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2 06:27: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養生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獻標題:基于CNKI的中醫養生保健文獻計量學分析
參考文獻:
[1]劉敏.北京市公務員和科技人員亞健康及生活狀況調查[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華,高宏杰,等.中醫養生數據庫建設[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須系統構建“治未病”學科[N].中國中醫藥報,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國養生保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策略研究[J].中醫研究,2014,27(9):4-7.
[5]朱吉,賈楊,陸超娣,等.上海市長寧區醫療機構與社會養生保健機構聯動下的“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平臺”建設[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5):13-15.
[6]袁尚華.中醫健康體檢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編輯:向宇雁)
附1: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法律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1]喻文迪.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世界中醫藥.2009(2).
[2]黃建銀.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戰略選擇的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醫藥國際服務需求曲線模型.中醫藥管理雜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國中醫養生保健發展的現狀及思考.中醫研究.2013,26(7).
[4]劉薇.WTO對法律服務貿易的規制及中國應對.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0.
[5]木泉.中國國際旅游服務貿易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6]石靜霞.WTO服務貿易法專論(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吳益民主編.國際服務貿易法學(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藥谷景區發展中醫養生旅游產業市場分析
參考文獻
[1]苑慶磊.中國芍藥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2]宋煥芝,于曉南.中西方芍藥花語及其景觀應用_宋煥芝[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醫養生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1]邸朝華.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資訊,2010,(23):210.
[2]伍婷.簡論文化中的情緒養生[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醫養生儒家思想探討
參考文獻:
[1]毛淳.論儒家思想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6,(03).
[2]徐正德.中醫養生理論與實踐[D].南京中醫藥大學,2010.
[3]彭昊.與道家思想[D].湖南大學,2010.
[4]張時.中醫個體化運動養生體系的構建[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1.
[5]魏勝敏.中國傳統導引養生術的方法論特征及其當代價值[D].福建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太極拳 哲理 養生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10―0015―03
前言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拳種之一,其自身包含著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哲學思維,以其博大的文化承載能力和修身養性之功能以逐漸被更多人所關注和接受,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武術的了解多側重于對其技擊層面的探求之上,這從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對武術的一種限制。隨著現代人思想和文化意識的覺醒,加之人們對武術的了解,幾乎沒有人否認武術所具有的健身、養生、技擊的特性。太極拳,作為現代中華武術向外傳播的一張名片其所具有的藝術屬性是不可否認的,人們對于太極拳文化的認同性已經遠遠大于太極其形本身。當然,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社會需求,作為主體的人在其物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之后其更多注重的是一種心理的滿足和寧靜。太極拳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所涵養的道德期許正是現代人欠缺和追求的。從中國哲學層面談太極拳的養生思想,體驗人生智慧追求人之本我或許也正是太極拳其價值所在。在其形的習練中,浙悟人生,使心靈由凈化而漸進深化。在嘈雜煩亂的現實世界中找尋心理的歸宿,真正使身體和心理有所寄托,這才能達到真正的養身,以及促進健康的目的。
1 太極拳中所包含的中國哲學思維
在中國傳統文化沃土上衍生出的中國武術在其發展過程中以哲理命名的拳種不在少數,但能以哲理詳細論述且在拳法習練中貫穿其哲學蘊含的卻少之又少,太極拳作為中國武術的代名詞和向外傳播的名片,皆以《周易》理論貫穿于拳勢之中,以其易理闡釋拳理,要求練拳象其形、取其義、用其理。太極作為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一個哲學范疇,其包含著古代人們對于宇宙、自然的一個模糊認識?!兑?系辭上》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边@里所論之“太極”是派生萬物的本原。太極本指原始的混沌之氣。而其混沌之氣處在不斷的運行變化之中,運動本是太極的本質屙性,從某個角度而言太極就潛藏著運動的潛能,動靜互存,不離不棄,而正是太極的不斷運行才有動靜、陰陽。又因太極是無形無外之體,因此其運動也并不是人們平時所見物移。
“太極”一詞和武術直接發生關聯始自清代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動緩則隨。雖變化萬端,而理一貫”。這是關于太極拳理論最早的著作。太極是心,是心本論者對于太極觀念的充分發揮。從另一方面而言,太極拳更多是心性的鍛煉過程,不僅要求形態得到充分鍛煉更要求排除雜念。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身體各部位陰陽互變的運動,可以說太極拳運動即是一套陰陽變化之象,將太極陰陽變化之理貫穿于拳勢之中使身體部位,似有形之線牽拉,一動皆動,不撇不停,步隨身換、手與身應,內外相合整體運動。太極拳強調拳架動作需遵循陰陽變化之規律,才可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練太極拳做到這種平衡,在內可表現為氣血順暢,在外可表現為動作協調,舒展。
2 太極拳對養生思想的啟示
2.1 中國傳統的養生觀念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會產生出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點,當一定的思維方式經過原始選擇(這里有復雜的原因并具有極大的偶然性),正式形成并且普遍接受之后,它就具有相對穩定性,成為一種不變的思維結構模式、程式和思維定勢,或形成所謂思維慣性。在中國傳統的思維觀念中,對于養生的觀念是極為重視的,從道教的煉丹術追求長生,到中國中醫中所倡導的延年益壽之法都在說明中國早期人們模糊的養生觀念,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醫療、衛生、物質生活的充裕,養生再次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各種養生館、足療、食療等等傳統的養生方式大量的出現,各種健身館、瑜伽等身體鍛煉場所也應運而生,足見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壽命也在不斷的延長,現代社會各種壓力,人們認為通過體育運動、健身等手段大量的出汗,一方面減緩壓力,一方面可以起到健身的功效,當然,這種健身的方式是社會中大多說人所采用的,也是短期內見效比較明顯的一種方式,通過身體鍛煉來起到提高身體健康的目的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但是,要真正起到養生的功效,健身是一個方面而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健心,使自己的心胸開闊,什么事情放的下想的開,也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費心勞形,雁過無痕”之意,其意思大致相同,就是使自己的心得到最大化的放松,真正的養生就是使健身和健心完美的結合,并不僅僅就是傳統觀念中對于身體的鍛煉。
2.2 太極拳中的養生觀念
使中國哲學現實化、清晰化、直觀化的太極拳使人們在現實生活找尋到了一種回歸田園的詩意,我相信人們對于太極拳的習練開始只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目的即養生,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生活條件逐漸豐裕的同時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而太極拳在現代社會作為一種健身養生的手段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太極拳動作連綿不斷,柔和緩慢對于場地的低要求也或許是現代人所鐘愛的一個原因。中國傳統養生思想中有一種說法即,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而這種說法或許更適合于陜節奏生活的現代人,人們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環境下有時也應該讓自己心情得到最大化的放松,所謂養生,身動是一個方面而更重要的一點或是一種觀念,一種思想和去掉世間名利的心境。太極拳習練者從最初簡單目的的形的訓練,到最后慢慢開始對于太極拳其思想的體驗是一個過程,即從經驗的世界開始慢慢深化到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之上。但,所有關于形的訓練都是為了最后的超越,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即是對人的潛力的挖掘過程,從這個過程中人們漸漸會發現,養生是一種理念、一種境界。這種觀念是一種看透一切、回歸本我、返璞歸真的狀態。中國的哲學大師或是對于人生有深刻體悟的人,其心境是安逸的、淡泊的、寧靜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看透一切回歸本我的狀態。這里所言的回歸本我,即回到人生本來之狀態,無欲無求的思想境界?,F代社會的發展,人們似乎一直活在一種焦慮之中,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學習的壓力,各種各樣的煩惱困擾著人的思想。人們需要讓自己的思想得到一種片刻的寧靜與休憩,用一種更具哲學化的方式去生活。
太極拳作為一種哲學思維的表達或許更加適合現代人們去習練,太極拳強調習練者,身動而心靜,這種狀態正是養生的最高境界。慢慢的靜下心來,讓自己的身體得到最充分的放松,拋開一切世俗雜念和煩惱。在意念的驅動下徐徐而動,甚至可以微閉雙眼,讓自己在充分的無我之境中自然而然的開始習練,感覺自己是在大自然的環境之中,回歸大自然的一個生命體,與自然輕輕的對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一切的煩惱似乎已經淡去,耳中所聽到的是自己的呼吸聲,是風聲是和大自然交流的聲音。真正達到了一種“恬淡虛無”、“寧靜自如”的境界,無拘無束,無牽扯勉強,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無為的狀態體悟到人生的本來面貌。讓太極成為一種生活,融于生活。這就是一種最高級也最有效的養生和生活方式。所有技術性的練習都只是向更高層次邁進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太極拳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或是養生最佳之方式,或許正是一種心態。對人生有一種寄托,用太極的智慧解釋人生哲學的困惑,這應該是現代人所更加需要的一種性情。
3 從哲學層面談太極拳的養生思想
由混沌走向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易學之太極本就是指宇宙的混沌狀態之描述,太極拳之道就是順應宇宙自然的規律。使身體運動與宇宙大道的運動相聯系。在當今而言,太極拳似乎成為了武術的代名詞,某種角度而言太極拳的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武術界。甚至,人們對于太極哲理的研究思考就是從太極拳而產生的。在中國傳統武術的思想體系中,“太極”一詞似乎具有更為深層的哲學意味。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碧珮O與無極,并非是毫不相干的兩物。無極是對于太極狀態的描述,無極,就是太極得以充分彰顯的境界狀態。換言之,可以說無極就是太極之初始狀態。太極拳的站樁被稱為無極樁,其本意就是使身體恢復無極狀態,無極樁的上樁口訣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樁的狀態為,無我無他,無天無地?!庇纱宋覀兯^的無極即是恢復自然狀態,松下來,摒除雜念。太極拳的運動技法要求中就明確地指出,凝神靜心、排除雜念、回歸自然,練拳心貴靜、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狀態。若意不能守中,在形則有貪欠偏倚之弊,在用則有呆滯不活之病。太極拳這種技法要求即是無極狀態的最好體現,由靜而動,由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即是此種道理。天地之道與拳術之道是相通的,也是一致的。從終極意義而言,天地之道就是太極拳之道。太極拳的理想運動就是以宇宙萬物的運行為其終極依據或原始動力的。通過對于太極拳哲學價值的分析和了解,對于動作的不斷練習,使人們不僅在身體層面,在心理層面也步步由凈化向深化發展,這也是一種養生的合理體現。
4 結語
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向外傳播的一張名片,其本身蘊含著豐富的哲學價值,人們對于太極拳的習練不僅僅是因其動作的緩慢柔和,適合大多數人的身體特點,更在于其對人生哲學的思考上,通過太極拳的習練,對于人生智慧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思考。太極之美貴在與自然的和諧,追求天人合一。太極拳的習練并不是簡單形的練習而是超越自然的心理訓練過程。練拳貴在練心,超越自我使心靈由凈化而漸趨深化是太極拳所要向人們昭示的一個道理。太極拳不僅具有用意、運氣、活動肢體等傳統導引術的優點,還有其“動中求靜”的運動方式,通過此種方式和太極拳中所包含的哲學價值使人們不僅對于中國傳統哲學有所了解,更能從中生發自我對于人生的思考,達到養心、養生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僑鳳杰.中華武術與傳統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楊向東,張雪梅.中國體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張岱年,成中英.中國思維偏向[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4]喬鳳杰.中華武術與傳統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5]僑鳳杰.武術哲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6]張元遲功.《陳式太極拳圖說》卷首的哲學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7]宋筱.《周易》的思維方式與中國圓的審美觀念[D].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8]李宇飛.論太極拳的“無極之境”[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9]喬鳳杰.由松而靜,道法自然――漫說邱丕相教授的《悠悠太極養性情》[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2).
>> 我國高校數字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現狀研究 我國圖書館參與學術信息資源開放獲取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學位服系統設計研究 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的調查研究 對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育生活現狀的調查研究 對我國高校大學生余暇體育現狀的調查研究 對影響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因素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圖書館微博服務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貧困大學生生存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師德現狀調查研究及啟示 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調查研究 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傳統體育養生課程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 我國高校俄語專業中國文化課程調查研究 我國部分田徑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特征研究 我國檔案學碩博學位論文研究熱點透視 我國網球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內容分析 基于學位論文統計的我國競爭情報研究現狀分析 從博碩學位論文看我國少數民族檔案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上海外國語大學學位論文提交系統[EB/OL].[2012-10-26]..
[8]香港科技大學機構知識庫[EB/OL].[2013-04-18]..
[16]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EB/OL].[2012-12-15].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sa3q5G/webmge?mode=basic.
[17]倪富玲.開放獲取環境中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J].中國校外教育,2012,(6):26.
[18]袁曉川.學位論文開放存取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9.
[19]于新國.我國高校數字學位論文資源開放獲取現狀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6):27.
[20]逢甲大學電子學位論文系統[EB/OL].[2012-12-29].http://ethesys.lib.fcu.edu.tw/web_root/index.htm.
[21]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學位論文全文系統[EB/OL].[2012-12-12].http://ethesys.chna.edu.tw/ETD-db/ETD-search
-c/search.
[22]國立中正大學學位論文系統[EB/OL].[2012-12-12].http://140.123.21.164/ETD-db/ETD-search-c/search.
[23]讓知識共享簡便易行[EB/OL].[2013-01-12].http:///n1/jcrb895/ca473831.htm.
[24]香港大學投千萬建“全民共享”學術庫[EB/OL].[2013-01-18].http:///gao_xiao_zi_xun_1091/2010
0608/t20100608_483536.shtml.
[25]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簡介[EB/OL].[2013-01-15].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
一、主辦單位:
湖北省體育局、十堰市人民政府
二、承辦單位
湖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十堰市文體局、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管委會、武當雜志社
三、主要內容
研討武當武術及傳統武術繼承發展問題。
1、武當武術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武當武術產業、市場研究;3、武當武術旅游經濟開發的研究;4、武當武術競技技術的開發研究;5、武當內丹養生功的開發研究;6、武當武術競技規則研究;7、道教圣地、太極祖庭的建設構想;8、武當武術聯誼大會制度化研究;9、武當武術向海外推廣的經驗;10、內家拳各門派怎樣盡快普及推廣本門功法,迅速壯大本門派隊伍;11、傳統武術器械、服裝、培訓、書刊開發應用研究;12、振興中華傳統武術的方略;13、傳統武術的基本功能研究;14、傳統武術普及推廣的基本措施:15、傳統武術技術的提高途徑。16、其它議題。
武當武術功理功法的探討。
1、各門派新挖整傳統功法套路;2、各門派功法拳理介紹及習拳心得和體悟;3、各門派歷史源流、前賢宗師的傳記及奇聞軼事。
觀摩交流
1、名家表演;2、精英展示;3、新挖整功法演示。
考察內家祖庭、道教文化。
四、參加人員
特邀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各大專院校的資深武術專家、教授和有關部門領導。
民間太極、形意、八卦、大成、通臂、南拳、八極拳、詠春、蔡李佛拳及峨嵋等各個拳派傳人。
海內外各武術團體、館校、武術名家、傳人及傳統武術愛好者。
六、獎勵辦法
優秀論文獎:參加研討交流的論文,經組委會評審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證書,分別給予獎金300-1000元,論文優先在《武當》雜志上發表。
挖掘傳統項目獎:新近挖整的武當內家拳功法套路,特點突出,具有推廣價值,演練水平較高,有傳承的史料,經組委會評定為一、二、三等獎,分別發給獎金300-1000元,并推薦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武當》雜志上重點刊登。
名人名家功法表演優秀獎:精英展示獎,經組委會評審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證書,給予獎勵。(展示表演辦法見規程)
特別推廣貢獻獎:為弘揚武當武術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經大會組委會評審,發給特別貢獻獎,授予“武當百杰”光榮稱號。
大會向與會的每位代表贈送精美紀念品一份。
七、參加辦法
凡愿意參加論壇人員,請與組委會辦公室聯系,索取報名登記表和有關規程,或從武當雜志網站下載(省略)。
大會收到報名表,登記審查批準后,發給會議通知及正式代表證。正式代表需交會務費100元,不在大會食宿者交200元。有論文參加評審者,另需交評審費100元。論文必須在2007年9月15日前寄大會辦公室。
參加功法套路展示、交流表演者需交排演費100元,在報名時寄交大會辦公室,報名時間截止9月15日前。
參會觀摩的列席代表,需交大會會務費300元,享受正式代表同等待遇。
因故不能參會的論文作者需交會務費300元,享受列會正式代表同等待遇,會議結束后,論文可刊登發表,證書、獎牌、紀念品一并寄發。
大會統一安排食宿,標準價由300元~900元五等,自由選擇。
大會報名時間截止8月30日,參會者可提前報名,同時把論文、習武簡歷、登記照(二寸免冠)二張,以及相關材料和費用寄組委會辦公室。
組委會辦公室聯系方式
郵編:442700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武當雜志社
電話(傳真):0719-5227401柯 超 劉 偉
(一)武當文獻基本概貌
1.武當道教歷史經典:武當道教經典多收入明英宗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的《正統道藏》中,如《太上說玄天大圣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真武靈應大醮儀》、《玄帝實錄》、《真武靈應真君報父母恩重經》、《真武靈應護世消災滅罪寶懺》、《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北極真武佑圣真君禮文》等經典[3],這些道教經典包含了真武神的來歷、修道及顯化、職司,道教基本信仰、道教內丹修煉等豐富的思想內容,為武當文化的發展、傳播和研究起著重要作用。2.武當文化研究文獻:主要包括研究武當文化的專著、論文及全面反映武當文化研究各類非正式出版物等。武當地區自古人杰地靈,英才輩出。武當文化研究專著,目前已出版100多部,如武當山志編纂委員會編的《武當山志》、王光德、楊立志著的《武當道教史略》、中國武當文化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的《武當山歷代志書集注》、楊立志的《武當文化概論》、李光富、周作奎、王永成編著的《武當山道教宮觀建筑群》、高翔著的《武當秘門技擊》、孔德著的《武當道教暨神仙人物》、尚儒彪編著的《武當道教醫藥》、史新民主編的《武當道教音樂》、歐陽學中、程培蘭、陶真典編著的《武當民俗》、譚大江著《武當山千古之謎》、李征康、陶真典主編的《武當民間文學》等。這些著作大都經過長期系統地收集與整理資料,從武當道教發展史、建筑藝術、神仙信仰與美術、武當武術、山水文學、醫藥養生、朝山進香民俗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闡釋。在武當文化研究專著不斷出版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武當文化研究論文,通過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為檢索統計工具,到目前為止發表研究武當文化的論文已有2000多篇。這些論文研究涉及到武當文化理論、歷史與人物、信仰與儀式、建筑與文物、民俗、武術、音樂與美術、醫藥與養生、文學、旅游與經濟等多個方面。如張全曉的《武當山玄岳門與道教神仙信仰》、祝筍的《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筑群的形成與特點》、梅莉的《武當山朝香風俗的歷史研究》、甘毅臻的《武當道教武術形成及其影響因素》、溫茂興的《武當山道教養生醫學的源流與特色》、李松的《武當民間故事的道教文化內涵》、黃愛琴的《武當道教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等[4]。3.武當文化網絡資源:主要包括中國武當網、武當旅游門戶網、武當山特區政務網等網站上的旅游新聞、交通導游圖、景點圖片、視聽音響資料等。
(二)武當文獻蘊藏著旅游資源
武當文獻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社會的武當道教文化,是反映武當山區域一切自然現象和人文社會現象,融合了豐富的武當道教思想內涵,蘊藏著豐富的武當文化旅游資源。1.記載了奇峰高聳,雄渾奇特的武當山自然風光。巍巍武當山,綿延八百里,群山峰林將峨眉的秀、華山的險、廬山的幽、黃山的雄集于一身,構成了一座蓮花狀形的山系,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壯麗景觀。武當文獻中對這些秀麗景點既有全面的概況介紹又有具體的描述。2.記載了氣勢恢宏、規模宏大的武當古建筑群。武當山古建筑群是根據《真武經》中真武修真的神話來設計布局,整體布局是以天柱峰金殿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為軸線向四周輻射。體現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集中體現了皇宮的宏偉壯麗,道教的神奇玄妙,園林的幽靜典雅,民間的淳樸節儉等多種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傳統建筑風格。3.記載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武當武術。武當武術源于張三豐創立的內家拳,后經歷代武術家不斷創新、充實、積累,形成以“宇宙整體觀”、“天人合一觀”為宗旨,以“厚德載物”、“道法自然”為原則,以“動靜結合”、“內外兼修”為方法,成為中華武術一大流派,素有“南尊武當,北崇少林”之稱。4.記載武當香客朝山進香的民俗。武當山朝山進香的歷史始于宋代,延續千年。民間信士為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祛病除疾、消災免禍、健康長壽等來武當山進香,朝拜真武大帝。有進散香、苦行進香和香會進香等多種形式。5.記載了武當人物故事與傳說。在卷帙浩繁、撰述宏富的武當文獻里描述了很多傳奇人物故事與美麗的傳說,這些故事都根植于本土、根植于人民心中,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武當文獻涵蓋的文化旅游資源內容非常廣泛,如武當道醫、武當道樂、武當文學等。
二、武當文獻服務武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武當文獻記載著武當的秀麗風光、人物傳說、歷史遺跡以及民俗風情等,凸顯出武當道教文化內涵,是開拓創新發展武當旅游活動的重要信息源。
(一)提供歷史考證,豐富文化旅游內涵
武當經典及有關研究考證的文獻,挖掘出武當山道教歷史等多方面的翔實史料,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如現存放于武當山紫霄宮內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上,中,下三卷。此經為玉皇崇拜的道教經典,道士誦此經作為功課,有關玉皇的朝、懺、燈儀等也以此為依據,所以在道教中和民間都有很大的影響。《武當山志》、《武當道教史略》等專著,參考了大量道教文獻、正史、野史、地方志、個人文集,甚至小說筆記等方面資料,對武當山自然環境、古建筑、文物、武當武術、景區建設與旅游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與歷史考證,豐富了武當文化旅游內涵。
(二)為故事傳說、修復景點提供依據和參考
武當文獻研究和記載了其故事與傳說,如《歷代名人與武當》、《武當神仙鬼怪傳說》、《武當道教暨神仙人物》、《武當民間文學》等,增加了游客對這些故事傳說認知的可信度。武當景點由于時代久遠、風干物化等因素而遭到破壞,為了修舊如舊,就得利用文獻有關記載,進行修復以保持其原始性。如《武當山道教宮觀建筑群》,對武當山道教宮觀、古橋、石牌坊等,進行了考證和續寫,有利于其修舊如舊作重要參考,增強游客對武當建筑認知的真實性。
(三)體現文化特色,擴大旅游宣傳
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武當文化經過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傳統與內涵。武當文獻保存和傳遞了武當歷史、人物、民俗風情、文物古跡等眾多方面文化內容。如:《武當民俗》介紹了武當的婚姻、生養、壽誕、喪葬、衣食住行等習俗。影視作品《大武當》,歌曲《天下太極出武當》等擴大了武當旅游宣傳,要善于從這些信息資源中捕獲開發武當旅游商機。
(四)傳承民俗文化,增強游客體驗
武當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普及面廣。如武當主要宮觀場所,每逢朔月、望日,重要節日,祖師圣誕,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還有藏于民間的婚喪嫁娶、民歌演唱、說書唱戲、民俗表演等多種形式習俗。這些在武當文獻上都有詳細的記載,如:《武當山古婚俗研究》、《武當民間歌謠》、《武當道教法事》等,對武當民俗文化起了傳承、保護、利用和發展作用,構成了獨特的武當民俗旅游資源,幫助游客參觀,領略武當道家莊嚴神圣的氛圍和博大精深的內涵,豐富了武當山旅游內容。
三、武當文獻服務武當文化旅游的幾點思路
武當文獻典籍保留和反映武當特色的原生態文化資源,如歷史遺存、、建筑藝術等,如何利用這些文獻資源為發展武當文化旅游服務,是十堰地區高校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的一項既可以促進文獻信息增值,又可促進武當旅游文化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特色服務。因此,圖書館應根據旅游信息用戶的需求,走出館門,深入社會,多渠道向有關旅游部門了解情況,利用武當文獻所載的旅游信息資源,多層次多形式服務于武當文化旅游。
(一)加強武當文獻的挖掘與收集工作
全面系統、多途徑收集武當文獻,除了在新華書店訂購外,還要在互聯網上及民間進行文獻調研與收集,內容包括所有的有關武當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的研究論著及民間傳說、口碑文獻、實物文獻等,以滿足旅游用戶的文獻需求為武當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文獻保障。如鄖陽師專圖書館自20世紀80年代始就十分注意收集武當文獻,通過書店、地方志辦及民間調查獲取,目前已收藏漢水、武當等文獻萬余冊。
(二)深度開發二、三次武當文獻及建立專題
數據庫就是要根據武當旅游產業建設,積極對武當文獻進行加工、整理,深層次、多方面揭示和開發文獻內容,如編制武當旅游書目、索引、文摘、題錄、旅游專題評述、動態綜述等,使之轉化為二、三次文獻,以滿足旅游者的求。與此同時利用計算機,將武當文獻編制出各種旅游專題目錄、提要、題錄、索引和建立不同專題、不同類型的數據庫;將武當地區旅游交通圖、導游圖、景點圖片、自然人文資料等加以數字化,結合視聽、音響等方式,擴大旅游信息源,便于游客檢索利用。鄖陽師專圖書館正是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目前已建立了“武當道教文化研究索引”數據庫,成立“漢水武當文獻資料中心”,利用現代技術,將分散于不同文獻的武當信息資源進行整序、儲存,為武當文化研究提供專題服務,提高武當文獻的開發利用率。
(三)努力實現武當文獻開發利用的產業化
武當文獻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和知識量,也蘊含著無限的商機。武當文獻資源為旅游服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圖書館要走出館門,密切與文化部門、旅游部門相結合,利用其獨特的文獻,為旅游部門提供最具時效性的國內外動態信息,幫助決策者及時調整旅游規劃與營銷策略;同時要善于利用武當文獻信息資源,到市場招商引資,創建旅游品牌,開發旅游產品,實現武當文獻開發利用的產業化,使信息服務既有社會效益,又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四)加強館際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關鍵詞:墨子文化元素;旅游產品;創意設計
一 墨子文化概述
在奴隸社會漸漸瓦解,帝制社會逐漸形成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思想文化發展達到了巔峰的狀態,奠定了中國數千年來的思想文化基石,弘揚了中國在思想創新基礎上的自由精神。墨子的文化思想是先秦百家中“顯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墨子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學說包括經濟、政治、倫理、哲學、科學、教育、軍事、修身多方面的思想。他的哲學觀點有節葬節用、尚賢尚同、平等愛人、尊天非命、別開生面,述而上作、以教行義,全面發展、扶弱抑強,備御救守等。墨子無論是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全面性、理論上所達到的水平,還是在同生產實際與戰爭實際聯系的緊密性上,均走在當時世界的前沿。
二 在旅游產品設計中融入墨子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文化大國。文化元素在設計方面已經快速的蓬勃發展開來,大到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小到平面宣傳產品創意,文化元素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所推崇、迷戀。設計作品中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讓現在很多擁有豐富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的設計作品倍受青睞。同時,只有文化元素的滲入,才能讓設計作品擁有自身精神層面的價值,設計只有扎根在民族文化這片沃土中才能真正的孕育成長發展。
文化元素對產品的設計有著深刻的啟迪和借鑒作用。如果將文化元素融入到產品的設計中,不僅能夠反映地區豐富的文化特色達到迅速有效地宣傳效果,還能夠給旅游產品設計帶來一絲清新氣息。
墨子學說雖然在先秦時期得到了鼎盛的發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漢晉至清朝中葉時期漸漸衰微乃至淹沒,直至清朝中葉至今的百年時間內才漸漸的為人所知,并不像其他學說所熟知,其影響力也有局限性。這也給墨子故居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得影響,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該怎樣讓墨學重塑輝煌”。因此在旅游產品的設計中我們要加大力度,讓其產品充分的融入墨子文化元素,凸顯出墨子故居旅游產品的獨特魅力,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從而迅速有效地向游客傳達個性化的信息。
三 融入墨子文化元素的旅游產品創意設計探討
墨子文化產業開發項目是以挖掘墨子文化為主線,以規劃墨子故居旅游文化產業為載體,是集公益性與盈利性于一體的旅游文化產業項目,在景區的旅游項目上主要打造文化體驗游、休閑飲食游、生態游三種旅游產品。
(一)墨子文化元素在文化體驗類旅游產品中的體現
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文化差異,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東方文明大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為追求其文化的差異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墨子文化表現在精神層面,它是體現在政治、哲學、科學、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在發展文化旅游的地區,曲阜的孔廟、鄒城孟子都是較為完善的。文化體驗旅游已經成為現代旅游的發展趨勢,針對墨子文化體驗類產品,要建立起一系列整體的運營模式。
首先,墨子故居作為墨子文化元素之一,以墨子故居建筑為主體,提煉墨子文化設計元素裝飾符號,烘托出墨子的文化思想內涵,通過帶領游客參觀墨子故居可以直觀地感受墨子的生活狀況以及墨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加上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游客會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墨子故居的深厚文化底蘊。故居的內部展示空間要根據不同功能空間視覺需求,將藝術復原的墨子形象、歷史場景、物品、哲學經典名言等,通過裝飾形態和設計語言,表現于各室內展示空間中,使游客在文化體驗游中,能夠體會到墨子文化的精神內涵和哲學思想。
其次,運用墨子理論學說和墨子科技成就以及墨子故事等文化內容元素為主題,舉辦各類墨子文化展覽,以各種直觀展示形象表現墨子文化;舉行地方特色戲曲表演、墨子講堂等附屬宣傳活動,并將“墨子救宋”、“快馬寓人”等墨子故事用地方特色戲曲表演的方式加以演繹,在宣傳墨子文化的同時烘托出景區濃重的文化氛圍;定期舉行“國際墨子文化節”和“祭墨大典”等大型綜合性活動,在活動中進行科學技術探討、文化旅游推介、特色產品展示,旨在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墨子文化,實現打造墨子文化品牌的重大突破,讓墨子走向世界,走向大眾。
再次,深入挖掘墨子文化,提煉墨子文化精髓,將其文化元素運用到墨子故居旅游紀念品的設計中。旅游紀念品是旅游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旅游行業的經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墨子旅游紀念品,不僅能夠讓游客感受到墨子的文化氣息,而且有利于墨子文化的對外宣傳。記錄墨子著作的竹簡、手抄卷線裝書籍、帶有墨子文化氣息的各種擺件掛飾都是景區必不可少的旅游產品。例如:墨子通過研究聲音傳導規律發現,埋置在地下的罌(口小肚大的甕)有放大聲音的作用。于是觸發靈感,采用“置罌法”偵聽地方“穴攻”(通過挖地道進攻)動態,并采用大型風箱“煙熏火攻”退敵的防御戰術。采用“置罌法”設計的木魚石茶具,讓墨子軍事思想方面的文化元素在旅游產品中得以運用,濃縮了墨子軍事防御理論的精華,從而表達了深刻的墨子文化特點和氣息。
(二)墨子文化元素在休閑飲食類旅游產品中的體現
墨子文化元素在休閑飲食類旅游產品中的創意體現主要表現為把墨子地域文化和提煉的墨子文化元素符號合理運用到休閑飲食空間中去。在素有“烹飪王國”之稱的中國,美食旅游可以大大的提高旅游地區的經濟效益?!笆场弊鳛槁糜位顒恿笠刂?,在旅游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F在人們對食品的需求不僅僅是能夠消除饑餓感,而逐步上升到高品質,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為了更深入的將墨子文化元素運用到休閑飲食空間中,在其空間的創新設計中要重點突出墨子文化元素符號。在休閑美食類旅游產品中主要以墨子文化一條街為主,結合當地特色小吃,完善墨子文化旅游體系,提升墨子文化旅游價值。例如:可以在景區周邊設有高中低檔酒店、農家樂等餐飲住宿、娛樂休閑等場所。建立以墨子文化為主要特色的文化客棧,其設計理念以墨子文化為基礎,從客棧的建筑風格、餐飲居住空間的設計,到服務人員的衣著裝飾、就餐所用的器皿用具都采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風古色,展現“墨子文化”餐飲住宿的使用價值和精神價值,讓游客們在休閑飲食中深刻品味到濃厚的墨子文化氣息,將墨子文化在空間中得到繼承和發揚。
(3)墨子文化元素在生態體驗類旅游產品中的體現
墨子故居坐落于滕州市墨子國家級森林公園內,這里風景優美,森林植被豐富,有仙人海、石海等地貌景觀資源,是天然的深林氧吧,還有獨特的卡斯特地形群,在這里發展生態體驗游能夠讓游客欣賞到自然景觀的美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墨子文化元素在生態體驗類旅游產品的創新設計主要體現為將墨子的養生觀念貫穿到修身養生的服務領域之中。墨子不僅僅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還是一個養生專家。在《墨攻》中,墨子提到:“居處之不安、食飲之不時,百姓蹈疾而死,不可勝數,”據此,我們可以知道人體健康的好壞與其生活方式及行為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他認為修身養生是行事處世的根本,倡導“尊五行而生,逆五行而損”的觀點。針對墨子所提出的這個修身養生的觀點,提煉其中的養生要素,將其養生思想轉化為系統的養生體系。在景區周邊設置養生堂,養生堂建筑內外的設計都融入墨子文化設計元素符號,在此還有相關人員為游客講解墨子養生觀的知識,并提供針灸、拔罐、熏蒸、足浴等一系列的養生服務及墨子養生產品。
四 總結
摘要:中國傳統的養生觀的核心內容體現著對人類生命本體價值的尊重,具體可以詮釋為是對生命現世存在與精神超然境界的完美統一。倫巴舞以腹腰臀三部的倒“∞”字轉擺為核心,是拉丁舞中極具典型的一種舞蹈,具有濃厚的拉美地區的獨特風格和特點。傳入我國后勢必會產生原生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既相互沖突又相互融合的一種局面。本文,以倫巴舞的原生形態,以其內在的 “健身”“養心性”功能為研究內容,旨在從中剖析兩種文化存在的共性特征,進而促進倫巴舞的本土化進程。
關鍵詞:倫巴舞 養生 健身 養心性 本土化
中圖分類號:R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02
引言
任何外來事物想要生存和發展都要經過本土化這一過程,這就像《紅色娘子軍》這一中國典型的芭蕾舞劇目一樣。同時,人們在看待這外來事物的時候,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帶上本土的觀念。所以我國對于外來事物的看法也就是,當有系統的外來事物經文化這一手段從一國傳至本國時候,都會帶有其本土的多元化功能。當倫巴舞傳入中國后以其獨特的健身方式迅速風靡各大城市,并且其積極向上的舞蹈風格可使人的心情愉悅歡暢?;谝陨蟽热荼疚奶岢隽耍河弥袊鴤鹘y養生觀去透視倫巴舞的健身與養心,并對其對倫巴舞經本土化所產生的多元化功能進行分析。這樣的論題雖然新穎,但其可以從中醫養生和傳統運動養生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中進行借鑒和互相印證。
本文的理論意義在于“洋為中用,推陳出新”這八個字。將倫巴舞這一外來事物所呈現出的多元化功能,以中國傳統的養生學角度進行剖析解釋,在文化的層次上進行交流,同時也是對“養生”這一古老的命題進行發展。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大量的有關養生學、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體育舞蹈、舞蹈學等專著,為構建從中國傳統養生觀透視倫巴舞的多元化功能的體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專家訪談法,訪問了八名體育舞蹈專家教授、三名養生學教授,就論文提出問題的進行解答,并佐正本論文的修改;邏輯分析法,對選用的資料進行比較、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使本文更加的嚴謹。
2.材料的分析與討論
2.1對中國傳統養生觀的概述分析
“養生”,即是對生命本體價值的尊重,是生命現世存在與精神超然境界的完美統一。中國傳統的養生分為中醫養生和運動養生,它們是中國勞動人民和知識分子在漫長的生活、勞動、生存實踐的基礎上世代傳承的關于修身養性、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延緩衰老、益壽延年的保健理論與方法,是歷代養生家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
2.1.1中醫養生觀
中醫養生在古時候稱“道生”、“攝生”、“養性”等,主要是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包含食養、藥養針灸、按摩、氣功、武術等豐富的養生方法,而其中陰陽五行的變化、氣血津液的學說又是其關鍵。
2.1.2中國傳統運動養生觀
中國傳統運動養生方法在其歷史的演變的過程中,主要經過了原始巫舞、導引行氣、內丹、氣功以及健身氣功幾個階段。其發展的內在線索是自然――人化――去人化的理性過程;其發展的內在動力是“養生”這一實用化需要;其多樣化表現形式是人力與自然力不斷抗爭、人性與神性不斷抗衡的結果。因而中國傳統運動養生方法的本質內涵則應是體現人與萬物和諧、實現人性自我完善的身體手段。
2.2傳統養生觀對倫巴舞健身功能的透析
倫巴舞的動作豐富多彩、協調有致、動靜交融、剛柔相濟,活動的部位相當廣泛,包括頭面五官、腕指肩臂、腰背胸腹、胯膝踝足無處不動。伴隨著音樂的節拍行走進退、旋轉舒展,這樣不僅鍛煉了關節、肌肉、骨骼、韌帶、等運動器官,且能增強心肺功能并可在音樂中放松身心、陶冶性情、改善大腦的緊張狀態。從現代的生理學方面也表明,倫巴舞在各種指標如心率、能量代謝率、能量的消耗值中均能達到養生健身的目的。且隨著倫巴舞所特有的律動、呼吸的配合及意念在行舞中的引導,所表現出身體的肌肉線條以及娛人娛己的舞蹈方式貫穿了整個倫巴舞的養生健身理念。
2.2.1倫巴舞腹腰臀的律動和肩部的外在表現
腹腰臀的“∞”轉擺貫穿于倫巴舞行進的始終。通過深入的了解這個動作會發現軀干部和臀部通過背肌與腹肌的連接與壓縮而形成的反向扭轉和側身引導動作。其不僅能使我們的舞步產生更多的激情和富有美感的立體式身體形態,同時可通過背部的豎脊肌及斜方肌、背闊肌等的擠壓作用使原本變形的脊柱,通過這種肌肉的擠壓牽引作用減緩其變形以至于達到恢復原先的狀態。其次要強調的是肩部動作,無論臀部在做什么肩胛骨都要保持在一條平行線上,向后翻轉相對固定后輕松而自然的放在肩膀上,始終與臀部動作形成一種對持狀態,或者說保持一種對持關系,即:臀動肩靜、臀前肩后、臀左肩右、臀上肩沉。通過這種肩胛骨而運動的肌肉或間接按摩背部的一些穴位達到對內部臟器的保養作用。
在髖關節的“∞”字轉擺中無疑體現了中國固有的“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從整體看是髖關節由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連續轉動組合為的一個圓,然而把這四點相連卻又得到一個四方形。而內在的庫克拉恰運動則由髖關節和骶髂關節構成,其中臀部的骨盆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以上的幾點可以看出這個倫巴舞中核心的動作在腰間的活動度。而“腰者,腎之府”(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從而可以看出腰部的運動對腎的影響可見一斑。在這個運動中因為要收緊臀部,間接地提肛和按摩背部的腎腧穴達到強腰壯腎的目的。在這個以髖關節為中心的運動中,在主力腿和動力腿的不斷變換中,進行下肢的練習,通過自髖在下肢的擠壓,到地面的作用力然后反作用于下肢。在這樣的一個循環中既加強了腳底與地面的親和力使動作更加的優美,又鍛煉了腳底的穴位達到了下肢的鍛煉效果。從而實現了較好的養生健身的目的。
2.3倫巴舞中氣血、意念、呼吸三者的關系
在倫巴舞的深層次練習中關于氣血的運行、意念的引導和呼吸的配合,這些理論性的知識與實踐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可直接影響其倫巴舞養生健身的科學化和準確度,這三者的關系又是相輔相成的。
2.3.1氣血
在氣血的運行中,血由氣而生,隨氣而行,然氣必有血的依附,才能發揮其生化運動作用。無論在做倫巴舞的哪個動作,都要求力量是由腳底傳至身體各部,可以形象的看做“腳掌與地面的親和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間接按摩到腳底的一些穴位,穴位的連通又保證了經脈的運行,加上下肢肌肉的擠壓作用更快地推動了血液中氧氣的交換。由于運動的刺激加快了心臟的射血,通過汗液是身體當中的廢物排出體外。
2.3.2意念
意念,或稱意識、控制,在倫巴舞的訓練中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倫巴舞基本步伐中的橫移步,第二拍時,動力腿要收到主力腿旁邊,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把動力腿拿到主力腿旁邊,這時使胯、腹部和胸部變成了一個平面,從而破壞了拉丁舞立體的美感,正確的做法應以意識貫穿著胯部劃倒“∞”字,胯部轉到斜后方使動力腿被動地收過來??茖W的健身有利于身體的鍛煉,而加入了意念的引導可提高其動作的準確度和規范度這兩者的提高可使練習者,不至于因為錯誤的動作而使身體練歪或呈畸形。
2.3.3呼吸
呼吸使練習者在訓練中把舞蹈演繹為生機盎然的關鍵。簡單的動作蘊含了不一樣的養生健身內容,練習者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把握動作的內在力量。并能釋放身體各部位,使肌肉充分舒張、收縮,舞蹈行進中動靜結合、剛柔相濟。舞蹈中呼吸的正確方法是:吸氣時小腹保持良性收緊、氣沉丹田,做深吸氣狀以致極限,此時動作的蓄力達到最強;呼氣時,小腹仍保持良性收緊,只有這樣才能使形體表現始終處于自然、可控的狀態。練習者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還有利于完成和提高動作技巧。在從事姿態性控制動作或組合時,一般采用慢吸-蓄氣-慢呼的呼吸方式,這樣有助于加長平衡時間,使動作更具美感。在進行有規律、有節奏的運動時,應采用口鼻式呼吸,同時加大呼吸深度,可提高換氣效率,還應根據動作特點注意呼吸節奏的協調配合。呼吸節奏的模式包括吸入、停頓、呼出,它有均衡、強弱、快慢之分。不同的呼吸過程對舞蹈可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潛在的支撐著身體從一次呼吸到下一次呼吸的過渡,在舞蹈的律動、時間長短、空間利用等方面進行著多種變化。
2.4中國傳統養生觀對倫巴舞養心性的透析
“心性”這個詞其實可理解為性情、性格?!靶男圆恢皇莻€人的內在精神與內心活動,而且它與天地同體,外部世界是人心的自然呈露,主觀意志必外化為改造客觀事物的行為,其結果是內與外合一,天與人合一,知與行合一。”①現在網絡的便捷、計劃生育的實施使我們這一代大多是獨生子,以至于家里的嬌慣使之性情變得自我以至于孤僻?!罢小边@個詞很好的解釋了這一切,這樣交際沒有了,身材變形了,性格乖張了,朋友不見了。而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因為倫巴舞就是上述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舒緩的音樂可以使人精神上得以放松;環轉舒展的舞步使人在形體上得以牽拉;舞伴兒之間密切的配合使人的精神得以集中;男女之間的引帶配合使文明禮貌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在黃帝內經的《素問?靈蘭秘典論》中介紹了十二臟器的主從關系,其中起著君主作用的心臟是最重要的,只要心臟主宰的精神意志正常明達,也就是心臟的功能強健有力其他的臟器就會安順協調。換一個角度來說倫巴舞是一種易學難精的舞蹈,想要跳好是要下苦功的,這樣就鍛煉了意志。想要把舞蹈演繹的生動是離不開豐富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閱歷的。以這個理論為動力,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投入到社會主義的建設當中,然后再來演繹倫巴舞。那時的感動是從內心散發出的,其更加的自然,同時不僅自己達到心靈上的升華而且也能通過自己感染到觀看的每一個人。
2.4.1樂舞養性
“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雹诋斎嗽诰o張的工作或學習之余跳上一段倫巴舞既舒展了筋骨又怡養了性情。在樂舞中抒發并釋放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毫不隱瞞,直面自己。在深層次的練習中:把音樂、呼吸、基本的動作、自身的素質、理論還有就是思想這六點糅合在一起彼此不分。要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以呼吸為引、自身的素質基本動作為本、思想理論為念,在一首首的音樂中演繹出不同的人生,品味酸甜苦辣最后直指本心。
2.4.2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