷害,為了保證實驗研究的科學性,還要保護被試驗因子免受污染。
1.2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當操作具有潛在感染力的微生物時,為防止實驗人員的感染和防止感染因子的外泄,采取恰當的實驗室操作和實驗程序,使用一定的實驗室安全防護裝備,對實驗室的設施及結構提出特定要求并將上述諸因素綜合起來進行應用的過程[2]。
2 實驗室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者及工作人員對生物安全的認識和管理水平尚不夠高,在思想上、管理制度上準備不充分,對于個人防護及環境生物污染的意識不強,從而導致條例、法規、制度的不完善,管理力度不足。
2.2 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識欠缺 多年來實驗室工作人員大多數專業人員只偏向于檢驗專業技術的提高,未系統學習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識,對預防生物污染的意識不強,缺乏具體的技術操作規范。
2.3 有關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各項制度規范起步較晚,對實驗室的消毒滅活、個人防護及隔離設備等投入不足、 導致設施、設備達不到國家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從而使各種標本中細菌、病毒的滅活沒有,套嚴格規定的滅活方法、程序和監督的細則,以及規范如何檢驗滅活效果是否達標[3]。否則,一旦操作不當,造成消毒滅活不全,給工作人員及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
2.4 實驗室工作人員存在實驗室感染 實驗室感染是一個過程,在實驗過程中,病源體通過播散,通過一定的途徑進入人體,病源體的毒力進入人體后達到一定的劑量,使機體發生感染。如:離心、濺灑、溢出、混旋、研磨、混合等,在操作不當時吸入含病源體的氣溶膠而造成感染。在實驗室吃東西、飲水、抽煙、液體濺入口中等,都能造成經口攝入病菌而感染。意外被污染的采血針刺傷,被碎玻璃片或刀片割傷,操作時不小心被含病菌的液體濺灑在了皮膚或黏膜上(如濺到眼睛里)等。
3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實施措施、建議與對策
3.1 加強安全設施建設 因我院是傳染病院, 實驗室所有設施、設備和材料都應按傳染病醫院要求和標準配備生物安全設備。根據實驗室的要求安裝符合生物安全和工作要求的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柜、負壓罩、高壓滅菌器、洗眼器等。生物安全柜安裝要求遠離污染區入口處和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污染區內應設置消毒裝置,有獨立的排風系統,確保實驗室的氣流方向是由清潔區流向污染區,同時也要保證實驗室空氣只能通過高效過濾后經專用排風管道排出。
3.2 實驗室生物安全隔離制度及配備的個人防護用品 因我院是一所傳染病院,按照傳染病的消毒隔離要求,實驗室應明確分隔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區和區之間設緩沖間。應保證對技術試驗區的防護水平控制在經過評估的相應風險范圍內,保證足夠的通風和防止潛在傳染因子及有害氣體的擴散,防止危害進入周圍區域。在實驗室的每個進、出口處都應有國際通用的生物危險標識,各實驗室建立好各項試驗記錄和制定出相應的操作規程及管理文件。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各實驗室應配備一定數量的生物安全裝置和足夠的個體防護設備,為工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 人防護設備是減少操作人員暴露于氣溶膠、噴濺物以及意外接種等危險的一個屏障,實驗室所用任何個人防護裝備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在實驗室危害評估的基礎上,按其防護要求選擇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個人防護用品主要包括:工作服、隔離衣、防護服、工作帽、工作鞋、面罩、一次性塑膠手套等。另外,實驗室應安裝洗眼器和緊急噴淋裝置。當操作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標本或接觸患有烈性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患者的標本時,工作人員要戴N95口罩、防護眼鏡、防護面罩等加強保護。實驗室應配有急救藥品箱等裝置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3.3 做好樣本采集接收和廢棄物處置
3.4 樣本接收 在傳染病醫院,由于患者大都患有傳染性疾病,其血液、體液或其他的樣本中均可能含有傳染性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樣本采集、運送、操作及高壓消毒時,除了要做好個體防護外,必須嚴格執行相應的操作規范。 在實驗室工作中,樣本的采集、接收的方法不當,都可使相關人員造成感染及環境污染,為此應制定出相關的SOP規范管理文件。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樣本容器應采用防漏、加蓋、堅固、安全的容器,標本的運送由接受過培訓的專門人員負責。接收標本應在專設的房間內,而且要建立標本接收登記記錄。
3.5 廢棄物的處理 實驗室的廢棄物是造成醫院內潛在的生物污染源,廢棄物的處理須經過專項培訓的人員專人負責,利器(包括針頭、小刀、金屬和玻璃)應直接棄置于一次性使用的利器盒內,所有棄置的實驗室廢棄樣本、培養物和被污染的廢物,需交由專門有資質的人員經過高壓滅菌處理后方可出實驗室區,嚴格實行密封化、標志化、無菌化的規范管理原則,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指定地點,由專人集運送中焚燒處理并做好記錄。
4 實驗室人員培訓是保證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4.1 實驗室人員對生物安全知識尚缺乏,加強人員培訓是預防和控制實驗室感染的一個重要環節, 實驗室工作的人員都會經常遇到一些高危操作,不管是人為的失誤還是不規范的操作都造成安全隱患或事故[4]。因此,加強生物安全知識培訓是非是預防實驗室感染、差錯和事故的關鍵,不斷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非常必要。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不論在控制實驗室生物危害,預防生物危害感染,預防實驗室事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這個原因每年應至少培訓一次,人員培訓的內容應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生物安全專業知識、操作規范等。
4.2 實驗室應建立操作規范及生物安全規章制度,指導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驗活動中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進一步規范實驗操作行為,避免和減少實驗活動或其他相關活動中感染性或潛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對工作人員、環境和公眾造成危害等,并將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整理成生物安全手冊,做到人人知曉,人人遵守。所有人員應熟悉職業暴露后所執行的程序、各種緊急醫學處理措施,切實把生物安全預防落實到每天的工作中去。
綜上所述,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國家實驗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臨床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與防護工作備受重視,作為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檢驗科,建立良好適合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實驗室操作規范,及生物安全規章制度,對消除實驗室安全隱患,防止病原微生物生物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和外泄,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發起到良好的作用。規范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減少實驗室工作人員職業暴露,最大限度保障實驗室生物安全,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切實把生物安全預防落實到每天的工作中去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參 考 文 獻
[1] 自傳染病醫院檢驗科的生物安全防護.
[2] 王平,喬冬梅.提高認識加強檢驗科生物安全的管理.實用醫技雜志,2007,14(12):1611,1612.
目前,我校基礎醫學實驗室承擔了基礎醫學部下屬15個學科35門實驗課程的教學及科學研究任務。綜合分析,基礎醫學實驗室目前現狀主要具有幾個特征:①實驗室多、分布范圍廣,且相對獨立,管理難度較大;②實驗室功能齊全,擁有大批精密貴重儀器;③實驗的類別及項目多,實驗條件復雜;④實驗室使用頻繁,人員集中且流動性大;⑤多個實驗室使用了各種化學藥品、易燃易爆物品、劇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實驗品,部分實驗還需要高溫、高壓、超低溫、強磁、真空、微波輻射、高電壓和高轉速等特殊環境和條件;⑥部分形態學實驗室經常接觸到有潛在感染威脅的人體及動物標本;⑦實驗過程中會產生“三廢”物質及過期或失效試劑、藥品需要規范處理。
2基礎醫學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
長期以來,基礎醫學部在部屬各實驗室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加強日常安全警示與檢查,提高廣大教職工的安全意識,強化基礎醫學部的管理與服務職能,注重對實驗室安全隱患的治理,力促安全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為使各實驗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安全檢查有法可依,我部根據《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規和學校的安全管理規定,結合基礎醫學部具體情況,先后制定了《實驗室管理規則》、《基礎醫學部實驗室物品管理規定》、《基礎醫學部化學試劑安全使用管理辦法》、《基礎醫學部安全工作檢查評比細則》等多項管理制度,確保規范化管理。
2.2明確安全管理責任
落實安全責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關鍵。基礎醫學部作為學校的二級管理機構,充分發揮各個教研室、實驗中心的積極主動性。鑒于基礎醫學部下屬學科眾多,實驗室分布廣、數量多這一現狀,基礎醫學部實行教研室和實驗中心三級管理制度,各教研室和實驗中心的負責人是實驗室的第一安全責任人,全面負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實驗教學中,要求所有代課教師都要嚴格填寫《實驗登記簿》,教師對實驗室財產及所有學生的安全負責。對于開放性實驗室,要求各實驗室必須明確開放性實驗的指導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的同時,實時監控學生的安全狀況。明確安全責任人,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種手段,并非是要追究某個責任人的安全責任,旨在促進安全責任人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安全隱患的治理和日常的安全檢查上來,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2.3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
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基礎上,我們還注重廣大教職工的安全教育,倡導安全文化。我部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各類的安全知識培訓班,先后有8人參加了安徽省蕪湖市衛生局舉辦的生物安全知識培訓班;部屬各個實驗中心都設置有兼職消防員,積極參加校保衛處定期開展的消防演練,增強防火意識,提高防火、滅火技能;我部不定期邀請消防安全培訓機構的教官給全體教職工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通過消防官兵翔實的圖文資料和切實的感受,以一個個深刻的教訓,警示全體教職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2.4保持安全檢查工作的常態化運作
安全檢查對提高有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強化安全意識,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確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自2007年以來,基礎醫學部堅持安全工作的月查制度,重點對各實驗室大功率電器的使用、危險物品的保管與處理、貴重儀器設備的保管與使用情況等進行檢查。檢查組由各實驗室一些高年資的教師組成,大多采取實驗室之間交叉相互檢查的方式,促進相互監督和學習。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糾正,對基礎醫學部難以排除的安全隱患,積極和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解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檢查過程中,檢查組根據《基礎醫學部安全工作檢查評比細則》,對各實驗室的安全狀況進行考核,年終評比年度安全先進實驗室。目前,已有4個實驗室先后獲得基礎醫學部年度“安全與衛生”先進單位稱號。
2.5明確安全工作重點,確保實驗室安全
因我部實驗室數量、實驗類型及項目數都較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結合各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及特點,突出工作重點。
2.5.1化學試劑使用安全
我部各實驗室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到各種試劑,其中醫用基礎化學實驗室和生物化學實驗室試劑的使用量尤為巨大。我部對各實驗室的實驗技術人員嚴格要求,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要求各實驗室嚴格執行“三廢”回收利用制度,確保“三廢”處理后不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鑒于部分實驗室空間不足,致使一些需要分開存放的試劑不能完全單獨存放,基礎醫學部積極調整實驗室房屋資源,設立化學試劑室,對各類試劑進行統一、規范管理,嚴格通風和安保措施;針對部分實驗室將普通的房間用作實驗室,沒有符合規格的通風設備,師生的身體安全隱患較大等實際情況,基礎醫學部積極協調,為相關實驗室安裝通風設備,確保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同時,要求各實驗室嚴格建立試劑的使用臺帳,對各個學科每年低值易耗預算中化學試劑的采購量嚴格控制,要求各實驗室必須在在弄清楚實驗室藥劑庫存的基礎上進行預算的編制,嚴禁一次性大量購入試劑,導致庫存積壓、大量報廢試劑,在嚴重浪費的同時,造成不必要的環境危害。對于教學、科研中使用到的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等劇毒藥物及國家管制的物[2],基礎醫學部實行專人管理,并統一配備保險柜保存。
2.5.2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實驗室是進行微生物研究工作的特殊的工作環境,由于工作內容的獨特性,有可能會對工作人員產生危害。人類研究微生物的同時不斷地受到微生物危害,甚至感染嚴重疾病,危害到生命安全。另外,不時出現不明微生物及遺傳工程不斷產生新的微生物,導致實驗技術人員往往難以預料對此類微生物進行實驗的危害程度,因此受感染的危險性就更大[3]。基礎醫學部鼓勵生物安全實驗室技術人員參加各類生物安全專業培訓,掌握專業知識和國家相關法令,認真學習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3月頒布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環境管理辦法》。基礎醫學部嚴格以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要求為標準建設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立、健全實驗室廢水、廢氣和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規章制度,并設置專職人員,對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處置是否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和落實。
2.5.3形態學科實驗室的安全工作
形態學科實驗室經常接觸到人體的各類器官和組織標本,標本可能有艾滋病、肝炎、麻風、結核、痢疾等傳染病以及各種癌癥等,且標本多為未固定的[4]。形態學實驗室最常用的固定劑是福爾馬林,它是腐蝕性強,易揮發的液體,刺激性較大,對人的粘膜、眼睛損害較大。我部各實驗室高度重視各類標本處理的規范化運作,對送來的標本及時固定,用有蓋的桶或封閉的容器盛裝,取材的實驗技術人員能夠穿隔離衣服、帶口包,開啟所在間房的通風設備,并在工作完畢后能作必要的滅菌、消毒處理。因冰凍切片的組織都是新鮮未固定的,可能有強烈的傳染性,我部實驗技術人員嚴格防范,若發現有傳染性的標本,及時處理,并對冰凍機進行清潔、消毒,以保證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形態學實驗室切片機的刀片非常鋒利,稍不注意會引起儀器的損毀和人員的損傷,我們要求實驗人員用完的廢刀片要放在收集利器的箱內,避免傷害其他人員。目前,我部形態學各科實驗室未出現一起學生、實驗技術人員、帶教教師被標本感染及實驗器械傷人事故。
2.5.4實驗動物的安全管理
基礎醫學部所有實驗室的動物使用均由各實驗室根據所開實驗的需要,確定所要購置動物的種類和數量,由動物中心統一提供,不許捕獲野生動物來替代實驗動物,嚴禁通過不明、不正當的途徑購置。實驗動物在運輸中應嚴格遵守運輸規定,由專人負責運輸全程,處理好動物的飲食、糞便的排放等問題。實驗動物應在實驗前一天內運至相關實驗室,不得在實驗室長期飼養,嚴禁將有病的動物運至實驗室。若實驗動物患有人畜共患性疾病,應立即隔離,視情況進行焚燒、銷毀。實驗室如有剩余的實驗動物,不得隨意處理,均需交回動物中心進行處置。實驗結束后,實驗動物的尸體要統一收集,并由實驗動物中心人員送到指定地點去焚燒,嚴禁隨便丟棄。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管理 生命科學實驗室 實踐與探索
Intensifying consciousness, changing idea,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Wang Wenji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aboratory oper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t is also critical for the security of state propert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life science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hould change management idea. The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yrus Tang Hematology Center of Soochow University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life science laboratory;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21世紀是生命科學時代,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從數量和質量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實驗方法日新月異,先進昂貴的儀器設備不斷涌入,成為開展生命科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實驗室安全作為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驗室正常運轉和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準確把握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特點,轉變管理理念,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扎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 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特點
1.1 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
生命科學實驗室使用的化學試劑種類繁多且成分復雜,大多屬于化學危險品,具有易燃、易爆、劇毒、腐蝕性等特點,在儲存、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隨意放置、使用會導致危險事故和環境污染,危及師生人身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加強危險化學品購買、運輸、儲存和使用的監督管理,對不同危險化學品分別進行妥善保管,專人專管。對易燃、劇毒物品實行領用管理,做好出入登記,確保責任到人。
1.2 實驗技術安全
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廣泛,實驗操作涉及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動物實驗等,步驟相對煩瑣,需要使用各類生化試劑及儀器設備,對操作者的安全意識及操作規范均有較高要求。如進行RNA操作,要有RNA 操作專區;使用離心機要樣品配平,以防離心機受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動物實驗需小心謹慎以防抓傷、咬傷。應加強操作者安全意識,規范操作過程,切實保障技術安全。
1.3 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
儀器設備是生命科學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研工作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一旦發生儀器設備類安全事故將對實驗室成員人身安全造成傷害,給國家財產造成損失。規范管理制度對于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1.4 廢棄物的合理處置
生命科學實驗室產生的許多廢棄物屬于特殊垃圾,污染性、危險性大,處理不當會對人和環境造成危害,主要包括(1)有毒物品,如EB、重金屬、氰化物、丙烯酰胺、甲酰氨、有機溶劑、電泳凝膠等。這些廢棄物要用專用容器進行分級分類收集,統一處理。(2)含生物細胞或培養液的廢物,如病毒、細菌、細胞廢棄物,帶抗性標記的質粒類垃圾。含菌體量較少的廢棄液采用消毒劑殺菌,含菌體量多的廢棄液進行高壓消毒處理,最大程度減少污染。(3)實驗動物尸體或器官。高壓消毒處理后送至有關部門集中焚燒。(4)實驗耗材,如吸頭、吸管、Eppendorf管、手套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應高壓滅菌后丟棄;玻璃或金屬制品需要使用專用容器分類收集,統一回收處理。
2 轉變理念做好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
2.1 以人為本,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淡薄是絕大多數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強化安全意識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實際工作應以人為本,充分尊重人,尊重生命,以保障生命安全為首要任務。安全教育是增強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包括對管理人員的專業教育,也包括對師生的科普教育;包括安全知識教育,也包括安全技能培訓。
2.2 管理與服務并重
管理的目的是服務,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根本上是為生命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由單純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管理與服務并重。緊緊圍繞教學科研開展安全管理,堅持服務宗旨,體現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為實驗室安全工作解難事辦實事。從觀念上明確安全管理是為大家解決安全問題,提供安全保障。
2.3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安全工作海恩法則和墨菲法則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心存僥幸,不要妄自尊大,要避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證安全,必須以預防為主。加強日常監管是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的有效方法;制定科學、完善的預警機制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4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長效機制
科學規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實驗室高效運轉的有力保障,脫離健全的管理制度談管理將是紙上談兵,安全管理各方面都需要與之匹配的管理制度。
生命科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包括(1)不斷深入開展安全領域的理論與技術研究。(2)大力倡導實驗室安全文化,樹立安全價值觀念,逐步實現師生內在安全需求與外部環境安全的和諧統一。(3)以大局觀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確保制度的整體效能,同時充分考慮到各個細節;結合生命科學實驗室的現狀和特點,使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保證能夠落到實處。
3 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我校唐仲英血液學研究中心成立以來一直將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實踐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建立實驗室安全教育體系
3.1.1 實施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
通過設置門禁嚴格把關實驗室準入制度,對新成員進行安全知識技能培訓,確保每位新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通過安全考核后才可開通進出門禁權限。
加強安全教育,利用多種渠道幫助成員接受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樹立師生安全價值觀念,使師生從被動服從轉變為主動去做,包括(1)參加各類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2)邀請保衛處、設備處領導進行安全專題報告。(3)中心內部以幻燈片形式學習國家安全與環保法律法規以及學校相關規章制度。安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強化安全責任與義務,營造“安全在我心中,安全人人有責”的氛圍。
3.1.2 實際工作中加強安全教育工作
對于安全隱患做到人人告知;對于安全違規行為“早發現,早糾正”,并有相應懲罰規定;對違規行為進行內部通報,違規人員被批評的同時,也對其他成員進行了安全教育。
3.2 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
3.2.1 健全安全管理組織結構,落實安全責任人制度
目前中心安全管理組織結構為:安全總負責人全面領導安全工作;各研究團隊帶頭人直接安排本實驗室安全管理,并指定專人為該實驗室安全責任人;指定專人為公共平臺安全責任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是人,必須在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有人,責任落實到人,中心與安全責任人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管理責任、管理范圍和管理權限。簽訂安全責任書不是將責任推給個人,而是號召人人重視安全。
3.2.2 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實驗室安全涉及諸多方面,中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中心門禁管理辦法”“實驗室運行管理辦法”“實驗室管理獎懲辦法”“公共儀器分級管理辦法”“公共平臺儀器負責人制度”。這些制度明確了實驗室準入制度,從各方面將安全工作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3.2.3 加強日常監管
實行常規檢查與集中檢查相結合,定期進行實驗室衛生安全檢查;各安全責任人進行每月安全自查,及時糾正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向保衛處設備處遞交安全自查報告;保衛處設備處進行定期、不定期的集中檢查或專項檢查,對于安全問題進行現場糾正。
3.2.4 建立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預警機制
制定“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安全突發事件給出正確有效的應對措施,確保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能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價控制事態發展,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3.3 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
3.3.1 切實保障實驗室技術安全
“實驗室運行管理辦法”規定:對劇實行“五雙”管理;使用有毒藥品或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要在通風櫥內進行;需要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害性生物毒劑、轉基因動物,須向設備處安全科申請,在符合條件的實驗室進行;甲醇、丙烯酰胺等廢液分類收集,統一回收;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耗材(如移液管、手套等),有傳染性、疾病的廢物(如血樣、尿液等)和動物尸體必須經過消毒滅菌的無害化處理,送至指定地點集中焚燒;尖銳廢物(如針頭、玻璃等)單獨收集在銳器盒內回收處理;組織實驗動物從業人員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3.3.2 切實保障設備安全
“公共儀器分級管理辦法”對公共儀器采取分級管理:Ⅰ級禁止使用設備(高溫烘箱、高壓滅菌器),Ⅱ級儀器負責人操作設備,Ⅲ級負責人及授權人操作設備,Ⅳ級常用設備。Ⅰ級常用特種設備由專人管理操作,禁止他人使用;Ⅱ級儀器由儀器負責人統一操作;成員可對Ⅲ、Ⅳ級儀器提出使用申請,參加儀器培訓、考核后授權使用,未經授權不得擅自操作儀器。分級管理有效保證了儀器的規范、安全使用。
“公共平臺儀器負責人制度”規定儀器負責人職責包括編寫儀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對申請使用人員的培訓、考核及授權;完成儀器狀態、使用登記的每日檢查;做好儀器的定期維護、保養、校準,出現問題及時與廠家聯系。
3.3.3 加強安全防護建設
不斷規范整個安全防護系統,包括安裝火警感應系統,配備防火設備;安裝洗眼器和噴淋器;自備急救箱,備好消毒液、創可貼、紗布等急救用品;設置門禁,控制無關人員進入;在各出入通道及公共平臺區域配備數字視頻監控設備,記錄人員進出,監控實驗室安全狀況,對于違規行為及時調取錄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4 結束語
安全是實驗室正常運轉的首要條件,中心成立以來一直將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確保中心穩定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通過加強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體系,認真貫徹執行管理制度,管理與服務并重,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科研環境。隨著生命科學領域的不斷發展,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會面臨新情況、新挑戰,在工作中需要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體系與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為創建平安和諧的實驗室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田在寧.試論高校生命科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實驗室科學.2012(2):198-200.
[2] 曲波,李慶章,高學軍.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71-72.
[3] 劉鳳蓮.實施規范化管理保證實驗室安全運行[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10):136-137.
山西省浮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山西省浮山縣 042600
【摘 要】目的:對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情況進行調查。方法:采用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質量管理體系對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情況進行調查。結果:2 家疾控中心的防護服、一次性隔離衣、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措施均符合要求。但其一次性隔離手套質量不過關,經檢查發現兩家疾控中心的一次性手套并非正規廠家生產。兩家疾控中心均能夠對廢棄物進行正確處理,所有廢棄物均在密閉容器物中進行高壓滅菌,而后進行焚燒,但兩家疾控中心的焚燒爐并不符合環保要求,未安裝環保措施。結論: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中要注意對生物安全的培訓,加強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傳播。
關鍵詞 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
2003 年,非典型肺炎在全球范圍內大肆流行,新加坡、臺灣以及北京的生物實驗室相繼發生了SARS 病毒泄漏,導致相關人員感染。因此加強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不僅僅是對環境、群眾安全負責,同時也是對國家的安全負責[1]。本文將對艾滋病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加強實驗室防護力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擇2 家縣級疾控中心艾滋病實驗室人員,所有人員均負責自愿咨詢檢測、羈押人員艾滋病抗體篩查等工作[2]。
1.2 一般方法
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9年修訂版)、《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并結合疾病的流行病學原理對其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防護情況進行調查。
2 結果
2.1 實驗室安全防護
2 家疾控中心的防護服、一次性隔離衣、鞋套、口罩、護目鏡等防護措施均符合要求。但其一次性隔離手套質量不過關,經檢查發現兩家疾控中心的一次性手套并非正規廠家生產。
2 家疾控中心人員均培訓上崗,且能夠在從事工作前進行HIV 抗體和乙肝、丙肝等病毒標記物的檢測;注射乙肝疫苗;每半年或1 年進行一次HIV 抗體檢測,并能夠長期保留血清樣品。
2 家疾控中心的艾滋病實驗室都進行了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的劃分,均設置了應急沖洗眼睛裝置、生物安全柜,所有實驗操作均能夠在實驗區進行。
2.2 廢棄物處理
兩家疾控中心均能夠對廢棄物進行正確處理,所有廢棄物均在密閉容器物中進行高壓滅菌,而后進行焚燒,但兩家疾控中心的焚燒爐并不符合環保要求,未安裝環保措施。所有實驗人員均能夠掌握實驗室儀器的使用方式,并了解消毒劑的使用。
2.3 實驗室意外事故處理
所有人員都經過培訓上崗,并制訂了相關事故評估、報告制定和緊急預案方式,杜絕了事故的發生。
3 討論
有效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能夠保護檢驗人員不受到傷害,在調查中我們發現,2 家疾控中心的防護措施確實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們認為,艾滋病實驗室的采血系統應該選用真空系統,其主要由雙向無菌針頭、持針器以及真空管三部分組成,能夠構成全封閉式的系統,大大減少了檢驗人員直接接觸血液樣本的幾率[3-6]。雖然全封閉系統能夠減少檢驗人員接觸血液樣本的幾率,但其也會存在意外情況,會導致樣本泄漏,對環境造成污染。若發生泄漏則要立即采用消毒劑進行清洗,直到消除血污為止。
檢驗人員在接觸患者血樣后要立即進行洗手,有效的洗手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在洗手后可涂抹護膚品保護操作者皮膚。所有人員在參與檢驗的過程中要佩戴乳膠手套,乳膠手套能夠對檢驗人員提供良好的保護措施,當針頭造成意外損傷后,乳膠手套還可以起到阻擋、封閉的作用,減少進入傷口的血量,從而降低感染的可能。
實驗室內禁止飲食、吸煙,保持室內環境干凈整潔,且外人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實驗室內。在實驗中使用的針頭要妥善管理,棄置的針頭要放在堅固的容器中進行統一回收,切不可隨意亂丟。在檢驗過程中若出現針頭損傷皮膚或皮膚沾血則要立刻用肥皂進行清洗,并要采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若眼結膜或黏膜沾血也要立刻采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
總的來說,實驗室安全防護關系到檢驗人員的生命健康,有效的防護措施能夠為檢驗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
[1] 黃衛華, 李曉軍, 李力, 張北奇. 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設備現狀調查研究[J]. 醫學動物防制,2011,06:541-542.
[2] 厲洪, 張汝陽, 趙人琤, 沈洪兵. 江蘇省醫學院校師生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認知情況現狀調查[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05:447-450.
[3] 段斯亮, 于聲. 某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認知情況調查分析[J]. 現代醫藥衛生,2014,04:515-522.
[4] 陳會超, 馬艷玲, 楊朝軍等. 云南省2013 年艾滋病確證實驗室質量考評結果分析[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1):3180-3181.
學生時代是培育自身健全人格的最佳時機。學校健康教育的范圍應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其年齡跨度大、涉及面廣。故內容到形式的設計安排既要有系統性,同時也要注意到面,保證受教育者接受知識的深廣度和連貫性。在內容上還要保持相對的穩定。一切應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應該依照各種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教育應聯系實際、綜合多樣,保證健康教育活動的靈活性和時代價值,抓住各種有利時機解決有關衛生問題。如:季節性傳染病的防治,“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全國愛牙日(9月20日)、全國愛耳日(3月3日)”等特殊疾病日的專題教育,節日衛生活動的安排。教育的方式方法應以需要層次論、行為科學、心理學等理論作指導,以學生自我尊重、自我價值實現等精神需要為契機,采用語言教育、形象教育、文字教育、電化教育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啟發誘導,培養興趣,使學生們在學校中能系統地獲得大量的衛生科學知識,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就拿中小學校來說,學生已開始接受系統的文化知識教育,心理與智力水平逐漸提高,要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其內容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遵循他們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循序漸進地加以施教。健康教育內容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生物學及人體生理解剖知識人的認識是一個漸進過程,首先是從動植物開始,使學生懂得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辯證關系,從生物體與環境的統一去正確認識自然,從而達到認識自己的目的。了解人體解剖知識,人體內部主要器官的位置與生理功能;懂得正常與異常的表現從而保護自己的器官,維護自己的健康。
二、生活行為方式健康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是提高生命質量的基本條件,合理的飲食起居習慣、適當的體育戶外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學生自身健康的維持都是有益的。不良的嗜好和懶散的生活習慣對健康是有害的,盡管有些壞習慣的危害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病態表現不是現在就出現,但有關的自我保健知識應及早地給予提醒、強化。如利用課堂傳授、出黑板報、張貼標語等方式宣傳吸煙、酗酒對人體危害;懶床、熬夜的不良后果;偏食、挑食造成的營養不良;無節制上網給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等保健知識,使學生在今后生活中有抵制的能力。
三、營養、食品衛生知識要讓中小學生逐步掌握人體需要的各類食物和主要營養素的來源;合理營養與均衡膳食的基本知識;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定時、定量進食習慣;不挑食、偏食,甚至害怕肥胖而少食、不食,當然,也不能無節制的過量進食;了解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所導致的常見疾病。另外,還要讓學生了解食品衛生知識,防止病從口入,預防食物中毒。如脂肪與肥胖癥,蔗糖與齲齒,葡萄糖與低血糖昏迷,鈣與軟骨病、骨質疏松癥,鐵與缺鐵性貧血,鋅與生長發育遲緩,碘與克汀病,維生素A與夜盲癥,維生素D與佝僂病,核黃素與舌炎、唇炎、口角炎等營養與疾病的關系;河豚魚、毒蘑菇、發芽馬鈴薯等有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預防;哪些食品屬于“三無”產品,為什么冷飲制品不宜多吃,為什么少吃油炸食品等衛生知識。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營養、避免食物中毒,積極采取確保健康不受損害的措施或行為。
四、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常見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按計劃免疫程序接受計劃免疫;了解近視、齲齒、沙眼、蛔蟲、脊柱異常彎曲、貧血等常見病的預防知識。注意從小開始中老年常見病的預防,如心腦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的預防。增強了學生自我保健意識,有利于避免疾病的侵入,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五、健康心理知識為了培養學生有良好的個性心理,一定要讓中小學生知道心理與健康的關系,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習興趣,調諧自己的情緒,善于控制情感,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要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并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中學生來說還應著重青春期衛生教育,讓學生了解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及性成熟出現的心理變化,掌握社會道德規范和修養,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除此之外,學校健康教育還應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在內容上不斷擴大、不斷深化、不斷更新,使學生的行為更適應于社會,在今后整個生命過程中健康地生活。
六、安全防范知識自我保護與安全的教育在學生健康教育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國家已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定為學校安全日;目前,在學生死亡、傷殘統計中,意外傷亡已成為學生疾病譜中的首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和必要的安全知識。給學生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識,安全用電知識,溺水、煤氣中毒、燙傷的預防知識,藥物安全知識,防止農藥、殺蟲藥、滅鼠藥中毒的知識,外傷急救常誤傷等,使學生有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