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6 10:10: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素養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城市;理學;素養;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序言
城市是人類群居的高級形態,城市文化代表著時代最先進的文化。我國城市化發展迅速,在經濟飛速增長和對外文化交融的沖擊下,城市文化逐漸出現了迷失,實用主義和消費主義占領了城市居民的價值觀,進而導致精神境界和道德思想的滑坡。而更為嚴重的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個性和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在被沖淡和流失,個體在城市中發展感到壓抑和迷茫,情操和思想追求逐漸被磨滅。其中原因除了經濟增長和對外開發帶來的新事物外,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傳承缺失是關鍵。理學素養詮釋了中華民族個性,其倡導的思想能夠引導個體堅守本心,追求崇高,是城市文化發展航線上不可或缺的“舵手”。
二、城市文化的定義及內涵
城市文化的定義可以從文化和特征角度進行解釋,從文化的角度看,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集聚在固定地理區域,基于當地歷史文化積淀,并融合來自八方的文化元素,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包括法規、秩序、藝術、道德觀念等等。而從城市特征角度看,城市文化是有別于其他群居形態如農村、鄉鎮等的獨特生活工作方式、觀念和習慣等的綜合,具有多元化、動態化和復雜化的特征。城市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既具有顯性的載體,又有感官上的體驗和印象。城市文化涵蓋了城市經濟文明、城市政治文明和城市精神文明三大領域,包括商業氣息、政治風氣、文化和教育特色、社會道德和規范、區域特色文化和習俗等等許多方面。城市文化體現在每一個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價值觀和追求上,并能夠被普遍感受到的具有本城市特色的觀念和看法。城市文化是否具有鮮明特色以及感染力,體現在對外來人口的轉變程度上,如果一個城市的文化能夠讓外來者朝著更加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并對城市產生依賴和感情,那么這樣的城市文化就是值得發揚的文化。
三、理學素養的定義
理學是我國封建社會系統化的哲學思想體系,貫穿多個朝代,并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也是中華民族個性和文化特征有別于世界任何一個民族和文明的重要原因。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對天地本源的探索、對人自身心性的拷問,以及對認識過程和方法的探討。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流派中,理學研究的側重點有所差異,并且具有較強的政治色彩,主要應用于社會意識形態的把控和引導。但理學在對、涵養、知性、氣和理、心性、道心、天命、天理、人欲等方面的探索,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璀璨的精神瑰寶。
理學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弘揚積極入世和關懷現實的傳統儒學,并將其發展成為融合政治理念、哲學和倫理道德于一體的思想體系。理學倡導發揮主觀意志的力量,自我審視和克制、以情統理、自強奮斗,并強調個體應承當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理學凸顯了人性的莊重,推崇品格和氣節,對塑造中華民族個性起到了關鍵作用。理學素養就是指個體和群體具備理學所倡導的這些精神要以,以此來指導對自身的審視和反省,對外界的認知和評價,對精神和物質的追求,以及對人生價值的定義和落實。城市文化發展必須不斷吸取時展創造的優秀精神文明成果,同時也要抵擋時代洪流對民族文化傳承的侵害。因此,城市文化發展必須融入理學素養的發揚和塑造。
四、城市文化中理學素養的重要性
首先,理學素養是城市文化民族個性的根基。無論群居形態如何發展,科技和經濟如何日新月異,或者是外來文明的沖擊,我國的城市始終必須是中華民族的城市,城市中的居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品德追求必須具有中華民族的個性,而這種個性就體現在理學素養上。在現在科技和經濟活動的影響下,城市中居民對于客觀事物的看法、對價值和精神的追求會收到沖擊,只有依靠理學素養的指引,才能保持心性和品格的純凈和崇高。
其次,理學素養是道德規范和社會秩序的重要保障。理學素養通過影響個體的性情、觀念和追求,進而對個體自我發展、待人接物等方面產生影響。當城市文化建設和發展中積極倡導和營造理學素養的風尚,進而形成普遍遵從的到的準則和行為規范,體現在城市文化活動和各種社會規章秩序、以及城市公共服務中。
最后,理學素養是我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城市的競爭力不僅在于經濟影響力和政治地位,更體現在文化的感染力和傳播力。我國城市在世界城市之林中競爭,必須建立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特征的城市文化,這是任何經濟和政治力量都無法取代和撼動的。從目前我國城市發展來看也是如此,從國外對我國各大城市的印象就可以看出,北上廣深等在他們看來都是開放、發達和活力的代表,而成都、西安等城市卻更具有文化魅力。這說明城市越發達,與世界融合越深,那么民族個性和文化特征就越難以尋覓,城市文化的同質性也就更加嚴重,這不利于我國城市參與國際競爭的持久性。因此,城市文化必須具備充足的民族文化魅力,才能有別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征,并隨著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提升是去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和事務。
參考文獻:
[1]蔡達峰.城市文化建設的本|內涵與實現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6(4).
[2]朱雪東.城市文化視域下城市設計策略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2).
關鍵詞: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
1引言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民航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民航服務中包括空服人員以及機場地勤人員。為了促進民航服務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對于民航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乘服務人員不僅要具有優雅的舉止體態,更需要具有專業的語言溝通技能以及良好的文化素養。因此,對于空乘大學生而言,在學習中需要培養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本文結合空乘大學生的特點,提出了語言文化素養的重要性,探究當前空乘專業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培養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的路徑。
2語言文化素質的內涵
語言文化素質主要是培養個體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素養,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價值,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人文素質指的是個人的知識、能力、性格、觀念以及精神因素相互影響下所形成的個體修養、人格以及氣質。語言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于語言文化知識的傳授、個人的實踐來進行人格、氣質、修養的培養,促使個體能夠保持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因此,在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當中,應通過文學、藝術、法律等多方面的人文社會學科知識來提升學生的思想理念,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審美情趣等綜合素質。
3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3.1對空乘大學生面試的重要性
各大航空公司的面試中會涉及形象選擇、體檢、綜合面試、英語測試等多個方面。其中對于面試者的語言文化素養考核是非常直接的。國內的航空公司除了關注空乘面試者的普通話、英語水平、小語種水平之外,對于其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空乘大學生在面試中必須要表達出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技巧。例如,在多數航空公司面試中,要求面試者來進行中英文的自我介紹,這對于其語言組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部分學生存在自我介紹過于簡短的問題,部分學生則存在講話過于啰嗦、缺乏層次感的問題,這都是因為學生缺乏良好的語言文化素養、自身的準備不充分所引發的。此外,在面試者自我介紹完畢之后,部分面試官會根據面試者的表達內容進行簡單的溝通,這就要求面試者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在國際航空公司中,對面試者的修養、經驗、氣質也有較高的要求,十分重視其溝通協作能力、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因此,空乘大學生必須要注重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1],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從而能夠順利地通過航空公司的考核,為其日后成為合格的服務員奠定良好的基礎。
3.2對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空乘大學生,由于其日常工作地點和要求的特殊性,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高空作業中,客艙存在著空間狹小的問題。因此,在密閉空間的工作環境中,空乘服務員必須要面對多種多樣的問題,并且要與旅客之間進行互動,為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作為空中服務員,不僅要具有親切的外表、健康的體魄,更需要具有合理的處事方法以及成熟的心態,通過優秀的溝通能力與旅客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在提升空乘大學生語言溝通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其文化素養,對于其日常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可以提升航空公司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從而提升企業整體形象,這對于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促進社會價值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3對個人長久發展的重要價值
無論空乘大學生日后從事的工作如何,在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當中都需要具有基本的語言文化素質,這是其提升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只有在其掌握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后,才能夠適應社會中遇到的多種問題,并且合理地處理生活以及工作當中的困難,這對于個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4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不足
4.1空乘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普遍不足
空乘大學生的生源相對特殊,大多都是高職學生,這些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弱,缺乏人文素養,具體表現為部分學生缺乏人文知識、思想狹隘,具有專業的技術知識但是對于其他的事物卻不感興趣;部分學生的行為偏激、缺乏積極向上的理想,存在著自卑、低落以及精神壓抑的問題。除此之外,一些學生意志薄弱,追求物欲,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引導。這些自身的因素影響了其人文素養的提升。高職院校對于空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嚴重不足,認為空乘大學生具有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即可,這對于其今后的職業發展空間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空乘專業教育中,強調專業技能訓練,忽視了其人文素養的培養,并沒有將與人文素養與其職業技能之間進行充分地融合。總體來講,這些學生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水平,但是在人際關系、文化修養、審美情趣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語言文化素質要求。
4.2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升
我國空乘大學生的專業教師,在基礎教育階段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整體的人文知識水平有限,自身的語言文化素質相對較低,雖具有專業的技能以及良好的教學能力,但是語言文化知識儲備不足。在實際教學中側重對于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強化,忽視了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部分從事語言文化素質基礎課程的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專業技能。在實際教學當中無法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之間進行整合。因此,從整體上來看,空乘教育專業的教師隊伍薄弱,缺乏專業技能與語言文化素質結合的能力。
4.3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
近年來,空中乘務專業加強學科內涵知識建設,重視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增設了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內容。[2]但是,語言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缺乏系統性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與其專業技能之間并沒有進行深入地整合,導致語言文化素質課程無法與技能課程之間進行良好的互補。
4.4學校缺乏濃厚的文化氛圍
我國空乘專業發展較晚,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校園文化建設嚴重不足,無法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由于資金不足、環境不夠優美,并沒有充分體現學院的人文精神以及校園文化,無法為學生語言文化素養提升提供支持。在校園文化活動方面,學校并沒有注重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建設,內容缺乏創新性,學生整體的參與意識不高,學生語言文化素質能力的提升平臺有限。在部分學生社團組織方面,學校重視不足,并沒有將語言文化素質的教育內容與社團活動之間進行充分融合。
5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路徑
5.1轉變教育理念,重視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整體的競爭不斷激烈,尤其是相關的崗位處于動態變化中。空乘專業在對于學生職業技能進行培養時,必須要考慮其日后的發展,在為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時,注重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優秀的空乘大學生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更應該具有人際交往能力、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個人的語言文化素質不僅能夠提升其文化知識修養,更能夠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從而樂觀地應對工作以及生活當中的挫折。在空乘專業教育當中必須要轉變當前的教育理念,加強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提升學生對于語言人文教育的認知,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升個人的修養。
5.2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改變教學方法
在空乘專業教育當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學校則需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氛圍,為教師提升人文素養提供條件。一方面,學校需要培養優秀的人文素質人才,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形成優秀的人文教育團隊。本校專任教師可以與校外的專家之間進行合作,改進當前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人文知識,提升語言文化課程的感染力。另外一方面,學校需要通過規范的培訓來提升專業課程教師的文化素養,結合雙師的建設,讓專業教師定期接受鍛煉以及培訓。
5.3加強課程體系改革
為了提升空乘大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相關的學校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明確語言文化素質課程的重要地位。在實際教學中,將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并重,并且將語言文化素質教育內容與專業技能教育之間進行融合。另外一方面,相關院校需要豐富課程的內容,在課程安排上實現語言文化知識傳授與人文素質之間的融合,通過引導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除此之外,相關院校應該整合語言文化素質課程體系,設立相應的教學板塊,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
5.4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在對空乘大學生進行語言文化素質培養時,必須要結合良好的校園文化,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建設來拓展校園文化的領域,建立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結合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能夠陶冶情操、升華精神,積極主動地開拓創新,通過具有人文精神的社團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
一、中職學前教學專業學生的音樂層次
學前專業的學生在一入校就已經接受了樂理、鋼琴、聲樂等專業類音樂課程,因此在音樂技能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在提高音樂素養的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以學生對音樂抱有濃厚的興趣為前提,更深入地了解音樂文化,更準確地感知音樂。
二、應如何提高學前專業音樂教學水平
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必須以學好音樂各方面知識為前提,首先掌握音樂的理論知識,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愛上一種音樂演奏或演唱形式,深入直接地接觸音樂、感知音樂。那么,應如何提高學前教育的音樂水平呢?單純會唱、會演奏是片面的,學習音樂中的故事背景、歷史文化,情感表達與傳遞才是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接受者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的提升才是音樂教學水平的最好驗證。還有必要學習國際上各種音樂教學法,及時吸取營養,以此來提高學前專業音樂教學水平。學前教育在國內的發展趨勢是很好的,需求也比較大。擁有基本的音樂教學水平對于學習學前專業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音樂素養的重要性
音樂素養是一門學習音樂學科的基礎課,每一個學習音樂的人都必須先學習音樂素養。它的重要性,就好比單詞、語法結構對于英文寫作的重要性一樣。音樂素養教學是一門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非學不可的課程,它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石。音樂作為一門非常具有藝術文化的學科,它能陶冶人們的情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我。良好的音樂素養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情操,培養學生一種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使學生心情愉悅。音樂素養顧名思義就是音樂素質教育,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提高素養水平,還能夠促進學生認真學習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同時也能學到音樂中所飽含的精神。例如學習音樂《常回家看看》能夠體會到親情的重要性,學習音樂《義勇軍進行曲》能夠體會到愛國情懷只有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素養,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音樂、運用音樂的時候放開自己的心懷,讓自己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能夠學得更好。
四、應如何提高中職學前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精選教材內容,提高教學課堂有效性
首先,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現代音樂作品,以此來貼近中職學生的生活,有效改善目前音樂內容比較單一化的教材現狀,在教材中多以古典類的《費加羅婚禮》為主,盡管這些名曲有著非常高的藝術價值,但內容卻不夠貼近學生的欣賞水平,因此,可以通過增加一些現代音樂作品,來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其次是通過樂理知識,提高職中學生的音樂素養,例如最基本的五線譜、節奏、和聲、音色等欣賞樂曲的基本工具,當這些樂理知識得到鞏固與提高時,學生自然而然也就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素養。
(二)有效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對于科班出身的老師,通常都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水平,但隨著社會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知識也呈現出快速的更新,因此,作為音樂老師,也應當讓自身保持與時俱進,通過多種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知識的深度,及時掌握新的音樂內容與藝術形式,從而實現自我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還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梁,通過對學生生活的貼近,以及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有效提高學前專業學生的音樂水平。
(三)通過對課堂教學的優化,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按照國家對高校培養大學生的要求,德智體美各項都需要全面發展,因此涉及到人文素養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都是高校教學中必須要重點培養的方面。而作為高校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高校體育教學同樣承擔著如何培育學生人文素養的重任。對于人文素養的兩個方面,即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來說,體育教學都能對其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大學生人文素養的主要構成
對于大學生來說,良好的文化素質會使其更能理解良好的道德素質對生存和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從而能自覺地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而良好的道德素質則能進一步推動其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其文化素質不斷提高。
(一)文化素質
文化素質主要指大學生所掌握的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主要包括歷史、地理、文學、哲學等方面的知識。對于大學生來說,文化素質的提高主要依靠相關知識的學習,包括課堂學習和自習。
(二)道德素質
道德素質指的是對人類及主體本身有益的各種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有利于自身修養提高的美德。如謙虛、刻苦、奮發向上、良好的行為習慣等。這類的道德素質的養成可以使大學生在精神和身體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狀態,從而保證其旺盛的求知欲及良好的學習效率。
第二,有利于集體發展的美德。如團結、友愛、協作等。人首先是社會動物,這一類道德素質的養成可以使大學生能更快地適應周邊環境,更好地融入各種社會集體之中,得到集體的認同并為集體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1]
第三,對自己集體身份的認同。如民族自豪感、集體榮譽感、主人翁精神等。這是人類作為社會動物得以存在的認識基礎。缺少這種集體身份認同的大學生,會覺得自己的心靈沒有寄托,感到莫名的孤獨和寂寞,從而出現各種各樣的精神障礙,甚至發展成精神疾病。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涉及到的人文素養培育方面的內容
因為體育教學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學生身體素質,因此并沒有系統地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訓練。但在很多方面,都和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密切相關,主要表現如下:
(一)有關體育本身及其各類項目的具體介紹
這些介紹直接涉及到體育本身以及相應項目的發展演變的歷史及其現狀的介紹,這實際上構成了人文素養的文化素質的一部分。當然,這并不是體育教學的主體部分,所以對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有一定影響,但是非常有限。
(二)具體體育項目的教學
在具體體育項目的教學中,大學生必須按照規定完成相應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必須形成按照相應的動作規范完成動作的習慣,才能完成相應的體育學習的任務。因此,這一過程事實上也是養成其對規則的尊重,遵守各項必要的紀律等道德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集體項目,更是涉及到團結、寫作、友愛等有利于集體發展的各種美德,以及集體認同感的培養。因此,在具體體育項目的教學中,能夠涉及到道德素質培養的各個層面,這也是高校體育教學中涉及到人文素養的主要方面。
(三)各種競技體育項目的教學
競技體育對培養大學生各方面的道德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競技體育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意味著大學生個體在競技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堅忍不拔、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2]而集體競技項目則必須使大學生隊友之間形成良好的團結協作、友愛互助的精神才能取得集體的勝利,而集體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會成為其成員增強自身對集體認同的一個契機。
三、高校體育教學對人文素養培育所起的作用
通過上述具體體育教學方式的實施,會涉及到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從文化素質到道德素質的各個具體層面。那么這些具體的教學方式是怎樣作用于相應的人文素養的培育呢?
(一)體育教學可以使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得以全面顯露
體育教學不同于文化教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像文化課上僅僅作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存在,而必須進行大量的身體活動,對具體的體育項目親自體驗實踐才能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而在此過程中,其必須不斷地同老師、同學等進行相應的互動,多數項目尤其是集體項目都需要同學們彼此之間的配合,必要的組織紀律性是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的必要條件。因此大學生本身的道德素質往往在這些與同學和老師互動的過程中表現無遺。從而使老師對其道德素質有著大概的了解,有利于對其采取針對性的培養措施。
(二)體育教學對有利于個體發展的道德素質的培育作用
體育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不僅需要大學生進行相應的肢體動作,同樣需要開發其大腦的思維能力,以保證其肢體動作的順利完成。因此體育教學中大學生需要充分協調自己的思維和身體動作,才能很好地完成相應的學習和訓練任務。這種大腦和肢體協調的過程,不僅可以進一步促進個體智力的發展,而且可以全面激發有利于個體發展的各項道德素質,尤其是競技項目,其對大學生個體的堅忍不拔、奮發向上、不急不躁、謙虛、謹慎等均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取得較好的成績,大學生必然會努力提高自己這些方面的素質。甚至可以在身體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感受到人體運動之美,培養其對于運動美感的欣賞能力。
(三)體育教學對有利于集體發展以及集體認同感等道德素質的培養作用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即使是個人項目,也涉及到對場地以及學習訓練順序的安排和協調,從而要求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同老師以及同學進行相應的互動,為了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而必須養成良好的遵守規則的習慣。而集體項目則更是要求隊友之間有著團結協作、友愛互助的良好道德素質,才能保證相應的集體項目的學習和訓練任務的完成。尤其是競技性的集體項目,對以上有利于集體發展的道德素質的要求更高。而體育教學中這種經常性的對集體協助的要求,會逐漸形成比較固定的集體協作團體,從而使其成員產生相應的集體認同感。
(四)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大學生良好人文素養形成的基礎。在目前的大學校園中,很多大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缺乏自信、過度自私等情況屢屢出現,導致其自甘墮落,陷于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之中不能自拔。一方面自毀前程,另一方面也給學校風氣帶來很大的危害。而高校體育教學則在糾正大學生的這些心理偏差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求經常性的身體運動以及群體間的協作。身體運動的日益協調會使缺乏自信的大學生重拾自信,而經常性的群體協作則對過度自私的大學生形成強大的壓迫,假如其想完成學習任務且不與其他同學格格不入,就必須改正過度自私的弱點。在重拾自信,不再過度自私的基礎上,這些學生就有可能重新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積極向上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
(五)有利于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雖然說高校體育教學中能直接對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產生作用的只有對體育本身及其項目的發展演變歷史及現狀的介紹部分。但其卻可以通過其他方面對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產生影響。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為其智力的健康成長及各種文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體魄基礎,保證和促進了大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身體鍛煉,能使大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高校體育教學通過其對大學生的身體和精神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同樣可以對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用于人文素養培育的具體措施
通過上述高校體育教學對人文素養培育所起作用的分析,有必要針對目前高校體育教學采取某些具體措施,以使其在人文素養的培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這些措施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加強高校體育教學對人文素養培育重要性的宣傳。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重要性,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高校體育教學對這種培育的重要意義。正是因為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這一重要功能的認識不足,造成目前很多高校從學校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普遍忽視。這種忽視不僅體現在體育課課時安排不足以及學校訓練設施不足等方面,還體現在高校體育教師自身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上,很多高校體育教師由此對體育教學敷衍了事。因此必須加強高校體育教學對人文素養培育重要性的宣傳,以使高校本身及學生乃至體育教師等,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積極發揮其對人文素養的培育作用。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化;藝術設計教育;藝術設計課程
一、前言
創意產業是各種行業發展的先驅,它推動了許多產業的發展,向大眾推廣許多新的思維、設計、理念,所以值得投入大量的資源來培育創意人才。由此誕生的藝術設計教育課程旨在為設計行業培育出更多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因為其歷史較為短暫,課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并想辦法解決。
二、文化創意產業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1.文化創意產業化的概念。
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持續提高的當下社會中發展出的新型產業,它非常推崇創新,注重個人的創造力和思維的活躍性,它需要現代社會高端的電腦技術、活躍的信息傳遞作為基礎。在滿足這些需求后,創意產業能夠爆發出相當大的創造性,以自身的先驅性領導其他產業飛速發展。創意產業的涵蓋面非常廣,它是一種文化產業,但是卻可以涉及廣告傳媒、建筑設計、藝術設計、電影戲劇等各個方面,并且在這些產業中占據領導地位[1]。不過除了社會物質基礎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文化創意必須是人的文化創意,這就決定了它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基礎。我國為了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在不同領域均開設了培育創意人才的教育課程。藝術設計教育課程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現今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2.文化創意產業化的重要性。
文化創意產業在其他產業中具有領導地位,其相應的創意人才也是各個領域行業的搶手人才。因為創意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隱性資產,它的發展可以促進企業具備持續發展的潛力,在競爭中始終走在其他企業的前方,這一份優勢對于競爭激烈的各個行業中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文化創意產業是許多企業爭相發展的方向,一些高素質的創意人才也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文化創意的產業化能夠促使這一產業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同時也意味著一份產業的發展逐漸具備輸出與輸入兩方面。我國為了促進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正逐漸在教育中也增加相應的教育課程,為社會提供具備專業素養的創意人才,但是我國創意教育尚受到教育體制的制約,面臨著許多挑戰。
三、藝術設計教育課程發展中的問題
1.創新性不足。
我國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以學為主,無論是哪項科目,學生都是在教師的領導下學習先人的知識,以掌握和運用知識為主。藝術設計教育雖然主打創新思維,但是由于其課程采用的仍是和其他課程相同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學習的仍然是前人的經驗,繼承的是前人的思維和成果,缺乏相應的延伸和發展。并且,學生學習的科目相同,上的課程、做的練習都相同,很難在這種統一的學習中發現具備創新潛力的學生。而一些具備創新能力的學生,也在固化死板的學習模式中逐漸失去了自主思維的能力[2]。當然,藝術設計課程中,對于經驗的繼承是必須的,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評判與鑒賞能力,了解優秀的前人是如何思維的,這有利于他們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也能幫助他們拓寬自己的眼界,但是藝術設計教育課程的重心仍然應當放在學生的自主創造方面,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自主判斷的能力。若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味等著教師為他們指出設計的重點、方向和方法,那么他們將逐漸失去自主思維的主動性,而這本是藝術設計課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學生會逐漸習慣模仿前人的手法、視角和構思,在思維中形成固定的程序,讓視線范圍開始變得狹窄,最后導致培育出的人才在前人的道路上具備相當高的素質,但是缺乏自己走出一條道路的能力,從而也限制了創意產業的發展。
2.文化素質不高。
從高中教育分科開始,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甚至是學生自己,都存在一種觀念,那就是只有學習不好的學生才選擇藝術專業。這是一種非常偏頗的想法,藝術與文理科都是平等的方向,選擇藝術的學生同樣具備很強的文理科學習能力。但是,這一觀念卻在現實中被廣泛認可,文理科被當成高中發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在文理科方面無法取得很好成績的學生才去選擇藝術類的方向。這就導致了高校開展藝術設計課程后,所招進的學生大都是人文素養較差,不具備較高的素質,再加上這幾年高校逐漸擴招,放低了招生要求,使招進的學生素質進一步下降。實際上,能夠在藝術設計中取得較好發展的人才,勢必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作為基礎,只有擁有堅實的文化基礎,學生才能在藝術設計中更好地理解課程知識。比如建筑設計,學生需要掌握數學與物理方向的知識,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掌握歷史與語文方面的背景知識。比如服裝設計,學生需要掌握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可以說藝術設計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生源問題,即使是高校的教育也仍然是只重視專業技能教育,忽視人文素養教育。學生學習的大部分課程都是色彩、技術的運用,極少見人文素養的提高課程,只有一些民間藝術方向的課程會保留一些關于民間藝術歷史背景的課程。這種存在嚴重偏頗的課程設置,導致學生進一步忽視人文素養的重要性[3]。當學生學成畢業后,他們具備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卻缺乏知識底蘊,在工作中不能依托豐厚的人文素養進行設計。試想,當建筑設計師不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當服裝設計師不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當游戲設計師不了解受眾人群的文化視角,他們設計出的產品,即使創造力十足,又如何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如何推動創意文化的發展,如何能夠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四、發展藝術設計教育課程的措施
1.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的基礎。藝術設計的發展,究其根本就是創造力的發展,所以藝術設計教育課程應當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自主創造能力的培育,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輸。在這方面,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創造性的作業,讓學生運用知識自主完成,并將作業成績記入學生的最終成績,對于一些非常具有創意的作品還要提出表揚。學校應當給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鼓勵各種自主社團的開設,用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來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意比賽,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臺。教師在進行一些設計項目的研發時,可以招收一些具有潛力的學生作為助手,學生年輕活躍的思維能夠幫助教師找到新的方向,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做一些社會前沿的工作,提前為學生展現發展的方向。一些開展了校企合作的學校,可以將已基本完成理論學習的學生送到與學校合作的企業中進行實習,在實習中,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走在社會前沿的設計行業是如何發展的,能夠接觸到一些設計專業的工作人員,體會他們的思維方式。這樣,學生不僅拓寬了眼界,在受到新的思維激發后,也能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
2.提高文化素養。
藝術設計離不開人文素養作為基礎,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首先,高中時期就不應該指引文化科目成績好的學生選擇文理方向,而是應當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選科思維。當學生傾向于藝術專業時,學校不能干涉學生的選擇,還應當為其排除來自家長和社會的障礙,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向[4]。這樣,高校在招生時,就能獲得具備較高文化素養的藝術設計學生,從源頭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高校在開設藝術設計課程時,也應當開設與之相配合的綜合課程。綜合課程可以包括基礎的數學、物理、化學、人體結構比例或者建筑受力分析等理科知識,也可以增加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規律等文科知識,還有心理學、生態學、社會學等相關知識。這些可以作為學生必備的主修課程,也可以作為選修科目供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例如心理學、數學、英語就應當作為學生在設計專業知識以外應當掌握的學科,而人體學設計、建筑力學、生態學等在特殊方向才需要的學科就應當在學生對自己將來涉足的行業有一定傾向后有選擇地學習。學校也應當安排一些校園活動,例如人文講座、文化競賽、文化社團活動等,讓學生在校園活動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教師也應當讓學生明白,藝術設計并不是獨立的學科,它可以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它應當是藝術與文化、科學相結合的科目。學生應當明白文化素養對于藝術設計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為自己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創意產業化的背景下,需要人才具備創新能力和堅實的文化基礎,因此,高校在藝術設計課程上,應當多鼓勵學生自主思維創作,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開設更多能夠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科目。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才能推動創意文化的產業化,才能推動我國的創意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童宜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藝術設計的發展特征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56-59
[2]侯立平.文化轉型與中國當今設計學學科本科教育課程設計的變革[D].中央美術學院,2013:34-38
[3]吳威.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4:102-105
關鍵詞:會計 職業基本素養 調查與分析
職業基本素養是完成職業活動及謀求職業持續發展的基本素養的集合。在現代社會,職業生涯發展成功與否與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基本素養有著密切的關系。會計人員職業基本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會計工作的質量及會計人員職業生涯的發展。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對其職業生涯發展至關重要。
一、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養成調查
為了解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現狀,探明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養成的途徑和方式,我們采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調查了高職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
1、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對職業基本素養養成的認知度
在職業基本素養了解程度這個問題中,65%的學生選擇了非常了解,22%的學生選擇了了解,10%的學生頭選擇了不太了解,還有3%的學生選擇了不了解。
在職業基本素養對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認知調查中,選擇非常重要的占總人數的48%,選擇重要的占總人數的47%,選擇不太重要的占總人數的5%,沒有人選擇不重要。大多數會計專業學生認為到了職業基本素養對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
2、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認為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職業基本素養
在是否應當在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職業基本素養養成教育的問題上,選擇非常應該進行職業基本素養養成教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6%,選擇應該進行的占總人數的42%,還有10%的人認為無所謂,極少人認為不應該。大部分學生是非常認可在校期間進行職業基本素養養成教育也非常愿意去學習的,根據實際情況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職業基本素養,完善自己,為將來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職業基本素養基礎。
除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還應該具備哪些職業基本素養這個問題,大多數會計專業學生認為首先要具備誠實守信的職業基本素養,其次還應具備謹慎、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認為提升職業基本素養的途徑
在“您認為哪些途徑可以提高職業基本素養”的調查中,選擇職業基本素養專題培訓的人數最多,其次是校內實訓課和理論課上,再次是在校外實習和兼職工作中,也有少數學生認為參加社團活動、食堂宿舍等生活場所也可以提升職業基本素養。
4、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認為職業基本素養評估的必要性
在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評估對自身發展是否有必要的問題上,有49%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48%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同時有3%的人認為一般,沒有人選擇沒必要。
5、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認為提升職業基本素養對自身幫助認知
在“您認為提升職業基本素養對你有什么幫助”的問題上,60%的學生認為可以提高自身發展,25%的學生認為可以快速的適應各種環境,14%的學生認為找工作容易,也有1%的學生選擇了其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會計專業學生認為職業基本素養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發展,對今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養成措施與建議
1、創建會計文化氛圍,在環境中培養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
在校啟蒙式的會計職業基本素養教育,需要創建會計文化氛圍,進行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在近似的環境中體味會計真諦,在感觸中提高,成為既有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有較高會計職業基本素養的新型會計專業畢業生。
2、用教師的專業人格去感染學生,使學生積淀會計文化底蘊
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會計文化底蘊卻帶有根本性,它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需要逐步積累,需要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的會計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來形成。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用自己的專業人格去感染學生,引導和激發學生熱愛本專業、積淀會計文化的過程。
因此,需要專業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素養,為學生做出榜樣。除了課堂這個主要場所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熱愛會計專業的激情,還可舉辦一些與會計職業基本素養養成相關的專家講座。
3、在課堂教學和會計實習環節中滲入會計職業基本素養養成教育
在課堂教學和會計實習環節中滲入職業基本素養內容,使學生近距離地感觸會計職業基本素養。尤其在會計實訓中的仿真會計工作環境下,不僅鍛煉學生自主進行會計處理的能力,還使學生感受了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感受了利益與道德發生沖突時的考驗。
4、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加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養成教育
學生的課外活動是大量的,通過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的專業引導,使學生的課外活動盡可能緊扣專業來進行,體現專業特點,從而既開展了學生活動,又鍛煉了學生的專業素質,使他們看問題、做事情能以專業的眼光和專業的思維進行,體現會計人特有的方式和方法。這樣,會計人的特點將逐步成為學生的個人習慣。
三、結語
職業基本素養是每一個職業人做好本職工作、合格的完成崗位職責必備的綜合素質,是一切職業行為的基礎與職業能力提升的動力。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基本素養不是靠講解和說教形成的,需要各個環節的統籌配合,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職業基本素養,這樣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才能夠勝任日益發展的會計工作需要,在未來會計人才的激烈競爭中顯現其強大優勢。
參考文獻:
[1]劉蘭明.職業基本素養(安身立命之本)[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教材編委會編.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關鍵詞:英語教學;文學素養;語言文字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其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英語更是學校的一門主要課程,教師和學生都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力圖能熟練掌握這門語言,但結果往往差強人意。
究其原因,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課堂上,不少教師仍沿用單一的“滿堂灌”的形式。即使準備再充分,講解再細致,也難以實現學生的自主性、主體性,甚至還會造成學生對教師和教材過于依賴,缺失了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能力。
事實上,傳統的英語教學目標的制訂也有所偏差。英語學科的教學目的不單是提高學生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還要注重學生鑒賞英美國家語言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社會能力的培養。因為,英語雖然是一種交際工具,它同時也具備一定的人文性和思想性。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涉外活動日益頻繁,僅僅依靠正確的語法、句型、詞匯表達,哪怕是流利的語音語調,也難以做到應付自如。我們還需要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文化、行為習慣、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才能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但目前,許多教師把課堂的重心放在語法分析、詞匯講解上,再補充大量習題給學生用以鞏固知識點,甚至推薦一些所謂速記竅門,讓學生在死記硬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雖然能掌握大量知識點(或者叫考點),在實際運用中卻左支右絀,還有可能在這種枯燥的學習中逐漸喪失對英語的
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習英語的成效,必然要培養其興趣。但如何能在英語教學中實現這一點,是許多教師感到困擾的問題。筆者以為,文學素養恰恰是一個關鍵。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又是藝術的語言。語言和文學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是語言的精華。莎士比亞的戲劇、狄更斯的小說、狄金森的詩歌及其他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恰似充滿文學色彩的語料詞庫。高雅、通俗、含蓄、明快,不同時代不同作家,多樣的風格正體現了英語表意豐富的特點。而學生在閱讀時更能身臨其境,擺脫掉一味死記硬背的枯燥乏味,從而感受到不同場合不同語言的運用,進一步提高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并且能夠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有一定了解。
不僅如此,文學素養可以說是一筆寶貴的人文財富。通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加強其語言和文化修養,并且對開闊眼界、陶冶性情、培養文化的鑒賞能力和跨文化能力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無數優秀的文學作品璨如繁星,恰似一個萬花筒般的天地,學生在其中自由地徜徉不但可以鞏固其語言基本功,還能引導他們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并升華其思想。
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利用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首先,對課本中文學作品的教學,可以要求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等方式查閱相關作家背景及作品信息資料,以鍛煉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也不能僅僅滿足于將生詞和語言點作為教授重心,更要注重把握整篇文章的布局謀篇和邏輯關系,并適當介紹修辭來引起學生興趣并展現文學之美。同時,也可以利用目前多媒體優勢,運用視聽法等新型教學方法。歐美原聲錄音、原音電影,包括唱片等等,比起書面資料來顯然更加立體、直觀。特別是如今學生對于歐美演藝明星也比較關注,適當引入流行的曲目、電影等可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而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舞臺劇則弱化了原著中抽象晦澀的一面,使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等輕易深入到作品當中,從而有興趣、有機會細致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并感悟到語言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除此之外,要注意多進行課外的閱讀擴展。文學作品的題材無疑是多種多樣的,它們采用不同的手法,體現不同的語言特點。課本選取的雖然是經典,但在浩瀚的文學之海中畢竟只是滄海一粟。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推薦并安排學生閱讀英美文學原著,并與之進行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引導他們對語言文學進行鑒賞,在長期積累中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