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3:52: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動化電氣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電氣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3-0029-02
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的建設目標
結合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和我校教學改革的自身特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完善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才氛圍,為其成功奠定基礎,滿足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以專業核心課程構建為平臺,搭建教學團隊的框架結構
1.實施電氣專業核心課程制度。在原有的培養方案中,電氣專業基礎課、專業限選課和專業選修課的門數超過25門,目前急切需要構建的專業核心課程是要對原有課程知識體系進行重組。電氣專業的核心課程應滿足關聯性、整體性和獨立性原則。在電氣專業眾多主干課程中,電路原理、自動控制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系統分析之間承啟關系清晰,內在聯系緊密,同時又各自形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比較適宜作為電氣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確定電氣專業核心課程門數及課程名稱之后,教學團隊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挑選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且教學經驗豐富、師德高尚的教師擔任專業核心課程負責人。同時,加強專業核心課程的網絡化建設,提高課程教學的現代化水平。本教學團隊的成員承擔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核心課程均須建設網上教學平臺,豐富核心課程的網絡教學資源,建立優質的網上試題庫和教研成果共享資料庫,采用多媒體課件和板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堂講授。為了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答疑困難,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不但每周進行定時定點答疑,均會使用E-mail、QQ、博客等網絡平臺答疑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的構架。建設好專業核心課程,關鍵在于建設優秀的教學團隊,而優秀的教學團隊又必須具備穩定的構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建設的總體構架是“所在二級學院主管、團隊負責人總管、團隊責任教師具體負責”的三級管理體制,三級之間分工明確,有機協調。
二級學院負責從體制與機制上為教學團隊建設提供保障,是教學團隊的指導者、支持者和服務者,而不是發號令者。
教學團隊負責人統管團隊的各項事務,在教學模式改革、團隊工作計劃制訂、團隊成員組成、內部經費使用、考核與評價成員等方面均應有相當的自。在團隊領導上,選擇合適的團隊負責人對建設好團隊十分重要。團隊負責人應善于開拓創新,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以便在溝通、協調與尊重的基礎上為團隊建設提供組織與服務。
根據電氣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的需要,教學團隊對各門核心課程均應設置一個責任教師崗位,下設2~3個中青年主講教師崗位,責任教師和主講教師可兼任。教學團隊的建設應形成以研究生(碩士、博士)學歷為主力、中青年教師為重心、中高級職稱教師為主體的團隊結構。
在教學團隊的建設過程中,應積極引進電氣類企業有知名度的高級工程師加入到團隊中來,作為團隊和企業溝通的橋梁,為踐行為地方發展提供支撐的辦學理念夯實基礎;成立由專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研討、設計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開發教學項目和項目課程,將企業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養方案中。
(二)以實行教學實施大綱為契機,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
以前實行的教學大綱主要是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教學內容指導性文件,被視為一種教學輔助文件。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無法看到教師編寫的教學大綱,不能充分理解所學課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師講課的重點和進度,這導致教學大綱與教師教學脫節、與學生學習脫節。
而課程實施大綱詳細地描述相關課程的目的、任務、要求、進度安排、評分標準等。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要求團隊教師必須撰寫所上課程的教學實施大綱,在撰寫過程中對課程整體進行一次再把握,對整個教學流程做到心中有數,對相關重難點能思慮透徹。為了學生在選課時可以用作參考和做上課準備,教師需要將電子課程實施大綱,上傳到教學資料共享平臺,與學生共享。在教學中嚴格按照課程實施大綱組織教學,每一輪授課結束以后,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發現問題,不斷修訂更新,從而提高課程的教學水平。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團隊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質疑,善于綜合,正確思辨,勤于實踐。
(三)大力培養青年教師
在教學方面,團隊應大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指定經驗豐富、治學嚴謹的老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傳、幫、帶”,實行一對一的指導,指導青年教師的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著力夯實青年教師的理論基礎,掌握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團隊把青年教師培養與管理納入團隊工作的議事日程,圍繞學院青年教師培養計劃,落實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培養措施。讓青年教師進實驗室,協助指導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工作,要求青年教師與學生一樣完成實驗和課程設計的全部實踐內容,增加實踐指導能力,為以后的工作做好準備。
要求青年教師聽老教師全程授課,在經過集體備課、逐章試講、嚴格評議后才能獨立授課。對青年教師的授課情況定期旁聽和評議,了解他們的課堂授課情況,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研究改進教學方法的途徑,提出建議和意見。
在科研方面,教學團隊要努力為青年教師創造更好的科研環境,在申報、爭取各類科研課題時及時提供信息,并給予具體指導和幫助。組織有豐富科研經歷的教授、副教授從各方面,如科研選題、項目申報和論文指導等,負責對青年教師的科研指導。
(四)堅持“工學一體化”,為培養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做貢獻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具有強弱電相結合、電工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系統工程與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特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學團隊的建設,應遵循專業特點,根據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電氣工程高級人才的需求,堅持工程應用與理論教學一體化的理念,培養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必須加強與生產實踐一線的結合,更加重視實驗教學、生產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為此,在學校多項措施與政策的幫助下,教學團隊教師應積極展開與企業的合作,加強實驗教學與科研、工程應用相結合,積極聯系企業共建校內實踐基地。團隊教師與企業工程師一起,根據企業生產的最新需求,設計和引進包括供電、測量、微機保護屏、無線溫濕度監控系統等一系列實驗裝置,建設和完善校內電工實習和專業綜合實驗基地。學生可在這個實驗平臺上充分動手實踐,模擬工業現場運行,選做自己感興趣的實驗。這種模式可以做到教學實驗與工業現場的高度逼真,彌補生產現場不能進行運行操作和安裝接線的缺陷,使學生達到解決教學實驗問題如同處理工程問題一樣的效果。
(五)加強教學團隊科研和教改能力,促進教改和科研項目與教學的結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優勢,依托碩士點、省重點實驗室,積極申報教學、科研課題,撰寫教學、科研論文,以科研促教學。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評價、教學環境等內容開展相關教學項目改革研究,促進教學研究成果轉化。通過科研項目和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實驗室等,積極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的轉化,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工作,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科研水平。
以申報國家級、省級、院級教改項目為契機,圍繞專業核心課程建設、課程實施大綱撰寫及課改熱點、難點問題,引導教師積極申報和承擔各級教改科研課題、質量工程等科研項目,讓教師邊實踐、邊研究、邊改進,以科研形式開展教學工作,促進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團隊建設的制度和機制,保障團隊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制訂教師培養計劃。根據教學和課程建設需要,為各位教師量體裁衣,制訂教師培養計劃。同時,將教師培養計劃和激勵措施聯系起來,積極努力工作、表現突出的教師有機會獲得去國內外培訓的學習機會,在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的教師,將獲得團隊經費獎勵等,有效調動團隊教師參與專業建設及課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積極性。
2.建立團隊定期教學活動制度。為了加強團隊教師間的教學經驗交流,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團隊應按照教學活動制度定期積極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要求團隊教師積極參加。
3.建立團隊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兩位以上教師教授同一課程要求必須進行集體備課,由各備課組長負責。集體備課的形式多樣,每門課程都應有集體備課教案,各授課教師根據各班級的實際情況修改成個人備課教案。
4.完善兼職教師管理規定,制度上確保兼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及課程改革工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三、結語
教學團隊的建設是提高電氣專業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團隊建設要依據電氣專業的特點,緊緊圍繞電氣專業培養目標,從團隊的框架結構、教育理念、專業核心課程構建、課程實施大綱撰寫與執行以及運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對電氣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提出構想和建議。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power talent,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and course syste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together with the enterprise, four modernizations and five stages” was presented,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s built.
【Key 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Course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隨著武陵山片區各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的發展,城鄉電力需求越來越大,同時伴隨智能電網的迅速發展以及城網、農網智能化改造升級陸續開展。電力及其相關企業對電力系統運行與維護、電氣傳動與節能以及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技術人員需求日趨旺盛。
吉首大學作為武陵山片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為當地培養電氣方面人才責無旁貸。我院充分結合我校實際及武陵山片區經濟發展的社會背景,構劃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發展之路;對服務于武陵山片區經濟建設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進行研究。結合電力及企業的人才需求,根據行業的動態發展,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我院的專業基礎、實際情況,以及新形勢、新技術下與其他專業之間的相互銜接,推進“一強二弱,強弱結合”的課程體系建設;為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實踐能力,以培養復合型科技人才為目標,構建“五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1 人才培養模式建設
立足武陵山片區各區經濟建設,面向城鄉電網改造升級以及智能電網的發展。培養適應武陵山片區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造能力強、素質高的電氣工程人才。結合電力及企業的人才需求,根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的新發展、新要求,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
1.1 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實現校企共建
以《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戰略實施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湖南教育強省發展戰略方針。大力推動電氣專業建設與電力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構建“校企一體,教培共融”的辦學模式。利用多種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校企共建研究所、實驗室、實踐基地;從專業建設規劃、實踐教學、人員培訓、項目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基地共建共享、師資隊伍互通互利,教學培訓相融相促。培育適應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需要的專業特色。
1.2 利用校企共建資源,實現校企共育
緊跟新型工業化和電力行業人才市場需求變化,適應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戰略需要,依托產業建專業,校企合作強專業,形成以武陵山片區區域電力技術類和能源動力類兩大專業群為主的專業發展格局。企業專家人員、技術人員融入師資隊伍,參與專業建設、開展專題講座、指導實習及畢業設計;聘請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將產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引入課堂教學。
1.3 實習“四化五階段”的全過程培養模式(圖1)
通過調研了解武陵山片區對電氣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廣泛聽取各兄弟院校及專家的的意見及建議,構建了“四化五階段”的全過程培養模式。“五階段”培養模式結構框架如圖一所示。在“五階段”培養模式過程中同時實現“四化”,即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化、專業知識與實踐項目層次化、課程設計及創新能力綜合化、畢業設計及頂崗實習實戰化。
①武陵山片區人才需求刻析;
②課程體系優化,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化;將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同時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習之間的相互互動;
③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培養,實現專業知識與實踐項目層次化;主要面向“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踐訓練”三個階段的教學全過程,課程應由驗證性加深過渡到綜合性,再由綜合性發展到創造性;分階段分層次進行,遵循循序漸進;
④課程設計及創新能力培養,實現課程設計及創新能力綜合化;對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應以3~4學生為單位設計一個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⑤畢業設計及頂崗實習跟蹤,實現畢業設計及頂崗實習實戰化;畢業設計應緊密聯系科研或者實習中的生產實際,實習理論與科研、實際生產緊密結合。
2 課程體系建設
隨著電機、通信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控制等高新技術的推廣,控制與通信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我院在控制和信息類專業發展已趨成熟,且經過多年的發展弱電方面已經有許多科研成果作為支撐,為開展電氣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根據我院的專業基礎、實際情況以及新形勢、新技術下與其他專業之間的相互銜接,創建“一強二弱,強弱結合”的課程體系建設。
“一強”主要是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中有關強電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二弱”主要是針對控制和通信專業中有關弱電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強弱結合”主要強調了相關學科的滲透與融合,即強電與弱電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設備與系統相結合。
3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針對復合型科技人才素質和能力要求,將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成“基本技能、初步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五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框圖如圖2所示。
①基本技能層:主要包括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基礎實驗以及人文素質等方面進行基本技能訓練;
②初步設計能力層:具備計算機控制、電力系統微機保護、電氣控制與PLC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具有一定的課程設計能力;
③綜合應用能力層:能熟練掌握與電氣專業密切相關的電力系統控制與通信兩方面弱電知識和技能,培養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④工程實踐能力層:主要在專業實驗、專業實習、畢業淪為設計以及工程項目等工程實踐方面進行培訓;
⑤創新能力培養層:培養較強的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制作能力,主要進行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的訓練。
4 結束語
我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圍繞武陵山片區各區經濟建設和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服務于武陵山片區能電網的迅速發展、城網與農網智能化改造升級以及相關企業對電力系統運行與維護、電氣傳動與節能以及新能源開發與利用。推進專業建設改革與創新,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并結合“一強二弱,強弱結合”的課程體系建設,構建“五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了良好的學風和教風建設,使培養的學生更加適合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譚博學,張存山,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33):38-39.
[2]張永炬,楊善曉,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探討[C]//第四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07:178-180.
[3]謝衛才,李靖,等.應用型電氣工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C]//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9:692-696.
關鍵詞:電氣工程 自動化 技術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它不僅要滿足照明、家電用電量、安全用電等需求,更注重其美觀、實用、方便的使用效果。
1 供配電系統
現代工農業及整個社會生活中電力應用非常廣泛,一般建筑采用低壓供電,高層建筑通常10kV電壓供電。
1.1 電力系統及電力負荷
(1)電力系統概念。在電力系統中,如果每個發電廠孤立地向用戶供電,其可靠性不高。如當某個電廠發生故障或停機檢修時,該地區將被迫停電,因此為了提高供電的安全性、可靠性、連續性、運行的經濟性,并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整個地區的總備用容量,常將許多發電廠、電力網和電力用戶連成一個整體。這里由發電廠、電力網和用戶組成的統一整體稱為電力系統。
(2)我國電網電壓等級。電力網的電壓等級比較多,從輸電的角度來講,電壓越高則輸送的距離就越近,傳輸的容量越大,但電壓越高,要求絕緣水平也相應提高,因而造價也越高。目前,我國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技術經濟上的合理性及電機電器制造工業的水平等因素,由國家頒布制定了我國電力網的電壓等級主要有0.22、0.38、3、6、10、35、110、220、330、550kV等10級。其中電網電壓在1kV及以上的稱為高壓,1kV以下的電壓稱為低壓。
1.2 10KV 變(配)電所及高壓設備
(1)變(配)電所位置的選擇原則。①接近負荷中心,這樣可降低電能損耗,節約輸電線用量;②進出線方便;③接近電源側;④設備吊裝、運輸方便;⑤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的場所;⑥不宜設在多塵、水霧(如大型冷卻塔)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如無法遠離時,不應設在污染源的下風側;⑦不應設在廁所、浴室或其他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或貼鄰;⑧變(配)電所為獨立建筑物時,不宜設在地勢低洼和可能積水的場所;⑨高層建筑地下層變(配)電所的位置,宜選擇在通風、散熱條件較好的場所。
(2)主結線的方式及特點。變(配)電所的主結線(一次接線)是指由各種開關電器、電力變壓器、互感器、母線、電力電纜、并聯電容器等電氣設備按一定次序連接的接受和分配電能的電路。它是電氣設備選擇及確定配電裝置安裝方式的依據,也是運行人員進行各種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的重要依據。
主結線的基本形式有單母線接線、雙母線接線、橋式接線等多種。
(3)變電所的形式和布置。①變電所的形式有獨立式、附設式、桿上式或高臺式、成套式變電所。附設式又分為內附式和外附式。②10kV變電所一般由高壓配電室、變壓器室和低壓配電室三部分組成。
(4)常用高壓設備。常用的高壓一次電氣設備有:高壓熔斷器、高壓隔離開關、高壓負荷開關、高壓斷路器、高壓開關柜、高壓避雷器和互感器等。
1.3 低電壓配電系統及低壓設備
(1)低電壓配電方式。低電壓配電系統是由配電裝置和配電線路組成。低電壓配電方式是指低電壓干線的配電方式。低電壓配電方式有放射性、樹干式、鏈式三種形式。
(2)常用低壓設備特點及用途。低壓電氣設備通常是指電壓在1000V以下的電氣設備,在建筑工程常見的低壓電氣設備有刀開關、熔斷器、自動空氣開關、接觸器、低壓配電柜等。
2 樓宇自動化
樓宇自動化控制采用的是計算機集散控制,所謂計算機集散控制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的分散控制器通常采用直接數字控制器(DDC),利用上位計算機進行畫面的監控和管理。主要手段是動畫、曲線、文本、數據庫、腳本、和各種專用控件等。樓宇自動化包括:空調與通風監控系統、給排水監控系統、照明監控系統、電力供應監控系統、電梯運行監控系統、綜合保安系統、消防監控系統和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
設計樓宇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目的在于將建筑內各種機電設備的信息進行分析、歸類、處理、判斷,采用最優化的控制手段,對各系統設備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統設備始終處于有條不紊、協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狀態下運行,在創造出一個高效、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中,降低各系統造價,盡量節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項費用,保證系統充分運行,從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現代化管理和服務,使投資能得到一個良好的回報。
3 電氣安全
隨著人類對電力能源的重視與不斷應用,電力設施與設備已與現代人類的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電力甚至成為現代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前提。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種種原因,電力能源在帶給人們工作與生活的便利的同時,由電氣設備產生的問題也帶給人類的生產與生活不少煩惱與損失,有時甚至表現為災難。因此,電氣安全不僅已成為各國電氣操作與維護人員消除安全生產隱患、防止傷亡事故、保障職工健康及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重要工作內容,同時也是電氣專業工作者首要面臨并著力解決的課題。
3.1 電氣絕緣
保持配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的絕緣良好,是保證人身安全和電氣設備正常運行的最基本要素。電氣絕緣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過測量其絕緣電阻、耐壓強度、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等參數來衡量。
3.2 安全距離
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如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均應保持一定距離。通常,在配電線路和變、配電裝置附近工作時,應考慮線路安全距離,變、配電裝置安全距離,檢修安全距離和操作安全距離等。
3.3 安全載流量
導體的安全載流量,是指允許持續通過導體內部的電流量。持續通過導體的電流如果超過安全載流量,導體的發熱將超過允許值,導致絕緣損壞,甚至引起漏電和發生火災。因此,根據導體的安全載流量確定導體截面和選擇設備是十分重要的。
4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實際上是一套中央監控系統。它通過對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各種電力設備、空調設備、冷熱源設備、防火、防盜設備等進行集中監控,達到在確保建筑內環境舒適、充分考慮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條件下,使建筑內的各種設備狀態及利用率均達到最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武金山.基于CAN總線的樓宇自動化系統設計[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11).
[2] 郭英杰.樓宇自動化系統(BAS)簡介與問題淺析[J].企業導報,2010(5).
【關鍵詞】專業英語 教學實踐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80-02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國際間日益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大量前沿學科的研究成果以英文的形式出現,專業英語成為高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之一的電氣工程專業,其專業術語也涉及較多的專業領域,隨著電氣行業新技術、新設備、新工具的不斷出現,專業詞匯不斷更新與涌現,迫使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英語水平必須具備更高的要求。電氣專業英語被很多工科院校列為專業基礎必修課,電氣工程專業畢業生要求“具有一定的本專業外文書籍和文獻資料的閱讀與翻譯能力,能寫專業文章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文進行一般流。”[1]但在實際教學情況中,對于這樣的要求卻不太樂觀。結合近幾年教學經驗和體會,筆者總結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嘗試將一些新的教學手段用于教學以改進。
一、電氣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對該課程重視不夠,興趣不高
學生對于電氣專業英語重視不夠,興趣不高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其一,一般的高等院校都是在大三下學期或大四上學期才開設專業英語,而學生在大二下學期學完了《大學英語》基礎課程以后,就疏于對英語的學習。這使得英語的教學連續性出現了空檔,導致學生對于專業英語的學習狀態和積極性不夠。其二,當下大學生普遍未建立較強的自我學習意識,習慣于高中以來的被迫型學習模式。學習的功利性目的太強。一旦中斷英語課程,便疏于英語的學習安排,如果在這一時期學生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則更容易放松對英語的學習。其三,大三和大四階段,許多學生已經開始忙于考研準備或找工作,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和精力都受到很大影響。其四,對于專業英語內容和重要性都盲目輕視。許多學生往往認為專業英語相比基礎英語來說,無非只是增加幾個專業術語和專業詞匯,甚至可有可無,正是缺乏課前準備,專業英語生詞繁多,翻譯內容枯燥的特點,使很多學生對該課程普遍重視不夠,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專業英語涉及面太大,學時太少
一般電氣工程英語教材的內容章節都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背景,如我院使用的教材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祝曉東、張強化、王Z《電氣工程專業英語實用教程》,其內容涉及電工技術、電子技術、電磁場、電機學、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等。[2]專業知識太寬,而學時只有32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知識,并能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或文獻,這是很難實現的一個目標。由此,筆者認為,對于專業英語教材的編輯和選訂,應該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有針對的進行教材編寫和選取。
二、專業英語教學嘗試
專業英語教學中,老師們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大家學習積極性,往往會采用抽點個別同學回答問題并計入平時考核成績的形式,但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抽到的學生人數非常有限,學生存在被動思考問題的態度和僥幸心理,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效果并不太好。針對平時教學中常見的一些問題,通過教學方法的不斷摸索和嘗試,可以促進教學更好的開展。以下就是筆者在專業英語課堂中的一些嘗試。
(一)第一堂課,重視學習
專業英語第一堂課并沒有必要匆匆上課,在這一堂中,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專業英語的重要性。比如:有助于查閱國外文獻,以便在畢業設計中全面的搜集資料,了解國際前沿科研動態;撰寫畢業論文或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是研究生學習階段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是進入很多外企工作的優先條件等。當然,教師在授課中應根據教學要求,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主體能真正主動學習,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此外,也要告訴學生這門課所具有的難度,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以后的教學中,相互的配合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既緊張又不至于喪失信心。
(二)卡片教學,打破冷場
很多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并不太好,導致對專業英語文獻的閱讀中往往是明白語義語法卻又不知所云,這也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影響了課堂教學開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希望教學互動的環節中很容易出現冷場現象。筆者發現,學生幾乎不會主動回答問題。經私下和部分學生交流了解,發現許多學生并不是不會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而是很多冷場的情況下不愿意成為鶴立雞群的“少數人”。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曾經嘗試采用一種“卡片”教學的方式。在第一堂課時和學生約定,如果在課堂中主動回答一個問題,無論錯對,均可獲得一張卡片。這張卡片的作用就是與平時成績掛鉤,一張卡片積1分,一個學生最多可以積10分。這種方法讓許多想回答問題的同學“有理由?”積極參與,也即時看到了“成效”,并很快形成了群體效應,極大的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調動了大家爭先恐后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卡片教學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許多學生只是急切想獲得卡片而并非認真思考問題,也會導致課堂效果低下。由此,在使用卡片教學幾周后,應該調整卡片發放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之后,筆者進行了更多的嘗試。其目的就是促使學生自己學習,讓學生相互督促,參與學習。比如,在平時作業布置上,把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完成相關的作業要求,到驗收時,由老師隨機抽點小組成員回答問題,如果達到了驗收水平,該小組每個成員都可以獲得卡片。這種方式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在課堂獲得卡片積分。
(三)自主選題,自主評委
在有限的課時中,可以抽出1-2個課時,采用教師精選主題讓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或者學生完全自主題目,按小組分配任務,小組自行分工和課后準備,課內隨機抽點一兩名小組代表走上講臺講演的形式,同時讓其余小組成員作為評委打分、點評,并明確該代表的得分將決定小組各個成員的一個基礎得分。此外,教師把握全局,對所有參與討論的學生的表現綜合評分。通過這種方式,帶動了幾乎所有的學生集體協作,團隊攻關的意識,使他們能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學習和交流,這種良好的專業英語實踐氛圍不僅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鍛煉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有益于學生群體的專業英語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翻譯競賽,豐富教學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選取了與電氣工程相關的題材用于視頻教學,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也可以由視頻內容展開,給學生分組,每組抽點一名代表即興用專業英語描述該視頻的主要內容,同組人員可以提示或者補充。另外,找一些英文字幕發給學生,讓他們按組去翻譯字幕,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極大的自豪感,這種效果遠比讓學生翻譯課文更能激發學生興趣。
三、增強教師素質
由于專業英語的特殊性,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學習專業知識,一方面應廣泛閱讀專業英語文獻,搜集教學素材。此外,學校應該給專業英語教師提供更多的接受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比如到外校觀摩教學或國外進修等;同時,筆者認為,為了更好的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學習興趣和心態,教師可以多閱讀關于大學生心理學類的書籍,這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的開展,而這可能是很多專業英語教師忽略的地方。
電氣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改善,取決于很多因素。教師應走近學生,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其主動學習和終生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今后從事電氣工程科研工作,成為復合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規范(討論稿)[A]
[2]祝曉東,張強華,王Z.電氣工程專業英語使用教程[M](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關鍵字】建筑電氣,工程管理,管理流程,控制要點
中圖分類號: F407.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一個國家的建筑就是她經濟發展程度的標志。國家越發達,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就越高。的確,隨著當今中國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在建筑工程領域,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新材料的應用、新工藝的發展使對建筑設計施工流程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行業的五大關鍵設計崗位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設計日益凸現出它的重要性。建筑電氣設計是整個建筑項目建設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主要為建筑項目提供供配電工程及弱電智能化等工程電氣設計。建筑電氣工程師就是主管這相關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筑電氣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電氣自動化并不同,是電氣自動化相關原理技術在建筑行業的具體應用。因此,保證建筑電氣工程的管理質量成為了重中之重。
二.電氣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電氣工程,包括建筑中的強弱電,是整個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一個人,混凝土結構就是人的骨架和肉體,而血液和經脈就是建筑中的電氣。大概從20 世紀60 年代左右開始,我國的建筑電氣工程事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力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更是超出人們的預料,這些環境的變化直接導致人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居住和工作建筑的電氣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就使得電氣工程的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電氣工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投資、工期、預期等等的效果,影響到整個建筑物整體設備的安全運行、投入使用情況、節能效果、舒適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特別是建筑物的安全問題,電氣設備能否安全可靠運行,線路是否有火災隱患,火災報警和智能監控系統能否正常運行,消防設備、緊急照明等等這些設備的供電是否可靠,都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這種情況下,對電氣工作人員的考驗是相當高的,不僅僅要從傳統的電氣和自動化控制技術中走出來學習和面對新的電氣和自動化控制技術,還要面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等現代的先進的科學的智能控制技術,力圖建設安全可靠有技術含量的電氣工程來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施工中必須根據已會審后的電氣施工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按照國家現行的電氣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地方有關工程建設的法規、文件,經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中若發現圖紙問題應及時提出并處理,不允許未經同意擅自變更設計。嚴格推行規范化操作程序,編制符合規范、工藝標準,具有可操作性的質量控制程序。
1、基礎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在基礎工程施工時,應及時配合土建做好強、弱電專業的進戶電纜穿墻管及止水擋板的預埋、預留工作。這一工作要求電氣專業應趕在土建做墻體防水處理之前完成,避免電氣施工破壞防水層造成墻體今后滲漏;對需要預埋的鐵件吊卡、木磚、吊桿基礎螺栓及配電柜基礎型鋼等預埋件,電氣施工人員應配合土建提前做好準備,土建施工到位及時埋入,不得遺漏。電氣施工安裝中,管理人員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能力,才能把好質量關。
2、主體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首先必須分清工程中的重點環節。在電氣工程質量監控中,確定配電裝置、電力電纜、配電箱3個重點設備交接協調環節,明確關系,制定措施,根據規范進行超前監控,達到對工程質量的預控。其次,必須在監控好重點環節的基礎上以點帶面,促動整個系統工程的質量控制。電氣工程要與土建工程緊密配合,根據土建澆注混凝土的進度要求及流水作業的順序,逐層逐段的做好電管鋪設工作,這是整個電氣安裝工程的關鍵工作,做不好不僅影響土建施工進度與質量,而且也影響整個電氣安裝工程后續工序的質量與進度。澆注混凝土時,電工應留人看守,以防振搗混凝土時損壞配管或使得開關盒移位。遇有管路損壞時,應及時修復。
3、裝修階段的質量控制
在砌筑隔墻之前應與土建工長和放線員將水平線及隔墻線核實一遍,因為將按此線確定管路預埋位置及各種燈具、開關插座的位置、標高。抹灰之前,電氣施工人員應按內墻上彈出的水平線和墻面線,將所有電氣工程中的預留孔洞按設計和規范要求核實一遍,符合要求后將箱盒穩定好,將全部暗配管路也檢查一遍,然后掃通管路,穿好帶線,堵好管盒。抹灰時配合土建做好配電箱的貼門臉及箱盒的收口,箱盒處抹灰收口應光滑平整。
四.電氣工程師的責任和要求
電氣工程師是電氣工程質量好壞的直接負責人,因此電氣工程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必須過硬。同時,光有專業水平也是不夠的,電氣工程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自己所負責的電氣工程要認真對待,不光要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去,還有用心去對待自己所負責的工程,細致的,深入的,全面的做好電氣工程所涉及的技術、進度、簽證、質量、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電氣工程師,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識,不墨守成規,及時的掌握最新的發展動態。
建筑電氣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電氣自動化并不同,是電氣自動化相關原理技術在建筑行業的具體應用。建筑電氣設計涉及的面廣,從傳統的供配電、照明、動力、自控、防雷接地設計,現在已發展到消防、保安、共用天線電視、樓宇自控系統、通訊系統以及自備電源等設計。建筑電氣工程師是一項技術要求很強、非常講究理性化思考的職業。它需要從業人員有:
(一)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建筑電氣設計涉及面廣,設計規范又多,這就要求電氣專業工程師,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個系統的設計,要精益求精;
(二)較高的學歷、廣泛的理論知識,現在一般企業招聘這類人才,學歷都要求大學本科以上,需要經過系統的建筑電氣自動化學習;
(三)要有團隊合作精神。這一點相當重要。建筑工程設計有交叉作業,綜合協調的特點,電氣設計必須考慮到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等方面,必須具有綜合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概預算、招投標、工序銜接及工種配合、各種關系的協調等等,只有緊密結合,才能提高建筑工程設計的科技含量。
五.結束語
電氣工程中應把“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工程師應該根據所建工程的自身特點,做到對每個施工環節的有效動態實時控制,把技術交底工作落實到實處,從材料購買、工程施工、工程質量等各個環節都認真的進行管理。同時,建立有效的監督體系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確保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富軍 建筑電氣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陜西秦力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陜西科技報2010-09-14報紙
[2]趙子云 建筑電氣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運用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1-25期刊
[3]廖亞振 建筑電氣施工質量通病問題與處理措施探討 企業導報2012-06-30期刊
[4]王進; 王靜 淺談建筑電氣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6-25期刊
1改革的基本內容
1.1能力導向,構建“工程化”實踐課程體系
1.1.1以“項目驅動”進行校內階段工程能力預培養
“2+1+1”培養體系的前2年,站在終身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高度,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構建科學基礎、工程技術基礎、文化基礎以及基本技能有機結合的大基礎教育.強調工程教育的基礎性和通用性,其核心是構建系統整合、整體優化的大基礎課程體系[3].在課程體系改革中,通過壓縮部分必修課課時,前置部分第3年的專業理論課,為實施工程能力預培養騰出時間.此階段是以“基礎強化、課堂培養”為特征進行工程基礎培養.第3年進入專業模塊的學習,此階段我系大幅整合原有零散的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以項目驅動方式重新設置實踐課程,逐步建立以能力導向,分層次、模塊化、相互銜接的工程能力培養體系.此階段是以“項目驅動、梯度培養”為特征進行工程能力預培養.實踐教學按“分層培養,階梯遞進,逐步提高”的方式進行,通過開設階梯式工程實訓系列課程,每一個階段完成對一種能力的訓練,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工程認知、實驗、設計和實施能力,體現了能力訓練的漸進性[4].
(1)開設9個專題講座.開設9個專題講座,把學生在理論課程中學到的專業知識系統化、工程化,由具有工程經歷的校內導師和聘請的校外導師共同講授,包括:工程師及能力的培養、發電廠系統及輔機設備、發電機及其實驗、變壓器的規范及運行、直流系統、配電系統、發電廠防雷與過電壓保護、繼電保護、電氣倒閘操作原則及注意事項.
(2)整合7個實訓模塊.通過購置新的實驗系統和對原有實驗平臺進行整合、重構,基本構建了一個能夠真實再現發、輸、變、配電全景過程的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平臺.基于該平臺,我們把以往一個或幾個單一性實驗內容整合成綜合性實訓項目,各項目模塊計相應學分,同時聯合企業編撰了對應培訓教材,并實時更新.整合后的實習實訓課程內容以工程項目為驅動,包含以下幾大模塊:發電運行與控制實訓項目、輸變電運行與控制實訓項目、供配電運行與控制實訓項目、電氣測試與控制實訓項目、高壓電氣設備絕緣檢測技術實訓項目、電磁仿真計算分析項目、電氣基本技能培訓項目[5].通過綜合性實訓項目的訓練,能讓學生體驗真實工程環境,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電力系統運行、控制、維護、管理等工程實踐與科技創新能力,為下一年在企業階段的綜合實訓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有能力參與企業真實生產,在生產中完成教學行動,助企業創造效益,讓企業接受,受企業歡迎.
1.1.2以“工程實戰”進行企業階段工程能力再培養
第3年學生在企業實訓及做畢業設計,我們對企業階段培養方案進行系統設計,其中含“始業教育、項目實戰、畢業設計”等3個大環節、12個小環節.企業學習階段由企業資深工程師和企業背景教師共同指導.此階段是以“工程實戰、系統培養”為特征進行工程能力再培養,其實戰項目幾乎全部來源于企業的生產實際.企業階段培養重點體現電力生產過程的實際操作與控制、系統工程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以及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企業階段培養是校內培養的高級階段和延伸,計相應的學分.該方案明晰培養內容、步驟和目標,做到針對性強、校內校外不重復,“真刀真槍”進行項目實戰,完成畢業設計.
1.2四元一體,整合三級遞進式工程實訓平臺
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實驗課程內容優化設置,往往依托于實驗室建制及其設備、用房配置.因此,對我院傳統實驗室、實驗中心、工程實踐基地進行科學合理的重構是十分必要的[6].工程訓練平臺重構以再現電力系統真實場景和過程、培養學生系統工程能力為目的,遵循工程能力遞進式增長曲線,設計一批適合教學且源于典型工程項目的實訓模塊,同時考慮教學和企業科研服務有機結合,實現高校學生與企業的無縫對接.我們將校內外已有的優質資源進行科學規劃,對分散的同類資源進行整合,我們構建了“工程基礎、工程專項、工程綜合”三級遞進式工程實踐訓練平臺。真正建設了一個集教學、科研、工程實踐、創新訓練“四元一體”的工程實踐平臺,提升學生認知+探究、實驗+設計、工程實施+創新三類工程能力,體現了能力訓練的漸進性[7].
1.3校企協同,共謀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
1.3.1解析校企合作教育的痛點問題
(1)從電氣專業的特點來看,現代電力系統呈現高電壓、大容量、大系統、智能化等典型特征,其系統結構及運行方式復雜且多變,做實驗設備龐大且價格昂貴,運行、操作環境高危且不可逆,在教學、科研及培訓中要構建完全真實的實驗系統和環境是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只有企業才具備了真實的生產環境.因此我們只能夠與企業進行全過程合作,才能確保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2)工程能力培養的漸近性使學生在企業階段培養時間長達一年,有別于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等,大多數企業害怕影響其正常的生產,難以接受,因此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困難重重.
(3)校內工程教育師資缺乏,校內師資不能長期蹲點在企業帶實習實訓.(4)學校實踐培養經費不足,沒有相關的經費來拓展實踐基地的建設.
1.3.2共謀“產學研訓”有機融合機制
我們通過調研定位企業的重要作用,通過分析企業對校企合作的利益訴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探索了緊密型的“產學研訓”合作機制,吸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產學研訓”互融是生產、學習、科學研究、實習實訓的有機融合,產學研訓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工程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7].
(1)產學結合.在學校建立職工培訓基地,依靠學校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完整的培訓課程體系、經驗豐富的培訓師資隊伍,開展電路及嵌入式系統等方面的理論及專業技能培訓,開展全面的電氣設備檢修及運維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技能培訓,滿足了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在電氣產品開發上的技術要求,為企業的標準化作業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我系的人才培訓基地已成為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重慶匯能達電子有限公司、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同時在企業建立工程教育基地為學生工程實踐提供工程案例和應用環境.企業技術專家受聘碩導、兼職導師,部分解決校內工程教育師資匱乏問題.
(2)研訓并舉.在學校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學校工程化師資隊伍和完備的實驗、測試、科研平臺為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新產品研發.在企業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把我們的技術成果提供給企業進行成果轉化,支持企業技術創新.與公司共建成果轉移孵化基地,教師依托基地進行產品開發與成果轉化,部分學生全程參與.“發電機微機勵磁控制系統”“發電機微機監控系統”等成果廣泛應用于各類發電公司,近3年累計實現產值3000多萬元。
(3)校企協同.實踐教育基地,校企共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實踐教學改革得到一批知名企業的協助與合作,在企業實踐環節實施過程中,我們結合自身優勢和行業背景,分別遴選了重慶三峽水力發電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重慶水輪機廠、重慶匯能達電子有限公司及南岸供電局等5家在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作為校外工程實踐基地,建立了校外工程實踐教育基地群.合作企業共同為基地提供實踐教育資源,為學生1年的企業實訓打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了使我們的人才培養計劃符合市場的需求,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時俱進,校企協同對人才培養體系實施閉環控制,即通過社會調研、人才市場調查以及企業對就業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所涉及的核心課程開發、專業教學實施、實訓基地建設等關鍵環節,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2創新與特色
2.1構建以“基礎強化、項目驅動、工程實戰”為核心的工程化實踐課程體系
傳統實踐課程體系多依附于理論課程,驗證性實驗比重過大,缺乏綜合性和系統性,不利于工程能力的培養,改革為“基礎強化、項目驅動、工程實戰”為核心的工程化實踐課程體系[8].具體措施為:校內1年,整合原有零散的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以“項目驅動、梯度培養”為特征進行工程能力預培養;企業1年,“真刀真槍”進行項目實戰,完成畢業設計,其實戰項目和畢業課題幾乎全部來源于企業的生產實際,此階段是以“工程實戰、系統培養”為特征進行工程能力再培養.
2.2整合以“工程基礎、工程專項、工程綜合和創新”為臺階的遞進式工程實訓平臺
通過對原有實驗中心、實踐基地以及實驗室的整合重構,搭建了“工程基礎、工程專項、工程綜合和創新”三級遞進式工程能力實訓平臺,各平臺相互支撐、有機融合、科學銜接、梯度推進,真正建設了一個集教學、科研、工程實踐、創新訓練“四元一體”的工程實踐平臺.分階段地提升學生認知+探究、實驗+設計、實施+創新3類工程能力,形成科學的工程能力發展曲線,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工程能力.
2.3設計以“始業教育、項目實戰、畢業設計”為主線的系統化企業培養方案
為期1年的企業培養是實踐教學環節中非常關鍵的階段,電氣專業企業階段的培養方案,以“始業教育、項目實戰、畢業設計”為主線,其目的是使學生受到電氣領域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電力系統、電機系統設計、運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具備在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技術管理和知識創新的綜合能力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力[9G10].
2.4確立以“產學結合、研訓并舉、校企協同”為特征的緊密型
校企合作機制實踐是工程的靈魂和根本,產學研結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11G12].產學研訓,多元互融,校企協同,互信共贏.樹立學校服務企業的思想,充分利用學校人才優勢和設備,為企業開展人才培訓、技術攻關和科研成果轉化,使企業受益,促進校企互信和校企長效利益共同體形成,從而解決了工程實訓基地“建立難、針對性差、費用高、不穩固”的工程教育瓶頸,具有小投入、大產出效應.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校企全程共建,并協同對人才培養體系實施閉環控制.
3應用推廣效果
3.1促進學生工程教育環境條件的不斷改善
以工程化、系統化理念整合、構建實驗中心、實踐基地,共計投資2000萬元,擁有重慶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與重慶市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市級人才實踐培養平臺.2015年,電氣專業被授予重慶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同年獲批重慶市能源互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校外建有7個定點實習實踐基地,具備了良好的工程教育平臺,有利于我們順利開展工程教育.
3.2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自實施該培養體系后,我系畢業生就業率均超97%,就業質量逐年提高,每年約20%~40%學生被國家電網錄用(見圖2).通過對近幾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學生因在校期間接受了全面系統的工程實踐訓練,受到社會普遍好評.近幾年學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篇,專利授權7項,獲得各類科技競賽獎勵53項,近2年承擔各類科技項目41項。
3.3師資隊伍工程化素質不斷增強
通過企業全程參與學生培養過程和密切的產學研合作,我系師資隊伍工程化素質不斷增強.本專業除引進具有工程背景的專職教師外,積極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聘請企業的專家、工程師擔任兼職教師,全程參與學生培養,同時和企業密切開展產學研合作,把我們的技術成果提供給企業進行成果轉化,支持企業技術創新.例如電氣工程系與重慶匯能達電子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機勵磁控制系統、微機調速控制器、一體化綜合控制屏、微機監控系統已在重慶三峽水力電力集團、江津富源發電公司、綦江發電公司等企業得到應用,年產值超千萬,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自主研制的電力測功機已產業化,廣泛用在長安、力帆等企業的汽車零部件試驗臺上,申請專利3項,實現產值3000多萬元.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輸電線路桿塔絕緣子閃絡監測裝置”已在重慶電力公司長壽供電局和三峽水力電力集團公司輸電線路投入運行,實現了對線路特定桿塔上絕緣子閃絡的實時在線監測,有效提高線路故障巡視效率,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通過產學研合作研制的配電網可視化實時狀態監控系統,在三峽水力電力集團供電公司投入運行,大大提高了配電網運行的管理效率.這種“雙向參與、資源共享”不僅使本專業方向的師資隊伍工程化素質不斷增強,也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條件,將科研成果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實現了“校企合作、產學雙贏”.近4年成果完成人承擔了相關教改項目10余項,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0余篇,獲得各類教學成果獎15項.
4結語
我校電氣專業近幾年通過專業綜合改革,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畢業生,騰訊、華龍網等主流媒體網站曾針對本專業作了“這個專業很牛”的專題報道,指出“重慶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不論是課程設置還是設施設備,都與企業進行了緊密結合,所以學生才能夠得到企業的好評”,并詳細報道了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的代表性情況,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也引起了一些教研機構和相關會議的關注,吸引了一些院校來校調研交流.我院應邀在2011教育與教育技術國際學術會議、2012高校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研討會上作經驗交流,還先后與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華大學等高校就學生工程能力培養進行了面對面經驗交流.我院工程實踐基地每年接待10多所國內高校參觀訪問,如重慶科技學院、重慶文理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等到我校觀摩電氣實訓平臺建設,并建設了類似實訓系統.特別一提的是我院工程化、系統化電氣實訓平臺集教學、科研于一體,對大型企業建設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借鑒作用,吸引企業來校調研交流,如國網重慶電科院、重慶新世紀電氣有限公司、重慶水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等來參觀交流.我院的改革模式和建設成果得到兄弟院校和相關企業的高度認同,成為“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范例,改革成果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楊奕,劉偉,賀曉蓉.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電氣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3):16G19,31.
[2]楊靖.我國工程教育質量狀況到底怎樣[N].科技日報,2014G11G27(007).
[3]李山,賀曉蓉,郭燕.以“大基礎、大工程”創新電氣信息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高教論壇,2011(7):12G14,54.
[4]楊奕,徐鵬,彭小峰.電子設計競賽與實踐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4):172G175.
[5]蔣東榮,賀曉蓉,李山.電氣工程專業綜合實踐基地建設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3):155G156,158.
[6]張玉洲,魯璇班.論高校工程實訓中心文化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4):136G138.
[7]翟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1(4):106G108,111.
[8]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進展評析(2010—2012)(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3G24,35.
[9]張鐵楠,劉鐵武.基于“卓越計劃”的計算機專業企業培養方案的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2G115.
[10]劉偉,賀曉蓉,賀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6):58G59,63.
[11]傅越千,樓建明.電類應用型卓越工程師培養途徑的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0(4):67G71.
[12]教育部啟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0(7):4G5.
關鍵詞:繼電保護;課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1-0033-02
電力系統、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斷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新的要求。現代電力系統是高度數字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的超大區域網絡結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是對其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的一門技術[1]。21世紀繼電保護的未來發展趨勢是計算機化;網絡化;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一體化;智能化[2]。以新疆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為例,在現有教學模式基礎上,本文探討繼電保護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方法,為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為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保證。
一、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課程的特點
我校“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課程理論教學36
學時,網絡教學6學時,總計42學時,作為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及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的專業必修課,設置在大四上學期初;“微機繼電保護”課程共26學時,均為課堂理論教學學時,作為專業選修課安排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結束后的大四上學期末開設,目的是順應現代電力系統高度數字化的趨勢,讓學生了解現代數字式繼電保護硬軟件的知識,內容涉及到原理、保護算法、硬軟件設計方法等;“繼電保護課程設計”為期一周,與“微機繼電保護”同時安排在大四上學期期末,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分析與解決電力系統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
二、繼電保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為適應現代數字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的新發展,目前我校繼電保護的教學內容已加入“微機繼電保護”,作為少學時內容與“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共同設置在大四上學期,同時開設的其它幾門專業課使得學生大四上學期課程較為集中,學習任務量較大。此時學生即將面臨畢業設計開題、復習考研或找工作,第一學期過高的學習任務和課程的相對集中對其學習效果有一定影響;在課程教學上,基本停留在傳統模式:即利用板書或者多媒體課件形式,將繼電保護原理及其實現方法按照教材的章節和順序進行課堂講授,這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重理論,輕實踐,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對教師而言,繼電保護原理單純靠板書或多媒體課件較難講透;對學生而言,繼電保護內容比較抽象且實踐性強,知識描述更需要形象化演示去理解,配合學生自主實踐學習才會有好的效果。比如,“零序過電流保護原則上是按照躲開在下級線路出口處相間短路時出現的最大不平衡電流來整定”,若單純由教師口頭講授原理,學生難以理解; “微機繼電保護”課程主要分析現代數字式繼電保護軟硬件相關知識,內容涉及原理、保護算法、硬軟件設計方法等。若單純講解微機繼電保護算法,使學生難以消化,從而會削弱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理念不夠強,教學內容需要優化
繼電保護課程組與“單片機技術”、“數字信號處
理”、“電力系統自動化”、“高低壓電氣設備”等課程有很多聯系,但教學上往往孤立、脫節,缺乏全局梳理,使學生對繼電保護完整系統缺乏全面認識。課堂上,教師若能將繼電保護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以實例聯系相關課程內容,緊跟行業發展前沿并且結合實踐,教學效果會更好;此外,目前繼電保護教科書內容繁多,與其他專業課程也有所重復,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優化。
(三) 學生自主選擇力不強
學生對繼電保護內容的興趣點各有不同,部分學生未來并不從事繼電保護工作,或考研方向與此關系不大。目前情況是,繼電保護課程組教學課時相對較多,內容較為寬泛,對于上述內容部分學生顯得索然無味,學生根據自己情況自主選擇的能力不夠強。為此,以學生為本,可以在課程形式上稍做一些調整。
三、教學模式的探索及實踐
針對繼電保護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探討了幾種改進模式和方法,且部分已開始具體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優化專業培養計劃
將原本設置在大四上學期分開教學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和“微機繼電保護”兩門課整合為一門,設置在大三下學期。“繼電保護課程設計”可設置在大四上半學期。這樣設置有兩方面考慮:內容上,減少學生學習任務量,突出重點,使教學有針對性。比如,可縮減“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教材中電磁型繼電器、斷路器等與“高低壓電氣設備”教材有所重復的內容,減少或者刪除“微機繼電保護”教材中與“微機原理與應用”、“單片機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等相關課程的重復內容;時間上,我校電氣專業學生于大三至大四暑假期間設置了為期5周的發電廠生產實習,實習前對繼電保護內容的理論學習,為生產實習期間學生對繼電保護裝置、電力系統設備等內容建立感性認識打下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
(二)改進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
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以傳統教學手段為輔,以現代化網絡媒體、實驗教學等方式為主。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其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建立學生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整體概念,使學科前沿知識與教材內容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1.網絡課程建設。利用學校現有網絡平臺,上傳電子教案、視頻,演示動畫等資源,并建立一套自測系統,使學生可以主動借助網絡課程平臺觀看和使用這些資源。教案、課件既可以作為學生的預習資源以及彌補疏漏的課后復習資料,也可以作為教師選擇的教學資源庫;視頻資源以聲、像集合的形式使學生直觀了解繼電保護的動作過程及原理;具有交互性的演示動畫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比如,利用FLASH將繼電保護動作過程制作成SWF動畫,或用Visual C++開發保護動作演示模塊[4];自測系統可以使學生在正式考試前自我檢測,彌補疏漏的知識點。利用網絡交互平臺有助于增強課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并展開網上討論,以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網絡資源的建設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或利用專業軟件開發演示模塊,并及時更新資源。目前,我校網絡課程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果。
2.實驗平臺建設。微機保護已成為當前繼電保護的主要形式。華北電力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先后自主開發了微機型線路保護教學仿真實驗裝置。實驗平臺建設思路為面向實踐平臺的建設,使學生能夠對本專業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鏈[5]。我校可采用引進設備或者利用現有教師隊伍和資源對微機繼電保護實驗設備進行開發。目前,我校基于TMS320F28335+PC機的繼電保護教學實驗平臺的研制正在進行。
實驗平臺可作為本專業教學科研平臺,不僅方便用于學生實驗、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也可以作為教師的科研平臺。該平臺能夠使學生直觀了解微機繼電保護硬件結構,并且通過配置不同的軟件模塊實現不同原理、不同對象的繼電保護功能;開設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選做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實驗、設計能力,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揮創新能力。
3.課程設計內容優化,加強畢業論文設計。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6],在傳統設計內容基礎上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平臺,先進行整定計算,后在平臺上模擬故障時繼電保護動作;建立以任務驅動,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框架。根據繼電保護原理建立主題,比如,電流保護、距離保護、縱差保護等;也可以根據繼電保護對象形成“主題”,比如,電力變壓器保護、輸電線路保護等。
課程設計可以在大三下學期上課期間布置下去,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并結合大三暑假為期五周的“發電廠生產實習”,使課程設計更具針對性、實踐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通過畢業論文的設計強化為工作打下基礎。
4.完善評價體系。適應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進傳統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繼電保護理論課成績應綜合考勤、課堂表現、小組討論、平時作業、網絡自測、綜合實驗等教學環節進行考評。將平時成績比例增大,有利于激發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課程設計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公開答辯及嚴格書面考核;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標準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為目的,綜合文獻綜述、論文質量、創新能力、實驗態度等因素進行考評。
本文以新疆農業大學電氣工程專業、農業電氣化專業為例,對繼電保護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重點激發學生平時學習的主動性,使其能夠掌握必要的工程技術、測試方法以及先進設備的研究方法。若能將每個環節都做好做實,師生就能在一整套良好有序的教學體系中受益,從而培養出適應智能電網時代、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何瑞文,陳少華.現代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3).
[2]付喬.繼電保護發展現狀綜述[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2).
[3]李文武,袁兆強.繼電保護課程組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0,(12).
[4]曾煜曉.繼電保護教學培訓輔助軟件系統的開發與設計[D].濟南:山東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