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7 11:19: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典經濟學理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旅游專業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99-0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旅游市場的擴大,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長。據2009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顯示,2000年,我國設置旅游專業的本科高等院校為252所,在校生7.35萬人,而到2009年末,全國設置旅游專業的本科高等院校已有852所,在校生49.84萬人,比2000年分別增長338%和677.5%。旅游專業作為管理類專業,其本科教學必然要設置西方經濟學課程,通過學習西方經濟學,使學生了解現實的經濟社會,以及加深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同時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目前,我國各本科高校旅游專業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表現為西方經濟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相脫節、經典理論與前沿動態理論相脫節、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互動不平衡等。如何提高本科高校旅游專業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1 本科旅游專業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學生形象思維強于邏輯思維的特點與西方經濟學教學數理化趨勢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與理工科專業學生有很大的差異。首先,旅游專業的學生形象思維較強,而邏輯思維較弱,對故事化、形象化的講解內容非常感興趣,而對數理推導、公式和圖表則感到害怕甚至回避。在講解西方經濟學時,當老師講到經濟學家的生平以及經濟理論案例時,學生的興趣較濃厚,但是當老師講到復雜的經濟模型,學生的學習興趣則降低。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希望老師能把復雜的西方經濟學理論轉化為一門純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然而現實的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往往注重經濟定理的推導和數學模型的分析,對社會經濟文化的講解較少,這導致旅游專業學生普遍對西方經濟學教學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其次,旅游專業的學生人文知識豐富,數學基礎相對薄弱。旅游專業學生大多數是文科生,具有較豐富的文化歷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識,而數理知識儲備方面比較不足,然而,西方經濟學是一門借助數理模型來解釋現實社會經濟的運行規律的學科,其教學內容充滿大量的數學公式、圖形和表格,它的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這加大了旅游專業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時的難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積極性。
1.2 旅游專業重視應用性人才的培養與西方經濟學教學偏理論化的矛盾
旅游專業是我國本科高校近十幾年來新開設的專業,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本科高校旅游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進入旅游企業從事管理工作,而非進入科研機構從事學術研究。然而西方經濟學源于西方市場經濟,其包含的內容十分龐雜,從邊際成本理論、完全競爭理論、供給理論和凱恩斯理論,整個理論體系建立在嚴密的邏輯和推理上,這使西方經濟學顯得高深復雜,這對于偏感性思維的旅游專業學生來說顯然是不利的。事實上,西方經濟學所提示的經濟規律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是間接的,因此,給大多數學生造成的印象是西方經濟學離現實生活很遙遠,難以利用所學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指導實踐。其次,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的一成不變,也使它不能適應旅游專業的教學要求,從而降低了它在旅游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1.3 旅游專業培養新型旅游人才的目標與西方經濟學經典理論與時代脫節的矛盾
本科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即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能在旅游相關領域從事實際工作的新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國的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跟不上時展的步伐。我國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微觀部分主要以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為主,宏觀部分以凱恩斯國民經濟的論為主,這兩大理論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形成,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當初適合這兩大經濟理論的社會環境早已改變,現代經濟現象日趨復雜,如果我們還用十年前的理論來解釋現代社會經濟,那顯然是不合時宜。經典理論的學習雖然能使學生掌握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精髓,但經典理論與現實前沿問題的脫節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事實上,許多嶄新的理論不斷豐富著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比如公司治理結構理論、博弈論、當代國際貿易和產業經濟學理論等,這些最新的理論體現了學者們對于現實世界更深的思考,使得西方經濟學對現實世界的解釋力進一步強,但是這些前沿的理論卻很少在旅游專業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體現,結果進一步拉開了理論與現實的距離,使西方經濟學經典理論與時代脫節。
2 建議與措施
2.1 加強教材建設,使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適應旅游專業的特點
旅游專業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目的是樹立基本的經濟觀念,掌握必要的基本經濟知識,以及初具分析現實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首先,為了適應新時代旅游人才的培養,西方經濟學教材的編寫要突出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由于旅游專業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課時一般較少,因此,西方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教學不必面面俱到,必須有重點地刪減,突出重點,又要詳略得當,本著“必需和夠用”的原則,合理取舍教學內容,從而加強教材的針對性和實用性[1]。其次,西方經濟學教材應包含當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前沿研究理論,在內容上不斷吐故納新,選用適合旅游專業自身特點、新版的、經典的西方經濟學教材。教材除了包含經典經濟學思想以外,還應該包含其他當前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前沿問題,比如博弈論、逆向選擇、不對稱信息等問題,補充其它學派的理論,如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新劍橋學派等觀點以及思想,使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脈絡,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研究和應用能力[2]。
2.2 使用適合旅游專業特點的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西方經濟學很多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并且包含不少的數學公式和圖表,使學生特別是文科專業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這就需要大量生動和形象的案例對教材中的理論進行解析[3]。案例教學起源于古希臘和古羅馬,在20世紀初最初應用于法學與醫學專業,后來廣泛應用于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應該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平時注意多點從報紙、網絡和新聞中搜集整理相關案例,建立豐富多彩的的案例庫。在案例的選擇上,我們要遵循以下二個原則:第一,案例的選擇要充分體現旅游專業特點。比如在講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時,可以結合人們對旅游的需求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大量涌現的,屬于較高層級的精神需求。在講解需求的價格彈性時,以酒店客房的定價為例,分析什么時候酒店應當漲價,什么時候酒店應該降價,價格的變動對酒店總收益的影響。在講解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時,可以聯系我國目前銀行準備金率和銀行存款利率一再下調的情況,并且讓學生把我國目前實行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凱恩斯赤字財政政策進行對比分析。第二,案例的選擇要使西方經濟學理論與我國當前經濟現狀的實際較好地結合起來。如果選取的案例過于陳舊,就會讓學生覺得經濟學脫離現實,說服力不強,從而挫傷學生學習經濟學的積極性,應該從人們日常生活中選取學生所熟悉的現象和問題,比如,我國目前發生熱點經濟問題,房產政策的調整和銀行利率的變化,使西方經濟學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弱化其理論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有切身體會和理解。
2.3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主動性
如果教師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單純采用灌輸式、講解式的手段來向學生傳授經濟學的理論,其教學效果必然不會太理想。要想解決以上的問題,教師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啟發式、多媒體以及開放互動式等靈活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西方經濟學的主動能動性[4]。首先,教學通過開展大量有針對性的提問來啟發學生對經濟學的思考,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的提問,比如在介紹“機會成本”這一概念時,便可以用“你們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是多少”這樣簡單又實際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進一步引入相應理論的介紹;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對教師進行的問題,通過提問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養成主動積極地學習的習慣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同時還營造了民主的學術氛圍。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教學效果,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以圖、文、聲、像并茂的形式演示出來,這樣不僅縮短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加大課堂信息量,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積極采取開放互動的教學方法,以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選擇與旅游領域有關的經濟事件及相應數據作為案例來開展課堂討論,比如利率的調整對我國酒店業的影響?我國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旅游市場的影響?通過對這些問題開展課堂討論,使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促使學生對經濟學主動思考[5]。
2.4 結合經濟學的前沿理論,增強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前沿性
西方經濟學授課內容只有不斷隨社會變化而改新,及時吸收前沿理論的最新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出現的最新問題和最新動向,突出教學內容的時代特征,使得教學內容與時代、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才能使學生對它產生認同感,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僅講授經濟原理,更重要的是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促使學生主動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然而我國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更新速度相對較為緩慢,前沿的理論及案例一般不會出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過于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對西方經濟學的內容不加選擇就全盤接受,從而削弱了學生學習經濟學的積極性。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學習,追蹤最前沿的理論及實踐、政策熱點,不斷更新原有的教學內容,同時加強科學研究,加深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將研究成果積極融入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李剛.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教育與現代化,2009(9):30-34.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劉曼琴.應用型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的調查分析與改革[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7):197-198.
引言計量經濟學課程講授的主要特點是理論與實際應用并重,但根據大多數同學畢業后直接就業的目標,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更應該注重計量經濟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因此,計量經濟學教學應該以大部分同學畢業后直接就業應用目標為導向,使絕大多數同學學習計量經濟學后能夠用學習到的計量經濟學知識通過計量經濟學建模的過程分析實際問題,將枯燥抽象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穿插到實際的經濟管理實際問題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如何將以枯燥抽象的數學分析過程為基礎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和EVIEWS軟件的實際操作技能知識穿插到以實際的經濟管理問題的具體講授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從理論意義來講可以完善以應用型導向為培養目標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完善,提出現有的計量經濟學講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以后國內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完善和計量經濟學教材內容的完善提供參考。從實踐價值來講,可以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操作應用EVIEWS軟件的實踐技能,進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研究競爭力。
1.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根據筆者在將近五年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教學體會和學生的反饋,對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
1.1教學內容的理論分析主導降低了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目前教學中將大部分課時間用在主要注重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等內容的教授上,根據筆者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的反饋,學生對有過重的畏難情緒,主要原因是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數學、統計學的結合,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特別是要求聽課的學生具備概率統計方面的基礎知識,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已學過的《微積分》和《概論與數理統計》掌握得不好。同時,在本科計量經濟學教材內容設置中是以各種估計理論分析為主線,把理論和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核心,大部分課時用于陳述理論假設和進行各種公式推導。偏重理論的教學內容固然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計量經濟學基礎,但對于強調理論知識運用的經管類本科生而言,這種教學內容必然導致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時畏難情緒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效果。
1.2教學內容中案例偏少對大多數本科生而言,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其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研究計量經濟學理論。這就要求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應該以應用案例導向下的計量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下的計量經濟學內容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實際案例,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理論的興趣。但目前由于教師水平的局限、課時的約束等原因,教師課堂上沒有或者很少增加一些特色案例,照本宣科的現象嚴重,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內容時便覺得枯燥無趣,體會不到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降低了學習效果。
1.3教學內容中應用軟件操作性分析缺失計量經濟學中的案例模型的分析要求學生掌握一種軟件,但由于之前大部分學生沒有系統學習這些軟件,導致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軟件如EVIEWS、SAS、SPSS等軟件的使用能力很差,學生也不能很好地運用軟件,更不用說用其來操作和分析計量經濟學的某些問題了。特別是學生對對選擇好模型和獲得數據后如何進行軟件運用的實際操作、對軟件運算結果的分析解釋的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操作層面的知識講解的也很少,并且其案例以EVIEWS軟件運行的結果分析,但卻沒有關鍵的軟件菜單操作過程或附錄說明,使學生不知所以然。
2.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國內外對比借鑒分析
計量經濟學是由經濟學、統計學、數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按照課程內容深度一般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經濟學、管理學類非統計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定位于初級與中級之間的水平上,以計量經濟學的數理統計學基礎知識和經典的線性單方程及經典的線性聯立方程模型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為主要內容。在北美,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是兩門課構成的一個計量經濟學系列,即概率與數理統計初步和計量經濟學初步,共一年課程;目前中國經濟學管理學本科生必修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課程,這與上述北美課程設置類似。就課程內容體系而言,北美的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是應用導向的,以密西根大學的Wooldridge的《IntroductoryEconometrics》為代表,各個章節的內容均穿插美國的經濟社會案例,應用導向性很強,但其案例和中國的社會經濟相差較大,筆者認為其內容體系不宜直接作為我國學生的教材。
而以我國的清華大學的李子奈教授為代表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各個章節雖然也穿插中國的經濟社會案例,但并且就其具體內容而言都是宏觀案例,并且未對案例的整個建模過程進行分析,且雖然以EVIEWS軟件分析實例,但沒有說明軟件操作的關鍵菜單的說明,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并且,教材中內容講模型的估計和檢驗偏多,講授如何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分析實際經濟社會現象的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內容偏少。根據邱東、李子奈、肖紅葉(2007年)等對國內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教學內容的研究調查表明,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教學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依次是:缺乏課程實踐(64.0%)、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57.8%)、教學方法單一(52.1%)、缺乏案例教學(47.5%)和忽視個性培養(44.7%)。表明各院校在教學中講授理論普遍過多,講授具體應用太少,這不僅小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體現計量經濟學的價值,應當引起高度關注。目前為止,針對上述問題的以應用導向為目標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急需改革,以適應培養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需要。
3.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進方向
將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設定理論和方法結合應用案例數據的分析,應該成為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改革的方向,進行課程教學內容講授的主要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3.1案例導向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內容講授
#p#分頁標題#e# 由于經濟管理類的本科生大多數將直接走向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崗位,因此在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標應當定位為: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的同時,能夠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因此,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在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思想之后,引導學生從現實經濟生活中發現問題,簡化繁瑣的數學推導教授,應用案例講解并逐步培養學生把計量經濟學、經濟學理論和軟件應用相結合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現實問題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講授計量經濟學過程中,要努力增加特色經濟學案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對模型建立和結果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通過案例教學鞏固基礎理論。案例教學需要有合適的案例素材,需要任課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建設案例庫,案例素材可以借鑒國內外水平較高的學術期刊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講授解決,如《數量技術經濟研究》、《農業技術經濟》等雜志上的論文,讓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于論文中存在的疑問發動學生展開討論,老師加以適當的講解。
想要提高經濟學基礎的課堂效率,不僅要理解經濟學學科特點,還要明確教學目標。中職經濟學基礎定位不同于大學生所學的經濟學基礎。筆者認為中職經濟學基礎的首要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讓學生能主動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思考經濟現象。其次是要學以致用,就是能夠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經濟現象,指導市場經營實踐。最關鍵的就是要學生學會一種人生態度,正如著名作家蕭伯納所說:“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學習經濟學更多的是學習理性思維,對于中專生來說,只要能通過經濟學基礎這門課程獲得理性思維的能力就真正實現了教學目標。
2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把舞臺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中職教學也應該積極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或者大學,圍繞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形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卻遲遲無法前進。究其原因一是中職教師普遍認為中職學生基礎差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二是沒有考學壓力,中職學生缺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學習主動性不足;三是由于學不會、聽不懂,中職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尤其是經濟學理論抽象難懂,很多學生干脆放棄。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改變舊模式,充分認識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學習能力差,理論知識基礎差不代表實踐能力差。在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案例教學
經濟學理論多是建立在數學推理和經濟模型論證上,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和應用。講授經濟學基礎課程首先要深入淺出講授基本理論,然后用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加以分析,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認識。經濟學基礎課程要注重使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尤其是針對經濟學基礎課程中較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例如講解木桶效應就可以用學生考試偏科來說明問題,簡單易懂;博弈論可以通過“囚徒困境”的故事來加以說明;外部性理論可以通過“蜜蜂與果園”的故事來加以闡述。除了利用這些經典的經濟學案例意外還要加以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式,我們身邊的經濟現象,利用經濟學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講解機會成本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人生選擇、就業選擇、考學選擇等來講解。比如在講授博弈論的時候也可以引用數學大師納什關于博弈論最簡單表述:如四個男生都去追一個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搭理。這時男生再去追別的女孩,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愿當次品。但是,如果他們四個先追其她女生,那個漂亮女孩就會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簡單多了。這樣就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釋經濟學概念。
4增加教學語言的趣味性,增強教材可讀性
模型的構造是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中之重,而數學是這種構造的基礎,我們甚至可以理解沒有數學理論保障的經濟學模型就是空中花園,因而,對數學理論體系的認識是經濟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貫穿整個經濟理論的主干。
直覺主義是布勞威爾在數學中發展起來的一種觀點。在他看來,康德的那種觀點,即我們對連續自然數的概念源于時間直覺是非常值得認可的。我們對時間的直覺是指我們對一段時間的理解,這是從先驗的包含短暫連續性的經驗形式中得到的,而不是從特殊的經驗細節那得到的。需要指出的是,布勞威爾接受了康德的空間直覺理論,卻拒絕了康德認為的幾何是基于我們先驗的空間直覺的補充這一主張。他的這一看法,對數學的直覺主義概念的可接受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種重要性在于能將自然數視作為心智的一種構造,在后續的運算符的重復使用到的確定的方法中產生,考慮一個無限的構造,自然數整數N 是唯一確定的:這不是非同構的構造,每一個都有同樣好的表征N 的方法。但一個無限的構造總被認為是一些產生的過程,而不是完全的構造。因此我們不能理解通過柏拉圖式的方法量化對這些構造的元素的,當產生一個確定真值的陳述通過邏輯推導和無限多例子的真值的匯總。然而,我們必須通過已經被解釋的方法去理解,當產生一個陳述,我們提出一個含有確定的了他的證明的標準。雖然在沒有發現可證或不可證之前確定其真值。堝xA(x)的證明將包含產生證明A(n)的自然數n;坌x A(x)的證明將是可識別的運算當產生對于任意我們所導出的n都有的A(n)的證明。那意味著N 是確定的不意味著它是單一的、完全的、構造的,第一,沒有關于如何延伸任意給出的有限分段N 的選擇,第二,給出任意數學對象,我們總是充分地識別他是否能夠通過連續運算到0 的重復使用而完成,因此它是否屬于N。
直覺主義邏輯是阿蘭德海汀為了給布勞威爾的直覺主義數學進行形式化而提出的符號邏輯。海汀的那種形式化包含直覺主義的命題和謂詞邏輯、數學和分析,認為所有的邏輯理論都存在于一個大系統中。有關分析的部分,不僅在其本意的解釋,而且是形式化的,而不是類似于經典的子系統。這種看法解釋了在當時沒有引起人們普遍興趣的原因,因為它是沒有根據的。客觀地講,海汀的形式化部分沒有考慮到基本論證中的其他原則,這是不同于數學和邏輯部分的,形式化的語言以及忽視它們本意的解釋能從這里提取到它們類似于經典的子系統,其中只有雙重否定消除。無疑這是推動很多人去根據這些系統的一個定義特征去思考的原因。
二、經濟理論的直覺主義邏輯的構成和要素
對于任何的理論體系而言,邏輯構造是必須的,缺少了邏輯構造,任何系統都是有懈可擊的,是不完全的。因而,邏輯構造顯得極為重要。直覺主義邏輯作為一種非經典邏輯,對經濟學理論體系而言是一種新的構造模式,所以,對直覺主義邏輯的研究應該受到重視。
有關當前直覺主義邏輯形態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還在于它的構成要素以及形式。畢竟,在進行形式化時必然要涉及到它的要素及其構成。目前,它的形式化描述具體有樹狀形式和BHK 形式。而樹狀形式則是達米特等談論克里普克和貝斯的觀點時所概括出來的。一般來說,理解一種邏輯形式,至關重要的是把握其中的邏輯常項。因為邏輯常項可被看成是語句的主要運算符。它的意義主要是通過規定而來。這里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我們已知道什么算作為語句的那種構成的證據。對每個常項的說明都須堅持這一原則,即任何呈現給我們的構造,我們總能有效地識別它是否是給定陳述的證據。
在直覺主義邏輯中,邏輯常項可被歸結為兩組:一組是,和堝;一組是坌,和劭。這些邏輯運算符與經典邏輯的運算符可相互定義有所不同,它們有獨立的構造屬性。也就是說,這里更強調的是可確證性。由于在布爾代數中,滿足和參與運算的邏輯連接詞和是可被確認的。因此,從證據上看,邏輯常項、和堝的意義可被概括為:B的證據是任何能算作為A 或B 的證據的東西,它意味著對A 的確證或對B 的確證已被構造;AB 的證據是任何能算作A的證據和B 的證據的東西,這和布爾代數中AB 形式的公式的值同時滿足A的值和B 的值一致,意味著對A 的確證以及對B 的確證已被構造;量項陳述堝xA(x)的證據是對某變量n 來說,任何作為陳述A(n)的證據的東西。類似地,坌xA(x)的證據是對任意的n 來說,能產生A(n)的證據的東西。
要指出的是,任何只包含常項,和堝的陳述的證據,都是一個計算或計算的有限集合。例如坌xA(x)的證據是我們能夠識別的構造,即計算當被應用于任意的數字n 時,都能產生A(n)的證據。這樣,證據就成為把自然數帶進證據的運算。依照這一點,AB 的證據是這樣一個我們能識別的構造當應用于A 的任何證據,它都會產生B 的一個證據。該證據就是將證據帶入證據的運算。然而,如果把坌xA(x)的一個證據僅僅刻畫成一個被應用于任意數n 都能產生A(n)的證據的構造或把AB 的一個證據刻畫成一種將A 的證據轉換為B的證據的構造,則是不確切的,因為當我們遇到一個證據時,我們還無權說能有效地識別它。因此,必須明確:算作為坌xA(x)證據的構造,只在于對每個n 來說,我們能夠識別它產生了A(n)的證據;作為AB 的證據,只在于我們能夠識別A 的證據成為B 的證據所要求的轉變是有效的。
應特別提到對劭這個運算符的理解。劭A 的證據常被看成這樣的構造,即當它應用于A 的任何證據時,都能識別它產生了一個矛盾的證據。可這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因為一個矛盾常被理解為陳述B劭B。這似乎是我們根據劭自身來定義劭的。可通過兩種方法來避免這一點:一是選擇一個荒謬的陳述,例如0=1,來認為劭A 的一個證據是A0=1 的證據。在這里,為了證實直覺主義的邏輯規則,就須允許,給定0=1 的一個證據,就能找到任何其它陳述的證據。這完全是可能的,因為我們有一套方法,能從0=1 來獲得任意數學等式的證據。并從這容易地意識到我們能證明所有的數學陳述。一般來說,如果拋開數學陳述來考慮,那通過合理的推論來從0=1獲得每個陳述就不非常明確了。但如存在疑問,則可把它看成這樣的規定:我們將把0=1 的任何證據看成是存在的,同時也是任何其他陳述的證據。換句話,當用于原子陳述時,可把劭的含義看成由決定這些陳述真或假的計算程序來給出,然后對任何非原子陳述A 來說,把劭A 的證據定義成A劭B 的證據。這需再次承認,對一個原子陳述B 而言,給出B劭B 的一個證據,能找到任何其它陳述的證據。
三、經濟理論邏輯構造的差異化
對邏輯規則的認識的不同,導致經濟學邏輯構造以及形式化的差異化,這種差異化是重要的。因為不同的邏輯形式產生的不同的規則影響了形式化的過程和結論,這樣就影響了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建,因此,對不同的邏輯規則的差異化的認識是需要的。
直覺主義邏輯極其別致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種非標準的邏輯。因此,它和經典邏輯的關系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多的探討直覺主義邏輯的研究都關注過這個話題。例如,顏中軍的論直覺主義邏輯對經典邏輯的挑戰和許穎試論經典邏輯與直覺主義邏輯系統的排中律,都涉及到這一點。概括地講,直覺主義邏輯和經典邏輯之間的差異具體表現為兩點:首先,對排中律的看法不同。在經典邏輯中,排中律是構成其定理的重要基礎。一個排中律公式的有效性斷定取決于公式的值,當且僅當關于任何指派的變量都為真。這里的排中律被看成一種邏輯真理,其基礎就是經典邏輯所奉行的二值原則。因此,在經典邏輯中,P劭P 被作為真理對待的。在這一公式中,無需證明哪個析取項為真的情況下就能確認P劭P 的值,因為經典邏輯的二值原則決定了這一析取式成立。直覺主義邏輯則與此不同,它在擁有矛盾律(劭A(AB))這一經典邏輯的情形下給排中律(A劭A)以否定,強調一個公式只有在確證成真或證據存在的情況下才能夠確定其值為真。因此,對于經典邏輯的析取式P劭P 在指派任何變量值都為真這一結果來說是不正確的。關于排中律,直覺主義者認為,對于所有的推理式而言,要么得到它,要么得到它的否定這一推理的有效性和確定性是無效的才行。否則,就像布勞威爾認為的那樣,排中律是從有窮的情形中抽象出來的,因此沒有理由用它來描述無窮的集合。
(一)課程的系統性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作為微觀經濟學的經典教材,十分適合本科生學習。該教材共有11章。首先簡單介紹西方經濟學.然后介紹了消費者理論(包括需求、供給理論、均衡價格和效用論),生產者理論(包括生產論和成本論)。接下來講述不同市場結構下生產者如何生產和定價,包括完全競爭市場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以及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最后,在介紹一般均衡的經濟效率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市場失靈和政府應如何行使職能避免這一情況。整個微觀經濟學理論條理清晰,邏輯嚴密,體現出很強的系統性和連貫性。
(二)理論的抽象性
作為經濟學的基礎課程,微觀經濟學對抽象思維有較高的要求。比如,在課程中廣泛使用的彈性這一概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很難理解其含義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離現實生活比較遠的理論,如寡頭壟斷理論、市場失靈等在現實中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案例來解釋。再者,屬于社會科學的微觀經濟學課程并非如自然科學一般可以在實驗室再現,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的學生對于理論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圖形分析
使用頻繁微觀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為主,并結合定性分析,其理論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與影響,變化較多,學生理解起來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經濟學理論的求證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數學知識推導得出因變量對自變量變化的反應程度,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掌握這些也有一定的難度。第三,微觀經濟學課程中使用大量的圖形來說明變量之間的關系及變化過程,很多圖形比較相似,學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本科階段的微觀經濟學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切合實際的案例
比較少微觀經濟學是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及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逐步建立起來的。教材中主要也采取西方國家的經濟案列,缺少對于亞洲特別是我國當前熱點和焦點問題的案例(如土地價格、房地產行業問題等)。這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案例的理解有距離感,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不夠深入,很難運用所學理論解釋現實的經濟問題。
(二)課時相較于內容偏少
從教學時間的安排來看,相對于這一課程的特點、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48學時較為緊張。學生往往要在一堂課掌握近一章的內容。即使課前進行了預習,學生完全吸收課堂內容難度也較大。這就導致前一章內容還未掌握好,教師已進入下一章趕教學進度。由于課程內容的連貫性,學生往往陷入囫圇吞棗的惡性循環,教學和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由于教學的評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試為主,這就決定了學生以書本為主、教師以應試為主,從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作為解釋現實問題的經濟理論,其初衷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服務的。因此,對于理論的學習并不僅僅是弄懂數學公式的推導,或是概念的死記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學會應用已掌握的理論分析現實問題,并嘗試給出解決途徑和方法。
三、改進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結合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以上一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提高微觀經濟學的教學質量。
(一)精心設計課堂內容
由于微觀經濟學內容龐雜,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對教材內容有所取舍,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包括如何引入話題,如何突出重點、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學生提出問題等。遵循由淺入深、由抽象到具體、由理論到實踐的原則,讓學生既能緊扣課本地掌握重點知識點,又能從抽象理論中體會其真正含義。講課過程中,以價格決定機制為主線,讓各章內容貫穿于這一體系當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有一條明確的主線。
(二)豐富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點
對教材進行梳理、歸納,通過動畫、短片、圖片等形式引入課堂內容,并通過課件的制作使學生清晰微觀經濟學理論脈絡、重點概念、定理等內容,加強學生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教學往往節省了大量的畫圖時間,且能夠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變量的變化過程及相互間的影響,教會學生如何看圖、看表。其次,加強課堂互動。微觀經濟學課程本就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從提出和分析現實經濟中的焦點、熱點問題入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的信息雙向交流過程能夠將枯燥的理論講解轉化為活躍的理論討論,并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學活動中
西方經濟學傳統研究方法的不適應性給教學本土化帶來困難。西方經濟學研究經濟問題通常采用建構模型等計量分析方法,并且這些模型都有假設前提。本人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這些假設前提和模型的提出都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基礎之上的。例如,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有關利率和匯率決定的相關模型表明了這兩個變量在成熟市場經濟體制下是自由變動的,而利率和匯率在中國都是有管理的浮動的,是半市場化的,難怪這樣的模型既不符合中國實際,更不用談去解決現實問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授課教師一方面要介紹教材上固有的理論,一方面又要突破固有的理論,將其與國內實際有效結合,甚至采用全新的方法進行講授,實在是相當困難。究其原因,本人認為中國經濟學研究的原創性成果少之又少,無論是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是硬搬過來的,這些并不一定完全適合于中國。
許多高校和教師自身并不重視西方經濟學教學本土化。西方經濟學教學本土化要求教學工作者對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既能使學生掌握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又能夠解釋和解決國內各種經濟問題。而目前許多高校和教師并不重視如何使經濟學理論更好地為國內和地方經濟服務。例如,在編寫西方經濟學教材時,對于國外教材的框架體系生搬硬套,內容大同小異,幾乎沒有任何地改變;對于固有的經濟學模型在課堂上平鋪直敘,全然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和認同;對于國外那些經典案例,每一屆都在重復使用,給學生的感覺仿佛就是西方經濟學理論只能夠去解釋西方國家的經濟現象,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高校教師在申報和研究西方經濟學的教改項目時,也很少將目光集中到教學本土化當中來,而是比較熱衷于教學國際化、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方面的選題。
促進西方經濟學教學本土化改革的措施
盡管西方經濟學教學本土化改革面臨著種種困難,特別是進行理論體系和內容上的創新,構建中國本土化的經濟體系尤為困難。但是從教學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改革:
1.教學中注重中西方思維的融合,培養學生辨證地看待經濟學理論。正如前面所敘述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是在西方社會成熟市場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規律性和經驗性的總結。把它放到中國的課堂上,首先,要求授課教師在介紹這門課程的時候就要將中西方思維的差異講清楚,要告訴學生習慣用西方社會的觀念去看待一些經濟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思維融合的過程;其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對其中很多理論或結論提出疑問,這時授課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學生辨證看待這一問題:“該理論的合理性在哪里?——該理論哪里不符合中國實際?——中國實際應該是怎樣的?——怎樣修正理論才能更接近中國實際?”。盡管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有較大的難度,他(她)們在不斷地思考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并且知道問題出現在哪里,這也是一種進步。
2.教學中注重經濟學教學國際化和本土化之間的融合。經濟學教學本土化和國際化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兩種教學方式,它們之間是有較強的互通性和互補性的。真正的國際化應該是一方面將經濟學理論中國化,即將經濟學理論緊密結合中國實際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是將中國國內經濟的理論化,即提出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新經濟學理論,這是一種創新,也是有的學者提出的“中國經濟學”。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經濟更好地和世界接軌,這是大勢所趨。而經濟學教學本土化也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說,本土化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實現這個目標而提出的教學手段。因此,本人認為首先,我們必須是按照教學本土化的要求對西方經濟學內容體系進行整合,編寫新的教材。新的教材不但要求內容體系新,而且要求案例本土化;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內重要時事,有可能的話多把時間給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例如在講授“收入分配”這一部分時,我通常建議學生課外閱讀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因為“收入分配”是報告中重點闡述,也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并且可以將中國調節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措施和其他國家進行對比,得出哪些措施是相類似的,哪些措施是中國所特有的。只有按照這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國際化和本土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3.教學中將傳統的研究方法和本土化的研究方法相結合。西方經濟學通常是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引導出相關理論的,而這些模型一旦套進中國的數據,得出的結論往往不符合中國實際。因此,我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教材上的計量經濟模型固然是要讓學生知曉,畢竟這是分析經濟學問題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西方經濟學必須要設置實踐課時。也就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教師布置的調研任務,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市場調查,搜集一手數據,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撰寫調查報告,利用實踐課時在課堂上匯報調研成果,最后進行討論修改。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又可以將本土化研究方法得到的結論和教材上的相關理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
4.授課教師要重視西方經濟學本土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前面所提到的一些促進西方經濟學教學本土化改革的措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作為該課程的授課教師,首先要重視并積極地進行經濟學本土化教學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通過申報西方經濟學教學本土化研究等教改課題,將其他同樣講授這門課程的教師納入進來,交流授課心得,探討本土化的教學模式,并實現資源的共享。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可以由職稱較高的教師牽頭共同編寫西方經濟學教材,將探討的成果融入到教材當中去;另一方面,學院應該鼓勵授課教師積極參加高質量的相關學術研討會,學習外校教師在經濟學教學本土化方面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
1 明確教學目標,有的放矢想要提高經濟學基礎的課堂效率,不僅要理解經濟學學科特點,還要明確教學目標。中職經濟學基礎定位不同于大學生所學的經濟學基礎。筆者認為中職經濟學基礎的首要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讓學生能主動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思考經濟現象。其次是要學以致用,就是能夠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經濟現象,指導市場經營實踐。最關鍵的就是要學生學會一種人生態度,正如著名作家蕭伯納所說: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學習經濟學更多的是學習理性思維,對于中專生來說,只要能通過經濟學基礎這門課程獲得理性思維的能力就真正實現了教學目標。
2 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把舞臺交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中職教學也應該積極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或者大學,圍繞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形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卻遲遲無法前進。究其原因一是中職教師普遍認為中職學生基礎差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二是沒有考學壓力,中職學生缺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學習主動性不足;三是由于學不會、聽不懂,中職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尤其是經濟學理論抽象難懂,很多學生干脆放棄。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改變舊模式,充分認識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學習能力差,理論知識基礎差不代表實踐能力差。在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
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案例教學經濟學理論多是建立在數學推理和經濟模型論證上,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和應用。講授經濟學基礎課程首先要深入淺出講授基本理論,然后用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加以分析,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認識。經濟學基礎課程要注重使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尤其是針對經濟學基礎課程中較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例如講解木桶效應就可以用學生考試偏科來說明問題,簡單易懂;博弈論可以通過囚徒困境的故事來加以說明;外部性理論可以通過蜜蜂與果園的故事來加以闡述。除了利用這些經典的經濟學案例意外還要加以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式,我們身邊的經濟現象,利用經濟學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講解機會成本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人生選擇、就業選擇、考學選擇等來講解。比如在講授博弈論的時候也可以引用數學大師納什關于博弈論最簡單表述:如四個男生都去追一個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搭理。這時男生再去追別的女孩,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愿當次品。但是,如果他們四個先追其她女生,那個漂亮女孩就會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簡單多了。這樣就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釋經濟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