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6 10:56: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際交往技能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校 理工科 實習指導課
眾所周知,大學生進企業實習是大學生今后走向就業崗位的關鍵。企業接受大學實習生不僅可以借此擴大自己在學生群體中的知名度,還可以提前發現人才、儲備人才,減少外出招聘時所投入的人力、精力和財力。因此,對于高校和企業來說,大學生進企業實習是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然而,在大學生實習的過程中發現,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總是存在一些誤解和矛盾。為了更好地貫徹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實習整體素養和實踐能力,本文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根據理工科類專業的特點,介紹了高等院校開設實習指導課程的建議和具體的實施方案。
一、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能讓大學生在實習前提高自身素質以及了解企業文化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程選取方面,高校應特別注重課程的實效性和學生的需求性。
(一)專業知識技能培訓
專業知識技能培訓不僅涉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容除了本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之外,重點在于講授本專業在實踐中的應用。教師可以演示企業中都是如何操作的,并可根據近兩年來本專業在企業實習中的內容為例,具體介紹該企業對本專業的基礎知識的需求和要求,并向學生講述本專業在實習過程中應用到的專業技能,從而強化學生在技能方面的應用。
(二)禮儀培訓
禮儀培訓課程的開設目的是為了能讓大學生體現自身的素質。一個完整的禮儀培訓不僅能讓大學生在進社會前提高素質修養,而且有利于社會對大學生的良好評價。一個大學生在企業中實習,素質的體現直接影響到企業對學生甚至學校的看法,作為實習生應具備適當的禮儀,這不僅體現學校對學生的素質培養,也提高了學生在企業受歡迎的程度。
(三)人際交往能力培訓
人際交往能力培訓課程類似于禮儀培訓,大學生進入社會必定會在各種社會環境中工作,一個優秀的大學生,必應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這在大學生今后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實習過程中也是一樣。因此,在人際交往培訓課程中,教師主要培養學生如何在企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今后的就業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實習要求教育,增進學生對企業的了解
大學生進企業實習,更多的是想通過實習增強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在大學生實習前應該對用人單位的用人宗旨以及用人單位的一些企業文化做一些詳細的介紹,加強學生對實習崗位的理解,增強學生在實習崗位中的責任意識。
(一)企業家講座(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企業對實習生的要求和建議,現場互動等)
這部分的課程主要是邀請與高校合作的企業家以講座的形式開展,內容可以是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企業對實習生的要求和建議等與學生實習直接相關的內容。因為內容與學生密切相關,也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學生必定會對該課程感興趣。而且通過與企業家的交流,增加學生對企業的了解,也會在實習之前做好自身方面的思想準備,盡量滿足企業對實習生的要求,降低學生對實習的過高期望,從現實的角度去考慮實習的過程,從而等學生真正進企業實習之后便可從容應對,并能真正的在實習中有所收獲。
(二)實習實例分析課(根據以往經驗,分析優秀實習生和一般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問題處理)
為了加強學生的自我實現價值,高校可以開展實習實例分析課。開設實習實例分析必定會吸引學生們的求知欲。實習實例分析課,更多的是注重介紹發生在學生周圍的典型的優秀實習生案例,增加學生聽課的興趣。并且通過分析課的引導,有效的加強了學生在今后實習過程中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克服困難的堅韌性,緩解對企業的不滿情緒,提高企業對實習生的認可,實現雙方共贏。
總之,通過實習指導課的開展,學生不僅能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而且能在實習前提升自身禮儀、人際交往能力,了解企業用人的要求,做好實習問題的處理,從而能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得更加的出色,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提高了高校培養人才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徐進, 張丹煜. 論高校做好企業需求人才的培養[J].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 , 2004(04).
[2]宋琪, 金青梅.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探索[J].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08(04).
[3]李玲. 高職校企合作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文教資料 , 2006(07) .
[4]賈順蓮, 周兆銀, 楊華盛. 改革實習教學 促進人才培養[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5(05).
人際智能是多元智能中的一種。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他認為,人的智力應該是一個量度他的解題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標。根據這個定義,他在《心智的架構》(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這本書里提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個范疇(后來增加至八個):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
人際智能指察覺及分辨自己及他人情緒、感受、企圖、目的等能力,其中包括能掌握與人溝通時的面部表情、聲線、身體語言等并做出恰當反應的能力,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傳達、交流和交往。人際智能可以使其了解別人,與別人溝通,注意他們在情緒、氣質、動機和技能方面的差異。它包括建立與維持關系的能力,能在團體中扮演各種角色,如團體成員或領導者等。
二、教學活動展示
“農民工進城務工”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的問題研究。
活動過程如下:全班分為三個小組,每組扮演一類角色,分別是農民工、市民、政府官員。第一周為準備時間,布置任務,學生自行查找資料。第二周正式開始。首先各組展示搜集的資料,對“農民工進城務工”問題闡述各自觀點,每組7~8分鐘;然后,針對自己組和其它組的發言自由討論5分鐘;之后每組派一位代表發言,對剛才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最后由教師作總結。
扮演農民工角色的第一組發言:首先,外出打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土地被征用或征收,住在城郊,因為城市擴展,郊區被城市化,原有土地被征用,使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進城務工自然成為其維持生活、供孩子上學的必然選擇。其次,對于進城務工的農民,大多數沒有技術或知識,很難找到很好且固定的工作,所以大量涌入城市當建筑工人、從事服務業和其它出賣勞動力的工作,工資極低,而且很可能會被老板拖欠,干了一年活還拿不到錢,因為很多人開始干活時并沒有與老板簽訂勞動合同,在討欠薪的時候往往吃虧。另外,絕大多數農民工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生病以后很少人會選擇去醫院,絕大多數人是自己隨便買點藥吃或硬扛,使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
扮演市民的第二組發言:農民工進城務工給城市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他們承擔了大部分的臟活累活,像建筑工、清潔工、家政服務人員等,農民工的辛勞為城市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由于很多農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一般不注重形象與衛生,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甚至隨地大小便, 這也給城市抹上了不和諧的一筆。
扮演政府官員的第三組發言:農業部副部長韓長賦說過,農民工進城務工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城鎮化的必然過程;農民進城務工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城市第三產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客觀需要;農民進城打工可以獲得現金收入,直接支持農業建設和農民生活的改善。農民工進城務工雖然好處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方面用人單位提供了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卻是農民工找不到活干,出現了“用工荒”。還有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薄弱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進城就業能力。雖然近幾年很多部門都在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但培訓內容針對性、實效性不強,主觀性培訓較多,技能性培訓較少;培訓師資和培訓教材不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
各組闡述之后自由討論:學生討論熱烈,并推選出本組的發言人。政府一組首先發言:在聽了農民工發言之后,發現政府做的還不夠多,以后政府將從各部門抽調人員,專門成立一個機構解決農民工的問題。農民工有事,可以第一時間去咨詢辦理,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來。另外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宣傳效率,讓農民工也能明白其簡易程序,懂得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農民工進行職前培訓,要實實在在進行技術培訓,使其擁有一技之長。市民一組緊接著發言:我們大部分只顧享受農民工為城市帶來的好處,當看到他們不文明的行為時就心生厭惡,這種想法不對,應多體諒他們,干臟活累活,衣服很難保持整潔。聽到這里,農民工一組趕緊表態:有時候確實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和行為,以后會努力改正,讓自己不但成為城市的建設者,更要成為城市的合格一員!
教師最后總結:相信大家都從這一次的角色扮演中受益匪淺。這次活動中很多同學利用周末時間走訪城市周邊的農民或是自己在外打工的親戚,搜集資料和分析研討,既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又通過這次角色扮演活動使大家能夠站在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看問題,學會站在對方立場上理解別人。
三、實施活動小結
挖掘地理教材的人際智能素材。地理教材內容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有關人際交流的素材,如八年級上冊“長江的開發”一節中,有一活動題即是給出農民、政府官員和學者的觀點,請學生分析怎樣才能克服這些影響長江通航的障礙因素,更好的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功能”。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和挖掘,努力使地理學習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創設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匯報評價是教學的重要方式,經常采用合作、討論等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智能。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和諧平等、歡快輕松的課堂氛圍,在師生和諧平等的氛圍里,學生才能身心放松,思維活躍,敢想敢說,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工作繁忙之余,感謝醫院領導給了我這次培訓的機會。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明白了護士這一職業艱巨的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更應時刻牢記醫院的發展宗旨,以最專業的職業道德服務廣大人民群眾,“一切以病人診療、康復為中心;對孩子負責,讓媽媽放心”的思想為核心。
“技術是硬道理,專業的技術才是發展的根本。”只有不斷地從工作中學習,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才能更有效地與病人及其家屬進行高效的溝通,從而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最準確的病情及信息,讓病人早日康復。所以,專業的技能培訓是服務的前提基礎。
想要把自己最專業的職業技能發揮的淋淋盡致。我們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心態。“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讓病人在這和諧的氣氛里感受到我們最專業、最敬業的一面!
調查目的:通過這次調查,及時掌握大學生技能培訓需求狀況,以指導大學生有的放矢結合社會需求提高自己,為將來畢業后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做好準備。
調查地點:學院宿舍.學院自習室.圖書館
調查對象:不同年級在校男女大學生
調查方法:實地訪問調查.隨機問卷調查.最后記錄匯總并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
調查過程:在學院宿舍,自習室以及圖書館隨機尋找符合調查條件的男女大學生,通過簡單的交流了解他們最為迫切希望提升的技能,然后邀請他們認真填寫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見附錄),最后將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得出最終調研報告,并找出相關的問題。
結果討論:①實際動手操作技能成為大學生最為迫切提升的一項技能。在我調查的100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中,有平均大約76%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技能太差,而這一比例又以理工學院的最為明顯,達到91%。實際動手操作技能所占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反映出當代我國大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那就是只重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忽視了這種知識與實踐實際的聯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國高校教育致命的一個弱點:學校培養出的大部分是一個一個“抽象的理論家”,那些“具體的實踐家”少之又少。大學生亟待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在高校通識教育中引入禮儀課程是極其重要且有必要的。這一必要性還體現在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構建上,主要表現為:第一,禮儀課程完善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建設。作為學生今后就業過程中必然遵守的基本道德,職業道德的培養目的在于規范學生的言行,提升學生的品德意識和職業責任。第二,禮儀課程體現了高校通識教育中的文化特色。通識教育的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形成濃郁的校園文化特色,而禮儀課程的講授正是在于精神文化建設的開展。第三,禮儀課程喚醒了學生的人際交往意識。高校的教學節奏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學生自由散漫的個性,而禮儀課程的開展致力于學生人際關系的完善,促進了學生社會交往意識與能力的形成。
二、禮儀課程引入通識教育的實施策略
高校通識教育中禮儀課程的引入目的在于向學生灌輸基本的日常禮儀規范,在完善學生社會交往水平的同時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依賴于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這就決定了將禮儀課程引入通識教育有著其不可忽視的必然性與可行性。課程實施過程中,關于學生禮儀素養的提升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經過反復推敲和操練進而得到優化,從行為習慣中提升自我禮儀素養和與人交往能力。筆者認為,將禮儀課程引入通識教育的實施策略可從如下幾方面得以體現:
1、正式在高校通識教育當中落實
禮儀課程的實施將公關禮儀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納入高校通識教育的范疇,范圍涉及全體專業學生,使其成為學生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徑。禮儀課程引入通識教育,是對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一種訓練和提升過程,這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極為有利。從自我教育的角度來看,禮儀課程的實施對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道路建設也大有裨益。
2、重視公關禮儀課程當中實訓課程的開展
單純理論知識的灌輸顯然不足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禮儀素養,必要的實訓課程講授才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氛圍中提升對禮儀教學的整體感知。在實際訓練和禮儀實踐過程中,禮儀教育的開展可以結合有效的課內外教學實踐活動,積極聯系穩定的禮儀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崗位實踐過程中提升自我公關禮儀素養。這在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同時也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3、體現禮儀課程教學的專業化和規范化
禮儀課程教學師資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也是體現規范化通識教育的重要路徑之一。禮儀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僅是對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考查,更是建立在教學心理之上的一種道德體現。其中,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這對師資隊伍建設的穩定性極為有利。此外,一些必要的教學實踐活動也是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有效路徑。
4、將禮儀課程教育與學生今后的職業教育相結合
禮儀課程的講授與學生今后的職業教育有著必然聯系,這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應有所體現。職業性禮儀教育引入通識教育的課程講授,能夠根據不同的職業特點進行職業禮儀的有效灌輸,這不僅是對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提升,更是學生職業化能力的一種培養過程。
三、結語
[關鍵詞] 個性 氣質 性格 情商
一、引言
在企業的營銷工作中,營銷人員的服務質量,不僅反映個人的思想和業務素質,而且綜合反映了企業的服務、管理水平。 雖然企業非常重視營銷人員的素質要求和培養,重視營銷人員的選拔和培訓,如在人員選拔時進行人格測試和技能測試,在職業培訓時進行職業道德的修養、專業知識的培訓和推銷技巧的訓練,但營銷人員不能洞察顧客的意圖而失去商機、接待顧客時出言不遜引起顧客對企業的不滿和抱怨、在與顧客發生沖突時失去自控而使沖突升級等事件還是經常發生,這些不但影響企業業績,而且造成企業形象受損。究其原因,在于營銷人員情商缺失使然。本文嘗試從個性差異角度談營銷人員的情商培養,為提高營銷人員的營銷水平提供參考。
二、個性差異
1.個性的概念與組成
個性是指一個人整個的心理面貌,是經常出現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性和非傾向性特征的總和。
個性結構包括心里過程傾向性(興趣、愛好、態度、需要、動機、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和個性心理特征(氣質、性格、能力),個性結構的這些成分或要素又因人、時間、地點、環境的不同而互相排列組合,結果就產生了在個性特征上千差萬別的人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環境中的個性特征的變化
2.氣質、性格與能力
個性差異主要表現為氣質、性格與能力的差異而在活動中氣質、性格和能力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在同一活動中表現各自的特征。
(1)氣質與氣質差異
氣質”一詞源于拉丁語temperamet―num,原意是比例、關系的意思。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氣質是指個體心理活動的典型的、穩定的動力特征。這些動力特征主要表現在心理過程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及指向性上。氣質類型主要有:
①膽汁質:這種氣質的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興奮型。他們的情緒興奮性高,抑制能力差,反應速度快,但不靈活。直率熱情,精力旺盛,脾氣暴躁,容易沖動,心境變化劇烈。
②多血質:這種氣質的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活潑型,他們的情緒興奮性高,外部表露明顯,反應速度快而靈活,活潑好動,動作敏捷,喜歡交往,樂觀開朗,興趣廣泛而不持久,注意力易轉移,情感豐富但不夠深刻穩定。
③粘液質:這種氣質的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安靜型。他們的情緒興奮性低,外部表現少,反應速度慢,一般表現為沉靜安詳,少言寡語,動作遲緩,善于克制忍耐,情緒不外露,做事踏實,慎重細致但不靈活,易固執己見。
④抑郁質:這種氣質的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抑制型。他們的情緒興奮性低,反應速度慢而不靈活,具有刻板性,敏感細膩,脆弱多疑,孤僻寡歡。對事物的反應較強,情感體驗深刻,但很少外露。
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四種類型是氣質的典型類型。在現實當中,大多數人的氣質介于四種類型的中間狀態,或以一種氣質為主,兼有多種氣質的特點,即屬于混合型氣質。
(2)性格與性格差異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
人的性格是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于先天生理素質如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神經系統的暫時神經聯系、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比例等各不相同,后天所處的社會環境及教育條件千差萬別,因此,人們的性格存在著明顯差異。按照何種心理機能占優勢性格分為:
①理智型,善于思考問題,三四而后行;
②情緒型,情緒易波動,并左右行動;
③意志型,明確目的,自覺支配行動;
④中間型,沒有某種心理機能占優勢,而以某兩種心理機能相結合為主。
(3)能力與能力差異
能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就是能力。人與人之間在能力上存在著個別差異。正是這些差異,決定了人們的行為活動具有不同的效率和效果。能力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能力水平的差異。水平差異表現在同種能力的水平高低上,能力水平的高低又集中體現在人的智商水平的差異上。根據智商分數的測試,超過130分的屬于特優智能,即所謂“天才”;低于70分的則屬于弱智。
②能力類型的差異。類型的差異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具有不同的優勢能力。人的智力差異還表現在知覺、表象、記憶、想象、思維的類型和品質等方面。
③特殊能力的個別差異。科學實驗和日常生活表明,人的特殊能力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有的人較多地顯露出音樂、美術、舞蹈,雕刻等藝術型的才能,有的則表露出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思維型的天資,有的則善于技術操作,有的則表現出象社交、組織管理,教育等社會活動型才能。
④能力表現時間的差異。人的能力不僅在水平和類型上存在差異,而且在表現時間的早晚上也有明顯不同:例如,有的人天生早慧,有的人則大器晚成。
三、情商智力與營銷人員的情商要求
1.情商的一般概述
所謂情商,是這樣一種衡量個體情緒智力高低的指標:它能夠表現個體控制自己情緒,以及揣摩、察覺和駕馭別人情緒的能力,以及面對壓抑情景的挫折承受能力與應變能力。情商是情緒智力的商數,但目前尚缺乏有說服力的測量方法將情緒智力化為一個定量化的商數。
情商對于個體的行為十分重要,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在我們身邊的成功者,往往具備了一些共同的特質:自信,主動,情緒穩定,能控制自己,喜歡同他人交流。這就是成功人士事業的支點――情商。情商具有后天習得性,它受先天生理因素影響較少,更多的是受后天社會因素影響。現代管理科學和人才科學研究表明,人類成功最重要的指數是人的情緒商數――情商。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情商理論的創始人丹尼爾?戈爾曼說:“孩子的未來20%取決于智商,80%取決于情商”。
2.營銷人員的情商要求
對營銷人員的情商素質要求包括以下內容:(1)自知能力,即自我認知能力。包括了解自己優缺點的能力,了解自身真實感受的能力。(2)自控能力,即自我控制能力。 包括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的能力;對沖動的和憤怒的控制力;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能力;能在挫折和失敗時保持鎮靜、信心和希望的勇氣,懂得在與顧客發生沖突時保持克制,并化解沖突,掌握恰當情緒發泄和解壓的方法。(3)自勵能力,即自我激勵的能力。要求對銷售工作始終保持高度熱忱;不斷明確目標;情緒專注于顧客滿足。(4)知人能力,即認識他人的能力。有能“感受顧客的感受”的能力,能“設身處地的為顧客著想”。(5)人際交往能力,即與人交往的能力。人際交往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能否爭取顧客的成交與這項能力有關。
四、個性差異與情商培養
1.針對營銷人員的氣質特點進行情商培養
(1)氣質與情商的相互作用。氣質屬于人格因素,具有先天性;情商屬于能力范疇,具有后天習得性。氣質與情商是兩種不同的個體心理特征。但氣質與情商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情商包含氣質成分,氣質對情商產生影響,情商反過來促進氣質的變化 。
(2)不同氣質特質營銷人員的情商培養。從氣質類型上分析,各種氣質類型既有積極方面,也存在消極方面,因此氣質類型無所謂好壞。從實際中看,商店里受到顧客表揚最多,受到顧客歡迎的是溫順型和冷靜型營業員。受顧客批評較多的是急躁型營業員,既有批評也有表揚的營業員以活潑型為多,沉默型營業員則成為顧客遺忘的角落,意見簿上很少得褒貶。因而企業應該根據營銷人員的不同氣質特點,區別對待,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進行情商培養,提高他們的情商水平。如: 急躁型營銷人員,優點是有朝氣,動作敏捷,善于隨機應變,但缺點是缺乏穩定性,容易與顧客發生沖突,因此情商培養方向是情緒的穩定性和自控能力,情商培養方法是減輕憂慮、保持平常心和凍結情緒;活潑型的營銷人員,優點是容易與顧客接近,互相溝通快,動作干脆利索,服務面廣容易促成顧客購買,但缺點是缺乏耐心和專一精神,所以情商培養的方向是忍耐力和受挫力,情商培養的方法是自我激勵;溫順型優點是熱情而不沖動、情緒穩定.能順從顧客意見,滿足顧客挑選商品的要求,但缺點是動作遲緩,不夠膽大潑辣,情商培養的方向是迅速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情商培養的方法是技能訓練和應急訓練;冷靜型的營銷人員,優點是接待顧客沉著冷靜,注意力穩定,介紹商品客觀,服務細致,但缺點是缺乏熱情,情商培養的方向是自知能力和知人能力,情商培養的方法是調節感官、了解感覺和認識目標;沉默型的營銷人員,優點是工作情緒穩定如一,工作認真埋頭苦干,但缺點是缺乏溝通,情商培養的方法是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情商培養的方法是社會技能培訓
2.塑造良好的性格提高營銷人員的情商水平
性格是帶有一定社會傾向性的個性品質,性格雖然并非是個性的全部,但它卻是表現一個人的社會性及基本精神面貌的主要標志,因此,性格具有社會評價意義,在個性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塑造良好的性格有助于提高營銷人員的情商水平。
(1)性格與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情商智力的一個內容,是影響營銷人員績效的重要因素。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表明: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諒解、支持、友誼、團結、誠實、謙虛、熱情等是使人際關系和諧和易于得到別人支持的重要心理品質;相反,對人冷淡、刻薄,嫉妒、高傲,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出現扯皮、拆臺、惹人厭惡的局面。
(2)性格與自勵能力。所謂自我激勵,就是通過激發人的行為動機的心理,使人處于一種興奮狀態。這種狀態不僅能夠使營銷人員充滿激情地面對工作、迎接挑戰,而且可以讓營銷人員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來,因為成功總是屬于不懈努力和不斷自我激勵的人。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信、不卑不亢、主動、獨立主見、沉著鎮定、果斷勇敢、有恒心、堅忍不拔等能使人在情緒低潮時和挫折失敗時不斷地自我激勵,幫助營銷人員迅速地擺脫困境,爭取主動權,甚至反敗為勝;相反,自卑、高傲自負、被動、優柔寡斷、驚惶失措、缺乏恒心、半途而廢等不良性格品性容易使人在信心不足時和自卑失落時一蹶不振,最后招致失敗。
(3)性格與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即自我控制能力。包括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的能力;對沖動的和憤怒的控制力;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能力;能在挫折和失敗時保持鎮靜、信心和希望的勇氣,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人適度地發脾氣,有延遲滿足的克制力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主動、自制、自信、沉著冷靜、振奮愉快等能增強營銷人員自控能力,靈活應變,取得成功;相反,被動、沖動、不自信、抑郁沉悶會喪失理智,導致失控局面。
(4)性格與知人能力。知人能力,即認識他人的能力。有能“感受別人的感受”的能力,能“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善交際、主持正義、正直誠實、有同情心等良好性格品質有助于營銷人員提高知人能力,善解人意有助于獲得他人的支持,而孤僻、阿諛奉承、虛偽狡詐、冷酷無情的營銷人員是很難獲得客戶的好感和支持的。
參考文獻:
[1]胡君辰 楊永康:組織行為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40~146
[2]許 慧 邰 苧 荊林波:情商教學是當代大學生情商教育的關鍵[J].梧州學院學報,2007,(2):105~108
[3]吳維庫:情商與影響力[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1~12
農民進城后,在融入城鎮生活同時,自身的一些優良行為不必舍棄,要將勤勞苦干、吃苦耐勞、真誠厚道、善良本份、純樸實在,節儉樸素、精打細算、鄰里互望等優良特質帶入城鎮發揚光大,發酵城鎮的文明進程。在農民進城后,改變的不僅是以院落、村落為生活單元的居住方式,還意味著更多的轉換,必須真誠面對,應當深度融入城鎮的方方面面,適應城鎮生活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一是自身素質要融入。融入城市先要提高自身素質。農民轉為市民后首先面臨的是科學文化素質挑戰,只有當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以后,才能帶來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改變,并不斷適應市民化的要求。比如如何說好普通話,如何與陌生的人流,如何找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解決相關問題,如何去人才市場找工作,如何防止應聘過程中被騙,發生勞動糾紛時如何維權,創業時如何選擇創業項目等等都與自身素質有關。
二是思想觀念要融入。城市是個多元社會,是不同思想觀念的交融點。城市又是個開放的系統,市民的觀念更具有彈性和適應性。城市市場經濟發達,各個領域充滿著競爭,適者生存。這些對長期居住農村轉為市民的人來說,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為在城市激烈競爭中求得良好生活條件,進城的農民必須改變傳統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在思想上走向開放,感情上富有理性,方法上靈活多樣,擁有積極的心態和進取精神,才會適應城市生活。
三是行為方式要融入。進城后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要適應轉變:生活的散慢性和無序性轉變為有節奏性和條理性,生產季節觀念轉變為嚴格的工作時間觀念,以血緣、地緣為主的人際交往轉變為以業緣為主的人際交往,面對面直接交往轉變為間接通訊傳媒信息溝通為主,農業生產的固定性轉變為職業角色的易變性,不隨地吐痰,橫穿馬路也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等用城市管理規定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四是生活質量要融入。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是城鎮化建設的最根本目的,農民轉為市民后只是“身”入,最重要的還是要“神”入。打破農民與市民之間的生活差異,讓進城的農民真正享受城市化,現代化帶來的幸福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對進城農民來講具有特殊意義。農民進城后失去土地,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什么都要花錢買。掙錢要有基本技能。生活質量要靠自身努力,不失時機學習謀生技能,踴躍參加相關技能培訓,起碼要掌握普通崗位需要的常用技能,有準備地隨時接受崗位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