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1 11:49: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信息化的好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計算機 企業管理 應用問題 分析
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程度是一個現代化企業的一個顯著特征,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大趨勢為“及時性、應用性、兼顧社會和經濟的和諧發展”,而現代化企業要實現這樣的目標,計算機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個企業如果缺乏計算機管理系統,那么這機器也就不能稱之為現代化企業。因此,每個企業幾乎都配備了計算機,并在不同程度上將計算機應用于企業管理之中。
一、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中應用概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出現,計算機已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企業管理之中。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可以被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電子數據處理( EDI) 、管理信息系統( MIS) 、決策支持交流( DSS) 。數據處理EDP的應用主要是日常業務與事務的處理,定期提供系統的業務信息。但現代管理的核心是決策,在70年代中期出現了決策支持系統,對管理工作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更直接地為管理決策服務,特別是為中、高層管理決策服務。但DDS并不直接代替決策者作出決策, 通過人機對話,向決策者提供信息等方式,幫助決策者發現和分析問題,探索決策方案,評價、預測和選擇方案以提高的決策有效性。時至今日,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顯現出的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各個領域范圍的應用也得到了更大的重視。因為其能夠有機整合各式各樣的材料與資源,所以各企業向著企業信息化方向邁進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樣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可以有效增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
二、企業管理中計算機應用的若干問題
盡管計算機技術可以為企業管理帶來諸多好處,比如節約企業成本,可以實時對企業正在進行的項目或者業務監控,可以實現遠程辦公并為管理人員帶來極大便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還是有的企業在應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時會存在各種問題。這也是目前企業管理中計算機應用的一些現狀。
1.忽視企業信息化
一些企業對于企業信息化發展很不重視,因為其本身對于信息化持一種觀望甚至是懷疑的態度。對企業信息化的忽視導致企業對信息化根本沒有清晰明確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這樣勢必會造成企業管理方針的落后,無法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優勢。
2.缺少資金
缺少資金這一問題在中小企業中十分明顯。許多中小企業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投入信息化建設,這會明顯阻礙企業信息化的腳步,也為日后企業提升自身技術埋下不良的種子。雖然資金問題在任何企業都會存在,但是中小企業本身要生存下來就較大型企業更為艱難,如果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那么就更容易被殘酷的市場所淘汰。
3.對企業自身管理不夠重視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企業都應當對自身企業類型和管理方式有足夠充分的認識,因為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模式、管理方式都不可能一模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性,只有把握好這些特點和特性,在處理企業存在的問題時,才能合理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意見和管理方案,尋找必要的解決途徑和措施,保證企業健康良好發展。
三、企業管理中計算機應用的相關建議
1.加強企業信息化的意識
當前仍有很多企業對于信息化認識不夠,對企業信息化意識模糊。因此首先就應該要培養管理層對于企業信息化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信息化觀念。幫助他們理解企業信息化其實是對企業的發展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極大好處的。
2.合理統籌資金,專款專用
企業想要盈利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嚴格控制成本、提高業務人員專業水平等等。在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勢必是要有所投入的,但是怎樣在不影響企業盈利的情況下發展企業信息化,這就需要相關的財務人員和合理統籌資金,在能省的地方就省,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就發展企業信息化這一工程上設立專門的款項,??顚S?。既不影響企業的支出,又不阻礙企業信息化進程。
3.加強對企業自身管理的重視,建設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管理層需要有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有正確和充分的認識,并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科學完備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這很有利于為決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議,并及時得到企業發展的有效反饋。顯然,這對提高管理效率,節省資源成本都是及其有利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是順應現代市場的必經之路。它為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行自我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盡管當前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種種問題,但是只要堅定加強信息化意識、加強對企業自身管理的重視,建設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合理統籌資金就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秦靖偉.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傳播,2012,20:198+191.
[關鍵詞] 信息化中小企業對策
一、前言
中小企業作為一個規模龐大的群體,在國內大約有829萬家,總產值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40%,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購意向直接影響著IT設備相關生產廠商的生產。因此,分析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需求特點, 了解其實施策略就顯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設備廠商關注的焦點和國家政府部門制定決策的依據。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
中小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對內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對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信息技術為它們提供了最好的解決途徑。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觀念、經營能力和條件以及員工素質的限制,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專業技術人員不足、購買能力有限、技術產品辯識水平較低、使用環境較差,即使在一些較為重視信息化工作的企業中,計算機還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當打字機或電子賬本的低水平,不僅沒有實現內部的網絡互連,而且在業務過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計算機的幫助。根據有關研究發現,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一直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信息化的應用更是得不到普及。
自2000年以來,中小企業信息化就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然而,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情況并不令人樂觀。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的比較已經達到了60%以上,但許多行業信息化的成功率不到10%,作為企業信息化最核心的ERP系統,已實現的企業僅為2.9%,強烈的反差說明中小企業信息人形勢嚴峻。而且,還有近一半的企業沒有配備計算機。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設相對較好的企業中,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從不同程度上制約了企業信息化的進程。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資金短缺。從中小企業本身來看,數量比較多,企業規模相對比較小,資金實力相對有限,而信息化改造由于技術含量相對較高而需要相對較高的投資資金,所以資金不足就成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首要制約因素。
2.政府支持不夠。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各級政府的信息化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資助重點都是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被提及;二是政府部門本身在信息化過程中“沒有帶好頭”,如中小企業每個月還要帶著報表到稅務局排很長時間的隊交報表等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信息化的成效;三是政府在給大企業提供資金的同時還貼息,而中小企業則是依靠自己的積累投資。
3.信息化人才不足。這種不足表現為絕對不足和相對不足兩種情況。首先,大量中小企業本身由于生產過程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所雇傭的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也相對有限,很難適應和承擔企業信息化所賦予的重任。其次,大量中小企業的規模相對比較小,每個產品上所分攤的人才工資成本相對比較高,這樣產品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價格競爭力。
4.傳統觀念和管理模式。首先,在改革開放中快速致富的許多暴發戶實際上并不懂得管理,當然也不可能看到信息化管理的潛在效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興趣去學習信息化管理工具。另外,大量存在于中小企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信息的傳遞幾乎沒有障礙,所以信息化的需求也相對較低。
四、中小企業信息化問題的對策
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 由于企業規模較小,投入少,期望值高;抗風險能力較弱,經不起信息化失敗的打擊:企業的IT基礎設施差,有的企業甚至需要從鋪設局域網開始做起;企業管理基礎薄弱,許多規章制度尚未健全;人員素質尤其是管理人員的素質較低,信息化的實施比較困難.針對中小企業的這些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解決這些問題。
1.遵循效益原則。
(1)效益啟動原則。信息化的全過程,對業務部門的效率,如庫存量、資金周轉天數等,進行詳細評估,用數字來說明信息化對提高生產效率的貢獻和對管理變革的促進作用。
(2)低成本原則。從操作角度說,低成本信息化,首先要堅持漸進原則,比如分期投資,要根據實際情況,隨需隨買;其次是實用為本。
(3)漸進性原則。信息化是一個過程,任何的信息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逐步投資完成。
(4)可持續原則。信息化建設,一定要考慮到未來的長遠發展。當前開發、建設的信息系統必須是可擴充、可持續發展的。功能可以不斷增加或改進,網絡建設要考慮到未來的需求,應成名就必須是可升級、可集成的,不能因為技術升級而廢棄原來的軟件。
2.中小企業信息化實施策略。
(1)目標定位至上的策略。信息化一定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否則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為業務帶來好處,又不能為新的增長創造條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費。
(2)管理和信息化建設規劃要同步。努力創建一種集中分布式的管理模式,既要把一部分權力集中起來,進行有效的控制,又要讓各個點能夠靈活地分散經營。
(3)重視跨行業的協同模式。企業和供應商、客戶、投資者之間需要進行有效的組合。
(4)企業的應用基礎。即員工業務素質、經理的管理素質、變革能力、整個外部應用環境等等。
五、結語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4-0168-01
1 論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事實上,企業信息化管理對企業的發展之重要,可以說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決定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世界500強的企業,全都采取了數據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都在哪幾個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有哪些好處?可以分為三部分進行論述。
首先,企業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人事管理、銷售管理、倉庫管理、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效率,企業高層可以非常方便的獲取企業相關信息,對企業的狀況做出合理的判斷。
其次,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夠優化組織結構。傳統企業,一般是金字塔結構,上下信息傳達比較慢,效率也不高。而網絡化之后,就能夠使企業變得扁平化,這優化了組織職能,還可以加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信息化管理能夠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對優化生產流程有著極大的幫助。例如ERP系統的使用,通過該系統,企業能夠非常好的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企業領導者,也可以利用此系統,更清晰地了解企業,從而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在各個階段,降低生產成本。
2 現在的企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很多企業雖然已經在信息化管理,投入了不少的資金,有些企業甚至花巨資購買相應的管理系統,但是沒有合理利用好,以至于并沒有達到所預想的目標。其中部分原因是用戶并沒有認識到信息化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情況如何,還應該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1 在信息采集、整理、使用方面存在不足
企業數據的采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礎,決定了企業信息化管理能否準確的進行下去,如果存在信息采集量不足或過于龐雜,則不利于決策制定和執行。一般來說,數據采集、目標樣本選擇不當,容易造成偏離與失真,因此,數據樣本確定上,一定要有針對性,不能夠隨意以及敷衍,可是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數據采集總是不夠確切,沒有發揮信息真正該有的作用。對數據處理不當,導致數據無效。因為所采用的原始數據往往都非常龐大,如果不能合理的進行鑒別與刪減,就不能得到數據背后的信息,這樣不論數據選取的如何嚴格,到最后總不能得出一個準確的結果。數據處理完之后,卻不去好好的利用,只把先前的工作當成面子工程,不相信數據,那之前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無用功。
2.2 相關硬件建設不夠完善
很多企業都希望進行信息化管理,但是計算機硬件設施卻不夠先進。如果采用了復雜存儲數據龐大的信息管理系統,那么硬件設備一定要跟得上才行,不然“小牛拉大車”,效果仍然不會理想。所以,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大企業,都應該實事求是,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取硬件軟件。
2.3 企業認識不足
因為信息化管理,對于一些上年齡的員工來說畢竟是新興產物,還有些企業對使用管理系統興趣不高。比如有些企業認為數百萬元的ERP系統,只會過分增加企業管理成本,并不能提高企業效益。但我們應該看到,雖然使用信息管理系統會使成本增加,但是將系統真正運用好,無疑會帶來數倍的企業收益,而有的企業因為不夠重視,對員工們的培訓也不足,造成相當于多的員工不能夠熟練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
2.4 企業使用信息化管理上下不一,導致管理混亂
信息化管理系統,是一個精確的系統,必須要上下一致,下到員工上到高層領導,都必須把精力放到這系統上面,才能夠使數據達成統一,這樣的信息才更有意義。所以企業必須要達成共識,不論公司大事小事要以信息化管理系統為中心進行使用。
2.5 信息化管理系統相關制度不配合
信息化管理系統只是個系統,進行操作的主體還是人,如果有人能力不足,不能正確的使用系統,或者是使用不當,甚至是惡意破壞,這些都會對信息化管理工作造成極大損害,所以必須要制定嚴格的規范,約束員工們的行為,保證信息化管理系統,順利運作。
3 針對信息化管理企業應采取的措施
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能夠提高人員工作效率,優化生產結構,縮短業務流程。但是信息化管理的各種不足也制約著系統的使用。因此,針對以上幾個方面,我們都給出了相應的措施。
(1)在數據獲取、整理和使用上,要改變過去目的不明確的數據收集行為,要科學的確定數據樣本,例如根據需要確定選取哪部分的樣本,各個樣本的形態、數量是多少。對數據的處理要非常嚴格,保證不會出現數據無效、雜亂的情況,而且,還要把整理好的數據信息加以合理利用,這樣才能夠使企業信息化管理發展下去。
(2)加強相關系統的硬件和軟件建設,優化基礎設施。因為企業要進行高效管理就離不開運算力強的計算機支持,好比要生產一個產品,沒有好的車床是很難達到足夠的精度和準確度。計算機硬件性能的提升,還需結合軟件的適配,才能夠確保信息化管理的順利進行。
(3)企業上下要達成觀點一致,堅持運用信息化管理進行整理、改造,運用更為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是每個企業應當落實的。上到領導下到員工都應該加強認識,同時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培訓,所有人都應該認識到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4)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精兵簡政、優化結構,將企業的金字塔變薄變扁平。把財務、生產、銷售等工作都融合到信息化管理系統之中,將企業信息變的精確而嚴密,并實時更新,做到數據不落伍。
(5)以信息化管理為核心做好配套工作。在人員工作制度、操作規范上,配合信息化管理系統,也讓信息化系統準確反饋企業信息,同時要保障整個系統的安全,包括數據系統的安全、操作人員的安全、軟件的安全。因為信息化管理系統集中了如此多的企業信息,一旦被盜,將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學技術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運用信息化技術來管理企業,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正確地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才能夠在這個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生存下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和高效率發展。
參考文獻
[1]邱雪超.新形勢下企業如何進行信息化管理[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7).
[2]李理.對傳統企業進行信息化管理建設[J].云南建材,2002,(3).
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
中小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對內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對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信息技術為它們提供了最好的解決途徑。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觀念、經營條件和員工素質的限制,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專業技術人員不足、購買能力有限、技術產品辯識水平較低、使用環境較差。即使在一些較為重視信息化工作的企業中,計算機還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當打字機或電子賬本的低水平,不僅沒有實現內部的網絡互連,而且在業務過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計算機的幫助。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信息交流不暢,這種信息交流的障礙既表現在公司內部缺乏充分的溝通,同時也表現在企業與外部缺乏有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交流方式。
其次,大多數中小企業資源有限,無力展開針對企業自身特殊要求的二次開發,企業內部的計算機操作人員知識陳舊,面對包括服務器、桌面系統、網絡設備、操作系統、中間件和應用軟件在內的一整套實現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完整解決方案,缺乏從方案設計、設備選型、采購驗證到安裝調試的技術能力。
最后,很多中小企業地處中小城市或鄉鎮,缺乏獲取相關信息的有效途徑,他們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接觸到的IT企業,大多是單項IT產品的經銷商,難以獲得對完整解決方案的支持。
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企業信息化過程及其實現離不開企業的現實狀況,因此,我國企業信息化的內容應該是由我國企業的現實狀況來決定的。許多學者近年來曾多次探索過我國信息化的內容,并提出了許多理論化的模型。根據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
1.企業經營戰略的制訂。企業信息化是與其經營戰略和經營決策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信息化實質上就是企業在己構建的信息技術平臺的基礎上,根據決策需要,從分析對信息的需求出發,決定采集何種類型的數據以及從哪里獲取這些數據,并考慮如何將已獲得的信息轉化為企業內共享的知識資源,最終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
2.中小企業信息化戰略與規劃。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是一個系統過程,決非一蹴而就,因此必須有一個可行的戰略規劃。一般地,企業信息化戰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過程:
①企業信息化觀念的確立階段。這一階段是企業對信息化的探索階段。受競爭因素和市場環境的影響,企業開始意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的重要作用,并嘗試了解信息化的含義和它能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在這一階段企業根據其經營戰略進一步明確了所需要的信息類型:一般環境的、競爭對手的、供應商的和自身的,明確了獲得這些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以及這些信息在企業經營戰略決策中的作用。
②企業信息化的引入階段。企業對信息化有了充分了解以后,便可以考慮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即正式引入信息化。引入包括軟硬件設備的購置,信息系統的搭建與調試,人員的培訓,信息系統的維護等工作。這一階段通常需要大量資金與人員的投入,因此企業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費用開支以降低信息化的成本。
③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階段。企業的信息系統安裝完畢并不意味著企業信息化的工作已經開展,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對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能力。信息化的實施通常指的是企業利用已經搭建好的信息化系統,從外界采集數據,對數據進行加工,最后轉化成企業內共享的信息和知識的動態過程。另外,信息化的有效實施還應包括企業對信息的有效利用過程,它表現為企業內部運營效率的提高和在市場上競爭能力的增強。
④中小企業與信息化的完全融合階段。這一階段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高級階段。它是指企業的業務運作不再倚重傳統的流程,而是完全架構在信息化的平臺上。企業傳統的資金流、物流和人員流動全部實行信息化,企業內每個員工都對信息化有深入了解,并能切實運用信息化提高運作效率,企業內部形成比較完善的信息與知識網絡,通過信息在企業內的快速高效流動,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這時的企業更像一個虛擬的組織而非一個實體,企業的結構也因此變得更加靈活。
⑤企業信息化的外向擴張階段。信息化了的企業利用自身高效的運作和完善的信息與知識網絡,對供應商、顧客產生重要的影響。企業把自身完善的信息網絡外延至供應商和顧客,將其納入自身的價值鏈與信息循環,并與其共享信息和知識資源,使企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更進一步,企業甚至可以將競爭對手也包括進來,如當前比較流行的合作競爭就是企業與競爭對手共享信息資源的一個極好的例子。
3.信息系統的建設
信息系統的建設屬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硬件部分",是信息化工作開展的前提,因此具有重要的意義。嚴格說來,企業建設信息系統要從大處著眼,兼顧整體與局部的配套,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與業務流程的再造。企業的傳統"金字塔"式組織結構難以適應信息時代快速、多變的要求,必須對其進行適應信息化的徹底改造,使其由層級式向扁平化、網絡式過渡。正如著名學者莫頓(MortonM.S.Scott)所指出的,"為了成功地運用信息技術,必須進行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的變革,……對企業管理的重大挑戰是如何改造企業,使其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適應信息社會,在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樣,企業的業務流程也要進行適應信息化的"再造",將信息技術融入傳統業務流程來提高流程運作的效率。事實上,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哈默(MichaelHammer)與錢皮(JamesChampy)兩位學者提出"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概念以來,西方就迅速興起了以福特汽車、IBM為首的企業基于信息技術的"流程再造"浪潮,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②企業內外部網絡的搭建。企業的信息系統是一個廣義的開放式系統,它不僅要求在企業內部信息能夠高效傳遞,還要求與外界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換。這就需要建立起連接企業內各個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企業內部信息網絡(Intranet和實現企業與外部供應商、顧客信息交換的企業外部信息網絡(Extranet),并使二者有機銜接起來使信息能夠實現無縫流動。
③信息系統的構建。信息系統的構建主要指企業基于信息化而發展的各類管理方法在企業內外部的運用。如電子數據交換(EDI)使企業對數據的處理由人工變為完全自動化;企業資源規劃(ERP)將供應商和企業內部的采購、生產、銷售以及顧客聯系起來,實現了對企業的動態有效控制:客戶關系管理(CRM〉充分利用客戶資源,利用信息系統為客戶提供不間斷、多樣化、即時性的服務:供應鏈管理(SCM)則針對由企業、供應商和顧客構成的整個價值系統的信息傳輸,對其進行管理優化以提高供應鏈運行的效率等。需要指出的是,信息系統必須建立在業務流程再造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
④信息技術的應用。企業將比較成熟的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價值鏈的不同環節并將其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典型的應用包括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生產各個環節的信息進行集成并優化運行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以提主生產的準時性為目的的準時生產(JIT),以增強企業生產品種變化能力為目的的柔性制造(FM〉和靈捷制造(AM)等。可以預料,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還會有更多更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于企業,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企業信息化的能力。
數字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的能力,但是周宏鈞在把這些數字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助力時,遵守一條原則:把力氣用在關鍵點上。
梳理系統關鍵點
磨刀不誤砍柴工。從關鍵點入手,往往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周宏鈞深知這一點。服裝行業具有產品特殊性,如行業特有的眾多的款式、版型、規格、顏色組合,導致物料數據量遠遠超過其他一些行業,甚至可能達到海量。對于實施零售解決方案的企業來說,數據量的壓力會更大。報喜鳥具有近千家分支機構,隨著全部門店的業務系統推廣,其零售物料數據記錄已達數億,單張數據表已經達到幾個GB的數據級別。此外,BOM的數據量也非常大,維護工作復雜。數據量直接影響到系統的速度和性能,進而影響到硬件投資,增加企業的IT投入。對于這些“硬骨頭”,周宏鈞不敢有絲毫怠慢。
同時,服裝行業具有強季節性,具有時尚行業的特點,其流行變化趨勢可以稱作神速,這對信息系統提出了挑戰。對于服裝企業來說,整個供應鏈的響應能力和反應速度至關重要,決勝終端是很多服裝企業的重要策略。所以對于服裝企業信息化來說,關鍵點之一是建立快速反應的供應鏈系統,這個“重中之重”,耗費了周宏鈞幾年的心血。
此外,服裝信息智能系統也是服裝企業信息化工作的重點之一,如全國性的服裝智能補貨系統是服裝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周宏鈞說:“貨品流通速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在這個方面如何做得更完善,一直是我要思考的內容。”
信息化“曲線救國”
民營企業老板普遍關心投入產出比,他們想的是“投一元錢,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生出10元、甚至100元”,因此在民營企業中,信息化少有“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待遇。那么,在企業的信息化環境與IT系統要求相去甚遠的情況下,CIO該如何推進信息化?
對此,周宏鈞有著自己的技巧。最初,他根本沒有考慮購買套裝軟件,而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定制開發局部系統。他希望通過“潤物細無聲”的信息化進程,讓企業上上下下通過親身接觸、使用信息系統,切實體會到信息化的好處,自發地增強對信息化的認可度。周宏鈞說:“這樣,隨著企業本身業務的增長和規模的擴大,到定制開發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時,再切換到成熟的大型套裝軟件上,就水到渠成了,不會再遇到阻力了?!?/p>
雖然周宏鈞采取的“曲線救國”策略在有的人眼里難免有“浪費、折騰”之嫌,但如果不這樣做,在企業信息化基礎與系統要求存在著巨大落差的情況下,直接引進套裝管理軟件,最終浪費會更大。我們知道,在企業信息化環境與IT系統存在著巨大落差的情況下,如果企業強行整體推進信息化,只能落得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在周宏鈞的帶領下,報喜鳥的信息化走過了獨特的發展階段。剛開始的時候,報喜鳥信息人員完全立足自己的開發能力,獨立開發以進銷存等為代表的業務系統,這是信息化發展的探索階段。隨后,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規模和管理規范化程度要求信息化解決方案有一個質的提升,于是,周宏鈞牽頭考察,準備引進商業化系統。由于行業解決方案的相對缺乏和報喜鳥在行業所處領先地位導致信息化產品和企業管理需求的差距,最終報喜鳥選擇了合作開發的路子。這是信息化工作的鞏固提升階段。目前,報喜鳥信息化處在第三階段,即以全面整合、提升公司管控水平和滿足終端快速反應需要的集成信息系統構建階段,此階段的標志是2007年1月公司SAP系統的順利上線。周宏鈞說:“報喜鳥的這一階段的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要,是建立在全面IT規劃的藍圖指引下,有步驟地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應用。過程當中更多的是企業管理變革、業務創新和流程優化。”
對未來信息化的建設,周宏鈞認為,公司信息化應用已經經歷了“跑馬圈地”的階段,信息化應用已經初具規模,很多應用都是實現了3個以上版本的升級換代,信息化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SAP的上線,使得企業管理標準化、精細化、管控一體化都成為可能。因此,SAP優化提升、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是公司信息化的一個新方向。具體包括:現有SAP系統的深度應用,如匹配不斷出現的新業務模式;現有SAP流程的優化,內部管理控制能力的強化節點控制;智能技術在行業熱點問題的應用等。此外,圍繞企業戰略、隨需而動,通過信息系統體系化地固化管理和業務創新也是方向之一。如今,報喜鳥的信息化隊伍已經具備了獨立實施SAP部分模塊的能力,并且在一些項目上小試牛刀,這也是他今后的重點工作之一。信息化建設發展的第三個方向是以客戶為中心,構建體系化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公司服務支持能力,如呼叫中心應用、CRM系統等。
周宏鈞說:“隨著企業不斷發展,信息化的跟進速度一點也不能含糊。”
CIO職業發展四段論
總結十年的信息化歷程,周宏鈞用四個階段做了CIO成長模板的概括:
第一,技術學習階段。此階段是企業信息化階段重點,進行如基礎架構搭建、業務平臺搭建、信息系統構建等工作。個人需要不斷學習技術,如系統分析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軟件開發技術等。
第二,管理提升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學習管理知識。管理是一門技能,在行而不在知,多年的職能管理從實踐上保證了個人管理提升,為自己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外學習企業流程管理、創新管理、變革管理、財務管理等領域的技能非常重要。
第三,概念思維(戰略、業務)形成階段。此階段主要圍繞企業級別系統構建展開。
第四,探索階段。此階段主要圍繞個人職業發展平臺展開。前面幾個階段已經積累和沉淀了不少內容,明確下一個職業發展目標是每一個CIO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鏈接:周宏鈞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五點建議
第一,正確處理好企業發展和信息化的關系。信息化是有條件的,不能包治百病。特別是企業高層領導對于信息化這把利刃要有清醒的認識。脫離這個大前提,就找不到信息化的本質。
第二,正確處理好企業運作的關鍵點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聚焦的問題,牢記貪多必失的道理,把力氣用在關鍵點上。
第三,要正確認識企業的行業特性。企業業務類型、發展階段、組織結構、管理基礎、人員素質等也會影響到行業信息化的效果。服裝企業信息化面臨著超大數量數據和實時聯動業務鏈的問題。
第四,健全的IT治理是傳統企業信息化的一大利器。行業信息化其實也可以“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以達到好的效果。此外,IT體系的構建需要一個有高度的IT戰略及支撐體系。IT隊伍是傳統服裝企業信息化的中流砥柱。
企業前進的另一個輪子
去年,在國家“科教興國”方略的影響下,許多企業提出了“科技興企”的口號。國家經貿委也要求所屬512家國有重點企業在最近幾年內成立“技術中心”,并把技術創新當作中心的根本任務。
一般來說,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上企業只能得到正常利潤,如果想得到超額利潤,那就必須創新。創新是對生產要素進行新的組合,從經濟學的意義上講,它來自五個方面:引進一種新技術;引入一種新產品;開拓一個新市場;獲得一種新原料或一種原料的新供給;創造或采用一種新的管理機制或生產組織方法。創新不排除發明、但不等于發明,創新是企業家的事,而發明是科學家的事。企業家把新的發明引入經濟領域就是創新。例如,計算機是科學家的發明,但被引入經濟領域則是創新。創新容易被模仿,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帶來新的利潤。
這里要強調的是,既然創新不等于發明,那么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要自己研制新技術和開發新產品,支付一筆知識產權費用,買來別人研制的新技術或生產別人開發的新產品也是一種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不能片面追求改進生產工藝、減少能耗、節約人工,以降低企業內部成本,而且也要講究減少環境污染、避免工人失業,以降低社會成本。
技術創新作為企業前進的一個輪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新產品、新技術不為人們所知道、不為市場所接受,那么,技術創新就失去了意義。尤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隨著國有企業中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實施,市場已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功能。市場成了企業兌現利潤的場所,成了檢驗企業領導者才干和體現企業價值與前途的場所。在這種“市場說了算”的情況下,提出“營銷創新”的概念、達成對“營銷創新”的認識,同樣有其戰略上的重要性。
營銷不等于銷售,簡單地講,它是對客戶需求的管理,包括售前管理、售中管理和售后管理。營銷創新是指企業盡可能地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最有效地、最省錢地謀求新的市場的開拓和新的消費者的挖掘。它包括:應用新的廣告媒體、采用新的交易方式、設計新的產品防偽方法、開辟新的售后服務途徑、開發新的客戶需求分析工具。
營銷創新的意義在于:
1.國內市場同行業、同產品的競爭日益加劇,企業要想提高自己在原有市場的占有率,必須依靠營銷創新挖掘新的消費者和爭取其它品牌的消費者;
2.有些產品,其原有市場的容量日趨飽和,企業要想大幅度提高銷售額,必須開拓新的市場,營銷創新有利于企業形成大市場、大發展的觀念;
3.中國正在積極申請加入世貿組織,世界一體化和全球化的國際市場正逐步形成,營銷創新有利于中國一些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發揮其比較優勢;
4.營銷創新強化了企業的市場觀念和銷售職能,能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轉制,有利于企業管理機制的調整和改革;
5.營銷創新與刺激消費相配合,形成對產品的一推一拉。刺激消費是社會上設法讓有需要的客戶把產品拉向自己,營銷創新是廠家設法把產品推向有需求的客戶,所以,廠家的營銷創新有利于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的增長。
營銷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另一個輪子,作為微觀經濟部分的企業,不能單純強調“技術創新”,而是要一手抓技術創新,一手抓營銷創新,要兩手抓,兩手硬。
企業信息化的內涵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在科研、生產、營銷和辦公等方面廣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構筑企業的數字神經系統,全方位改造企業,以降低成本和費用,增加產量與銷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這里,科研是指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生產是指有關產品的計劃、原材料的采購和產品的制造;營銷是指產品的廣告、銷售、庫存管理和市場分析;辦公是指企業的行政指揮、文件收發、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等。
企業信息化從體系結構上講分為三個層次:作業層的信息化、管理層(中間層)的信息化和決策層的信息化。這三個層次必須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和統一接口。要實現企業物資(服務)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一,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企業信息化是一項長期的、綜合的系統工程,廣義地講,它的任務包括“硬件” 建設和“軟件”建設兩個方面。
1、“硬件”方面:(1)網絡的綜合布線、因特網(Internet)的連通、企業內部網(Intranet)的構建;(2)辦公、科研、生產、營銷等各種應用軟件系統的集成或開發;(3)企業內外部信息資源的挖掘與綜合利用;(4)信息中心的組建以及信息技術、信息經濟與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
2、“軟件”方面:(1)相關的標準規范問題以及安全保密問題的研究與解決;(2)信息系統的使用與操作以及數據的錄入與更新的制度化;(3)全體員工信息化意識的教育與信息化技能的培訓;(4)與信息化相適應的管理機制、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的調整或變革。
企業信息化通過對企業經濟和管理活動的影響,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水平。而營銷是企業經濟活動的核心。
企業信息化是營銷創新的必要
企業通過信息化“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建設,保證了基礎設施的到位和人員素質的到位,為營銷創新做了必要的準備。
因特網已越來越大眾化和普及化,人類生活的另一個空間――“網絡空間”正逐步形成,這為信息的傳播和獲取提供了廣泛的空間和自由度,為營銷創新造就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企業信息化通過企業Intranet的建造,架設了通向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空間”的橋梁,使營銷創新有了技術基礎;企業信息化通過許多應用數據庫和產品數據庫的建立,使營銷創新有了數據基礎;企業信息化通過全體員工對計算機知識和軟硬件操作方法的掌握,使營銷創新有了人才基礎。
營銷創新與企業信息化相輔相成。沒有企業信息化,就無從談起現代的營銷創新,正如沒有公共電話交換網,就無從談起文件傳真一樣。反過來,營銷創新豐富了企業信息化的內容,并通過帶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可以引起企業領導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視,可以保證企業信息化所需資金的再投入,從而促使企業信息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營銷創新的實現
1.應用新的廣告媒體
隨著因特網網民的增多,因特網必將成為一個有重大影響力的媒體,企業可利用它來進行產品的廣告宣傳。其方式有三種:其一,在他人的網站主頁上做小視角的產品圖形廣告;其二:租用ICP(因特網內容服務商)的硬盤空間,建立自己的虛擬WWW網站,然后,在虛擬網站上多篇幅產品的圖形和文字信息;其三,租用電信部門的DDN專線,建立自己公司的企業內部網和WWW網站,然后在網站上大量產品的圖形、文字和聲音信息。有實力的企業應采取第三種方式。在因特網上做廣告宣傳有下列好處:(1)沒有國界,可以使用多種語言和文字;(2)費用少,收效大,并且費用將繼續降低;(3)內容修改方便,信息更新容易;(4)對于第三種方式,可以分時段、分國家或地區、分產品種類統計出人們對產品網頁的訪問次數(相當于電視的收視率)。
2.采用新的交易方式
隨著電子商務系統的發展,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在增大。電子商務以網絡為架構,以市場為基礎,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產品數據庫為依托,為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消費者在網上可以直接訂購商品,并通過與網絡銀行相連的電子錢包、電子支票或電子貨幣支付款項(其實質是一種金額的過戶)。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在網上使用電子簽名的方式簽訂合同,其法律效力在國內已被新的《合同法》所承認,在西方國家也已被承認。在因特網上開展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活動相比,降低了營銷費用,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了繁瑣的程序,改進了企業的業務流程,并且,可以使企業接觸更多的消費群體,獲得更多的客戶。
3.設計新的產品防偽方法
隨著因特網的發展和普及,基于信息技術開發企業產品防偽系統已成為可能。企業產品防偽系統可由三部分組成:(1)產品防偽號生成子系統:由特殊算法產生足夠長的數字防偽號,號碼隨機產生,不會重復,沒有規則,不可破解。(2)防偽標簽印刷子系統:把通過加密轉換后的防偽號一對一印刷到標簽上,防偽號上加封特殊保護膜,產品出廠時,把標簽分別貼到內外包裝層上。(3)客戶查詢子系統:無論是批發商還是最終消費者,在買到產品后,刮掉相應包裝層標簽上的保護膜,即可通過因特網或電話(聲音可由電話語音卡轉為計算機信號)查詢防偽號的真實性,被輸入的防偽號通過還原后如果在企業相關數據庫中存在,則產品為真,如果不存在,則為假。這種產品防偽系統的好處是:其一,消費者不分國度,操作方便,花費甚微;其二,防偽效果好、可靠,有利于真產品的銷售和推廣;其三,企業一次性投入,長期使用,管理方便,節省開支。
4.開辟新的售后服務途徑
在企業WWW網站上,開發網上售后服務系統,建立有關產品的支持信息供客戶查詢和下載,不失為一種新的售后服務途徑。這些信息包括產品的功能、性能說明,參數說明,詳細的使用和操作說明,以及簡單的、基本的維護和維修說明。這些信息應該用圖形、文字和聲音信息組成,使客戶能一目了然、容易理解。這種新途徑,可以方便用戶,吸引回頭客,節省差旅費。
5.開發新的客戶需求分析工具
利用企業內部網資源和其它系統資源開發客戶需求分析軟件是一種好的選擇。這種軟件的關鍵在于被分析的數據要真實反映客戶的意向,要有廣泛的代表性。它的數據來源可以有四個:(1)來源于企業的第三種網上廣告,通過來訪客戶的IP地址統計出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們對某個產品廣告的訪問次數;(2)來源于網上售后服務系統,通過對產品支持信息的訪問次數做類似的統計而獲得;(3)來源于產品銷售開票系統,可從銷售數據庫中提取出產品的銷往地域、銷售數量、銷售時間和同一客戶的再購買次數;(4)來源于網上調查試卷,可以對多項內容做深入細致的調查。通過對上述四種來源的數據的統計和綜合分析,企業能有效地知道某個現有產品或新產品的潛在市場和潛在客戶,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積極的措施。
企業信息化建設日新月異
會上,邢詒海認為:“十五”期間,廣州市信息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和“建設國際信息港”戰略的指引下,堅持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產業、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社會信息化都有了長足進步,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全面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效益和綜合競爭力;二是加快企業信息化和技術改造創新步伐;三是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就信息中心角度來講,2006年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信息化發展掀起新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門戶網站建設:二是ITIL培訓工作和ITSM的啟動;三是中小企業網建設工作;四是經貿電子地圖建設工作。最后,邢詒海建議2007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動信息技術運行和維護管理上臺階;二是快速啟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三是積極探索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應用;四是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平臺進園區,進集團。
譚漢瑩對廣州經貿系統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同時結合國家和省對信息化工作總體部署,她介紹說:廣州市信息化辦公室正式公布了《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期間廣州信息化發展的目標:城市信息化綜合指數超過90%;電子商務成為政府、企業、市民交易的重要方式,年交易量達到2250億元;中小企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達到90%,30%以上的企業開展網上采購、網上銷售。而目前仍與目標有較大差距,2005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量652億元,相當一部分企業網站基本處于信息處理與信息階段,電子商務整體上還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她要求工商企業在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要做到:一是領導重視,做好信息化規劃;二是積極組織資源,加大信息化投入;三是加強溝通配合。
企業信息化方案層出不窮
會上,華為3COM(H3C)技術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工廠咨詢顧問侯婧熠提出了“企業IT成熟度模型”,從企業信息化成熟度框架、IT-CMF等級框架角度、提出IT成熟度等級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通過IT-CMM等級的企業方案、IToIP四大產品及IToIP愿景,詳細剖析在企業IT-CMM2至IT-CMM5級的模型中,企業信息化面臨的最大問題及解決辦法,最終提升企業應對各種變化的能力。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區大客戶總監向遠望則在“信息集權――打造集團企業競爭力”為主題的演講中,重點圍繞“集團企業面臨的問題、塑造集團企業競爭力三項優勢、IT系統實現的三類管控模式、中國集團企業信息集權化實踐”等展開,對中國集團企業IT管理實踐做了深入的分析。其用友軟件的培訓顧問李志偉對“集團企業管理――沙盤模擬訓練”向與會的企業嘉賓做了介紹。
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李建軍在“打造‘商務領航’平臺,助推‘數字廣州’建設”的主題發言中,介紹了商務領航平臺的功能及特點’以及該平臺推動數字廣州的成功案例,如:廣州市經貿委“工商電子黃頁”項目、“工商企業應用設備中心”。廣州市交委“電子口岸網”項目:從化市政府“從化旅游信息平臺”;廣州市規劃局“信息化服務項目”等。
惠普公司鐘志鈺和與會嘉賓分享了最新的“刀片”服務器技術,他從“為什么要用刀片服務器”入手,介紹了“刀片”服務器的優勢,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同。